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机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利益代表是政党的基本功能,利益代表必须借助一定的机制来实现。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利益代表机制是中国共产党发挥其代表性的根本保证。基于该问题的重要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和党建学说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利益实现过程为主轴,按照理论分析、历史考察、中西比较、现实挑战、完善途径的逻辑顺序,系统考察、分析、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利益代表机制运行方式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探讨了新形势下构建科学利益代表机制的思路与途径。
     全文由导论和正文五章构成。导论部分主要说明选题的依据及意义、概述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的重点及基本思路、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政党利益代表机制的理论分析。本章以代议制的产生及以政党及政党的代表功能为切入点阐明执政党利益代表机制确立的基本条件,然后对本文所涉及的核心概念:利益代表、机制、利益代表机制进行界定和说明。接下来以政治过程为视角分析利益代表机制的各个要素及其运行的过程,并指出系统中各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因为政治过程是一系列政治行为构成的,而政治行为的根本动因就是利益需求。从政治学的视角解读,执政党的政治过程就是实现其利益代表的过程。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机制的形成及其特点。本章以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为基点,考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实现利益代表的方式与特点,肯定该时期党的利益代表机制的绩效,并由此获得民众的支持,最终取得国家政权,实现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接着以政治过程,即利益表达到利益综合,再到利益实现(政策制定、实施和反馈)的完整过程为主轴,分析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的利益代表机制的结构和运行过程中各要素承担的主要功能。最后对该机制进行评析,阐释其时代性和合理性,同时也道出其潜藏的问题。
     第三章,西方执政党利益代表机制的特点与借鉴。主要是以西方执政党(英美两国为例)为分析对象,既批判其局限性,也总结出其有效做法。
     第四章,社会转型与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机制的时代课题。主要是分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来的同质性特征被瓦解后,中国社会呈现出利益多元化格局。分析利益结构变化对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机制的种种挑战,探索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益代表机制建设的时代课题。
     第五章,构建科学的执政党利益代表机制的若干思考。本章是论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通过对政党利益代表过程的考察,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照,通过与西方执政党的比较,提出中国共产党构建科学的利益代表机制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构建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其次,完善决策机制,保证民主决策与科学决策的统一;第三,构建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第四,政策的纠错和补偿机制,防止利益代表的长期错位;第五,利益代表过程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解决代表性危机;第六,完善授权机制、建立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利益代表机制的良性运行。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functions of a party. Its realization must rely on a certain mechanism. The CPC represents the essential interest of the Chinese people with its scientific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s as its solid foundation. Due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opic, this article is written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Marxist theory, especially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the Marxist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Party Building theory of the CPC and focuses o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ealization. The contents are arranged logically in the order of theory analysis, historical survey, Chinese-Wester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actual challenges and perfection approaches, to survey,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operation of the CPC’s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s during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 actual challenges they faced in a systematic way,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new insights and approaches to form a scientific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w circumstances in China.
     The whole article consists of an introduction and a five-chapter body.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attempts to justify the ba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hosen topic,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udy in the field, and explain the focus and outline of the research as well as the author’s innovations in regard to research methods and content.
     Chapter one is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The author traces back the origins of the representative system and uses parties and the representative function of parties as a starting point to illustrate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next the author defines and explains some key concepts in the book, i.e.,“interest representation”,“mechanism”, and“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Lastly,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lements of a mechanism and the process of its operation in terms of a political process, and points out the inter-relationship of all the elements within a mechanism. Since political process consists of a series of political events which are motivated by different interests. Seen from the angle of politics, the political process of a ruling party is the process of realizing its representative interest.
     Chapter two is The Shaping of the CPC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characteristics. This chapter centers on the necessity and inevitability of the CPC’s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and deals with the ways and features of the CPC’s realization of its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during the period of revolution. The mechanism of that time proved to be quite effective. It won the support of the people and ultimately led to the CPC’s rise to the position of party in power from a minor revolutionary party. The author then discusses the political process, i.e., the whole process from interest expression, to interest integration, and to interest realization( including policy making, implement and feedback),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CPC’s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at the time when CPC became the ruling party and the main functions of its various el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its operation. Lastly, the author evaluates the mechanism of this period, and points out its appropriatenes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its time as well as its potential defects.
     Chapter three is Features of the Western Party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s and Their lessons. This chapter is a critical summary of the major practices and features of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s of different political systems. Taking western parties as examples, British and American parties in particular, the author attacks the limitations of their mechanisms and sums up the lessons which our party can learn to perfect our own mechanism. Chapter four is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New Challenges to CPC’s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This part discusses the emerging trend of pluralistic interest as a result of China’s opening up and its economical reform which disintegrated the original homogeneity. The author analyses the new challenges to CPC’s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caused by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an attempt to explore and summarize the project of the age, i.e., to improve the CPC’s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in China.
     Chapter five is Some Reflections on Constructing a Scientific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This chapter is the starting point as well as lodging point of this article. Through studying of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contrasting the history and the reality and comparing our party with other parties in power, 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key issues which must be resolved so as to construct a scientific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first, to form a reasonable interest expression mechanism; second, to perfect the decision-mak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gration of a democratic decision-making and a scientific one; thirdly, to form an insurance mechanism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olicies; fourthly, to form a policy correction and compensation mechanism so as to avoid long-term dislocation in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last but not least, to draw citizens’particip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so as to solve the representative crisis; lastly, to improve authorization mechanism, establish an effective power operation mechanism, improve supervision control mechanism so as to ensure the positive operation of the interest representation mechanism.
引文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87 页。
     ①《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版,第 512 页。
    
    ① 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125-127 页。
    ② 参见刘军宁:《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37 页。
    ③ 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52 页。
     ① 参见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 页。
    
    ① 参见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9 页。
    ②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3 页。
    ③ 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学林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 页。
    
    ① 农华西:《党建中的制度和机制》,《学习时报》2004 年 3 月 25 日。
    ② 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3 页。
    ③ 中央党校编写:《“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共中央党校 2003 年版,第 117 页。
     ① (法)布隆代尔、(意)科塔主编:《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8 页。
     ①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53 页。
    ②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1 页。
     ① 参见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47 页。
    ② 参见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44 页。
     ① 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88-89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53 页。
    ② (法)让-马里·科特雷、克洛德·埃梅里著:《选举制度》,商务印书馆 1996 年,第 95 页。
     ①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153 页。
    ① 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17—218 页。
     ① (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99 页。
     ①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58 页。
     ① 参见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44 页。
    ② 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8 页。
    ① 参见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99-103 页。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23 页。
    
    ①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6 页。
    ②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286 页。
    ③ 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第 89 页。
    ① 参见:(法)布隆代尔、(意)科塔主编:《政党与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5 页。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62 页。
    ②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 文献选编上(1921、7—1949、9),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13 页。
    ③ 《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96 页。
     ①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 文献选编上(1921、7—1949、9),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12-13 页。
    ① 《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 文献选编上(1921、7—1949、9),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5 年版,第12 页。
    ② 金春明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3-24 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47 页。
    ①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1 页。
    ②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2 年版 189 页。
     ① 冯秋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13 页。
    ② 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11 页。
     ① 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 页。
     ①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7 页。
    ② 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社 2004 年版,第 157 页。
    ① 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第 282-285 页。
    
    ①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99-100 页。
    ②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3 页。
     ① 李杰、杨荣军:《我国公共政策输入机制探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 年第 5 期。
     ① 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90-191 页。
    
    ① 《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40-1444 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1 页。
    ③ 《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41 页。
    ① 《中共十三大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6 页。
    ②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47 页。
    ③ (法)布隆代尔、 (意)科塔主编:《政党与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序言第 5 页。
     ①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91 页。
     ① 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18 页。
    ① 张伟:《刍议政治参与理论》,《学习时报》2005 年 4 月 25 日。
    ②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6 页。
     ① 参见任溶:《美国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党政论坛》2004 年第 7 期。
     ① 王长江:《现代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60 页。
    ① 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2003 年版,第 251-252 页。
    ② 梁琴、钟德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 2000 年版,第 168 页。
    ③ 卓越:《比较政府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1 页。
     ① (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7-18页。
    ②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61 页。
    ① 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478-479 页。
     ① 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82 页。
    ① 参见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95 页。
    ② 卓越:《比较政府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 2004 年版,第 72 页。
    
    ①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19-121 页。
    ② 沈远新:《国外执政党利益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 2003 年版,第 294 页。
    ③ 刘熙瑞:《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40 页。
     ① 诺曼杰·奥恩斯坦等:《利益集团、院外活动和政策制订》,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3 页。
     ①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42 页。
    ② 刘文锁:《西方国家利益集团参与政治过程的方式及作用》,《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 年第 3 期。
    ① 沈远新:《国外政党代表机制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54 页。
    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96 页。
     ①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1 页。
     ① 卓越:《比较政府与政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71 页。
    ② 林拓:《执政与认同——西方某些主要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做法和特点》,《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 年第 1 期。
     ① 《列宁全集》,第 4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372 页。 ②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4 页。
    ③ 王虹:《当代西方政党执政的基本模式及其分析》,《辽宁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4 期。
    ① 参见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 2006 年版,第 113 页。
    ② 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迁 50 年变迁》,《战略与管理》2000 年第 1期。
    ③ 王伟光:《利益论》,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90 页。
     ① 部分观点引自中央党校 2005 级博士研究生李清华的博士论文。
    ②《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4-15 页。
    ③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
    ① 参见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重视解决收入扩大问题》,《人民日报》2003 年 12 月 25 日。
    ② 数字来源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5-86 页。
    ③ 参见赵满华、王尚义:《收入差距与两极分化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4 页。
    ④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00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⑤ 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 年第 5 期。
    ⑥ 刘国光:《研究宏观经济要关注收入分配问题》,《经济学动态》2003 年第 5 期。
    ⑦ 数据来源于洪远鹏、卢志强、陈波:《中国当前经济利益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复旦大学学报》2004年第 4 期。
    ⑧ 数据来源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05: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7 页。
     ① 文力:《利益群体显性化:利益表达和均衡的有效机制》,《福建论坛》2005 年第 9 期。
     ① 参见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74-277 页。
     ① 参见王中汝:《利益表达与政治发展》,《科学社会主义》2004 年第 5 期。
    ② 参见王晓毅:《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性尴尬》,《中国社会导刊》2005 年 13 期。
     ① 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版,第 253-264 页。
    ② 叶富春:《利益结构、行政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88 页。
     ① 卢先福、端木婕:《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8 页。
     ①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40 页。
    ② 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35 页。
     ①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73 页。
     ①朱联平:《转型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社会主义研究》2006 年第1 期。
    
    ① 参见李良栋:《当代中国民主问题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3-224 页。
    ② 参见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7 页。
     ① 参见李良栋:《当代中国民主问题研究》,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45—246 页。
     ①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33 页。
     ①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3 页。
    
    
    ① 参见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0-161 页。
    ② 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战略管理》2003 年第 6 期。
     ① 文力:《利益群体显性化:利益表达和均衡的有效机制》,《福建论坛》2005 年第 9 期。
    ② (美)阿尔蒙德、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16 页。
    ① 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战略与管理》2003 年第 3 期。
    ② (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73 页。
    
    ① 刘丽英:《农民工:一个新阶层的权利主张》,《中国新闻周刊》2004 年 12 月 27 日。
    ② 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学习与探索》2005 年第 1 期。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74 页。
    ② 刘丽英:《农民工:一个新阶层的权利主张》,《中国新闻周刊》2004 年 12 月 27 日。
     ① 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学习与探索》2005 年第 1 期。
    ②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6 页。
    ① 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 年第 2 期。
     ① 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52—160 页。
    ② 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4 页。
    ③ 王松:《经济利益多元化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政治学研究》1996 年第 1 期。
     ① 参见何增科:《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44-152 页。
     ① 参见丁学良:《提高执政能力的几个关键》,《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 年第 5 期。
     ① 参见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568 页。
     ① 参见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44-245 页。
    ①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4 页。
     ①(法)布隆代尔, (意)科塔意主编:《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29 页。
    ② 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版,第 200 页。
    ③《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关于参与的定义是“参与制订,通过或贯彻公共政策的行动。这一宽泛的定义适用于从事这类行为的任何人,无论他是当选的政治家、政府官员或是普通公民,只要他是在政治制度内以任何方式参与政策的形成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关于政治参与的定义是“公民自愿地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的行为”。陶东明在《当代中国政治参与》一书中对政治参与作了如下定义:政治参与是指公民试图影响和推动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的活动。
    ①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790 页。
    ② 参见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89 页。
    ③ 伊尔玛·阿德尔曼:《总结、结论和建议》,转引自亨廷顿:《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79页。
     ① 参见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98-199 页。
     ① 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81 页。
    ② 参见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机制》,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56-261 页。
     ① 费广胜:《论我国公众参与机制的缺陷与制度创新》,《理论界》2004 年第 6 期。
     ①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5 年版,第 154 页。
     ① 赵凯龙、李兆光:《如何贯彻执行公共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第 303 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选集(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毛泽东选集(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邓小平文选(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94.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中国共产党历史(1921-194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10]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八卷),文献选编上(1921、7-1949、9).[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
    [1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2]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 5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人民日报,2004-9-15.
    [1]蔡长水.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
    [2]卢先福,端木婕.中国执政党建设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卢先福,王长江.中国共产党建设 80 年.[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卢先福主编.执政能力建设论纲.[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5]王长江,姜跃.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王贵秀.论民主和民主集中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8]李良栋.当代中国民主问题研究.[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
    [9]中组部党建研究所.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利益——我们党如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调研报告.[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1.
    [10]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1]高新民,农华西.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
    [12]冯秋婷.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探析.[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13]李君如.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新认识.[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4]王贵秀.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15]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6]施九青.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7]桑玉成.利益分化的政治时代.[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
    [18]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M]广东: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19]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0]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21]王沪宁.当代西方政治学分析.[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22]毛寿龙.政治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3]王浦劬主编.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4]金春明等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25]郑必坚等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26]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7]沈远新.国外执政党代表机制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8]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9]金太军等著.公共政策执行梗阻与消解.[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30]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1]陈振明主编.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2]王骚.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33]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一项基于行为和制度的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4]刘熙瑞.公共管理中的决策与执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5]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6]卓越.比较政府与政治.[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4.
    [37]杨光斌.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3.
    [38]梁琴,钟镇涛.中外政党制度比较.[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39]尤付光.中外监督制度比较.[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40]张立荣.中外行政制度比较.[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2.
    [41]王邦佐等编著.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2]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43]林尚立.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44]李强.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A].刘军宁.公共论从——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C].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45]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
    [46]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7]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8]何增科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9]赵凯龙、李兆光.如何贯彻执行公共政策.[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3.
    [49]叶富春.利益结构、行政发展及其相互关系.[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1](法)让——马里·科特雷,克洛德·埃梅里.选举制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6.
    [2](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3](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4](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美)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8]孟德斯鸠(C. L. Montesquieu) .论法的精神(上册)[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5.
    [9](法)让·布隆代尔, (意)毛里齐奥·科塔主编.政党政府的性质——一种比较性的欧洲视角[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荣仕星.论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制度建设.[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刘雪明.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十大原则.[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8.
    [3]黄锟.论农民工是我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J]社会主义研究,2005,1
    [4]郑传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边缘性.[J]理论前沿,2004,5.
    [5]王永庆.农民工政治参与制约因素及对策探析.[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5.
    [6]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J]学习与探索,2005,1.
    [7]刘英丽.农民工:一个新阶层的权利主张.[J]中国新闻周刊,2004,12.27.
    [8]张丽红.农民工的政治权利探析.[J]理论与现代化,2005,1.
    [9]王时浩.论社区参与.[J]中国民政,2007,1.
    [10]武中哲.“单位制”变革与城市社会成员的贫富分化.[J]河南社会科学,2004,9.
    [11]吴俊明,高迪.从转型期单位制的变化看我国社会组织结构的变迁.[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9.
    [12]董敬畏.“单位制”研究文献述评.[J]晋阳学刊,2005,1.
    [13]李洁.试论单位制的演变对市民生活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1,6.
    [14]李瑞昌.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众参与公共决策.[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15]张伟.刍议政治参与理论.[J]学习时报,2005,4.25.
    [16]宋玉波.西方国家利益集团的政治功能分析.[J]求实,2004,7.
    [17]张旺.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的弊端.[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9,2.
    [18]贺艳青.当代西方利益集团对政府的影响及评价.[J]探求,2003,1.
    [19]汤敏轩,余军.转型期利益集团对民主政治的正面影响浅析.[J]地方政府管理,98,增刊.
    [20]刘文锁.西方国家利益集团参与政治过程的方式及作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3.
    [21]孙夕.中美公共政策制定中利益集团之比较.[J]兰州学刊,2005,4.
    [22]王长江,朱昔群.思考执政能力建设的几个视角.[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6.
    [23]程竹汝.授权与监督:论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2005,6.
    [24]桑玉成,孙琳.制度程序是民主决策的保证.[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1.
    [25]姜旭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大决策科学化的若干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
    [26]王松,孙力.经济利益多元化与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J]政治学研究,1996,1.
    [27]李元书.市场经济对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要求.[J]学术交流,1995,1.
    [28]刘运前.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决策落实机制.[J]领导科学,1998,8.
    [29]林体,邬泽天.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政策议程转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4,6.
    [30]林拓,李惠斌,陈强.执政与认同——西方某些主要政党处理党群关系的做法和特点.[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1.
    [31]徐锋.执政党政策制定中群众利益的认同.[J]河南社会科学,2004,1.
    [32]尹廷.民意与政意的转换——论群众性利益输入与政策问题的认定.[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1.
    [33]李杰,杨荣军.我国公共政策输入机制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5,5.
    [34]张小明.内部输入:解读当代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的输入机制.[J]宁夏社会科学,2000,3.
    [35]谢峰.西方政党党内民主的功能及发展限度——执政能力的视角.[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2.
    [36]赖静萍.电子民主——信息时代民主发展的新形式.[J]唯实,2005,5.
    [37]郭亚丁.中西政党组织结构比较分析.[J]理论学刊,2004,7.
    [38]白蕴芳,陈安存.论社会阶层构成新变化对政治发展的挑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5.
    [39]朱奕冰.建国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分化与党的政策导向.[J]理论月刊,2004,5.
    [40]刘纯明.转型时期我国社会阶层分化的政治双重效应和对策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2.
    [41]王立新.试论我国社会分层中人民利益表达制度的建构.[J]社会科学,2003,10.
    [42]王中汝.利益表达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04,5.
    [43]李元书,薛立强.社会主导阶层与政治发展.[J]学习与探索,2005,1.
    [44]夏立忠.阶层分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利益整合功能.[J]学习与探索,2003,1.
    [45]孙立平.利益时代需要新思维.[J]中国民政,2007,1.
    [46]赵艳华.新世纪我国阶层分化和利益分化研究述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47]桑玉成.论利益分化条件下的利益协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一个视角.[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9.
    [48]李红利,马武刚.利益分化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2.
    [49]黄应德.我国社会利益机构的变革及其政治影响.[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5,6.
    [50]梁波.论新时期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J]北方论丛,2004,5.
    [51]文力.利益群体显性化:利益表达和均衡的有效机制——多元利益集团是和谐社会的“内生”变量之一.[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
    [52]李伟梁.论居民利益社区化的成因、障碍及对策.[J]理论与改革,2007,1.
    [53]蒋俊明,阎静.转型时期人民利益表达要求的变化及挑战.[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
    [54]李郑民.社会结构变化及利益代表方式试析.[J]平原大学学报,2004,8.
    [55]朱联平.转型时期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与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发挥.[J]社会主义研究,2006,1.
    [56]张殿奎.注重利益表达,发展民主政治.[J]科学社会主义,2001,6.
    [57]王晓毅.农民利益表达的制度尴尬.[J]中国社会导刊,2005,13.
    [58]姚望.当代中国利益表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6,1.
    [59]陈剑.政治文明建设与利益表达机制的健全与完善.[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7.
    [60]刘保国.从阶级分析到阶层分析.[J]天府新论,2004,6.
    [61]李景鹏.当代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与政治发展.[J]天津社会科学,1994,3.
    [62]洪远朋,卢志强,陈波.中国当前经济利益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63]赵长茂.正确认识利益主体多元化.[J] 望新闻周刊,2001,40.
    [64]张志顺,王圣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利益分化及对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7.
    [65]庄锋.试论社会转型加速期的利益分化与政治整合.[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2.
    [66]任溶.美国的利益集团与公共政策的制定.[J]党政论坛,2004,7.
    [67]陈尧.利益集团与政治过程.[J]读书,2005,11.
    [68]赵宇.论非政府组织与社会弱势群体.[J]中国流通经济,2005,9.
    [69]刘勇.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视野中的社团角色.[J]理论与改革,2004,5.
    [70]郭亚丁.民间组织发展与党的民主执政方式.[J]社会主义研究,2005,4.
    [71]张焕金.我国民间组织状况及其培育和发展.[J]学术交流,2005,9.
    [72]周耀虹.加强和改善党对民间组织的领导.[J]理论建设,2001,6.
    [73]农华西.党建中的制度和机制.[J]学习时报,2004,3,25.
    [74]孙力.人民利益代表的政治机制研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2.
    [75]杨在键.“利益代表”的政治分析.[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1.
    [76]兰喜阳.新时期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实现机制浅析.[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3,5.
    [77]毕路佳.建立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策决策机制.[J]兰州学刊,2005,4.
    [78]王立新.人民利益代表的蜕变——苏联共产党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的教训与启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79]艾理生.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路径选择.[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0.
    [80]金太军,张劲松.政治制度文明建设论.[J]政治学研究,2005,6.
    [81]陈伯礼,郑凌.议员免责制度研究——兼论我国人大相关制度的完善.[J]政治学研究,2005,6.
    [82]冯秋婷.美国政党的执政方式.[J]共产党员,2004,11.
    [83]王虹.当代西方政党执政的基本模式及其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7.
    [84]郝铁川.中国共产党与西方执政党比较研究.[J]学习与探索,2003,1.
    [85]彭丽花.关于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1.
    [86]费广胜.论我国公众参与机制与制度创新.[J]理论界,2004,6.
    [87]宁健.当代中国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7.
    [88]邹乐.政治文明视域中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5.
    [89]魏淑艳.当前西方国家公民政策参与的趋势、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2003,7.
    [90]朴贞子.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J]中国行政管理,2005,2.
    [91]牛海峰,王耀峰.论我国公民政策参与体制的建设、完善和创新.[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8.
    [92]林志鹏.论社会转型期我国公民政策参与.[J]长白学刊,2003,5.
    [93]池松军.公民政策参与的功能及特征探析.[J]思想理论,2003,4.
    [94]邵爱青.“革命党思维”和“执政党思维”比较分析.[J]理论前沿,2003,12.
    [95]刘今宇.治本的关键在于治权.[J]中国监察,2007,3.
    [96]周良金.浅析我国选举制度缺陷及其完善.[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06,3.
    [97]赵岩.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权力约束机制研究.[J]党政干部学刊,2006,12.
    [98]毛世国.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J]党政干部论坛,2006,12.
    [99]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变迁 50 年变迁.[J]战略与管理,2000,1.
    [100]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J]战略与管理,2003,3.
    [101]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J]中国改革,2005,2.
    [102]丁学良.提高执政能力的几个关键.[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