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战略演变研究(1949-2002)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转变,国防战略研究开始进入中国军事学术界的视野。但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国防战略研究的一个方面,即国防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研究。世纪之交,不仅新军事变革浪潮使国防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更其突出,而且中国国家安全面对来自国内外传统、非传统威胁,使国防力的具体运用——以较好地实现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维护国家生存与发展利益不受侵犯的国防功能——的研究也具迫切性和现实意义。
    本文试图在尽可能广泛而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采用传统史学和系统论相结合的方法,全面考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国防战略的制定、演变及其实践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得出某些带有规律性的学术性结论,以求达到“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和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的史学研究目的。
    本文由绪论、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绪论指出,世纪之交,中国国防仍面临着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以及霸权主义的挑战,制定正确的国防战略以战胜挑战乃是当务之急。科学总结和汲取半个世纪中国国防战略实践之经验教训,以为今后国防实践之资鉴,是一项极富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课题。
    正文分为六章。
    第一章,初步探索:“边打边建,联苏抗美”(1949~1956)
    本文首次将建国初的七年作为中国国防战略的重要探索期加以考察。认为,建国伊始,百废待兴。根据当时国内状况以及对国家安全环境和敌情的判断,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防战略基本上是沿着“边打边建,联苏抗美”的思路运筹和谋划的,它不仅体现了国家战略对国防的要求,也体现了远大目标与现实相结合的历史逻辑。抗美援朝战争不仅凸现了国防谋略的紧迫性,而且为中国在现代局部战争条件下的国防战略提供了重要经验,使中国领导人对构建现代国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章,战略出台:“积极防御,防敌突袭”(1956~1964)
    在前七年探索的基础上,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出台了第一个国防战略。本章对中国第一个国防战略出台的背景进行了考察,并认为,这一战略的提出大大推动了中国国防建设的大跨度发展,从而使本章涉猎的时期成为中国国防建设重要的发展时期。本章还对中国第一个国防战略指导下的国防建设和国防斗争进行了系统总结,特别是从国防战略的角度,对两次台海危机中的斗争经验,对60年代初的中印边界自卫作战研究中的分歧进行了重新思考,提出了新的见解。
    第三章和第四章,举国临战:“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1964~1985)
    出于对国家安全形势新的判断,1964年中国国防战略作出了重要调整,提出了“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国防战略方针。这一新的国防战略在中国贯彻了长达20年。为了研究和叙述方便,笔者将这一过程围绕理论和实践两个中心分作上、下
    
    
    两部分,各占一章。
    第三章着重阐述了新的国防战略出台的背景,第一次对临战国防战略形成过程及主要思想作了描述和归纳,并考察了临战国防战略由抵御美苏到联美抗苏的转变过程。指出,“准备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临战国防战略的提出,是国家安全环境、国内政治斗争形势以及强烈的意识形态指向共同作用的结果;临战国防战略完成由抵御美苏到联美抗苏的调整,不仅在客观上减轻了国家所受威胁的程度,而且在主观上完成了一次中国共产党人制定对外战略的指导思想上的革命。
    第四章着重对临战国防战略的实践进行考察。对全国性备战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本章具有创新意义的是,对临战国防战略指导军事工作的后期活动进行了深入开掘,得出这一时期中国国防战略多有建树,并实际上为80年代中期国防战略的转变作了铺垫的重要结论。其建树主要表现:(一)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在此基础上,国防斗争的重点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锢,转到了以对国家安全利益的现实威胁判断斗争对象的正确轨道;(二)邓小平提出:“装备建设要从战略上来考虑”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国防战略的发展,实际上开始了临战国防战略的调整过程。正是在这一要求的推动下,长期被忽略的海洋利益开始纳入国防战略的视野之内。80年代中期,中国海军正式提出“近海防御”海军战略,标志着中国国防战略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第五章,战略转换:“应付和打赢局部战争”(1985~1993)
    1985年6月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根据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毅然作出了国防战略调整的决策,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方针,即从长期以来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临战状态,转变到和平时期以应付和打赢局部战争为主的方针。本章着力论述了这一战略方针转变的背景、内涵和意义,同时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领土主权以及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过程中所包含的国防战略艺术给予揭示。
    第六章,面向新世纪:“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1993~ )
    世纪之交的十几年,是中国国防战略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本章除着力对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以论述,揭示其对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的军事战略方针的继承和发展外,还着力从全方位的角度,对以新军事变革为核心的新时期国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1980s, following the transitions of the guidelines of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and army building, the researches on 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became a major task in China’s military academic circles. But the researches at that time, in general, concentrated on a respect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namel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modernizing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not only does the tide of revolution in military affairs all over the world make those researches urgent, but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security which is in the face of the threatening - both traditionally and non-traditionally - coming from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makes it even more urgent and realistic to research on how to use the aggregate defensive strength to defend the country against violations of its stability, infringement upon its sovereignty and interests of development and existence made by hostile forc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data collected presently, using Marxist basic position and view, adopting traditional historiography and system method, tries to make a macroscopical and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formulation,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China’s defense strategy in the la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summing up thos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in the hope of offering suggestions and revelations for our future national defense pursuits.
    This dissertation is made up of introduction , text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says it is a urgent task to make a correct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because China national defense is still in the face of the threatening coming from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ecurity factors and hegemonism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us, it is a ver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task to summarize and draw th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scientifically from the practice of the formulation and carrying out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with the aim of supplying much food for thought and warnings to those behind.
    The text consists of six chapters. Chapter 1 is the exploration tentatively: " building while fighting, and resistance against U.S. by allying with the Soviet Union " (1949-1956). The chapt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academic arena, makes a study of the period of the first seven year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as a whole of a important exploration of new China’s defense strateg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frame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ic thought reflected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defense building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embodied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combining the long-term objective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building with the reality the PRC faced at that time. Both the achievements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army building during that period and the victory of the War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1950-1953) attested that the strategic thought is correct .
    Chapter 2 is the first strategy: " the active defense, and defending the country from suddenly attack by enemies " (1956- 1964). The chapter first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main ideas and impact of china’s first defense strategy formulated in 1956 after seven years’ explor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building. Then it gives a systematic summation of
    
    
    China’s national defense buildings and national defense struggles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is strategy, especially in terms of the defense strategy, of the struggle experiences in two Taiwan Straits crises and the war of Sino-India border(1962), and puts forth the independent views of these major and significant events.
    Chapter 3 and Chapter 4 are the whole nation just before war: ”Being prepared against fighting early, fighting big, and fighting nuclear war”(1964-1985).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chapter 3 is that it gives a delineation of how the 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of ” Being prepared against fighting early, fighting big, and fighting nuclear war” came i
引文
中文
    一、经典著作与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版。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2卷,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7月第1版。
    《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5卷,北京,战士出版社1982年3月第1版。
    《列宁全集》第26卷、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第2版。
    《列宁军事文集》,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10月第1版。
    《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
    《毛泽东军事文集》第1-6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文集》(6-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年6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编:《毛泽东早期文稿》,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论国防和军队建设》,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中央军委办公厅:《邓小平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论述选编》,北京,八一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周恩来军事文选》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刘炎编:《周恩来早期文集》(上、下卷),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年2月第1版。
    江泽民:《论国防和军队建设》,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江泽民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8月第1版。
    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编:《彭德怀军事文选》,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年9月第1版。
    叶剑英著:《叶剑英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聂荣臻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5月至1998年5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49-1950)》,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10月第1版。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社1982年8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至1988年5月第1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总参谋部军训部:《国防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86年7月印。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军队的军事工作》(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军队的政治工作》(上、下),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海军》,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87年10月第1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国防工业》上卷,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的基本建设》(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辑:《当代中国民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王振西主编:《世界军事年鉴》(1988),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王振西主编:《世界军事年鉴》(1991),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于新阜主编:《世界军事年鉴》(1992),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府白皮书》(1、2),北京,外文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政府白皮书》(3),北京,外文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二、专业著作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薄一波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赵曜、王伟光、鲁从明、蔡长水主编:《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金春明、许全兴、陈登才、郭德宏主编:《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郑必坚、龚育之、杨春贵、李君如主编:《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聂荣臻著:《聂荣臻回忆录》,北京,战士出版社1983年12月第2版。
    周均伦主编:《聂荣臻年谱》(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金冲及主编:《周恩来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8月第1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中共党史历史大事记(1919.5-1990.12)》,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谢远学主编,中国共产党历史纪实编纂委员会编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纪实》第七部(1956-1966):《潮汐沉浸》(上、中、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
    郭德宏主编:《中国共产党的历程》第2、3卷,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3
    
    
    月第1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思想研究所年谱组编:《毛泽东军事年谱(1927—1958)》,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顾龙生编著:《毛泽东经济年谱》,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3月第1版。
    廖国良、李士顺、徐焰著:《毛泽东军事思想发展史》,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裴坚章主编:《毛泽东外交思想研究》,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中、下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张全启主编:《邓小平国防理论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版。
    刘鸿基、范震江、罗海曦著:《邓小平国防建设思想研究》,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王焰主编:《彭德怀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彭德怀传》编写组:《彭德怀传》,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李大钊文集》(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
    任建树、张统模、吴信忠编:《陈独秀著作选》第1-3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至1993年4月第1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主编:《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战争、战略分册),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编:《战争与战略理论集粹》,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王中人等编:《中国古代兵法选集》,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出版部1962年3月第1版。
    王普丰等著:《现代国防论》,重庆,重庆出版社1993年1月第1版。
    聂全林主编:《国防环境与未来国防》,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侯树栋主编:《邓小平国防理论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陈维民、张景敏著:《时代的抉择》,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马保安主编:《战略理论学习指南》,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郭德宏、柳建辉主编:《五十年社会变迁与中国现代化》,青岛,青岛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十年》,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张万年主编:《当代世界军事与中国国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丛进著:《曲折发展的岁月》,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8、9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10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3月第1版。
    张季良主编《国际关系学概论》,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88)》,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2月第1版。
    裴坚章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1949-1956》,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肖佳灵、唐贤兴主编:《大国外交》,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王泰平主编:《新中国外交50年》(上、中、下),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赵文飞、龚维松、赵青海编著:《大国角逐——20世纪的国际政治图景》,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王炳南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
    吴冷西著:《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
    吴冷西著:《忆毛主席:我亲自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北京,新华出版社1995年12月第1版。
    陈明显著:《晚年毛泽东(1953-1976)》,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2月第1版。
    刘金质著:《冷战史》(上、中、下),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林利民著:《遏制中国——朝鲜战争与中美关系》,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年3月第1版。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著:《抗美援朝战争史》(第1-3卷),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
    洪学智著:《抗美援朝战争的回忆》,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邓华著:《论抗美援朝战争的作战指导》,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
    刘宏煊主编:《抗美援朝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徐焰著:《第一次较量——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回顾与反思》,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年9月第1版。
    朱元石主编:《共和国要事口述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黄文欢著:《越中情意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12月第1版。
    金鑫、徐晓萍编著:《中国问题报告——影响新世纪中国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上海,埔东电子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学习时报》编辑部编:《高层访谈录》,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3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3月第1版。
    资中筠主编:《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下册),北京,世界知
    
    
    识出版社1994年5月第1版。
    师哲著:《在历史巨人的身边——师哲回忆录》,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杨奎松著:《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于化民、胡哲峰著:《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张伊宁主编:《邓小平军事理论》,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楼耀亮著:《地缘政治与国防战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宫玉振著:《中国战略文化解析》,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宋恩繁、黎家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大事记》第1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席宣、金春明着:《“文化大革命”简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陈东林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周文琪著:《美国对华战略纵横谈》,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
    戴超武著:《敌对与危机的年代——1954-1958年的中美关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林军著:《中苏关系(1689-1989)》,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12月第1版。
    杨旭华、蔡仁照著:《妙不可言的威慑术》,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邱石编:《共和国重大事件和决策内幕》,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
    林志坚主编:《新中国要事述评》,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4年7月第1版。
    陈先义主编:《大裁军》,北京,长征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李同成主编:《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上海,文汇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赵克增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术史探要》,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北京,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1993年7月第1版。
    曹保健、郭富文著:《面对太平洋的沉思——海洋意识与国防》,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学院军事学术研究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史》(试用稿)。
    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台湾问题》(干部读本),北京,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陈崇龙、谢俊主编:《海峡两岸关系大事记》,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3年7月第1版。
    姜殿铭主编:《台湾研究论文集》(二),北京,华艺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姜殿铭主编:《台湾一九九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房宁著:《新帝国主义时代与中国战略》,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梁月槐主编:《外国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战略教程》,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
    熊光楷著:《国际战略与新军事变革》,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沈伟光主编:《论中国军事变革》,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版。
    张相元主编:《海湾战争纵览》,北京,海潮出版社1992年6月第1版。
    岳岚主编:《高技术战争与现代军事哲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张东升主编:《学习?探索?结晶》第6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盛洪生、杨泽伟、秦小轩著:《武力的边界——21世纪前期武装冲突中的国际法问题研究》,北京,时事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时殷弘主讲:《从拿破仑到越南战争——现代国际战略十一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西藏军区政治部编:《世界屋脊风云录》(内部交流),2002年4月。
    李沛生、李国珍主编:《平息西藏叛乱》(内部本),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01/2002》,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
    吴九龙主编:《孙子校释》,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梁启超撰:《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美]哈里?杜鲁门,李石译:《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5年1月第1版。
    [美]阿兰?内文斯编,北京编译社译:《和平战略?肯尼迪言论集》(内部读物),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3月第1版。
    [美]理查德?尼克松著,伍任译:《尼克松回忆录》(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1版。
    [美]理查德?尼克松著,谭朝洁等译:《1999不战而胜》,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美]亨利?基辛格著,陈瑶华等译:《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第1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0年9月第1版。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8月第1版。
    [美]威廉?伯尔著,庞伟译:《基辛格秘录》,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年4月第1版。
    [美]约翰?司徒雷登著,程宗家译:《在华五十年——司徒雷登回忆录》,北京,北京出版社,1982年4月第1版。
    [美]斯蒂芬?安布罗斯著,徐问铨译:《艾森豪威尔传》(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3月第1版。
    [美]约瑟夫·格登著,于滨、谈锋、蒋伟明译:《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
    [美]迈奇欧?卡库和丹力尔?阿克斯洛德合著,王仲春译:《美国五角大楼核作战计划揭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第1版。
    [美]道格拉斯?默里和保罗?维奥蒂主编:《各国防务政策之比较研究》,北京,军事学院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著:《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
    [美]兰德公司,扎勒米?哈利勒扎德等著:《美国与亚洲:探索美国的新战略和兵
    
    
    力态势》(中文),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美]迈克尔?奥汉隆著,王振西主译:《高科技与新军事革命》,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
    [美] 帕特里克?奥沙利文等著,荣旻译:《战争地理学》,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7月第1版。
    [苏]尼基塔?赫鲁晓夫著,赵绍棣等译:《赫鲁晓夫回忆录》(上下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12月第1版。
    [美]斯特罗勃?塔尔伯特英译和编辑,上海《国际问题资料》编辑组译:《赫鲁晓夫回忆录——最后的遗言》,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5年12月第1版。
    [苏]沙夫罗夫主编,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局部战争今昔》,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
    [英] 彼得·琼斯、西安·凯维尔著,郭学德、朱耀先、黄飚译:《中苏关系内幕纪实》,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英]克莱尔?霍林沃斯著,高湘泽、尹赵、刘辰诞译:《毛泽东和他的分歧者》,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英]科拉尔?贝尔著,F?C?贝纳姆编:《国际事务概览,1954》,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54年10月第1版。
    [英]内维尔?马克斯韦尔著:《印度对华战争》,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年3月第1版。
    [印度]尼兰詹?普拉沙德著,汇苓译:《一个印度侵华将军的自白》,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
    [日]伊藤宪一著:《国家与战略》,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8年10月第1版。
    [普]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第1卷,北京,军事科学院1964年版,第134页。
    [英]利德尔?哈特著:《战略论》,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法]安德烈?博福尔著:《战略入门》,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9年11月第1版。
    [英]沃尔什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哲学导论》译序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英]R.G.柯林武德著,何兆武、张文杰译:《历史的观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4月第1版。
    
    三、论文
    马英民教授博士论文:《新中国国防建设发展史研究》,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熊光楷:《关于新军事变革问题》,《学习时报》,2003年5月19日。
    膝国遂:《必须准确使用战略概念》,《军事学术》,1987年第10期。
    林蕴晖:《建国以来我国国防战略的四次重大调整》,《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胡哲峰:《建国以来若干军事战略方针探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4期。
    杨贵华:《怎样看待全国性战备及其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影响》,《中国军事科学》,2000年第1期。
    
    李丹慧:《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缘起和结果》,《当代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刘志南:《1969年,中国战备与对美苏关系的研究和调整》,《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谭一青:《试论新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国军事科学》,1999年第4期。
    赵学功:《第二次台湾海峡危机与中美关系》,《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熊向晖:《打开中美关系的前奏》,《中共党史资料》,第42期。
    宫力:《毛泽东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对美政策的演变》,《国史研究参考资料》,1993年第4期。
    [俄]A?叶利扎维金撰,陈春华译:《柯西金同周恩来在北京机场的会谈》,《国史研究参考资料》,1993年第2期。
    王仲春:《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的苏联因素(1969-1979)》,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2002年第11期。
    鲁礼华、郭冰:《毛泽东加快三线建设战略决策评析》,《国史研究参考资料》,1993年第3期。
    徐奎:《理性的认识和思考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全国大备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5期。
    牛军:《论60年代末中国对美政策转变的历史背景》,《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1期。
    陈东林:《1964年三线建设决策前后的中央分歧》,士柏咨询网,2002年3月17日。
    张玉贵、彭忠怀:《新中国边防建设五十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军事科学》,1999年第4期。
    沈传宝:《科技强国,永垂青史——“两弹一星”座谈会纪要》,《中共党史研究》,2001年第1期。
    解海南:《新中国的生死之战》,《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2期。
    
    四、资料选编、报刊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图书馆编:《教学研究资料》(军事版)
    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图书资料馆编:《教学研究资料》。
    陶传友、马继胜主编:《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成就概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中美关系资料选编》第1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12月第1版。
    世界知识出版社编辑:《中印边界问题》,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9月第1版。
    《中越边界冲突的真相》,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
    《杜勒斯言论选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0年1月第1版。
    青岛市人民防空指挥部编:《青岛市人民防空志》(内部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宣传部:《人民海军四十五年重大史实举要》(内部资料)。
    台湾:《国防报告书》(2002年)。
    《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 《中国国防报》 《人民海军报》
    《学习时报》 《中国青年报》 《半月谈》 《世界知识》2002年
    《党的文献》 《光明日报》 《新华月报》 《当代中国史研究》
    《中共党史研究》 《百年潮》 《中国军事科学》 《军事历史》
    《军事历史研究》 《国防》
    《中共研究》(台) 《国策期刊》(台) 《中华战略学刊》(台)
    
    五、主要利用的网站
    中国新闻网:http: // www.sina.com.cn
    千龙新闻网:http://jczs.sina.com.cn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
    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新浪网:http://www.sina.com.cn
    
    外文著作
     Edited by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49, Vol. 9: The Far East: China, Washington, 1974.
     Edited by June Teufel Dreyer, Chinese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y, Paragon House, New York, 1989.
     Douglas Pike, The Soviet Union and Vietnam,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1987.
     Daniel Tretiak, China’s Vietnam War and its Consequences, China Quarterly, December 1979.
     Edited by Gerald Segal and William T. Tow, Chinese Defence Policy,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4.
     Douglas Pike, People’s Army of Vietnam, London, Brassey’s Defence Publishers Ltd,1986.
     John Wilson Lewis and Xue Litai, China’s Strategic Seapower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dford, California, 1994.
     Hanson W. Baldwin, Introduction’ Command Decisions, C. Harcourt, Brace and co. 1959.
     Alice Langley Hsieh, Communist China’s Strategy In The Nuclear Era, The RAND Corporation, 1962 .
     David G. Muller, Jr., China as a Maritime Power, Westview Press / Boulder, Colorado, 1983.
     Edited by John J. Weltman, Michael Nacht and George H. Quester, Challenges to American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1990s , Plenum Press, New York, 1991.
     Charles E. Morrison, Threats to Security in East Asia-Pacific, LesingtonBooks, D.C. Heath and Company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Toronto. 19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