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觉误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当代中国城市中以“千城一面”为代表的文化个性缺失现象,重点从城市审美现代性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原因和现状特点,并创造性地提出对城市建筑与艺术文化创新有积极意义的自觉误读理论。论文的特点是跨学科地进行理论研究和问题剖析,涵盖了语言文学、美学、哲学、社会学、建筑、艺术、设计等多学科和领域,对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本论文提出的自觉误读理论,既是思考方式也是创作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除了对艺术创作过程具有指导作用外,还促进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城市文化现象和有关理论。
     作者认为当前的中国社会处于一个误读的时代,误读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常态。误读作为来自语言文学的概念,本意是“读错”、“理解错”,但本论文对此进行了扬弃,突出了误读的积极意义,把误读提升到了认识和创作手段的高度。仅有误读是不够的,论文创造性地把中国知识分子特有的文化自觉与误读进行了有机整合,形成独具特色的自觉误读论。自觉误读论的关键之处在于对原型进行主动地误读并且创造模糊性、多义性的误读成果,而整个过程是由“自觉”操控的。现代性在中国的植入过程本身就是误读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不乏自觉误读的现代性事件。自觉误读在当代城市中对于精英与大众文化、激进与保守文化两对文化具有弥合与催化的作用。
     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特征是纷繁复杂的,本论文采用关键词法,从众多社会审美心理特点中抽取具有代表性和关联性的四个范畴,分别是“乡愁”、“日常生活”、“复制”、“距离”,这四个范畴之间并非孤立,而是相互穿插、呼应,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它们基本涵盖了城市中产阶层审美文化的全貌,通过对它们的深入分析,我们能够对当下的城市文化状况有清晰的认识,并对自觉误读在城市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有所了解。城市审美文化决定了城市建筑和公共艺术等物质文化形象的塑造,因此在研究建筑与城市文化现象时,不能局限于单纯对方法论的探究,而应关注人的因素。只有在对现实有深刻理解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运用自觉误读来构建良性的城市文化形态,才能把人们的审美取向引导到面向未来并具有本国特色的轨道上来,才能捍卫差异、抵制文化霸权。
     本论文重视自觉误读的应用,在其范畴下归纳了碎片化误读、符号化误读以及仿像等三种误读方法,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碎片化误读是针对“乡愁”——由于都市快节奏和碎片化生存状态导致的归属感丧失——而提出的,其核心是选取“小中见大”的碎片化符号,通过误读处理来修复心灵的碎片,使人获得归属的满足感。符号化误读在建筑设计中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它与后现代主义诸派别有很多相似性,但在有意创造模糊性的误读形象上自己的独到之处。模糊性的存在既符合现代社会“唯一的确定就是不确定”的特征,也为将来预留了更多的可能性。很多建筑大师的作品都能看到符号化误读的影子。仿像是一种在建筑领域创造虚拟现实的设计手法,是从复制和仿拟现象中总结出来的,它带有前瞻性和未来指向性,契合的是当代都市人的虚拟生存方式。自觉误读具有强烈的原创性,因而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积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点燃”作用,有助于产业化的推进和城市文化特色的重塑。
     自觉误读还是一种吸收外来文化和自身传统的有益成分为今天所用的工具,是弱势文化对抗强势文化并谋求文化复兴与发展的有利武器,‘对于建筑、雕塑、景观、环境艺术以及艺术创作、设计等领域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The study subject of this thesis is the phenomenon known as "a thousand cities with the same appearance" among contemporary Chinese cities,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he characters of the status quo with focus on the modernity of unban aesthetics, and creatively brings up the Consciously Misread Theory which offer positive meanings for urban architecture as well as art and culture innovation. One character of this thesis is cross-subject theory researching and problem analyzing that covers a number of subjects and fields such as literature, aesthetics, philosophy, sociology, art, design, etc., and carries out some beneficial explorations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culture. The Consciously Misread Theory proposed in this thesis is a way of thinking as well as a way of creation, and it makes some contributions to theory innovation; besides the guidance function for artistic creation process, it also helps us to understand urban phenomenon and related theories from a new view poin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oday's Chinese society is in a "misreading" era, and misreading has become a common situation in daily life and can be found everywhere. "Misreading" is a concept came from literature, its original meaning is "read mistakenly" or "perceive mistakenly", but this thesis has developed this concept and emphasized its positive side, therefore making this concept became a method of perception and creation. Having the "misreading" concept is not enough; this thesis creatively integrates Chinese intelligentsia's culture consciousness and the "misreading" concept, and creates the unique Conscious Misread Theory. The key point of Consciously Misread Theory is to actively misread the original issue and create a fuzzy and multi-meaning misreading result, and the entire process is controlled by "consciousness". The embedding process of the modernity in China is a history of misreading, and we can find many consciously misreading modernity affairs in China's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history. The Consciously Misreading plays blending and catalyzing roles between elite and popular cultures, as well as radical and conservative cultures.
     The aesthetic modernity features of modern society are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this thesis selected four representative and related categories by using key words, these four categories are:Nostalgia, Daily Life, Duplication and Distance; these categories are not isolated, but interact and echo with each other, and they form an integrated unit. They approximately cover the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urban middle class's aesthetic culture, therefore, by deeply analyzing these categories, we can have a clear perception of today's urban culture and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ciously Misreading to urban culture. Urban aesthetic culture determines the forming of physical cultural appearances such as unban architecture and public art, therefore, when we study the phenomena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culture, we should not only concentrate on the research of methodology, instead,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of people. Only when we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reality, can we build decent urban culture status using Consciously Misreading, and guide people's aesthetic orientation toward future with domestic characters, protect differences and resist culture hegemony.
     This thesis places importance on the use of Consciously Misreading and summarizes three misreading methods under its category:fragmental misreading, symbolic misreading and simulacra, and they have both differences and relationships. Fragmental misreading is proposed for Nostalgia-the rapid speed of city life and fragmental living condition have caused the loss of feeling of belonging, the core of this method is to select fragmental symbols which is small but with important significance and then use misreading process to restore spirit fragments to allow people receiving satisfactory feeling of belonging. Symbolic misreading will have wide application in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e design, it has many similarities with various groups of postmodernism, but offers unique features in term of deliberately creating fuzzy misread images. The existence of fuzziness is well fit the trait of contemporary society-"the only certainty is uncertainty", and it also preserves more possibilities for the future. We can see reflections of symbolic misreading on many works of architecture masters. Just like the virtue design method in architecture field, it is summarized from duplication and simulation, with visions to the future, it is fit for the virtue life style of contemporary urban people. Consciously Misreading has strong originality, therefore it offers positive guidance function for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y, especially, its "ignition" role will be helpful for the promoti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rebuilding of urban culture characters.
     Consciously Misreading is a tool that absorbed the beneficial elements from both foreign cultures and domestic traditions, it is an advantageous weapon for the culture that in a weaker position to resist the stronger one and seek cultural re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has positive reference values for architecture, sculpture, landscaping, environmental art, artistic creation, design, etc.
引文
1 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出席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CLG)世界理事会会议暨广州国际友城大会开幕式演讲稿
    1 克力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11页
    1 参见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p3
    1 上海译文出版社,理解与接受中意义的构建,2008年1月,p26
    2 Harold Bloom,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Oxford Univercity Press,1973, p.14
    1能指和所指是语言学上的—对概念,能指意为语言文字的声音,形象;所指则是语言的意义本身。按照语言学家或者哲学家们的划分,人们试图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叫”所指”,而语言实际传达出来的东西叫”能指”。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把语言符号看作是一个概念和一个有声意象(imageacoustigque)的统一体,有声意象又称能指(signifiant),概念又称所指(signifie).在同一个符号系统中,能指和所指是统一的,符号的意义是固定的。比如英语的"tree"这个单词,它的发音就是它的“能指”,而“树”的概念就是“所指”。“能指”和“所指”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1 罗素,《西方哲学史》,何兆武、李约瑟译, 上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p118
    2参见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p138——p139
    3 申迎丽,《理解与接受中意义的构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p7
    4崔丽芳,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中的误读现象,《南开学报》,2000年第3期
    1乐黛云、勒·比雄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p111》
    1 天津人民出版社,《误读图式》,朱立元陈克明译,2008年1月,p1
    2天津人民出版社,《误读图式》,朱立元陈克明译,2008年1月,p84
    1 哈罗德·布鲁姆,《误读图式》, 朱立元陈克明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p1
    1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李伟等编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重庆出版社2006年10月p24-25
    1 参见《连锁突变与自觉》,选自宋晓霞主编《“自觉”与中国的现代性》 ,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
    1 参见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第57页
    1 参见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10月,第54、55页
    1 参见车美萍等著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99页
    2参见车美萍等著全球化与中国当代文化形态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60页
    1 胡适,“四十自述”,《胡适作品集》(第一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p53-55
    1 参见邓庆坦 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7月,第二章
    1 邓庆坦 《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7月,p 223
    2梁思成,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文集(第四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第102页
    转引自龚书铎著《中国近代文化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81页
    1 西美尔,《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哲学》,费勇等译, 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199页
    1 参见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6页
    2利奥塔《非人——时间漫谈》,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 5
    1 (英)安东尼·吉斯登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年,p 4
    1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峻等译,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年,p 138
    1 汪晖《死火重温》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403、404页
    1参见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63页
    2主体间际是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主体,和他人共同构成生活世界
    1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导论,p24,21
    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黄晓京、彭强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p170
    3所谓“工具理性”,就是通过实践的途径确认工具(手段)的有用性,从而追求事物的最大功效,为人的某种功利的实现服务。工具理性是通过精确计算功利的方法最有效达至目的的理性,是一种以工具崇拜和技术主义为生存目标的价值观,所以“工具理性”又叫“功效理性”或者说“效率理性”
    1席勒:《美育书简》,第6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2席勒:《美育书简》,第6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3席勒:《美育书简》,第6封,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
    1 参见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73页
    1 (英)昂纳,弗莱明著,范迪安主编,世界艺术史,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5月,第863页
    2 (英)昂纳,弗莱明著,范迪安主编,世界艺术史,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年5月,第803页
    1 聂振斌、滕守尧、章建刚:《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p 527-528
    1 帕克等著,宋俊岭译, 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65页
    1 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p 229
    1 参见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p 232
    2 (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载《经验与贫乏》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p264
    1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李伟等编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重庆出版社2006年10月p26
    1 迈克·费瑟斯通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p145
    1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1月,p334
    1 齐美尔《货币哲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p363-364
    1百科知识词典,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p325
    1 参见张鸿雁主编 《城市·空间·人际》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p60
    2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峻等译,中国建筑出版社,1989年,p88-89
    1 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1月 p16
    1 杨冬江李冬梅主编境外建筑师与中国当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p48
    1 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5月第63页
    1詹克斯后现代建筑语言第233页
    1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宁海林译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p20
    1 杨冬江李冬梅主编境外建筑师与中国当代建筑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28、129页
    1 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57页
    2转引自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57页
    1 参见吴存东著《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1月p3
    2参见吴存东著《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1月p9
    3姚东旭《文化创意产业的界定及其意义》商业时代2007(8)
    1.(美)哈罗德·布鲁姆著,《误读图式》,朱立元陈克明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2. 申迎丽著, 《理解与接受中意义的构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3. 付洪泉著, 《现代性的哲学与社会学阐述》,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一版
    4. 刘易斯·芒福德著, 《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峻等译,中国建筑出版社,2005年2月第一版
    5. 周宪主编, 《文化现代性精粹读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
    6. 周宪主编, 《文化现代性与美学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第一版
    7. (德)瓦尔特·本雅明著,李伟等译,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2006年10月第一版
    8. 宋晓霞主编, 《“自觉”与中国的现代性》,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年9月
    9. 车美萍等著, 《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形态》,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
    10.赵勇著, 《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11.滕守尧著, 《审美心理描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11月第一版
    12.(法)罗兰·巴特著,董学闻等译, 《符号学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13.(德)H·R·姚斯等著,周宁等译,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14.赵宪章编, 《二十世纪外国美学文艺学名著精义》, 江苏文艺出版社,987年9月第一版
    15.吴存东等著, 《文化创意产业概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16.(德)伽达默尔著,崔相录等译, 《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17.(德)伽达默尔著,崔相录等译, 《真理与方法》,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18.陈立旭著, 《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一版
    19.张鸿雁主编, 《城市·空间·人际》,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
    20.罗筠筠著, 《梦幻之城》, 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21.(美)斯蒂芬·李特约翰等著,史安斌译, 《人类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玉国译, 《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全面发展》, 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23.邓庆坦著, 《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整合研究论纲》, 中国建筑出版社,2008年7月第一版
    24.张钦楠等著,《现代中国文脉下的建筑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
    25.吴良镛著, 《广义建筑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年9月第一版
    26.立培林等著, 《中国社会分层》,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第一版
    27.王颖著, 《城市社会学》, 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8月第一版
    28.朱文一著, 《空间·符号·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7月第一版
    29.林广等著, 《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7月第一版
    30.维特鲁威著,高履泰译, 《建筑十书》,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3月第一版
    31.刘捷著, 《城市形态和整合》,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一版
    32.(美)D·C·霍埃著,兰金仁译, 《批评的循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
    33.张鸿雁著, 《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
    34.伍江编著, 《上海百年建筑史》,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一版
    35.王郁著, 《都市管理与创新》,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
    36.童明著, 《政府视角的城市规划》,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37.张京祥著,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一版
    38.(美)阿瑟·梅尔霍夫著,谭新娇译, 《社区设计》,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39.刘君德等著, 《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一版
    40.叶骁军等著, 《制度与系统》,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41.钱学森著, 《城市学与山水城市》,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年9月第一版
    42.张钟汝等编著, 《城市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43.徐新编著, 《发展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7月第一版
    44.(约翰·M·利维著,张景秋等译, 《现代城市规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3月第一版
    45.王发曾著, 《城市犯罪分析与空间防控》,群众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46.(波丢著,王作虹译, 《人:学术者》,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一版
    47.(法)阿·德芒戎著,葛以德译, 《人文地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2004年
    48.梁思成著, 《中国建筑艺术图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8月第一版
    49.梁思成著, 《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第一版
    50.王军著, 《城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0月第一版
    51.(美)德鲁克著,魏青江等译, 《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52.(美)苏珊·朗格著, 《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8月第一版
    53.杨春时著, 《审美意识系统》,花城出版社,1986年9月第一版
    54.刘骁纯著, 《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第一版
    55.(瑞士)荣格著,卢骁晨译, 《人·艺术和文学中的精神》,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56. (美)F·普洛格等著,吴爱明译,《文化演进与人类行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57.(美)C·恩伯著,杜杉杉等译,《文化的变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第一版
    58.(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滕守尧译, 《视觉思维》, 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7月第一版
    59.顾朝林等著, 《中国城市地理》, 商务印书馆,1999年1月第一版
    60.周一星著, 《城市地理学》, 商务印书馆,1995年7月第一版
    61.马克思著, 《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第三版
    62.王乾著, 《风水学概论》, 西藏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63.(英)伯特兰·罗素著, 《权力论》, 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一版
    64.(俄)弗克兰著,王永译, 《社会的精神基础》,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1月第一版
    65.滕守尧著, 《艺术社会学描述》,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66.汪晖著, 《死火重温》,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67.(英)鲍桑葵著,张今译, 《美学史》, 商务印书馆,1985年1月第一版
    68.(美)露丝·本尼迪克著,何锡章等译, 《文化模式》 华夏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69.(英)E·H·冈布里希著,卢晓华等译, 《艺术与幻觉》, 工人出版社,1988年8 月第一版
    70.(英)克莱夫·贝尔著,周金环等译, 《艺术》,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9月第一版
    71.(英)科林伍德著,卢晓华译,《艺术哲学新论》,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72.(日)利光功著,刘树信译, 《包豪斯——现代工业设计运动的摇篮》, 轻工业出版社,1988年4月第一版
    73.(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王申诂译, 《现代设计的先驱者——从威廉·莫里斯道格罗皮乌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9月第一版
    74.吉斯登, 《现代性后果》, 译林出版社,2000年
    75.(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等译, 《存在与时间》, 三联书店,1987年12月第一版
    76.(英)贡布里希著,林夕等译, 《艺术与错觉》, 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11月第一版
    77.(美)奥尔德里奇著,程孟辉等译, 《艺术哲学》,1986年10月第一版
    78.(德)玛克斯·德索著,兰金仁译, 《美学与艺术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12月第一版
    79.亢亮等著, 《风水与城市》, 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
    80.刘沛林著, 《风水 中国人的环境观》, 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12月第一版
    81.(美)凯文·林奇等著,黄富厢等译, 《总体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82.(德)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 商务印书馆,1979年1月第一版
    83.(德)席勒著,冯至等译,《审美教育书简》,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12月第一版
    84. (美)沃尔斯托夫著,沈建平等译, 《艺术与宗教》, 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85.(英)马丁·约翰逊著,傅尚逵译, 《艺术与科学思维》, 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86. (英)大卫·贝斯特著,李惠斌等译, 《艺术·情感·理性》, 工人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
    87.钟友彬著, 《中国心理分析》,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2月第一版
    88.(苏)基霍米洛夫著,王庆璠译, 《现代主义诸流派分析与批判》,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年10月第一版
    89.(美)布洛克著,滕守尧译, 《美学新解》,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
    90. (德)W·沃林格著,王才勇译, 《抽象与移情》,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一版
    91.陈定闳著, 《中国社会思想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第一版
    92. (美)纳赫姆·科恩著,王少华译, 《城市规划的保护与保存》,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93.李其荣编著, 《城市规划与历史文化保护》,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94. (英)肯尼斯·鲍威尔著,王钰译, 《城市的演变》,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95.谭建华等著, 《场所与设计》,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年10月第一版
    96. (美)培根著,黄富厢等译, 《城市设计》,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
    97.周维权著, 《中国古典园林史》,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第一版
    98. 张家骥著, 《中国造园论》,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
    99. 潘绍棠著, 《景观雕塑》,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一版
    100.(德)马克斯·韦伯著,于晓等译,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道德》,山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01.(英)昂纳,弗莱明著,范迪安主编,《世界艺术史》,南方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102.王受之著, 《世界现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
    103.刘先觉主编, 《现代建筑理论》,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104.支文军等主编,《2004-2008中国当代建筑》,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105.杨冬江、李冬梅主编, 《境外建筑师与中国当代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
    106.(美)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一版
    107.(加拿大)简·雅各布著,金衡山译, 《美国大城市的死于生》, 译林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版
    108.李少云著, 《城市设计的本土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109.潘公凯著, 《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110.(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宁海林译, 《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111.(美)约瑟夫·克里纳特著,刘东洋译, 《城之理念—有关罗马、意大利及古代世界的城市形态人类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一版
    112.(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等译, 《建成环境的意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
    113.(德)韦伯著,杭聪译, 《经济与社会》, 北京出版社,2008年9月第一版
    114.孙逊等主编, 《阅读城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生活》, 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3月第一版
    115.(美)托马斯·弗里德曼著,何帆等译, 《世界是平的》,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1月第一版
    116.(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 《城市形态》, 华夏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
    117.(德)维尔弗利德·柯霍著,陈滢世译, 《建筑风格学》,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一版
    118.薛恩伦等著,《后现代主义建筑20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6月第一版
    119.(法)达尼洛·马尔图切利著,姜志辉译, 《现代性社会学》, 译林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120.刘敦桢著,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
    121.(英)迈克·詹克斯等著,周玉鹏等译, 《紧缩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122.(美)柯林·罗等著,童明译,《拼贴城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9月第一版
    123.(荷)根特城市研究小组著,敬东译,《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124.(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 《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过程》,商务印书馆,2003年6月第一版
    125.(英)安吉拉·默克罗比著,田晓菲译,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 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9月第二版
    126.乔治·麦克林、邹诗鹏著, 《全球化与存在论差异》, 湖北人民出版,2006年8月第一版
    127.花建等著, 《文化力》, 上海文艺出版总社,2006年7月第一版
    128.刘承华著, 《文化与人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一版
    129.费菁著, 《超媒介当代艺术与建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10月第一版
    130.(美)丝奇雅·沙森著,周振华著, 《全球城市》,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7 月第一版
    131.(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周卜颐译,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132.(美)罗伯特·文丘里著,徐怡芳等译, 《向拉斯维加斯学习》,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133.(美)赖特著,翁致祥译,《建筑的未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年9月第一版
    134.陈颐著, 《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 南京出版社,1998年12月第一版
    135.严正著, 《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136.(美)H·H·阿纳森著,邹德侬等译, 《西方现代艺术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2月第二版
    137.(英)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 《艺术发展史》,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6月第三版
    138.(丹麦)扬·盖尔等著,何人可等译, 《新城市空间》,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
    139.龚德侬等著, 《中国现代建筑史纲》,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年5月第一版
    140.(美)克莱尔·库铂·马库斯等编著,俞孔坚等译,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10月第一版
    141.(美)琳达·格鲁特著,王晓梅译, 《建筑学研究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一版
    142.(德)马蒂亚斯·霍尔茨著,陈婕译, 《语言大未来》, 中国海关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
    143.(比利时)亨利·皮雷纳著, 《中世纪的城市》, 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第二版
    144. Lisbeth Funck and Anette Johansen, GENERRATOR—RESERCH BY DESIGN, AHO, Oslo-School of Architecture znd Design Pb.6768st. olavs plass, N-0130 Oslo 2008
    145. Jeremy Roe ANTONI GAUDI Baseline Co.Lid.2006
    146.克力福德·格尔兹著,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147. Harold Bloom,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Oxford Univercity Press,1973,
    148.罗素,何兆武、李约瑟译, 《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第一版
    149.汪正龙, 《文学意义研究》,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50.乐黛云、勒·比雄主编, 《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1.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作品集》(第一集),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86年
    152.梁思成著,《中国建筑的特征》、选自《梁思成文集(第四卷)》,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
    153.龚书铎著, 《中国近代文化概论》, 中华书局,1997年
    154.西美尔,费勇等译, 《大都会与精神生活—时尚哲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
    155.黄研森主编, 《列宁哲学笔记注释》,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12月第一版
    156.司马云杰著, 《文化社会学》, 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3月第一版
    157.聂振斌等著, 《艺术话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158.帕克等著,宋俊岭译, 《城市社会学》, 华夏出版社,1987年
    159.约翰·伯杰斯著, 《视觉艺术欣赏》, 商务印书馆,1996年
    160.刘小枫著, 《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 上海三联书店 1998年1月第一版
    161.齐美尔著, 《货币哲学》, 华夏出版社,2002年
    162.罗杰斯和伯得格等著,王晓译等译,《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3. Harold Bloom,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Oxford Univercity Press,197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