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共同犯罪的停止形态理论是共同犯罪形态与犯罪停止形态两大理论的交叉与融合,其研究对象是根据共同犯罪和停止形态两个理论标准,对具有特定共性特征的犯罪现象进行相应分类所形成的特殊犯罪形态。研究内容既包括不同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也包括不同共同犯罪停止形态下犯罪参与者的定罪与量刑。与其相勾连的理论问题基本涵盖了各个层级的刑法理论,贯穿着整个刑法理论体系。对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研究不仅涉及犯罪构成的基本原理、共同犯罪以及犯罪形态等刑法基础理论,还涉及到刑事法治、刑事司法裁量权的控制等课题的研究和把握,因此该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研究价值。
     文章从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基本理论入手,以一般意义上的犯罪形态概念、共同犯罪形态、犯罪停止形态在犯罪形态体系中的定位为逻辑起点,依据刑法基础理论发展和司法适用现状,确定了研究内容上的三个主题,分别为“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界定”、“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类型及其界限”、“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定罪与量刑”;同时,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文在思考过程中侧重于解决四个方面的理论问题:其一,尝试建立分析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框架,基本的想法是,该框架应当适合国情,能充分发挥本土法治资源,在逻辑结构上具有针对性,且有较强的分析功能与实用性;其二,探索如何在正犯与共犯二元区分制的体系下,对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认定、分类、界限、处罚等问题进行研究;其三,积极思考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在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中的运用,一则加强其与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之间的关联性论证,二则将犯罪构成要素存在的修正情况进行分析,三则尝试对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进行完善;其四,对研究中涉及的“不确定的法律概念”这一现象进行梳理与分析,并以此为分析角度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涉及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立法规制与司法运行。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为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理论基础。现有的研究成果业已涵盖罪体形态、罪责形态、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形态、罪数形态等相关内容。本章从探索犯罪形态的涵义出发,总结了犯罪形态理论研究的概况,以期梳理清楚犯罪形态的基本体系,明晰共同犯罪停止形态在犯罪形态理论中的体系定位。文章认为,基于犯罪构成理论构建犯罪形态体系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犯罪形态本质上是与定罪量刑有关的犯罪构成特定特征类型化,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具有特定共性的犯罪进行相应分类而形成的形态。因此,不同类型的犯罪形态依然是以犯罪构成要件为理论基础的,而犯罪形态类型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犯罪构成要件要素之间的差别。从本文的研究角度出发,可以把犯罪形态分为基本的犯罪形态和修正的犯罪形态。基本形态是由犯罪构成的具体要素而形成的各种犯罪形态,这些形态是犯罪的常见形式、基本形式;修正形态包括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形态和罪数形态。这样的划分是基于以下法理逻辑:基本犯的模式形态是既遂犯、单独犯和一罪犯(纯粹的一罪),与此相对应的修正形态应为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形态和罪数形态。将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形态以及罪数形态作为犯罪的修正形态,体现了在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体系下,单一行为犯罪因构成要件要素方面的不同特点所形成的特殊犯罪形态。在研究共同犯罪形态时,应对共同犯罪的参与者采取区分制,在二元区分制的语境下使用“共犯”与“正犯”的概念,且二者应采取犯罪支配论予以区分。犯罪停止形态的本质特征在于故意犯罪行为的“停顿”,考察故意犯罪停止形态应该坚持“静态”的标准;一个犯罪行为只有一种犯罪形态,出现了一种犯罪形态后就不可能再出现另一种犯罪形态。
     第二章为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构成。本章从共同犯罪停止形态与犯罪构成之间的关系入手,首先从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双层次犯罪论体系,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以及我国四要件犯罪论体系等不同角度,对共同犯罪停止形态在相应体系中的理论定位进行了比较分析。其次,文章认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是一种历史性的选择,具有历史合理性;符合中国国情,具有现实合理性;逻辑严密、契合认识规律,符合犯罪本质特征;与德日三阶层犯罪论体系相比,相对稳定,适合中国诉讼模式,应选择“四要件理论”作为分析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基础。在共同犯罪形态、犯罪的停止形态与犯罪构成的相互关系上,并不存在着一个独立的共同犯罪构成。依据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共同犯罪停止形态本质上是对犯罪构成的二次修正。
     第三章为共同犯罪的完成形态。本章采用正犯与共犯这一二元区分制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共同犯罪理论体系,尝试在我国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下,运用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来分析我国的具体现实,并探索把我国刑法理论以及立法的相关内容分述其中。具体包括:正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及其完成形态的判断,共犯的犯罪构成要件及其完成形态的判断,以及正犯与共犯的处罚原则。文章认为正犯是共同犯罪的中心形态,是第一次的处罚对象。正犯的完成形态是指正犯的犯罪既遂,是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种类之一。判断正犯是否成立完成形态,应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是否完备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基本犯罪构成为标准,同时兼顾不同的犯罪类型。正犯除了犯罪主体的数量上对犯罪构成进行修正之外,在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上也存在修正的现象。共同正犯的完成形态,以犯罪共同实行行为为必要,除了应当具备共同犯罪成立的必备条件之外,在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方面也存在着一些特殊性。文章经过分析认为,在正犯与共犯区分架构下,共犯的成立需从属于正犯,以采用“共犯从属性说”中的“限制从属形式”为宜。共犯的完成形态可进一步区分为教唆犯的完成形态和帮助犯的完成形态等。在对完成形态的共犯进行处罚时,在共犯成立的基础上,从处罚基础衔接的角度来说,可以采取修正惹起说或折衷惹起说。
     第四章为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是对单独既遂形态的二次修正,比共同犯罪完成形态更加复杂。本章从三种不同类型未完成形态的界分标准入手,探讨共同犯罪的预备形态、未遂形态及中止形态的界限。共同犯罪的预备形态是指实施了共同犯罪预备行为,由于共同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共同犯罪行为的一种犯罪停止状态。共同犯罪的未遂形态是指共同犯罪的参与者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的中止形态是指共同犯罪的参与者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并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进而实现的行为“停顿”状态。考察共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同样需要以既遂形态为参考,且要顾及到不同犯罪类型之间的区别。在界分各停止形态的基础上,从“不确定法律概念”的角度,对共同犯罪停止形态定罪量刑中的司法裁量权控制提出了立法控制、裁量基准和程序性控制等建议。
The theory of Cessation of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crime is an integration of the two theoretical cross of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crime theory and the criminal cessation form. According to these two theories, its object is specific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rime and making the appropriate classification by the formation of particular crimes. Contents of the study includes not only the identification of different shapes of common crime, but also under a different form of common crime, stop crime,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of participants. Connecting with the theoretical issues relative to the basic cover all levels of criminal law theory, throughout the study of the whole system of criminal law theory, the common forms of crime to stop crime, not only involv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common crime, patterns of crime and other basic theories of criminal law, but also involves the study and handle of issues of the rule of criminal law, criminal justice discretion , so that the topics of the theory has a certain depth and research value. Studying the thematic of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crime, to a certain extent, change the status quo of academic level of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of this study is not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enough.
     The basic theory of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crime leads the whole article, as a general sense of the concept of crime patterns and common patterns of crime, crime patterns in the patterns of stop crime the positioning system as a logical basis, is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criminal law and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basic theory, and determine the study on the three themes, namely "to define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crime,"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types and their boundaries,"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on the other hand, according to the study for the academic status quo, author focuses on solving the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four fields: first, try to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analysing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crime, and the basic idea is that the framework should be adapted to domestic conditions, able to bring the local rule of law and resources into full play, and proper as well as strong analysis capability and practicality in logical structure; second, make effort to break through the explain-ism of Criminal Code, to explore how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binary system, as well as study identifing classifing limiting and penalizing the form of stop common crime and other problems; third, the positive think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mendment of a theory of the crime constitution in of the stop common crime. A, strengthening theoretical arguments between itself and its links with the four elements crime constitution. B, analysing the amendments of criminal elements. C, improving the theory ; fourth, sort out and analyse the phenomenon of the "uncertain legal concept" in the study and make it as analysis point of view to explore ways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the legislation and justice system function when it comes to the form of the stop common crime.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form of the stop common crime. The existing body of research has been covering the crime of shape, guilt form, form of stop intentional crime, form of common crime, form of crime patterns amount and other related content. This chapter beginging with the exploration of the meaning of the form of crime, sums up the overview of theoretical studies the form of crime in order to sort out and clear the basic system of form of crime, common crime, to stop clear the system location of the form of crime in the theory.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strong possibility of systems theory to build a constitution a form of systems, is essentially related crime with the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constitutes a particular type of feature and is based on certain criteria with specific common categories of criminal conduct to form the corresponding forms. Therefore, different types of crime are still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elements that a crime constitution, whil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ypes of crime form the main elements that a crime constitution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lements. For the purposes of this article, the more valuable the study of morphological types of crime is the crime of standards sh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basic types of crime forms and amendments to types of crime. The basic form of crime is composed of specific elements of the crime, the formation of a variety of forms of crime, these forms are a common form of crime and the basic form, which are called the basic form of crime. Revised form including the cessation of shape, the amount of common patterns of crime and crime forms. Such a division is based on what the legal logic is: basic commit mode shape is accomplished offence, a single criminal offenders and one (purely a crime), and the corresponding the form of amendments should be stop form, the amount of the forms of common crime and crime forms. Making the form of will-stop, the form of common crime and crime forms amount of amendments as a form of crime reflects the composition of crime in a unified theoretical system, a single act constituting of a crime by elements of the different elemen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mation of a special crime. The common forms of crime in the study, the participants should be take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 common crime, the system should distinguish between binary system in the context of the use of "complicity" and "perpetrator" concept, and the two dominant theory of crime should be taken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m. Crime Stop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intentional form of crime "pause" ,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deliberate crime investigation forms should adhere to the "static" standard; a form of crime is only a crime, and there has been a crime, not after the occurrence of another form of a crime.
     Chapter II for the common forms of crime constitutes a stop crime. This chapter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orms of common crime and crime constitution. First, compare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dual" of crime on the system , Germany, Japan, represented by three classes of crime on the civil law system,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China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upled system that constitute a crime under the theory of the form of the stop common crime positioning; Secondly, the article maintains that the theory of the four-element crime constitution is a historic choice, conforms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practical rationality, logic tight, with historical rationality, conforms to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fit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ws in line with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crime; and is compared with Germany and Japan on the system of three levels of crime than the relatively stable, and suitable for China's action model. It should select the "Four Elements theory" as an analytical form of stop common crime foundation. With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orms of common crime, crime forms and a stop crime constitution , there is not a stand-alone stop common crime constitution. Revised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constitute a crime, common crime, stop crime is essentially a form of secondary structure amendments.
     Chapter III is the completion of the forms of common crime. This chapter will use the principal offender and an accomplice in this binary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to describe the system of common crime theoretical system, and try in our four-element crime constitution under the theory of criminal use of the amendment constitution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concrete realities of our country, exploring the theory and China's Criminal Law legislation relevant content sub-outline of the. Details include: committing a crime elements and complete forms of judgments, the elements of crimes constitution and their accomplices to complete form judgments, the perpetrator, the punishment, and the principle of an accomplice.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perpetrator is the center of the forms of common crime, and punishment is the first time an object. Perpetrator of the completion of forms, it is guilty of criminal corrections consummated, is a common form of crime to stop one of the categories to determine whether to set up committing the completion of forms, and should be implemented by the behavior of the perpetrator the adequacy of the provisions of criminal law under the commission of an offence. The basic crime constitute a standar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rime. In addition to the main perpetrator of crime on the number of amendments to constitute a crime in addition to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elements. There are also elements of the phenomenon of the amendment. The establishment of joint principal offender to complete forms, to the joint exercise of criminal conduct as necessary, in addition, should have the prerequisit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common crime, and, the composition of elements of the crime there are some elements of specificity. After analysis,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perpetrator and accompli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accomplice should be subordinate to the principal offender, and adoptting the "accomplice from the property to say" in the "restricted subordinate form" is appropriate. The completion of an accomplice pattern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instigator of the completion of forms and help offenders complete the form. In the form of an accomplice to the completion of punish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ccomplices, for the punishment-based convergence point of view can be taken to amendment or compromise.
     Chapter IV is the form of a unfinished-common-crime research. unfinished-common-crime is consummated a separate form of the second amendment to the completion of more than a common crime forms and more complex, and unfinished-common-crime is very difficult to identify. The academic circle of the criminal law have not completed the forms of common crime and have also done a lot to exploration, but still there are many controversial issues. This chapter will begins from three different types of unfinished form of the boundary of sub-standard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preparation of common crime, shape, form, and attempt to suspend the boundaries of form. In prepar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on crime, preparatory acts of common crime, as co-perpetrators will not proceed for reasons other tha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on criminal acts to stop the state of a crime. The form of common criminal attempt refers to a participa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common crime. A crime has embarked on the process of crime, due to reasons other than the will of the perpetrator who did not succeed to stop crime presented by form, so as to achieve the behavior of the "pause" state. The suspension of the form of common crime is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common crime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ime decides the waiver of the suspension and automatic effectively makes the prevention of crimes happen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behavior of the "pause" stat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of the form unfinished-common-criminal, also need the reference to be consummated,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crime, such as committing helping commit acts there,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convictions, and personally committed situation. In minute each stop state foundation, from“uncertain legal concept”the angle, decided after deliberation the power control to the judicature to propose the legislation control, decided after deliberation suggestions and so on datum and procedural control.
引文
1刘宪权:《一百年刑法学回顾反思》,载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东方学术文库》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8页。
    1陈建洪著:《现代思绪——文本阅读与问题理解》,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页。
    1 [德]黑格尔著:《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27页。
    1刘广三:《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2吴振兴、邓斌、范德繁:《犯罪形态研究纲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4期。
    1肖剑鸣、郑晓峰:《犯罪形态演化论》,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
    2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4页。
    3马克昌著:《刑法理论探索》,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4高铭暄著:《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1949—1985)》,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18页。
    1张明楷:《犯罪定义与犯罪化》,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2吴振兴、邓斌、范德繁:《犯罪形态研究纲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OO2年第4期。
    3姜伟著:《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l页。
    1吴振兴、邓斌、范德繁:《犯罪形态研究纲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OO2年第4期。
    2肖剑鸣、郑晓峰:《犯罪形态演化论》,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
    1吴振兴著:《犯罪形态研究精要》,法律出版2005年版前言部分。
    2吴振兴著:《犯罪形态研究精要》,法律出版2005年版前言部分。
    1说明:鉴于所列具体的犯罪形态数量较多,且许多犯罪形态的概念尚有争议,此处不逐一说明,在下文的行文过程中会相应做阐释。
    2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26页。
    1肖中华:《犯罪构成中的要件要素及犯罪形态》,载《法学》2005年第4期。
    2肖中华:《犯罪构成中的要件要素及犯罪形态》,载《法学》2005年第4期。
    3肖中华:《犯罪构成中的要件要素及犯罪形态》,载《法学》2005年第4期。
    1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9页。
    2许玉秀著:《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54—556页。
    3陈子平著:《刑法总论》,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37页。
    4许玉秀著:《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第554页。
    1 [日]高桥则夫著:《共犯体系与共犯理论》,成文堂1988年版,第38—39页。
    2江溯:《单一正犯体系研究》,载《刑事法评论》2009年第1期。
    3 Jescheck,Lehrbuch des Strafrecht,Allg.Teil,1988,S.584.
    1陈子平:《论正犯与共犯之概念》,载《政大法律评论》第48期。
    2张小虎著:《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86—587页。
    1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32页。
    2如“指使不可归罪的或者不受处罚的人员实施犯罪)指使因人身条件或个人身份而不可归罪的或者不受处罚的人员实施犯罪的,对该人员实施的犯罪负责。”
    1李祖华:《共犯人分类比较研究》,载《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2 [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4页。
    3王作富主编:《刑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1页。
    1田彦群著:《香港刑事法》,海天出版社1997年版,第23页。
    2赵秉志著:《香港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4页。
    3 [日]木村龟二著:《刑法总论》,日本有斐阁出版社1984年版,第372—373页。
    4更多的相关例子请参见本文第二章对我国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的立法考察部分。
    1贾凌等:《大陆法系共犯概念之比较研究》,《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 [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78页。
    3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190页。
    1张旭主编:《英美刑法论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5页。
    2 Richard G. Singer, John Q. La Fond :Criminal Law( Series - Examples & Explanations ),Aspen Publishers 2004,P340.
    3杨兴培:《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依据与立法完善》,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5期。
    4何荣功:《论实行行为的危险及其判断》,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1张小虎:《犯罪实行行为之解析》,载《政治与法律》2007年第2期。
    2蔡墩铭著:《刑法精义》,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15页。
    3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1甘添贵:《正犯与共犯的界限》,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1期。
    2林山田:《正犯与共犯之基本问题》,载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印:《刑事法论丛(一)》,1987年自版,第5页。
    3周金芳:《论正犯与共犯之区别——以共谋共同正犯之判断标准为中心》,载《法令月刊》第44卷第4期。
    1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1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2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38页。
    3柯耀程著:《刑法概论》,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74—375页。
    4柯耀程:《特别犯类型之共同正犯认定》,载台湾刑事法学会编著:《共犯与身分》,学林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11—113页。
    5许玉秀:《实质的正犯概念》,载《刑法的问题与对策》,1999年作者自版,第41页。
    6 Roxin, T?terschaft und Tateherrschaft 6, 1994, S.12ff., Roxin, Leipziger Kommentar Strafgesetzbuch11,1993, 25/36.转引自许玉秀:《实质的正犯概念》,载《刑法的问题与对策》,1999年作者自版,第32—36页。
    1 Roxin, T?terschaft und Tateherrschaft, 5. Aufl., passim, inbesondere S. 527ff.转引自柯耀程:《特别犯类型之共同正犯认定》,载台湾刑事法学会编著:《共犯与身分》,学林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13—114页。
    2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46—47页。
    3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1甄玉金、彭志远主编:《新编实用法律辞典》,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328页。
    1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77—278页。
    2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3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1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1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2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6页。
    1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现代刑事法学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5页。
    1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2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1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1 Seymour Lipst ,American Exceptionlism:《A Double2edged Sword》,W.W. Norton &Company.1996. P 17.转引自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
    1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
    2冯亚东:《犯罪构成与诸特殊形态之关系辨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3 [日]松宫孝明:《日本的犯罪体系论》,冯军译,《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
    4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版,第35页。
    1陈兴良主编:《犯罪论体系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6—143页。
    2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166页。
    1于改之、郭献朝:《两大法系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与借鉴》,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
    2《模范刑法典》第1.02条第l款和第2款阐述了法典各部分的目的。
    1 [美]保罗·H·罗宾逊、马卡斯·德克·达博:《美国模范刑法典导论》,刘仁文等译,载《时代法学》2006年第2期。
    2张小虎:《大陆法系犯罪构成理论进程解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3期。
    1 [日]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2 [日]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1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2页。
    1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版,第204页。
    2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版,第205页。
    1[日]木村龟二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译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138页。
    2[日]松宫孝明:《日本的犯罪体系论》,冯军译,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
    3冯亚东、邓君韬:《德国犯罪论体系对中国之启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44页。
    2储槐植、宗建文等著:《刑法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8页。
    1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1储槐植、宗建文等著:《刑法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9—160页。
    1陈兴良:《刑法知识的去苏俄化》,载《政法论坛》第24卷第5期。
    1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2杨兴培:《犯罪构成的中国春秋——兼论旧模式的终结和新模式的探索》,载《法学》2009年第9期。
    3 [日]长井圆:《德日两大犯罪论体系比较研究》,牛牪译,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第17卷第1期。
    1[日]福田平、大塚仁著:《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6页。
    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188—189页。
    2杨春洗等主编:《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93一195页。
    3刘流、孙本鹏主编:《刑法》,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51页。
    1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4—216页。
    1杨兴培著:《犯罪构成原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55页。
    2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62页。
    3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84页。
    4 [日]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论》,日本有斐阁出版社1953年版,第251页。
    1童伟华著:《犯罪构成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261—262页。
    2张明楷著:《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68页。
    3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96页。
    1马克昌:《犯罪构成的分类》,载《法学》1984年第10期。
    1王志祥、曾粤兴:《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之辩正》,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2李晓明主编:《中国刑法基本原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页。
    3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125页。
    1冯亚东:《犯罪构成与诸特殊形态之关系辨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2[日]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论》,日本有斐阁出版社1959年版,第4页。
    3转引自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4页。
    4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23页。
    5马克昌著:《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4页。
    1张明楷著:《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76页。
    2肖中华著:《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2页。
    3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352页。
    4孙国祥著:《刑法基本问题》,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5页。
    1陈家林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7页。
    2 [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页。
    3刘宪权、杨兴培著:《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5页。
    1蔡墩铭著:《刑法总论》,三民书局2007年修订版,第265页。
    2陈家林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页。
    1[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8—259页。
    2包雯著:《犯罪构成若干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204页。
    1 [日]木村龟二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译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40页
    1 [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韩国刑法总论(第十一版)》,郑军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3—554页。
    2 [日]西田典之著:《刑法总论》,弘文堂2006年版,第303页。
    1刘宪权、杨兴培著:《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40页。
    2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82页。
    1张明楷:《事后抢劫的共犯》,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1期。
    1柯耀程著:《刑法的思与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3页。
    1张小虎著:《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6—610页。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5页。
    2冯英菊著:《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1陈志辉:《共谋共同正犯与共同正犯之参与行为》,载《月旦法学》第114期。
    1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83—84页。
    1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79页。
    2柯耀程著:《刑法概论》,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88—389页。
    1陈子平:《论共谋共同正犯》,载《警大法学论集》第2期。
    1陈子平著:《共同正犯与共犯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225-228页。
    2转引自周冶平:《共谋共同正犯引论》,载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下)》,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94页。
    3陈志辉:《共谋共同正犯与共同正犯之参与行为》,载《月旦法学》第114期。
    4陈志辉:《共谋共同正犯与共同正犯之参与行为》,载《月旦法学》第114期。
    1陈志辉:《共谋共同正犯与共同正犯之参与行为》,载《月旦法学》第114期。
    2林亚刚:《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载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刑法学精萃》(2002年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261页。
    1陈家林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页。
    2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外国刑法学总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0—701页。
    1张小虎著:《犯罪论的比较与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06—610页。
    1转引自马克昌著:《比较刑法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43-644页。
    2[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1 [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1页。
    1高铭暄等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刑法学卷),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674页。
    2赵秉志、吴振兴主编:《刑法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17页。
    3许富仁:《重建共犯本质理论逻辑基点——关于德日共犯本质理论逻辑基点的否定》,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5期。
    1许富仁:《犯罪行为共同性解决共犯本质问题的关键——对共犯本质学说的反思》,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
    2朱道华:《共犯本质:一个反思性检讨》,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包雯著:《犯罪构成若干问题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第202—204页。
    2张明楷著:《刑法学(上)》,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278页。
    3陈子平:《论共犯(含共同正犯)与预备罪之关联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22—123页。
    4陈子平:《论共犯(含共同正犯)与预备罪之关联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127页。
    1黄尔梅主编:《刑事审判要览(第12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2许泽天:《单纯教唆——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三项之论证》,载《法学讲座》第14期。
    1陈兴良著:《本体刑法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530页。
    2蔡墩铭著:《刑法精义》,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19页。
    3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4林山田:《正犯与共犯之基本问题》,载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印:《刑事法论丛(一)》,1987年自版,第20页。
    5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1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92—94页。
    2蔡墩铭著:《刑法精义》,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21页。
    3张丽卿著:《刑法总则理论与运用》,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312页。
    4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62-63页。
    5蔡墩铭著:《刑法精义》,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321页。
    1陈兴良著:《刑法适用总论(上)》,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465页。
    2李晓明主编:《中国刑法基本原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58—359页。
    1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29页。
    3参见Wessels/Beulke,AT,32.Aufl.2002,§20 IV.
    1马克昌:《论教唆犯》,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2李希慧:《论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1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2马克昌:《论教唆犯》,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1马克昌:《论教唆犯》,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2魏东:《教唆犯的概念与成立要件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第41期。
    1李希慧:《论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1甘添贵:《共犯处罚的理论基础》,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4期。
    1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下)》,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115—116页。
    2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3 H.Mayer,StrafrechtallgemeinerTeil,1953,S.319,301.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4—65页。
    4甘添贵:《共犯处罚的基础理论》,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4期。
    1甘添贵:《共犯处罚的基础理论》,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4期。
    2 0Less,DerUnrechtscharakterderAnstiftung,in:ZStW69(1957),S.43ff.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5—66页。
    3甘添贵:《共犯处罚的基础理论》,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4期。
    4黄惠婷:《由教唆犯本质论虚伪教唆》,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1期。
    1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75—76页。
    2甘添贵:《共犯处罚的基础理论》,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4期。
    3甘添贵:《共犯处罚的基础理论》,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4期。
    4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6页。
    1 Lüderssen,ZumStrafgrundderTeilnahme(1967),S.25,28,119,192.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6页。
    2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法学丛刊》第162期。
    3 Herzberg,AnstifungundBehilfealsStraftatbest?nde,in:GA1971,S.2.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83页。
    4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1 Sax,ZurProblematikdes“Teilnahmerdelikts”,in:ZStW90(1978),S.931.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80页。
    2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80页。
    3甘添贵:《共犯处罚的基础理论》,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4期。
    4 LeipzigerKommentarStrafgesetzbuch-Roxin,StGB(1993),Vor§26Rn.3.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69—70页。
    1 LeipzigerKommentarStrafgesetzbuch-Roxin,StGB(1993),Vor§26Rn.4.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70页。
    2 Jakobs,StrafrechtallgemeinerTeil,2Auf.,S.659.转引自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409页。
    3 Schumann,StrafrechtlichesHandlungsunrechtunddasPrinzipderSelbstverantwortungderAnderen(1986),S.42.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70—71页。
    1 Schumann,StrafrechtlichesHandlungsunrechtunddasPrinzipderSelbstverantwortungderAnderen(1986),S.50.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70—71页。
    2 Roxin,Stree/Wessels-FS,S.369.转引自许泽天:《共犯之处罚基础与从属性》,载《罪与刑-林山田教授六十岁生日祝贺论文集》,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78—79页。
    3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下)》,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11—112页。
    1马克昌:《论教唆犯》,载《法律学习与研究》1987年第5期。
    1刘宪权:《关于“廉政账户”制度的刑法分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02—305页。
    2叶高峰主编:《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7—59页。
    3张明楷著:《犯罪论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70—474页。
    4姜伟著:《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39—142页。
    1冯英菊著:《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64—165页。
    1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2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0页。
    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270页。
    1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2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版,第393页。
    3[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日本有斐阁出版社1992年版,第279页。
    1早稻田司法考试研究室编:《刑法总论》,早稻田经营出版1990年版,第109页。
    2 [日]齐藤诚二著:《预备罪的研究》,风间书房1971年版,第430页。
    3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版,第395页。
    4 [日]福田平、大塚仁著:《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81页。
    5吴振兴著:《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8页。
    6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5页。
    1赵秉志著:《刑论总论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版,第546页。
    2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02页。
    1阴建峰、周加海主编:《共同犯罪适用中疑难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1页。
    2李元簇:《预备犯之研究》,载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下)》,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546页。
    1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1页。
    1 [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日本有斐阁出版社1992年版,第265—266页。
    2 [日]板仓宏:《预备罪与共犯》。转引自张明楷著:《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467—468页。
    3 [日]福田平著:《刑法总论》,日本有斐阁出版社1984年版,第237页。
    1张明楷著:《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第473—476页。
    2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91页。
    1邢志人著:《犯罪预备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188页。
    2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151页。
    1吴振兴著:《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00页。
    1刘之雄著:《犯罪既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3—84页。
    1刘宪权:《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数额认定分析》,载《法学》2005年第6期。
    1刘宪权:《货币犯罪若干司法疑难问题探析》,载《犯罪研究》2008年第2期。
    1杜发全主编:《新刑法教程:罪责刑关系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1杜发全主编:《新刑法教程:罪责刑关系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203页。
    1游明得:《论刑法上着手实行的判断——判断标准与客体的综合分析》,《法官协会杂志》第7卷第1期。
    2蔡圣伟:《着手实行之认定(上)》,载《军法专刊》第39卷第10期。
    3 Ruldophiin:SK,StGB,2001,§22Rn.9;Wesels/Beulke,AT,1999,S.188.转引自游明得:《论刑法上着手实行的判断——判断标准与客体的综合分析》,载《法官协会杂志》第7卷第1期。
    1 Otto,GrundkursStrafrecht,S.271;Samson,aaO.,S.144。转引自蔡圣伟:《着手实行之认定(下)》,载《军法专刊》第39卷第10期。
    2蔡圣伟:《着手实行之认定(下)》,载《军法专刊》,第39卷第10期(1993年11月)。
    3游明得:《论刑法上着手实行的判断——判断标准与客体的综合分析》,载《法官协会杂志》第7卷第1期。
    4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5谢开平:《未遂犯之着手概念》,载《法学讲座》第10期。
    1游明得:《论刑法上着手实行的判断——判断标准与客体的综合分析》,载《法官协会杂志》第7卷第1期。
    2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20页。
    3蔡圣伟:《着手实行之认定(下)》,载《军法专刊》第39卷第10期。
    4黄惠婷:《预备行为与未遂行为之区别》,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08期。
    1黄惠婷:《预备行为与未遂行为之区别》,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08期。
    2蔡圣伟:《着手实行之认定(下)》,载《军法专刊》第39卷第11期。
    3蔡圣伟:《着手实行之认定(下)》,载《军法专刊》第39卷第11期。
    1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82页。
    1 [日]木村龟二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译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第369页。
    2 [日]大谷实著:《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28页。
    3陈雄飞:《论“教唆未遂”与“未遂的教唆”——三大法系比较研究》,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152页。
    1许发民:《析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的认定与处理——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57—358页。
    1杜发全主编:《新刑法教程:罪责刑关系论》,西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203页。
    1刘宪权:《关于“廉政账户”制度的刑法分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陈子平:《未遂犯修正草案之基本议题》,载《台湾本土法学》第45期。
    3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22—234页。
    4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下册)》,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7页。
    5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4页。
    1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册)》,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306页。
    2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5页。
    3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册)》,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第306页。
    4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5页。
    5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6页。
    6黄荣坚著:《基础刑法学(下)》,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8页。
    1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6—237页。
    2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3徐久生、庄敬华译:《德国刑法典》(2002年修订),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10—11页。
    1黄荣坚著:《基础刑法学(下)》,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第8—9页。
    1魏东著:《教唆犯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4—265页。
    2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286页。
    3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4魏东著:《教唆犯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5页。
    5马克昌:《关于共犯的比较研究》,载高铭暄、赵秉志主编:《刑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344页。
    1顾肖荣:《信用卡犯罪认定的新思考》,载《法学》2005年第11期。
    1陈兴良主编:《刑事疑难案例评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8页。
    1陈兴良主编:《刑事疑难案例评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2陈兴良主编:《刑事疑难案例评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48页。
    1聂立泽著:《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186页。
    1曾淑瑜:《中止犯修法前后之检讨》,载台湾刑事法学会主编:《刑法总则修正重点之理论与实务》,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6页。
    1林山田:《论中止未遂》,载《政大法学评论》第28期。
    2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62-163页。
    3 [日]大塚仁:《共同正犯关系之脱离》,管高岳译,载《刑事法杂志》第24卷第5期。
    4李进荣:《共同正犯之未遂》,台湾国立政治大学法律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年1月,第267-268页。
    1 [英]史密斯·霍根著:《英国刑法》,李贵方等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1高铭暄主编:《刑法专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1页。
    1于同志著:《刑法热点裁判与规则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00—301页。
    1曾淑瑜:《中止犯修法前后之检讨》,载台湾刑事法学会主编:《刑法总则修正重点之理论与实务》,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38页。
    1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64页。
    2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66页。
    3 [日]大塚仁:《共同正犯关系之脱离》,管高岳译,载《刑事法杂志》第24卷5期。
    1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8页。
    2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308页。
    3赵秉志主编:《刑法总论问题探索》,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6页。
    1早稻田司法考试研究室编:《刑法总论》,早稻田经营出版社1990年版,第101页。
    2 [日]川端博著:《刑法总论二十五讲》,余振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26—327页。
    3[日]野村稔著:《刑法总论》,全理其、何力译,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39页。
    1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164—165页。
    2张明楷著:《外国刑法纲要》,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35页。
    3张明楷著:《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11—413页。
    4陈世伟著:《论共犯的二重性》,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第240—245页。
    1辛金学、刘友江主编:《中国刑法的此罪与彼罪》,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2马克昌:《论预备犯》,载《河南法学》1984年第1期。
    1 [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620—621页。
    1柯耀程著:《刑法的思与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7—168页。
    2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1徐连主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违纪违法案件定性处理大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699页。
    2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下册)》,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11页。
    3蔡墩铭著:《刑法精义》,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第290—291页。
    1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下册)》,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22页。
    2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册)》,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479页。
    3林东茂著:《刑法综览》,台湾一品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4刘宪权:《关于“廉政账户”制度的刑法分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1[德]卡尔·恩吉施著:《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1陈新民著:《中国行政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46页。
    2[美]本杰明·内森·卡多佐著:《法律的生长》,刘培峰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3[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7页。
    4[英]哈特著:《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4页。
    5[德]考夫曼著:《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193页。
    1 [前苏]特拉伊宁著:《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231页。
    1陈瑞华著:《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07页。
    1、刘宪权著:《金融期货犯罪理论与实务》,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刘宪权著:《金融犯罪刑法理论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刘宪权、杨兴培著:《刑法学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刘宪权、吴允锋著:《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蔡墩铭著:《刑法精义》,翰芦图书出版公司2005年版。
    6、蔡墩铭著:《刑法总论》,三民书局2007年修订版。
    7、陈家林著:《共同正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陈建洪著:《现代思绪——文本阅读与问题理解》,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9、陈瑞华著:《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陈子平著:《共同正犯与共犯论》,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版。
    12、陈子平著:《刑法总论(下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
    13、陈子平著:《刑法总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
    14、储槐植、宗建文等著:《刑法机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5、储槐植著:《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版。
    16、冯卫国、王志远著:《刑法总则定罪量刑情节通释》,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版。
    17、冯英菊著:《共同犯罪的定罪与量刑》,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18、甘添贵著:《刑法之重要理念》,台湾瑞兴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19、韩忠谟著:《刑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黄荣坚著:《基础刑法学(下)》,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版。
    21、姜伟著:《犯罪形态通论》,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22、柯耀程著:《刑法概论》,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7年版。
    23、柯耀程著:《刑法总论释义——修正法篇(上)》,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5年版。
    24、柯耀程著:《刑法的思与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5、李恩慈著:《犯罪形态与刑罚适用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6、李海东著:《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27、林东茂著:《刑法综览》,台湾一品文化出版社2007年版。
    28、林山田著:《刑法通论(上册、下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8年版。
    29、刘之雄著:《犯罪既遂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聂立泽著:《刑法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1、孙国祥著:《刑法基本问题》,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32、田鹏辉著:《片面共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33、田彦群著:《香港刑事法》,海天出版社1997年版。
    34、童德华著:《外国刑法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5、童伟华著:《犯罪构成原理》,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36、王勇著:《定罪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37、吴振兴著:《犯罪形态研究精要》,法律出版2005年版。
    38、吴振兴著:《论教唆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9、肖中华著:《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0、邢志人著:《犯罪预备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
    41、杨兴培著:《犯罪构成原论》,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42、张明楷著:《未遂犯论》,法律出版社、日本成文堂联合出版1997年版。
    43、张明楷著:《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4、张明楷著:《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5、郑军男著:《不能未遂犯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46、[德]黑格尔著:《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47、[韩]金日秀、徐辅鹤著:《韩国刑法总论(第十一版)》,郑军男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8、[日]大谷实著:《刑法总论》,黎宏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49、[日]大塚仁著:《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0、[日]福田平、大塚仁编:《日本刑法总论讲义》,李乔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日]木村龟二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译校,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52、[日]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的理论》,王泰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3、[德]弗兰茨?冯?李斯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徐久生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4、[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托马斯?魏根特著:《德国刑法教科书(总论)》,徐久生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1、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专题理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刘宪权主编:《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理论前沿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刘宪权主编:《中国刑法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高铭喧、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高铭喧主编:《新中国刑法学研究综述(1949—1985)》,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7、马克昌等主编:《刑法学全书》,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8、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杨春洗等主编:《刑法总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10、陈兴良主编:《犯罪论体系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1、陈兴良主编:《刑事疑难案例评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2、黄尔梅主编:《刑事审判要览(第12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3、李晓明主编:《中国刑法基本原理》,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14、辛金学、刘友江主编:《中国刑法的此罪与彼罪》,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5、叶高峰主编:《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论》,河南大学出版1989年版。
    16、阴建峰、周加海主编:《共同犯罪适用中疑难问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张旭主编:《英美刑法论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8、赵秉志、吴振兴主编:《刑法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刘宪权:《故意犯罪停止形态相关理论辨正》,载《中国法学》2010年第1期。
    2、刘宪权:《罪数形态理论正本清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4期。
    3、刘宪权:《罪刑法定原则在我国60年的演进》,载《法学论坛》2009年第5期。
    4、刘宪权:《关于“廉政账户”制度的刑法分析》,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刘宪权:《信用卡诈骗若干疑难问题的刑法分析》,载《政治与法律》2008年第10期。
    6、刘宪权:《共同金融犯罪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7、刘宪权:《论罪刑法定原则的内容及其基本精神》,载《法学》2006年第12期。
    8、杨兴培:《犯罪构成的中国春秋——兼论旧模式的终结和新模式的探索》,载《法学》2009年第9期。
    9、杨兴培:《论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依据与立法完善》,载《法律科学》1996年第5期。
    10、陈雄飞:《论“教唆未遂”与“未遂的教唆”——三大法系比较研究》,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11、陈志辉:《共谋共同正犯与共同正犯之参与行为》,载《月旦法学》第114期。
    12、陈子平:《论共谋共同正犯》,载《警大法学论集》第2期。
    13、陈子平:《论正犯与共犯之概念》,载《政大法律评论》第48期。
    14、冯亚东、邓君韬:《德国犯罪论体系对中国之启示》,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15、冯亚东:《犯罪构成与诸特殊形态之关系辨析》,载《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16、顾肖荣:《信用卡犯罪认定的新思考》,载《法学》2005年第11期。
    17、甘添贵:《共犯处罚的基础理论》,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4期。
    18、甘添贵:《正犯与共犯的界限》,载《月旦法学教室》第11期。
    19、高铭暄:《论四要件犯罪构成理论的合理性暨对中国刑法学体系的坚持》,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20、郭立新、李金明:《大陆法系国家违法性理论初探》,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第8卷第4期。
    21、何荣功:《论实行行为的危险及其判断》,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1期。
    22、黄惠婷:《由教唆犯本质论虚伪教唆》,载《台湾本土法学杂志》第21期。
    23、黄惠婷:《预备行为与未遂行为之区别》,载《月旦法学杂志》第108期。
    24、贾凌等:《大陆法系共犯概念之比较研究》,载《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5、柯耀程:《共犯成立基础与处罚基础》,载《法学丛刊》第162期。
    26、李希慧:《论教唆犯的概念及其成立要件》,载《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第3期。
    27、林山田:《论中止未遂》,载《政大法学评论》第28期。
    28、刘广三:《犯罪学上的犯罪概念》,载《法学研究》1998年第2期。
    29、刘艳红:《重构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方法群”》,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3期。
    30、鲁嘉微:《“改革开放30年刑事法治发展高层论坛”综述》,载《中国司法》2008年第12期。
    31、马克昌:《犯罪构成的分类》,载《法学》1984年第10期。
    32、马克昌:《共同犯罪理论中的若干争议问题》,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3、马克昌:《论犯罪集团与犯罪团伙》,载《法学杂志》1984年第6期。
    34、王志祥、曾粤兴:《修正的犯罪构成理论之辩正》,载《法商研究》2003年第1期。
    35、魏东:《教唆犯的概念与成立要件问题研究》,载《中国刑事法杂志》第41期。
    36、吴振兴、邓斌、范德繁:《犯罪形态研究纲要》,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OO2年第4期。
    37、肖剑鸣、郑晓峰:《犯罪形态演化论》,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22卷第5期。
    38、肖中华:《犯罪构成中的要件要素及犯罪形态》,载《法学》2005年第4期。
    39、谢开平:《未遂犯之着手概念》,载《法学讲座》第10期。
    40、许发民:《析教唆犯与间接正犯之间认识错误的认定与处理——以部分的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为立场》,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41、许富仁:《犯罪行为共同性:解决共犯本质问题的关键——对共犯本质学说的反思》,载《法学评论》2007年第4期。
    42、许富仁:《重建共犯本质理论逻辑基点——关于德日共犯本质理论逻辑基点的否定》,载《法律科学》2007年第5期。
    43、许泽天:《单纯教唆——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三项之论证》,载《法学讲座》第14期。
    44、游明得:《论刑法上着手实行的判断——判断标准与客体的综合分析》,载《法官协会杂志》第7卷第1期。
    45、于改之、郭献朝:《两大法系犯罪论体系的比较与借鉴》,载《法学论坛》第21卷第1期。
    46、张明楷,《犯罪定义与犯罪化》,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47、张明楷:《犯罪构成理论的课题》,载《环球法律评论》2003年秋季号。
    48、张明楷:《事后抢劫的共犯》,载《政法论坛》2008年第1期。
    49、张明楷:《犯罪定义与犯罪化》,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
    50、朱道华:《共犯本质:一个反思性检讨》,载《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美]保罗?H?罗宾逊、马卡斯?德克?达博:《美国模范刑法典导论》,刘仁文等译,载《时代法学》2006年第2期。
    2、[日]松宫孝明:《日本的犯罪体系论》,冯军译,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1期。
    3、[日]大塚仁:《共同正犯关系之脱离》,管高岳译,载《刑事法杂志》第24卷5期。
    4、[日]大谷实:《日本刑法中正犯与共犯的区别——与中国刑法中的“共同犯罪”相比照》,王昭武译,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6期。
    5、[日]长井圆:《德日两大犯罪论体系比较研究》,牛牪译,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第17卷第1期。
    1、刘宪权:《一百年刑法学回顾反思》,载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东方学术文库》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肖中华:《我国现行犯罪构成(成立)理论总置评——为我国现行犯罪构成(成立)理论的辩护》,载刘宪权主编:《刑法学研究》第四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林亚刚:《共谋共同正犯问题研究》,载法苑精萃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刑法学精萃(2002年卷)》,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4、柯耀程:《特别犯类型之共同正犯认定》,载台湾刑事法学会编著:《共犯与身分》,学林文化出版2001年版。
    5、周冶平:《共谋共同正犯引论》,载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下)》,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1、韩玲:《共同犯罪的罪过形式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2、毛磊:《共同犯罪的体系化思考》,中国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3、王光明:《共同实行犯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陈世伟:《论共犯的二重性》,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5、吴学斌:《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研究》,清华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6、张平:《中止犯论》,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ClausRoxin,Strafrecht All gemeiner Teil,BandII,C.H.Beck.2003.
    2、RichardG.Singer,JohnQ.LaFond:Criminal Law(Series-Examples & Explanations),Aspen Publishers.2004.
    Ruldophiin:SK,StGB,2001,§22Rn.9;Wesels/Beulke,AT,199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