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松柏分布广泛,应用普遍,与古人生活关系密切,因而很早就进入文学表现的领域。松柏的品性也得到各个时代文人的推崇,获得了丰富的比德内涵,成为我们民族理想人格的符号。松柏题材和意象的作品数量繁多,在同类题材创作中有着显著的优势。在不同历史时期,松柏题材都有一些有影响的代表作品,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也大都参与了松柏题材和意象的创作。相关作品数量上蔚为大观,质量上不乏名家名篇,而且体裁广泛,诗词文赋皆有佳作。伴随中国文学发展的进程,松柏在审美欣赏、比德内涵、文化意蕴等方面都获得了丰富积累。本论文主要以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松柏题材和意象为研究对象,对松柏比德的内涵、松柏意象的审美特色和文化意蕴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论文共十一章:
     第一章论述了松柏题材和意象创作的繁盛及其原因。这是松柏审美特征逐渐丰富、比德内涵深入发展和文化意蕴获得丰厚积淀的基础。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对松柏比德的形成及演变、松柏比德的内涵、松柏君子人格象征进行了细致的阐述。先秦儒家关于松柏“岁寒后凋”、“松柏有心”的命题开了松柏比德的先声,松柏成为有道君子人格的象征。魏晋六朝时松柏比德有了新的变化,松常被用来表现名士的清朗仪表、风骨节操,成为风度和品德的象征。唐代松柏比德进一步丰富,唐人笔下的松柏常常是文人感物咏怀、托物自喻的媒介,松柏意象中既寄寓了唐人建功立业的抱负心、兼济天下的责任感,又体现了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宋代松柏比德趋于成熟,松柏意象融合了儒家之气节操守、道家之旷达洒脱和释家之超逸风神,发展出新的比德内涵:宋人由松柏在春夏荣滋之时不争芳于时,生发出青青自若、不随流俗的含义;在松柏栋梁之才的惯常比附外,又演绎出安分随时、不求材用的新理念;在“松柏有心”的传统寓意之外,又生发出“无心”、“无情”之义;于松柏贞刚品性外,又打造出刚柔相济、高下得宜、清贞兼备的理想人格。松柏比德经过长期的发展,先后形成了岁寒后凋、坚贞有心、孤直不倚、劲挺有节、风雨历练等内涵。君子人格象征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既有穷且益坚、耿介孤傲的气节操守,又蕴含了高蹈越俗、淡泊超然的内在精神,其人格拟喻多样,曾被比为仁人义士、贤臣能人、隐者高人等。与其他植物意象如竹、莲相比较,松柏的人格象征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显示出特殊的文化意义。
     第六至第十章对古典文学中重要的松柏意象进行了论述。墓地松柏是坟墓的表识和亡灵的护佑神,又成为祭祀、追悼、怀古类文学中的重要意象,用以表达生死之叹、怀亲吊友、历史思索等复杂的情感。左思《咏史》其二首创涧底松意象,以典型的形象、浓缩的笔墨概括出西晋门阀制度下寒士的境遇及其不平与抗争,涧底松成为才秀人微者的象征。此后吟咏涧底松的作品层出不穷,涧底松意象在比德和情感方面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和格调,由贞刚到超逸,由愤世到乐观。涧底松的象征意义鲜明独特,在意象的发展过程中,曾被比拟为寒门俊才蛰伏之士、迁客逐臣和烈女贞妇等,人格拟喻的变化,带来了象征意义的逐步丰富和深化。老、枯、病、怪松柏意象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突破了松柏常青、繁茂的审美传统,将沧桑、雄奇、丑怪、狞疠等也纳入松柏审美的范畴。这类意象还有着特定的象征寓义,如老松是古雅君子人格的象征,丑怪类松柏意象用以比喻那些才不得伸而出以惊世之举、骇俗之文的奇士狂生。不老松意象是长寿的象征,人们借助这一意象表达出对生命永恒的期盼。连理松柏既是祥瑞之兆,又是爱情忠贞的象征,文人赋予这一意象“岁寒同心”的道德比附以及“随俗婵娟”的禅理寓意。复生松柏是对人事兴衰、世道治乱的感应,这一意象被赋予“法身常住”的佛学寓意,有时又寄托着文人怀人思古的意绪。松风意象不仅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清逸、古雅、劲健,而且有着丰富的意趣寄托,文人高雅脱俗的精神、隐逸游仙的理想、生命的体验和历史的感悟等都可以借助这一意象传达出来。松林具有阴翳、深邃的景观效果和“清”、“冷”的审美感觉,诗文中的松林常被描写成具有隐逸、佛禅内涵的景象,而小说中的松林往往有着阴森可怖的氛围或神秘奇幻的情境。
     第十一章论述了松与文人的生活情趣。松与文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常与清谈、禅思、诗酒琴弈等一起,构成文人的文化生态,从而使得平淡的日常生活变得雅致与从容。文人以“松”为别号、为室名、为诗文集名者甚多,其中不乏借松标榜高洁操守之意;文人亲手种松者亦多,在某种程度上,种松即是“种德”,松成为文人情志的寄托。松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契机,文人之间以松为题材的唱和之作更是难以计数,文人生活中的种种风雅情事,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都在这些作品中得以再现。
The pine and cypres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universally cultivated and employed plant in Chinese ancient times which kept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ancient daily life. They entered into the literature field earlier in Shijing. The nature of pine and cypress were praised by literati in every times, therefore they obtained wealthy moral connotation, and evenly becomed our national ideal personality symbol.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d on pine and cypress in the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 works, trying to conduct a deeper and more systematical exploration on its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moral connotation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on the basis of capacious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prosperity and its cause of the pine and cypress theme and the image. The deeply developed aesthetic and moral connotation and gradually accumulated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pine and cypress are based on this.
     The second, the third and the fourth chapters detailly narrat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 ion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pine and cypress moral connotation.
     The Pre-Qin confucian posed that the pine and cypress had strong heart and therefore they could fall behind other all trees. The proposition became the origin of the pine and cypress moral connotation, and from this on, the pine and cypress have become the gentleman personality symbol. In Wei, Jin and South and North Dynasty, the pine and cypress spirital connotation had new development that pine wa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a celebrity, and become the symbol of grace and virtue. In Tang Dynasty, the pine and cypress moral connotation had further enrichment that the pine and cypress images were of individuality containing both ambition and responsibility as social remember, but also rich spirit world and the unique charm of personnality as a free individual. In the Song Dynasty the pine and cypress image personality matured,which fused of Confucian morality, Taoism free and broad mind, Buddhism detached feelings. In this dynasty the pine and cypress were descripted as something unconcerned with competing against others, or becoming of pillar of state, something careless and ruthless, strong and tender. In short, they were on behalf of ideal personality. After long development, the pine and cypress image has accumulated rich spirit connotation such as hardiness, firmness, integrity, backbone, experience and so on. Gentleman personality symbol also appeard in different forms, having been analogyed as sage, hermit, talent. Compared with other plants, such as bamboo, lotus, the pine and cypress personality has its own uniqueness, showing the special cultural signi f icance.
     The sixth chapter to the tenth chapter narrate several important pine and cypress imageries.
     The cemetery pine and cypress image was symbol of death and the God protecting of ancestral spirit which was often used to express mourning, anxiety and nostalgic feelings. Zuo Si created the gully bottom pine imagery with typical imergy, concentrated ink summrizing the circumstence of the poor scholar in Western jin Dynasty family system. Later on, the gully bottom pine imagery got some new content and style in its development. The gully bottom pine symbolic signicance is distinct which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been likened to poor talent, dormant scholar bureaucrat, the banished minister and virtuous woman, being a literary image and cultural symbols with strong personality and multiple meaning. The old, withered, disease, blame pine and cypress image has spcial aesthetic value, such as being evergreen, lush, vicissitudinous, magnificent, ugly. They also has specific symbolic meaning that he old pine image symbolize quaint gentleman personality, and ugly pine and cypress image symbolize those oppressd arrogant life. The never-old pine image was symbol of longevity, which was often used to express the hope of life eternal. The Siamese pine and cypress was the symbol of fidelity to love, and the omen of goodness, which also had moral and buddihism implication. The resurrection pine and cypress was induction to the ups and downs of peronnel which was once regarded as dharmakaya, and sometimes reminded of the mood of missing friend and think of ancient. Pine wind imagery not only has unique aesthetic value such as clearness, quaintness, intensity, but also has rich meanings of sustenance. Scholar elegant leisure, transcendent spirit, the scholaor elegant leisure, transcendent spirit, the hermitage and immortal ideal, life experience, history feeling can use the pine wind image convey. The pine forest in poems and articles not only has the 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landscape effect, where also literator secluse, meditate, piano, chess, poetry and drink. The pine forest in the novel is distinctive, often have a spooky atmosphere or mysterious circumstances.
     The eleven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pine and the literary life.
     The pine was not only closely related to everyday life of literati, but also related to their cultural ecology including secluse, meditate, piano, chess, poetry and drink. The aesthetic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s of the pine made daily life elegant and calm. The human sentiment reflected in literary works, giving readors a plain, fresh feeling. The literati not only named their alias, works, housewear the pine to display their noble personality, but also personally planted the pine to cultivate their character. The pine is also closely related to literator's communication. The description in literary works reflect turely ancient literator life scene, life style and life taste.
引文
1[南朝·梁]刘勰撰,詹瑛义证《文心雕龙义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73页。
    2[清]陈廷焯著,杜维沫校点《白雨斋词话》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页。
    3[清]张潮《幽梦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54页。
    1[清]叶燮,沈德潜著《原诗说诗晬语》,南京: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1《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义证》,第1653页。
    2《文心雕龙·时序》,《文心雕龙文证》,第1651贝。
    3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册,第853贝。
    4杨义著《李杜诗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630页。
    5沈祥龙《论词随笔》云:“咏物之什,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非沾沾然咏物矣。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七于《白小》一诗后引黄生评语,第1536页。
    2刘熙载《艺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18页。
    3[清]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三一,周本淳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863页。
    1《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8期
    2《文学遗产》2009年第6期。
    3《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1期。
    4《南京帅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1《长白论丛》1994年第6期。
    2《中原文物》2009年第3期。
    3《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李莉《中国传统松柏文化》,北京:林业出版社2006年版。
    2徐振维、吴春荣编注《松竹梅诗词选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1[清]张潮《幽梦影》,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2 [清]张潮《幽梦影》,第38页。
    1[春秋]左丘明撰《国语》卷一五,《二十五别史》本,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第246页。
    1《诗经·鲁颂·閟宫》,[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4页。
    2《诗经·卫风·竹竿》,《毛诗正义》卷三,第236页。
    3《诗经·商颂·殷武》,《毛诗正义》卷二O,第1466页。
    4《诗经·小雅·斯干》,《毛诗正义》卷一一,第681页。
    1[唐]杜甫撰,[清]仇兆鳌著《杜诗详注》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版,第736页。
    2《御选明诗》卷四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唐]孔颖达等正义《尚书正义》卷六,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第197页。
    4[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礼记正义》卷四五,上海:上海古籍1990年版,第788页。
    5吴普等述,孙星衍、孙冯冀辑《神农本草经》卷一,《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页。
    6[东汉]袁康、吴平辑录《越绝书》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62贝。
    7《诗经·卫风·竹竿》,《毛诗正义》卷三,第36页。
    8《商颂·殷武》,《毛诗正义》卷二○,第1466页。
    9《鲁颂·閟宫》,《毛诗正义》卷二O,第1424页。
    10《鄌风·柏舟》,《毛诗正义》卷三,第179页。
    1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上,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27页。
    2《全汉赋校注》下,第726页。
    3[晋]陈寿《三国志》卷三明帝纪,《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1987年版,第75页。
    4[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版,第1515页。
    5[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三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651页。
    6《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三三,第1649页
    7[梁]沈约撰《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24页。
    8[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七○八,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第3册,第7267负。
    9[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卷四七五,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962页。
    10《全唐文》卷六九六,第7152页。
    1[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版,第135页。
    2[唐]王维《别辋川别业》,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三,第251页。
    3[唐]王维《戏题辋川别业》,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四,第260贝。
    4[唐]王维《华子冈》,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四,第242贝。
    5[宋]宋祁《真珠龙柏》,宋祁撰《景文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70页。
    6[清]汪灏、张逸少等编《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一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685页。
    7[宋]徐铉撰《骑省集》卷二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前汉书》卷五一,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386页。
    9[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二○,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0400页。
    10[元]脱脱等撰《宋史》卷三二八,第8484页
    11傅璇琮等主编《全宋诗》卷三七五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版,第72册,第45225页。
    1《全宋诗》卷一八,第1册,第263页。
    2《全宋诗》卷一九六五,第35 册,第21996页。
    3[民国]柯肋忞等撰,余大均标点《新元史》卷二二九,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17页。
    4[明]王恭撰《草泽狂歌》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清]深德潜编《清诗别裁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71页。
    6[汉]刘安原著,[汉]高诱注《淮南子注》卷一一,上海: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76页。
    7[唐]封演撰《封氏闻见记》卷六,《从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0华书局1985年,第83页。
    8《古诗十九首》其十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文选》卷二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四部丛刊》本,第541页。
    9《十五从军征》,[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二五《鼓吹曲辞》,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365页。
    1《高僧传》卷六,《大藏经》第50册,第358页。
    2《全唐诗》卷一二六,第588贝。
    3[唐]刘长卿撰,储仲君编年笺注《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94页。
    4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198页。
    5[晋]陶渊明《饮酒》其八,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页。
    6[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集》卷五,第159页。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七,第1860页。
    8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七,第593页。
    9[唐]谢似《高松赋》,《全唐文》卷一五六,第1593页。
    10[晋]左九嫔《松柏赋》,[清]陈元龙辑《历代赋汇》卷一一五,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476页。
    1《全唐文》卷九五六,第9929负。
    2[宋]范仲淹《岁寒堂三题·君子树》,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卷二,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3[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第3册,第13页。
    4[宋]李廌《松菊堂赋》,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卷六七,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0页。
    5[宋]范仲淹《岁寒堂三题·君子树》,《范仲淹全集》卷二,第33页。
    6[明]何乔新撰《徽邱文集》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三,第907页。
    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三,第911页。
    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三,第1172页。
    10《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五,第1232页。
    11[唐]沈佺期、[唐]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卷四,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78页。
    12[唐]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80页。
    1《王右丞集笺注》卷六,第90页。
    2《李太白全集》卷三,第165贝。
    3[唐]孟郊撰《孟东野诗集》卷四,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1版,第66页。
    4[唐]欧阳询撰,汀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版,第1512页。
    5[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七一,第3册,第54页。
    6《杜诗详注》卷九,第757页。
    7[宋]文同《丹渊集》卷一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唐]元稹《元稹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贝。
    1《毛诗正义》卷四,第301页。
    2《毛诗正义》卷一四,第868页。
    3[宋]朱熹撰《论语集注》,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第¨版,第92贝。
    4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八,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73页。
    5《庄子集解》卷二,第30页。
    6[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子校释》卷一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5页
    1[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礼记正义》卷二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48页。
    2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0贝。
    1《全唐诗》卷八六,第433页。
    2《全唐诗》卷一一三,第533页。
    3[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卷八,《唐宋史料笔记从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25页。
    4《李太白全集》卷二四,第1130页。
    5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701页。
    6《全唐诗》卷四九四,第2551页。
    7《全唐诗》卷八八六,第4469贝。
    8《全唐诗》卷四六六,第2415页。
    9《全唐诗》卷六O九,第3157贝。
    10《全唐诗》卷六九三,第3581页。
    1《全唐文》卷一五六,第1593页。
    2《历代赋汇》卷一一五,第474贞。
    3《全太白全集》卷二,第103页。
    4[唐]韩愈著《韩昌黎全集》卷,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9页。
    5《孟东野诗集》卷二,第27页。
    6《全唐诗》卷三九五,第2017页。
    7[唐]卢全《与马异结交诗》,《全唐诗》卷三八八,第1986页。
    1《全宋诗》卷一三七八,第24册,第15769页。
    2[宋]林景熙著《霁山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0页
    3《全宋诗》卷二六一七,第49册,第30398页。
    4《全宋诗》卷一七O三,第30册,第19186页。
    1《全宋诗》卷一一○○,第19册,第12426页。
    2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卷二,第22页。
    3《全宋诗》卷三二二,第6册,第4001页。
    4[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186页。
    5《全宋诗》卷五一,第1册。
    6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卷六七,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08页。
    7《宋代辞赋全编》卷八六,第2622页。
    8《全宋诗》卷三一六七,第60册,第38017页。
    9《全宋诗》卷一六八二,第29册,第18869页。
    10《全宋诗》卷三○八,第6册,第3881页。
    11[宋]朱熹撰《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一,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12[宋]司马光著,李之亮笺注《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卷七,成都:巴蜀书社2009年版,第475页。
    13《全宋诗》卷二三一,第4册,第2704页。
    1《宋代辞赋全编》卷八六,第2628页。
    2《全宋诗》卷一六○八,第28册,第18064页。
    3《全宋诗》卷四二七,第8册,第5243页。
    4《全宋诗》卷二一三O,第38册,第24070页。
    5《全宋诗》卷三O八,第6册,第3881页。
    6《全宋诗》卷一一八五,第20册,第12080贝。
    7《庄子集解》卷三,第66页。
    8蓝吉富主编《禅宗全书·史传部廿四·南岳单传记》,台湾:文殊出版社1988年版,第675页。
    1《历代赋汇》卷一一五,第474页。
    2《全宋诗》卷一一四六,第19册,第12940页。
    3《全宋诗》卷三九一,第7册,第4816页。
    4《全宋诗》卷六五七,第11册,第7564页。
    5[宋]辛弃疾著,邓广铭编年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136页。
    6《全宋诗》卷二六六一,第50册,第31210贝。
    7[春秋]李耳著,[魏]王弼注《老了注》,《诸了集成》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5页。
    8《全宋诗》卷一七六四,第31册,第19636页。
    9[宋]范仲淹著,全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卷二,第34页。
    1[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清]汪灏,张逸少等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11页。
    3[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13页。
    4[清]袁枚著,周本淳标校《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一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246页。
    1转引自[清]纪昀著,孙致中等校点《纪晓岚文集》第3册,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20 121
    1《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二,第1526。
    2《全唐文》卷一一九,第307页。
    1[唐]姚思廉撰,陈苏镇等标点《陈书》卷二四《周弘正传》,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6页。
    2《陈书》卷二四《袁宪传》,第180页。
    3董志广校注《潘岳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253页。
    4[梁]王僧孺《为何库部旧姬拟蘼芜之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一二,第1674页。
    5《全唐诗》卷五○五,第2608页。
    6《全唐诗》卷七六九,第4723贝。
    7《全唐诗》卷二三九,第1225页。
    8[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九,第18页。
    9《全唐诗》卷九二,第462页。
    1[唐]柳宗元撰《柳河东集》卷四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03页。
    2[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点校《白居易全集》卷三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版,第540页。
    3[宋]赵蕃《淳熙稿》卷四,《丛书集成续编》本,第66贝。
    4[宋]冯椅《厚斋易学·明卦爻系辞》,《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史绳祖撰《学斋占毕》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宋]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32页。
    1[元]程文海撰《雪楼集》卷二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明]洪应明著《菜根谭》,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24页。
    3[清]何焯撰《义门读书记》卷四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程本立撰《撰隐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明]朱存理《铁网珊瑚》,卢辅圣上编《中国书画全书》第3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624页。
    6[明]凌云翰《柘轩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明]金幼孜撰《金文站集》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明]倪岳撰《青溪漫稿》卷一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明]倪岳撰《青溪漫稿》卷一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宋]苏辙《歙县岁寒堂》,《全宋诗》卷八七三,第15册,第10012页。
    3[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礼记正义》卷二三,第448页。
    1[唐]孔颖达在为《礼器》中的这句话疏解时即云:“人经夷险,不变其德,由礼使然,譬如松柏凌寒而郁茂,由其内心贞和故也。”又如《周易·说卦第九》明坎象:“其于木也,为坚多心。”孔颖达亦疏之曰:“取刚在内也。”
    2《全唐文》卷七六九,第8014页。
    3《全唐文》卷九五六,第9929页。
    4《全唐文》卷四二五,第4330页。
    5[唐]刘长卿《罪所上御史》,储仲君撰《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62页。
    6[唐]李白《古风》其二十,《李太白全集》卷二,第115页。
    7[唐]孟郊《寓言》,《孟东野诗集》卷二,第30页。
    8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卷二,第23页。
    10[宋]范仲淹《和并州大资政郑侍郎秋晚书事》,《范仲淹全集》卷六,127页。
    1[宋]苏东坡著,毛德富等主编《苏东坡全集》卷三,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98页
    2[宋]文天祥著,熊飞等校点《文天祥全集》,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3[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甲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8页
    4[元]吴存《乐庵遗稿二》,鄱阳史简编《鄱阳五家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明]徐枋《与潘生次耕书》,徐枋著《居易堂集》卷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6同上。
    7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上),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70页。
    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四,第921页。
    9[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第1513贝。
    1《全唐文》卷四二八,第4362页。
    2《全店文》卷六九四,第732页。
    3《全宋诗》卷三四八○,第66册,第41403页。
    4《全宋诗》卷三四八○,第66册,第41407页。
    5《全宋诗》卷三六二七,第69册,第43407页。
    6《全宋诗》卷三六二七,第69册,第43449页。
    1[明]于谦撰《忠肃集》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元明清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5页。
    3[汉]毛公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毛诗正义》卷一六,第1024页。
    4《毛诗正义》卷二O,第1466页。
    5[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533页。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七,第1657页。
    7《先秦汉魏晋南朝诗·北周诗》卷一,第2323页。
    8《庾子山集注》卷三,第181页。
    1[晋]陶渊明《饮酒》其八,《陶渊明集》卷三,第91页。
    2《陶渊明集》卷五,第161页。
    3《陶渊明集》卷三,第8889页。
    4[魏]嵇康撰,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39页。
    1[宋]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三五,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48页。
    2《全宋诗》卷一八○一,第33057页。
    1[唐]王勃撰《王子安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15页。
    2《苏东坡全集》卷四,第233页。
    3《霁山集》卷一,第3页。
    4《全宋诗》卷二七八八,第53册,第33025页。
    5《全宋诗》卷二八一九,第54册,第33610页。
    6[宋]王安石撰,[宋]李壁注《王荆公诗注补笺》卷三一,第577页。
    7《全宋诗》卷二五五四,第47册,第29645页。
    8[宋]黄庭坚著,[宋]任渊、[宋]史容、[宋]史季温注《山谷诗集注》卷一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46页。
    9[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第3册,第13页。
    10[明]邹元标《汤义仍谪尉朝阳序》,《邹公存真集》卷四,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192页。
    11左东岭著《明代心学与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页。
    左东岭著《明代心学与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第343页。
    1[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荀了校释》卷一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05页。
    2《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三,第一五三三页。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九,第1540页。
    4《太平御览》卷九五九,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4257页。
    5[唐]李峤、[唐]苏味道撰,徐定祥注《李峤诗注苏味道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24页。
    6《范仲淹全集》卷二,第34页。
    1《全唐文》卷五三七,第5454贝。
    2《全宋诗》卷三六七六,第70册,第44117页
    3《白居易全集》卷二,第30页。
    4[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13页
    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礼记正义》卷二三,第448页。
    1[宋]释文珦撰《潜山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明]程敏政撰《篁墩文集》卷一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宋]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六六,上海:上海古籍1987年第1版,第1202页。
    4[宋]释文珦《余行江湖余五十载备知交态唯熏自闻始终不变因作歌见意焉》,《潜山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毛诗正义》卷二○,第1466页。
    6《毛诗正义》卷二○,第1424负。
    7《范仲淹全集》卷二,第34页。
    1《孟东野诗集》卷二,第27页。
    2《范仲淹全集》卷二,第34页。
    3《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三一,第863页。
    4曾枣庄,吴洪洋主编《宋代辞赋全编》卷六七,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80页。
    5[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三六人部二十,第642页。
    6王先谦注《庄子集解》卷八,第173页。
    7《全宋诗》卷二三四O,第43册,第26903页。
    1《历代赋汇》卷一一五,第476页。
    2[清]汪濒、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11页。
    3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辑注》卷三,上海:上海古籍1995年版,第217页。
    4[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二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版,第590-591页。
    5[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八九《郎余令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961页。
    6[宋]欧阳修著,李之亮《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卷四,成都:巴蜀书社2007年版,第162页。
    7[唐]元结《石宫四咏》其三,元结著《元次山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页。
    8[元]周权《夏日偕友晚步饮听泉轩》,[清]张景星等选编,奚海、牛春青点校《元诗别裁集》,石家庄: 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贝。
    1[唐]李绅《寒松赋》,《全唐文》卷四二八,第4362页。
    2[唐]王维《新秦郡松树歌》,[唐]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六,第90页。
    3《宋代辞赋全编》卷八六,第2622页。
    4《全宋诗》卷三一六八,第60册,第38017页。
    5《宋代辞赋全编》卷八六,第2628页。
    6[宋]宋邹浩《四柏赋》,《宋代辞赋全编》卷八六,第2628页。
    7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059页。
    8引自[清]陆以湉撰,崔凡芝点校《冷庐杂识》卷二“沈氏姑”条,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16页。
    1[宋]王安奠石撰,[宋]李壁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三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146页。
    2[明]王守仁撰《王文成全书》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唐]刘岩夫《植竹记》,《全唐文》卷七三九,第7638页。
    4李山甫《松》,《全唐诗》卷六四三,第3309页。
    5[唐]徐夤《松》,《全唐诗》七○八,第3655页。
    6[唐]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杜诗详注》卷一三,第1108页。
    7《全唐文》卷六七六,第6901页。
    1《全唐文》卷七三九,第7638页。
    2《全宋诗》卷二八五七,第54页,第34072页。
    3《全宋诗》卷二六一○,第48页,第30172页。
    4《全宋诗》卷二九六六,第56册,第35341页。
    5参考俞香顺《爱莲说主旨新探》之说,《江海学刊》,2002(5):180。
    6谭松林,尹红整理《周敦顺集·附录二》,长沙:岳簏书社2002年版,第117页。
    7《山谷诗集注》卷一,第8页。
    1《全宋诗》卷二八五七,第54页,第34072页。
    2《全宋诗》卷二六一○,第48册,第30172页。
    3《全宋诗》卷二三九七,第45册,第27711页。
    1[魏]王弼,魏唐伯著,(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周易正义》卷八,《十三经注疏》本,上海:上海古籍1990年版,第170页。
    2[宋]朱熹集注,陈戍国标点《四书集注》,长沙:岳簏书社2004年版,第293页。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黄侃经文句《周礼注疏》卷二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33页。
    1[汉]刘安原著,[汉]高诱注《淮南子注》卷一一,第176页。
    2[周]左丘明传,[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卷一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71页。
    3《春秋左传正义》卷五八,第1660页。
    4[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装驯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史记》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版,第265页。
    5[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盐铁论校注》卷六,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第355页。
    6[汉]高诱注《淮南子注》,第176页。
    7《封氏闻见记》卷六,第83贝。
    8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59负。
    9张纯一编著《墨子集解》卷六,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版,156页。
    10(秦)吕不韦编撰,[汉]高诱注《吕氏春秋》卷一○,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第1版,第98页。
    1廖名春、邹新明校点《孔了家语》卷九,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07页。
    2[汉]应肋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74页。
    3[唐]欧阳询撰,汀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柏,第1515页。
    4[晋]常l璩撰,刘琳校注《华阳国志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版,第610页。
    5勒宝《汉代墓葬用柏及其原因分析》,《中原文物》,2009(3):44。
    6《世说新语校笺》卷下,第406页。
    1[南朝梁]萧了显撰《南齐书》卷三三,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版,第599页。
    2[南朝梁]陶弘景《水仙赋》,陶弘景著,王京州校注《陶弘景集校注》,上海古籍2009年版,第26页。
    3《礼记正义》卷六,第173页。
    4《全后汉文》卷八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陈立疏证,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559页。
    6[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柏,第1515页。
    7[东汉]王符撰,[清]汀继培笺《潜夫论》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158页。
    8《太平御览》卷五六○引,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530页。
    9《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中题作《紫骝马歌辞》,[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五《鼓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第365页。
    10《文选》卷二九,第541。
    1[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八,第2281页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一O二,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167页
    3[唐]欧阳询撰,汀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柏,第1516页。
    4《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三○,第1627贝。
    5[宋]薛居正撰《旧五代史》卷九一,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62页。
    6[宋]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乙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0页。
    1《全宋诗》卷一四三七,第25册,第16537页。
    2[唐]李延寿撰《北史·刘芳传》卷四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9页。
    3[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版,第89页。
    4《论语集注》,第26页。
    5《周礼注疏》卷一O,第148页。
    6[清]阎若璩撰《尚书古文疏证》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50页。
    7《庄了集解》卷二,第30页。
    8[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第1527页。
    9[南齐]谢眺《高松赋》,谢朓著,陈冠球编注《谢宣城全集》,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10《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齐文》卷九,第2840页。
    1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4页。
    2《文选》卷二九,第538页。
    3杨伯峻撰《列子集释》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页。
    4《文选》卷二九,第541。
    1逯钦立辑校《陶渊明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9页。
    2[南朝宋]鲍照著,黄节注,叶菊生校订《鲍参军诗注》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24页。
    3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73页。
    4《李太白全集》卷一,第102页
    5《文选》卷二九,第541542页。
    6逯饮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七,第1004页
    1《全唐诗》卷八二,第886页。此诗又作宋之问《有所思》,见[唐]沈佺期、[唐]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卷八,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753页。
    2[明]王翰撰《梁园寓稿》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日]吉幸次郎《宋元明诗概说》,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2、23页
    6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第557页。
    7逯钦立辑校《丸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七,第741页。
    8《全唐诗》卷一九,第98页。
    1[晋]陆机著,金涛声点校《陆机集》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8贝。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五,第66页。
    3[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合歌词五》卷三O,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53页。
    1丁福保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陈诗》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册,第1399页。
    2《全唐诗》卷六七三,第7699页。
    3[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校点《庾了山集注》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2页。
    4[宋]苏轼著《苏轼词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5胡旭著《悼亡诗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版,第125页。
    6王永照《苏轼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7《全唐诗》卷二五九,第2887页。
    8[宋]刘克庄撰《后村集》卷一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南朝梁]沈约著,陈庆元校笺《沈约集校笺》卷一○,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12页。
    10[宋]欧阳修撰,李之亮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卷五○,第333页。
    1[明]李攀龙撰,李伯齐点校《李攀龙集》卷一三,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第1版,第315页。
    2杨义《李杜诗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620页
    3丁福保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陈诗》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册,第1436页。
    4[唐]李贺著,王友胜、李德辉校注《李贺集》卷一,长沙:岳簏书社2003年版,第32页。
    5《清诗别裁集》卷一七,第304页。
    1《李太白全集》卷三O,第1400页。
    2[清]沈德潜选编《清诗别裁集》卷一八,第313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一,第2454页。
    4[清]沈德潜选编;李索,王萍点校《明诗别裁集》卷一○,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5页。
    1《全唐诗》卷五三三,第6084页。
    2[宋]苏轼著《苏轼词集》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贝
    3《全宋词》下,第1392页
    1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七,第731页。
    1[晋]左思《咏史》其一,[梁]萧统等编,[唐]李善等注《文选》卷二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87页。
    2[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九二,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76
    3[晋]左思《咏史》其六,《文选》卷二一,第388页。
    4[晋]左思《咏史》其三,《文选》卷二一,第387贝
    1[清]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一一,清乾隆十三年刊本。
    2[唐]王勃撰《王子安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15页。
    3[清]陈元龙编《历代赋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页。
    4《全唐诗》卷八二,第407贞
    1[唐]徐夤《大夫松》,《全唐诗》卷七一一,第3671页。
    2[清]陈元龙编《历代赋汇》,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页。
    3[唐]徐夤撰《徐正字诗赋》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清]叶方蔼《万柳堂即事》,《读书斋偶存稿》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次韵杨明叔见饯十首》,《山谷诗集注》卷一四,第346页。
    6《山谷诗集注》卷一四,第342页。
    7《山谷诗集注》卷四,第106页。
    8[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二,上海:上海古籍1985年版,第130页
    9[宋]程公许撰《沧洲尘缶编》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宋]吕本中《东莱诗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乙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14页。
    1[明]陶安撰《陶学士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庄子集解》卷三,第73页。
    3《王子安集》卷二,第15页。
    4《全唐诗》卷八二,第407页。
    5《全唐诗》卷五四五,第2842页。
    6[宋]郭祥正《留别陈元舆待制用李白赠友人韵》,《青山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宋]李若水《次颜博士游紫罗洞五首》,《忠愍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宋]傅察《次晁点之道韵翰林诗百篇》,《忠肃集》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全唐诗》卷七百八,第3655页。
    2[唐]李白《送杨少府赴选》,《李太白全集》卷一六,第776负。
    3[唐]柳宗元撰《柳河东集》卷四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703页。
    4[宋]李昉等编《文苑英华》卷一四五,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672页。
    5张锡厚主编《全敦煌诗》第2编《曲词Ⅱ》卷一二七,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第5011页。
    6[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贵校点《范仲淹全集》卷四,第66页。
    7《剑南诗稿校注》卷四八,第1188页。
    8[宋]黄大受《偶成》其二,《全宋诗》卷二○三○,第57册。
    9[唐]白居易《涧底松》(念寒儁也),[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卷四,上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10[唐]王勃《涧底寒松赋》,王勃撰《王子安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15页
    11《王子安集》卷二,第15页。
    12《全唐诗》卷六四三,第3312页。
    1[唐]郑谷著,严寿怜等笺注《郑谷诗集笺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
    2[清]李重华《贞一斋诗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30页。
    3白居易《新昌新居书事四十韵因寄元郎中张博士》,《白居易全集》卷一九,第280页。
    4白居易《栽松》二首,《白居易全集》卷一○,第128页。
    5《白居易全集》卷九,第111页。
    6白居易《续古诗十首》其四,《白居易全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版,第19页。
    7白居易《涧底松(念寒儁也),《白居易全集》卷四,第48页。
    8[宋]洪迈著,鲁同群,刘宏起点校《容斋续笔》卷一五,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9[宋]王禹偁《感兴》,《全宋诗》卷七一,第2册,第676页。
    1[清]御制诗《右由庚四章章四句》,《御制诗》初集卷二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清]李重华著《贞一斋诗说》,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930页
    3[唐]刘希夷《孤松篇》,《全唐诗》卷八二,第407页。
    4[宋]傅察《次韵杜无逸西园独坐九绝句》,《忠肃集》卷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姚炫编《唐文粹》卷一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山谷诗集注》卷一,第8页。
    7[唐]徐夤撰《钓矶文集》卷二,载道楼重刊本,第40页。
    1《全唐诗》卷七○九,第21册,第8166页。
    2[清]钱熙彦编次《元诗选补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64页。
    3[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07页。
    4[元]陈旅撰《安雅堂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明]谢肃撰《密庵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明]孙一元撰《太白山人漫稿》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卷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60页。
    8[唐]刘长卿撰,储仲君笺注《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06页。
    1[唐]李绅著,卢燕平校注《李绅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87页
    2[宋]范成大著,富寿荪点校《范石湖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页
    3《李太白全集》卷一二,第619页。
    4[元]谢应芳撰《龟巢稿》卷一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四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册,第360页。
    6彭裕商校注《文子校注》,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114页。
    7[明]王燧撰《青城山人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文选》卷二九,第540。
    9[明]李攀龙著,李伯奇点校《李攀龙集》,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4页。
    10[明]王世贞撰《弇州四部稿》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明]尹台《洞麓堂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明]王世贞撰《弇州四部稿》卷七。
    3[明]王世贞撰《弇州四部稿》卷十。
    4[明]畲翔《薜荔园诗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卷三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79页。
    2[北周]庾信撰,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59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三,第2672贝。
    1《全唐诗》卷五三一,第2746页。
    2《全宋诗》卷一七六,第3册,第2004页。
    3[宋]蔡襄《和古寺似松》,蔡襄撰,陈庆元等校注《蔡襄全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4[明]高启著,[清]金檀辑注,徐澄宇、沈北宗校点《高青丘集》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
    1《全唐诗》卷七八二,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2册,第8834页。
    2《霁山集》卷二|,第49贝。
    3《全唐诗》卷八八四,第8册,第4460页。
    4[元]陈樵《霜巖石室二首》其一,《元诗选初集》卷四二,第1494页。
    5《御选明诗》卷四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白居易全集》卷一三,第177页。
    7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三,北京:第2672页。
    8《全唐诗》卷六三八,第19册,第7312页。
    9《全宋诗》卷三七二五,第71册,第44811页。
    10[宋]舒岳祥撰《阆风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宋]王之道著;沈怀玉,凌波点校《相山集点校》卷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2《全唐诗》卷三O六,第3476页。
    13《元诗选·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82页。
    1[宋]释文珦撰《潜山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七六,第4161页。
    3《全宋诗》卷三○八一,第58册,第36403页。
    4[清]松年《颐园论画》,潘运告编注《中国历代画论选》下,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版,第356页。
    5[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卷四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30页。
    6[宋]司马光撰《传家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戊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509页。
    8李修生主编《全元文》卷五八O,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8册,第329页。
    9《古今图书集成》二○二卷松部,第35页。
    1《全唐诗》卷七八二,第22册,第8834页。
    2[宋]陈文蔚撰《克斋集》卷一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宋]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三五,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49页。
    4《霁山集》卷二,第39页。
    5《全唐诗》卷八四三,第8册,第4257页。
    6《全宋诗》卷一九七,第34册,第21394页。
    7[宋]谢薖《移松二首》:“古貌苍髯十八公”,《全宋诗》卷一三七八,第24册,第15810页。
    1《白居易全集》卷一三,第177页。
    2《全宋诗》卷一九一一,第34册,第21338页。
    3《全宋诗》卷七七九,第13册,第8729贝。
    4《山谷诗集注》卷一,第19页
    5[金]蔡松年《晚夏驿骑再之凉陉观猎山间往来十有五日因书成诗》,[金]元好问编《中州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页。
    6《全唐诗》卷六三八,第6册,第3286页。
    7《雾山集》卷一,第3页。
    8[清]李渔《闲情偶奇·种植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333页
    9[明]何乔新《椒邱文集》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晋僧法潜隐剡山,或问胜友为谁,乃指松曰:“此苍颜叟”。见《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百二松部第547册,第32页。
    2[宋]晁补之《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余同赋》:“要看堂堂冠剑叟,苍然十万甲夫中。”见《全宋诗》卷一一四一,第12883页。
    3见[金]麻九畴《乐山松》:“明堂几时构,唤起苍髯翁。”[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州集·己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5页
    4《研卑杂记》:“鲜于伯机尝于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置所居斋前,呼为“支离叟”,朝夕抚玩以为适。见[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8页。
    5[宋]聂宗卿《游黄山》,《全宋诗》卷一六三,第3册,第1845页。
    6[宋]徐积撰《节孝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全宋诗》卷三七二五,第71册,第44811页。
    8[明]高启著,[清]金檀辑注,徐澄宇、沈北宗校点《高青丘集》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1版,第384页。
    9《全唐诗》卷三○六,第3476页。
    10[唐]元稹著《元稹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页
    11[宋]释文珦撰《潜山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元诗选二集》卷一○,第449页。
    1林语堂著《林语堂散文经典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56-57页。
    2f唐]齐已《灵松歌》,《全唐诗》卷八四七,第24册,第9590页。
    3[宋]王之道著,沈怀玉、凌波点校《相山集》卷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4[宋]李纲《藤山路古松为取松明者所刳剔》,李纲著《李纲全集》卷二五,长沙:岳簏书社2004年版,第335页。
    5[金]麻九畴《乐山松》,[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州集·已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05页。
    6[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9页。
    7[清]顾嗣立《元诗选二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47页。
    1《抱朴子·对俗》,[东晋]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扑子内篇校释》卷三,《新编诸了集成》第一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6页。
    2[唐]欧阳询撰,汀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柏,第1516页。
    3[汉]刘安原著,[汉]高诱注《淮南子注》卷一六,第276277页。
    4[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4页。
    5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一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0页。
    6[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45页。
    7[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6页。
    8[明]李东阳《左阙雪后古柏下有作》,《李东阳集》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20页
    9王汝涛编校《全唐小说》卷四,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2贝。
    10[宋]范致明撰,[明]吴琯校《岳阳风十记》,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版,第1213页。
    1[宋]全昉等编《太平广记》卷四一五草木十“贾秘”条,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384页。
    2[明]吴承恩著《西游记》下册,合肥:黄山书社2007年版第636页。
    3[东晋]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三,第46页。
    4《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第二百一卷松部第547册,第29贝。
    5[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4页。
    6《霁山集》卷一,第3页。
    7《全宋诗》卷三三二七,第63册,第39692页。
    8[唐]沈佺期,[唐]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沈伶期宋之问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78页。
    9[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14页。
    1 [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第188页。
    2《全宋诗》卷三○八一,第58册,第36403页。
    3《全宋诗》卷三三二七,第63册,第39560页。
    4宋史尧弼撰《莲峰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唐]王维《过乘如禅师萧居士嵩丘兰若》,《王右丞集笺注》卷一○,第188页。
    6《全宋诗》卷六七八,第12册,第7911页。
    7[宋]方岳撰,秦效成校注《秋崖诗词校注》卷一四,合肥:黄山书社1998年版,第226页。
    8[宋]于石撰《紫岩诗选》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全宋诗》卷三六二七,第69册,第43407页。
    10《全宋诗》卷三六九九,第70册,第44430页。
    11《御选明诗》卷四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唐]卢照邻著,任国绪笺注《卢照邻集编年笺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页。
    2《李太白全集》卷三,第165页。
    3[宋]叶梦得撰《石林诗话》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版,第9页。
    4[唐]陆龟蒙著,宋景昌、王立群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
    5[元]郑玉《师山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清]汀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87页。
    7《全唐诗》卷七七七,第14册,第5435页。
    1《全唐诗》卷四○○,第12册,第4478页。
    2《全宋诗》卷三三六,第6册,第3974页。
    3《全宋诗》卷三一四一,第60册,第37602页。
    4[清]张英《文端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杜诗详注》卷一○,第336页。
    6[唐]陆龟蒙著,宋景昌、王立群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
    7《全宋文》卷三一九,第8册,第351页。
    8[金]冯璧《同希颜怪松》,《中州集·巳集》卷六,第285页。
    9《中州集》卷四,第226页。
    10《中州集》卷六,第316页。
    1《李太白全集》卷三,第165页。
    2《全宋诗》卷六一五,第11册,第7140页
    3[宋]刘跂撰《学易集》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页。
    4[宋]杨万里《道傍怪松》,[宋]杨万里著《杨万毕诗文集》卷二六,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60页。
    5[明]李东阳《左阙雪后行古柏下有作》,李东阳著《李东阳集》卷一,长沙:岳麓书社1984年版,第220页。
    6[元]郑玉《师山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清]施闰章撰《学余堂诗集》卷二
    8[宋]钱时《怪松》,《全宋诗》卷二八七六,第55册,第34332
    9[宋]文同撰《丹渊集》卷一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金]元好问编,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州集·丁集第四》,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26页
    1《病柏联句》,高启《高青丘集》卷一四,第566页。
    2《小仓山房诗文集》卷三一,第863页。
    3李浩著《怅望古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4页。
    4杨义《李社诗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629页。
    5[唐]卢照邻著,任国绪笺注《卢照邻集编年笺注》,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3
    1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1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983页。
    2[宋]苏轼《郭祥正家醉画竹石壁上,郭作诗为谢,且遗二古铜剑》,《苏东坡全集》卷一二,第664页。
    3[宋]王炎撰《双溪类稿》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全宋文》卷二四,第1册,第437页。
    5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册,第851-853页。
    6《杜诗详注》卷一五,第2册,第853页。
    1蒋寅编译《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版,第203页。
    2杨义著《李杜诗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630页
    3杨义著《李杜诗学》,第630页。
    4[唐]陆龟蒙著,宋景昌、王立群点校《甫里先生文集》,开封:河南人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4页。
    1《范仲淹全集》卷一一,第254页
    1[汉]毛亨撰,[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毛诗正义》卷九,《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7页。
    2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一,第850页。
    3《全宋诗》卷三三二七,第63册,第39535页。
    1《全宋诗》卷三六二七,第69册,第43407贝。
    2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10贝。
    3《全宋词》下,第1557页。
    4[元]王旭《兰轩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明]吴国伦撰《甔甀洞稿·续稿·诗部》卷七,明万历刻本。
    6[明]何庆元撰《何长人集·甓社游草·诗类》下,明万历刻本。
    7史树青主编《中国文物精华大全·金银玉石卷·金银器篇》,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1《毛诗正义》卷一一,第681页。
    2《毛诗正义》卷九,第587页。
    3[南齐]谢朓著,陈冠球编注《谢宣城全集》,大连:大连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4吴普等述,孙星衍、孙冯冀辑《神农本草经》卷一,《从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9页。
    5[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第428贝。
    6[晋]葛洪《抱朴了内篇校释》卷三,第46页。
    7[汉[刘向著《列仙传》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页。
    8《列仙传》卷上,第5页。
    1《列仙传》卷上,第15页。
    2《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一一,第200页
    3[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第1513页。
    4《抱朴子内篇校释》卷一一,第206-207页
    1[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4页。
    2《全唐诗》卷二七四,第1406页。
    3《全宋诗》卷二八四八,第54册,第33870页
    4《全宋诗》卷一四○,第3册,第1547页。
    5[唐]于邵《进松竹图表》,《全唐文》卷四二五,第4330页。
    6[宋]晏殊撰,胡士明校点《珠玉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55页。
    1[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5页
    2米易安、傅璇宗等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笔记》第1编,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页。
    1[宋]何薳著,张明华点校《春渚纪闻》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页。
    2[清]曹雪芹、高鹗著《红楼梦》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第2版,第10821083页
    3《苏东坡全集》卷八五,第4826页。
    1吴宗慈《庐山志》上,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73页。
    2曹越主编《明清四大高僧文集·憨山老人梦游集》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年版,第466-467页。
    3传正有限公司编辑部编《乾隆大藏经》第30册《大乘经·涅盘部》,传正有限公司乾隆版大藏经刊印处1997年版,第467、468页。
    1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黄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册,第495页。
    2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全清词·顺康卷》,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册,第931页
    3[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第1版,第284页。
    4[唐]欧阳询撰,汀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九八祥瑞部上,第1699页。
    5[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九八祥瑞部上,第1700页。
    1[晋]十宝撰,汀绍楹校注《搜神记》卷一一,《古小说从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42页。
    2《白居易全集》卷一二,第158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一○,第286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八,第2129页。
    5[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淮海集笺注》卷三,《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66页。
    6《山谷诗集注》卷九,第226。
    1王汝涛编校《全唐小说》卷一,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793页。
    2《五灯会元》卷一一,第639页。
    3《山谷诗内集注》卷七,第168页
    4《山谷诗内集注》卷一七,第416页。
    5《全宋诗》卷二二七,第4册,第2655页
    1《全宋诗》卷一六○,第3册,第1796页。
    1[明]刘基撰《诚意伯文集》卷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28页。
    2[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七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98页
    3[梁]萧统编,全善注《文选》卷二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1097贝。
    4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宋诗》卷八,第1292贝。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五,第2061页
    6[北周]庚信撰,[清]倪璠注《庾子山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29页
    1《白居易全集》卷五,第61页。
    2《全唐诗》卷五四五,第2842页。
    1[唐]顾况著,王启兴、张虹注《顾况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03页。
    2《全唐诗》卷八二○,第4142页。
    3《山谷诗集注》卷七,第187页
    4[宋]郑刚中撰《北山文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3页。
    5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八二六三,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册,第55
    6《杨万里诗文集》卷二○,第364页
    7《杨万里诗文集》卷二三,第406页。
    1[宋]周行己撰,周梦嶷笺校《击行己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66页。
    2《剑南诗稿校注》卷四一,第1059页
    3[清]蒲松龄著,盛伟编《蒲松龄全集》第2册《聊斋诗集》,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贝。
    4《山谷诗集注》卷一匕,第420页。
    5[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壬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514负。
    6[明]陈眉公辑《小窗幽记》卷四,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贝。
    1[明]刘基撰《诚意伯文集》卷九,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29页。
    2《全宋诗》卷三五五四,第67册,第42474页。
    3[清]顾嗣立《元诗选初集·壬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459页。
    4[清]顾嗣立编《元诗选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96页
    5《全唐诗》卷六八九,第7914页。
    6《全宋诗》卷二七七三,第52册,第32813页。
    7[清]沈季友编《李诗系》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三,第2674页。
    9《全唐诗》卷六七五,第7724页。
    10唐珪璋主编《全宋词》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975页。
    11任道斌校点《赵孟頫集》卷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页。
    12[隋]薛道衡《从驾幸晋阳诗》,《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四,第2682页。
    1[唐]许浑《泛溪》,《全唐诗》卷五二九,第6046页。
    2[宋]俞煜《游九锁》,《全宋诗》卷三五三九,第67册,第42322页。
    3[宋]王十朋著,梅溪集重刊委员会编《王十朋全集》卷二六,上海:上海古籍1998年版,第487页
    4《全宋诗》卷三四○六,第64册,
    5[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二五,第1797页。
    6[唐]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第30贝。
    7[宋]陈起编《江湖小集》卷三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宋]晁公遡撰《嵩山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六,第2552页
    10《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三,第2670页
    11[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2页。
    12《全唐诗》卷七六八,第22册,第8723页。
    13《全唐诗》卷五四五,第16册,第6300页。
    14《全宋诗》卷三七二五,第71册,第44804页。
    15清《御制诗·三集》卷一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三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449页
    2《范仲淹全集》卷二,第35页。
    3[元]郑元佑撰《侨吴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全宋诗》卷二六一○,第48册,第30317
    5任道斌校点《赵孟頫集》卷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9页。
    6[清]朱彝尊编《明诗综》卷二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清]朱彝尊撰《曝书亭集》卷一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全唐诗》卷一四八,第699页。
    2《元诗先初集·辛集》,第2096页。
    3[明]都穆《游茅山记》,[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八,第9页。
    4[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五,第1176页。
    5《全宋诗》卷二九○六,第55册,第34656页。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第621页。
    7《全宋诗》卷三三三,第63册,第39794页。
    8《元诗选初集·甲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65页。
    9[元]袁桷《昌上人游京师……以悼六首》其三,《元诗选初集·内集》,第635页。
    10《元诗选初集·庚集》,第1848页。
    11《元诗选初集·戊集》,第1509页。
    1《李太白全集》卷二三,第1073页。
    2施蛰存、陈如江辑录《宋元词话》,上海:上海书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55页
    3[宋]曾季狸撰《艇斋诗话》,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3页。
    4[宋J张炎撰《山中白云词》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8页。
    5[宋]曾几撰《茶山集》卷二,《从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5页。
    6[宋]刘克庄撰,章谷校点《后村长短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8页
    7[唐]孟郊撰《孟东野诗集》卷四,第66贝。
    8[唐]皮日休《皮子文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04页
    9《全唐诗》卷八六一,第9729页。
    10[南朝]江淹撰,[明]胡之骥注《江文通集汇注》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3页
    1《陶渊明集》卷五,第161页。
    2《新唐书.韦表微传》:吾年五十……将为松菊主人,不愧陶渊明云。”[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一七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274贝。
    3《李太白全集》卷二五,第1146页。
    4《李太白全集》卷匕,第388页。
    5[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卷二,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版,第55页。
    6《全宋词》下,第2198贝。
    7[元]张可久著,吕薇芬、杨镰校注《张可久集校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261页。
    8[宋]普济辑《五灯会元》卷四,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9《五灯会元》卷六,第305页。
    10《五灯会元》卷六,第326页。
    1[明]宋濂撰《文宪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丁福保编《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全北周诗》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565页。
    3《全唐诗》卷四七○,第5344页。
    4《全唐诗》卷八○六,第9069页。
    5《全唐诗》卷九七,第1055页。
    1《全唐诗》卷一九八,第2024页。
    2[宋]李纲著《李纲全集》卷二O,长沙:岳麓书社2004年版,第264页。
    3《全宋诗》卷三五四九,第67册,第42427页。
    4[宋]范成大撰,黄獓注《石湖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41页。
    5《李太白全集》卷二一,第969页。
    6《杜诗详注》卷二一,第1888页。
    7[唐]王维《过始皇墓》,[唐]王维著,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九,第160页。
    8[唐]刘长卿《瓜洲驿奉饯张侍御公拜膳部郎中却复宪台充贺兰大夫留后使之岭南时侍御先在淮南幕府》,储仲君撰《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119页。
    9《李太白全集》卷二二,第1034页。
    10《白居易全集》卷二七,第423页。
    1《全唐诗》卷二○二,第6册,第2109页。
    2龙榆生编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上海市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153页
    3《青山集》卷一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全宋诗》卷三一一二,第59册,第37125页。
    1[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校点《白居易全集》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61页。
    2[宋]周必大撰《文忠集》卷四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3《御选金诗》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4《李太白全集》卷一九,第905页。
    5[元]叶兰著《叶兰寓庵诗集》二,鄱阳史简编《鄱阳五家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6[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二,第229页
    7陶文鹏《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0页。
    8《杨万里诗文集》卷二六,第458页。
    9《白居易全集》卷五,第61页
    10《全宋诗》卷五四,第1册,第584页
    1《全唐诗》卷五一五,第5册,第2668页
    2《全宋诗》卷二一三一,第38册,第24072页。
    2[元]戴表元著《戴表元集》,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4[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卷四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1《全唐诗》卷二三,第140页。
    2[唐]王昌龄著,胡问涛、罗琴校注《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卷四,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188页。
    3《山谷诗集注》卷九,第234贝。
    4《剑南诗稿校注》卷五七,第3308页。
    1[清]张景星等选编,奚海、牛春青点校《元诗别裁集》卷五,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6页。
    2隋树森编《全元散曲》上,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848页
    3[明]张岱《陶庵梦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
    4[唐]刘禹锡著,陶敏、陶红雨校注《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上册,长沙:岳簏书社2003年版,第592页 1《苏东坡全集》卷一四,第784页。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9页。
    3[唐]王建《七泉寺上方》,王宗棠校注《王建诗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4[元]倪瓒《雪中折枇杷花寄吴寅夫》,倪瓒著,江兴佑点校《清閟阁集》卷七,杭州:丁泠印社出版社2010年版,第216页。
    1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逸周书汇校集注》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55页。
    2[唐]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中华书局1980年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第197页。
    1《毛诗正义》卷三,第236页。
    2《毛诗正义》卷一一,第681页。
    3《毛诗正义》卷一六,第1024页
    4《毛诗正义》卷二O,第1424页
    5《毛诗正义》卷二O,第1466页。
    6见龚法高、张不远、张瑾路《历史时期我国气候带的变迁及生物分布界限的推移》,《历史地理》第五辑,第3页。
    7《墨子集解》卷一三,第461页。
    1周尚兵《隋唐时期山东农业发展的特点》,《农业考古》,2010(1):66-67。
    2[元]陶宗仪著,武克忠,尹贵友校点《南村辍耕录》卷九,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第117页。
    3[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卷一一五,第474页。
    4[元]袁桷撰《清容居士集》卷一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75
    5[明]王绅撰《继志斋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继志斋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何业恒、文焕然《湘江下游森林的变迁》,《历史地理》第2辑第129、130页。
    8钟振振主编《清名家诗从刊初集·施闰章》上册,扬州:广陵书社2005年版,第285页。
    1《全宋诗》卷三三三五,第63册,第39794页。
    2[宋]李纲撰《李纲全集》卷一四,第172页。
    3[清]顾嗣立编《元诗选·初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81页。
    4[宋]欧阳修著,李之亮编年笺注《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卷一五,第10页。
    5[宋]苏辙著,曾枣庄、马德富点校《栾城集》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上册,第101页
    6《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第131页。
    7《王石丞集笺注》卷三,第34页。
    8《全宋诗》卷三三三五,第63册,第39794页
    9[宋]杨万里著《杨万里诗文集》卷二六,第458页
    10[清]陈邦彦选编《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卷五一,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版,第616页。
    1《全宋诗》卷三三三五,第63册,第39794贝。
    2[宋]陆游著,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六,第1832页
    3《全宋诗》卷四五○,第8册,第5380页。
    4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838页
    5《全宋诗》卷二八○三,第53册,第33316页。
    6[明]顾清《东江家藏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御选明诗》卷一○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清]黄宗羲编《明文海》卷二六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唐]王维《自大散以往,深林密竹,磴道盘曲四五十里至黄牛岭,见黄花川》,《全唐诗》卷一二五,第578页。
    3[宋]林逋《湖山小隐》,林逋著,沈幼征校注《林和靖诗集》卷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58页。
    4龙榆生编选《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223页。
    5[唐]僧卿云《旧国里》,《全唐诗》卷八二五,第4161页。
    6《全宋诗》卷二八五七,第54册,第34033页。
    7[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三一人部十五,第553页。
    8《全宋诗》卷一七八九,第31册,第19957页。
    9《全唐诗》卷二九二,第1502页。
    10《全唐诗》卷七六八,第3912页。
    11《全宋诗》卷三七○二,第70册。
    1[宋]李纲《藤山路古松为取松明者所刳剔》,《李纲全集》卷二五,第334页。
    2如[唐]刘禹锡有《裴祭酒尚书见示春归城南青松坞别墅寄王左丞高侍郎之什命同作》,可为例证。
    3《全宋诗》卷四○一,第7册,第4940页。
    4[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四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吴芾撰《湖山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清]钱熙彦编次《元诗选补遗》,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612页。
    7[明]袁凯《袁海叟诗集》卷二,《从书集成续编》本,第626页
    8[明]邓雅撰《玉笥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九,第3册,第35页
    1[晋]张华《招隐士》,《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上册,第622页。
    2[梁]陶弘景《解官表》,[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六,第3214页。
    3《庾子山集注》卷三,第194页。
    4《孟浩然诗集笺注》卷上,第86页。
    5《全唐诗》卷五七四,第3007页。
    6《清诗别裁集》卷二八,第515页
    7[明]畲翔《题戴氏风洋山房二首》其二,《薜荔园诗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O,第135贝
    10《王右丞集笺注》卷一四,第260页。
    11《王右丞集笺注》卷一三,第251页。
    12《王右丞集笺注》卷一四,第242页
    13[元]揭傒斯《文安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清]陆心源撰《宋诗纪事补遗》卷七六,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3页。
    2[明]梁兰《畔乐诗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唐]寒山《诗三百三首·古言》,寒山子原著,徐光大校注《寒山子诗校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
    4《全宋诗》卷一四○,第3册,第1559页。
    5[宋]郑刚中《义荣见示和禅月山居诗啪读数过六根洒然但余素不晓佛法今以受持孔了教中而见于穷居之所日用者和成七首》其五,《全宋诗》卷一七○○,第30册,第19066页。
    6《王右丞集集笺注》卷八,第150页
    7储仲君撰《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494页。
    8《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第131页。
    9《全唐诗》卷二五三,第1300页。
    10《全唐诗》卷一四四,第673页。
    1葛晓音著《山水田园诗派研究》,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2[宋]普济辑,蒋宗福、李海霞主译《五灯会元》卷八,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51贝。
    3《五灯会元》卷一二,第726页。
    4《全唐诗》卷二三七,第1204页。
    5[唐]王维《山居秋暝》,《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第122虹。
    6[唐]王维《酬张少府》,《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第120页。
    7[元]王恽《秋涧集》卷三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清]钱谦益编著《列朝诗集·闰集第二》,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183页。
    1[明]施耐庵著《水浒传》第三二回,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第420-421页
    2《西游记》,第214页
    3《水浒传》第一回,第9页。
    4《水浒传》,第296页。
    5《水浒传》第四十三回,第573页。
    6《水浒传》,第91页。
    1《水浒传》,第18-119页。
    2《水浒传》第四十六回,第620页。
    3《西游记》,第840页。
    4《西游记》,第965-966页。
    5《西游记》,第984页。
    1《西游记》,第985页。
    2《水浒传》,第1253页。
    3《水浒传》,第1254页。
    4《太平广记》卷三二六,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587贝。
    5[明]冯梦龙著《情史》卷二○,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第451、452页。
    6《情史》卷二○,第441页。
    7《情史》卷二一,第513页。
    1《蒲松龄全集》,第1册,第689页。
    2《太平广记》卷三六,第227页。
    3《西游记》,第9页。
    4《西游记》,第289页。
    5《西游记》,第312313页。
    1[美]马克·吐温著,刘文哲、张明林译《苦行记》,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29页。
    2[俄]萨尔蒂科夫-谢德林著,黄裳译《哥略夫里奥夫家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版,第352页。
    3[俄]高尔基著,郭家申译《在人间》,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1版,第36页。
    1《在人间》,第40页。
    2《在人间》,第102-103页。
    1[日]紫式部著,丰子恺译《源氏物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9-80页。
    2[英]安·拉德克利夫著,刘勃译《奥多芙的神秘》,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235页。
    1[元]王礼撰《麟原后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全唐诗》卷四九,第2册,第609页。
    3[元]钱惟善《江月松风集》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全唐诗》卷一五O,第2册,第711页。
    3刘学锴、余恕诚著《李商隐诗歌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822页。
    4[北周]庾信撰,[清]倪璠注,许逸民点校《庾了山集注》卷四,北京:中华书局1980版,第362页。
    5王国安注《王绩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第23页
    6[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陈铁民修订《岑参集校注》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7[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五,第268贝。
    8[宋]张方平《乐全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宋]苏轼著《苏轼词集》,第160页。
    1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全清词·顺康卷》,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册,第140页。
    2《古今图书书集成草木典》卷二○二松部,第547册,第33页。
    3[元]张之翰撰《西岩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王绂《王舍人诗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唐]韦应物《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盖非尘倡之所当服辄献诗代启》,韦应物著,陶敏、王友胜校注《韦应物集校注》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12页。
    1《王右丞集笺注》卷三,第39页.
    2《剑南诗稿校注》卷八二,第1661贝。
    3[宋]戴复古撰,吴茂云校注《戴复古全集校注》卷二,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版,第46页。
    4[明]陆深《燕闲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5《苏东坡全集》卷九,第509页。
    6《元诗选二集》卷九,第416页。
    7[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诗详注》卷一○,第832页。
    8[宋]周弼撰《端平诗隽》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剑南诗稿校注》卷一三,第1017页。
    2《全唐诗》卷七五九,第22册,第8626页
    3[宋]方岳撰《秋崖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元]袁桷撰《清容居士集》卷一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5曾枣庄、马德富校点《栾城集》卷一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49页。
    6[宋]张炎撰,吴则虞校辑《山中白云词》卷七,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4页。
    7徐朔方笺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汤显祖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页。
    1[明]陈继儒著《小窗幽记》卷七,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08页。
    2[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6页。
    3《全宋诗》卷一二六九,第21册,第14299页
    4《全宋诗》卷三○八一,第58册,第36150页
    5《全宋诗》卷三四二,第6册,第4133页。
    6出自《汗漫录》,见[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6页。
    7[宋]郑刚中《无兔而用鸡毛无直十而用粗竹坐是二者故封川难得笔近有工以羊毛易鸡以松梢当竹笔既劲利而管尤可喜为赋四绝句》,《全宋诗》卷一七○○,第30册,第19104-19105页。
    1《太平御览》卷六○五文部二一,第2723页。
    2(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一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75页。
    3《全唐诗》卷八四○,第4239页。
    4《山谷诗外集补》卷二,第1186页。
    5《山谷诗集注》卷八,第208页。
    6《山谷外集诗注》卷一五,第997页。
    7(宋)李纲《试九华朱觐墨》,《李纲全集》卷一四,长沙:岳簏书社2004年版,第170页。
    8张拱贵主编,王福良等编写《汉语代语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页。
    9[晋]陶渊明《饮酒》其八,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91页。
    10[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集》卷五,第161页。
    1[南朝]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世说新语校笺》卷上,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79页。
    2[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笺注》卷一○,第135页
    3《苏轼词集》卷二,第140页。
    4《清诗别裁集》卷三二,第587页
    5[明]释宗泐撰《全室外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蒋寅编译《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页。
    2《全唐诗》卷四○一,第2042页。
    3《全唐诗》卷四○一,第4491页。
    4《全唐诗》卷八八四,第4460页。
    5《白居易全集》卷一一,第147页。
    6《白居易全集》卷一一,第147页。
    7《自居易全集》卷九,第110页。
    1《全宋诗》卷二七四三,第52册,第32279页。
    2[唐]王昌龄《斋心》,王昌龄著,李云逸注《王昌龄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61页。
    3[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卷二○“张功甫豪奢”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74页。
    4《全宋诗》卷二六八八,第50册,第31655页
    5[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剑南诗稿校注》卷二六,第1825页。
    6《全宋诗》卷三七二五,第71册,第44808负
    7[明]陈继儒著《小窗幽记》卷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1页。
    8[唐]李群玉《书院二小松》,[唐]李群玉著,羊春秋辑注《李群玉诗集》,长沙:岳麓书社1987年版,第121页。
    9[唐]李群下《移松竹》,《李群玉诗集》,第103页。
    1《全唐诗》卷五一三,第2656页。
    2[宋]辛弃疾《贺新郎题傅君用山园》,[宋]辛弃疾撰,邓广铭笺注《稼轩词编年笺注》卷四,第471页。
    3[清]严我斯《十峰草堂歌为钱础日作》,《清诗别裁集》卷九,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51页。
    4[明]何乔新撰《椒邱文集》卷一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清诗别裁集》卷二六,第477页。
    6《全唐诗》卷二○七,第997
    7《全唐诗》卷二三七,第1201页。
    8[明]陈继儒著《小窗幽记》卷六,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284页
    9《全唐诗》卷六三○,第3251
    10[宋]黄庭坚《蓦山溪》,黄庭坚著《黄庭坚全集》卷一三,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册,第327页。
    11[金]赵秉文《松下独酌》,赵秉文著《闲闲老人滏水文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页
    1[清]顾嗣立《元诗选二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165页
    2隋树森编《全元散曲》,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764页。
    3《元诗选初集·辛集》,第2098页。
    4《清诗别裁集》卷一三,第236页
    5[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汇选》卷四六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梁]萧统《十二月启·蕤宾五月》,[南朝梁]萧统著,俞绍初校注《昭明太子集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236页。
    7[南朝梁]萧刚《秀林山铭》,《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一三,第7册,第141页。
    8《全唐诗》卷六二○,第3209页
    9《全宋诗》卷四四,第1册,第471
    10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31页。
    11何云波著《围棋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98页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三,第907页。
    2《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_三,第911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一三,第914页。
    4[清]汪灏、张逸少撰《佩文斋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4页。
    5[明]刘士鏻选编,蔡镇楚校点《文致》,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第82页。
    6曾枣庄、刘琳主编,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文》卷二二,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第1册,第403页。
    1详见《明代绘画》中单国强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1页
    2陈文华著《中国茶文化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页
    3陈乃幹著《室名别号索引》,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21页。
    4《新唐书》卷一七七,第5288页
    1[明]宋讷撰《西隐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元]邵亨贞《潘炼师松庵序》,邵亨贞撰《野处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宋代辞赋全编》卷六七,第1982页。
    4《世说新语校笺》卷中,第233页。
    1《宋代辞赋全编》卷六七,第1980页。
    2[明]郑真撰《荥阳外史集》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明]陶安撰《陶学士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元]王礼撰《麟原后集》卷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宋]胡次焱撰《梅岩文集》卷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明]杨荣撰《文敏集》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张拱贵主编,王福良等编写《汉语代语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贝。
    1[梁]陶弘景《解官表》,[清]严可均校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卷四六,第3214页
    2《庚子山集注》卷三,第194页。
    3[宋]李昭圮撰《乐静集》卷三,《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全宋诗》卷一一八五,第20册,第13135页
    5《全宋诗》卷九二九,第16册,第10884页。
    6巩本栋《关于唱和诗词研究的几个问题》,《江海学刊》,2006(3):166。
    1[唐]姚思廉撰《梁书》卷三五,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07页。
    1[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一九,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75页。
    2《全唐诗》卷八四○,第4239页。
    1吴云主编《建安七子集校注》卷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70页。
    1陈向春《松柏的话语:传统文化意象释例》,《长白论从》,1994年第6期。
    2[晋]张华《招隐士》,《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三,上册,第622页。
    1关福临《共和国国树应是松树》,《国上资源》1995年第4期。
    1本附录部分内容来自陆尊梧、李志江编著《历代典故辞典》,作家出版社1992版;陆尊梧等编著《古代诗词典故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范之麟、吴庚舜主编《全唐诗典故辞典》,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特此说明。
    2《史记》卷六,第242页。
    3[汉]应劭著《汉官仪》卷下,《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40页。
    4[战国]商鞅撰,张觉校注《商君书校注》卷五,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50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二,第2354页。
    6[唐]陆贽撰,王素点校《陆贽集》下,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784页。
    7[唐]李冗撰《独异志》卷中,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6页。
    1[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7页。
    2程毅中主编《宋人诗话外编》上《靖康缃素杂记》,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83284页。
    3[宋]王楙撰,郑明、王义耀校点《野客从书》卷一六,《宋元笔记丛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85页。
    1[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第1513页。
    2[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10页。
    3《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卷二,第2354页
    4《全唐诗》卷二八八,第1487页。
    5《全唐诗》卷八二,第407页。
    6《全唐诗》卷五○五,第2608页。
    7《全唐诗》卷七百八,第3655页。
    8《全唐诗》卷四二三,第2124页。
    9《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60页。
    10[宋]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三一,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87页。
    11《全唐诗》卷四七七,第2475页。
    12[唐]罗隐著,李之亮笺注《罗隐诗集笺注》,长沙:岳簏书社2001年版,第319页。
    13《全唐诗》卷七一一,第3671页。
    14《全宋诗》卷二六四八,第50册。
    15《全宋诗》卷七○八,第12册。
    1《全宋诗》卷一六二六,第28册。
    2《全宋诗》卷三四五,第6册。
    3《全宋诗》卷二八九六,第55册。
    4[晋]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卷四八,《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40页。
    5[元]钱惟善《江月松风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明]何景明《大复集》卷二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明]高启《凫藻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唐]杜牧著,陈允吉校点《杜牧全集》卷二,上海:上海古籍第1997年版,第21页.
    9《全宋诗》卷一二○三,第20册。
    10《苏东坡全集》卷一二,第697页。
    11[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九,第27页。
    12[清]钱谦益著《牧斋初学集》卷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13《牧斋初学集》卷一○,第352页。
    1[清]丘逢甲著,丘晨波、黄志萍、李尚行等编《丘逢甲文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年版,第90页。
    2《史记》卷三一,第1459页。
    3[汉]刘向撰,赵仲邑注《新序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第196197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四,第1571页
    5《全唐诗》卷二四,第148页
    6《全唐诗》卷八七,第439页。
    7[唐]刘长卿撰,储仲君笺注《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版,第260页。
    8曾枣庄、刘琳主编,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全宋文》卷一一三,成都:巴蜀书社1989年版,第3册,第535页。
    9《全唐文》卷六九二,第7095页
    10[南朝宋]谢灵运著,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长沙:岳簏书社1999年版,第83页。
    11[唐]刘禹锡著,瞿蜕园校点《刘禹锡全集·外集》卷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99页
    12[宋]张元十撰《芦川归宋集》卷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51贝
    1《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陈诗》卷一,第2455页。
    2[唐]卢照邻著,李去逸校注《卢照邻集校注》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53页。
    3《杜诗详注》卷二二,第1992页。
    4《李太白全集》卷一二,第625贞。
    5《王荆文公诗笺注》卷五○,第710页。
    6《山谷诗集注》卷二○,第494页。
    7《李太白全集》卷二五,第1202页。
    8[清]王夫之《船山遗书书》卷七,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4452页。
    9《杜诗详注》卷二二,第1917页
    10[清]王士祯撰《精华录》卷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清]沈德潜编《清诗别裁集》卷一七,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3294。
    11[清]顾炎武《顾亭林诗集汇注》卷一,第248页。
    12《精华录》卷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3《清诗别裁集》卷二四,第436页
    14《清诗别裁集》卷八,第137页。
    15《清诗别裁集》卷九,第166页
    16[魏]曹植著,黄节注《曹子建诗注》卷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2页。
    18《杜诗详注》卷一三,第1104页
    19徐朔方笺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汤显祖集·诗文集》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页。
    20《清诗别裁集》卷二,第34页。
    1《牧斋初学集》卷一七,第615页。
    2《船山遗书》卷七,第4515页。
    3何清谷校注《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4[唐]李峤、[唐]苏味道撰,徐定社注《李峤诗注 苏味道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87页。
    5[清]纳兰性德撰,马乃骝、寇宗基编注《纳兰性德诗集、诗论笺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80页。
    6《全宋诗》卷一○○,第2册。
    7《全宋诗》卷四七,第1册。
    8《全唐诗》卷一,第3页。
    9《全唐诗》卷一,第7贝
    10《全唐诗》卷五,第26页。
    11《全唐诗》卷三○,第195页。
    12《全唐诗》卷四九,第275页。
    13《全唐诗》卷八七,第440页。
    14《全唐诗》卷八八,第442页。
    15《全唐诗》卷一一四,第535页。
    16《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第114页
    1《全唐诗》卷一二七,第593贝。
    2《全唐诗》卷一三三,第623页。
    3《全唐诗》卷一八九,第899页。
    4《全唐诗》卷一九一,第910页。
    5《全唐诗》卷二○五,第986页。
    6《全唐诗》卷二四七,第1267
    7《全唐诗》卷三一四,第1598页。
    8《全唐诗》卷三二六,第1655页。
    9《全唐诗》卷四八五,第2506页。
    10[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陶渊明集》卷五,第161页
    11《全唐诗》卷三七,第222
    12《全唐诗》卷二一○第1004页
    13[宋]黄庭坚著:马兴荣,祝振玉校注《山谷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42页
    14《全宋诗》卷一七八五,第31册。
    1《全宋词》下,第1740页。
    2[宋]汪元量著,胡才甫校注《汪元量集校注》卷三,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第139页
    3《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二,第210页。
    4《剑南诗稿校注》卷一,第4页。
    5[元]耶律楚材著,谢方点校《湛然居士文集》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页
    6[宋]陈与义撰,白敦仁校笺《陈与义集校笺》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123页。
    7[宋]范成大著,黄獓注《石湖词校注》,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版,第65页。
    8[宋]苏辙著,曾枣庄、马德富校点《栾城集》卷一○,上海:上海古籍1987年版,上册,第242页。
    9[元]耶律楚材《湛然居士文集》卷四,第48页。
    10《苏东坡全集》卷二四,第1327页。
    11《湛然居士文集》卷七,第154页。
    12[宋]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王荆文公诗笺注》卷四一,第535贝。
    13[元]倪瓒《清閟阁集》巷三,第76页。
    14[清]朱彝尊,[清]汀森编;李庆甲校点《词综》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691页。
    15[清]王昶辑,王兆鹏校点《明词综》卷一,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9页。
    16[宋]苏东坡著,毛德富等主编《苏东坡全集》卷二五,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版,第1368页。
    17《词综》卷三二,第751贝。
    18[元]耶律楚材著《湛然居士文集》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82页
    19《全宋词》上,第1072页。
    1《全唐诗》卷一二六,第589页。
    2《栾城集》卷七,第151页。
    3施奠东主编,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编《西潮志》卷一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61页。
    3[宋]王明清撰《挥塵录》卷一○,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4《全宋i诗》卷三五七四,第68册。
    5《全宋词》下,第2386页。
    6[明]谢肇淛《幔亭集》卷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御定历代赋汇补遗》卷一九,《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8[明]贺复征编《文章辨体彚选》卷七七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全唐诗》卷二九,第191页
    1唐圭璋主编《全宋词》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57页。
    2《全宋词》上,第944页。
    3[宋]黄升撰《花庵词选续集》卷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4[明]徐熥撰《幔亭集》卷一四,《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毛诗正义》卷三,第179页。
    6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全汉赋校注》下,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8页。
    7董志广校注《潘岳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95页。
    8张月中,王钢主编《全元曲》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081页。
    9《全元曲》上,第2131页。
    1[唐]李延寿撰《南史》卷七六,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1898页。
    2《全唐诗》卷七○八,第3656页。
    3[明]陶宗仪撰《说郛》卷八,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版,第1-2页
    4[明]杨慎撰《升庵集》卷一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宋]喻良能撰《香山集》卷一一,《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新唐书》卷一七七,第5288页。
    7《全宋词》下,第2265页。
    8《元诗选三集》,第299页。9[宋]文同《丹渊集》卷一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0[明]韩雍撰《襄毅文集》卷五,《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唐]欧阳询撰,汗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松,第1512页。
    2[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卷八八木部上柏,第1516页。
    3王汝涛编校《全唐小说》卷四,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3192页。
    4《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齐诗》卷一,第2270页。
    5《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隋诗》卷三,第2672页。
    6《全唐文》卷九五六,第9929页。
    7《全宋诗》卷一四四二,第25册。
    8[明]王世贞《弇州续稿》卷二O,《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清]汪灏、张逸少撰《广群芳谱》卷六八,第3册,第5页。
    10《苏东坡全集》卷八五,第4326页。
    11[元]谢应芳《龟巢稿》卷一七,《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2明曹学佺编《石仓历代诗选》卷三八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九,北京:中华书局 1979年版,第736页。
    2《李商隐诗歌集解》,第1242页。
    3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栾城后集》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20页。
    4[宋]刘辰翁撰,萧逸校点《须溪词》,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72贝
    5[明]边页《华泉集》卷六,《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杜诗详注》,[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
    《白虎通疏证》,[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白居易全集》,[唐]白居易著,丁如明、聂世美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北山文集》,[宋]郑刚中撰,中华书局,1985年。
    《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4年。
    《鲍参军诗注》,[南朝宋]鲍照著,黄节注,叶菊生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抱朴子内篇校释》,[东晋]葛洪著,于明校释,《新编诸子集成》第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
    《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李学勤主编,[周]左丘明传,
    [晋]杜预注,[唐]孔颖达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草泽狂歌》,[明]王恭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苏辙集》,[宋]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中华书局,1990年
    《菜根谭》,[明]洪应明著,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曹植集校注》,[魏]曹植著,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蔡襄全集》,[宋]蔡襄撰,陈庆元等校注,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诚意伯文集》,[明]刘基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茶山集》,[宋]曾几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春渚纪闻》,[宋]何薳著,张明华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岑参集校注》,[唐]岑参著,陈铁民、侯忠义校注,陈铁民修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陈与义集》,[宋]陈与义著,吴书荫、金德厚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
    《中国茶文化学》,陈文华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怅望古今》,李浩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词综》,[清]朱彝尊、[清]汪森编,李庆甲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杜诗详注》,[唐]杜甫著,[清]仇兆鳌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丹渊集》,[宋]文同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大唐新语》,[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唐宋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984年。
    《敦煌曲校录》,任二北校,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5年。
    《戴表元集》,[元]戴表元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韦应物集校注》,[唐]韦应物著,陶敏、王友胜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戴复古全集校注》,[宋]戴复古撰,吴茂云校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年。
    《悼亡诗史》,胡旭著,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封氏闻见记》,[唐]封演撰,《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范仲淹全集》,[宋]范仲淹著,李勇先、王蓉贵校点,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风俗通义校注》,[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74页。
    《范石湖集》,[宋]范成大著,富寿荪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甫里先生文集》,[唐]陆龟蒙著,宋景昌、王立群点校,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国语》,[春秋]左丘明撰,《二十五别史》本,齐鲁书社2000年版。
    《高青丘集》,[明]高启著,[清]金檀辑注,徐澄宇、沈北宗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顾况诗注》,[唐]顾况著,王启兴、张虹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淮南子注》,[汉]刘安原著,[汉]高诱注,上海书店,1986年。
    《韩昌黎全集》,[唐]韩愈著,中国书店,1991年。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宋]朱熹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
    《后村长短句》,[宋]刘克庄撰,章谷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花间集》,[后蜀]赵崇祚编,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华阳国志校注》,[晋]常璩撰,刘琳校注,巴蜀书社,1984年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著,中华书局1983年。
    《黄宗羲全集》,[清]黄宗羲著,沈善洪主编,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
    《寒山子诗校注》,[唐]寒山子原著,徐光大校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挥麈录》,[宋]王明清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
    《汉官仪》,[汉]应劭著,《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年。
    《景文集》,[宋]宋祁撰,中华书局,1985年。
    《骑省集》,[宋]徐铉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椒邱文集》,[明]何乔新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江文通集汇注》,[梁]江淹撰,明胡之骥注,中华书局1984年。
    《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99年。
    《居易堂集》,[明]徐枋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潜夫论》,[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晋书》,[唐]房玄龄等撰,中华书局,1974年版。
    《嵇康集校注》,[魏]嵇康撰,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撰,中华书局,1975年。
    《剑南诗稿校注》,[宋]陆游撰,钱仲联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霁山集》,[宋]林景熙著,中华书局,1960年。
    《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编选,上海市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撰,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何长人集》,[明]何庆元撰,明万历刻本。
    《孔子家语》,廖名春、邹新明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礼记正义》,[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等正义,黄侃经文句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列仙传》,[汉]刘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街之撰,《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1989年。
    《刘长卿诗编年笺注》,[唐]刘长卿撰,储仲君编年笺注,中华书局1996年。
    《历代赋汇》,[清]陈元龙辑,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年。
    《李太白全集》,[唐]李白撰,[清]王琦注,中华书局1977年版。
    《论语集注》,[宋]朱熹撰,齐鲁书社,1992年版。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老子注》,[春秋]李耳著,[魏]王弼注,《诸子集成》第3册,中华书局,1954年。
    《李峤诗注苏味道诗注》,[唐]李峤、[唐]苏味道撰,徐定祥注,上海古籍出版 社,1995年。
    《柳河东集》,[唐]柳宗元撰,中华书局,1960。
    《李绅集校注》,[唐]李绅著,卢燕平校注,中华书局,2009年。
    《李攀龙集》,[明]李攀龙著,李伯奇点校,济南:齐鲁书社1993年版,第14页。
    《李纲全集》,[宋]李纲著,岳麓书社,2004年。
    《李东阳集》,[明]李东阳撰,岳麓书社,1984年。
    《李贺集》,[唐]李贺著,王友胜、李德辉校注,岳麓书社,2003。
    《栾城集》,[宋]苏辙著,曾枣庄、马德富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卢照邻集编年笺注》,[唐]卢照邻著,任国绪笺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李杜诗学》,杨义著,北京出版社,2001年。
    《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唐]刘禹锡著,陶敏、陶红雨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
    《吕氏春秋》,(秦)吕不韦编撰,[汉]高诱注,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列子集释》,杨伯峻撰,中华书局,1979年。
    《梁园寓稿》,[明]王翰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陆机集》,[晋]陆机著,金涛声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
    《庐山志》,吴宗慈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林和靖诗集》,[宋]林逋著,沈幼征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康熙御定历代题画诗》,[清]陈邦彦选编,北京古籍出版社,1996年。
    《列朝诗集》,[清]钱谦益编著,中华书局,2007年。
    《李商隐诗歌集解》,刘学锴、余恕诚著,中华书局,1988年。
    《李群玉诗集》,[唐]李群玉著,羊春秋辑注,岳麓书社,1987年。
    《芦川归来集》,[宋]张元干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梁书》,[唐]姚思廉撰,中华书局,1973年。
    《毛诗正义》,[汉]毛亨传,[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孟东野诗集》,[唐]孟郊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
    《孟浩然诗集笺注》,[唐]孟浩然著,佟培基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明代心学与诗学》,左东岭著,学苑出版社,2002。
    《明诗纪事》,陈田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墨子集解》,张纯一编著,成都古籍书店,1988年。
    《牧斋初学集》,[清]钱谦益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南史》,[唐]李延寿撰,中华书局,1975年。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明诗别裁集》,[清]沈德潜选编,李索、王萍点校,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南村辍耕录》,[元]陶宗仪著,武克忠,尹贵友校点,齐鲁书社,2007年。
    《纳兰成德诗集、诗论笺注》,[清]纳兰性德撰,马乃骝、寇宗基编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
    《明词综》,[清]王昶辑,王兆鹏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
    《欧阳修集编年笺注》,[宋]欧阳修著,李之亮编年笺注,巴蜀书社,2007年。
    《佩文斋广群芳谱》,[清]汪灏,张逸少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潘岳集校注》,董志广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曝书亭集》,[清]朱彝尊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皮子文数》,[唐]皮日休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全汉赋校注》,费振刚、仇仲谦、刘南平校注,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校,中华书局1958年版。
    《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丁福保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中华书局,1983年第1版。
    《全唐诗》,[清]彭定求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全宋词》,唐圭璋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全宋诗》,傅璇琮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全元散曲》,隋树森编,中华书局,1964年版。
    《全元文》,李修生主编,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
    《全清词》,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全清词》编纂研究室编,中华书局,2002年。
    《清名家诗丛刊初集·施闰章》,钟振振主编,广陵书社,2005年版。
    《全敦煌诗》,张锡厚主编,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
    《全唐小说》,王汝涛编校,山东文艺出版社,1993年
    《全宋笔记》,朱易安、傅璇宗等主编,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大象出版社,2003年。
    《全元曲》,张月中,王钢主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
    《前汉书》,[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98年。
    《清诗别裁集》,[清]深德潜编,中华书局1975年。
    《畦乐诗集》,[明]梁兰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秋崖诗词校注》,[宋]方岳撰,秦效成校注,黄山书社,1998年
    《蒲松龄全集》,[清]蒲松龄著,盛伟编,学林出版社,1998年。
    《潜夫论》,[东汉]王符撰,[清]汪继培笺,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淮海集笺注》,[宋]秦观撰,徐培均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清容居士集》,[元]袁桷撰,中华书局,1985年
    《丘逢甲文集》,丘晨波、黄志萍、李尚行等编,花城出版社,1994年。
    《容斋续笔》,[宋]洪迈著,鲁同群、刘宏起点校,北京: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5年。
    《人生小品集》,林语堂著,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
    《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蒋寅编译,凤凰出版社,2008版。
    《齐东野语》,[宋]周密撰,张茂鹏点校,中华书局,1983年.
    《史记》,[汉]司马迁撰,[南朝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中华书局,1959年。
    《尚书正义》,[唐]孔颖达等正义,影印阮刻《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
    《三国志》,[晋]陈寿撰,裴松之注,《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三朝北盟会编》,[宋]徐梦莘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神农本草经》,吴普等述,孙星衍、孙冯冀辑,《丛书集成初编》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
    《宋书》,[梁]沈约撰,中华书局,1974年
    《宋史》,[元]脱脱等撰,中华书局,1977年。
    《宋代辞赋全编》,曾枣庄,吴洪泽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世说新语校笺》,[南朝]刘义庆著,徐震堮校笺,中华书局,1984年。
    《司马温公集编年笺注》,[宋]司马光著,李之亮笺注,巴蜀书社,2009年
    《苏东坡全集》,[宋]苏东坡著,毛德富等主编,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8年。
    《山谷诗集注》,[宋]黄庭坚著,[宋]任渊、[宋]史容、[宋]史季温注,上海古 籍出版社,2003年。
    《山谷词》,[宋]黄庭坚著;马兴荣,祝振玉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石林诗话》,[宋]叶梦得撰,中华书局,1991年。
    《赵孟頫集》,任道斌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
    《宋诗纪事》,[宋]厉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宋元词话》,施蛰存、陈如江辑录,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
    《山中白云词》,[宋]张炎撰,中华书局,1983年
    《石湖词校注》,[宋]范成大撰,黄獓注,济南:齐鲁书社1989年
    《沈佺期宋之问集校注》,[唐]沈佺期、[唐]宋之问撰,陶敏、易淑琼校注,中华书局,2001年。
    《四书集注》,[宋]朱熹集注,陈戍国标点,岳麓书社,2004年。
    《宋元明诗概说》,[日]吉川幸次郎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
    《苏轼词集》,[宋]苏轼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苏轼研究》,王水照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沈约集校笺》,[南朝梁]沈约著,陈庆元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搜神记》,[晋]干宝撰,汪绍楹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
    《清名家诗丛刊初集》,钟振振主编,广陵书社,2005年。
    《山水田园诗派研究》,葛晓音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
    《水浒传》,[明]施耐庵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
    《宋代经济谱录》,黄纯艳、战秀梅点校,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
    《室名别号索引》,陈乃斡著,中华书局,1957年。
    《三辅黄图校注》,何清谷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9页。
    《说郛》,[明]陶宗仪撰,中国书店,1986年。
    《商君书校注》,[战国]商鞅撰,张觉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
    《陶渊明集》,[晋]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中华书局,1979年。
    《太平御览》,[宋]李防著,中华书局,1960年版。
    《太平广记》,[宋]李防等编,中华书局,1961年。
    《艇斋诗话》,[宋]曾季狸撰,中华书局,1985年。
    《唐宋诗美学与艺术论》,[唐]陶文鹏,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陶庵梦忆》,[明]张岱撰,中华书局,1985年。
    《陶弘景集校注》,[梁]陶弘景著,王京州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汤显祖集》,徐朔方笺校,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辑,中华书局,1962年。
    《王右丞集笺注》,[唐]王维撰,[清]赵殿成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61年。
    《文选》,[南朝梁]萧统编,([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中华书局,1987年。
    《文苑英华》,[宋]李昉等编,中华书局,1966年。
    《五灯会元》,[宋]普济,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文天祥全集》,[宋]文天祥著,熊飞等校点,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文子校注》,彭裕商校注,巴蜀书社,2006年。
    《王荆文公诗笺注》,[宋]王安石撰,[宋]李壁笺注,中华书局,1958年。
    《王子安集》,[唐]王勃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版,第15页。
    《王令集》,[宋]王令著,沈文倬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王十朋全集》,[宋]王十朋著,梅溪集重刊委员会编,上海古籍,1998年版。
    《王昌龄集编年校注》,[唐]王昌龄著,胡问涛、罗琴校注,巴蜀书社,2000年。
    《文宪集》,[明]宋濂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建诗集校注》,[唐]王建撰,王宗棠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绩诗注》,[唐]王绩撰,王国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汪元量集校注》,[宋]汪元量著,胡才甫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
    《围棋与中国文化》,何云波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中华书局,1983年。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撰,中华书局,1975年。
    《新元史》,[民国]柯劭态等撰,余大均标点,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荀子校释》,[战国]荀况著,王天海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谢宣城全集》,[南齐]谢朓著,陈冠球编注,大连出版社,1998年。
    《学斋占毕》,[宋]史绳祖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雪楼集》,[元]程文海撰,《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相山集点校》,[宋]王之道著;沈怀玉,凌波点校,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
    《闲情偶寄》,[清]李渔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西游记》,[明]吴承恩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
    《学易集》,[宋]刘跂撰,中华书局,1985年。
    《小窗幽记》,[明]陈眉公辑,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闲闲老人滏水文集》,[金]赵秉文著,中华书局,1985年。
    《新序详注》,[汉]刘向撰,赵仲邑注,中华书局,1997年。
    《谢灵运集》,[南朝宋]谢灵运著,李运富编注,岳麓书社,1999年版。
    《须溪词》,[宋]刘辰翁撰,萧逸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小仓山房诗文集》,[清]袁枚著,周本淳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越绝书》,[东汉]袁康、吴平辑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中华书局,1979年
    《元稹集》,[唐]元稹撰,中华书局,1982年
    《元诗选》,[清]顾嗣立编,中华书局,1987年版。
    《元诗选补遗》,[清]钱熙彦编次,中华书局,2002年。
    《元次山集》,[唐]元结著,中华书局,1960年
    《元诗别裁集》,[清]张景星等选编,奚海、牛春青点校,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逸周书汇校辑注》,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艺文类聚》,[唐]欧阳询撰,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65年第1版。
    《庾子山集注》,[南北朝]庾信撰,倪璠注,许逸民点校,中华书局,1980。
    《岳阳风土记》,[宋]范致明撰,[明]吴琯校,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艺概》,[清]刘熙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杨万里诗文集》,[宋]杨万里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盐铁论校注》,[汉]桓宽著,王利器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3年。
    《夷坚志》,[宋]洪迈撰,何卓点校,中华书局,1981年。
    《燕闲录》,[明]陆深著,中华书局,1985年。
    《野客丛书》,[宋]王楙撰,郑明、王义耀校点,《宋元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忠肃集》,[明]于谦撰,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庄子集解》,王先谦注,中华书局,1954年
    《郑谷诗集笺注》,[唐]郑谷著,严寿怜等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贞一斋诗说》,[清]李重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中州集》,[会]元好问编,中华书局,1959年。
    《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周行己集》,[宋]周行己撰,周梦嶷笺校,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
    《张可久集校注》,[元]张可久著,吕薇芬、杨镰校注,浙江古籍出版社,1995年。
    《周易正义》,[唐]孔颖达著,余德培点校,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周礼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黄侃经文句读,《十三经注疏》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珠玉词》,[宋]晏殊撰,胡士明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昭明太子集校注》,[南朝梁]萧统著,俞绍初校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
    《湛然居士文集》,[元]耶律楚材著,谢方点校,中华书局,198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