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按照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文学研究的基本角度,对汉魏晋南北文学中的寓言文学,以专题的形式作了梳理。
     本文将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回顾相关寓言研究现状,参考既有研究,重新界定寓言的范围。
     第一章是先秦寓言的概述。第二、三章是汉魏晋南北朝寓言概述,着眼于寓言的时代性,思想、价值观的变迁对寓言文学的影响,对先秦寓言的发生及其特点,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继承与发展,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分期与阶段发展,进行较具体的、系统性的研究。并且通过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存在样态,先细致梳理描述那些现存史料中存在比较多的寓言的时代、真伪、分类性质等等,然后再与先秦比较,指出其同与异。
     第四章到六章是从形象、结构、语言等方面分层阐述寓言本身的文学价值和特征。
     第四章是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寓意与形象。寓言的形象是作者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认识而塑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透过寓言的类型化形象,了解作者反映的生活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思想内容与形象的共同点是多样化倾向,比以前的寓言作品功利性因素减弱,表现的内涵更为深化,而且形象之间的关系更复杂化,形象的角色也有所不同。通过分析一个个形象的意味与形象之间的关系,确认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丰富多彩性。
     第五章,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最突出的特点是虚构性的故事与作者寓意的阐述并存,本章通过显示这种单元在寓言结构中的作用,发现结构的一般特征,总结多种主旨呈现方式以及这些主旨呈现方式在寓言结构中的作用。
     第六章则是汉魏晋南北朝寓言的语言特征分析,从语言角度来细致、准确地揭示汉魏晋南北寓言的内涵,通过作品里的词语、句子上的分析,探求怎样提高故事的整体性,怎样经营内容与形式的调合,以帮助读者对寓言的深刻理解。
This is the first paper which studies on Allegoric Tales from Han Dynasty to the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six chapters as following:
     In the introduction, present previous researches on Allegoric Tales. And introduce the purpose and meaning of this paper. To confine my research scope, make definition for Allegoric Tales.
     At the Chapter 1,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 and characteristic of Allegoric Tales in pre-Qin Dynasty. Since Allegoric Tales had been formed its basic structure in this period, focu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Allegoric Tales and the class of the authors.
     At the Chapter 2 and 3, give an outline of the Development of Allegoric Tales from Han Dynasty to the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description methods.
     From Chapter 4 to Chapter 6, I state the meanings of Allegoric Tales in the aspects of imag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In Allegoric Tales, since the image is a character presenting the authors' viewpoint, the typical image coul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purpose of the author.
     In the process of overcoming Allegoric Tales'public interest, a wide range of persons'images are depicted in a various ways. 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e depiction is not only simple description of the images but also description of relation between the images.
     Another significant characteristic of Allegoric Tales is that the stories and the subjects what the author wants to say are stated at the same place. Therefore, Allegoric Tales have a unique narrative structure. find characteristic of Allegoric Tales by analysis of this narrative structure of Allegoric Tales.
     According to these proofs, find that the Allegoric Tales from Han Dynasty to the Wei, Jin a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did not succeed to achievements of Pre-Qin Dynasty's Allegoric Tales simply. This has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its unique expression method based on the rule of the internal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s.
引文
1《中国古代寓言史》,骆驼出版社,1976年,1-2页。
    1胡怀琛在《中国寓言研究》中曾提到过这种困难:“我曾有过编辑中国寓言全集的计划。但是,觉得很困难。汉、魏以前的寓言,可以搜罗完全;汉、魏以后,散见在人家文集中的寓言,浩如烟海,是无法搜罗完毕的。”商务印书馆,1930年,42页。
    2郭庆藩撰、王孝焦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5年,947页。
    3郭庆藩撰、王孝焦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5年,1098页。
    4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245页。
    5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5年,947页。
    6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85年,947页。
    7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245页。
    8段玉裁《说文解字·宀部》中对“寓”和“寄”的解释是“寓,寄也,从宀禺声,切牛贝。寄,托也,从宀奇声。”中华书局,2007年,151页。
    1转引陈蒲清《中国寓言史》,骆驼出版社,1976年,4页。
    2白本松在《先秦寓言史》中提到《周易》中有四十余首的寓言作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3页。
    1寓、偶二字上古完全同音。
    2刘向《七略别录》:“庄子又作人姓名,使相与语,是寄托于其人,故庄子有寓言篇。”载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四)·史编目录类》,广陵书社,2004年,2479页;杨伯峻《列子集释》附录二刘向《列子新书目录》:“且多寓言”注释“‘寓’《释文》作‘偶’,云:音遇。刘向《别录》云,偶言者,作人姓名,使相与语。《史记》读为寓。”中华书局,2007年,278页。
    3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194-195页。
    4[台]洪梅珍《(百喻经)故事的文学特质(上)》,《普门学报》,第36期,2006年,66页。
    5彭定求编《全唐诗》第二十四册卷八百三十八,中华书局,2003年,9443页。
    1胡怀琛《中国寓言研究》,商务印书馆,1930年,1-2页。
    2王焕镰著《先秦寓言研究》,朱宏达遍《先秦文学著述四种》,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9页。
    3兆文等《中国历代寓言选·前言》,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1页。
    4周明《中国古代散文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420页。
    5陈蒲清《中国经典寓言》,岳麓书社,2005年,1页。
    6《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2334页。
    1侯健主编《中国小说大辞典》,作家出版社,1991年,66页。
    2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31页。
    3除了上述提到的辞书中的定义之外,还有众多的作家,理论家也表述过寓言的界定。当代著名的批评家艾伯拉姆斯界定说:“寓言是一种叙事,它的行为者和行为,有时包括背景经过作家刻意的创作,其目的不但使它们本身有意义,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提示出一种相关的第二层面的人物,事物,概念或事件”;浪漫派文学代言人柯勒律治的定义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很慎重的把寓言作品定义为运用一套行为者和形象及其相应的行为和随应物以伪装的形式来表达道德品质,或本身并非感知客体的理性概念,或别的形象,行为者,行为,命运或环境,其结果是差异性随处可见,而相似性也就被隐隐约约地暗示出来。这样各个部分也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普鲁塔克则是最先使用这一术语的古典作家,他的定义简洁并抓住了事物的本质,体现了哲人的智慧”;叙述是一件事而理解的是另一件事。对寓言进行过系统研究的学者安格尼斯·佛莱切的定义则更言简意赅:“简言之,寓言就是言此意彼。”转引吴秋林《世界寓言史》,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4年,5页。
    4第一编《寓言的本质》:他在该书上介绍对fable、arable、allegory三种体裁的1963年版《标准参考百 科全书》为例;fable:是文学上表述虚构故事情节的术语,但更为经常的是特指那些用散文或诗歌写作的以一个故事来表达某一普遍道德观念或崇高真理的文学体裁。这道德观念总是用象征的方法表现出来,它常常是通过生物无生物之间特别是被赋予了人们理性特征的动物之间的矛盾斗争表现出来。arable:在古希腊语及希腊文《新约》中,该词专用以表示有意传播神或宗教真理而虚构的短篇叙事作品。Allegory:种叙述文体。它直接叙述某一情节而目的在于暗示另一件事,以使读者明确了解并得到教益。其运用的讽喻手法通常是象征手法和拟人手法。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2-3页。
    1胡怀琛《中国寓言研究》,商务印书馆,1930年,7页。
    2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11页。
    3公木《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年,22页。
    4[台]洪梅珍《(百喻经)故事的文学特质(上)》,《普门学报》,第36期,2006年,69页。
    1汪惠敏《先秦寓言的考察—兼评李奕定著(中国历代寓言选集)》,《文学评论》第五集,[台]书评书目出版社,1978年,7页。
    2周明在《中国古代散文艺术》中,散文大致分为四大类,记叙描写类、议论辩驳类、明志抒情类、讽喻讥刺类,寓言归属于讽喻讥刺类,说:“讽喻类散文的范围比较宽,包括寓言、讥刺散文和讽喻散文这三个性质、手法相近又各有特色的分支。”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398页。
    3谌东彪《略论古代散文的文体分类》;孙以昭、陶新民主编《中国古代散文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28页。
    1[台]李富轩、李燕《中国古代寓言史》,志一出版社,1998年,207页。
    1[台]李富轩、李燕《中国古代寓言史》,志一出版社,1998年,4-5页。
    1胡怀琛在《中国寓言研究》中,举《墨子》中寓言四篇,认为中国寓言产生比《庄子》、《孟子》要早一些。商务印书馆,1930年,43-46页。
    2高亨在《周易杂论》中,举《睽》六三、《困》六三、《井》三篇,看作小小的寓言。载《高亨著作集林》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86-487页。
    3公木《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年,65页。
    4陈蒲清《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21页。
    1详见白本松《先秦寓言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0-11页。
    2何新《中国古代社会史的重新认识》,《反思与挑战》,风云时代出版社,1991年,67-84页。
    3同上。
    4参见袁珂《古代神话的发展及其流传演变》,《民间文学论坛》,1982年;武世珍《再论古代神话的发展和演变》《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甘万莲《试论神话的文学化》,《思想战线》,1985年。
    5[法]列维·布留尔著、丁由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100页。
    1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左下》,中华书局,2003年,297页。
    2王焕镰著《先秦寓言研究》:他认寓言从比喻的形式发展,大量的民歌转入文人手中,学习《诗经》的比兴,春秋时期流行用喻言相文答得作风,以后简短的比喻,内容形式上,不够传达作者的意思,于是创造了有故事性有人物形象的寓言。载朱宏达遍《先秦文学著述四种》,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9页。
    3高亨在《周易杂论》中对《睽》六三、《困》六三、《井》三篇说:“以上三个短歌虽然简短,然而都有人物和故事情节,都有主题思想,都能说明一种道理。”载《高亨著作集林》第一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487页。
    4陈鼓应、赵建伟注释《周易今注今译·井》,商务印书馆,2005年,426页。
    1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年,1395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99年,1359页。
    3顾颉刚、刘起舒《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1517页。
    4司马迁《报任安书》,载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司马迁传》,中华书局,1999年,2066页。
    5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27页。
    6孙诒让撰《周礼正义·占人》第七册,中华书局,2000年,1963页。
    1左丘明传、杜预注《春秋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8页。
    2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襄公十五年》,中华书局,2000年,1024页。
    3白本松在《先秦寓言史》中,认为这个故事是不真实的,可见虚构痕迹,因为献玉之宋人无姓名,“富而后使复其所”亦不可能的。湖南教育出版社,200年,48页。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1378页。
    2唐兰在《春秋战国是封建割据时代》中,说:“士在春秋时期是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他们有的是出身于贵族家庭的,有的则是从平民中上升的。……庶人工商逐渐解放,士和庶人工商的界限,到春秋末年时实际上已经打得很乱了。”载《中华文史论丛》第3辑,1963年,28-29页。
    3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昭公三十二年》,中华书局,2000年,1519-1520页。
    4徐元诰撰《国语集解·晋语九》,中华书局,2002年,453页。
    5黎翔凤《管子校注·小匡》,中华书局,2004年,401页。
    1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孟夏纪·尊师》,中华书局,2009年,93-94页。
    2西周的官学分为两种类型:国学与乡学,学为上层贵族而设,其中又分大学和小学两级。小学为童蒙之学,主要学习书、数一类基础文化知识,大学学习礼、乐、射、御等军事和治国理政的文化知识,设在周天子王都的大学叫“辟雍”,设在诸侯国都邑的大学叫“泮宫”,国学中的教师一般由有知识有经验的王官兼任,乡学是设在一般城市或都邑近郊的地方学校,在乡学就学的主要是士人以上的低级贵族。
    3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中提出“文化事务专家”的概念,孔子对诗、书、礼、乐的王官之学突破,是人类理性认识发展过程中从来未增有的一种高度飞跃,看作“哲学的突破”,其结果形成文化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两种知识阶层。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19-24页。
    4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孝行览·遇合》,中华书局,2009年,342页。
    1王先谦撰《庄子集解·杂篇·天下》,中华书局,1987年,295页。
    2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说难》,中华书局,2003年,94-95页。
    3何建章注释《战国策注释·齐策第一》,中华书局,1996年,297-298页。
    4陈蒲清在《中国古代寓言史》中提到的先秦寓言超过400篇。骆驼出版社,1976年。虽然学者间寓言的定义和范围有歧义,比如韩国学者权锡焕在《先秦寓言研究》中,先秦寓言提到312篇,但其数量还是令人瞩目。成均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3年。
    1刘宝楠撰《论语正义·泰伯》,中华书局,2007年,303页。
    2刘宝楠撰《论语正义·泰伯》,中华书局,2007年,296-297页。
    3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尽心上》,中华书局,1996年,946页。
    1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尽心上》,中华书局,1996年,926-927页。
    2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滕文公下》,中华书局,1996年,456页。
    3洪波在《孟子散文的论辩方法》中,把孟子的论辩方法概括为四个种类:逐层推论法,破斥两端法,新论点题提示法,例证法。载《宜宾师专学报》第一期,1982年。
    4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梁惠王上》,中华书局,1996年,80页。
    5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梁惠王上》,中华书局,1996年,83页。
    6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公孙丑上》,中华书局,1996年,204-206页。
    1孙诒让撰《墨子间诂·耕柱篇》,中华书局,2001年,427页。
    2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3页。
    3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逍遥游》,中华书局,1987年,3-4页。
    1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德充符》,中华书局,1987年,54页。
    2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至乐》,中华书局,1987年,150-151页。
    1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喻老》,中华书局,2003年,161页。
    2朱谦之撰《老子校释·六十三章》,中华书局,2000年,256-257页。
    1《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年,129-133页。
    2《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年,129页。
    3《先秦寓言史》,河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237页。
    4据公木统计,在韩非子340则寓言故事中,改造加工历史故事成为寓言的260则,约占总数的76%。白本松推测从题材来源的角度考察,属于历史故事的超过260则。
    1详见公木《先秦寓言概论》,齐鲁书社,1984年,181-199页。
    2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梁惠王上》,中华书局,1996年,51-53页。
    1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应帝王》,中华书局,1987年,71页。
    2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右下》,中华书局,2003年,332页。
    3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右下》,中华书局,2003年,338页。
    1何建章注释《战国策注释·楚策一》,中华书局,1996年,487页。
    2杨伯峻撰《列子集释·说符》,中华书局,1979年,271页。
    3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五蠹》,中华书局,2003年,442-443页。
    4这两则寓言以外,先秦诸子寓言中,常见宋人形象。比如《孟子》“揠苗助长”、《韩非子·说难》“智子疑邻”、《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重带自束”、《吕氏春秋·淫辞》“澄子寻衣”、《吕氏春秋·用民》“杀马取道”、《吕氏春秋·察传》“穿井得人”、《吕氏春秋·别类》“生木为室”、《战国策·魏策三》“宋人名母”、《列子·杨朱》“田夫献曝”等等。
    1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应帝王》,中华书局,1987年,71页。
    2孙诒让撰《墨子间诂·所染》,中华书局,2001年,11-12页。
    3孙诒让撰《墨子间诂·鲁问》,中华书局,2001年,480-481页。
    1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告子上》,中华书局,1996年,779页。
    2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离娄下》,中华书局,1996年,608页。
    3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人间世》,中华书局,1987年,41-42页。
    1白本松《先秦寓言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78页。
    2《历代寓言选·前言》,中国青年出版社,1983年,3页。
    1《新语》2《法言》2《论衡》5《楚辞章句》1《新论》3《申监》2《春秋繁露》1《孔丛子》3《阙子》1《谰言》1《孔子家语》1
    2《易林》1《风俗通义》3
    3西汉贾谊在《过秦论》中指出,秦国迅速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仁义不施”。秦王朝的暴政,在政治上表现为以严刑酷法维护皇权,在经济上表现为以苛税苦役盘剥百姓,在文化上则表现为禁锢思想的文化专制。它的“焚书坑儒”,使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风气戛然而止,造成秦代文学在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萧条和冷落。
    1刘宝楠撰《论语正义·宪问》,中华书局,1998年,558页。
    2刘宝楠撰《论语正义·泰伯》,中华书局,1998年,280页。
    3高月《论刘向<说苑>的历史意识》,《西南大学学报》第35卷第4期,2009年,174页。
    4“轴心时代(Axial Age)"这个概念是德国学者卡尔·雅斯贝尔(Karl Jaspers)在《智慧之路》中提出来的。他说:“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约在前800年至前200年间的精神发展,似乎构成了这么一个轴心。在那个时代中,像我们今日所与共同生活的人。因此,我们把这一时期命名为“轴心时代”,许多辉煌大事都在这段时间中发生。在中国出现了孔子、老子,一切中国哲学的各种流派于是兴起,然后是墨子、庄子以及其它不胜枚举的诸子百家。人类精神的基础同时独立地奠定于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 腊……这个时代产生了我们至今仍在其中思想的基本范畴,创造了人们至今仍赖以生活的世界宗教。”周行之译,[台]志文出版社,1975年,117页。
    1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76页。
    2高月《论刘向(说苑>的历史意识》,《西南大学学报》第35卷第4期,2009年,175页。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99年,1520-1521页。
    4参见韩兆琦《史记通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63页。
    1司马迁撰、裴驷集解《史记·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2423-2424页。
    2司马迁撰、裴驷集解《史记·张仪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1811-1812页。
    2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81年,103页。
    1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一》,中华书局,1981年,772页。
    2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二》,中华书局,1981年,136页。
    3艾春明《韩诗外传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25页。
    4曾巩撰《曾巩集·说苑目录序》,中华书局,1984年,191页。
    5详见艾春明《韩诗外传研究》中“《说苑》引书方式统计表”。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122-123页。
    6艾春明《韩诗外传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90-95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政理》,中华书局,2009年,148-149页。
    2《说苑》政理篇开端说:“政有三品,王者之政化之,霸者之政威之,强者之政胁之,夫此三者各有所施,而化之为贵矣。”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143页。
    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政理》,中华书局,2009年,143页。
    4刘宝楠撰《论语正义·尧曰》,中华书局,1998年,767页。
    5李零《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三联书店,2004年,221页。
    6《杨义文存》第六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145页。
    1司马迁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2084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贾邹枚路传》,中华书局,1999年,1785-1786页。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贾山传》,中华书局,1999年,1785-1786页。
    4对《过秦论》,历代文人给予极高评价,比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体性》说“贾生俊发,文洁而体清”;姚鼐在《古文辞类纂》中说:“秦之过,此在结语二局,通篇全不提破,千回万转之后,方徐徐说出便住。 从来古文无此作法。尤妙在论秦之强处,层层叠叠,说了无数才转入陈涉;又将陈涉之弱处,层层叠叠说了无数,才转入陈涉;又将陈涉之弱处,层层叠叠说了无数,再转六国。然后以秦之能攻不能守处作一问难,迫出正意。段段看来,都是山穷水尽之际得绝处逢生之妙。此等笔力,即求之西汉中,亦不易得也。”现代学者此文妙在气势之后评价说:“使全文充满了不可阻挡的气势,在这方面,显然又大大超过贾山和陆贾。”载漆绪邦主编《中国散文通史》上册,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280页。
    1司马迁撰《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2084页。
    2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29页。
    3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62页。
    4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51页。
    5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67页。
    6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75-76页。
    1司马迁撰《史记·秦始皇本记》,中华书局,1999年,193页。
    1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50页。
    2[台]李富轩《中国古代寓言史》,志一出版社,1998年,176页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99年,1367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君道》,中华书局,2009年,30页。
    2徐复观在《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中提到刘向的“依兴古事”著书,受到孔子《春秋》之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1页。
    3《汉书·艺文志》中说“刘向《说老子》四篇”,可以推论影响到道家之说。而徐复观在《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中说“《新序》、《说苑》看,刘向所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愈老而愈薄,故《说老子》当成于早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4页。
    4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楚元王传》,中华书局,1999年,1531页。
    5余嘉锡《古书通例·叙刘向之校雠编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4页。
    6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东方出版社,1996年,3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802-806页。
    2谭献著,范旭仑、牟小朋整理《复堂日记》,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49页。
    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臣术》,中华书局,2009年,34页。
    4“六正”:圣臣、良臣、忠臣、智臣、贞臣、直臣;“六邪”:具臣、谀臣、奸臣、谗臣、赋臣、亡国之臣。
    5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臣术》,中华书局,2009年,52页。
    6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正谏》,中华书局,2009年,206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正谏》,中华书局,2009年,212-212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79页。
    3刘向采用历史故事著书,高月在《论刘向(说苑)的历史意识》中提出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和历史故事本身的特点有关。如前所述,历史故事具有“信实”、生动等特点,很容易被对方接受。这里的“信实”不是史料的完全真实,而是指故事逻辑的真实。在长期的史学氛围的影响下,他编撰《说苑》时,在尊重历史典籍原貌的时候,也不完全相信史料的真实性,他只在乎其逻辑上的真实能否为他所用。其二是受到先秦两汉时期社会思潮的影响。先秦是一个“杂学”的时代。在那个文化高涨、思想解放的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学术奇葩竞相绽放。再次,和刘向“昧死以进谏”的心态有关。刘向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有深沉的政治忧患意识,有“吾而不言,孰当言者”的历史责任感。载《西南大学学报》第35卷第4期,2009年,176页。
    1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一》,中华书局,1981年,771页。
    2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75页。
    1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62-263页。
    2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50页。
    3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80页。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中华书局,1999年,1355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3613页。
    3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二》,中华书局,1981年,136页。
    1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316-317页。
    2孔颖达《周易正义·系辞上》,《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6年,76页。
    3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经部·诗类二》,中华书局,1981年,136页。
    4“彦”是俊杰的意思,在李学勤主编《毛诗正义传》中,云:“彦,士之美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292页。
    1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七》,中华书局,2005年,239-241页。
    2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召南·草虫》,中华书局,2005年,20页。
    3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104-105页。
    4严北溟《中国古代哲学寓言故事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254页。
    1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248页。
    2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100-103页。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中华书局,1999年,1652页。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1375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1375页。
    3高诱《叙目》,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2页。
    4高诱《叙目》,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2页。
    5何宁《淮南子集释·要略》,中华书局,1998年,1438-1439页。
    6马庆洲《(淮南子)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78页。
    7何宁《淮南子集释·要略》,中华书局,1998年,1446-1447页。
    1转引刘康德撰《淮南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570页。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874-877页。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833-834页。
    4何宁《淮南子集释·要略》,中华书局,1998年,1451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要略》,中华书局,1998年,1451页。
    2何宁《淮南子集释·人间》,中华书局,1998年,1256页。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101-1102页。
    1纪昀总纂《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儒家类一》,中华书局,1981年,772页。
    2《中国古代寓言史》,骆驼出版社,1976年,107页。
    1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79-80页。
    2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264页。
    1《阮嗣宗集》1《孙子》1《万机论》1《颜氏家训》3《文选》1《西京杂记》1
    2《异苑》2《幽明录》2《宣验记》1《续齐谐记》1《殷芸小说》3
    3《涅槃经》1《大藏严论经》3《僧纸律》1《智度论》1《杂譬喻经》5《十诵律》2《生经》1《佛本行集经》1《出曜经》2《杂宝藏经》1《六祖坛经》1《经律异相》1
    1《后汉书》7《三国志》4《魏书》2《宋书》1《晋书》4《梁书》1《南史》2《北史》1
    2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16页。
    3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9页。
    4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谈丛》,中华书局,2009年,401页。
    1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520页。
    1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第三十一;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798页。
    1萧绎《金楼子》,[台]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1978年,451页。
    2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4-5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201页。
    1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859页。
    2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857页。
    3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858页。
    4房玄龄等撰《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中华书局,1999年,1434页。
    5李剑国在《唐前志怪小说史》中,说:“干宝充分理解一般‘好事之士’的阅读期待,可以说他为读者预设的期待视野统一在宗教鬼神的认同和好奇心理的舒纡上。”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303页。
    6李延寿撰《南史》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五,中华书局,1999年,1059页。
    7李延寿撰《北史》卷四十三列传第三十一,中华书局,1999年,1063页。
    1魏徵撰《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三,中华书局,1999年,953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86页。
    3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119页。
    1有的学者称为世族,可是笔者的主旨都包括家属和文人聚会,其范围扩大一点成为士族。以前许多学者对士族和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关系进行过研究,比如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胡国瑞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等。90年代以来,随着历史、社会学的对家族研究的流行,可会更深入的研究。刘跃进在《文阀士族与永明文学》中,探讨“竟陵八友”的文化活动与他们的影响力。
    2[美]亚伯纳·柯恩著、宋光宇译《权力结构与符号象征》,金枫出版社,1987年,146-149页。
    3梅家玲《汉魏六朝文学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154-155页。
    4刘义庆著、刘孝标注、杨勇校笺《世说新语汪藻人名谱笺》,《世说新语校笺》第四册,中华书局,2006年,5页。
    1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131页。
    2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306页。
    3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937页。
    1钟嵘著《诗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71页。
    2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德行》,中华书局,2007年,8页。
    3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容止》,中华书局,2007年,716页。
    4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99年,974页。
    1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259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附录《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鲁迅全集》第九卷,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319页。
    3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578页。
    4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131页。
    5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1091-1092页。
    6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9年,285页。
    1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163页。
    2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
    3郭艳《试论<世说新语)的文学性》,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18-19页。
    4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114页。
    5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2页。
    1王利器《历代笑话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3页。
    1魏徵撰《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99年,1011页。
    2吴曾《能改斋漫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84页。
    3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84页。
    4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83页。
    5《中国古代寓言史》,[台]志一出版社,1998年,242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83页。
    2李昉撰《太平御览(五)》卷四百八十六人事部一百二十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83页。
    3李剑国在《唐前志怪小说史》中说“魏晋志怪有二十余种,《列异传》、《异说》、《神异传》、《异林》、《神异记》、《外国图》、《博物志》等;东晋志怪有《志怪》、《灵魂志》、《怪异志》等;南朝志怪兴盛,作品最多,有《搜神后记》、《幽明录》、《异苑》、《续齐谐记》、《述异记》等”。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244、332、343页。
    1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序》,中华书局,2007年,19页。
    2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北京出版社,2003年,13-14页)、李剑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281页)等。
    3吴志达《中国文言小说史》(齐鲁书社,2005年,146页)、刘跃进主编《中国古代文学通论》(魏晋南北朝卷,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499-500页)等。
    4徐坚《初学记》卷二一文部纸第七,京华出版社,2000年,201页。
    5房玄龄等撰《晋书·干宝传》,中华书局,1999年,1433-1434页。
    6戴明扬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144页。
    7房玄龄等撰《晋书·干宝传》,中华书局,1999年,1433页。
    1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307页。
    2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慎行论·疑似》,中华书局,2009年,608-609页。
    1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405页。
    2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53页。
    3李剑国在《中国小说通史》中,说:“《搜神记》取材一方面是‘承于前载’,从今天看,录取的前人书约四十种左右,主要有《左传》、《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汉书》、《论衡》、《风俗统义》、《博物志》、《玄中记》、《列仙传》、《列异传》等。先唐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191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357页。
    2房玄龄等撰《晋书·干宝传》,中华书局,1999年,1434页。
    3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7页。
    4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魏晋玄学论稿》,三联书店,2009年,267页。
    1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99年,219页。
    2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人民出版社,1988年,83-86页。
    3张撝之《世说新语译注·前言》:“名士风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汉末名士重操守,讲气节;魏晋名士尚玄远,崇旷达。同是魏晋名士,正始名士如何晏、王弼、夏侯玄,与竹林名士如嵇康、向秀也有所不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17页。
    4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46页。
    5严可均辑,吴福祥、厚艳芬审订《全晋文(下)》,商务印书馆,2006年,1654页。
    1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31页。
    2严可均辑,吴福祥、厚艳芬审订《全晋文(下)》,商务印书馆,2006年,1656-1657页。
    1严可均辑,吴福祥、厚艳芬审订《全晋文(下)》,商务印书馆,2006年,1658页。
    1释慧皎《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11页。
    2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慎大览·察今》,中华书局,2009年,393页。
    3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36页。
    1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21页。
    2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第三十二;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十二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556页。
    1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20页。
    1陈文忠《文学美学与接受史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3页。
    2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495页。
    3同上。
    1叶维廉《中国诗学》,三联书店,1992年,137-138页。
    2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198页。
    1歌德和莱辛的话转引陈蒲清《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77页。
    2郑振铎《印度寓言·序》,《郑振铎全集》第13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12页。
    1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80页。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833-834页。
    1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2页。
    2刘义庆《宣验记》;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553页。
    3关于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时代,有各种传说,《三国志》卷三十裴注引《魏略·西戎传》是现存关于佛教东传的最早记载:“昔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屠经,曰复立者其人也。”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第三册卷三十,中华书局,1964年,859页。
    4详见安正燻《<法苑珠林>叙事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23页。
    1刘宝楠《论语·先进》,中华书局,2007年,449页。
    2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大宗师》,中华书局,1987年,58页。
    3在空间观上,佛教从佛法广大无边、无所不在的理念出发,把人间的佛教推向了无限辽远的宇宙之中,架构了凡人难以想象的宇宙立体空间论。这主要体现“三界”这一概念,三界分为欲界、色界、无界,认为有情众生均在此三界“生死流传”。
    4安正燻《<法苑株林)叙事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56页。
    5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39-41页。
    6孙昌武、李赓扬译注《杂譬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189页。
    1蛇、象等动物在先秦两汉寓言中很罕见,而魏晋南北朝佛经寓言中有着以前从没提到的这一类动物形象,由此可以推论印度民间动物故事很有可能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体现在这一时期的寓言作品中。
    2法显译《摩诃僧纸律》卷七;苏渊雷、高振农选辑《佛藏要籍选刊(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58页。
    3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五;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346页。
    1转引陈蒲清《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23页。
    1顾颉刚、刘起釪《尚书校释译论》,中华书局,2005年,1517页。
    2朱海雷撰《尸子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55页。
    1典型形象指的是小说或者戏剧等文学作品,又或者电影、电视剧等媒体作品中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典型形象又叫典型性格,是叙事文学的最高范畴。例如,鲁迅《阿Q正传》中的阿Q、《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等等。
    2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年,29页。
    3马振方在《小说艺术学》中,说:“人物说的话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其思想、愿望和心理,对话写得像 不像,好不好,直接关系作品的成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66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政理》,中华书局,2009年,148页。
    2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829-835页。
    1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2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奉使》,中华书局,2009年,306页。
    2陈蒲清《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22页。
    1陈蒲清《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58-59页。
    1朱宝荣《动物形象:小说研究中不应忽视的一隅》,《文艺理论与批评》第1期,2005年,115页。
    2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24-25页。
    3陈蒲清《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22页。
    1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6年,87页。
    2欧阳修撰《新唐书·王求礼传》,中华书局,1999年,3319页。
    3陈望道《美学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67-68页。
    4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6年,14页。
    1何建章《战国策注释·燕策一》,中华书局,1996年,1111页。
    2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季秋纪·精通》,中华书局,2009年,213页。
    1何建章《战国策注释·楚策四》,中华书局,1996年,590页。
    2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马蹄》,中华书局,1987年,83-84页。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859-862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99页。
    2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第十五;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346页。
    3竺佛念译《出曜经》卷第十四;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688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要略》,中华书局,1998年,1451页。
    2参见刘毓庆《诗经鸟类兴象与上古鸟占巫术》,《文艺研究》,2001年第3期,129-140页。
    3《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三联书店,1982年,107页。
    4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同类相动》,中华书局,2002年,360页。
    5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6年,82页。
    6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6年,37页。
    7孔颖达《周易正义》,《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96年,86页。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昭公十七年》,中华书局,2000年,1387页。
    2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547页。
    3李泽厚《美的历程》,《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10页。
    4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逍遥游》,中华书局,1987年,1页。
    5林小云《(庄子)中的真人和畸人形象》,《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第3卷第1期,2003年,13页。
    6参见《东北师范大学报》,1997年第6期,59-61页。
    1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逍遥游》,中华书局,1987年,1页。
    1[加]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说:“原型(archetype)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而且鉴于原型是可交流的象征。”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99页。
    2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357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759-764页。
    2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126-140页。
    1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79页。
    2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华书局,1999年,70页。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90-1291页。
    4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论势》,中华书局,2009年,213页。
    1根据笔者的统计,140篇的两汉寓言中与君臣形象有关的寓言达到90余篇。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君道》,中华书局,2009年,30页。
    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臣术》,中华书局,2009年,34页。
    1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都认为君主与臣子关系应该建立在礼仪的基础上,以恢复到儒家所向往的有良好等级秩序的西周宗法社会。自然严格区分君权与臣权,君主的身份不同于臣子,这种等级观念影响中国几千年。邱立波认为汉朝统治者有鉴于秦朝速亡的教训,遂“通古今之变”,既在整体上沿袭秦代的政治模式,又吸取周代宗法制度,在政治实践中尽量将帝国官僚制度的“抽象性”、“公共性”与中国社会民间“私性”关系融为一体,保证了帝国的统一。汉代的这种情感性君臣关系,虽然随着理性化官僚制度的逐渐完备,实际上君臣关系也摆脱“私性”的特点,文学作品上君臣形象超越了制度性的逻辑,仍然有着个人情感色彩。《秦汉时期君臣关系性格的演化》,《社会科学》,2006年11期,80页
    2刘宝楠《论语正义·八佾》,中华书局,2007年,116页。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6年,5页。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6年,30-31页。
    5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70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1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173页。
    3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诸子集成》卷四,1954年,94页。
    4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敬愼》,中华书局,2009年,260页。
    5王充《论衡·书虚》,《诸子集成》卷七,1954年,35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杂言》,中华书局,2009年,417页。
    2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51页。
    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1857页。
    1[美]艾森斯塔德,阎步克译《帝国的政治体系》,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233页。
    2王闿运撰《尚书大传补注》,中华书局,1991年,40页。
    3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2004年,54页。
    4孙诒让《大戴礼记斟捕》,中华书局,2010年,351页。
    5韩伟志在《上古文学中君臣事象的研究》中,说:“在这一理论的鼓动之下,臣子舍生忘死地谏君之过,格君之非,从而使得古代朝廷成为君臣双方在谏诤悲喜剧里尽情表现的重要舞台,谏诤事象也因此成为文学作品重要的表现对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81页。
    1王利器《新捂校注·辨惑》,中华书局,1997年,75-76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臣衍》,中华书局,2009年,52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立节》,中华书局,2009年,79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敬慎》,中华书局,2009年,260页。
    3何宁《淮南子集释·人间》,中华书局,1998年,1284页。
    4何宁《淮南子集释·人间》,中华书局,1998年,1279页。
    1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十篇下·心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509页。
    2《尚书》,《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156页。
    3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272页。
    4据饶福婷的统计,先秦寓言共出现130多次的愚人。《论唐代文学中的愚人及塑愚现象》,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3页。
    5参见李泽厚《中国美学史》,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20-32页。
    1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二章》,中华书局,1996年,9-10页。
    2高婕《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的审美文化解读》,《新余高专学报》第13卷第6期,2008年,60页。
    3孟稚在《(笑林>与佛经故事》中,说:“先秦典籍中更是保存了大量讽刺故事,并塑造了一些箭垛式的愚人形象,主要见于《孟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等典籍中, 大量讥讽愚人之作反映了民族群体意识对智慧的认同,而此观念又积淀为群体意识,反映于各种典籍之中,对愚的贬斥,千载不绝。嘲愚也由最初的寄生于诸子著作中的说理论辩的例证,发展为一种独特的文学题材。”载《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6期,31页。
    4王利器《中国古代笑话选注》,北京出版社,1984年,490页。
    5愚人形象分类的问题参考了汤力伟的《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分类及宋人居多的原因》,《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5卷第1期,2001年,49-51页。
    1老舍在《老舍论创作》中,说:“我们细心看事物,总可以发现缺欠可笑之处。及至钉着抗儿去咂摸,便要悲观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69页。
    2罗念生译《伊索寓言》中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4页。
    3《鲁迅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642-643页。
    4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194页。
    1徐可超《汉魏六朝诙谐文学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91页。
    2孟稚《<笑林)与佛经故事》,《乐山师范学院学报》第23卷第6期,32页。
    3对于先秦愚人形象的分类,汤力伟依据他们各自不同的表现,大致可分为四类:迂腐机械者、幼稚无知者、自以为是者、冒失蛮干者。《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分类及宋人居多的原因》,《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5卷第1期,2001年2月,49-51页:高婕愚者的性格特性概括盲目迷信、迂腐机械、自以为是者、冒失蛮干。《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的审美文化解读》,《新余高专学报》第13卷第6期,2008年12月,61页。
    1萧绎《金楼子·杂记上》,[台]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1978年,549页。
    2萧绎《金楼子·立言》,[台]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1978年,452页。
    3严可均辑、吴福祥、厚艳芬审订《全晋文(下)》,商务印书馆,2006年,1659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87页。
    2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163页。
    3郭预衡在《幽默精品》中,提到性急的原因说:“性急是因为心浮,一定是周围的背景、环境使他不能静心、耐心地完成他的意图。王蓝田的性急到最后演化成怒火,咬破鸡蛋再吐掉。”学苑出版社,1994年,115页。
    1鲁迅《古小说钩沉》,《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183页。
    2萧绎《金楼子·杂记下》,[台]中国子学名著集成编印基金会,1978年,561页。
    3刘昼著、傅亚庶撰《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465-466页。
    1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79页。
    2李防《太平御览(四)》,卷八六一饮食部一九,中华书局,3825页。
    3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5页。
    1亚里斯多德在《诗学》第一章,主张文体不同的原因在于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所采的方式,怎样模仿有些人的特征,决定于作品的特点。按照他的观点,作品的结构特征密切关联人物的行动、言辞。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6页。
    2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39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764-768页。
    1李防《太平御览(四)》,卷八六一饮食部一九,中华书局,3825页。
    2李渔《闲情偶寄》卷一, 《李渔全集》第三卷,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9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615-621页。
    1刘昼著、傅亚庶撰《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202页。
    2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67页。
    1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2423-2424页。
    2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723页。
    1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239-241页。
    2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泰伯》,中华书局,1996年,516-517页。
    3杜绣琳《(淮南子·道应训>对<韩诗外传>说理方式的承继与创新》, 《理论界》,2008年,132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87-1288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2680页。
    3何宁《淮南子集释·人间训》,中华书局,1998年,1174-1175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道应训》,中华书局,1998年,867-868页。
    2何宁《淮南子集释·道应训》,中华书局,1998年,859-862页。
    3辛战军译注《老子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178页。
    1辛战军译注《老子译注》,中华书局,2009年,180页。
    2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1520-1521页。
    1邢培顺《刘向新序、说苑、列女传材料来源及加工取舍方式探讨》, 《滨州师专学报》第20卷第1期,2004年,11页。
    2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360-362页。
    3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120-126页。
    4徐复观在《两汉思想史》第三卷中,对《说苑》、《新序》和《韩传》加以对照后说:“若《新序》之三十卷未残,则《韩传》几全为两书所吸收。由此可以断言《新序》、《说苑》之作,盖承《韩传》之统绪而所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7页。
    1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审分览·任数》:“有司请吏于齐桓公,桓公曰‘以告仲父。’有司又请,公曰‘告仲父。’若是三。习者曰:‘一则仲父,二则仲父,易哉为君!’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仲父之后,曷为其不易也?’桓公得管子,事犹大易,又况于得道术乎?”中华书局,2009年,447页。
    2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471-476页。
    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臣术》,中华书局,2009年,52页。
    4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政理》,中华书局,2009年,148-149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759-764页。
    2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90页。
    1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36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802-806页。
    2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100-103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尊贤》,中华书局,2009年,201-202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正谏》,中华书局,2009年,223页。
    3刘向编著、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120-126页。
    1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316-317页。
    1杨宝忠《论衡校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325页。
    1桓谭撰,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55页。
    1班固撰、颜师古注《汉书·艺文志》:“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后形成“相反相成。’中华书局,1999年,1378页。
    2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33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56页。
    1亚里士多德著、罗念生译《诗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27页。
    1刘义庆著,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520页。
    2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1139页。
    3竺佛念译《出曜经》卷第十四;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688页。
    4竺佛念译《出曜经》卷第十四;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四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688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764-768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145-149页。
    2孙昌武、李赓扬译注《杂譬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189页。
    3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62-163页。
    1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2231页。
    1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313页。
    2干宝著、黄涤明注释《搜神记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447页。
    1心理学的实验证明:如果我们将一组字母或一组词依序排列,让受验者在极端的瞬间记住其中的字母或词,结果是往往最易被记住的是开头和结尾的字母或词。所以主旨位于开头时,能使接受者易于把握文章的主旨或内容,从而达到作者容易传达自己的思想或感情。
    2僧佑撰《弘明集》卷一;苏渊雷、高振农选辑《佛藏要籍选刊(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760页。
    3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262-263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人间》,中华书局,1998年,1308-1309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臣术》,中华书局,2009年,52页。
    2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2007年,292页。
    3刘昼著、傅亚庶撰《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465-466页。
    4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36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356-1358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51页。
    1安纳·杰弗森、戴维·罗比等著《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概述与比较》,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98页。
    1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开春论·察贤》,中华书局,2009年,586页。
    2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二》,中华书局,2005年,65-66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158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167页。
    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143页。
    4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唐风·山有枢》,中华书局,2005年,160页。
    1曹植著、赵幼文校注《曹植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02-303页。
    2陈蒲清《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92页。
    1王先谦撰《庄子集解·内篇·逍遥游》,中华书局,1987年,1页。
    2严可均辑,吴福祥、厚艳芬审订《全晋文(下)》,商务印书馆,2006年,1656-1657页。
    3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327页。
    4王先谦《庄子集解·养生主》,中华书局,1988年,30页。
    1吴礼劝在《现代汉语修辞学》中,说:“夸张修辞文体的建构,在表大上有突出强调某种情感或意旨效果,在接受上有强化接受者注意而引发其与表达者的思想或情感的共鸣和沟通的独特效果。”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142页。
    2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数宁》,中华书局,2000年,29页。
    1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02年,267页。
    2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79页。
    3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34页。
    4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2005年,327页。
    1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87页。
    1[美]浦安迪《中国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48页。
    2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447页。
    3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外储说右下》,中华书局,2003年,338页。
    1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三》,中华书局,2005年,104页。
    2何宁《淮南子集释·人间》,中华书局,1998年,1271页。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56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5页。
    2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诸子》,中华书局,2000年,230页。
    3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306页。
    4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440页。
    1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174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贵德》,中华书局,2009年,113页。
    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贵德》,中华书局,2009年,113-114页。
    1汉魏晋南北朝语言特点的研究主要参考中古汉语方面的论说。以前语言学界把汉末归属于上古汉语时期,而最近随着中古汉语研究的深入,实际上可以重定其时期归属,将之视为中古汉语的早期阶段。以下是语言学界对中古汉语界限的讨论:中古汉语的概念是瑞典著名汉学家高本汉提出的,他在研究汉语语音史时把汉语分为太古汉语、上古汉语、中古汉语、近古汉语、老官话五个时期。汉语史的分期,大致可分为三派:1.分作上古、中古、近代等三期(如王力1958);2.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代等四期(如太田辰夫1988);3.分为古代和近代两期(如吕叔湘1985)。传统上将东汉归于上古,但是近些年来,方一新、王云路提出东汉至南北朝说,很多语言学者提出东汉和魏晋的语法颇难分别,应可合并为一的主张。关于中古汉语的起迄,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指东汉至隋(公元1世纪到7世纪)看作为中古汉语。日本汉学家另用中世汉语的名称,与中国所说的中古汉语含义相同,但时限却定在魏晋至唐末五代。柳士镇进一步说明“以魏晋南北朝为主体阶段的中古时期,其语法发展的特点主要表现为自上古至近代的过渡,旧有形式仍然大量沿用,消亡者只是极少数;新兴形式已经陆续产生,但有待于进一步巩固发展,确立优势。因而整个中古时期反映了新旧语法形式的交替,诸多语法形式的萌芽或发展,至近代时期得到巩固流行,从而逐渐奠定现代汉语语法的基础”。《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99页。
    2[日]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国译《四六基调的确立》,《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8页。
    3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中华书局,1999年,1811-1812页。
    1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5页。
    2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102页。
    3陈蒲清《世界寓言通论》:“印度寓言具有鲜明的特色,在体式上韵散夹杂,散文主要用于叙述故事,韵文主要用于咏叹、对话和总结寓意。”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28页。
    4载《南京大学学报》第38卷第5期,2001年,85页。
    5据范崇高的统计,《高僧传》中有佛教语词近2000个,双音节的占70%左右,对汉语的传统习惯来说,种冲击的作用。《中古汉语词义札记》,《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16卷第4期,2003年,31页。
    1《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229页。
    2《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303页。
    3[台]张春荣《极短篇的理论与创作》,尔雅出版社,1999年,5页。
    1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6页。
    2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578页。
    3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627页。
    1房玄龄等撰《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中华书局,1999年,1569-1570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266页。
    2王先慎撰《韩非子集解·说难》,中华书局,2003年,86页。
    3同上。
    1王德春《现代修辞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39页。
    2梁启雄《荀子简释·非相》,中华书局,2009年,55页。
    3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1253页。
    4参见王克仲《意合法对假设义类词形成的作用》:“表示假设语义关系的早期复合句,有标志的较为少见。随着语言表达的完善,假设义类词逐渐增加。”载《中国语文》1990年第6期。
    5按刘蓓然的统计,假设复句组成的句群在《说苑》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君道》46篇中有21处假设句群, 《臣术》25篇中有9处,《建本》30篇中有10处,《立节》24篇中有11处。《刘向说苑修辞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30页。
    1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120-126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权谋》,中华书局,2009年,323-324页。
    1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02年,267页。
    2吴为章、田小琳在《汉语句群》中,说明“语言片段”的概念。商务印书馆,2002年,6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奉使》,中华书局,2009年,306页。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95页。
    3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416页。
    1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416-417页。
    2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417页。
    3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120-126页。
    [1]周振甫译注《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
    [2]左丘明撰、杜预集解《左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3]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2000年。
    [4]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6年。
    [5]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96年。
    [6]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2006年。
    [7]朱谦之撰《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
    [8]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2004年。
    [9]王先谦撰《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年。
    [10]王先慎撰,锺哲点校《韩非子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
    [11]许慎撰,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2007年。
    [12]许维通撰《吕氏春秋集释》,中华书局,2009年。
    [13]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中华书局,2007年。
    [14]贾谊撰,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15]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16]刘康德《淮南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2009年。
    [18]刘向撰、赵善诒疏证《说苑疏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
    [19]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1年。
    [20]王利器撰《新语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21]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99年。
    [22]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99年。
    [23]杨雄著、李轨注《扬子法言》:《诸子集成》卷七,中华书局,1994年。
    [24]王充《论衡》:《诸子集成》卷七,中华书局,1994年。
    [25]杨宝忠《论衡校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6]桓谭撰、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年。
    [27]荀悦《申鉴》:《诸子集成》卷八,中华书局,1994年。
    [28]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2002年。
    [29]王钧林、周海生译注《孔丛子》,中华书局,2009年。
    [30]羊春秋注释《新译孔子家语》,三民书局,1996年。
    [31]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
    [32]刘昼著、傅亚庶撰《刘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
    [33]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
    [34]干宝撰、李剑国辑校《新辑搜神记》,中华书局,2007年。
    [35]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2007年。
    [36]刘勰著、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37]刘勰著、黄叔琳注《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00年。
    [38]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73年。
    [39]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40]魏收撰《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
    [41]房玄龄撰《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
    [42]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
    [43]李延寿撰《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
    [44]李延寿撰《北史》中华书局,2003年。
    [45]萧统《昭明文選》,中华书局,1977年。
    [46]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7]李防撰《太平御览》,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48]李渔《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
    [49]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99年。
    [50]周绍良译注《百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
    [51]孙昌武译注《杂譬喻经译注》,中华书局,2008年。
    [52]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主编《大正新修大藏经》,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
    [53]苏渊雷、高振农选辑《佛藏要籍选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54]白本松《先秦寓言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55]鲍延毅主编《寓言辞典》,明天出版社,1988年。
    [56]陈美林、李忠明《中国古代小说主题与叙事结构》,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57]陈平原《中国散文小说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58]陳蒲清《世界寓言通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59]隙蒲清《中国古代寓言史》,骆驼出版社,1976年。
    [60]隙蒲清《中国古代寓言选》,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61]杜贵晨《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62]方士人著,罗婉华译《小说美学经典三种》,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63]弗莱《批评的剖析》,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
    [64]傅璇琮《中国古代文学通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5年。
    [65]公木《先秦寓言概论》,齐鲁害社,1984年。
    [66]顾建华《寓言:哲理的诗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67]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68]郭预衡《中国散文简史》,北京师范大学校出版社,1994年。
    [69]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70]韩兆琦《汉代散文史稿》,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71]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商务印书馆,1979年。
    [72]胡国瑞《魏晋南北朝文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
    [73]胡怀琛《中国寓言研究》,商务印书馆,1930年。
    [74]李士彪《魏晋南北朝文体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5]李文初《汉魏六朝文学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76]李泽厚《美学三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7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
    [78]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79]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80]刘衍《中国散文史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年。
    [81]鲁迅《古小说钩沉》,齐鲁书社,1989年。
    [8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83]逯钦立《汉魏六朝文学论集》,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84]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6年。
    [85]马小虎《魏晋以前个体自我的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86]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
    [87]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88]谭家健《中国古代散文史稿》,重庆出版社,2006年。
    [89]汤用彤《魏晋玄学与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90]王琳《西汉文章抡镐》,齐鲁书社,2006年。
    [91]王瑶《中古文学思想》,棠棣出版社,1951年。
    [92]王运熙《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93]吴秋林《中国寓言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
    [94]吴士余《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叙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95]吴小平主编《中国寓言大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96]徐复观《两汉思想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97]徐治平《散文美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
    [98]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99]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
    [100]杨玉华《文化转型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嬗变》,巴蜀书社,2000年。
    [101]于迎春《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东方出版社,1997年。
    [102]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3]张远山《寓言的密码》,岳麓书社,1999年。
    [104]朱光潜《诗论》,三联书店,1984年。
    [105]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106]宗白华《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107][台]李富轩、李燕《中国古代寓言史》志一出版社,1998年。
    [108][台]何大安主编《古今通塞:汉语的历史与发展》,中央研究院语言学研究,2003年。
    [109][日]志村良治著,江蓝生、白维国译《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中华书局,2005年。
    [110]朱庆之主编《中古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1]朱庆之《佛经与中古汉语词汇研究》,天津出版社,1992年。
    [112]朱庆之《佛教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
    [113]王力《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96年。
    [114]潘允中《汉语语法史概要》,中州出版社,1982年。
    [115]柳士镇《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116]程湘清《魏晋南北朝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117]程湘清,《汉语史专书-复音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8]何乐士《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
    [119]卢惠惠《古代白话小说句式运用研究》,学林出版社,2007年。
    [120]汪维辉《东汉-隋常用词演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
    [122]吴礼权《现代汉语修辞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3]李建国《唐前志怪小说史》,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124]黄霖等著《中国古代小说叙事三维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125]高小康《中国古代叙事观念与意识形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6]刘汉光《寓言·本色·意境》,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27]马庆洲《淮南子研究》,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28]艾春明《韩诗外传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29]邢培顺《刘向散文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30]梅军《说苑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1]李艳华《庄子寓言叙事研究》,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32]陈蒲清《论寓言的文化地位》:《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第2期,2005年。
    [133]陈蒲清《中国古代寓言的范围、起源、分期新探》:《求索》第4期,1994年。
    [134]冯尚《当代寓言叙事的伦理视点》:《学术研究》第6期,2006年。
    [135]冯万里《谈古代寓言创作的历史沿革》:《绥化学院学报》第27卷第3期,2007年。
    [136]冯万里《谈我国古代寓言文体的演革》:《文教资料》第2期,2006年。
    [137]高深《庄子寓言的语用策略》:《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第1期,2007年。
    [138]高玉海《试析诸子散文中的寓言群落结构》:《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1996年。
    [139]郭丹《中国古代寓言的艺术审美特征》:《福建论坛》第4期,2002年。
    [140]郝建国《关于中国早期寓言的文学独立性》:《河北学刊》第4期,1999年。
    [141]何散芬《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叙事结构初探》:《湖北经济学院学报》第3卷第6期,2006年。
    [142]柯君《浅谈中国古寓言的哲学启示》:《玉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第20卷第1期,1999年。
    [143]李柏《<世说新语>人物形象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144]李艳华《<庄子>寓言叙事模式研究》:《南京晓庄学院学报》第1期,2007年。
    [145]李智慧《先秦寓言的文化内涵》,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46]梁艳芳《寓言发展形态的嬗变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47]刘汉光《中国古代寓言的体式特征与文化内涵》:《中文自学指导》第3期,2007年。
    [148]刘宁《史记叙事结构》:《西安教育学院学报》第17卷第4期,2002年12月。
    [149]龙钢华《先秦寓言与微篇小说》:《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卷第4期,2004年8月。
    [150]龙钢华《小说人物形象的转变类型及发展走向》:《求索》第2期,2006年。
    [151]陆冰扬《象征散文的结构艺术》:《宁波教育学院学报》第4卷第1期,2002年3月。
    [152]罗良清《西方寓言理论的发展轨迹》:《齐鲁学刊》第4期,2006年。
    [153]马振方《新序、说苑之小说考辨》:《文艺研究》第4期,2008年。
    [154]潘雁飞《中国古代寓言研究的新扩展》:《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第9卷第2期,1997年6月。
    [155]秦莉《以寓言为隐喻:列子认知方式和表达方式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56]尚建飞《寓言化的孔子形象与庄子哲学主题》:《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2007年。
    [157]沈芳《韩非子寓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158]宋金华《先秦寓言的发展与繁荣》:《中州学刊》第5期,2001年9月。
    [159]汤力伟《先秦寓言中愚人形象分类及宋人居多的原因》:《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5卷第1期,2001年2月。
    [160]田汉云《庄子寓言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61]王利锁《庄子、列子重出寓言故事辩议——以庄子、列子之先后为核心进行考察》:《河南社会科学》第1期,2007年。
    [162]王晓初《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叙事艺术及其演变》:《四川大学学报》第6期,2000年。
    [163]魏秀艳《寓言创作思维及其对后世小说的影响》:《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2期,2006年。
    [164]吴海燕《庄子寓言的形象与表义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5]熊江梅《先秦两汉魏晋六朝杂史叙事结构简论》:《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第13卷第1期,2008年2月。
    [166]徐可超《笑林作者辨证及性质论析》:《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2006年。
    [167]徐莉莉《吕氏春秋中的寓言研究》,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8]闫丽红《先秦寓言的特征及其民族文化意蕴》,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69]严平《论庄子寓言的对话形式》:《湖北社会科学》第4期,2007年。
    [170]杨波《新序、说苑与韩诗外传同题异旨故事比较》:《兰州学刊》第12期,2007年。
    [171]杨子江《庄子寓言刍论》,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172]余静芳《寓言与寓言式作品》:《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6卷第2 期,2003年6月。
    [173]袁永飞《浅论庄子中的残疾人形象的寓意》:《欣州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2008年6月。
    [174]臧运峰《象征与寓言的辩证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2005年。
    [175]张锦贻《寓言文学发展势头—审美趋向略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第1期,2006年2月。
    [176]张静《先秦寓言的产生》:《忻州师范学院学报》第18卷第1期,2002年2月。
    [177]张芹《寓言中人的确证》:《昆明大学学报》:《昆明大学学报》第1期,2006年。
    [178]张群《中国古代的寓言理论及文体形态》:《黄冈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2007年。
    [179]赵东栓《班固的人格审美意识与汉书的人物形象》:《长春师范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2002年6月。
    [180]赵汝亮《试论中国早期寓言的特点及其影响》:《天中学刊》第14卷,1999年8月。
    [181]郑先彬《先秦诸子寓言中的孔子形象摭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2006年。
    [ 182][台]洪梅珍《百喻经故事的文学特质(上)》《普门学报》第36期,200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