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现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论文依据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育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沿革,重读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合理利用当前书法教育的研究学理,借鉴相关人文艺术的学术研究方法,紧密围绕中国美院教育思想及策略主张,贯穿书法教育“传承与使命”的核心命题,探讨全球化、信息化、图像消费的新时代和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新格局下,“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当下策略中美院书法教育所面临的历史境遇和时代使命。
     在面对当代世界文化话语权纷争与文化安全问题的策略上,“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与中国美院、中国文化主体精神的建构相互策应,将对全球性的视觉文化当代转向及当代美术学院教育革新,给出中国特色的策略回应。“固本培源”与“开拓创新”并进,形成全方位的美院书法教育学科体系,交叠而成今日书法教育研究与创作的强势资源,构筑新时代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教育的创新特色。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回顾历史创新文脉
     通过对蔡元培、林风眠、潘天寿三大教育家思想的阅读理解,从国立艺术院到浙江美术学院的历史沿革中以林风眠“调和中西说”和潘天寿“两座高峰并存”的学术主张形成两大文脉贯穿影响和作用于美术学院的历史发展进程,并在不同的时代发展格局中创新演绎,成为美院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思想及学术策略。
     两大文脉既是美院思想的智慧之源,又是宝贵的、鲜活的、富于创造性的策略之源,为确立美院、以至书法教学的立场和特色指引了富于启示性的现代化、艺术化、国际化的势在必行之发展方略。
     第二章创建专业培养专才
     概述中国古代皇家书法教育及中国近现代高等书法教育肇始状态,从“鸿都门学”、“师范学堂”指向浙江美术学院创建新中国第一个高等书法教育,使“书法式微”的历史窘境正式步入美术学院教育体系——“培养专才”的艺术学科构建之路。
     进而以“文革”结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85美术新潮”为时代背景,将美院书法教育的复苏、成长与中国现代艺术的发生、发展、激变相交织,并通过作者亲身体验的美院书法专业本科教学的几个课堂案例,见微知著,反映这一时期书法教育研究和创作所取得的成绩,体现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育在新时期的新进程。
     第三章固本培源开拓创新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美院书法系“固本培源”与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开拓创新”的学术宗旨共同谱就新时代中国高等书法教育的新命题——构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教育新体系。
     从书法系和现代书法研究中心创建的历史文献中梳理学术研究的“标尺”新意,原创“国美模式”新图象,实践现代书法实验教学课题研究成果,从而全面反映新世纪中国美院书法教育践行新使命的时代壮举。
     第四章现代书法创新特色
     围绕“现代”、“现代性”的研究展开现代书法及其教育探讨的创新命题。秉承中国美术学院思想文脉和艺术创新实验的优秀学术传统,及其对当代艺术教育的影响和建构,赋予当下的现代书法教育构建科学发展、创新特色的时代命题。
     构建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教育思想创新特色,践行时代使命,发挥“榜样”的无穷力量,塑造振兴中国书法艺术、复兴民族文化的鲜活生命,为中国书法的现代化,为中国高等现代书法教育,为繁荣当代艺术创新与学术研究做出新贡献!
This dissertation i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during nearly half a century through the reading of a large amount of valuabl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 use of research methodologies derived from the current calligraphy education as well as from the fields of the humanities and the arts. The study is focused on the educational ideals and strategies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and the core theme of‘inheritance and mission’which underpins the calligraphy education of the Academy. Within the context of a new era of globalization, information and image consumption, and with relevance to new models of calligraphy training in China’s higher-education system and under the strategy of‘multiple and interactive, harmonious yet different’set by the Academy,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historical circumstances and the present mission currently confronted by the calligraphy training of the Academy.
     In face of the debates on the power of cultural discourse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nd the strategies of cultural defense, the academic ideal-‘harmonious yet different’proposed by the Academy in respons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subjectivity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spirit, will provide a strategic resolu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owards the global 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of visual cultures and the educational innovations in contemporary art institutions. The academic objectives of‘consolidating foundation and cultivating resources’and‘initiation and innovation’implemented alongside each other, formed a comprehensive academic system and a powerful resource for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urrent calligraphy education; the dual objectives construct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alligraphy education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in the new era.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as follows:
     Chapter One Historical Review and Innovative Context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three leading art educationists Cai Yuanpei, Lin Fengmian and Pan Tianshou, this chapter reviews that the scholarly conceptions-‘harmonizing Chinese and Western [art]’proposed by Lin Fengmian and‘co-existing of the two peaks [-Chinese and Western art]’advocated by Pan Tianshou have formed two major innovative contexts which have underpinned and influenced the Academy’s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The two contexts have invoked innovative implementations during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eras, and have developed into the educational ideals and academic strategies of the Academy.
     The two dominant contexts are not the only source of the Academy’s educational ideals, but are also a strategic source of value, dynamism and creativity. It aims to establish a position an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and its calligraphy education-the two contexts have guided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the Academy which are inspirational, modern, artistic and international.
     Chapter Two Establishing Specialized Subject and Training Specialists
     This chapter is an overview of the imperial calligraphic training in ancient China and the initial situation of calligraphic training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during China’s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periods. Historically, from Hongdumen Academy in the late Han Dynasty, the normal schools (established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first tertiary-level calligraphy education founded at the Zhejiang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the People Republic of China, the predicament of traditional calligraphy’s decline had eventually been rescued and calligraphy training had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part of the formal art education system-the path of‘training specialists’of artistic subjects.
     Later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ina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era of reform. In the background of’85 New-Wave Art Movement, interact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violent changes of Chinese avant-garde art, calligraphy education at the Academy went through a process of revival and growth.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a few examples of calligraphy lessons personally experienced by the author, the chapter presents achievements 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alligraphy education at the Academy during the new era.
     Chapter Three Consolidating Foundation, Cultivating Resources, Initiation and Innovation
     Entering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the academic objectives-‘consolidating foundation and cultivating resources’aimed at the Calligraphy Department and‘initiation and innovation’projected by the Modern Calligraphy Research Institute co-composed the new theme of higher-education calligraphic training in the new era - to construct a new system of modern calligraphy education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regard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alligraphy Department and the Modern Calligraphy Research Institute, this chapter surveys the new significance of academic research on calligraphy education and proposes a new vision of the‘China Academy of Arts model’. Also, the chapter points out the achievement of experimental calligraphic training. Through these aspects, the new mission for calligraphy education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in the new era is thus reflected comprehensively.
     Chapter Four Modern Calligraphy and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Centered on the notions of‘modern’and‘modernity’, this chapter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in modern calligraphy and its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cademic contexts and the excellent tradition of artistic innovation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as well as the Academy’s influence on and 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art education, the discussion emphasize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constructing of modern calligraphy education.
     In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aims to construct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calligraphy education at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s. The study aims to revitalize and modernize Chinese calligraphy and national culture, to make new contributions to calligraphy teaching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nd to the flourishing of contemporary art as well as its academic research.
引文
①许江《学院的力量》,载《学院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新时期三十年(1978—2007)文献集》,第29-33页。
    ②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在北京神州学会演说词》,原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1917年版,《蔡孑民先生言行录》。
    ③蔡元培《华法教育会之意趣》,载《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9页。
    ④蔡元培《学堂教科论》(1901年)。原文“文学者,亦谓之美术学”,《文化融合与道德教化——蔡元培文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⑤蔡元培《华工学校讲义》(1916年),《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3页。
    ⑥蔡元培《在中国第一国立美术学校开学式之演说》(1918年),同上书,第77页。
    ⑦蔡元培《在北大画法研究会之演说词》同上书,第81页。
    ⑧蔡元培《史太师埠中国美术展览会目录》序言(1924年),同上书,第165页。
    ⑨蔡元培《在国立艺术院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讲话》(1928年),林风眠《美术的杭州》(1932年),载《林风眠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⑩潘耀昌《法国的革命和德国的理论——评林风眠和蔡元培的合作》,载《林风眠谈艺录》导言,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
    ○11林风眠《美术的杭州》(1932年),载《林风眠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20林风眠《艺术的艺术与社会的艺术》(1927年),同上书,第43页。
    ○21同上,第43—44页。
    ○22林风眠《我们要注意——西湖国立艺术院纪念周讲演》(1928年),同上书,第99页。
    ○23顾平《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24林文铮《本校艺术教育大纲》(1934年),原载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月刊《亚波罗》第13期。
    ○25同上。
    ○26林文铮《蔡元培先生与杭州艺专》,载《蔡元培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65页。
    ○27林风眠《重新估定中国绘画的价值》(1929年),载《林风眠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28同上,第134页。
    ○29同上,第146页。
    ○30同上。
    ○31同上,第147页。
    ○32同○24。
    ○33同上。
    ○34《艺术运动社宣言》(1929年),原载1929年第8期杭州国立艺术院月刊《亚波罗》。
    ○35郎绍君《林风眠的艺术历程》,载《守护与拓进:二十世纪中国画谈丛》,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367页。
    ○36同○20,第103页。
    ○37同○34。
    ○38同上。
    ○39英国牛津大学艺术史学家苏立文教授《林风眠——中国现代绘画的先驱者》,载《林风眠研究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年。
    ○40《林风眠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41《学院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新时期三十年(1978—2007)文献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68—269页。
    ○42潘公凯《潘天寿对中国画教学的贡献》,载《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页。
    ○43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载《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8页
    ○44同上。
    ○45潘天寿《论画残稿》,同上书,第55页。
    ○46潘天寿《读“骨法用笔”》,同上书,第61页。
    ○47潘公凯《潘天寿对中国画教学的贡献》,载《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48同上书,第218页。
    ○49同○41,第262页。
    ○50同①,第29-32页。
    ①《后汉书》卷90下
    ②江式《论书表》
    ③《新唐书》卷44
    ④《旧唐书》卷44
    ⑤同上。
    ⑥《宋史·选举三》
    ⑦《五礼通考》卷171
    ⑧《清史稿·选举一》
    ⑨《中国书法》,2009.9,总第197期,第37页。
    ⑩卢辅圣《近现代书法论》,载《二十一世纪书法》第1卷第1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2-44页。○11余秋雨《笔墨祭》,载《文化苦旅》,东方出版中心,1992年版○12同⑩,第43页。○13转引自《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14《关于书法专业的建立》,载《高等书法教育四十年》,祝遂之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15同上书,见第一部分“文献选编”及第二部分“教学档案”之相关资料。○16金鉴才《首届书法专业教育追忆》,同上书,第219页。○17同○13,第202页。○18刘江先生原文载《西泠艺报》第36期,章祖安先生原文载《新美术》1994年第1期。○19许江《学院的力量》,载《学院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新时期三十年(1978—2007)文献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3页。○20同上,第24页。○21同上,第23页。○22《浙江美术学院第一届书法硕士研究生课程表与教学纲要》,同○14,第94—96页。
    ○23章祖安《缅怀国美书法教育体系奠基人陆维钊先生——从两份先生手书的资料谈起》,同○14,第171—172页。
    ○24刘江《中国书法教育的奠基者——陆维钊先生的书法教育思想初探》,同○14,第169页。
    ○25章祖安《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三十年概述》,原载《新美术》,1994年第1期。
    ○26同○24,第164页。
    ○27沙孟海《陆维钊书法选前言》,载《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版,第627页。
    ○28《刘江教授专访》,载《现代书法研究》第四期头版。
    ○29沙孟海《与刘江书》,同○27,第573—575页。
    ○30同上书,第575页。
    ○31《恢复书法印章专业的报告》,同○14,第14页。
    ○32潘耀昌杨振宇《风云际会革旧鼎新》,同○19,第96页。
    ○33同上。
    ○34同上,第97页。
    ○35同上,第99页。
    ○36范景中《艺术探索和艺术问题——浙江美院中青年教师美展(国画部分)观感》,国画系山水教研室召集的座谈会文稿《浙江美术学院中青年教师美展笔谈》,载《新美术》,1985年第2期。
    ○37同○32,第99页。
    ○38同○32,第100页。
    ○39朱青生《艺术大讲堂·’85新潮美术》。
    ○40《美术》1985年第9期,第16页。
    ○41同○32,第110页。
    ○42孙建平编集《赵无极中国讲学笔录》,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43见附录四。
    ○44同○32,第108页。
    ○45范景中《沉默和超越——看谷文达作品的一些感想》,载《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六十五年》,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46“正名”,同○19,第214页。
    ○47陈振濂《对汪永江同学的评论》,载《西泠艺丛》。
    ○48《’98学院派书法创作座谈会发言纪实》,载《高等书法教育四十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49纪伯伦《沙与沫》。
    ○1“两端深入”,载《学院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新时期三十年(1978—2007)文献集》,中国美术学院社,2008年版,第258页。
    ○2同上。
    ○3潘公凯《以传统研究为主体的两端深入》,载《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97—206页。
    ○4潘公凯《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从我父亲潘天寿的一段话谈起》,同上书,第13页。
    ○5《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成立大会新闻稿》,载《高等书法教育四十年》,祝遂之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5页。
    ○6《祝遂之在书法系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同上,第24页。
    ○7《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成立座谈会纪要》,同上,第26页。
    ○8同上,第26—27页。
    ○9《许江在书法系成立座谈会上的讲话》,同上,第22—23页。
    ○10同○7 ,第29页。
    ○11《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学科建设纲要(草案)》,同上,第97页。
    ○12同上。
    ○13《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学大纲》,同上,第99页。
    ○14同上,第99—108页。
    ○15《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学科建设框架图》,同上,第109页。
    ○16祝遂之《中国美术学院书法教学思想》,载《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44页。
    ○17同上,第46页。
    ○18同上,第46—47页。
    ○19同上,第46页。
    ○20同上,第45页。
    ○21张爱国《“浙美模式”:集体智慧的结晶——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本科教学思
    想及其特色初探载》,载《新世纪——高等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第86—87页。
    ○25陈振濂《从书法本科教学到书法研究生教学——关于大学博士、硕士教学的基本定位》,载《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30刘熙载《书概》:“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如其人而已。”
    ○31苏轼:“古人论书,兼论其生平,苟非其人,虽工而不贵也。”
    ○33河内利治《日本、中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书法教学现况之比较研究——大东文化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和台湾艺术大学的课程表的分析》,同○16,第280页。
    ○36毛建波《多元互动强势拓展》,同○1 ,第304页。
    ○40《现代书法研究中心成立暨第一回书法教学实验展座谈会记录摘要》,同○5 ,第48页。
    ○43同上,第49-50页。
    ○44同上,第50页。
    ○45同上,第51页。
    ○46转引daoxuanzi.freehead.com演绎传统,开拓创新——王冬龄访谈。
    ○47王冬龄《现代书法研究方向博士生培养方案的思考》,载《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版,第38-39页。
    ○48《教研组会议(二)》,同○5 ,第89页。
    ○49《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学大纲》,同○5 ,第99页。
    ○50王冬龄《临摹·理念·方法——对艺术学院书法专业临摹教学的思考》,同○16,第48页。
    ○51同上,第50页。
    ○52同上,第51页。
    ○53同上,第53页。
    ○54张爱国《中国“现代书法”蓝皮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189 -190页。
    ○55西方现代主义著名学者C·S·刘易斯《时代的描述;就职演讲》。
    ○56同○36,第307页。
    ○57详见鲁大东《书法是最本质的艺术行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系主任王澍教授访谈》,载《现代书法研究》第5期,中国美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主办。
    ○58许江《卧虎藏龙十八案》
    ○59许江《书·非书艺·新艺》,载《书·非书——开放的书法时空2005中国杭州国际现代书法艺术展作品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65《“唤醒”书法最本质的精神——王冬龄访谈》,东方早报,2005年11月12日。
    ○66同上。
    ○67王冬龄主编《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374-380页。
    ○68王冬龄序《新唐书新启示》,载《新唐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69毛建波《多元互动强势拓展》,同○1 ,第311页。
    ○3朱青生《西方艺术和我们今天的立场》,载北京大学《乾元国学通讯》,2009年10月8日,第二十四期、二十五期。
    ○4 (德)N·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陈平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5同上,第17页。
    ○6同上,第241页。
    ○7同上,第2页。
    ○8同上,第22页。
    ○9邱志杰《美术学院还有必要吗?——阅读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载《美术学院的历史与问题——中央美术学院九十周年校庆暨吴作人百年诞辰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稿本》,第112-113页。
    ○10同上,第114页。
    ○11同上,第115页。
    ○12同上,第118页。
    ○13《中国书画应参与世界艺术立法——王岳川与潘公凯教授对话》,载《书法导报》2007年12月26日,第六版。
    ○14卢辅圣《近现代书法论》,载《二十一世纪书法》第1卷第1期,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7页。
    ○15《现代主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7页。
    ○16同上,第16页。
    ○17(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337页。
    ○18同上,第338-339页。
    ○19同上,第339页。
    ○20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3页。
    ○21同上,第2页。
    ○22同○17,第19页。
    ○23参看水天中《中国绘画史上的现代艺术实验》、《中国现代主义绘画与孤军突起的李仲生》等文章。○24陆维钊《陆抑非花鸟画辑》序,1979年。该序文由陆老授意章祖安先生代撰。
    ○25王冬龄《享受现代书法的智慧》,《当代艺术》2005年第3期。
    ○26潘公凯《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3页。
    ·《蔡元培美学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
    ·《林风眠谈艺录》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年
    ·《潘天寿谈艺录》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沙孟海论书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
    ·《学院的力量——中国美术学院新时期三十年(1978-2007)文献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六十五年》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1993年
    ·《高等书法教育四十年》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国际高等书法教育论坛论文集》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3年
    ·《高等书法教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2005年
    ·《中国“现代书法”论文选》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
    ·《书法学(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中国现代书法十年》广西美术出版社1996年
    ·《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85新潮档案(Ⅰ、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潘公凯《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
    ·王冬龄《书法篆刻》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
    ·陈振濂《大学书法专业教学法》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12月
    ·朱青生《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商务印收馆2000年
    ·顾平《近现代中国画教育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张爱国《中国“现代书法”蓝皮书》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
    ·刘灿铭《中国现代书法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吕澎《中国当代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年
    ·薛华《黑格尔与艺术难题——一段问题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
    ·(英)M·苏立文《东西方美术的交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年
    ·(英)E·H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版
    ·(美)乔纳森·费恩的格《一九四零以来的艺术·艺术生存的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商务印书馆2002年
    ·(德)N·佩夫斯纳《美术学院的历史》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