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日常生活叙事”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其中,“新生代”小说由于对当代生活的近距离、多方位、多层面书写成为当代日常生活叙事的重要代表。而当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具有展现当代生活世界图景与颠覆男性文化权威的双重意义。因此,本文将“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确定为研究对象。论文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日常生活叙事传统和当代文化对日常生活的多向关注背景下,以“新生代”男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为参照,展开对“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的梳理与批评。
     “新生代”女作家的代表作品表明,她们对当代日常生活的书写主要在两个维度上呈现。一方面,她们与“新生代”男作家共同展示当代物质社会和消费社会场景中的新质,包括物质追求和欲望图景,当代人爱情、婚姻的变异以及它们对当代人精神状态产生的影响。但与男作家注重宏观、理性的观察与提炼不同,“新生代”女作家更注重对其渐变过程进行追踪,并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丰富的女性生命感受。另一方面,她们深入体味日常生活的恒常、稳定、温情与丰厚给女性生命带来的温暖和寄托,思考人伦亲情对女性成长的意义与局限,追问爱情婚姻伦理中爱与欲的关系。“新生代”女作家在进行日常生活书写的过程中,还呈现出审美表达方面的特点,不同角度感性话语的建构增强了作品的日常性“质感”与女性韵味。
     “新生代”女作家的日常生活叙事在当代文学中呈现出独有的意义,但是这一批作家由于宏大历史背景的缺失与创作青春期的局限,小说也存在开掘不深、单调重复、女性意识混沌不明等缺陷,她们的创作还有待于从思想境界和审美层面做进一步的提升。
     论文分为七个部分,其中正文部分有五章。
     引言部分首先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阐释“新生代”、“日常生活”等相关概念,同时也对已有研究成果和相关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阐述论文的研究目标与基本思路。
     第一章就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女性文学创作对日常生活的呈现加以梳理,藉以呈现“新生代”女作家日常生活写作的文学背景。具体涉及“五四”新文学到20世纪40年代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启蒙、革命的复杂关系,1949年以后女性日常生活叙事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纠结,以及在这一动态过程中女性写作如何呈现日常生活与女性生存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第二章探讨“新生代”女作家的物质书写。其中包括辨析小说中不同女性人物的“恋物”情结,分析女性如何通过对“物”的钟情与经营体会生命的丰厚,寻找生命的恒常。同时以“新生代”男作家的创作为参照,对“新生代”女作家小说中用女性身体换取物质的现象进行了剖析。
     第三章主要分析和呈现“新生代”女作家在日常人伦情感方面的书写。考察“新生代”女作家如何通过特定的途径回到对日常人伦情感的关注,分析其作品中的父女、母女关系、姐妹情谊和“血亲禁忌”,关注其在人伦情感的表达中对非理性的挖掘。
     第四章考察“新生代”女作家对当代欲望场景和情爱困境的表达。这方面内容具体体现为对女性欲望奇观的展示,也体现为对当代情爱婚姻生活中爱与性的分离、爱与欲的纠缠、技术时代的爱情想象的艺术表现。同时,本章分析了女性作品中如何以空间化的方式展示婚姻的困境,以及日常化生存对爱情婚姻理想的解构等。
     第五章对“新生代”女作家审美表达方面的特点进行分析。“新生代”女作家对日常生活的书写呈现出对女性叙事话语不同方向的试探。包括对女性“个人型叙述声音”的强调,对“闲聊体”与“闲话体”的文体尝试,以及对“气息”、“迷雾”等生活“杂质”的提取等。这些方式使她们小说中日常生活的表达更加感性化、生活化。
     结语部分概括全文,认为大部分“新生代”女作家的创作仍具有女性“青春写作”的痕迹;肯定其日常生活叙事对当代女性写作关注当下、回归本土性、认同传统文学因素等方面提供的有益思考和参照;指出其在思想内涵、审美表达方面的不足,对其进一步提升寄予期待。
From1980s till now,“Daily Life Narration” has been a prominent feature ofmodern literature.“New Generation” novels present this trend more vividly frommulti-channels and various perspectives.“Daily Life Narration” has dual meaningin demonstrating the outlook of modern life and overturning males’ dominance inculture field. Therefore, this thesis sets “Daily Life Narration” of the “NewGeneration” female writers as the target. By choosing traditional patterns of “DailyLife Narration”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and deep concern upon the dailylife as its research background, this thesis conducts analysis around the “NewGeneration” female writers and criticism at “Daily Life Narration”, comparing withthat of the male writers.
     The “New Generation” female writers show their daily life narration mainly intwo dimensions: on one hand, they focus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ople’s spiritunder the pressure of pursuit of desire and challenge to love in marriage rather thanon a broad view and with reason and abstraction as male writers. In this way, theypresent their profound understanding to the life. On the other hand, by tasting thewarmth and safety taken from the daily life, the female writers rethink the importanceof ethical meaning to the maturation of females and analyze love and lust in marriage.During narration, they present the aesthetical feature and its feminine tone byselecting the feminine discourses to develop their novels.
     “Daily Life Narration” needs to be upgraded both in ideology and aesthetic. Thatthese female writers set their role in this field is meaningful, simultaneously, theirfaults are obvious such as lack of broad background, duration of their features anddepth of their themes etc.
     The thesis consists of seven chapters, five of which are the main contents.
     The target is the beginning part in introduction chapter, then through analyzingthe related conception such as “daily life”, the writer shows the framework and itspurpose by analyzing related research an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ed in this field.
     The first chapter surveys the various aspects of Chinese female literature through different periods and complicated factors involved such as revolution, Enlightmentand so on. Simultaneously, the conflict (after1949) between narration of female dailylife and mainstream ideology is also discussed. Then the writer tries to findcompromise between showing the daily life and the survival of female independencein female literatur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how the female writers focus “Material” todistinguish the depth of different “Material complex”. They find the “permanent”humanity among common people by accumulating “Material”. Then, this chapteranalyzes the “prostitute” thinking expressed in female writers’ works taking malewriters as comparison.
     The third chapter presents the ethic exploration of “new generation” writers,such as the way to write childhood or adolescence, to reveal the complicated relationbetween family members under the precondition of fading out political and historicalbarriers. In this way the sensibility in humanity becomes the feature.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the dilemma in modern relationships. The logicthinking in relationships and efforts to reconcile personal ethic value with that of thesociety are found as their observing angle by the female writers. In this chapter, howspace used to show the dilemma in relationships by the female writers and how dailylife spoiled the ideal love and marriage are analyzed.
     The fifth chapter analyses the way these female writers express their estheticvalue. The female writers probe their writing models in various aspects including thesound of the heroin, choosing “gossip” as their writing style etc. Their works presentmore realistic and sensible tone by using above mentioned techniques.
     The conclusion: The representative feature of the “New Generation” femalewriter lies in daily life narration.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femalewriters such as focusing on the reality and developing their plot with common senseto show her expectation to the female writers, while rethinking their want of depthboth in humanity exploration and observing view as well.
引文
1随着一批1970年代前后出生的年轻作家涌入文坛,《小说界》、《芙蓉》、《山花》、《作家》、《长城》等文学期刊在90年代中后期陆续推出这些作家的作品,此后“70后”与“70年代出生”作家的提法也逐渐为研究界所借用。
    2陈晓明在《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发表《最后的仪式》时候提出“晚生代”的说法,当时指苏童、格非、余华等先锋作家,后来这一概念不断变化,到90年代用来专指70年代前后出生的朱文、韩东、鲁羊、毕飞宇、张旻、李洱、李冯、吴晨骏等作家。
    3“新生代”原本是地质学概念,后被文坛用于指称70年代前后出生的作家,几乎包括大部分书写当下生活的主要作家。李洁非《新生代小说(1994——)》(《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对此有比较翔实的评述。
    4《文艺争鸣》1994年第3期钟山杂志社和文艺争鸣杂志社共同对文学发展“新状态”提出“新状态文学”的命名,提到的作家有陈染、韩东、何顿、鲁羊、张旻等。
    5吴义勤:《自由与局限——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家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5页。
    1李敬泽:《“新生代”的故事——<新生代作家小说精品>序》,《创作评谭》1999年第1期。
    2施战军:《告别“新生代”》,《小说评论》2001年第3期。
    1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年第l期。
    2吴义勤:《新生代长篇小说论》,《文学评论》2004年第4期。
    3吴义勤:《论新生代长篇小说的叙事风格》,《山东文学》2005年第1期。
    4李洁非:《新生代小说(1994——)》,《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李洁非:《新生代小说(1994——)(续)》,《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1李敬泽:《新生代的故事——〈新生代作家小说精品〉序》,《创作评谭》1999年第1期。
    2杨剑龙:《对生活的直接体验与真正面对——论新生代小说的艺术追求》,《江海学刊》2001年第4期。
    3施战军:《告别“新生代”》,《小说评论》2001年第3期。
    4这4篇论文分别发表于《文艺评论》1996年第2、3、4、6期。
    5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版。
    1王干、戴锦华:《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大家》1996年第1期。
    2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第244页。
    1葛红兵:《个体性文学与身体型作家——90年代的小说转向》,《山花》1997年第3期。
    2宓瑞新:《“身体写作”在中国的旅行及反思》,《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第4期。
    1戴锦华:《个人与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2荒林:《陈染小说:为妇女获得形式的写作》,《湛江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4期。
    3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4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李金荣《突围与困厄——90年代新生代女性小说价值评估》,《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郭素平:《化蝶——新生代女性主义写作片论》,《文艺争鸣》2003年第5期;冉小平《论新生代女性作家的女性书写》,《求索》2004年第1期。
    2[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1990年,第3页。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总序》,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黄发有:《日常叙事:九十年代小说的潜性主调》,《上海文学》1999年第10期。
    1张霖:《日常生活:90年代文学的想象空间》,《文艺评论》2004年第6期。
    2康艳:《审美理想的寻找与迷失———城市日常生活与20世纪90年代女性写作的审美取向》,《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王金胜《“日常生活”叙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1页。
    2这里采用衣俊卿对“非日常生活”内容的界定,参见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92页。
    3现有的文字记载中,中国古代“女教”制度从周代《礼记·内则》就已经开始,此后影响较大的有西汉刘向所编的《列女传》,东汉班昭所作的《女诫》,唐代长孙皇后编写的《女则》、武则天令人编写的《孝女传》和《古今内范》、宋若莘、宋若昭姐妹所撰《女论语》,明代吕坤的《闺范》与明代皇后所编的《内训》、《女训》等。
    1乔以钢:《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2康德:《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运动?”(1784)》,见江怡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第1页。
    3[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页。
    4张志伟《启蒙的合法性危机——当代中国启蒙所遭遇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5这里依然采用衣俊卿对日常生活概念和特征的基本阐释,参见衣俊卿所著《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第二章“日常生活的内在结构和基本图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32到55页。
    1杨联芬:《新伦理与旧角色:五四新女性身份认同的困境》,《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杨汉云:《从庐隐、冰心早期小说看现代女性追求的冲突与互补》,《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吴晓东:《中国现代审美主体的创生——郁达夫小说再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7年第3期。
    1陆秋心:《婚姻的自由和德谟克拉西》,《新妇女》第2卷第6期,转引自陈文联《冲决男权传统的罗网——五四时期妇女解放思潮研究》,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05页。
    1王小妮:《萧红写了两部生死场——作家被时代浸袭与原态写作的回归》,《文艺争鸣》2011年第3期。
    2摩罗:《<生死场>的文本断裂及萧红的文学贡献》,《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10期。
    1王小妮:《萧红写了两部生死场——作家被时代浸袭与原态写作的回归》,《文艺争鸣》2011年第3期。
    1秦林芳:《“土地”与“女人”:丁玲小说<夜>的人性视点——兼谈<夜>的文学史价值》,《名作欣赏》2007年第4期。
    1张爱玲:《我看苏青》,见《张爱玲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59页,第257页。
    2张爱玲:《我看苏青》,见《张爱玲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59页,第267页。
    1柯灵:《遥寄张爱玲》,见《张爱玲与苏青》,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37页。
    2李欧梵:《从日常生活中创造传奇》,见张爱玲《传奇》,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参见“名家评说”部分。
    1参见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十五章对张爱玲的论述。
    2参见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八章“张爱玲:沦陷都会的传奇”的相关论述。
    3参见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的重新评价》,见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4韩毓海:《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景观——“民间社会叙事”的失败与张爱玲小说的意识形态性》,《人文杂志》1996年第3期。
    5郭春林:《温暖的物质生活——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现代性体验》,《文艺争鸣》2008年第5期。
    1萧也牧:《我一定要切实地改正错误》,《文艺报》1951年第5卷第1期。
    1张鸿声:《<我们夫妇之间>及其批判在当代城市文学中的意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张鸿声:《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3丁玲:《作为一种倾向来看——给萧也牧同志的一封信》,《文艺报》1951年第4卷第8期。
    1张鸿声:《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年第5期。
    2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茹志鹃专集》,孙露茜、王凤伯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7页。
    1张抗抗:《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文艺评论》1986年第1期。
    2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见《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刘思谦、曲雅君等著,乔以钢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72页。
    1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1廖冬梅、陈红旗:《论80年代中期以来女性小说承继的女性书写传统》,《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1戴锦华:《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文学评论》1995年第6期。
    1见王安忆访谈《我眼中的历史是日常的——与王安忆谈<长恨歌>》,《文学报》2000年10月26日。
    2曾壤:《瓦解男性话语的叙事策略——解读王安忆<长恨歌>的边缘叙事》,《理论与创作》2008年第4期。
    1何平:《重提作为“风俗史”的小说——对迟子建小说的抽样分析》,《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4期。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12页。
    1参见耿传明:《“精神派”与“物质派”的抵牾——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精神至上和非物质主义倾向》,《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1转引自齐红《世纪之交的女性写作》,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3页,第174页。
    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刘成富、全志钢译,第80页。
    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刘成富、全志钢译,第79页。
    1张爱玲:《更衣记》,见《张爱玲散文全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25页。
    1邱华栋:《女人是时尚的寄生虫》,《海燕》2004年第3期。
    1谢有顺、石非:《物质生活及其幻觉——朱文颖和她的高跟鞋》,《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
    1郜元宝:《亲情之后是暧昧》,《文学报》2007年7月26日。
    1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Ⅱ》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24页。
    3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1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1[美]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程志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第288页。
    2[美]阿瑟·科尔曼、莉比·科尔曼:《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刘文成、王军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
    3[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Ⅱ》,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第31页。
    4贺仲明:《五四文学中的“父亲”形象探析》,《贵州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1魏微、姜广平:《“先锋死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与魏微对话》,《西湖》2008年第4期。
    1高小弘:《成长如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研究》(博士论文),(河南大学)2006年。
    1魏微、姜广平:《“先锋死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与魏微对话》,《西湖》2008年第4期。
    1郜元宝:《亲情之后是暧昧》,《文学报》2007年7月26日。
    1张新颖:《我知道我是谁——漫谈魏微的小说》,《当代作家评论》2003年第1期。
    1朱锦花:《魏微的异:身体叙述、生活美学与叙事伦理》(硕士论文),苏州大学2009年。
    2魏微、姜广平:《“先锋死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与魏微对话》,《西湖》2008年第4期。
    1此说法来自美国女性主义学者艾德里安·里奇,转引自康正果《女性主义与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22页。
    1[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宋素凤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1魏天真:《魏微:异质的和纯粹的写作》,《小说评论》2007年第6期。
    1戴锦华:《陈染:个人和女性的书写》,《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3期。
    1海男:《我的情人们》,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
    2海男:《从亲密到诱惑》,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
    3海男:《出轨》,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1[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27页。
    2[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0页。
    3[法]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31页。
    1魏微:《一个年龄的性意识》,见魏微《情感一种》,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第7页。
    1韩东、刘超:《文学:最个人化的心灵之旅——韩东先生访谈录》,《青春》2007年第11期。
    1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引子:叙事与伦理》,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7页。
    1李敬泽:《“我”或“我们”——<道德颂>的叙述者》,《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
    1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2[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见张京媛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5页。
    1(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5页。
    2[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3[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2陈染:《关于作家》,见《陈染文集·女人没有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60页。
    1陈染:《一些不连贯的思考》,《南开学报》2006年第4期。
    1[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2[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页。
    1董丽敏:《个人言说、底层经验与女性叙事——以林白为个案》,《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2《枕黄记》发表在《花城》2001年第2期,由中国青年出版社“走马黄河系列”2001年3月出版单行本。
    3林白:《低于大地——关于<妇女闲聊录>》,《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林白:《野生的万物》,《作家》2003年第4期。
    1徐则臣:《小说、世界和女作家林白——评《万物花开》和《妇女闲聊录》》,《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1期。
    1林白:《妇女闲聊录·后记世界如此辽阔》,新星出版社2008年7月版,第226页。
    1林白:《妇女闲聊录·后记一世界如此辽阔》,见《妇女闲聊录》,新星出版社2008年,第226页。
    2张新颖、刘志荣:《打开我们的文学理解和打开文学的生活视野——从<妇女闲聊录>反省‘文学性’》,《当代作家评论》2005年第1期。
    1王彬彬:《花·雨·狐——朱文颖小说印象》,《南方文坛》2003年第1期。
    2黄毓璜:《恍兮惚兮——朱文颖小说解读》,《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4期。
    3林舟、齐红《气息之美:极致与局限——朱文颖小说印象》,《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6期。
    1邱海军:《广东省作协推介广东文坛系列新秀》,《作品》2006年第5期。
    1徐肖楠:《双重生活与独立写作——魏微的小说创作》,《文艺争鸣》2008年第2期。
    1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第一次浪潮与第二次浪潮,都涉及将女性从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要求在选举、教育、就业等公共领域赋予女性与男性同等的权利,以此争取女性现实生存的改善和社会政治地位的提升。
    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55页。
    1魏微、朱文颖:《写作、印象及内心活动》,《作家》2003年第4期。
    2魏微、姜广平:《“先锋死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与魏微对话》,《西湖》2008年第4期。
    1陈晓明:《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3期。
    2魏微:《日常经验:我们这代人写作的意义》,《文艺争鸣》2010年第23期。
    1魏微、朱文颖:《写作、印象及内心活动》,《作家》2003年第4期。
    2陈晓明:《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3期。
    3魏微、朱文颖:《写作、印象及内心活动》,《作家》2003年第4期。
    1陈晓明:《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3期。
    1、[匈]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衣俊卿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1990年
    2、[法]西蒙娜·德·波伏瓦.第二性Ⅱ.(郑克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
    3、[美]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程志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4、[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5、[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美]朱迪斯·巴特勒.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7、[法]让·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刚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8、[美]詹姆逊.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9、[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0、[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
    1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
    12、[美]詹姆逊.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王逢振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英]安东尼·吉登斯.亲密关系的变革——现代社会中的性、爱和爱欲.(陈永国汪民安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4、[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
    15、[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16、[美]李欧梵.上海摩登.(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7、[美]王德威.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宋伟杰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8、[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9、[美]琳达·诺克林.女性,艺术与权力.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0、[美]W·C·布斯.小说修辞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21、[美]阿瑟·科尔曼,莉比·科尔曼.父亲:神话与角色的变换.(刘文成、王军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8年
    1、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衣俊卿现.代化与文化阻滞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3、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刘思谦,曲雅君.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乔以钢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5、乔以钢.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李银河.女性主义.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7、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8、吴义勤.自由与局限——中国当代新生代小说家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9、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江怡编.理性与启蒙——后现代文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11、林舟.生命的摆渡——中国当代作家访谈录.深圳:海天出版社,1998年
    12、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13、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4、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修订版)(上卷).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3年
    15、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6、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茹志鹃专集.(孙露茜、王凤伯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17、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
    18、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9、孟繁华.众神狂欢——当代中国的文化冲突问题.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
    20、许志英,丁帆.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2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1999年
    22、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23、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24、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当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25、黄发友.准个体时代的写作——20世纪90年代中国小说研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26、王宇.性别的表述与现代认同.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27、翟文钺.生活世界的喧嚣——新生代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
    28、李小江.女人读书——女性/性别研究代表作导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29、黄华.权力,身体与自我——福柯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王侃.历史·语言·欲望——1990年代中国女性小说主题与叙事.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1、胡少卿.中国当代文学中的“性”叙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
    32、乔以钢.多彩的旋律——中国女性文学主题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3、陶东风.当代中国文艺思潮与文化热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34、汪继芳.断裂:世纪末的文学事故——自由作家访谈录.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0年
    35、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转型.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36、陈顺馨.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7、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8、戴锦华.犹在镜中——戴锦华访谈录.北京:知识出版社,1999年
    39、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40、吴玉杰,宋玉书.冲突与互动——新时期文学与大众传媒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41、他爱.十美女作家批判书.北京:华龄出版社,2005年
    42、陈霖.文学空间的裂变与转型——大众传播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陆文学.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年
    43、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44、静思(编).张爱玲与苏青.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
    45、张爱玲.张爱玲散文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2年
    46、陈染.陈染文集·女人没有岸.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
    1、吴义勤.新生代长篇小说论.文学评论,2004(4)
    2、吴义勤.在边缘处叙事——九十年代新生代作家论.钟山,1998(l)
    3、吴义勤.论新生代长篇小说的叙事风格.山东文学,2005(1)
    4、李洁非.新生代小说(1994——).当代作家评论,1997(1)
    5、李洁非.新生代小说(1994——)(续).当代作家评论,1997(2)
    6、李敬泽.新生代的故事——新生代作家小说精品.序.创作评谭,1999(1)
    7、施战军.告别“新生代”.小说评论,2001(3)
    8、洪治纲.丧失否定的代价——晚生代作家论之一.文艺评论,1996(2)
    9、洪治纲.乌托邦的背离与写实的困顿——晚生代作家论之二.文艺评论,1996(3)
    10、洪治纲.欲望的舞蹈——晚生代作家论之三.文艺评论,1996(4)
    11、洪治纲.叙事的挣扎——晚生代作家论之四.文艺评论,1996(6)
    12、王干,戴锦华.女性文学与个人化写作.大家,1996(1)
    13、黄发有.日常叙事:九十年代小说的潜性主调.上海文学,1999(10)
    14、张霖.日常生活:90年代文学的想象空间.文艺评论,2004(6)
    15、王金胜.“日常生活”叙事:20世纪90年代中国女性写作的主体意识.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16、乔以钢.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天津社会科学,1988(1)
    17、李欧梵.从日常生活中创造传奇.见张爱玲.传奇.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版“名家评说”部分
    18、张鸿声.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重读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5)
    19、刘思谦.中国女性文学的现代性.见:性别研究:理论背景与文学文化阐释.刘思谦、曲雅君等著,乔以钢主编.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
    20、耿传明.“精神派”与“物质派”的抵牾——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精神至上和非物质主义倾向.天津社会科学,2006(4)
    21、张抗抗.我们需要两个世界.文艺评论,1986(1)
    22、戴锦华.池莉:神圣的烦恼人生.文学评论.1995(6)
    23、林白.低于大地——关于.妇女闲聊录.见:林白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第314页
    24、谢有顺,石非.物质生活及其幻觉——朱文颖和她的高跟鞋.当代作家评论,2001(6)
    25、董丽敏.个人言说、底层经验与女性叙事——以林白为个案.社会科学,2006(5)
    26、陈晓明.奇妙的邪性——评林白小说.万物花开.南方文坛,2004(1)
    27、葛红兵.个体性文学与身体型作家——90年代的小说转向.山花,1997(3)
    28、林舟,齐红.气息之美:极致与局限——朱文颖小说印象.当代作家评论,2001(6)
    29、吴俊,朱文颖.朱文颖访谈录——古典的叛逆.作家,2001(6)
    30、魏微,朱文颖.写作、印象及内心活动.作家,2003(4)
    31、洪治纲.生存的反诘与意义的探寻——戴来小说论.钟山2002(5)
    32、戴来,九鹏.戴来:中性地站在生活之外.朔方,2005(5)
    33、魏微,姜广平.“先锋死了,我们不得不回过头来”——与魏微对话.西湖,2008(4)
    34、高小弘.成长如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女性成长小说研究:[博士论文].开封:河南大学,2006
    35、张新颖,刘志荣.打开我们的文学理解和打开文学的生活视野——从《妇女闲聊录》反省‘文学性’.当代作家评论2005(1)
    《奥菲斯小女子》:《中国对外服务》1999年第5期。
    《白话》:《中国作家》1993年第1期。
    《厨房》:《作家》19997年第8期。
    《橡树旅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2004年1月。
    《竞选州长》:《作家》1996年第1期。
    《轮回》:《青年文学》1995年第4期。
    《离爱远点》:《人民文学》1995年第9期。
    《含情脉脉水悠悠》:《漓江》1997年第5期。
    《女娲》:《中国作家》1995年第9期。
    《热狗》:《当代》1994年第5期。
    《如梦如烟》:《大家》1997年第2期。
    《爱你两周半》:作家出版社2004年5月。
    《杏林春暖》:《小说月报·原创版》2007年第1期。
    《遭遇爱情》:《山花》1995年第5期。
    《相聚梁山泊》:《山花》1998年第11期。姐妹情谊的脆弱。
    《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1月。
    《狗日的足球》:《山花》1996年第10期。
    《游行》:《钟山》1995年第6期。
    《野草根》:《中国作家》2006年第18期。
    《鸟粪》:《青年文学》1995年第4期。
    《先锋》:《人民文学》1994年第6期。
    《出走》:《珠江潮》1994年第1期。
    《一个人的战争》:《花城》1994年第2期。
    《低于大地》:《长篇小说选刊》2005年第1期。
    《妇女闲聊录》:《长篇小说选刊》2005年第1期。
    《万物花开》:《花城》2003年第1期。
    《红艳见闻录》:《上海文学》2004年第6期。
    《致命的飞翔》:《花城》1995年第1期。
    《同心爱者不能分手》:《上海文学》1989年第10期。
    《子弹穿过苹果》: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4月。
    《瓶中之水》: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
    《守望空心岁月》:《花城》1995年第4期。
    《说吧,房间》:《花城》1997年第3期。
    《私人生活》:《花城》1996年第2期。
    《破开》:《花城》1995年第5期。
    《凡墙都是门》:《花城》1995年第1期。
    《另一扇开启的门》:《花城》1996年第2期。
    《时间不逝,圆圈不圆》:《花城》1997年第1期。
    《与往事干杯》:作家出版社2001年3月。
    《沉默的左乳》:见《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12月。
    《无处告别》:见《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12月。
    《世纪病》:见《陈染自选集》,现代出版社2006年12月。
    《定向力障碍》:《人民文学》1986年第2期。男朋友老奈。
    《空心人诞生》:见陈染《嘴唇里的阳光》作家出版社2001年3月。
    《破开》:《花城》1995年第5期。
    《饥饿的口袋》:《大家》1994年第1期。
    《与假想心爱者在禁中守望》:《花城》1994年第3期。
    《小镇的一段传说》:《当代》1987年第3期。
    《身体祭》:凤凰传媒出版集团,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年5月。
    《妖娆罪》: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0月。
    《花纹》:《作家》2003年第9期。
    《坦言》:《花城》1997年第5期。
    《女人传——一个女人的成长史》:《大家》1999年第1期。
    《男人传——一个男人的冒险史》:《大家》2000年第3期。
    《裸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8月。
    《我的情人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4年8月。
    《上海宝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9月。
    《艾夏》:《小说界》1997年第1期。
    《爱情幻觉》:《小说界》1996年第1期。
    《爱人的房间》:《上海文学》1998年第6期。
    《水中的处女》:《山花》1998年第7期。
    《蝴蝶的尖叫——送给JUDE》:《作家》1998年第7期。
    《黑夜温柔》:《小说界》1997年第6期。
    《纸戒指》:《小说界》1996年第4期。
    《说吧说吧》:《时代文学》1998年第6期。
    《硬汉不跳舞》:上海文学1999年第3期。
    《欲望手枪》: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4月。
    《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1月。
    《声名狼藉》:珠海出版社2009年1月。
    《啦啦啦》:《小说界》1997年第4期。
    《每个好孩子都有糖》:《上海文学》1998年第8期。
    《香港情人》:《作家》1998年第7期。
    《九个目标的欲望》:《小说界》1998年第2期。
    《春香》:《收获》2008年第3期。
    《桃花》:《作家》2005年第11期。
    《爱情试纸》:《作家》1996年第12期。
    《月光啊月光》:《作家》1998年第7期。
    《未曾谋面的爱情》:《作家》2004年第2期。
    《冷气流》:《大家》1999年第2期。
    《人说海边好风光》:《作家》2002年第10期。
    《秋千椅》:《民族文学》2009年第4期。
    《绿茶》: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
    《外遇》:《作家》1997年第5期。
    《城春草木深》:《长城》2003年第3期。
    《桔梗谣》:《作家》2007年第10期。
    《水边的阿狄丽雅》:《作家》2002年第2期。
    《玻璃咖啡馆》:春风文艺出版社2010年5月。
    《一个年龄的性意识》:《小说界》1997年第5期。
    《在明孝陵乘凉》:《北京文学》1998年第10期。
    《姊妹》:《中国作家》2006年第1期。
    《大老郑的女人》:《人民文学》2003年第4期。
    《乔治和一本书》:《小说界》1998年第5期。
    《家道》:《收获》2006年第5期。
    《父亲的来访》:《花城》1999年第3期。
    《寻父记》:《大家》2000年第3期。
    《异乡》:《人民文学》2004年第10期。
    《情感一种》:《青年文学》1999年第7期。
    《石头的暑假》:《收获》2003年第3期。
    《姐姐和弟弟》:《作家》1999年第7期。
    《拐弯的夏天》: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1月。
    《化妆》:《花城》2003年第5期。
    《一个人的微闸湖》:《收获》2001年长篇增刊;改为《流年》花山文艺出版社2002年5月。
    《乡村、穷亲戚和爱情》:《花城》2001年第5期。
    《回家》(布老虎丛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天仙配》:《北京文学》2007年第10期。
    《重瞳》:《人民文学》1999年第2期。
    《悬崖》:《作家》2004年第10期。
    《绯闻》:《人民文学》2000年第4期。
    《禁欲时代》:《作家》2000年第10期。
    《戴女士与蓝》:《长篇小说选刊》2004年第1期。
    《老饭店》:《时代文学》1998年第1期。
    《良宵》:人民文学2002年第11期。
    《龙华的桃花》:《人民文学》2004年第6期。
    《蚀》:《作家》2007年第4期。底层卖淫。
    《哑》:《人民文学》2005年第1期。
    《水姻缘》:中国作家2002年第2期。
    《高跟鞋》:《作家》2001年第6期。
    《浮生》:见朱文颖《龙华的桃花》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
    《练习生活练习爱》:《收获》2002年春夏卷。
    《茄子》:《名作欣赏》2003年第9期。
    《爱人》:《收获》2001年第3期。
    《亮了一下》:《收获》2001年第5期。
    《缝隙》:《作家》2005年第6期。
    《给我手纸》:《人民文学》2004年第4期。
    《红烧肉》:《长城》2001年第3期。
    《请呼3338》:《作家》1998年第7期。
    《要么进来,要么出去》:《人民文学》1998年第4期。
    《别敲我的门,我不在》:《作家》1998年第5期。
    《对面有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9月。
    《自首》:《人民文学》2000年第1期。
    《鼻子挺挺》:华艺出版社2002年1月。
    《鱼说》:江苏文艺出版社2007年10月。
    《把门关上》:《创作》2001年第4期。
    《我们都是有病的人》:《钟山》2001年第2期。
    《我还能干什么》:《青年文学》2006年第13期。
    《然后就杀了他》:《当代小说》1998年第12期。
    《准备好了吗》:《收获》2000年第3期。
    《顺便吃顿饭》:《时代文学》2000年第5期。
    《在床上》:《芙蓉》2003年第5期。
    《半支烟》:《时代文学》2004年第2期。
    《关系》:《人民文学》2004年第11期。
    《在卫生间》:《上海文学》2004年第12期。
    《后来》:《收获》2006年第2期。
    《看我,在看我》:《西部·华语文学》2007年第5期。
    《北妹》: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
    《火宅》: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7月。
    《水乳》:中国工人出版社2010年12月。
    《镜子》:见《取暖运动》,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
    《道德颂》:《长篇小说选刊》2001年第3期。
    《赢》:见《取暖运动》,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1月。
    《无爱一身轻》:作家出版社2005年8月。
    《手术》:《天涯》2003年第5期。
    《青桔子》:《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0期。
    《干掉中午的声音》:见盛可以《可以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2月。
    《归卦妹》:见盛可以《可以书》,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年2月。
    《淡黄柳》:《作家》2006年第4期。
    《惜红衣》:《人民文学》2005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