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化与异化: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流变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追溯了中国文学翻译研究的百年发展历程,以归化与异化为原则,在梳理中国近百年来翻译研究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流变过程中,拟以归化和异化的发展历程为经,以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译者与译作为纬,对有关归化异化研究的大量的史实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归纳、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从归化异化发展的渊源角度出发,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二者的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等问题,不仅再次界定澄清了传统翻译研究上的一些误区,同时也对归化异化研究的理论、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通过对中国近百年来翻译研究中归化与异化的策略流变过程的梳理,可以看出所谓“归化”与“异化”,实际上是以译者的文化立场为基本点来加以区分的。在这种文化立场之下,我们就不难看出译者所要选择的翻译策略了。与以往的研究相比,笔者试图以对归化异化为切入点,借助语言学和文化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对文学翻译的一些具有共性的基本问题进行历时和共时的分析比较,对文学翻译问题进而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作出合理的、科学的描述和阐释,在超越翻译研究“归化、异化”的“二元对立”情结的基础上,进而揭示中国近百年来文学翻译中所折射出来的文化语境以及在翻译活动中背后所隐含的文化霸权,借助于翻译研究的文化倾向但又注重翻译本体研究的回归。
     论文由七部分组成:
     “引言”部分全面评介了归化、异化之争的源起及涵义,在对归化和异化的发展历程追溯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归化与异化之争的实质与意义以及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以多元系统论为理论工具,从文化批评的角度,以归化异化为切入点,可以揭示出在翻译活动中背后所隐含的文化霸权倾向。
     第一章对清末民初时期,为了拯救民族、本着“洋为中用”的思想,以严复林纾为代表的人物掀起了翻译出版西洋文学的高潮进行研究,指出这一时期的翻译方式总的来看就是不囿于原著,在语言和形式上主要是归化的策略,从而造成了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嬗变。在向五四时期的异化进程发展中,翻译文学所启发的中国文学现代性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二章通过对“五四”时期当中国文化处于国际文化的边缘地位时,翻译者多采用异化式翻译策略的描述,在发掘西方文化独特的时代与精神内涵的同时,在跨文化语境中用异化的语言书写建构具有主体意识的现代性,以达到改造文学、改造社会的目的。
     第三章试图以《牛虻》在异域语境下的经典之路为例,揭示了我国的文学翻译工作者在建国初期以政治选择为主的标准,本着“为革命服务,为创作服务”的宗旨,对翻译作品选择归化的策略。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必然要为两种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诸多社会历史因素和政治经济大环境层层包裹。这一时期也是受意识形态因素影响较大的时期。
     第四章通过对张谷若“地道的译文”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异化、归化均衡的原则,并探讨了影响翻译策略选择的复杂因素,不仅仅是语言和文化的问题,更是会涉及到文化帝国、语言霸权的的内容。归化异化之争不仅仅体现翻译策略或方法的选择问题,更昭示译者和理论研究者持有的文化态度和译者所代表的特定文化所持的文化观念。
     第五章将文学翻译与比较文学联系起来研究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因为文学作品中所运用的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与译文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学比较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当代学术研究的跨学科倾向也给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结语”部分提出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提出了归化异化二元对立的哲学、语言学基础。这样就可以突破二元对立的窠臼,站在语用学的角度开看到这个问题,就会能从更深层的意义来探讨翻译研究。
     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归化异化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并结合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流变的大致脉络,从而得出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 1.归化异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二元对立的,可以从二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在时间上来看,二是从语言和思想等内容上来看,比如林纾等人的翻译可以理解为语言上的归化,思想上的异化。不仅要从历时的角度来看;还可以从共时的角度来看读者群与译品之间的关系。2,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来研究归化与异化目前还没有。3,从国内外翻译策略的选择来看,呈一定的历史趋势:归化一直是占主流,异化只是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占据主要位置,这肯定有某些历史因素在影响着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选择。4,所谓“归化”与“异化”,实际上是以译者的文化立场为基本点来加以区分的。在这种文化立场之下,我们就不难看出译者所要选择的翻译策略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所注重的是社会批判与实践,关注的是在翻译实践中进行文化抵抗和斗争。5,不仅从文化层面,而且还从哲学语言学层面上来探讨归化异化,特别是引入语用学的理论,这样就比较全面系统地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回归文学翻译的本体研究。
With the strategie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has traced back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to explore the main principle strategy of domestication in later 19th century, strategy of foreignization in May Fourth Period, strategy of domestication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strategy of foreignization from 1980s afterwards. In combing the plenty of information of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translation study through the fluctuation of strategie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20th century in China, with representative translated works and translators in different periods as latitude and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as longitude, this dissertation has elaborated the problems such as method, nature, content and the origin of the two strategies fairly systematicaly from the angle of dynamic development, not only clarified some mistakes o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research, but made some new attempts towards the theory,content and method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is dissertation holds a dialectic attitude towards this controversy and claims that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re both justified and valuable.
     The whole dissertation is composed of seven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an overall evaluation of the origin of the argument about the strategie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nd has explored the substance and meaning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and also has put forward Polysystem Theory as theoretical tool so as to reveal the implicit cultural hegemony trend behind the translation campaign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criticism .
     Chapter I is devoted to a study for the climax of publication Western translated literature represented by Yanfu and Lunshu at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this period is domestication and has caused the creation of Chinese modern translated literature. During the process of artistic foreignization , Chinese literature modernity aroused by translated literature has played the role of connecting link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Chapter II focuses on the modernity of the consciousness of suject in the language of foreignization while excavating the western times and spiritual intension with unique culture through the strategy of foreignization adopted by translators in May Fourth Period, when the target language is in the position of margin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s.
     Chapter III attempts to reveal the strategy of domestication adopted by the translators for the purpose of " Serve revolution , Serve creation "with political option, and with "Gadfly" as an example to illustrate the course of classics under the context of different cultures at the initial stage of new China. The whole course of translation campaign must be influnced by the macro environments such as the viewpoint of value , social and historical as well as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factors.
     Chapter IV discusses the balanced principle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ed texts of Zhang Gu Ruo, and points out the complex factors that affects the option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which i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but concerned with cultural empire and the language hegemony.The argument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not only embodies the problem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or method, but declares publicly with the cultural ideas held by specific culture and attitude represented by translators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ers. The adop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s deeply rooted in the inequality between cultures and the exclusionism of the dominant cultures.
     Chapter V has special meaning of a new era with the connection of literature translation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ecause the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 and the quality of translated texts of literature directly affects validity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ud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ndency of academic research has also offered a new perspective to translation research.
     The last part presents the conclusions and main argum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with a further exploration of philosophy and linguistics foundation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with dualistic antagonism which can break through the set pattern of antagonism, and can discuss translation research from the meaning of deeper layer with the angle of pragmatics .
     The innovation of dissertation lies in the comprehensive combing and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lunction of Chinese translated literature in 20th century . Conclusions and main arguments are as follows:
     1.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s a dynamic concept, not only dualistic antagonism , which can be understood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time ,and the other is the contents such as language and thought, for example the translation of Linshu can be regarded as domestication from language and foreignization from thought. 2.It's a complete blank to study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from the angl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3. The translation strategy takes on a certain historical tendency with domestication being a domin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only occupying major position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which surely has some historical factors influenced translation strategy rearward. 4.Venuti is not haggling over every ounce about accuracy of translation, his purpose is to denounce cultural imperialism with translation as a tool , also to enlarge translation research not only as the meaning of pure language campaign but the emphatic social cultural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Now under the context of Chinese language , domestication is helpful to retain the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on the contrary. 5.It is not only from culture but philosophy linguistics layer surface to explore the strategie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especial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gmatics, which combines language with culture systematicly so as to regress Ontology of translation study.
引文
①见《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1-9)
    ①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中国翻译》,2002年第3期,第20页。
    ②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24页。
    ③Shuttleworth&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p.59.
    ④Wolfram Wilss,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1,p.23.
    ①Lawrence Venuti,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C].Baker, M&Mlmkj&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p.240.
    ②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见杨自俭等《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0页。
    ③Douglas Robinson,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M],Manchester:St Jerome,1997. p.116.
    ①Lawrence Venuti,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A].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2001, p.240.
    ②Shuttleworth&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p.59.
    ③Douglas Robinson,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Manchester:St Jerome,1997, p.117.
    ③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5期,第25页。
    ①参见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4-195页。
    ②郭建中:《劳伦斯·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中国翻译》, 2000年第1期,第49页。
    ①Lawrence Venuti, (ed.)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and ideolog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p.256.
    ②Lawrence Venuti, TheTranslator sInvisibility:A historyof Translation,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5,p.20.
    ③Lawrence Venuti, TheTranslator sInvisibility:A historyof Translation,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5,p.291.
    
    ①罗选民:《论文化/语言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外语学刊》,2004年第1期,第104页。
    ②朱光潜:谈翻译[A],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362页。
    ③许渊冲:《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第51页。
    
    ①孙迎春:《译学大词典》[Z],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第316页。
    ②鲁迅:《“题未定”草》[C],《翻译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246页。
    ③周作人:《陀螺序》[C],《翻译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111页。
    ④罗选民:《论文化/语言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外语学刊》,2004年第1期,第103页。
    
    ①参见张智中:《异化·归化·等化·恶化》,《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22-123页。
    ②Mona Baker, (ed). R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utledge,1998.P.243.
    
    ①郭建中:《劳伦斯·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中国翻译》,2000年第1期,第52页。
    ②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33页。
    
    ①参见罗选民:《论文化/语言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外语学刊》,2004年第1期,第104-105页。
    ②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24-25页。
    ①张智中:《异化·归化·等化·恶化》,《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23页。
    ②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第51页。
    ①葛校琴:《当前归化/异化策略讨论的后殖民视阈》,《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33页。
    ②鲁迅:《“题未定”草》[A],《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245-246页。
    ③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5期,第373页。
    ④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①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杨自俭等《翻译新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72-279页。
    
    ①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93页。
    ②以下分法参照李敏:《归化异化研究在中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第179页。
    ③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1期,第20-24页。
    
    ①朱健平:《归化与异化:研究视点的转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第80页。
    ②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第14页。
    ①参见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第13页。
    ②孙致礼:《翻译的异化与归化》,《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1期,第34页。
    
    ①叶子南:《回旋在语言与文化之间——谈翻译的两难境地》,《博览群书,2003年第2期,第9页。
    ②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第18页。
    
    ①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外国语》,1998年第2期,第17-18页。
    ②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pp.20-21.
    ①Lawrence Venuti,TheTranslator 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5, pp. 21-23.
    ②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08页。
    ③S.Bassnett,H.Trivedi,eds.,PostcolonialTranslation:TheoryandPractice, 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9,p.6.
    ④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中国翻译》,2002年第5期,第26页。
    
    ①汤莙:《学术批评乃天下公理——对翻译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质疑》,学术批评网,2003年11月1日。
    ②叶子南:《回旋在语言与文化之间——谈翻译的两难境地》,《博览群书,2003年第2期,第9页。
    ③汤莙:《学术批评乃天下公理——对翻译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质疑》,来源:学术批评网。
    ①Schulte&Biguenet,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Press,1992,p.43.
    ②Lawrence Venuti, TheTranslator sInvisibility:AHistoryofTranslation, 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1995, p.109.
    ③参见朱健平:《归化与异化:研究视点的转移》,《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79-80页。
    ①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②叶子南:《回旋在语言与文化之间——谈翻译的两难境地》,《博览群书》,2003年第2期,第9页。
    ③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第51页。
    ①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27页。
    ②EugeneA Nida, Language,Culture andTranslation[M].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p.241.
    ③参见李运兴:《学习翻译的四条途径和三个层面》,《中国翻译》,2004年第6期,第58-59页。
    ①ltamar Even-Zohar, 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Tel Aviv:University Publishing Projects.1978, p.121.
    ①ltamar Even-Zohar, "The Position of I ranslated Literature within the Literary Polysystem". Polysystem Studies, 1990.Poetics Today 11.1: pp.45-51.
    ②寥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89页。
    ③马婧: http://www.gs.whu.edu.cn/journal/h&s/readarticle/onews.asp?id=320.
    ④Jermy Munday. Introu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London &New York, 2001.pp.109-110.
    ①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外国语》,2001年第4期,第67页。
    ②谢天振:《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外国语》,2003年4期,第66页。
    ①程翔章:《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兴盛及其原因》,《外国文学研究》,998年第4期,第96页。
    ②严复、夏曾佑:《小说之缘起》,天津《国闻报》,收录于阿英编:《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北京:中华书局,1960。转引自(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9页。
    ①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页。
    ②Arthur Conan Doyle, The Complete 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 London:Penguin,1981,p.309.
    ③Arthur Conan Doyle, The Complete 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 London:Penguin,1981,p.580.
    ④Arthur Conan Doyle, The Complete 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 London:Penguin,1981,p.582.
    ①李常觉、陈小蝶译:《福尔摩斯侦探全集》第4册,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第86页。见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下同。
    ②李常觉、天虚我生:《福尔摩斯侦探全集》第9册,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第11页。
    ③李常觉、天虚我生:《福尔摩斯侦探全集》第9册,上海:中华书局,1916年,第13页。
    ④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5页。以上例句见38-43页。
    ⑤常觉、天虚我生译,《福尔摩斯侦探全集》,中华书局,1916年,第62页。
    
    ①贺麟:《严复的翻译》,《翻译论集》[C],罗新璋编,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169页。
    ②王克非:《<严复集译>名札记》,《外语教学与研究》,1987年第3期,第66页。
    ①参见刘珩:《翻译·文本·话语权力———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第43页。
    ②严复:译《社会通诠》自序,社会通诠,商务印书馆,1904。转引自刘珩:《翻译·文本·话语权力———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第43-44页。
    ③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天演论/(英)赫胥黎(Huxley,),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①王佐良:《严复的用心》,见《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480页。
    ②郑海凌:《文学翻译学》,文心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③汪荣祖:《中国文化》,1994年第1期,总第九期,第118页。
    ①汪荣祖:《中国文化》,1994年第1期,总第九期,第120-121页。
    ②同上,第120页。
    ③王佐良:《严复的用心》,《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483-484页。
    ④孙会军:《普遍与诧异》,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47页。
    
    ①孙会军:《普遍与诧异》,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②汪荣祖:《中国文化》,1994年第1期,第122页。
    ③颜德如:《严复翻译思想新探》,《福建论坛》,2005年第6期,第78页。
    ①郭延礼:《中国近代文学翻译理论初探》,《文史哲》,1996年第2期,第46页。
    ②郁达夫:《读了珰生的译诗而论及于翻译》,见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390页。
    ③沈苏儒:《论信达雅》,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65页。
    ④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天演论/(英)赫胥黎(Huxley,),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①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天演论/(英)赫胥黎(Huxley,),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②同上。
    ③同上,第11页。
    ④陈叶:《严复“信、达、雅”新解》,《学术交流》,2004年第8期,第140页。
    ①王佐良:《严复的用心》,《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483页。
    ②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第1页。
    ③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47页。
    ④辜正坤:《文学翻译学》序一,见郑海凌:《文学翻译学》,文心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⑤陈叶:《严复“信、达、雅”新解》,《学术交流》,2004年第8期,第140页。
    ⑥廖七一:《当代翻译理论探索》,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67页。
    
    ①郑海凌:《文学翻译学》,文心出版社,2000年,第33页。
    ②严复:《<天演论>译例言》,天演论/(英)赫胥黎(Huxley,),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③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况》,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61-262页。
    ④陈叶:《严复“信、达、雅”新解》,《学术交流》,2004年第8期,第138页。
    
    ①罗新璋<序>,见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3页。
    ②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9年,第55页。
    ③详见辜正坤:《当代翻译学建构理路略论》,《中国翻译》,2001年第1期,第11页。
    ④陈凌:《通往巴别塔之路———论中西译学传统中的相似性》,《北京大学学报》2006年专刊,第141页。
    
    ①谢思田:《中西译学研究》,http://www.uibe.edu.cn/upload/up_wyxy/lunwen-xiesitian.htm
    ②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③郭嵩煮:《伦敦与巴黎日记》,岳麓书社,1984年,第119页。
    ①这十部小说是:1.《福尔摩斯探案全集》2.《巴黎茶花女遗事》3.《黑奴吁天录》4.《基督山恩仇记》5.《飘》6.《悲惨世界》7.《钢铁是怎样炼成的》8.《牛虻》9.《约翰·克利斯朵夫》10.《挪威的森林》
    ②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126页。
    ③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36页。
    ④钱锺书:《七缀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82-83页。
    ⑤Harry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 New York:Bantan books Inc,1981.p.247.
    ⑥〔美〕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林纾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17页。
    ①〔美〕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林纾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71页。
    ②王旸:《簾卷西风–––林琴南别传》,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59页。
    ③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pp.14-15.
    
    ①Harry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 New York:Bantan books Inc, 1981.p.110.
    ②〔美〕斯托夫人:《汤姆大伯的小屋》,林纾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52页。
    ③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页。
    ④魏徵:《隋书·经籍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287页。
    
    ①Harry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 New York:Bantan books Inc ,1981.p.126.
    ②Harry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黄继忠译,《黑奴吁天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第57页。
    ③Harry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林纾译,《黑奴吁天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9页。
    ①Harry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 New York: Bantan books Inc, ,1981.p.299.
    ②Harry Beecher Stowe. Uncle Tom’s Cabin.林纾译,《黑奴吁天录》,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146页。
    ③李宗刚:《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东岳论丛》, 2004年第6期,第132页。
    
    ①涂纪亮主编:《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7页。
    ②李宗刚:《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东岳论丛》, 2004年第6期,第133页。
    ③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8页。
    ①周仪,罗平著《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25页。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218页。
    ③李宗刚:《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东岳论丛》, 2004年第6期,第133页。
    ④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2页。
    ⑤陈平原:《20世纪中国小说史(第壹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5页。
    ①钱钟书:《林纾的翻译》,《翻译研究论文集》(1949-1983),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第269页。
    ②吴俊:《林译小说:世纪末的一个悬念》,《作家》,1999年第9期,第28页。
    ③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第36页。
    ①乐黛云,王宁:《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398页。
    ②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5页。
    ③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3页。
    ④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31页。
    
    ①王宁:《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http://www.english86.com/kouyibiyi/kouyibiyizhidao/16006_8.htm
    ②王宁:《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http://www.english86.com/kouyibiyi/kouyibiyizhidao/16006_8.htm
    ③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①《林译小说与中国文学的现代性》http://www.frchina.net/forumnew/viewthread.php?tid=21900)
    ②李宗刚:《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东岳论丛》, 2004年第6期,第135页。
    ③王宁:《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化现代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增1期第17卷87页。
    ④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26页。
    
    ①陈永国:《翻译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页。
    ②李宗刚:《对林译小说风靡一时的再解读》,《东岳论丛》, 2004年第6期,第131页。
    ③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④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9页。
    
    ①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经典重构》,《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第38页。
    ②王宁:《文学翻译与经典阐释》,中华书局,2006年,第7页。
    ①秦弓:《“五四”时期翻译文学的价值体认及其效应》,《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第85页。
    
    ①林纾:《译林序》,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2页。
    ②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64页。
    ①冯至:《五四时期俄罗斯文学和其他欧洲国家文学的翻译和介绍》,见罗新璋(编)《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469页。
    ②参见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第38页。
    ①胡杰:《晚清末年和五四运动后期中国文学翻译的差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3年3期,第6-7页。
    ②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
    ③李月如:《论新文化语境中的五四文学翻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36页。
    ①李月如:《试论“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翻译的现代转型》,《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年第2期,第60页。
    ②王宁:《现代性、翻译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重构》,《文艺研究》,2002年第6期,第35页。
    ①谈火生:《林中空地:翻译中生成的现代性》,《二十一世纪》(http://www.cuhk.edu.hk/ics/21c)《二十一世纪》2002年10月号总第73期。
    
    ①鲁迅:《二心集·风马牛》》,见《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38页。
    ②曹惇:《比较研究和翻译》,《翻译通讯》,1984年第2期,第2-7页。
    ①董乐山:《文化断层与错位》,《读书》,1984年第9期,第87-89页。
    ②赵易林、徐重庆:《“牛奶路”真相》,1998年11月7日《文汇读书周报》。
    ③赵易林、许仲钦:《“牛奶路公案”对话》,《新文学史料》,2004年第1期,第110-111页。
    ④注:以上的争论不都是集中在探讨翻译理论,而是有言外之意,话语权之争。如赵景深之子赵易林多次“翻案”,目的是很显然的,张过大卫在文章里也附带提及他的文章没有被《翻译通讯》重视等。
    ⑤详见谢天振:《文学翻译与文化意象的传递》,《上海文论》1994年第3期。
    ①张俊锋:《Milky Way与“牛奶路”———试论文学翻译中文化意象的异化处理》,《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11页。
    
    ①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见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第251页。
    ②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6页。
    ①曹顺庆:《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http://www.scuphilosophy.org/bbs/boke.asp?caoshunqing.showtopic.690.html
    ②许钧:《论翻译之选择》,《外国语》,2002年第1期,第66页。
    ③Keith Harvy, Compensation [A], Mona Baker,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Z],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p.37.
    ④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ion Press,2001,p.90.
    ①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见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248页。
    ②同上,第248-251页。
    ①鲁讯:《“题未定”草》,《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50页。
    ②郑海凌:《文学翻译学》,文心出版社,2000年,第195页。
    ③鲁迅:《“题未定”草》,见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 1984年,第301页。
    ④刘珩:《翻译·文本·话语权力———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第41页。
    ⑤劳伦斯·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查正贤译,见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①劳伦斯·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查正贤译,见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359-360页。
    ①马婧: http://www.gs.whu.edu.cn/journal/h&s/readarticle/onews.asp?id=320
    ②许钧:《论翻译之选择》,《外国语》,2002年第1期,第67页。
    ③王宁:《文学翻译与经典阐释》,中华书局,2006年,第22页。
    ④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第152-153页。
    ①参见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86-90页。
    ②王森然:《近代二十家评传》,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101页。
    ③Lawrence Venuti, Transl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 [C].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 Clevedon and Philade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1995, p.10.
    ④汤哲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转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⑤余杰:《狂飙中的拜伦之歌———以梁启超、苏曼殊、鲁迅为中心探讨清末民初文人的拜伦观》,《鲁迅研究月刊》,1999年第9期,第15-27页。
    
    ①廖七一:《梁启超与拜伦《哀希腊》的本土化》,《外语研究》,2006年第3期,第48页。
    ②参见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总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2页。
    ①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外国语》,2001年第4期,第63页。
    ②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国翻译》,2002年第4期,第21页。
    ①参见李月如:《论新文化语境中的五四文学翻译》,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第2页。
    ②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看中国翻译研究的过去与未来》,《外国语》,2001年第4期,第63页。
    ③Edward E Said.The wor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pp.226-227.
    ④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三联书店, 2000年,第30页。
    ⑤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第3页。
    ①刘珩:《翻译·文本·话语权力———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第42页。
    ②魏家海:《五四翻译文学文体的“陌生化”与传统化》,《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第92-93页。
    ③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第1页。
    ①刘珩:《翻译·文本·话语权力———翻译文本的本土化进程》,《外语与外语教学》,2005年第2期,第42页。
    
    ①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0页。
    ②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第41页。
    ③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94页。
    ④钱钟书:《林纾的翻译》[A],《七缀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79页。
    ①参见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第42页。
    ②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1992.
    ③参见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第42页。
    ①许钧:《论翻译之选择》,《外国语》,2002年第1期,第66页。
    ②同上。
    ③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87页。
    ④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6页。
    ⑤查明建,第88页。
    ①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Wellington House, 1999,p.11.
    ②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72页。
    ③倪秀华:《翻译:一种文化政治行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译介<牛坛>之现象透析》,《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131页。
    ①Andre Lefevere,“General Editor Preface,”Translation, Rewriting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New York: Routledge,1922,p.vii.
    ②Theo Hermans, Translation in Systems,Manchester: St. Jerome, 1999, p.159.
    ①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96页。
    ②参见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译林出版社,1996年,第185—189页。
    ①倪秀华:《翻译:一种文化政治行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译介<牛坛>之现象透析》,《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120页。
    ②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89页。
    ③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42页。
    ④同上,第45页。
    ①卢玉玲:《不只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也谈《牛虻》的经典之路》,《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3期,第191页。
    ②倪秀华:《翻译:一种文化政治行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译介<牛坛>之现象透析》,《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122页。
    ③李俍民译:《牛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重印本,第331页。
    ④庆学先译:《牛虻》,漓江出版社出版,1999年,第332页。
    ⑤同上,333页。
    ①Ethel Lilian Voynich, THE GADFLY,陈雄尚注释,上海泽文出版社,1981年,第20页。
    ②李俍民译:《牛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重印本,第14页。
    ③Andre Lefeve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 New York: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1992,p.6.
    ④④倪秀华:《翻译:一种文化政治行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译介<牛坛>之现象透析》,《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1期,第127页。
    ①张美芳:《翻译策略透视》外语教育网http://www.for68.com/new/2006/2/sh5774722341822600211475-0.htm.
    ②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87页。
    ③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1902年《新小说》第1号,见王运熙主编《中国文论选》(近代卷下),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第291页。
    ①查明建:《文化操纵与利用:意识形态与翻译文学经典的建构———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翻译文学为研究中心》,《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2期,第98页。
    ②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Routledge,1922,p.19.
    ③埃文?佐哈尔:《多元系统论》,张南峰译,《中外文学》,2001年第30卷第3期,第28页。
    ①卢玉玲:《不只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也谈《牛虻》的经典之路》,《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3期,第186页。
    ②玛雅http://post.baidu.com/f?kz=107589700.
    ①Ethel Lilian Voynich, THE GADFLY,史铁生,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
    ②卢玉玲:《不只是一种文化政治行为———也谈《牛虻》的经典之路》,《中国比较文学》,2005年第3期,第192页。
    ③详见张磷:《伦敦桥与翻译》,《中华读书报》,2003年5月7日,有改动。
    ④同上。
    
    ①孙会军:《普遍与差异》,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221页。
    ②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③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①费小平:《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权力与反抗》,《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4期,第113-114页。
    ②Said,E dward.Culture and Imperialism,London:Vintage,1993.p292.
    ①张瑜:《权力话语制约下的翻译活动》,《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71页。
    ②参见侯晶晶:《从中国近现代翻译史看政治对翻译的操控》,《深圳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第118-119页。
    ③任一鸣:《英语后殖民文学创作语言》,《中国比较文学》,2003年第6期,第161-162页。
    ①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98页。
    ②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435页。
    ③李霞:《权力话语、意识形态与翻译》,《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第69页。
    ④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 and New York: Routage,1992,p.40.
    
    ①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157页。
    ②Eugene A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p.10.
    ③参见张今:《文学翻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6页。
    ①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96页。
    ②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8页。
    ③Edwin Gentzler,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N.Y: Routledge, 1993,p.188.
    ④同上
    ①吕俊:《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3-104页。
    ②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156页。
    
    ①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8页。
    ②Edwin Gentzler,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N.Y: Routledge, 1993,p.184.
    ①参见傅勇林:《译学研究范式:转向、开拓与创新》,《中国翻译》,2001年第5期,第6-7页。
    ②王宁:《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第321页。
    ③刘耘华:《文化视域中的翻译文学研究》,见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年,第99页。
    ④方汉文:《比较文学高等原理》,南方出版社, 2002年,第346页。
    
    ①方汉文:《新辩正论与中国比较文学的主体认证》,《学术月刊》,2001年第6期,第42页。
    ②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44页。
    ③寥七一:《翻译学归结论》序言,,赵彦春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页。
    ①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绪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页。
    ②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绪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③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绪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年,第19页。
    ④吕俊:《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3页。
    
    ①张南峰:《从边缘走向中心》,《外国语》,2001年第4期,第65页。
    ②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26页。
    ③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05-206页。
    
    ①参见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2页。
    ②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6页。
    ③陈永国:《翻译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页。
    
    ①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 9年,第22-23页。
    ②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3页。
    ③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84页。
    ④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第68页。
    
    ①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汉英互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页。
    ②Dwight Bolinger, Aspects of Language.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3,P.363.
    ③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395页。
    
    ①参见袁晓宁:《关于翻译中归化和异化的哲学思考》,《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第27页。
    ②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90页。
    ①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p.15.
    ②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98页。
    ③王宁:《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第316页。
    ①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etentials&Limitation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pp.66-86.
    ②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汉英互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③参见张智中:《异化·归化·等化·恶化》,《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23页。
    ④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汉英互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①参见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29页。
    ①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汉英互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②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第54页。
    ③Susan Bassnett&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Wellington House, 1990,pp.8-10.
    ①潘文国:《当代西方的翻译学研究——兼谈“翻译学”的学科性问题》,《中国翻译》, 2002年第2期,第36-37页。
    ②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265-266页。
    ③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60页。
    ①楼沪光:《笔耕墨耘五十春——记老翻译家张谷若》,载《翻译通讯》,1983年第9期。
    ②Mark Shuttleworth &Moira Cowie, Dicy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1997.pp.72-73.
    ①Thomas Hardy,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1994年,第18页。
    ②孙致礼译,《苔丝》,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①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7-18页。
    ①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0页。
    ②孙法理译,《苔丝》南京译林出版社,1991年,第38页。
    ③Thomas Hardy ,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78,p.283.
    ④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商务印书馆, 1935年,第293页。
    ⑤Thomas Hardy ,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刘颖勤注释,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7年,第48页。
    ⑥张谷若注释,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⑦张谷若注释,同上。
    
    ①金圣华:《译道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②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28-129页。
    ③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第204页。
    
    ①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汉英互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页。
    ②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①刘禾:《跨语际实践》,宋伟杰等译,三联书店,2002年,第4页。
    ①参见范守义:《翻译研究:另类视野》,外活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①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777.
    ②曹山柯:《后殖民主义在我国翻译学上的投影》,《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第103页。
    ③参见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23页。
    ①陆谷孙:《英语挤压下的中文危机》,见《世纪大讲堂》11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1页
    ②金圣华:《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第16页。
    ③详见鲁海涛:上海东方早报,2006年9月19日。
    ④王涛:《要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人民日报》,2005年7月18日。
    ①陆谷孙:《英语挤压下的中文危机》,见《世纪大讲堂》11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27页。
    ②陆谷孙:《英语挤压下的中文危机》,见《世纪大讲堂》11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32页。
    ③叶子南:《回旋在语言与文化之间——谈翻译的两难境地》,《博览群书》,2003年,第2期9页。
    ①陆谷孙教授在上海教育电视台的讲演(节选),2002年11月26日,见《文汇报》10月27日。
    ①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6页。
    ②林晓琴:《发展中的文学翻译策略与比较文学的前景探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79页。
    ①林晓琴:《发展中的文学翻译策略与比较文学的前景探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第82页。
    ①许钧:《当代法国翻译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34页。
    ②同上。
    ③曹顺庆《中西文论对话的原则与路径》http://www.culstudies.com/rendanews/displaynews.asp?id=7002
    ④Chiestiane Nord, 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 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 Manchester, UK: st. Jerone, 1997. p.34.
    ①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6-107页。
    ②孟华:《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辩》,见《多边文化研究》第1卷,北成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103页。
    ①孟华:《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辩》,见《多边文化研究》第1卷,北成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103-104页。
    ②汪家堂:《可译性、不可译性与思维模式的转换》,《辞海新知》2001年第7揖,第15页。
    ③参见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9-290页。
    ①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
    ②孟华:《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辩》,见《多边文化研究》第1卷,北成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104页。
    ③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88页。
    ④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107页。
    ①Oxford Advanced Learn’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355.
    
    ①许慎:《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582页。
    ②《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五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367页。
    ③黄佶:《“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Loong》,http://www.loong.cn/loong060320.htm
    ①参见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郭建中编《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第235页。
    ①Lawrence 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p.20.
    ②郭建中:《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中国翻译》, 2000年第1期,第50页。
    ③LawrenceVenuti,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p.29.
    ④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①王宁:《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325页。
    ②方汉文:《比较文学高等原理》,南方出版社,2002年,第346页。
    ③汤莙:《学术批评乃天下公理——对翻译理论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质疑》,学术批评网www.acriticism.com 2003。
    ①吴文安:《翻译策略的语境和方向》,《外国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第98页。
    ②方坦纳等译:《象征世界的语言》,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第125页。
    ③张明权:《二元对立翻译观的文化解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6页。
    
    ①古风:《从关键词看我国现代文论的发展》,《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第115页。
    ②陈慧、黄宏煦:《世界文学术语大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787—806页。
    ③古风:《从关键词看我国现代文论的发展》,《文学评论》,2001年第5期,第115页。
    ①《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1032页。
    ②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第171页。
    ③《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2307页。
    
    ①张隆溪:《道与逻各斯》(The Tao and the Logos),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6-50页。
    ②曹丹红:《小议术语的翻译》,《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第69页。
    
    ①Oxfod Advanced Learner’s Dictionary of Current English,Oxfod University Press,1990,p.860.
    ②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中国翻译》,1998年第6期,第18页。
    ③邓文初:《学术本土化的意义》,《博览群书》,2004年11月7日。
    ④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36页。
    ①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70页。
    ②曹丹红:《小议术语的翻译》,《上海翻译》,2006年第3期,第69页。
    ③《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第2248-2249页。
    ①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导论部分1-2页。
    ②黄立:《西方文论翻译与中国化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第4期,第74页。
    
    ①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中国翻译》,1998年第6期,第16-17页。
    ②详见辜正坤:《外来术语翻译与中国学术问题》,《中国翻译》,1998年第6期。
    ①Jenny Williams &Andrew Chesterman,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p.20.
    ②杨平:《对当前中国翻译研究的思考》,《中国翻译》,2003年第1期,第4页。
    ③Katharina Reiss.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 & Limitations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p.1.
    ④邓文初:《学术本土化的意义》,《博览群书》,2004年11月7日。
    
    ①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页。
    ②王洪涛:《超越二元对立的致思模式》,《外语学刊》,2006年第3期,第102页。
    
    ①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56页。
    ②王洪涛:《超越二元对立的致思模式》,《外语学刊》,2006年第3期,第98页。
    
    ①张明权:《二元对立翻译观的文化解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6页。
    ②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79页。
    
    ①周来祥:《哲学、美学中主客二元对立与辩证思维》,《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第75-76页。
    ②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263页。
    ③温奉桥:《走出“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齐鲁学刊》,2003年第1期,第49页。
    
    ①王洪涛:《超越二元对立的致思模式》,《外语学刊》,2006年第3期,第98页。
    ②张明权:《二元对立翻译观的文化解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第9页。
    ③张智中:《异化·归化·等化·恶化》,《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第123-124页。
    
    ①参见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第133-138页。
    ②Ferdinand de Saussur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 New York, London: Mcgraw-Hill Paperbacks,1959, pp.69-73.
    ①参见许均:《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153-154页。
    ①陈永国:《翻译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0-11页。
    
    ①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绪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第5页。
    ②吕俊:《哲学的语言论转向对翻译研究的启示》,《外国语》,2000年第5期,第51页。
    ①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绪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第3页。
    ②王洪涛:《超越二元对立的致思模式》,《外语学刊》,2006年第3期,第99页。
    ③曾文雄:《翻译学“语用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终结》,《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第195页。
    ①张今:《文学翻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①曾文雄:《翻译学“语用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终结》,《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第194页。
    ②钱多秀:《翻译的语用学研究与翻译中的道德》,《中国翻译》,2003年第2期,第42页。
    ①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2001,p.127.
    ②曾文雄:《翻译学“语用学转向”:“语言学转向”与“文化转向”的终结》,《社会科学家》,2006年第5期,第196页。
    
    ①张新红,何自然:《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现代外语》,2001年第3期,第290页。
    ②曾文雄:《文学语用学翻译的语用价值与文化转向》,《语文学刊》(外文版) ,2006年第2期,第3页。
    
    ①叶子南:《回旋在语言与文化之间——谈翻译的两难境地》,《博览群书》,2003-2-9。
    ②许均:《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91-292页。
    ①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1998年,第2页。
    ②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8页。
    ①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2页。
    ②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21页。
    1. Anderman, Gunilla &Margaret Rogers. Translation Today: Trends and Perspective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 Bolinger, Dwight. Aspects of Languag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3.
    3. Bassnett ,Susan &Andre Lefevere. Translation, History and Culture, London: Wellington House, 1999.
    4. Bassnett ,Susan& Harish Trivedi ed.,PostcolonialTranslation: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and NewYork: Routledge,1999.
    5. Bassnett, Susan &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 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6. Cronin,Michael.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 London and NewYork:Routledge,2003.
    7. Davis, Kathleen, Deconstruction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8. Doyle,Arthur Conan .The Complete Adventure of Sherlock Holmes, London:Penguin,1981.
    9. Gentzler,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3.
    10.Hardy ,Thoma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78.
    11.Hardy ,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杜,1994年.
    12.Hardy ,Thoma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刘颖勤注释,: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1997年.
    13.Harvy,Keith, Compensation,Baker, Mona 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Z],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14.Hickey,Leo, The Pragmatics of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15.Hermans, 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s, Manchester: St. Jerome, 1999.
    16.Lefevere, Andre. 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17.Lefevere,Andre.“General Editor Preface,”Translation, Rewriting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London&New York: Routledge,1922.
    18.Lefevere,Andre. Translating Literature: Practice and Theory in a Comparative Literature Context,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19.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London &New York:Routledge,2001.
    20.Nida,Eugene A, Languag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ng.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1.Nida,Eugene A.Language,Culture and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ForeignLanguageEducationPress,1993.
    22.Newmark, Peter .About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3.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ion Press,2001.
    24.New,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5.Olohan, Maeve. Intercultural Faultlines: Research Model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I: Textual and Cognitive Aspect,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6.Robinson , Douglas.Translation and Empire: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Manchester:St Jerome,1997.
    27.Robinson , Douglas.Western Translation Theory:from Herodotus to Nietzsch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8.Robinson , Douglas.The Translator’s Tur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6.
    29.Reiss, Katharina. 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 & Limitation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0.Said, E.Edward.Culture and Imperialism,London:Vintage,1993.
    31.Said ,E. Edward.The wor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32.Saussure, Ferdinand de,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New York, London: Mcgraw-Hill Paperbacks,1959.
    33.Schulte, Rainer& John Biguenet.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An Anthology of Essay from Dryden to Derrida, Chicago Press,1992.
    34.Shuttleworth, Mark & Moira Cowie.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1997.
    35.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1.
    36.Steiner, George.After Babe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7.Stowe ,Harry Beecher. Uncle Tom’s Cabin, New York, Bantan books Inc,1981.
    38.Toury,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Education Press. 2001.
    39.Venuti, Lawrence (ed.) Rethinking Translation: Discourse, Subjectivity and ideolog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40.Venuti, Lawrence.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 Baker, M&Mlmkj&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41.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42.Venuti, Lawrence.Translation and the formation of cultural identities. Cultural Functions of Translation. Clevedon and Philadephia: Multilingual Matters,1995.
    43.Venuti, Lawrence.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8.
    44.Vincent.B.Leitch,Deconstructive Critici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45.Voynich,Ethel Lilian. THE GADFLY,陈雄尚注释,上海泽文出版社,1981年.
    46.Williams, Jenny& Andrew Chesterman. The Map: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47.Williams, Jenny &Andrew Chesterman, A Beginner’s Guide to Doing Research in Translation Studie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48.Wilss,Wolfram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 Problems and Method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2001.
    49.Zohar ,Itamar Even.Papers in Historical Poetics.Tel Aviv:University Publishing Projects.1978.
    50.Yule, George.Pragmatics ,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
    51.阿英:《晚清小说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52.蔡新乐:《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
    5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
    54.陈玉刚:《中国翻译文学史稿》,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9年。
    55.陈平原:《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56.陈慧、黄宏煦:《世界文学术语大辞典》,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57.陈永国:《翻译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58.《辞海》(上),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
    59.范守义:《翻译研究:另类视野》,外活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年。
    60.方汉文:《比较文学高等原理》,南方出版社, 2002年。
    61.方华文:《20世纪中国翻译史》,西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62.方坦纳等译:《象征世界的语言》,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
    63.何自然:《当代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6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65.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62年。
    66.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
    67.金提:《等效翻译探索》,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年。
    68.金圣华:《译道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69.金圣华:《桥畔译谈:翻译散论八十篇》,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7年。
    70.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71.郭建中:《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
    72.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73.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74.辜正坤:《中西诗比较鉴赏与翻译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75.黄继忠译,《黑奴吁天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年。
    76.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77.李俍民译:《牛虻》,中国青年出版社,1995年重印本。
    78.寥七一:《当代英国翻译理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林煌天:中国翻译词典[Z],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80.林纾译:《黑奴吁天录》,商务印书馆,1998年。
    81.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宋伟杰译,三联书店,2002年。
    82.刘禾:《语际书写——现代思想史写作批判纲要》,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83.刘宓庆:《翻译与语言哲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年。
    84.刘宓庆:《中西翻译思想比较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年。
    85.刘宓庆:《当代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
    86.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华夏出版社,2004年。
    87.陆谷孙:《英语挤压下的中文危机》,见《世纪大讲堂》11辑,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年。
    88.鲁迅:《“题未定”草》,《翻译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
    89.鲁迅:《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90.吕俊:《翻译学——一个建构主义的视角》,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年。
    91.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
    92.罗新璋:《翻译论集》,商务印书馆,1984年。
    93.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
    94.孟华:《翻译中的“相异性”与“相似性”之辩》,见《多边文化研究》第1卷,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编,新世界出版社,2001年。
    95.钱锺书:《管锥编》(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
    96.钱锺书:《七缀集》(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97.钱钟书:《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98.庆学先译:《牛虻》,漓江出版社出版,1999年。
    99.萨义德:《东方学》,三联书店,2000年。
    100.申雨平:《西方翻译理论精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101.孙法理译:《苔丝》,南京译林出版社,1991年。
    102.孙会军:《普遍与诧异》,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03.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04.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5.孙迎春:《译学大词典》,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9年。
    106.孙迎春:《张谷若翻译艺术研究》,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年。
    107.孙致礼译,《苔丝》,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年。
    108.孙致礼:《翻译:理论与实践探索》,译林出版社,1999年。
    109.孙致礼:《1949—1966:我国英美文学翻译概论》,译林出版社,1996年。
    110.郑海凌:《文学翻译学》,文心出版社,2000年。
    111.沈苏儒:《论信达雅》,商务印书馆,1998年。
    11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
    113.汤哲声:《中国文学现代化的转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14.涂纪亮:《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15.王秉钦:《20世纪中国翻译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6.王宏志:《重释“信达雅”:二十世纪中国翻译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9年。
    117.王克非:《翻译文化史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
    118.王宁:《文学翻译与经典阐释》,中华书局,2006年。
    119.王宁:《比较文学与当代文化批评》,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年。
    120.王旸:《簾卷西风–––林琴南别传》,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121.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22.魏徵:《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
    123.谢天振:《译介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
    124.许宝强,袁伟:《语言与翻译的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25.许钧,袁筱一:《当代法国翻译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6.许钧:《翻译论》,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7.许钧:《翻译思考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8.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译林出版社,2001年。
    129.许渊冲:《翻译的艺术》,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年。
    130.徐贲:《走向后现代与后殖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
    131.杨乃乔:《悖立与整合——东方儒道诗学与西方诗学的本体论、语言论比较》,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8年。
    132.乐黛云,王宁:《西方文艺思潮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33.乐黛云:《跨文化之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34.张今:《文学翻译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135.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
    136.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人民出版社,1984年。
    137.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商务印书馆, 1935年。
    138.张谷若译:《德伯家的苔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139.张隆溪:《道与逻各斯》(The Tao and the Logos),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
    140.张卫中:《母语的魔障——从中西语言的差异看中西文学的差异》,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1.赵明:《语际翻译与文化交融——汉英互译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2.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
    143.周仪,罗平:《翻译与批评》,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4.周作人:《陀螺序》,《翻译研究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
    145.朱光潜:《谈翻译》,见《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9),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4年。
    146.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