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只有真正探索到犯罪人为什么要实施犯罪行为时,我们才有可能把握犯罪人与犯罪的本质。也只有这样,才能谈得上准确的认定犯罪、更好的改造犯罪人、更好的预防犯罪。从刑法的规定来看,解答“犯罪人为什么要实施犯罪行为”的要素就是犯罪动机。犯罪动机还是刑法洞察人性的窗口、是刑法实质公正得以实现的保证,犯罪动机赋予了刑法感性的一面。所以,对犯罪动机的研究是现代刑法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问题。然而,事实上现代刑法并没有给予犯罪动机足够的重视,这有可能导致判决不公。改变犯罪动机在现代刑法中受到的不合理待遇,为犯罪动机在刑法中找到本应属于它的位置,是文章写作的初衷。
     文章共计12万余字。
     第一章,犯罪动机概述。本章主要探讨了犯罪动机的概念及特点、犯罪动机的存在范围、犯罪动机的生成过程等问题。犯罪动机是刑法中最常见的动机。在外国刑法中论及犯罪动机时通常只涉及其对刑法的意义,而很少关注犯罪动机的其他方面。我国则不同,犯罪动机已经成为一个刑法专业术语,学者们的研究也已经赋予了犯罪动机这一术语特定的内涵。文章就从我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动机概念的争议入题,一步步的对犯罪动机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在对我国刑法学者们给出的不同的犯罪动机概念进行了探讨之后,文章认为从赋予犯罪动机内涵的角度讲,狭义的犯罪动机概念是全面的、符合刑法学和心理学规律的概念。文章紧接着又进一步探讨了犯罪动机的特点。我们知道犯罪动机是刑法中最常见的动机,那么是不是就可以说犯罪动机包含了刑法关注的所有动机呢?在外国刑法中犯罪动机就是对刑法有意义的动机,这个认识层面上的犯罪动机包含刑法关注的所有动机应该是不会存在异议的。在我国刑法学界的研究方式赋予犯罪动机特殊内涵的情况下,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紧密联系决定了犯罪动机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只能在直接故意犯罪中对犯罪行为发生作用。广义的犯罪动机概念是我国刑法学者尝试用犯罪动机这一术语涵盖刑法所关注的全部动机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广义的犯罪动机概念直接促成了我国刑法学界对动机问题研究的发展。广义的犯罪动机概念使我们意识到对刑法有意义的动机不仅在直接故意犯罪中存在,我国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形态中也同样存在对刑法有意义的动机。我国刑法的规定证明了这点,从过失犯罪的刑法规定来看,在过失犯罪中存在影响量刑甚至定罪的动机。我国刑法规定的“情节”中包含动机,这已经是刑法学界不争的事实,这样从我国刑法“情节”的规定来看一切犯罪形态中都存在对量刑甚至定罪有影响的动机。这些在我国刑法中广泛存在的、包含犯罪动机在内的、对刑法有着重要意义的动机的全体才是我国刑法中的动机的全部。犯罪动机是行为人主观方面的特殊内容,它有着与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主观方面不同的产生、发展规律。这些犯罪动机的产生以及发展规律,也是对犯罪动机进行研究的至关重要的基础,所以,文章对犯罪动机的产生、发展规律也进行了相应的探讨。
     第二章,犯罪动机的历史透视。认识任何事物,不能忘记基本的历史线索,因为历史是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对犯罪动机的研究也同样必须遵循这一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在人类社会早期,对于犯罪认识的局限性导致当时的刑法在认定犯罪时主要关注犯罪所造成的客观危害,对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少有关注。西方中世纪的刑法以及我国古代刑法的“春秋决狱”现象是古代刑法重视行为人动机等主观方面的特殊史实,但这种重视是建立在非科学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最后都以主观归罪和刑罚权的滥用而终局。启蒙时代,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影响巨大,导致在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刑法都向客观主义倾斜,犯罪动机自然被当时的刑法所忽视。直到19世纪左右,随着社会的激烈动荡与变革、犯罪率的上升,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在犯罪认定时才又开始被重视。这时候产生了刑法理论上的古典学派和近代学派之争,前者偏执于犯罪的客观方面,而后者偏执于犯罪的主观方面。两大学派的论战使得人类对犯罪的认识逐渐深化,人们开始认识到犯罪是行为人行为时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对犯罪的科学认识促使之后的刑法认定犯罪时在重视客观方面的同时逐渐重视主观方面的内容,犯罪动机也由此逐渐成为犯罪认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犯罪动机的刑法地位之所以会出现如上的一种演进趋势,其实是与人性论的演进紧密相关的。犯罪是由人实施,刑罚必须科于人,这就决定了刑法必须考虑人性问题。任何一种刑法规范,只有建立在正确的人性论的基础之上,其存在与适用才具有本质上的合理性。从人性论的发展史来看,人性论经历了从抽象人性论到具体人性论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正是抽象人性论在刑法的发展历史中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才使得犯罪动机在刑法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近代刑法中具体人性论逐渐取代抽象人性论而占据统治地位,这一更替过程对刑法而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具体人性论要求刑法应将研究视角逐渐从“抽象的一般人”转移到“现实的具体人”、从单纯的强调刑法的绝对确定性转移到在强调刑法相对确定性的同时,维护刑法所要保障的价值,因此,具体人性论为刑法中存在犯罪动机等受伦理道德评价的、“活”的因素提供了哲学依据和人性论基础。现代刑法中,犯罪动机是责任的要素之一。之所以犯罪动机拥有这样的刑法地位是与西方大陆法系责任主义理论的发展演进密切相关的。由西方大陆法系责任理论发展的历史来看,因为受到重视犯罪人主观方面的教会法的影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由主观要件限定刑罚处罚范围的必要性,于是,产生了现代刑法理论中所称的责任主义。责任主义强调主观责任与个人责任。伴随着责任主义的产生,西方大陆法系责任根据理论先后出现了道义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修正的道义责任论。道义责任论衍生出心理责任论对责任的要素加以具体讨论,后来修正的道义责任论又衍生出规范责任论对责任的要素加以具体讨论。现在来看,以上所提到的责任理论对刑法学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同时,也成就了犯罪动机作为责任要素的地位。
     第三章,犯罪动机的功能与作用。在法学上,功能着重强调事物内在的、稳定的、应然的属性,而作用则主要强调事物外在的、变动的、实然的属性。从应然角度讲,犯罪动机对刑法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犯罪动机具有立法上维护刑法的谦抑性、司法上保证刑法的合理性这两方面的功能。首先,犯罪动机的规定在立法上维护了刑法的谦抑性。基本相同的行为,其动机可能差异很大,比如说同是盗窃行为,可能有些人是受生活所迫,如果不偷点就会受冻挨饿甚至生命也会受到威胁,而有些人则可能是为了糜烂的生活享受。犯罪动机是如此千变万化的因素,这有可能使得刑法设定的犯罪圈弹性过大,威胁到刑法的谦抑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现代刑法相对罪刑法定主义之下,罪名数量、犯罪的主客观相统一性质是既定的,这是对犯罪圈的刚性限定。在既定的刚性框架内,多考虑一些因素只会使得刑法在认定犯罪时更加谨慎、谦抑。其次,犯罪动机的规定在司法上有利于协调情理与法律的冲突,保证了刑事司法实质合理性的实现。情理与法律的冲突是法律实施过程中永恒的冲突,在以罪刑法定原则为基石的现代刑法的实施过程中尤为明显。犯罪动机的存在,架起了一座沟通二者的桥梁。刑事司法固守形式合理性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然而,实质合理性的丧失却成为其沉重的代价。刑事司法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矛盾在现代刑法中正日益凸显,各国在确保刑事司法形式合理性的基础上,都在探寻其实质合理性的实现之路。犯罪动机可以协调情理与法律的冲突,是刑事司法在固守形式合理性的同时实现实质合理性的重要因素。从实然角度讲,犯罪动机对刑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尤为集中的体现在犯罪动机对定罪量刑的影响上。就犯罪动机的定罪量刑作用而言,犯罪动机对量刑有影响一般很少存在争议,但犯罪动机对定罪有影响很多人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从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规律来看,犯罪动机应该具有影响定罪的作用;从对各国刑法关于目的犯以及正当化事由规定的分析来看,犯罪动机甚至是选择性构成要件,因此,犯罪动机对定罪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
     第四章,我国犯罪动机立法与司法的反思与完善。犯罪动机是我国刑法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要想在我国刑法中真正实现犯罪动机的功能、发挥犯罪动机的作用,完善的立法、规范的司法是关键所在。首先,文章对我国刑法规定的目的犯中犯罪动机的立法进行了反思。我国97年《刑法》关于目的犯的立法规定混淆了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同时我国97《刑法》关于目的犯的立法规定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具有主观随意性。所以,我国刑法关于目的犯中犯罪动机的立法完善需要保持目的犯立法表现上的统一,还“目的”以动机的本来面目。其次,从理论上来看,犯罪动机是我国刑法规定的酌定情节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我国刑事立法应当尽快的将包括犯罪动机在内的、已经为司法实践检验成熟的酌定情节表现形式立法予以明确化,这样才能保证司法实践的正确运用。通过以上论述,已经知道犯罪动机是刑事司法在固守刑事合理性的同时实现实质合理性的重要因素,但是,司法实践中犯罪动机因为属于内心意图,很难证明,这就导致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犯罪动机认定犯罪经常陷入困境。学界提出了用推定予以证明的观点,推定对于司法实践认定犯罪动机等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来讲的确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手段。但我国司法推定本身还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同时,我国刑事立法的过度模糊性也给司法推定造成了障碍。所以,应完善推定的司法适用。首先,我们应严格、全面甄选据以推定的基础事实。其次,推定应履行一定的程序。同时,立法取向上应尽量减少过于模糊的立法例。总之,只有完善的立法、规范的司法才能真正实现犯罪动机的功能、发挥犯罪动机的作用。
If we learn why people expl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riminal behavior, we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seize the offender and criminal natur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speak of an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crime, better transformation of the perpetrator, and better crime prevention. From the criminal point of view, the aim is to answer the reason why people commit a criminal act and the elements of the motive of crime. Motive of crime is window to find human nature,and the criminal law to ensure substantial justice has been achieved, motive of crime has given the emotional side of the Criminal law. Therefore, the study of the motive of crime of modern criminal law can not be avoided as an important issue. However, the fact is that modern criminal law does not give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motive of crime, which may lead to miscarriage of justice. To change the motive of crime in the modern criminal law subject to unreasonable treatment, in order to find a motive of crime in the Penal Code should belong to its location, is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writing the article.
     The total words of this paper is 12 thousand.
     The first chapter:overview of criminal motives. This chapt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cept of criminal motiv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scope of criminal motives, motive of crime generation process and so on. Motive of crime of criminal law is the most common motivation. in a foreign criminal motive of crime usually involves only the meaning of its criminal law, but little attention is put on another aspects of the motive of crime. China is different motive of crime has become a technical term, scholars of criminal motives have also been given a special connotation of the term. Scholars from China's Criminal Law Article on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concept of criminal motives into question, a step by step on the motive of crime issues in-depth study. In China's criminal law scholars have given a different motive of crime after the concept was discussed, the article considers that the motive of crime given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oint of view, the concept of a narrow motive of crime is a comprehensive and in accordance with criminal law and psychology, the concept of law. Then the article furth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riminal motives. We know that criminal motiv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motivation for criminal law, it is not the motive of crime can be said to contain all of the Penal Code concerns motives? Motive of crime in a foreign criminal law is the motive of the criminal law sense, this understanding at the level of motive of crime that contains all the motivation for criminal law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would not exist objection. In the Criminal Code of research in academic circles to give the connotation of a special motive of crime, criminal motivation and purpose of the offense determines the motive of crime close contact exists only among the direct intentional crime, only in the direct intentional crime against criminal acts taking effect. Motive of crime is a broad concept of China's criminal law scholars try to use the term motive of crime covered by criminal law concerns the product of all the motives. In this sense, the broad concept of motive of crime directly contributed to China's Criminal academic studi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tivation. Broader concept of criminal motives to make us aware of the criminal law is not only a meaningful incentive exists in the direct intentional crime, our criminal law in other patterns of crime in the Penal Code is also the existence of a meaningful motivation. The provisions of the Criminal Law to prove this point, the criminal law provisions from the criminal negligence of view, there is crime in the negligence and even affect the sentencing convicted motivation. China's criminal law provides a "plot" includes motivation, this is already an indisputable fact that criminal law scholars, so that from the Chinese Criminal Law, "the plot" in all criminal provisions that exist in both forms of punishment or conviction affect motivation. These widely exist in China's criminal law, including criminal motives, including on the criminal law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ll the motives of the Chinese Criminal Law is the motivation for all. Perpetrators of crime motivated by the subjective aspects of the special content, it has with other crimes under the Penal Code subjective aspects of the different gener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The motive of crim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w of the production is also a motive of crime an essential foundation of research, so the article on the motives of the p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law also made corresponding discussed.
     Chapter II, criminal motive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Know any thing, can not forget the basic historical clue, because history is the most reliable, most essential, the most important. The study of the motive of crime also must follow the objective law of this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Early in human society, for understanding the limitations of crime led to the criminal law was guilty, the main focus of objective harm caused by crime, for actors with little concern about the subjective. Medieval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Law in Ancient China's "Spring and Autumn" phenomenon is the importance of ancient criminal law actors subjective motives of special historical facts, but this attention is based on non-scientific basis, so eventually the subjective imputation and the final sentence of the right to abuse. The Enlightenment Beccaria enormous ideological influence of criminal law, resulting in a very long period of time subsequent to the criminal law objectivism tilt naturally motive of crime has been ignored by the criminal law at that time. Until about the 19th century, with the intense social upheaval and change, the rate has increased, the subjective aspects of human behavior found at the crime when it began to be neglected. At this time resulted in criminal law theory and the modern school of classical school fight, the former confining ourselves to the objective aspect of crime which the subjective aspects of paranoia in the crime. Two schools of debate so that humanity will gradually deepen understanding of the crime, people began to realize that crime is a perpetrator acts of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combined product. This kind of crime,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criminal law after the guilty at the same time, the objective aspect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gradual emphasis on the subjective aspects, has thus gradually become a motive of crime when the crime identified one of the factors to be considered.。The reason why the criminal law and criminal motives will appear above the evolution of a trend, in fac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volution of human nature. which dictates the criminal law must take into account human nature. Any kind of criminal law norms, and only built on the basis of a correct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ts existence and application can have the essence of rationality.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human nature has undergone from the abstract to the concrete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uman nature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t is an abstract theory of human nature can be said that the history of development in criminal law and long-term dominant, which makes the motive of crime in the Penal Code in a long neglected status. Specific theory of human nature in modern criminal law gradually replaced the abstract, but the dominant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his replacement process in terms of the Criminal Code of very great significance. Research on the specific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 demands the Criminal Code should be a gradual shift from "abstract ordinary people" to "concrete reality" and, from the mere emphasis on the absolute certainty of the transfer of the criminal law to the stress the relative certainty of the Penal Code, while maintaining the criminal law to protect the value of Therefore, there is a specific theory of human nature as a motive of crime and other criminal law by ethical and moral evaluation, the "live" element provides the philosophical basis and basic theory of human nature. The responsibility of Western civil law theory of evolution is to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criminal intent is another important reason. Western civil law theory of liability by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point of view, because the attention of subjective aspects of the offender the impact of canon law, it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that the penalty is limited by the scope of the subjective element of the necessity, the question arose of modern criminal law theory asserted in responsibility doctrine. Responsibility doctrine emphasizes the subjective responsibility and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long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of doctrine, the West ha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ivil law theory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has emerged in the theory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and the revised theory of moral responsibility. On the moral responsibility to rise to liability on the psychological elements of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specifically discussed, and later amended the moral responsibility argument has given rise to normative responsibilities on the elements of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specifically discussed. Now look at the above-mentioned theory of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to make a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is very great, but also the responsibility of achievement motivation as an element of the crime status.
     Chapter III of the function and role of the motive of crime. In the law, the function of emphasis on things internal, stable, and it ought to be property, but mainly emphasizes the role of external things, and change is really natural attribut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it ought to say that motive of crime of criminal law, which primarily reflected in the motive of crime of a legislative nature Modesty on the maintenance of criminal law,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to ensure the reasonableness of the Criminal Code both functions. First, the motive of crime legislation to safeguard the provisions of the Modesty of the Penal Code.。Essentially the same behavior, their motivations vary widely, for example, the same theft behavior, there may be some people are forced by life, if you do not steal will be cold and hungry and even their lives will be threatened while others may be In order to erosion of the enjoyment of life. Motive of crime is so ever-changing factors, which could allow flexibility in the Criminal Code to set criminal ring is too large, a threat to the Modesty of the Penal Code. However, is not true. In modern criminal law doctrine of legality under the relative charges of the number of the unity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nature of crime is an established, which is a rigid limit on crime ring.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established rigid, but to consider a number of factors will make guilty of criminal law in more cautious, Modesty. Second, the motive of crime provision is conducive to the coordination of judicial reasoning and the law conflict, to ensure that the criminal justice realization of substantive rationality. Reasonable conflict with the law is a legal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eternal conflict, the cornerstone of the crime and the legal principles of modern criminal law is particularly evident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 existence of criminal motives, put up a bridge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two. Stick to the form of criminal justice, rationality principle of legality is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however, the loss of substantial rationality has become a heavy price. The form of criminal justice, rationality and substantive rationality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Chiang Kai-shek in the modern criminal law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countries in ensuring the criminal justice forms the basis of rationality are to explore the essence of the realization of rational path. Can coordinate reasonable motive of crime and the law conflict, the criminal justice in the form of rationality at the same time stick to achieve a substantive reasonableness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Ran from the real perspective, motive of crime of criminal la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particularly reflected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motive of crime of conviction sentencing the impact of this point. The conviction and sentencing on the role of the motive of crime, the motive of crime in general very little impact on the sentence there is a dispute, but the motive of crime of conviction to influence a lot of people are still adopted a more cautious attitude. Caused by a qualitative change from a quantitative view of the philosophy of law, criminal convictions have an impact on motivation should be the role; from countries on the purpose of committing criminal law, as well as the proper subject of the analysis of the provisions of view, constitute a motive of crime and even the optional elements, the motive of crime of conviction The impact is unquestionable.
     ChapterⅣ, China's motive of crime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reflection and improved. Motive of crime of China's criminal law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an important factor, in order to truly play in the Criminal Code of the role of the motive of crime, improve the legislation, norms of justice is key. First of all, the article on China's criminal law, the purpose of committing criminal intent in the legislation make reflections. My 97 year "Criminal Law" On the purpose of committing a crime, the legislative provisions confused motives and criminal purposes, while my 97 "Criminal Law" On the purpose of committing a lack of uniform legislative provisions on objective criteria with subjective and arbitrary.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China's Criminal Law on the motive of crime committed in improving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committing the need to maintain unity on the legislative performance, but also the "purpose" to motivation as it is. Second, from 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motive of crime under the Penal Code at the discretion of our important manifestations of the plot, one of China's criminal legisl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as soon as possible motive of crime, including judicial practice has been tested for the mature form of the legislative discretion of the plot to be explicit, so as to ensure the proper use of judicial practice. Through the above discussion, we have known the motive of crime of criminal justice in the criminal rationality at the same time stick to achieve a substantive reasonableness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but because of its inner intentions, the motive of crime in judicial practice is difficult to prove, which led to the use of the judicial practice motive of crime often found trouble. Scholars put forward the view that the use of presumption to identify perpetrators of crime, the subjective aspects are indeed more effective means. However, our judicial presumption itself, there are still inadequacies in the same time, the ambiguity of our criminal legislation also creates an obstacle to the judicial presumption. So, we should improve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the presumption. First, we should be rigorous and comprehensive to select the presumptive fact. Second, the presump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with certain procedures. At the same time, legislation should minimize the vague of the orientation of the enactment of legislation. In short, only the sound legislation can norms of justice reall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riminal law.
引文
1[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2《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3陈建清:“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第128页。
    4《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5[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3页。
    6[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7[美]约书亚·德雷斯勒:《美国刑法精解》,王秀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17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47页。
    10陈建清:“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第128页。
    1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1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3页。
    13王作富:《中国刑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78页。
    14张明楷:“论犯罪的动机”,《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第40-42页。
    15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16苏惠渔主编:《刑法学》(修订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71-172页。
    17张卫东:《基础心理学纲要》,北京:原了能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18叶奕乾主编:《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3页。
    19张爱卿:《动机论——迈向21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20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页。
    21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8页。
    22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7页。
    23曾宪信、江任天、朱继良:《犯罪构成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5-106页。
    24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25邱国梁:“再论犯罪动机的几个问题”,《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第32页。
    26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页。
    27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页。
    28苏常浚:《基础心理学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55页。
    29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4页。
    30梅传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31《词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612页。
    32《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16页。
    33姜伟:《犯罪形态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页。
    34赵廷光:“论我国刑法中的情节”,《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第27页。
    35彭泽君:“刑法情节论”,《荆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第8页。
    36樊凤林主编:《刑罚通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7页。
    37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38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页。
    39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46-447页。
    40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第43-44页。
    41[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42梅传强、王敏:《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79-80页。
    43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1页。
    44《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45《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3页。
    46《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84页。
    47《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14-115页。
    48《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51-353页。
    49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50黄风:《贝卡里亚及其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页。
    5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6页。
    52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53蔡衡枢:《中国刑法史》,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85页。
    58[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59[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68页。
    60黄风:《贝卡里亚及其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69页。
    61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62周光权:《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6页。
    63[法]卡斯东·斯特法尼:《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页。
    64陈兴良:《走向哲学的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96页。
    65[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66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67[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68[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69[英]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页。
    70[法]霍尔巴赫:《自然法的体系》(下卷),管士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27-28页。
    71[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论理论》,吴从周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72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年5月,第157页。
    73张钰光:“法律论证构造与程序之研究”,台湾辅仁大学法律研究所博士论文,2001年5月,第157-158页。
    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76页。
    75贺来:“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长白学刊》,2002年第5期,第83页。
    76[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0页。
    77[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6页。
    78[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79[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页。
    80[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6页。
    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26页。
    8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9页。
    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页。
    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页。
    85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2页。
    86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87王觐:《中华刑法论》上卷,中华印书局版,第62页。转引自,王晨:《刑事责任的一般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1页。
    88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9-10页。
    89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8页。
    90[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5页。
    9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6页。
    92叶奕乾主编:《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4页。
    93[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94[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页。
    95[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7页。
    96[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8-169页。
    97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03页。
    98周旺生:“法的功能和法的作用辨异”,《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第110页。
    99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100刘为波:“可罚的违法性论”,《刑事法评论》,2002年第10卷,第59页。
    101梁根林:“非刑罚化—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第31页。
    102张远煌:《犯罪学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7-38页。
    103张远煌:《犯罪学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38页。
    104[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105甘雨沛、何鹏:《外国刑法学》(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9页。
    106邱兴隆:“刑罚功能论”,《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第74页。
    107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15-222页。
    108储槐植、杨书文:“刑罚功能的概念与特征——兼论刑罚的负功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6期,第15页。
    109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01页。
    110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99-100页。
    111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3-390页。
    112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97页。
    113陈正云:《刑法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214页。
    114《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15《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16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90-429页。
    117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118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288页。
    119储槐植:“我国刑法犯罪概念中的定量因素”,《法学研究》,1988年第2期,第23页。
    120朱家佑:“诉讼资源岂容浪费”,《检察日报》,2002年3月27日第6版。
    121高铭暄、赵秉志主编:《新中国刑法五十年》(中册),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第1468页。
    122黄松有:“谈法律适用中的情理”,《人民法院报》,2002年2月26日第3版。
    123[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页。
    124郝铁川:“法律与感情之间”,《检察日报》,2002年3月27日第6版。
    125马小红:“中国传统社会礼与法的借鉴”,《人民法院报》,2002年4月22日第2版。
    126陈兴良:“法治国的刑法文化”,《人民检察》,1999年第8期,第37页。
    127郝铁川:“法律与感情之间”,《检察日报》,2002年3月27日第6版。
    128赵凌:“杀夫:悲凉一幕”,《南方周末》,2003年7月3日第5版。
    129赵凌:“刘栓霞:我要上诉”,《南方周末》,2003年7月17日第3版。
    130[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4页。
    131冯亚东,张丽:“期待可能性与犯罪动机”,《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春季卷,第39页。
    132[美]乔治·P·弗莱彻:《刑法的基本概念》,蔡爱惠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0页。
    133[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34-235页。
    134周光权:“刑法的公众认同”,《检察日报》,2002年7月12日第3版。
    135陈兴良:“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刑事法评论》,2000年第6卷,第6页。
    136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第5页。
    137[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01页。
    138陈兴良:“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刑事法评论》,2000年第6卷,第6页。
    13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140陈兴良:“刑事法治的理念建构”,《刑事法评论》,2000年第6卷,第7页。
    141杨联华:“德国概念法学的产生、影响及其历史地位”,《法学译丛》,1985年第2期,第25页。
    142陈林林:“陪审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功能”,《中外法学》,2001年第4期,第46页。
    143[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张乃根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08页。
    144陈林林:“陪审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功能”,《中外法学》2001年第4期,第16页。
    145武树臣:“论判例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地位”,《法学》,1986年第6期,第23页。
    146崔敏:“‘判例法’是完备法制的重要途径”,《法学》,1988年第8期,第37页。
    147梁根林、付立庆:“刑事领域违法性的冲突及其救济”,《刑事法评论》,2002年第10卷,第77页。
    148游伟、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刑事法评论》,2001年第8卷,第98页。
    149[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3页。
    150[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151[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6页。
    152[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页。
    153《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54《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55《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56《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
    157陈忠林:《意大利刑法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158陈忠林:《意大利刑法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3页。
    159陈忠林:《意大利刑法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5页。
    160[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16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页。
    162陈忠林:《意大利刑法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6页。
    163陈忠林:《意大利刑法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7页。
    164[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165《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166[俄]斯库拉托夫、列别捷夫主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6页。
    167 Francis B.Sayre,"riminal Attempts",41 Har. L. Rev.1928转引自,李立丰:《美国刑法犯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168 Francis Bowes Sayer, "Mens Rea",45 Har. L. Rev.1932转引自,李立丰:《美国刑法犯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1页。
    169 Stephen.General View of the Criminal Law of England,p.71转引自,李立丰:《美国刑法犯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
    170[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6页。
    171[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172[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27页。
    173[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174[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175[美]约书亚·德雷斯勒:《美国刑法精解》,王秀梅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2页。
    176赵秉志、吴振兴主编:《刑法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296页。
    177苏惠渔主编:《刑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2页。
    178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29页。
    179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53页。
    180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181牛忠志:“论犯罪动机——为犯罪动机的构成要件地位而呐喊”,《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1期,第64页;余欣喜:“犯罪动机应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第34页。
    18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183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359页。
    184奕乾主编:《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4页。
    185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186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第91页。
    187陈兴良:“论犯罪的目的的动机及其两者的关系”,《法学杂志》,1991年第4期,第25页。
    188[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等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第159页。
    189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十九),台湾:台清政治大学法律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印,1984年版,第428页。
    190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46页。
    191[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192《中国刑法词典》,北京: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第120页。
    193李希慧、王彦:“目的犯论纲”,《刑法论丛》(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7页。
    194赵长青主编:《新编刑法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195赵长青主编:《新编刑法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2页。
    196陈立:“略论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法学杂志》,1989年第4期,第37页。
    197陈立:“略论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法学杂志》,1989年第4期,第38页。
    198李希慧、王彦:“目的犯论纲”,《刑法论丛》(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9-70页。
    199刘明祥:“论目的犯”,《河北法学》,1994年第1期,第26页。
    200赵秉志等主编:《全国刑法硕士论文荟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37页。
    201余欣喜:“犯罪动机应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第34页。
    202张明楷:《犯罪论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203段立文:“对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再认识”,《法律科学》,1991年第1期,第53页。
    204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9-330页。
    205刘明祥:“论目的犯”,《河北法学》,1994年第1期,第27页。
    206李希慧、王彦:“目的犯论纲”,《刑法论从》(第5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71页。
    207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17-420页。
    208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20-422页。
    209赵秉志主编:《外国刑法原理(大陆法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20页。
    210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184页。
    211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207-208页。
    212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184-185页。
    213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150页。
    214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第185-186页。
    215[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第3版,第200以下。转引自,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216[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第3版,第200以下。转引自,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6页。
    217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5页。
    218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426-427页。
    219[日]藤木英雄等编:《刑法的争点》,有斐阁,1987年新版,第53页。转引自,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39页。
    220[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有斐阁,1984年增补版,第261页。转引自,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4贝。
    221蔡墩铭:《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86页。
    222蔡墩铭:《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85页。
    223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44-745页。
    224[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225[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5页。
    226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85页。
    227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8页。
    228张志辉:《犯罪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0-212页。
    229[前苏联]H·A·别利亚耶夫、M·N·科瓦廖夫主编:《苏维埃刑法总论》,马改等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 年版,第162页。
    230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231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3页。
    232[美]H·C·A·哈特:《惩罚与责任》,王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6页。
    233张明楷:《犯罪论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252页。
    234[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302-304页。
    235[前苏联]B.M.契希克瓦节主编:《苏维埃刑法总则》,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编译室、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译,1955年版,第210页。
    236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04页
    237杨敦先等主编:《廉政建议与刑法功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
    238李希慧:《刑法解释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33页
    239杨敦先等主编:《廉政建设与刑法功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第136页;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40-141页。
    240游伟、谢锡美:“论‘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中的地位及其定位”,《法学》,2001年第8期,第17页;朱建华:“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取消论”,《现代法学》,2001年第8期,第23页。
    241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242段立文:“我国刑法目的犯立法探析”,《法律科学》,1995年第3期,第53页。
    243陈兴良主编:《刑法各论的一般原理》,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1页。
    244陈兴良主编:《刑法各论的一般原理》,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31页。
    245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与诞生》,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第19-20页。
    246张绍谦:“论法官量刑的‘自由裁量权’”,《刑法发展与司法完善》,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59页。
    247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9页。
    248叶高峰、史卫忠:“情节犯的反思极其立法完善”,《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第45页。
    249郑伟:《刑法个罪比较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9页。
    250[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农、叶启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27页。
    251[法]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6页。
    252樊凤林主编:《刑罚通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03页.
    253杨春洗、杨敦先:《中国刑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0-241页。
    254周振想:“论刑法适用的情结”,《当代中国的罪与罚》,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255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59页.
    256《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09页。
    257樊凤林:《犯罪构成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第131页。
    258[美]H·C·A·哈特:《惩罚与责任》,王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259陈兴良:“论金融诈骗罪主观目的的认定”,《刑事司法指南》2000年第1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64页。
    260鲜铁可:《金融犯罪的定罪与量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261游伟、肖晚祥:“刑事推定原理在我过刑事法律实践中的运用”,《刑事法判解》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7-208页。
    262[英]鲁帕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英国刑法导论》,赵秉志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5-56页。
    263游伟、肖晚祥:《刑事推定原理在我过刑事法律实践中的运用》,《刑事法判解》第4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页。
    264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刑事审判参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第2辑,第64页。
    265刘宪权、卢勤忠:《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7页。
    266储怀植:“议论刑法现代化”,《中外法学》,2000年第5期,第13页。
    267周旺生:《立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28页。
    [1][前苏联]A.H.特拉伊宁:《犯罪构成的一般学说》,薛秉忠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2][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3][意]贝卡里亚:《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前苏联]B.M.契希克瓦节主编:《苏维埃刑法总则》,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编译室、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泽,1955年版。
    [6]蔡墩铭:《刑法总则争议问题研究》,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8年版。
    [7]蔡墩铭主编:《刑法总则论文选辑》(上),台湾: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年版。
    [8]蔡衡枢:《中国刑法史》,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9]曹日昌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
    [10]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十九),台湾:台清政治大学法律系法学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印,1984年版。
    [11]陈朴生:《刑法专题研究》,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
    [12]陈兴良:《本体刑法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3]陈兴良:《刑法的价值构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陈兴良:《刑法哲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陈兴良:《走向哲学的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16]陈兴良主编:《刑法各论的一般原理》,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7]陈兴良主编:《刑事法判解》(第3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8]陈正云:《刑法的经济分析》,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7年版。
    [19]陈忠林著:《意大利刑法学纲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储槐植:《美国刑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词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2][美]道格拉斯·N·胡萨克:《刑法哲学》,谢望原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3][日]大冢仁:《刑法概说(总论)》,冯军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4][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泽,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5][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26][意]杜里奥·帕多瓦尼:《意大利刑法学原理》,陈忠林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7]樊凤林:《犯罪构成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87年版。
    [28]樊凤林主编:《刑罚通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9][意]菲利:《实证派犯罪学》,郭建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0]甘雨沛、何鹏:《外国刑法学》(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1]高铭暄,马克昌主编:《刑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高铭暄、赵秉志主编:《新中国刑法五十年》(中册),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版。
    [33]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与诞生》,北京:法律出版社,1981年版。
    [34]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版。
    [35]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6]高铭暄主编:《中国刑法学》,北京:中国人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7]高仰止:《刑法总则之理论与实用》,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年版。
    [38][前苏联]H·A·别利亚耶夫、M·N·科瓦廖夫主编:《苏维埃刑法总论》,马改等泽,北京: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39][美]H·C·A·哈特:《惩罚与责任》,王勇等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0]洪福增:《刑事责任之理论》,台湾:三民书局,1988年版。
    [41]黄风:《贝卡里亚及其刑法思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42][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3][法]霍尔巴赫:《自然法的体系》(下卷),管十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44][英]H.W.埃尔曼:《比较法律文化》,贺卫方、高鸿钧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5][英]J·C·史密斯、B·霍根:《英国刑法》,李贵方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6]姜伟:《犯罪形态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年版。
    [47]金鉴主编:《监狱学总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8][法]卡斯东·斯特法尼等:《法国刑法总论精义》,罗结珍泽,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9][德]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朱林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50]《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1]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2]李海东主编:《日本刑事法学者》(上),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53]李立丰:《美国刑法犯意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4]刘建清:《犯罪动机与人格》,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5]刘宪权、卢勤忠著:《金融犯罪理论专题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6]李希慧:《刑法解释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7][日]芦部信喜:《宪法》,林来梵等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8][英]洛克:《政府论》(下篇),瞿菊农、叶启芳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9][英]鲁帕特·克罗斯、菲利普·A·琼斯:《英国刑法导论》,赵秉志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60][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6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2]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3][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李伯杰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68][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
    [69]梅传强、王敏:《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70]梅传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71]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年版。
    [72][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73][法]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74]孟昭兰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5][日]木村龟二主编:《刑法学词典》,顾肖荣、郑树周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76][法]皮埃尔·勒鲁:《论平等》,王允道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7]邱兴隆:《刑罚的哲理与法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8]史卫忠:《行为犯研究》,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版,1997年版。
    [79][俄]斯库拉托夫、列别捷夫主编:《俄罗斯联邦刑法典释义(上册)》,黄道秀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0]苏常浚:《基础心理学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1]苏惠渔主编:《刑法学》(修订本),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82]《外国法制史资料选编》,上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
    [83]王晨:《刑事责任的一般理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84]王作富:《中国刑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5]《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86]鲜铁可:《金融犯罪的定罪与量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9年版。
    [87]肖中华:《犯罪构成及其关系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8]《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89]《刑事审判参考》2001年第2辑。
    [90]《德国刑法典》,徐久生、庄敬华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91]杨敦先等:《廉政建议与刑法功能》,北京: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92][德]亚图·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论理论》,吴从周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93]叶奕乾主编:《普通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4]游伟主编:《华东刑事司法评论》(第1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95][美]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顾培东、禄正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9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7][美]约书亚·德雷斯勒:《美国刑法精解》,王秀梅等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8]曾宪信、江任天、朱继良:《犯罪构成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99]张爱卿:《动机论——迈向21世纪的动机心理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0]《日本刑法典》,张明楷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1]张明楷:《犯罪论原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02]张明楷:《外国刑法纲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3]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4]张明楷:《刑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05]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6]张卫东:《基础心理学纲要》,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版。
    [107]张远煌:《犯罪学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8]张志辉:《犯罪学》,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09]赵秉志、吴振兴主编:《刑法学通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110]赵秉志等主编:《全国刑法硕十论文荟萃》,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11]赵秉志主编:《外国刑法原理(大陆法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2]赵长青主编:《新编刑法学》,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3]郑伟:《刑法个罪比较研究》,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14]《中国刑法词典》,北京:学林出版社,1989年版。
    [115]周旺生:《立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春秋繁露·精华》
    [2]《春秋公羊传·昭公二十年》
    [3]《史记·儒林列传》
    [4]《汉书·隽不疑传》
    [1]陈殿福:“罪状与法定刑的立法建议”,《现代法学》,1996年第1期。
    [2]陈建清:“论我国刑法中的犯罪动机与犯罪日的”,《法学评论》,2007年第5期。
    [3]陈林林:“陪审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功能”,《中外法学》,2001年第4期。
    [4]陈立:“略论我国刑法中的目的犯”,《法学杂志》,1989年第4期。
    [5]陈兴良:“论金融诈骗罪主观目的的认定”,《刑事司法指南》,2000年第1辑。
    [6]陈兴良:“法治国的刑法文化”,《人民检察》,1999年第8期。
    [7]陈兴良:“论犯罪的目的的动机及其两者的关系”,《法学杂志》,1991年第4期。
    [8]储槐植:“议论刑法现代化”,《中外法学》,2000年第5期。
    [9]储槐植、杨书文:“刑罚功能的概念与特征——兼论刑罚的负功能”,《犯罪与改造研究》,1999年第6期。
    [10]储槐植:“我国刑法犯罪概念中的定量因素”,《法学研究》,1988年第2期。
    [11]崔敏:“‘判例法’是完备法制的重要途径”,《法学》1988年第8期。
    [12]段立文:“对犯罪动机和犯罪目的的再认识”,《法律科学》,1991年第1期。
    [13]段立文:“我国刑法目的犯立法探析”,《法律科学》,1995年第3期。
    [14]冯亚东,张丽:“期待可能性与犯罪动机”,《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春季卷。
    [15]贺来:“马克思哲学与“人”的理解原则的根本变革”,《长自学刊》,2002年第5期。
    [16]黄金荣:“法的形式理性论”,《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3期。
    [17]梁根林:“非刑罚化—当代刑法改革的主题”,《现代法学》,2000年第6期。
    [18]刘明祥:“论目的犯”,《河北法学》,1994年第1期。
    [19]刘为波:“可罚的违法性论”,《刑事法评论》,2002年第10卷。
    [20]刘艳红:“论非法定目的犯的构成要件构造及其适用”,《法律科学》,2002年第5期。
    [21]李希慧、王彦:“目的犯论纲”,《刑法论丛》,2002年第5卷。
    [22]牛忠志:“论犯罪动机——为犯罪动机的构成要件地位而呐喊”,《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5年第第1期。
    [23]彭泽君:“刑法情节论”,《荆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24]邱国梁:“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的心理学意义”,《法学研究》,1983年第6期。
    [25]邱国梁:“再论犯罪动机的几个问题”,《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4期。
    [26]邱兴隆:“刑罚功能论”,《法学研究》,1998年第6期。
    [27]王彦:“新刑法中目的犯之探析”,《法学杂志》1999年第3期。
    [28]武树臣:“论判例在我国法制建设中的地位”,《法学》1986年第6期。
    [29]薛瑞林、丁天球:“论单位骗贷”,《政法论坛》,2001年第3期。
    [30]杨联华:“德国概念法学的产生、影响及其历史地位”,《法学译丛》,1985年第2期。
    [31]叶高峰、史卫忠:“情节犯的反思极其立法完善”,《中国法学》,1997年第2期。
    [32]游伟、肖晚祥:“刑事推定原理在我过刑事法律实践中的运用”,《刑事法判解》,2001年第4卷。
    [33]游伟、谢锡美:“论‘为他人谋取利益’在受贿罪中的地位及其定位”,《法学》,2001年第8期。
    [34]余欣喜:“犯罪动机应是犯罪构成的选择要件”,《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8年第1期。
    [35]张明楷:“论犯罪的动机”,《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1年第1期。
    [36]赵廷光:“论我国刑法中的情节”,《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37]朱建华:“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取消论”,《现代法学》,2001年第8期。
    [1]郝铁川:“法律与感情之间”,《检察日报》,2002年3月27日第6版。
    [2]黄松有:“谈法律适用中的情理”,《人民法院报》,2002年2月26日第3版。
    [3]马小红:“中国传统社会礼与法的借鉴”,《人民法院报》,2002年4月22日第2版。
    [4]周光权:“刑法的公众认同”,《检察日报》,2002年7月12日第3版。
    [5]朱家佑:“诉讼资源岂容浪费”,《检察日报》,2002年3月27日第6版。
    [1]Francis B.Sayre, "Criminal Attempts",41 Har. L. Rev.1981.
    [2]Francis Bowes Sayer, "Mens Rea",45 Har. L. Rev.1932.
    [3]James Fitzjames Stephen, General View of the Criminal Law of England. Littleton, CO:F.B. Rothman.1985.
    [4][日]木村龟二:《刑法总论》,东京:有斐阁,1984年版。
    [5][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东京:有斐阁,1975年版。
    [6][日]前田雅英:《刑法总论讲义》,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8年版。
    [7][日]藤木英雄等:《刑法的争点》,东京:有斐阁,1987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