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严歌苓小说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严歌苓是当代北美新移民作家中的佼佼者。考察严歌苓的文学世界,我们发现她并没有刻意追求形式创新与小说主题的新奇,而是在敏锐细腻的感受中捕捉复杂多变的人性。对人性本色的探究与深层关注,凝结在艺术之中的是强烈的审美震撼力。本论文在人性这一总体尺度下分六个部分来展开对严歌苓小说的阐释。首先绪论部分交待了严歌苓的生平及其创作分期,对目前学界对严歌苓创作的研究做了整理归纳,在此基础上,总结前人研究成果,提出本论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首先论析严歌苓文学意识的生成,重在梳理严歌苓的童年经验对她从事创作的影响。以此来看严歌苓文学道路的选择,从而与众多华文作家拉开了距离。其次探析她移民美国的经历与体验,作为“游牧”民族之一员的感怀与抱负,可见严歌苓创作的价值期待与文化视野。最后指出她的创作意图同时也是她重点关注的内容,即对人性的剖析与刻画。在人性的总体把握下,对其创作的各个方面逐章分解。
     第二章阐释严歌苓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严歌苓构塑了众多的艺术形象,体现了一位卓越艺术家的想象力和思想穿透力。对女性形象的描绘中,她没有简单地进行身份鉴定。对革命女性形象,重在描写小人物的生活处境与思想递变的历程,深入揭示革命对人性的异化。另一方面,严歌苓又极力探讨人性在极致环境中的完满与自足,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民间女性形象。她们不仅具有浑然淳朴的性格特色,还具有一种自由狂欢的精神。比较而言,严歌苓对男性形象的塑造没有女性形象那样丰厚,但不同的生存处境与个性特征却也展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在现代历史语境下对知识分子形象的思考,揭示他们在荒诞年代中的特定遭遇和担当意识。
     第三章探析人性视域下的伦理关系。家族伦理关系的探讨是文学审美的重要构成,也是作家审视人性善恶的场域。严歌苓通过一部部作品向传统道德伦理提出挑战,发出了新移民文学中最独特的声音。第一节深入思考男权文化下父子关系的体现。由弑父到嫉父的描摹,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透视人性的丑恶、压抑甚至毁灭。第二节考察从人性的角度来重塑风流母亲的形象。在严歌苓的笔下,呈现出多元复杂的母亲形象。尤其是在母女伦理关系上,存在着隔膜、怨恨,甚至竞争与嫉妒,最后走向和解与包容。第三节论析严歌苓小说中的夫妻伦理。重在分析夫妻之间追逐与背叛、守候与交错、叛离而改嫁、屈辱而求生的多元状态。第四节论述情爱伦理的诗学构想。严歌苓通过异国恋的题材,探讨的并不仅仅是爱情,而是通过思考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着眼于对爱情背后所蕴含的生命困境进行思考。
     第四章论析漂泊者的生存体验和诗学之思。严歌苓书写了“漂泊者”的人生境遇与生命体验,描摹了“边缘人”的精神失落以及对“家园”的找寻。第一节借用一些意象来论析处于双重边缘的孤独者的生存体验与诗意人生。第二节论析“流浪者”的精神表现。在“漂泊”主题的背后,隐含着严歌苓对人类生存实质的本体论思考。第三节论析回望的“中国形象”。海外华人作家因为生活在异国他乡,与中国大陆地理距离的相隔,造成了它们内心永远难解的情结。严歌苓描摹了“文革”前后的“中国”,为我们呈现了一段独特年代的人性景观。第四节论析严歌苓叙写夹缝人、边缘人的漂泊本质,体现了对人类处境的深切把握,触及到“形而上无家可归”的生存本质。
     第五章探讨严歌苓小说的叙事策略和审美原则。严歌苓善于构塑各类文学意象,它们都有隐喻意义和特殊指涉。这些意象体现了含蓄无垠的结构张力,成为艺术花园中最靓丽的一道风景。严歌苓的小说在乐观笔调中隐藏着深深的悲观,在轻快文风背后喻含着悲哀的主题。她的作品负载了深湛的内含,形式上具有丰富多元的叙事策略,显示了她高超的文本驾驭能力。本章通过意象营造、悲剧意识、复调特色、美丑对照、影视化手法等四个方面来论析严歌苓小说的艺术风格,深入揭示其小说创作的独特魅力。
     第六章探析严歌苓创作的思想资源。在严歌苓的文学世界中,“雌性”这个概念尤为突出。中国文化传统中儒家伦理倡导“和乐盈盈”的文化心理,任何人都应该爱惜生命,以乐观长寿为美德。老庄哲学主张“弱者道之用”,如果想长久保全肉身,就应该“专心致柔”。佛禅的奥义主张举世无争,平静忍耐一切。严歌苓小说皆含有这些文化传统的因子。透过分析,“雌性”的本质便能得到更清晰的理解。第二节论析严歌苓小说对“两希”文化传统的吸纳与借鉴。严歌苓认同基督教文化中伦理观念,同时对古希腊人本精神的吸纳,使其创作具有了厚重的价值底蕴。
Geling Yan is a brilliant Chinese-American writer. In her literary creation, sheseeks not novelty in themes and forms but capricious human nature. Her in-depthexploration of humanity arouses emotional resonance in readers.
     This paper analyzes Yan’s revelation of human nature in her novels from sixaspec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explains her life story and major phases of her writing. Italso includes an overview of literary critics on her novel. Besides, the new findingsand the design of this study are also pointed out.
     The first chapter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of her ideas on literature based on theexperience of her childhood. Besides, her immigration to the United States afterwardsgave her more thoughts about diaspora and cultural identity. On top of everything, herpurposes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her major concern—presentation of humannature—are made clear.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s in Yan’s novels. From the many figuresshe creates, we can see the extent of her imaginations and the depth of her thoughts.Her depictions of women do not stop at labelling their identity. For the images ofrevolutionary women, she gives a vivid narration of their existence and the process ofchanges in their thoughts, thereby revealing how revolution alienates human. On theother hand, Yan also observes the flexibility and resilience of human potentials underextremity. Therefore, a variety of folk women appear in her novels, featuring naturaland free spirit. In contrast, the male characters are less impressive. However, she issuccessful in visualizing their personality and living conditions, especially thesuffering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ir sense of responsibilities in absurd historicalcontexts.
     The third chapter analyzes ethical re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nature.As is well known, familial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theme of literary works andalso a field for writers to reflect on human nature. Yan challenges traditional ethicsthrough her works which makes her stand out in immigrant writers. The first sectiondeals with the abnormal relationship between father and son. From patricide tojealousy of father, she delves into people’s souls to disclose the ugly part of humannature, such as depression and destroying drive. The second section focuses on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daughter, which is bruised by estrangement,resentments, competition and jealousy but finally reconciled. The third section tackl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She puts thoughts on couple’s chase andbetrayal, waiting and missout, separation and remarriage, humiliation and survival.The forth section elaborates on the ethics of love affairs in her novels. Throughcross-cultural romance, she writes not just about love but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hepredicament resulted from it.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her experience as an immigrant and her poeticthoughts. She is concerned with diaspora’s situation and feelings, describing the lossand pursuit of spiritual home among the marginalized. The first section narrates theloners living between two cultures and their sentiments. The second section exploresthe mental world of the wanderers. The third section shows China in the memories ofthe overseas Chinese as the distance between cultures leaves an everlasting entangledcomplex in them. She portrays China during and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ichtakes on a unique landscape about human nature. The fourth section analyzes the senseof metaphysical homelessness among immigrants and the nature of their existence.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and aesthetic principles inYan’s novels. She is good at capturing all kinds of literary images with specialmetaphors and references, which are of implicitness and structural tension, constitutinga most beautiful scenery in literary garden. Besides, her novels are dominant by a deeppessimistic tone beneath mirthful scenes and sorrowful themes with a light tone. Aprofound meaning conveyed by a variety of narrative devices shows her excellentcommand of language. This chapter highlights the carefully chosen images, tragicconsciousness, polyphonic features, filming techniques, to reveal the unique charm ofher novels.
     The sixth chapter goes deep into Yan’s philosophy—rooted in Chinese culture yettinged with western culture. In her literary world, the notion of femaleness prevails. Asembodied in th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of harmony advocated by Confucianism,“being weak to stay alive” by Laozi and Zhuangzi, and being tolerant by Buddhism,femaleness is better understood and conveyed. However, in the second section, herassimilation of western culture—Judeo-christian and ancient Greek culture—isanalyzed, with which, her novels can be savored from multi-levels of philosophicalviews, and therefore rich in values.
引文
1饶芃子:《世界文坛的奇葩》,花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页。
    2吕晴飞主编:《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版,第327页。
    3严歌苓:《写稿佬手记》,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第9页。
    1陈思和:《自己的书架: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名作欣赏》,2008年第3期,第103页。
    1江少川:《走进大洋彼岸的缪斯——严歌苓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3),第48页。
    1陈思和:《严歌苓从精致走向大气》《女作家严歌苓研究》庄园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24页。
    2朱立立:《边缘人生和历史症结》,《女作家严歌苓研究》庄园编,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5页。
    3陈瑞林:《冷静的忧伤》,《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
    4饶芃子:《世界文坛的奇葩》,花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42页。
    1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1曹霞:《书写经验的嬗变——从<第九个寡妇说起>》,《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2),第53页。
    2龚自强:《“后伤痕”书写的复杂性》,《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第2期,第186页。
    1陈思和:《自己的书架——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名作欣赏》,2008年第3期,第103页。
    2刘思谦:《历史风云与个人命运:严歌苓本土题材小说<第九个寡妇>解读》《汉语言文学研究》2010年第1卷第2期,第77页。
    1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页。
    1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2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3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9页。
    1李晶:《严歌苓:我为责任而写作》《西安日报》2009-09-12,第2版。
    2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3孙宁:《严歌苓:我到河南种麦子》[EB/OL]http:ent.sina.com.cn/2003.11.28
    4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页。
    1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09页,
    2吴奕锜、陆涵平:《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22—23页。
    3转引自:吴奕锜、陆涵平:《寻找身份——全球视野中的新移民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10月版,第31页。
    1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111页。
    2莫言:《我在美国出版的三本书——2000年3月在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校区的演讲》,载《小说界》,2000年第5期,第170页。
    3饶芃子:《世界文坛的奇葩》花城出版社,2012年版,第276-277。
    1李大钊:《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新青年》第7卷第2号。
    2张福贵:《惯性的终结——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价值》,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1周新民:《“人”的出场与嬗变——近三十年中国小说的人的话语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2张英:《问莫言》,见《南方周末》主编:《说吧,莫言》,南昌:二十一世界出版社,2012年,第12页。
    3舒欣,严歌苓:《从舞蹈演员到旅美作家》[N]南方时报,2002年11月29日。
    1陈思和:《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2陈思和:《中国文学中的世界性因素》,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36页。
    3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北京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1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王晓明:《潜流和漩涡——论20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83页。
    2舒欣:《严歌苓——从舞蹈演员到旅美作家》,载《南方日报》,2002年11月29日。
    3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63页。
    1茅盾:《茅盾文艺杂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53页。
    1庄园:《严歌苓访谈》,《华文文学》,2006年l月,总第72期,第101页。
    1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1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46页。
    2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96页。
    3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4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8页。
    1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页。
    2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1--372页。
    3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0页。
    4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3页。
    5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1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66页。
    2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第6页。
    1丰云:《男权规约下的“地母”——谈严歌苓的“地母形象”》
    2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年2月,第133页。
    3严歌苓:《波西米亚楼》,当代世界出版社,2011年2月,第130页。
    1严歌苓:《少女小渔》,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4页。
    2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3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78页。
    4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05页。
    1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2012年版,第62页。
    2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366--367页。
    3韩子满:《文学翻译与杂合》,《中国翻译》,2002年第2期。
    4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5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1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47页。
    2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133页。
    1陈思和:《自己的书架: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名作欣赏》,2008.3
    2转引自:孔范今、施战军《莫言研究资料》,2006年版,第279页。
    1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18页。
    2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24--25页。
    3严歌苓:《扶桑》,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1转引自:庄园:《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46页。
    2严歌苓:《扶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3严歌苓:《扶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8页。
    4严歌苓:《扶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0页。
    5严歌苓:《扶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6严歌苓:《扶桑》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
    1海登·怀特:《作为文学虚构的历史文本》,见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3页。
    2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71页。
    3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64页。
    1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1页。
    2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9页。
    3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74页。
    4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76页。
    5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74页。
    6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78-179页。
    7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7页。
    8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5页。
    1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7页。
    2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72页。
    3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83页。
    1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64页。
    2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127--129页。
    1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41--49页。
    2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第135页。
    1严歌苓:《一个女人的史诗》,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129页。
    1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23页。
    2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16页。
    3曹禺:《雷雨·序》《曹禺文集》1卷,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版,第213页。
    4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1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14页。
    2严歌苓:《人寰·草鞋权贵》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2页。
    1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356页。
    1李永乐:《颓败的家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20页。
    2李永乐:《颓败的家族》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第38页。
    1杨义:《二十世纪华人家庭小说的模式与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0年第1期。
    1严歌苓:《吴川是个黄女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1(美)马斯洛著,成明编译,《马斯洛人本哲学》,九州出版社,2003年版,第20页。
    1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页。
    2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64页。
    1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0页。
    1沈从文:《爱与美》,《沈从文选集》第5卷,第178--179页。
    2沈从文:《爱与美》,《沈从文选集》第5卷,第181页。
    3马兵:《两个女人的史诗——评严歌苓的<小姨多鹤>》,《扬子江评论》,2008年第5期。
    1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59页。
    2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0页。
    3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06页。
    4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07--108页。
    5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00页。
    1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9页。
    2陈贤茂:《海外华文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华文文学》,1997年第2期。
    3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封底语。
    1(法)米歇尔·芒索:《闺中女友》,胡小跃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9年,第118页。
    1严歌苓:《少女小渔》,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1页。
    2严歌苓:《少女小渔》,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5页。
    3严歌苓:《吴川是个黄女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0页。
    1吴楠:《浅析〈太平洋探戈〉中叙述视角的调用》,《北方文学》,2011年10月刊。
    2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41页。
    1谢有顺:《中国小说的叙事伦理》,《此时的事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4页。
    2严歌苓.也是亚当,也是夏娃:严歌苓最新中短篇小说集[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版,154页。
    3Virginia Held ed.:Justice and Care,Westview Press1955,p32.
    1洪怡安:《不会说中国话——论散居族裔之身份认同与后现代之种族性》(施以明译),《中外文学》(二十一卷七期),1992年第12期。
    1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53页。
    2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61页。
    3严歌苓:《也是亚当,也是夏娃》,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4严歌苓:《也是亚当,也是夏娃》,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45页。
    1严歌苓:《少女小渔》,《严歌苓文集5》,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271页。
    1严歌苓:《严歌苓文集(第5卷)》,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259页。
    2转引自张跣:《“流亡”及其二律背反》,《外国文学》,2007年第5期,第108页。
    1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51页。
    2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40页。
    3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43页。
    1刘登翰:《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第110页。
    2参见《乡愁·网络·现代诗——余光中访谈录》,《诗刊》1999年7月号。
    3庄伟杰:《从家园来到家园去》,国际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1谢冕:《简单的几句话——序<从家园来到家园去>》,见庄伟杰《从家园来到家园去》,国际华文出版社2001年版。
    2错位归属——写在《花儿和少年》之后http://book.kanunu.org/files/chinese/201103/2009/46321.html
    3严歌苓:《寄居者》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页。
    4转引梁慧:《眼泪象征永恒——论女诗人奈丽·萨克斯》,《杭州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严歌苓:《寄居者》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32页。
    2严歌苓:《寄居者》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25页。
    1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1页。
    1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1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3--84页。
    2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141页。
    3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4页。
    1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页。
    2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2页。
    1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7页。
    2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1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页。
    2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00页。
    3曹雪萍:《严歌苓:小说源于我创伤性的记忆》.新京报,2006-04-40
    1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3页。
    2严歌苓:《穗子物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89--190页。
    1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页。
    2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8页。
    1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8页。
    2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9页。
    1转引自曾艳《对岸的写作—论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l期,第58页。
    1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3页。
    2米兰·昆德拉:《被背叛的遗嘱》,余中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02页。
    1叶威廉:《洛夫论》,萧萧主编:《诗魔的蜕变》,台北:诗之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21页。
    2严歌苓:《寄居者》,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3阎嘉:《触摸人类的心灵:茨威格》,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1页。
    1严歌苓:《寄居者》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2格罗曼和兰迪斯(A.Groban&D.Landes):《大屠杀研究评论集》(Genocide,Criticle Lritical Lssues of theHolocaust),洛杉矶,1983年版,第299页。
    3李工真:《文化的流亡》,人民出版社,第2010年,第128页。
    1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2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415页。
    3爱德华·W·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8页。
    1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220页。
    2爱德华·W·萨义德著:《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48页。
    1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56--157页。
    2[美]陈瑞林:《冷静的忧伤——从严歌苓的创作看海外新移民文学的特质》,《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
    1Hall,Stuart.Ethnicity:Identity and Difference.Radical America,Vol,23,1991,(4),No15.
    1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2(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99页。
    3(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08页。
    1(加)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216页。
    2严歌苓:《雌性的草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1998年版,第236.
    3严歌苓:《雌性的草地》,春风文艺出版,1998年版,第2页。
    4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页。
    1陈思和《自己的书架:严歌苓的<第九个寡妇>》《名作欣赏》2008.3。
    2严歌苓:《第九个寡妇》,作家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页。
    3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293页。
    4严歌苓:《陆犯焉识》,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296页。
    5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129页。
    1叶舒宪编:《神话—原型批评》,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版。第230页。
    2彭兆荣:《文学与仪式:文学人类学的一个文化视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严歌苓:《洞房·少女小渔》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48页。
    1严歌苓:《白蛇·橙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80页。
    2严歌苓:《白蛇·橙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7页。
    3严歌苓:《白蛇·橙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80页。
    4福柯:《性经验史》佘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8页。
    1严歌苓:《白蛇·橙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1严歌苓:《洞房·少女小渔》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40页。
    1严歌苓:《吴川有个黄女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1页。
    2严歌苓:《吴川有个黄女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3严歌苓:《寄居者》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4严歌苓:《寄居者》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185页。
    5严歌苓:《寄居者》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186页。
    1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294页。
    2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53页。
    3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
    1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64页。
    2严歌苓:《拖鞋大队》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3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08页。
    4严歌苓:《穗子物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49--50页。
    5严歌苓:《穗子物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4页。
    1严歌苓:《穗子物语》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5页。
    2严歌苓:《小姨多鹤》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3页。
    3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87页。
    4严歌苓:《陆犯焉识》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第89页。
    5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第216页。
    1严歌苓:《寄居者》新星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页。
    2严歌苓:《吴川是个黄女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3页。
    1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1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页。
    2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3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50页。
    4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9页。
    5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6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1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6页。
    2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8页。
    3严歌苓:《一个女兵的悄悄话》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1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67页。
    2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2页。
    3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1页。
    4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5沿华:《严歌苓:在写作中保持高贵》,《中国文化报》,2003年7月17日。
    1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第46页。
    1陈瑞林:《冷静的忧伤》,《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
    2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69页。
    3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83页。
    4严歌苓:《少女小渔》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87页。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第153页。
    2《严歌苓:随和如风——严歌苓对话录》,《百花洲》,2005年第1期。
    3张琼:《此岸/彼岸—严歌荃复旦讲座侧记》,《华文文学》,2004年第6期。
    1于青:《严歌苓情怀》,《文学自由谈》,1998年第1期。
    2《严歌苓:随和如风》—严歌苓对话录,《百花洲》,2005年第1期。
    3莫言:《生死疲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严歌苓:《十年一觉美国梦》,《华文文学》,2005年第3期。
    2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1林语堂:《吾国与吾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版,第61页。
    2李欧梵:《世界文学的两个见证:南京和东欧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启发》,《外国文学研究》1985年第4期。
    3卡尔维诺:《新千年文学备忘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28-29页。
    1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91--192页。
    2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92页。
    1栾栋:《感性学发微——美学与丑学的合题》,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7页。
    2王军:《丑的文化学阐释》,《中州学刊》,1988年第5期。
    3鲍桑奎:《美学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27页。
    4转引自:郑克鲁等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5严歌苓:《天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197页。
    1严歌苓:《补玉山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8页。
    1《巴赫金全集》第4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4页。
    1严歌苓:《扶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228页。
    1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1严歌苓:《雌性的草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页。
    2张卫:《电影与文学的交义点和分歧点》,《电影的文学性讨论文选》,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60页。
    1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北京: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第234页。
    2沿华:严歌苓在写作中保持高贵.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368020.htm,2003-07-17.。
    3郭佳:《严歌苓<扶桑>不用张曼玉》.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gb/paper148/20010730/class014800-007/hwz450374.htm,2001-07-30.
    1沿华:《严歌苓:在写作中保持高贵》,中国文化报,.2003-7-1(3).
    1[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王逢振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页。
    2沿华:《严歌苓:在写作中保持高贵》,中国文化报,.2003-7-1(3).
    1洪治纲:《集体记忆的重构与现代性的反思》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12,10.
    2朱大可:《情色爱国主义》,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211800/2011-12-13
    3沿华:《严歌苓:在写作中保持高贵》,《中国文化报》,2003-07-17第001版。
    1葛娟:《论严歌苓小说艺术的大众化艺术倾向》,《北方论丛》,2010年第5期。
    2楼乘震:《严歌苓说:“这是一个非写不可的故事”》,《深圳商报》,2006-04-26。
    1严歌苓:《扶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第34页。
    2严歌苓:《少女小渔》,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第154页。
    1严歌苓:《扶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第186页。
    1严歌苓:《扶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第234页。
    2严歌苓:《扶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第253页。
    1严歌苓:《扶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第222页。
    2严歌苓:《扶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第222页。
    1严歌苓:《金陵十三钗》,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第214页。
    1《古希腊罗马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367页。
    1严歌苓:《雌性的草地》,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2陈思和:《最时髦的富有是空空荡荡———严歌苓短篇小说艺术初探》,《上海文学》,2003年第9期。
    3陈志红:《反抗与困境———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在中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
    1陈思和:《第九个寡妇·跋语》,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
    2严歌苓:《十年一觉美国梦》,《华文文学》,2005年3月,第47页。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吕晴飞:《中国当代青年女作家评传》,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年版。
    [3]白杨:《台港文学:文化生态与写作范式考察》,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版。
    [4]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王列耀:《趋异与共生——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镜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6]白杨:《穿越时间之河——台湾<创世纪>诗社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7]程文超:《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张福贵:《惯性的终结——鲁迅文化选择的历史价值》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孟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黄万华:《美国华文文学论》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11]刘中树:《刘中树文学评论集》,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12]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张京媛:《后殖民理论与文化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陈晓辉:《当代美国华人文学中的“她”写作》,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7年。
    [15](美)克莱德·M·伍兹:《文化的变迁》(施维达、胡华生译),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年。
    [16]陈晓明:《表意的焦虑——历史祛魅与那古代文学变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7]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第十三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18]肖薇:《异质文化语境下的女性书写——海外华人女性写作比较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版。
    [19]张京媛:《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0]程爱民:《美国华裔文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22](美)希里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美)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黄必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俄) C.M.爱森斯坦,《蒙太奇论》(富澜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
    [25]巴赫金:《小说理论》,白春仁译,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26]饶芃子,《中西小说比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27]饶芃子:《中西比较文艺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8]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饶芃子,《世界华文文学新视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0]欧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李亚萍:《故国回望——20世纪后期美国华文文学主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32]庄园编:《女作家严歌苓研究》,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年。
    [33]李有亮:《给男性命名——20世纪女性文学中男权批判意识的流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34]波利·扬:《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5]陈燕妮:《遭遇美国——50个中国人的美国经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年版。
    [36]艾伯拉姆斯:《欧美文学术语辞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37]刘慧英:《走出男权传统的藩篱——文学中男权意识的批判》,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38]公仲:《走向21世纪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9]顾圣皓,钱建军:《北美华文文学的历史与现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
    [40]陈思和:《谈虎谈兔》,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41]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42](捷)伊凡·科利马:《布拉格精神》,崔卫平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43]梁旭东:《遭遇边缘情景:西方文学经典的另类阐释——重读经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4]许子东:《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50篇“文革”小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45]肖宁:《华文文学中的文革话语研究——从传统到现代单一到多元,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46]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和族裔散居》,陈永国译,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47]李比雄、苏盖主编:《文化:中西对话中的差异与共存》,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48]冯波:《中西哲学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
    [49]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
    [50](英)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王峻岩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年。
    [51]乐黛云:《寻求跨文化对话的话语》,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52]宗仁发:《陶罐·路灯·纪念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53]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54]王学谦:《自然文化与二十世纪文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5](英)理查·霍加特:《当代文化研究》,唐宪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56](英)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57](美)W·C`布斯著:《小说修辞学》,华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58]乐黛云、张辉主编:《文化传递与文学形象》,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59]李小兵:《美国华人:从历史到现实》,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60]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
    [61]刘俊:《从台港到海外——跨区域华文文学的多元审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4年。
    [62]刘俊:《跨界整合——世界华文文学综论》,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63]罗刚、刘象愚:《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64](英)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65]卫景宜:《西方语境的中国故事》,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2年。
    [66]吴前进:《美国华人华侨文化变迁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67](法)茨韦塔·托多洛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
    [68]张颐武:《在边缘处追索》,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95年。
    [69](美)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收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70](美)凯特·米丽特:《性政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71]张未民:《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2]阿玛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想》李风华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73]李贵苍:《文化的重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74]阿尔委托·曼谷埃尔:《阅读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75]阿里夫·德里克:《后革命氛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6]程文超,郭冰茹:《中国当代小说叙事演变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77]程永新:《一个人的文学史,1983-2007》,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78]大江健三郎:《小说的方法》,王成,王志庚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79]高小刚:《乡愁之外:北美华人写作中的故国想象》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80]高鸿:《跨文化的中国叙事——以赛珍珠、林语堂、汤亭亭为中心的讨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81]哈罗德·布罗姆:《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徐文博译,北京出版,2002年。
    [82]侯文宜:《当代文学观念与批评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83]胡鹏林:《文学现代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84]杰姆逊:《快感:文化与政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85]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回响》,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86]刘忠:《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87]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88]马克曼·埃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孟丽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89]莫瑞·克里格:《批评之途:六十年代之后》,单德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90]张学昕:《穿越叙述的窄门》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91]乔治·奥威尔:《我为什么要写作》,董乐山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92]钱理群:《返观与重构——文学史的研究与写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93]王桂妹:《文学与启蒙:<新青年>与新文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94]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95]高信生编:《海外作品的本土性:当代女作家评论》,奥尔伯尼:纽约州立大学出版社,1993年。
    [96]马泰·卡琳内斯库:《现代性的五福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
    [97]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
    [98]福克马、波斯顿编:《走向后现代主义》王宁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99]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00]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101]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桑竹,南珊译,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
    [102]苏珊·S兰瑟:《虚构的权威:女性作家与叙述声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3]埃里蓬:《权力与反抗-米歇尔·福柯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104]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
    [105]瑞恩·赛格斯:《全球化时代的文学和文化身份建构》,《跨文化对话2》,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
    [106]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张道真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107]鲍晓兰主编:《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
    [108]王德威:《想想中国的方法:历史·小说·叙事》,三联书店,1998年。
    [109]陈思和:《新文学传统与当代立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
    [110]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李欧梵文化评论精选集》,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11]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112]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和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113]金健人:《小说结构美学》,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年。
    [114] M·H·艾布拉姆斯,朱金鹏,朱荔译,《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15]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16]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117]靳丛林:《竹内好的鲁迅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18]哈罗德·伊萨克斯《美国的中国形象》北京,时事出版社,1999年。
    [119]徐烺光《美国人与中国人——两种生活方式的比较》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120]李贵苍:《文化的较量,解读当代华裔美国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121]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122]王岳川:《中国镜像——90年代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123]赵稀方:《小说香港》,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124]黄万华:《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25]黄万华:《传统在海外:中华文化传统和海外华文文学》,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
    [126]夏志清:《新文学的传统》,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年。
    [127]李欧梵:《中西文学的回响》,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28]陈晓明:《女性白日梦与历史寓言》,桂林:漓江出版社,2001年。
    [129]陈子善编:《私语张爱玲》,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
    [130]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31]王立:《心灵的图景:文学意象的主题史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132]彭志恒:《海外中国:华文文学和新儒学》,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年。
    [133]吴奕琦:《新移民文学漫论》,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
    [134]蒲若茜:《族裔经验与文化想象:华裔美国小说典型母体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135]刘登翰主编:《双重经验的跨域书写:20世纪没话文学史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
    [136]白先勇著、周兆祥译:《流浪的中国人——台湾小说的放逐主题》见《台湾文学:研究资料》,北京,中国当代文学学会编,1981年。
    [137]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女性主义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8]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39]王列耀:《宗教情节与华人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
    [1]曹新伟:《女性在民间视角下的诗学观照——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2]李兆忠:《过客·边缘人·国际人——20世纪留学生文学的三个层面》《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13日。
    [3]白杨:《叙述、想象与身份探寻——20世纪60年代香港文学中的“自我形象”表达》《华文文学》2006年第6期。
    [4]张福贵:《庶民时代的精神畅想与人生漫游——论中国古代社会的俗文化本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第2期。
    [5]龙应台:《干杯吧,托马斯·曼——谈放逐中的写作》《读书》1996年2月。
    [6]赵明宇:《不折不扣的寄居者》,《北京娱乐信报》,2009年3月4日。
    [7]王文捷:《性别与现实:女性对存在的求证——严歌苓作品女性欲望化叙事论》,《理论界》2005年,第2期。
    [8]虞箐,王娜《2006,我们阅读严歌苓》,《新闻晨报》2006年3月19日。
    [9]陈思和:《最时髦的富有是空空荡荡——严歌苓短篇小说艺术初探》,《上海文学》2003,9
    [10]欧阳梦《多重边缘与复杂意蕴——以新移民作家严歌苓为例》,《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6。
    [11]白杨:《政治文化语境中的个体经验表达》《学术交流》2010年第10期。
    [12]陈瑞林:《风景这边独好——我看当代北美华文文坛》,《华文文学》2003,5
    [13]严歌苓、胡辙:《随和如风——严歌苓对话录》,《百花洲》2005,1
    [14]陈许:《同性恋文学:美国文学的一块独特领地——美国同性恋文学综述》《国外文学》2004年,2
    [15]王学谦:《看客:生命悲剧的隐喻》《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8月。
    [16]饶芃子,陈丽红《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及其文本的理论透析》《文学评论》1997年第6期。
    [17]王学谦:《爱与死:在冷酷的世界中绘制欲望的图案》《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1月。
    [18]程绮瑾:《一个女人的哲学和历史观》,《南方周末》,2006,5,11
    [19]王元骧:《关于文学评价中的“人性”标准》,《文学评论》,2006年,5月
    [20]李建军:《论美好人物及其伦理意义》,《小说评论》2006年,5月
    [21]敬泽:《严歌苓重写‘文革’》,《南方周末》,2003,9,15
    [22]严歌苓、李硕儒:《严歌苓李硕儒对话录》,《出版广角》2001.8
    [23]王桂妹:《发现与失落:中国20世纪对“人”的解说》《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4]魏微:《日常经验:我们这代人的写作意义》,《文艺争鸣》2010,23
    [25]刘俊:《“他者”的存在和“身份”的追寻——美国华文文学的一种解读》《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2003,5。
    [26]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0,3。
    [27]周冰心:《迎合西方全球想象的“东方主义”》,《华文文学》,2006,1。
    [28]吕红:《海外移民文学视点:文化属性与文化身份》,《福建论坛》,2006,12。
    [29]赵毅衡:《无根有梦:海外华人小说中的漂泊主题》,《社会科学战线》,2003,5。
    [30]宋瑜:《特别的声音——对海外大陆女作家的文本透析》,《小说评论》,1997年第6期。
    [31]丰云:《飞散写作:异域与故乡的对立置换》《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32]饶芃子:《九十年代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思考》《香港文学》,1994年第2期。
    [33]华文东:“世界华文文学”及其“走向”——差别:强势或弱势文化的反弹》《华侨大学学报》,1994,1
    [34]黎湘萍:《族群、文化身份和华人文学》《华文文学》,2004,1
    [35]陈思和:《学科命名的方式与意义——关于“跨区域华文文学”之我见》《江苏社会科学》,2004,4.
    [36]古远清:《21世纪华文文学研究的前沿理论问题》《甘肃社会科学》,2004,6
    [37]朱步冲:《尼斯主义:黑啤酒和身份焦虑》《三联生活周刊》,2005,7
    [38]赵毅衡:《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暨南学报》2005,2
    [39]朱立立:《华文文学后殖民批评的可能性及限度《福建论坛》2004,11
    [40]王晖:《冲突·认同·变迁——全球化语境新移民文学民族性问题探讨》《华文文学》2004,4
    [41]李凤亮:《从“昆德拉现象”看移民作家文化身份的变迁》《天津社会科学》2003,2
    [42]钱超英:自我、他者与身份焦虑——论澳大利亚新华人文学及其文化意义》《暨南学报》2000,4
    [43]钱虹:《从“放逐”到“融入”》《华文文学》2008,2
    [44]邓寒彬:《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当代海外华文写作》《华文文学》2008年,1
    [45]黄华:《女性身份书写与重构——试论当代海外华人女作家的身份书写》,《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2
    [46]刘登翰,刘小新:《关于华文文学几个基础性概念的学术清理》,《文学评论》2004,4
    [47]王烨,王佑江:《试论北美新移民女作家作品的三重叙述声音》《华文文学》2008,2
    [48]钱超英:《流散文学与身份研究——兼论海外华人华文文学阐释空间的拓展》《中国比较文学》,2006,2
    [49]曹蕙民:《华人移民文学的身份与价值实现——兼谈所谓“新移民文学”》,《华文文学》2007,2
    [50]孟悦:《两千年:女性作为历史的盲点》《上海文论》1989,2
    [51]劳伦斯·沃克:《对严歌苓的随感录》《时代文学》2002,5
    [52]王宁:《流散写作与中华文化的全球性特征《中国比较文学》2004,4
    [53]俞小石:《严歌苓:摒弃“猎奇”写作》《文学报》2002,8,1
    [54]王宁:《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研究和文学研究》《文学评论》2000.3
    [55]靳丛林:《鲁迅——他的文学与革命》《上海鲁迅研究》2013年5月。
    [56]刘易:《旅美作家严歌苓:“美女作家”文不对题》《文学报》2003,3,27
    [57]朱双一:《文化冲突:从伦理到财经——旅美华人“留学生文学”比较论》《厦门大学学报》1994,2
    [58]赵毅衡:《海外丧志——关于海外大陆小说的几点观察》《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59]严歌苓:《十年一觉美国梦》《华文文学》2005年3月,总第68期,47页。
    [60]江少川:《走进大洋彼岸的缪斯——严歌苓访谈录》《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3。
    [61]刘云:《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交融的女性个体书写——论严歌苓小说中几位女性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暨南学报》,2012.6。
    [62]王一波:《时间之流中的创伤再现——通过严歌苓长篇小说《金陵十三钗》分析其创作动机与创作心理》,《宁夏社会科学》2012.5。
    [63]李燕:《异质文化中的身份建构——从叙述者“我”的出场与缺席看严歌苓小说的创作》,《广西社会科学》,2008.3。
    [64]张晓琴:《在传奇与写实之间——论严歌苓小说的创作特色》,《社会科学家》,2009.2。
    [65]高侠:《站在中西文化语境的交接地带——论严歌苓小说创作对理性美的自觉追求》,《当代文坛》,200.7.3。
    [66]高松:《追问“印象”的隐秘意义——试论严歌苓的小说创作思想》,《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9。
    [67]石万鹏:《现实一种——商业化时代的乡村女性》,《济南大学学报》2003.10.
    [68]徐扬:《严歌苓小说的婚恋叙事》,《文艺争鸣》,2011.4。
    [69]藏青:《救赎如何可能:“女知青回城”题材的书写景象》,《扬子江评论》,2011.5。
    [70]王卉:《历史、女性、救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3。
    [71]陈福民:《向无名者敞开的历史书写》,《南方文坛》,2010.2。
    [72]李正琴、陈学祖:《台湾及海外华文女性文学中的知性世界》,《华文文学》,2009.3。
    [73]宋晓英:《欧美华人女作家自传体文学的文化视野》,《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6.1。
    [74]刘俊:《论美国华文文学中的留学生题材小说——以於梨华、查建英、严歌苓为例》,《南京大学学报》,2000.6。
    [75]乔以钢、刘堃:《论北美华文女作家创作中“离散”内涵的演变》,《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7.3。
    [76]王艳芳:《历史想像与性别重构——世纪之交世界华文女性写作之比较》,《中国比较文学》,2007.4。
    [77]滕威:《怀想中国的方式——试析严歌苓旅美后小说创作》,《华文文学》,2004.4。
    [78]曹新伟:《女性在民间视角下的诗学观照——严歌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解读》,《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4。
    [79]葛亮:《弱者的宣言——文学观照下的华族与美国弱势人群》,《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7.3。
    [80]葛亮:《属下要说话——“她者历史”的文学建构》,《当代作家评论》,2011.4。
    [81]张纯:《文化边缘人的精神家园——严歌苓旅外小说印象》,《理论与创作》,2001.6。
    [82]王震亚:《人文关怀的真切表现——试论严歌苓的移民小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0.3。
    [83]杨春时:《讴歌善良还是美化丑恶》,《粤海风》,2010.1。
    [84]张艳艳:《从雌性出发——严歌苓的历史叙事与人性情怀》,《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5。
    [85]王艳芳:《历史想像与性别重构——世纪之交世界华文女性写作之比较》,《中国比较文学》,2007.4。
    [86]赵季萍:《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理论学刊》,2010.5。
    [87]刘艳:《女性视阈中历史与人性的双重书写》,《文艺争鸣》,2008.6。
    [88]刘惠丽:《女性与人性的对话——谈严歌苓小说的女性叙事》,《唐周学刊》,2008.7。
    [89]于学玉:《文化错位与人性迷失》,《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5.2。
    [90]张勇:《现代性与人性的交战》,《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3。
    [91]吕红:《海外新移民女作家的边缘写作及文化身份透视》,《华文文学》,2007.1。
    [92]张春红:《以弱势求生存的神话——以小渔、扶桑、王葡萄为例谈严歌苓笔下的女性形象》,《语文知识》,2007.3。
    [93]南翔:《心灵有负的证明——严歌苓小说的美感结构》,《华文文学》,2002.2。
    [94]朱青:《虚实相间的叙述方式——严歌苓小说文本管窥》,《名作欣赏》,2006.12。
    [95]黄万华:《语言的舞者——严歌苓小说语言论》,《吉首大学学报》,2007.9。
    [96]苏曼:《论道家思想对严歌苓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影响》,《西安社会科学》,2012.2。
    [97]吴雪丽:《严歌苓:历史重述与性别乌托邦》,《南开学报》,2012,4。
    [98]王艳芳:《历史想像与性别重构——世纪之交世界华文女性写作之比较》,《中国比较文学》,2007,4。
    [99]陈丹丹:《“戏剧化”的“中国”——从张爱玲到严歌苓》,《现代中文学刊》,2012,3。
    [100]王震亚《历史深处的人性闪光——再论严歌苓的移民小说》,《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1.3。
    [101]黎醒:《论严歌苓“文革”记忆叙述的独特视角》,《九州文坛》,2010.11。
    [102]唐海东:《新移民的文革书写》,《华文文学》,2008.6。
    [103]周志强:《重写“20世纪”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历史叙事与文体形式》,《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2。
    [104]杜霞:《从留学生到新移民——身份焦虑与文学进化论》,《文艺研究》,2009,11。
    [105]魏红珊:《文化移民与认同危机——旅居海外大陆作家笔下的文化认同》,《当代文艺评论》,2011.6。
    [106]汤哲生:《“上海模式”“欧美模式”:——移民小说的文化心态分析和史学地位》,《上海社会科学》,2011,3。
    [108]张未民:《关于“在生存中写作”编后札记》《文艺争鸣》2005年第5期
    [109]刘云:《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交融的女性个体书写——论严歌苓小说中几位女性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暨南学报》,2012.6。
    [110]宗仁发:《永恒的母题:人性的崇高与卑劣》《当代作家评论》1999年11月。
    [111]高志强:《文化跨越与创作危机》,《理论界》,2009.9。
    [112]左飞:《隐蔽和寻觅坠落和升腾——谈严歌苓作品“嫁接”价值体系中的东方情结》,《理论学习》,2006.3。
    [113]申霞艳:《论新移民小说中的民族想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5。
    [114]王列耀:《基督教文化对中国现代戏剧悲剧意识建立过程的影响》《中国比较文学》,2001年1月。
    [115]张学昕:《孤独“机村”的存在维度——阿来<空山>论》2012年7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