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行政伦理思想探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行政伦理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产生于西方国家,我国的行政伦理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较于西方国家晚了二十余年。然而,我国的行政伦理思想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淮南王刘安召集宾客编著的《淮南子》是一部以治国安民为主要内容的旷世奇书,它立意高远,结构谨严,企图建立一套适合大一统的新兴国家需要的完整的社会治理体系,以谋求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行政伦理思想,是研究中国古代行政伦理发展脉络的重要著作。
     本文试图构建完善的《淮南子》行政伦理体系,对其行政伦理思想进行提炼、归纳总结和进一步的阐释,提取其中有积极意义的部分与我国当下的行政伦理建设问题进行结合,将几千年前的思想精华古为今用。
Administrative ethic produced in the 1970s as a System discipline in western countries.The study of Our nation's Administrative ethic began in the 1990s, late 20 years more than western countries. However, Administrative ethic thought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I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traditional ideas. Huainan Wang LiuAn called the guests and compiled Huai Nan Zi, the content of Huai Nan Zi is about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It is a great book with high structure.It attempt to establish a social governance system which suit the need of thought-unification emerging countries,and intact to seek the peace and order of the feudal rule.Huai Nan Zi contains rich administrative ethic thought, it is the important book which study on development vein of Chinese ancient administrative ethics.
     This paper tries to constructing perfect administrative ethic system of Huai Nan Zi Abstraction,summarization, and further explanation its administrative ethics thoughts, extracting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and combined with Construction administrative ethics in present.Make the thought essence before thousands of years serve the present.
引文
①王伟,鄯爱红.行政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吴祖明.王凤鹤.中国行政道德论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③周奋进.转型期的行政伦理[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④王伟,鄯爱红.行政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⑤李建华.行政伦理导论[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页.
    ①李建华.行政伦理导论[Ml.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要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9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要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96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要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217页.
    ①班固.汉书·卷五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338页.
    ①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②同上
    ③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53页.
    ①司马迁.史记·平准书[Ml.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151页.
    ②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③班固.汉书·卷五一[M].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037页.
    ④司马迁.史记·孝景帝本纪[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80页.
    ⑤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95页.
    ①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563页.
    ②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564页.
    ①张松如.老子校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15页.
    ②班固.汉书·景帝[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27页.
    ③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575页.
    ①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1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2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3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67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6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79页.
    ①张松如.老子校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321页.
    ②张松如.老子校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年.219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原道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3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66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67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3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4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4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7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1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9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6页.
    ①尚书·洪范[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年.95.页.
    ②司马光.温国文正司马光文集·上太皇太后疏[Z].转引自杨建祥.中国古代官德研究[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③武则天.臣轨·公正章[Z].转引自徐梓.官箴——做官的门道[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9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3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1页.
    ⑥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3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6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4页.
    ③杨伯峻,杨建彬.论语·子路[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8页.
    ④杨伯峻,杨建彬.论语·公冶长[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45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6页.
    ⑥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93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1页.
    ②吴则虞.晏子春秋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156,337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0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原道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①杨伯峻,杨建彬.论语·颜渊[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114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本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6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本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68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原道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人间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75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本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39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21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俶真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9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1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③十三经注疏·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5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缪称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70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9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80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9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9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说山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65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人间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75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缪称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92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1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42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63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缪称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85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览冥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89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俶真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7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要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9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16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6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3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3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18页.
    ⑥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1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9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6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7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7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4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9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7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9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2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9页.
    ⑥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⑦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3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9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4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67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9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68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42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52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览冥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98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7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7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诠言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73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5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9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时则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59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6页.
    ⑥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9页.
    ①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第786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缪称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95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f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9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2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73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8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7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6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18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87页.
    ⑥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50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9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7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5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7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93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诠言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72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3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9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2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51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66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6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66页.
    ⑤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5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1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67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7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论语·为政》[M]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第8页.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孟子·公孙丑下》[M].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6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01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14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原道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齐俗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66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19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67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泰族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29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汜论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672页.
    ①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修务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070页
    ②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5页.
    ③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1页.
    ④刘康德.淮南子直解·主术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36页.
    [1]刘康德.淮南子直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2]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
    [3]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4.
    [4]何宁.淮南子集释[M](上、中、下).北京:中华书局,2006.
    [5]孙纪文.淮南子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
    [6]戴黍.《淮南子》治道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7]陈静.《淮南子》----自由与秩序的困惑[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8]杨有礼.新道鸿烈—《淮南子》与中国文化[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9]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1987.
    [10]段秋关.《淮南子》与刘安的法律思想[M].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
    [11]王云度.刘安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1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4]葛兆光.中国思想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5]萨孟武.中国政治思想史[M].台北:三民书局,1980.
    [16]刘泽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2.
    [17]曹德本.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8]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M].北京: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70.
    [19]陈定闳.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20]谢遐龄.中国社会思想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1]沈善洪,王凤贤.中国伦理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2]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23]周桂钿,李祥俊.中国学术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4]谢承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渊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5]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26]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27]吕思勉.秦汉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28]周桂钿.秦汉思想史[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2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0]金春峰.汉代思想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31](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2](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3]陈广忠.中国道家新论[M].合肥:黄山书社,2001.
    [34]朱谦之.老子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5]董光壁.当代新道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36]张运华.先秦两汉道家思想研究[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37]熊铁基.秦汉新道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8]熊铁基.秦汉新道家略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39]余明光.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0]王海明.新伦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2]王伟.行政伦理概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3]罗德刚.行政道德论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4]罗德刚.行政伦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2.
    [45]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理论视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6]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7]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顾易生.《西汉文学思想》序——兼述一些关于西汉政治、经济、文化的断想[J].复旦学报,1994,(2)
    [2]冯佳.西汉外戚与西汉政治[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毋有江.宗藩入继与西汉政治的发展[J].人文杂志,2006,(1).
    [4]王健.伦理制衡与西汉政治——以汉武帝时代为中心[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3,(3).
    [5]杜宝元.从博采群书看《淮南子》的成书立意——兼说对《淮南子》的评价问题[J].四平学院报,1980(2).
    [6]戴黍.国外的《淮南子》研究[J].哲学动态,2003,(2).
    [7]高晓荣.新时期大陆学界《淮南子》研究综述[J].文化万象,2008(2).
    [8]王启才.论刘安的命运悲剧——兼及《淮南子》浓烈的祸患意识成因[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
    [9]王越.千秋疑案——《淮南子》与西汉削藩[J].暨南学报,1987,(4)
    [10]于首奎.为《淮南子》正名[J].齐鲁学刊,1988,(5)
    [11]陈远宁.《淮南子》思想的基本倾向[J].衡阳师专学报,1989(2)
    [12]张科.《淮南子》对诸子思想整合的初步考察[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4).
    [13]李秀华.《淮南子》的和谐思想及其启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5).
    [14]柴文华.淮南子的伦理主题述略[J].江汉论坛,1988,(4).
    [15]戴黍.试论《淮南子》对“法”、“德”、“风俗”的糅合[J].伦理学研究,2007,(4).
    [16]吕锡深.论《淮南子》的道德教育思想[J].道德与文明,2001,(4).
    [17]唐劭廉,吕锡琛.尊天保真,贱物贵身,外物反情——《淮南子》道德心理学思想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4).
    [18]戴黍.《淮南子》人性与治道思想论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6).
    [19]唐助廉,李慈梅.“性合于道”:《淮南子》人性论探析[J].茂名学院学报,2005,(2)
    [20]戴黍.淮南子人性与治道思想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
    [21]刘爱敏.淮南子人性论中儒道融合的路径[J].管子学刊,2006,(4).
    [22]丁文宏,蔡友和.老子“无为”思想探微——兼论《淮南子》对老子“无为” 思想的扬弃[J].安徽大学学报,1999,(3).
    [23]张祥浩.《淮南子》的人才辩证观[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7,(3).
    [24]魏实.《淮南子》人才思想初探[J].古代人才思想,1988,(3).
    [25]张维慎,何菊玲.论《淮南子》的用人思想[J].石油大学学报,1997,(1).
    [26]赵清文.《淮南子》中的惠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7]高巍然.“治国有常,利民为本”——谈《淮南子》的理政治国思想[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9).
    [28]陈剑昆.论淮南子中的内圣与化民思想[J].淮阴师专学报,1995,(4).
    [1]马庆洲.《淮南子》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5)
    [2]孙纪文.《淮南子》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6)
    [3]林飞飞.《淮南子》的治国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4).
    [4]李耀.《淮南子》政治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5]高晓荣.《淮南子》伦理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6]杨敏.论《淮南子》的德育思想[D].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7]龙智国.《淮南子》行政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