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绘画艺术中的设计意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始祖人类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叩击出第一块粗糙的砾石工具时,就形成了从被动性劳动向主动性劳动的根本性转变,完成了人类活动与动物活动的最后分别。人类的第一件劳动工具也就成为了人类现今一切丰富创造的最为原始的端绪。从对粗糙石器的渐次切削、打磨、钻孔到距今3~5万年前原始人类用黑色的木炭、红色的赤铁矿粉末绘制的充满神秘精神生产意义的洞窟壁画以及记录人类思想并传播原始文明的古老符号、象形文字的出现和发展,伴随着原始人类实用功利目的的同时,原始美术形态逐渐摆脱了附着于原始劳动工具中的因素性形式的存在。朦胧、模糊的美感因素已初露端倪,同时构成美术本体自身的形式因素也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存在状态,并逐渐为原始人类所依稀直观的认识了。
     按照世界设计史的完整叙述,人类对于设计观念的正式形成应该是始于人类开始利用象形符号汜录自己的思想。原始人类为了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成就最初是利用直接图画的形式去表达,但单纯的图画形式对于思想的传达和负载能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当用于比较抽象的思维概念、情感的时候。因此,伴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同步发展,人类记录思想的形式已从早期简单的洞窟壁画、岩画、古埃及象形文字等以图形为核心的象形图画式符号文字逐步发展为古巴比伦文明的苏美尔人以契形木片刻印在陶土上带有初步抽象形式的契形文字、古中国的象形、会意和仿音三者结合的比较完善的早期文字体系的演变。西方字母文字体系的出现则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书面传达的方式,也必然影响了平面设计发展的途径和方式。对于绘画艺术与设计艺术这两大艺术领域仿佛直到此刻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不同的发展道路以及彼此相互结合的目的。至“罗马饰线体”体系字母上下出现了唯一作用只是装饰的饰线,每个字母被当作单独的一个形式个体的设计方式使之趋于独立和完整,字母笔画内部的疏密关系和字母之间的疏密
    
    关系都被进行着认真的设计。一篇文章变成疏密有序的一系列几何图
    形的连续排列,从而使整篇文章在新的意义上具有了一个完整的视觉
    面貌,呈现代表了罗马文明的兴盛和强大。文字设计在传播和延续人
    类文明上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综观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绘画艺术和设计艺术这两大艺术领
    域是同源的、交互式发展的。许多优秀的绘画艺术家同时也在创作着
    许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如德国文艺复兴中伟大的绘画艺术家丢勒同时
    也是一位设计大师,他曾为《启示录》一书做了15张极其精彩的木刻
    插图,成为这个时期德国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丢勒于1525年出版了
    自己设计的笔画粗壮有力的独特德文字体撰写的关于书籍设计的理论
    著作《运用尺度设计艺术的课程》一书,艺术家丢勒成为了德国乃至
    欧洲当时最重要的插图和设计家,是世界上最早的平面设计大师之一,
    这是与他相当深厚的美术技法、美术理论造诣以及当时欧洲文艺复兴
    绘画结合科学的人体解剖、透视和比例的理性研究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此后的设计家们也同样从绘画艺术的发展中汲取到了相当有益的营
    养,甚至还有些绘画艺术家则直接投身到设计技术领域之中。如英国
    的“工艺美术运动”成员受“拉斐尔前派”绘画艺术的影响,荷兰的
    “风格派”和俄国“构成主义”都促进了当时设计艺术的发展。现代
    表现主义画家蒙克、席勒、劳特累克更是亲手设计出了一批杰出的海
    报宣传作品。
     二十世纪初,一批艺术家和设计师相继敏感地了解到新时代发展
    的必然性,他们不再回避机械形式,也不再口避新的材料(比如钢铁。
    玻璃等)。他们认为时代己经不同了,现代化和工业化形式己经无可阻
    挡,与其规避它,还不如去适应它。在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
    区别于传统设计的根本之处在于现代设计与大工业化生产和反精英文
    化、促进现代物质文明发展的密切关系。现代主义运动从二十世纪诞
    生起,就在不知不觉中从意识形态的各个方面影响到我们。设计家为
    改变落后的设计的观念,在现代设计中引入民主主义的精神,甚至是
    为奠定一种崭新的政治制度的基础,开始从设计观念、设计形式和风
    格等各个方面进行探索,并于三十年代中期以后取得惊人的成绩。
     且且且
    
     由于二战对欧洲移民的影响,现代主义和美国新兴的中产阶级、
    丰裕的具体市场需求得以结合,形成空前规模影响了人们物质生活的
    国际主义风格高潮,并广泛的影响了我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改变
    了我们的艺术、文学和其他的各种人文科学的面貌。这场影响无论从
    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空前的,人类四五干年的文明史中还没有哪一
    种设计风格能有如此广泛和迅疾、深刻的影响。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经济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发展,社会对设计
    逐步的认知和认可,设计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
    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设计更能体现个性的多样性和人性的多元化。
    设计与经济商业互动性的增强,促使了商业的繁荣越来越取决于设计
    水平的竞争。设计也同时成为文明社会对高品质生活
In view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arts of painting and designing are from the same and one source with interaction. The first hand-made piece of tools is also the starting of the creation in art. Art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a number of artists and designers became aware of the trend in new age and began to adopt new materials for the purpose of being adapted to the modem industrial world. With the emergence of knowledge economy, plurality and market-orientation, designing is showing its impact in the modern social life. As an integration of technique and art, designing is more likely to reflect the diversity of personality and human nature.
    The thesis intends to synthesize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art and modern design art. Furthermore, the work was done to demonstrate the necessity and prospect of returning to modern painting by analyzing design awarenes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sthetics, history, culture development as well as creation psychology and practice of Chinese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ists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of globalization.
    To be concrete, the thesis also intends to analyze the boarder between today's painting and today's design along the developmental train of modern and post-modern painting and modem design so that the design awareness can be accepted and admitted by painting art practitioners, through which a new thinking of modern painting art will be developed. Design awareness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evidences for painting in the use of modern design means and moder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gives more opportunities to cultivate and dig the creativity and creative thinking.
引文
1.《西方艺术文化小史—现代与后现代》何清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1998年版
    2.《现代艺术的意义》约翰 拉塞尔著(美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
    3.《西方现代艺术史》阿姆森著(美国) 邹德侬 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
    4.《现代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扬清著(辽宁人民出版社)
    5.《大趋势》 约翰 奈斯比特著(中国社科出版社)
    6.《欧洲现代派绘画原理》宗白华著 1998年版
    7.《西方美术史纲》李俗 著(辽宁美术出版社)
    8.《外国美术史》齐凤阁、周绍斌 著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年版
    9.《中国美学史大纲》 叶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0.《西方美术史(上、下)》朱光潜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1.《西方学者眼中的西方现代美学》王鲁湘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2.《艺术史(史前到现代)》热尔曼 巴赞 著(法国)(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
    13.《世界现代设计史1864~1996)王受之著(新世纪出版社) 1998年版
    14.《世界平面艺术设计史》王受之 著(新世纪出版社) 1998年版
    15.《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张法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4年版
    16.《艺术与幻觉(绘画再现心理研究)》贡布里希著 (英国)(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7.《装饰设计》辛敬林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8.《传统艺术理论的概念》郑曙阳著(今日设计)
    19.《现代设计教育》王受之著 (今日设计)2000/1
    20.《中国现代艺术史》吕澎、易丹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
    
    
    21.《波普设计—现代十大设计理念》张承志 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22.《高科技派—现代十大设计理念》韩巍 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23.《未来风格设计—现代十大设计理念》何晓佑著(江苏美术出版社)
    24.《再一次出发—重新洗牌(当代艺术展综述)》鲁虹、孙振华 著(江苏画刊) 2001/10
    25.《“全球化”情势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王仲著(江苏画刊) 2001/12
    26.《中国前卫艺术“生态”考察》吴鸿著(江苏画刊) 2001/12
    27.《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的现代性》潘公凯著(美术研究) 2002/2
    28.《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西方中心主义》 聂危谷著(江苏画刊) 2001/4
    29.《“美丽”的新物质—关于〈后物质—当代中国艺术家解读日常生活展〉的相关背景分析》吴鸿 著(江苏画刊)
    30.《中国结—我和中国当代艺术》罗梦著(江苏画刊) 2001/8
    31.《抽象艺术如何现代》彭德著(江苏画刊) 2001/5
    32.《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之一》张朝晖 著(江苏画刊) 2001/5
    33.《西方当代新媒体艺术之二》张朝晖 著(江苏画刊) 2001/7
    34.《西方现代派艺术是先进的文化吗?》冯健著 (江苏画刊) 2001/5
    35.《重说“美术与社会”》扬晓阳著 (江苏画刊) 2001/5
    36。《挑剔科学一致二十一世纪艺术家》彭德 著 (江苏画刊) 2001/5
    37.《被终结的艺术》张弓等 著 (江苏画刊) 2002/5
    38.《“挂钩是祸根”—再论架上绘画危机》扬林 著 (江苏画刊) 2002/5
    39.《工艺美术概论》李砚祖 著 (吉林美术出版社) 1991年版
    40.《大英视觉艺术百科全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