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澂交遊新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吴大澂(1835—1902)作爲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之一,所著《说文古籀補》、《字说》、《愙齋集古錄》等对後世學人影響深远。吴氏一生講求程朱理學,积極入世,從政之馀,勤于訪古、考古,並時与师友交流心得,互通有無,其著作的编撰,亦颇受师友之助益。本文以吴大澂交游事跡爲研究对象,大量發掘並利用書札、日记、题跋、笔记、詩文集等材料,对吴氏與其同時代學者如吴雲、陈介祺、潘祖蔭、王懿榮、沈樹鏞、汪鸣鑾等人的交往始末,逐一造行專题考察。在钩勒吴大澂本人治學轨跡的同時,盡力还原晚清金石學家的生活及治學環境。
     本文所用书札、日记等材料,多數爲未刊稿抄本,分藏于上海、北京、南京、蘇州等地的圖书館及博物馆。两年以來,通过亲赴各地調查,訪獲吴大澂书札四十餘種、日记七種,吴大澂手稿、著作及批校题跋本數十種,同时一并訪查吴氏师友著作的稿抄本,抄錄整理资料達數十萬字。在现有條件下,对相关材料的搜集,力求达到“竭泽而漁”。所得各類材料,经初步辨識、標點之後,考订其年月,涵泳其内容,最後據不同專题及論文設計加以缀合。在论文寫作方面,充分運用文献描述与考据相结合的方法,旨在體现文献學研究的特色。
     本文共分八章,第一章“家世与生平”,在对吴大澂的家世、履歷作简要介绍後,選擇與他立身處世关保密切的事件作详细考述。第二章“從游褚先生”,主要论述吴大澂外祖父韓崇,及师长如陈奐、俞樾、莫友芝、杨沂孫等对其治学、書法等方面的啓迪。第三章至第八章,依次对吴大澂与沈樹鏞、汪鸣鑾、吴雲、潘祖蔭、王懿榮、陈介祺等五位学人交往过程作考察,人各一章,分别涉及书畫、碑拓、泉幣、鉨印、瓦富、古陶文,及鐘鼎彝器的鑑定与考释諸學藝。同时,对传统金石學中訪碑、拓碑、绘圖、摹款以及金石學著作的编刻等相關問题,連類以及,略加考述。通过对當时學者間相互交往情況的钩稽,试圖梳理传统金石學在晚清的發展衍變脈絡。
Wu Dacheng (1835-1902) was one of the famous Late Qing Dynasty epigraphers. His "Shuowen Guzhou Bu(?)(说文古籀補),"Zishuo'(?)(字说),"Ke Chai collection of ancient records"(愙齋集古錄)and other works have far-reaching impact on later scholars. Neo-Confucianism influences Wu's life as a political activist. Apart from being a governmental offical, he had fervor for archeology and always exchanged views with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The preparations of his books were also well benefited from his teachers and friends. In this paper, Wu Dacheng's intercourse stories are chosen a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Through the study of a large number of letters, diaries, inscriptions, notes, proses and poetries, the author reviews the whole history of Wu's friendship with contemporary scholars such as Wu Yun, Chen Jieqi, Pan Zuyin, Wang Yirong, Shen Shuyong, and Wang Mingluan. The author also makes every effort to restore the daily lives of the late Qing epigraphers while outling Wu Dacheng's route of scholarship.
     Letters, di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used in this article, mostly unpublished manuscript, are dispersedly collected in libraries and museums of Shanghai, Beijing, Nanjing, and Suzhou. After two years investigation, more than forty kinds of Letters, seven diaries, several dozens of manuscripts, writings and inscriptions were gathered. Simultaneously, several hundred thousand of words of relevant manuscript works of Wu Dacheng's teachers and friends were compiled. The author first preliminarily catalogued various types of materials, followed by collation and punctuation, then by chronological determination and digestion of the content. Finally, materials were composed together in terms of different topics. On writing skills, the author combined literature description with textual criticism in order to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ilology.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Family Background and Life", a brief introduction is given about Wu Dacheng's family background and biography, with selective details of significant events that affected Wu's conduct of doing things. The second chapter, "Mr. Zhu from the Tour," discusses the inspiration of scholarship and calligraphy Wu Dacheng drew from his elders such as Grandfather Han Chong, Chen Huan, Yu Yue, Mo Youzhi, Yang Yisun, etc. From Chapter III to VIII, the author in turn discusses Wu's relationship with Shen Shuyong, Wang Mingluan, Wu Yun, Pan Zuyin, Wang Yirong, Chen Jieqi, a chapter apiece. Topics include painting, stele, ancient coin, seal, eaves tile, ancient pottery inscription, and bronze vessel and inscription identification and explanation. Meanwhile, the author examined and expounded the related issues on stele seeking, stele copy, drawing, signature copy, and publication of works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epigraphy. Through sorting ou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cholars of the time, the author trie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epigraphy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引文
1俞樾《春在堂雜文》六编卷五,光绪刻本。
    2王國维《觀堂集林》卷十九,《王國维全集》第八卷,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页609-610。
    3顧颉刚谓“近百年早期金文的研究,在文字與歷史考證上收穫最大的,是吴大澂和孙诒讓二人。徒此以後,金文的研究方慢慢地走上科學的途經。尤其是文字研究上的收穫,《说文古籀補》與《名原》雨部害,真可以算是劃時代的作品”,参见《當代中國史学》,腾利出版公司,1947年,页31。容庚謂“至孫诒讓作《古籀拾補》,吴大澂作《字说》,矜慎不苟,考證更往前推進了一步,但仍是篳路蓝縷,以兽山林”,捂见《清代吉金書籍述评》,曾憲通编《容庚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页100。
    4王國维《觀堂集林》卷十九《殷虚書契考释後序》。
    5施瑞吉著、孫洛丹譯《人境盧内——黄遵憲其人其诗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十章《晚期諷刺诗》認為《度遼将覃歌》是“黄遵憲甲午戰爭系列诗的最後一首不僅是他针對個人的諷刺诗作中最僳出的代表,而且是他這一系列诗中最出色的作品”,上世紀初期封吴大澂的韶識與评價,很大程度上受到此诗的影響。另,1907年出版的曾模《孽海花》(二十五回本)中的何太真即影射吴大澂,因小说流傅廣泛,故其中形象亦曾封人了解吴大澂產生遇很大影響。
    6支偉成《清代模学大师列傅》,岳麓害社,1986年,页516。
    7钱基博《吴大澂傅》,顧廷龍《吴愙齋先生年措》曾摘缘若干段,所用爲傅抄本,今未见。兹查綫基博著述目及年谱,均未记及此文。麒先生《年谱》所引内容,皆输吴氏行事,不及学術评價。
    8原载《光華期刊》1927年第2期,旋刊于唐文治《茹經堂外集》卷首,又收入《钱基博学衍输著選》,華中師範大学出版社,1997年,页610。
    9《青鹤》筆记九種,中苹書局,2007年,页78-120。另有潘承媒抄本《意齋自订年措》種,首尾完整,藏上海圖害馆,印晓峰點校本《意齋诗存》據以整理,附缘書後。
    10顧廷能《讀吴愙齋先生年谱的评论》,《北平晨報》1935年6月26日。
    11羅爾綱《讀<吴愙齋先生年谱>小记》,天津《益世报》1936年11月12日。
    12载《史地社會输文摘要月刊》,1935年第1卷第4期。
    13陸翔《<吴愙齋先生年藉>批靛》抄件、王献唐《<吴愙齋先生年谱>校记》手稿,均由顧廷龍先生家藏。
    14劉駿撰《讀吴意齋尺牘》一文,连载于1941年《斯文》雜志。此害於1971年被收入沈雲龍主编《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一编,由臺湾文海出版社印行,近有不少研究者引據此本,而误以爲文海本爲此書初版,殆未榆綫装原印本之故。
    15羅振玉《愙齋集古缘序》,见於商務印書馆影印本《愙齋集古錄》,又收入《雪堂類稿乙·圖籍序跋》,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年,页495。
    16沙孟海《近三百年的害学》,载1930年《束方雜志》第27卷第2號,又收入《沙孟海论藝》,上海書畫出版社,2010年,页23-24。
    17张鸣珂《寒松阁谈藝琐缘》,民國十二年中華書局排印本,卷二页7。
    18见顧廷龍《吴愙齋先生年藉》卷首。
    19容庚《清代吉金書籍述評》,原载《學術界》1962年第2、3期,收入曾憲通编《容庚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页100-143。
    20贾逸君《甲午中日戟爭》,新知識出版社,1955年,页61。鄭昌淦《中日甲午戟爭》,中 國青年出版社,1957年,页81。
    21王星法《光绪十三年鄭州黄河決口始末》,《鄭州水利》1985年第3期。另有祖士保在2002年《中國水利報》3月2日第5版發表《吴大澂:利用西方技術治黄第一人》,其中認爲吴大澂最早使用水泥(塞门得士)築壩,而據《李宗侗自傅》稻其祖李鸿藻,即吴大澂的前任,已聽取潘祖蔭建議,使用三門土。
    22鄭州黄河志编辑室编《鄭州黄河志》,1986年版,此文又刊于《黄河史志资料》1986年第1期。
    23欒學綱《吴大澂與吉林機器局》,《中國科技史料》1996年第3期,页53-67。林明棠《吉林機器侷的創辦、经营舆作用》,《束北地方史研究》1986年第3期。馬國晏、张本政《東北第一個近代軍火工厰——吉林機器局》,《社會科學戰綫》1981年第1期,页185-186。
    24徐曰彪《<沙俄侵華史>第二卷關於中俄柬界補立“土”字界牌的敍述封嗎?》,《中俄关保問题》1984年第3期,页29-33。鄭國《吴大澂的古松图和铜柱铭》,《北方文物》1984年第2期。孟束風《吴大澂在吉林》,《北華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隙勇勤《吴大澂東调幫辦吉林編防小考》,《社會科學戟綫》1993年第1期,页260。张本政《铜柱立遗疆美名垂千古——评吴大澂在中俄勘界中的爱國精神》,吉林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油印本。关文選《吴大澂營建巴彦通要塞》,载韩福林主编《黑水十三篇》,上海書店出版社,1994年,页29-31。馬建軍、杨明《吴大澂三關口築路碑及相關問题》,《固原师尊學报》1999年第1期。初叢雪《吴大澂吉林勘界敍论》及《續》,分载《白城师范高等專科学校學報》1999年第3期、2000年第1期。
    25董萬崙《沙俄封我國東部邊疆的侵略舆吴大澂一八八六年珲春勘界》,《延邊大學學報》1977年第1期。《吴大澂评價問题簡議》,《北方论叢》1979年第6期。《吴大澂在三姓、事古塔》,《北方文物》1982年第1期。
    26董萬崙《吴大澂傅略》,蓝印纸複寫本,颇廷能先生家藏。
    27裘锡圭《吴大澂》原载吉常宏、王佩增编《中國古代谱言学家评傅》(1992年),又收入裘氏《文史装稿》,上海速束出版社,1996年,页167-176。另舆之颊似有隙煒湛《清代僳出的古文字学家吴大澂》,載《古文字研究》第20辑,中荤害局,2000年;祝敏申《吴大澂》,载濮之珍主编《中國屋代语言學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28鄒范林《论吴大澂》,《荊州师專学報》1991年第4期,页61-64。
    29陳崇橘《湘覃出关封日作戟的潰敗與吴大澂》,《遼寧大学學报》1982年第3期。劉曉焕《吴大澂是“逃跑将軍”嗎》,《束岳输叢》1991年第6期。张志坤《吴大澂评價問题浅議》,《遼寧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30见臺湾中山大學中國文学系中國文学研究所编《第一届國隙清代學衍研討會输文集》,1993年。
    31趟誠《晚晴金文學研究》,载《古漢语研究》2002年第1期,這部分内容又见其《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一害,害海出版社,2003年。
    32载《古玉输文集》,台北:故宫博物院,1983年。
    33台灣《故宫文物月刊》第七卷第8期,1989年11月,页52-69。另有唐培智《吴大澂手札及<古玉圖考>》,《故宫文物月刊》第5卷第9期,1987年。
    34侯傅勋《吴大澂篆書之研究》,《藝壇》第279期,1991年6月;另有《清吴大澂篆書之研究》,载《中原文献》第23卷第4期,1991年10月。
    35收入邢氏《篆文研究與考據》,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36《文献》季刊2003年第1期,页178-206。
    37收入孔祥吉、村田雄二合著《罕爲人知的中日结盟及其他:晚晴中日阴保史新探》,巴蜀害社,2004年,页274-286。孔氏文中使用了日本外務省外交史料馆藏《各國内政關係雜纂》等资料。
    38载《中國歷史文物》1991年第1期。
    39同载《檔案與史学》2003年第2期。
    40载《收藏家》2005年第10期。
    41载《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6年第3期。
    42徐在國《讀<吴愙齋尺牍>札记》,《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6期。徐在國《<讀古陶文记>笺證》,《出土文献舆傅世典籍的詮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页149-167。余少红《试述吴大澂封青铜器的分域断代研究》,《事夏大學学报》,2008年第6期。余少红《吴大澂戟國文字研究成就述評》,《学術界》2009年第3期。俞绍宏《吴大澂古文字研究局限 性述略》,《寧夏大学學报》,2007年第5期。俞绍宏《<字說>筒評》,《大连大学學报》2009年第5期。
    43载《收藏家》2004年第12期,页51-54。
    44载《書畫藝術》2007年第5期,页3942。
    45载《中國学研究》第8辑,清南出版社,2006年,页243-250。
    46白謙慎《1886年吴大澂在吉林的文化藝術活勤》,刊于革人德等编《明清害法史國隙學術研讨舍输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吴大澂和篆刻》刊于上海害法家協舍编《海派書法國隙研讨會输文集》,上海害書出版社,2008年。雨文同畴收入《白谦慎害法输文選》,榮寅齋出版社,2010年。
    47载《中國典籍與文化》1993年第3期。
    48另有王永誠《先秦彝器著缘考辨》(臺湾師範大學博士输文,1978年),封吴大澂的學術成就有颇爲詳细的介绍,但由於年代较速,且全文無靛释,故暂置不论。而蔡宜璇《古樹新花——吴昌硕的石鼓文研究》(臺湾大学硕士输文,1999年)以吴昌硕焉主,而兼及吴大澂封吴昌硕的影響,惟论文主髓並非吴大澂,兹並以徒略。臺湾方面硕博士論文均承中央研究院袁明嵘先生速道惠赐,在此謹致谢忱。
    49载《求索》雜志2005年第6期。
    50载《害法研究》2005年第2期。
    51北京德寶2010年春拍有吴大澂日记一種,僅见害影雨页,故不加统計。
    52皺振環《日记文献的分類與史料價值》,载《復旦史學集刊》第1辑《古代中國:傅统與燮革》,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清代害札文献的分類與史料僵值》,载《史林》2006年第5期,页175-184。
    1吴大根等《皋庶吴氏家乘》卷二,民國間吴湖帆增修本。
    2劉昫等《蕾唐書》,中華書局,1975年,页5013。
    3徐象梅《雨浙名贤録》,明天啓刻本。
    4吴大根等《皋廡吴氏家乘》卷八《支祖彦行公傳》。
    5何焯撰吴世康傳,见《皋庶吴氏家乘》卷八。
    6吴大根等《皋庑吴氏家乘》卷二何氏《吴氏族譜序》。
    7吴大根等《皋庑吴氏家乘》卷八。
    8吴大根等《皋庑吴氏家乘》卷二。
    9吴大根等《皋廡吴氏家乘》卷九。
    10左宗棠《吴縣吴君家傳》,载《左文襄公文集》卷三,又见《皋廡吴氏家乘》卷九。
    11陶煦《真豐诗萃》,咸同間陶氏儀—堂刻本。
    12顧廷龍《吴愙齋先生年谱》,页21。
    13梁啟超《清代学術概論》,中華書局,1954年,页3。
    14江藩《國朝漢學师承記》,中華書局,1983年,页1。
    15艾爾曼著、趙岡譯《從理學到模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页1。
    16钱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印書馆,1997年,页1。
    17左宗棠《左文襄公文集》,卷三。
    18吴大澂《意齋先生自订年譜》,《青鹤笔记九種》,中華書局,2007年,页82。
    19吴大澂《愙齋自省缘》,《續修四库全書》第953册影印稿本,页3。
    20潘世恩《正学编》卷首,同治刻本。
    21顧廷龍《吴愙齋先生年措》,页275。
    22潘世恩《正学编》卷一。
    23吴大澂《愙齋自省缘》,《續修四庫全書》第953册,页1。
    24吴大澂《恒轩日记》,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25李如松,字虎峰。直隸人。優真生,纳捐内阁中書。徐一士《近代笔记過眼缘》内江庸《趣庭随筆》载《理學家李如松之卑劣》述李氏事跻颇群,所引李慈铭《桃花聖解盒日记》同治十一年初四日记有“北有講宋學之李如松,南有講漢学之趟之謙,可稱雙絕”之语,暗加譏刺,殆大不以之爲然。
    26吴大澂《恒轩日记》同治六年七月初五日、初八日。
    27吴大澂《恒轩日记》同治六年七月初二日。
    28顧廷龍《吴愙齋先生年谱》,页24。吴氏抄本《旁训小學纂注》,今藏上海圖害馆。
    29菜裕仁(1809—1879),字復三、涵溪,號歸庵。江蘇镇洋人。恩贡生。贫而好学,师王保仁,得聞聲音训诂之學。服膺清初陳確庵、睦桴亭雨家之说。先後主講安道、尊道、婁束三害院。编有《確庵先生文钞》、《隆隙雨先生诗文钞》、《陸陳二先生诗钞》等。
    30陸世儀(1611—1672),字道威,號刚齋,晚號桴亭。江酥太倉人。明亡,隱居講学,舆陸隴其並稻“二陸”。一生爲学不立门户,志存经世,焉明清之隙著名理学家。其学力主經世,著有《思辨錄》、《论学酬答》、《性善圖说》等。《志学錄》爲陸氏日纪。
    31吴氏抄本《桴亭先生志学缘钞》,今藏上海圖害馆。卷末有吴大澂题记“同治八年歲次己巳五月二十二日,吴縣後学吴大澂手钞畢”。
    32吴氏抄本《桴亭先生志學錄钞》。
    33萬斛泉(1808—1904),字齋玉,號清轩。湖北興國州人。少好程朱之學,曾於太尉山结茅,裸徒自给。後歷任漢陽崇正害院、上海能门害院主講,酥州紫赐害院校理,具國州罍山書院山畏。以《小學》、《近思錄》等爲教材,要求學生“知行合二,學用一致”。著有《资治通鑑綱目前编辨误》、《资治通鑑正编正誤補》、《春秋诂经》等,並重订《新三字经》。
    34吴氏抄本《桴亭先生志學缘钞》後附萬氏题记。
    35吴氏抄本《通鑑綱目前编辨误》一册,今藏上海圖書馆。
    36吴大澂《恒轩日记》同治八年十月十一日。
    37吴大澂《恒轩日记》。
    38吴廷棟(1793—1873),字彦甫,號竹如。安徽霍山人。道光五年拔贡。少好宋儒之學,入官益植筋属行,蹇蹇自。其學以不欺爲本。著有《拙修集》。方宗誠爲编《吴竹如先生年譜》。
    39吴大澂《恒轩日记》五月初二、初三日。
    40吴大澂《恒轩日记》。
    41吴廷棟《拙修集》,同治十年刻本。
    42方宗誠《吴竹如先生年谱》,光绪四年畿辅志局刻本。
    43董蔡時、王國平《胡林翼评傅》第一章封此曾群加输述,團结出版社,1990年,页1-27。
    44颇廷龍《吴愙齋先生年谱》,页271。
    45《意齋诗存》卷六,華東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页92。
    46吴大澂《意齋家書》第108通,稿本,上海圖書館藏。
    47顧廷能《吴愙齋先生年谱》,页223-224。
    48吴大澂《愙齋自省缘》,《續修四庫全書》第953册,光绪甲午、乙未雨年存语缘三十二则。
    49吴大澂《意齋家書》第109通。
    50趟雨巽等《清史稿》卷四百五十。
    51吴大澂《吴清卿太史日记》,《太平天國资料》(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页329。
    52陶煦《贞矍里庚甲见聞缘》卷上,抄本,復旦大学圖書馆藏。
    53吴大澂《吴清卿太史日记》,页331。
    54吴大澂《吴清卿太史日记》,页331。
    55吴大澂《吴清卿太史日记》,页338。
    56吴大澂《吴清卿太史日记》,页341。
    57陶煦《贞豐里庚甲见聞缘》卷上。
    58吴大澂《愙齋家書》第3通。
    59吴大澂《辛酉日记》,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60吴大澂《辛酉日记》。
    61吴大澂《辛酉日记》。
    62吴大澂《愙齋家書》第4通。
    63吴大澂《愙齋家書》第4通。
    64尚小明《学人游幕與清代學術》,社舍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页46-47。
    35吴大澂《恒轩日记》,稿本,上海圖書館藏。
    66张裕釗《濂亭集》卷二,光绪刻本。
    67吴大澂《恒轩日记》。
    68张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绅士》,上海社會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页3。
    69瞿同祖著、范忠信譯《清代地方政府》第十章《士绅與地方行政》,张仲禮《中國绅士》第一章第五節《绅士的特權》。
    70瞿同祖著《清代地方政府》,页305-314。
    71《彭福保友朋書札》吴大澂致彭福保第7通,稿本,蘇州博物馆藏。
    72民國《吴縣志》,民國铅印本。
    73同治《續江事府志》卷十四,光绪刻本。
    74陳羲僳整理《翁同龢日记》,同治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條,页970。
    75《彭福保友朋書札》吴大澂致彭福保第9通。
    76吴大澂《恒轩日记》,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77民國《吴縣志》卷六十八,民國排印本。
    78陳羲僳整理《翁同龢日记》,同治十二年三月十二日條,页970。
    79《彭福保友朋書札》吴大澂致彭福保第5通。
    80《彭福保友朋書札》吴大澂致彭福保第18通。
    81《彭福保友朋書札》吴大澂致彭福保第17通。
    82吴大澂《恒轩日记》。
    83吴大澂《恒轩日记》。
    84吴大澂《恒轩日记》。
    85吴大澂《愙齋家害》第9通。
    86顧肇熙《癸酉赈炎纪事》,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87顧肇熙《癸酉赈炎纪事》。
    88顧廷龍《吴愙齋先生年谱》,页35。
    89《盛宣懷檔案》,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90《盛宣懷檔案》。
    1錢大昕《潜研堂集》卷四十四《赠儒林郎刑部雲南司小京官加一级補瓢韓先生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页793。
    2馮桂芬《(同治)蘇州府志》,光绪九年刊本。
    3陶煦《周驻镇志》,光绪八年刻本。
    4馮桂芬《(同治)酥州府志》卷一百二十二,光绪九年刊本。
    5趙善昌《拙齋纪年》,《蘇州史志资料選辑》第36辑,2010年,页98。
    6葉昌識《奇觚廎文集》卷中,民國間刻本。
    7薛凰昌《吴江菜氏诗錄序》。
    8韩崇《寶鐵齋诗缘》,光绪刻本,页64。
    9韓崇《寶鐵齋诗錄》,页68。
    10吴大澂《愙齋先生自订年谱》,《青鹤筆记九種》本,页82-83。
    11《吴湖帆文稿》之《吴氏書畫记》载吴氏臨大癡《九峰三泖讀書圖》跋云:咸豐乙卯秋日,觀大癡《九峰三泖讀書圖》畏卷於寶鐵齋,借臨一遇,並缘诸跋以志景慕。平江吴大淳。
    12均见《吴湖帆文稿》之《吴氏書畫记》吴氏臨大癡《九峰三泖讀書图》跋。
    13吴大澂《辛酉日记》,稿本。
    14吴大澂《恒轩日记》己巳十二月初十日。
    15徐康《前塵萝影绿》卷下,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16吴大澂《恒轩日记》,稿本。
    17吴大根等《皋庑吴氏家乘》卷九。
    18吴大澂《辛酉日记》,稿本。
    19汪鸣鑾《萬宜樓诗缘》,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20葉昌識《奇觚廎文集》卷下《前吏部右侍郎總理各國事務大臣郎亭汪公墓志铭》,民國十年刻本。
    21《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30通,稿本,國家圖書馆藏。
    22瞿中溶《古泉山馆集古官印考證》卷首,光绪刻本。
    23吴大澂致陳介祺書札,故宫博物院藏。
    24《吴大澂書札》致潘曾瑩第1通,稿本,國家圖書館藏。
    25《四家書札》,稿本,國家圖書馆藏。
    26《吴愙齋尺牘》(致陳介祺)第1通。
    27吴大澂《鄉试碟卷》,同治六年刻本。
    29馮桂芬等《蘇州府志》,光绪刻本。另参见柳向春《陳奐交遊研究》,華東师范大學出版 社,2010年。
    29柳向春《陳奐交遊年谱》,《陳奐交遊研究》附,页374。
    30戴望《清故孝廉方正陳先生行状》,《謫麐堂遗集》卷一,宣统間鄧氏風雨樓铅印本。
    31曾國藩《求闕齋日記類钞》,光绪二年傅忠書局刻本。
    32李慈铭《越缦堂文集》卷四,民國铅印本。
    33陳奐《流翰仰瞻小傳》,抄本二種,分藏蘇州圖書馆、復旦大学圖書館。
    34房玄龄等《晋書》卷三十六《衛瓘傅》。
    35陳澧《束塾集》卷三《新刻说文解字附通檢序》,光绪十八年菊坡精舍刻本。
    36俞樾《春在堂随筆》,光绪刻本。
    37葉昌識《奇觚廎文集》卷上《桂氏遗書序》。
    38陳奥《三百堂文集》卷上。
    39吴大根等《皋庑吴氏家乘》卷九,民國增修本。
    40顧肇熙《顧肇熙日记》,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41俞樾《春在堂雜文》續编,光绪刻本。
    42俞樾《春在堂雜文》四编,光绪刻本。
    43吴大澂《恒轩日记》同治八年七月初四日。
    44吴大澂《愙齋家書》第22通。
    45俞樾《春在堂雜文》四编,光绪刻本。
    46俞樾《茶香室三钞》,光绪刻本。
    47张裕釗《濂亭集》卷六,光绪刻本。
    48莫氏生平,可参看張劍《莫友芝年谱長编》,中華書局,2008年。
    49轉引自張劍《莫友芝年譜長编》,页432。
    50张劍《莫友芝年谱長编》,页459。
    51张劍《莫友芝年谱長编》,页489。
    52张劍《莫友芝年谱長编》,页489。
    53张裕釗《濂亭集》。
    54吴大澂《恒轩日记》。
    55黎庶昌《拙尊園叢稿》卷六,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56吴大澂《恒轩日记》。
    57吴大澂《恒轩日記》。
    58方宗誠《柏堂师友言行记》卷四,光绪刻本。
    59吴大澂《恒轩日记》。
    60张劍《莫友芝年谱長编》,页500。
    61杜文澜《憩園詞話》,清抄本。
    61吴大澂《恒轩日记》。
    62轉引自柳向春《莫友芝致吴大澂函》,《社會科学报》2010年7月,原札藏上海博物馆。
    64张劍《莫友芝年谱長编》,页509。
    65张劍《莫友芝年措長编》,页510。
    66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沈树鏞)第14通。
    67张劍《莫友芝年措長编》,页520。
    68马宗霍《害林藻鑑》卷十二莫友芝條,另可参看郭堂贵《莫友芝害法與碑學》(《贵州文史叢刊》2004年第3期)、李建春《才高博學诗書變絕——晚晴西南硕儒莫友芝》(《新美術》2007年第1期)。
    69馬宗霍《害林藻鑑》卷十二张裕釗條,另可参看樊逸《涵融魏晋戛戛獨造——试论张裕釗的書法藝衍》(《鄂州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谈曉明《张裕釗在清代書法史上的地位芻議》(《鄂州大學學报》2004年第1期)。
    70顧廷能致杜澤函,上海圖書館编《顧廷龍書札精選》,2004年。
    71《青鹤笔说九種》,页92。
    72趙爾巽《清史稿》卷五○三。
    73蘇醒《杨沂孫日记簡述》,《文献》2010年第1期。
    74羅勇來《杨沂孫與清代篆書》,《書畫藝術》2005年第3期。
    75繆荃孙《藝風堂文續集》,宣统二年刻本。
    76顧廷龍《吴愙齋先生年譜》,页76。
    77王欣夫《蛾術轩箧存善本書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页1160。
    78靳永《试输<在昔篇>在古文字書法学中的意羲》,《山東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79杨沂孙《在昔篇》墨跡,常熟圖書馆藏。
    1沈樹鏞《漢石經室金石跋尾》,稿本,上海图書馆藏。
    2民國《川沙縣志》,民國二十四年國光書局铅印本。
    3光绪《川沙廰志》,光绪五年刻本。
    4光绪《川沙廰志》。
    5光绪《川沙廰志》。
    6葉昌識《缘督盧日记》。
    7光绪《川沙廰志》。
    8徐康《前塵萝影缘》。
    9戴熙《召苦齋書絮》卷三《题仿古十二页》有云:“去冬隙裕菴索書此册,謂是松江韻初沈君所轉属。今年韻初來浙赴试,始獲把晤。清高温雅,一见倾倒,而收藏之富,鑒赏之精,攷订之博,尤爲獨绝。既而出此册,嘱增跋语,则已装池,羼入谱名跻中矣。真使人惭惶無地也。爰加润色,媵以數捂,志翰墨缘。”
    10龐鹿元济《虚齋名書绿》卷一《五代董北苑夏山圖卷》云:“咸豐己未九月,松江沈韻初大兄赴浙鄉试。攜示董文敏题北苑夏山圖。此卷乃天地中和之氣,假北苑手而發之者。同之爲正宗,異之卽爲外道。書無款識,惟文敏信之笃,予则能知文敏信之之故。盖予嗜畫四十馀载,叩空求寂,遇之以神,今日獲靓真跻,——皆堪實證,故能歡喜信受,胸無疑滞也。然非韻初慨然出觀,予又安從得此奇遇。韻初真吾師哉。钱唐戴熙盥手謹識。”
    11龐元濟《虚齋名書绿》卷十四《恽南田倣古山水册》戴跋云:此册富是南田早年筆,靈秀之氣,溢於楮墨。是從天分中来,不假学力而成者也。後來登峰造極,仍不越乎靈秀,以 是知學至復其本性而止。咸豐己未九月,韻初仁兄出示此册,欣赏之馀,漫志數语。钱唐戴熙害。
    12吴大澂《辛酉日记》,稿本。
    13民國《青浦躲續志》,民國刻本。
    14梁颖编《吴湖帆文稿》,页318。
    15颇廷龍《吴愙齋先生年谱敍例》,页4。
    16馮超然评吴大澂《煙墨供養冊》語,见《吴湖帆文稿》页339。
    17上海國隙商品拍賣公司2009年秋拍0262號拍品。
    18戴熙《習苦齋書絮》,吴大澂手批光绪刻本,上海圖書馆藏。
    19戴熙《習苦齋書絮》,吴大澂手批,光绪刻本。
    20葉昌識《缘督盧日记》。
    21可参见鄒濤《趟之謙年譜》及張小莊《趟之谦研究》(下)年谱部分。
    22顧肇熙《麒肇熙日记》。
    23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沈树鏞)第3通。
    24吴大澂《恒轩日记》。
    25吴大澂《恒轩日记》。
    26上海國隙商品拍賣公司2009年秋拍0261號拍品。
    27《吴清卿手札》(致沈樹鏞)第3通。
    28《吴清卿手札》(致沈树鏞)第21通。
    29顧肇熙《顧肇熙日记》,稿本,蘇州圖書館藏。
    30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沈樹鏞)第16通。
    31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沈樹鏞)第18通。
    32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沈樹鏞)第22通。
    33吴大澂《吴愙齋家書》第8通。
    34沈樹鏞《漢石經室金石跋尾》,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35民國《川沙縣志》,民國二十四年國光書局铅印本。
    36民國《川沙縣志》
    37沈氏舊藏宋拓太室石闕铭,今藏上海圖書館公司,害影见西泠印社编《金石永年》,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页86。
    38葉昌識《缘督盧日记》。
    39葉昌識《缘督盧日记》。
    40葉昌識《缘督盧日记》。
    41張劍《莫友芝年谱畏编》,页445。
    42《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203通。
    43葉昌識《缘督盧日记》。
    44葉昌識《缘督盧日记》。
    45葉昌識《缘督盧日记》。
    46何绍基《束洲草堂诗钞》卷三十《訪沈韵初舍人得觀熹平石經残字拓本即黄小松蕾藏而翁覃谿所题也冒風往返致不適者数日中丞害來問讯云公如此好學二豎定當速避適畴方困臥發函一笑而起喜成此詩用中丞詠荔支最後一首韵》,同治六年畏沙無園刻本。
    47轉引自张劍《莫友芝年譜畏编》,页515。
    48缪荃孫《雲自在龕随笔》,清抄本,北京大学圖書馆藏。
    49葉昌識《奇觚廎文集》卷中。
    50葉昌識《缘督盧日记》光绪三十二年八月十五日。
    1葉昌識《奇觚庼文集》卷下。
    2吴大澂《辛酉日记》。
    3吴大澂《辛酉日记》。
    4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5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6顧肇熙《麒肇熙日記》。
    7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8汪鸣鑾《萬宜樓诗缘》,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9汪鸣鑾《萬宜楼诗錄》。
    10汪鸣鑾《萬宜樓書札》,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11吴大澂《愙齋家書》第1通。
    12吴大澂《意齋家書》第8通。
    13吴大澂《愙齋家書》第11通。
    14李学忠《香害轩秘藏名人害翰》(中),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页397。
    15吴大澂《愙齋家書》第9通。
    16吴大澂《愙齋家書》第9通。
    17汪呜鑾《萬宜楼诗缘》。
    18葉昌熾《奇觚庼文集》,民國刻本。
    19吴雲《雨罍轩尺牘》。
    20黄遵憲《人境盧诗草》卷六,民國刻本。
    21吴雲《雨罍轩尺牘》,稿本。
    22吴昌硕《缶盧集》卷一,民國刻本。
    23吴大澂《愙齋家書》第38通。
    24吴大澂《愙齋家書》第42通。
    25吴大澂《愙齋家書》第39通。
    26《吴大澂手札》,國家圖書馆藏。
    27《吴大澂手札》,國家圖書馆藏。
    28翁同龢《瓶盧诗稿》卷五。
    29《吴大澂手札》,國家圖書馆藏。
    30翁同龢《瓶盧诗稿》卷五。
    31吴大澂《吴意齋家書》第138通。
    32朱壽彭《束華續绿》光绪朝一百三十。
    33汪鸣鑾《萬宜模诗缘》。
    34汪鸣鑾《萬宜模诗缘》。
    34汪鸣鑾《萬宜楼書札》。
    36《三家害札》吴大澂致汪鸣鑾函,復旦大学图書馆藏。
    37汪鸣鑾《萬宜楼诗缘》
    38汪鸣鑾《萬宜樓诗錄》。
    39谢俊美编《翁同龢集》,中華書局,2005年,页517。
    40谢俊美编《翁同龢集》,页519。
    41汪鸣鑾《萬宜樓書札》。
    42谢俊美编《翁同龢集》,页520。
    43谢俊美编《翁同龢集》,页591。
    44汪鸣鑾《萬宜樓诗錄》。
    45汪鸣鑾《萬宜楼诗錄》。
    46汪鸣鑾《萬宜楼诗錄》。
    1俞樾《春在堂摊文》四编卷三。
    2俞樾《春在堂雜文》三编卷二。
    3據杜文澜《憩國詞話》卷三所记,太平軍攻打蘇州時,由吴霎“倡議藉泰西兵力以定人心,遂與潘季玉、颇子山雨觀察密商於吴曉帆方伯,力白薛中丞,設立會防局”。潘曾璋之子祖颐後娶吴霎之女爲妻,顧文彬之孙则娶吴霎豫女爲妻。
    4参看王亮《光绪初年吴門真率會與士禮居蕾藏宋本五種之遞傅》,《中國典籍與文化论叢》第十二辑,中華書局,2009年。
    5吴霎《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5通。
    6爲吴大澂祖父作小傅的顧承,號醉经,爲吴中名布衣,卒于咸豐末年,舆此顧承非同一人。
    7《吉林省土書馆藏名人手札五辑》,全國圖書館文献缩微複裂中心,1995年,页209-210。
    8吴雲《雨罍轩尺牘》卷四,致杜文澜第1通。
    9吴雲《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4通。
    10吴雲《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13通。
    11吴霎《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13通。
    12吴霎《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14通。
    13沈美芹整理《吴平齋家训》,《古今》半月刊第40期,页31。
    14吴霎《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21通。
    15吴大澂《辛酉日记》。
    16吴大澂《辛酉日记》。
    17《吴大澂書札》,國家圖書馆藏。
    18吴雲《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6通。
    19王獻唐《吴愙齋先生年谱校記》,稿本。
    20吴雲《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7通。
    21《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286通云:“李眉生、沈仲復所得全恃平齋爲耳目。度極真極精者,平老必自留之。”
    22吴霎《雨罍轩尺牍》吴霎致鲍康第5通有云:“海内金石同志,止此數人,非老即病,獨簠齋精力彌健,耆古彌篤。郸盒廣搜博采,所獲既多且精,年富力强,名位隆盛,学識又足以副之。清卿繼起,用力尤銳,心思精到,将來所造,皆未可量。”
    23吴霎《雨罍轩尺牘》卷七吴霎致潘曾绶函云:“憶乙巳年,弟下榻沈文忠公寓齋,壽卿與老貌家同日遇舫,是爲三人订交之始,今皆白髮飃萧,六十以外老翁矣。”
    24吴霎《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7通。
    25吴霎《雨罍轩尺牘》卷九,致隙介祺第19通
    26吴霎《雨罍轩尺牘》卷八,致潘祖蔭第18通。
    27吴霎《雨罍轩尺牘》卷九致陳介祺第3通云:“南中自兵燹以後,手民之劣,以及纸张刷印,無一可以入目,兼之各省書局、舆圖局皆選良工,稍有本领者,皆爲羅致而去,迥非乱前可比。兄眼界過高,倘不肯降心相從,必欲如從前之精益求精,蒋恐有因噎廢食之患。大约刻金器,首重篆文,此外皆可從略也。”
    28《吴大澂尺牘》,稿本。
    29吴雲本擬将家藏古印附入《彝器圖释》,後因陳介祺建議而将古印罩刻爲《古官私印考》。说见《雨罍軒尺牘》卷九吴氏致隙氏第2通:“弟所辑《吉金圆釋》皆一家之器,本欲仿《啸堂錄》例,将古印附刻於後。嗣因卷帙稍多,考例较群,意欲另编成集。正在疑未決,適得手教,遂決意另编矣。”
    30吴雲《雨罍轩尺牍》卷十,致吴大澂第7通。
    31吴霎《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5通。此函中提及鄭盒云云,似即同書卷八致潘祖蔭第八通所云:“簠寮爲當代傅人,惟其天性好腾,所作務要出人頭地,刻意求工,轉致因噎廢食,即如彙刻先秦文字一端,若照薛、阮二害之例,選擇器之多而精碓者,得好手影摹之,再得我二人相助爲理,此書一出,亦足繼往阁來,決爲必傅之作,乃欲依静氏《说文》部首創例成書,條件既繁,诠證匪易,穷年累月,不知何日得成。來論谓其刻古金文一事不能成,想即指此也”。
    32吴雲《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9通。
    33吴雲《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10通。
    34《吴大澂尺牘》致潘祖陰第71通,稿本,國家圖書馆藏。
    35吴霎《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16通。
    36吴雲《雨罍轩尺牘》卷十,致吴大澂第21通。
    37《容庚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页137。
    1潘志晖、潘承谋等编《大阜潘氏支措》,民國十六年铅印本。
    2民國《大阜潘氏支谱》卷九,页79-82。
    3吴大澂後曾在致王懿函中言潘祖蔭催促太急,轉而謂“壬戌下第後,非芍翁见招,将流落畏安市上矣”,壬戌即同治元年,吴氏因落魄畴受彭氏照拂,故封彭家始终不忘舊恩。間接可知,潘氏富時並未帮助吴大澂。
    4梁颖编《吴湖帆文稿》,中國美術学院出版社,2004年,页298。
    5潘景鄭先生於生前亦曾以册中零页移赠友人者,庚束王貴忱所藏吴大澂手札一通上有“景鄭持赠”印,是其例證。
    6。吴霎《两罍轩尺牘》卷八,致潘祖蔭第13通。
    7麒肇熙《麒肇熙日记》,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8吴大澂《恒轩日记》,稿本。
    9《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126通。
    1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76通。
    11《潘郸盦致吴意齋書札》第80通。
    12《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00通。
    13《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97通。
    14《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137通。潘祖蔭也曾請趟之谦代裂狮子頭等菜,见《趟之谦信札墨跻書法選》。
    15梁颖《尺素風雅》,山束美術出版社,2009年,页192。
    16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17趙之謙《悲庵居士诗剩》有《辛未七月七日許鹤巢中害杨雪渔孝廉招飲城南戲成畏句》一诗,即第六次消夏集畴所作。
    18顧肇熙《麒肇熙日記》。
    19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2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07通。
    21《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04通。
    22《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205通。
    23《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06通。
    24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25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26吴大澂《吴清卿尺牘》第18通,稿本,上海圖害馆藏。
    27吴大澂《吴清卿尺牘》第11通。
    28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沈樹鏞第1通。
    29潘祖蔭辑《士禮居藏書题跋说》,光绪刻本。
    30缪荃孫等辑《蕘圃藏世紀题識》,民國刻本。
    31《潘文勤公年藉》同治十年云“是年兄與趟撝叔(之谦)、胡甘伯()訪求古笈,得宋元椠本甚多。從趟撝叔得胡仁圃《虞氏易消息圖說》、菜润臣《橘西雜记》稿本付刻”,王玉良、程有度编《趟之谦信札墨跻害法選》(榮寶齋出版社,2004年)中所收趟氏致潘氏函一百十四通,多言買害事。而汪鸣鑾则曾爲潘氏買雙桂堂本《梅花喜神谱》等。
    32吴大澂《说文古籀補》,光绪七年刻本。
    33《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所附潘氏致汪呜鑾害札第1通,道光刻本,上海圖害館藏。
    34《潘鄭盒致吴意齋害札》第143通有云:“此辈射利之徒,原不值與之計较,然使此輩以兄等翁(方綱)、阮(芸薹)之流,此風断不可畏。且使南中好古者以爲我等盲人瞎属,與彼等同也。甚且擡出何子貞,则亦一盲人而己,亦一空疏而己矣。尚不如壽卿之富也(此纸亦宜傅示彼人)。”可见潘氏自視之高。
    35《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69通。
    36《殷周金文集成》著錄此盤經崇樸山(即崇實)、潘祖蔭、李蔭轩遞藏。
    37《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68通。
    38《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06通。
    39《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59通。
    4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49通。
    41《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62通。
    42《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7通。
    43《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18通。
    44《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27通。
    45《吴愙齋尺牘》(致陳介祺)第2通。
    46《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72通。
    47《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73通。
    48《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74通。
    49《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9通。
    5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7通。
    51《吴大澂致王懿榮書札》第24通,见《吉林省圖書馆藏名人手札五辑》。
    52《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70通。
    53《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9通。
    54《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41通。
    55《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52通。
    56《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6通云“阁下拓本,兄多未有(除前所得五種外),聞有寄簠齋者,能见寄乎”堪爲明證。
    57《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35通。
    58《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52通。
    59《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53通。
    6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28通,潘祖蔭託吴大澂代请徐三庚刻印一事,其自謂“兄性急,能早寄爲妙”,吴大澂代潘氏託沈樹墉在南方購宋版書,致沈氏書催促時也说潘祖蔭“性急異常”。
    61《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32通。
    62《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3通。
    63《潘文勤公年谱》记《金石錄》歸潘氏在同治九年,而《滂喜齋讀書记》卷一著錄此書,稱其於同治十年歸潘氏,《年谱》、《讀書记》均出葉昌熾手,今以趙之谦刻印推之,似十年爲近之。
    64《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2通。
    65《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45通云“家有赐燈簃圖笺,今已模糊,擬重刻之。已屬撝叔题字,並懇吾弟照撝叔所批驳者重繪一纸(以纸),以便付刻也”。
    66《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66通。
    67《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7通。
    68《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40通。
    69《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68通。
    70《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57通。
    71《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99通。
    72《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82通。按张家骧爲寧波人,觀潘氏語,知其京话必有寧波腔,李慈铭固不工篆書,今人或以文名而媚之,彼時潘氏则絲毫不贷也。
    73《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308通。
    74《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25通。
    75《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90通。
    76《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305通。
    77《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323通。
    78《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318通。
    79《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138通。
    8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80通。
    81《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151通。
    82《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45通云“今日南皮遷居,即往一贺,所示拓本内有南皮侯鼎,钩一纸赠之,可刻牋,亦贺禮也”。
    83《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0通。
    84掳《趟之谦信札墨跻害法選》致潘氏各函,趟氏與张之洞亦不甚融洽。
    85《愙齋家書》第58通。
    86《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4通。
    87《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48通。
    88光绪二十九年北京翰文齋講得潘氏害版,将《思補齋筆记》、《竹汀先生日记钞》、《古泉叢話》、《百宋一廛赋》及《藏害记要》彙印爲《潘刻五種》,與潘氏無关。
    89《吴清卿尺牘》(致沈樹鏞)第22通。
    90《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3通。
    91《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102通。
    92《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4通。
    93《潘鄭盦致吴意齋害札》第101通。
    94《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5通。
    95《潘鄭盦盒致吴意齋書札》第99通。
    96《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98通。
    97《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168通。
    98《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01通。
    99《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6通。
    10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40通。
    101《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23通。
    102杨锺羲《雪橋诗话馀集》,民國劉氏嘉業堂刻本。
    103《漢沙南侯獲刻石釋文》,同治滂喜齋刻本,山束圖書馆藏。
    104《壬申消夏诗》,《滂喜齋叢害》本。
    105《潘文勤公年藉》摅潘氏自序,謂是年“先成《攀古樓款識》二卷”,盖自發端言之,舆此並不牴牾。
    106《潘鄭盦致吴意齋害札》第63通。
    107《潘鄭盦致吴愙齋害札》第302通。
    108《潘鄭盦致吴愙齋害札》第124通。
    109《潘鄭盦致吴愙齋害札》第79通。
    110《潘鄭盦致吴愙齋害札》第63通。
    1112010年北京泰和嘉成秋拍924號拍品。
    112《吴大澂害札》第108通,國图藏。
    113《潘鄭盦致吴意齋害札》第216通。
    114《潘鄭盦致吴愙齋害札》第213通。
    115《潘鄭盦致吴愙齋害札》第62通。
    116《吴大澂害札》第85通。
    117《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01通。
    118《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270通。
    119《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164通。
    12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62通。
    121《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63通。
    122《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71通。
    123《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11通。
    124《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64通。
    125《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66通。
    126《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274通。
    127《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78通。
    128《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194通。
    129鲍康《觀古阁續叢稿》,光绪刻本。
    130《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40通。
    131《潘鄭盦致吴意齋書札》第243通。
    132《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第23通。
    133请参看陆明君《簠齋研究》第五章第一箭《已刊行的害籍》输及《秦前文字之语》一段,榮寶齋出版社,2004年,页164-165。
    134《潘鄭盦致吴愙齋害札》第182通。
    135《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75通。
    136《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蘑)第13通。
    137《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26通。
    138《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36通。
    139《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41通。
    140《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42通。
    141陽海清《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圖書馆館藏古籍稿本提要》,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年,页180。
    1于昌進昆季之父于颐發,爲于颖發胞弟。于氏夫人胞弟于昌,生前随父兄居清江浦,卒後于昌造爲撰墓誌銘,傅见光绪《文登縣志》卷九下。
    2孙葆田《校經室文集》卷四,民國劉氏嘉業堂《求恕齋叢書》本。
    3支偉成《清代樸学大师列傅》卷十八,岳麓害社,1986年,页520。
    4王崇焕《王文敏公年谱》,臺湾商務印書馆,1986年,页48。
    5蒋逸雪《劉鹗年譜》,齋鲁書社,1980年,页16。
    6王懿榮《王文敏公遗集》,民國劉氏嘉業堂刻本。
    7王懿《王文敏公遗集》,民國劉氏嘉業堂刻本。
    8王崇焕《王文敏公年藉》,页1。
    9《鲍胡泉筒摘钞》,《泉幣》第八期,页29-32。
    10《第二届國際中國古文字学研封會論文集》,香港问學社,1993年,页29-42。
    11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12顧肇熙《顧肇熙日记》。
    13《吴大澂致王懿榮害札》第25通,吉林省圖害館藏。
    14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王懿)第68通,國家圖書馆藏。
    15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王懿)第69通,國家圖書馆藏。
    16顧肇熙《麒肇熙日记》。
    17《潘鄭盒致吴愙齋害札》第214通。
    18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沈樹鏞)第22通。
    19吴大澂《吴清卿手札》(致沈樹鏞)第13通。
    20《清名家尺牘》张之洞致王懿榮函,國家圖書馆藏。
    21《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78通。
    22《王懿榮書札》(致潘祖蔭)。
    23此畴間據原書内封所题,然據潘祖蔭、吴大澂、王懿往来書札,大約刻成於同治十二年夏秋間。
    24《意齋赤牘》(致王懿榮)第32通。
    25《意齋赤牘》(致王懿榮)第1通。
    26《吴大澂書札》第104通,稿本,國家圖書馆藏。
    27《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6通。
    28其地曾屬甘肃宜禾,故吴大澂任陕甘學政峙,欲觅工往拓。
    29王懿榮《王文敏公遗集》卷八。
    30潘祖蔭等《壬申消夏诗》,收入《滂熹齋叢書》,光绪刻本。
    31《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48通。
    32《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84通。
    33《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83通。
    34《王懿書札》(致潘祖蔭),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35《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32通。
    35《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74通。
    37《王懿榮書札》(致潘祖蔭)。
    38《潘郸盒致吴意齋書札》第58通。
    39《张之洞全集》第12册,武漢出版社,2008年,页359。
    40《张之洞全集》第12册,页360。
    41《潘鄭盒致吴愙齋書札》第82通。
    42《泉幣》雜志第12期,页23。
    43《續泉匯》,光绪刻本。
    44《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9通。
    45《愙齋赤牍》(致王懿榮)第5通。
    46《意齋赤牘》(致王懿榮)第13通。
    47《愙齋赤讀》(致王懿榮)第12通。
    48《意齋赤牘》(致王懿榮)第7通。
    49《王廉生致隙簠齋書札》附吴大澂致王懿第1通。
    50鲍康《觀古阁叢稿三编》,光绪刻本。
    51鲍康《觀古閣叢稿三编》。
    52《觀古阁叢稿三编》,光绪刻本。
    53《六家書札》吴大澂致王懿榮第1通。
    54《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第102通。
    55《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3通。
    56《吴雲胡吴大澂等書札》吴大澂致王懿第1通,國家圖書館藏。
    57《意齋赤牘》(致王懿榮)第11通。
    58王國维《王國维全集》第14册,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年,页553。
    59《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4通。
    60《愙齋赤牍》(致王懿榮)第31通。
    61《吴大澂手札》(致潘祖蔭)第64通,國家圖書館藏。
    62《恒轩所见所藏吉金缘》,光绪刻本。
    63《愙齋赤牘》(致王懿)第30通。
    64《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24通。
    65《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29通。
    66《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23通。
    67《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25通。
    68《愙齋赤牍》(致王懿榮)第26通。
    69《吴大澂致王懿榮害札》第3通,吉林省圖書館藏。
    70《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22通。
    71《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27通。
    72《愙齋赤牍》(致王懿)第28通。
    73《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17通。
    74《意齋赤牘》(致王懿榮)第18通。
    75《意齋赤牘》(致王懿榮)第35通。
    76《孫子注》,清抄本,國家圖書馆藏。
    77《愙齋赤牘》(致王懿榮)第33通。
    78《意齋赤牘》(致王懿榮)第37通。
    79《吴大澂書札》(致王懿榮)第13通,稿本,國家圖書馆。
    80《古泉山館集古官印考證》,光绪刻本,南京圖書馆藏。
    81吴大澂致王懿榮書札,係拍賣品,書影见本文前所附插页。
    82《吴大澂書札》第99阴,稿本,國家圖書館。
    83《吴大澂書札》第82開,稿本,國家圖書館藏。
    1趟雨巽等《清史稿》卷三六五。
    2吴大澂《說文古籀補》,光绪七年刻本。
    3孫慰祖等《隙介祺學術思想及成就研封舍论文集》,页311-324。
    4田上惠一《收藏家隙介祺的出现舆其研究略史》,见豫慰祖等《隙介祺學術思想及成就研封畲输文集》,页84-97。
    5鲍康《觀古閣叢稿三编》卷上
    6《潘鄭盦致吴意齋害札》第221通。
    7吴大澂《说文古籀補》,光绪七年刻本。
    8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1通。
    9吴大澂《吴意齋尺牍》(致隙介祺)第1通。
    10吴大澂《吴意齋尺牍》(致隙介祺)第1通。
    11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3通。
    12《吴大澂致王懿害札》第2通,吉林省圖害馆藏。
    13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14通。
    14吴大澂《吴愙齋尺牘》(致隙介祺)第21通。
    15《潘鄭盦致吴愙齋害札》第136通。
    16吴大澂《吴愙齋尺牘》(致隙介祺)第48通。
    17商承祚《古代彝器僞字研究》,《商承祚文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页65-66。
    18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7通。
    19吴大澂《吴愙齋尺牘》(致隙介祺)第1通。
    20吴大澂《吴愙齋尺牘》(致隙介祺)第2通。
    21陳介祺《簠齋尺牘》光绪元年正月十二日致王懿榮函。
    22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2通。
    23陳介祺《簠齋尺牍》(致吴大澂)第9通。
    24陳介祺《簠齋尺牘》同治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致王懿函。
    25鲍康《觀古閣叢稿三编》卷上。
    26陳介祺《簠齋尺牍》光绪元年正月十一日致潘祖蔭函。
    27陳介祺《簠齋尺牍》(致吴大澂)第4通。
    28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11通。
    29《愙齋公遗稿》,稿本,上海圖害馆藏。
    30吴大澂《吴愙齋尺牍》(致隙介祺)第4通。
    31吴大澂《吴愙齋尺牍》(致隙介祺)第13通。
    32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15通。
    33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6通。
    34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7通。
    35吴大澂《吴愙齋尺牍》(致隙介祺)第11通。
    36陳介祺《簠齋尺牍》光绪二年五月廿三日致潘祖蘑函。
    37吴大澂《吴愙齋尺牍》(致隙介祺)第26通。
    38《鲍臆園丈手札》致潘祖蔭第6通,潘氏《滂喜齋叢害》本。
    39张季量《鲍胡泉筒摘钞》鲍康致王懿榮第1通。
    40《鲍臆園丈手札》致潘祖蔭第15通。
    41吴大澂《吴愙齋尺牍》(致隙介祺)第52通。
    42顧廷龍《古匋文孴錄》,民國二十七年影印本。
    43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21通。
    45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20通。
    45吴大澂《吴愙齋尺牘》(致隙介祺)第24通。
    46《吴大澂害札》(致潘祖蔭)第75通。
    47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21通。
    48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22通。
    49隙介祺《簠齋尺牍》(致吴大澂)第23通。
    50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27通。
    51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25通。
    52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28通。
    53陈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26通。
    54陳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激)第28通。
    55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36通。
    56吴大澂《吴愙齋尺牘》(致隙介祺)第48通。
    57吴大澂《吴愙齋尺牍》(致隙介祺)第49通。
    58吴大澂《說文古籀補》,光绪七年刻本。
    59吴大澂《吴愙寮尺牍》(致隙介祺)第55通。
    60陈介祺《簠齋尺牘》(致吴大澂)第5通。
    61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12通。
    62吴雲《两罍轩尺牘》致隙介祺第13通。
    63陳介祺《簠齋尺牘》光绪元年四月廿二日致王懿榮函。
    64陳介祺《簠齋尺牘》光绪元年四月廿二日致王懿函。
    65吴雲《雨罍轩尺牘》致隙介祺第42通。
    66吴大澂《吴意齋尺牘》(致隙介祺)第52通。
    67轉引自木邮嘉次《字彤り版木师木村嘉平とその刻本》,青裳堂害店,1980年,页11。
    68张秀民稱“石印術1832年傅入中國,但到1880年以後才得到普及”,群见其《中國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页443。
    69《吴大澂害札》不分卷,稿本,國家图害馆藏。
    [1]吴大澂撰.说文古籀補[M],光绪七年刻本
    [2]吴大澂撰.说文古籀捕[M],光绪二十四年刻本
    [3]吴大澂撰.三代秦漢古匋文字考[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4]吴大澂撰.簠齋古陶文字考释[M],稿本,國家图書館藏
    [5]吴大澂撰.古陶稽證缘[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6]吴大澂撰.鄉试硃卷[M],同治六年刻本
    [7]吴大澂撰.辛酉日记[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8]吴大澂撰.意齋日记[M],青鹤筆记九種,中華書局,2007
    [9]吴大澂撰.吴清卿太史日记[M],太平天國资料(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0]吴大澂撰.恒轩日记(同治六年至八年)[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11]吴大澂撰.恒轩日记(同治九年)[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12]吴大澂撰.北征日记[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13]吴大澂撰.愙斋先生自訂年谱[M],抄本,上海圖書馆藏
    [14]吴大澂撰.愙齋先生自订年谱[M],青鹤筆記九種,中華書局,2007
    [15]吴大澂撰.恒轩所见所藏吉金缘[M],光绪刻本
    [16]吴大澂编.愙齋集古绿[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17]吴大澂编.愙斋集古绿[M],残稿,上海圖書馆藏
    [18]吴大澂编.愙齋集古绿[M],民國影印本
    [19]吴大澂撰.古玉圖考[M],光绪十五年同文害局石印本
    [20]吴大澂撰.愙斋自省錄[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21]吴大澂辑.桴亭先生志學缘钞[M],抄本,上海圖書馆藏
    [22]吴大澂撰.愙齋诗存[M],民國铅印本
    [23]吴大澂撰.愙齋文稿[M],稿本,上海圖書館藏
    [24]吴大澂撰.愙齋遗墨[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25]吴大澂撰.愙齋遗稿[M],稿本,上海圖書館藏
    [26]吴大澂撰.愙齋家書[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27]吴大澂撰.吴清卿尺牍[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28]吴大澂撰.吴清卿手札(致沈樹鏞)[M],複印稿本,顧廷龍先生藏
    [29]吴大澂撰.吴大澂書札(致潘祖蔭)[M],稿本,國家圖書馆藏
    [30]吴大澂撰.致王懿榮書札[M],见吉林省圖書馆藏名人書札五辑,2005
    [31]吴大澂撰.愙齋赤牘(致王懿榮)[M],民國影印本
    [32]吴大澂撰.吴愙齋尺牘(致陳介祺)[M],民國影印本
    [33]吴大澂撰.致吴雲書札[M],见吉林省圖書馆藏名人書札五辑,2005
    [34]吴大澂撰.致盛宣懷書札[M],见盛宣懷檔案,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35]吴大澂撰.致彭福保書札[M],见彭福保友朋書札,稿本,蘇州博物館藏
    [36]吴大澂等撰.四家書札[M],稿本,國家圖書馆藏
    [37]吴大澂等撰.三家書札[M],稿本,復旦大學圖書馆藏
    [38]吴大澂等撰.吴雲胡吴大澂等書札[M],國家圖書馆藏
    [39]韩崇撰.寶鐵齋诗錄[M],光绪刻本
    [40]韓崇撰.寶鐵齋金石跋尾[M],光绪刻本
    [41]陳奐撰.流翰仰瞻小傳[M],抄本,蘇州圖書馆藏
    [42]陳奐撰.流翰仰瞻小傳[M],抄本,復旦大學圖書馆。
    [43]陳奐撰.三百堂文集[M],民國排印本
    [44]俞樾撰.春在堂随笔[M],光绪刻本
    [45]俞樾撰.春在堂雜文[M],光绪刻本
    [46]杨沂孙撰.在昔篇[M],稿本,常熟圖書館藏
    [47]沈樹鏞撰.漢石經室金石跋尾[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48]汪鸣鑾撰.萬宜樓诗錄[M],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49]汪鸣鑾撰.萬宜樓書札[M],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50]吴雲撰.兩罍轩尺牘[M],光绪刻本
    [51]吴雲撰.兩罍轩尺牍[M],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52]潘祖蔭编.攀古樓彝器款識[M],同治滂喜齋刻本
    [53]潘祖蔭编.漢沙南侯獲刻石释文[M],同治滂喜齋刻本,山東圖書馆藏
    [54]潘祖蔭等撰.壬申消夏诗[M],滂熹齋叢書本
    [55]潘祖蔭撰.潘鄭盦致吴愙齋書札[M],顧廷龍抄本,蘇州博物馆藏
    [56]王懿榮撰.王文敏公遗集[M],民國劉氏嘉業堂刻本
    [57]吕偉達编.王懿榮集[M],齋鲁書社,1999
    [58]王懿榮撰.王懿書札(致潘祖蔭)[M],稿本,上海圖書馆藏
    [59]王懿榮撰.王廉生致隙簠齋書札[M],稿本,國家圖書馆
    [60]陳介祺撰.簠齋尺牘(致吴大澂)[M],民國影印本
    [61]陳介祺撰.簠齋尺牘(致潘祖蔭等)[M],民國八年影印本
    [62]鲍康编撰.觀古閣叢稿、續叢稿、三稿[M],光绪刻本
    [63]鲍康撰.鲍臆園丈手札[M],滂喜齋叢書本
    [64]陳羲傑整理.翁同龢日记[M],中華書局,1998
    [65]翁同龢撰.瓶盧诗稿[M],民國刻本
    [66]谢俊美编.翁同龢集[M],中華書局,2005
    [67]趙德馨等编.張之洞全集[M],武漢出版社,2008
    [68]顧肇熙撰.顧肇熙日记[M],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69]顧肇熙撰.癸酉赈炎纪事[M],稿本,蘇州圖書馆藏
    [70]葉昌熾撰.緣督盧日说[M],江酥古籍出版社,2002
    [71]葉昌熾撰.奇觚廎文集[M],民國刻本
    [1]唐房玄龄等撰.晋書[M],中華書局,1974
    [2]五代劉昫等撰.舊唐書[M],中華書局,1975
    [3]趙爾巽等撰.清史稿[M],中苹書局,1977
    [4]朱壽朋撰.東華續録[M],宣统铅印本
    [5]清方宗誠编.吴竹如先生年谱[M],光绪四年刻本
    [6]清潘祖年编.潘文勤公年谱[M],光绪刻本
    [7]清江藩撰.國朝漢學師承记[M],中華書局,1983
    [8]清方宗誠编.柏堂师友言行记[M],光绪刻本
    [9]明徐象梅撰.雨浙名賢録[M],明天啓刻本
    [10]清曾國藩撰.求闕齋日记類钞[M],光绪刻本
    [11]清吴大根等编.皋庑吴氏家乘[M],民國間增修本
    [12]潘志晖等编.大阜潘氏支谱[M],民國铅印本
    [13]清馮桂芬等修.同治蘇州府志[M],光绪九年刊本
    [14]曹允源等修.民國吴縣志[M],民國铅印本
    [15]清隙方瀛等修.光绪川沙魔志[M],光绪五年刻本
    [16]黄炎培等修.民國川沙縣志[M],民國二十四年國光害局铅印本
    [17]清陶煦修.周莊镇志[M],光绪八年刻本
    [18]清陶煦撰.貞豐里庚甲见聞錄[M],抄本,復旦大學圖書馆藏
    [19]清潘祖蔭辑.黄蕘圃题跋[M],吴大澂等抄本,北京大學圖書馆藏。
    [20]清潘祖蔭輯.士禮居藏書题跋记[M],光绪刻本
    [21]清缪荃孫等辑.蕘圃藏書题識[M],民國刻本
    [22]清阮元撰.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M],道光刻本,吴大澂批跋,上海圖書馆藏
    [23]瞿中溶撰.古泉山馆集古官印考證[M],光绪刻本,吴大澂跋,南京圖書馆藏
    [24]清戴熙撰.古泉叢括[M],同治潘氏滂喜齋刻本
    [25]清李佐賢撰.續泉匯[M],光绪刻本
    [26]清潘世恩撰.正學编[M],同治刻本
    [27]清徐康撰.前塵萝影绿[M],光绪二十三年刻本
    [28]清戴熙撰.習苦齋畫絮[M],光绪刻本,吴大澂批跋,上海圖書馆藏
    [29]清鹿元濟编.虚齋名書錄[M],宣统刻本
    [30]清钱大昕撰.潜研堂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31]清吴廷棟撰.拙修集[M],同治十年刻本
    [32]清何绍基撰.束洲草堂诗钞[M],同治六年刻本
    [33]清隙澧撰.東塾集[M],光绪十八年菊坡精舍刻本
    [34]清张裕釗撰.濂亭集[M],光绪查氏木渐齋刻本
    [35]清李慈铭撰.越缦堂文集[M],民國铅印本
    [36]清黎庶昌撰.拙尊園叢稿[M],光绪二十一年刻本
    [37]清孫葆田撰.校经室文集[M],民國劉氏嘉業堂求恕齋叢書本
    [38]清缪荃孫撰.藝風堂文續集[M],宣统刻本
    [39]吴昌硕撰.缶盧集[M],民國刻本
    [40]清黄遵憲撰.人境盧诗草[M],民國刻本
    [41]清陶煦撰.貞豐诗萃[M],同治陶氏刻本
    [42]清杜文澜撰.憩園詞語[M],清抄本,福建师范大学圖書馆藏。
    [43]清鲍康编撰.觀古閣叢刻九種[M],同光間刻本
    [44]清潘祖蔭编.滂喜齋叢害[M],同治光绪間刻本
    [1]顧廷龍编.吴意齋先生年谱[M],哈佛燕京學社,1935
    [2]顧廷龍撰.古匋文孴錄[M],北平研究院史學研究所,1936
    [3]王献唐撰.吴意齋先生年譜校记[M],稿本,1936
    [4]梁啟超撰.清代学術概输[M],中華書局,1954
    [5]秦翰才编.沈樹鏞毓度父子金石書書年谱初稿[M],稿本,1961
    [6]蒋逸雪编.劉鹗年谱[M],齋鲁書社,1980
    [7]木邮嘉次撰.字彤り版木师木村嘉平とその刻本[M],青裳堂書店,1980
    [8]支偉成撰.清代樸学大师列傅[M],岳麓書社,1986
    [9]王崇焕编.王文敏公年谱[M],台灣商齋印書馆,1986
    [10]張仲禮著、李榮昌譯.中國绅士[M],上海社會科学院出版社,1991
    [11]艾雨曼著、趟同譯.從理學到樸學[M],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
    [12]吉林省圖書館编.馆藏名人手札五辑[M],全國圖書馆文献缩微複製中心,1995
    [13]钱穆撰.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M],商務印書馆,1997
    [14]陽海清主编.中南、西南地区省、市圖書馆馆藏古籍稿本提要[M],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15]尚小明撰.学人游幕舆清代學衍[M],社會科學文献出版社,1999
    [16]王欣夫撰.蛾衍轩箧存善本書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7]王玉良、程有慶编.趟之谦信札墨跻書法選[M],榮寶齋出版社,2003
    [18]瞿同祖著、范忠信譯.清代地方政府[M],法律出版社,2004
    [19]梁颖整理.吴湖帆文稿[M],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2004
    [20]曾憲通编.容庚文集[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21]商志潭编.商承祚文集[M],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
    [22]上海圖書館编.麒廷龍書札精選[M],2004
    [23]陸明君撰.簠齋研究[M],榮寅齋出版社,2004
    [24]李學忠等编.香書轩秘藏名人書翰[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25]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周金文集成[M],中華書局,2007
    [26]林葉連.说文古籀補研究[M],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
    [27]俞绍宏.说文古籀補研究[M],中國社舍科學出版社,2008
    [28]張劍编.莫友芝年谱畏编[M],中華書局,2008
    [29]西泠印社编.金石永年[M],上海害店出版社,2008
    [30]梁颖编.尺素風雅[M],山束美衍出版社,2009
    [31]谢维揚等编.王國维全集[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32]趟善昌撰.拙齋纪年[M],见蘇州史志资料選辑第36辑,蘇州方志辦,2010
    [33]柳向春撰.隙奐交道研究[M],華東师范大學出版社,2010
    [1]吴濟仲.晚清金文學研究[D],臺灣師範大学博士输文,2001
    [2]李彦樺.吴大澂愙齋尺牘及其害風研究[D],臺湾师范大學硕士論文,2003
    [3]高害勤.晚清金石學视野中的吴大澂[D],復旦大學硕士输文,2005
    [4]张俊嶺.吴大澂的金石學研究及其害學成就[D],暨南大學硕士论文,2005
    [5]豫亮球.吴大澂古文字學與篆害害法研究[D],臺湾束吴大學博士输文,2006
    [6]安然.略输吴大澂的傅古之功[D],束北師範大學硕士输文,2007
    [7]隙先蕾.吴大澂與晚清邊疆問题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硕士输文,2007
    [8]王斐貞.吴大澂篆害害藝之研究[D],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硕士输文,2008
    [9]孫慰祖等编.隙介祺學術思想及成就研封會論文集[C],西泠印社出版社,2005
    [10]郭堂贵.莫友芝書法與碑學[J],貴州文史叢刊,2004,3:77-80
    [11]李建春.才高博學诗害變絕——晚晴西南硕儒莫友芝[J],新美衍,2007,1:14-15
    [12]羅勇來.杨沂孫與清代篆害[J],害書藝術,2005,3:49-51
    [13]靳永.试输在昔篇在古文字害法學中的意羲[J],山束大學學报,2005,6:156-160
    [14]王亮.光绪初年吴門真率舍與士禮居蕾藏宋本五種之遞傅[J],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中華書局,2009,12:276-29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