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补语语义指向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语义指向分析是近些年来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动结式又是汉语句法系统中颇具特色的句法结构,其语法、语义特点一直是国内外学者讨论的热点。本文主要研究汉语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
     本文在先贤时贤已取得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汉语动结式为研究对象,以动结式的历史来源和发展作为研究基础,运用动结式配价的研究成果,以优选论为理论背景,力求描写和解释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对与本文研究内容相关的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和说明,阐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理论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对动结式和语义指向的研究现状做出综述。首先从动结式的产生时间、动结式的历史来源,和动结式的配价研究这三个方面介绍目前学术界对动结式的研究。接着对目前语义指向的研究做了概述。最后阐述补语语义指向研究的现状,并对本文研究的要点做出说明。
     第三章讨论了现代汉语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首先讨论动结式语法、语义上的特点和限制,语法、语义上的特点是由于深层语义结构的复杂性、多维性和表层句法结构的单一线性的不对称造成的,这种不平衡性也造成了动结式补语语法指向和语义指向的不对应的必然。接着讨论现代汉语动结式的类型。文章提出了两种划分动结式类型的方法,一是依据述语谓词语和补语谓词指向的特点分为分属型和兼属型两类。二是依据补语语义的虚实分类:补语表示抽象意义和补语表示具体意义。最后依据配价理论,通过对动结式的整体配价、动结式述语谓词和补语谓词的配价以及论元出现情况的分析,对补语语义指向做出分类。
     第四章着重讨论了受事主语句、“被”字句、“把”字句、重动句的句法和语义特点,说明这些句式和动结式的联系,以及在这些句式中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情况,并进一步探讨动结式在这些句式中的分布情况,以阐明如何通过句式转换来判定动结式补语的语义指向。
     第五章探讨在优选论的框架下如何确认补语的语义指向。首先论述补语语义指向的可指和能指。由于补语可指向多个语义角色,致使句子产生歧义。我们这里对歧义的解释是基于认知的,如:指向上靠近的“优势”理论,即语义关系比较近的成分在线性序列中也趋于靠得比较近;动结式表示的复合事件中两个子事件之间存在致使关系;施事、受事的生命度同补语谓词论元生命度的匹配,以及受事宾语定指程度的高低,都对语义指向有一定的影响。然后在优选论的框架下,综合所有可能影响补语语义指向的因素,确定制约条件,通过分析实际语料来说明制约条件的相互作用,同时,也对优选论的操作方法的可行性做出检测。
     第六章是结语。主要是对本文的研究做出总结,并对本文的不足做出说明。
     本文对动结式补语语义指向的研究采取描写和解释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将共时和历时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在配价理论的指导下,对补语的语义指向分类描写,继而做出解释,并归纳出补语语义指向和动结式的配价、述语谓词的配价,以及补语谓词的配价之间的关系。在优选论的理论框架下,确定补语的语义指向。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has remained a hot topic in recent years. Th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is a typical structure in the syntax of Chinese, and its syntax and semantic features have been what the researchers home and abroad focus on. This dissertation aims to study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mplement.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s of the researchers,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verb-resultative complement, taking the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historical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the research basis, the achievements on the verb-resultative valence the reference, and the Optimality Theory the theoretical background.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It defines the basic concepts related to the present study and explains the research method, the basic theory and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 giv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and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Firstly, it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on th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emerging period, the historical sources and the valence theory. Then, it briefly describe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Finally, it makes a comment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the complement semantic orientation, and explains the main points covered in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Three discusses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modern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mplement. At first, it discusses the features and restrictions of the semantics and syntax of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complex multi-dimensional deep semantics and the simple asymmetric surface structure. This imbalance also causes the non-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syntax orientation and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verb-resultative complement. Secondly, it discusses the types of modern Chines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Two methods to classify the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are brought out. One is to classify it into the separate type and the dual type, according to the orientation features of verb and complement. The other is to divide it into the abstract meaning and the concrete meaning the complement expresses, based on the complement’s being abstract or concrete in meaning. At last, referring to the valence theory, it classifies the orientation of the complement semantics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e whole valence, the valance between the verb-resultative predicate and the complement predicate,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argument.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various Chinese constructions relevant to the VRC. We can judge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complement through omitting the verb and transferring verb-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into the marked construction, such as receptor-subject sentence, Ba construction, Bei construction and the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Finally the essay deals wit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Ba construction, Bei construction and the verb-copying construction for the purpose of identifying semantic orientation
     Chapter Five explores the methods on how to find the complement semantic reference, depending on Optimality Theory. First of all,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of the verb-resultative complement, for example, the‘Advantage’theory on close constituent order, the relative animacy and definite reference of agent and patient. Besides, it identifies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complement through Optimality Theory.
     Chapter Six draws a conclusion on this dissertation and shows the shortness as well.
     This dissertation describes and explains the research on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verb-resultative complement, and tries to make an observation synchronically and diachronically. With the guide of the valence theory, it describes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complement in categories and then gives the explanation. Meanwhile, it summarizes the valence of complement semantic orientation and the verb-resultative, the valance of the verb and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of the complement verb valence.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Optimality Theory, it identifies the semantic orientation of the complement.
引文
包诗林2002《论语义指向及其在句法研究中的作用》,《安康师专学报》第14卷。
    陈昌来2003《现代汉语语义平面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
    陈平1985《英汉否定结构对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选》。
    陈伟琳1998《限定副词“只”“就”语义指向辨析》,《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第4期。
    陈小荷1994《主观量问题初探——兼谈副词“就”“才”“都”》,《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陈子骄1996《“都”的语义指向》,《汉语学习》第6期。
    崔承一1991《说说述补(结果)谓宾语句的语义结构系列》,《汉语学习》第2期。
    程湘清1984《〈论衡〉复音词研究》,《两汉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崔希亮1995《“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戴耀晶1998《试说汉语重动句的语法价值》,《汉语学习》,第2期。
    刁晏斌1991《试论近代汉语语法的特点》,《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丁凌云1999《定语语义指向分析》,《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2期。
    董金环1991《形容词状语的语义指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1期。
    董秀芳2002《“都”的指向目标及相关问题》,《中国语文》第6期。
    渡边丽玲1991《副词的修饰域与语义指向》,《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论文》。
    段业辉1980《“这样”的语义指向和已知信息的代词化》,《河北师范学院学报》第6期。
    段业辉1992《论副词的语义制约》,《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范晓1985《略论V-R》,《语法研究与探索》(三),北京大学出版社。
    范晓1996《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范晓2000《论“致使”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
    范晓胡裕树1992《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
    范晓胡裕树1994《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第2期。
    方绪军1999《动作动词补足语的确定》,《汉语学习》第4期。
    冯胜利1997《“管约”理论与汉语的被动句》,《汉语的韵律、词法与句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胜利2005《汉语韵律句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古川裕2000《“跟”字的语义指向及其认知解释》,《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高顺全2004《三个平面的语法研究》,学林出版社。
    郭锐1995《述结式的配价结构与成分的整合》,《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郭锐2002《述结式的论元结构》,《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
    何乐士1984《〈史记〉语法特点研究》,《两汉汉语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何乐士2005《〈史记〉语法特点研究》,商务印书馆。
    洪波2003《使动形态的消亡与动结式的语法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黄国营石毓智1993《汉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中国语文》第6期。
    黄衍1992《汉语的空范畴》,《中国语文》第5期。
    黄锦章1993《行为类可能式V-R谓语句的逻辑结构与表层句法现象》,《语文研究》第2期。
    黄月圆1996《把/被结构与动词重复结构的互补现象》,《中国语文》第21期。
    侯友兰1998《双系状语的移位考察》,《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第2期。
    胡明扬1958《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3期。
    胡明扬1992《再论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期。
    胡裕树1994《汉语语法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复旦学报》第5期。
    蒋平2005《优选论与汉语音系研究》,《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蒋绍愚1997《把字句略论》,《中国语文》第4期。
    蒋绍愚1999a《汉语动结式产生的时代》,《国学研究》,第六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蒋绍愚1999b《抽象原则和临摹原则在汉语语法史中的体现》,《古汉语研究》第4期。
    蒋绍愚2005《近代汉语研究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姜先周2005《高频及物动词与低频及物动词的及物性差异》,《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
    金吉昌1995《方位词的语法功能及语义分析》,《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雷良启1999《“分别”的语义指向及相关的歧义问题》,《汉语学习》第3期。
    李讷石毓智1999《汉语动补结构的发展与句法结构的嬗变》,《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二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李临定1963《带“得”字的补语句》,《中国语文》第5期。
    李临定1984《究竟哪个“补”哪个——“动补格”关系再议》,《汉语学习》第2期。
    李临定1986《现代汉语句型》,商务印书馆。
    李临定1988《汉语比较变换语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临定1992《试探汉语语法分析方法》,《中国语文》第5期。
    李敏1996《定语的语义指向试析》,《语文知识》。
    李平1984《〈世说新语〉和〈百喻经〉中的动补结构》,《语言学论丛》第14辑,商务印书馆。
    李晓琪1985《关于能性补语式中的语素“得”》,《语文研究》第4期。
    李小荣1994《对述结式带宾语功能的考察》,《汉语学习》第5期。
    李亚非2004《补充式复合动词论》,《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三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李运喜1993《范围副词的分类及语义指向》,《宁波师院学报》第2期。
    李子云1990《补语的表述对象问题》,《中国语文》第5期。
    李子云1993《状语的语义指向》,《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第3期。
    李佐丰2004《古代汉语语法学》,商务印书馆。
    梁银峰2001《先秦汉语的新兼语式》,《中国语文》第4期。
    刘承慧1999《试论使成式的来源及其成因》,《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丹青徐烈炯1998《焦点与背景、话题及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第4期。
    刘丹青2003《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商务印书馆。
    刘丹青2005《汉语关系从句标记类型初探》,《中国语文》第1期。
    刘芳2002《语义指向动词中心语的状语的考察》,《广西大学学报》第5期。
    刘宁生1984《句首介词结构“在……”的语义指向》,《汉语学习》第2期。
    刘宁生1985《“大约”的语义、语法分析》,《语文研究》第3期。
    刘宁生1995《汉语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及其在语序类型学上的意义》,《中国语文》第2期。
    刘宁生钱玉莲1987《“最”的语义指向与“最”字句的蕴含》,《汉语学习》第5期。
    刘月华1983《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语法研究和探索》(二),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月华等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刘月华1988《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陆丙甫1984《副词“就”的义项分合问题》,《汉语学习》第1期。
    陆丙甫1984《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国外语言学》第2期。
    陆丙甫1998《从语义、语用看语法形式的实质》,《中国语文》第5期。
    陆丙甫2004《作为一条语言共性的“距离—标记对应律”》,《中国语文》第1期。
    陆丙甫2005《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上)》,《当代语言学》第1期。
    陆丙甫2005《语序优势的认知解释(下)》,《当代语言学》第2期。
    陆俭明1980《汉语口语句法里的易位现象》,《中国语文》第1期。
    陆俭明1990《汉语句法成分特有的套叠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陆俭明1990《“VA”了述补结构语义分析》,《汉语学习》第1期。
    陆俭明1990《述补结构的复杂性》,《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陆俭明1997a《关于语义指向分析》,《中国语言学论丛》(第一辑),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1997b《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二)、(三),《汉语学习》第1期、第4期。
    陆俭明马真1990《谈句法歧义现象》,《汉语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陆俭明沈阳2003《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
    卢英顺1995《语义指向研究漫谈》,《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吕叔湘1966《单音形容词用法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
    吕叔湘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1999。
    吕叔湘1985《疑问·否定·肯定》,《中国语文》第4期。
    吕叔湘1986《汉语句法的灵活性》,《中国语文》第1期。
    吕叔湘1987《说“胜”和“败”》,《中国语文》第1期。
    马庆株1988《含程度补语的述补结构》,《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庆株1998《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马庆株1999《变换、语义特征和语义指向》,《语法研究入门》,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1998《结构、语义、表达研究琐议》,《中国语文》第3期。
    马秋武贾媛《〈优选论与语用学〉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
    马真1983《关于“都/全”所总括的对象的位置》,《汉语学习》第1期。
    马真陆俭明1997《形容词作结果补语情况考察(一)》,《汉语学习》第1期。
    梅祖麟1991《从汉代的“动、杀”、“动、死”来看动补结构的发展——兼论中古时期起词的施受关系的中立化》,《语言学论丛》,第16辑,商务印书馆。
    梅祖麟2000《汉藏语的“越”、“”及其相关问题》,《梅祖麟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孟琮等1985《汉语动词用法词典》,商务印书馆,1999。
    缪锦安2002《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木村英树1997《汉语被动句的意义特征及其结构上之反映》,Cahiers de Linguistique Asie Orientale。
    潘海华梁昊2002《优选论与汉语主语的确认》,《中国语文》第1期。
    潘允中1980《汉语动补结构的产生与发展》,《中国语文》第1期。
    齐沪扬1994《“N+在+处所+V”句式语义特征分析》,《汉语学习》第6期。
    钱汝敏1990《否定载体“不”的语义语法考察》,《中国语文》第1期。
    饶长溶1988《“不”偏指前项的现象》,《语法研究和探索》(四),北京大学出版社。
    任鹰2001《主宾可换位动结式述语结构分析》,《中国语文》第4期。
    邵敬敏1987《八十年代副词研究的新突破》,《现代汉语研究的现状和回顾》,语文出版社。
    邵敬敏1990《副词在句法结构中的语义指向初探》,《汉语论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邵敬敏1990《“比”字句替换规律刍议》,《中国语文》第6期。
    邵敬敏1991《歧义分化方法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邵敬敏饶春红1985《说“又”——兼论副词研究的方法》,《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邵敬敏周芍2005《语义特征的界定与提取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森山美纪子1999《主谓补语句的语义结构研究》,《汉语学习》第1期。
    沈家煊1993《“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1997《形容词句法功能的标记模式》,《中国语文》第4期。
    沈家煊1999a《“在”字句和“给”字句》,《中国语文》第2期。
    沈家煊1999b《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2《如何处置“处置式”》,《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2004a《语法研究的目标——预测还是解释》,《中国语文》第6期。
    沈家煊2004b《不对称和标记论》,江西教育出版社。
    沈家煊2006《动结式“追累”的语法和语义》,《认知与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沈开木1983《表示“异中有同”的“也”字独用的探索》,《中国语文》第1期。
    沈开木1984《“不”字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中国语文》第6期。
    沈开木1996《论“语义指向”》,《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沈阳郑定欧1995《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阳1997《名词短语的多重移位形式及把字句的构造过程与语义解释》,《中国语文》第6期。
    沈阳2000《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主编),语文出版社。
    沈阳2005《“管辖与约束理论”和汉语语法研究》,《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施春宏2001《名词的描述性语义特征与副名组合的可能性》,《中国语文》第3期。
    施春宏2003《动结式的论元结构的配位方式》,《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
    施春宏2004《动结式形成过程中配位方式的演变》,《中国语文》第6期。
    石毓智1991《现代汉语的肯定性形容词》,《中国语文》第3期。
    石毓智1992《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台湾学生书局。
    石毓智2000《汉语的有标记和无标记语法句式》,《语法研究和探索》(七),商务印书馆。
    石毓智李讷2004《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石毓智2005《现代汉语语法系统的建立》,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史锡尧1995《“不”否定的对象和“不”的位置》,《汉语学习》第1期。
    税昌锡2002《论“语义指向”》,《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学位论文》。
    税昌锡2003《反身代词“自己”语义指向的功能解释》,《浙江大学学报》第3期。
    税昌锡2004a《语义指向分析的发展历程与研究展望》,《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税昌锡2004b《语义指向结构模式的多维考察〉,《浙江大学学报》第3期。
    税昌锡2004c《语义表达的多维性与语义指向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第1期。
    宋文辉2004《动结式在几个句式中的分布》,《语文研究》第3期。
    宋文辉2006《自动动结式的使动化》,《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
    宋文辉2007《现代汉语动结式的认知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宋玉柱1981《是构词成分还是介词》,《中学语文教学》第4期。
    陶红印2000《从“吃”看动词论元结构的动态特性》,《语言研究》第3期。
    谭景春1992《双向和多指形容词及相关的句法关系》,《中国语文》第2期。
    太田辰夫1958《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唐翠菊2001《现代汉语重动句的分类》,《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汤建军1990《古汉语名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问题》,《江西大学学报》第3期。
    汤建军廖振佑1996《古汉语某些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王灿龙1999《重动句补议》,《中国语文》第2期。
    王红旗1993《谓词充当结果补语的语义限制》,《汉语学习》第4期。
    王红旗1995《动结式述补结构配价研究》,《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红旗1996《动结式述补结构的语义是什么》,《汉语学习》第1期。
    王红旗1997《论语义指向分析产生的原因》,《山东师大学报》第1期。
    王红旗2001《动结式述补结构在把字句和重动句中的分布》,《语文研究》第1期。
    王嘉龄2002《优选论与功能主义》,《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王珏2002《生命名词的语义种类及语法表现》,《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21世纪首届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浙江教育出版社。
    王力1943《中国现代语法》,商务印书馆,(2000)。
    王力1944《中国语法理论》,商务印书馆,(1985)。
    王力1965《古汉语自动词和使动词的配对》,《王力文集》第16卷,(1990)。
    王力1958《汉语史稿》,中华书局,(1980)。
    王玲玲2000《汉语动结结构句法与语义研究》,《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博士学位论文》。
    王玲玲何元建2002《汉语动结结构》,浙江教育出版社。
    王静王洪君1995《动词的配价与被字句》,《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维贤2007《现代汉语带“得”的述补语句》,《王维贤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魏培泉2000《说中古汉语的使成结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一本,第四分。
    文炼1960《论语法学中“形式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上海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文炼1991《歧义分化方法探讨》,《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文炼1999《划分与切分》,《中国语文》第4期。
    吴福祥1999《试论现代汉语动补结构的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吴福祥2000《关于动补结构“V死O”的来源》,《古汉语研究》第3期。
    吴福祥2004a《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吴福祥2004b《〈朱子语类辑略〉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吴为章1995《语序重要》,《中国语文》第6期。
    项开喜1997《汉语重动句式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
    肖辉嵩1984《否定词“没有”的语义及其指向》,《汉语学习》第6期。
    谢之君2002《图示隐喻与语义互补模式》,《外国语》第2期。
    邢福义1995《否定形式和语境对否定度量的规约》,《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熊仲儒2004《现代汉语中的致使句式》,安徽大学出版社。
    徐丹2001《从动补结构的形成看语义对句法结构的影响》,《语文研究》第2期。
    徐丹2004《先秦汉初汉语里动词的指向》,《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九辑。
    徐复岭1986《连动短语前状语的语义指向》,《汉语学习》第3期。
    徐杰1985《“都”类副词的总括对象及其隐现、位序》,《汉语学习》第1期。
    徐杰李英哲1993《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第2期。
    徐烈炯1996《汉语语义研究的空白地带》,《中国语文》第4期。
    徐通锵1997《核心字和汉语的语义构辞法》,《语文研究》第3期。
    徐通锵1999《汉语的特点和语言共性的研究》,《语文研究》第4期。
    薛凤生1996《古代汉语的动补结构的“以”字短语的语法功能》,《古代汉语研究》第2期。
    杨伯峻何乐士2003《古代汉语语法及其发展》,语文出版社。
    杨德峰1988《趋向述补短语的自由和粘着》,《语文研究》第4期。
    杨建国1959《补语式发展试探》,《语法论集》,第3集,中华书局。
    杨亦鸣1988《“也”字语义初探》,《语文研究》第4期。
    杨亦鸣2000《试论“也”字句的歧义》,《中国语文》第2期。
    杨亦鸣2002《论副词的语用分类》,第二届肯特岗国际汉语语言学圆桌会议(新加坡)上发表。
    姚汉铭孙红1992《助动词语义指向探析》,《青海师大学报》第3期。
    尹世超1988《结构关系与语义指向》,《语文研究》第4期。
    余健萍1957《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语法论集》,第2集,中华书局。
    俞咏梅1993《现代汉语处所状语的语义特征》,《东北师范大学学报》第3期。
    俞咏梅1999《论“在+处所”的语义功能和语序制约原则》,《中国语文》第1期。
    余志鸿1988《线性语序和立体语法》,《汉语学习》第4期。
    袁毓林1994《一价名词的认知研究》,《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1995《现代汉语二价名词研究》,《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袁毓林1995《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袁毓林1996《话题化及相关的语法过程》,《中国语文》第4期。
    袁毓林1998《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
    袁毓林2000《论否定的焦点、预设、和辖域歧义》,《中国语文》第2期。
    袁毓林2000《流水句中否定的辖域及其警示标志》,《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袁毓林2000《述结式的结构和意义的不平衡性》,《现代中国语研究》第1期。
    袁毓林2001《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中国语文》第5期。
    袁毓林2002《述结式的论元选择及其句法配置》,《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
    詹卫东1997《PP<被>+VP1+VP2格式歧义的自动消解》,《中国语文》第6期。
    詹卫东2001《确立语义范畴的原则及语义范畴的相对性》,《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詹人凤1989《动结式短语的表述问题》,《中国语文》第2期。
    詹人凤2000《语义指向与语法关系》,《语法研究和探索》(九) ,商务印书馆。
    张爱民1996《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与其他成分的比较》,《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张伯江1991《关于动趋式带宾语的几种语序》,《中国语文》第3期。
    张伯江2000《“把”字句的句义语义》,《语言研究》第1期。
    张伯江2001《“被”字句与“把”字句的对称与不对称》,《中国语文》第6期。
    张潮生1994《语义关系多样化的一些原因》,《语言研究》第1期。
    张国宪1988《结果补语语义指向分析》,《汉语学习》第4期。
    张国宪1991《谓词状语语义指向浅说》,《汉语学习》第2期。
    张国宪1991《形容词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学语文》第6期。
    张国宪1995《论双价形容词》,《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国宪1999《延续性形容词的续段结构及其体表现》,《中国语文》第6期。
    张国宪1998《现代汉语形容词的体及形态化历程》,《中国语文》第6期。
    张力军1990《论“NP1+A+VP+NP2”格式中A的语义指向》,《烟台大学学报》第1期。
    张美兰2003《〈祖堂集〉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
    张世才1999《形容词作状语的语义指向与在句中的位置》,《喀什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张旺熹2002《汉语特殊句法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张旺熹2006《汉语句法的认知结构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谊生2003《范围副词“都”的选择限制》,《中国语文》第5期。
    张云秋王馥芳2005《受事标记过度使用的优选论解释》,《外国语》第3期。
    赵长才2000《汉语述补结构的历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
    赵长才2002《结构助词“得”的来源与“V得C”述补结构的形成》
    赵元任1948《Mandarin Primer, An Intensive Course in Spoken Chinese》(《国语入门》) ,哈佛大学出版社。
    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商务印书馆,(1979)。
    郑贵友1995《动主双系的形容词状语》,《汉语学习》第3期。
    郑贵友1996《状位形容词在句法框架中的“系”》,《华中师大学报》第2期。
    郑贵友1998《“视觉感知类”句子中动宾双系形容词状语》,《汉语学习》第1期。
    志村良志1984《使成复合动词的成立过程》,《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三冬社。
    邹崇理1993《蒙太古语义学简介》,《国外语言学》第3期。
    周迟明1958《汉语的使动性复式动词》,《文史哲》第4期。
    周法高1961《中国古代语法·造句编》(上) ,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周刚1998《语义指向分析刍议》,《语文研究》第3期。
    周烈婷1998《现代汉语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语文建设通讯》第55期。
    周小兵1991《表示限定的“只”和“就”》,《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文选》,北京语
    言学院出版社。
    周小兵1991《“除”字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周小兵1995《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第2期。
    朱德熙1980《汉语句法中的歧义现象》,《中国语文》第2期。
    朱德熙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朱德熙1982《语法分析和语法体系》,《中国语文》第1期。
    朱德熙1980《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
    朱德熙1985《语法答问》,商务印书馆。
    朱子良1992《补语语义上的多指向》,《衡阳师专学报》第3期。
    祝敏彻1958《先秦两汉时期的动词补语》,《语言学论丛》第二辑。
    祝敏彻1963《使成式的起源和发展》,《兰州大学学报》第2期。
    Comrie.B 1981《语言的共性和个性》,沈家煊译,华夏出版社。
    Cheng, Lisa and C. -T. James Huang 1994 On the Argument Structure of Resultative Compounds .in In honor of William S-Y. Wang: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n Language and Language change. Pyramid Press, Taiwan.
    Gu,Yang 1992 The Syntax of Resultative and Causative Compounds in Chinese. PH. D. Diss ., Cornell University.
    Hashimoto 1965 Resultative Verb and other Problem. Foundation of Language 6.
    Huang,James C.-T.1995 Historical syntax meets phase structure theory: Two notes on the development of verb-complement construc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ICCL4/NACCL7.
    Kager,R. 1999 Optimality Theor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Charles and Sandra Thompson 1981 Mandarin Chinese: a Functional Reference Gramm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Califirnia.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