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中原官话语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皖北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原官话区,只有淮河沿岸部分方言点处于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的过渡区域。皖北中原官话(统称皖北方言)分属商阜片、信蚌片和徐萧片三个小片。皖北方言在语法上具有不少一致性特征,如丰富的“子”缀词、程度补语“很得很”、特殊格式“非VP”等。皖北方言各小片又各自特色,如徐萧片的反复问句可用“VP吗/不”;商阜片西北部有“不粘”等说法;信蚌片西南部可在句末用“在”表示进行。
     本文从词缀、程度、体貌、疑问和句式五个方面对皖北中原官话的语法现象做了比较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得出的关于皖北方言语法的主要结论有:
     (1)词缀系统包括前缀、中缀、后缀,有些词缀具有方言特点,如前缀“老”、后缀“乎”、“子”以及贬义后缀“不拉唧的”等;存在中缀“不/巴”、“不子/巴子”,这组中缀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贬抑色彩;“子”缀词特别丰富,可构成名词和数量结构。“子”缀具有“成词”、“转类”、“变义”、“增义”功能。
     (2)程度表达有加程度词缀(词法)、重叠(词法)、加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四种手段。程度缀有前缀,也有后缀;有高量级的,也有低量级的。重叠、程度状语和程度补语主要表达高程度量。比较特别的程度状语有“死”、“血”、“镇(么)”、“恁(么)”等,述程式有“X得很”、“X狠唠”、“X得很得很”、“X得很得很得很”等,后两种形式是一种超常规表达方式,“狠唠”可修饰行为动词,程度量为“超量”。
     (3)体貌方面:实现体采用“了”的音变形式“唠/喽”;持续体有两种标记:子(中东部),住(北部);尝试体标记有:看、看看、瞧、瞧瞧、试试,可表达“警告”的语用意义;"VV"、"VVV"可表示动作反复持续进行;“来”可表示进行,有的方言点可表示实现(如阜阳),金寨、霍邱可在句末用“在”表示进行。
     (4)反复问有"FVP"、"VP-neg-VP"、"VP+疑问语气词”三种形式,前两种形式可共存,可VP”问句形式复杂,句末语气词可显示体貌信息;“可是”问句是一种偏向是非问;是非问有语调是非问句、偏向“吗”问句和“可是”问句三种形式;特指问与普通话的差异表现为疑问代词的不同;无关联词语的紧缩式选择问为常用形式。
     (5)“非VP不X”中的“非”已演变为情态副词,式中“不X”隐现的规律主要受制于语义特征、语法化程度和句法格式,省略式“非VP”为常用格式;“PP+X+啥+PP+X”是一种框式结构,意义是“否定”和“制止”;受事主语句表被动是常见格式,被动标记主要用“叫”、“让”、“给”,处置标记主要用“叫”、“把”、“给”,其中“叫”、“给”为被动、处置共用标记。
The vast majority of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belongs to Zhongyuan mandarin district, only some cities near Huai river are situated on transition region of Zhongyuan mandarin and Jianghuai mandarin. The Zhongyuan Mandarin of northern Anhui provinc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Shangfu, Xinbeng and Xuxiao. The dialects of Northern Anhui have some consistencies in grammar, such as the suffix of "Zi", the degree complement of "Hendehen", the special construction of "Fei VP", and so on. Each piece of Northern Anhui dialec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Xuxiao dialect mainly use " VP Mang/Bu" with repeated questions, the Northwest of Shangfu dialect has "Buzhan", etc.; the Southwest of Xinbeng dialect has special aspect mark of "Zai".
     This paper study the affix, degree expression, aspect, question patterns and the syntactical structure of Northern Anhui dialect. The main conclusions about North Anhui dialect are:
     (1) The affix system includes prefix, infix, postfix, some affixes are special, such as prefix "Lao", postfix "Hu", and pejorative postfix "Bulajide" etc.. There are pejorative infixes of "Bu/Ba" and "Buzi/Bazi". The words with postfix "Zi" are especially rich."Zi" can be used for noun, pronoun and quantitative structure. The functions of "Zi" are word-formation, class shift, meaning change and increase meaning.
     (2) The means of degree expression are mainly add the degree affix, the pre-adverbial, the degree complement and overlap. There degree affix include infixes and postfixes. The pre-adverbial and the degree complement are mainly express high degree. The special adverbials are "Si","Xie","Zhenmeng","Nenmeng" etc.. The degree complements of are "Henlao","Dehen","Dehendehen","Dehendehende hen", etc.. The latter two are hyper-normal degree expression."Henlao" can be modify action verb.
     (3) The main aspect features are:realization aspect is "Lao/Lou"; Persisting aspect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forms:"Zhu"(north) and "Zi"(middle and east);"Kan","Kankan","Qiao","Qiaoqiao","Shi shi" can be used as trying aspect and can express caution;"VV","VVV" means the action repeated and continued;"Lai" and "Zai"(Jinzhai and Huoqiu) can be used as progressive aspect.
     (4) The repeated question has three forms:"FVP","VP-neg-VP" and "VP+interrogative word"; The first two can be coexistence; The "Ke-VP" is complex, its modal particles can be express aspect information;"Keshi-VP" is "yes-no" question; There are three forms about "yes-no" question:intonation,"Mang" and "Keshi"; Interrogative pronouns are distinction between North Anhui dialect and Putonghua; The alternative question without associated word is general in North Anhui dialect.
     (5) The "Fei" of "Fei+VP+Bu+X" has evolved a modal adverb. The "Bu+X" appear or disappear be connected with semantic feature, degree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sentence structure. The "Fei+VP" is most used frequently."PP+X+Sha+PP+X" is a construction and means negative or stopping. The pertinent subject sentences are common. The marks of passivity are "Jiao","Rang" and "Gei" and initiative are "Jiao","Ba" and "Gei"Jiao" and "Gei" are common marks.
引文
① 参考资料来自http://www.ahsl.gov.cn/about/
    ① 萧县方言声调见吕永卫、张鹏《萧县方言同音字汇(上)》,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淮北方言见郭辉《淮北方言漫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阜阳方言、蚌埠方言见孟庆惠《安徽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1997;上述方言点声调调值经笔者调查验证,无异。
    ① 据贡贵训(2011),信蚌片大部分方言点知庄章合为[ts]组,部分方言点(如五河、凤阳)二分。
    ① 董秀芳《汉语词缀与汉语词法特点》,汉语学习,2005年第6期。
    ① 张国宪认为状态形容词后的“的”相当于一个“很”类副词,负载着程度量的信息。我们认为这个“的”不一定相当于“很”,以皖北方言为例,如果语义上相当于“很”的话,其所构成的状态形容词就不能表示低量级,这与语言事实相左。因此我们认为这个“的”只是能够起到定量的作用,不能代表量级的高低。相关内容看参看张国宪《状态形容词的界定和语法特征描述》,《语言研究》2007年第1期第9页。
    ① 贵池、固原、临川的词例均见黄伯荣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类编》。
    ① 淮阴方言的例证参见黄伯荣(1996)《汉语方言语法类编》。该书中认为此类“V不着”是“V+不着”构成,似有误,对照皖北方言,看作“V着”插入“不”的结构更合适。
    ① 张国宪《现代汉语形容词功能与认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① 参见叶祥苓(1982)《苏州方言形容词的“级”》。
    ① 参见黄伯荣(1996)《汉语方言语法类编》、兰宾汉(2011)《西安方言语法研究》、刘俐李(1994)《焉耆汉语方言研究》。
    ① 见吴云霞(2009)、兰宾汉(2011)、苏晓青、万连增(2011)。
    ① 有的方言点是“可VP喽”,本文以“可VP唠”为例进行分析。
    ② 皖北有的地方用语气词“呢”,读为[ninl,含义与“哻”基本一致,本文以“睅”为例。
    ③ 具有[+属性]义的动词为非自主动词,本文的[+属性]义是广义的,主要包括能力、习惯、嗜好:判断、同一、归属、存在;可能、估价、多余、不足;心理状况、感知状况;事物的某种特点。参看洪波(1996)《含[+属性]义动词和属性句》,《语文研究》1996年第3期,第14页。
    ① 可参考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第155页。
    ① 参看黄国营1986《“吗”字句用法初探》,《语言研究》第2期。
    ① 参考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皖北各县市地方志中的方言志:毫州、蚌埠、砀山、定远、凤台、凤阳、阜南、阜阳、固镇、怀远、淮南、霍邱、界首、金寨、利辛、临泉、灵璧、蒙城、寿县、泗县、濉溪、太和、涡阳、五河、萧县、宿州、颍上
    蔡丽:《程度范畴及其在补语系统中的句法实现》,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2年。
    陈光磊:《汉语词法论》,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陈前瑞:《汉语体貌研究的类型学视野》,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陈淑梅:《鄂东方言语法研究》,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戴耀晶:《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邓思颖:《汉语方言语法的参数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龚千炎:《汉语的时相时制时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合肥师范学院方言调查工作组:《安徽方言概况》,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62。
    何耿镛:《客家方言语法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3。
    贺巍:《获嘉方言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洛阳方言研究》,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1993。
    侯精一:《现代晋语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胡明扬主编:《汉语方言体貌论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黄伯荣主编:《汉语方言语法类编》,青岛:青岛出版社1993。
    兰宾汉:《西安方言语法调查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李荣等主编:《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远东]出版公司1987、1989。
    李如龙:《闽方言语法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李如龙、张双庆主编:《代词》,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动词谓语句》,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李申:《徐州方言志》,北京:语文出版社1985。
    李小凡:《苏州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林寒生:《闽东方言词汇语法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刘俐李:《焉耆汉语方言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1994.
    刘叔新:《汉语描写词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罗自群:《现代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
    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一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孟庆惠主编:《安徽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1997。
    莫超:《白龙江流域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潘文国、叶步青、韩洋:《汉语的构词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钱乃荣:《上海话语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钱曾怡:《汉语方言研究的方法与实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乔全生:《晋方言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任学良:《汉语造词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邵敬敏、任芝镆、李家树:《汉语语法专题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邵文杰总纂:《河南省志·方言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
    邵燕梅:《郯城方言志》,济南:齐鲁书社2005。
    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盛银花:《安陆方言语法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石毓智:《语法化的动因与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肯定与否定的对称与不对称》,北京:北京语言大学文化大学出版社2001。
    孙锡信:《汉语历史语法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
    孙英杰:《现代汉语体系统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太田辰夫:《中国语历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汪国胜:《大冶方言语法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王力:《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0。
    王德春:《词汇学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
    工洪钟:《海门方言语法专题研究》,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吴云霞:《万荣方言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伍云姬主编:《湖南方言的动态助词》,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项梦冰:《连城客家话语法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辛永芬:《浚县方言语法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6。
    邢向东:《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神木方言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2。
    徐烈炯、邵敬敏:《上海方言语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汉语方言大词典》,北京:中华书局1999。
    叶祖贵:《固始方言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殷相印:《微山方言语法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张双庆主编:《动词的体》,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吴多泰中国语文研究中心出版1996。
    张一舟、张清源、邓英树:《成都方言语法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1。
    张宜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
    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Bernard, Comrie. Aspect: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Verbal Aspect and Related Problem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Cinque, Guglielmo. Adverbs and the Universal Hierarchy of Functional Projection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F.Ungerer & H.J.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
    Paul J.Hopper &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Grammaticalization.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T rask R.L. A Dictionary of Grammatical Terms in Languages. London:Routledge,1993.
    卜祥忠:《现代汉语存在“中缀”吗》,泰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蔡丽:《关于程度范畴的若干思考》,暨南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期。
    常敬宇:《论词缀》,汉语学习1986年第6期。
    陈平:《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1988年第6期。
    陈晓桦:《“在、正、正在、呢”的语义特征、句法功能及其教学次序》,语言与翻译(汉文)2007年第1期。
    崔希亮:《“把”字句的若干句法语义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95年第3期。
    邓思颖:《名词词缀/词尾的分类与中国东南部方言》,中国东南方言比较研究计划——名词研讨会论文2004。
    丁力:《从问句系统看“是不是”问句》,中国语文1999年第6期。
    董秀芳:《汉语词缀的性质与汉语词法特点》,汉语学习2005年第6期。
    范继淹:《是非问句的句法形式》,中国语文1982年第6期。
    房玉清:《动态助词“了”、“着”、“过”的语义特征及其用法比较》,汉语学习1992年第1期。
    费春元:《说“着”》,语文研究1992年第2期。
    高艳:《近代汉语词缀“老”、“头”、“子”的发展演变》,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S1期。
    耿军:《安徽怀远话的“一动”及其发展》,语言研究2010年第4期。
    郭风岚:《论副词“在”与“正”的语义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
    郭辉:《皖北濉溪方言的“子”尾词》,方言2007年第3期。
    ——《淮北方言漫谈》,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来”》,方言2008年第2期。
    郭辉、郭海峰:《皖北濉溪方言的语气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3期。
    郭锐:《“吗”问句的确信度和回答方式》,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
    郭作飞:《汉语词缀形成的历史考察——以“老”、“阿”、“子”、“儿”为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韩陈其:《汉语词缀新论》,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韩容洙[韩]:《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汉语学习2000年第2期。
    贺巍:《中原官话分区(稿)》,方言2005年第2期。
    ——《获嘉方言的疑问句》,中国语文1991第5期。
    洪波、董正存:《“非X不可”格式的历史演化和语法化》,中国语文2004年第3期。
    洪晓波:《从方言地理学角度看安徽中原官话发展现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胡翠莉:《绩溪方言词缀刍议》,黄山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胡利华:《安徽毫州方言的语法特点》,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
    ——《安徽蒙城方言的“叫”字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安徽蒙城方言的“可”字句》,方言2008年第4期。
    ——《安徽蒙城方言形容词的程度表示法》,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胡习之、高群:《动将结构与皖北方言》,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1期。
    黄国营:《“吗”字句用法初探》,语言研究1986年第2期。
    贾甫田:《“非……不可”与“不……不行”》,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0年第2期。
    姜红:《安徽霍邱话中的“克——NP”问句》,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姜莉:《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研究》,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4期。
    金昌吉、张小萌:《现代汉语时体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998年第4期。
    金立鑫:《“把”字句的句法、语义、语境特征》,中国语文1997年第6期。
    ——《关于疑问句中的“呢”》,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4期。
    ——《试论“了”的时体特征》,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1期。
    乐玲华:《阜阳地区方言“子尾词”的初步考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1期。
    李崇兴、石毓智:《被动标记“叫”语法化的语义基础和句法环境》,古汉语研究2006年第3期。
    李慧敏:《合肥话的“K-VP?”疑问句》,滁州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
    李荣嵩:《中缀试探》,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6年第2期。
    李小凡:《当前方言语法研究需要什么样的理论框架?》,语文研究2003年第2期。
    ——《苏州方言的体貌系统》,方言1998年第3期
    ——《苏州方言疑问句研究》,载《汉语方言历时与共时语法讨论文集》,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
    ——《也谈反复问句》,载《语言学与汉语教学》,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0。
    刘丹青:《语法化理论与汉语方言语法研究》,方言2009年第2期。
    刘杰、于芹:《皖北方言的动词重叠式》,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刘宁生:《论“着”及其相关的两个动态范畴》,语言研究1985年第2期。
    刘叔新:《轻声“里”属什么单位的问题》,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期。
    刘月华《用“吗”的是非问句和正反问句用法比较》,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语文出版社1987。
    ——《动态助词“过2、过1、了1”用法比较》,第二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语调是非问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8年第2期。
    龙艳琴:《“非X不可”的构式分析》,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陆俭明:《现代汉语里的疑问语气词》,中国语文1984年第5期。
    ——《“着(·zhe)”字补议》,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
    陆侠:《蒙城县(立仓镇)方言BA式形容词》,安徽文学2008年第12期。
    罗自群:《汉语方言持续体标记的类型》,语言研究2004年第1期。
    吕叔湘:《疑问·否定·肯定》,中国语文1985年第4期。
    马彪:《哈尔滨方言状态词缀的类型学特征——兼与周边的满语等语言对比》,满语研究2009年第1期。
    马庆株:《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范围和分类》,载《汉语语义语法范畴问题》,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1998。
    马真:《普通话里的程度副词“很、挺、怪、老”》,汉语学习1991年第2期。
    梅祖麟:《现代汉语完成貌句式和词尾的来源》,语言研究1981年第1期。
    木村英树(日):《关于补语性词尾“着/zhe/”和“了/1e/”》,语文研究1983年第2期。
    潘文娱:《谈谈“正”“在”和“正在”》,语言教学与研究1980年第1期。
    祁庆倩:《关于淮南话中语气词“来”的考察》,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钱乃荣:《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意义》,汉语学习2000年第4期。——《现代汉语的反复体》,语言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4期。
    钱曾怡:《济南方言词缀研究》,济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杉村博文:《论现代汉语特指疑问句判断句》,中国语文2002年第1期。
    邵敬敏:《汉语框式结构说略》,中国语文2011年第3期。
    ——《新兴框式结构“X你格头”及其构式义的固化》,汉语学报2012年第3期。
    邵敬敏、朱彦:《“是不是VP”问句的肯定性倾向及其类型学意义》,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
    石锓:《论“A里AB”重叠形式的历史来源》,中国语文2005年第1期。
    石毓智:《处置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条件》,语言研究2006年第3期。
    ——《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论汉语的进行体范畴》,汉语学习2006年第3期。
    石毓智、王统尚:《方言中处置式和被动式拥有共同标记的原因》,汉语学报2009年第2期。
    宋玉柱:《谈谈“程度补语”》,思维与智慧1990年第2期。
    孙建强:《能带程度补语的动词》,固原师专学报1994年第3期。
    孙杰:《安徽霍邱叶集话中的“在”字》,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1期。
    孙敏敏:《浅谈枣庄方言词缀》,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陶烁:《“是不是”问句说略》,中国语文1998年第2期。
    陶毅:《淮南话中的“来”》,淮南师专学报1997年第2期。
    屠爱萍:《安徽霍邱方言中表进行的几种句式》,现代语文2007年第3期。
    万波:《现代汉语体范畴研究述评》,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年第1期。
    汪平:《贵阳方言的语法特点》,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
    王纲 1980:《论词尾与构形后缀的区别》,外语学刊第3期。
    王灿龙:《“非VP不可”句式中“不可”的隐现——兼谈“非”的虚化》,中国语文2008年第2期。
    王克忠:《是词缀还是助词》,古汉语研究2003年第2期。
    王琴:《安徽阜阳方言的“可VP”反复问句》,方言2008年第2期。
    ——《安徽阜阳方言的发问词及后置词“可”》,铜陵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阜阳方言“可VP”问句句法特点》,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期。
    ——《阜阳方言语法现象举要》,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王泽鹏:《现代汉语的中缀问题》,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吴福祥:《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语言研究1995年第2期。
    吴建生:《万荣方言的“子”尾》,语文研究,1997年第2期。
    吴晓红:《安徽颍上方言中“搁”字的语法特色》,皖西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安徽颍上方言中的句末语气助词“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萧黎明:《从郭璞注看名词“子”尾的产生》,中国语文1997年第4期。
    谢平:《浅论现代汉语的程度表达》,世界汉语教学2011年第3期。
    邢军:《佳木斯方言中由词缀构成的形容词生动形式》,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 第4期。
    邢向东:《神木话表示过去时的“来”》,延安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熊仲儒:《“呢”在疑问句中的意义》,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1期。
    徐丹:《汉语里的“在”和“着(著)”》,中国语文1992年第6期。
    徐复岭:《谈“非……不可”》,汉语学习1981年第5期。
    徐红梅:《皖北涡阳方言中的代词》,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
    ——《皖北涡阳话形容词程度的表达方式》,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2期
    徐媛媛:《疑问代词“啥”的用法和来源》,修辞学习2006年第6期。
    杨平:《副词“正”的语法意义》,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
    杨锡彭:《关于词根与词缀的思考》,汉语学习2003年第4期。
    杨玉玲:《“非X不可”句式的语义类型及其语用教学》,汉语学习2002年第1期。
    叶祥苓:《苏州方言形容词的“级”》,方言1982年第3期。
    伊原大策(日):《表示进行时态的“在”》,柴世森译,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游汝杰:《吴语里的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93年第3期。
    于芹:《临泉阜阳中指人“子”尾词考察》,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2期。
    ——《安徽临泉方言中比喻格式“给……啷”》,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
    于芹、刘杰:《皖北口语中的“很+VP”》,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俞敏.《化石语素》,中国语文1984年第1期。
    袁毓林:《正反问句及相关的类型学参项》,中国语文1993年第2期。
    岳秀文:《安徽定远方言的“子”尾》,池州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张德岁,蒋宗霞:《皖北方言表达程度的方式》,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张德岁、唐爱华:《皖北方言的“V+搁+N(L)”格式》,语言科学2011年第2期。
    张桂宾:《相对程度副词与绝对程度副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张敏:《从类型学和认知语法的角度看汉语重叠现象》,国外语言学1997年第2期。
    张孝忠:《词缀“子”说略》,逻辑与语言学习1986年第2期。
    张宜生:《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第2期。
    赵怀印:《霍邱方言中的一种动词重叠句》,方言1995年第3期。
    郑良伟(美):《时体、动量和动词重叠》,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第2期。
    周小兵:《论现代汉语的程度副词》,中国语文1995年第2期。
    朱德熙:《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国语文1985年第1期。
    —— 《"V-neg-VO"与"VO-neg-V"两种反复问句在汉语方言里的分布》,中国语文1991年第5期。
    朱宏一:《汉语词缀的定义、范围、特点和识别——兼析<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 的词缀问题》,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
    朱晓亚:《否定型语调是非问的答句》,语言科学2007年第1期。
    朱亚军:《现代汉语词缀的性质及其分类研究》,汉语学习2001年第2期。
    祝鸿杰:《汉语词缀研究管见》,语言研究1991年第2期。
    祝克懿:《中缀说略》,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4期。
    祝敏彻:《汉语选择问、正反问的历史发展》,语言研究1993年第2期。
    鲍士雪:《淮南方言形容词词缀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十学位论文2010。
    丁崇明:《昆明方言语法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李孝娴:《固始方言问句系统考察》,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刘纪听:《许昌县方言程度表示法》,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王琴:《阜阳方言“可VP”疑问句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吴晓红:《安徽颍上方言语法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岳刚:《安徽五河方言语法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张敏:《汉语方言反复问句的类型学研究:共时分布及其历时蕴含》,北京大学博十学位论文1990。
    赵军:《现代汉语程度量及其表达形式研究》,华东师范博士大学上学位论文2010。
    周琴:《泗洪方言语法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