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与社会主义就业实践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时期,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代中国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伴随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原有的以“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就业模式被打破,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就业机制和模式尚未完全形成,劳动力资源过剩与就业岗位严重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主义国家似乎不可能存在的失业问题随之浮出。如何破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难题,构建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根基、又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和当代中国国情的就业理论和就业机制已成为理论界必须面对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并对未来社会理想勾勒的同时所提出的劳动就业思想无疑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的主要资源,他们对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所引发的大规模失业现象的批判为构建基于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在马克思看来,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出现两种不同的趋势:一方面是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是劳动力的供给绝对增加,这两种趋势作用的后果就造成了相对过剩人口即失业。以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工人的身心受到了极大摧残。就业就意味着忍受奴役,失业则意味着无法生存,就业问题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两难选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与最大限度满足劳动者的就业需求相悖的,也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背道而驰。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同时,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就业理念与理论设想。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和就业理念则是消除了失业威胁、使劳动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活动。人们可以在平等、和谐的社会氛围中自由择业,从而使劳动成为实现人的个体价值和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对中国就业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是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中国一脉相承的历史发展。计划体制下就业模式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理论和历史背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建设和就业实践为解决当前的就业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建立在生产力落后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采用了与计划经济相适应的“统包统配”的劳动就业制度,在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建立国家独立的工业体系、保障社会稳定和巩固新生政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原有就业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忽视了人的劳动能力的个体差异,缺少了竞争的就业机制直接抑制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社会发展停滞不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业理论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核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就业观。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最大限度地创造就业机会、实现充分就业为中心,充分发挥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变就业压力为经济发展的动力。建立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就业模式,充分发挥三方面作用,完善竞争有序、自由和谐的择业机制,是解决当代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In a new historic era of applying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building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employ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priority social problems that are closely attached to livelihood in modern China.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planned economy to market economy, the original employment model featuring the centralized job placement was smashed, however, the new employment mechanism and model compatible with market economy has not yet come into full shape. The conflict between labor surplus and inadequacy of job provis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unemployment problems that seem impossible for socialist countries are emerging. How to resolve employment problems under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mechanism and build up employment theories and mechanism based on Marxism to meet the inner requirements of market economy and modern China situation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 facing scholars.
     The labor and employment ideology put forward by Marx and Engels in criticizing capitalism and outlining future society is undoubtedly the major resource for constructing socialist employment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ir criticism to the large scale unemployment phenomenon caused by privatization of productive materials placed very important methodological support to constructing employment theories on the basis of socialist mechanism and market economy system. According to Marx, along with the growth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and increase in capital organic composition, there will be inevitably two different trends, one being the relative decrease in labor requirements by capital, the other the absolute increase in labor supply. Interacting of the two trends would result in relative labor surplus, i.e. unemployment. With maximizing profit as the ultimate goal, the capitalist production mode tortures workers both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Employment means enslavement and unemployment means loss of livelihood. Employment has become a choice of dilemma under the capitalist mechanism. The capitalist production mode diverts greatly from maximizing the labor's employment requirements and realizing free and comprehensive personal development. While criticizing the capitalist unemployment phenomenon, Marx has put forward the socialist employment ideology and theoretical assumptions. The new socialist labor relationship and employment ideology eliminates the threats of unemployment and transforms laboring into free and creative initiative in real sense. In this mechanism, people could choose job freely in an equal and harmonious social atmosphere and laboring has become an essential path to realizing individual values and comprehensive personal development.
     Marxism is an open and developing ideology system.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have researched proactively into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in China and their theories are the historic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of Marxism in China. The employment model developed under the planned economy has its own in-depth theoretical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 after foundation of new China have provided valu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s in resolving current employment problems. The socialist mechanism built upon the lagged-behind productivity adopted centralized job placement mode compatible with the planned economy. In prioritizing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ies, constructing independent industrial system of the country, ensuring social stability and enhancing the newly born regime, this mode has played important historical roles. However, along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transition,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old employment model are gradually emerging. The employment mechanism ignoring labors' individual capability difference and lacking competition has curbed labors' production initiative and resulted in low productivity and stagnancy in social development.
     The employment theori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hall be guided by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focus on constructing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and build up a human oriented scientific outlook on employment. Guided by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creasing employment put forward at the 17~(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with maximizing the job-creating opportunities and realizing adequate employment as a center, we should fully elaborate the advantage of labor resource and transform the employment pressure into momentum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With the labors choosing jobs freely, the market regulating employment and the government promoting employment, roles of the three parties are fully elaborated. Refining the job choosing mechanism of orderly competition and free and harmoniously job selection is the crucial way of resolving China's employment problem.
引文
[1]参阅《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页。
    [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2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69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579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2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页。
    [2]《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5页。
    [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96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1]《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3分册,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250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8页。
    [1]此处参阅和吸收了李保民硕士论文《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失业问题》有关观点。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35页。
    [3]熊彼特《经济分析史》第2卷,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324页。
    [1]苏Ⅱ·A·柯斯津《苏联劳动力资源》,劳动人事出版社1984年版,第159页。
    [1]萨谬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2页。
    [1]《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9页。
    [2]冯兰瑞《劳动报酬与劳动就业》,中国展望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页。
    [1]冯兰瑞《劳动报酬与劳动就业》,中国展望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页。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相关数据计算所得,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97页。
    [2]《中国统计年鉴1987》,中国统计出版社1987年版,第115页。
    [3]《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118页。
    [1]参阅了李保民硕士论文《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失业问题研究》有关观点。
    [1]参阅杨宣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9-11页。
    [1]《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1962年9月颁布。
    [2]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9页。
    参阅李保民硕士论文《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当代中国失业问题》。①
    [1]吴中宇《毛泽东就业保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7月第23卷第4期。
    [2]《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511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版,第272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版,第387-388页。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版,第1082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40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17页。
    [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2页。
    [4]袁志刚等《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53页。
    [1]《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2页。
    [2]《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第300页。
    [3]《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88页。
    [1]《邓小平思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59页。
    [1]董树伟等《邓小平就业思想探析》,《兵团学校学报》2005年第3期。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3]同上。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5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
    [3]石超明等《邓小平就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64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6页。
    [1]《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第77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舨,第6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214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2页。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8页。
    [4]《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1页。
    [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0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页。
    [4]《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2页。
    [1]《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79页。
    [2]《邓小平年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50页。
    [3]董树伟等《邓小平就业思想探析》,《兵团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52页。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16页。
    [3]《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4页。
    [1]《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8-509页。
    [2]《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0-512页。
    [1]《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135页。
    [1]《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0页。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88页。
    [3]王金水《江泽民就业决策思想探析》,《江西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7月第3卷第4期。
    [1]江泽民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人民日报》1998年5月15日。
    [2]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三中会全会上讲话》,人民网“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
    [3]江泽民在江西视察时的讲话1995年3月23日
    [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135页。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
    [2]同上。
    [3]同上。
    [4]同上。
    [5]同上。
    [6]同上。
    [8]同上。
    [1]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1997年9月22日。同
    [1]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40页。
    [2]庇古《失业论》,伦敦,1933年版,第252页。
    [1]庇古《失业论》,伦敦,1933年版,第252页。
    [1]参阅弗里德曼《货币政策的作用》,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第48页。
    [1]史及伟等《中国式充分就业与适度失业率控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8页。
    [2]同上
    [1]《国家人口计生委称2033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峰值》,《新京报》2007年1月12日。
    [2]史及伟等《中国式充分就业与适度失业率控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0-193页。
    [2]《以创业促就业:代表委员热议大学生就业》,中青在线-创业频道200年3月有11日。
    [3]《经济日报》2004年3月19日。
    [4]胡鞍钢等《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第248页。
    [1]参阅《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128页。
    [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3]蔡昉《人口与劳动白皮书2006.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1]邹民生等《中国正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就业问题》,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19日。
    [1]曲顺兰《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1]杨宜勇《2008年中国就业形势预测及其对策建议》,中国网2008年3月21日。
    [2]《田成平:中国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压力越来越大》,中新社2007年2月27日。
    [1]参见张车伟《劳动供求关系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陈佳贵《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192页。
    [1]曲顺兰《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50-55页。
    [2]胡鞍钢《如何看待中国人口国情》,贾政《论剑:新视野下中国大战略(大国之路与中国崛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148页。
    [3]《发展回顾系列报告之三:就业规模持续稳步扩大》,http://www.youth.cn,2007年10月9日。
    [1]李亚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低》,新华网2007年2月26日。
    [2]季谭《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1月2日。
    [3]《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呈新特点》,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2008年2月21日。
    [4]《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呈新特点》,中国教育在线就业频道2008年2月21日。
    [1]黄冲《大学生就业难是人才和市场不匹配》,中国侨网2008年2月29日。
    [1]《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关键在攻克难点问题》,《光明日报》2008年3月1日。
    [1]曲顺兰《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1]袁志刚等《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117页。
    [1]袁志刚等《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213页。
    [1]邹民生等《中国就业问题:超越经济的全面挑战》,《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19日。
    [2]喻桂华等《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新华文摘》,2004年第23期。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有关数据计算所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27页。
    [2]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0-201页。
    [3]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关键何在》,《文汇报》2008年3月2日。
    [1]许雪毅《解读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布局》,《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3月25日。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计算所得,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页。
    [2]张力《技能型劳动者将成中国就业主体》数据计算所得,《人民论坛》2006年第1期。
    [3]王洋《劳动保障部称每年1200万城镇人口不能安排就业》,新民网2007年6月14日。
    [1]郑功成《就业:为何跟不上GDP增速?》,《人民日报》2006年8月28日。
    [1]史及伟等《中国式充分就业与适度失业率控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06-311页。
    [1]汤敏《科学发展观与就业》,2004年4月在“绿色中国“第三届论坛上的发言。
    [1]汤敏《科学发展观与就业》,2004年4月在“绿色中国“第三届论坛上的发言。
    [2]《胡锦涛在青海考察工作时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6日。
    [3]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1]胡锦涛《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3年7月2日。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第1版。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2]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05年4月4日。
    [3]同上。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2]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年6月27日。
    [3]丰子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专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114-116页。
    [1]参阅吴晓俊等《实现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
    [1]夏普、雷吉斯特、格里米斯《社会问题经济学(第十三版)》,郭庆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第282页。
    [1]参阅郭学斌《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就业难题与对策》,《就业与保障》2005年第11-12期。
    [1]葛延风《用社会救济代替失业保险》,经济日报1998年1月1日。
    [2]参阅: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306页。
    2.姚裕群《走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84-385页。
    [1]张鹏《从就业结构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2005年第6期。
    [2]王涛《服务业是拉动就业的引擎》,《中国财经报》2007年5月16日。
    [1]王涛《服务业----拉动就业的引擎》,《中国财经报》2007年4月14日。
    [2]邹民生等《中国就业问题:超越经济的全面挑战》,《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15日。
    [1]周天勇《就业与社会和谐取向的经济发展》,《浙江金融》2006年第10期。
    [1]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阳黔在中国(重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的演讲,2007年11月26日。
    [1]参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7理论热点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6-28页.
    [1]杨治等《经济结构的进化与城市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王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乡镇经济》2005年第1期。
    [1]赵国鸿《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11-212页。
    [1]王传荣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就业的规律性特征》,《世界经济》2005年第8期。
    [1]马宏伟等《对话录:使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人民日报》2008年1月15日。
    [1]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2]同上。
    [3]同上
    [1]周中林《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时代》2006年第34期。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5.《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6.《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7.《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8.《邓小平文选》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0.《江泽民文选》第1-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4.袁志纲等《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山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15.杨宜勇《中国转轨时期的就业问题》,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16.胡鞍钢等《扩大就业与挑战失业-中国就业政策评估(1949-2001)》,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17.樊纲《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版。
    18.史及伟等《中国式充分就业与适度失业率控制研究》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9.蔡昉《人口与劳动白皮书2006.NO.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0.陈佳贵《2007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21.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就业与发展---中国失业问题与就业战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2.姚裕群《走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3.曲顺兰《就业再就业财税政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年版。
    24.郭继严《2001-2020年中国就业战略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年版。
    25.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26.罗润东《当代就业问题透视》,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27.罗润东《中国劳动力就业-从转轨经济到知识经济》,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邓大松等《失业对策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版。
    29.刘燕斌《面向新世纪的全球就业》,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30.袁志纲《中国就业报告(1978-2000)》,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版。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版。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2》,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年版。
    34.本书编写组《科学发展观干部学习读本》,红旗出版社2006年版。
    35.本书编写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年版。
    36.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党建读物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07年版。
    37.本书编写组《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38.冯兰瑞《劳动报酬与就业》,中国展望出版社1982年年版。
    39.林毅夫《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0.贾立政《论剑:大国之路与中国崛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41.曾湘泉《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5-2006面向市场的中国就业与失业测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夏杰长等《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3.程连升《中国反失业政策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4.吕学静《各国失业保险与再就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版。
    45.杨河清《劳动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夏杰长等《增长:就业与公共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7.游均《2005年中国就业报告》,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版。
    48.李强等《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9.冯煜《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50.龚莉《就业和社会保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51.曾繁华《隐形就业新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2.姚裕群《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3.陈秋华等《体制转换、结构变迁与就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版。
    54.李薇辉等《劳动经济问题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5.赵建国等《城市就业问题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56.王延中《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57.潘光军《中国就业问题的宏观经济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8.厉以宁等《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59.宋光超《失业及其治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60.张抗私等《就业与和谐社会发展》,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61.魏礼群《中国农民工调查》,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62.林毅夫《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63.李炳炎《共同富裕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4.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2007理论问题面对面》,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5.[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6.[美]霍利斯·钱纳里等《发展的型式1950-19709,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7.[美]萨尔·D·霍夫曼《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8.[法]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69.[苏]Ⅱ·A·柯斯津《苏联劳动力资源》,劳动人事出版社1984年版。
    70.[英]德里克·博斯沃思《劳动市场经济学》,劳动人事出版社1984年版。
    71.[英]德里克·博斯沃思《劳动市场经济学》,劳动人事出版社1984年版。
    72.[美]萨谬尔森《经济学(第十二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版。
    73.[美]弗里德曼《通货膨胀与失业》,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74.[美]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袁红春《西方失业理论综述》,《经济学动态》2000年第5期。
    2.邹民生等《中国就业问题:超越经济的全面挑战》,《上海证券报》2007年3月19日。
    3.潘石《“所有制偏好论”:国企改革深化的理论障碍》,《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关键何在》,《文汇报》2008年3月2日。
    5.许雪毅等《解读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布局》,《瞭望新闻周刊》2008年3月25日。
    6.张力《技能型劳动力将成中国就业主体》,《人民论坛》第1期。
    7.汤敏《科学发展观与就业》,“绿色中国”第三届论坛2004年4月。
    8.乔榛《马克思主义失业理论与中国就业体制》,《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9.李黎明《对马克思的失业理论与我国失业现象的再认识》,《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月第18卷第1期。
    10.丛松日《从市场经济共性的角度把握马克思的失业理论》,《辽宁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
    11.郑仁泉《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的再认识》,《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2年10月第33卷第3期。
    12.刘兰《西方失业理论的最新发展及启示》,《经济纵横》2004年第1期。
    13.余淑均《西方失业理论与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及治理》,《武汉大学科技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4卷第1期。
    14.赵红等《西方失业理论和就业对策给我们的启示》,《发展论坛》2001年第8期。
    15.陈银娥《西方失业理论的最新发展》,《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4期。
    16.孟会涛《就业公平与和谐社会》,《科技信息》2007年第16期。
    17.石超明《就业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路径分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60卷第5期。
    18.刘庆唐《试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就业战略》,《北京市计划劳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4卷第1期。
    19.郭学斌《和谐社会目标下的就业难题与对策》,《就业与社会保障》2005年第11-12期。
    20.吴晓俊《实现充分就业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第4期。
    21.田成平《西方失业理论的最新发展》,《党建研究》2006年第11期。
    22.杨作书《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求解就业难题 构建和谐社会》1999年第4期。
    23.孙祖芳《西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借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月第15卷年第1期。
    24.乔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方法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的比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
    25.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促进充分就业 构建和谐社会----南京市劳动就业状况的调整与思考》,《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26.李雪《论和谐社会的充分就业战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9月第7卷第5期。
    27.刘莉《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解决好就业问题》,《陕西省行政学院 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5月第20卷第2期。
    28.张建伟等《扩大就业的对策:基于科学发展观的思考》,《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3月第5卷第2期。
    29.刘洋《论充分就业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特区经济》2006年3月。
    30.郑斯林《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求是》2004年第18期。
    31.张秀英《扩大就业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理论探索》2007年第3期。
    32.周天勇《就业与社会和谐取向的经济发展》,《浙江金融》2006年第10期。
    33.邹升平《二元经济条件下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维》,《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第11期。
    34.王海波《对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原因的分析》,《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4期。
    35.刘瀑《产业发展的就业效应研究文献述评》,《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4期。
    36.程永宏《服务业比重与失业率的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
    37.段叶青《充分就业与与新工业模式论》,《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4期。
    38.赵建国《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改革》2002年第1期。
    39.宋湛《影响我国非农产业就业的三种效应》,《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4期。
    40.王海波《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改革》2008年第1期。
    41.高煜《我国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现实问题:1978-2006》,《改革》2008年第1期。
    42.王海波《对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原因的分析》,《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4期。
    43.刘旭日《我国失业治理对策中的悖论及反思》,《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44.张永鹏《无就业增长的解决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45.崔友平《技术进步促进就业的理论及政策建议》,《经济学动态》2007年第4期。
    46.刘国光《十七大重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体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8年第1期。
    47.喻桂华等《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第9期。
    48.江小涓《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49.李文花等《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50.田成平《中国就业工作面临五大问题 压力越业越大》,中新社2007年2月27日。
    51.周天勇《2008年就业形势会更加严峻》,《中国经济日报》2008年2月18日。
    52.张力《技能型劳动力将成中国就业主体》,《人民论坛》2006年第1期。
    53.越泉勇《国有资产流失的原因及其治理研究》,《职业圈》2007年第5期。
    54.杨宜勇等《我国扩大就业潜力的对策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07年第6期。
    55.王洋《每年1200万城镇人口不能安排就业》,新民网2007年6月14日。
    56.朱晓青《现代服务业的特性》,《中国财经报》2007年6月19日。
    57.信长星《制定促进就业战略须着眼于和谐》,《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日。
    58.张永鹏《无就业增长的解决对策》,《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59.伞峰《就业、收入、税收:扩大居民消费三个着力点》,《上海证券报》2007年11月15日。
    60.张永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就业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人民网-理论频道2008年3月19日。
    61.汤涌《公务员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中国青年报》2006年3月6日。
    62.王传荣等《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就业的规律性特征》,《世界经济》2005年第8期。
    63.王智勇《弹性:就业政策的取向》,《中国财经报》2006年5月30日。
    64.程亚文《发展农村农业突破二元结构是关键》,《新京报》2008年3月8日。
    65.厉以宁《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关键何在》,《文汇报》2008年3月2日。
    66.张小健《我国就业形势任务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渠道》,国研网2006年6月2日。
    67.李亚杰《中国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持续走低》,新华网2007年2月26日。
    68.韩康《农村就业转移增长的困境》,《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3月27日。
    69.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我们该选择什么样的就业政策》,《中国财经报》2005年5月24日。
    70.许剑毅等《中国行进在生产率与就业的跷跷板上》,《中国财经报》2006年8月29日。
    71.柯象中《低成本就业是公共产品》,《中国财经报》2006年4月20日。
    72.王涛《服务业:拉动就业的引擎》,《中国财经报》2007年4月14日。
    73.杨宜勇《2008年中国就业形势预测及其对策建议》,中国网2008年3月21日。
    74.都阳《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形势及其展望》,中国网2007年3月4日。
    75.夏杰长《充分就业与构建和谐社会》,《中国金融》2005年第5期。
    76.崔同《根本解决就业问题须创新思绪》,《海南日报》2006年8月30日。
    77.周天勇《解决中国就业问题关键在于制度和政策的调整》,《经济界》2007年第2期。
    78.周天勇《扩大政府就业政府减费是关键》,《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7月5日。
    79.匡家在《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从增长带动就业到就业和增长的协调》,《国民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
    80.杨宜勇《千方百计扩大再就业》,《文汇报》2002年9月24日。
    81.周天勇《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弹性相悖的矛盾的思考》,《经济纵横》2006年第4期。
    82.张鹏《从就业结构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当代经济》2005年第6期。
    83.何大安《产业运行格局与就业结构变动》,《经济学家》2006年第3期。
    84.胡鞍钢《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若干看法》,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2007年5月18日。
    85.王少男《注重提高素质 鼓励自主创业-访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车伟》,《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11月15日。
    86.王智勇《高校毕业生应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区域?》,《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19日。
    87.张力《政府和高校如何促进毕业生就业》,《科学时报》2008年3月26日。
    88.黄冲《我们不能限制大学生就业的去向》,《中国青年报》2008年2月29日。
    89.张丽宾《论我国就业保障的制度化安排》,《经济研究参考》2007年第45J-1期。
    90.仲立《提高就业能力》,《中国财经报》2005年10月25日。
    91.董志强《结构性失业理论及其对中国失业现状的解释》,《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2月第15卷第1期。
    92.夏杰长《马克思的劳动就业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突破》,《当代经济研究》1999年第8期。
    93.姚林香《统筹城乡就业的财政政策选择》,《财政研究》2007年第9期。
    94.罗发海《邓小平就业思想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27卷第3期。
    95.许经勇《论凯恩斯的就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经济评论》2000年第4期。
    96.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政策动向课题组《就业压力持续增长 破解世纪难题》,《中国证券报》2007年5月22日。
    97.丁承学《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问题探析》,《当代经济》2007年6月第15期。
    98.马宏伟等《对话录:使劳动者成为创业者》,《人民日报》2008年1月15日。
    99.杨国顺《浅谈西方失业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分析》,《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0.张圣兵《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27卷第3期。
    101.李爱萍《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与科学发展观》,《求实》2005年第1期。
    102.胡德巧《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就业工作》,《宏观经济管理》2004年第7期。
    103.顾昕《单位福利社会主义与中国的“制度性失业”》,《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8年年第4期。
    104.郑杭生《建立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利益的长效机制》,《人民日报》2005年7月19日。
    105.王涛《服务业----拉动就业的引擎》,《中国财经报》2007年4月14日。
    106.王波《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乡镇经济》2005年第1期。
    107.曹英《推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立法》,《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3月18日。
    108.周中林《我国对外劳务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业时代》2006年第34期。
    109.师春苗等《毛泽东就业思想初探》,《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第1期。
    110.吴中宇《毛泽东就业保障思想研究》,《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7月第23卷第4期。
    111.彭斌等《关于邓小平解决失业问题思路的探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1月第2卷第4期。
    112.石超明等《邓小平就业理论及其现实意义》,《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3期。
    113.罗发海《邓小平就业思想探析》,《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27卷第3期。
    114.董树伟等《邓小平就业思想探析》,《兵团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15.王金水《江泽民就业决策思想探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2月第3卷第4期。
    116.刘庆唐《邓小平就业理论的基本观点与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重庆工学院学报》2002年6月第16卷第3期。
    117.李青《毛泽东邓小平就业思想研究》,《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22卷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