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的这篇文章主要是对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展开研究,同时在这个基础之上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与《三经新义》的关系给我们的一种印象就是:王安石用来指导变法的著作《三经新义》好像有些沦为变法的政治宣传资料之嫌,其学术成就也就可想而知了。
     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内圣外王并重的体系:既将德性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注重对功利主义的追求,这是王安石哲学思想体系的一个本质特点。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是以“道”为本体的思想体系,王安石提出了“法其意”和“道之全”的思想。“法其意”就是要效法其精神实质,所以形式上可以而且必然与先王不同,王安石以此强调了“变”的思想。“道之全”与理学家以五常为道本体的体系有很大不同,王安石以“道之全”的思想为指导主张公开吸收佛道诸子百家的思想,王安石从“惟理之求”和“合吾心者”的标准出发,挣脱了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因而王安石所确立起的道不仅仅包括了一些道德伦理的内容,而且还有功利主义的因素。王安石的道本体作为最高的范畴表现在万物之中的人身上,就是人性。与王安石的道本体相对应,王安石人性论的内涵中既有德性的一面,又有智性的一面。德性是道德心性修养的根据,智性是外在事功的依据。所以,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本质上是一个内圣外王兼重的思想体系,与理学家偏重内圣的思想体系有很大的不同。
     王安石哲学思想重视内在修养和功利主义的特性必然要在适当的时候以外王的形式体现出来,而王安石变法正是王安石哲学思想外王实践的形式,这个形式又是通过《三经新义》这个媒介将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所以,王安石哲学思想是“本”,这个“本”在注释《三经新义》的过程中将其思想贯彻和体现了出来。所以《三经新义》主要体现了王安石的哲学思想,在学术上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当然作为变法期间颁布的《三经新义》因政治环境的影响不免打上了为变法服务的色彩,也出现了一些与王安石哲学思想不相协调的因素。主要表现为用《字说》的解字方式来训释经典,因而造成了穿凿和形式主义的弊病。但是简单地将其等同于为变法服务的工具则是不合实际的。
I mainly study philosophic thoughts of Wang Anshi and the New Meanings on Three Classics in my thesis, and make an inquiry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The impres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ilosophic thoughts of Wang Anshi and the New Meanings on Three Classics is: Wang Anshi used the New Meanings on Three Classics to guide the reform, so the book seems to be suspicion of political propaganda materials, and its academic achievement can not be high.
     However, in my opinion, Wang Anshi’s philosophy is a system with“a saint inside and a king outside”, putting the virtues in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without neglecting the pursuit of utilitarianism, which is the essential feature of Wang Anshi’s philosophy system. Wang Anshi’s philosophy is a system of thought which based on“Tao”. Wang Anshi proposed the thinking“Fa Qiyi”and“whole Tao”.“Fa Qiyi”is to follow the example of foresages’spirits.So form may be and must be different from foresages’spirits.Wang Anshi emphasized thoughts of“transformations”.“Whole Tao”is quite different from Neo-Confucian’s“Wuchang Tao”. Wang Anshi’s“whole Tao”thinking advocated the absorbing Buddhism and other thoughts openly. Wang Anshi started from the standard“only pursuit reasonable things”and“combine my heart”, which freed him from the shackles of a number of laws. So Wang Anshi’s Tao, not only include a number of moral and ethical contents, but also utilitarian elements. The highest expression of Wang Anshi’s Tao on the body of the human is human nature. Correspond to Wang Anshi's Tao, Wang Anshi's theory of human nature has two sides, one is virtue and another intellectual. Virtue is the base of moral self-cultivation, and intellectual is the base of external utilitarian. So Wang Anshi’s philosophy a system with“a saint inside and a king outside”, which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Neo-Confucian’s thoughts which only focusing on inside. Wang Anshi’s philosophy with focus of inside cultivation and outside utilitarian is bound to show its“king form”on proper time. And his reform could be regarded as a practice of these thoughts. The New Meanings on Three Classics works a media linking these two. Therefore, Wang Anshi’s philosophy is the“root”, and the“root”is showed and practiced when he made the notes for The New Meanings on Three Classics. So the New Meanings on Three Classics mainly reflects Wang Anshi’s philosophy.and also obtains important achievements in academic research. Of course, The New Meanings on Three Classics was published during the political reform; due to the impact of 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it gives serves to reform and there has some thoughts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Wang Anshi’s philosophy. It mainly indicates that the way of Zishuo’s explaining interpreted classics,which causes disadvantages of giving a fartched interpretations.
引文
①永瑢、纪昀等:《四库全书总目·经部》,《四库全书》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32页。
    ②皮锡瑞:《经学通论》四《春秋·论杜预专主左氏似乎春秋全无关系无用处不如啖赵陆胡说春秋尚有见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73~74页。
    ③韩愈:《原道》,《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74页。
    ①韩愈:《原性》,《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75页。
    ②侯外庐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1页。
    ③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安定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页。
    ④黄宗羲、全祖望:《宋元学案·泰山学案》附录,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01页。
    ⑤石介:《尊韩》,《全宋文》第29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04页。
    
    ①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89~3090页。
    ②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二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91页
    ③晁公武:《郡斋读书后志》,《四库全书》第67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页。
    ①(宋)佚名:《靖康要录》卷四,《四库全书》第329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九《与金堂谢君书》,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13页。
    ③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1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4页。
    
    ①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94~895页。
    ②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64~165页
    ①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②方健:《范仲淹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72页。
    ③钱穆:《初期宋学》,《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④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第四卷上),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423页。
    ⑤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31页。
    ⑥张广保:《经世致用:荆公新学对经学原典精神的复归》,《经学今诠续编》,《中国哲学》第二十三辑,姜广辉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00页。
    ①金春峰:《概论理学的思潮、人物、学派及其演变和终结》,《求索》1983年第3期,第31页。
    ②刘泽华、张分田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隋唐宋元明清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2页。
    ③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2~293页。
    ①参见杨天保:《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1021—106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章。
    ②肖永明:《荊公新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理论特点》,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月第14卷第1期,第22页。
    ①参见肖永明:《荊公新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理论特点》,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月第14卷第1期,第26~27页。
    ①魏明福:《王安石与老子哲学》,《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3期,第39页
    ①魏明福:《王安石与老子哲学》,《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3期,第39页
    ②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③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2~3页。
    ④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8页。
    ⑤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34页。
    
    ①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8页。
    ②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19页。
    ①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2页。
    ②肖永明:《王安石的本体论建构及其特点》,《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0页。
    ③范立舟、徐志刚:《论荆公新学的思想特质、历史地位及其与理学之关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40卷第3期,第90页。
    
    ①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23页。
    ②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23页。
    ①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77页。
    ②肖永明:《王安石的本体论建构及其特点》,《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0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4~325页。
    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4页。
    ①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29页。
    ②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0页。
    ②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74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2页。
    ①王安石:《答曾子固书》,《全宋文》第64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121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版,第312页。
    ③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第29页。
    ④杨时:《龟山集》,《四库全书》第11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⑤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2页。
    ⑥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08页。
    ①邓广铭:《邓广铭治史丛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页。
    ②漆侠:《宋学的发展与演变》,《文史哲》,1995年第1期,第11~12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40页。
    ①朱熹:《杂学辩·苏黄门老子解》,《朱子全书》第二十四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0页。
    ②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51页。
    ③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53页。
    ④王安石:《答曾子固书》,《全宋文》第64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百三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60页。
    ②参见魏明福:《论王安石兼收并蓄的思想特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4期,第43页。
    ③朱弁:《曲侑旧闻》,《四库全书》第86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版第281页。
    ②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页。
    ③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4页。
    ④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页。
    ①杨时:《龟山集》,《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4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页。
    ①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9页。
    ②王安石显然也将“圣王之道作为儒学的真精神,把经学传习作为儒学的存在形式,把儒学创始人孔子看作是古代圣王之道的继承者”(李祥俊:《王安石的儒学人物评价及其道统观》,《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第12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3页。
    ①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四库全书》第67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5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405页。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阴阳义》,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457页。
    ④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74页。
    ⑤韩琦:《文正范公奏议集序》,《全宋文》第40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⑥韩琦:《论黑气蔽日及风雨寒暑变异疏》,《全宋文》第40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8页。
    ①富弼:《论灾异而非时数奏》,《全宋文》第28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5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版,第287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版,第370页。
    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版,第355页。
    ⑤有关“三不畏”的考证请参见邓广铭先生的文章《论王安石的“三不畏”精神》,载于《邓广铭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1~212页。
    ①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补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46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399页。
    
    ①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页。
    ②马振铎:《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6页。
    ①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3页。
    ②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54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一,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23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3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62页。
    ⑥从理学范畴的范畴的发展看,无论是张载,还是二程,都没有系统论述理气关系。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蒙培元:《理学范畴系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①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
    ②朱熹:《朱子文集》卷四九。
    ③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页。
    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6页。
    ⑤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8页。
    ⑥彭耜:《道德真经集注》卷十一。
    ①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②马振铎先生就认为元气先产生阴阳再产生冲气,参见马振铎先生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82页,
    ①欧阳修:《送廖倚归衡山序》,《全宋文》第34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6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2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0页。
    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283页,
    ①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3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1~282页。
    ③耦对引起变化的方式有两种,即相生与相克,这是由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引申而来。
    
    ①张祥浩、魏明福:《王安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2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1页。
    
    ①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②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原性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6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6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6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6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5页。
    ②钱穆:《初期宋学》,《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③蒋义斌:《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排佛反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5页。
    ④蒋义斌:《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排佛反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46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7~318页。
    ②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2页。
    ③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页。
    ④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3页。
    ⑤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30页。
    ⑥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0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页。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2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92页。
    ④程颢、程颐:《遗书》卷二十二,《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0页。
    ⑥朱熹:《答郑子上》,《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版,第2876页。
    ⑦朱熹:《朱子语类》卷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
    ①王安石:《性论》,《全宋文》,第65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②贺麟:《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7页。
    ③刘成国:《荆公新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第136~137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8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7~318页。
    ①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②张祥浩、魏明福:《王安石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3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86页。
    ①杨国荣:《宋明思想和中华文明》,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②杨国荣:《宋明思想和中华文明》,学林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151页
    ③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313页。
    ④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10页。
    
    ①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10页。
    ②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5页。
    ③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8页。
    ④陈来:《宋明理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6页。
    ⑤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十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1~392页。
    
    ①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页。
    ②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08页。
    ①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8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3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4页。
    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94页。
    
    ①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1页。
    ②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6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6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08页。
    
    ①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1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95页。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100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6页。
    ②漆侠:《宋学的发展与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86页。
    ③冯友兰:《新世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4页。
    ①冯友兰:《新世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54页。
    ②程元敏:《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88页。
    ①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上说:“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无其世,虽贤弗行矣。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第1—2简)”(转引自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7页)
    ②梁涛:《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53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3~314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4页.
    ③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9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0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8~319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9页。
    ④邱汉生:《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4页。
    ⑤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95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01页。
    ②杨泽波:《孟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1~222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66页。
    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89页。
    ①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333页。
    ②孟子的性命相分与郭店楚简天人相分实质上是一致的,因为性命与天人是分别相对应的,将自主性的性归之于人,而将受外在限制的命归之于天。因此,孟子的性命分殊实际上是对郭店楚简中所提出的天人相分思想的继承。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1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5~26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46~347页。
    ②有关辨义行权的讨论参见杨倩描的《王安石〈易〉学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七章第三节。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19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0页。
    ③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①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7页。
    ①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92~293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2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0页。
    ③王安石:《答曾子固书》,《全宋文》第64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20页。
    ④王安石:《进戒疏》,《全宋文》第63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⑤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08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4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6页。
    ①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4页。
    ②参见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98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2页。
    ④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6页。
    ⑤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0页。
    ⑥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第二十一下,《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74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6页。
    ②程颢、程颐:《河南程氏外书》卷一二,《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27页。
    
    ①参见余英时:《宋明理学与政治文化》,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版,第97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5页。
    ③李祥俊:《王安石学术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1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10页。
    ②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3页。
    ③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一八,《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87页。
    ④二程也非常重视心的作用,如程颐说:“心一也,有指体而言者,寂然不动者是也。有指用而言者,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是也。”(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09页)心通天下,当然是无限量的了,可以与天地并立,“此心即与天地无异,不可小了它”(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2页)。“特别主张心与天地无异,无限夸大心的作用,不更是主观唯心主义吗?然而人们都不说程颐是主观唯心主义者,其原因是他把心看成是理‘主于心’的表现,从属于理。所以尽管有无限夸大心的作用的地方,仍然是客观唯心主义。这个道理,也完全适用于程颢。”(刘象彬:《二程理学基本范畴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9~120页)
    ⑤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50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3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2页。
    
    
    ①王安石:《性论》,《全宋文》第65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70页。
    
    ①杨时:《龟山集》,《四库全书》第11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272页。
    ②转引自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673页。
    ①朱熹:《吕氏家塾读诗记后序》,《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3970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30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6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6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72页。
    ③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30~231页。
    ②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67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64页。
    ④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49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88页。
    ②王应麟:《困学记闻》卷三,《四库全书》第85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46页。
    ④脱脱等:《宋史》卷四二八,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2742页。
    ⑤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48页。
    ①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9~70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第75页。
    ③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0页。
    ④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82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31页。
    ②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68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1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3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1页。
    ③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7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43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45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7页。
    ④方笑一说:“汉儒以美刺讽喻说诗,《诗大序》将《诗经》(尤其是《国风》)视为先王‘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工具,《小序》正集中体现了这种诠释原则。”(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6页。
    ②唐莫尧:《诗经新注今译》,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版,第44页。
    ③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82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7页。
    ⑤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50页。
    ①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53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二)——诗经》,“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306页。程元敏在辑录此段的结尾注明乃引自《扪虱新话》卷一页三—四,但是《扪虱新话》中不曾有这段话,倒是在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二十三中可以找到这段话。
    
    ①苏东天:《诗经辨义》中《写在前面》第2页,浙江古籍出版书出版1992年版。
    ②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5页。
    ①虽然《字说》的成书年代较晚,但是王安石的《字说》的未刊稿应当出现在《三经新义》之前(参见张宗祥:《王安石〈字说〉辑》《前言》,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所以本文认为《字说》对《三经新义》实际影响是成立的。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28~429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36页。
    ④张宗祥:《王安石〈字说〉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①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3页。
    
    ①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66页。
    ②倪氏:《经锄堂杂志》,转引自张宗祥《王安石〈字说〉辑》,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71页。
    ③叶大庆:《考古质疑》,《四库全书》第85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①陆游:《老学庵笔记》,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16页。
    ②邱汉生:《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页。
    ③邱汉生:《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29页。
    ④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6页。
    ⑤邱汉生:《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2页。
    ⑥杨伯峻:《孟子译注》,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6页。
    ①李英华:《先秦民本论与古希腊民主思想的比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3期,第122页。
    ②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8页。
    ③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④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四库全书》第7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64页。
    ①脱脱等:《宋史》卷三百四十五,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8749页。
    ②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0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402页。
    
    ①参见金生杨:《论王安石〈淮南杂说〉中的异志思想》,《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②李衡:《周易义海撮要》,《四库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③李衡:《周易义海撮要》,《四库全书》第1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83页。
    
    ①(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十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8页。
    ②(宋)程颢、程颐:《二程遗书》卷十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50页。
    ③杨倩描:《王安石〈易〉学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0页。
    ①马永卿:《元城语录》,中华书局1985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0页。.
    ②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八,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6803~6804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75~76页。
    ①林之奇:《尚书全解》,《四库全书》第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66页。
    ②杨仲良:《续资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九,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919~1920页。
    ③林之奇:《尚书全解》,《四库全书》第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34~535页。
    ④脱脱等:《宋史·陆佃传》卷三百四十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917页。
    ①黄以周:《续资治通鉴长编补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346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1版,第97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76页。
    ②王安石:《进戒疏》,《全宋文》第63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84页
    ④杨仲良:《长编纪事本末》卷六六《三司条例司》,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0~2131页。
    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444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5~336页
    ②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37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29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90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2~23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93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99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128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90页。
    ②以上三引分别见于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77页、464页、55页。
    ③邱汉生:《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7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55页。
    ⑤邱汉生:《诗义钩沉》,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547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11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41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39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43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45~346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88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562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103~104页。
    ③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24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84页。
    ②魏了翁:《鹤山大全集》卷一〇五,四部丛刊本。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95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3页。
    ②卫湜:《礼记集说》,《四库全书》第1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664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2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84页
    ①参见陈植锷:《北宋文化史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二章第五节。虽然谁最先探讨性命之学的问题一直有争议,但是我们却可以肯定的是王安石与洛学派代表人物二程都是较早重视性命之学的学者。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88页。
    ③王太岳:《四库全书考证》,《四库全书》第149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05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77~278页
    ②转引自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01页。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01页。
    ④转引自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17页
    ⑤转引自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331页。
    ⑥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57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16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17页。
    ②从表面上来看,王安石对天道的解释是从天的运行情况来说的,是偏重自然之天道,而非哲学本体论上的天道。但是我们从后文可知,“辨物则知善之为善,推而上之,可以至于天道,则圣人之能成矣”,上知天道就能成圣人,而圣人是道德方面达到高深境界的人。可见,王安石的天道具有自然之道和道德之道的双重意义。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42页。
    ④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1页。
    ①王安石还有“辨事”一说,他说:“欲善其事,必先善其行;善行宜以德,不宜以伪,直内则所以为德也;直而不正,非所以为德。正然后能守法,守法则将以行之;行之则宜辨事,辨事则吏治所成终始也。”(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61页)此处之辨事主要是指找出事物的规律。
    ②转引自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85页。
    ③孙诒让:《周礼正义》第6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628页。
    ④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70页。
    ⑤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670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90页。
    ②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53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52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63页。
    ②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76页。
    ③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469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77页。
    ⑤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81页。
    ⑥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82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68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66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405页。
    
    ①魏了翁:《鹤山大全集》卷一〇四,四部丛刊本。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202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81~382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三)——周礼》,“国立编译馆”1987年版,第382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305~306页。
    ①董仲舒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出阳,为暖以生之;地出阴,为清以成之。不暖不生,不清不成。然而计其多少之分,则暖暑居百而清寒居一。德教之与刑罚犹此也。故圣人多其爱而少其严,厚其德而简其刑,以此配天。”(董仲舒:《春秋繁露·基义篇》,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第481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04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76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00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24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27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26页。
    ⑤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75页。
    ①转引自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31页。
    ②曹魏时,卫觊上书,说:“刑法者,国家之所贵重,而私议之所轻贱。”转引自郭建《五行六典——刑罚与法制》,长春出版社2008年版,第18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04页。
    ①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17~3618页。
    ②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五,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20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08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225页。
    ③脱脱等:《宋史·苏轼传》卷三百三十六,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810页。
    
    ①脱脱等:《宋史》卷二零一,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006~5007页。
    ②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544页。
    ③脱脱等:《宋史》卷三百二十七,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542页。
    ①陈亮:《人法》,《全宋文》第279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355页。
    ②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后志》,《四库全书》第67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85页。
    ③吕锡琛:《经典诠释的向度与中国哲学的理论重建》,《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第69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89页。
    ①林之奇:《尚书全解》,《四库全书》第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40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55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54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55页
    ⑤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37页。
    ①苏轼:《东坡书传》卷十二,《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413页。
    ②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蜀记》所载,《二十五史》,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1177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46页。
    ①林之奇:《尚书全解》,《四库全书》第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20页。
    ②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57页。
    ③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06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50页。
    ⑤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50页。
    ⑥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51页。
    ⑦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64页。
    ⑧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九,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057页。
    ①明马明衡:《尚书疑义》,《四库全书》第6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190页。
    ②孔安国、孔颖达在此处的断句是:“矧惟若畴圻父,薄违农父?若保宏父定辟,……”(孔安国、孔颖达《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559页)
    ③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七八,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987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79页。
    ②林之奇《尚书全解》,《四库全书》第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20页。
    ③史浩:《尚书义讲》,《四库全书》第5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33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120页。
    ⑤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4页。
    ⑥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475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121页。
    ②林之奇:《尚书全解》,《四库全书》第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88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73页。
    ④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73页。
    ①王应麟:《困学纪闻》,《四库全书》第85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3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39页。
    ①苏轼:《东坡书传》,《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91~92页。
    ②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2页。
    ③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45页。
    ①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45页。
    ②程元敏辑:《三经新义辑考汇评(一)——尚书》,“国立编译馆”1986年版,第68页。
    ③林之奇:《尚书全解》,《四库全书》第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6~227页。
    ④林之奇:《尚书全解》,《四库全书》第5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⑤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60页。
    ⑥脱脱等:《宋史》卷一百五十六,《选举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36页。
    ①苏轼:《东坡书传》卷八,《丛书集成初编》,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236页。
    ①李之鉴:《王安石哲学思想初探》,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
    ②熊凯:《近十年来的荆公新学研究》,《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25卷第1期,第25页。
    ③杨柱才:《王安石的性命学说》,《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第42~47页。
    
    ①李俊祥:《王安石的儒学人物评价及其道德观》,《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第12~15页。
    ②柯昌颐:《王安石评传》,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49页。
    ①柯昌颐:《王安石评传》,商务印书馆1948年版,第50~51页。
    ①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207页。
    ①见本文《导论》三。
    ②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外书》卷十二,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34页。
    ①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十九,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47页。
    ②吕本中:《吕氏童蒙训》卷中,故宫珍本丛刊第344册,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第16页。
    ③杨时:《龟山集》,《四库全书》第1125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272页。
    ④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3101~3102页。
    ⑤晁说之:《嵩山文集》卷十四,四部丛刊本。
    ⑥朱弁:《曲洧旧闻》,《四库全书》第863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13页。
    
    ①林之奇:《拙斋文集》,《四库全书》第114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②黄震:《黄氏日抄》,《四库全书》第70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573页。
    
    
    ①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卷二三《?芾裥乱逄獯省罚牟看钥尽?
    ②朱熹著、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三零,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099页。
    ③吕陶:《净德集》,《四库全书》第109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①梁启超:《饮冰室合集》第七册《王荆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86页。
    
    ①胡适:《记李觏的学说》,《胡适文存》二集卷一,黄山书社1996版,第21页。
    ②漆侠:《王安石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227页。
    ①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②唐庆增:《王安石之经济思想》,《光华大学半月刊》第二卷第4期,1933年11月。
    ③邓广铭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辽西夏金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版。
    ④《中国史研究评述》2000年第10期。
    ⑤李晓:《论均输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⑥程念祺:《王安石变法的几个经济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①李金水:《王安石经济变法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04页。
    ②这两篇文章见贺麟《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①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88页。
    ②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93页。
    ③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97页。
    ④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97页。
    ⑤贺麟:《文化与人生》,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93页。
    
    ①李之鉴:《王安石“道有体有用”思想评论》,《平原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②马振铎:《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学思想》,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12页。
    ③刘成国:《荊公新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6版,第132页。
    ④刘成国:《荊公新学研究》,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6版,第134~135页。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②杨天保:《金陵王学研究——王安石早期学术思想的历史考察(1021——106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53页。
    ③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引言》,上海古籍出版书2008年版,第5页。
    ①魏明福:《王安石与老子哲学》,《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②刘固盛:《王安石学派的老学思想》,《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③尹志华:《王安石的〈老子注〉探微》,《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④蒋义斌:《宋代儒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其程朱学派的排佛反王》,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①见方笑一:《北宋新学与文学——以王安石为中心》,上海古籍出版书2008年版,第158~177页。
    1 (汉)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
    2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山东友谊出版社2001年版。
    3.(晋)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蜀记》。
    4 (唐)韩愈:《韩昌黎全集》,中国书店1991年版。
    5 (宋)李觏:《李觏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6 (宋)石介:《尊韩》,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全宋文》本。
    7.(宋)富弼:《论灾异而非时数奏》,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全宋文》本。
    8.(宋)王安石:《王文公文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9 (宋)王安石:《临川集》,四部丛刊本。
    10.(宋)王安石著、容肇祖辑:《王安石老子注辑本》,中华书局1979版。
    11.(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
    12.(宋)程颢、程颐:《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
    13.(宋)苏轼:《东坡书传》,中华书局1991年版,丛书集成初编本。
    14.(宋)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宋)吕本中:《吕氏童蒙训》,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16.(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后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四库本。
    17.(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18.(宋)晁说之:《嵩山集》,四部丛刊本。
    19.(宋)韩琦:《文正范公奏议集序》,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全宋文》本。
    20.(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1.张广保:《经世致用:荆公新学对经学原典精神的复归》,《经学今诠续编》,《中国哲学》第二十三辑,姜广辉主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02.金春峰:《概论理学的思潮、人物、学派及其演变和终结》,《求索》1983年第3期。
    103.葛金芳:《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评述》2000年第10期。
    104.李之鉴:《王安石“道有体有用”思想评论》,《平原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105.杨柱才:《王安石的性命学说》,《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第2期。
    106.李俊祥:《王安石的儒学人物评价及其道德观》,《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107.李祥俊:《王安石的儒学人物评价及其道统观》,《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7期。
    108.肖永明:《荊公新学的两个发展阶段及其理论特点》,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3月第14卷第1期,
    109.肖永明:《王安石的本体论建构及其特点》,《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110.李晓:《论均输法》,《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1期。
    111.程念祺:《王安石变法的几个经济问题》,《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12.范立舟、徐志刚:《论荆公新学的思想特质、历史地位及其与理学之关系》,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第40卷第3期。
    113.刘固盛:《王安石学派的老学思想》,《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114.尹志华:《王安石的〈老子注〉探微》,《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115.魏明福:《论王安石兼收并蓄的思想特征》,《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4期
    116.魏明福:《王安石与老子哲学》,《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3期。
    117.王书华:《二程对荊公哲学的批判》,《孔子研究》2004年第5期。
    118.金生杨:《论王安石〈淮南杂说〉中的异志思想》,《四川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19.熊凯:《近十年来的荆公新学研究》,《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25卷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