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琴师地位与功能的变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我国,京剧被非官方、非正式地称为“国剧”,表现出这一剧种在国内有特定的影响力与感染力。但是在京剧界有一个重要的群体,对京剧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却一直没有引起学界学者的重视,这个群体便是京剧的伴奏者。本文关注的就是这个在京剧研究界以及音乐学界都不太被重视的,带有较明显多专业特征的群体——京胡琴师,笔者结合自身求学经历,关注这一群体在专业或业余京剧界活动中表现出的功能与地位的变迁现象。笔者试图通过琴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活动观照其在不同历史环境中功能与地位发生的变化以及产生这类变化的可能原因。
     笔者认为对琴师影响力、功能和地位消解过程的关注和研究,既体现了在京剧总体历史研究中展开当前时期的研究,同时也关注了当前文化语境下京剧发展的新现象,是前人未曾关注过的领域,因此对这些新现象的研究具有明显的原创性意义,能够引发学者们对这一领域的学术关注和学术热情,而对这些新现象的探讨也正是京剧总体历史研究中带有探索目的的研究。由于这一问题同时涉及历时与共时的分析,并涉及琴师与专业演员、业余演员的整体研究,因此笔者通过“音乐文化诗学”模式,试图通过阐述传统与当下琴师功能机地位的变化现象,以此揭示琴师这样的乐人与京剧活动这样的事乐是如何受特定历史场域作用下的音乐社会环境中形成的特定机制影响、促成和支撑的,同时也试图寻找出乐人、机制环境与事乐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
     通过亲身经历以及实地考察,笔者主要关注了以上海地区为核心,并参考了全国的京剧琴师功能地位变化的状态,全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对相关研究对象、研究范畴进行界定与说明,第二至第五章通过对琴师在排练演出过程、教戏过程以及琴师传承过程中多方面行为及因素的分析,揭示出当前京剧发展的共性状态,描述出京剧琴师地位功能在当前京剧发展阶段所表现出的变化,第六章试图总结出琴师功能地位发生变化是受到了海派文化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商业性的冲击。
This paper focuses on Jinghu players, a minority group of musicians whom draw little attention from both Peking Opera research community and the music academia,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y often possess expertise in multiple area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changes in Jinghu players'function and status displayed in both professional and amateur Peking Opera activities. The author attempted to observe these changes through Jinghu players' specific activities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nd scrutinize the possible reasons behind.
     The author conducted fieldwork in Shanghai to collect information pertaining changes in Jinghu players' function and status on both regional and national stage. Through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their actions and behaviors during performance rehearsal, opera teaching and impartation of skills, the author revealed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today's development of Peking Opera, depicted Peking Opera players' changes in function and status, and finally attempted to draw a conclusion on the reasons behind these changes, whether bei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hanghai Culture or commercialism.
引文
① 叶龙章:“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喜(富)连成的戏目、新戏和舞台设计的改革”,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撰:《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P52-53。
    ② [日]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大报馆1926,P13。
    ①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688-689。
    ① 卢翼野:《中国戏剧概论》,南国出版社1986,P146。
    ② [日]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之历史》,大报馆民国十五年(1926),P9。
    ③ 节自杨静亭道光二十五年(1845)创作的《都门杂咏》,全诗为:“时尚黄腔喊似雷,当年昆弋话无媒。而今特重余三胜,年少争传张二奎。”见杨静亭著《都门纪略》,收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71,P623。
    ④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上》,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P275-276。
    ⑤ 陈旭麓:“说海派”,《解放日报》1986年3月5日。
    ① 杨常德:“说南派,话海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戏曲菁英·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P244。
    ② 徐珂:《清裨类钞选·文学艺术戏剧音乐》,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P360。
    ③ 古愚:“不是蹈海而是投河”,载于上海十日戏剧社编《十日戏剧》第二卷第六期,民国二十八年(1939),P6。
    ① 聊公:“北京今日之彩头班——与上海昔日机关布景戏之比较”,载于天津游艺画刊社编《游艺画刊》第六卷第十期,民国三十二年(1943),P7。
    ② 张乙庐“海派名词之由来·下”,载于《喜剧春秋》民国三十二年(1943)(2),P2。
    ① 佚名:“新丹桂戏园新剧志奇”,载于《申报》清光绪十四年正月二十三日(1888年3月5日),第三版。
    ② 俞剑华:《中国绘画史》,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P208。
    ③ 鲁迅:“‘京派’和‘海派’”,载于《且介亭杂文二集》,见白冰编《鲁迅全集》,甘肃民族出版社1998,P200。
    ① 高惠珠:“‘海派’源流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2),P61-62。
    ① 2013年3月8日,上海某票房活动后访谈。
    ② 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P8。
    ① 翁思再:《非常梅兰芳》,中华书局2009,P63-64。
    ① 2013年9月27日,上海京剧院排练记录。
    ②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92-93。
    ① 唐鲁孙:“记名琴师徐兰沅”,载于《故园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06-107。
    ① 豁公:“说琴师”,载于周剑云编《菊部丛刊》,交通图书馆民国十一年(1922),P762-763。
    ② 徐兰沅:“漫谈胡琴”,载于《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P92-94。
    ③ 徐锦文:《杨宝森唱腔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P71。
    ① 储晓梅:《梅兰芳唱腔选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P8-9。
    ① 笔者根据北京戏曲学校常秋月演出实况整理,音像制品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发行。
    ① 徐兰沅:“我的琴谱:一、曲牌谱与用法解说”,载于《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二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P79。
    吴华、张素英:《京胡音乐演奏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前言。
    ① 2012年4月20日,上海某票房活动后访谈记录。
    ① 刘彦君:《梅兰芳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142-143。
    ② 刘彦君:《梅兰芳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265。
    ③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155-156。
    ④ 贺捷生、曹启敏:《禦霜实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P141。
    ① 叶龙章:“喜(富)连成科班的始末”,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P52-53。
    ①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688-689。
    ①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155-156。
    ② 唐鲁孙:“从北平几把好胡琴谈到王少卿”,载于《说东道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55。
    ① 唐鲁孙:“记名琴师徐兰沅”,载于《故园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06。
    ② 翁思再:《非常梅兰芳》,中华书局2009,P63-64。
    ③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395。
    ① 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328。
    ② 豁公:“说琴师”,载于周剑云编《菊部丛刊》,交通图书馆民国十一年(1922),P763。
    ③ 刘彦君:《梅兰芳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265。
    ④ 徐兰沅:“四、跟随梅兰芳操琴的二十八年:三、谈谈《贵妃醉酒》、《生死恨》等戏的音乐设计”,载于《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P53-55。
    ① 刘彦君:《梅兰芳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P142-143。
    ① 赵荣琛回忆录,载于贺捷生、曹启敏编《禦霜实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P172-173。
    ① 2013年9月27日,上海京剧院排练记录。
    ② 2012年7月22日,江苏省京剧院排练记录。
    ① 2012年4月27日,上海某票房活动后记录。
    ①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160。
    ① 2013年9月27日,上海京剧院排练记录。
    ② 2012年4月26日,上海某票房活动记录。
    ①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165。
    ②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62。
    ① 2013年3月22日,上海五里桥三位票友访谈记录。
    ① 唐鲁孙:“从北平几把好胡琴谈到王少卿”,载于《说东道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55。
    ① 唐鲁孙:“从北平几把好胡琴谈到王少卿”,载于《说东道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56。
    ② 徐兰沅:“四、跟梅兰芳操琴的二十八年”,载于《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P36-37。
    ③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165。
    ① 2012年4月15日,上海琴师郁某访谈记录。
    ①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463。
    ①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62。
    ②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63。
    ① 徐兰沅:“回首当年老梨园:六、当年舞台琐谈”,载于《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P105。
    ① 张伯驹:《春游纪梦》,辽宁教育出版1998,P247。
    ② 张伯驹:《春游纪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P247。
    ③ 刘迎秋:“我的老师程砚秋”,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P205。
    ④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212。
    ⑤ 唐鲁孙:“梨园识小续录”,载于《南北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46。
    ① 唐鲁孙:“从北平几把好胡琴谈到王少卿”,载于《说东道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56。
    ② 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294。
    ③ 许姬传:“梅门弟子言慧珠”,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P490。
    ① 燕山小隐:“近世伶工事略”,载于周剑云编《菊部丛刊》,交通图书馆民国十一年(1922),P356。
    ②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225。
    ③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574。
    ④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92。
    ⑤ 朱继彭:《童芷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P270-271。
    ① 鹧鸪:“京戏摘要”,载于周剑云编《菊部丛刊》,交通图书馆民国十一年(1922),P305。
    ②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590-591。
    ①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576。
    ② 程砚秋:《程砚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P7。
    ③ 任志林回忆录,载于贺捷生、曹启敏编《禦霜实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P139-140。
    ① 楼庄东:《中国京胡与琴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11,P284。
    ② 楼庄东:《中国京胡与琴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11,P314。
    ③ 楼庄东:《中国京胡与琴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远东出版社2011,P383。
    ① 2013年2月20日,南京琴师周某访谈记录。
    ② 2012年4月15日,上海琴师郁某访谈记录。
    ① 2012年4月15日,上海琴师郁某访谈记录。
    ① 2012年5月11日,上海某票房活动记录。
    ② 2012年8月10日,南京琴师周某上课记录。
    ①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395。
    ②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47-48。
    ①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49-50。
    ②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59-60。
    ③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58-59。
    ①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463。
    ② 程砚秋:《程砚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P247。
    ③ 朱继彭:《童芷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P270-271。
    ① 2012年4月15日,上海琴师郁某德访谈记录。
    ① 唐鲁孙:“记名琴师徐兰沅”,载于《故园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05。
    ①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47。
    ②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49。
    ③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58。
    ①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59。
    ②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53。
    ③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61。
    ④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56。
    ⑤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56。
    ① 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编纂1985,P22。
    ② 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编篡1985,P33-34。
    ③ 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编纂1985,P45。
    ④ 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编纂1985,P46。
    ⑤ 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编纂1985,P64。
    ⑥ 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编纂1985,P82。
    ①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184。
    ②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95。
    ① 徐兰沅:“二、拜戏曲音乐家方秉忠学文场”,载于《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P6-7。
    ② 徐兰沅:“六、初学文武场者应注意的事”,载于《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P82。
    ① 程砚秋:《程砚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P214。
    ② 徐兰沅:“六、初学文武场者应注意的事”,载于《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一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P83。
    ① 根据江苏省戏剧学校1998年京剧乐队录取学生情况整理,资料来源于江苏省京剧院。这一批学生是江苏省京剧院委托培养,江苏省戏剧学校从1995年至今,京剧乐队仅招此一批学生。
    ② 根据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2001级-2004级部分学生情况整理,资料来源于中国戏曲学院音乐系行政秘书回忆。
    ① 2012年7月20日,上海琴师缪某访谈记录。
    ① 2013年9月20日,上海琴师魏某访谈记录。
    ① 2013年9月20日,上海琴师郭某访谈记录。
    ① 2013年9月20日,上海琴师郭某访谈记录。
    ①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66。
    ① 徐筱汀:“说皮黄之文场”,载于徐慕云、徐筱汀编《梨园影事》,华东印刷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附录。
    ② 脉脉:“说胡琴”,载于周剑云编《菊部丛刊》,交通图书馆民国十一年(1922),P763。
    ③ 徐筱汀:“说皮黄之文场”,载于徐慕云、徐筱汀编《梨园影事》,华东印刷公司民国二十二年(1933),附录。
    ④ 2013年7月3日,南京琴师周某访谈记录。
    ①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P607。
    ① 根据上海市政府网信息说明,上海地区2014年4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为1820元,同期调整上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710元。
    ① 陈志明:“陈德霖与陈少霖”,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P160-161。
    ①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P212。
    ① 2012年4月15日,上海琴师郁某访谈记录。
    ① 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9,P32。
    ② 丁汝芹:《清代内廷演戏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9,P34。
    ① 杨义:“京派和海派的文化因缘及审美形态”,载于《海南师院学报》1996(1),P10-11。
    ② 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343。
    ① 徐慕云、徐筱汀:《梨园影事》,华东印刷公司1933,后记。
    ①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47-48。
    ②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49-50。
    ① 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1985,P33-34。
    ②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58-59。
    ① 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P319
    ②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民国二十五年(1936),P61-62。
    ① 杨义:“京派和海派的文化因缘及审美形态”,载于《海南师院学报》1996(1),P11。
    ① 马二先生:“中国戏剧之概况”,载于《申报》民国十三年(1924)1月1日,元旦增刊第三张三版。
    ② 乙晖:“新丹桂茶园广告”,载于申报光绪十五年二月十七日(1889年3月18日),第五版。
    ③ 玄郎:“自由谈·评沪上之纷演新剧”,载于《申报》民国二年(1913)3月13日,第十版。
    ① 聊公:“北京今日之彩头班——与上海昔日机关布景戏之比较”,载于天津游艺画刊社编《游艺画刊》第六卷第十期,民国三十二年(1943),P7。
    ② 佚名:“沪港春潮”,载于《申报》光绪二十七年正月二十四日(1901年3月14日),第三版。
    ③ 唐鲁孙:“从北平几把好胡琴谈到王少卿”,载于《说东道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52。
    ①张伯驹:《春游纪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P249。
    ②唐鲁孙:“从北平几把好胡琴谈到王少卿”,载于《说东道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P160。
    ① 钱国良:“‘啦咪、啦咪’听不厌”,载于《戏剧报》1985(9)。
    ① 景孤血:“由四大徽班时代开始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P554。
    ② 景孤血:“由四大徽班时代开始到解放前的京剧编演新戏概况”,载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P555。
    16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19D8_-FsOKU/
    163 http://v.ku6.com/show/hvKXKGjNLW-yfw9S.html
    北京市艺术研究所、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京剧史》(上中下卷),中国戏曲出版社,1990年版。
    波多野乾一:《京剧二百年历史》,大报馆,1926年9月版。
    陈培仲、胡世均:《程砚秋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陈平一:《陈平一京胡伴奏谱》,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年版。
    陈同仁:《燕守平操琴曲谱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年版。
    陈星垣:《京调胡琴秘诀》,中华图书馆,1918年版。
    程砚秋:《程砚秋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2012年1月版。
    德毅王:《丛书集成三编·艺术类(第三二册)》,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版。
    董维贤:《京剧流派》,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版。
    方问溪:《胡琴研究》,文岚筏印书局,1938年9月版。
    费玉平:《费文治京胡伴奏琴谱集》,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年版。
    费玉平:《京胡演奏教程(技巧与练习)》,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5月版。
    冯子胡:《京调工尺指南》,大通书社1941年版。
    何顺信口述,曹宝荣、董从杰整理:《何顺信琴谱》,大连出版社,1993年版。
    何为:《戏曲音乐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12月版。
    河间齐家选辑:《京调胡琴工尺秘诀》,中华印书局,1932年版。
    河间齐家选辑:《京调胡琴工尺秘诀续编》,中华印书局,1932年版。
    贺捷生、曹启敏:《禦霜实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年6月版。
    胡塞风:《袖珍京剧胡琴谱》,北京书店,1951年2月版。
    黄钧、徐希博主编:《京剧文化词典》,世纪出版集团、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槛外人:《京剧见闻录》,宝文堂书店,1987年4月版。
    李洪春:《京剧长谈》,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年10月版。
    李佩伦:《京胡圣手:燕守平》,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李荣寿:《皮黄曲、胡琴演奏法》,1927年版。
    厉不害:《京胡演奏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年8月版。
    林亚:《舞台实用胡琴曲牌谱》,宝文堂书店,1954年5月版。
    刘吉典:《京剧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
    刘静沅:《京剧艺术发展史简编》,安徽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版。
    刘绍唐、沈苇窗主编:《平剧史料丛刊》,传纪文学出版社1974年版。
    刘彦君:《梅兰芳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刘正辉:《京胡演奏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12月版。
    刘正维:《戏曲新题》,长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7月版。
    楼庄东:《中国京胡与琴师》,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1月版。
    卢翼野:《中国戏剧概论》,南国出版社,1986年版。
    马铁汉:《京胡伴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版。
    么书仪:《程长庚·谭鑫培·梅兰芳——清代至民初京师戏曲的辉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
    倪秋平:《京剧胡琴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1957年4月版。
    倪秋平:《京剧胡琴演奏法例解》,上海音乐出版社,1958年3月版。
    潘光旦:《中国伶人血脉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41年9月版。
    潘镜芙、陈墨香:《梨园外史·观剧生活素描》,宝文堂书店,1989年6月版。
    浦梦古:《京胡学习手册》,国光书店,1953年7月版。
    齐如山:《京剧之变迁》,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版。
    齐如山:《戏班》,北平国剧学会1935年版。
    沈洪鑫、何国栋:《周信芳传》,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文海出版社,1971年版。
    苏雪庵:《京剧前辈艺人回忆录》,上海文化出版社,1958年4月版。
    苏移:《京剧两百年概观》,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唐鲁孙:《大杂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唐鲁孙:《故园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唐鲁孙:《南北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唐鲁孙:《说东道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
    唐有诗:《平剧两百年》,放庐斋室,1948年版。
    万家欢:《跟我学京胡》,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版。
    汪人元:《京剧样板戏音乐论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
    汪人元:《戏曲音乐论探》,中国戏曲出版社,1992年版。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3月版。
    王芷章:《清代伶官传》,中华印书局,1936年10月版。
    王宗敏:《京胡速成演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1月版。
    文化开明社:《戏学指南》,中华图书馆,1923年版。
    翁思再:《非常梅兰芳》,中华书局,2009年1月版。
    吴华、张素英:《京胡音乐演奏教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吴迎:《从梅兰芳到梅葆玖》,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年1月版。
    熊雨苍:《京剧琴谱》,赣县复兴书社,1946年版。
    徐城北:《京剧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徐珂:《清稗类钞选·文学艺术戏剧音乐》,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4月版。
    徐兰沅:《徐兰沅操琴生活》,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版。
    徐兰沅口述,唐吉记录整理:《徐兰沅操琴生活》,第一集,第二集,第三集,中国戏剧出版社,1998年3月版。
    徐慕云、徐筱汀:《梨园影事》,华东印刷公司,1933年4月版。
    徐慕云:《梨园影事》,大东书局,1928年1月版。
    徐慕云:《中国戏剧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2月版。
    许姬传:《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1月版。
    晏诵周:《京胡演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56年11月版。
    燕守平:《京胡伴奏选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版。
    阳羡惕身馆主:《胡琴正规》,中华印书局,1941年版。
    杨宝忠:《杨宝忠京胡演奏经验谈》,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年6月版。
    样板戏编写组:《怎样学习京胡伴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叶仁山、李学文:《京胡初学法》,汇文书店1953年3月版。
    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6月版。
    于质彬:《南北皮黄戏史述》,黄山书社,1994年1月版。
    元生:《京胡乾坤——燕守平》,中国城市出版社,2011年1月版。
    张伯驹:《春游纪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版。
    张德福口述,胡憨珠整理:《京戏工尺指南》,东亚书局,1924年9月版。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年4月版。
    张民:《京胡伴奏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版。
    张笑侠:《京剧胡琴入门》,上海文化出版社,1956年版。
    张再峰:《京胡演奏大教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张再峰:《京胡演奏实用教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张再峰:《怎样拉好京胡》,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年4月版。
    赵济羹口述,范石人整理记录:《京胡曲谱集成》,上海文艺出版社,1958年11月版。
    赵志安:《传统京剧京胡伴奏艺术研究:音乐人类学视野的个案分析》,湖南文艺 出版社,2005年4月版。
    郑剑西:《二黄寻声谱》,大东书局,1929年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北京出版社,1985年2月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三编》,北京出版社,1990年9月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四编》,北京出版社,1997年10月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京剧谈往录续编》,北京出版社,1988年6月版。
    周剑云:《菊部丛刊》,交通图书馆,1922年11月版。
    周明泰:《道咸以来梨园系年小录》,中国老年文物研究学会、中国戏曲艺术中心编纂,1985年版。
    周贻白:《中国戏剧史》,中国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3年版。
    朱继彭:《童芷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3月版。
    朱紫云:《京胡曲集》,人民音乐出版社,1957年12月版。
    庄永平、顾永湘:《京胡演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74年版。
    艾京:“京剧中的问天”,《中国京剧》,2007第5期。
    安志强:“京剧音乐创作现状谈”,《中国戏剧》,1999年第2期。
    白弢:“京剧传统曲牌”,《戏剧文学》,2006年第4期。
    边发兵:“京胡演奏浅谈”,《大舞台》,2002年第6期。
    曹宝荣:“学习何顺信派操琴艺术一得”,《戏曲艺术》,1992年第4期。
    曹家韵:“继承与创新的典范”,《戏曲艺术》,2002年第2期。
    曾永义:“论说‘京剧流派艺术’之建构”,《中华戏曲》,2009年第1期。
    陈慧敏:“珍护熹微一片霞”,《中国戏剧》,1991年第9期。
    陈慧雯:“伴奏乐器与戏曲声腔的发展探微”,《交响》,1996年第4期。
    陈建忠、李晓天:“承载京剧艺术大道”,《中国京剧》,2007年第7期。
    陈健华:“为振兴京剧尽一份力”,《中国京剧》,1995年第6期。
    陈健华:“务虚、求实、尚活”,《黄冈师专学报》,1996年第3期。
    陈绍武:“生面别开新意盎然”,《中国戏剧》,1990年第8期。
    陈思和:“论海派文学的传统”,《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陈恬:“森严与松散:‘名角制’京剧班社结构初探”,《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陈伟源:“京剧音乐大师李慕良”,《国际人才交流》,2006年第2期。
    迟景荣:“京剧曲牌源流及运用”(连载),《戏曲艺术》,1981年至1983年共9期。
    崔锦兰:“成长的感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崔伟:“张火丁新春京剧交响音乐会观后随笔”,《中国京剧》,2007年第3期。
    笪敏:“如何通过戏曲在幼儿教育中弘扬传统文化”,《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5期。
    戴德源:“陈彦衡轶谱纪事”,《西川戏剧》,1988年第2期。
    戴嘉枋:“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上)”,《黄钟》,2002年第3期。
    戴嘉枋:“论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下)”,《黄钟》,2002年第4期。
    戴嘉枋:“论于会泳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音乐艺术》,2008年第1期。
    戴祖贵:“京剧音乐片谈”,《中国京剧》,2000年第3期。
    丁帆:“对两种文化流派的深刻批评”,《东吴学术》,2012年第1期。
    冬青:“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京剧”,《中国京剧》,1995年第3期。
    董洪琳:“京剧音乐的现状及发展”,《民营科技》,2007年第9期。
    窦军波:“浅谈打击乐在京剧中的独特作用”,《科学大众》,2009年第4期。
    杜达金:"MIDI在大学京剧音乐公选课教学中的应用“,《戏曲艺术》,2002年第2期。
    杜凤元:“谈京胡教学中的阶段性规律”,《戏曲艺术》,1995年第3期。
    杜凤元:“永远怀念我的严师慈父杜奎三先生”,《戏曲艺术》,2003年第3期。
    杜鹏:“试论京剧 声腔和音乐的发展”,《戏曲艺术》,2008年第1期。
    段启涛:“论西皮旦腔的母体性质”,《黄钟》,1992年第3期。
    范丹珩:“儒家中和音乐观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戏曲艺术》,2003年第1期。
    范学好:“当代昆曲主笛形态和伴奏的发展方向”,《剧影月报》,2013年第3期。
    费玉平:“史若虚院长是京剧音乐创新的引路人”,《戏曲艺术》,2009年第1期。
    枫色:“永恒的瞬间”,《中国京剧》,1996年第3期。
    封杰、熊承旭等:“丰富创新,不逾规矩”,《中国京剧》,2006年第3期。
    冯光钰:“继承借鉴革新发展(上)”,《戏曲艺术》,1998年第4期。
    冯光钰:“继承借鉴革新发展(下)”,《戏曲艺术》,1999年第1期。
    冯光钰:“戏曲音乐的传统魅力和革新能量”,《中国音乐》,1993年第4期。
    冯慧君:“现代京剧音乐留下了什么”,《黄梅戏艺术》,2007年第2期。
    冯杰:“挖掘戏曲音乐在早教活动中的潜力”,《歌海》,2009年第3期。
    符文锦;潘立东:“现代京剧是不是别的戏”,《中国京剧》,2004年第9期。
    傅谨:“样板戏现象平议”,《大舞台》,2002年第3期。
    傅彦滨:“活用刷新”,《戏曲艺术》,1993年第4期。
    傅彦滨:“渐变与突变”,《戏曲艺术》,1998年第1期。
    傅彦滨:“试论京剧音乐创作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戏曲艺术》,1996年第1期。
    傅彦滨:“宋士芳的京胡演奏艺术”,《中国戏剧》,1997年第3期。
    高恒文:“鲁迅论‘京派’‘海派’”,《鲁迅研究月刊》,1997年第8期。
    高惠珠:“海派:源流与特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
    高静:“浅谈京剧的发展”,《科学大众》,2010年第9期。
    龚驰:“粤曲伴奏要诀”,《南国红豆》,1998年第2期。
    关福明:“京胡与唱腔”,《艺海》,2001年第3期。
    管乐:“梨园一丁”,《中国京剧》,2004年第6期。
    桂琦:“浅谈京剧曲牌的表现范围及方法”,《剧作家》,2009年第4期。
    郭任民:“与刘连群同志商榷”,《中国戏剧》,1993年第6期。
    韩金魁:“京剧打击乐有待改革”,《戏曲艺术》,1986年第2期。
    寒声:“刘吉典与戏曲音乐创新”,《人民音乐》,1996年第5期。
    何冠奇:“继承创新,风格依旧”,《戏曲艺术》,2006年第3期。
    何为:“近四十年的京剧音乐”,《中国戏剧》,1991年第3期。
    何为:“京剧与opera",《中国京剧》,1992年第1期。
    何真:“燕鸣试新春”,《上海戏剧》,2008年第3期。
    和宝堂、张炎培等:“缅怀张似云探讨京二胡”,《中国京剧》,2004年第6期。
    胡淳艳:“丰子恺与京剧”,《兰台世界》,2009年第5期。
    胡申生:“京昆皆擅的女票友”,《上海戏剧》,1990年第5期。
    胡越:“传统京剧音乐与新音乐”,《艺海》2011年第3期。
    胡忠武:“手法新颖的《驿亭谣》一唱段”,《戏剧报》,1983年第8期。
    滑静:“论京剧音乐的形成和发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S4期。
    黄飞:“东西方文化的交响”,《音乐研究》,2010年第1期
    黄璜:“我爱我的专业——京剧”,《戏曲艺术》,1997年第1期。
    江琳:“京剧《荒山泪》音乐分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85年第4期。
    姜景洪:“论戏曲音乐在科技时代的探索及创新”。《戏曲艺术》,2009年第1期。
    蒋莘:“京胡独奏曲《庆丰收》”,《中国京剧》,2006年第9期。
    蒋莘:“漫谈《京胡演奏实用教程》”,《中国京剧》,2002年第2期。
    蒋莘:“杨宝忠与京胡独奏曲《三六》”,《中国京剧》,2003年第8期。
    金玉琅:“现代京剧是京剧的异花变种吗”,《中国京剧》,2004年第3期。
    靖卫:“勇于探索大胆创造”,《人民音乐》,1980年第9期。
    康君彤:“一代名琴,余音永存”,《中国京剧》,1996年第4期。
    孔祥昌:“培养京剧月琴、三弦等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戏曲艺术》,1998年第1期。
    孔祥昌:“浅谈《京剧剧目伴奏提纲》”,《戏曲艺术》,2001年第2期。
    李锋:“全国首届京剧艺术演奏会在北京举行”,《戏曲艺术》,2003年第4期。
    李广伯:“我在环境剧场中”,《中国京剧》,2001年第5期。
    李厚:“戏曲歌舞普及发展戏曲的好形式”,《南国红豆》,2006年第2期。
    李吉提:“龙声华韵”,《人民音乐》,2009年第4期。
    李俊:“京剧音乐创新管见”,《大舞台》,2010年第5期。
    李伦新:“‘海派文化’是上海城市之魂”,《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李明正:“传播两岸京胡音乐文化使者”,《中国京剧》,2005年第11期。
    李明正:“京胡伴奏无曲谱的思维规律”,《中国京剧》,2002年第9期。
    李明正:“京胡伴奏中的定调及其历史成因”,《中国京剧》,2002年第1期。
    李明正:“开创京剧现代戏专业作曲的先驱”,《中国京剧》,2005年第8期。
    李楠:“传统京剧音乐中的复调性”,《戏曲艺术》2010年第2期。
    李晓安:“京胡伴奏该不该看谱”,《中国京剧》,2004年第8期。
    李晓姝:“京剧中京胡伴奏的艺术手法”,《戏曲艺术》,2006年第2期。
    李晓天、胡菲:“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戏曲艺术》,2007年第1期。
    李晓天:“勇于探索京剧作曲真谛的音乐家”,《戏曲艺术》,2006年第3期。
    李越然:“京剧音乐家李慕良的创作所本”,《人民音乐》,1990年第6期。
    丽瑚:“近期戏曲音乐论文索引”,《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
    丽瑚:“近期戏曲音乐论文索引”,《中国音乐》,1985年第4期。
    丽瑚:“近期戏曲音乐论文索引”,《中国音乐》,1988年第4期。
    丽瑚:“近期戏曲音乐论文索引”,《中国音乐》,1992年第3期。
    丽瑚:“近期戏曲音乐论文索引”,《中国音乐》,1996年第4期。
    林毓熙:“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途径”,《中国京剧》,1992年第1期。
    刘保绵:“一张珍贵的史照”,《中国京剧》,2004年第8期。
    刘曾复、陈志明:“回忆著名戏曲音乐家屠楚材先生”,《中国京剧》,2002年第3期。
    刘曾复:“万里春风催桃李”,《中国京剧》,1994年第2期。
    刘德鹏:“漫谈戏曲的器乐”,《新世纪剧坛》,2011年第6期。
    刘国杰:“带外国留学生看戏有感”,《中国音乐》,1985年第3期。
    刘国杰:“现代京剧音乐纵横谈”,《艺术探索》,1995年第1期。
    刘慧云:“浅谈中国京剧与日本歌舞伎的对比”,《大舞台》,2010年第9期。
    刘吉典:“略谈建国后最初十七年中的京剧音乐革新”,《戏曲艺术》,1989年第3期。
    刘吉典:“略谈京剧音乐”,《戏曲艺术》,1979年第1期。
    刘吉典:“谈京剧现代戏音乐创作”,《文艺研究》,1983年第3期。
    刘吉典:“探索戏曲音乐的新领域”,《戏剧报》,1988年第3期。
    刘吉典:“戏曲音乐创研工作五十年的回顾”,《戏曲艺术》,2006年第1期。
    刘婧婷:“京剧大师们的养生秘诀”,《劳动保障世界》,2009年第12期。
    刘敬农:“也谈京剧的味儿”,《中国京剧》,2004年第7期。
    刘连群:“《大红灯笼高高挂》与京剧”,《中国戏剧》,1993年第1期。
    刘佩娟:“京二胡之父王少卿”,《中国京剧》,2003年第8期。
    刘娴丽:“试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的音乐运用”,《电影评介》,2008年第15期。
    刘迎春:“论京剧琴师的艺术积累”,《戏剧文学》,2003年第8期。
    刘迎春:“论京剧琴师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戏剧文学》,2003年第8期。
    刘云燕:“京剧旦角唱腔发展中的两次高峰”,《乐府新声》,2006年第3期。
    刘正辉:“京胡艺术的发展与制作(连载)”,《中国京剧》,2005年第5-8期。
    刘正维:“现代京剧作曲技法鸟瞰”,《黄钟》,1989年第4期。
    卢爱华、季银凤:“京剧《二进宫》《沙家浜》三人对唱唱段的音乐分析”,《乐府新声》,2010年第2期。
    芦勇:“试析样板戏在京剧改革中的价值”,《四川戏剧》,2007年第1期。
    陆松龄、白爱莲:“我的往事,《沙家浜》的音乐”,《中国戏剧》,2010年第3期。
    陆松龄:“浅谈京剧音乐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中国京剧》,2002年第5期。
    路云亭:“论海派文化”,《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罗映辉:“通达的规律多彩的变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洛秦:“‘海派’音乐文化中的‘媚俗’与‘时尚’”,《民族艺术》,2009第4期。
    洛秦:“‘近我经验’与‘近我反思’”,《音乐艺术》,2011年第1期。
    洛秦:“‘音乐上海学’建构的理论、方法及其意义”,《音乐艺术》,2012年第1期。
    洛秦:“城市音乐文化与音乐产业化”,《音乐艺术》,2003年第2期。
    洛秦:“论音乐文化诗学”,《音乐研究》,2009年第6期。
    吕俊荣:“京剧月琴的教学心得浅谈”,《中国京剧》,2001年第1期。
    马波:“宿命与抗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马多怀:“戏迷锡都春暖时”,《中国京剧》,1998年第5期。
    马蕾:“论京剧音乐板式”,《交响》,2004年第1期。
    马立伟:“用创新思维奏响京剧艺术的时代乐章”,《戏剧之家》,2011年第2期。
    马少波:“艺术苗圃的辛勤开拓者”,《戏曲艺术》,1983年第4期。
    马孝武:“民族弹拨乐在京剧音乐伴奏中的演奏特点与规律”,《当代戏剧》,2009年第6期。
    马玉发:“传统戏也能使用混合乐队”,《人民音乐》,1979年第9期。
    么波:“京剧交响化的得与失”,《中国京剧》,2006年第4期。
    孟翔、吴戈:“谈国剧——京剧的艺术魅力”,《长春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孟兆桢:“善于继承敢于革新”,《中国戏剧》,1997年第6期。
    孟兆祯:“赞赵燕侠演唱的《白蛇传·合钵》”,《人民戏剧》,1980年第6期。
    穆欣欣:“菊苑寻香比翼飞”,《中国京剧》,2006年第12期。
    倪秋平:“谈谈京剧的旋律”,《音乐艺术》,1980年第3期。
    潘世敏:“漫谈交响京剧《大唐贵妃》”,《美与时代》,2010年第3期。
    裴永利:“谈京剧锣鼓表现力”,《戏曲艺术》,2004年第1期。
    彭友和:“柔婉深沉丝丝入扣”,《大舞台》,1994年第4期。
    蒲亨建:“《读后》的读后感”,《交响》,1994年第4期。
    朴东生:“一部精彩的‘戏彩’”,《人民音乐》,2004年第3期。
    钱国良:“‘啦咪啦咪’听不厌”,《戏剧报》,1985年第5期。
    钱国桢:“施光南与戏曲音乐”,《人民音乐》,1994年第9期。
    钱乃荣:“20世纪50年代海派文化的繁荣”,《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钱仁平:“国粹京剧与现代交响的奏鸣”,《上海戏剧》,2009年第4期。
    钱伟宏:“杨琴演奏与京剧音乐的深度交织”,《戏曲艺术》,2009年第3期。
    乔建中:“两句体的旋律类型简论”,《音乐研究》,2003年第3期。
    秦乐乐:“历史的误会与误会的历史”,《乐府新声》,2009年第4期。
    曲润海:“与京剧音乐创作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京剧》,1995年第1期。
    任丹生:“试谈京剧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人民音乐》,1989年第10期。
    任璋:“京剧艺术指挥断想”,《民族艺术研究》,1999年第5期。
    上海乐团批判组:“一篇为‘四人邦’造反革命舆论的毒文”,《人民音乐》,1978年第4期。
    尚青:“京剧与标准化”,《大众标准化》,2006年第10期。
    邵宇彤:“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重新审视”《东北师大学报》,2007年第3期。
    沈建国:“论中国民族调式和声在京剧音乐中的运用”,《戏曲艺术》,2008年第2期。
    沈建国:“探析民族调式偏音在京剧音乐中的运用”,《四川戏剧》,2007年第5期。
    世澄、家琪等:“纪念余派名琴师王瑞芝先生逝世25周年”,《中国京剧》,2001第5期。
    侍卫华:“最美的艺术”,《中国京剧》,2005年第二期。
    水月:“省京剧院等单位联合举办《京剧音乐家李慕良先生作品音乐会》”,《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第4期。
    宋若木:“吴小妹:温哥华的行云流水”,《中国电视戏曲》,1997年第2期。
    宋治顺:“京胡定调何需工尺谱”,《中国京剧》,2004年第3期。
    苏菊、张更生:“京剧脸谱的作品分析及演奏技法探讨”,《云岭歌声》,2005年第3期。
    苏移:“京剧简史”(连载),《戏曲艺术》,1980-1986年间计15期。
    孙焕英:“钢琴伴唱谬流说”,《中国京剧》,2007年第7期。
    孙焕英:“京剧曲牌音乐中的非规则游戏”,《大舞台》,2006年第1期。
    孙焕英:“京剧曲牌音乐中的非规则游戏”,《大舞台》,2006年第1期。
    孙兰英:“谈谈对京剧音乐的创新”,《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第5期。
    孙晓洁:“京剧样板戏配乐写作技法探析”,《戏曲艺术》,2009年第2期。
    孙玄龄:“关于《卜算子·咏梅》京剧曲调唱段的创作”,《戏曲艺术》,2008年第4期。
    孙玄龄:“京剧音乐中微分音情况的实测与介绍”,《中国音乐学》,1985年第1期。
    孙逊:“‘海派文化’:近代中国都市文化的先行者”,《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谭家盛:“论散板”,《乐府新声》,1996年第1期。
    谭解文:“三十年来是与非”,《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年第4期。
    唐沪娟:“话剧《柜中缘》中外演员一席谈”,《上海戏剧》,1987年第5期。
    唐昆龄:“继承传统,勇于创新”,《艺术百家》,1994年第3期
    唐盛龙:“还未上岗就要下岗有感”,《上海戏剧》,2001年第8期。
    唐盛龙:“论京剧打击乐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与调控”,《上海戏剧》,2003年第1期。
    唐思敏:“新意新色新风采”,《中国京剧》,1995年第1期。
    唐在忻:“回忆徐兰沅教师向我授艺”,《戏剧报》,1984年第1期。
    田春明:“21世纪京剧音乐创作的一次变革”,《戏曲艺术》,2007年第1期。
    万瑞兴:“京剧音乐伴奏与美国大学生”,《戏剧报》,1985年第10期。
    万素:“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京剧”,《中国京剧》,1999年第1期。
    汪人立:“关于京剧音乐创作的点滴思考”,《中国京剧》,2002年第9期。
    汪人元:“东西音乐文化的撞击”,《中华戏曲》,1996年第2期。
    汪人元:“泛剧种化的超越”,《戏曲艺术》,1996年第2期。
    汪人元:“杰出的创造力”,《中国京剧》,2002年第9期。
    汪人元:“刻画人物为本”,《中华戏曲》,1996年第2期。
    汪人元:“失败的模式”,《戏曲艺术》,1997年第2期。
    汪人元:“世纪之交的上海京剧音乐发展”,《中国戏剧》,1997年第6期。
    汪人元:“戏曲作曲家的使命与光荣”,《中国戏剧》,2002年第11期。
    汪人元:“新传统与专业性”,《艺术百家》,1996年第4期。
    汪人元:“音乐的戏剧”,《艺术百家》,1994年第2期。
    汪人元:“综合艺术中的音乐”,《艺术百家》,1995年第2期。
    王安潮:“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探索京剧艺术的综合美”,《上海戏剧》,2009年第5期。
    王彩云:“解析京胡独奏常见问题”,《乐器》,2009年第1期
    王彩云:“京胡曲牌《夜深沉》的衍变”,《戏曲艺术》,2011年第1期。
    王彩云:“京胡独奏技巧的开发运用”,《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王崇刚:“西乐为体中乐为用”,《音乐爱好者》,2007年第8期。
    王怀麟:“京剧音乐欣赏对话”,《福建艺术》,1995年第3期。
    王淮麒:“现代京剧气氛音乐赏析”,《中国京剧》,1994年第2期。
    王继志:“沈从文严肃文学观观照下的京派和海派”,《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王健:“关于某些唢呐曲牌使用的商榷”,《戏曲艺术》,1988年第3期。
    王健:“京剧文物场面简介”,《戏曲艺术》,1982年第2期。
    王健:“马腿儿的节拍商榷”《戏曲艺术》,1987年第2期
    王洁:“传统京剧交响化的实践与探索”,《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王军:“京剧交响化要‘咸鱼翻身’”,《中国京剧》,2006年第2期。
    王可:“周明义一片绿叶”,《中国京剧》,1995年第6期。
    王清海:“业余琴师亡羊补牢”,《中国京剧》,1995年第4期。
    王清辉:“试论刘吉典的戏曲音乐创作”,《戏曲艺术》,1999年第3期。
    王若皓:“琴坛大家费文治”,《中国京剧》,2007年第7期。
    王绍军:“国际视野下的当代戏曲多元化探索”,《戏剧》2008年第2期。
    王硕:“余派琴师泰斗李佩卿先生”,《戏剧报》,1988年第6期。
    王维达:“与西德青年朋友谈京剧”,《国际展望》,1987年第15期。
    王喜太:“丝竹翻新裁古韵”,《中国京剧》,1996年第1期。
    王祥玉:“一支红梅放奇香”,《山西戏剧》,1983年第4期。
    王一达:“从《火焰驹》到《宝马圆情》”,《中国戏剧》,1997年第11期。
    王震亚:“京剧《玉堂春》音乐分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4年第2期。
    王政:“京剧板眼不是力度概念”,《中国京剧》,2002年第2期
    王政:“京剧唱腔流派的发展”,《中国京剧》,1996年第7期。
    王志毅:“论板式是传统京剧艺术的灵魂”,《艺术探索》,2006年S2期。
    维弘:“在保守中改革在改革中保守”,《福建艺术》,1998年第2期。
    吴华:“中国戏曲音乐的多元化发展”,《戏曲艺术》2002年第4期。
    吴开龙:“戏曲音乐的改革与发展刍议”,《福建艺术》,1998年第3期。
    吴丽君:“京剧的散板”,《乐府新声》,2001年第4期。
    吴为:“刘正辉的京胡情结”,《中国京剧》,2002年第5期。
    武胜利:“交响京剧纵横谈”,《中国戏剧》,2008年第12期。
    夏琳:“‘戏歌’漫谈”,《黄河之声》,2010年第6期。
    夏木:“两个墨守成规者的下场”,《上海戏剧》,1982年第4期。
    萧晴:“程腔的艺术本质——人物刻画”,《戏曲研究》,1995年第2期。
    晓雪:“用创新思维奏响京剧艺术的时代乐章”,《中国京剧》,2002年第5期。
    晓征:“一部细腻传神的人物写真”,《大舞台》,1997年第3期。
    谢振强:“京剧音乐发展现状与思考”,《戏曲艺术》,2011年第4期。
    熊露霞:“京剧音乐审美研究之刍议”,《戏曲艺术》,2010年第1期。
    熊露霞:“文物的光辉”《戏曲艺术》,2005年第1期。
    熊月之:“移民人口与海派文化”,《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徐凌霄:“谭鑫培与陈彦衡”,《中国音乐》,1993年第4期。
    徐凌云:“中国京剧列入西方学制”,《戏剧报》,1984年第12期。
    徐霞:“京剧音乐的非程式性”,《人民音乐》,1993年第12期。
    徐英耀:“我跟赵喇嘛学京胡”,《上海戏剧》,1990年第2期。
    许瑾忠:“四十年来京剧锣鼓的发展和创新”,《戏曲艺术》,1991年第2期。
    许俊德:“喜迎京剧音乐人才辈出”,《中国京剧》,2002年第2期。
    许乐江:“闲说琴师高月波”,《中国京剧》,2008年第10期。
    鄢辉亮:“昆曲的笛子伴奏”,《艺海》,2011年第2期。
    严家栋:“海派文化与两个率先”,《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 期。
    颜品忠:“现代京剧是京剧的异花变种”,《中国京剧》,2003年第11期。
    燕守平,李明正:“京胡艺术的历史地位与审美特征”,《中国京剧》,2008年第4期。
    燕守平:“京胡演奏艺术的风格特征”,《中国京剧》,2008年第6期。
    杨春:“戏曲创腔的扩展手法”,《中国音乐》,1994年第3期。
    杨坚红:“试谈程派京胡伴奏的基本特点”,《戏曲艺术》,1986年第3期。
    杨建龙:“全球化北京中的海派文化发展之前瞻”,《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杨立:“谈京剧月琴的定弦”,《中国京剧》,2003年第8期。
    杨连启:“论皮簧戏与清王朝的最后时光”,《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杨凌云:“京剧唢呐曲牌的源流,分类及运用”,《戏曲艺术》,2002年第2期。
    杨凌云:“忆我的老师迟景荣先生”,《戏曲艺术》,1996年第2期。
    杨晓辉:“京剧打击乐的韵味”,《戏曲艺术》,1998年第3期。
    杨秀玲:“近20年中国京剧书目研究之现状”,《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7期。
    杨义:“京派和海派的文化因缘及审美形态”,《海南师院学报》,1996年第1期。
    杨义:“作为文化现象的京派与海派”,《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杨溢:“京胡忆旧”,《检察风云》,2008年第1期。
    姚小鸥、陈波:“《申报》的戏曲广告与早期海派京剧”,《现代传播》,2004年第1期。
    姚育德:“谈京剧音乐创作特色及其成因”,《中国戏剧》,2004年第8期。
    伊平:“在同龄人中寻找戏曲的知音”,《戏剧报》,1986年第7期。
    佚名:“充分发挥音乐、舞台美术创作在振兴京剧事业中的作用”,《戏剧报》,1987年第3期。
    佚名:“第三次京剧振兴系列座谈会”,《戏剧报》,1987年第5期。
    佚名:“费玉平学术成果集锦”,《戏曲艺术》,2005年第1期。
    佚名:“江泽民接见京剧音乐家李慕良”,《人民音乐》,1990年第5期。
    佚名:“京津沪汉说毓敏”,《中国京剧》,2003年第12期。
    佚名:“京剧《骆驼祥子》创作谈”,《中国戏剧》,1999年第3期。
    佚名:“京剧舞台上的一曲希望之歌”,《中国戏剧》,1995年第3期。
    佚名:“梁秀成‘古韵新声’音乐会”,《中国音乐》,1995年第2期。
    佚名:“刘吉典戏曲音乐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戏曲艺术》,1995年第1期。
    佚名:“刘天华二胡曲京剧因素的识辨”,《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2期。
    佚名:“梅兰芳年谱”,《书画世界》,2009年第4期。
    佚名:“梅兰芳周信芳百年诞辰演出活动一瞥”,《戏剧文学》,1995年第1期。
    佚名:“唐在忻先生作品名家名段演唱会在京举行”,《中国京剧》,2006年第2期。
    佚名:“小剧场京剧《马前泼水》引发热烈讨论”,《中国京剧》,2000年第5期。
    佚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特定含义”,《文艺理论研究》,1990年第4期。
    尹晓东:“关于《京剧样板戏音乐论纲》的一封信”,《中国京剧》,2002年第7期。
    尹晓东:“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中国京剧》,2007年第6期。
    尹晓东:“振兴京剧必须重视音乐创作”,《中国京剧》,1994年第5期。
    饮水:“童芷苓张似云探亲相爱成佳偶”,《上海戏剧》,1989年第2期。
    于志成:“愿尽微力为京剧”,《中国京剧》,1999年第3期。
    余朗:“现代京剧本质上属于京剧范畴”,《中国京剧》,2004年第7期。
    虞梦令:“梨园硕果谭徒梅友”,《中国京剧》,2006年第3期。
    玉堂:“纪念汪本贞,弟子尽孝心”,《中国京剧》,2006年第1期。
    枣树:“1+1+1访多媒体京剧音乐剧场”,《上海戏剧》,2009年第4期。
    张斌:“皮黄腔在现代京剧音乐中的新发展”,《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张伯瑜:“京剧锣鼓牌子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年第4期。
    张二鹏、戈宝栋:“我的父亲盖叫天”,《中国京剧》,1998年第6期。
    张国春:“创新再创新”,《当代电视》,2003年第7期。
    张佳琦:“实验推新作探索助发展”,《音乐艺术》,2009年第1期。
    张敬:“浅谈京剧月琴多把位开发”,《大舞台》,2010年第8期。
    张俪琼:“论山东琴书古筝伴奏之主要方法及功能特点”,菏泽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张炼红:“‘海派京剧’与近代中国城市文化娱乐空间的建构”,《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张林:“摇板不是散板”,《乐府新声》,1997年第4期。
    张瑞龄:“绝缘薄膜纸代替蛇皮”,《乐器科技》,1979年第3期。
    张素英:“谈京胡演奏”,《戏剧报》,1987年第4期。
    张伟品:“戏曲京剧音韵学缘起”,《上海戏剧》,2004年第Z1期。
    张文:“浅谈京剧样板戏的音乐改革”,《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张文君:“论京剧音乐形成的三个阶段”,《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张晓慧:“京剧音乐的历史流变”,《四川戏剧》,2007年第3期。
    张学浩:“张君秋先生舞台生活六十周年有感”,《中国戏剧》,1992年第11期。
    张雪平:“哭昭敏”,《中国京剧》,1995年第4期。
    张雁:“浅谈京剧音乐中乐器的应用”,《大众文艺》,2010年第13期。
    张燕鹰:“说不尽的《阎惜娇》”,《中国京剧》,2003年第1期。
    张艺峰:“浅析《蝶恋花》音乐创作特色”,《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张胤德:“裘派艺术专场演出观摩漫记”,《人民戏剧》,1981年第2期。
    张跃进:“戏曲应重视音乐上的创新与发展”,《戏剧文学》,2007年第4期。
    张再峰:“京胡演奏要规范化”,《中国京剧》,2002年第7期。
    张再峰:“谈京剧音乐的味儿”,《中国京剧》,2001年第4期。
    张再峰:“再论京剧的味儿”,《中国京剧》,2004年第12期。
    张泽伦:“京剧音乐的里程碑”,《人民音乐》,1998年第11期。
    张泽伦:“论当代戏曲音乐发展的总体趋势”,《人民音乐》,1988年第2期。
    张泽伦:“也谈戏曲乐队的编制问题”,《人民音乐》,1979年第1期。
    张正治:“京剧的配曲、演唱形式及乐队的新发展”,《戏曲艺术》,1996年第4期。
    张正治:“京剧器乐音乐的发展”,《中国音乐》,1989年第4期。
    赵旗:“浅谈戏曲表演中锣鼓的作用”,《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9期。
    郑重华、李锋:“师资来源与特色专业发展”,《戏曲艺术》,2006年第4期。
    治顺:“现代京剧是别的戏”,《中国京剧》,2004年第7期。
    周传明、刘凤兰:“借鉴京剧现代戏的创作经验寻求京剧音乐的改革之路”,《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周红:“打开京剧之门”,《中国京剧》,2007年第6期。
    朱剑扬:“京剧现代戏音乐初探”,《文艺研究》,1982年第5期。
    朱维英、关雅浓:“关于京剧作曲人才的培养”,《中国京剧》,2002年第9期。
    竹风:“一举三得讲求实效”,《戏曲艺术》,1993年第2期。
    祖振声:“因情发弦以心创腔”,《人民音乐》,1990年第6期。
    常若凡:《河北省高等院校开展京剧教学活动的调查与研究》,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陈琳:《1980年以来青岛市茂腔剧团与茂腔音乐》,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崔娜:《京剧进中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调查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孔越:《论钢琴伴奏教师的能力与艺术修养》,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李春霞:《“京派”、“海派”现代人心里透视比较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梁江歌:《论中国扬琴伴奏艺术》,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梁宁:《琵琶在现代京剧音乐中的运用》,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
    马杰:《京剧艺术启蒙教育对幼儿审美能力影响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钱久元:《海派京剧初探》,上海戏剧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4。
    王艺涵:《中国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熊露霞:《传统京剧音乐的审美特征》,中央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99。
    徐元勇:《京剧音乐与日本歌舞伎音乐形成史的比较研究》,天津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1997。
    阳梅:《程砚秋京剧润腔研究》,上海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尹飞:《现代京剧红灯记的音乐创作特色》,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张慧:《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堂教学钢琴伴奏创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赵元蔚:《海派文学与消费文化》,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仲立斌:《京剧梅派唱腔艺术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朱绍玉:“《宋家姐妹》音乐创作漫谈”,《中国文化报》,2011年10月25日。
    郭娟:“第二届‘交响乐之春’集结中国原创作品”,《中国艺术报》,2010年4月27日。
    李灿:“对抗寂寞,收获精彩”,《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12月15日。
    石京生:“京剧《图兰朵》如何创新”,《光明日报》2004年3月3日。
    王磊:“广芭‘小天鹅’演绎《梅兰芳》”,《中国文化报》,2001年7月26日。
    张成:“国粹再现长征壮举”,《中国艺术报》,2011年7月29日。
    张涝:“花脸父子”,《人民政协报》2002年6月28日。
    张一帆:“创造好学的唱腔”,《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9日。
    周向阳:“因材施教,雕琢成器”,《中国文化报》,2001年8月2日。
    海震:“近年戏曲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年鉴,1997》。
    廖伟、陈明:“京剧群曲《虎啸龙吟》首演”,《北京教育年鉴,2011》。
    凌金玉:“20世纪京胡文献述要”,《中国音乐年鉴,2002》。
    钱茸:“1998年戏曲音乐研究综述”,《中国音乐年鉴,1999》。
    孙家正:“振兴京剧与保护昆曲全国京剧音乐创作研讨会”,《中国文化年鉴,2003》。
    佚名:“第三次京剧振兴系列座谈会”,《中国文艺年鉴,1988》。
    佚名:“第三届京剧学研讨会”,《北京社会科学年鉴,2010》。
    赵季平、张立:“梅兰芳电影音乐创作体会漫谈”,《电影年鉴,2009》。
    朱剑扬:“京剧现代戏音乐初探”,《中国戏剧年鉴,19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