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鲸》的陌生化解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世纪美国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赫尔曼·麦尔维尔被认为是继霍桑之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杰出的代表,其代表作《白鲸》堪称世界海洋文学的经典巨著。小说从不同的侧面折射出了不同的含义,无论是丰富的航海、鲸类学知识还是波澜壮阔的历险故事描写,都向世人展现了一个异样的,甚至是闻所未闻的世界。
     1914年,俄国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维·什克洛夫斯基(Victor Shklovsky)在其纲领性宣言——《语词的复活》中,提出了以突出强调艺术语言的审美特征为主旨的陌生化理论,引起了学术界较为强烈的反响。
     学界对《白鲸》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然而,截止目前还极少有学者运用陌生化理论对《白鲸》进行系统性的研究。作为一次大胆的尝试,本文旨在从主题、叙事角度、人物形象、意象和修辞手法五大方面,深入分析、论证《白鲸》的创作是如何运用陌生化理论,取得了新奇的艺术效果,从而带给读者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内心感受。本文意在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揭示《白鲸》的文学艺术魅力和精神内涵,从而为同类抑或非同类的文学作品批评,甚至是跨学科的其他领域的艺术研究提供可借鉴之处。
Herman Melville, the 19th century American novelist, essayist and poet, is considered as the most outstanding representative of American Romanticism succeeding Nathaniel Hawthorne. His masterpiece Moby Dick is the classic works of marine literature. In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novel reflects various meanings. Its richness in knowledge about the marine and the whale and its vivid description of the plot of the story exert a great impact on the readers, unfolding a magnificent and an unknown world before them.
     In 1914 the famous theory of defamiliarization was proposed by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ussian formalism Victor Shklovsky in his guideline declaration The Reveberation of the Word, which emphasizes the literariness and the artistry of the literary works and has aroused worldwide attention.
     Aiming at exploring the literary charm and the spiritual essence of this novel,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make a thorough analysis of Moby Dick,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me, narrative point of view, character, image and rhetorical devices, by dint of studying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defamiliarization in the creation of this novel and analyzing the attainment of the desirable result of origin and uncommonness which endows the readers with an entirely new art evaluation experience and unprecedented inner feel. In the hope of bringing available experience for the art works criticism of the same kind or the like, the writer of this thesis makes such a brave try.
引文
①伊恩·乌斯比著.50部美国小说[M].王问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80页.
    ②D·H·劳伦斯著.论美国名著[M].黑马译.上海三联出书店,2006年.
    ③孙海平.中国语境下的《白鲸》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报,2010(3).
    ①杨金才.美国“理论热消退后”的《白鲸》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9(3).
    ②李伟荣.麦尔维尔在中国:译介和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6(11).
    ①维·什克洛夫斯著.散文理论[M].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译者前言第2页.
    ②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2页.
    ③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2页.
    ④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62页.
    ⑤布莱希特著.布莱希特论戏剧[M].董祖棋等译.中央戏剧出版社,1990年.第5页.
    ⑥罗伯特·休斯著.文学结构主义[M].刘豫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第129页.
    ⑦徐亮.意义阐释[M].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75页.
    ⑧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0页.
    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0页.
    ⑩维·什可洛夫斯基著.《作为手法的艺术》[J].见《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213页. 11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7页.
    ①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2页.
    ②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③维·什克洛夫斯著.散文理论[M].刘宗次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11页.
    ④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9页.
    ①什克洛夫斯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8页.
    ②什克洛夫斯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第8页.
    ①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30页.
    ②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M].商务印书局,1980年版.第97页.
    ③钱钟书.谈艺录[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0页.
    ①钱钟书.谈艺录[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0页.
    ②钱钟书.谈艺录[M].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21页.
    ③埃默里·埃利奥特著.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朱通伯译.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352页.
    ④曹庸.《白鲸》译本序[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第15页.
    ①詹姆斯等著.美国小说评论集[M].田维新等译.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85年.第68页.
    ②王平.《白鲸》的主题意义的三种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5).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23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92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27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29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26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29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63至264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64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05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89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81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98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51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58页.
    ②海明威著.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第68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55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23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95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85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21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35页.
    ⑤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23页.
    ①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三辑[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73至274页.
    ②胡铁生.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评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J].外国文学研究,1994(1).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85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02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99页.
    ②赫尔曼·梅尔维尔著.白鲸[M].卢匡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14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40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96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96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92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0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02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⑤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⑥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6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4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3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0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4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5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8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4页.
    ③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3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36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37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98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703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224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39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65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27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27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30页.
    ⑤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58页.
    ⑥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98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44页.
    ①夏尔·皮埃尔·波德莱尔(Charles Pierre Baudelaire, 1821-1867),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322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27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28页.
    ①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75页.
    ②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73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33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09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87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88页.
    ④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12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57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669页.
    ①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19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20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545页.
    ①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②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85页.
    ③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494页.
    ①伊恩·乌斯比著.50部美国小说[M].王问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80页.
    ②转引自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2页.
    ③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81页.
    [1]埃默里·埃利奥特著.哥伦比亚美国文学史[M].朱通伯译.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4年.
    [2]北京大学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与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局,1980年.
    [3]布莱希特著.布莱希特论戏剧[M].董祖棋等译.北京:中央戏剧出版社,1990年.
    [4]常耀信.美国文学教程精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5]D·H·劳伦斯著.论美国名著[M].黑马译.上海:上海三联出书店,2006年.
    [6]董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7]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8]海明威著.老人与海[M].吴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9]赫尔曼·麦尔维尔著.白鲸[M].曹庸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年.
    [10]赫尔曼·梅尔维尔著.白鲸[M].卢匡译.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詹姆斯等著.美国小说评论集[M].田维新等译.香港: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1985年.
    [12]鲁迅.鲁迅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3]罗伯特·休斯著.文学结构主义[M].刘豫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14]美国国务院编.美国文学概况[M].杨俊峰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15]钱钟书.谈艺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6]韦勒克,沃伦著.文学理论[M].刘象愚等译.南京:三联书店,1984年.
    [17]维·什克洛夫斯著.散文理论[M].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年.
    [18]维·什克洛夫斯等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方珊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19]徐亮.意义阐释[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
    [20]伊恩·乌斯比著.50部美国小说[M].王问生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
    [21]虞建华.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三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
    [22]扎娜·明茨,伊·切尔诺夫著.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M].王薇生编译.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张冰.陌生化诗学——俄国形式主义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Bert Bender. Sea-Brothers: The Tradition of American Sea Fiction from Moby-Dick to the Present[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88.
    [2]Carter Kaplan. Critical Synoptics: Menippean Satire and the Analysis of Intellectual Mythology[M]. Madison, NJ: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3]Christopher Sten. Sounding the Whale: Moby-Dick as Epic Novel[M]. Kent, Ohio: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6.
    [4]Clare L. Spark. Hunting Captain Ahab: Psychological Warfare and the Melville Revival[M]. Kent, Ohio: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1.
    [5]Clark Davis. After the Whale: Melville in the Wake of Moby-Dick[M]. Tuscaloosa, AL: 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1995.
    [6]Derek Parker Royal. Philip Roth: New Perspectives on an American Author[M]. Westport, CT: Praeger, 2005.
    [7]D. H. Lawrence, Michael Herbert. Selected Critical Writing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8]Donald E. Pease. National Identities and Post-Americanist Narrative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4.
    [9]Douglas Robillard. Melville and the Visual Arts: Ionian Form, Venetian Tint[M]. Kent, Ohio: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7.
    [10]Emory Elliott, Cathy N. Davidson, Patrick O’Donnell, Valerie Smith, Christopher P. Wilson. The Columbia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Novel[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
    [11]Geoffrey Sanborn. The Sign of the Cannibal: Melville and the Making of a Postcolonial Reader[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
    [12]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 [M].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1955.
    [13]Howard P. Vincent. The Trying-Out of Moby-Dick[M].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49.
    [14]J.F. Buckley. Desire, the Self, the Social Critic: The Rise of Queer Performance within the Demise of Transcendentalism[M]. Selinsgrove, PA: Susquehanna University Press, 1997.
    [15]John Powell, Derek W. Blakeley.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Literary Influences: The Nineteenth Century, 1800-1914[M].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1.
    [16]Joseph D. Andriano. Immortal Monster: The Myth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Fantastic Beast in Modern Fiction and Film[M].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1999.
    [17]Kevin J. Hayes. Melville’s Folk Roots[M]. Kent, Ohio: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9.
    [18]Kevin J. Hayes.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rman Melville [M].(杨金才,导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
    [19]La Vergne Rosow. Accessing the Classics: Great Reads for Adults, Teens, and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M]. Westport, CT: Libraries Unlimited, 2006.
    [20]M. Keith Booker. The Post-Utopian Imagination: American Culture in the Long 1950s[M]. Westport, CT: Greenwood Press, 2002.
    [21]Raychel Haugrud Reiff. Herman Melville: Moby Dick and Other Works[M]. NewYork: Marshall Cavendish Benchmark, 2008.
    [22]Ronald E. Marti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the Destruction of Knowledge: Innovative Writing in the Age of Epistemology[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23]Tim Severin. In Search of Moby-Dick: Quest for the White Whale[M]. New York: Basic Books, 2000.
    [24]Tyrus Hillway, Luther S. Mansfield. Moby-Dick Centennial Essays[M]. Dallas: Southern Methodist University, 1953.
    [25]William V. Spanos. The Errant Art of Moby-Dick: The Canon, the Cold War, and the Struggle for American Studie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55.期刊类:
    [1]白凤欣,吕京,郝士芳.正义与邪恶的化身——论《白鲸》中亚哈船长性格的双重性[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2).
    [2]曾济民,张成喜.《白鲸》复仇与反复仇主题探究[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6).
    [3]崔凌云.《白鲸》欲望主题与复仇主题[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4]邓建英.“陌生化”与小说叙事视角[J].深圳大学学报,2003(3).
    [5]董晓慧.浅析《白鲸》的艺术张力[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2).
    [6]高莉敏,于海.悲剧英雄的赞歌——论《白鲸》的主人公亚哈[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6(2).
    [7]耿卫玲.“超人”亚哈的悲剧探源[J].辽宁师专学报,2009(6).
    [8]郭海平.《白鲸》中人与自然多维关系的伦理阐释[J].外国文学研究,2009(3).
    [9]郭海平.以实玛利的精神探寻与生命感悟[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10(1).
    [10]郭海平.中国语境下的《白鲸》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
    [11]郭海平,李漫萍.生命探寻与意义发现——论以实玛利的“裴廓德号”航行[J].外国文学,2010(3).
    [12]韩德星.论《白鲸》人物形象的“圣经”原型[J].外国文学研究,2000(2).
    [13]韩军利.《白鲸》中复仇主题的神话原型分析[J].世界文学评论,2009(1).
    [14]郝运慧,宫玉波.《白鲸》与希腊神话的原型阐释[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4).
    [15]何海伦.《白鲸》的象征意蕴探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2).
    [16]胡铁生.重压下的优雅风度——评海明威笔下的人物形象[J].外国文学研究,1994(1).
    [17]李遍野.文学的模糊性及模糊性在《白鲸》和《红字》二书中的表现[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
    [18]李赋康.略论美国小说的象征传统——兼析《红字》和《白鲸》的象征笔法[J].山东外语教学,1989(1).
    [19]李世存.评麦尔维尔的《白鲸》[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3(1).
    [20]李伟荣.麦尔维尔在中国:译介和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6(11).
    [21]李英.《莫比·迪克》的象征意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3(5).
    [22]梁丽娜.试析《白鲸》修辞之含混[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9(1).
    [23]刘宏.《白鲸》与美国悲剧[J].大连大学学报,2009(1).
    [24]刘学金.海上劳工鹿死谁手:比较分析《白鲸》和《老人与海》[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3).
    [25]马大康.语言陌生化与生存新维度[J].文学理论研究,2005(2).
    [26]宁云中,牛张莉.矛盾的化身:《白鲸》意象解读——麦尔维尔《白鲸》[J].延边党校学报,2009(6).
    [27]彭家海.19世纪初的美国社会与美国浪漫主义文学[J].湖北社会科学,2008(5).
    [28]沈丽.《白鲸》的海洋生态学解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2).
    [29]施平.简论美国浪漫主义小说[J].广西师范学报,1999(2).
    [30]孙建民,李学兴.《白鲸》:一座深邃神奇的艺术迷宫[J].域外视野,2006(10).
    [31]孙海平.中国语境下的《白鲸》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报,2010(3).
    [32]孙易君,张中凯.论陌生化理论在《白鲸》中的运用[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
    [33]田文强.文学语言的陌生化审美特征[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2).
    [34]王传顺,杨敏.亚哈之死[J].美与时代,2006(1).
    [35]王传顺.论《白鲸》的项链式叙事结构[J].绥化学院学报,2008(3).
    [36]王立礼.梅尔维尔与《白鲸》[J].外国文学,1994(4).
    [37]王平.《白鲸》主题意义的三种解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8(5).
    [38]王艳慧.麦尔维尔:19世纪的精神分析师——从《白鲸》看麦尔维尔的精神探索[J].燕山大学学报,2008(3).
    [39]王艳慧.《白鲸》中的命定论思想浅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2).
    [40]王彦兴.《白鲸》和美国的帝国主义视野[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6).
    [41]王颖.时代的忧虑与困惑——析小说《白鲸》的多维矛盾视角[J].理论学刊,2007(10).
    [42]汪义群.论《白鲸》中的人道主义思想——纪念麦尔维尔逝世100周年[J].外国文学研究,1991(4).
    [43]闻涛.人与自然的交响曲——《白鲸》和《鱼王》的比较[J].河西学院学报,1988(2).
    [44]吴莹.陌生化概念研究——陌生化在翻译领域中的运用[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
    [45]肖辑.葬身海底的猎鲸人——亚哈船长个性剖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6(6).
    [46]谢伟锋.对《白鲸》的另种神话——原型批评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2008(4).
    [47]辛禄高.对俄国形式主义及其陌生化理论的再评价[J].抚州师专学报,2003(2).
    [48]杨向荣.陌生化[J].外国文学,2005(1).
    [49]杨向荣,曾莹.陌生化:悖论中的张力美[J].俄罗斯文艺,2005(2).
    [50]杨向荣.论“文学性”与“陌生化”[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1).
    [51]杨向荣.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与检讨[J].当代外国文学,2009(3).
    [52]杨金才.美国“理论热消退后”的《白鲸》研究[J].外国文学研究,2009(3).
    [53]原学梅.《白鲸》的叙事视角和以实玛利叙事的可靠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6).
    [54]翟菊霞,景涛涛.成长的足迹——麦尔维尔眼中的亚哈船长和以实玛利[J].电影评介,2009(6).
    [55]张慧诚,杨梅.涉过历练生命的深水之旅——解读麦尔维尔小说《白鲸》[J].兰州大学学报,2007(5).
    [56]张立新.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评论,2002(1).
    [57]张琪博.浅析《白鲸》中象征手法的运用[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6).
    [58]张士民.美国浪漫主义小说与小说的发展方向[J].文学论丛,2004(1).
    [59]张曦.美国精神与民族寓言——《白鲸》主题的深层解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1).
    [60]周海燕.寻求与超越——亚哈与桑提亚哥人物形象解读[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6(2).
    [61]周珏良.河、海、园——《红楼梦》、《莫比·迪克》、《哈克贝里·芬》的比较研究[J].文艺理论研究,1983(4).
    [62]邹元江.关于俄国形式主义与陌生化问题的在检讨[J].东南大学学报,2004(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