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早期青铜时代遗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是分布在河西走廊地区的两支重要的早期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在齐家文化的研究上,长期以来,对其内涵缺乏一个清晰、明确的界定,阻碍了对齐家文化的深入研究。河西走廊地区的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是两支掌握冶金技术的考古学文化。在分期的基础上,讨论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明晰随着各个文化的发展,与邻近地区产生的交流以及这种文化交流所产生的影响。对于认识西北地区冶金技术的发展及其对周邻地区的影响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的时空范围进行了界定。回顾了学界对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的发现和研究的历史,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对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思路进行了说明。
     第二部分是陇山山麓龙山晚期遗存研究。首先对宁夏菜园林子梁遗址进行分析,结合层位和各单位中发现的遗物,认为林子梁遗址发现的遗存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饰篮纹的双耳罐或素面罐为代表,文化性质同于以往命名的“常山下层文化”,第二类以饰绳纹的夹砂罐和各类双耳罐为代表。其中第二类遗存与宁夏隆德页河子遗址发现的所谓“齐家文化”遗存文化性质相同,本文将林子梁遗址第二类遗存以及页河子遗址“齐家文化”遗存,命名为“页河子类型”,年代大约与客省庄二期文化相当。
     关于陇山西麓偏南的遗存,主要有天水师赵村第七期遗存、西山坪第七期遗存以及武山傅家门龙山时代晚期遗存。陶器形制与客省庄二期文化近似,但各类器物的比例差异明显,可以命名为“师赵类型”,年代大致与客省庄二期文化相当。
     第三部分是齐家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地域类型。首先是在对齐家文化各遗址和墓地材料分段的基础上,对齐家文化的典型器物进行类型学分析,将齐家文化分为四期五段。结合齐家文化各个墓地葬俗的差异以及在典型陶器组合上的差异,将齐家文化分为三个地域类型,分别是柳湾类型、皇娘娘台类型和磨沟类型。
     柳湾类型主要分布在河湟地区是在当地马厂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于该类型的流向,应该和柳湾类型结束之后的总寨遗存、黄家寨遗存以及尕马台遗存相关,这些遗存均是卡约文化的重要来源。
     皇娘娘台类型的分布北到武威兰州一带,南分到临夏地区。它的产生是在吸收了页河子类型、师赵类型以及少量客省庄二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皇娘娘台类型的去向目前仍然不明晰,山家头第一类遗存的产生应该与皇娘娘台的去向有很大关系,只是目前资料尚少,在一些器类的演变上关系并不明晰。
     磨沟类型主要分布在洮河上游地区。磨沟墓地已发表的资料中,最早的遗存相当于皇娘娘台类型第三段。该类型是皇娘娘台类型分化的产物,最后分化为儿遗存,是寺洼文化的重要文化来源。
     第四部分为四坝文化的分期、年代与地域类型。四坝文化的分期研究主要以资料最为丰富的东灰山墓地为主干,对四坝文化进行了分期和区域类型研究。在分期上,本文将四坝文化分为四期五段,其中第一期包括第一段,第二期包括第二段,第三期包括第三、四段,第四期包括第五段。
     在区域类型的研究上,主要是根据目前所见的东灰山、火烧沟、干骨崖三处墓地在葬俗上的差异,将四坝文化分为三个类型。东灰山类型的墓葬,流行圆角的竖穴土坑墓,一般为二次葬,墓地中墓葬间的贫富分化并不明显;火烧沟类型的墓葬中,发现的偏洞室墓的数量比较多,流行仰身直肢葬,而且墓地贫富分化比较明显;干骨崖类型的墓葬中,既有长方形土坑竖穴墓,也有积石墓,流行二次葬。由于相关的资料多数没有公布,目前难以在典型器物的差别上对三个类型进行详述。
     在四坝文化的来源上,本文认为四坝文化是河西马厂文化在潘家庄遗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关于四坝文化的流向,本文认为骟马文化是四坝文化的一个流向;同时东部地区的儿类型中的个别陶器、齐家文化中的一些陶器上出现的四坝文化陶器风格,可能也和四坝文化有关;此外尤其是在河湟地区齐家文化消失之后,兴起的总寨遗存、黄家寨遗存,均出现了二次葬,而且在黄家寨遗存中也发现有典型的四坝文化陶器。这些新的文化因素在东部地区的出现,可能也和四坝文化有关。
     第五部分区域内的文化互动及其与周邻文化的关系。这部分首先依据陶器、铜器材料讨论了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的互动。依据可以分期的陶器资料确定了两支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认为马厂文化潘家庄期遗存的年代大致和齐家文化第一期一段、二期二段的年代相当;四坝文化一、二期的年代大致和齐家文化第三期三段的年代相当;四坝文化第三期遗存的年代大致和齐家文化第三期四段的遗存相当;四坝文化第四期的年代大致和齐家文化第四期五段遗存相当。然后讨论了河西走廊与新疆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其与东部地区(内蒙古东南部、关中西部及关中-丹江上有地区)的文化交流。通过考古遗存的比较分别勾勒了河西走廊地区与新疆地区以及长城地带中、东段及关中——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线路。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河西走廊交流通道的畅通及其对长城地带和中原地区产生的影响。
     第六部分为结语,是对以上部分的总结。
Qijia and Siba, two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of the Early Bronze Agein China, are located in the region of the Hexi corridor in Gansu province. For a longtime, the research on the Qijia culture has been lacking of a precise geographicaldefinition which hinder any further research on this matter. In the Hexi corridor area,Qijia and Siba cultures both mastered metallurgy techniques. On the basis of achronological analysis, we clearly redefine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each culture,and analyze the cultural exchanges ongoing with the Xinjiang region in the West,and the central Great Wall area up to the Guanzhong and Central Plains regions tothe East. This study brings to light the routes and influence patterns produced bythese cultural exchanges.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 first one is an introductive chapter, merely dealing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hechron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frame of this study. While reviewing the discoveriesand previous research on Qijia and Siba cultures, we point out a number of existingproblem that need to be solved. The choice of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eticalframe is then explained.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sis the remains dating from the very end of theNeolithic period-namely the late Longshan period-in the foothills of the GansuLongshan mountains region.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mainsdiscovered on the Linqiliang site in Caiyuan, Ningxia province. The combined studyon the stratigraphical data and the artifacts allow us to deduce that the remainsunearthed in Linziliang site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types. The first type ischaracterized by basketry-like motives printed on the surface of double-handled guan jars and smooth surface guan jars. These remain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cultural type called―culture of the lower level of Changshan‖in previous research.The second type is defined by the association of cord-marked coarse ware guan jarsand various types of double-handled guan jars. This second type of remains havealso been unearthed on the Yehezi site in Longde, Ningxia province and attributed tothe Qijia culture. Our analysis allow us to reclassify the remains of both the secondtype of Linziliang site’s remains and the Yehezi site remains that had previously beenattributed to the Qijia culture, as a new archaeological cultural type named here―Yehezi cultural type‖, which datation can be assumed to be roughly contemporarywith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e of the―second phase of Kexingzhuang‖.
     O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western side of the Longshan mountains area, themain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are the remains of the seventh phase of Shizhaocunsite in Tianshui, the remains of the seventh phase of Xishanping site, and the ones ofthe late phase of the Longshan culture in Fujiamen site in Wushan. The generaldesign of the pottery is similar to the examples of the culture of the second phase ofKexingzhuang, but the proportions of each artifact are very different. These remainscan be brought together in a type called the―Shizhaocun cultural type‖, which ismainly contemporary with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e of the second phase ofKexingzhuang.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chronology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cultural subtypes of the Qijia culture are redef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dataunearthed in the settlements and cemeteries belonging to Qijia culture, we carry on atyp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artifacts, and establish that the Qijia culture can be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and five stag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burial customs andthe pottery vases assemblage show that the Qijia culture feature can be separated intothree geographical variants: the Liuwan type, the Huangniangniangtai type and theMogou type.
     The Liuwan typ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Hehuang area, and is characterizeda pottery assemblage and a set of burial customs very similar to the one of Machang culture. Therefore, it is clear that the Liuwan cultural type has directly evolved fromthe Machang culture and that afterwards, it develops into Zongzhai and Huangjiazhaitypes, which will then become two of the bases of the elaboration of the Kayueculture.
     The Huangniangniangtai type is manly distributed in the area between Wuwei etLanzhou and extended towards the South up to the Linxia region. This type has beenproducted by assimilating traits from the Yehezi type, the Shizhaocun type and–to alesser extend–the culture of the second phase of Kexingzhuang. The laterdevelopment of the Huangniangniangtai cultural type remains yet unclear. Theapparition of the fist type of the Shanjiatou remains must have received influencesfrom the Huangniangniangtai type, but the data are still too scarce to ascertain thetyp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artifacts.
     The Mogou typ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upper course of the Taohe rivervalley. According to the data from the Mogou cemetery that have already beenpublished, the earliest stage of this cultural type is contemporary with the third stageof the Huangniangniangtai type. Therefore, the Mogou type can be seen as adifferentiation by-product of the Huangniangniangtai type. It then evolves to Ye’erremains, which constitute the main source of development of the Siwa culture.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chronology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cultural subtypes of the Siba culture is analyzed. Most of the analysis is supported bythe numerous data of Donghuishan cemetery used in the typo-chronology and the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studies. The chronolog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Siba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phases and five stages as follow: the first phasecorresponds to the first stage, the second phase to the second stage, the third phase tothe third and fourth stages, and the fourth phase to the fifth stag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typology i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burialcustoms and artifacts observed in three cemeteries: Donghuishan, Huoshaogou andGanguya sites, and shows that the Siba cul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ulturaltypes. In the Donghuishan type, most of the tombs are rounded angle rectangle pit secondary burials. In this cemeter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status-poor andrich tombs-are not very apparent. In the Huoshaogou type, there is a highproportion of side cave chamber tombs, the deceased are mostly laying in supineposition and the differences of burial furnishings between the tombs are quite clear.In the Ganguya cemetery, most of the tomb present secondary burials and can berectangular pits or stone mounts tombs, no sacrificial remains have been observed.
     On the question of the origins of the Siba culture, we argue that thisarchaeological culture wa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Panjiazhuang type. As tothe question of the further evolution of the Siba culture, we propose that it becamefor one part the Shanma culture.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eastern side some potteryvases of the Ye’er type and of the Qijia culture show stylistic features typical of theSiba culture ceramic, which show the influence of the Siba culture on thearchaeological types of the east neighboring region. Besides, in the Hehuang region,after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Qijia culture, the rising Zongzhai and Huangjiazhaicultural types all show secondary burials and pottery vases as burial furnishing: theapparition in the eastern regions of these cultural trait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spread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iba culture.
     In the fifth chapter, we carry on the study of the cultural interaction inside thestudy area and with the neighboring regions. Ceramic and bronze artifacts are usedto discuss the Qijia and Siba cultures. According to the typo-chronological analysisof the pottery vases, we redefine the chronological relations of both cultures.Moreover,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remains of the Panjiazhuang phase of theMachang culture is contemporary with the first stage of the first phasen and thesecond stage of the second phase of the Qijia culture; the first and second phases ofdthe Siba culture are contemporary with the third stage of the third phase of the Qijiaculture; the remains of the third phase of the Siba culture are contemporary with thefourth stage of the third phase of the Qijia culture; the fourth phase of the Sibaculture is contemporary with the fifth stage of the fourth phase of the Qijia culture.Finally, we discuss the cultural exchanges existing between the Hexi corridor area and the Xinjiang in the West, and the eastern regions (namely the south-east regionsof Inner Mongolia, the western area of the Guanzhong region, and the region of theGuanzhong and the Danjiang. Later we analyze the form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the roads and axes of cultural exchanges discovered in the study of thearchaeological remain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archaeological data allow usto draw circuits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Hexi corridor area, the Xinjiangregio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regions of the Great Wall, the Guanzhong area and theCentral Plains regions. Moreover, we discuss the unimpeded character of the culturalexchanges routes of the Hexi corridor area and we demonstrate the importance of theinfluence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s of this region has had on the Great Wall areaand on the Central Plains region.
     Finally, the six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essay. After summarizing thediscoveries made though this analysis, it points out remaining questions and furtherresearch orientations.
引文
[1]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地址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1925年,
    [2]Margit Bylin-Althin, The Site of Chi Chia Ping and Luo Han Tang, Bullite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no.18,(1946).刘燿:《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中国考古学报》第2册,1947年。251-335。
    [1]夏鼐:《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中国考古学报》第3册,1948年。
    [2]夏鼐、吴良才:《兰州附近的史前遗存》,《中国考古学报》第5册,1951年。
    [3]裴文中:《甘肃史前考古报告》,1947年,(内部刊行)。后收入《裴文中先生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4]永登发现的彩陶从纹饰风格来看,应该属于本文所说的“潘家庄遗存”。
    [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29-62。
    [2]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53-70。
    [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57-96。
    [4]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等:《青海柳湾》,文物出版社,1984年。
    [5]资料未发表。参看甘肃省博物馆:《甘肃考古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39-153。
    [6]资料未发表。参看甘肃省博物馆:《甘肃考古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39-153。
    [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11-52。
    [8]安志敏:《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9-18。
    [1]安志敏:《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9-18;安志敏:《甘肃山丹四坝滩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7-16。
    [2]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11-52。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
    [4]陈海清:《李家峡砂石料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文物出版社,1994年。260。
    [5]王国道:《西宁市沈那齐家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文物出版社,1994年。260-261;吴平:《西宁沈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4》,文物出版社,1995年。278-279。
    [6]刘宝山:《大通县上陶村齐家文化遗址和土谷浑时期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文物出版社,1997年。248。
    [1]谢端琚:《论大何庄与秦魏家齐家文化的分期》,《考古》1980年第5期。248-254。
    [2]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上),《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1-18;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153-176。
    [3]胡谦盈:《试论齐家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源流》,《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77-82。
    [4]郎树德、许永杰、水涛:《试论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存》,《文物》1983年第11期。31-39;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153-176。
    [5]谢端琚:《略论齐家文化墓葬》,《考古》1986年第2期。147-161。
    [6]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93-327。
    [1]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66-203。
    [2]谢端琚:《试论齐家文化和陕西龙山文化的关系》,《文物》1979年第10期。60-69。
    [3]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36-44。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89年。317-318。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
    [6]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
    [1]张忠培:《东灰山墓地研究》,《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253-286。
    [2]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287-302。
    [3]李虎侯:《齐家文化铜镜的非破坏性鉴定》,《考古》1980年第4期。365-168。
    [4]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269-285。
    [5]张忠培:《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中国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239。
    [6]滕铭予:《中国早期铜器有关问题的再探讨》,《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8-18。
    [1]叶茂林、蔡林海:《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文物出版社,2001年。281-282;
    叶茂林、王国道:《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312-313;
    叶茂林、王国道:《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文物出版社,2003年。393;
    张小虎、蔡林海:《民和县喇家齐家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359-360;
    叶茂林、蔡林海:《民和县喇家齐家文化祭坛》,《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395-396。
    蔡林海、叶茂林:《民和县喇家齐家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文物出版社,2006年。372-373。
    叶茂林、任晓燕、蔡林海、何克洲:《民和县喇家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6》,文物出版社,2007年。411-4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2期。12-25。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4-24。
    [3]叶茂林:《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不是齐家文化的遗存》,《中国文物报》2010年10月15日7版。
    [4]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5]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任晓燕:《青海大通长宁遗址》,《200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西河滩——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遗址》,《2004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5年。44-47。
    [3]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114-120。
    [4]Corinne DEBAINE-FRANCFORT,Du Néolithique l’ ge du Bronze en Chine du nord-ouest: la culture de Qijiaet ses connexions, éditions Recherche sur les Civilisations, Paris,1995.
    [1]Louisa G. Fitzgeralad-Huber, Qijia and Erlitou: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 Distant Cultures,Early China,Vol20,1995.译文见胡博\著,李永迪\译:《齐家与二里头:远距离文化互动的讨论》,载夏含夷主编:《远方的实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54。
    [2]Louisa G. Fitzgeralad-Huber, The Qijia Culture: Paths East and West, B.M.F.E.A.75,2003.31-54.55-78.
    [3]安志敏:《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的青铜文化遗存》,《考古》1996年第12期。70-77。
    [4]孙淑云、韩汝芬:《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铸造技术的研究》,《文物》1997年第7期。75-84。
    [5]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36-44。
    [6]Jianjun Mei, Qijia and Seima-Turbino: The Question of Early Contacts between Northwest China and theEurasian Steppe, B.M.F.E.A.75,2003.31-54.
    [1]白云翔:《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东南文化》2002年第7期,25-37。
    [2]林沄:《夏代的中国北方系青铜器》,《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1年。1-12。
    [3]Li Shuicheng, Ancient Interactions in Eurasia and Northwest China: Revisiting J. G. Andersson's Legacy,B.M.F.E.A.75,2003.9-29.
    [4]水涛:《中国西北地区早期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210-213。
    [5]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239-278。
    [6]刘学堂、李文瑛:《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相关问题新探》,《藏学研究》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63。
    [1]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124-274。
    [2]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铜器的起源和发展》,《西部考古》第三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74-90。
    [3]徐建炜:《甘青地区新获早期铜器及冶铜遗物的分析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12月。
    [1]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169-172。
    [2]严文明:《关于考古学文化的理论》,《走向21世纪的考古学》,三秦出版社,1997年。78-93。
    [1]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科学出版社,2004年。162-176。杜金鹏:《试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考古》1992年第2期。157-169+181。
    [2]严文明:《碰撞与征服——花厅墓地埋葬情况的思考》,《史前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1998年。262-266。
    [3]王立新、胡保华:《试论下七垣文化的南下》,《考古学研究》(八),科学出版社,2011年。179-193。
    [1]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158-19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138页。
    [4]李水城:《中国西部地区史前考古的几点思考——<师赵村与西山坪>读后》,《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文物出版社,29-30。
    [5]张忠培、杨晶:《客省庄与三里桥文化的单把鬲及其相关问题》,《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40。
    [6]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158-195。
    [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11-52。
    [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3]张忠培:《<宁夏菜园>序》,《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ii-iii.
    [1]需要说明的是F3,原报告中认为F3中JI-J4的使用期是在二期二段,而F3主体使用的时间在三期四段。
    [1]需要说明的是,M3的年代,笔者上文中已有分析。其中陶罐的年代在一期一段,而M3的年代从层位上来看,是最晚的。因此,本文暂时将M3的年代仍然看做是最晚的遗存。在此特作说明。
    [2]张忠培:《<宁夏菜园>序》,《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ii-iii.
    [1]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172-19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6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434-454。
    [4]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158-195。
    [5]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甘肃灵台桥村齐家文化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22-24。
    [6]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麟游县蔡家河遗址龙山遗存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3-16。
    [7]钟侃、张心智:《宁夏西吉兴隆镇的齐家文化遗址》,《考古》1964年第5期。232-233+244。
    [8]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组:《宁夏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概况》,《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55。图一。
    [1]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实践、论论、方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05。
    [2]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岐山双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51-68。
    [1]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2]李水城:《华夏边缘与文化交流:以长城沿线西段的陶鬲为例》,《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展》,文物出版社,2009年。176-199。
    [1]张忠培、杨晶:《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研究》,《北方文物》2002年第3期。1-15。
    [1]秦小丽:《试论客省庄文化的分期》,《考古》1995年第3期,238-255;刘斌:《客省庄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参看秦小丽:《试论客省庄文化的分期》,《考古》1995年第3期。254。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2]研究玉器的学者多数都将西北地区发现的素面玉器统统归入齐家文化之中。据笔者见到的资料,只有罗
    丰先生在研究宁夏地区所见的玉器时,采取了审慎的做法,未将这些玉器归入齐家文化。参看罗丰:《黄
    河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以馆藏宁夏地区玉器为中心》,《故宫学术季刊》第19卷第2期,2001年。
    35-68。
    [1]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甘肃灵台桥村齐家文化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22。
    [2]李晓斌、张海旺:《甘肃齐家文化玉器研究》,《陇右文博》2009年第2期。22。
    [3]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189。
    [4]罗丰:《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以馆藏宁夏地区玉器为中心》,《故宫学术季刊》第19卷第2期,2001年。35-68。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6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434-454。
    [3]李晓斌、张海旺:《甘肃齐家文化玉器研究》,《陇右文博》2009年第2期。22。
    [1]李晓斌、张海旺:《甘肃齐家文化玉器研究》,《陇右文博》2009年第2期。22。
    [2]李晓斌、张海旺:《甘肃齐家文化玉器研究》,《陇右文博》2009年第2期。22。
    [3]李晓斌、张海旺:《甘肃齐家文化玉器研究》,《陇右文博》2009年第2期。21-32。
    [1]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地址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1925年。
    [2]O.Mengcin,Weltgeschichte der Steinzeit(1931), p.81.转引自夏鼐:《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考古学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5。
    [3]Margit Bylin-Althin, The Site of Chi Chia Ping and Luo Han Tang, Bullite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no18,(1946).刘曜:《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中国考古学报》第2册,1947年。251-335。
    [4]夏鼐:《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中国考古学报》第3册,1948年。
    [5]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53-70;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421-448。
    [6]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57-96。
    [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29-62。
    [8]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2期,12-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齐家文化祭坛和干栏式建筑》,《考古》2004年第6期。3-6。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文物》2009年第10期。4-24;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的收获与意义》,《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5-10。
    [3]谢端琚:《论大何庄与秦魏家文化的分期》,《考古》1980年第3期。248-254。
    [4]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1、2期。
    [5]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文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
    [6]张天恩、肖琦:《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的新审视》,《中国考古学研究——庆祝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361-367。
    [7]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9-12;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甘肃临夏秦魏家遗址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64年第6期;267-169。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57-96。
    [2]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
    [1]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9-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29-62。
    [2]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97-198。
    [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53-70。
    [2]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421-447。
    [1]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农工商部地质调研所印行,1925年。
    [2]李永良主编:《河陇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8年。
    [3]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42。
    [4]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00-202。
    [5]M. Bylin-Althin, The Site of Chi Chia Ping and Luo Han Tang in Kansu, B.M.F.E.A,18.383-498.
    [6]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1990年。编号1117-1120四件彩陶罐为齐家坪遗址出土。其中编号为1219的罐子,与M107:1很可能是一件器物。
    [7]陈玭、王辉、华先:《甘肃临潭磨沟墓地文化性质再议》,《中国文物报》2012年5月11日6版。
    [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文物》1976年第1期。67-78。
    [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考古》1976年第6期。365-377。
    [1]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00-204。
    [2]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50-51。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4-24。
    [2]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2-3。
    [3]樊维华:《儿遗址文化性质初探》,《考古》1994年第1期。66-69。
    [1]樊维华:《儿遗址文化性质初探》,《考古》1994年第1期。66-69。
    [2]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4]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1页。图20。
    [1]王国道等:《青海喇家村齐家文化遗址最新揭示:史前灾难现场摄人心魄,黄河慈母佑子情动天地》,《中国文物报》2000年7月5日1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青海民和喇家史前遗址的发掘》,《考古》2002年第7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等:《青海民和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2期,12-2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等:《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
    齐家文化祭坛和干栏式建筑》,《考古》2004年第6期,3-6。
    [1]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306-317。
    [2]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2。
    [3]参看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86。图六。
    [1]夏鼐:《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中国考古学报》第三册,1948年。收入夏鼐:《考古学论文集》(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3-25。
    [1]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大通陶家寨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先秦考古)。1-8。
    [2]任晓燕:《大通县长宁遗址》,《2006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27-30。其中公布的三件双耳罐,均是属于第一组的遗物。
    [1]任晓燕:《青海长宁遗址抢救性考古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6年12月20日2版。该文中公布的高领罐,应属于第三组。
    [2]和正雅、高东陆:《民和县转导公社古代文化调查》,《青海考古学会会刊》4,1982年。14-18页。
    [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循化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1年第4期。313-331。
    [4]任晓燕:《平安县东村古墓葬及窑址的发掘》,《青海文物》第8期,1994年。11-12。
    [5]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葫芦河流域考古调查》,《考古》1992年第11期。971-986。
    [1]山家头第一类遗存。参看南玉泉:《辛店文化序列及其与卡约、寺洼文化的关系》,《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95-97。
    [1]陈建立、毛瑞林、王辉、陈洪海、谢焱、钱耀鹏:《甘肃临潭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铁器与中国冶铁技术的起源》,《文物》2012年第8期。45-53。
    [2]寺洼文化的典型器物群,参看周贇:《寺洼文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本文使用的“潘家庄遗存”内涵与李水城先生界定的“过渡类型遗存”相同。因为在安西潘家庄墓地发现了3座内涵单纯的这一阶段的墓葬,因此,按照考古学文化命名的通行法则,本文称为“潘家庄遗存”。
    [2]参看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09-113。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民乐县博物馆:《甘肃民乐五坝史前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4期。9-12。
    [1]谢端琚:《论大何庄与秦魏家齐家文化的分期》,《考古》1980年第3期。251页,图2-14。
    [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214页,图129-7。
    [1]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该报道中介绍,第四次发掘中有灰坑葬。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90-91;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153-176。
    [3]王吉怀:《齐家文化墓葬的几种埋葬方式》,《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47-55。
    [4]大何庄遗址揭露的墓葬中,在T51-T54中发现的墓葬也有成排分布的趋势,可惜揭露面积过小。参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30-32。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28-41。其中指出,“大沙沟遗址中发现的个别拍印篮纹的陶片,暗示遗址可能含有齐家文化的遗存”。
    [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55。
    [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69。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4-24。
    [2]王玥:《磨沟墓地墓道棚架设施与埋葬过程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11。
    [1]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28。
    [2]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9-24。
    [3]毛瑞林、谢炎:《中国考古发现年度记录2009》,中国文化遗产增刊,2010年。400-401。
    [1]夏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第4期。224。
    [2]胡谦盈:《试论齐家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源流》,《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77-82。
    [3]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153-175;张忠培、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265-272。张忠培:《宁夏菜园2序》,《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Ⅰ-Ⅳ。
    [4]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193-210。
    [5]张学正、水涛、韩翀飞:《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22-152。
    [6]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193-210。
    [7]胡谦盈:《试论齐家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源流》,《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77-82;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160-161。
    [8]参看李伊萍:《半山、马厂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32-67。
    [1]参看秦小丽:《试论客省庄文化的分期》,《考古》1995年第3期。238-255。
    [2]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岐山双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图九:2。
    [3]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82级实习队:《宝鸡石嘴头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222。图10-4。
    [4]参看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岐山双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56-58。
    [5]马厂文化敛口瓮可以参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红古下海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8年。131-135。原报告中称为“切盖罐”;师赵村类型的敛口瓮可以参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206-207。原报告中称为“B型瓮”。
    [1]参看李水城:《华夏边缘与文化交流:以长城沿线西段的陶鬲为例》,《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展》,文物出版社,2009年。176-199。
    [2]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图版10-2。
    [3]参看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红古下海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8年。
    [4]如宝鸡石嘴头M2中随葬6件陶器。参看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82级实习队:《宝鸡石嘴头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222。图10。
    [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青海民和核桃庄山家头墓地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1期。26-31。
    [2]南玉泉:《辛店文化序列及其与卡约、寺洼文化的关系》,《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95-97。
    [3]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17-18。
    [4]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73。
    [5]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18。
    [6]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07。表5。
    [7]张忠培:《研究考古学文化需要探索的几个问题》,《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方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105。
    [1]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66-203。
    [2]李水城:《论董家台类型及相关问题》,《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111。
    [1]卜工:《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科学出版社,2007年。70。
    [1]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94年第3期。193-206。
    [1]该器见于,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86。图6。
    [2]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化隆县文管所:《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8期。27-44。
    [1]卡约文化各类型的代表性墓地的陶器组合不尽相同。可以参看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图26-29;张文立:《青海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图3.10-3.14。
    [1]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61-162。
    [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青海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61-162。
    [3]徐建炜:《甘青地区新获早期铜器及冶铜遗物的分析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12月。32。
    [1]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贵南县的尕马台遗址曾经有一件红陶大双耳罐公布,属于齐家文化皇娘娘台类型的典型器物,但是贵南县距离皇娘娘台类型的分布区域又非常遥远,当地及周邻地区开展的考古工作又非常少。如果这件陶罐报道不误的话,是值得重视的线索。由于只此一件器物,我们暂时不做分析。这件大双耳罐参见:青海省文物处、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青海文物》,文物出版社,1994年。48号。
    [2]磨沟类型典型器物的演变,可以参看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1。
    [1]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28。
    [2]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3]韩建业:《半山类型的形成与东部文化的西迁》,《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3期。33-38。
    [4]王立新:《秦统一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文化多元化及其历史背景》,《边疆考古研究》第10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161-190。
    [5]谢端琚:《试论我国早期土洞墓》,《考古》1987年第12期。1097-1104。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4-24;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2]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3]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卓尼儿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14-22。
    [4]樊维华:《儿遗址文化性质初探》,《考古》1994年第1期。66-69。
    [1]甘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局:《甘肃卓尼县纳浪乡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4年第7期。598。
    [2]甘南藏族自治州博物馆:《甘肃卓尼儿遗址试掘简报》,《考古》1994年第1期。14-22。
    [3]周赟:《寺洼文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的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31。
    [2]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1]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迁的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67-77。
    [2]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葫芦河流域考古调查》,《考古》1992第11期。971-986;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822-842。
    [1]安志敏:《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
    [2]安志敏:《甘肃山丹四坝滩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7-15。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安志敏先生区分的丙组器物中为“绳纹陶片以及铜刀、金环”,当时四坝文化可以比较的资料尚少,安先生认为这些遗物和沙井文化接近,将其形制确定为沙井文化。后来在火烧沟墓地的发掘中,也发现了不少带细绳纹的双耳罐和铜刀以及金环。由于在四坝滩遗址中,未能发现明确属于沙井文化的遗物,因此,我们将原来安先生定为丙组的遗物和乙组合并,均是四坝文化遗物。
    [3]参看安志敏:《甘肃山丹四坝滩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14。
    [4]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永昌县南滩和北滩的古遗址及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42-47。
    [5]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
    [1]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
    [2]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43-250。
    [3]宁笃学:《民乐县发现的两处四坝文化遗址》,《文物》1960年第1期。74-75。
    [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42-143。
    [2]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42-143。
    [3]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
    [4]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45。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285-298。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285-298。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285-298。
    [1]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酒泉干骨崖墓地的发掘与收获》,《考古学报》2012年第3期。351-368。
    [2]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1-91。
    [3]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43-250。
    [1]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01-102。
    [2]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43-250。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304-329。
    [2]安志敏:《甘肃山丹四坝滩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7-1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143-147。
    [3]上述遗址均见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
    [1]李水城、莫多闻:《东灰山遗址炭化小麦年代考》,《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51-60。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
    [3]《民乐县发现两处四坝文化遗存》,《文物》1960年第1期。
    [4]安志敏:《甘肃山丹四坝滩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57年第3期。7-15。
    [5]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
    [6]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
    [1]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西河滩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遗址》,《2004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5年。44-47。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甘肃肃北马鬃山古玉矿遗址调查简报》,《文物》2010年第10期。27-33。
    [4]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额济纳旗巴彦陶来遗址调查简报》,《草原文物》2012年第1期。8-16。
    [5]边文利:《内蒙古阿拉善盟史前考古调查的新发现》,《中国文物报》2011年10月7日4版;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额济纳旗巴彦陶来遗址调查简报》,《草原文物》2012年第1期。8-16。
    [6]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04。
    [1]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17。
    [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西河滩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遗址》,《2004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5年。44-47。
    [3]孔昭宸、杜乃秋:《东灰山遗址孢粉分析报告》,《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187-189。
    [4]陈胜前:《细石叶工艺的起源——一个理论与生态的视角》,《考古学研究》七,科学出版社,2008年。244-264。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140。
    [2]火烧沟墓地这种特殊的陶器见于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245页。图32-M93:7。鹰窝树墓地的资料见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356页。图236-1、2。编号分别为86AY-030、86AY-031。
    [1]严文明:《甘肃彩陶的源流》,《仰韶文化研究》,1989年。321-322;李伊萍:《半山、马厂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64。
    [2]李伊萍:《半山、马厂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64。
    [3]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08。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134-135。
    [1]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西县博物馆:《甘肃安西潘家庄遗址调查试掘》,《文物》2003年第1期。65-72。
    [2]西北大学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市博物馆:《甘肃敦煌西土沟遗址调查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3期。3-7。
    [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66。
    [1]李水城:《天山北路墓地一期遗存研究》,《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193-202。
    [2]李水城、水涛《公元前1千纪的河西走廊西部》,《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63-75。
    [1]李水城、水涛《公元前1千纪的河西走廊西部》,《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71。
    [1]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
    [1]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
    [2]张忠培:《东灰山墓地研究》,《中国考古学——九十年代的思考》,文物出版社,2005年。206-241。
    [1]资料采自,袁靖:《生业兴起——文明进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44。
    [1]报告中认为两件都是羊肩胛骨,朴载福先生认为是猪肩胛骨。参看朴载福:《先秦卜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274。注释2、3。
    [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156-157。附表二。
    [1]安志敏:《试论中国的早期铜器》,《考古》1993年第12期。1110-1119。
    [2]林沄:《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新疆交通》,《草原文明》2011年第1期。55-64。
    [3]李肖、党彤:《准噶尔盆地周缘地区出土铜器初探》,《新疆文物》1995年第2期。40-51。
    [4]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尼勒克汤巴勒萨伊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5期。13-22。
    [5]王博、成振国:《新疆巩留县出土一批铜器》,《文物》1989年第8期。95-96;李肖、党彤:《准噶尔盆地周缘地区出土铜器初探》,《新疆文物》,1995年第2期。40-51。
    [6]李肖、党彤:《准噶尔盆地周缘地区出土铜器初探》,《新疆文物》1995年第2期。40-51。
    [1]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23-32。该墓地中墓葬的年代跨度很大,最近林沄先生对在这批墓葬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可以参看。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尔木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717-733。
    [2]张玉忠:《新疆布尔津县出土的橄榄形陶罐》,《文物》2007年第2期。66+14。
    [3]A2A2科瓦列夫、Д2额尔德涅巴特尔/著,邵会秋、潘玲/译,杨建华/校:《蒙古青铜时代文化的新发现》,《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246-269。
    [4]奇台县文化馆:《新疆奇台县发现石器时代遗址与古墓》,《考古学集刊》(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22-24。
    [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鲁木齐市文物管理所:《新疆乌鲁木齐萨恩萨伊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5期。4-12。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三座墓葬中出土的平底罐的确和切尔木切克类型中的平底器有共性,但缺乏切尔木切克类型中典型的圜底器,这种差异一方面可能是发掘的墓葬数量过少;另一方面可能是这三座墓葬代表的遗存和切尔木切克类型的确存在差异。目前暂时依据简报的认识,将其看作是切木切克类型遗存。
    [1]阮秋荣、胡兴军、梁勇:《新疆乌鲁木齐萨恩萨伊墓地发掘》,《2009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0年。96-99。
    [2]Mei Jianjun Colin Shell,The Existence of Andronovo Cultural Influence in Xinjiang during the2ndMillennium BC,Antiquity,1999(73);邵会秋:《新疆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相关遗存探析》,《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81-97。
    [1]Ke Peng,The Andronovo Bronze Artifacts Discovered in Toquztara Country in Ili, Xinjiang, The Bronze Age andEarly Iron Age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a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of Pennsylvania Museum Publications.1998.
    [2]陈国梁先生曾对齐家文化和四坝文化中发现的铜器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参看: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附表13-15。
    [3]以上三处墓地的资料尚未正式公布。参看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80-121;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36-44。
    [4]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
    [5]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36-44。
    [6]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53-70;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421-448。
    [7]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239-275。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29-6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57-96。
    [10]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
    [1]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科学出版社,2008年。图3。
    [2]田毓章:《甘肃临夏发现齐家文化骨柄铜刃刀》,《文物》1983年第1期。
    [3]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96年第11期。
    [4]甘肃岷县文化馆:《甘肃岷县杏林齐家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第11期。
    [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4-24;徐建炜:《甘青地区新获早期铜器及冶铜遗物的分析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袁靖:《生业兴起——文明进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44。
    [6]中国文物精华编辑委员会编:《中国文物精华》彩版38,文物出版社,1997年。
    [7]任晓燕:《青海大通长宁遗址》,《2006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27。
    [8]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同德宗日遗址中,也曾公布有4件铜器,其中M122出土3件铜环,M80出土1件铜饰。学界一般也将其看做是齐家文化铜器来研究。发掘者在未对遗址进行分期的情况下,曾对遗址进行了文化因素分析,认为“D组陶器”和齐家文化相关,但完整的器物仅有1件双耳罐(M100:1)。本文暂时不将这4件铜器看做是齐家文化铜器。参看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1-14+35;陈洪海、格桑本、李国林:《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考古》1998年第5期。15-26。
    [9]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与发展》,《西部考古》第三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74-90。
    [1]需要说明的是本图中的第4号器物,该器物在皇娘娘台遗址第一次发掘报告中被称为“条形铜器”,编号为H9(3)(《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胡博先生根据报告中的线图和图版的比对,在她的文章中首次指出,它应该是一件环首刀的柄部。(参看:Louisa G.Fitzgeralad-Huber,Qijia and Erlitou:The Question ofContacts With Diatant Cultures,Early China,Vol20,1995.译文见胡博\著,李永迪\译:《齐家与二里头:远距离文化互动的讨论》,载夏含夷主编:《远方的实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比照图版和线图可知,胡博先生所论可信。本文所用的线图是依据报告中的图版重新描绘的,需要说明的是,原报告中由于线图剖面描绘失真,给人造成的错觉是这件残柄是镂孔的,事实上,它是两面均装饰凸线纹,这一点从报告中的图版上也很容易看出来。这种凸线纹应该是二里头时期中国北方系青铜器上的一种比较典型的纹样,具体论述详见下文。
    [2]李水城:《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碰撞与交流》,《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56-270;李水城:《天山北路墓地一期遗存分析》,《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2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193-202。
    [1]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172-193。
    [1]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1990年;陈玭、王辉、华先:《甘肃临潭磨沟墓地文化性质再议》,《中国文物报》2012年5月11日6版。
    [2]李水城:《论董家台类型及其相关问题》,《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110。
    [1]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66-203。
    [1]李水城:《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纪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56-270;李水城:《天山北路墓地一期遗存研究》,《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193-202。
    [2]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尔木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717-733。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主编:《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
    [4]草编篓提梁的安置方法除去上述的在编织过程中直接压入草茎的方式外,还可以在草篓成形后再另行安置提梁。考虑到提梁的结实程度,以及草篓内壁的平整,在编织过程中直接压入草茎的方式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究竟是什么情况,需要目验实物。
    [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图版八:1。
    [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0期。4-42。
    [1]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邻近地区文化的联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1]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239-275。
    [1]陈光祖/著、张川/译:《新疆金属时代》,《新疆文物》1995年第1期。Perter Wei Ming Jia and Alison V.G. Betts,A Re-analysis of the Qiemu’erqieke (Shamirshak) cemeteries, Xinjiang, China, The journal of Indo-European,Vlu.38, num3,2010.275-317.
    [2]水涛:《新疆青铜时代诸文化的比较研究——附论早期东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国学研究》第一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3]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新疆文物》2002年3、4期;邵会秋:《试论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两类青铜文化》,《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59-65。
    [4]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尔木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从布尔津县出土的陶器谈起》,《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717-733。
    [5]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6]韩康信:《新疆孔雀河古墓沟墓地人骨研究》,《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361-384。
    [7]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1981年;Elena E. Kuz’mina, The Originof Indo-Iranians, LEIDEN BOSTON,2007.
    [8]David W. Anthony, The Opening of the Eurasia Steppe at2000BCE,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ofEastern Central Asia,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a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Museum Publications.1998.
    [9]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金业的区域特征及相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239-275。
    [1]邵会秋:《新疆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相关问题探析》,《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81-97。
    [2]林沄:《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新疆交通》,《草原文明》2011年第1期。55-64。
    [3]蒙古国地区的考古发现,参看A2A2科瓦列夫、Д2额尔德涅巴特尔/著,邵会秋、潘玲/译,杨建华/校:《蒙古青铜时代文化的新发现》,《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246-269。
    [4]E.H.切尔内赫、C.B.库兹明内赫/著,王博、王明华/译,张良仁/审校:《欧亚大陆北部的古代冶金: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中华书局,2010年。
    [5]伊弟利斯、胡兴军:《新疆阿克苏克里雅河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2009》,文物出版社,2010年。454。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
    [2]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42-83。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伊金霍洛旗白敖包墓地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327-337。
    [4]戴应新:《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龙山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77年第3期。154-157。
    [5]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神木县寨峁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3-18。
    [6]艾有为:《神木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3-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等:《神木新华》,科学出版社,2005年。
    [7]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边疆考古研究》3,科学出版社,2004年。42-83。
    [8]陈小三:《晋陕高原含双鋬手鬲遗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王乐文先生的划分更为详细,而且也比照了各类文化因素的来源。参看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42-83。
    [1]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朱开沟遗址》,《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301-332;Katheryn M. Linduff,Zhukaigou,steppe culture and the ri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tiquity,1998(69).140.
    [2]王立新、胡保华:《试论下七垣文化的南下》,《考古学研究》(八),科学出版社,2011年。179-193。
    [3]甘肃省博物院:《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53-70;甘肃省博物院:《甘肃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421-44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29-62。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57-96。
    [6]马明志:《河套地区齐家文化遗存的界定及其意义》,《文博》2009年第5期。16-24。
    [1]陈小三:《晋陕高原含双鋬手鬲遗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尹盛平:《陕西陇县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1-6。
    [2]张天恩、肖琦:《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的新审视》,《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361-367。
    [3]张天恩、肖琦:《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的新审视》,《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361-367。
    [1]参看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图3-6对这种陶器的型式划分。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科学出版社,2012年;杨亚长:《陕西夏时期考古的新进展——商州东龙山遗址的发掘收获》,《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5期,2000年6月;杨亚长:《东龙山遗址的年代与文化性质》,《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9日第3版。
    [2]刘士莪编著:《老牛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庙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陕西华阴横阵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4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27-32。
    [5]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华县报告编写组:《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297-328。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陕西蓝田泄湖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415-448。
    [7]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31-39。
    [8]井中伟:《老牛坡类型及相关遗存再探讨》,《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科学出版社,2001年。182-194。
    [9]韩建业:《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37-47。
    [1]段天璟:《二里头时期渭河流域的文化变迁》,《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32-38。
    [2]郑振香:《西安老牛坡遗址发掘的意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414-430。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科学出版社,2012年。
    [4]张天恩:《关中东部夏代早期文化遗存》,《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17-24。
    [1]张天恩、肖琦:《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的新审视》,《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361-367。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米家崖》,科学出版社,2012年。267。
    [2]幸晓峰等:《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出土玉石璧音乐声学性能初步研究》,《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4期。39-48。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科学出版社,2012年。
    [2]幸晓峰等:《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玉石器的音乐声学测量及初步探讨》,《考古》2009年第3期。83-93。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科学出版社,2012年。130。
    [1]尹盛平:《陇县川口河发现齐家文化陶器》,《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1-6。
    [2]李峰/著,徐峰/译,汤惠生/校:《西周的灭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齐永贺:《内蒙古白音浩特发现的齐家文化遗物》,《考古》1962年第1期。
    [2]Louisa G. Fitzgeralad-Huber, Qijia and Erlitou: 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 Distant Cultures, Early China, Vol20,1995.
    [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143。
    [2]朱延平:《略论中国境内马镳的起源》,《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323-332。
    [3]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大通陶家寨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增刊),2002年。先秦考古。7。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伊金霍洛旗白敖包墓地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327-337。
    [5]王志俊、宋澎:《中国北方家马起源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26-30。该文中报道了半坡博物馆的发掘材料,“在华县南沙遗址的圆形坑中曾经出土两副埋葬规整的马骨架,它打破了龙山文化墓葬,其上叠压着西周文化层,该遗址北部有夏文化(二里头)地层,所出的马骨应属龙山晚期或更晚的地层,马骨架出土时未发现系牵或捆绑痕迹,也无挣扎迹象。”。
    [6]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31-39。
    [7]韩嘉谷:《花边鬲寻踪——谈我国北方长城文化带的形成》,《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41-52。
    [8]韩建业:《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37-47。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周考古研究部:《陕西夏商周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与文物》2008年第6期。66-95。
    [2]刘云辉:《陕西出土古代玉器2夏商周篇》,《四川文物》,2008年第5期。53-68。
    [3]郝炎峰:《二里头文化玉器的考古学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值得注意的是淅川下王岗、郑州大师姑两遗址中发现的玉器出自地层之中均为残器,和严格意义上的墓葬中随葬的玉器还是有差别的。
    [4]陈星灿、刘莉等:《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161-218。
    [5]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43-46;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该书中刊布了天水牌饰更加周正的图像。本文中天水牌饰的线图(图十三:2)是根据许先生公布的图像重新清描的。韩金秋:《夏商西周中原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24。
    [6]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43-46;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该书中刊布了天水牌饰更加周正的图像。本文中天水牌饰的线图(图十三:2)是根据许先生公布的图像重新清描的。
    [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318-323。
    [1]刘学堂、李文瑛:《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藏学学刊》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63。
    [2]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43-46。
    [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伊川县南寨二里头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12期。36-43。
    [4]韩金秋:《夏商西周时期中原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24。
    [5]王国道:《西宁市沈那齐家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文物出版社,1995年;王国道:《青海早期铜器的讨论》,《青海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据第2篇文章中报道,这件倒钩铜矛发现在H74中。
    [1]高江涛:《河南淅川下王冈遗址出土铜矛观摩座谈会纪要》,《中国文物报》2009年3月6日7版;李水城:《关于河南淅川下王冈出土铜矛观摩座谈会发言的更正》,《中国文物报》2009年5月29日7版。
    [2]胡保华:《中国北方出土先秦时期铜矛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3]太原铜业公司编:《沧海遗珍——太原铜业公司拣选文物荟萃》,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4]李刚:《中国北方青铜器的欧亚草原文化因素》,文物出版社,2011年。91。图3.3-8-10。
    [5]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图45-2。
    [1]2010年,5月底,梅建军先生到吉林大学做了一次关于西北地区早期冶金的报告,据梅建军先生在报告上讲,南阳发现的一件铜矛经检测为红铜。铜矛由红铜铸造说明它的制作年代应该是比较早的。
    [2]关于二里头文化出土铜器的研究可以参看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124-274。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襄汾陶寺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第12期。1069-107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3-6。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5]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驻马店杨庄》,科学出版社,1998年。
    [1]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登封王城岗与阳城》,文物出版社,1992年。
    [2]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1958年洛阳东干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10期。537-540。
    [3]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西史村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84-102。
    [4]参看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124-274。
    [5]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239-275。
    [6]刘绪:《论卫怀地区的夏商文化》,《庆祝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171-210。
    [7]林沄:《早期北方系青铜器的几个年代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291-295。
    [1]王力之:《东龙山遗址发掘的意义及其收获》,《青年考古学家》总第11期,1999年。30-32。
    [2]刘莉、陈星灿:《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古代文明》第一卷,文物出版社,2002年。71-134。该文注110中说,后来商洛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王昌富先生对出土物仔细观察,指出之前所说的铜渣是被泥土覆盖的青铜片。
    [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科学出版社,2011年。
    [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31-39。
    [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199-205。值得注意的是,这件环首刀和上述齐家文化的环首刀的残柄一样,常常被研究者误认为柄部是镂空的,事实上两者均是在柄部两面均装饰凸线纹。
    [1]廉海萍、谭德睿、郑光:《二里头遗址铸铜技术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4期。561-575。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新的铜器》,《考古》1991年第12期。1138-1139。
    [1]林沄:《夏代的中国北方青铜器》,《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1-12;井中伟:《水手营子青铜连柄戈的年代和属性》,《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163-16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考古》2002年第11期。31-34。
    [3]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密新砦》,文物出版社,2008年。
    [4]顾万发:《试论新砦期陶器盖上的饕餮纹》,《华夏考古》,2000年第4期。76-82;王青:《镶嵌铜牌饰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65-72;顾问:《大甸子墓地陶器上的“特殊彩绘”》,《古代文明》第七卷,文物出版社,2008年。72-108。
    [5]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
    [6]张昌平:《中国青铜时代青铜器装饰艺术与生产技术的交互影响》,《商周青铜器的陶范铸造技术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2。
    [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该文中的条形铜器(H9(2)),结合正文的描述以及文后的图版四:5,我们可以知道这应该是一件环首刀的柄部。胡博先生首次指出了这一点。此外,这件刀柄的线图并不准确,容易造成了柄部是镂空的错觉。其实是在柄部的两面都有凸线纹而已。
    [2]S. P. Grushin, Origins of Various Design Elements in Seima-Turbino Bronze Artifacts. Archaeology, Ethnology&Anthropology of Eurasia,2(26)2006.
    [3]刘学堂、李文瑛:《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藏学研究》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63。
    [1]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172-193。
    [2]徐建炜:《甘青地区新获早期铜器及冶铜遗物的分析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3]王力之:《东龙山遗址发掘的意义及其收获》,《青年考古学家》总第11期,1999年。30-32。但当时的报道未能将夏代的遗存明确区分为东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两类文化遗存,因此,尚不清楚铜器究竟是属于东龙山文化还是二里头文化。此外,华县南沙遗址中也有铜器的发现(参看,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华县报告编写组:《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该报告中报道在华县南沙遗址下层H3中曾将出土1件青铜器,学者多认为这件铜器属于二里头文化时期。该单位中还发表意见大口缸残片,大口缸在二里头文化中数量不多,但在早商文化中很流行。从南沙遗址下层发表的资料来看,内涵并不单纯,如H4:2为一件甗,二里头文化中流行用甑不用甗,甗是二里岗文化中常见的器物。南沙村上层属于二里岗上层文化,因此,南沙村下层的H3、H4不排除是二里岗下层时期的遗存。因此将H3:02这件铜器算作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铜器可能并不是十分稳妥。
    [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31-39。
    [2]曹玮主编:《陕北出土青铜器》3,巴蜀书社,2009年。
    [3]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二里半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246-260。
    [5]忻州考古队:《忻州游邀考古》,科学出版社,2004年。
    [6]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省怀来县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河北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4-45。
    [7]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简报》,《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421-454。
    [8]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17-35。
    [9]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10]关于昌平雪山遗址发现的铜器的报道可参看: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130;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287-302。
    [11]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昌平张营》,文物出版社,2007年。
    [12]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考古》2010年第8期。13-26;曹建恩、孙金松:《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文物出版社,2011年。182-184。
    [1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1996年。
    [14]齐亚珍、刘素华:《锦县水手营子早期青铜时代墓葬》,《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102-103。
    [15]李永军、王硕:《锦州市前西山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138-139。
    [16]华玉冰、张振军:《朝阳市罗锅地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137-138。
    [1]林沄:《夏代的中国北方系青铜器》,《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1-12。
    [1]徐建炜:《甘青地区新获早期铜器及冶铜遗物的分析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袁靖:《生业兴起——文明进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44。
    [2]Emma C.Bunker,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Tarim Basin Vicinity and Its Impact on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an in Collaborationwith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Publications.1998.
    [3]林沄:《从张家口白庙墓地出土的尖首刀谈起》,《中国钱币论文集》第4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94-105;林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燕京学报》新第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5-145。
    [4]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与发展》,《西部考古》第三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74-90。
    [5]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822-842。
    [1]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早期铜器的起源与发展》,《西部考古》第三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74-90。
    [2]李延祥、贾海新、朱延平:《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铜器初步研究》,《有色金属》第54卷第4期,2002年11月。123-126。
    [3]梅建军:《应关注早期冶金复杂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455-456。
    [4]孙淑云、韩汝芬:《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制造技术的研究》,《考古》1997年第7期。75-84。
    [1]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考古》2009年第12期。47-55。
    [1]杨美莉:《中国二里头文化の象嵌トルコ石铜牌》,《MIHO MUSEUM研究纪要》3号,2002年;王青:《镶嵌铜牌饰的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王青:《记保罗2辛格医生所藏第二件镶嵌铜牌饰》,《中国文物报》2010年9月17日7版。
    [2]杨美莉:《中国二里头文化の嵌绿トルコ石铜牌》,《MIHO MUSEUM研究纪要》3号,2002年;赵殿增:《三星堆与二里头铜牌饰研究》,《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王青:《镶嵌铜牌饰的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李学勤:《论二里头文化的饕餮纹铜饰》,《中国文物报》1991年10月20日3版;李学勤:《从一件新材料看广汉铜牌饰》,《中国文物报》1997年11月30日3版;杜金鹏:《广汉三星堆出土商代铜牌浅说》,《中国文物报》1995年4月9日3版。叶万松、李德芳:《偃师二里头遗址兽纹铜牌饰考识》,《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5期。朱乃诚:《二里头文化“龙”遗存研究》,《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林巳奈夫\著,常耀华等\译:《神与兽的纹样学——中国古代诸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此外,还有多篇论文或多或少设及到镶嵌绿松石牌饰,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84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
    [4]敖天照、王有鹏:《四川广汉出土商代玉器》,《文物》1980年第9期。
    [5]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星堆工作站等:《三星堆遗址真武仓包包祭祀坑调查简报》,《四川考古报告集》,文物出版社,1998年。
    [6]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其有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年。许宏先生的书中,公布了天水秦城区发现的这件牌饰更为周正的图像,本文中使用的线图,是根据许宏先生书中的照片清绘的。
    [7]王青:《镶嵌绿松石牌饰的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
    [8]刘学堂、李文瑛:《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其相关问题新探》,《藏学研究》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1]王青:《镶嵌绿松石牌饰的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顾万发:《试论新砦陶器盖上的饕餮纹》,《华夏考古》2000年第4期。
    [2]顾万发:《试论新砦陶器盖上的饕餮纹》,《华夏考古》2000年第4期。
    [3]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铜牌饰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
    [4]张天恩:《天水出土的兽面纹铜牌饰及有关问题》,《中原文物》2002年第1期;王青:《镶嵌绿松石牌饰的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
    [1]王青:《临朐西朱封龙山文化大墓神徽纹饰的复原研究》,《刘敦愿先生纪念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
    [2]杜金鹏:《略论新干商墓玉、铜神像的几个问题》,《南方文物》1992年第2期;杜金鹏:《试论北京琉璃河西周墓出土的玉冠饰》,《文物季刊》1997年第4期。
    [1]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密新砦——1999-2000年田野考古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2]很多学者认为,兽面纹是龙山时代晚期玉器上的神面纹的发展。但比较这些图像之后,笔者觉得仅仅是局部的相似,难以说两者之间有演化的关系。新砦遗址这件兽面纹陶片的发现,为寻找兽面纹的来源推进了扎实的一步,随着材料的积累,也许将来能解决这一问题。
    [3]也有人认为卷角为眉毛。参看,邓聪主编:《华夏第一龙展览图录》,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2012。14页。
    [1]赵殿增:《巴蜀青铜器概论》,《中国青铜器全集132巴蜀》,文物出版社,1994年。
    [2]李学勤:《从一件新材料看广汉铜牌饰》,《中国文物报》1997年11月30日第3版。
    [3]其中有两件见于,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识》,《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另外1件见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初步研究》,《文物》2001年第6期。
    [4]张承安、常喜恩:《哈密腐殖酸厂墓地调查》,《新疆文物》1998年第1期。
    [1]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识》,《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
    [2]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等:《新疆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初步研究》,《文物》2001年第6期。
    [3]李水城:《天山北路墓地一期遗存分析》,《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2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
    [4]王炳华:《孔雀河古墓沟墓地发掘及其初步研究》,《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第1期。
    [5]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0期。
    [6]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研究专题》,科学出版社,2008年。
    [7]张雪莲、仇士华、蔡莲珍等:《新砦-二里头-二里冈文化考古年代序列的建立和完善》,《考古》2007年第8期。
    [1]赵殿增:《三星堆与二里头牌饰研究》,《殷商文明暨纪念三星堆遗址发现七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1]参看李水城:《四坝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李水城:《天山北路墓地一期遗存分析》,《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
    [2]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甘肃分队:《白龙江流域考古调查简报》,《文物资料丛刊》2,文物出版社,1978年。
    [1]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管所、茂县博物馆:《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试掘报告》,《2000成都考古发现》,科学出版社,2002年。
    [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阿坝州文物管理所等:《四川汶川县姜维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06年第11期。
    [3]故宫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2005年度康巴地区考古调查简报》,《四川文物》2005年第6期。
    [4]陈苇:《甘青地区与西南山地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及互动关系》,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关于西北地区发现的绿松石可以参看谢端琚:《黄河上游史前文化玉器研究》,《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九卷,第二期,2001年。
    [2]秦小丽:《中国古代装饰品研究——新石器时代-早期青铜时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0年。
    [3]学者一般认为镶嵌绿松石工艺是最先在海岱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期出现,到龙山文化时期传播到了西北、燕辽、中原及太湖等地区(参看王强:《试论史前玉石器镶嵌工艺》,《南方文物》2008年第3期)。但西北地区东乡林家、永昌鸳鸯池马厂文化墓地发现的骨柄石刃刀上以及镶嵌骨片和骨珠的骨笄上均发现了黑色胶质的黏贴物(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等:《甘肃永昌鸳鸯池新石器时代墓地》,《考古学报》1982年第2期)。因此,不能排除西北地区这种黏贴技术有独立起源的可能性。
    [4]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组:《宁夏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概况》,《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固原店河齐家文化墓葬清理简报》,《考古》1987年第8期。
    [5]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科学出版社,2008年。图13。
    [6]梁晓英、刘茂德:《武威新石器时代晚期玉石器作坊遗址》,《中国文物报》1993年5月30日第3版。
    [7]杨美莉:《黄河上、中游的玉围圈》,《故宫学术季刊》第19卷2期,2001年;杨美莉:《中国二里头文化の象嵌トルコ石铜牌》,《MIHO MUSEUM研究纪要》3号,2002年。
    [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十年》,《文物考古工作十年1979-1989》,文物出版社,1989年。
    [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
    [1]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彩照图像可以参看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科学出版社,2008年。图版2。
    [2]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科学出版社,2008年。图版15。
    [3]也有学者认为是马具。参看:王迅:《中国青铜器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新探索》,《文化的馈赠2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Louisa G.Fitzgeralad-Huber,Qijia and Erlitou: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Diatant Cultures,Early China,Vol20,1995.胡博在行文中描述二里头发现的牌饰时,说的是“so calledfrontlet”,可在图1c中又径直用“frontlet”,李永迪先生翻译为“当卢”。见,胡博\著,李永迪\译:《齐家与二里头:远距离文化互动的讨论》,载夏含夷主编:《远方的实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同时也有人认为是盾饰。参看李刚:《中国北方青铜器的欧亚草原因素》,文物出版社,2011年。
    [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
    [5]MIHO MUSEUM编:《MIHO MUSEUM南馆图录》,1997年。图版77。
    [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7年偃师二里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2年第4期。
    [1]林沄:《早期北方系青铜器的几个年代问题》,《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1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林沄:《夏代的中国北方系青铜器》,《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2年。
    [2]韩建业:《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
    1、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商周组编著:《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
    2、卜工:《文明起源的中国模式》,科学出版社,2007年。
    3、E.H.切尔内赫、C.B.库兹明内赫/著,王博、王明华/译,张良仁/审校:《欧亚大陆北部的古代冶金:塞伊玛——图尔宾诺现象》,中华书局,2010年。
    4、谢端琚:《甘青地区史前考古》,文物出版社,2002年。
    5、韩建业:《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
    6、吉谢列夫:《南西伯利亚古代史》,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译,1981年;
    7、李峰/著,徐峰/译,汤惠生/校:《西周的灭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李刚:《中国北方青铜器的欧亚草原文化因素》,文物出版社,2011年。
    9、李水城:《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文物出版社,2009年。
    10、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1、林沄:《林沄学术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
    12、林沄:《林沄学术文集》(二),科学出版社,2008年。
    13、朴载福:《先秦卜法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14、潜伟:《新疆哈密地区史前时期铜器及其邻近地区文化的联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
    15、水涛:《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
    16、张天恩:《关中商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4年。
    1、安特生/著,乐森璕/译:《甘肃考古记》,《地址专报》甲种第五号,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印,1925年。
    2、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庙仰韶墓地》,文物出版社,1983年。
    3、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等:《驻马店杨庄》,科学出版社,1998年。
    4、北京大学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新密新砦》,文物出版社,2008年。
    5、北京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昌平张营》,文物出版社,2007年。
    6、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镇江营与塔照》,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7、曹玮主编:《陕北出土青铜器》,巴蜀书社,2009年。
    8、甘肃省博物馆编:《甘肃丝绸之路文明》,科学出版社,2008年。
    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北方考古研究室:《民乐东灰山考古》,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河西走廊史前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11年。
    11、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国家博物馆等:《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文物出版社,2008年。
    12、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红古下海石——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8年。
    13、李永良主编:《河陇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商务印书馆(香港),1998年。
    14、刘士莪编著:《老牛坡》,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尔多斯博物馆:《朱开沟—青铜时代早期遗址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2000年。
    16、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宁夏菜园——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3年。
    17、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柳湾——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文物出版社,1984年。
    18、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商洛市博物馆:《商洛东龙山》,科学出版社,2012年。
    19、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米家崖》,科学出版社,2012年。
    20、太原铜业公司编:《沧海遗珍——太原铜业公司拣选文物荟萃》,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事业管理局等主编:《新疆文物古迹大观》,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
    2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师赵村与西山坪》,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年。
    2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夏县东下冯》,文物出版社,1988年。
    24、张朋川:《中国彩陶图谱》,文物出版社,1990年。
    1、A2A2科瓦列夫、Д2额尔德涅巴特尔/著,邵会秋、潘玲/译,杨建华/校:《蒙古青铜时代文化的新发现》,《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246-269。
    2、安志敏:《甘肃远古文化及其有关的几个问题》,《考古通讯》1956年第6期。9-18。
    3、安志敏:《甘肃山丹四坝滩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7-16。
    4、安志敏:《中国早期铜器的几个问题》,《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269-285。
    5、安志敏:《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的青铜文化遗存》,《考古》1996年第12期。70-77。
    6、艾有为:《神木县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简报》,《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5期。
    7、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华县报告编写组:《华县、渭南古代遗址调查与试掘》,《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297-328。
    8、北京大学考古实习队、固原博物馆:《隆德页河子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研究》(三),科学出版社,1997年。158-195。
    9、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宝鸡市考古工作队:《陕西麟游县蔡家河遗址龙山遗存发掘报告》,《考古与文物》2000年第6期。3-16。
    10、北京大学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葫芦河流域考古调查》,《考古》1992年第11期。971-986。
    11、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考古学报》1981年第3期。287-302。
    12、白云翔:《中国的早期铜器与青铜器的起源》,《东南文化》2002年第7期,25-37。
    13、曹建恩、孙金松:《赤峰市二道井子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10》,文物出版社,2011年。182-184。
    14、陈洪海、格桑本、李国林:《试论宗日遗址的文化性质》,《考古》1998年第5期。15-26。
    15、陈星灿、刘莉等:《中国文明腹地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伊洛河地区的聚落形态研究》,《考古学报》2003年第2期。161-218。
    16、陈光祖/著、张川/译:《新疆金属时代》,《新疆文物》1995年第1期。
    17、蔡林海、叶茂林:《民和县喇家齐家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5》,文物出版社,2006年。372-373。
    18、陈海清:《李家峡砂石料场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文物出版社,1994年。260。
    19、陈建立、毛瑞林、王辉、陈洪海、谢焱、钱耀鹏:《甘肃临潭磨沟寺洼文化墓葬出土铁器与中国冶铁技术的起源》,《文物》2012年第8期。45-53。
    20、陈胜前:《细石叶工艺的起源——一个理论与生态的视角》,《考古学研究》七,科学出版社,2008年。
    21、戴应新:《陕西省神木县石峁龙山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77年第3期。154-157。
    22、杜金鹏:《试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考古》1992年第2期。157-169+181。
    23、段天璟:《二里头时期渭河流域的文化变迁》,《中原文物》2006年第6期。32-38。
    24、额济纳旗文物管理所:《额济纳旗巴彦陶来遗址调查简报》,《草原文物》2012年第1期。8-16。
    25、樊维华:《儿遗址文化性质初探》,《考古》1994年第1期。66-69。
    26、甘肃岷县文化馆:《甘肃岷县杏林齐家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85年第11期。
    27、甘肃省博物馆:《甘肃考古三十年》,《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文物出版社,1979年。
    28、甘肃省博物馆:《甘肃古文化遗存》,《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11-52。
    29、甘肃省博物馆:《甘肃武威皇娘娘台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60年第2期。53-70;
    30、甘肃省博物馆:《武威皇娘娘台遗址第四次发掘》,《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421-448。
    31、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积石山县新庄坪齐家文化遗址调查》,《考古》1996年第11期。
    32、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甘肃灵台桥村齐家文化遗址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22-24。
    33、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永昌县南滩和北滩的古遗址及墓葬》,《文物参考资料》1955年第12期。42-47。
    34、甘肃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甘肃临洮、临夏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9期。36-49。
    35、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第10期。4-24。
    36、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西河滩——新石器晚期到青铜时代遗址》,《2004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5年。44-47。
    37、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文物》2009年第10期。4-24;
    3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民乐县博物馆:《甘肃民乐五坝史前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第4期。9-12。
    39、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科技大学:《甘肃肃北马鬃山古玉矿遗址调查简报》,《文物》2010年第10期。27-33。
    40、顾问:《大甸子墓地陶器上的“特殊彩绘”》,《古代文明》第七卷,文物出版社,2008年。72-108。
    41、顾万发:《试论新砦期陶器盖上的饕餮纹》,《华夏考古》,2000年第4期。76-82。
    42、韩嘉谷:《花边鬲寻踪——谈我国北方长城文化带的形成》,《内蒙古东部地区考古学文化研究文集》,海洋出版社,1991年。41-52。
    43、韩建业:《半山类型的形成与东部文化的西迁》,《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3期。33-38。
    44、韩建业:《论二里头青铜文明的兴起》,《中国历史文物》2009年第1期。37-47。
    45、韩康信:《新疆孔雀河古墓沟墓地人骨研究》,《考古学报》1986年第3期。361-384。
    46、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河北唐山市大城山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17-35。
    47、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北省怀来县官庄遗址发掘报告》,《河北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4-45。
    48、和正雅、高东陆:《民和县转导公社古代文化调查》,《青海考古学会会刊》4,1982年。14-18页。
    49、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伊川县南寨二里头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12期。36-43。
    50、胡博\著,李永迪\译:《齐家与二里头:远距离文化互动的讨论》,载夏含夷主编:《远方的实习——<古代中国>精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3-54。
    51、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临夏大何庄、秦魏家两处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60年第3期。9-12。
    52、黄河水库考古队甘肃分队:《甘肃临夏秦魏家遗址第二次发掘的主要收获》,《考古》1964年第6期;267-169。
    53、胡谦盈:《试论齐家文化的不同类型及其源流》,《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3期。77-82。
    54、华玉冰、张振军:《朝阳市罗锅地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137-138。
    55、井中伟:《老牛坡类型及相关遗存再探讨》,《边疆考古研究》(第2辑),科学出版社,2001年。182-194。
    56、井中伟:《水手营子青铜连柄戈的年代和属性》,《边疆考古研究》第7辑,科学出版社,2008年。163-169。
    57、拒马河考古队:《河北易县涞水古遗址试掘简报》,《考古学报》1988年第4期。421-454。
    58、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1958年洛阳东干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59年10期。537-540。
    59、廉海萍、谭德睿、郑光:《二里头遗址铸铜技术研究》,《考古学报》2011年第4期。561-575。
    60、刘宝山:《大通县上陶村齐家文化遗址和土谷浑时期墓葬》,《中国考古学年鉴1996》,文物出版社,1997年。248。
    61、刘绪:《论卫怀地区的夏商文化》,《庆祝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171-210。
    62、罗丰:《黄河中游新石器时代的玉器——以馆藏宁夏地区玉器为中心》,《故宫学术季刊》第19卷第2期,2001年。35-68。
    63、李虎侯:《齐家文化铜镜的非破坏性鉴定》,《考古》1980年第4期。365-168。
    64、李非、李水城、水涛:《葫芦河流域的古文化与古环境》,《考古》1993年第9期。822-842。
    65、李水城、水涛:《四坝文化铜器研究》,《文物》2000年第3期。36-44。
    66、李水城:《西北与中原早期冶铜业的区域特征及交互作用》,《考古学报》2005年第3期。239-278。
    67、李水城、莫多闻:《东灰山遗址炭化小麦年代考》,《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6期。51-60。
    68、李永军、王硕:《锦州市前西山青铜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138-139。
    69、郎树德、许永杰、水涛:《试论大地湾仰韶晚期遗存》,《文物》1983年第11期。31-39。
    70、李晓斌、张海旺:《甘肃齐家文化玉器研究》,《陇右文博》,2009年第2期。22。
    71、李肖、党彤:《准噶尔盆地周缘地区出土铜器初探》,《新疆文物》1995年第2期。40-51。
    72、李延祥、贾海新、朱延平:《敖汉旗大甸子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出土铜器初步研究》,《有色金属》第54卷第4期,2002年11月。123-126。
    73、林梅村:《吐火罗人的起源》,《新疆文物》2002年3、4期。
    74、林沄:《夏代的中国北方系青铜器》,《边疆考古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01年。1-12。
    75、林沄:《丝绸之路开辟之前的新疆交通》,《草原文明》2011年第1期。55-64。
    76、林沄:《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燕京学报》新第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95-145。
    77、林沄:《从张家口白庙墓地出土的尖首刀谈起》,《中国钱币论文集》第4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94-105;
    78、林沄:《关于新疆北部切尔木切克类型遗存的几个问题》,《庆祝何炳棣先生九十华诞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
    79、吕恩国、常喜恩、王炳华:《新疆青铜时代考古文化浅论》,《苏秉琦与当代中国考古学》,科学出版社,2001年。172-193。
    80、刘燿:《龙山文化与仰韶文化之分析》,《中国考古学报》第2册,1947年。251-335。
    81、马明志:《河套地区齐家文化遗存的界定及其意义》,《文博》2009年第5期。16-24。
    82、毛瑞林、谢炎:《中国考古发现年度记录2009》,中国文化遗产增刊,2010年。400-401。
    83、梅建军:《应关注早期冶金复杂化进程的社会背景》,《三代考古》(三),科学出版社,2009年。455-456。
    8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朱开沟遗址》,《考古学报》1988年第3期。
    85、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赤峰市二道井子遗址的发掘》,《考古》2010年第8期。13-26。
    86、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二里半遗址第一次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一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246-260。
    87、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等:《伊金霍洛旗白敖包墓地发掘简报》,《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第二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327-337。
    88、宁笃学:《民乐县发现的两处四坝文化遗址》,《文物》1960年第1期。74-75。
    89、裴文中:《中国西北甘肃走廊和青海地区的考古调查》,《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第八号,1948年。
    90、奇台县文化馆:《新疆奇台县发现石器时代遗址与古墓》,《考古学集刊》(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22-24。
    91、齐亚珍、刘素华:《锦县水手营子早期青铜时代墓葬》,《辽海文物学刊》1991年第1期。102-103。
    92、青海省文物管理处等:《青海同德县宗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8年第5期。
    93、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青海乐都柳湾原始社会墓地第一次发掘的初步收获》,《文物》1976年第1期。67-78。
    94、青海省文物管理处考古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青海队:《青海乐都柳湾原始文化社会墓地反映出的主要问题》,《考古》1976年第6期。365-377。
    95、青海省文物考古队:《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总寨马厂、齐家、辛店文化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306-317。
    96、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大通陶家寨齐家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增刊(先秦考古)。1-8。
    97、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化隆、循化两县考古调查简报》,《考古》1991年第4期。313-331。
    98、青海省文物管理处:《青海民和核桃庄山家头墓地清理简报》,《文物》1992年第11期。26-31。
    99、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考古学系:《青海大通县黄家寨墓地发掘报告》,《考古》1994年第3期。193-206。
    100、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化隆县文管所:《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考古》1996年第8期。27-44。
    101、秦小丽:《试论客省庄文化的分期》,《考古》1995年第3期,238-255
    102、任步云:《甘肃秦安县新石器时代居住遗址》,《考古》1958年第5期。6-10。
    103、任晓燕:《平安县东村古墓葬及窑址的发掘》,《青海文物》第8期,1994年。11-12。
    104、任晓燕:《青海大通长宁遗址》,《2006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07年。27-30。
    105、陕西省考古研究院:《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调查发掘新收获》,《考古与文物》2011年第2期。31-39。
    106、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陕西省神木县寨峁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3期。3-18。
    107、邵会秋:《新疆地区安德罗诺沃文化相关遗存探析》,《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09年。81-97。
    108、邵会秋:《试论新疆阿勒泰地区的两类青铜文化》,《西域研究》2008年第4期。59-65。
    109、孙淑云、韩汝芬:《甘肃早期铜器的发现与冶炼、铸造技术的研究》,《文物》1997年第7期。75-84。
    110、滕铭予:《中国早期铜器有关问题的再探讨》,《北方文物》1989年第2期。8-18。
    111、田毓章:《甘肃临夏发现齐家文化骨柄铜刃刀》,《文物》1983年第1期。
    112、王博、成振国:《新疆巩留县出土一批铜器》,《文物》1989年第8期。95-96。
    113、王乐文:《论朱开沟遗址出土的两类遗存》,《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5年。42-83。
    114、王力之:《东龙山遗址发掘的意义及其收获》,《青年考古学家》总第11期,1999年。30-32。
    115、王立新:《秦统一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的文化多元化及其历史背景》,《边疆考古研究》第10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161-190。
    116、王立新:《也谈文化形成的滞后性——以早商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的形成为例》,《考古》2009年第12期。47-55。
    117、王国道:《西宁市沈那齐家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文物出版社,1994年。260-261。
    118、王吉怀:《齐家文化墓葬的几种埋葬方式》,《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6期。47-55。
    119、王青:《镶嵌铜牌饰初步研究》,《文物》2004年第5期。65-72。
    120、王巍:《公元前2000年前后我国大范围文化变迁的原因探讨》,《考古》2004年第1期。67-77。
    121、王志俊、宋澎:《中国北方家马起源问题的探讨》,《考古与文物》2001年第2期。
    122、吴平:《西宁沈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1994》,文物出版社,1995年。278-279。
    123、西安半坡博物馆:《陕西岐山双庵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学集刊》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51-68。
    124、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82级实习队:《宝鸡石嘴头东区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209-226。
    125、西北大学考古专业、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西县博物馆:《甘肃安西潘家庄遗址调查试掘》,《文物》2003年第1期。65-72。
    126、西北大学考古系、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敦煌市博物馆:《甘肃敦煌西土沟遗址调查试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年第3期。3-7。
    127、西北大学文化遗产与考古学研究中心、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的收获与意义》,《西北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5-10。
    128、谢端琚:《论大何庄与秦魏家齐家文化的分期》,《考古》1980年第5期。248-254。
    129、谢端琚:《试论齐家文化和陕西龙山文化的关系》,《文物》1979年第10期。60-69。
    130、谢端琚:《略论齐家文化墓葬》,《考古》1986年第2期。147-161。
    131、谢端琚:《试论我国早期土洞墓》,《考古》1987年第12期。1097-1104。
    132、夏鼐:《齐家期墓葬的新发现及其年代的改订》,《中国考古学报》第3册,1948年。
    133、夏鼐、吴良才:《兰州附近的史前遗存》,《中国考古学报》第5册,1951年。
    134、夏鼐:《关于考古学上文化的定名问题》,《考古》1959年第4期。169-172。
    135、夏鼐:《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考古》1977年第4期。224。
    136、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伊犁尼勒克汤巴勒萨伊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5期。13-22。
    137、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克尔木齐古墓群发掘简报》,《文物》1981年第1期。23-32。
    138、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乌鲁木齐市文物管理所:《新疆乌鲁木齐萨恩萨伊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第5期。4-12。
    139、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2002年小河墓地考古调查与发掘报告》,《边疆考古研究》第3辑,科学出版社,2004年。
    140、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罗布泊小河墓地2003年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第10期。4-42。
    141、幸晓峰等:《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玉石器的音乐声学测量及初步探讨》,《考古》2009年第3期。83-93。
    142、杨亚长:《陕西夏时期考古的新进展——商州东龙山遗址的发掘收获》,《古代文明研究通讯》总第5期,2000年6月。
    143、叶茂林、蔡林海:《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0》,文物出版社,2001年。281-282。
    144、叶茂林、王国道:《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1》,文物出版社,2002年。312-313。
    145、叶茂林、王国道:《民和县喇家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2》,文物出版社,2003年。393;
    146、叶茂林、蔡林海:《民和县喇家齐家文化祭坛》,《中国考古学年鉴2004》,文物出版社,2005年。395-396。
    147、叶茂林、任晓燕、蔡林海、何克洲:《民和县喇家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6》,文物出版社,2007年。411-413。
    148、伊弟利斯、胡兴军:《新疆阿克苏克里雅河墓地》,《中国考古学年鉴2009》,文物出版社,2010年。454。
    149、尹盛平:《陕西陇县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考古与文物》1987年第5期。1-6。
    150、袁靖:《生业兴起——文明进程中的五谷、六畜、百工》,《中国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44。
    151、郑州市博物馆:《河南荥阳西史村试掘简报》,《文物资料丛刊》5,文物出版社,1981年。84-102。
    15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大何庄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29-6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肃工作队:《甘肃永靖秦魏家齐家文化墓地》,《考古学报》1974年第2期。57-96。
    15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考古》2002年第12期。12-25。
    15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95年第4期
    15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武山傅家门遗址的发掘与研究》,《考古学集刊》第16辑,科学出版社,2006年。434-454。
    15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工作队:《陕西华阴横阵遗址发掘报告》,《考古学集刊》第4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27-32。
    15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六队:《陕西蓝田泄湖遗址》,《考古学报》1991年第4期。415-448。
    15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襄汾陶寺首次发现铜器》,《考古》1984年第12期。1069-1071;
    15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队:《山西襄汾县陶寺城址发现陶寺文化中期大型夯土建筑基址》,《考古》2008年第3期。3-6。
    16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1980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3年第3期。199-205。
    16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新的铜器》,《考古》1991年第12期。1138-1139。
    16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一件青铜钺》,《考古》2002年第11期。31-34。
    16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1984年秋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几座墓葬》,《考古》,1986年第4期。318-323。
    164、钟侃、张心智:《宁夏西吉兴隆镇的齐家文化遗址》,《考古》1964年第5期。
    165、张小虎、蔡林海:《民和县喇家齐家文化遗址》,《中国考古学年鉴2003》,文物出版社,2004年。359-360。
    166、张玉忠:《新疆布尔津县出土的橄榄形陶罐》,《文物》2007年第2期。66+14。
    167、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上),《考古学报》1987年第1期。1-18。
    168、张忠培:《齐家文化研究》(下),《考古学报》1987年第2期。153-176。
    169、张忠培、杨晶:《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研究》,《北方文物》,2002年的3期。1-15。
    1、陈国梁:《二里头文化铜器研究》,《中国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年。124-274。
    2、李水城:《中国西部地区史前考古的几点思考——<师赵村与西山坪>读后》,《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程》,文物出版社,29-30。
    3、李水城:《华夏边缘与文化交流:以长城沿线西段的陶鬲为例》,《东风西渐——中国西北史前文化之进展》,文物出版社,2009年。176-199。
    4、李水城:《天山北路墓地一期遗存研究》,《俞伟超先生纪念文集》(学术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193-202。
    5、李水城、水涛:《公元前1千纪的河西走廊西部》,《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63-75。
    6、李水城:《从考古发现看公元前二千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碰撞与交流》,《文化的馈赠—汉学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考古学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256-270。
    7、刘学堂、李文瑛:《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的起源及相关问题新探》,《藏学研究》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1-63。
    8、南玉泉:《辛店文化序列及其与卡约、寺洼文化的关系》,《考古类型学的理论与实践》,文物出版社,1989年。95-97。
    9、裴文中:《甘肃史前考古报告》,1947年,(内部刊行)。后收入《裴文中先生史前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7年。
    10、阮秋荣、胡兴军、梁勇:《新疆乌鲁木齐萨恩萨伊墓地发掘》,《2009中国重要考古发现》,文物出版社,2010年。96-99。
    11、水涛:《甘青地区青铜时代的文化结构和经济形态研究》,《中国西北地区青铜时代考古论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193-327。
    12、水涛:《中国西北地区早期铜器研究的几个问题》,《桃李成蹊集——庆祝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辰》,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考古与艺术研究中心,2004年。210-213。
    13、王立新、胡保华:《试论下七垣文化的南下》,《考古学研究》(八),科学出版社,2011年。179-193。
    14、王振:《从齐家文化铜器分析看中国铜器的起源和发展》,《西部考古》第三辑,三秦出版社,2008年。74-90。
    15、许永杰:《河湟青铜文化的谱系》,《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66-203。
    16、俞伟超:《关于卡约文化和唐汪文化的新认识》,《先秦两汉考古论集》,文物出版社,1985年。193-210。
    17、张天恩、肖琦:《川口河齐家文化陶器的新审视》,《中国考古学研究——庆祝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2004年。361-367。
    18、张学正、水涛、韩翀飞:《辛店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论集》(三),文物出版社,1993年。122-152。
    19、张忠培、李伊萍:《关于马家窑文化的几个问题》,《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20、张忠培:《东灰山墓地研究》,《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紫禁城出版社,2004年。253-286。
    21、张忠培:《中国早期铜器的发现与研究》,《中国北方考古文集》,文物出版社,1990年。239。
    22、张忠培、杨晶:《客省庄与三里桥文化的单把鬲及其相关问题》,《宿白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2年。40。
    23、郑振香:《西安老牛坡遗址发掘的意义》,《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庆祝佟柱臣先生八十五华诞学术文集》,文物出版社,2006年。414-430。
    24、朱延平:《略论中国境内马镳的起源》,《新果集——庆祝林沄先生七十华诞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9年。323-332。
    1、边文利:《内蒙古阿拉善盟史前考古调查的新发现》,《中国文物报》2011年10月7日4版
    2、陈玭、王辉、华先:《甘肃临潭磨沟墓地文化性质再议》,《中国文物报》2012年5月11日6版。
    3、高江涛:《河南淅川下王冈遗址出土铜矛观摩座谈会纪要》,《中国文物报》2009年3月6日7版。
    4、李水城:《关于河南淅川下王冈出土铜矛观摩座谈会发言的更正》,《中国文物报》2009年5月29日7版。
    5、任晓燕:《青海长宁遗址抢救性考古取得重要成果》,《中国文物报》2006年12月20日2版。
    6、杨亚长:《东龙山遗址的年代与文化性质》,《中国文物报》2000年8月9日第3版。
    7、叶茂林:《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不是齐家文化的遗存》,《中国文物报》2010年10月15日7版。
    1、陈小三:《晋陕高原含双鋬手鬲遗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刘斌:《客省庄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3、韩金秋:《夏商西周中原文化中的北方文化因素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4、胡保华:《中国北方出土先秦时期铜矛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5、孙志刚:《磨沟式陶器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6、王玥:《磨沟墓地墓道棚架设施与埋葬过程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7、魏东:《新疆哈密地区青铜—早期铁器时代居民人种学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8、徐建炜:《甘青地区新获早期铜器及冶铜遗物的分析研究》,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12月。
    9、张文立:《甘青地区青铜时代文化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0、周静:《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1、周贇:《寺洼文化研究》,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1、Corinne DEBAINE-FRANCFORT,Du Néolithique l’ ge du Bronze en Chine dunord-ouest: la culture de Qijia et ses connexions, éditions Recherche sur lesCivilisations, Paris,1995.
    2、David W. Anthony, The Opening of the Eurasia Steppe at2000BCE, The BronzeAge and Early Iron Age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Ma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Publications.1998.
    3、Emma C.Bunker,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Tarim Basin Vicinity and Its Impact onAncient Chinese Culture,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of Eastern CentralAsia, 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a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 Museum Publications.1998.
    4、Elena E. Kuz’mina, The Origin of Indo-Iranians, LEIDEN BOSTON,2007.
    5、Li Shuicheng, Ancient Interactions in Eurasia and Northwest China: Revisiting J. G.Andersson's Legacy, B.M.F.E.A.75,2003.9-29.
    6、Louisa G. Fitzgeralad-Huber, Qijia and Erlitou:The Question of Contacts WithDistant Cultures,Early China,Vol20,1995.
    7、Louisa G. Fitzgeralad-Huber, The Qijia Culture: Paths East and West, B.M.F.E.A.75,2003.31-54.55-78.
    8、M. Bylin-Althin, The Site of Chi Chia Ping and Luo Han Tang in Kansu, B.M.F.E.A,18.383-498.
    9、Mei Jianjun Colin Shell,The Existence of Andronovo Cultural Influence inXinjiang during the2ndMillennium BC,Antiquity,1999(73);
    10、Jianjun Mei, Qijia and Seima-Turbino: The Question of Early Contacts betweenNorthwest China and the Eurasian Steppe, B.M.F.E.A.75,2003.31-54.
    11、Ke Peng,The Andronovo Bronze Artifacts Discovered in Toquztara Country in Ili,Xinjiang, The Bronze Age and Early Iron Age of Eastern Central Asia, The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a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University ofPennsylvania Museum Publications.1998.
    12、Kathery M. Linduff, A Walk on the Wild Side: Late Shang Appropriation of Housein China,Late Prehistoric Exploitation of the Eurasian Steppe, University ofCambridge.2002.139-162.
    13、Perter Wei Ming Jia and Alison V.G. Betts, A Re-analysis of the Qiemu’erqieke(Shamirshak) cemeteries, Xinjiang, China, The journal of Indo-European, Vlu.38,num3,2010.275-317.
    14、S. P. Grushin, Origins of Various Design Elements in Seima-Turbino BronzeArtifacts. Archaeology, Ethnology&Anthropology of Eurasia,2(26)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