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寨苗语参考语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书以苗语湘西方言的矮寨土语(以下简称“矮寨苗语”)为研究对象,借鉴参考语法的描写分析原则,综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基本理论,并兼顾传统语法的研究范式,对矮寨苗语的语法结构及其特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共时描写与分析。全书共分十二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苗语分布和苗语系属,矮寨镇的苗族及其语言生活,本选题的研究价值、理论指导和研究方法。说明语料来源。
     第二章苗语语法研究之回顾。总结了苗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对苗语词类、句法、构词法等研究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三章语音系统描写。总结了矮寨苗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分析、描写了声母、韵母、声调和音节结构,总结了变调的规律。
     第四章词类研究。全面描写名词、方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副词、状词、叹词、介词、连词、助词等十三个词类的语法特点。重点分析名词的前缀和性;动词的前缀t(?)i~(44)、体、重叠,泛指动词以及汉语的不及物动词在矮寨苗语里可带宾语等问题;形容词的动词化、重叠、带宾语以及形容词带宾语与动词带宾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
     第五章句法结构研究。描写、分析了并列短语、修饰短语、数量短语、述宾短语、述补短语、主谓短语、同位短语、方位短语、连动短语、兼语短语和名物化短语等十类短语。重点分析了短语结构项的语法、语义关系;并列短语的并列项排序所受的韵律制约;比较了修饰语在中心之前和之后两种语序的语义和语法差别。
     第六章句法成分分析。全面描写、分析了充当主、谓、宾、定、状、补等句法成分的语言单位,并对比分析了充当前状语和后状语、前定语和后定语的语法单位。
     第七章单句研究。全面描写、分析了动词性谓语句、形容词性谓语句、名词性谓语句。专门分析了动词性谓语句中的连动句和兼语句。
     第八章复句研究。将复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类。以分句间的语义关系为视角,把联合复句分为五类: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解说、递进复句和连贯复句。把偏正复句分为六类:转折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目的复句和连锁复句。对每一类复句进行了描写、分析。
     第九章句类研究。对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4种句子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描写。
     第十章特殊句式研究。描写、分析了被动句、差比句、话题句和处置句等句式。特别是对被动句、差比句、话题句做了深入的分析。
     第十一章构词法研究。本章主要研究构词规则和借词。重点分析四音格词的语义、语法特征以及借词对本语系统的影响。
     第十二章全书结语。概述了全书的研究内容,总结了矮寨苗语语法的基本特点和本书的创新之处;指出研究的不足及后续研究中需要深化的问题。
     矮寨苗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以分析性为主但又兼有黏着性特点。
     创新之处主要有:首次对矮寨苗语语法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如:“动词+名词宾语”和“形容词+名词宾语”的对比分析;被动句、差比句研究等。
     以下几个方面是前人做过但不深入的,本书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如:动词前缀t(?)i~(44)的多功能性和来源;四音格构词特点及其形成机制;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等。
     不足之处是理论深度不够。对某些语法现象描写的多,解释的少。
     全书共有五个附录:1.长篇语料;2.自然话语3篇;3.谜语92个;4.四音格词1000个;5.分类词汇3000个。
This dissertation presents a study of the Aizhai speech of the Xiangxi dialect of the Miao language (hereafter referred to as Aizhai Miao). This study uses both the principles of reference grammar and the basic theoretical concepts of general linguistic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grammar to give,a synchronic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account of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Aizhai Miao.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12 chapters.
     Chapter 1:Introduction.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the Miao language, its genetic lineage and the situation of language use in the Aizhai district. It discusses the value of the present work, and presents its theoretical orientations and methodology. It also explains the origin of language material.
     Chapter 2. Review of previous research on Miao grammar. This chapter offers a summary of the main contributions to Miao grammar studies followed by a short introduction to the word classes, syntax and morphology of the Miao language.
     Chapter 3. Phonological system. This chapter presents the main ph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izhai Miao, provides a description and an analysis of consonants, vowels and tones as well as the syllable structure and the rules governing tone alteration.
     Chapter 4. Parts of speech.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13 word classes:nouns, locatives, pronouns, verbs, adjectives, numerals, classifiers, adverbs, adverbials, interjections, prepositions, conjonctions and auxiliaries. A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ut on the following:noun prefixes and gender; verb prefixes, verbal aspect, verb reduplication, particularities of object-taking verbs in Aizhai Miao; verbalization of adjectives, adjective reduplication, object-taking adjectives,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object-taking adjectives and object-taking verbs.
     Chapter 5. Phrasal structure. This chapter presents a description of 10 types of phrases. A special emphasis is put on phrasal structure and semant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rules governing the order between internal components in parallel phrase structures, differences between modifier-modified and modified-modifier phrasal structures.
     Chapter 6. Syntactic constituents. This chapter offers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units that can serve as subject, predicate, adjectival modifier, adverbial modifier, verbal complement, etc. A comparison is drawn between the structures modifier-modified and modified-modifier.
     Chapter 7. Simplex sentences. This chapter offers a description and analysis of verbal-predicate, adjectival-predicate and nominal-predicate sentences. A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ut o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Chapter 8. Complex sentences. In this chapter, a distinction is made between coordinate and subordinate sentences, which are further divided into five and six categories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semantic 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clauses. Each category is described and analysed.
     Chapter 9. Syntactic mood. This chapter proposes a description and a complete analysis of declarative, interrogative, imperative and exclamative sentences.
     Chapter 10. Special syntactic patterns. This chapter offers a description and an analysis of passive sentences, comparative sentences, topic sentences and disposal sentences.
     Chapter 11. Morphology. This chapter studies the basic morphological principles of Aizhai Miao as well as loan words. A particular emphasis is put on the semantic and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of quadrisyllable words and on the influence of loan words on Aizhai Miao.
     Chapter 12. General conclusion. This chapter include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summari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izhai Miao's grammar. It also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as well as its incomplete aspects and gives direc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Azhai Miao are the following:the language shows a predominance of analytic features although agglutinative devices are also observed.
     This work is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Aizhai Miao language. It tackles numerous points that had never been studied before, such a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object-taking verbs and adjectives,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the comparative construction, and offer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questions that had been studied before, but not thoroughly, such as the formation principles of quadrisyllable words and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verb reduplication.
     Although linguistic phenomena are extensively described, the presents study does not always provide rigorous analyses and lacks theoretical content. The dissertation is followed by five eappndices:1) A long corpus; 2) 3 folk stories; 3) 92 riddles; 4) 1000 quadrisyllable words; 5) 3000 Miao classified words.
引文
①参见石茂明:《跨国苗族研究》(115-117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②参见杨再彪::《苗语东部方言土语研究》(第38页),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③参见王辅世:《苗语方言划分问题》,《民族语文》,1983年第5期。
    ④参见李云兵:《苗语方言划分遗留问题研究》(第10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⑤参见李云兵:《苗语方言划分遗留问题研究》(第10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⑥参见贵州省民族语文指导委员会编:《苗族语言文字问题科学讨论会汇刊》(内部刊印),第16、17页,贵阳,1957年。又见王辅世:《苗语方言划分问题》,《民族语文》1983年第5期。
    ⑦参见王辅世主编:《苗语简志》(第103页),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
    ⑧参见马学良主编:《汉藏语概论》(下册中的“苗瑶语篇”,第776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①参见杨再彪:《苗语东部方言土语研究》(第42页),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②参见杨再彪:《苗语东部方言土语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
    ③参见C.A.阿鲁丘诺夫:《从民族史看东南亚各民族的语言分类问题》,1964年第七届国际人类学和民族学会议论文。
    ④唐作藩,胡双宝编:《汉语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⑤参见戴庆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60年——苗瑶语族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参见李方桂:《中国的语言和方言》,《中国年鉴》,1937年。
    ②载《中国语文》1954年3月号。
    ③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1年。
    ④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⑤载《民族语文》1981年第2期。
    ⑥载《汉语和少数民族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学院学报增刊),1986年。
    ⑦丁邦新、孙宏开主编:《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⑧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⑨载《民族语文》2002年第4期。
    ⑩载《民族语文》1986年第1期。
    11 参见张永祥、曹翠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学版》1984年第1期。
    12 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 Paul K. Benedict, Sino-Tibetan:A Conspectu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2。参阅中译本《汉藏语言概论》(乐赛月、罗美珍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研究室印,1984年。
    14 参阅杜冠明:《汉藏语言的谱系》,载《民族语文》2008年第2期。
    ①L. Sagart:Chinese and Austronesian are Genetically Related,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1990, U.S.A.-
    ②邢公畹:《关于汉语南岛语的发生学关系问题—沙加尔(汉语南岛语同源论>述评补正》,《民族语文》1991年第3期;《汉语南岛语声母的对应——L沙加尔(汉语南岛语同源论)述评补证》,《民族语文》1991年第4期;《汉语南岛语声母及韵尾辅音的对应——L·沙加尔<汉语南岛语同源论)述评补正》,《民族语文》1991年第5期。
    ③邢公畹:《汉苗语语义比较法试探研究》,《民族语文》1995年第6期。
    ④邢公畹:《论“汉台苗语,,调类的分化和再分化》,《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
    ⑤参见郑张尚芳:《汉语与亲属语同源根词及附缀成分比较上的择对问题》,《中国语言学报》1993年第8期。
    ⑥载《云南民族语文》1995年第1期。
    ⑦载《民族语文》2000年第2期。
    ⑧参见李炳泽:《苗语跟周围语言的借词研究》,载戴庆厦、顾阳编:《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⑨戴庆厦:《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年。
    ⑩载戴庆厦、顾阳:《现代语言学理论与中国少数民校语言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
    ①参见余金枝《经济转型与双语变迁——德夯村双语变迁个案分析》,《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①[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①载《中国语文》,1961年第4期。
    ②载《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
    ③载《中国语文》,1961年第4期。
    ①载《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3期。
    ②载《民族语文》,1995年第4期。
    ③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④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⑤载《语言研究》,1983年第2期。
    ⑥载《民族语文》,1995年第4期。
    ⑦载《语言研究》,1957年第2期。
    ⑧载《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第3期。
    ⑨载《民族语文》,1987年第5期。
    ①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②载《汉藏语系量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③载《汉藏语系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④载《汉藏语系量词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
    ⑤载《中国语文》,1961年第3期。
    ⑥载《民族语文》,1993年第1期。
    ⑦载《民族语文》,2007年第1期。
    ⑧载《民族语文》,1980年第4期。
    ⑨载《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
    ⑩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①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④贵州民族出版社,1963年。
    ⑤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
    ⑥载《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戴庆厦主编),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⑦载《语言研究》,2007年第1期。
    ⑧载《语言科学》,2004年第4期。
    ⑨载《民族语文》,1980年第3期。
    ⑩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①载《民族语文》,2009年第1期。
    ②载《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③载《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④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⑤民族出版社,1985年。
    ⑥载《中国民族语言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⑧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
    ⑨载《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
    ①载《民族语文》,1987年第3期。
    ②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③载《民族语文论文集—庆祝马学良先生八十寿辰文集》,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⑤载《语言研究》,1984年第2期。
    ⑥载《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
    ⑦载《中国民族语言论文集》,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⑧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⑨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①载《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②《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③载《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语法比较》,民族出版社,2006年。
    ④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①载《民族语文》,2008年第2期。
    ②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③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④载《民族语文》,1979年第3期。
    ⑤载《民族语文》,1992年第3期。
    ⑥载《民族语文》,2002年第3期。
    ⑦载《民族语文》,1993年第1期。
    ⑧载《贵州民族研究》,1997年第3期。
    ⑨载《民族语文》,2004年第1期。
    ①载《少数民族语文论集》(第一集),中华书局,1958年。
    ②载《民族语文》,1983年第3期。
    ③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①载《民族语文》,1982年第4期。
    ②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③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④载《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
    ⑤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⑥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
    ①参见附录:机智任务故事之——《蠢郎》,第二段第一句。
    [1]伯纳德·科里姆:《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
    [2]曹翠云:《苗汉语比较》,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1年。
    [3]陈其光:《汉语苗瑶语比较研究》,《汉藏语同源词研究(二)》(丁邦新、孙宏开),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4]程工:《语言共性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戴庆厦、罗仁地、汪锋主编:《到田野去——语言学田野调查的方法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6]戴庆厦、徐悉艰:《景颇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2年。
    [7]戴庆厦:《语言和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年。
    [8]戴庆厦主编:《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年。
    [9]戴庆厦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六十年》,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范晓:《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2]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
    [13]黄成龙:《蒲溪羌语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4]蒋颍:《汉藏语系语言名量词比较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15]李临定:《现代汉语动词》,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6]李临定:《现代汉语句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17]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年。
    [18]李宇明:《汉语量范畴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9]李云兵:《炯奈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李云兵:《苗语方言划分遗留问题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年。
    [21]刘丹青:《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22]刘丹青编著:《语法调查研究手册》,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23]刘敏芝:《汉语结构助词的历史演变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年。
    [24]刘培玉:《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多角度探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5]刘佩玉:《现代汉语“把”字句的多视角探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6]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27]罗安源:《松桃苗话描写语法学》,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28]罗安源:《现代湘西苗语语法》,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0年。
    [29]马庆株:《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
    [30]马学良:《汉藏语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31]马学良主编:《汉藏语概论》(下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32]蒙朝吉:《瑶族布努语方言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33]邵敬敏:《汉语语法的立体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34]邵敬敏:《现代汉语疑问句研究》,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6年。
    [35]沈家煊:《不对称和标记论》,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36]沈家煊:《认知与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37]石建:《梁河阿昌语参考语法》,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38]石启贵:《湘西苗族调查报告》,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9]石如金:《苗汉汉苗词典》,长沙:岳麓书社,1997年。
    [40]石如金:《苗族创世纪史话》,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41]石如金:《湘西苗族传统丧葬文化·招魂词》,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42]石毓智、李讷:《汉语语法化的历程——形态句法发展的动因和机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3]孙艳:《汉藏语四音格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44]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45]王辅世:《苗语古音构拟》,东京:国立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1994年。
    [46]王辅世:《苗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
    [47]王春德:《苗语语法——黔东方言》,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年。
    [48]吴卸耀:《现代汉语存现句》,上海:学林出版社,2006年。
    [49]向日征:《吉卫苗语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年。
    [50]邢福义:《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1]杨再彪:《苗语东部方言土语比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
    [52]游俊、李汉林:《湖南少数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
    [53]袁毓林:《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54]张济民:《苗语语法纲要(川黔滇方言)》,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62年。
    [55]张军:《汉藏语系语言判断句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56]张宜生:《现代汉语虚词》(张斌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7]张永祥、曹翠云:《苗语与古汉语特殊语句比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1]应琳:《苗语中的汉语借词》,《中国语文》1962年第5期。
    [2]戴庆厦:《语言竞争与语言和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
    [3]戴庆厦、余金枝、杨再彪:《小陂流苗语概况》,《民族语文》2005年5期。
    [4]戴庆厦、余金枝、杨再彪:《语言接触与语言影响》,《语言科学》2005年4 期;又见《人民大学复印资料》2005年第10期。
    [5]陈其光:《苗瑶语词汇发展的一种方式》,《民族语文》2000年第3期。
    [6]陈其光:《苗瑶语的前缀》,《民族语文》1993年第1期。
    [7]陈其光:《西家苗语》,《民族语文》2007年第4期。(P68)
    [8]陈其光:《语言的区域特征》,《中国语言学报》第4期1991年。
    [9]曹翠云:《苗语动词tio5的虚实兼用现象》,《民族教育研究》(增刊),1999年。
    [10]曹翠云:《黔东苗语状词初探》,《中国语文》,1961年第4期。
    [11]曹翠云:《诗经特殊语句像苗语新解——兼释明星煌煌、明星皙皙等》,《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2]陈保亚、何方:《略说汉藏语系的基本谱系结构》,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3]陈昌来:《动后趋向动词性质研究述评》,《汉语学习》,1994年第2期。
    [14]陈其光:《古苗瑶语鼻冠闭塞音声母在现代方言中反映形式的类型》,《民族语文》1984年第5期。
    [15]陈其光:《古苗瑶语鼻冠闭塞音声母在现代方言中反映形式的类型》,《民族语文》1984年第5期。
    [16]曹翠云、张永祥:《从苗语看汉语的几个语音问题》,《中国民族语言论丛》(1),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年。
    [17]曹翠云:《从苗语看古汉语的状词——兼释行道迟迟、夏屋渠渠等》,《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3期。
    [18]曹翠云:《从少数民族语看上古汉语的后状语、后定语》,《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9]曹翠云:《汉、苗、瑶语第三人称代词的来源》,《民族语文》1998年第5期。
    [20]曹翠云:《论苗语方言现状及其形成》,《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5期。
    [21]贺又宁:《汉苗语言里几类词的语法特点比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22]贺又宁:《苗语汉语语序浅较》,《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3]胡素华:《凉山彝语的差比句》,《民族语文》2005年第5期。
    [24]胡素华:《凉山彝语的话题结构》,《民族语文》2004年第3期。
    [25]胡晓东:《白午苗话的反复问句》,《民族语文》2008年第2期。
    [26]胡裕树、范晓:《动词形容词的“名物化”和“名词化”》,《中国语文》1994年第2期。
    [27]乐塞月:《贵阳花溪区甲定苗语的前加成分》,《民族语文》1979年第3期。
    [28]黎意:《苗语的述补结构——兼与汉语对比》,《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29]李炳泽:《黔东苗语动词的音节与形态》,《民族教育研究·动词研究专辑》(增刊)1999年。
    [30]李锦平:《论苗语和汉语之间的相互影响》,《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1]李启群:《湘西州汉语方言两种特殊语序》,《方言》2004年第3期。
    [32]李启群:《湘西州汉语与土家语、苗语的相互影响》,《方言》2002年第1期。
    [33]李云兵:《花苗苗语的方位结构的语义、句法及语序类型特征》,《语言科学》2004年第4期。
    [34]李云兵:《论苗瑶语名词范畴化手段的类型》,《民族语文》2007年第1期。
    [35]李云兵:《论苗语名词前缀的功能》,《民族语文》2002年第3期。
    [36]李云兵:《论语言接触对苗瑶语语序类型的影响》,《民族语文》2005年第3期。
    [37]李云兵:《苗瑶语的非分析形态及其类型学意义》,《民族语文》2006年第2期。
    [38]李云兵:《苗瑶语量词的类型学特征》,《汉藏语系量词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39]李云兵:《苗语川黔滇次方言的状词》,《民族语文》1995年第4期。
    [40]李云兵:《苗语的形态及语义语法范畴》,《民族语文》2003年第3期。
    [41]李云兵:《苗语重叠式的构成形式、语义和句法结构特征》,《语言科学》2006年第2期。
    [42]李云兵:《语言接触对南方一些民族语言语序的影响》,《民族语文》2008年第5期。
    [43]刘丹青:《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民族语文》2002年第5期。
    [44]罗安源:《从“主谓谓语句”看汉语在语言接触中的强劲活力》,《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45]罗安源:《从量词看苗汉两种语言的关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
    [46]罗安源:《贵州松苗话词的形态》,《中国民族语言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
    [47]罗安源:《贵州松桃苗话的冠词》,载《民族语文》1980年第4期。
    [48]罗安源:《苗语(湘西方言)的“谓——主”结构》,《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
    [49]罗安源:《苗语句法成分的可移动性》,《民族语文》1987年第3期。
    [50]罗常培、傅懋勣:《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中国语文》1954年3月号。
    [51]麻树兰:《湘西苗语的多义词素bad》,《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语言文字增刊),1986年第3期。
    [52]潘元恩、曹翠云:《黔东苗语的并列四格》,载《少数民族语文论集》(第一集),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58年。
    [53]沈家煊:《“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1995年第5期。
    [54]沈家煊:《“语用否定”考察》,《中国语文》1993第5期。
    [55]沈开木:《“不”的否定范围和否定中心的探索》,《中国语文》1984年第6期。
    [56]石德富:《汉借词与苗语固有词的语义变化》,《民族语文》2003年第5期。
    [57]石德富:《苗瑶民族的自称及其演变》,《民族语文》2004年06期。
    [58]石德富:《苗语定指指示词和汉语指示代词比较》,《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语法比较》(戴庆厦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59]石德富:《黔东苗语的指示词系统》,《语言研究》2007年第1期。
    [60]石德富:《黔东苗语动词的体范畴》,《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61]石德富:《黔东苗语动词虚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62]石如金:《qo35在苗语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语言文字增刊),1986年第3期。
    [63]宋金兰:《汉藏语是非问句语法形式的历史演变》,《民族语文》1995年第1期。
    [64]田逢春:《苗语构词中常用的几个前加成分》,《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65]田铁:《苗语量词研究述评及前瞻》,《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3期。
    [66]王春德:《苗语名词修饰物量词和名词补足形容词浅释》,《中国民族语言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年。
    [67]王春德:《谈谈苗语的构词法》,《民族语文论集》(《民族语文编辑部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68]王德光:《贵州威宁苗语量词拾遗》,载《民族语文》1987年第5期。
    [69]王辅世、王德光:《贵州威宁苗语带前加成分的双音节名词的形态变化》,《民族语文》1999年第1期。
    [70]王辅世、王德光:《贵州威宁苗语的方位词》,《民族语文》1982年第3期。
    [71]王辅世:《贵州威宁苗语量词》,《语言研究》1957年2期。
    [72]王辅世:《苗瑶语的系属问题初探》,《民族语文》1986年第1期。
    [73]王辅世:《苗语方言划分问题》,《民族语文》1983年第5期。
    [74]王辅世:《我对苗语语法上几个问题的看法》,《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年。
    [75]吴平:《苗语的情状量词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3年。
    [76]向日征:《苗语湘西方言的词头t(?)i44》,《民族语文》1980年第3期。
    [77]向日征:《湘西苗语的四字并列结构》,《民族语文》1983年第3期。
    [78]向日征:《湘西苗语助动词的语法特点》,《民族语文》1987年第2期。
    [79]邢公畹:《关于汉语南岛语的发生学关系问题—沙加尔<汉语南岛语同源论)述评补正》,《民族语文》1991年第3期。
    [80]邢公畹:《汉苗语语义比较法试探研究》,《民族语文》1995年第6期。
    [81]邢公畹: 《汉语南岛语声母的对应—L沙加尔<汉语南岛语同源论)述评补证》,《民族语文》1991年第4期。
    [82]邢公畹:《汉语南岛语声母及韵尾辅音的对应——L·沙加尔(汉语南岛语同源论)述评补正》,《民族语文》1991年第5期。
    [83]邢公畹:《论“汉台苗语”调类的分化和再分化》,《语言研究》2003年第1期。
    [84]杨再彪:《关于苗语句法成分的可移动性》及其补正,《民族语文》1993年第3期。
    [85]杨再彪:《现代湘西苗语方言声调演变的几个规律》,《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
    [86]杨再彪:《现代湘西苗语方言声调演变的几个规律》,《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P168)
    [87]杨再彪:《湘西苗语量词》,《汉藏语系量词研究》(戴庆厦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88]杨再彪:《湘西苗语研究五十年》,《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89]易先培:《论湘西苗语名词的类别范畴》,《中国语文》1961年第3期。
    [90]余金枝:《矮寨苗语形修名语序的类型学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91]余金枝:《矮寨苗族的双语生活》,《国际民族语文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戴庆厦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92]余金枝:《吉首矮寨苗语并列复合名词的语义结构和韵律特征》,《民族语文》2004年1期。
    [93]余金枝:《经济转型与双语变迁——德夯村双语变迁个案分析》,《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94]余金枝:《苗汉语述宾结构比较》,《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语法》(戴庆厦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95]余金枝:《苗汉语述补结构比较》,《汉语和少数民族语言比较语法》(戴庆厦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96]余金枝:《湘西矮寨苗语前缀t(?)i44的多功能性及其源流》,《民族语文》2009年第6期。
    [97]余金枝:《湘西苗语被动句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98]余金枝:《湘西苗语量词》,《汉藏语系量词研究》(戴庆厦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99]余金枝:《湘西苗语述宾结构中的一种特殊类别——“形容词+名词”结构分析》,《语言研究》2009年第1期。
    [100]余金枝:《湘西苗语四音格词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3期。
    [101]余金枝:《语言接触下的湘西苗语四音格词》,《双语研究论文集》(三),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7年。
    [102]余金枝:《语言影响与语法的地域共性:吉首矮寨苗汉语的“VaVb”式分析》,《双语研究论文集》(二),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3]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意义》,《语言研究》2000年第1期。
    [104]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中国语文》1997年第2期。
    [105]张济民:《泸溪县达勒寨苗语中的异源词》(P200),《民族语文论文集——庆祝马学良先生八十寿辰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年。
    [106]张济民:《苗语方位词的归类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107]张济民:《苗语方位词的归类问题》,《贵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
    [108]张琨:《苗瑶语声调构拟》,《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1),中国社会科学民族研究所语言室印,1983年。
    [109]张琨: 《原始苗语声母》, 《民族语文研究情报资料集》1983年第2期。
    [110]张永祥、曹翠云:《苗汉语“相”字的用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语言文字增刊),1986年第3期。
    [111]张永祥、曹翠云:《黔东苗语li(?)的类属》,《贵州民族研究》1999年第2期。
    [112]张永祥、曹翠云:《黔东苗语的名量结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113]张永祥、曹翠云:《黔东苗语的谓2——体结构》,《语言研究》1984年第2期。
    [114]张永祥、今旦、曹翠云:《黔东苗语的指示词》,《中央民族学院学术论文选集》,1980年。
    [115]张永祥:《黔东苗语的谓词》,《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3期。
    [116]郑军:《现代汉语连词研究概述》,《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第1期。
    [117]朱德熙:《现代汉语形容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8]李炳泽:《黔东苗语介词形成初探》,《中国民族语言论丛》,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19]石毓智:《汉语的主语与话题之辩》,《语言研究》2001年第2期。
    [120]孙宏开:《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民族语文》1992年第5期。
    [121]孙宏开:《论藏缅语语法结构类型的历史演变》,《民族语文》1992年第6期。
    [1]常俊之:《苦聪话参考语法》,[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2]蒋光友:《基诺语参考语法》,[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黎意:《汉藏语系述补结构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4]李云兵:《花苗苗语动词的语义和句法特征研究》,[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8年。
    [5]石德富:《黔东苗语状词及其形义制约》,[硕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1997年。
    [6]余金枝:《吉首苗语四音格词研究——兼与吉首汉语四音格词比较》,[硕士论文],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赵敏:《墨江哈尼族卡多话参考语法》,[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 2008年。
    [8]赵燕珍:《赵庄白语参考语法》,[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1]MOTTIN, Jean.:ELEMENTS DE GRAMMAIRE HMONG BLANC,DON BOSCO PRESS, Khek Noy Aout 1978(苗语的量词)
    [2]Bisang, W. (1993). "Classifiers, Quantifiers, and Class Nouns in Hmong." Studies in Language 17, no.1.
    [3]Fuller, J.W. (1985). "On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Hmong." Minnesota Papers in 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10 (April 1985):51-65.(苗语的被动式)
    [4]Fuller, J.W. (1985). "Zero Anaphora and Topic Prominence in Hmong." In the Hmong in Transition, ed. by GL. Hendricks, B.T. Downing, and A.S. Deinard,261-277.(苗语的零形复指和话题的突显)
    [5]Fuller, J.W. (1987). "Topic Markers in Hmong."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 Burman Area 10 (Fall 1987):113-127.(苗语的话题标记)
    [6]Fuller, Judith Wheaton (1985). Topic And Comment In Hmong (Southeast Asia, China, Thailand, Vietnam),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苗语的话题评述结构)
    [7]Jarkey, N. (1991). Serial Verbs in White Hmong:A Functional Approach.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ydney.(苗语的连动式)
    [8]Aikhenval'd, Eds. Complementation:A Cross-Linguistic Typolog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白苗语的补语小句和补足策略)
    [9]Li, C. (1991). "The Aspectual System of Hmong." Studies in Language 15:25-58.(苗语的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