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我国汽车行业,基于改革创新的推动和科技的发展,近几年来,高新技术成果大量产出,数量是成倍增长,但是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汽车行业高新技术只有市场化、产业化,一项高新技术才有实际意义,实际价值,才能实现高新技术产生的最终目的,才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所以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在理论和实际都很有重要的意义。
     本论文的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包括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国外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经验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研究,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项目评价。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产业化实证研究。
     在本论文中,作者对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内容中的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与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进行重点研究,在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中,作者提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方法,包括应用DEMATEL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影响因素分析,应用协调分析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
     在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中,作者提出了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保障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筹集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人才机制研究,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中介机制研究。
     在本论文中,作者还提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理论框架,包括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体制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评价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运行机制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的市场策略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持续的创新能力理论,我国汽车行业高新技术所属企业的企业组织理论。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bases on reform brings forth new ideas an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gh technology achievements tarns up greatly, quantity increases over and over in recent years. But guides by market mechamism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become maketable and industria lization, A high technology only has practical value. And realizes purpose. And promotes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 So research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s importa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Reasearch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 article, includes analyses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s research in experienc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abroad, includes research in theory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s projects evaluat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cludes research in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s research in concrete evidenc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 article, writer researches stresslay projects evaluat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researches stresslay eperational mechanism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writer puts forward projects evaluate methods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s applied DEMATEL method in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cludes applied Concordance Analysis method in Projects evaluat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cludes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ethod in projects evaluate of high technolgit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Writer puts forward environment research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policy indemnity mechanism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operational mechanism research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capital collection mechanism research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human capital oper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nd mediate and conversion mechanism research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Writer puts forward theory fram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s system of organization theory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s projects evaluate theory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 operational mechanism theory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s market strategy theory in enterpris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includes bring forth new ideas theory in enterpris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Organize theory in enterprise of high technologies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引文
[1] 徐冠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与展望.科技日报,2002.5.31
    [2] 汽车构造的总体介绍与参数介绍.搜狐汽车,2005.1.4
    [3] 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中国汽车工程车会,2002
    [4] 管欣.汽车主动安全性与汽车动态仿真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49~53
    [5] 尹德奎,何炜等.汽车排放控制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54~59
    [6] 徐立.汽车电磁兼容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79~83
    [7] 葛蕴珊.汽车噪声控制技术研究.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60~78
    [8] 孙济美,郭英男,洪伟等.代用燃料汽车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84~98
    [9] 陈全世,齐点宁,林成涛.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其发展,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99~102
    [10] 何泽民.节能汽车的设计与节能车的技术剖析,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03~108
    [11] 王建昕,帅石金,王燕军.汽油机环保与节能技术的研究进展.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09~114
    [12] 李玉麟,宁智,欧阳明高.柴油发动机环保与节能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15~119
    [13] 袁大宏,陈似竹,陈虎.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20~123
    [14] 贾恒达,郭仕华.汽车检测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23~127
    [15] 李尹熙,王力.汽车用非金属材料最新进展.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50~155
    [16] 朱伟成,贾青云等.现代汽车制造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56~167
    [17] 吴涛,王力等.清洁制造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68~195
    [18] 李克强,连小珉等.智能交通系统(ITS)与现代汽车技术.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194~208
    [19] 简德三.项目评估与可靠性研究.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1
    
    [20] 何俊德.项目评估——理论与方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6
    [21] 杨印生.经济系统定量分析方法.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22] 李洪伟.绿色产品评价理论方法研究及其在地面仿生机械中的应用.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4
    [23] Yany Yinsheng, Li Hongwei, Jong Jin. Analysis of the foltors of the greenness of products. Proceedings of 200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2002,8: 922~926(ISTP 检索)
    [24] 李鸿吉.模糊数学基础及实用算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5] 彭祖赠,孙韫玉.模糊(Fuzzy)数学及其应用.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8
    [26] 谢鹏扬.多目标决策的协调分析方法研究.吉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长春:吉林工业大学,2000
    [27] 李延忠,王景恒,杨印生等.协调分析方法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决策中的应用.公路交通科技,2002.6. Vol.19(3): 119~122
    [28] 刘佩军,陶跃,张彩虹.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的协调分析.情报科学,Vol,19(3). 2001.11: 1199~1201
    [29] 王春芝,金俊武,李延忠.协调分析方法在出海物流通道决策中的应用.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2.11. Vol.32(6): 952~956
    [30] Yang Yinsheng, Li Hongwei, Tong Jin. Green assessment of multi-product based on concordance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200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Volume II), 2001.8: 1876~1880(ISTP检索)
    [31] 魏权龄.评价相对有效的 DEA 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8
    [32] 吴才聪.精确农业变量施肥决策研究与技术经济分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3.4
    [33] 杨印生,李洪伟.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绿色产品非均一评价.中国机械工程,2003.11. Vol.14(11): 964~966
    [34] 刘志峰,刘光复.绿色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35] 刘光复,刘志峰,李刚.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9
    [36] 孙志军.乙醇汽油.全醇燃料调研报告.长春,2006
    [37] 乙醇柴油助溶添加剂研究及在柴油机上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鉴定技术文件汇编.吉林大学,2005
    [38] 李霞飞.WTO 规则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
    [39] 度鹭军.高新技术产业化与政策选择.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4.5
    [40] 我国 R&D 经费支出特征的国际比较.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www.nost.gov.cn,2005
    [41] 2005 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www.nost.gov.cn
    [42] 毕翔.高新技术产业的政府政策扶持与我国政府的政策取向.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3
    [43] 青洁,季录满.美国政府在美国风险投资中的应用.管理现代化,2001.4
    [44] 2003 年度全国重大科技成果统计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www.nost.gov.cn
    [45] 2005 年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情况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www.nost.gov.cn
    [46] 2005 年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www.nost.gov.cn
    [47] 科技统计资料汇编 2006 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www.nost.gov.cn
    [48] 高等教育人类统计.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49] 义务教育人类统计.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50] 全国成人教育人类统计.200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51] 孙志军.我国消费走向调研报告,2006
    [52] 孙志军.我国汽车市场调研报告,2006
    [53] 孙志军.北京昌平区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调研报告.2006
    [54] 孙志军.襄樊市汽车工业园调研报告.2006
    [55] 冯晓静.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研究.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5
    [56] 2005 年全国民营科技企业统计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www.nost.gov.cn
    [57] 2005 年改制科研机构科技实力与产业发展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网站
    [58] 吉林燃料乙醇公司发展绿色新兴能源的思考.www.chinaneast.gov.cn, 2004.11.04
    [59] 车用乙醇汽油实验室研究报告.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2001.11
    [60] 孙志军.我国乙醇高新技术产业化资金筹集调研报告,2006
    [61] 中国乙醇汽油发展潜力巨大.www.ewise.com.cn, 2006.12.14
    [62] Leo Alting. Life Cycle Engineering and Design Annals of the CRIP, 1993. Vol.42(2): 456~462
    [63] I. Kosuke. Life-cycle Engineering Design: Design for Manufacturability. ASME, 1995. DE-81: 39~45
    [64] T.Harjula B Raplla, W.A knight. Design for Disassembly and the environment. CIRP. 1995.1. Vol.45(1): 109~114
    [65] O'Rouike, D, Connelly, L. and Ksohland, C. Industrial Ecology: a Vritical Review. International Methodolog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996
    [66] I.K.Hui, L.He and C.Da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in an uncertain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 2002, Vol.40(1): 375~388
    [67] 靖继鹏.应用信息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9
    [68] 袁志刚.高级宏观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9
    [69]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4
    [70]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71] 刘溶沧,赵志耘.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3.8
    [72] 胡安钢,王绍光.政府与市场[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1
    [73] 刘友金.企业技术创新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4
    [74] 雷德林,黄敬前.高新技术产业化道路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2
    [75] 季风.科技产业化呼唤中国[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1.1
    [76] 宋伟,杨汉平.高新技术产业法律保护[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1.8
    [77] 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
    [78] 吴金明,李铁平,欧阳涛.高科技经济[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5
    [79] 蔡兵,戴燕艳等.市场机制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0
    [80]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81] 植草益.微观规制经济学[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
    [82] 秦宪文.正确处理技术创新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J]力研究,2003.2
    [83] 邓燕雯,吴艳英,林玲.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市场机制问题探讨[J].经济师,2002.3
    [84] 王柏轩.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影响及动力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6
    [85] 叶德磊.美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J].管理科学研究,2001.8
    [86] 郑州.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及发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7.1
    [87] 隋映辉.风险投资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动力[J].软科学,2003.3
    [88] 梁燕,黄跃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环境支撑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0.5
    [89] 李桂华.健全风险投资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90] 高金梅.美国政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商业化的措施[J].中国物价,1998.12
    [91] 温海滢.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01.4
    [92] 余永跃.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的历史考察[J].江汉论坛,2001.6
    [93] 陈永忠.我国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验和问题[J].中国工业经济,1996.12
    [94] 左传长.构建风险投资机制,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J].中山大学学报,2000.10
    [95] 郭小明,雷光龙.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瓶颈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
    [96] 曹政.论风险投资、创业板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的良性互动[J].当代财经,2000.12
    [97] 余燕春.美国高技术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9.13
    [98] 张玉柯,张学英,王媛媛.韩国风险投资浅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8
    [99]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五”和 2010 年发展规划纲要.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9
    [100] 何永芳.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政策[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1.1
    [101] 车维汉.日本信息技术落后于美国的制度分析及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3
    [102] 刘辉,余永跃.各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比较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103] 刘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税收政策取向[J].金融早报,1999.10
    [104] 杨飚,魏冬.创业投资基金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投资体制的完善[J].中国经济问题,1997.3
    [105] 陶爱平,张海鹏,郎春雷.高新技术产业的外部经济性与激励性规制[J].中国科技论坛,2003.3
    [106] M.Dodgson and J.Bessant, Effective Institutions Policy, 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 1996
    [107] OECD, venture Capital and Innovgation, OCDE/GD(1996)168
    [108] OECD, Fiscal measures to Promote R&D and innovation, OCDE/GD(1996)165
    [109] 李仲周,易小准,何宁.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10] Ratti R, Bramanti A, Gordon R.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ve Region, the GREMI Approach. Aldetsho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111] OECD. Technology and the economy, the Key relationship. Paris: OECD, 1992
    [112]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ublished by Singapor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oard, 2000
    [113] CookeP, Urange M G, Extebarria G.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Dimensions. Research Policy, 1997
    [114] 李成智.公共政策.北京:团结出版社,2000
    [115] 邬义钧,邱钧.产业经济学.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16] 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道路.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
    [117] 陈开全,兰飞燕.高科技产业与资本市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18] 鲍克,周卫民.技术创新与产业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119] 郭志斌.论政府激励性管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0] 新华社半月谈杂志社.中国政策(1998).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121] 公共政策编写组.公共政策(下).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
    [122] 傅德棣.国外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态势.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123] 陈凡,邢怀滨.技术全球化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析.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
    [124] 沈明宏,裴夏生,陈德棉.各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国际技术经济研究学报,1997(3)
    [125] 程刚.发达国家政府扶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启示.中国软科学,1998(8)
    [126] 李奇明,尹贻梅,刘志高.国外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4)
    [127] 杜希双.对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7(8)
    [128] 路甬祥.与时俱时,开拓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国科技产业,2002(5)
    [129] 芮明超,聂郢.入世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面临的困难和战略思考.对外经贸实务,2001(1)
    [130] 李冬.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财贸研究,2000(4)
    [131] 季杉.面对 WTO: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2)
    [132] 盛建新,成良斌.当前中国科技政策研究的现状分析.中国科技论坛,2002(2)
    [133] 胥和平.中国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的系统思考.中国工业经济,2002(7)
    [134] 林汉川,叶红雨.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的市场环境.改革与战略,2001(2)
    [135] 张景安.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资本市场.中国科技产业,2002(2)
    [136] 刘群.改革与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政策的理性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02(5)
    [137] 卫平,谭湘婷.我国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的创新.投资研究,2000(5):942
    [138] 马建堂主编.大机制:经济运行·产业组织和收入分配.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3~4
    [139] 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支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加快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国科技产业,2000(11):35~37
    [140] 卞翠屏.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运行机制.经济研究参考,1999(111):36~39
    [141] 王文鉴.“高新技术产业化”靠谁来“化”——关于高新技术产业化途径的思考.中国科技产业,2000(3):27~29
    [142] 王宁,欧阳建国.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高新技术的生力军.200(6):41~44
    [143] 王祖茂.美国的人才机制.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2001(1):61~62
    [144] 厉以宁,曹风歧.跨世纪的中国投资基金业.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45] 创业投资的国际经验与中国抉择课题组.中国创业投资模式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0(3):17~23
    [146] 吴显亭.国外银行对高新科技产业的支持及其借鉴.新金融,2000(8):25~26
    [147] 张文春,郭庆旺.鼓励投资和创新的税收优惠:理论与实践.投资研究,2000(1):41~48
    [148] 张景安,唐风泉,史昱等.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与对策.中国科技产业,2000(8):9~11
    [149] 李扬.在中国如何建立风险投资体系.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1999(14):3~10
    [150] 李健.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0(1):18~20
    [151] 杨秦.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与金融创新.中国科技产业,2000(9):9~10
    [152] 苏东斌.激励创新供给—论高新技术产业中人力资本.深圳特区报,2000,5,2
    [153] 陈建敏,李子和,夏亮辉.世界大学科技园建设模式比较产业,2000(2):20~22
    [154] 周新宇,于辉.加入 WTO 与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开放.财政与税务,2001(1):30~32
    [155] 金晖.创新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经济管理,2000(11):11~13
    [156] 赵长禄.如何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0(1):42~44
    [157] 赵玉海.支持创新,鼓励创业,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中国科技产业,2000(11):19~22
    [158] 赵晶,刘毅.建立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探讨.投资研究,2000(2):32~36
    [159] 徐冠华.新形势下如何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国科技产业,2000(11):7.10
    [160] 陶士贵.金融业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创新策略.新金融,2000(10):8~10
    [161] 常永胜.论高新科技成果国民教育 化的金融支持机制.中国经济问题,2000(4):51.56
    [162] 董美玲.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加速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国科技产业,2000(4):37~39
    [163] 糜祖平,周通,阿荣.建立出口孵化器,为中国高科技企业走出架起桥梁.中国科技产业,2001(1):22~24
    [164] 萧延高,唐小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战略地位与政策环境分析.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77~81
    [165] 国家经贸委《“十五”全国技术创新纲要》(国经贸技术[2002]388 号)
    [166] 戴国强.美国风险投资经验及启示.经济体制改革,2002
    [167] 关于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规律研究.http://202.38.66.66/news/hotspot,2002.4.2
    [168]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网,2005.4.8
    [169] 工业增长高新贡献大.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网,2004.8.13
    [170] 天津市计委组织组织实施 2004 年 60 项重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网,2004.8.13
    [171] 天津市一季度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天津市高新技术产业网,2003.4.30
    [172] 战 略 高 新 技 术 与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研 究 开 展 咨 询 评议.www.cas.ac.cn/html/dir/,2004.5.17
    [173] 吉林省与中科院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资金启动.www.cas.ac.cn/htm/dir,2004.11.30
    [174] 山 西 省 高 等 学 校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项 目 管 理 办法.www.sxjyt.edn.cn/zwgk/gkxm/gxxmlx,2004.9.17
    [175] 聚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www.most.gov.cn/gnwkjdt/,2004.9.17
    [176] 关于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意见.www.bh.gov.cn/data/,200512.1
    [177] 河 南 省 工 业 经 济 结 构 调 查 和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项 目 管 理 办法.www.ha.xinhuanet.com/fuwn/kejiao/,20043.29
    [178] 山东省关于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若干意见.www.sdstci.com/news/200,2005.3.28
    [179] 政府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作用.www.jmexm,gov.cn/,2005.10.23
    [180] 高新技术产业化要素组合及相互作用规律.www.cxdb.cn/article/zhiliao/,2005.10
    [181] 攀枝花市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奖励办法.ppc.pzh.net.cn/kjxx,2004.9.1
    [182] 福州 600 万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www.ycwb.com/con tent,200511.1
    [183] 内 蒙 古 促 进 高 新 技 术 成 果 转 化 和 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化 的 若 干 规定.www.nmgnews.com.cn/infor mation/,2005.6.22
    [184] 支 持 高 新 产 业 化 河 南 投 5000 万 贴 息 资金.www.ha.xinhnanet.con/fuwn/kejiao,2004.4.15
    [185] 依靠自主创新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www.chinainfo.gov.cn/data/,2005.12.1
    [186] 綦良群,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管理体系研究,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2
    [187] 舒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投资模式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1
    [188] 吴晓云.市场营销管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1
    [189] 菲利普·科特勒.市场营销导论.华夏出版社,2001.1
    [190] 蓝边.发展光电产业.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长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5
    [191] 高卫民.汽车安全标准和技术法规的现状与发展.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
    [192] 许拔民.汽车排放标准及技术法规的现状与标准.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
    [193] 许拔民.汽车油耗标准及技术法规现状与发展.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
    [194] 陈全世.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及其发展.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研究报告,2002
    [195] 邹祖烨.国外代用燃料汽车发展概览.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196] 郝利君.清洁燃料汽车.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1.2
    [197] 冯幸福、吴国起.燃气汽车及加气站技术.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2
    [198] 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2
    [199] 邹东涛.经济中国之新制度经济学与中国.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
    [200] 马国柱.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学.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2
    [201] 傅家骥.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7
    [202] 余凯成.组织行为学.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1
    [203] 孙志军.奇瑞汽车公司调研报告,长春,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