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记忆:自述、代述与混合叙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主要是借助叙事伦理批评的方法,对1990①年代以来的纪实类“反右”叙述在呈现历史经验及经验主体的样态、可能、意义与局限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依据叙述人与故事之间的关系,研究对象可分为三类:自述、代述与混合叙述,这种分类也是论文章节划分的主要依据。
     全文共分导论、上篇、下篇、结语四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对90年代以来的“反右”书籍热,特别是纪实类的“反右”书籍热现象,加以成因探讨和透视分析;二是对比了80年代的虚构类“反右”叙述与90年代的纪实类“反右”叙述,认为文体演变背后是历史与个人关系的位移,以及以语言重构经验模式的转变;三是对研究对象、研究现状、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及相关研究成果,做简要的界定、回顾和说明。
     上篇“自述与自我经验”主要研究自述。共分五章。
     第一章界定何谓自述,认为自述不仅是一种同故事叙述,也可看作建构经验主体的一种叙事。反思性在促成经验主体发现并抵达自我性、实现自我认同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代表了叙述所能达到的深度,也昭示着一种不容回避的叙事态度,是自述重要的叙事伦理尺度。由于词语本身的表态与创化功能,自述中反思性的有与无、强与弱,将通过自述话语外在的修辞特征表现出来。因此论文在第二、三、四章重点分析了坦白、自省、忏悔、控诉、祈祷、宽宥、超越等几种语态。论文认为自述者在作品中置入的这些态度倾向虽然令人钦佩,但大多还无法在叙述话语层面打开一个态度承诺的空间。第五章探讨了自述者的境遇伦理、读者的接受伦理与当前自述写作的伦理困境。对于有着“反右”创伤性经验的自述者来说,在写作伊始将会面对“说”还是“不说”,以及怎么“说”的伦理选择。读者不仅要承担相应的伦理批评责任,还要体现阅读的伦理品质,在积极、深度地体验作品时,尽量以平等、宽容的心境和作品、作者形成伦理互动。当前的“反右”自述,并没有很好地传达出自述者复杂的历史与生命体验,这与自述者对过去、权利与他人的恐惧,对现行体制与意识形态禁忌的顾虑,重构与整合经验的能力,对叙述语言的伦理淡漠,语言表现力的有限等方面均有关联。
     下篇“代述、混合叙述与他人经验”主要研究代述与混合叙述。也分五章:
     第一章界定何谓代述。认为代述是指由完全独立于故事之外的非故事亲历者或非故事见证人的人,代为讲述别人的故事。客观性作为代述重要的叙事伦理尺度,要在尊重历史史实与原述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在与代述者有效实现自我的平衡中体现。第二章分析了三种不同的代述形式:即史料展示、“口述实录”与转述。史料展示意味使史料自身成为历史与个体生命现身的踪迹。“口述实录”是指要尽可能完整地保存原述内容,恢复叙述现场。转述通常表现为直接引语式转述与间接引语式转述两种语式,它们显示了叙述人与事件及人物之间不同的距离。此外,叙述结构的巧妙安排与叙述视点的适度调节等语态上的转换也会带来不同的转述效果。第三章探讨代述话语的语用伦理特征。认为代述语言应该质朴、素净、克制,并尽量重新“口语化”和“再细节化”,以保持原述口述历史的面貌,及历史经验和原述者形象的丰富和完整。第四章探讨了代述者的境遇伦理与代述的伦理困境。认为代述者不只是旁观者、实录者和书记官,在代言对象的选择,对被叙述故事的选择、组织与安排,对文本细节的捕捉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都可以实现他的自我表达与社会参与。代述的伦理困境则体现在:能否以真相、正义和大多数人的名义,来为有创伤性经验与在体性欠缺的个体代言;由于代述者与历史史实之间无法弥合的叙事鸿沟,与语言表现力的有限,代述的不可靠性问题始终存在。第五章以《往事并不如烟》为例探讨混合叙述。认为作为观察者的叙述人在透过外在视角的打量与窥测,以及内在视角的体验与感知,建构他者形象——“我”之外的别人与历史——的过程中,积极的同情性了解与理智的情感参与是其伦理取位的关键。不同于自述中的反思性与代述中的客观性,在回忆中唤起的温情对叙述者具有别样的意义,能够释放出这种情感的语言是最为伦理化的语言。而作品所追求的“客观之真”也更多是情理之真。
     结语部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对与论文相关的三个问题,即叙述历史的限度、“故事化”与“散文化”叙述历史的方法,纪实与虚构,进行了再思考;二是对论文研究做阶段性总结,并对纪实类“反右”叙述与研究加以展望。
By the method of Narrative Ethics criticism,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the kinds、possibility、significance and limitations of the performance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main in Documentary category on“anti-rightist”in 1990s.Based on diff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or and story,the work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Self-narrative、Narrative others and Mixture narrative.
     This dissertation is constituted of four parties:introduction、part I、part II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solves three problems:Analyzing the Cultural phenomenon of the“anti-rightist”books hot in 1990's;Making a comparison of the fictional category of“anti-rightist”in 1980's and the documentary category of“anti-rightist”narrative in 1990's;Making a brief definition、description、and recalling on the research objects、status、problem awareness、research methods and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Part I discusseing“Self-narrative and Self-experience”,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thinks Self-narrative not only means the experienced people tell their own story,also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experience.Reflection is an important ethical narrative scale of Self-narrative,which manifested through the rhetorical features of the Self-narrative discourse.Therefore in chapter II、III、IV,the dissertation focus on an analysis of several Narrative voice,such as frank、self-examination、confessions、accusations、prayer、tolerance、freedom,etc.Chapter V discusses the ethics situation of narrator's,acceptance ethics of reader's,and ethical dilemmas of Self-narrative.
     Part II discusseing“Narrative others、Mixture narrative and other's experience”,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s I thinks Narrative others means un-experienced people tell experienced people's story .Objectivity is an important ethical narrative scale of Narrative others.It means respect to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original,at the same time,it emphasizes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and the self-references of the narrators. Chapter II analyzes three different forms of Narrative others:Literature display、“Oral Record”and relaying.Literature display means make the literature become the traces of history .“Oral Record”mean the narrators try to preserve the original integrity of the reference content,restore the narrative scene.Usually relaying shows Direct Speech and Indirect Speech,which shows different distances between the narrators、the case and the figures. In addition,the ingenious arrangements of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and the moderate regulating on described point of view also hav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laying.Chapter III explores the ethics characteristics of Narrative others , consider that this kind of discourse should be plain、concise、“re-colloquial”and“further details”.Chapter IV discusses the situation ethics of narrator's and the Ethical dilemma of Narrative othersChapter V describes the Mixture narrative .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of and emotional participation of rational are the key to observers ethics.The“affective”is the features of this discourse.
     Conclusion makes a continued thinking to three issues related with the thesis, and a brief summary on the paper.
引文
①王鸿生:《无神的庙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88页
    
    ②吴秀明:《转型时期的中国当代文学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2版第291-292页
    ①贾植芳:《我的人生档案:贾植芳回忆录自序》[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②潘盛:《“十七年”革命回忆录书写中的历史叙事与公共记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期刊网硕士学位优秀论文文库”
    ①潘盛:《“十七年”革命回忆录书写中的历史叙事与公共记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期刊网硕士学位优秀论文文库”
    ①何言宏:《为何要鼓吹忘却》中国艺术批评网何言宏认为这种现象与新时期之初的“右派作家”群体对于“革命”与“人民”身份的认同及知识分子意识的不甚自觉有关。
    ②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第207页
    ③此处引文均出自贺桂梅:《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对1998反右书籍出版社的文化分析》[A],载于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63页
    
    ①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207页
    ②王尧:《“非知识分子写作”:文革文学的一种潮流与倾向》[J],《苏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①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95-96页
    ②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访谈之一》[J],《书城》2008年第6期
    ①这里对“抒情”的界定,部分借鉴了王德威的看法。在王德威看来,抒情不是个人小悲小喜之情的简单抒发,其表现形态也不局限于抒情诗歌,而是一种大型的对抒情的向往或陈述,是一个审美的观念,一种生活形态的可能性,一种和政治对话的方式。他想要呈现的并不是关于“抒情”的好与坏、是与非的简单评价,而是关于抒情主义的各种复杂面向,并以此作为考察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另一种视野。(《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访谈之一》,《书城》2008年第6期)而笔者虽然借鉴了他的某些说法,但是并不是在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视野中来认识这个概念,而更多是从“态度”——对生活、现实与历史——的层面来理解。蔡翔对“抒情”的理解笔者是十分赞同的,他曾认为,抒情本身总是要与个人相关,而且也只有和个人相结合并变成挽歌时才更有意义,如《红楼梦》,而一旦进入集体的层面,它的内涵就必然会发生改变,或者由抒情蜕变为滥情与煽情,或者以公共之情取代个人之情。因此,“大型抒情”其实总是“反抒情”的。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这是一种欠缺理性的、非正常的状态。
    ②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访谈之一》[J],《书城》2008年第6期
    ①王鸿生:《在叙事伦理研究领域拓荒——评伍茂国著〈现代小说叙事伦理研究〉》,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研究序》[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②王鸿生:《不排除解构视界,但拒绝虚无主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4期
    ③王鸿生:《在叙事伦理研究领域拓荒——评伍茂国著〈现代小说叙事伦理研究〉》,伍茂国:《现代小说叙事伦理研究序》[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①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J],《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5期
    ②贺桂梅:《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对1998反右书籍出版社的文化分析》[A],载于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69页
    ③章诒和:《最后的贵族》[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版此处引文可参见http://www.xici.net/b170659/d19837562.htm,在大陆版的《往事并不如烟》中这一段被删掉
    ①贺桂梅:《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对1998反右书籍出版社的文化分析》[A],载于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70页
    ②可以参见互联网上李敖的文章《我眼里的毛泽东》、及载自2008年7月28日的《21世纪经济报道》的《2008:中国解放与思想复兴》中王绍光等人的观点
    ①此处引文均载自伍茂国:《叙事伦理:伦理批评新道路》[J],《浙江学刊》2004年第5期
    ②贺玉高:《霍米巴巴的杂交性理论与后现代身份观念》[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期刊网中国博士学位优秀论文文库”
    ③按照柏格森的观点,记忆的实践功能之一在于,它总会暗示大脑努力去搜寻过去那些最能进入目前情形的表征,从而使作为其对象的历史事件能够走出过去而直接应用于目前,并直接参与进现实的维系活动当中。此处观点可参见潘盛:《“十七年”革命回忆录书写中的历史叙事与公共记忆》[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士学位优秀论文文库”
    ④郑广怀:《社会记忆理论和研究述评》http://www.lunwentianxia.com
    ⑤【法】菲力浦·勒热讷著杨国政译:《自传契约》[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10月第238页
    ①孙飞宇:《对苦难的社会学解读:开始,而不是终结――读埃恩·威尔库森〈苦难,一种社会学的引介〉》[J],《斯为盛学报》2007年第11期
    ③【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著韩霞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J],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3页
    ①【加拿大】查尔斯·泰勒著韩霞等译:《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J],上海: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第71页
    ①王鸿生:《无神的庙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72页
    ①此观点见【法】菲力浦·勒热纳著杨国政译:《自传契约》[M],三联书店2001年.10月第1版
    ①此段的引文,均可参见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1版第89、93页
    ①此处的几处引文,均可参见周立民:《从“没有神”到“大家都是人”——读〈再思录〉札记》[J],《华文文学》2003年第5期
    ②此段几处引文,均可参见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的门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1版第96页
    ①邵燕祥:《沉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49页
    ②同上,第28页
    ③同上,第44页
    ④同上,第63页
    ⑤邵燕祥:《人生败笔》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⑥丛维熙:《走向混沌》[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41页
    ⑦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75页
    ①钱理群:《拒绝遗忘:“1957年学”研究笔记》[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464页
    ②此处引文均可参见韦君宜:《思痛录露莎的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13、26页
    ③杜高:《又见昨天》[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6页
    ④同上
    ⑤章诒和:《卧底》[N],载自2009年4月2日《南方周末》
    ①钱理群:《拒绝遗忘:“1957年学”研究笔记》[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465页
    
    ①韦君宜:《思痛录露莎的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41页
    ②向明:《任仲夷反省历次政治运动》[N],载于2000年8月17日《南方周末》
    ①李建军:《〈王蒙自传〉:不应该这样写》[N],载于2008年9月23日《中国青年报》
    ①邵燕祥:《人生败笔》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第198页
    ②郭晓惠等主编:《检讨书——诗人郭小川在政治运动中的另类文字》[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第225页
    ③郭晓惠等主编:《检讨书——诗人郭小川在政治运动中的另类文字》[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第251页
    ①沙叶新:《检讨文化》[J],《民主与科学》,2004年2月15日
    ④上述引文分别可参见邵燕祥:《沉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139、144页及19页
    ①上述引文分别可参见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34、45、155、248、257页
    ①邵燕祥:《沉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49页
    ③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56页
    ⑤吴容甫:《劫海恶波》http://www.taosl.net
    ①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300页
    ③韦君宜:《思痛录露莎的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3页
    
    ①邵燕祥:《沉船》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50页
    ②王鸿生:《无神的庙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第185页
    ①王蒙:《半生多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68、169页
    ②李辉编著:《一纸苍凉——〈杜高档案〉原始文本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③李辉编著:《一纸苍凉——〈杜高档案〉原始文本序》[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第1版
    ①康粟丰:《〈思痛录〉及其忏悔意识――兼论新时期自传文学对历史的反思》[J],《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第12期
    ②王蒙:《半生多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第168页
    ③(匈牙利)赫勒著衣俊卿译:《日常生活》[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④此部分作品引文均取自杨绛:《我们仨》[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①【意大利】卡尔维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M],网易文化频道
    ①邵燕祥:《找灵魂――邵燕祥私人卷宗:1945-1976》[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8页
    ②邵燕祥:《沉船序》[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
    ③邵燕祥:《沉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封底简介
    ①同上,第6页
    ②同上,第157页
    ③李建军:《〈王蒙自传〉:不应该这样写》[N],载于2008年9月23日《中国青年报》
    ④邵燕祥:《找灵魂――邵燕祥私人卷宗:1945-1976》[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第8页
    ⑤同上
    ①邵燕祥:《沉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28页
    ①这段中的引文和部分论述可以参见邵燕祥:《我说出了一切,我拯救了灵魂》[N],载自2007年1月10日《厦门日报》
    ②王鸿生:《无神的庙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88页
    ③巴赫金语,转移引自《跨文化对话》(7) [C],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73页
    ①王成军:《自在·叙述·他者-中西自传主体论》[J],《国外文学》2006年第4期
    ③北岛:《同谋》,转引自《程益中获世界新闻自由奖答谢词:在恐怖和谎言中坚持常识》http://boke.name/newnewnews/2005/05/10/477.html
    ④尚木丁东等:《容忍比自由更重要》[J],《博览群书》,2001年第3期
    ①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②摩罗:《耻辱者手记》[M],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④尚木丁东等:《容忍比自由更重要》[J],《博览群书》,2001年第3期
    ⑤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29页
    ①比如,在《病中集》手稿本的第192页,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应当维护宪法,我们也有根据宪法保卫自己应有的权利。投票通过宪法之前全国人民多次讨论它,多次修改它,宪法公布之后又普遍地宣传它。平时大吹大擂,说是‘根本大法’,可是到了它应当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却又找不到它了……”这一段话在定稿时被删除了主要的句子,这一段话就是在今天也有可能被删除。这些段落在《随想录》手稿本中随处可见,比方在《长官意志》中,巴金说:“为什么国民党反动统治时期,三十年代的上海,出现了文学相当繁荣的局面……”,此处论述可以参见张者:《巴金,一些说不出的随想》[A],《巴金,一些说不出的随想》[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
    ②邵燕祥:《代自传》[A],载自邵燕祥:《邵燕祥文抄:梦边说梦》[M],作家出版社2000年1月版
    ③邵燕祥:《2007新年试笔》[J],香港:《开放》2007年第2期
    ①同上
    ②刘钦伟:《这里不是人生的清晨——〈人·岁月·生活〉读后》[N],载于2000年2月13日《长江日报》
    ③章诒和:《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邵燕祥〈别了,毛泽东〉》(牛津版)序邵燕祥:《别了,毛泽东:回忆与思考1945——1958》[M],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1版
    ①仇宇浩:《王蒙半生多事不光诉苦自传见证心灵嬗变承认演过愚蠢角色》[N], 2006年6月13日《每日新报》第27版
    
    ①王蒙:《半生多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73页
    ②王蒙:《半生多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70页
    ⑤王蒙:《半生多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78页
    ①丛维熙:《走向混沌》[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41页
    ①王蒙:《半生多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83页
    ①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92页
    ①潘婧:《抒情年代序》[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年版
    ③王鸿生:《灵魂在一种叙事语调里——〈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J],《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①杨正润:《论忏悔录与自传》[J],《外国文学评论》,2002年第4期
    ②韦君宜:《思痛录露莎的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120页
    ①王蒙:《半生多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第173页
    ②朱学勤:《我们需要一场灵魂的拷问》[J],《书林》1998年第10期
    ③【英】保罗·约翰逊著杨正润孟兆纯施敏泽译:《知识分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第2版第21页
    
    ①向明:《任仲夷反省历次政治运动》[N],载于2000年8月17日《南方周末》
    ②韦君宜:《思痛录露莎的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41页
    ⑦邵燕祥:《沉船》[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第137页
    ⑧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75页
    ①尚木丁东等:《容忍比自由更重》[J],《博览群书》2001年第3期
    ①任不寐:《忏悔是一种尊严——兼致〈南方周末〉》[J],《思想的境界》网站
    ①【英】马克·柯里著宁一中译:《后现代叙事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1 版,第26页
    ②残雪:《什么是我们的自我·答荒林问》[A],残雪:《中国文学的困境?残雪文学观》[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6月
    ①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第272页
    ①季羡林:《牛棚杂忆自序》[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
    ③贺桂梅:《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对1998反右书籍出版社的文化分析》[A]载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66页
    ①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2页
    ④韦君宜:《思痛录露莎的路》[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第43页
    ⑤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9月第148页
    ⑥钱辛波:《交心成“右派”》[A],载自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9月
    ⑦牛汉邓九平主编:《荆棘路――记忆中的反右派运动》[C],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年9月第317页
    ①王鸿生:《无神的庙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1版第70页
    ②贺桂梅:《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对1998反右书籍出版社的文化分析》[A],载于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64页
    ④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J],《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5期
    ⑤王鸿生:《无神的庙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第71页
    ①陈家琪:《如何让回忆同时成为思考——重读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J],《书城》,2008年第6期
    ③【俄】伊得亚·爱伦堡著冯南江秦顺新译:《人·岁月·生活》[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2月第2版下卷第122页
    ④王鸿生:《湿润的叙述:伯尔与陈应松》[J],《书城》2007年第11期
    
    ①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15页
    ⑤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①徐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A],载自徐晓:《半生为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
    ①徐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A],载自徐晓:《半生为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
    ①陈湘静:《关于十七年文艺领导权问题的再思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年第5期
    ④贺桂梅:《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对1998反右书籍出版社的文化分析》[A],载于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66-67页
    ①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J],《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5期
    ①北岛:《证人高尔泰》[N],载自《世界日报》1998年2月4日
    ②徐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A],载自徐晓:《半生为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
    
    ①【奥地利】维克多·弗兰克著赵可式等译:《活出意义来》[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1版, 第69—70页
    ②佚名:《相同的境遇,不同的人生——解读高尔泰笔下几个“犯人”》中国论文网2006年9月11日
    ①徐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A],载自徐晓:《半生为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
    ①徐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A],载自徐晓:《半生为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
    
    ①季羡林:《牛棚杂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第80页
    ②郑广怀:《社会记忆理论和研究述评》http://www.lunwentianxia.com
    ①和凤鸣:《经历――我的1957年》[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第22页
    ①徐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A],载自徐晓:《半生为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
    ②崔卫平:《读〈寻找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004631
    ③北岛:《证人高尔泰》[N],载于1998年2月4日《世界日报》
    ④赵毅衡:《年年岁岁树不同——2001年的海外文学》橄榄树文学社
    ⑤徐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A],载于徐晓:《半生为人》[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
    ⑥《高尔泰获2007年度当代汉语贡献奖——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2007年公告》http://www.lotus-eater.net/
    ⑦徐晓:《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孩子》[A],载自徐晓:《半生为人》[M],同心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⑧崔卫平:《读〈寻找家园〉》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004631
    ①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1月第268页
    ②高尔泰:《寻找家园·代序:感激命运》[J],《书屋》2007年第2期
    ③同上
    ④一平:《读高尔泰〈寻找家园〉》[J],《今天》1997年第3期
    ①王鸿生:《当代中国长篇小说现状及其问题――王鸿生教授2006年4月11日在上海财经大学的演讲》中国网2006年6月13日
    ②高尔泰:《寻找家园·代序:感激命运》[J],《书屋》2007年第2期
    ③王鸿生:《灵魂在一种叙述语调里——〈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J],《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①王鸿生:《灵魂在一种叙述语调里——〈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J],《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②高尔泰:《寻找家园·代序:感激命运》[J],《书屋》2007年第2期
    ⑤王鸿生:《灵魂在一种叙述语调里——〈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J],《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⑦巴斯拉:《梦想的诗学》转引自贾鉴:《关于潘婧和她的<抒情年代>》中国作家网2007年1月19日
    ⑨王鸿生:《无神的庙宇》[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43页
    ①舒衡哲:《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博物馆的光照之外》[J],《东方》1995年第5期,转引自张志扬:《创伤记忆――中国现代哲学门槛》[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41页
    ①单世联:《奥兹威辛之后的写作》[N],载于2001年8月31日《南方周末》
    ②东西:《荒谬》[N],载于2006年7月5日《深圳特区报》
    ③朱学勒:《“怕”和阿伦特》[N],载于2008年10月22日《南方周末》
    ④杜高:《又见昨天》[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3月第195页
    ⑤同上,第195页
    ①季羡林:《牛棚杂忆》[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第5页
    ②乔冠华章含之:《那随风飘逝的岁月》[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198-201页
    ③杜高:《一部个人档案和一个历史时代——2007年6月29日在洛杉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命运:反右运动五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的发言》[A],选自丁抒主编:《五十年后重评“反右”:中国当代知识分的命运》[C],香港田园书屋,2007年12月《二十一世纪中国丛书》
    ④贺桂梅:《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对1998年“反右”书籍出版的文化分析》[A],载自戴锦华主编:《书写文化英雄》[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⑤【奥地利】维克多·弗兰克著赵可式等译:《活出意义来》[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1版,第19页
    ①杜高:《又见昨天》[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②徐友渔:《记忆即生命》[A],载于余开伟:《忏悔还是不忏悔》[C],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6页
    ③潘盛:《“十七年”革命回忆录书写中的历史叙事与公共记忆》[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士优秀学位论文文库”
    ①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华夏出版社2007年第34页
    ③邵燕祥:《我说出了一切,我拯救了灵魂》[N],载自《厦门日报》2007年1月10日
    ④焦晓燕:《叙事伦理批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载于“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士优秀学位论文文库”
    ①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②邵燕祥:《我说出了一切,我拯救了灵魂》[N],载自《厦门日报》2007年1月10日
    ③刘小枫:《沉重的肉身》[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3页
    ④关于布斯与纽顿二者叙事伦理观点的区别参考【美】戴卫·赫尔曼主编马海良译:《新叙事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第44-57页
    ①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J],《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5期
    ①谢泳在怎样看待知识分子有一段切中肯綮的评价:“中国社会中的许多知识分子如果单看他们一生中的某一段历史,那是令人敬重的,但如果考察他的一生,我们就会发现他根本不值得尊敬,多变是他人生最大弱点。但人们评价一个人物,常常会以他们晚年的忏悔或逢人作揖、见人道歉而使人们不计较他的以往, 我对这种人大不以为然。一些曾经迫害过大批知识分子的人在晚年的忏悔固然能够赢得一些人的好感,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必须懂得,你要对那些特别容易忏悔的人加以提防,他们有一次忏悔,可能就有一千次, 对他们的忏悔给予正确评价的时候,绝不要忘记当年他们的作为,比如象周扬这样的分子。(见谢泳:《〈观察〉撰稿人的命运》,载自谢泳个人博客)
    ②冉云飞:2007年6月9日的的个人博克(匪话连篇)“穷人郭发财之跟贴”
    ①张志扬:《禁止与诱惑——墨哲兰叙事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12月第1版第76页
    ②贾鉴:《关于潘婧和她的<抒情年代>》,中国作家网2007-1-19
    ③贺桂梅:《世纪末的自我救赎之路──对1998年“反右”书籍出版的文化分析》[A],载自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世纪之交的文化研究》[J],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第63-63页
    ④杜高:《又见昨天》[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195页
    ①李梧龄:《不堪回首》http:www.netor.com
    ②刘小枫:《这一代人的怕和爱》[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年版第35页
    ①刘小枫主编:《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哲人、诗人论美文选》[C],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4版第297页
    ②此段论述可以参见刘再复:《中国文学中的忏悔意识——答香港城市大学〈校讯〉编者陈舒萓问》再复迷网站
    ①王鸿生:《灵魂在一种叙事语调里——〈抒情年代〉的叙事伦理意义》[J],《上海文学》,2003年第7期
    ②王成军:《自在叙述他者——中西自传主体论》[J],《国外文学》2006年第4期
    ①孤光灯:《赤子的漂泊——高尔泰》http://www.tianya.cn/new/Publicforum/Content.asp?strItem=books&idArticle=85668
    ②杨显惠:《夹边沟记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528页
    ③佚名:《廿载苦辛著就历史悲歌——赵旭和他的长篇小说〈风雪夹边沟〉》[N],载自《甘肃日报》2003年6月22日
    ④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J],《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5期
    ①徐贲:《五十年后的“反右”创伤记忆》[J],《当代中国研究》2007年第5期
    ②冉云飞曾在他2007年11月27日的个人博克(天涯网站上“匪话连篇”)《一群可敬的右派老人》一文中提到了“右派地理群”的概念:“让我这样的后辈颇受鼓舞的是,不只一些著名的右派老人出来发表自己的回忆,向后一代提供资料。更有在边远地区备受欺凌的右派老人,坚韧努力,写下并编出非常有用之料回忆录,如云南禄劝魏光邺先生编著的《命运的祭坛》(上下卷)近六十万字,就大量搜罗了禄劝的反右情况,并记下了一个堪与夹边沟、兴凯湖、峨边沙坪等地一起,可列入右派受难地的劳改营元谋新民农场,对研究“右派地理群”贡献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如其中保留下来的“新民农场日记”等,堪称至为珍贵。”
    ③笔者认为,在目前的“反右”叙述中,“夹边沟”叙述确实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对象,除了上文我们提到过的关于“夹边沟”的代述与自述作品外,就笔者所知还有如下作品:纪实类如马廷秀《百年见闻录》、李景沆《我蒙恩的一生》(又名《蒙恩历程》2003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等;以“夹边沟”为背景的小说除长篇小说《风雪夹边沟》(赵旭)外,还有长篇小说《苦太阳》(贾凡、庞瑞林合著,此作品被认为是在杨显惠之后,中国大陆最早揭开那段惨绝人寰的历史伤痕的作品,见王若水《天水日报》2006年9月13 日转载于2008年4月8日天水在线)、长篇小说《盛世幽明》(孙民1997),书中写到了甘肃某报社记者“汪超”被打成右派后“魂归夹石沟”。明眼人可以看出,夹石沟即夹边沟,因此,有人认为这部小说是第一次公开发表的关于夹边沟右派遭遇的文字,此外还有赵旭的中篇小说《人劫》,原为《风雪夹边沟》的一个章节,1999年载入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兰州文学50年丛书,赵旭认为,现在看来《人劫》的分量不是很重,但在当时能够出版实属不易,它的意义在于首次在全国披露了夹边沟劳教农场充满血泪的一幕,是坚冰开封的第一船。
    ④杨显惠:《夹边沟记事》[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5月内封面
    ①李宏图:《历史研究的“语言转向”》见2004-6-22思与文网
    ③《历史与修辞相遇》载于2005年9月29日《光明日报》
    ⑤《中国现代小说理论:从碎片呈现到系统整合——评谢昭新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