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世纪中国小说性爱叙事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的20世纪中国小说中性爱叙事的研究,梳理出小说性爱叙事与所表现的性意识在20世纪中发展变化的过程及不同时期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概括出性意识发展的特点,从国家意识和生命意识两个方面指出性爱叙事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心理的特征。研究指出在20世纪中国小说的性爱叙事中有一个性描写逐步趋于大胆、性观念趋向多元化和性的本体地位逐渐确立起来的过程,产生这些变化的重要基础在于对“人”的表现在文学中逐步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人的主体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和突出;而通过对性爱叙事演变过程的研究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中国人对待现代性问题复杂而矛盾的态度;此外还可以看到在20世纪中国小说中是存在对终极价值意义的追求与思索的,只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失落了。
     全文共分四章。在第一章中,主要对“五四”以前中国古代艳情小说所表现出的性意识特点进行概括,其主要特征可以归纳为征战意识、狂欢意识、性罪意识和男性中心主义几个方面。第二章着重梳理20世纪中国小说性爱叙事和性意识的发展与特点。从“五四”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小说的性爱叙事是一种处在时代夹缝中的启蒙和解放,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一是正面赋予性欲望以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是在人性解放和爱情前提下获得的;二是在强种育种的时代焦虑影响下小说性爱叙事表现出对物质身体的关注,其焦点主要在体格方面;三是树立起新的性伦理道德观念,表现为强调在性爱问题上的个人选择自由,性爱成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从而赋予人在性爱问题上的独立性,同时还扩大了性爱表现的领域;四,这个时期小说性爱叙事中所表现出的性意识还具有新旧杂糅的特点。30、40年代小说性爱叙事表现出对人性主题的深化与丌拓,首先是把性还原为欲望本身来探索,沈从文从和谐性爱对健全人性的决定作用、施蛰存从性压抑会导致人性扭曲甚至疯狂的角度探讨作为人类本质性欲望的性对人性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突出了性欲力量的不可抗拒和作为人类行为的重要动力等方面的内容;其次在叙事中表现出对欲望化了的身体的描绘与关注;第三是解构了性的伦理道德,无论是沈从文以自然法则来反对人为的道德设置还是新感觉派用消费交换原则替代传统性伦理道德,或是施蛰存极力表现包括性伦理规范在内的社会法则在性欲力量冲击下溃不成军,其直接的效果都是使性伦理道德对人的约束力量显得苍白虚弱;第四,出现了由女性作家表现的女性性意识,在丁玲的早期作品中女性的性欲望不再是作为感情的衍生物而是独立的欲望存在,而在梅娘等其他女作家的小说性爱叙事中则表现出对女性社会地位的强烈自觉意识。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小说的性爱叙事实际上是在人道主义语境下的再次启蒙,其主要特征一是性爱在人道主义前提下获得合法性,但要求性爱不超出伦理规定的范围;再就是将性爱叙事同国家观念和民族神话相融合;此外还有对身体的描写审美化诗意化等。80年代中后期,小说性爱叙事进入了多元化探索的阶段,作家通过还原性欲望来还原人性、还原人类的本真状态,不同作家笔下表现为不同的侧重和倾向——以辨证的方式看待性爱,写出其具有的创造性力量和毁灭性特征;将性爱与暴力相联系并通过其来表现人性的黑暗;强调性爱的创造性作用,尤其在民族“血性”的传承方面。其次作家还纷纷对爱情的神圣性甚至爱情本身进行解构。第三,性象征内涵得到扩大。第四,性爱叙事中还出现了女性意识和女性性别自觉。90年代性爱叙事成为小说创作面对边缘化处境而采取的策略之一,主要特点有叙述上的口语化、直白化;所表现出的性爱观念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包括性与爱分离、性被本质化等;此外身体此时不仅是欲望的对象,同时自身就是欲望的产生机制,而个人/私人的身体也开始出现在叙事当中。第三章分析性意识在20世纪的变化特点,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性观念的变化。首先是对性的价值意义认识发生的变化,总的来说是生殖目的逐步淡化,而性在人性和性别关系领域里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其次是身体观念,叙事中的身体经历了一个从性灵的物质载体到被物质化、生物化的过程;第三表现在性伦理道德观念方面,总体上趋向包容与多元并存。(二)、性别关系与性别意识的变化。两性关系的两种形念——疏远与结盟在小说性爱叙事中都有所表现,总体而言对疏远状态的叙事要多于结盟状态,进入90年代以后尤其如此;而女性的性别自我意识与性别自觉意识方面,有一个逐步得到增强的过程,但在新写实女作家那里女性意识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三)、性爱叙事与现代人格中自我意识的关系。首先,自我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群己”关系→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自我的关系;其次,与自我意识密切相关的自由观念在20世纪形成了三个传统:1、将自由同社会领域、集体内聚力和公民权利义务活动相联系,认为政治上的自由是个人自由的基础;2、认为自由主要是表现内在或真实的自我的自由;3、通过对人们想要自由却不能或不愿追求自由的两难状态的表现悬置自由,对它的回答处在不断延迟的状态中。第四章主要从国家意识和生命意识两个方面来探讨小说性爱叙事中所表现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征。在90年代以前的小说性爱叙事对国家意识的表现经历了一个逐步突出象征性的过程,而对构成国家意识的重要内容——忧患意识的内容也有更深广的开掘,对国家这一概念的认识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神圣到平凡的过程。对生命意识的表现在8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是通过“道”赋予生死以价值意义,差别只在于赋予“道”的内涵不同;80年代中期以后生与死的价值意义逐步被消解,其最终指向趋于虚无,死亡观念也出现了理性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特征,只有在部分女性作家那里生命意识中依然保有灵魂拯救的象向度。
Based on a study on the sex love narrations in Chinese novels since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this dissertation probes the evolving process of fictional sex love narrations and the sex consciousness they embody in the 20~(th) century as well as their period characteristics, summarizes further the features of sex love consciousness evolvement and thus reveals the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in sex love narr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and life consciousness respective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has been a process of bolder sex love descriptions, pluralism of sex concepts and a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ontological sex status, the main reasons for which are that the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being" has gradually been paid greater attention to and has gained certain importance and that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 has been emphasized unprecedentedly. It is also pointed out that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Chinese' complex and contradictory attitudes towards sex in the modern times can also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evolvement of sex love narrations. Besides, there has long existed a pursuit of and reflection upon the universal value in the Chinese novels of the 20~(th) century, which, however, has gradually been lost in practice.
     This dissertation is consisted of four chapters. Chapter one is mainly a summarization of sex consciousness characteristics reflected in ancient Chinese erotic novels before the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including conquest consciousness, revel consciousness, sex guiltiness consciousness, and man-centralized consciousness. Chapter two is mainly an assortment of the development and features of sex love narrations and sex consciousness in the 20~(th) century. From May 4th Movement of 1919 to the 1920s, sex love narrations in Chinese novels were rather an enlightenment and liberation in that particular era with four characteristics. Firstly, sexual desire was endowed with rationality with regard to liberation of human nature and mutual love. Secondly, with an epochal concern for a stronger and superior race, greater attention was paid to sexual parties concerned, mainly physically. Thirdly, new ethics on sex were promoted in that personal freedom on sex love was emphasized and sex love became an important way of self-fulfillment. Therefore, independence of sex love was advocated and the scope of sex love was also widened. Fourthly, the sex consciousness of this period had the mixed features of the past and the contemporary. Sex love narration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showed a further exploration on the theme of human nature. First of all, sex was restored to a kind of desire. ShenCongwen probed the importance of harmonious sex love to a sound personality and Shi Zhecunrevealed that sexual inhibition could lead to the distortion, even frenzy of human nature. Bothexplored the influence and functions of sexual desire as human nature upon human personality,giving prominence to the irresistibleness of sexual desir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exual desire asa motive. Then, human bodies driven by sexual desire were described and given greater attentionto. Next, ethics on sex were deconstructed either by Shen Congwen who opposed man-madeethics with law of nature and the School of New Sensation who replaced traditional ethics on sexwith exchange rules in consumption, or by Shi Zhecun who spared no efforts in representing thecomplete failure of social rules, including ethics on sex, due to the impact from sexual desire.The direct effect was a paleness of the ethical binding force on sex. Last, sex consciousness inthe works of female writers emerged. In the early works of Ding Ling, the sexual desire of thefemale is no longer a ramification of emotion but an independent one. In addition, in the sex lovenarrations of other female writers, such as Mei Niang, strong self-consciousness on the socialstatus of the female is also reflected. Sex love narrations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wereactually a re-enlightenment in the spirit of humanism, whose major features include humanisticlegitimation of sex love within the boundary of ethics, a blend of sex love narrations withnational concepts and national myths as well as the aesthetic, poetic descriptions of humanbodies etc. In the middle and late 1980s, sex love narrations entered a stage of exploration forpluralism. First, by restoration of sexual desire, writers of this era restored human nature, thevery original state of human being. Different emphasis and tendencies could be seen in differentwriters: looking at sex love dialectically and trying to describe its creative as well as destructivecharacteristics; connecting sex love with violence and trying to reveal the evil side of humannature through it; emphasizing the creativeness of sex love especially in the heritage of"wildness". Second, one writer after another began to deconstruct the divineness of love, evenlove itself. Third, the symbolic connotations of sex were broadened. Fourth, femaleconsciousness and female gender self-consciousness began to emerge in sex love narrations. Sexlove narrations of the 1990s were one of the strategies taken to fight against the marginalizationof fiction creation. Its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narrative colloquialism and straightforwardness,greater tolerance shown to sex love concepts, for instance, sex and love can be separated and sex itself will be regarded as its essence etc. Furthermore, body is not only the object of desire, but also a mechanism of desire. At the same time, sex love narrations concerning individual or personal bodies also emerged.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x consciousness evolvement in the 20~(th) century from three aspects: (1) the change of sex concepts. First of all, the perception on the value of sex has changed. Generally speaking, the purpose of procreation weakened. On the contrary, the importance of sex in the domain of human nature and gender relations was enhanced gradually. Next, the notion about human body has changed from a carrier of spirit to a materialized and organized being. Last, ethics on sex tended towards a coexistence of tolerance and pluralism in general. (2) The evolvement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genderconsciousness. Two forms of gender relations—alienation and alignment were represented andthe former was generally superior to the latter in number, which was especially true in the 1990s. The female's gender self-awareness and gender self-consciousness have witnessed a process of gradual strengthening, but in the works of neorealist female writers a secular tendency could be found. (3)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x love narrations and self-consciousness in modern personality. Firstly, the forma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followes this procedure: relationship between " the mass and me"→"others and me"→"me" and self. Secondly, the notion of freedom which is closely linked with self-consciousness shaped three traditions: one, a connection of freedom with social domains, collective cohesion and rights and duties of citizens with political freedom regarded as the basis of personal freedom. Two, freedom was perceived as a representation of innate or true self. Three, through the dilemma of a want for freedom and inability or unwillingness for freedom, a suspended freedom, the reply to which is in delay forever, was represented. Chapter four focuses on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embodied in sex love narr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national and life consciousness respectively. The representation of national consciousness in sex love narrations before 1990s has witnessed gradual symbolic prominence and a deeper exploration for a major component in nationalconsciousness—consciousness for the unexpected development. The perception for theconcept of nation has gone from a sensational one to a rational one, and a divine one to a secular one. The presentation of life consciousness before the middle 1980s was mainly in the form of a value endowed to life and death through "Tao" and the only difference lied in th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of "Tao". After that, the value of life and death has gradually been cleared up and finally ended up in nothingn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notion of death began to bea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ationalism and naturalism, except in the works of few female writers whose life consciousness still had the tendency of spiritual salvation.
引文
[1] [美]华莱士·马丁著,伍晓明译。当代叙事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P273—274。
    [2] 孙琴安。性文学十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P3。
    [3] 余英时。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余英时文集第2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P70。
    [4] [美]马克梦著,王维东、杨彩霞译。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性与男女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P7。
    [5] 见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P9。
    [1] [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P1。
    [3] 鲁德才。古代性爱小说的性心理意识。张国星 主编。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P73。
    [1] [美]詹姆逊 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A]。张京媛。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P135。
    [2] 方维保。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叙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P203。
    [3] 参见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第4页、第16—18页,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8月。
    [4] 解志熙。美的偏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8月。P252。
    [5] 详见 陈思和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绪论[C].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9月第1版。P5。
    [6] [美]罗洛·梅著,冯川译。爱与意志[C]。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7年。P73。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P140。
    [8] 王岳川。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P121。
    [9] [德]埃利希·诺伊曼 著。李以洪译。大母神——原型分析[C]。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9月。P25,P31。
    [10] 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6月。P198。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第1版。P1280。
    [2] 见严复。严几道与熊纯如书(第五十四)。转引自 余英时。中国现代价值观念的变迁。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余英时文集·第二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62。
    [3] 祖蔚。理想冲突中的理想——现代道德面面观。花城。1987年第3期。
    [4] [美]马克梦 著,王维东、杨彩霞译。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性与男女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3月。P5。
    [5] 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P168。
    [6] 关于古代中国女性写作“男女双性”风格的具体阐述,见[美]孙康宜。走向“男女双性”的理想——女性诗人在明清文人中的地位。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
    [7] 戴锦华。新时期文化资源与女性书写。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P29。
    [8] 萌萌。后现代主义和女性问题。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9月。P54。
    [9] 郭黎岩主编。心理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2版。P249。
    [10] [美]艾布拉姆森 著,陆杰荣、顾春明等译。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P165,P1。
    [11] 胡适。四十自述。台北:远流出版社1986年。P57。
    [12] 关于胡适的个人观、自由观依然是在中国传统观念“小我”“大我”的框架中的论述,详细可见余英时。中国近代个人观的改变。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余英时文集第2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P25。
    [13] 关于郁达夫的论述详见方维保。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叙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P199—204。
    [14] [美]罗伯特·所罗门 著,张卜天译。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P245。
    [1] 见姜义华。论近代以来中国的国家意识与中外关系意识——兼评余英时《飞弹下的选举——民主与民族主义之间》[EB/OL]。智识学术网。http://www.zisi.net/htm/wwzh/2005-05-24-28791.htm。2005年5月24 日。
    [2] [韩]金炫垌。春风吹过死水微澜——五四小说“性描写”之我见[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5卷第1期。P65—69。
    [3] 见 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P21。
    [4] 详见 张清华。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P35—42。
    [5] 关于西方现代生命意识,详细论述见靳凤林。现代性问题的生存论诠释。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P106—111。
    [6] 段从学。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性与国家——从郁达夫到王小波。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P247。
    [7] 西美尔。货币哲学。转引自靳凤林。现代性问题的生存论诠释。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P107—108。
    [8] 见孙秀昌。“生命在场”与“临界处境”——由孔子哭颜渊兼谈良知哲人的生死观。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P31—34。
    [9] 王洪岳。中国先锋文学的荒诞意识和死亡意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P21。
    [10] 转引自靳凤林。现代性问题的生存论诠释。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P110。P108。P110。
    [1]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P83,P44,P89,P90。
    [2] 康正果。魅力的构成及其颓废。身体和情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P20。
    1.[美]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男女之间的战争》,程志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2.[美]波利·扬-艾森卓:《性别与欲望:不受诅咒的潘多拉》,杨广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美]罗洛·梅:《爱与意志》,冯川译,国际文化出版社1987年。
    4.[美]艾布拉姆森:《弗洛伊德的爱欲论——自由及其限度》,陆荣杰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5.[英]温森特·布罗姆:《荣格:人和神话》,文楚安译,黄河文艺出版社1989年。
    6.[瑞士]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冯川译,北京:生活·读书·读书三联书店1987年。
    7.[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美]马克梦:《吝啬鬼、泼妇、一夫多妻者——十八世纪中国小说中的性与男女关系》,王维东等译,人民出版社2001年。
    9.[英]霭理士:《性心理学》,潘光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0.[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伍晓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黄勇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2.[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
    13.[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增订版),佘碧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德]埃利希·诺伊曼:《大母神——原型分析》,李以洪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
    15.[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16.[爱尔兰]泰特罗:《本文人类学》,王宁根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17.[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8.[美]J.希利斯·米勒:《解读叙事》,申丹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法]伊夫·瓦岱:《文学与现代性》,田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0.[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21.[美]坦娜希尔:《历史中的性》,章仁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
    22.[美]理查德·沃林:《文化批评的观念》,张国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23.[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24.解志熙:《美的便至——中国现代唯美—颓废主义文学思潮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25.刘达临:《性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26.吴义勤:《中国当代新潮小说论》,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27.李银河:《福柯与性——解读福柯〈性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8.孙琴安:《性文学十讲》,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年。
    29.余英时:《中古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王岳川:《本体反思与文化批评》,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辽海出版社2001年。
    31.叶舒宪主编:《性别诗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
    32.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与文学诠释》,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
    33.黄金麟:《历史、身体、国家:近代中国的身体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34.王晓明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论》,东方出版社2003年。
    35.程金城:《20世纪中国文学价值系统(1900—1949)》,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6年。
    36.雷达:《思潮与问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37.李永东:《租界文化与30年代文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38.丁帆、许志英主编:《中国新时期小说主潮》,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39.范志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40.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张俊才,李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主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41.程文超等:《欲望的重新叙述——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叙事与文艺精神》,桂林:广 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43.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44.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45.阮伟:《中国与西方:宗教、文化、文明比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46.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47.叶舒宪:《原型与跨文化阐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48.茅盾、傅僧享等:《中国古代小说中的性描写》,张国星主编,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3年。
    4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50.郑家建:《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51.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8年。
    5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53.王建刚:《狂欢诗学——巴赫金文学思想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1年。
    54.陈思和:《笔走龙蛇》,山东友谊出版社1997年。
    55.周作人:《性爱的新文化》,李洪宽编,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56.汪民安:《福柯的界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57.余凤高:《“心理分析”与中国现代小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58.何新:《艺术现象的符号——文化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59.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
    60.陈晓明:《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性》,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1.何锐主编:《批评的趋势》,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
    62.戴锦华:《犹在镜中》,知识出版社1999年。
    63.高尔泰:《美是自由的象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64.毛信德:《郁达夫与劳伦斯比较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8年。
    65.秦弓:《荆棘上的生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小说叙事》,沈阳:春风文艺 出版社2002年。
    6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1.陶东风:《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及其与文学研究的关系》,《文学理论前沿》(第二辑),王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杨玲:《双面绣:王小波文本研究》,《中国女性主义》2005年第4期。
    3.陈延庆:《“存顺没宁”——论中国传统生死观及其现代意义》,《道德与文明》2001年第1期。
    4.廖贞:《浅译中国文化的生死观》,《青海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5.靳凤林:《现代性问题的生存论诠释》,《河北学刊》2005年第1期。
    6.施津菊:《论当代文学中的死亡叙事》,《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7.方维保:《浮游在梦想与现实的边缘——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性爱叙述》,《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8.候运华:《论莫言小说的女性崇拜与叙事特征》,《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3期。
    9.雷鸣、郭秀敏:《呐喊·对视·献祭——论80年代后期当代小说女性意识的流变》,《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0.董之林:《女性写作与历史场景——从90年代文学思潮中“躯体写作”谈起》,《文学评论》2000年第6期。
    11.胡鹏林:《理念·原欲·存在——女性叙事的循环论》,《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12.黄睿:《“身体写作”与女性意识的嬗变升华——中国当代女性写作演变轨迹及其蕴含》,《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3.冉小平:《从书写身体到身体书写——90年代新生代女作家创作漫论》,《北京大学学报》(国内访问学者、进修教师论文专刊)2003年。
    14.罗执廷:《当代“性叙事”的话语形态分析》,《扬州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5.张清华:《莫言与新历史主义文学思潮——以〈红高粱〉、〈丰乳肥臀〉、〈檀香刑〉为例》,《海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6.赵歌乐:《“种的退化”与莫言早期小说的生命意识》,《齐鲁学刊》2005年第4期。
    17.李新宇:《沉重的回归之旅——1980年代中国文学的知识分子话语之一》,《齐鲁 学刊》2005年第3期。
    18.邓根芹、计红芳:《面对现代文明的京派、海派作家》,《误中学刊》1998年第4期。
    19.贺绍俊:《大众文化影响下的当代文学现象》,《文艺研究》2005年第3期。
    20.傅守祥:《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批判理论的批判与中国语境的规范》,《求实》2004年第2期。
    21.王爱松:《个人主义与“五四”文学》,《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2.[韩]金秀妍:《试论海派小说的性叙事及其颠覆性(文学史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2期。
    23.詹庆生:《论沈从文小说的性爱主题——兼及性爱主题在现代文学史中的历史命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年第1期。
    24.梁艳芳:《五四性爱叙事小说与性启蒙》,《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5.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研究二题》,《美学与艺术评论》,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研究中心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雷达:《心灵的挣扎——〈废都〉辨析与批判》,《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6期。
    27.梁旭东:《王安忆的性爱小说:构建女性话语的尝试》,《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8.皇甫风平:《女人的亲情与男人的畏惧——贾平凹早期性爱小说性爱心理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9.罗蔚:《当代女性主义伦理学的理论旨趣探究》,《兰州学刊》2005年第1期。
    30.刘莉:《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演进》,《文艺争鸣》2005年第2期。
    31.侯杰、姜海龙:《身体史研究刍议》,《文史哲》2005年第2期。
    32.孟繁华:《作为文学资源的伟大传统——新世纪小说创作的“向后看”现象》,《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33.王春林:《繁荣中的沉潜与拓展——对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种描述与判断》,《文艺争鸣》2006年第5期。
    34.[韩]金炫垌《春风吹过死水微澜——五四小说“性描写”之我见》,《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科学版)》2004年第2期。
    35.孙秀昌:《“生命在场”与“临界处境”——又孔子哭颜渊兼谈良知哲人的生死观》, 《邯郸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36.王洪岳:《中国先锋文学的荒诞意识和死亡意识》,《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