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净土信仰与唐人创作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唐代,西方净土信仰作为终极信仰的优越性被义学大师反复阐释并强化,被僧俗两界普遍认同,被庶民阶层热诚崇奉,并得到了绝大多数唐代统治者的扶持。西方净土信仰在这一时期也更普遍、深入地影响到文人的思想和生活。唐代文人研习佛教理论成为风习,通过与各宗大师的广泛交流,佛学的精深义理已逐渐被他们接受并掌握,并植入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之中。这种影响在文学创作的内容和形式上都得到充分、鲜明的体现,佛教遂成为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唐代文人崇佛的心态比较复杂,其接受西方净土信仰的因缘和途径不同,表现互异。总体来讲,唐代文人的净土信仰思想杂糅不一,复杂多变,与真正的佛教徒有很大的区别。尽管每个人的信仰程度无法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西方净土信仰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体验的重要组成要素,并逐渐成为其思想的一部分。一旦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体验反映到文学创作中,便极易使之带有明显的西方净土烙痕。表现在诗歌中的一个方面就是出现了大量西方净土意象,这使得唐诗显示出比较独特的净土审美特色,提升了唐诗的境界,也强化了唐诗的艺术感染力。很多诗歌都表达出一种净土禅观之后所达到的空灵的觉悟,以及空旷、虚寂的意境,特别类似于净土经典中佛国净土的描绘,及由此带给人的审美感受。有关西方净土的赞文及其它佛教宣唱文学,数量可观,应用极广,对唐代文坛有一定的影响。唐代文人关心佛教者大抵都有写作佛偈、佛赞,归心净土者则创作了大量的西方变画赞、绣像、造像赞。西方净土信仰同样也反映在唐代文人的碑塔铭文创作中,他们常借用净土经典中的语汇和表现手法来描绘寺院的环境,并在创作中表达着自己对净土大德的崇敬及其净土宗教观。西方净土信仰的盛行,不仅影响了唐人诗文创作,也推动了佛教小说的发展。盛行并普及的念佛法门在唐代小说中有突出的表现,西方净土信仰自身的发展进程和变化也被反映在小说创作中,如佛号的称呼从“无量寿”到“阿弥陀”变化。受西方净土信仰影响,唐代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净土理想国的文体模式,小说中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作品人物的刻画与描写,与净土经典的内容及描述方式有高度的相似之处。唐代小说的这种写作模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人期望超离生死之苦、往生彼岸世界的净土理想。
In the Tang Dynasty, as a kind of ultimate belief, the superiority of Amitabha's Western Buddhaksetra was repeatedly explained and reinforced by Masters, generally agreed by monks and laymen, especially sincerely worshiped by plebeian class. Western Buddhaksetra belief also got the support of the majority of the rulers of the Tang Dynasty. In this period, the belief affected more commonly and profoundly on intellectuals' thought and life. In the Tang Dynasty, intellectuals studied Buddhist theory very popularly. Through extensive exchanges with masters of Buddhist sects, they had gradually accepted and mastered deep moral principles of Buddhism and implanted it into their outlook of the world, life and aesthetics. The influence was fully manifested both in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literary creation. Buddhism became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ture. However, intellectuals hold complex mind to the Buddhism and accepted the Western Buddhaksetra belief in different ways for varies cause, also showing different performance. Overall, their Western Buddhaksetra belief thought was mixed, complex and volatil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rue Buddhists. Despite of no uniform standard to measure their belief, Western Buddhaksetra belief had been a part of their thinking and daily life experience. This religious experience was reflected in the literary creation and had obvious influence in it. Therefore, there is lots of Western Buddhaksetra imagery in poetry, showing the unique aesthetic of the pure land features and enhancing the artistic influence of the poems. Many poems express an ethereal consciousness, which only can be get in meditation, as well as the artistic experience of open space and virtual silence similar to that from the depict of pure land in Buddhist scripturesl. The significant number of geya and gatha about Western Buddhaksetra were put into wide application and had also a great influence on literary in the Tang Dynasty. Many literati created verse poems like geya and gatha. Some who hold Western Buddhaksetra belief wrote a large number of eulogied for kinds of Paintings, embroidery images and statues about Western Buddhaksetra. Western Buddhaksetra belief was also reflected in the inscriptions creation in monument towers. The intellectual often used vocabulary and means of expression in Buddhism classical to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 of the monastery, expressing their respect to eminent monk and views to Buddhaksetra belif. The flourish of Western Buddhaksetra belief not only affected the creation of poetry and Prose writing, but also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fiction in Tang Dynasty. The prevalence and popularity of the dharma of saying the name of Amitabha is embodied notably in novels.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Western Buddhaksetra belief is also reflected in the novel creation
引文
① 现存大乘佛典中赞颂阿弥陀佛内容的经典约占三分之一。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1卷第439页,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①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前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② 参阅望月信亨《中国净土教理史》,北京: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1974年版,第88-97页。
    ① 法照著作主要见于敦煌文献,《大正藏》卷47也有收录。但题为法照集的作品中,实辑有其他人的净士作品。
    ②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页。
    ① 李小荣《汉译佛经文体及其影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292页。
    ①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一,《大正藏》第9册,第25页中至25页下。
    ② 参见普慧《略论弥勒、弥陀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第4期。
    ③ 现存大乘佛典中赞颂阿弥陀佛内容的经典约占三分之一。参见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1卷第43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④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① 二人事迹祥见《梁高僧传》卷一。[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① 杨明芬(释觉旻)《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① 樊锦诗《敦煌阿弥陀佛的中国之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 张彦远撰《历代名画记》,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86页。
    ③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05页。
    ④ 杨净麟认为其遵循的是《无量寿经》之观想念佛。杨净麟《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宗教学研究》2008年1期。
    ⑤ 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8页。
    ① 《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165至167页。
    ① [唐]法琳《辩正论》卷三,《大正藏》第52册,第509页下。
    ② [后魏]昙鸾撰《略论安乐净土义》卷一,《大正藏》第47册,第3页下。
    ③ 佚名《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大正藏》第51册,第107页、第144页。
    ② 《唐代西方净土礼仟法研究》第47至56页。
    ① 李世杰《中国净土教略史》,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第40页。
    ② 参阅[日]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中国佛教文学史》,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版,第10至14页。
    ①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200页上。本诗又见于唐飞锡《念佛三昧宝王论》,并收于南宋宗晓《乐邦文类》卷五,均题名《净土咏》
    ②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70页下至271页上。
    ①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十九,《大正藏》第52册,第336页中至336页下。
    ② 《广弘明集》卷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199页中。
    ③ 《广弘明集》卷二十八,《大正藏》第52册,第330页下。
    ①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十,《大正藏》第52册,第351页下。
    ② [日]加地哲定《中国佛教文学史》,第41页。
    ① [唐]姚思廉《梁书》卷一,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2页。
    ② [梁]萧子显《南齐书》卷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698页。
    ③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二十七,《大正藏》第52册,第317页上。
    ④ [姚秦]鸠摩罗什译《维摩诘所说经》卷三,《大正藏》第14册,第553页上。
    ⑤ 李炳海《佛教净土思想与南朝崇尚洁净文风》,《江海学刊》1996年第3期,第156至163页。
    ①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十,《大正藏》第52册,第351页下。
    ② 《广弘明集》卷二十七,《大正藏》第52册,第304页上至304页中。
    ③ [后秦]僧肇《肇论》卷一,《大正藏》第45册,第155页下。《全晋文》卷一百六十四亦辑入。
    ④ [宋]陈舜俞撰《庐山记》卷四,《大正藏》第51册,第1042页中至1042页下。
    ① 晁成林《近十年六朝谢氏家族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② 张弘(普慧)《弥陀净土信仰与谢灵运的山水文学创作》,《学术月刊》,2004年第3期,第78至88页。
    ③ 马晓坤《趣闲而思远——文化视野中的陶渊明、谢灵运诗境研究》,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 马晓坤《论谢灵运山水诗的佛学意蕴》,《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4月,第122至125页。
    ② 杨明芬(释觉旻)《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③ 李小荣,张志鹏《净土观想与谢灵运山水意象及意境之关系略探》,《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7月,第179至184页。
    ④ 林珍华《佛教对谢灵运山水诗结构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9年第1期(总第90期),第53至56页。
    ⑤ 缪君芳《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青年文学家》,2010第6期。
    ① 丁永忠《陶渊明与慧远—陶渊明不入“莲杜”之我见》,《学术月刊》,1987年第10期,第56至61页。
    ② 丁永忠《陶渊明真的未受佛教影响吗?——答龚斌先生质疑》,《九江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第14至19页。
    ③ 袁行霈《陶渊明谢灵运与慧远》,《中国典籍与文化》,1992年1月,第71至75页。
    ④ 龚斌《陶渊明与慧远关系之探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月,第97至102页。
    ① 邓小军《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中国文化》,2001年第Zl期(十七十八合刊),第147至164页。
    ② 朱小娟《“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试论陶渊明的思想与魏晋佛教的关系》,《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总123期),第15至16页。
    ③ 王灵均《陶渊明与佛教关系体现的文化意蕴》,《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总137期),第6至10、31页。
    ④ 李炳海《佛教净土思想与南朝崇尚洁净文风》,《江海学刊》1996年第03期,第156至163页。
    ① 《全唐文》第3683页上至3684页下。
    ② 《全唐文》第10207页下至10208页上。
    ③ 《全唐文》第9535页上至9537页下。
    ① 《龙门石窟唐代阿弥陀造像研究》,佛缘网站http://h.foyuan.net/.
    ② 苏鹗撰《杜阳杂编》,北京市: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页。
    ③ [宋]赞宁《高僧传》卷六《知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128至133页。
    ④ 同上书,卷二十五《少康传》,第631至632页。
    ① [后晋]刘煦《旧唐书·张镐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3327页。
    ② [唐]迦才《净十论》卷下,《大正藏》第47册,第99页下至第100页上。
    ③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99至201页。
    ④ 同上书,第395页。
    ⑤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年版,第284页。
    ⑥ 《唐文续拾》(附《全唐文》后。[清]董诰《全唐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卷十一,第2290页下。
    ① [清]陆耀遹撰,陆增祥校订《金石续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② 李慧波《汉唐间净土信仰研究》,《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第48页。
    ③ 《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207至209页。
    ④ 参考《佛学大词典》电子版“净土变相”词条。
    ① 转引自樊锦诗《敦煌阿弥陀佛的中国之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页。
    ② 敦煌研究院法书选编辑组《敦煌石窟内容总录》,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
    ③ 《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210至211页。
    ④ 《全唐文》第3058至3059。
    ⑤ 《全唐文》第5047页下至5048页上。
    ⑥ 《全唐文》第6917页下至6918页上。
    ⑦ 《全唐文》第8188页上至页下。
    ① 参见李小荣《敦煌佛教音乐文学研究》,福州:福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7至168页。
    ② 林仁昱《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中国佛教学术论典》之89,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版,第147页。
    ① 张先堂《敦煌本唐代净士五会赞文与佛教文学》,《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
    ② 参阅《汉唐间净土信仰研究》第35页。
    ① 参见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95至96页,及杨明芬《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29至30页。
    ②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六,《大正藏》第九册,第54页中至54页下。
    ③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阿惟越致遮经》卷三,《大正藏》第9册,第223页中。
    ④ [元魏]菩提流支译《入楞伽经》卷九,《大正藏》第16册,第572页中。
    ①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二,《大正藏》第46册,第11页上。
    ②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六,《大正藏》第九册,第53页中。
    ③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第50册,第606页上。
    ④ [唐]湛然《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大正藏》第46册,第182页中。
    ⑤ 参见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114页。
    ⑥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五,《大正藏》第50删,第539页上。
    ①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五,《大正藏》第50册,第540页上。。
    ②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一,《大正藏》第50册,第514页中。
    ③ 参见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106至108页。
    ④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95至796页。
    ⑤ 屈大成《庐山慧远的戒律观及其实践》,《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3月第61至68页。
    ⑥ 《道暀传》,《高僧传二集》卷二五,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1年版。
    ⑦ 王建光《律宗思想和中国佛教》,《觉群》2004年第4期,第307页。
    ⑧ [梁]慧皎《高僧传》卷六,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8页。
    ⑨ [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高僧传》卷十四,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346至348页。
    ① [宋]赞宁《高僧传》第713至784页。
    ② 《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37至39页。
    ③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二十七,《大正藏》第49册,第276页下。
    ④ [唐]法藏《华严经传记》卷三,《大正藏》第51册,第164页上。
    ⑤ [宋]赞宁《高僧传》第348页。
    ① 能度《禅宗与净土》,《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0册,台北:大乘文化基金会出版,1980年版,第340页。
    ② [宋]元照《芝园集》卷下《论慈愍三藏文集书》,《(?)续藏经》第105册,第598页。
    ① [唐]法照《净土五会念佛略法事仪赞》卷一,《大正藏》卷47册,第474页下。
    ②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二十,《大正藏》第50册,第603页上
    ③ [宋]戒珠《净十往生传》,《大正藏》第51册,第119页下至120页上。又见于[宋]赞宁《高僧传》卷八《法持传》,第182页。
    ④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27《净土立教志》,《大正藏》第49册,第276页中至276页下。
    ⑤ 《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88至91页。
    ①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96至406页。
    ② 《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125页。
    ③ [唐]迦才《净十论》卷下,《大正藏》第47册,第98页下。
    ④ [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二十七,《大正藏》第49册,第275页下至276页上。
    ⑤ 参见《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第29、39、88页。
    ① [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十二,《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下。
    ② 同上书,《大正藏》第21册,第533页上。
    ③ [唐]玄奘译《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卷一,《大正藏》第14册,第405页上至405页中。
    ① 参阅张立文主编《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页。
    ② [隋]慧远《大乘义章》,《大正藏》第44删,第834页上。
    ③ [姚秦]鸠摩罗什《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6页下。
    ① 周玉茹《略论净土信仰与李唐皇室》,陕西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第二届净土会议论文》。
    ② [日]圆仁撰,白化文等校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373页。
    ① 《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第200页。
    ② 《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375页。
    ①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8页。
    ② 侯杰,范丽珠《世俗与神圣——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③ 《全唐文》第3419页上。
    ① 周如月《唐代贬谪诗文的佛教思想初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1卷第4期,第385至387页。
    ② [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82页。
    ① 《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第189至190页。
    ②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19页。
    ③ 参阅刘宝才《唐代思想家与佛教僧人交往的原因——读刘禹锡送僧诗》,《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总第4卷第12期),第57至59页。
    ① 《全唐文》第5027页上。
    ② [宋]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0页。
    ③ [宋]陈师道撰,冒广生补笺《后山诗注补笺》上,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1页。
    ④ 《全唐文》第6888页下。
    ⑤ 《柳宗元集》第671页。
    ① 翟蜕园《刘禹锡集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8页。
    ② 《柳宗元集》第669页。
    ① 参见龚玉兰《论柳宗元的统合儒释思想》,《淮阴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第11至14页。
    ② 翟蜕园笺证《刘禹锡集笺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43页。
    ③ 同上书,第40页。
    ① 《全唐文》第3058页。
    ② 李慧波《略论中晚唐时期世俗社会中的弥陀净土信仰》,《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第77至80页。
    ③ [宋]王日休《龙舒增广净土文》,《大正藏》第47册,第254页。
    ④ 佚名《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大正藏》第51册,第107页中。
    ① [清]张师诚《径中径又径》卷四,《续藏经》2编第14套第5册,第451页下。
    ② 杨明芬(释觉旻)《唐代西方净士礼忏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47页。
    ③ [清]陆增祥撰《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199至200页上、433页中、446页中。
    ④ 《全唐文》第1159、1166页。
    ① 《全唐文》第7416页下。
    ② 《全唐文》卷四百五十三《宝园寺传授毗尼新疏记》,第4631页上。
    ③ [后晋]刘煦《旧唐书·韦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4244页。
    ④ [宋]李昉《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93页。
    ⑤ 《太平广记》第4963页。
    ①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52、53、56、68、70页。
    ② [宋]赞宁《高僧传》第348页。
    ③ [唐]湛然《法华文旬记》卷十,《大正藏》第34册,第355页中。
    ① [唐]湛然《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六,《大正藏》第46册,第186页中。
    ② [宋]赞宁《高僧传》第128至133页。
    ③ [宋]赞宁《高僧传》第346至348页。
    ④ [宋]赞宁《高僧传》第650至734页。
    ① [宋]赞宁《高僧传》第371页。
    ② [宋]赞宁《高僧传》第130页。
    ③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卷六,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75页。
    ④ [清]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第579页。
    ① 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
    ① 李小荣《汉译佛典文体及其影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① 陈引驰《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14页。
    ② 霍旭东点校《权德舆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③ 孙昌武《杜甫与佛教》,《东方论坛》2005年第4期,第48至52、125页。
    ① 孙昌武《唐代文人的佛教信仰——禅与净土》,香港: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1页。
    ② 吕澂《杜甫的佛教信仰》,《哲学研究》1978年第6期,第41至43页。
    ① 《全唐文》第6903页下。
    ② 吕澂《杜甫的佛教信仰》,《哲学研究》1978年第6期,第41至43页。
    ① 孙昌武《唐代文人的佛教信仰——禅与净土》,香港: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111页。
    ① [宋]赞宁《高僧传》第348页。
    ② 同上书,第346页。
    ① 高标仁点《杜甫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320至321页。
    ② 吕澂《杜甫的佛教信仰》,《哲学研究》1978年第6期,第42至43,125页。
    ① 朱明伦《杜甫<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写作时地考辨》,《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02期,第53至55页。
    ② 《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473页。
    ③ 参考鲁克兵《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复旦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99页。
    ④ 刘晌等《旧唐书·杜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054页。
    ① [宋]赞宁《高僧传》第650至734页。
    ② [宋]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0页。
    ① [日]平野显照《唐代的文学与佛教》,台北:业强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① 《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六《画西方帧记》,第6904页上。
    ① 《全唐文》第6938页上。
    ② 《全唐文》第5851页下。
    ① 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9页。
    ① [姚秦]鸠摩罗什《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6页下至347页上。
    ① 《大正藏》第46册,第12页中。
    ② 白文《关中唐代佛教造像的图像志研究》,西安美术学院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8页。
    ①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五,《大正藏》第52册,第196页中。
    ② 李炳海《佛教净土思想与南朝崇尚洁净文风》,《江海学刊》1996年第03期,第156至163页。
    ③ 白文《关中唐代佛教造像的图像志研究》,西安美术学院2007博士学位论文,第15页。
    ① 陈引驰《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广州: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页。
    ① 《空境——佛学与中国文化》第8页。
    ② 洪树华《从诗歌看唐宋文人染禅的主导审美心态》,《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34卷第4期,第92至96页。
    ①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81页。
    ① 佟培基《孟浩然诗集笺注·前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 霍建波《宋前隐逸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页。
    ③ 李炳海《佛教净土思想与南朝崇尚洁净文风》,《江海学刊》1996年第3期,第156至163页。
    ① [日]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中国佛教文学》,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版,第57页。
    ② 洪树华《从诗歌看唐宋文人染禅的主导审美心态》,《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第34卷第4期,第92至96页。
    ①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6页上。
    ② 李小荣,张志鹏《净土观想与谢灵运山水意象及意境之关系略探》,《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7月,第179至184页。
    ① 《全唐文》卷四百九十五《画西方变赞》,第5047页下。
    ① 陈引驰《隋唐佛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65页。
    ① 彭定求等《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1161、2990、1363页。
    ② 俞剑华《中国绘画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③ 《大正藏》卷五一,第1023页上。
    ④ 《全唐文》第4764页。
    ① [宋]戒珠《净士往生传》卷下,《大正藏》第51册,第122页下。
    ② 郑阿财《敦煌净土歌赞<归去来>探析》,《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第6至24页。
    ① 林仁昱《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台北:佛光山文教基金会,2001年版,第149页。
    ② [宋]赞宁《高僧传》第631至632页。
    ③ 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147至158页。
    ④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191页。
    ⑤ 《全唐文》第2661页上。
    ① [日]加地哲定《中国佛教文学史》第173至175页。
    ② 丁永忠《归去来兮辞》与佛曲《归去来》——陶渊明《归辞》思想及作意新探//《陶诗佛音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0至123页。
    ③ 丁永忠《陶渊明真的未受佛教影响吗?——答龚斌先生质疑》,《九江江师专学报》,2000年第2期,第14至19页。
    ① 郑阿财《敦煌净土歌赞<归去来>探析》,《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第6至24页。
    ① 关于赞的释名和起源,前人的学说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认为“赞者赞美之辞”,一是以近人刘师培的观点为代表,认为赞起源于古人为“助记诵”而在文后所作的概括说明的文字.类似段落大意,还认为孔子作《十翼》赞《易》开了赞的先河,郑玄的《易赞》、《尚书赞》才是赞文体的正宗。参见张立兵:《赞的源流初探》,《文学遗产》2008年第5期,第139至141页。
    ① 宋立道《现代佛教:太虚大师的思想背景》,佛教导航http: //www.fjdh.com/wumin/2009/04/20473962936.html
    ②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4页。
    ③ 《全唐文》第6903页下。
    ④ 《全唐文》第6917页下。
    ① 张志勇《唐代颂赞文体研究》,河北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第205页。
    ① 陈佩妏:《从地藏造像的组合看其与西方净土信仰的关系》,《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2期,第190至195页。
    ① 王晴慧《浅析六朝汉译佛典偈颂之文学特色——以经藏偈颂为主》,《佛学研究中心学报》2001年第6期,第25至66页。
    ② 《唐代颂赞文体研究》第247页。
    ① 钱咏《履园丛话》,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版,第82页。
    ① 《全唐文》卷六百七十八《苏州重元寺法华院石壁经碑文》,“玄”作“作”。
    ① 《全唐文》第2678页上。
    ② 吴文治《柳宗元资料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42页。
    ① 《全唐文》第9561页上。
    ② [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二,《大正藏》第50册,第518页中。
    ③ 《全唐文》第7713页。
    ④ 《全唐文》卷二六三《大唐泗洲淮县普光王寺碑》,第2672页。
    ⑤ [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61页。
    ⑥ [唐]圆照《代宗朝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三藏和上表制集》卷二,《大正藏》第52册,第837页下。
    ① 李德华《唐代佛教寺院之子院浅析——以《酉阳杂俎》为例》,《中国建筑史论会刊》第六辑,第63至85页。
    ② 《全唐文》第1864页上。
    ③ 《全唐文》第1874页上。
    ① 《全唐文》第1876页上。
    ② 《全唐文》第2679页下。
    ① 杨洁《晚唐骈文回潮原因探究》,《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第10期,第97至98页。
    ② 《全唐文》第7713页下。
    ③ 《全唐文》第7695页上至7695页下。
    ④ 《全唐文》第9536页下至9537页上。
    ① 参阅陈明 《汉译佛经中的偈颂与赞颂简要辨析》,《南亚研究》2007年第2期,第52至56页。
    ① 《全唐文》第1877页下。
    ② 《全唐文》第1879页上。
    ③ 参阅赵海雅《唐代寺碑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20页。
    ①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① 《太平广记》第767页。
    ① 《太平广记》第774页。
    ② 《大正藏》第12册,第341页下至342页上。
    ① 《太平广记》第796页。
    ② [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四十,《大正藏》第10删,第846页下。
    ① 《太平广记》第664页。
    ② 《太平广记》第662至663页。
    ① [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无量平等觉经》,《大正藏》第12删,第289页。
    ② 释见脉(黄淑君)《佛教三圣信仰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博士论文,第24页。
    ① 何建国、张艳莺、郭佑民编《唐代妇女发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② [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四,《大正藏》第51册,第234页上至页中。
    ③ 郑筱筠《观音信仰原因考》,《学术探索》2001年第S1期,第124至127页。
    ① 《太平广记》第768页。
    ②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六,《大正藏》第12册,第398至399页。
    ③ [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卷六,《大正藏》第9册,第47页下,第15至16页。
    ① 《太平广记》第700页。
    ② 《太平广记》第715页。
    ③ 《太平广记》第734页。
    ① 佚名《往生西方净十瑞应传》卷一,《大正藏》第51册,第106页下。
    ② [宋]畺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经》卷一,《大正藏》第12册,第334页下。
    ③ 《太平广记》第774至775页。
    ① 《太平广记》第1168页。
    ② 《太平广记》第806页。
    ③ 《大正藏》第12册,第398至399页。
    ④ 《大正藏》第9册,第47页下。
    ① 刘亚丁《佛教灵验记研究——以晋唐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2006年版,第233页。
    ② 王伶《净土信仰与六朝小说》,http://www.fjnet.com/wywz/wywznr/200805/t20080514_70590.htm
    ③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闸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87页。
    ① 普慧《略论慧远的禅智说与审美心理思想》,《佛学研究》1998年第7期,第21至26页。
    ① 《太平广记》第681页。
    ② 《太平广记》第767页。
    ③ 《太平广记》第768页。
    ④ 《太平广记》第774至775页。
    ① 《太平广记》第3014至3015页。
    ② 《太平广记》第3020页。
    ③ 《太平广记》第3737页。
    ① 樊锦诗《敦煌阿弥陀佛的中国之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7页。
    ② 此三条造像记为转引自白文《陕西慈善寺石窟第2窟的佛像构成再考察(1)》,《文物世界》2008年第5期。
    ③ 《敦煌阿弥陀佛的中国之路》第67至80页。
    ① 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第5页。
    ② 《太平广记》第3872页。
    ① [日]加地哲定《中国佛教文学》第15页。
    ② 刘长东《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第137至140页。
    ③ 《大正藏》第46册,第445页下。
    ④ 《续藏经》第一辑71套第2册,第118页。
    ⑤ 《太平广记》第3685至3686页。
    ① 《太平广记》第3784至3786页。
    ② 《太平广记》第2828至2829页。
    ③ 《太平广记》第2828至2829页。
    ① 参阅邓小军《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兼论<桃花源记并诗>》,《中国文化》2001年第Z1期(十七十八合刊),第148至164页。
    ① 参阅王青《佛教对于彼岸世界的想像及其对中土的影响》,收于《觉群·学术论文集》第四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第227至235页。
    ② 《太平广记》第122至124页。
    ③ 《太平广记》第134至135页。
    ④ 《太平广记》第3056至3058页。
    ⑤ 《太平广记》第164至166页。
    ①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70页下至271页上。
    ②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6页下至347页上。
    ①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71页上至271页中。
    ②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7页上。
    ① [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71页中。
    ② [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7页上至347页中。
    ① 《太平广记》卷三百八十三,第3056至3058页。
    ② 《太平广记》卷四十二,第267页。
    ③ 参阅《陶渊明与庐山佛教之关系——兼论<桃花源记并诗>》第147至164页。
    ④ 王耘《唐代净土信仰的美学解读》,《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第171至174页。
    ① 参阅张元林《净土思想与仙界思想的合流》,《敦煌研究》2003年第4期,第1至8页。
    ② 参阅张雪松《从三教关系看中国人关于死后世界信仰的构建》,《中国文化研究》2012年第3期,第84至94页。
    1.[西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2.[东汉]班固撰:《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3.[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4.[西晋]陈寿撰:《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5.[唐]房玄龄等撰:《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6.[南朝梁]沈约撰:《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7.[梁]萧子显撰:《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8.[唐]姚思廉撰:《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9.[北齐]魏收撰:《魏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10.[唐]魏征等撰:《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1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13.[唐]杜佑撰:《通典》,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14.[梁]僧祐:《弘明集》//《佛学名著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5.[唐]道宣:《广弘明集》//《佛学名著丛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15.[梁]释僧祐撰,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16.[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17.[唐]释道世撰,周叔迦、苏晋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版。
    18.[日]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9.[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
    20.[唐]段成式撰,方南生点校:《酉阳杂俎》,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21.[唐]朱景玄撰,温肇桐注:《唐朝名画录》,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
    22.[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宋高僧传》,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23.[宋]司马光编著,[元]胡省三音注:《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24.[宋]宋敏求编:《唐大诏令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25.[宋]李防等编:《太平广记》,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
    26.[清]王昶辑:《金石萃编》,北京:中国书店,1985年版。
    27.[清]严可均辑校:《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8.[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29.[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版。
    30.《中华大藏经》编辑局编:《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31.大藏经刊行会编:《大正新修大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6年版。
    32.藏经书院编:《(?)续藏经》,台北: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33.计有功:《唐诗记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4.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35.卞孝萤:《刘禹锡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36.陈扬炯:《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37.陈炎,李红春:《儒释道背景下的唐代诗歌》,北京:昆仑出版社,2003年版。
    3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9.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40.陈垣:《中国佛教史籍概论》,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41.陈允吉:《唐音佛教辩思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42.陈允吉主编:《佛经文学研究论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仇兆鳌:《杜少陵集详注》,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44.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45.杜继文:《中国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46.杜松柏:《禅学与唐宋诗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6年版。
    47.范文澜:《唐代佛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8.方立天:《佛教哲学》,台北:洪叶文化,1994年。
    49.方立天:《魏晋南北朝佛教论丛》,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50.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52.傅璇琮主编《隋唐五代文学编年史》,沈阳:辽海出版社,1999年版。
    53.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台北:天宇出版社,1988年版。
    54.葛兆光主编:《清华汉学研究》(第一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55.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6.葛兆光主编《中国宗教与文学论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龚鹏程:《文学与美学》,台北:业强出版社,1986年版。
    58.公维章:《涅槃、净土的天堂——敦煌莫高窟第148窟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59.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北京:知识出版社,1990年版。
    60.郭沫若:《李白与杜甫》,西安:中国长安出版社,2010年版。
    61.郭朋:《隋唐佛教》,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版。
    62.郭绍林:《唐代士大夫与佛教》,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63.洪修平:《中国禅学思想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64.侯传文:《佛经的文学性解读》,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65.胡遂:《佛教与晚唐诗》,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66.黄正建主编:《中晚唐社会与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7.霍韬晦:《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6年版。
    68.季羡林:《佛教十五题》,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9.姜亮夫:《敦煌学概论》,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70.蒋述卓:《佛经传译与中古文学思潮》,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71.金维诺:《西方净土变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美术史论集》下篇,南天书局有限公司,台湾,1995年。
    72.邝士元:《中国学术思想史》,台北:里仁书局,1991年版。
    73.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4.李世杰:《净土的分类》//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六七《净土思想 论集》(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75.李时人编校:《全唐五代小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版,1998年版。
    76.李孝本:《中国净土宗史》//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六五《净土宗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77.李小荣:《变文讲唱与华梵宗教艺术》,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78.李小荣:《<弘明集)<广弘明集)述论稿》,成都:巴蜀书社,2005年。
    79.李小荣:《汉译佛典文体及其影响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80.李映辉:《唐代佛教地理研究》,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1.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82.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
    83.卢燕平:《唐代诗人审美心理》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84.罗伟:《花雨缤纷——佛教与文学艺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85.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86.吕澂:《印度佛教史略》,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87.吕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8.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89.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90.牟宗三:《佛性与般若》,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7年版。
    91.饶宗颐:《梵学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92.任半塘编著:《敦煌歌辞总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93.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4.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988年。
    95.荣新江:《敦煌学十八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96.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7.释慧岳:《天台教学史》,台北:中华佛教文献编撰社,1979年版。
    98.圣凯:《晋唐弥陀净土的思想与信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9.孙昌武:《禅思与诗情》,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100.孙昌武:《佛教与中国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01.孙昌武:《中国文学中的维摩与观音》,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2.孙昌武:《诗与禅》,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4年。
    103.孙昌武:《唐代文学与佛教》,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04.孙鸿亮:《佛经叙事文学与唐代小说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5.太虚:《中国净土宗之演变》//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之六五《净土宗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106.谭优学:《唐诗人行年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107.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108.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109.汤用彤:《隋唐佛教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110.汤用彤:《印度哲学史略》,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11.王重民、向达等编:《敦煌变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112.王惕:《佛教艺术概论》,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
    113.王志平:《帝王与佛教》,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
    114.魏道儒:《中国华严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15.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论》,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9年版。
    116.吴汝钧编:《佛教大辞典》,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2年台湾第1版,北京1994年第2次印刷。
    117.夏广兴:《佛教与隋唐五代小说》,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8.萧驰:《佛法与诗境》,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119.萧丽华:《唐代诗歌与禅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0年版。
    120.谢思炜《禅宗与中国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21.许抗生:《魏晋思想史》,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5年版。
    122.严耕望:《魏晋南北朝佛教地理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23.颜尚文:《隋唐佛教宗派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0年版。
    124.杨明芬(释觉旻)《唐代西方净土礼忏法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25.印光:《净土决疑论》//《印光大师文钞集》,北京:佛教出版社,1985年版。
    126.印顺:《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版。
    127.印顺:《净土与禅》//《妙云集》下编之四,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版。
    128.湛如:《净法与佛塔》,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29.张海沙:《初盛唐佛教禅学与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2001年版。
    130.张国刚:《佛学与隋唐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1.张弓:《汉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32.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3.张文勋:《儒道佛美学思想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年版。
    134.赵荣蔚:《晚唐士风与诗风》,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135.赵声良:《敦煌艺术十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136.周绍良主编:《唐代墓志汇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37.周绍良,赵超主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138.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39.朱金城:《白居易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140.吕澂:《杜甫的佛教信仰》,《哲学研究》1978年第6期。
    141.龙晦:《论敦煌词曲所见之禅宗与净土宗》,《世界宗教研究》1986年第3期。
    142.马计全:《从杜甫赞五台许生诗看其佛教信仰》,《五台山研究》1987年第5期。
    143.李醒华:《白居易的净土归宿》,《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144.张先堂:《敦煌本唐代净土五会念佛赞文与佛教文学》,《敦煌研究》1996年第4期。
    145.李广化:《白居易的学佛心路历程》,《佛教文化》1996年第6期。
    146.萧丽华:《白居易诗中庄禅合论之底蕴》,西唐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1996年9月。
    147.罗时进:《晚唐诗人的仕隐矛盾与许浑隐逸诗》,《文史哲》1997年第5期
    148.王新亚:《白居易的净土信仰与后期诗风》,《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149.湛如:《敦煌净土教赞文考辨》,《华林》2001年第1期。
    150.杨净麟:《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宗教学研究》2008年1期。
    151.施萍婷:《法照与敦煌文学》,《1994年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宗教文史卷上》,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52.张震英:《论姚合诗歌的审美追求》,《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153.傅绍良:《从负重生活到艺术生活——佛教与盛唐诗人生活态度》,《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
    154.赵玉娟:《从杜甫的诗看杜甫与佛教之关系》,《内明》2004年第263期。
    155.杜寒风:《柳宗元的净土宗天台宗教派观》,《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第26卷第3期。
    156.郑阿财:《敦煌净土歌赞<归去来>探析》,《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157.黄丽、刘敏:《佛教对杜甫及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探析》,《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4期。
    158.缪君芳《佛教与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青年文学家》(上半月),2010第6期。
    159.张润平:《鲍照山水诗中的净土信仰》,《名作欣赏》2011年第5期。
    160.刘长东:《晋唐间弥陀净土信仰研究》,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161.王惠民:《敦煌净土图像研究》,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62.林仁昱:《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台湾中正大学中国文学系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63.鲁克兵:《杜甫与佛教关系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4.白文:《关中唐代佛教造像的图像志研究》,西安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5.张青:《巴蜀唐代的阿弥陀信仰》,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66.李慧波:《汉唐间净土信仰研究》,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167.释见脉(黄淑君):《佛教三圣信仰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68.张志勇:《唐代颂赞文体研究》,河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69.李谷乔:《唐代高僧塔铭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
    169.藤田宏达:《原始净土思想の研究》,岩波书店,1970年版。
    170.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慧日讲堂,1974年版。
    171.冢本善隆:《中国净土教史の研究》,大东出版社,1976年版。
    172.平野显照著,张桐生译:《唐代的文学与佛教》,台北:台湾业强出版社,1987年版。
    173.石田充之:《净土教教理史》,平乐寺书店,1989年版。
    174.加地哲定著,刘卫星译:《中国佛教文学》//王志远主编《宗教文化丛书》,1979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0年版(应放入译著类)。
    175.平川彰:《净土思想と大乘戒》,春秋社,1990年版。
    176.阿部正雄著,王雷泉译:《禅与西方思想》,台北:志文出版社,1991年版。
    177.香川孝雄:《净土教成立史の研究》,山喜房佛书林,1993年版。
    178.龟川教信:《华严学》,台北:佛光文化事业,1997年版。
    179.山口益著,肖平、杨金萍译:《般若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80.铃木大拙著,刘大悲、孟祥森译:《禅与生活》,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0年版。
    181.香川孝雄:《庐山慧远的涅槃观》,《第七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
    182.道端良秀:《善导と三阶教》,《宗学院纪要》1932年。
    183.市原亨吉:《论中唐初期的江左诗僧》,《东方学报》1958年总第28期。
    185.上山大峻:《敦煌出土—净土法身赞について》,《真宗研究》1976第21辑。
    187.广川尧敏:《礼赞》,《讲座敦煌·7·敦煌と中国佛教》,大东出版社,1982年。
    188.佐伯富著,陈舜平译:《近世中国的观音信仰》,《圆光佛学学报》1999年第3期。
    189.镰田茂雄:《华严三圣像的形成》,见杨增文、方广鲳编:《佛教历史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190.须藤健太郎:《李白诗文中的佛教描写》,《佛教文化》2003年第2期。
    192.[德]托马斯·F·奥戴:《宗教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193.[英]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94.[英]休斯顿·史密斯,刘安云译:《人的宗教》,台北:立绪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195.[荷兰]许理和著,李四龙、裴勇等译:《佛教征服中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96.[法]维尔·马蒂厄·里卡尔著,陆元昶译:《和尚与哲学家》(Le Moine et Philosophe),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7.[德]赫尔穆特·吴黎熙著,李雪涛译:《佛像解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98.[德]马克思·韦伯著,简惠美译:《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台北:远流出版公司,2002年版。
    199.[美]罗伊·C·克雷文著,王镛、方广羊、陈聿东译:《印度艺术简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00.[西]摩西·迈蒙尼德著,傅有德、郭鹏、张志平译,:《迷途指津》(The Guide for the Perplexed),济南:山东大学出版,2004年版。
    201.[英]维克多·特纳,黄剑波译:《仪式过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02.[法]阿·福歇著,王平先、魏文捷译:《佛教艺术的早期阶段》,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03. Rotman, Andy:Thus Have I Seen:Visualizing Faith in Early Indian Buddihism,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204. Vidya Dehejia:Discourse in Early Buddhist Art:Visual Narratives of India, New Delhi:Munshiram Manoharlal Publishers,1997.
    205. Ludwig Bachhofer, Early Indian Scutptue (New York:Hacker Art Books,1972)
    206. Asha Das, Maitreya Buddha in Literature,History and Art,Punthi Pustak, Kolkata,2003.
    207. Devaprasad Ghosh: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t Ast in Sorth India, The Indian Historical Quarterly, Vo14:4, December,1928, p724-740.
    208. NITTA Tomomichi: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irty-two Lskkhanas of a Buddha, Journal of Indian and Buddhist Studies, Vol.56.No.3, March 2008.
    209. S.L.Huntington:Early Buddhist Art and the Theory of Aniconism, Art Journal, Vol.49 No.4 Winter.1990, p401-4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