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地区丧葬习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梅山地区丧葬习俗在梅山地区的民俗中占有重要地位,前人
    尚未进行系统研究,尤其是其中的丧歌长期视为研究的禁区。本
    文试图从梅山丧葬习俗形成的特定环境、流传模式、丧歌特色、
    巫风色彩、文化蕴涵及功能等五个方面,运用田野作业资料、考
    古挖掘资料、文献上的丧俗资料进行综合研究,其目的在于:1.认
    清梅山地区丧葬习俗的本质,正确对待丧葬习俗;2.把握梅山地
    区丧葬习俗的脉络,改革旧的丧葬习俗,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MEISHAN funeral and burial custom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its
     customary. There is no system study yet, especially its elegy that is
     considered as a restricted zone. This text tries to do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 five way of its formation by means of field reference, archaeology
     reference and documentary reference as followed: unique environment,
     spreading mode, distinguishing feature of elegy, witchery color,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The purpose are: 1. definite essence of
     MEISHAN funeral and burial custom that should be treated properly; 2.
     Grasp firmly its sequence of idea, furthermore reform old custom to serve
     spiritual construction.
引文
[1]参见林河《楚越文化的一个分支——梅山文化》,《楚俗研究》(第二集)第380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弁言》第2页,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3]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第71页,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
    [4]巫瑞书《荆楚民间文学与楚文化》第13页,岳麓书社1996年版。
    [5]据《新邵县志》、《新化县志》有关资料分析。
    [6]《新邵县志》第23页,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梅山十洞”资料待考。
    [8]《新邵县志·大事纪》第8页。
    [9]马铁鹰《梅山文化概论》第10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易重廉《“梅山”源考》,《楚俗研究》(第二集)第391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11]见林河《楚越文化的一个分支——梅山文化》,《楚俗研究》(第二集)第381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12]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第218—219页,中国社会出版社1992年版。
    [13]易重廉《“梅山”源考》,《楚俗研究》(第二集)第393—394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14]林河《楚越文化的一个分支——梅山文化》,《楚俗研究》(第二集)第377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15]胡炳章《土家文化精神》第23页,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6]胡炳章《土家文化精神》第29页,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17]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第134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王建章《中国南楚民俗学》第235页,岳麓书社1995年版。
    [19]《楚俗研究》(第二集)第299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20]参见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第1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1]黄应全《死亡与解脱》第151页,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22]参见《新邵县志》第598页。
    [23]吴超《中国民歌》第63—64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24]王建章《中国南楚民俗学》第244页,岳麓书社1995年版。
    [25]马铁鹰《梅山文化概论》第10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6]张亮采《中国风俗史》第56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27]唐得阳《中国文化的源流》第830页,山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8]《礼记·檀弓》。
    [29]《春秋》。
    [30]《庄子》。
    [31]司马彪注。
    [32]《列子·仲尼篇》。
    [33]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六。
    [34]张亮采《中国风俗史》第24页,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35]参见王锡龄《中华风情大观》第一卷第223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36]系作者在河南洛阳地区采风所录。
    [37]本节所有丧歌词均引自作者搜集于梅山地区歌师的手抄歌本。
    [38]《庄子·至乐》。
    [39]高迅《湖南夜歌子风俗简介》,《湘潭大学学报》(民间文学专刊)1986年版。
    [40]引自新邵县歌师谭万利的手抄歌本《改和篇》。
    [41]黄应全《死亡与解脱》第63页,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42]《庄子·至乐》。
    [43]曲金良《中国民俗文化论》第27—29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4]伍国栋《中国民间音乐》第247页,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45]曲金良《中国民俗文化论》第96—97页,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6]弗雷泽《金枝》(上)第19页,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47]李惠芳《从荆楚岁时记看古代岁时风俗的生成》,《楚俗研究》(第一集)第139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3年版。
    [48]易重廉《“梅山”源考》,《楚俗研究》(第二集)第391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49]罗开玉《丧葬与中国文化》第105页,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
    
    
    [50]林河《楚越文化的一个分支——梅山文化》,《楚俗研究》(第二集)第377页,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51](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上篇)第33页,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2]郭于华《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第34—3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3](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第30页,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1]《百越民族史论集》,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2年版。
    [2]《中国南楚民俗学》,王建章著,岳麓书社1995年版。
    [3]《楚俗研究》,方培元主编,湖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
    [4]《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仲富兰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荆楚岁时记》,梁·宗懔,岳麓书社1986年版。
    [6]《先秦丧葬制度研究》,李玉洁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7]《荆楚民间文学与楚文化》,巫瑞书著,岳麓出版社1996年版。
    [8]《中国丧葬礼俗》,徐吉军等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9]《中国神秘文化》,费秉勋著,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0]《丧葬与中国文化》,罗开玉著,三环出版社1990年版。
    [11]《死亡与解脱》,黄应全著,作家出版社1997年版。
    [12]《死的困扰与生的执著》,郭于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中国少数民族的丧葬》,夏之乾著,中国华侨出版社1991年版。
    [14]《梅山文化概论》,马铁鹰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楚辞与原始宗教》,过常宝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
    [16]《中国巫术》,张紫晨著,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版。
    [17]《中国灵魂信仰》,马昌仪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18]《民俗文化梗概与兴起》,钟敬文著,中华书局1996年版。
    [19]《中国民间禁忌》,任聘著,作家出版社1990年版。
    [20]《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