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者、关系与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结构性转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科学研究以专业的方式来了解社会和描述社会,它既要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解释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路径。本文是基于社区调查所发现的基层社会问题而引发的思考。
     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四大问题:一是部门垄断与条块分割及其所带来的行政效率低下;二是基层社会原子化、社会内部凝聚力下降,社会成员个人理性增强而公共意识淡薄;三是政府行动多、社会行动少、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断裂、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离散化;四是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差距过大、农民流入城市却不能融入城市。上述问题既是我国基层社会结构变迁中的问题,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型中的问题,从关系层面分析涉及四组关系的讨论:国家内部、社会内部、国家与社会、城市与农村。经验事实证明上述问题不是独立而是相互联系存在的。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使用整体主义方法论,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研究和社会调查提出两个研究假设:行动者—关系结构和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论。全文以中国城市社区建设为切入点,以分析和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按照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过程为逻辑顺序,来展开研究。
     部门分割到部门协作,政府内部关系转换。论文以政府职能社区化为逻辑起点,以城市管理和社会保障为个案,在纵向到底而横向分割体制下,国家是由多个行动主体所构成,各行动主体按照自身偏好采取自主行动,在行政协调机制缺乏或行政协调不力的情况下,出现部门垄断、条块冲突、街道办事处行政扩展、社区居委会被行政套牢。没有基层行政体制的改革,就没有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优化。以流程再造和资源整合为路径的基层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政府部门走出“囚徒困境”的经验。
     居民组织化与社会再组织,社会内部关系转换。传统社区的瓦解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是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的产物。传统社区的瓦解并不意味着人类不需要共同体而是意味着人类需要建立新的共同体。西方发达国家的社区冲突更多表现为各种社会组织之间的冲突,而中国的社区冲突却更多表现为“低组织化”或“无组织化”、“低制度化”或“无制度化”冲突,这根源于中国“公共理性构成性缺失”,社会内部被分解为散落的个人或群体,这与西方国家社会内部由不同社会组织所构成不同。国内经验表明,基层社会再组织需要从地域性共同体转向组织性共同体,社区生活共同体是通过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来建构的,基层社会内部凝聚力的增强,也是通过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来实现的。基层社会再组织,将催生出以社区居委会为中心的多主体社区治理机制。
     合作行动,政府与社会关系模式的转换。发达国家社区建设之所以走上国家引导下的社会行动,其经验是这些国家采用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组织参与、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的政策工具。长沙市开福区、武汉市江汉区,政府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补贴、项目奖励等方式,促进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为促进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合作、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的衔接提供了经验。
     从分治到一体,城乡关系的转换。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改变农民与市民的二元身份以形成统一的国民待遇,这既是现代国家建设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建设的需要,国家确保公民权利、塑造国民统一性,使全体公民归属于、认同于国家。推进城乡融合需要以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化为基本途径,同时,推进城乡融合也需要国家与社会、政府组织与社会组织、农民与市民的合作,建立包容性社区、包容性城市直至包容性社会。
     上述四大关系转换的出现是人们对基层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和不断追寻最佳治理模型的产物。基层社会治理的转换不是单一的关系转换,而是结构性的转换,既有关系的变革,也有行动者角色变迁和治理过程更替,而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更替需要途经政府职能社区化、政府部门协作化、居民组织化、政府与社会合作化、城乡社区治理一体化五个阶段。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 a professional manner to understand the social and description of society, it has to propose to study the problem, explain 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but also ideas and paths to solve problems.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community survey found that grass-roots social problems caused by thinking.
     At present, China's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is facing four major problems:First sector monopoly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administrative inefficiency; weak grass-roots social atomization, the decline of social internal cohesion, individual members of society rational enhanced public awareness; government action, social action, government action and the breaking of social action, the discretization of government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farmers into the city but not into the city, the gap is too large supply of public services,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ies. Problems in the above problem is not only China's grass-roots social structure changes in the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restructuring, from a relational level of analysis involved the discussion of the four-group relations: within countries and within societies, the state and society,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e experience proved the above problems are not independent but are linked there. On research methods, the author uses the methodology of holism, combine the macro and micro analysis, two hypotheses through research and social survey:the actors-the structure of relations and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process theory. Full community building as a starting point to analyze and solve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focu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logical order to study.
     The separation of departments to the department collaboration within the government relations conversion. Papers to the community of government functions into a logical starting point, the case of urban manage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in the vertical in the end and lateral segmentation system, the state is posed by multiple actors, all actor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own preferences to take independent action in the case of lack of administrative coordination mechanisms or poor coordin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sector monopoly, the compartmentalization of conflict, administrative expansion of neighborhood offices, community committees, administrative stuck. Primary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there is no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s a path of grass-roots administrative reform,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ut of the experience of the "prisoner's dilemma".
     Residents' associ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social relations within conversion. The collapse of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is a global phenomenon, a product of industrialization, market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collapse of the traditional communities does not mean that human beings do not need the Community, but it does mean that the human need to create a new Community. Community conflict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more conflict between the various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y conflict are more "low organized" or "organized" and "low institutionalization" or "no system conflict rooted in the constitutive deletion of "public reason" within the community is broken down as scattered individuals or groups,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within the community posed by the different social organizations. Domestic experience has shown that grass-roots social organizations need to shift from the Regional Community organization and community community life community is construct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enhanced within the grass-roots social cohesion is also achiev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elf-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The grass-roots social organizations, will give rise to a community neighborhood committees, the main community governance mechanisms.
     Cooperative ac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conversion of social relations model. The reason why the community building of developed countries embarked on the country under the guidance of social action, their experience is that these countries have adopted a range of policy instruments in favor of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operation of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Changsha Kaifu District, Jianghan District, Wuhan City, the government through the purchase of services, project subsidies, project incentives, to promote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social and community services, to promote 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 cooperate with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convergence of government action and social action experiences.
     From the divide and conquer to one conversion of the urban-rural relations. Change the urban-rural dual struc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to change the dual identity of the farmers and the public to form a unified national treatment, which is both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nation-building, but also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society, the state ensure that citizens' rights to shape the national unity for all citizens attributable to the identity in the country.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requires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urban and rural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structure as the basic way, promoting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lso requires the cooperation of state and society,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farmers and the public,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clusive community, inclusive sex the city until an inclusive society.
     The conversion of these four relations is a product of grassroots social problems in deep reflection and constantly search for the best governance model. Of the conversion of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is not a single conversion, but a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existing relations, are also actors, roles change an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governance process, the process of replacement of the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through the government functions and community-base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collaboration, and residents' associations, government and social co-operative, and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mmunity governance in five phases.
引文
①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②[美]李侃如著,胡国成、赵梅译:《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85-186页。
    ③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④我们之所以用单位制来统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是因为农村人民公社和城市单位都是行政与政治合一的体制,都体现出总体性社会的特征;但并不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别,城市单位“靠国家”即通过单位外部的国家由上而下地分配资源,而农村人民公社“靠自己”即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来供给资源。
    ①[美]桥森纳·特纳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11页。
    ②[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华夏出版社1989年,“序言”。
    ③《毛泽东著作选读》(下),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58-760页。
    ①[美]李侃如著,胡国成、赵梅译:《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89、190、209页。
    ①转引自[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前言”。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孙相东译:《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①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第9-11页。
    ②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76页。
    ③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第6-8页。
    ①学界对单位制的研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成果,主要有美国学者华尔德著,龚小夏译:《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传统主义》,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李路路、李汉林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杨晓民、周冀虎著:《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刘建军:《中国的单位》,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与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第5期。
    ②桂勇、崔之余:《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对上海市的个案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上海初期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白益华:《中国基层政权的改革与探索》,中国社会出版社1995年;李学举:《中国城乡基层政权建设工作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第26期。
    ④李骏:《城市街区空间的组织特征: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杨素琴、王柳丽:《国家权力介入与社区概念嬗变——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理论反思》,《学术界》2010年第6期;何艳玲、蔡禾:《中国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内卷化”及其成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陈宁:《国家——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区建设:走向内卷化的权力秩序》,《兰州学刊》2010年第2期。
    ⑤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一个关于理论限度的检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第53页。
    ①相关争论参见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邓正来、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②这方面的成果相当丰富,如,徐勇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何包刚、郎友兴著:《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③马仲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社区建设年鉴理论(研究与调研报告)2003年;朱传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发展与实验,中国社区建设年鉴理论(研究与调研报告)2003年:卢汉龙:《发展社区与发展民主:我国基层社会的组织重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99年第3期;朱健刚:《城市社区建设:在实践中反思理论》,中国社区建设年鉴(理论研究与调研报告)2003年;于燕燕:《非营利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④卢汉龙:《发展社区与发展民主: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组织重建》,《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陈伟东:《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费孝通:《居民自治: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陈云松:《从“行政社区”到“公民社区”——由中西比较分析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走向》,《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顾俊:《“行政社区”的困境及其突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马仲良:《城市社区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①陈伟东、李雪萍:《社区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陈幽泓:《中国公民社会的先行者:业主组织的兴起以及在中国转轨中的意义》,发表于首届海峡两岸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费梅苹:《业主委员会与中国的市民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刘继同:《从居民委员会到到社区委员会:内源性革命与民间社会的兴起》,《社会科学季刊》2003年第4期;张静:《成长中的公共空间之社会基础》,上海社会科学联合会编:《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2003年第3期;夏建中:《北京市新型社区自治组织研究——简析北京CY园业主委员会》,《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J·德勒斯、D柯丹文、金淑霞:《社区实验:市民社会的前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1期。
    ②陶传进:《民间组织的发育与社会重建》,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
    ③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学海》2001年第4期;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杨荣:《论我国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以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为视角》,《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④项飚、宋秀卿:《社区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卢汉龙:《发展社区与发展民主: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组织重建》,《民政论坛》1999年第4期。
    ①相关争论以及“第三领域”范式,参见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137-288页。
    ②邓正来:《中国发展研究的检视——兼论中国市民社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4年第8期;邓正来、景跃进:《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2年第1期。
    ①陈伟东著:《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陈伟东、卢爱国、孔娜娜:《政府行动与社区行动衔接:中国社区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徐中振、徐珂:《走向治理》,“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研讨会”(2002年4月),会议资料汇编;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
    ①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民族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马卫红、桂勇、骆天珏:《城市社区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视角:局限、经验与发展》,《学术研究》2008年第11期;桂勇:《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社会》2007年第6期。
    ① Shi F. Y. and Cat Y. S. Disaggregating the State: Networks and Collective Resistance in Shanghai[J].The China Quarterly, 2006,186, pp.314-332;Rosenbaum. A. L.(Ed.).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 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M]. Boulder. West View Press; Unger, J. "Bridges" : Private Busines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 [J] . The China Quarterly, 1996,147, pp.795-819; Hart-Landsberg. M. and Burkett P. China and Socialism: Market Reform and Class Struggle [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①David Dessler,"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3,1989,p.452.
    ①袁方著:《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序言第1页。
    ①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61页。
    ①费孝通著:《江村经济》,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94页。
    ②卢辉临:《社区研究:源起、问题与新生》,《开放时代》,2005年第4期,第28页。
    ③事实上,处于行政体系内的村委会、居委会的自主性来源于国家赋权,但处于行政体系外的村(居)民自发组织(非正式组织)根本就不存在也不需要国家赋权,国家对他们来说是无直接关系的。这是基层政权建设理论所无法解释的。
    ①李猛、周飞舟、李康著:《单位:制度化组织的内部机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②尹维真:《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4月;陈伟东著:《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6月;曹旭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6月;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年5月。
    ①[英]戴维·毕瑟姆著,韩志明、张毅译:《官僚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②[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桑强、高杰英译:《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③“帕金森定律”或“金字塔在上升”,是帕金森通过收集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加以研究形成的,主要观点指的是,“一要尽量制造下属,不要制造敌人;二官僚之间会互相制造工作以凸显自己的忙碌及重要。”详见:[英]诺斯古德·帕金森著,陈休征译:《官僚病:帕金森定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第1-12页。
    ①[美]查尔斯·T·葛德塞尔著,张怡译:《为官僚制正名——一场公共行政的辩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23页。
    ②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16页。
    ①[美]W.E.哈拉尔著,冯韵文、黄育馥译:《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177页。
    ②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页。
    ③调查显示:全国范围内政府职能部门在街道和社区购买岗位主要有劳动保障专干、计生专干、医保专干、残疾人专干、低保专干、外来人口协管员等类别。
    ④徐永祥著:《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①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②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23页。
    ③[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①[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15页。
    ②[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40页。
    ③库斯聂著:《社会形式发展史大纲》,神州国光社1932年,第500页;转引自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3页。
    ④[美]海尔·G·瑞尼著,王孙禺、达飞译:《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5页。
    ⑤[美]查尔斯·T·葛德塞尔著,张怡译:《为官僚制正名——一场公共行政的辩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5页。
    ⑥张静:《社区工作站运行中的事务流程再造》,华中师范大学2009届硕士论文,第16页。
    ⑦[法]让·雅克·卢梭著,徐强编译:《社会契约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157页。
    ⑧“信息孤岛”:指的是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不同类型不同学科的数字资源系统,不包括网上无序和自身没有控制的数字信息资源,由于各系统间相互封闭,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交流,犹如一个个分散、独立的岛屿。转引自:冯骞、段尧清:《城市社区信息化的信息整合机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李希名、梁蜀忠、苏春萍:《浅谈信息孤岛的消除对策》,《情报杂志》2003年第3期,第61-62页。
    ①[美]安东尼·唐斯著,郭晓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8页。
    ②陈伟东、孔娜娜:《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③陈伟东、孔娜娜:《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④张明宇、汪智汉:《社区居委会的三重角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第97页。
    ⑤[法]让·雅克·卢梭著,徐强编译:《社会契约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195页。
    ⑥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主编:《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第169页。
    ⑦[美]安东尼·唐斯著,郭晓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69页。
    ①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主编:《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第169页。
    ②苏洪见:《浅析官僚制的专业化与等级化及其合理性》,《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第5期,第129-130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第293页。
    ④《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⑤《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①陈家喜、刘军:《街道办事处:历史变迁与改革趋向》,《城市问题》2002年第6期,第55页。
    ①数据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统计数据。
    ②[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著,任晓等译:《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25页。
    ①周朝民、耿彦博、陈泉泉:《上海市街道办事处功能作用调整、完善的对策与措施》,《上海管理科学》2003年第6期,第60页。
    ②“压力型体制”主要是上级对下级实行的行政压力。具体是指一级政治组织为了实现经济赶超,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采取的数量化任务分解的管理方式和物质化的评价体系。为了完成经济赶超和各项指标,各级政府把这些任务和指标,层层量化分解,下派给下级组织和个人,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根据完成的情况进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奖惩。任务和指标中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一票否决则”制。具体详见:荣敬本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28页。
    ①陈伟东:《权力平衡模式:居委会“两难困境”的破解》,《红旗文稿》2008年第22期,第24页。
    ②张苏辉:《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的社会学微观视角》,《求索》2006年第5期,第72页。
    ③戚学森主编:《城市社区建设思路与方法》,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9-13页。
    ①詹成付等:《关于“社区工作站”要厘清哪些认识》,《社区》2007年第1期(下),第6-9页。
    ①王邦佐主编:《居委会与社区治理: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06页。
    ②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思考与展望》,《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第39页。
    ③[美]B·盖伊.彼得斯著,吴爱明、夏宏图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④吴爱明刘文杰著:《政府改革——中国行政改革模式与经验》,新华出版社2010年,第18、19、27页。
    ①笔者根据吴爱明刘文杰著:《政府改革——中国行政改革模式与经验》,新华出版社2010年;朱海波、郑保:《30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成效和基本经验》,《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宋振远、张建新、王优玲、李杰:《30年改革折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党的建设》2008年第4期等内容整理。
    ②汪玉凯:《中国行政改革:历程、战略与突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25页。
    ③周小川等著:《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5页。
    ④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主编:《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第224页。
    ⑤沈荣华:《纵向行政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思路选择》,《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5期,第42页。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②宋振远、张建新、王优玲、李杰:《30年改革折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党的建设》2008年第4期。
    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2008年2月27日。
    ④《六十年代初期关于精简机构的文献选载》,《党的文献》1993年第3期;转引自任晓著:《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5页。
    ①张紧跟:《纵向政府间关系调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90页。
    ②任晓著:《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88页。
    ③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第107页。
    ④[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30页。
    ⑤即中央政府管理范围大,机构相应设置较多,分工明确且功能齐全;而地方管理范围随之递减,机构设置应相对较少,结构应比较简单。
    ①夏建中:《城市社区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变革及其主要原因——建造新的城市社会管理和控制的模式》,《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71页。
    ②李秀琴、王金华著:《当代中国基层政权建设》,中国社会社科出版社1995年,第235页;浦兴祖:《特大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何海兵:《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刍议》,《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唐忠新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98页。
    ①孙立平:《理论与实践的张力》,第三届“上海市社区发展论坛”发言稿2003年。
    ②王鲁沛、马恩兵:《撤消街道办事处强化社区自治职能——南京市白下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唯实》2003年第2期;张明巍:《一场静悄悄的实验:撤销“街道”建立社区中心》,《社区》2002年第11期;《南京市淮海路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做法和主要经验》,http://tgs.ndrc.gov.cn。
    ①《北京市海淀区鲁谷社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情况》,http://www.sdpc.gov.cn。
    ②《青岛市南区江苏路街道办事处改革“试水”》,http://www.dzwwwv.com/dazhongribao/dazhongxianyu;《公共服务委员会打造社区建设新模式》,《社区》2005年第9期(上);李希武:《青岛:率先启动城市街道管理新体制》,http://club.dzwww.com。
    ①[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41页。
    ②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①[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著,谭功荣、刘霞译:《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00页。
    ②此处笔者借用任晓在《中国行政改革》一书中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调整。具体可详见:任晓著:《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18页。
    ③[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29页。
    ④[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译者序言第6页。
    ①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30-31页。
    ②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23页,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集体研究成果。
    ①[美]海尔·G·瑞尼著,王孙禺、达飞译,《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322页。
    ②于立志:《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演变》,《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年第6期,第63-64页。
    ③尹钢、梁丽芝著:《行政组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④曾繁正等编译:《行政组织管理学》,红旗出版社1998年,第92页。
    ⑤[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桑强、高杰英译:《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4页。
    ⑥[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⑦[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10页。
    ⑧[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桑强、高杰英译:《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⑨[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桑强、高杰英译:《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8页。
    ①[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桑强、高杰英译:《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②现在一些大城市街道体制改革中,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沈阳、成都等地,将街道办事处的招商引资、经济服务、税收等职能剥离,着力突出和加强街道办事处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③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30-31页。
    ④[美]安东尼·唐斯著,郭晓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2-63页。
    ①[美]安东尼·唐斯著,郭晓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62页。
    ②[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69页。
    ③此处笔者参考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陈伟东教授的研究成果。
    ④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66页。
    ①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第61-66页。
    ②[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38页。
    ③曾繁正等编译:《行政组织管理学》,红旗出版社1998年,第88页。
    ④曾繁正等编译:《行政组织管理学》,红旗出版社1998年,第88页。
    ⑤[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①周林:《公共服务站“变脸”,沉到社区打品牌》,《社区》2009年第7期(上),第24页。
    ②[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50页。
    ③张岳:《“网格管理”考验“社区管家”》,《社区》,2009年第7期(上),第30-31页.
    ④[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⑤张岳:《“网格管理”考验“社区管家”》,《社区》,2009年第7期(上),第30-31页。
    ①[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②[美]迈克尔·哈默、詹姆斯·钱皮著,胡毓源、徐荻洲、周敦仁译:《改革公司——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70页。
    ③冯骞、段尧清:《城市社区信息化的信息整合机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第351页。
    ①唐闻捷:《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探微》,《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第159页。
    ②温来成:《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与政府预算管理创新》,《财贸经济》2011年第9期,第27-33页。
    ①Perri.6 (1997).Holistic Government.London:Demos转引自:曾凡军,王宝成:《我国政府预算的碎片化现状及其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理论月刊》2010年第9期,第60-62页。
    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1号。
    ①《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1号。
    ②晋璟瑶、林坚、杨春志、高志强、周琴丹:《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供给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第95-100页。
    ①[美]彼得·德鲁克著,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页。
    ②正是因为强调人类稳定联系与和谐相处的关系,使社区概念与共同体概念一致起来,进而极大地扩大了社区概念(共同体概念)的适用范围。在全球化、市场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社会转型是一种全球性现象,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都面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诸如社会断裂、种族歧视、武装冲突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社区概念(共同体概念)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德鲁克基金会出版了《未来的社区》一书,提出按照共同体理念(社区理念)来解决全球性社会转型所面对的社会问题,在工作场所创建社区(企业社区、学校社区、居住区社区等)、在网络平台创建虚拟社区、在国际舞台上建立全球化社区,也就是说,按照自愿、包容、奉献、沟通、开放的理念来建立21世纪新型的人类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政府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实质就是以社区理念(共同体理念)来处理国内关系和国际关系。
    ③[美]吉福德·平肖:《在工作场所创建社区》,史蒂芬·科维:《理想社区》,转引自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16、49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孙相东译:《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第83页。
    ③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4页。
    ④[美]马格丽特·惠特利、梅隆·凯尔纳-罗杰斯:《社区的矛盾与希望》,转引自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7页。
    ⑤[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①[美]彼得·德鲁克:《城市文明化》,转引自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论,第2、3、4页。
    ②[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页。
    ③[英]齐格蒙特·鲍曼、欧阳景根译:《共同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页,转引自杨建华、姜方炳:《“共同体的重构”:对城市社会“终极实在”的追寻——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建设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0第10期。
    ④[德]费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和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2-53页。
    ⑤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页。
    ⑥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页。
    ①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页。
    ②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4页。
    ③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4页。
    ④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34页。
    ⑤转引自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5页。
    ①[美]彼得·德鲁克著,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2页。
    ②[美]马歇尔·戈德斯密斯:《全球化通讯与社区的选择》,转引自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6、97、98页。
    ①[美]彼得·德鲁克:《城市文明化》,转引自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论,第6页。
    ②[美]彼得·德鲁克著,张星岩译:《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72页。
    ③转引自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45页。
    ④[美]史蒂芬·科维:《理想社区》,转引自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①[美]马格丽特·惠特利、梅隆·凯尔纳-罗杰斯:《社区的矛盾与希望》,转引自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3页。
    ②[美]弗朗西斯·赫塞尔本、马歇尔·戈德斯密斯、理查德·贝克哈德、理查德·舒伯特:《关于未来》,转引自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导论,第9页。
    ③[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88页。
    ④邓正来、[英]L.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导论”。
    ①[美]彼得·德鲁克著,张星岩译:《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175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第82页。
    ③转引自[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78页。
    ④[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75页。
    ⑤[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77页。
    ⑥[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80页。
    ①转引自[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280页。
    ②[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281页。
    ③转引自[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281页。
    ④[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第274283页。
    ①“低组织化”从本质内涵上讲,类似于吴彤所谓的“被组织”状态,这种组织形式在运行过程中,其效率和组织适应性都比较差(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页);这种形态如同“一袋各不相干的马铃薯”,尽管马铃薯都被装进了同一个袋子,但马铃薯之间都是单个个体,彼此间缺乏互动和合作。
    ②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第64-73页。
    ③张静著:《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6页。
    ④张静著:《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①[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23、238页。
    ①[美]彼得·德鲁克著,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②案例来源:《楚天金报》,2010年12月7日,第7版。
    ①[美]彼得·德鲁克著,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①2000年,费孝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的发言。
    ②冯钢:《整合与链合——法人社团在当代社区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8页。
    ①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4页。
    ②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第4页。
    ③[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下),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34页。
    ④陶传进:《民间组织的发育与社会重建》,转引自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32页。
    ⑤费孝通:《历史·现实·理论—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上海,2002年4月12-13日),会议资料汇编,第10页。
    ①丁超:《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想》,《中国方域》2001年第6期,第20-21页。
    ②冯钢:《整合与链合——法人社团在当代社区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9页。
    ③陶传进:《民间组织的发育与社会重建》,转引自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39-240页。
    ④朱健刚:《城市社区建设:在实践中反思理论》,《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第73页。
    ①转引自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33页。
    ②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188页。
    ③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188页。
    ④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第188-189页。
    ⑤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在上海红会召开“红十字能力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2010年5月9日。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2000年,第84-85页。
    ②案例来源:2004年6月24日,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研究生吴猛、李年锦、李炜、余坤明、张鸣宇、姚亮采访了来访的社区志愿者组织——社区参与行动小组负责人宋庆华女士,宋庆华女士讲述了她与聊天小组的故事。
    ①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页。
    ②[法]埃米尔·涂尔干著,渠东译:《社会分工论》,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134页。
    ③[法]玛丽-克劳德·斯莫茨:《治理在国际关系中的正确运用》,《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9年第2期,转引自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2页。
    ④[美]安东尼·唐斯著,郭晓聪等译:《官僚制内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0页。
    ⑤转引自维舟:《网络让人更孤独》,《广州日报》2008年8月30日,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92054/.
    ⑥维舟:《网络让人更孤独》,《广州日报》2008年8月30日,http://book.douban.com/review/1492054/.
    ①胡仙芝、罗林:《社会组织化与社区治理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1期,第36-41页。
    ②[英]格里斯托克:《作为理论的治理:五个论点》,《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98年第3期,转引自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7页。
    ③杨建华等著:《分化与整合——一项以浙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63-468页。
    ④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291页。
    ⑤邹平林:《道德滑坡还是范式转换?——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境及其出路》,《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2期,第144页。
    ⑥我国在社区治理结构中,社区党组织是社区组织的领导核心,为实现执政和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嵌入”到各种组织和权利关系中,以凸显其权威和领导地位。现实情况是,大多数地方的社区组织体系设置中,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实施交叉任职。这种制度设计的好处是可以避免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居委会之间形成竞争与排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交叉任职”可减少工作人员规模,节约工资、福利等成本。
    ①张静著:《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3页。
    ②张静著:《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③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2010]27号。
    ④张五常著:《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128-129页。
    ①张静著:《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②张静著:《法团主义——及其与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4页。
    ③张五常著:《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2009年,第128-129页。
    ④[德]马克思·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4、56页。
    ①[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99页。
    ②张康之:《论组织变革的困境与出路》,《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9期,第37页。
    ③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4-7页。
    ①丁元竹:《促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08年第3期,第24-26页。
    ②[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4-50页。
    ③冯钢著:《转型及其治理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65页。
    ①[意]加塔诺·莫斯卡著、贾鹤鹏译:《统治阶级<政治科学原理>》,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559页。
    ② Salamon·Lester M:Paetners in public service: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government relations.In Walter W.Powell,ed.The Nonprofit Sector.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转引自崔开华等著:《组织的社会责任》,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9页。
    ③[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等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59——263页。
    ①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中国社区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第56-60页。
    ②Louis Miniclier."Community development defined".The communitv development reviewof I. C. A..12 (19561) 3,转引自李慧凤、蔡旭昶:《“共同体”概念的演变、应用与公民社会》,《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第25页。
    ③侯玉兰著:《城市社区发展国家比较研究》,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6页。
    ④徐震著:《社区发展——方法与研究》,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5年,第28页。
    ①侯玉兰著:《城市社区发展国家比较研究》,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②[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桑强、高杰英译:《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39页。
    ③[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4页。
    ④[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⑤为解决政府危机,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公共行政改革的浪潮,“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成为当时表现,改革的核心在于促使政府的角色转换,即从“划桨”变为“掌舵”。改革的主要内容为三个方面:社会、市场管理与政府职能的优化;社会力量的利用和公共服务社会化;政府部门内部的管理体制改革。参见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第30-37。同时,学者们的研究也从根本上推动了这一全球性的运动。欧文·休化斯的《公共管理导论》、盖伊·彼得斯的《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戴维·奥斯本等人的《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萨瓦斯的《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波利特的《管理主义和公共服务》、登哈特夫妇的《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等等著作,全面对政府改革、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机制进行了介绍,重点表达了在行政力量之外,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社会机制的资源和优势,建立多元合作互动格局,创新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方式与技术的思想和追求。
    ① Lester·M·Salamon,and Odus-V-Elliot·Tools of Government:A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②[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3页。
    ③ Lester-M-Salamon,and Odus-V-Elliot-Tools of Government:A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④ Rhodes R.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转引自何精华:《府际合作治理:生成逻辑、理论涵义与政策工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第46页。
    ⑤[美]E.S.萨瓦斯著,周志忍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9页。
    ⑥ Lester·M·Salamon,and Odus-V-Elliot-Tools of Government:A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⑦ S. Linder, and B. Guy Peters,'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Instrument', Policy Current,1992, Vol.2, No.2.
    ⑧ Lester M. Salamon, and Odus V. Elliot, 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p.21
    ⑨陈振明:《政府工具研究与政府管理方式改进——论作为公共管理学新分支的政府工具研究的兴起、主题和意义》,《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第46页。
    ①[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②[美]莱斯特·M.萨拉蒙、李婧译、孙迎春审校:《新政府治理与公共行为的工具: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1期,第100-106页。
    ③Robert Nisbet,Power and Community,2d 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pp109转引自褚松燕著:《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③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5-43页。
    ①L.Salamon,H.Anheier,R.List,S.Toepler,nd S.Sokolowski,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Civil Society Studies,1999,pp.3-4转引自[美]马秋莎:《全球化、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开放时代》2006年第2期,第121页。
    ②[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82页。
    ③DavidLewis,TheMangermentofNon-GovernmentalDevelopmentOrganizations-AnIntroduction,Routledge:London and New York,2001,pp68转引自褚松燕著:《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第44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3、73页。
    ⑤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第64页。
    ①[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页。
    ②[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41页。
    ③孔娜娜、张大维:《美国是这样开展社区建设的》,《社区》2007年第8期,第30页:杨力伟:《从社区发展组织看社会资本》,《开放时代》2004年第2期,第120-129页。
    ④[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41-242页。
    ⑤[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谭静编译:《非营利部门的崛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第57页。
    ⑥侯玉兰:《非营利组织:美国社区建设的主力军——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调查与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第13页。
    ①刘春湘、李自如:《国外非营利组织研究述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第584页。
    ②侯玉兰、唐忠新主编:《社区志愿服务理论与实务》,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22页。
    ③孔娜娜、张大维:《美国是这样开展社区建设的》,《社区》2007年第8期,第30页。
    ④[美]彼得·德鲁克著,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⑤其中每一个志愿服务领域中,又包括很多具体的服务小项。具体可参考刘澎:《当代美国宗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江汛清:《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⑥[美]彼得·德鲁克著,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4页。
    ⑦陈泽水:《美国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与思考》,《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4-25。
    ⑧孔娜娜、张大维:《美国是这样开展社区建设的》,《社区》2007年第8期,第31页;谢芳:《美国社区中的志愿服务》,《社会》2003年第1期,第57-59。
    ⑨陈泽水:《美国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与思考》,《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4-25。
    ①陈泽水:《美国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与思考》,《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4-25。
    ②陈泽水:《美国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与思考》,《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第24-25。
    ③侯俊生、陈钟林编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213-239页。
    ④陈伟东著:《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⑤陈伟东著:《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136页。
    ①侯俊生、陈钟林编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213-239页。
    ②来源:John Smalley文,李关云译:《社会企业:英国“困顿社区”重生的新推手》;朱明:《社会企业:英国社会发展的第三动力》,《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第1期。
    ①《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
    ①现有的社区建设模式主要有上海模式、沈阳模式、青岛模式、江汉模式、盐田模式等。
    ②王赣愚:《中央与地方》,《东方杂志》1938年第35卷。
    ③何艳玲著:《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第162页。
    ④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载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论文集2001年,第14-23页。
    ①徐永祥著:《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1-72页。
    ②所谓“亚社区”是指内在价值被严重低估、社会角色不清、社会功能萎缩、社会机制发育不良、居民参与程度较低、单一行政化了的社区。徐永祥著:《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1-72页。
    ③[加拿大]理查德·延德尔等著,于秀明译:《加拿大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66-367页;转引自丁元竹著:《社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47页。
    ④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中国社区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第56-60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2007年10月15日。
    ①康晓光著:《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43页。
    ② Joel S.Migdal.Atul Kohli.and Vivienne Shue,eds.,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Camb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转引自王巍著:《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53页。
    ③[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349页。
    ④[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 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5页。
    ①[美]E.S.萨瓦斯著,周志忍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6页。
    ②汪锦军:《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三种模式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0期,第77-80页。
    ③汪锦军:《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三种模式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0期,第77-80页。
    ①[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2页。
    ②[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5页。
    ③[美]查尔斯·T·葛德塞尔著,张怡译:《为官僚制正名——一场公共行政的辩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14页。
    ④该假设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集体讨论成果。
    ①江明修著:《第三部门经营策略与社会参与》,台北智胜文化1999年,第215267页;转引自虞维华:《从“志愿失灵”到危机:萨拉蒙非营利组织研究疏议》,《行政论坛》2006年第2期,第95页。
    ②王名、贾西津:《中国非营利组织:定义、发展与政策建议》,来源于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0)》,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3-274。
    ③传统双重管理体制对于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造成了一系列困难:“1.资产标准过高,导致大量现存的非营利组织无法通过民政部注册,或者不惜以不法行为谋求通过资格审查;2.双重管理主体,导致社团注册手续复杂,进展缓慢;3.找“婆家”难。目前,正值机构改革时期,很多政府机关自顾不暇,不愿再去接管社团,使本部门行政开支增加;4.双重领导,部门之间分工不够明确,致使社团难以有效地开展活动;5.部分“业务主管单位”对社团领导过细,使社团几乎丧失自主权。”具体详见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分析》,《学会月刊》2004年第6期,第33-36页。
    ④邹文开、唐政秋、张苏辉:《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途径和方式研究》,来源于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编写:《社区居民自治与社会组织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
    ①[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56页。
    ②杨清英、张连民:《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的途径和方式——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来源于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编写:《社区居民自治与社会组织创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第208页。
    ①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70页。
    ②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370页。
    ③邓国胜著:《非盈利组织评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4页。
    ④根据统计:我国现在推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政策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一村一大学生计划”、“一社区一大学生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基层选调生”、“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优惠”等等。
    ⑤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世界》2000年第1期,第120页。
    ⑥[美]詹姆斯·汤普森著,敬又嘉译:《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172页。
    ⑦贾西津:《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第50页。
    ①严志兰:《论城市中社区参与的功能及其实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2期,第25-26页。
    ②徐永祥著:《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37页。
    ③苏捷:《实现社区治理必须让居民走到台前》,《社区》2009年第2期(上),第44页。
    ④[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著,张文红译:《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174页。
    ⑤[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桑强、高杰英译:《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58页。
    ⑥李建斌、李寒:《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参与不足:困境与突破》,《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第33-35页。
    ⑦ Fischer,C.Networks and Places. NewYork,1997,转引自谭英:《社区感情、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3期,第13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84页。
    ②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社会》2005年第5期,第92页。
    ③刘效敬、王义:《社区居民政治参与“路径依赖”现象的成因及消解对策》,《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第13-14。
    ④关于对影响因素的介绍,笔者借鉴了托马斯·海贝勒的观点,[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著,张文红译:《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第209页。
    ⑤杨荣研究指出:“对社区成员来说,能否有机会参与社区事务的关键在于是否得到了社区管理机构的邀请和社区工作人员的赏识、认可。”杨荣:《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探索》2003年第1期,第57页。
    ⑥社区低收入群体被动参与,是希望能从社区居委会那里获得信任和认同,以期获得政府给予的各种救助和帮扶。
    ⑦[法]让·雅克·卢梭著,徐强编译:《社会契约论》,九州出版社2007年,第209页。
    ⑧陈振明:《强化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对策思考》,《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第32页。
    ①周永康:《社会控制与社会自主的博弈与互动:论社区参与》,《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101页。
    ②[美]戈兰·海登:《公共社会、社会资本和发展:对一种复话语的剖析》,来源于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105页。
    ③该假设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集体讨论成果。
    ④[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王晓涛、吴志华、项继权译:《难以抉择》,华夏出版社1989年,第95页。
    ⑤《费孝通文集》第16卷,群言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⑥笔者此处借用马西恒的观点。马西恒:《社区治理框架中的居民参与问题:一项反思性的考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66页。
    ①[英]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3页。
    ②[英]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04页。
    ③叶敬忠、张雪梅、史丽文:《论参与式社区发展规划》,《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期,第45-51页。
    ④吴瑜:《试论社区治理中的社区互动与社区参与》,《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第50页。
    ⑤师曾志、杨伯叙:《近年来我国网络媒介事件中公民性的体现与意义》,来源于高丙中、袁瑞军主编:《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62页。
    ①《广东出台方案给社会组织放权》,《半岛都市报》,2011年11月24日。
    ②戴蕾蕾:《广东社会组织将可直接登记政府培育社会模式成型》,《法治周末》,2011年11月30日。
    ③具体详见许芸:《从政府包办到政府购买——中国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新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第101-105页。
    ④具体详见何晓玲、欧阳小珍:《一次社区参与和共驻共建成功实践的背后》,《社区》2009年第7期(上),第11-13页。
    ⑤[美]保罗·斯特里滕:《非政府组织与发展》,来源于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337-340页。
    ⑥George B.Richards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Econmic Journal.1972,82.p883-896.
    ①侯俊生、陈钟林编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②丁元竹著:《社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9页。
    ①来源:中共长沙市开福区委员会办公室、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10年社区管理社会化工作的实施要点》,开办发[2010]15号。
    ①陈伟东、孔娜娜、卢爱国:《政府行动与社会行动衔接:中国社区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第60页。
    ①[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45页。
    ②来源:《长沙市开福区社区管理社会化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部分摘录。
    ①魏红英:《政府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的几个关键问题探讨》,《太平洋学报》2006年第9期,第60页。
    ②金耀基:《从全球化与现代化看中国NGO的发展》,来源于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页。
    ③来源:凌勤杰在开福区社区管理社会化工作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积极探索实践创新管理模式开创社区管理社会化工作新局面》,2010年4月8口。
    ④来源:中共长沙市开福区委员会办公室、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开福区社区管理社会化扶持奖励办法》,开办发[2010]16号。
    ①[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李梅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505-507页。
    ②[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李梅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515页。
    ①资料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满春街“都市田园”调研访谈记录。
    ②[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①满春街小夹社区2006年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时,有位居民代表提出的一个建议。
    ②一开始,有居民建议协会名字叫“花卉协会”;但有居民反对,认为该名字不能反映社区绿化特色,嘈杂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拥有一片田园风光不是大家的愿望吗,叫“都市田园”挺好的。后来,街道办事处张主任采取了居民建议,“都市田园”成为该组织的最终称谓。
    ③[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22页。
    ①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社会》2005年第5期,第93页。
    ②夏学銮:《社区发展的理念探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第53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9页。
    ④公办民营:主要是指政府与社区社会组织的一种合作形式,主要是一种服务上的外包。“即原本由政府设置专门机构去提供的社会服务,基于经费、人力、绩效上的考虑,转而由政府提供硬件等相关设施及经费,与社会组织合作,交由它们来经营运作,政府主管单位负监督之职。在公民民营中,政府的角色仍十分强势,转移的只是提供服务的部分,而非政府责任。”参见汪锦军:《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三种模式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0期,第78页。
    ①[加拿大]理查德·延德尔等著,于秀明译:《加拿大地方政府》,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7页。
    ②资料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调研资料、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西桥社区自助物业服务材料。
    ①陈伟东等:《我国老城区物业服务的模式选择——基于武汉市江汉区老城区物业服务的调查与分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12期,第125页。
    ②陈伟东等:《我国老城区物业服务的模式选择——基于武汉市江汉区老城区物业服务的调查与分析》,《江汉论坛》2008年第12期,第125页。
    ③资源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调研数据。
    ①[英]约翰·密尔著,许宝骙译:《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19页。
    ②《老旧小区、居民能不能自管物业》,《社区物业公司七年走出一条新路》,《我们自己的“物管服务中心”》,《老小区自我服务要对准居民“胃口”》,《社区》2009年第10期(上),第8-13页。
    ①转引自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社会》2005年第5期,第81页。
    ①王亮:《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求实》2006年第9期,第48页。
    ②[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7页。
    ③[美]莱斯特·M.萨拉著,贾西津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9-10页。
    ①张英洪著:《农民权利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第37页。
    ②傅允生:《资源约束变动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发展——基于广义资源视域与资源配置力的考察》,《学术月刊》2007年第11期,第57页。
    ①陈伟东、孔娜娜:《社区分类管理:城乡比较与城乡统筹》,《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第66页。
    ②高鉴国主编:《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社区供给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页。
    ③李华著:《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财政制度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2页。
    ④胡洪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对比研究》,《中南财政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17页。
    ①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陈锡文:《新形势下推进农村发展重大意义》,《中国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8年。
    ②[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1页。
    ③张洪:《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中效率与公平的权衡》,《财会研究》2007年第5期,第10页。
    ①丁煌:《西方行政学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10页。
    ②[美]威廉·K.弗兰克纳著,黄伟合、包连宗、马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3页。
    ④[美]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85页。
    ⑤[美]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第192页。
    ⑥A. Walker, Social Planning:A Strategy for Socialist Welfare.Great Britain:Basil Blackwell,1984,pp.38-40转引自甘炳光等编著:《社区工作技巧》,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⑥孙君恒:《分配正义的两种当代模式——罗尔斯的公平论与诺齐克的权利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第27页。
    ⑦陈燕:《公平与效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7年10月15日。
    ③《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
    ④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⑤王金华:《建立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乡镇论坛》2009年第5期,第9页。
    ⑥王金华:《寻求新的支点建设和谐社区》,《红旗文稿》2008年第22期,第21页。
    ①参考詹成付主编:《加强改进社区服务工作读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年;《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讲义》,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两本书中有关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内容而整理。
    ②徐勇:《“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兼论乡镇体制改革的走向》,《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第65页。
    ③《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4号。
    ④[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56页。
    ⑤民政部:《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民函[2007]79号,2007年3月29口。
    ①例如:中央部门主导下的文化、科技、卫生的“三下乡”、对口支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等等。
    ②中央组织部、宣传部等13部门:《关于在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民发[2006]31号,2006年2月20日。
    ①林燕:《农村社区互助服务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36卷,第15729页。
    ②王伶、黄珊:《资源配置与城乡统筹发展》,《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62页。
    ③[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德著,萧琛译:《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④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促进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整体提升》,《乡镇论坛》2010年第11期,第10页。
    ⑤黎熙元主编:《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6页。
    ①黎熙元主编:《现代社区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56-159页。
    ②[以色列]阿耶·L·希尔曼著,王国华译:《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47页。
    ③徐漭、徐越倩、许彬著:《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④笔者根据重庆市农村社区建设考察报告整理。详见:《重庆赴宁波、苏州、南京农村社区建设学习考察报告》,http://jmz.cq.gov.cn。
    ①王金华:《建立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乡镇论坛》2009年第5期,第9页。
    ②李学斌:《农村的社区建设与城市有何不同》,《乡镇论坛》2008年第3期,第22-24页。
    ③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实施单元是街道,建设指标一般规模是按街道平均35000人(全国现有平均规模)计算;社区服务站的实施单元是社区,建设指标一般规模按社区平均7000人(全国现有平均规模)计算。
    ④资料显示:江苏省仪征市土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服务人员150余人,服务范围为周边5个行政村118个村民小组,服务农户约4280户13905人;江苏省扬州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一般建在千人以上的大村,建筑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服务周边村庄人口5000人以上;山东省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周边村庄一般也在5000人以上。
    ①[美]罗纳德·J.奥克森著,万鹏飞译:《治理地方公共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译者序第5页。
    ②[美]罗纳德·J.奥克森著,万鹏飞译:《治理地方公共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译者序第5页。
    ③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10届博士论文。
    ①该观点,借用了高鉴国的研究。高鉴国主编:《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社区供给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②高鉴国主编:《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社区供给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③韩俊、张要杰:《集体经济、公共服务与村庄治理——太仓市村级集体经济及其治理调查报告》,《中州学刊》2008年第5期,第10-12页。
    ④资料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①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聚焦中国公共服务体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25页。
    ②蒋礼文、文晓波:《东、中、西部实地农民生存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以16省、市、自治区农调队公布的调查报告为例》,《特区经济》2007年第4期,第138页。
    ③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第119页。
    ④[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②[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页。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4页。
    ④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2-264。
    ⑤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91页。
    ②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71页。
    ③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41页。
    ④[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0页。
    ①吕维平:《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模式探讨》,《城市问题》2007年第5期,第57页。
    ②吕维平:《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模式探讨》,《城市问题》2007年第5期,第59页。
    ③《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农民的社会保障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课题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卷调查资料,2006(2)-(3),转引自吕维平:《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模式探讨》,《城市问题》2007年第5期,第59页。
    ④吕维平:《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模式探讨》,《城市问题》2007年第5期,第57页。
    ⑤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9-10页。
    ⑥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第516页。
    ①故事来源:笔者根据宁波市江东区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的访谈记录整理。
    ②故事来源:笔者根据宁波市江东区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的访谈记录整理。
    ③故事来源:叶继红:《从生产、生活和交往看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第107页。
    ④[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3页。
    ①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90页。
    ②童星等著:《交往、适应于融合:一项关于流动农民与失地农民的比较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10年,第232页。
    ③[美]格罗弗·斯塔林著,陈宪等译:《公共部门管理》,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第145页。
    ①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0页。
    ②张士斌:《衔接与协调: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的转换》,《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①故事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87页。
    ③颜鹏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第35页。
    ①[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14页。
    ③[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2页。
    ④孙璐:《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第87页。
    ①故事来源:笔者根据在宁波市江东区失地农民集中安置社区调研资料整理。
    ②鲁可荣、朱启臻:《农村社区精英的发展创新及动力分析——以北京、安徽三个农村社区发展为例》,《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第24页。
    ③[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101-131页。
    ①鲁可荣、朱启臻:《农村社区精英的发展创新及动力分析——以北京、安徽三个农村社区发展为例》,《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②[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55页。
    ③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233页。
    ④王绍光、何建宇:《中国的社区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浙江学刊》2004年第6期,第75页。
    ⑤[美]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等译:《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7页。
    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内源发展——质量方面和战略因素》,转引自任晓著:《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93页。
    ②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第101页。
    ①笔者根据与社区居委会干部的实际访谈记录而整理。
    ②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著:《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路》,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69-73页。
    ③俞可平:《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和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1期。
    ④朱力著:《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页。
    ⑤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①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第001版。
    ②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著:《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7-68页。
    ①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第001版。
    ②郭巍青:《难以消除的歧视: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描述》,《南方都市报》2010年5月3日(A15)。
    ③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第60页。
    ①福兰克·帕金:《马克思主义与阶级理论》,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79年,第11-13页,转引自李强著:《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第9页。
    ②陈占江:《新生代民工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塑》,《长白学刊》2007年第6期,第98-100页。
    ③刘志强:《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外紧张关系》,《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4期,第43页。
    ④陈占江:《新生代民工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塑》,《长白学刊》2007年第6期,第98-100页。
    ⑤李强著:《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第116页。
    ⑥[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译:《认同的力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⑦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第183页。
    ⑧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①《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
    ②刘小年著:《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主体的视角》,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3页。
    ③李强著:《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第107页。
    ④邓圩:《户籍改革新突破——广东农民工,积分可以转户口》,《人民日报》2010年6月8日,第014版。
    ①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第61页。
    ②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第64页。
    ③关信平、刘建娥:《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3期,第3页。
    ④《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
    ⑤库少雄编著:《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31-232页;徐永祥主编:《社区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17页。
    ① Taylor M. Communities in partnership:Developing a Strategic Voice [J]. Social Policy and Society,2006,5 (2)转引自关信平、刘建娥:《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3期,第3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60页。
    ③转引自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第85页。
    ④ Wievior.Ka.Michef:《The making of differernces 》 Inteinational Sociology.2004,19:46;转引自周利敏:《镶嵌于自主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非正式途径》,《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3期,第10861页。
    ①甘炳光等编著:《社区工作技巧》,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29页。
    ②P.Baldock,Community Work and Social Work.London & Boston:Rontledge & Kegan Paul,1974,PP.70-73转引自甘炳光等编著:《社区工作技巧》,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5页。
    ①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②彭华民:《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第158页。
    ③李友梅、肖 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第17页。
    ①徐中振、李友梅著:《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康乐工程”与上海社区实践模式个案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82页。
    ②[德]弗兰茨-克萨维尔·考夫曼著,王学东译:《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4页。
    ③甘炳光等编著:《社区工作技巧》,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4卷,第239-240页。
    ①杨菁:《丁学良:应让民众主动参与社会管理》,《时代周报》,2012年2月8日。
    [1][澳]欧文·E·休斯著,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爱尔兰]瑞雪·墨菲著,黄涛、王静译:《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德]费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和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德]弗兰茨-克萨维尔·考夫曼著,王学东译:《社会福利国家面临的挑战》,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5][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中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版。
    [6][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合法性危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德]康保锐Berthold Kuhn著,隋学礼译校:《市场与国家之间的发展政策:公民社会组织的可能性与界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9][德]马克思·韦伯著,顾忠华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著,张文红译:《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
    [11][法]H.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2][法]皮埃尔·卡蓝默等著,胡洪庆译:《心系国家改革:公共管理建构模式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神2004年版。
    [13][法]让-马克·夸克著,佟心平等译:《合法性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4][法]让·雅克·卢梭著,徐强编译:《社会契约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15][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6][加拿大]理查德·延德尔等著,于秀明译:《加拿大地方政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美]安东尼·奥罗姆著,张华青等译:《政治社会学导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8][美]安东尼·唐斯著,郭晓聪等译:《官僚制内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9][美]埃里克·A·诺德林格著,孙荣飞等译:《民主国家的自主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社2010年版。
    [20][美]B·盖伊.彼得斯著,吴爱明、夏宏图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美]彼得·德鲁克著,徐大建译:《社会的管理》,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2][美]彼得·德鲁克著,张星岩译:《后资本主义社会》,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23][美]彼得·斯坦、约翰·香德著,王献平译:《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4][美]保罗·诺克斯、史蒂文·平奇著,柴彦威、张景秋译:《城市社会地理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25][美]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德著,萧琛译:《经济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26][美]查尔斯·T·葛德塞尔著,张怡译:《为官僚制正名——一场公共行政的辩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7][美]查尔斯·沃尔夫著:《市场或政府》,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版。
    [28][美]德鲁克基金会主编:《未来的社区》,上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9][美]戴维·奥斯本、彼德·普拉斯特里克著,谭功荣、刘霞译:《摒弃官僚制:政府再造的五项战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著,周敦仁译:《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31][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32][美]道格拉斯·C.诺思著,陈郁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
    [33][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4][美]E.S.萨瓦斯著,周志忍译:《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美]弗兰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泽:《国家建构——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6][美]格罗弗·斯塔林著,陈宪等译:《公共部门管理》,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37][美]海尔·G·瑞尼著,王孙禺、达飞译,《理解和管理公共组织》,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8][美]华尔德著,龚下夏译:《共产主义社会的新传统主义》,英国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3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著,曹沛霖等译:《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和1997年版。
    [40][美]克莱·舍基著,胡泳、沈满琳译:《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1][美]杰里米·里夫金著,王寅通等译:《工作的终结——后市场时代的来临》,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42][美]李·G鲍曼、特伦斯·E·迪尔著,桑强、高杰英译:《组织重构——艺术、选择及领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3][美]李侃如著,胡国成、赵梅译:《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美]罗纳德·J.奥克森著,万鹏飞译:《治理地方公共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贾西津、魏玉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46][美]莱斯特·M.萨拉蒙、S.沃加斯·索可罗斯基等著,陈一梅等译:《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国际指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田凯译:《公共服务中的伙伴关系——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48][美]刘易斯·科塞著,孙立平译:《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49][美]迈克尔·L.瓦休等著,刘铮等泽:《组织行为与公共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毛寿龙、李梅译:《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51][美]曼纽尔·卡斯特著,夏铸九、黄丽玲等译:《认同的力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52][美]曼瑟尔·奥尔森著,陈郁等译:《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53][美]尼古拉斯·亨利著,张昕等译:《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4][美]0.C.麦克斯·怀特著,吴琼译:《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5][美]桥森纳·特纳著,吴曲辉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6][美]乔治·斯蒂娜、约翰·斯蒂娜著:《企业、政府与社会》,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57][美]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著,王晓涛、吴志华、项继权译:《难以抉择》,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9][美]特里·L.库珀著,张秀琴译:《行政伦理学:实现政府责任的途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0][美]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王诚等译:《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61][美]W.E.哈拉尔著,冯韵文、黄育馥译:《新资本主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62][美]威廉·K.弗兰克纳著,黄伟合、包连宗、马莉译:《善的求索:道德哲学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3][美]威廉·富特·怀特著,黄育馥译:《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64][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著,毛寿龙译:《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65][美]西达·斯考切波著,何俊志等译:《国家与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66][美]西摩·马丁·李普塞特著,张绍宗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7][美]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正义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8][美]约翰·罗尔斯著,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69][美]詹姆斯W费斯勒等著:《行政过程的政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0][美]詹姆斯·汤普森著,敬又嘉译:《行动中的组织——行政理论的社会科学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1][美]詹姆斯·C.斯科特著,王晓毅译:《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72][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著,任晓等译:《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3][英]安东尼·吉登斯著,孙相东译:《第三条道路及其批评》,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
    [7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泽:《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7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6][英]戴维·毕瑟姆著,韩志明、张毅译:《官僚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7][英]罗伯特·D·帕特南著,王列、赖海榕译:《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8][英]马汀·奇达夫、蔡文彬著,王凤彬、朱超威等译,《社会网络与组织》,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9][英]玛格丽特·梅著:《业务流程管理——网络环境下的战略整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80][英]诺斯古德·帕金森著,陈休征译:《官僚病:帕金森定律》,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2年版。
    [81][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英]约翰·密尔著,许宝骙骥译:《论自由》,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83][以色列]阿耶·L·希尔曼著,王国华译:《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政府的责任与局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
    [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6]《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87]《费孝通文集》,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
    [88]卜长莉等著:《社区冲突与社区建设——东北城市社区矛盾问题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89]白杰著:《街道办事处权力运作逻辑——对宣南的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版。
    [90]陈干全著:《公共服务民营化及其政府管理研究》,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1]陈漭、徐越倩、许彬著:《社区公共事业管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92]陈伟东著:《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93]陈伟东等著:《中国和谐社区——江汉模式》,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年版。
    [94]陈锡文著:《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版。
    [95]陈燕:《公平与效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96]陈甬军、景普秋、陈爱民著:《中国城市化道路新路》,上海: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7]曹锦清、张乐天、陈中亚著:《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版。
    [98]崔开华等著:《组织的社会责任》,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39页版。
    [99]褚松燕著:《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00]丁煌:《西方行政学说》,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1]丁茂战主编:《我国政府社会治理制度改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102]丁茂战主编:《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版。
    [103]丁元竹著:《社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04]邓国胜著:《非营利组织评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05]邓正来、[英]L.C.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06]邓正来著:《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07]冯钢著:《转型及其治理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8]冯钢著:《转型社会及其治理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09]高丙中、袁瑞军主编:《中国公民社会发展蓝皮书2008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0]高鉴国主编:《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社区供给机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1]范丽珠主编:《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NGO)》,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12]费孝通:《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114]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编:《转型中的政府:上海浦东新区政府体制创新报告》,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2002年版。
    [115]郭强主编:《中国社区建设报告2007》,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
    [116]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上海初期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17]龚维斌等著:《中外社会保障体制比较》,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18]桂勇著:《邻里空间:城市基层的行动、组织与互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119]何包刚、郎友兴著:《寻找民主与权威的平衡》,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20]何艳玲著:《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121]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22]侯俊生、陈钟林编著:《发达国家与地区社区发展经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123]侯玉兰:《城市社区发展国家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
    [124]侯玉兰、唐忠新主编:《社区志愿服务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125]贺雪峰著:《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6]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27]句华著:《公共服务中的市场机制——理论、方式和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28]江明修著:《第三部门经营策略与社会参与》,台北:智胜文化1999年版。
    [129]江汛清著:《与世界同行——全球化下的志愿服务》,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0]贾西津主编:《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31]库少雄编著:《社会工作实务》,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32]康晓光著:《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33]卢现祥主编:《新制度经济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3]刘传江、程建林、董延芳著:《中国第二代农民工研究》,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34]刘厚金著:《我国政府转型中的公共服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35]刘澎著:《当代美国宗教》,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36]刘小年著:《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研究——主体的视角》,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37]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政府间财政分工及分工方式》,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
    [138]李国良著:《流程制胜——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版。
    [139]李华著:《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财政制度创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0]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41]李强著:《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142]李友梅、肖瑛、黄晓春著:《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以美、德、日为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格致出版社2007年版。
    [143]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44]林尚立著:《国内政府间关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45]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146]黎熙元主编:《现代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47]马伊里著:《合作困境的组织社会学分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8]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编写:《社区居民自治与社会组织创新》,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149]潘小娟著:《中国基层社会重构——社区治理研究》,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150]戚学森主编:《城市社区建设思路与方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1]任晓著:《中国行政改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52]荣敬本著:《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县乡两级政治体制改革》,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153]孙立平著:《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54]孙立平著:《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5]孙晓莉著:《中外公共服务体制比较》,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156]唐忠新著:《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7]童星等著:《交往、适应于融合:一项关于流动农民与失地农民的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58]吴爱明刘文杰著:《政府改革——中国行政改革模式与经验》,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
    [159]王邦佐等编著:《居委会与社区治理——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60]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61]王浦劬、[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著:《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2]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63]王巍著:《社区治理结构变迁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4]王小林:《结构转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与公共财政政策》,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版。
    [165]王亚南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166]吴锦良著:《政府改革与第三部门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7]吴彤著:《自组织方法论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68]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主编:《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69]徐勇著:《中国农村村民自治》,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70]徐永祥著:《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71]徐永祥主编:《社区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72]徐震:《社区发展——方法与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5年版。
    [173]徐中振、李友梅著:《生活家园与社会共同体——“康乐工程”与上海社区实践模式个案研究》,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4]余晖、秦虹主编:《公私合作制的中国实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75]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76]俞可平著:《社群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77]尹钢、梁丽芝著:《行政组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78]杨建华等著:《分化与整合——一项以浙江为个案的实证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79]杨团著:《社区公共服务论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80]袁方著:《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81]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学》(第二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82]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聚焦中国公共服务体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183]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民族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184]朱力著:《中国民工潮》,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85]张静著:《法团主义——及其多元主义的主要分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86]张静主编:《国家与社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87]张静著:《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188]张劲松等著:《政府关系》,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89]张五常著:《中国的经济制度》,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年版。
    [190]张英洪著:《农民权利论》,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191]郑功成著:《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92]郑功成著:《中国社会保障3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4]周黎安著:《转型中的地方政府——官员激励与治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95]周天勇、王长江、王安岭主编:《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五家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版。
    [196]周小川等著:《中国财税体制的问题与出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197]周志忍著:《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98]赵新峰、宋立根著:《地方政府公共服务部门改革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99]曾繁正等编译:《行政组织管理学》,北京:红旗出版社1998年版。
    [200]詹成付、王景新编著:《中国农村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版。
    [201]詹成付主编:《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工作讲义》,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1][美]马秋莎:《全球化、国际非政府组织与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开放时代》2006年第2期。
    [2][美]莱斯特·M.萨拉著,谭静编译:《非营利部门的崛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3期。
    [3][美]莱斯特·M.萨拉蒙、李婧译、孙迎春审校:《新政府治理与公共行为的工具:对中国的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1期。
    [4]陈家喜、刘军:《街道办事处:历史变迁与改革趋向》,《城市问题》2002年第6期。
    [5]陈宁:《国家——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区建设:走向内卷化的权力秩序》,《兰州学刊》2010年第2期。
    [6]陈伟东:《权力平衡模式:居委会“两难困境”的破解》,《红旗文稿》2008年底22期。
    [7]陈伟东:《社区行政化:不经济的社会重组机制》,《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8]陈伟东、李雪萍:《社区建设与公民社会的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9]陈伟东、张大维:《社区事务分类治理:体制环境与流程再造》,《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1期。
    [10]陈幽泓:《中国公民社会的先行者:业主组织的兴起以及在中国转轨中的意义》,发表于首届海峡两岸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
    [11]陈云松:《从“行政社区”到“公民社区”——由中西比较分析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走向》,《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第4期。
    [12]陈振明:《政府工具研究与政府管理方式改进——论作为公共管理学新分支的政府工具研究的兴起、主题和意义》,《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13]陈占江:《新生代民工的认同危机及其重塑》,《长白学刊》2007年第6期。
    [14]陈振明:《强化我国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对策思考》,《东南学术》2005年第4期。
    [15]陈泽水:《美国社会化社区管理模式探析与思考》,《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6]丁超:《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构想》,《中国方域》2001年第6期。
    [17]邓圩:《户籍改革新突破——广东农民工,积分可以转户口》,《人民日报》2010年6月8日。
    [18]董娟:《关于撤销街道办事处的行政学思考》,《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
    [19]冯骞、段尧清:《城市社区信息化的信息整合机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3期。
    [20]冯钢:《整合与链合——法人社团在当代社区发展中的地位》,《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4期。
    [21]傅允生:《资源约束变动与区域经济动态均衡发展——基于广义资源视域与资源配置力的考察》,《学术月刊》2007年第11期。
    [22]关信平、刘建娥:《我国农民工社区融入的问题与政策研究》,《人口与经济》2009年第3期。
    [23]郭巍青:《难以消除的歧视: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描述》,《南方都市报》2010年5月3日。
    [24]费梅苹:《业主委员会与中国的市民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25]费孝通:《居民自治:城市社区建设的新目标》,《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26]顾俊:《“行政社区”的困境及其突破》,《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7]桂勇:《邻里政治:城市基层的权力操作策略与国家-社会的粘连模式》,《社会》2007年第6期。
    [28]桂勇、崔之余:《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对上海市的个案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9]郝娜:《政治学语境中的“国家政权建设”——一个关于理论限度的检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30]何海兵:《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刍议》,《天府新论》2007年第3期。
    [31]何精华:《府际合作治理:生成逻辑、理论涵义与政策工具》,《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32]何永红、刘纬国:《论街道办事处公共服务功能的社会化转变》,《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33]何艳玲、蔡禾:《中国城市基层自治组织的“内卷化”及其成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4]何晓玲、欧阳小珍:《一次社区参与和共驻共建成功实践的背后》,《社区》2009年第7期。
    [35]胡洪曙:《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对比研究》,《中南财政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6]胡仙芝、罗林:《社会组织化与社区治理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1期。
    [37]侯玉兰:《非营利组织:美国社区建设的主力军——美国非营利组织的调查与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38]韩俊、张要杰:《集体经济、公共服务与村庄治理——太仓市村级集体经济及其治理调查报告》,《中州学刊》2008年第5期。
    [39]John Smalley文,李关云译:《社会企业:英国“困顿社区”重生的新推手》,《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第1期。
    [40]J·德勒斯、D柯丹文、金淑霞:《社区实验:市民社会的前兆?》,《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1期。
    [41]贾西津:《国外非营利组织管理体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42]晋璟瑶、林坚、杨春志、高志强、周琴丹:《城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有效供给机制研究——以北京市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6期。
    [43]蒋礼文、文晓波:《东、中、西部实地农民生存状况的对比分析研究——以16省、市、自治区农调队公布的调查报告为例》,《特区经济》2007年第4期。
    [44]卢福营、金姗姗:《集体经济资源丰富背景下的村庄治理——以浙江A村为例》,《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45]卢汉龙:《发展社区与发展民主: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组织重建》,《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增刊。
    [46]吕维平:《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模式探讨》,《城市问题》2007年第5期。
    [47]李慧凤、蔡旭昶:《“共同体”概念的演变、应用与公民社会》,《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48]李骏:《城市街区空间的组织特征:国家与社会关系视角》,《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49]李学斌《农村的社区建设与城市有何不同》,《乡镇论坛》2008年第3期。
    [50]李希名、梁蜀忠、苏春萍:《浅谈信息孤岛的消除对策》,《情报杂志》2003年第3期。
    [51]李建斌、李寒:《转型期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参与不足:困境与突破》,《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52]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53]刘春湘、李自如:《国外非营利组织研究述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54]刘继同:《从居民委员会到到社区委员会:内源性革命与民间社会的兴起》,《社会科学季刊》2003年第4期。
    [55]刘平:《问题与思路:从社区建设到社区发展》,《学习与探索》2002年第3期。
    [56]刘效敬、王义:《社区居民政治参与“路径依赖”现象的成因及消解对策》《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57]刘志强:《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内外紧张关系》,《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4期。
    [58]林燕:《农村社区互助服务初探》,《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36卷。
    [59]陆明远:《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官民二重性”分析》,《学会月刊》2004年第6期。
    [60]路风:《中国单位体制的起源与形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5期。
    [61]鲁可荣、朱启臻:《农村社区精英的发展创新及动力分析——以北京、安徽三个农村社区发展为例》,《青年研究》2008年第2期。
    [62]孟谦:《“物业自管”的社区意义》,戚憾夏:《社区物业公司七年走出一条新路》,李欣: 《我们自己的“物管服务中心”》,赵永良:《老小区自我服务要对准居民“胃口”》,《社区》,2009年第10期。
    [63]马卫红、桂勇、骆天珏:《城市社区研究中的国家与社会视角:局限、经验与发展》,《学术研究》2008年第11期。
    [64]马西恒:《社区治理框架中的居民参与问题:一项反思性的考察》,《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65]马仲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国社区建设年鉴理论(研究与调研报告)2003年。
    [66]马仲良:《城市社区自治是社会主义新型民主的生长点》,《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l期。
    [67]彭华民:《福利三角:一个社会政策分析的范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68]浦兴祖:《特大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改革走向——兼谈“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之提法》,《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3期。
    [69]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
    [70]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
    [71]孙君恒:《分配正义的两种当代模式一一罗尔斯的公平论与诺齐克的权利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72]孙璐:《失地农民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73]孙立平:《社区、社会资本与社区发育》,《学海》2001年第4期。
    [74]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75]宋振远、张建新、王优玲、李杰:《30年改革折射中国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党的建设》2008年第4期。
    [76]苏洪见:《浅析官僚制的专业化与等级化及其合理性》,《现代农业科学》2008年第5期。
    [77]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78]沈荣华:《纵向行政体制改革:重点领域和思路选择》,《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第5期。
    [79]唐闻捷:城市社区服务信息化建设探微,《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
    [80]谭英:《社区感情、社区发展与邻里保护》,《国外城市规划》1999年第3期。
    [81]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82]王宝成:《我国政府预算的碎片化现状及其整体性治理策略研究》,《理论月刊》2010年第9期。
    [83]王金华:《建立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乡镇论坛》2009年第5期。
    [84]王金华:《寻求新的支点 建设和谐社区》,《红旗文稿》2008年第22期。
    [85]王伶、黄珊:《资源配置与城乡统筹发展》,《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86]王鲁沛、马恩兵:《撤消街道办事处 强化社区自治职能——南京市白下区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调查》,《唯实》2003年第2期。
    [87]吴开亚、张力:《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6期。
    [88]吴理财:《村民自治与国家建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4期。
    [89]吴瑜:《试论社区治理中的社区互动与社区参与》,《宜春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90]汪锦军:《公共服务中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三种模式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10期。
    [91]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30年:思考与展望》,《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92]汪玉凯:《中国行政改革:历程、战略与突破》,《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93]温来成:《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能力与政府预算管理创新》,《财贸经济》2011年第9期。
    [94]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95]徐勇:《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96]徐勇:《回归国家与现代国家建构》,《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
    [97]徐勇:《论城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98]徐勇:《“服务下乡”:国家对乡村社会的服务性渗透——兼论乡镇体制改革的走向》,《东南学术》2009年第1期。
    [99]项飚、宋秀卿:《社区建设和我国城市社会的重构》,《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6期。
    [100]夏建中:《北京市新型社区自治组织研究——简析北京CY园业主委员会》,《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01]夏建中:《城市社区基层社会管理组织的变革及其主要原因——建造新的城市社会管理和控制的模式》,《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102]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03]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2003年第3年。
    [104]夏学銮:《社区发展的理念探讨》,《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105]谢芳:《美国社区中的志愿服务》,《社会》2003年第1期。
    [106]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107]于立志:《组织理论与组织结构演变》,《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年第6期。
    [108]叶继红:《从生产、生活和交往看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中州学刊》2008年第3期。
    [109]叶敬忠、张雪梅、史丽文:《论参与式社区发展规划》,《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2期。
    [110]严建雯、陈传锋:《我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与服务》,《心理科学》2005年第6期。
    [112]严志兰:《论城市中社区参与的功能及其实现》,《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2期。
    [113]俞可平:《新移民运动、公民身份和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大规模农民工进城的一种政治学解释》,《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第1期。
    [114]杨力伟:《从社区发展组织看社会资本》,《开放时代》2004年第2期。
    [115]杨建华、姜方炳:《“共同体的重构”:对城市社会“终极实在”的追寻——以杭州社会复合主体建设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0第10期。
    [116]杨敏:《公民参与、群众参与与社区参与》,《社会》2005年第5期。
    [117]杨荣:《论我国城市社区参与》,《探索》2003年第1期。
    [118]杨荣:《论我国社会资本的缺失与重建——以中国城市社区发展为视角》,《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119]杨素琴、王柳丽:《国家权力介入与社区概念嬗变——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理论反思》,《学术界》2010年第6期。
    [120]杨团:《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管理世界》2000年第1期。
    [121]颜鹏飞:《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建构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122]虞维华:《从“志愿失灵”到危机:萨拉蒙非营利组织研究疏议》,《行政论坛》2006年第2期。
    [123]朱传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区发展与实验,中国社区建设年鉴理论(研究与调研报告)2003年。
    [124]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25]朱海波、郑保:《30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成效和基本经验》,《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126]朱健刚:《城市社区建设:在实践中反思理论》,中国社区建设年鉴理论(研究与调研报告)2003年。
    [127]朱健刚:《城市街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128]朱健刚:《国与家之间:上海邻里的市民团体与社区运动民族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29]朱健刚:《国家、权力与街区空间——当代中国街区权力研究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第26期。
    [130]朱明:《社会企业:英国社会发展的第三动力》,《21世纪商业评论》2006年第1期。
    [131]张洪:《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中效率与公平的权衡》,《财会研究》2007年第5期。
    [132]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33]张静:《国家政权建设与乡村自治单位》,《开放时代》2001年第9期。
    [134]张紧跟:《纵向政府间关系调整: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新视野》,《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35]张康之:《论组织变革的困境与出路》,《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9期。
    [136]张明巍:《一场静悄悄的实验:撤销“街道”建立社区中心》,《社区》2002年第11期。
    [137]张明宇、汪智汉:《社区居委会的三重角色》,《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4期。
    [138]张士斌:《衔接与协调: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的转换》,《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39]张苏辉:《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的社会学微观视角》,《求索》2006年第5期。
    [140]张岳:《“网格管理”考验“社区管家”》,《社区》,2009年第7期。
    [141]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142]周朝民、耿彦博、陈泉泉:《上海市街道办事处功能作用调整、完善的对策与措施》,《上海管理科学》2003年第6期。
    [143]周林:《公共服务站“变脸”,沉到社区打品牌》,《社区》2009年第7期。
    [144]周利敏:《镶嵌于自主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非正式途径》,《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3期。
    [145]郑振滨:《关于突出和强化街道办事处社会建设职能的建议》,《学理论》2008年第15期。
    [146]詹成付等:《关于“社区工作站”要厘清哪些认识》,《社区》2007年第1期。
    [1]曹旭飞:《社区制基本问题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4月。
    [2]董欢:《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09年5月。
    [3]卢爱国:《使社区和谐起来:社区公共事务分类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6月。
    [4]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6月。
    [5]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6月。
    [6]尹维真:《论社区建设中的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创新》,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4月。
    [7]张静:《社区工作站运行中的事务流程再造》,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
    [8]张劲华:《街道办事处职能发展趋势探讨》,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5月。
    [9]郑明芬:《地方行政体制的困境与改革研究——以武汉市江汉区为分析对象》,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6月。
    [1]长沙市岳麓区天顶乡人民政府网http://tdx.yuelu.gov.cn
    [2]大众网http://www.dzwww.com
    [3]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http://tgs.ndrc.gov.cn
    [4]沈阳民政局网:http://www.symzj.gov.cn
    [5]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网站:http://www.sipac.gov.cn
    [6]中国政府创新网:ittp://www.chinainnovations.org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http://www.sdpc.gov.cn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http://www.mca.gov.cn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http://www.moh.gov.cn
    [10]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11]中国城市社区网:http://www.cucc.org.cn
    [1]戴蕾蕾:《广东社会组织将可直接登记政府培育社会模式成型》,《法治周末》,2011年11月30日。
    [2]邓圩:《户籍改革新突破——广东农民工,积分可以转户口》,《人民日报》,2010年6月8日,第014版。
    [3]郭巍青:《难以消除的歧视:我国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描述》,《南方都市报》2010年5月3日(A15)。
    [4]维舟:《网络让人更孤独》,《广州日报》,2008年8月30日。
    [5]张亚利、丁玥:《广场舞池被人“空投”粪便》,《楚天金报》,2010年12月7日,第7版。
    [6]《芜湖试点撤销街道办事处》,《安徽日报》,2007年02月28日。
    [7]《广东出台方案给社会组织放权》,《半岛都市报》,2011年11月24日。
    [8]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第001版。
    [1]《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
    [2]《2009年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3]《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1954年。
    [4]《长沙市开福区社区管理社会化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文件部分摘录。
    [5]《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工作意见》,中办发[2010]27号。
    [6]《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2008年2月27日。
    [7]《关于转发街道办事处调整改革方案的通知》,沈政办发[2005]20号。
    [8]《关于在农村基层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民发[2006]31号。
    [9]《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09]32号。
    [10]开福区关于2010年社区管理社会化工作的实施要点》,开办发[2010]15号。
    [11]《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
    [1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报告。
    [13]《开福区社区管理社会化扶持奖励办法》,开办发[2010]16号。
    [14]《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办发[2000]23号。
    [15]《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民函[2007]79号
    [16]《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国办发[2011]61号。
    [17]《中共中央关于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6年10月11日。
    [18]《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年10月12日。
    [1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1]《大部门制与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课题组编:《大部门制与政府改革》(上册),内部研讨资料。
    [2]费孝通在上海召开的“全国社区建设理论研讨会”的发言,2000年。
    [3]费孝通:《历史·现实·理论—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1][4]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02年。
    [5]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全国各地调研资料汇编,(2005-2011年)。
    [6]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编:《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论文集2001年。
    [7]上海市民政局局长马伊里:在上海红会召开“红十字能力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2010年5月9日。
    [8]孙立平:《理论与实践的张力》,第三届“上海市社区发展论坛”发言稿,2003年。
    [1]A.Walker,Social Planning:A Strategy for Socialist Welfare.GreatBritain:Basil Blackwell,1984,p38-40.
    [2]David Dessler,"What's at Stake in the Agent-Structure Debat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43,1989,p.452.
    [3]George B.Richardson. The Organization of Industry. Econmic Journal.1972,82.p883-896.
    [4]Hart-Landsberg, M. and Burkett. P. China and Socialism:Market Reform and Class Struggle [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5]James S. Fishkin. The voice of People:Public Opinion and Democracy.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6]Joel S.Migdal.Atul Kohli.and Vivienne Shue,eds.,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 New York:Camb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
    [7]L.Salamon,H.Anheier,R.List,S.Toepler,nd S.Sokolowski,Global Civil Society:Dimensions of the Nonprofit Sector,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Center for Civil Society Studies,1999,p3-4.
    [8]Lester-M-Salamon,and Odus·V·Elliot-Tools of Government:A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9]Litwun, H.& Landau, R. Social network type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the old-old.Journal of Aging Studies,2000,14(2).
    [10]Louis Miniclier,"Community development defined",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reviewof I. C. A.12(1956)3.
    [11]Rhodes R. Understanding Governance:Policy Networks, Gov-ernance, Reflexivity and Accountability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1997.
    [12]Robert Nisbet,Power and Community,2d 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p109.
    [13]Rosenbaum, A. L. (Ed.).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The Consequences of Reform [M]. Boulder. West View Press.
    [14]S. Linder, and B. Guy Peters,'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 Instrument', Policy Current,1992, Vol.2, No.2.
    [15]Salamon·Lester M:Paetners in public service:The scope and theory of government-nongovernment relations.In Walter W.Powell,ed.The Nonprofit Sector.New Haven,Con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7.
    [16]Shi F. Y. and Cai Y. S. Disaggregating the State:Networks and Collective Resistance in Shanghai [J].The China Quarterly,2006,186, p314-332;
    [17]Taylor M. Communities in partnership:Developing a Strategic Voice [J]. Social Policy and Society,2006,5 (2).
    [18]Unger, J. "Bridges":Private Busines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he Rise of New Associations [J]·The China Quarterly,1996,147, p795-819.
    [19]Wievior.Ka.Michef:lnteinational Sociology.2004,19:4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