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城中村”社区体制内精英的角色冲突与协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的土地被大量地开发征用。尽管这些农村社区已经被划归城市范畴,但其社会属性仍保留着很强的传统色彩,被称为“城中村”。“城中村”一方面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现象,另一方面又是转型期社会的微观缩影。“国家—社会”的权力结构投射在“城中村”社区即表现为基层政府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
     为了更加具体和深入地剖析当前社区的权力结构,本文选择将社区体制内精英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因为社区体制内精英是社区内的一个重要权力主体,处在各方利益的结合点上,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可以集中而又全面地呈现社区的权力结构。本文在对社区体制内精英的具体分析中采用了社会角色理论作为研究工具,按照“角色冲突的表现——角色冲突中的行动策略——角色冲突的根本原因——角色冲突的发展趋势——角色冲突的协调”的逻辑对精英的角色冲突展开分析,着重探究社区体制内精英角色冲突产生背后的权力逻辑,尝试将社区自治作为协调精英角色冲突的有效路径。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area has been expropriated. Despite these rural communities have been placed under the city category, but its social property still retains strong traditional color, called" the village in the city".These rural area which being included in the city retains its social attributes. On one hand, the downtown village is an special phenomenon which is resulted from urbanization, on the other hand, micro-microcosm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The power structure of country-society on the downtown village community is shown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autonomy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mmunities'power structure, the dissertation mainly explore the inside-system elites. Because the community inside-system elites is the community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power, and they are in the interests of all parties to the joint point, so treat the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an concentrate and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of 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 On community inside-system elites specific analysis using social role theory as a theoretical tool, The main part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logic analysis "Role conflict performance - Role conflict tactics - Role conflict root cause - Role conflict development trend - Role conflict coordination", and focuses on studying the inside-system elites'role conflicts behind the power of logic, try to treat community autonomy as the effective path of coordination in elites'role conflict.
引文
1杨淑琴、王柳丽.国家权力的介入与社区概念嬗变——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理论反思[J].学术界,2010(6):167
    1夏建中.国外社会学关于城市社区权力的界定[J].江海学刊,2001(5):42
    2 Hunter,floyd,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vniversity of carolina press,1953.
    3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00(2):5
    4同上,5
    1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00(2):5
    2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对上海市健康社区的研究[J].社会,2005(6):142
    3李骏.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J].人文杂志,2003(3):20
    4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165
    1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6):52
    2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58
    3王英伟.我国城市社区的多元型管理模式[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2):43
    4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21
    5同上,21
    1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2:57
    2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37
    1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青年研究,2008(4):46
    2唐晓腾.村干部的“角色冲突”——乡村社会的需求取向与利益矛盾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4):65
    3陈天祥、杨婷.城市社区治理:角色迷失及其根源——以H市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132
    1宋时歌.权力转换的迟延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J].社会学研究,1998(3):24
    2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J].浙江学刊,2002(3):102
    3董小燕.公共领域与城市社区自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2
    4董江爱、陈晓燕.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权威与民主关系视角下的村治模式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11):18
    5卢福营.乡村精英治理的传承与创新[Jj浙江社会科学,2009(2):36
    1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2董小燕.公共领域与城市社区自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102
    3同上,102
    4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2000(4):37
    1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2000(4):37
    2陈鹏.“城中村”改造的策略转变[J],规划师,2004(5):16
    3社区记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类似“村风”、“村俗”之类的村民交往方式:第二,社区成员共同参与的仪式、活动等场景与行为:第三,村民赖以确定自己在村庄公共事务中行为目的的村内价值评价系统。贺雪峰认为,社区记忆决定了村民的交往的密切程度、村庄舆论的发达程度等。
    4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24
    1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4):32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40
    3同上,157
    4同上,157
    5同上,140
    6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4):38
    1申静、陈静.村庄的“弱监护人”:对村干部角色的大众视角分析——以鲁南地区农村实地调查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1(5):58
    2同上,58
    3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J].管理世界,2002(11):78
    4“过程-事件分析”指的是这样一种社会分析方法,它试图摆脱传统的结构分析或制度分析方法,从社会的正式结构、组织和制度框架之外,从人们的社会行动所形成的事件与过程之中去把握现实的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1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J].管理世界,2002(11):84
    1访谈120106,访谈时间:2012年1月,访谈地点:屏峰社区居委会
    1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1条(2004修正)
    2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条
    3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第3条
    41922年《中国共产党章程》第5章第32条(2007修正)
    5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1这种权力是指通过选举或任命而担当一定职位所得到的行为力量,亦称组织权威或规范权力。
    1黄计锋、赵晖.村庄体制内精英的策略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7(4):56
    2同上,56
    3同上,56
    1访谈111125,访谈时间:2011年11月,访谈地点:浙江工业大学
    2访谈120106,访谈时间:2012年1月,访谈地点:屏峰社区居委会
    1访谈111125,访谈时间:2011年11月,访谈地点:浙江工业大学
    1赵树凯.农村问题与政府制度化[J1.发展,2008(3):13
    2贺雪峰.熟人社会[J].开放时代,2002(1):114
    1访谈120106,访谈时间:2012年1月,访谈地点:屏峰社区居委会
    1访谈111217,访谈时间:2011年12月,访谈地点:屏峰新村
    2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M],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
    1访谈111125,访谈时间:2011年11月,访谈地点:浙江工业大学
    1吴清军.乡村中的权力、利益与秩序[J].战略与管理,2002(1):7
    2杭州市社区专职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
    1黄计锋、赵晖.村庄体制内精英的策略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7(4):57
    1申静、陈静.村庄的“弱监护人”:对村干部角色的大众视角分析——以鲁南地区农村实地调查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1 (5):60
    1唐晓腾.村干部的“角色冲突”——乡村社会的需求倾向与利益矛盾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4):65
    2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J].社会性研究,2006(2):89
    1汪小红.农村社区外部权力结构:演进与现代重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6):55
    1董小燕.公共领域与城市社区自治[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58
    2同上,59
    1屏峰社区2011年党建工作汇报
    1 Terry. L. Cooper.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1991.
    1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38
    1詹成付.关于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9(1):132
    [1]Hunter Floyd.Community Power Structure[M].University of Carolina Press,1953
    [2]Robert J. Waste.community power: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M]. 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1986
    [3]Robert A. Dahl,Who governs?: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M].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9
    [4]Terry. L. Cooper. An Ethic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M].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 Hall,1991
    [1]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导论[M].张华青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卜长莉等.社区冲突与社区建设——东北城市社区矛盾问题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色,2009
    [3]董小燕.公共领域与城市社区自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5]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7]胡杨.精英与资本:转型期中国乡村精英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何金晖.中国城市社区权力结构研究[M].湖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金太军.村庄治理与权力结构[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10]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转型期乡村社会性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加塔诺·莫斯卡.统治阶级[M].江苏:译林出版社,2002
    [12]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一个“新村社共同体”的实地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5
    [13]李友梅、孙立平、沈原.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理论实证[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刘梦琴.村庄终结——城中村及其改造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15]罗伯特·米歇尔.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6]秦启文、周永康.角色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7]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8]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9]威廉·斯通.政治心理学[M].胡杰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20]谢志岿.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制度、政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2]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华北B镇收粮的个案研究[A],清华社会学评论[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蔡禾、卢俊秀.制度变迁背景下的社区权力与秩序——基于广州市一个城中村的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07(6)
    [2]陈鹏.“城中村”改造的策略转变[J].规划师,2004(5)
    [3]陈天祥、杨婷.城市社区治理:角色迷失及其根源——以H市为例[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3)
    [4]董江爱、陈晓燕.精英主导下的参与式治理——权威与民主关系视角下的村治模式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7(11)
    [5]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J].管理世界,2003(6)
    [6]何艳玲.社区建设运动中的城市基层政权及其权威重建[J].广东社会科学,2006
    [7]黄计锋、赵晖.村庄体制内精英的策略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7(4)
    [8]贺雪峰.村庄精英与社区记忆:理解村庄性质的二维框架[J].社会科学辑刊,2000(4)
    [9]贺雪峰.熟人社会[J],开放时代.2002(1)
    [10]雷晓明.市民社会、社区发展与社会发展——兼评中国的社区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11]林新伟、赵康.被动城市化过程中社区精英参与社区治理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6(4)
    [12]李骏.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J].人文杂志,2003(3)
    [13]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青年研究,2008(4)
    [14]卢福营.乡村精英治理的传承与创新[J].浙江社会科学,2009(2)
    [15]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J].社会学研究,2009(4)
    [16]宋时歌.权力转换的迟延效应——对社会主义国家向市场转变过程中精英再生与循环的一种解释[J].社会学研究,1998(3)
    [17]申静、陈静.村庄的“弱监护人”:对村干部角色的大众视角分析——以鲁南地区农村实地调查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2001(5)
    [18]孙立平.总体性资本与转型期精英形成[J].浙江学刊,2002(3)
    [19]唐晓腾.村干部的“角色冲突”——乡村社会的需求取向与利益矛盾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4)
    [20]汪小红.农村社区外部权力结构:演进与现代重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10 (6)
    [21]王英伟.我国城市社区的多元型管理模式[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2)
    [22]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的主要理论与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2000(2)
    [23]吴清军.乡村中的权力、利益与秩序[J].战略与管理,2002(1)
    [24]吴毅.双重边缘化:村干部角色与行为的类型学分析[J].管理世界,2002(11)
    [25]吴毅.“双重角色”、“经纪模式”与“守夜人”和“撞钟者”——来自田野的学术札记[J].开放时代,2001(12)
    [26]夏建中.国外社会学关于城市社区权力的界定[J].江海学刊,2001(5)
    [27]杨淑琴、王柳丽.国家权力的介入与社区概念嬗变——对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实践的理论反思[J].学术界,2010(6)
    [28]詹成付.关于社区建设的几个问题[J].中国非营利评论,2009(1)
    [29]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J].社会性研究,2006(2)
    [30]张虎祥.社区治理与权力秩序的重构——对上海市健康社区的研究[J].社会,2005(6)
    [31]赵树凯.农村问题与政府制度化[J].发展,2008(3)
    [32]朱健刚.城市社区的权力变迁:强国家与强社会模式——对一个街区权力结构的分析[J].战略与管理,1997(4)
    [1]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04修正)
    [2]1922年《中国共产党章程》(2007修正)
    [3]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
    [4]2000年《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