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积极行动”政策与实践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积极行动(affirmative action)是一项依靠总统的行政命令来处理涉及美国种族(race)、性别(gender)和社会阶层(class)方面问题的政策。迄今为止,积极行动政策已在美国实施五十多年了。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是种族的大熔炉。虽然族裔成分复杂,但美国自建国以来一直就是一个以英裔白种人占主体的国家,黑人、南美洲西班牙裔、亚裔,都是少数。由于历史的原因,印第安人、黑人和亚裔等所谓“有色人种”都曾在各个领域遭受种族歧视。面对来自白人社会的种族歧视,美国黑人以争取民权运动的方式进行抗争,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迫使美国立法、司法和行政当局做出一些有利于争取民权的立法、裁决和行政命令。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兴起并获得成果的浪潮中,美国联邦政府被迫出台了“积极行动”政策,旨在克服对黑人等少数种族的歧视,以保证其能够得到平等的就业、教育或与政府签订合同的机会,与白人一起平等竞争,改变他们因历史上长期受到歧视而导致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参政等方面的劣势地位。但要让长期饱受歧视之苦的少数种族成员与一直享有很多优势的白人进行所谓的平等竞争,实际上很难实现所谓的公正,于是“积极行动”后来变成了一项事实上的补偿措施,在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给予黑人等少数种族及妇女和其他一些弱势群体某些优惠机会。从六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总统都会在任期内,通过新的立法、行政命令和其他法规对积极行动政策做出扩大和补充举措。实际上,积极行动已成为美国政府为缓和与调整种族矛盾的一种手段。
     积极行动政策在美国实施至今半个世纪的历史中,既对美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但又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积极行动这一政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取得一些实质性效果,尤其在教育和就业两方面。大批少数族群成员和女性进入了传统上由白人男性垄断的行业和职业,更多地接受了高等教育。积极行动无疑对缓解种族矛盾和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困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积极行动鼓励并促进多样性,这是符合当前全球化背景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但与此同时,积极行动是一项由人来操控的政策,它本身也存在一些缺陷,而且由于受其所处的周遭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实施效果不如预想般理想。自其实施之日起,就有人对它持异议。它只是用形式上的平等和表面化的优惠取代了之前法律上的不平等,解决了一些表面问题,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种族歧视所造成的恶果,美国社会所面临的种族问题和困境远远不能解决。五十多年来,反对的声音从未停息。是否要取消积极行动的争论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激烈,90年代中期以来,有的州已经部分或全部取消了以种族和性别为基础的积极行动。世纪之交,积极行动已风雨飘摇。进入21世纪后,积极行动已不再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了。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积极行动又开始渐渐为人们所关注,不断有积极行动的案例出现。虽然对积极行动存废的争议仍在,但直到今天对积极行动是否违宪、是否要取消,没有一个明确的定性。总之,“积极行动”政策作为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斗争所取得的成果,在它实施的半个多世纪里,经过了最初确立、发展、逐步完善,历经几十年的曲折发展乃至艰苦的斗争过程,它虽饱受争议,但要想彻底废除已经十分困难。
     美国“积极行动”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民族政策类型。虽然积极行动政策不能彻底解决美国的社会问题,但是它作为美国联邦政府旨在铲除种族歧视努力的一部分,没有背离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原则。其基本理念就是要克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对少数民族和妇女的歧视,帮助他们更快地改变在各方面的劣势地位,提高其竞争能力。它的实质是在政府的干预下,为每人提供平等的机会,缩小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维护公平正义,它为实现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创造了条件。研究美国“积极行动”,具有一定的批评与借鉴意义,可以深化我们对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解与认识,我们在思考和制定民族政策时,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Affirmative action is a policy 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race, gender and class in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was implemented through executive orders of US presidents. Affirmative ac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US for more than50years so far.
     The United States is a multi-racial country with the whites of English birth or ancestry living in the US as-its majorities and Africa-American, Hispanics, Asia-Americans as its minorities.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American minorities experienced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ll fields. Africa-Americans fought against the racism of the dominant Caucasoid population by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1960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was forced to implement affirmative action aiming to overcome the problems of historical raci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blacks and gave them equal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federal government contracting opportunity. However, in fact, it is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so-called justice between American minorities and whites since they are not on reasonably equal footing. Therefore, affirmative action became a compensatory policy for minorities, women and other disadvantage groups, affording them preferential treatments in respect of education, employment etc. Beginning from mid-late1960s, both Democratic and Republican presidents amplified and expanded affirmative action with new legislations, executive orders or other statutes. In fact, affirmative a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for American Federal government to solve ethnic conflicts and problems.
     For half a century, affirmative action policy has played an active role on American society, but there still remain some problems of it. As a social policy, affirmative action policy was implemented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chieving some substantial achievements, especially in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Many of minorities and women are recruited in industries which had traditionally been occupied by the white man and well-educated. Undoubtedly, affirmative action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easing racial tensions and helping the vulnerables out of woods. Affirmative action encourages and promotes diversity characterized by the current globaliz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ut at the same time, as a policy, affirmative action has itself some disadvantages. Some people dissented about it immediately after it was implemented. It is not real equality. It is only a superficial preferential treatment that replaced the previous legitimate inequalities. It only solved some superficial problems but can not fundamental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racial conflicts. Affirmative action has been controversial for fifty years. The debate of whether abolishing affirmative action or not has been intense from mid-1980s. And some states have already abolished affirmative action based on race and gender in some ways since mid-1990s. At the turn of the20th century, affirmative action has become very precarious. Entering the21st century, affirmative action is no longer the main consideration for many people. However, after the economic crisis in2008, affirmative action begins again to draw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since there are many new affirmative action cases in courts. Affirmative action has been the most controversial and divisive issue in America, but there is no explicit official explanation so far. In a word, as a great fruit of Civil Rights movement in1960s, affirmative action has existed more than half centuries. Although affirmative action is controversial, it is impossible to be abolished easily.
     Studying affirmative action in American has representativeness of ethnic policy to a certain extent. Although the affirmative action could not completely solve the social problems in America, but as the part of efforts which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ook to eradicate racial discrimination, it did not deviate from the country's principles of unity and stability. Its basic idea is to overcome the historical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 and minorities, to help them change the inferior positions in all aspects more quickly and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 ability. Its essence is, with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to offer everyone equal opportunity,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and to maintain fairness and justice. And it creates conditions for the stabl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Studying affirmative action in American has a certain significance of criticism and reference that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and perception of China's ethnic problems. It provides us with valuable revelation in the course of formulating and implementing our ethnic policies.
引文
①作者将这个英文术语"affirmative action"翻译成“积极行动”,详细原因在正文中阐述。
    ②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424页。
    ①参见《华盛顿邮报》1999年11月23日的报道。
    ①Gabriel A.Almond, G.Bingaham Powell, JR, Russell J. Dalton, Kaare Strom, Comparative Politics Longman), 2008,pp14-16.
    ②这里所说的“民族”与我们国内的“民族”概念有所不同,美国“民族”的概念主要是涉及种族。作为社会政策的积极行动,它所涉及的“族群”除了不同种族的群体,还包括妇女,退伍军人、同性恋者等其他特殊群体。
    ③比如像加拿大、澳大利亚都采用了积极行动政策。
    ①仟东来:《“积极行动”与美国政治》,《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1期。
    ②赵薇:《论“积极行动”对美国教育和就业的影响》,《日本学论坛》1996年第1期。
    ③朱世达:《积极行动计划之战—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一场辩论》,《世界知识》1996年第9期;《克林顿政府
    在积极行动中的两难处境》,《美国研究》1996年第3期。
    ④李英桃:《加利福尼亚州,209提案与美国高等教育》,《美国研究》,1998年03期。
    ⑤黄兆群:《美国的平权措施:引发的争议及存废前景》,《世界历史》,1999年02期。
    ⑥华涛:《约愉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世界历史》,1999年04期。
    ⑦任东来、陈伟、白雪峰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⑥谢先泽:《“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历史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74页;王凡妹:《美国“肯定性行动”的历史沿革—从法律性文件的角度进行回顾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⑨苗华伟:《积极行动兴衰原因初探》,外交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张立平:《论肯定性行动》,《太平洋学报》,2001年03期。
    ⑩黄兆群:《美国的平权措施:引发的争议及存废前景》,《世界历史》,1999年02期;李昌道:《美国平权措施的宪法争议——析联邦最高法院的两项判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蒋先福:《“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法理学思考——以平等理论为视角》,《时代法学》,2006年03期。
    ①王凡妹:《美国“肯定性行动”的历史沿革—从法律性文件的角度进行回顾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
    ②肯尼迪总统认识霍巴特·泰勒的父亲,他是一位休斯顿商人。肯尼迪总统邀请霍巴特·泰勒与他的朋友Arthur Goldberg and Abe Fortas一起起草10925政令。
    ①郭辉:《affirmative action是何意?应如何翻译?》,《英语知识》2007年第1期。
    ②刘宝存:《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发展·争论·未来走向》,《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月第30卷第4期。
    ①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03.
    ②赵薇:《论“积极行动”对美国教育和就业的影响》,《日本学论坛》1996年第1期。
    ③谢先泽:《“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历史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④华涛:《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世界知识》,1999年04期,第32页。
    ①胡晓进:《“肯定性行动”与逆向歧视—以美国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2008年第2期,第46页。
    ②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59页。
    ①华涛:《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世界知识》,1999年04期,第32页。
    ①谢先泽:《“肯定性行动计划”的历史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74页。
    ②张立平:《论肯定性行动》,《太平洋学报》,2001年第3期,第76-78页。
    ①Darien A.McWhiter, The End of Affirmative Action: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Carol Publishing Group, 1996).
    ②Zhou Minglang, Affirmative Action in China and the U.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9.
    ①John David Skrentny, The Ironies of Affirmative 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p.6.
    ①Carol Lee Bacchi, The Politics of Affirmative Action (SAGE Publications, 1996), p.32.
    ②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5.
    ②胡晓进:《“积极行动”与逆向歧视—以美国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2008年第2期,第46页。
    ①James C. Foster and Mary C. Seegers, Elusive Equality: liberalism, Affirmative Ac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America (Port Washington, NY: Associated Faculty Press, 1983), p.143.
    ②Christopher Edley, Jr., Not All Black and White: Affirmation Action, Race and American Values (NY: A division of Farrar, Straus & Giroux,1996), pp.16-17.
    ③onld Turner, The Past and Fu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 (Quorum Books, 1990),p.1.
    ④Francine s. Hall & Maryann H. Albercht,The Management of Affirmative Action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9),p.26.
    ①Nijole V. Benokraitis and Joe R. Fegin, Affirmative Action and Equal Opportunity: Action, Inaction, Reaction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78),P.1.
    ②Carol Lee Bacchi, The Politics of Affirmative Action (SAGE Publications, 1996) preface
    ③Carol Lee Bacchi, The Politics of Affirmative Action (SAGE Publications, 1996), p.15
    ④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03.
    ⑤任东来:《“积极行动”与美国政治》,《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1期。
    ⑥赵薇:《论“积极行动”对美国教育和就业的影响》,《日本学论坛》1996年第1期。
    ⑦朱世达:《积极行动计划之战—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一场辩论》,《世界知识》1996年第9期;《克林顿政府在积极行动中的两难处境》,《美国研究》1996年第3期。
    ⑧主成果主要散见于一些学术期刊中,如谢先泽于2000年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上发表的《“积极行动计划”的历史进程》;刘宝存在《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上发表的《美国积极行动计划:发展·争论·未来走向》;李志杰在《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1期上发表的《“积极行动计划”政策:利益分析的视角》等。这些文章均可取自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
    ⑨如张玉2007年的博十学位论文《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彭永春2004年的博士学位论文《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周青风2004年的硕士学位论文《美国宪政中的纠偏行动》:鞠立斌2007年的硕士学位论文《当代美国的“积极行动”与黑人就业问题》;李国霞2006年的硕十学位论文《美国积极行动:历史演变与争论》:苗华伟2006年的硕十论文《积极行动兴衰原因初探》等。这些论文均可取自CNK1中国知网数据库。
    ①郭辉列举的11条译法分别是1、积极行动(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索引”,第964页,1997年。);2、积极补偿行动(波纳斯:《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索引”,第585页,2002年。);3、认肯行动(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索引”,第281页,2001年。);4、优待行动(德沃金:《至上的德性》,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索引”第566页,2003年);5、纠正歧视措施(德沃金:《自由的法》,刘丽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索引”,第496页,2001年。);6、补偿性行动或补偿性活动(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本,“第九章反向歧视”);7、积极行动(庞
    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98页,2003年。);8、鼓励雇用少数民族成员及妇女等的赞助性行动、积极措施(《英汉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第54页,1989年。);9、纠正歧视行动(《元照英美法词典》,第48页。Affirmative Action Program纠正歧视行动计划,赞助性行为计划,法律出版社2003年。);10、纠偏行动(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美国宪法》(上卷),中2003年。);10、纠偏行动(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美国宪法》(上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第372页,2004年。);11、还有些人主张翻译成“扶持政策”、“赞助性行动”、“优惠性差别待遇”、“平等权利法案”、“平等法案”、“平权行动”等。
    ②李道揆:《美国政府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717页。
    ③焦兴铠:《论美国推动积极行动方案以消弛就业歧视问题之努力》,《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09年,第一卷第一期,第53页。
    ④金灿荣:《政治文化分裂与美国政局演变》,《美国研究》,1995年第1期第18页。
    ⑤肯尼迪总统认识霍巴特·泰勒的父亲,他是一位休斯顿商人。肯尼迪总统邀请霍爸特·泰勒与他的朋友Arthur Goldberg and Abe Fortas一起起草10925政令。
    ①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a history of affirmative a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61.
    ②王凡妹:《美国积极行动的历史沿革—从法律性文件的角度进行回顾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47页。
    ①郭辉:《affirmative action是何意?应如何翻译?》,《英语知识》2007年第1期,第16页。
    ②胡晓进:《“积极行动”与逆向歧视—以美国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2008年第2期,第45页。
    ③刘宝存:《肯定性行动计划与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第51页。
    ① Source:U.S. Census Bureau,2005-2009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①Source:U.S Census Bureau, 2005-2009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
    ①黄兆群:《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比族和种族》,东方出版社,1994,第8页。
    ②参阅黄兆群:《杂然纷陈的美国社会: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五章。
    ③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他坚信眼下的土地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印度(India),遂把眼前的土著称为印第安人(Indian)。
    ①Before Columbus excerpted from the book "American Holocaust" by David Stanna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①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129页。
    ③[美]约翰·霍普·富兰克林:《美国黑人史》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8年,第39页。
    ①黄兆群:《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东方出版社,1994,第13-14页。
    ①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131页。
    ②同上,第132页。
    ③黄兆群:《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东方出版社,1994,第14页。
    ①里斯是肯塔基州的一位地方官员,由于拒绝接受黑人的选票而成为本案的被告。最高法院认定黑人的选举权并不是联邦政府所管理的公民权利,因此判定联邦无权干涉肯塔基州的选举规定,对里斯的定罪不能成立。与此同时,对于南部诸州限制黑人选举权的立法,最高法院则给予了合宪意义上的支持。
    ③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149页。
    ①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150页。
    ②柳仁峰:《美国的种族歧视》,潮锋出版社,1951年,第8-9页。
    ③引自香港《明报月刊》1984年8月号《洛杉矶今昔谈》一文。
    ①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445页。
    ②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199页。
    ③黄安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02期,第104页。
    ①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201页。
    ②同上书,第201页。
    ③同上书,第204页。
    ④同上书,第208页。
    ⑤条约规定两国互相处理移民问题的准则,规定不经本人同意将其带往对方国境的行为为刑事犯罪,并规定双方在对方国访问和居住的公民和臣民享有最惠国待遇的特权和豁免权,但相互不得加入对方国籍。
    ①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216页。
    ②同上书,第221页。
    ③柳仁峰:《美国的种族歧视》,上海:潮锋出版社,1951年,第48页。
    ④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223页。
    ⑤美国人强调是付了钱的。
    ①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366页。
    ②[苏联]阿尔彼罗维奇·拉甫罗夫主编:《墨西哥近代现代史纲:1810-1945》,中译本,三联书店1974年版本,第238页。
    ③同上书,第186页。
    ④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367页。
    ①同上书,第367页。
    ②同上书,第368页。
    ③前引《墨西哥近代现代史纲:1810-1945》,中译本,三联书店,1974年版,第211页。
    ①楚云:《妇女问题》,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第4页。
    ①[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57-58页。
    ①万心蕙:《美国妇女选举权始于西部四州》,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2贞。
    ②同上,第3页。
    ③转引自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455页。
    ④万心蕙:《美国妇女选举权始于西部四州》,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9页。
    ①张华:《论美国女选举权实现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商丘职业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7卷,第29页。
    ②陈奕平:《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①[美]威廉·福特斯《美国历史中的黑人》,三联书店,1961年,第26页。
    ①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9页。
    ②引发美国内战的判决。
    ①赵一凡:《美国的历史文献》,三联书店,1989年,第55页。
    ②陈毓:《“布朗案”与美国宪法第十四项修正案》,《甘肃农业》,2005年第11期,第196页。
    ③这些民权法律分别是《1866年民权法》、《1870年民权法》、《1871年民权法》和《1875年民权法》。
    ①这五个案件在1883年被合成一个案件,即被最高法院叫做“民权案件”
    ②1892年,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公民普莱西(Plessy)先生从新奥尔良乘火车去柯利顿。他坐在只允许自人坐的位子上,列车长根据路易斯安那州法的有关规定命令他到黑人车厢,普莱西坚持不去。列车长便叫来警察因他违反了路易丝安娜法律而将他逮捕,交由法院处理。普莱西于是将路易期安那州政府告上法庭,指责其侵犯了自己根据美国宪法第13、14条修正案而享有的权利。但是,法官弗格森(Ferguson)判决州政府有权在州境内执行该法,普莱西败诉,以违反隔离法为名被判处罚金300美元。普莱西接着向路易斯安那州最高法院控告弗格森法官的判决,但该法院维持弗格森法官的原判。最后,普莱西上诉到联邦最高法院。但联邦最高法院的判决结论是,种族隔离的法律规定是合乎宪法的。
    ③路易丝安那州于1890年通过相关法律,规定铁路系统对白人和其他肤色的人要区别对待,即“平等但隔离”,并要求乘客严格遵守之。
    ④[美]威廉·福特斯:《美国历史中的黑人》,三联书店,1961年版,第460页。
    ⑤王超:《浅析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月第23卷第1期,第78页。
    ①Frank Otto Gatell, The Segregation Era 1863-1954,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0, p235
    ②W.A. Low and V.A. Clift, Encyclopedia of African-American, New York: McGraw-Hill, 1981, p258.
    ③[美]约翰·霍普·富兰克林:《美国黑人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07页。
    ③John David Skrentny, The Ironies of Affirmative 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l 13.
    ①John David Skrentny, The Ironies of Affirmative 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l 14.
    ②Fletcher A. Blanchard & Faye J.Crosby, Affirmative Action in Perspective (Sp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1989) P.23.
    ③Charles D. Lowery and John F. Marszalek ed., Encyclopedia of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from Emancipation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2, Pl 75
    ①[美]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受命变革》,三联书店,1977年,第276页。
    ②John David Skrentny, The Ironies of Affirmative 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l 14.
    ③Charles D. Lowery and John F. Marszalek ed., Encyclopedia of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from Emancipation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PP 174-176.
    ①“布朗案”的案由及最高法院的审判结果参考邓冰、苏益群编译《大法官的智慧——美国经典司法判例精选88例》,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60-63页。
    ①[美]乔安妮·格兰特:《美国黑人斗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75页。
    ②王为:《试析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外交学院学报》,1992年03期,第73页。
    ③李晓兵:《从“普莱西案”到“布朗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92页。
    ①Charles D. Lowery and John F. Marszalek ed., Encyclopedia of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from Emancipation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2, Pl76.
    ①谢国荣:《布朗案判决后美国南部的象征性改革对民权运动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496页。
    ②[美]约翰·霍普·富兰克林:《美国黑人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547页。
    ① 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72.
    ②林登·约翰逊总统档案馆资料:(1964, Justice Dept, Prepation of the Bill-Material) (folder 1)
    ③[美]马丁·路德·金、霍玉莲著:《我有一个梦想》,(王婷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第5页。
    ①林登·约翰逊总统档案馆资料之《1964年民权法案》。
    ②参见邓海平译的美国1964年民权法案。
    ③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edited by The Editors of Salem Press (Salem Press Inc 2004), pp. 122-123.
    ①林登·约翰逊总统档案馆资料之《1964年民权法案》。
    ①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60.
    ②Charles D. Lowery and John F. Marszalek ed., Encyclopedia of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from Emancipation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Pl 76.
    ①James.W. Riddlesperger, Jr. and Donald.W. Jackson ed..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and Civil Rights Policy, NY: Greenwood Press, 1995, P59.
    ①张立平:《林登.约翰逊与民权法案》,《美国研究》,1996年第2期,第14页。
    ①M. Ai Raza, A. Janell Anderson & Harry Glynn Custred Jr, The Upsd and Downs of Affirmative Action Preferences (Praeger Publishers 1999) p3
    ①http://news.xinhuanet.com/globe/2004-04/16/content1423729.htm
    ②转引自华涛:《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世界历史》,1999年第04期,第35页。
    ②Thomas R. Wolanin, Presidential Advisory Commissions: Truman to Nix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5, PP 11-28.
    ①Charles D. Lowery and John F. Marszalek ed., Encyclopedia of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from Emancipation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Pl76-177.
    ②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72.
    ③林登·约翰逊总统档案馆资料:(1964, Justice Dept, Preparation of the Bill-material) (folder 1).
    ①林登·约翰逊总统档案馆资料:(1964, Justice Dept, Preparation of the Bill-material) (folder 1).
    ②转引自华涛:《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世界历史》,1999年第04期,第38页。
    ③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LBJ,1967-1968(Washington:USGPO), pp.189-190.
    ④Editorial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Rights Revolution: Timely Reports to Keep Journalists, Scholars and the Public Abreast of Developing Issues, Events and Trends by Washington:Congressional Quarterly, 1978, P14.
    ①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102.
    ②刘宝存:《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发展·争论·未来走向》,《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月第30卷第4期,第49-50页。
    ③James. W. Riddlesperger, Jr. and Donald. W. Jackson ed.,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and Civil Rights Policy, NY: Greenwood Press, 1995, P63.
    ①[美]厄尔·梅佐:《理查德·尼克松》,复旦大学出版社,1971年,第293页。
    ②Dean J'Kotlowski Nixon's Civil Righ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1,P.98.
    ①Philip F.Rubio, A History of Affirmative Action (1619-2000),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1, p 153.
    ①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a history of affirmative a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4, p.125.
    ①赵薇:《论“肯定性行动”对美国教育和就业的影响》,《外国问题研究》,1996年第1期,第39页。
    ①丁坤、张丽:《理想与困境:肯定性行动计划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1年12月第36卷第6期,第24页。
    ①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3页。
    ①最高法院在解释和适用第十四修正案过程中,就区别分类标准和立法目标之间的关系创设出“严格审查’“中等程度审查”和“合理基本审查”三种司法审查标准,以期在贯彻法律的平等保护时,确立一个审查区别分类是否违宪的标准。“严格审查”标准要求立法中的区别分类和立法目的之间有密切吻合,立法手段必须表明是实现立法目的之必需,而不是仅有合理关系即可;政府的立法必须要说明迫切需要关注的政府利益或目的,而不是仅有合法的政府目的即可;“合理基础审查”标准假定,受到质疑的政府立法和政府行为是合宪的,原告需举证证明其违宪。“严格审查”标准则假定,受到质疑的政府立法或政府行为即为违宪,政府需举证证明,该立法和政府行为出于迫切需要关注的政府利益或目的;“中等程度审查”标准其特点是强调,区别分类必须为重要的政府利益或日的服务,手段和目的之间必须有本质上的联系。(邱小平,2005:144,256,257)
    ②“调卷令是最高法院受理上诉案件的主要途径……其发布调卷令的案件中往往涉及不同法院对联邦法律的不同解释。”(何家弘主编《当代美国法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③“自成立以来,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人数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最少时为5人,最多时为10人,目前由9名大法官组成,其中1人为首席大法官。最高法院审理案件时由9名大法官共同组成合议庭。”(何家弘主编《当代美国法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40页。)
    ①1953年沃伦担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起,主张两个司法标准,即“严格审查”和“合理基础审杳”标准,并明确适用“严格审查”标准的领域是可疑的区别分类或对根本权利的影响。可疑的区别分类是根据种族和政治表达所作的区别分类,违反了第十四修正案。沃伦适用的“严格审查”标准被认为理论上严格,实践上致命,因为政府立法一旦被适用“严格审查”标准,没有一个能逃过违宪无效的厄运;相反,沃伦适用的“合理基础审查”这一标准,理论上很少谈得上严格,实践上都维护政府的立法。1969年伯格接任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后,对沃伦的两种标准作了重要修正,最高法院逐渐形成一种“中等程度审查”标准。1986年伦奎斯特主政最高法院之后,上述三种审查标准在适用上又发生了变化。他认为,除了种族问题应适用“严格审查”标准,其他问题都只能适用“合理基础审查”标准。即使对种族问题适用“严格审查”标准,他也强调,要查明政府法律和公共政策有无故意的歧视,对此原告应负举证责任。因此,同为“严格审查”标准,伦奎斯特和沃伦的认识又有不同。(邱小平,2005:256,257,258)
    ①Timothy O'Neill, Bakke and the Politics of Equality,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85, P.60.
    ②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59-360页。
    ①[美]赫德里克·史密斯,亚当·克莱默等著《里根和里根总统》,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2年版,第58页。
    ②1980年10月24日《华尔街日报》第一版。
    ①[美]赫德里克·史密斯,亚当·克莱默等著《里根和里根总统》,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2年版,第32页。
    ②Randall Kennedy:"Persuasion and Distrust: A Comment on the Affirmative Action Debate”, Harvard Law Review, Vo.99,No.6. Aprl.,1986, p.1342.
    ①Richard D.Kahleberg:"Toward Affirmative Action for Economic Diversity"(J),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March 19,2004
    ②张玉:《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③加利福尼亚地位最高的黑人官员,在1971年当上州的公共教育部门负责人,曾几次因为教育事务受到里根总统的接见。
    ①"There is much more to do in Affirmative Action s Testament of Hope: Strategies for a New Era in Higher Education, edited by Mildred Garcia,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77, p 77.
    ①[美]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迎接21世纪对美国的挑战》,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14页。
    ②李道葵:《美国政府与政治》,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75-776页。
    ①参见李英桃:《加利福尼亚州209提案与美国高等教育》,《美国研究》1998年第3期,第109页。
    ②加利福尼亚州209提案的全部内容翻译来自李英桃的《加利福尼亚州209提案与美国高等教育》一文。
    ①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①邓冰、苏益群编译《大法官的智慧——美国经典司法判例精选88例》,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70-71页。
    ②陈奕平:《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146页。
    ①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241.
    ②参见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迎接21世纪对美国的挑战》一书的出版前言第一页。
    ①J.Edward Kellough, Understanding Affirmative Ac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76-78.
    ①J.Edward Kellough, Understanding Affirmative Ac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78-81.
    ②同上,第81-83页。
    ①J.Edward Kellough, Understanding Affirmative Ac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83-85.
    ②同上,第85-88页。
    ①J.Edward Kellough, Understanding Affirmative Ac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88-89.
    ①J.Edward Kellough, Understanding Affirmative Ac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 89.
    ①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政府系助理教授Eric McDaniel的观点。
    ①J.Edward Kellough, Understanding Affirmative Action, (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89-91.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自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
    ②同上。
    ①林登·约翰逊总统档案馆资料之《1964年民权法案》。
    ①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2页。
    ①林登·约翰逊总统档案馆资料之《1964年民权法案》。
    ① Lawrence Friedman, History of American Law, edtion2, pp 123-138.
    ①前引《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第423页。
    ①美联社华盛顿2000年9月21日电。该电稿中指出“这份呈交联合国的报告是由美国国务院并在其他联邦机构的帮助下编写而成的,供明年在南非举行的联合国反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恐外和排外世界大会之用”。电稿的导语是:“根据一份新的政府报告,虽然美国的法律符合一个消除种族主义的国际条约的要求,但是美国的社会本身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
    ②刘宝存:《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发展·争论·未来走向》,《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0卷第4期,第50页。
    ①Hacker, Andrew, ed:A Statistical Portrait of the American People, New York:Viking, 1983, p247.
    ①O'Neil, Robert M, "Preferential Admissions: Equalizing Access to Leg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oledo Law Review, 1970, p300.
    ②Nickens, Herbert W., Timothy P. Ready, and Robert G. Petersdorf, "Project 3000 by 2000: Racial and Ethnic Diversity in U.S. Medical School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4, p472.
    ③Karen, David, "The Politics of Class, Race and Gender: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60-1986,”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1,pp 208,217.
    ④Blackwell, James E, Mainstreaming Outsiders: The Production of Black Professionals. 2nd ed. DIX Hills, New York:General Hall. 1987,pp 103,209.
    ⑤在60年代,大多数高校为了追求校园里学生种族的多样化,只注重在黑人学生而没有考虑其他的种族。其他种族的学生尤其是拉美裔学生其实与黑人学生一样有着同样糟糕的背景和现状。在1970年,全美有一半的25岁青年完成了高中学业,但拉美裔25岁月的青年拥有高中文凭的不到其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 白人有10.7%的人口是大学本科毕业的,拉美裔只有4.5%的人口拥有本科文凭。(以上信息来自1997年美国统计局,第159页表243。)在一些专业院校拉美裔学生人数就更少了。面对这些不利的状况,学生开始抗议。到了70年代初,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扩大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围,招生对象不仅仅包括拉美裔学生还包括印第安学生。
    ①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7, p17.
    ②Nettles, Michael T. and Laura W. Perna, The African American Education Data Book: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Frederick D. Patters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ollege Fund/UNCF, 1997, P330
    ③Nickens, Herbert W., Timothy P. Ready, and Robert G. Petersdorf, "Project 3000 by 2000: Racial and Ethnic Diversity in U.S. Medical School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4, p472;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 1996, p73.
    ④U.S. Bureau of the Census 1997, pp159, 194.
    ⑤Goerge W. Groh, The Black Migration: The Journey to Urban America. New York:Weybright and Talley, 1972, p120.
    ⑥James G.Burns, J.W. Peltason & Thomas E. Cronin,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Prentice Hall,1997. P102.
    ⑦Goerge W. Groh, The Black Migration: The Journey to Urban America. New York: Weybright and Talley, 1972, p120.
    ①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s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80,p 462; Robert W. Kweit & Mary G. Kweit, People and Politics in Urban America, Garland Pub, 1998, p69.
    ②U.S Census Bureau, Statistics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1980, p558.
    ③陈奕平:《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8-9页。
    ①刘宝存:《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发展·争论·未来走向》,《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2月第30卷第4期。
    ②同上。
    ①[西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中译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页。
    ①[苏联]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229页。
    ②高振强:《论公平正义的观念和现实》,《学术交流》,2009年1月,第1期,第25页。
    ③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4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本,第1-3页。
    ①同上,第57页。
    ②《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本,第205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本,第373页。
    ②同上,第43页。
    ③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载于人民日报,2008-12-19。
    ①Barbara Jeanne Fields, "Slavery, Race and Ide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New Left Review (1990), Vol:181, PP95-118.
    ②Philip F.Rubio, A History of Affirmative Action (1619-2000),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1, p 4.
    ①Philip F.Rubio, A History of Affirmative Action (1619-2000),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1, p 3.
    ②何言编著,《黑人之魂——马丁·路德·金》,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第89页。
    ①www.jbhe.com/2012/02/good-news-on-educational-attainments.
    ②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10.tab!es/dt10_008. asp.
    [1]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任东来、陈伟、白雪峰等:《美国宪政历程: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
    [4]《底特律自由新闻报》编:《美国黑人生活》,李延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
    [5]比尔·克林顿:《希望与历史之间》(金灿荣邱君张立平王荣军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
    [6]陈奕平:《人口变迁与当代美国社会》,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7]邓蜀生:《世代悲欢“美国梦”——美国的移民历程及种族矛盾(1607-2000)》,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8]何言编著,《黑人之魂——马丁·路德·金》,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年。
    [9]《列宁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1]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12][西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中译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13]列宁:《哲学笔记》,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
    [14]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简编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15]邓冰、苏益群编译《大法官的智慧——美国经典司法判例精选88例》,法律出版社,2010年。
    [16]李道葵:《美国政府与政治》,商务印书馆,1999年。
    [17]赫德里克·史密斯,亚当·克莱默等著《里根和里根总统》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2年。
    [18]何家弘:《当代美国法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9]厄尔·梅佐:《理查德·尼克松》。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71年。
    [20]约翰·霍普·富兰克林:《美国黑人史》,商务印书馆,1988年。
    [21]乔安妮·格兰特:《美国黑人斗争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22]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受命变革》,三联书店,1977年。
    [23]威廉·福特斯:《美国历史中的黑人》,北京:三联书店,1961年。
    [24]赵一凡:《美国的历史文献》,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25]楚云:《妇女问题》,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1936年。
    [26][美]斯塔夫里呵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苏联]阿尔彼罗维奇·拉甫罗夫主编:《墨西哥近代现代史纲:1810-1945》,中译本,三联书店,1974年。
    [28]柳仁峰:《美国的种族歧视》,上海:潮锋出版社,1951年。
    [29]关在汉编译《罗斯福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
    [30]黄兆群:《熔炉下的火焰—美国的移民、民族和种族》,北京:东方出版社,1994。
    [31]黄兆群:《杂然纷陈的美国社会:美国的民族与民族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32]马丁.路德.金,霍玉莲著:《我有一个梦想》,王婷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3][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Second edition, Issues in Race, Ethnicity and Gender, (A Division of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Washington, D.C, 2005)
    [2]Encyclopedia of African American Business History, edited by Juliet. K. Walker, (Greenwood press, London, 1999)
    [3]Terry H. Anderson, The Pursuit of Fair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4]Philip F.Rubio, A History of Affirmative Action, 1619-2000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2001)
    [5]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edited by The Editors of Salem Press (Salem Press Inc, 2004)
    [6]Fletcher A. Blanchard & Faye J.Crosby, Affirmative Action in Perspective (Spinger-Verlag New York Inc, 1989)
    [7]Nijole V. Benokraitis and Joe R. Fegin, Affirmative Action and Equal Opportunity: Action, Inaction, Reaction (Boulder, CO:Westview Press,1978)
    [8]Juliet E.K.Walker, The History of Black Business in America: Capitalism, Race, Entrepreneurship, (Macmillan Library Reference, NY 1998)
    [9]A Different Vision:Race and Public Policy, Volume 2 edited by Thomas D. Boston (Routledge, London, 1997)
    [10]A Different Vision: African American Economic Thought, Volume 1 edited by Thomas D. Boston (Routledge, London, 1997)
    [11]Christopher Edley, Jr., Not All Black and White: Affirmation Action, Race and American Values (NY: A division of Farrar, Straus & Giroux,1996)
    [12]James C. Foster and Mary C.Seegers, Elusive Equality: liberalism, Affirmative Action, and Social Change in America (Port Washington, NY: Associated Faculty Press, 1983)
    [13]John David Skrentny, The Ironies of Affirmative Acti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
    [14]Carol Lee Bacchi, The Politics of Affirmative Action (SAGE Publications, 1996)
    [15]Francine s. Hall & Maryann H. Albercht, The Management of Affirmative Action (Goodyear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9)
    [16]Ronld Turner, The Past and Fu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 (Quorum Books, 1990)
    [17]J. Edward Kellongh, Understanding Affirmative Action:Politics, Discrimination, and the Search for Justice (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 2006)
    [18]William T. Bianco & David T. Canon, American Politics Today (W.W. Norton & Company, Inc, 2009)
    [19]Darien A. McWhirter, The End of Affirmative Action: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A Birch Lane Press Book Published By Carol Publishing Group, 1996)
    [20]M. Ai Raza, A. Janell Anderson & Harry Glynn Custred Jr, The Upsd and Downs of Affirmative Action Preferences (Praeger Publishers, 1999)
    [21]Race, Ethnicity, and Inequality in the U.S labor Market: Critical Issues in the New Millennium edited by George Wilson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2007)
    [22]Impacts of Affirmative Action:Policies & Consequences in California edited by Paul Ong (A Division of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99)
    [23]Lynne Eisaguirre, Affirmative Action (ABC-CLIO, Inc,1999)
    [24]Racial Preference and Racial Justice: the New Affirmative Action controversy edited by Russell Nieli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90)
    [25]Smith Paul, Mor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Key Issues, Concepts and Theorie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2008)
    [26]Bowen, William G, and Derek Bok, The Shape of the River: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Considering Race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Admiss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27]Girardeau A.Spann, The Law of Affirmative Acti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0)
    [28]Caplan, Lincoln, Up Against the Law:Affirmative Action and the Supreme Court, (Twentieth Century Fund Press, 1997)
    [29]Steele, Shelby, A Dream Deferred: The Second Betrayal of Black Freedom in America, (HarperCollins, 1998)
    [30]Chin, Gabriel J. (ed), Affirmative Action and the Constitution: Affirmative action Before Constitutional Law, 1964-1977(Vol.1); The Supreme Court "Solves" the Affirmative Action Issue, 1978-1988(Vol.2); Judicial Reaction to Affirmative Action, 1988-1997(Vol.3), (Garland Publishing, 1998).
    [31]Schwartz, Bernard, Behind Bakke:Affirmative Action and the Supreme Court,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1988)
    [32]Ira Katznelson, When Affirmative Action Was White, (W.W.Norton & Company, 2005)
    [33]D.D.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Clarendon Press, 2001)
    [34]John Rawls, A Theory of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35]David Stannard, American Holocaus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36]Horace G. Campbell, Barack Obama and Twenty-First Century Polotics: A Revolutionary Moment in the USA (Pluto Press, 2010).
    [37]Goerge W. Groh, The Black Migration: The Journey to Urban America, (New York:Weybright and Talley, 1972)
    [38]James G.Burns, J.W. Peltason & Thomas E. Cronin,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Prentice Hall, 1997)
    [39]Nettles, Michael T. and Laura W. Perna, The African American Education Data Book: Higher and Adult Education, (Frederick D. Patters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the College Fund/UNCF, 1997)
    [40]Blackwell, James E, Mainstreaming Outsiders: The Production of Black Professionals.2nd ed. DIX Hills, (New York:General Hall,1987)
    [41]Hacker, Andrew, ed:A Statistical Portrait of the American People, (New York: Viking, 1983)
    [42]Mildred Garcia ed, There is much more to do in Affirmative Action's Testament of Hope: Strategies for a New Era in Higher Educatio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77)
    [43]Timothy O'Neill, Bakke and the Politics of Equality,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1985)
    [44]Dean J. Kotlowski, Nixon's Civil Righ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45]James.W. Riddlesperger, Jr. and Donald.W. Jackson ed.,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and Civil Rights Policy, (NY: Greenwood Press, 1995)
    [46]Charles D. Lowery and John F. Marszalek ed., Encyclopedia of African-American, Civil Rights: from Emancipation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1992)
    [47]Thomas R. Wolanin, Presidential Advisory Commissions:Truman to Nix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75)
    [48]W.A. Low and V.A. Clift, Encyclopedia of African-American, (New York: McGraw-Hill,1981)
    [49]Frank Otto Gatell, The Segregation Era 1863-1954,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50]Editorial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Rights Revolution:Timely Reports to Keep Journalists, Scholars and the Public Abreast of Developing Issues, Events and Trends, (Washington: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1978)
    [51]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s, LBJ,1967-1968(Washington:USGPO)
    [52]Gabriel A.Almond, GBingaham Powell, JR, Russell J. Dalton, Kaare Strom, Comparative Politics Today, (Pearson Longman, 2008).
    [53]Lawrence Friedman, History of American Law, edtion2.
    [1]苗华伟:《积极行动兴衰原因初探》,北京:外交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2]鞠立斌:《当代美国的“肯定性行动”与黑人就业问题》,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3]李国霞:《美国积极行动:历史演变与争论》,洛阳: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4]彭永春:《美国高校多元文化教育演进之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5]周青风:《美国宪政中的纠偏行动》,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6]曾一璇:《肯定性行动的合法性争论:赞成与反对》,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7]李文霄:《肯定性行动计划与美国少数族裔的高等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8]张直:《当代美国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政策改革》,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9]司荷芳:《肯定性行动与少数族裔的就业问题》,北京:外交学院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0]张颖:《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悖论及其文化影响》,北京:外交学院2000硕士学位论文。
    [11]王双利:《美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2]余晓玲:《美国高等教育弱势群体权益保护法规政策研究》,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13]李秀红:《当代美国华人就业问题分析:1965-1990年》,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硕士学位论文。
    [14]丁金辉:《尼克松政府的公平就业政策研究》,厦门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15]雷云:《美国禁止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研究》重庆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6]马存利:《宪法平等权司法适用研究》,吉林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17]郭延军:《发展中的美国女性就业权平等保护》,上海: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8]车延菲:《中美高等教育领域民族倾向性政策的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9]张玉:《战后美国联邦高等教育弱势扶助政策发展研究》,重庆:西南大学2007年博士学位论文。
    [20]鄢晓红:《论国际标准下的少数者权利保护》,外交学院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
    [21]王巧平:《美国“肯定性行动”大争论》,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1年硕士学位论文。
    [22]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教育政策的启示》,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王凡妹:《美国积极行动的历史沿革—从法律性文件的角度进行回顾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2期,第45-80页。
    [2]胡晓进:《“积极行动”与逆向歧视—以美国最高法院的相关判决为中心》,《南京大学学报(社哲版)》,2008年第2期,第45-51页。
    [3]郭辉:《affirmative action是何意?应如何翻译?》,《英语知识》,2007年第1期,第16页。
    [4]杨超:《近年来国内关于“积极行动计划”的研究述评》,《世界历史》,2008年第4期,第122-130页。
    [5]刘宝存:《肯定性行动计划与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第13卷,第68-72页。
    [6]刘宝存:《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发展·争论·未来走向》,《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第30卷,第171-178页。
    [7]金海:《尼克松的民权思想及政策实践》,《世界历史》,2002年第6期,第 22-29页。
    [8]杨超:《美国“积极行动”对中国反就业歧视的借鉴意义》,《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26卷,第39-44页。
    [9]张文静:《美国肯定性行动的政策变迁—基于支持联盟框架的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5期,第280-295页。
    [10]王平:《美国积极行动政策简评》,《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第45-48页。
    [11]陈毓:《“布朗案”与美国宪法第十四项修正案》,《甘肃家业》,2005年第11期,第196页。
    [12]张玉:《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价值分析》,《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第69-73页。
    [13]李怀才:《“肯定性行动”析论——美国族际政治的实践》,《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237-238页。
    [14]谢先泽:《“积极行动计划”的历史进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第74-77页。
    [15]李志杰:《“积极行动计划”政策:利益分析的视角》,《大学教育科学》,2010年第1期,第91-96页。
    [16]郝艳萍:《1964年民权法案对美国教育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4月第22卷第4期,第14-18页。
    [17]谢国荣:《布朗案判决后美国南部的象征性改革对民权运动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7月第63卷第4期,第496-501页。
    [18]任东来:《“积极行动”与美国政治》,《太平洋学报》,1996年第1期,第13-19页。
    [19]赵薇:《论“积极行动”对美国教育和就业的影响》,《日本学论坛》,1996年第1期,第38-42页。
    [20]朱世达:《积极行动计划之战—美国总统选举中的一场辩论》,《世界知识》,1996年第9期,第21-23页。
    [21]朱世达:《克林顿政府在积极行动中的两难处境》,《美国研究》,1996年第3期,第63-82页。
    [22]张立平:《论肯定性行动》,《太平洋学报》,2001年03期,第70-80页。
    [23]华涛:《约翰逊总统与美国“肯定性行动”的确立》,《世界历史》,1999年04期,第38-39页。
    [24]谢国荣:《布朗案判决与美国民权运动述评》,《历史教学》,2011年第10期,第42-48页。
    [25]李昌道:《美国平权措施的宪法争议——析联邦最高法院的两项判决》,《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l期,第107-110页。
    [26]蒋先福;《“肯定性行动计划”的法理学思考——以平等理论为视角》,《时代法学》,2006年03期,第10-19页。
    [27]吴宁:《社会弱势群体保护的权利视角及其理论基础——以平等理论透视》,《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3期,第60-68页。
    [28]黄兆群:《美国的平权措施:引发的争议及存废前景》,《世界历史》,1999年02期,第32-36页。
    [29]姬虹:《肯定性行动与美国少数族裔的教育》,《国际论坛》,2004年04期,第61-67页。
    [30]梁茂信:《美国人力培训与就业政策(1971-1982)》,《历史研究》,2007年01期,第158-173页。
    [31]李英桃:《加利福尼亚州,209提案与美国高等教育》,《美国研究》,1998年03期,第109-124页。
    [32]刘宝存;《肯定性行动争论与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未来走向》,《民族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第49-53页。
    [33]郑若玲:《追求公平:美国高校招生政策的争议——改革》,《教育发展研究》,2008年第3期,第96-99页。
    [34]王凤娥:《美国高等教育的经典案例分析》,《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4期,第23-26页。
    [35]万秀兰:《美国针对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问题的先期干预计划》,《世界民族》,2002年06期,第71-77页。
    [36]樊凌衡:《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及其对中国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启示》,《煤碳高等教育》,2008年01期,第98-118页。
    [37]李晓兵:《从“普莱西案”到“布朗案”——论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与受教育权平等保护的实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第88-93 贝。
    [38]张爱民:《二战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第84-89页。
    [39]苏江丽:《美国肯定性行动对我国促进弱势群体就业与发展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8年11期,第89-91页。
    [40]张华:《论美国妇女选举权实现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第7卷,第29-31页。
    [41]郭延军:《美国1964年民权法与女性平等就业权》,《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第72-80页。
    [42](美)万心蕙:《美国妇女选举权始于西部四州》,《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第2-11页。
    [43]马存利:《论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的司法审查》,《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3期,第120-126页。
    [44]陈霞明:《积极行动的法哲学思索——以美国为例》,《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第53-58页。
    [45]宋兰娥、任伟莉:《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现状及根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卷第3期,第292-293页。
    [46]姬虹:《民权行动与美国南方黑人政治力量的兴起》,《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109-142页。
    [47]王超:《浅析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兴起》,《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月第23卷第1期,第77-79页。
    [48]谢国荣:《全国有色人种协进会与美国公立教育中种族隔离的取消》,《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0卷第5期,第101-104页。
    [49]张媛:《支持还是反对?——人们对扶弱行动的态度》,《学习与实践》,2008年02期,第130-138页。
    [50]陈天社:《浅析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第46-50页。
    [51]何章银:《种族集团与艾森豪威尔政府的民权政策》,《世界历史》,1994年第3期,第2-8页。
    [52]白立强:《公平正义:历史逻辑的再思考及其现实意义》,《临沂师范学院学 报》,2007年10月第29卷第5期,第57-62页。
    [53]秦伟江:《密歇根州民权动议与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第56-61页。
    [54]刘英宰:《美国高校招生对少数族群学生的影响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第154-160页。
    [55]时春荣:《美国的平权措施与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世界民族》,2001年02期,第53-58页。
    [56]王希:《多元文化主义的起源、实践与局限性》,《美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44-80页。
    [57]陈静熔:《间接歧视的悖论及其破解》,《法学家》,2007年03期,第124-131页。
    [58]张学强、彭慧丽:《肯定性行动与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中美高等教育领域基于族群的倾向性政策比较》,《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第89-94页。
    [59]高振强:《论公平正义的观念和现实》,《学术交流》,2009年1月第1期,第24-28页。
    [60]朱庆跃:《公平正义的内在意蕴及现实启示》,《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7-9页。
    [61]汪尊鑫:《论罗尔斯公平正义的普适性及启示作用》,《太原大学学报》,2009年9月第10卷第3期,第22-26页。
    [62]周海涛:《美国公立大学录取政策变革:百分比计划》,《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年05期,第89-94页。
    [63]胡锦山:《美国白人种族主义与“逆向歧视”》,《世界民族》,2008年03期,第11-22页。
    [64]张爱民:《美国肯定性行动计划述评》,《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第75-81页。
    [65]陈伟;《美国的“肯定性行动”政策》,《中国审判》,2006年第8期,第58-60页。
    [66]欧阳景根、李社曾:《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教育纠偏行动中的宪法价值选择空间——以GRATZ和GRUTTER案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08期,第56-63 贝。
    [67]杨克瑞:《美国高校的录取配额与教育公平》,《大学教育科学》,2007年05期,第95-98页。
    [68]朱志忠:《公平正义、政治稳定与发展》,《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第7-10页。
    [69]马存利:《论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的司法审查》,《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03期,第120-126页。
    [70]焦兴铠:《论美国推动积极行动方案以消弛就业歧视问题之努力》,《长庚人文社会学报》,2009年,第二卷第一期,第53-99页。
    [71]王秋兰:《美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历史和未来》,《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1月第1期,第70-72页。
    [72]丁坤、张丽:《理想与困境:肯定性行动计划与美国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1年12月第36卷第6期,第23-27页。
    [73]李其荣;《从同一到多元的历史轨迹——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管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7月,第25卷第4期,第148-152页。
    [74]王悦:《对美国多元文化主义的两种思考》,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1月,第27卷第1期,第133-135页。
    [75]张敏杰:《美国的“肯定性行动”及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启示》,《浙江学刊》,2007年第5期,第190-195页。
    [76]王伟:《试论20世纪50-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艰苦历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第2期,第42-44页。
    [77]王为:《试析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外交学院学报》,1992年03期,第72-76页。
    [78]黄安年:《中央太平洋铁路的建成与在美华工的贡献》,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02期,第97-111页。
    [79]金灿荣:《政治文化分裂与美国政局演变》,《美国研究》,1995年第1期第18页。
    [80]Tenisha I.Tevis, Book Review of Understanding Affirmative Action by J.Edward Kellough, 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 May 2009, p475-478.
    [81]Chace, William M., Affirmative Inaction, American Scholar, Winter 2011, Vol.80 Issuel, p20-31.
    [82]Randall Kennedy, Persuasion and Distrust: A Comment on the Affirmative Action Debate, Harvard Law Review, Vol 99.No 6 (Apr.,1986). pp.1327-1346.
    [83]Desmond S. King, Strange Bedfellow? Polarized Politics? The Quest for Racial Equlity in Contermporary America,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Vol.61 No.4 (Dec., 2008). Pp.686-703.
    [84]Seymour Martin Lipset, Affirmative Action and the American Creed, The Wilson Quarterly (1976-), Vol.16,No.1 (Winter, 1992). Pp.52-62.
    [85]Thernstrom, Stephan, and Abigail Thernstrom, "Reflection on the Shape of the River, " UCLA Law Review, Vol.46, No.5 (June 1999), pp.1583-1631.
    [86]Lawrence, Charles R.III,“Two Views of the River: ACritique of the Liberal Defense of Affirmative Action," Columbia Law Review, Vol.101, No.4 (May 2001),pp.928-975.
    [87]Nickens, Herbert W., Timothy P. Ready, and Robert G. Petersdorf, "Project 3000 by 2000: Racial and Ethnic Diversity in U.S. Medical School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4, p472.
    [88]Karen, David, "The Politics of Class, Race and Gender: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60-1986,"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1, pp 208,217.
    [89]O'Neil, Robert M, "Preferential Admissions:Equalizing Access to Legal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oledo Law Review, 1970, p300.
    [90]Richard D.Kahleberg:"Toward Affirmative Action for Economic Diversity"(J),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March 19,2004
    [91]Barbara Jeanne Fields, "Slavery, Race and Ideology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n ", New Left Review (1990)
    www. law. cornell.edu/supct/search
    www.policyagendas.org
    http://www.gpoaccess.gov/crecord/
    http://thomas.loc.gov/
    http://www.usa.gov/Agencies/Federal/Executive.shtml
    www.acenet.edu
    www.ceousa.org
    www.cir-usa.org
    www.naacpldf.org
    www.nas.org
    www.pbs.org/newshour
    www.jointcenter.org
    http://www.nytimes.com/2011/12/03/education/us-urges-campus-creativity-to-gain-di versity.html
    www.jbhe.com/2012/02/good-news-on-educational-attainments
    http://nces.ed.gov/programs/digest/d10.tables/dt10_008.asp
    http://news.xinhuanet.eom/globe/2004-04/16/content_1423729.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