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的运行及法制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口支援早就产生,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对口支援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却令人深受鼓舞并充满期待。
     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工地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片热火朝天的场面。来自祖国19个省市的对口支援建设者们发出南腔北调的吆喝声,他们把灾区当作第二故乡,他们发明了“5+2”、“白加黑”工作法,他们建设了比自己家乡的还要好的学校、医院并为之而骄傲……。援建者们的到来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他们的生活热情鼓舞着灾区人民的信心,他们的辛勤劳作日新月异地改变着灾区的面貌。灾区人民正在和援建者们一起,用智慧和勤劳建设着更加美好的家园。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成功运行,打破了人们的种种疑虑。援建初期,曾有人质问凭什么要别的省市无偿帮助受灾地区恢复重建?援建期间,不少人心存疑虑,追求本地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地方政府对另一地方的无偿援助能持续多久?然而,对口支援出乎意料的成功不仅打消了人们的疑虑,而且受到社会的持续关注。官员们在探讨如何把它建立为一种以强扶弱的长效机制,商人们在挖掘这样的区域合作所隐藏的巨大商机,学者们则在探索这种对口支援方式成功背后的运行机制及其动力。
     的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对口支援是怎样运行的?它为什么能够取得这样丰硕的成效?它的运行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是人们高兴之余希望明白的问题。探讨这些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如果我们能够在理论上揭开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成功运行的秘密,总结提炼出对口支援运行的一般理论,并据此在实践中让这种成功持续,那么就会提高我们伟大祖国抵抗包括地震、洪水等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让一些地方先发展起来、然后带动欠发达地方共同发展的“两步走”战略就可能由此找到一条新的、符合实际的路径。团结互助、共克时艰的民族精神就会在支援与合作中得到凝聚和升华。基于此,探索“对口支援为何能成功运行以及如何持续运行”这个问题就成为本文的主要研究任务。
     对于这个问题,既有研究注重总结对口支援的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其中也曾提出对口支援的制度化问题,但却没有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本文拟突破学界对对口支援的总结经验式研究以及对其制度化的浮光掠影式的探讨,拟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对口支援为个案,尝试综合运用实证分析、价值分析、规范分析等法学研究方法,对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进行考察,并对其法制化提出初步构想。
     本文力图弄清楚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从启动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及其运行机制,然后从事实中提炼出对口支援的一般理论,据此提出构建相应法律制度的基本思路。围绕“对口支援为何能成功运行以及如何持续运行”这个问题,我们拟分别探讨如下几个具体问题:1、对口支援是如何启动的?2、对口支援是如何运行的?3、对口支援运行规则的法律属性是什么?4、如何将对口支援的运行规则法制化?按照上述设想,本文除了导论和结论以外,共分5章。导论在于提出本文要研究的问题,回顾已有研究状况,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第1章回答上述第一个问题,目的在于考察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的启动过程及其推动机制。巨大的灾难令灾区难堪重建重负,国家投入在那个特定的时候遇到财政制度的障碍。金融危机冲击、奥运会期临近、灾区稳定压力又对加大灾后恢复重建力度、加快灾后恢复重建进度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这是灾后恢复重建的现实背景和制度缺憾。于是,举全国之力、动员一切资源开展灾后恢复重建既是基于现实政治体制下惯常的有效举措,也是中央政府的理性选择。对口支援就成为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央政府在那个特殊的时空背景下的应急之作。中央政府制定具体方案、召开最高级别会议作出专门部署。各对口支援省市高度重视,以超乎常规的迅速行动表现出对中央政府决策部署的坚决拥护和积极响应。可以发现,救助灾区人民的道德合法性和提升灾区发展水平的政治追求是中央政府发动对口支援的原动力。威权政治体制在对口支援中发挥了极大功效。政治动员成为对口支援的直接动力。
     第2章探讨对口支援是如何运行的,重点分析对口支援运行模式的演变。在政治动员的强大功效下,对口支援省市承担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援的巨大责任。从援建关乎民生的城乡住房、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到开展智力支援和产业帮扶等单边支援,对口支援省市的积极作为表明对口支援省市全面准确地执行中央政府的决策。但当受灾地区民生得到基本保障以后,对口支援由单边支援逐渐通过建设产业园区、引进企业入园、扶持特色产业发展等方式走向双向互动的对口合作。伴随运行模式的演变,对口支援在运行机制上由政治动员、行政指令演变为对等协商、市场运行,在行为动机上由无偿支援演变为互利共赢,在行为依据上由行政文件演变为合作协议。这表明地方政府以自身实践,推动对口支援的运行从执行政治任务向履行法律义务的转变。
     第3章同样探讨对口支援是如何运行的,但重心在于探讨对口支援运行模式演变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影响。对于地方政府在对口支援运行中变通执行中央决策的行为,中央政府由宽容、默认转向支持,使对口合作成为整个对口支援政策的一部分。而且,地方政府开展对口合作的行为方式还促成中央政府部门改变自己的行政方式,主动展开与地方政府的对口合作。部省协议的出现,使中央政府部门对于地方政府的业务指导由行政指令方式转变为对等协商方式。平等协商、互利共赢的行政合作在中央政府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悄然展开。
     第4章追问对口支援运行模式演变后的运行规则的法律属性。本章在梳理行政契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对口支援中出现的政府之间签订的各种协议。提出对口支援中政府之间签订的各种协议乃是不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行政机关之间在自愿基础上,平等协商达成的追求互利共赢利益的协议,所约定的事项超越了有关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能,是对其法定行政职能以外事项的另行约定,体现了意思自治的私法精神。政府间协议模式的出现开启了政府间契约式协作的时代,表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由命令与服从的行政关系演变为既有行政服从、又有对等协商的关系。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也由区域竞争关系走向互利合作关系。政府间法律关系的变化,是政府及其部门追求和实现利益的途径,以及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特性和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现状双重因素作用的必然选择,阐释了行政法领域贯注私法精神的现实必要性。
     第5章探讨对口支援机制如何法制化的问题。在促进东部地区扶持西部地区发展、内地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引导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合作,以及深化生态效益补偿等领域,对口支援机制具有宽泛的适用价值。但对口支援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成功实践背后,其机制的运行还存在诸如行政指令明显、对口结对不平衡等问题。因此,构建相应的法律制度进行矫正和固化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章在从社会学和伦理学角度论证了对口支援的正当性后,遵循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运行模式演变和运行的规律、及其带来的政府间行为关系的演变,提出了对口支援法律制度的构建应当采用公法和私法交融的方式,即将私法的契约精神和制度引入政府之间的合作协议的协商之中,完善如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官员激励机制等行政法律制度,使对口支援法制化、常态化等设想。
     结论部分是对“对口支援为何能成功运行以及如何持续运行”这个问题的总结性回答。通过全文的分析和提炼,笔者最后的结论是,政府间契约式协作机制及其法制化是对口支援能够成功运行以及持续运行的深层次推动力和保障。
Partner assistance is not a newly-coined expression, whose not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re really inspiring and hopeful.
     O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site of WenChuan Earthquake, people there work so hard that they fairly make the sparks fly. With mixed accent of north and south and from nineteen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builders regard the disaster-striken area as their second hometown, proud of their masterpieces, better sachools and hospitals etc.than their own back in hometown,which are the direct results of their overtime working ways--- "weekendless working" and "nightless working". Partner assistants warm the hearts of the earthquake victims with their passions for life and the rapid changes with each passing day brought about by their wisdom and perspiration. With the success of partner assistance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various doubts begin to disappear. At the very beginning, some people couldn't understand why other provinces and municipalities should give unpaid assistance to the reconstruction in the disaster-striken area. During the process of reconstruction, many people were worried about whether the unpaid assistance could last for long since local governments, by nature, aim at maximizing their profits. However, the unexpected success of partner assistance in the reconstruction not only helps disperse these doubts but also wins continued social attention:officers attempt to establish the partner assistance as a long-acting system in "the great helping the small"; businessmen try to develop hug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hidden in the regional cooperation; scholars explore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its impetu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partner assistance.
     Happy with the success of the partner assistance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people still want to know:How the above-mentioned partner assistance operates? How come it succeeds? Is there any problem with its operation? Answers to these questions are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because if we can theoretically uncover the secrets of the successful operation of the partner assistance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if we can extract the general theories in its operation and if we, based on our exploration, can extend this success in practice, we will fortify ourselves against all kinds of natural disasters, including earthquakes, floods, etc. In doing so, we can find a new and practical path for the "two steps" strategy, first of develpoment of some areas, then of mutual development with some underdeveloped areas being helped by developed areas. In the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the national spirit of unity and mutual aid and passing difficult times together will gradually come into being and become stronger and stronger. Therefore, the main task for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explore why the partner assistance operates successfully in this case and how to carry it on in future.
     The previous research focused on experience summarization and problem exploration of partner assistance and provid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lthough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partner assistance was forwarded, no concrete and detailed research was made. Switching from the previous model of experience summarization and skin-deep discussion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based on the individual case of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employs empirical analysis, value analysis and normative analysis to investigate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partner assistance and offer the prelimilary conception of its legalization.
     The dissertation follows the basic conception:first to make clear of the whole process from startup to implement and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partner assistance of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then to extract the general theories for partner assistance; finally to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legal system. The subproblems discussed in the dissertation centre on the general problem "why the partner assistance operates successfully in this case and how to carry it on in future", including:how did the partner assistance start? how does it operate? what is the legal attribute for its operational rule? How to legalize its operational rule? Thus, 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the dissertation falls into five chapters.
     Introduction:the problem to be solved is raised, previous research reviewe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basic conception employed by this dissertation fixed.
     Chapter one: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artup process of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partner assistance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At that particular moment, it was almost impossible for the disaster-striken area alone to bear the heavy burden of reconstruction and government inputs were hindered by its financial system. There were a series of difficulties, such as the impact of financial crisis,the approach of the Olympics and the pressure of stability in the disaster-striken area. Faced with such realistic background and institutional drawback, our central government rationally chose the common practice to reconstruct with all strength and resources gathered from the whole country and hence partner assistance was an emergency measure for central government against that particular spatial and temporal background. Central government drew up specific plan and held the highest-ranking meeting to make special arrangements. Partner assistant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is job and firmly suppported and actively responded to central government's, arrangements with their quick action. The morality to help the victims of the disaster and the political pursuit to quick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saster-striken area were the motive force for central government's partner assistance policy. The authoritative system played a key role in the partner assistance and political mobilization was the direct force for it.
     Chapter two:the operation of partner assistance, especially the evolution of its behavorial patterns.The partner assistants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carried out central government's policy when they unilaterally gave aid in the form of labor, materi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concerned with the people's livelihood,from urban-rural housing, public infrastructure,and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to 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industrial help. After the people's livelihood was restored, partner assistance evolved into partner cooperation in the form of industrial park building, importation of enterprises into the park and distinctive industry supporting. With the change of behavorial patterns,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for partner assistance moves from political mobilization and authoritative command to negotiation on equal basis and market operation, behavorial motive switches from unpaid assistance to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and behavorial basis evolves from administrative files to cooperational agreements.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based on its own practice, actively promotes the operational change of partner assistance from implementation of political task to fulfillment of legal obligation.
     Chapter three:the operation of partner assistance, especi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changed behavorial pattern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As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s flexibility in implementation of the partner assistance policy,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ows its tolerance, acquiescence and support and eventually incorporates partner cooperation in the partner assistance policy.Furthermore,the behavorial pattern of local government's partner cooperation results in the partner cooper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Agreements between ministries and provinces symbolize a change in central government's mode of profesional guidance from administrative instruction to negotiation on equal basis.Based on equal negoti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 administrative cooper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develops quietly.
     Chapter four:the legal attribute for the operational rule of the changed behavorial pattern of partner assistance. After a careful investigation of administrative contract theories, the dissertation contains an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agreements between governments and concludes that such agreements are made between executive branches without administrative legal relationship, guided by the principle of free will and equal negotiation and aiming at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result and that the content of these agreements is beyond the legal functions of executive branches concerned and shows the spirit of private law. The new era of governmental contract cooperation comes with the appearance of agre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layers of governments,which indicates a change in the relation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from an administrative order-obey relation to an administrative-obedience-and-mutual-benefit relation. In addition, the former regional competitive relation between local goverments is gradually replaced by a relation of mutual benefit and cooperation. The change of legal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is an approach for governments and their branches to pursuit and realize benefits and an inevitable choic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double factors,that is,market economy and governmental lead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which shows a realistic necessity to incorporate the spirit of private law in administrative law domain.
     Chapter five:the legalization of partner assistance mechanism. Partner assistance mechanism is of great practical value in several aspects:eastern region helping develop western region; Han nationality supporting minority nationality region's development, promoting cooperation between developed and underdeveloped areas;furthering the compensation of ecological benefits,etc.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partner assistance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for instance, too much administrative instruction and unbalanced pairing,etc. Therefore, it's very important to construct corresponding legal system to rectify and solidify the mechanism. After proving the legitimacy of partner assistance from sociological and ethical perspectives, the author, based on the behavorial change, operational mechanism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in behavorial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s in the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of WenChuan Earthquake, puts forward fus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law as a new model of legal construction for partner assistance, which means introduction of the contract spirit of private law into cooperational agreements, perfection of administrative legal system, such as horizontal financial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and official incentive mechanism,etc.and the ultimate legalization and normalization of partner assistance.
     Conclusion:a conclusive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f "why the partner assistance operates successfully in this case and how to carry it on in future". The dissertation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cooperational mechanism based on govermental contracts and its legalization are the further impetus and guarantee for the successful and sustainable operation of partner assistance.
引文
2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8页。
    3阿拉塔高娃:《关于东南沿海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发展的再认识》,《内蒙古社会学》2000年第2期。
    4陈志刚:《对口支援与散杂居民族地区小康建—来自江西省少数民族地区对口支援的调研报告》,《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5周银珍:《从比较优势理论看对口支援及三峡库区经济发展》。《理论月刊》2003年第1期。
    6周银珍,肖慧莲,郑根保,曹诗图:《对口支援三峡移民政策分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7王国翔:《当前援建工作应处理好六大关系—关于科学推进对口支援工作的几点思考》,《浙江经济》2008年21期。
    8初雪:《对口援建:中国式赈灾》,《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第8期。
    9赵伦、蒋勇杰:《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兼论中央政府统筹下的制度特征与制度优势》,《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0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74—190页。
    11李延成:《对口支援:对帮助不发达地区发展教育的一项政策与制度安排》,《教育发展研究》2002年第10期。
    12杨道波:《地区间对口支援和协作的法律制度问题与完善》,《理论探索》2005年第6期:杨道波:《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对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3《对口支援三峡库区新思路解读》,《今日重庆》2007年第7期。
    14倪峰、张悦、于彤舟:《汶川大地震对口支援初步研究》,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15赵伦、蒋勇杰:《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6路春城:《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构建》,载《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3期。
    17[英]咯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78页:转引自陈小文:《行政法的哲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18[英]咯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3页;转引自陈小文:《行政法的哲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9--50页。
    19 A. V. Dicey.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London:Macmillan Ltd.10th ed. 1959. P202—203.
    20参见王名扬:《英国行政法》第10—11页,转引自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21周佑勇:《西方两大法系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比较》,载《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冬季号。
    22周佑勇:《西方两大法系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比较》,载《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冬季号。
    23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以下。
    24周佑勇:《西方两大法系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比较》,载《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冬季号。
    25参见罗豪才:《行政法轮》,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25页以下:张树义:《行政法学新论》,时事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以下:杨解君等:《依法行政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以下:陈端洪:《中国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杨海坤:《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49页以下;姜明安:《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以下: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以下;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薛刚凌:《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0页以下:黄贤宏、吴建依:《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再思考》,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马怀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26应松年:《依法行政论纲》,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31引自新华社通稿《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13/content_8363888.htm,访问时间:2009年12月10日。
    43参见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2页。
    44参见《国务院关于印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1]37号)。
    45本表系笔者根据2007年、2008年全国国人大批准的“财政部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提供的数据整理而成。
    46资料来源: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2009年03月16日)。
    47本表根据2007年、2008年全国国人大批准的“财政部关于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2007年中央财政收入为28589.49亿元,2008年为33626.93亿元。2008年比2007年增加5037.44亿元。
    48参见《吕氏春秋·贵公》,转引自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49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50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5页。
    51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93页。
    71引自新华社通稿《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13/content_8363888.htm,访问时间:2009年12月10日。
    72资料来源: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0/19/content-2108282.htm,访问时间:2009年12月15日。
    73资料来源:http://sh.eastday.com/qtmt/20080617/ula439445.html.访问时间:2009年12月17日。
    74引自广东省政府通讯《省对口支援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会议召开》,来源于:http://zwgk.gd.gov.cn/006939748/200909/t20090915_10460.html.访问时间:2009年12月17日。
    75资料来源:http://www..zjsql.com.cn/info/20080718/753.html.访问时间:2009年12月20日。
    79参见《山东崔学选把北川当家乡》,记者:李文鹏,载《齐鲁晚报》(2009年6月23日)。
    80参见新华社评论员:《学习党的好干部崔学选的三种精神》,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9-05/14/content_11375978.htm,访问时间:2009年12月22日。
    81引自《山东崔学选把北川当家乡》,记者:李文鹏,载《齐鲁晚报》(2009年6月23日)。
    82引自《爱洒震区情满青川:浙江首批赴青川支教团支教纪事》,载《浙江日报》(2009年7月2日)。
    83参见《红色中华》第40期,转引自关海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述论》,载《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2期。
    84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81页。
    85[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2页。
    86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12页。
    87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88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40页。
    89杨建中:《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载《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90邓彦、钟添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动员机制》,载《求实》2004年第11期。
    91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92李斌:《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视角》,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93孔繁斌:《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94关海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运动述论》,载《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2期。
    95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96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97李斌认为:“政治动员在改革后的延续性运用反映了中国公共管理模式激励的变迁具有一定的路径依赖特征。”参见《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视角》,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98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99[美]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14页。
    100参见关海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运动述论》,载《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2期。
    101参见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02参见孔繁斌:《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103参见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04[美]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2页。
    105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06李斌:《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视角》,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107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08关海庭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述论》一文中对“以垂直的组织控制为手段的政治动员”作了专门阐述。
    109参见张虎祥:《动员式治理的社会逻辑》,载《公共管理评论》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110引自新华社通稿《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13/content_8363888.htm,访问时间:2009年12月10日。
    111引自新华社通稿《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08-06/06/content_8320158.htm,访问时间:2009年12月23日。
    112参见关海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运动述论》,载《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2期。
    113李盛全:《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进展、问题及对策》,载《重庆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114杨道波:《地区间对口支援和协作的法律制度问题与完善》,载《理论与探索》2005年第6期。
    115赵伦、蒋勇杰:《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16倪峰、张悦、于彤舟:《汶川大地震对口支援初步研究》,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117奥利弗·W·霍姆斯:《普通法》(Oliver Wendell Holmes, Jr.. The Common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48, p.1.
    118倪峰、张悦、于彤舟:《汶川大地震对口支援初步研究》,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119资料来源:四川省对口支援办公室《关于2009年上半年18个省(市)对口支援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川对援办[2009]29号)。
    121唐静:《EPC交钥匙工程项目管理学习体会》,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10期。
    123王国翔:《当前援建工作应处理好六大关系》,载《浙江经济》2008年第21期。
    129东方网消息:《第二届四川省优质特色农产品上海展示展销会成功举办》,来源于:http://e-nw.shac.gov.cn/zfxxgk/zwxw/ncjingji/200911/t20091116_1256333.htm,访问时间:2009年12月3日。
    130引自《什邡农产品集体进京》,记者:李斌、张伟,载《四川农村日报》2009年9月3日。
    133引自《汶川:漩三环线串起22村致富路》,记者:钟美兰等,载《四川日报》2009年12月30日。
    134浙江省对口支援四川省广元市下辖的青川县。利州区属于四川省广元市下辖的另一个县级行政区域。
    135资料来源于2009年9月18日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在松潘县召开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上有关对口支援省市总结汇报材料。
    137参见倪峰、张悦、于彤舟:《汶川大地震对口支援初步研究》,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138资料来源:四川省对口支援办公室《关于2009年上半年18个省(市)对口支援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川对援办[2009]29号)。
    139资料来源:2009年7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报告》。
    141资料来源:四川省绵竹市关于“双百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142引自《交上援建满意的答卷》,记者:廖伯逊、李晓东,载《四川日报》2009年5月18日。
    143引自《北川经开区10个项目集中开工》,记者:刘宇男,载《四川日报》2010年1月16日。
    144引自《北川安县开发区:放大对口合作优势》,记者:刘宇男,载《四川日报》2010年1月25日。
    145参见《共赢之路:对口援建变长期合作》,本报记者,载《四川日报》2010年1月25日。
    146参见《从市场的角度延伸援建工作》,记者:陈碧红,载《四川日报》2009年11月2日。
    147参见《上海都江堰合作渐入佳境》,记者:曹磊,载《四川日报》2009年10月12日。
    148参见《上海都江堰合作渐入佳境》,记者:曹磊,载《四川日报》2009年10月12日。
    149参见《千户上海人援建爱心猕猴桃园》,记者:陈松,载《成都商报》2008年12月20日。
    150资料来源: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政府《关于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的情况报告》(绵委发[2009]209号)。
    151资料来源: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政府《关于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的情况报告》(绵委发[2009]209号)。
    152资料来源: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政府《关于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的情况报告》(绵委发[2009]209号)。
    153资料来源: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政府《关于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的情况报告》(绵委发[2009]209号)。
    154参见《彭州四镇与泉州四镇“结对子”》,记者:邓嗣华,载《四川日报》2010年2月1日。
    155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载《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0期。
    156参见邹积亮:《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57彭连清、詹向阳:《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策取向》,载《改革与开放》2007年第5期。
    158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载《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0期。
    159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载《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0期。
    160参见《从市场的角度延伸援建工作》,记者:陈碧红,载《四川日报》2009年11月2日。
    161朱广忠:《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3期。
    162朱广忠:《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3期。
    163王玉明:《公共政策执行失控:探因与防治》,载《岭南学刊》1999年第4期。
    164钱再见、金太军:《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中梗阻”现象》,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165参见饶欣、吴淼:《政策执行中的变通问题研究》,载《恩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4期:郑恒峰:《当前我国政策执行中的阻滞现象分析》,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9期:王桂梅:《从政策执行过程的角度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根源》,载《经济与发展》2007年第1期;刘晓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分析》,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刘泽照:《对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梗阻效应的多维探析》,载《理论导刊》2007年第3期;祁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政策执行的相关分析》,载《法制与社会》2008年第3期。
    166范君、卢育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上的政策问题分析》,载《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67范君、卢育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上的政策问题分析》,载《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68霍海燕:《当前我国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载《理论探讨》2004年第4期。
    169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70庄垂生:《政策变通的理论:概念、问题与分析框架》,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6期。
    171引自《拼搏才能胜利细看新成就—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大扫描》,来源于www.gov.cn/jrzg/2010-02/02/content_1525689.htm,访问日期:2010年1月8日。
    172引自《胡锦涛考察四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群众生活情况》,来源于www.gov.cn/ldhd/2008-12/29/content 1190997.htm,访问日期:2010年1月8日。
    173引自《贾庆林在四川调研时强调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来源于http://unn.people.com.cn/GB/14748/9884810.html,访问日期:2010年1月8日。
    174庄垂生《政策变通的理论:概念、问题与分析框架》,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6期。
    175引自《温家宝在四川考察:重建重抓10件事夺取全面胜利》,来源于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128472.htm,访问日期:2010年1月9日。
    185金太军:《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187引自马文涛等:《汶川Ms8.0地震对四川省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结果的检验》,载《地震地质》2008年第3期。
    190参见《感恩致谢推动合作学习取经》,记者:方小虎,载《四川日报》2010年3月26日:《表达感激之情推动合作发展》,、记者:谭江琦,载《四川日报》2010年4月30日;《四川与辽宁举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交流会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记者:方小虎、李旭,载《四川日报》2010年5月10日。
    191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192参见于立深:《区域协调发展的契约治理模式》,载《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余韬:《论区域协调中政府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制》,载《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193参见杨临宏:《行政协定刍议》,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何渊:《论行政协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性质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胡琴仙:《行政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194参见徐键:《论行政协议缔结权的渊源》,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21卷第2期。
    195参见崔建远:《行政合同之我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96行政协议这一概念最早由叶必丰在其负责的上海市法学会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治协调》中提出,后被行政法学界广泛采用。参见《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97参见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性质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198何渊:《论行政协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99[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61页。
    200[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0页。
    20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页。
    202[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6页。
    203[英]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7页。
    204[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转引自崔卓兰、卢护锋:《契约、服务与诚信——非强制性行政之精神》,载于应松年、马怀德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的源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第215页。
    205于安:《降低政府规制—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页。
    206引自2006年吉林大学邹志臣博士论文《行政契约的基础理论法哲学研究》。
    207曹竟辉:《行政法概要》,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214页。
    208管欧:《中国行政法总论》,台湾蓝星打字排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第429页。
    209陈新民:《行政法总论》,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第261页。
    210林纪东:《行政法》,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第355页。
    211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8页。
    212应松年主编:《行政行为法--中国行政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83页。
    213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8页。
    214陈光中主编:《中华法学大辞典·诉讼法学卷》,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第656页。
    215张正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9页。
    216参见林明铿:《行政契约》,载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753-754页。
    217何渊:《论行政协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18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19参见张家洋:《行政法》,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第6版,第619-630页;黄异《行政法总论》,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第35页。
    220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21何渊:《论行政协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22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23余韬:《论区域协调中政府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制》,载《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224杨临宏:《行政协定刍议》,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25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26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27杨临宏:《行政协定刍议》,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28何渊:《论行政协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29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230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31王利明:《合同的概念与合同法的规范对象》,载《法学前沿》(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232梁慧星:《讨论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专家会议上的争论》,载《法学前沿》(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233参见崔建远:《行政合同之我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34[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235[古罗马]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6页。
    236参见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237参见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238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239崔建远:《行政合同之我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40孙笑侠:《契约下的行政》,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
    241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242参见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8页。
    243[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6页。
    244参见孙笑侠:《契约下的行政》,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
    245罗豪才主编:《行政法学》(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8页。
    246应松年:《依法行政论纲》,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247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04页以下。
    248孙笑侠:《契约下的行政》,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
    249何渊:《论行政协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50杨临宏:《行政协定刍议》,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51何渊:《论行政协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257美国整编契约法第二次汇编:A contract is a promise, or set of promises, for beach of which the law gives a remedy,or the performance of which the law in some way recognizes as a duty. Restatement,Second, Contracts, Section 1.转引自杨桢:《英美契约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58[台]杨桢:《英美契约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259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60金泰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4页。
    261参见金泰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17页。
    262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63参见张紧跟:《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3----134页。
    264参见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3—155页。
    265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5页。
    266参见张紧跟:《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59---164页。
    267引自200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 作报告》。
    268杨道波:《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对策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69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性质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70印度博帕尔惨案之后,印度迅速通过了一项法律《博帕尔惨案法》,宣布印度政府有权代表在博帕尔惨案中的印度人民,以自己的名义对美国联合碳化印度子公司提起诉讼。在这里,政府直接就以自己的名义来行使人民的私权利。政府代表的人民的利益,不同政府之间代表的是不同人民的利益。同一政府下面的各机构,各部门所代表的人民的不同利益。由此一来,政府间的协议,实质上就是一种代表不同人民的利益或者人民的不同利益之间的交换,所以这种政府间协议归根到底还是一种私权利益交换,具有私法精神。
    271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72孙笑侠:《契约下的行政》,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
    273杨道波:《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对策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27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修订)第61条:“上级国家机关应当组织、支持和鼓励经济发达地区与民族自治地方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和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口支援,帮助和促进民族自治地方经济、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国务院令第299号)第52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应当按照优势互补、互惠互利、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名优企业到三峡库区投资建厂,并从教育、文化、科
    277金春明等:《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第92—93页。
    278引自《毛泽东著作选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4页。
    279引自《毛泽东著作选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24页。
    280王海峰:《当代中国变迁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1期(2010年3月)。
    281王海峰:《当代中国变迁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1期(2010年3月)。
    282邓小平: 《中央要有权威》(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7—278页。
    283汤一溉、刘江海:《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与西部大开发》,载《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第1期。
    284汤一溉、刘江海:《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与西部大开发》,载《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第1期。
    285汤一溉、刘江海:《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与西部大开发》,载《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第1期。
    286刘玉清:《关于西部大开发----东西部联动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287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55页。
    288引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
    289王海峰:《当代中国变迁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1期(2010年3月)。
    290倪峰、张悦、于彤舟:《汶川大地震对口支援初步研究》,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291赵伦、蒋勇杰:《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292王颖、董垒:《我国灾后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初探》,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293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263页。
    294资料来源:《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财政部网站,访问时间2009年12月7日。
    295何遐祥:《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296倪峰、张悦、于彤舟:《汶川大地震对口支援初步研究》,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297数据来源于本文第1章表1.3。
    298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1页。
    299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页。
    300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301郑春燕:《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以施米特宪法思想中的对抗理论为背景》,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302[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8页。
    303[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9页。
    304[法]莱昂.狄骥:《(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27页。
    305[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出版社1999年版,前言第11页。
    306江山:《互助与自足—法与经济的历史逻辑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92页。
    307王锋:《行政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308王锋:《行政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309[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52页。
    310[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84页。
    31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译者前言第10页。
    312王锋:《行政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31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31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译者前言第6页。
    31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31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0-61页,第302-303页。
    31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
    318[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1页。
    319[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4-5页。
    320卢周来:《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载《书屋》,2007年第1期
    321肖余明:《社会公平及其调节机制》,载《探求》,2004年第4期。
    322卢周来:《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载《书屋》,2007年第1期。
    323 Cf. Ronald Dworkin, Taking Rights Seriously,(London,1977),p112-113.
    324[美]斯蒂芬.芒泽:《财产理论》,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7页。
    325毛玮:《论行政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326 Wallace E.Oates: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Wallace E.Oates:An Essay on Fiscal Feder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7,No.3(Sep,1999),p1120-1149.
    327张慧君:《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载《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2期。
    328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97页。
    329曾维和:《发展中国家分权化治理的进程、框架及际遇考察——从分权化改革到分权化治理》,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30 Wallace E.Oates: 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of fiscal federalism, in E.Oates(ed.),Political Economy of Fiscal Federalism, Massachusetts:Lexington Books,p4.
    331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332毛玮:《论行政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6页。
    333[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334[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两篇》,赵伯英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335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336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337[德]考夫曼、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63-64页。
    338谢晖:《私法基础与公法优位》,载《法学》1995年第8期。
    339毛玮:《论行政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页。
    340姚新华:《契约自由论》,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1期。
    341李永军:《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
    342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10页。
    343李永军:《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96页。
    344李永军:《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89页。
    345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346何遐祥:《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47参见李盛全:《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进展、问题及对策》,载《重庆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348李永军:《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349 C. Sampford:Law, Institutions and the Public/Private,(1991)20 Feb LR185,p210-214.
    350 Dawn Oliver:The Underlying Valu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Law, in Michael Taggart ed., The Province of Administrative Law, Hart Publishing,1997.
    351毛玮:《论行政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352路春城:《我国横向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构建》,载《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3期。
    353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页。
    354孙红玲: 《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与均等化分配模型》,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2期。
    355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3页。
    356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357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263页。
    358马骏:《论转移支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意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第31页。
    359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
    360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页
    361路春城:《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构建》,载《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3期。
    362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
    363 Charles Tiebout:A Pure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64,1956.
    364 Wallace E. Oates: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Wallace E. Oates:An Essay on Fiscal Feder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37, No.3(Sep,1999),p1120-1149.
    365《国务院关于印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1]37号)。
    366宋立、刘树杰:《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第26-27。
    367江庆: 《分税制、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不均衡》,载《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4期。
    368参见财政部预算司: 《地方财政分析资料》(2004)、(2005)。
    369王国兵、王泽彩: 《论我国财政均衡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载《经济纵横》2009年第3期。
    370李昌麒:《论需要干预的分配关系》,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
    372涂万春:《科学发展观与绿色GDP:一个综述和评价》,载《南方论丛》2006年第1期。
    373许宪春:《GDP:作用与局限》,载《求是》2010年第9期。
    374引自中共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高绩效机关之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375徐长河、王峰利、陈宏彩:《英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考察报告》,载《资料通讯》2006年第12期。
    376李红松、杨会勉:《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问题与对策》,载《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24期。
    1、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逻辑》,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王人博、程燎原:《法治论》,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王名扬:《法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6、罗豪才:《行政法论》,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
    7、张树义:《行政法学新论》,时事出版社1991年版。
    8、杨解君等:《依法行政论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9、陈端洪:《中国行政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0、杨海坤:《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11、姜明安:《行政法学》,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12、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3、应松年:《行政法学新论》,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
    14、孙笑侠:《法律对行政的控制》,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马怀德:《行政法与行政诉讼》,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6、徐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学解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7、金耀基:《中国民本思想史》,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8、《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9、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0、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1、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金太军:《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建构与调谐》,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3、于安:《降低政府规制—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行政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4、曹竟辉:《行政法概要》,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
    25、管欧:《中国行政法总论》,台湾蓝星打字排版有限公司1981年版。
    26、陈新民:《行政法总论》,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版。
    27、林纪东:《行政法》,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版。
    28、应松年:《行政行为法——中国行政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9、罗豪才:《行政法学》(新编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0、陈光中:《中华法学大辞典·诉讼法学卷》,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年版。
    31、张正钊:《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2、张家洋:《行政法》,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版。
    33、黄异:《行政法总论》,台湾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版。
    34、王名扬:《英国行政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5、杨桢:《英美契约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6、张紧跟:《当代中国政府间关系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37、金春明等:《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版。
    38、《毛泽东著作选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9、《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0、朱丘祥:《分税与宪政——中央与地方财政分权的价值与逻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
    41、刘杨:《法律正当性观念的转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2、江山:《互助与自足—法与经济的历史逻辑通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3、王锋:《行政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毛玮:《论行政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5、薄贵利:《集权分权与国家兴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李永军:《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47、马骏:《论转移支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借鉴 意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年版。
    48、宋立、刘树杰:《各级政府公共服务事权财权配置》,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年版。
    49、中共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高绩效机关之路》,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英]洛克:《政府论》(下卷),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美]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4、[美]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6、[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雷喜宁、潘勤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日]南博方:《日本行政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8、[法]莱昂·狄骥:《宪法学教程》,王文利等译,辽海出版社/春风出版社1999年版。
    9、[法]莱昂·狄骥:《拿破仑法典以来私法的普通变迁》,徐砥平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1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 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美]斯蒂芬·芒泽:《财产理论》,彭诚信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3、[德]哈特穆特·毛雷尔:《行政法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4、[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两篇》,赵伯英译,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德]考夫曼、哈斯默尔:《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赵伦、蒋勇杰:《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分析》,载《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2、周银珍:《从比较优势理论看对口支援及三峡库区经济发展》,载《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3、倪峰、张悦、于彤舟:《汶川大地震对口支援初步研究》,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第7期。
    4、路春城:《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构建》,载《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3期。
    5、梁福庆:《三峡库区移民对口支援的基本经验及其对策》,载《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6、李盛全:《三峡库区移民工程的进展、问题及对策》,载《重庆商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7、杨道波:《地区间对口支援和协作的法律制度问题与完善》,载《理论与探索》2005年第6期。
    8、应星:《略论叙事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运用及其限制》,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9、周佑勇:《西方两大法系行政法基本原则之比较》,载《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冬季号。
    10、薛刚凌:《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载《行政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1、黄贤宏、吴建依:《关于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再思考》,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6期。
    12、应松年:《依法行政论纲》,载《中国法学》1997年第1期。
    13、杨道波:《对口支援和经济技术协作法律对策研究》,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4、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课题组:《全球金融危机深化中国经济增长 “保八”——2008~2009年宏观经济金融走势分析与展望》,载《金融论坛》2009年第2期。
    15、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全球失衡、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的复苏》,载《经济研究》2009年第5期。
    16、朱恪钧:《防范地震灾区可能发生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思考》,载《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17、于建嵘:《人性稳定,防范社会动荡》,载《南方周末》,2009年12月24日。
    18、李文鹏:《山东崔学选把北川当家乡》,载《齐鲁晚报》,2009年6月23日。
    19、《爱洒震区情满青川:浙江首批赴青川支教团支教纪事》,载《浙江日报》,2009年7月2日。
    20、关海庭:《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述论》,载《中共党史资料》2009年第2期。
    21、马文涛等:《汶川Ms8.0地震对四川省水利工程场地安全性评价结果的检验》,载《地震地质》2008年第3期。
    22、杨建中:《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载《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2期。
    23、邓彦、钟添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动员机制》,载《求实》2004年第11期。
    24、徐彬:《论政治动员》,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25、李斌:《政治动员及其历史嬗变:权力技术视角》,载《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26、孔繁斌:《政治动员的行动逻辑》,载《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27、张虎祥:《动员式治理的社会逻辑》,载《公共管理评论》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8、唐静:《EPC交钥匙工程项目管理学习体会》,载《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年第10期。
    29、王国翔:《当前援建工作应处理好六大关系》,载《浙江经济》2008年第21期。
    30、《共赢之路:对口援建变长期合作》,载《四川日报》,2010年1月25日。
    31、《从市场的角度延伸援建工作》,载《四川日报》,2009年11月2日。
    32、《上海都江堰合作渐入佳境》,载《四川日报》,2009年10月12日。
    33、《千户上海人援建爱心猕猴桃园》,载《成都商报》,2008年12月20日。
    34、《彭州四镇与泉州四镇“结对子”》,载《四川日报》,2010年2月1日。
    35、潘伟志:《产业转移内涵、机制探析》,载《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10期。
    36、邹积亮:《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趋势分析》,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37、彭连清、詹向阳:《产业区域转移的路径选择、产业定位与政策取向》,载《改革与开放》2007年第5期。
    38、朱广忠:《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策存在问题的系统分析》,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3期。
    39、王玉明:《公共政策执行失控:探因与防治》,载《岭南学刊》1999年第4期。
    40、钱再见、金太军:《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与公共政策“中梗阻”现象》,载《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2期。
    41、饶欣、吴淼:《政策执行中的变通问题研究》,载《恩施职业技术学员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4期。
    42、郑恒峰:《当前我国政策执行中的阻滞现象分析》,载《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9期;
    43、王桂梅:《从政策执行过程的角度看“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根源》,载《经济与发展》2007年第1期。
    40、刘晓旭:《“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政策执行主体因素分析》,载《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44、刘泽照:《对当前我国公共政策执行梗阻效应的多维探析》,载《理论导刊》2007年第3期;
    45、祁翔:《“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中政策执行的相关分析》,载《法制与社 会》2008年第3期。
    46、范君、卢育淮:《史密斯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上的政策问题分析》,载《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47、霍海燕:《当前我国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载《理论探讨》2004年第4期。
    48、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载《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49、庄垂生:《政策变通的理论:概念、问题与分析框架》,载《理论探讨》2000年第6期。
    50、叶必丰:《我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行政协议》,载《法学研究》2006年第2期。
    51、于立深:《区域协调发展的契约治理模式》,载《浙江学刊》2006年第5期。
    52、余韬:《论区域协调中政府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制》,载《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53、杨临宏:《行政协定刍议》,载《行政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54、何渊:《论行政协议》,载《行政法学研究》2006年第3期。
    55、林明铿:《行政契约》,载翁岳生主编《行政法》(下册),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56、朱颖俐:《区域经济合作协议性质的法理分析》,载《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57、胡琴仙:《行政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58、徐键:《论行政协议缔结权的渊源》,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21卷第2期。
    59、崔建远:《行政合同之我见》,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60、王利明:《合同的概念与合同法的规范对象》,载《法学前沿》(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1、梁慧星:《讨论合同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专家会议上的争论》,载《法学前 沿》(第二辑),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2、崔卓兰、卢护锋:《契约、服务与诚信——非强制性行政之精神》,载应松年、马怀德主编《当代中国行政法的源流》,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年版。
    63、余韬:《论区域协调中政府合作协议的法律规制》,载《理论研究》2008年第4期。
    64、孙国华、杨思斌:《公私法的划分与法的内在结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65、孙笑侠:《契约下的行政》,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3期。
    66、谢庆奎:《中国政府的府际关系研究》,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67、毛泽东:《论十大关系》,选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八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68、王海峰:《当代中国变迁中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载《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8卷第1期。
    69、汤一溉、刘江海:《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与西部大开发》,载《新疆社科论坛》2007年第1期。
    70、刘玉清:《关于西部大开发----东西部联动若干问题的思考》,载《中共沈阳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4期。
    71、王颖、董垒:《我国灾后地方政府对口支援模式初探》,载《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72、孙红玲:《公平效率兼顾:横向区域与财政横向均衡》,载《求索》2007年第7期。
    73、何遐祥:《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载《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4、郑春燕:《当合法性遭遇正当性—以施米特宪法思想中的对抗理论为背景》,载《浙江学刊》2004年第4期。
    75、卢周来:《建设一个公平的社会》,载《书屋》2007年第1期
    76、肖余明:《社会公平及其调节机制》,载《探求》2004年第4期。
    77、张慧君:《经济转型与国家治理模式演进——基于中国经验的研究》,载 《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2期。
    78、曾维和:《发展中国家分权化治理的进程、框架及际遇考察——从分权化改革到分权化治理》,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79、何显明:《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及其行为逻辑——基于地方政府自主性的视角》,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0、谢晖:《私法基础与公法优位》,载《法学》1995年第8期。
    81、姚新华:《契约自由论》,载《比较法研究》1997年第1期。
    82、孙红玲: 《中国区域财政横向均衡与均等化分配模型》,载《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2期。
    83、江庆: 《分税制、转移支付与地方财政不均衡》,载《地方财政研究》2009年第4期。
    84、王国兵、王泽彩: 《论我国财政均衡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载《经济纵横》2009年第3期。
    85、李昌麒:《论需要干预的分配关系》,载《法商研究》2002年第3期。
    86、黄学贤、周春华:《行政合同法律性质之学理反思》,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87、何渊:《泛珠三角地区政府间协议的法学分析》,载《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88、涂万春:《科学发展观与绿色GDP:一个综述和评价》,载《南方论丛》2006年第1期。
    89、刘齐、周建民:《我国绿色GDP发展困境研究》,载《能源与环境》2007年第5期。
    90、许宪春:(GDP:作用与局限》,载《求是》2010年第9期。
    91、冯青淑:《依法交流高效廉洁—解读我国公务员法关于公务员交流制度的新规定》,载《探索》2006年第3期。
    92、李红松、杨会勉:《我国政府绩效考核的问题与对策》,载《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24期。
    93、徐长河、王峰利、陈宏彩:《英国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考察报告》,载《资料通讯》2006年第12期。
    94、2006年吉林大学邹志臣博士论文《行政契约的基础理论法哲学研究》
    1、A. V. Dicey: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the Constitution. London: Macmillan Ltd.10th ed.1959.
    2、Oliver Wendell Holmes, Jr.:The Common Law,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1948.
    3、Cf. Ronald Dworkin:Taking Rights Seriously,(London,1977.
    4、Wallace E.Oates: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1972.
    5、Wallace E.Oates:An Essay on Fiscal Federalism,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Vol.37,No.3(Sep,1999).
    6、Wallace E.Oates:An economist's perspective of fiscal federalism, in E.Oates(ed.), Political Economy of Fiscal Federalism, Massachusetts:Lexington Books.
    7、C.Sampford:Law, Institutions and the Public/Private,(1991)20 Feb LR185.
    8、Dawn Oliver:The Underlying Values of Public and Private Law, in Michael Taggart ed., The Province of Adiministrative Law, Hart Publishing,1997.
    9、Charles Tiebout:A Pure of Local Expenditur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64,1956.
    1、新华社通稿《胡锦涛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部署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video/2008-06/06/content_8320158.htm.
    2、新华社通稿《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来源于: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6/13/content_8363888.htm.
    3、《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来源于:heep//www.gov.cn/2008-11/content_1143689.htm.
    1、胡锦涛同志在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2003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3、2009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4、《中国法治建设》白皮书。
    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务院令第526号)。
    6、《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国发[2008]31号)。
    7、《国务院关于支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8]21号)。
    8、《国务院关于做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22号)。
    9、《国务院关于印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01]37号)。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8]53号)。
    1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71号)。
    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水利部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国办发[2008]75号)。
    13、2008年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关于“5.12”汶川地震灾情情况新闻发布会。
    14、《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15、财政部预算司: 《地方财政分析资料》(2004)、(2005)。
    16、工业和信息化部:《汶川地震灾区工业恢复重建规划》。
    17、国家统计局2007年统计公报。
    18、2009年7月29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报告》。
    19、2010年1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在四川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
    20、2009年3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魏宏在中央电视台梅地亚中心就“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答中外记者问。
    21、2009年5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情况通报。
    22、四川省对口支援办公室《关于2009年上半年18个省(市)对口支援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
    23、四川省对口支援办公室《2009年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总结及2010年主要工作思路》。
    24、2009年4月四川省第四次对口支援省(市)驻川机构主要负责人座谈会议总结报告。
    25、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工作座谈会材料汇编.
    26、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变对口援建为对口合作的情况报告》
    27、四川省绵竹市关于“双百活动”开展情况的总结报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