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全球范围内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极大的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繁荣,但是伴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数量的迅速增长,多数城市环境保护措施与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同步进行,城市内部结构和功能并未得到相应提升和完善,很难实现协调发展。城市化集聚了显而易见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导致了资源耗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生态问题,这些问题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直接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开始对原有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于是作为从生态系统角度综合看待城市的一种全新理论——生态城市发展理论便应运而生,并得到了世界上众多学者和城市建设实践者的广泛关注,生态城市理论在国内外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实践,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化发展极不平衡,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则严重滞后。呼伦贝尔作为西部地区的典型城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战略地位突出。但与此同时,由于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加之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呼伦贝尔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较中东部地区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城市追求的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生态城市建设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由于粗放经济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可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因此,对呼伦贝尔市的生态建设模式进行深入探讨势在必行。
     目前,国外的生态建设模式主要有规划先行、公众参与、社区驱动等模式,国内生态城市建设模式主要有山水型、森林型、阳光型等模式。论文综合考虑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进程等因素,初步界定了现阶段较适宜该地区发展现状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范畴;同时为了进行横向比对,本文基于整个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环境现状,构建了一套以整个中国西部民族地区城市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评价指标体系对呼伦贝尔与该地区的部分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探索了呼伦贝尔发展生态城市应选择的具体模式。
     本研究案例区呼伦贝尔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旅游资源丰富奇特,分布相对均衡,且近年来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现已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基础和基本条件。同时,呼伦贝尔目前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沙漠化加剧、湿地消失、草场退化、森林减少等问题,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口岸,其生态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因此,探讨呼伦贝尔生态旅游城市发展模式意义重大。
     本研究主要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本文认为,由于城市发展的复杂性以及解决问题的长期性,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另外,通过对生态城市理论与建设实践的回顾,本文认为由于城市所处的区域以及城市本身经济、社会基础的差异性,决定了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应在充分吸收国内外生态城市实践模式基础上,采取以政府主导为主、结合公众参与型、社区驱动型、项目推进型相结合的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适宜呼伦贝尔市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第二章对中国呼伦贝尔市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作了宏观概述;同时,详细论述了呼伦贝尔市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建设不仅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呼伦贝尔市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三章在前两部分论述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建设目标,探讨了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构建了生态城市评价模型。基于模型的计算,得出呼伦贝尔市发展旅游型生态城市的结论。
     第四章具体论述了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发展模式选择。在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数据的基础上,具体阐释了呼伦贝尔市城市应选择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及其发展路径的设计。
     第五章是呼伦贝尔市旅游型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及对策。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本论文从实现途径和对策建议两个方面对呼伦贝尔旅游型生态城市模式进行了构建。
The accelerating process of worldwide urbanization prompted economic prosperity of human society greatly. But along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city size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number of cities, it cannot be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in most cities.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Urbaniztion did not only centralize the obvious wealth, but also led to a series of ecological problems, for example, resource depleti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amage. These problems will block, a certain ext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as well threats human bein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context, the theory of eco-city have come into being, and attracted many scholars and urban construction practitioners, the eco-city theory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creasingly being used in practice, and produced a significant social,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Modern urbanization process started late in China. Due to historical reasons,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is extremely uneven, the urbanization level of eastern China is relatively higher than the western region's. Hulunbeier, as a typical city of the western region,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beautifu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due to the extremely fragi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upled with the extensiv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ulunbeier have been more serious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n the eastern. Eco-city in pursuit of na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not on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was destructed by the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can contribute to raising the leve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research deeply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eco-city in Hulunbeier.
     At present, there are several foreign eco-city construction modes, such as Planning in advance, Public participation, Community-driven mode and so forth. The domestic eco-city construction modes include Landscape type, Forest type, Sun type and so on. Considering the Hulunbeie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and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and other factors comprehensively, the dissertation defined initially of the scope of the eco-city development model which is more appropriate at this stage for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region. For analogy, the dissertation build a set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the evaluation to the whole Chinese Western Nationality Region, and using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Hulunbeier and the other similar citie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mode of eco-city in Hulunbeier.
     Hulunbeier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nd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owing to the rapid pa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has the basic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Meanwhile, Hulunbeier faced with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esertification, loss of wetlands,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deforestation, its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tability in border areas, national unity and national security. Therefore, it is significant to discuss the eco-tourism urban development patterns in Hulunbeier.
引文
1我国还决定:要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行动,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通过植树造林和加强森林管理,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2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第25卷第1期.第59页.
    3原华君,司马慧.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发展回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4期.第18页.
    4滕海峰.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循环经济应用研究—以西固区循环经济发展为例[D].兰州大学.2007年5月.第12页.
    4王飞儿.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2月.第7页.
    6薛梅.石嘴山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位论文.2009年.第20页.
    7薛梅.石嘴山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学位论文.2009年.
    8彭光华,吴文良,张法瑞.生态学的科学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65-69页.
    9 E.P.Odum生态学——科学和社会的桥梁[J].1997年.
    10 Worster, Donald C(侯文惠译).自然的经济体系2生态思想史[M].商务印书馆.1999年12月.
    11马世俊,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年第9期.
    12彭光华,吴文良,张法瑞.生态学的科学学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65-69页.
    13康东伟.浅析生态学原理与和谐理念的交融[J].河北林业.2008年6月.第26-28页.
    14康东伟.浅析生态学原理与和谐理念的交融.河北林业.2008年.第22页.
    15孟庆杰.浅谈生态经济的理论与实践—铁力市发展生态经济的实证分析[M].第60页.
    16张国华.阿拉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第23页.
    17李群.湖北省保康县十地利用生态结构模式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位论文.2007年.第19页.
    18常伟玄.浅析发展生态经济的必要性.北方经贸.2003年.第37页.
    19李海涛,严茂超,沈文清.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刍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9月.第400页.
    20 World Commissi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Our Common Future[M]. (Brundtland Report), 1987.
    21张国华.阿拉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第25页.
    22鞠美庭,王勇,孟庆伟,何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第31页.
    23刘斌,主冲,根水.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5年第11期.第17-18页.
    24张国华.阿拉善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第27页.
    25金伊花.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7年4月.第229页.
    26张晓瑞.天津建设生态城市的模式选择.天津商业大学学位论文.2009年.第25页.
    27曾奕.建设沈阳绿色生态城市的意义及产业策略研究.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3页.
    28鞠美庭,王勇,孟庆伟,何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第5页.
    29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探讨[N].中国建设报.2003年6月4日.
    30薛梅.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模式比较研究.城市问题.2009年.第62页.
    31鞠美庭,王勇,孟庆伟,何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第217页.
    32“影子计划”(Shadow Plan)是在理查德·雷吉斯特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影子计划”的时间跨度为300年,从1836年早期的移民来到澳大利亚,到2136年生态城市建成,描述了300年以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地区的变化过程。整个“影子计划”由六个版图组成,第一个版图是澳洲移民之前1836年阿德莱德的自然环境和开发状况;第二块版图是1996年阿德莱德的环境状况;第三块版图描绘的阿德莱德采用了“影子计划”之后经过一系列生态建设活动之后出现的情况;第四块版图是2076年阿德莱德的环境状况;第五块版图是2112年阿德莱德的情景:第六块版图是2136年阿德莱德建成生态城市后的情形.
    33马交国,杨永春.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2期.第71页.
    34呼伦贝尔人民政府http://www.hulunbcicr.gov.cn/hlbewh/index.asp
    35中国·呼伦贝尔市环境保护局中欧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项目办公室编.呼伦贝尔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与行动计划.内蒙古文化出版社.第2-10页.
    36呼伦贝尔党校官方网站:呼伦贝尔概况http://www.brdx.com(?)
    37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08年.第4页.
    38张海翔.论我国民族地区的城市化[J].民族研究.1998年第4期.第12页.
    39 www.internetworldstats.com.
    40中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41马凯.2004国家西部开发报告[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96页.
    42《中国生态市规划指南》有望形成.2007年8月6日.
    43《中国生态市规划指南》有望形成.2007年8月6日.
    44臧春林.关于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调查与思考.绿色中国.2005年.第44页.
    45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2008年.第17页.
    46臧春林.关于呼伦贝尔草原沙漠化的调查与思考.绿色中国.2005年.第46页.
    4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2003年.
    48在2007年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中,并未对生态市的建设目标作补中,仅就生态市的基本条件和建设指标进行了修订,对生态市的主要标志未进行修订,故本文仍引用2003年颁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中对生态市标志的描述。
    49颜京松,王如松.生态市及城市生态建议内涵、目的和目标[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3期.第33-38页.
    50鞠美庭,王勇,孟庆伟,何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第2页.
    51王风峰.论现期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J].商业研究.2006年第5期.第117-118页.
    52张丽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评价体系探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2页.
    53张国华.阿拉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第27页.
    54张丽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评价体系探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3页
    55 Thomas A. Hutton. Reconstructed Production Landscapes in the Postmodern City: Applied Design and Creative Services in the metropolitan Core, Urban Geography, 2000, (4):285-317.
    56张国华.阿拉善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第27页.
    57劳达安,李金明.对建设生态城市的认识[J].城市.2005年第3期.第10-12页.
    58张丽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评价体系探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7页.
    59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三: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实现了重大调整[M].2008年10月29日.第71页.
    60张丽君.西部民族地区和谐型生态城市发展研究——以南宁市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6页.
    61张丽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评价体系探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5页.
    62张丽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评价体系探析.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5页.
    63张丽君.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2008年,第109页
    64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2008年,第12页.
    65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2008年,第13页.
    66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2008年,第14页.
    67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2008年,第16页.
    63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2008年,第18页.
    69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08-2020.2008年,第20页.
    70刘少和,桂拉旦.城乡商旅互动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5期,总第347期,第153—156页.
    71呼伦贝尔市人民政府.呼伦贝尔市生态城市建设规划2008-2020.2008年,第36页.
    [1]樊胜岳,奚周坤,肖洪浪等.甘肃省河西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樊胜岳,程国栋等.西北地区发展战略与对策.海洋出版社,2003年.
    [3]樊胜岳. 中国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与制度选择.科学出版社,2005年.
    [4]樊胜岳.甘肃河西地区持续发展的系统优化.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19期(1):95-123.
    [5]樊胜岳,夏训诚.History, Potentiality and Ways of Grain Production in Northwest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1997, 10(4):233-239.
    [6]祁永安,樊胜岳.西北四省区内陆河流域及黄河上游地区和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国沙漠,1995年第15期(增2).
    [7]樊胜岳.从美国西部开发模式看设立西北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的必要性.科学新闻,2000年第10期.
    [8]周立华,王涛,樊胜岳,杨国靖.内陆河流域的生态经济问题与协调发展模式——以黑河流域为例.中国软科学,2005年01期.
    [9]樊胜岳,张卉,赵成章.甘肃省肃南县草地过度放牧的社会经济成因分析.干旱区地理,2006年06期.
    [10]马永欢,周立华,樊胜岳,董朝阳.中国土地沙漠化的逆转与生态治理政策的战略转变.中国软科学,2006年06期.
    [11]夏训诚,樊胜岳,赵哈林,陈国雄,刘连友.西北地区粮食问题、潜力和发展途径.中国沙漠,1996年03期.
    [12]程国栋,樊胜岳.关于西部地区大开发若干问题的思考.发展,2000年01期.
    [13]曲耀光,樊胜岳.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计算与对策.中国沙漠,2000年01期.
    [14]龙爱华,程国栋,樊胜岳,周立华.我国水资源管理中的行政分割问题与 对策.中国软科学,2001年08期.
    [15]徐中民,程国栋,樊胜岳.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的属性细分理论.生态经济,2001年02期.
    [16]马永欢,鲍艳,樊胜岳,李飞,武翠芳.论治理沙尘暴与发展我国西部林草业.中国软科学,2003年01期.
    [17]马永欢,樊胜岳.甘肃省城市化发展现状与制度创新研究.经济地理,2004年05期.
    [18]张丽君.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年.
    [19]张丽君.金融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异与协调.学习与实践,2007年5月.
    [20]张丽君.西部地区新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发展.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0月.
    [21]张丽君.民族地区生态功能区建设.黑龙江民族丛,2008年1月.
    [22]张丽君.WTO规则框架内中国边境贸易的发展路径选择——次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思考.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
    [23]张丽君.次贷危机背景下中国财政及货币政策效应预期.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11月28日第5版.
    [24]张丽君.内蒙古自治区社会、资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1月.
    [25]张丽君.永不消失的旋律.中国民族,2009年4月.
    [26]张丽君.西部民族地区和谐型生态城市发展研究—以南宁市为例.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年6月.
    [27]张丽君.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学习与实践,2009年7月.
    [28]张丽君.毗邻中外边境城市功能互动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
    [29]张丽君.地缘经济时代.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张丽君.区域经济政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1]张丽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与边境贸易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32]张丽君.改革开放30年中国港口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年.
    [33]张丽君.乌鲁布铁—讷尔克气猎民村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34]张丽君.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民族经济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35]张丽君.呼伦贝尔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
    [36]张丽君.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2009年.
    [37]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8]施正一.施正一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9]施正一.理论思维与民族科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40]施正一.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年.
    [41]刘永佶.现代劳动价值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
    [42]刘永佶.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
    [43]刘永佶.中国经济矛盾论——中国政治经济学大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
    [44]刘永估.劳动主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45]刘永佶.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纲要[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6]谢丽霜、李文潮.市场化进程中的民族经济:问题与抉择[M].广西民族出版社,1995.
    [47]谢丽霜.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投资的效率风险及其化解.统计与决策,2007年12期.
    [48]谢丽霜.产业区际转移与西部城乡协调发展研究.改革与战略,2009年02期.
    [49]董锁成.我国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研究进展及展望.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09期.
    [50]董锁成.宁蒙陕甘沿黄生态经济带建设构想.地理研究,2010年02期.
    [51]董锁成.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路径探索.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1年01期.
    [52]董锁成.大旅游战略下川西民族地区生态旅游模式研究——以若尔盖县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53]姜文来著.水资源价值论[M].科学出版社,1998年.
    [54]李海涛,严茂超,沈文清.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学刍议[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9月.
    [55]垃圾革命礼赞—日本北九州资源循环型经济试验区采访纪实[N].科技日报,2002年3月5日.
    [56]拉巴,王圣志,尕玛,吴宇.青藏铁路全线铺轨完成破解系列世界难题[N].新华网拉萨,2005年10月15日.
    [57]劳达安,李金明.对建设生态城市的认识[J].城市,2005年第3期.
    [58]刘宏章,杨灵涛.呼伦贝尔关注民生谋划发展[J].内蒙古日报,2008年7月19日.
    [59]刘宏章,彭燕.呼伦贝尔暑期旅游市场升温[C].内蒙古日报,2008年7月18日.
    [60]刘庆华.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8年第1期.
    [61]刘钟龄,朱宗元.黑河(额济纳河)下游绿洲生态受损与生态保育对策[J].干旱资源与环境,2001年15卷3期.
    [62]刘文柱,章剑.新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分析[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第9期.
    [63]刘秀宏,杨云英.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现代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J].党史博采,2006年7月.
    [64]陆学艺.社会学[M].知识出版社,2001年.
    [65]沪顺廷,周明祖,水延凯等.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M].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66]罗杰斯特.生态城市—建设与自然平衡的人居环境[M].王如松,胡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7]林钧昌.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民族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6月.
    [68]陆大道等著.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J].科学出版社,2003年.
    [69]梁保平,余丽娟,黄仿,谌斌.生态城市评价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0]马凯.2004国家西部开发报告[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年5月.
    [71]马交国,杨永春.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2期.
    [72]康东伟.浅析生态学原理与和谐理念的交融[J].河北林业,2008年6月.
    [73]彭可珊.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逆向演替分析[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3年第7期.
    [74]秦伟伟,王卓琳,任文隆.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5期.
    [75]宋俊玲,黄序.中国城镇化知识十五讲[M].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
    [76]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年.
    [77]滕海峰.生态城市建设中的循环经济应用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5月.
    [78]田丽.国家林业局局长:中国森林覆盖率升至18.21%[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9月27日.
    [79]汤化伟.新疆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1/3[N].都市消费晨报,2007年6月30日.
    [80]韦苇,姚慧琴.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81]王风峰.论现期我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J].商业研究,2006年第5期.
    [82]王根绪,程国栋.近50年以来黑河流域水文及生态环境的变化[J].中国沙漠,1998年18卷3期.
    [83]王如松.城市生态学[M].现代生态学透视.科学出版社,1990年.
    [84]王如松.高效和谐—城市生态调控原则与方法[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
    [85]王如松.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J].气象出版社,2001年.
    [86]王飞儿.生态城市理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2月.
    [87]王兆峰,张海燕.武陵山区基础设施建设与旅游业发展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88]王让会,叶新.中国西部干旱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建设方略[J].干旱区地理,2001年第2期.
    [89]吴国玺.中国城市化现状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商业经济,2005年第9期.
    [90]向春玲等.城市化进程中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91]叶裕民.中国城镇化之路[M].商务印书馆,2001年
    [92]章友德.案例教程城市社会学[M].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
    [93]张毅.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我国将加快建立草原生态补偿制度[N].人民日报,2008年11月26日.
    [94]颜京松,王松如.生态市及城市生态建设内涵、目的和目标[J].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3期.
    [95]杨子君.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综述[J].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总第532期.
    [96]杨德云.基于分形理论的广西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研究[J].商业研究,2008年第7期.
    [97]原华君,司马慧.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发展回顾[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4期.
    [98]曾祥惠.中部崛起边界有责—湘鄂边界经济浅论[J].湖北日报,2004年6月17日.
    [99]赵清,张珞平,陈宗团,崔胜辉.生态城市理论研究述评[J].生态环境,2007年第5期.
    [100]张雄志,王剑文.草原文化的独特“一脉”:阿拉善文化[C].内蒙古日报,2007年4月16日.
    [101]张登国.城市定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J].世纪桥,2007年第08期.
    [102]张清正.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南昌为例[J].科协论坛,2008年第4期(下).
    [103]朱铁臻.实行多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模式[J].人民日报,2003年5月13日.
    [104]郑柏峪.遏制草原退化的脚步[N].人民法院报,2008年5月8日.
    [105]张建英.论民族地区的小城镇建设[J].青海民族研究,2002年第1期.
    [10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8年7月.
    [107]中国国家环保总局编著.全国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估综合卷[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年5月.
    [108]周亚越.论城市之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J].商业研究,第332期.
    [109]陈勇.哈利法克斯生态城开发模式及规划[J].国外城市规划,2001年3期.
    [110]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探讨[N].中国建设报,2003年6月4日.
    [111]周维德.进一步推进内蒙古城镇化的调研报告[J].北方经济,2003年第1期.
    [112]陈雅萍,庞世伟.市民素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科学管理研究,2005年2月.
    [113]杜方红,黄文浩.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探讨[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5年9月第17卷第3期.
    [114]郝毅.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115]韩胜娟.SPSS聚类分析中数据无量纲化方法比较[J].科技广场,2008年3月.
    [116]候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商务印书馆,2004年.
    [117]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年第1期.
    [118]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2年.
    [119]黄皓.广西森林覆盖率居全国第四位林地面积大幅增加.广西新闻网,2007年5月31日.
    [120]金伊花.循环经济背景下的生态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开发保护[J].商场现代化,2007年4月.
    [121]周民良.重建西北发展的生态基础[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
    [122]鞠美庭,王勇,孟庆伟,何迎.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
    [123]焦胜,曾光明,曹麻茹等编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
    [124]Goodman, P and Goodman, P. Communities:Means of Livelihood and Ways of Life. Vintage, New York,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1947.1960.
    [125]Register, R. Eco—city Berkeley: 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 North Atlantic Books, Berkeley, C A.1987.
    [126]Urban Ecology, Eco—ity Conference 1990 Report.Urban Ecology, Berkeley, CA. Urban Ecology—'Mission Statement and Accomplishments', 1996.
    [127]Wernick I, Herman R, Govind S, Ausubel JH. Materialization and dematerialization:measures and trends. Daedalus 1996; 125(3):171-198.
    [128]Jacobs J.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New York:Vintage Books.1961.
    [129]Wendell Cox Consultancy. World urbanized areas:population and density. Belleville, IL:Wendell Cox Consultancy; 2004. http://www.demographia.com.
    [130]Waggoner P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and its social implications Technology and Science,2004(26):123-36.
    [131]Thomas A. Hutton. Reconstructed Production Landscapes in the Postmodern City. Applied Design and Creative Services in the metropolitan Core, Urban Geography,2000 (4):285-317.
    [132]World Commission of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WCED). Our Common Future[M]. (Brundt land Report),1987.
    [133]Yanitsky O. Social Problem of Man's Environment[J]. The city and Ecology,1987(1):174.
    [134]Register R. Ec—city Berkel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M]. Berkeley:North Atlantic Books,1987.
    [135]Register R. The Eco—city Movement——Deep History, Movement of Opportunity [C]. Village Wisdom Futurecities:The Third International Eco—city and Eco—village Conference. Oakland:Eco—city Builders, 1996:26-29.
    [136]The International Ecological Rebuilding Prog ram. Village Wisdom Future Cities[C]// Register R.Eds.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Eco—city and Eco—village Conference. Oakland:Eco—city Builders,1996.204-205.
    [137]Thomas A. Hutton. Reconstructed Production Landscapes in the Post—modern City: Applied Design and Creative Services in the metropolitan Core, Urban Geography,2000(4):285-317.
    [138]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府官方网站,http://www.hulunbeier.gov.cn
    [139]林源祥.搞好城市生态建设创建国家园林城,2005年12月15日.http://www.aqkp.org
    [140]孙玉波.中国城市化进程分为四个阶段[N],2008年12月06日.http://news.xinhuanet.com
    [141]赵红梅.新疆艾比湖盐尘暴危害亟待治理[N].中国经济新闻网,2008年11月26日.http://www.jjxww. co m
    [142]《中国生态市规划指南》有望形成,2007年08月06日.http://hyqhw.qov.cn
    [143]俞涛.大旱无灾:塔里木河紧急调水再获成功.新疆新闻网,2008年10月24日http://www.hwcc.com.cn
    [144]中国国家统计局.改革开放30年报告之三: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升级中实现了重大调整[M],2008年10月29日.http://www.stats.gov.cn.
    [145]世界银行,2008全球经济展望,2008年01月09日.http://news.xinhuanet.com.
    [146]王建宏.宁夏水土流失局势得到初步遏制.宁夏网,2008年06月29日.http://www.nxnet.net.
    [147]廖宁.新疆生态环境发生显著变化.天山网,2008年10月8日.http://www.tianshannet.com.cn.
    [148]夏晨,姜雪城.宁夏:6600多万元国家投资用于防护林建设,2008年12月10日.http://www.nx.xinhuanet.com.
    [149]改革开放30年西藏森林覆盖率上升为11.31%—记改革开放中的西藏林业,中国西藏新闻网,2008年10月29日.http://www.chinatibetnews.com.
    [150]CNKI中国宏观数据挖掘分析系统.
    [151]马平恩,固原市地方志办公室.《固原年鉴2007》.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 年2月.
    [152]罗征文总编,贵州年鉴社编辑.《贵州年鉴2006》.贵州年鉴社,2006年
    [153]杨树高主编,丽江市地方志办公室编.《丽江年鉴2007》,云南民族出版社,2007年.
    [154]呼和浩特市统计局编制.《呼和浩特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2010年.
    [155]陈修太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编.《内蒙古物价与城镇居民生活统计年鉴》(1990—1991年)内蒙古出版社,1992年.
    [156]李瑛主编,呼和浩特市地方志办公室编.《呼和浩特年鉴》(2002—2003).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7]范海波,柳州铁路局年鉴编辑部编.《柳州铁路局年鉴2007》,柳州铁路局档案史志室,2007年.
    [158]林小静主编,南宁年鉴编纂委员会编.《南宁年鉴2006》.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59]张建功主编,内蒙古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年鉴编辑部编.《内蒙古年鉴2006》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7年.
    [160]韦杰,黄澍卿主编,钦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钦州市地方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161]普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思茅年鉴2007》.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年.
    [162]郝万虎主编,乌海年鉴编纂委员会.《乌海年鉴2006》.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3]欧阳国斌等主编,《云南经济年鉴1999》.德宏民族出版社,1999年.
    [164]刘作会主编,遵义年鉴编辑部编.《遵义年鉴2006》.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5]云南省昭通地区年鉴编辑委员会编.《昭通地区年鉴 1996》.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年
    [16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 2007》.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年.
    [16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1、2006—2008年.
    [16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6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内蒙古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广西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西藏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宁夏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新疆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云南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贵州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青海统计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城市年鉴2008》.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年.
    [178]呼伦贝尔市统计局编制.《呼伦贝尔统计年鉴》.2005—2010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