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之文化阐释与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溯源于西方的钢琴,已经是与当今中国音乐形影相随的文化载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的30多年间,中国社会音乐教育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钢琴一直是社会音乐教育中学习人数最多的,普及性最广、对中国人生活影响最大的一门乐器,钢琴课程在我国音乐教学中涉及的绝非仅系一种乐器的教学,而更关系到整个国民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事业的根本。钢琴音乐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离不开钢琴课程,钢琴课程承担着选择、传承与创新音乐文化的天然使命。因此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钢琴教育的根基---钢琴课程。本论文从文化学的视角对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进行审视,针对当今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缺失问题进行研究,以文化中的钢琴课程与钢琴课程中的文化两条线索展开论述,主要目的在于阐明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本质,探求钢琴课程的文化内涵,对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进行文化重塑。论文的基本内容和组织框架如下:
     第一章,导言:关注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以文化的视角。本章主要陈述研究的缘起与意义、研究现状、相关文献综述;阐述研究的国际课程研究背景、文化学与音乐人类学研究背景及音乐教育哲学理论基础;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提出论文研究的问题,阐明研究思路、视角及方法。
     第二章,中国钢琴课程的本土化历程。本章主要对钢琴课程在中国一百多年的本土化发展历程进行梳理。钢琴课程在中国的发展分为萌芽与探索阶段(1840年-1949年),发展与停滞阶段(1949年-1978年)与振兴与崛起阶段(1979年至今)。前两个阶段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发展极为缓慢,从第三个阶段起才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本章以这三个发展阶段为研究对象,对钢琴课程的教学机构、教学模式、教材与教学方法的特点进行总结与梳理,从中反映出不同的时代文化特征,可以让我们更准确地把握当今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现状及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原理概述。一方面主要依据特定课程理念及相应的课程政策文件(如音乐课程标准等),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对音乐文化以及钢琴课程的关系的认识。首先音乐文化与钢琴课程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音乐与文化、钢琴与音乐文化以及钢琴课程与音乐文化等多维关系来阐述。接着以文化的、审美的、实践的音乐教育哲学为理论基础论述钢琴课程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文化品性。然后阐述钢琴课程对音乐文化的生成与积淀功能、传承功能、选择功能、创造功能以及文化交往与和谐社会功能。最后论述钢琴课程的文化旨趣所在,即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与文化修养,具有音乐创造力的“文化人”。
     第四章,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文化批判。本章首先重点批判了钢琴课程目标文化的“工艺学模式”,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遮蔽。随后从课程内容文化层面批判了钢琴课程内容以演奏技能和曲目为中心的片面单一,以及钢琴课程中音乐文化精神的缺失问题。在钢琴教学文化层面则批判了当今社会音乐教育钢琴教学脱离儿童的生活世界以及音乐创造能力的严重萎缩与衰退的问题;在钢琴课程评价文化的层面批判了以钢琴考级为中心的应试教育钢琴课程对“人"的忽视以及导致音乐创造力衰竭的问题;最后提出构建以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的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文化的观点。
     第五章,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理念的文化建构。本章提出建构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主体性”、“综合性”、“创造性"等三个课程理念。首先提出确立儿童在钢琴课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钢琴教学原则以及钢琴课程的内在价值——激趣及激趣的原则。随后阐释了雷默的“综合性”音乐课程观以及“综合性”钢琴课程文化内涵两个方面内容。最后提出发展钢琴即兴编创能力提升音乐“创造性"的观点以及世界著名音乐教学法的音乐创造教学的启示两方面内容。
     第六章,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目标、内容与教学的文化建构。本章首先提出钢琴课程的三维总体目标;具体阐述了“以音乐能力为中心”的钢琴课程目标内容;论述了钢琴课程目标与儿童音乐能力发展的关系,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然后对钢琴课程内容从音乐感受与欣赏、钢琴弹奏技巧与识读乐谱、钢琴即兴编创内容、以及乐曲诠释与多样性音乐文化等四个方面进行全面的阐释和构建。最后从回归儿童“生活世界”的钢琴教学及教学组织原则、“综合性”钢琴教学的实施以及钢琴即兴编创教学策略等三个方面进行钢琴课程教学文化的构建。
     结语,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的“人文回归”。本部分阐明从文化的视角审视中国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要解决钢琴课程中的文化缺失问题,就要正本清源,使钢琴课程从偏离其文化本质的道路上走向“人文回归”的正轨上来,从而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的创造性人才,建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开放性的钢琴课程文化。这是21世纪钢琴课程改革和发展的使命和新的契机,未来的社会音乐教育钢琴课程必定是“人文”引领的钢琴课程。
The social music education of piano curriculum is review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in this thesis; the lack of culture for a long time in this curriculum is researched. The piano curriculum in culture and the culture in piano curriculum are disserted, the main purpose is to clarify the cultural nature of this curriculum, and explor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culture reconstruction of piano curriculum. The basic contents and framework of this thesis as follows:
     Chapter I:Introduction, the social musical education of piano curriculum is concer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e. The research reason, the research significance, the research status, and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review are mainly described in this chapter;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in international curriculum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and ethnomusicology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philosophy of music education theory are elaborated; the relevant concepts are defined, the problems of the research are proposed, the research ideas, perspectives and methodologies are clarified.
     Chapter II:The localization process of Chinese Piano Curriculum. The hundred years'localiz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piano curriculum in China is sorted out in this chapter. Chinese piano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ology reflect the imprint of social history and culture, and also reflect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he western piano culture's localization in China.
     Chapter Ⅲ:The Cultural principle of the piano curriculum is outl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iano curriculum and music's culture, the cultural character of piano curriculum, piano curriculum's cultural function and cultural purport of the piano curriculum are described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theory of the piano curriculum so as to clarify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the piano curriculum.
     Chapter Ⅳ:Cultural critique on the social music education of piano curriculum. Many cultural missing in the current social musical education of piano curriculum are elaborated in this chapter. Cultural critique and reflection are done from the dimension of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Chapter V:Cultural concept Construction for the social musical education of piano curriculum. Firstly, the piano curriculum's "subjectivity" cultural concept is discussed, and then the piano curriculum's "comprehensive" cultural philosophy is elaborated, the "comprehensive" music curriculum and "comprehensive" piano curriculum' cultural connotations are explained. Finally the piano curriculum's "creative" concept is disserted in this chapter.
     Chapter VI:The social musical education of piano curriculum's objectives, content and teaching Culture construction.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this curriculum's objective is put forward at first in this chapter. A three-dimensional overall objective and "musical ability centered" content target are proposed. Piano Curriculum content are elaborated and constructed comprehensively from the music experience and appreciation, piano playing skills and reading sheet music, piano improvisation innovations, and music interpretation and diversity of musical culture. Piano curriculum teaching are elaborated and constructed specifically from the regression of children'"life world" piano teaching concept and teaching organization principles,"synthesis" piano teaching implement and piano improvisation and choreography teaching strategies.
     Conclusion:The social musical education of piano curriculum's "humanistic return". As we take a look from a cultural perspective on the social musical education of piano, the absence of culture in piano curriculum can only be solved from the root, so that the piano curriculum can come back to the track of the "humanistic return" to foster good music literacy and culturally creative talents, and construct the piano curriculum with the times, ethnic, cultural openness. This is reforming and developing mission and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piano curriculum in the21st century, the social musical education of piano curriculum must be led by "humane" in the future.
引文
① Pai Y.and Adler,S.A.(2001).Culte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third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p.4.
    ② Pai Y.and Adler,S.A.(2001).Culte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third edition)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p.4.
    ③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09.
    ①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10.
    ②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11.
    ① 雷默.汤琼、刘红柱译.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集),1998(增刊).
    ① 钟启泉.“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J].教育研究,2000(11).
    ② 钟启泉.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教育研究,2003(5).
    ①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②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3).
    ③ 黄甫全.当代课程评价的价值准则:文化哲学的观点rJ].第五届两岸三地课程理论研讨会论文 集(西北师范大学).
    ④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8-314.
    ⑤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88-314.
    ① 黄忠敬.课程文化释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
    ②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基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③ 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33.
    ④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6.
    ⑤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
    ⑥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0.
    ① 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
    ② 樊祖荫.多元文化与21世纪的音乐教育改革[J].黄钟,2001(1).
    ③ 魏煌.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2002(1).
    ④ 杨晓.跨文化理解:认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三个视界—读<世界音乐与多元文化经典译 丛>》[J].音乐研究,2003(4).
    ① 田小书.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J].民族音乐,2009(1).
    ② [美]特里斯.M.沃.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理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③ [日]柿木吾郎.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J],中国音乐,1989(7).
    ① 管建华.中华文化作为母语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意义[J].人民音乐,1996(1).
    ② 王耀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其展望[J].音乐研究,1996(1).
    ③ 谢嘉幸.任重道远的跨世纪工程—历史进程中的“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1996(1).
    ④ 薛艺兵.也谈“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乐府新声,1996(1).
    ⑤ 杜亚雄.为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而奋斗[J].人民音乐,1998(11).
    ⑥ 陈雅先.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兼谈音乐传承之文化与音乐文化的传承[J].音乐研究,2000(9).
    ⑦ 李方元.“中心”与“边缘”:音乐知识与音乐教育中的“典范”与“非典范”[J].中国音乐,2012(1).
    ① 修海林.文化环境与音乐教育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1995(8).
    ② 韩勋国.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与音乐教育观念更新[J].黄钟,2005(2).
    ① 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1994(6).
    ② 范晓峰.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观探析[Jl.人民音乐,1997(10).
    ③ 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4).
    ④ 管建华.后哲学文化与音乐教育文化哲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3).
    ⑤ 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J].交响,2012(1).
    ①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②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③ 华明玲.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④ 王昌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⑤ 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0.
    ① 李启慧.钢琴教学中逐步树立起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思想[J].民族艺术研究.1998(4).
    ② 吴晓娜、陈永.中国钢琴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渗透”——由“中国钢琴学派”想到的[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1).
    ③ 金铮.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问题论略[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④ 杨树.中国钢琴作品创作的民族化进程和对钢琴教育民族化的思考[J].乐器,2009(6).
    ① 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0(1).
    ② 梁鲲.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及舞台艺术实践中的本真演奏与文化认同[J].中国音乐,2012(3).
    ③ 郭声键.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④ 陈再峰.做有文化底蕴的钢琴家-傅聪的成长与成功给我们的启示[D].中央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3.
    ① 黄登辉.钢琴学习中的文化冲突及其解决[J].人民音乐,1997(3).
    ② 谢南南.走出钢琴教育误区,注入人文精神理念[Jl.中国音乐,2005(4).
    ③ 杜思春、黄小平.走出技术的误区—略论钢琴音乐文化训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增刊).
    ④ 朱玉江、李伟.从“技术”转向“文化”——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刍议[J].艺术百家,2006(7).
    ① 周晓梅.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高师钢琴教育[J].人民音乐,2009(8).
    ② 李雯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③ 童道锦,孙明珠.少儿钢琴学习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④ 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钢琴学习388问[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⑤ 李民,周海宏.儿童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① 但昭义.少儿钢琴学习辅导[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② 李方元.现行民族音乐课程能给我们提供什么——现行民族音乐课程批判[J].中国音乐学,2000(3).
    ③ 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① 蔡觉民.从音乐文化观阐释音乐课程——一个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问题[J].音乐创作,2010(5).
    ② 葛瑾.社会发展目标下初中音乐多元课程文化构建[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③ 林红.试析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程改革中的文化价值取向[J].美与时代,2010(11).
    ① 格奥尔格.伽达默尔.夏镇平等译.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57.
    ① [美]威廉.F派纳.张华等译.理解课程—历史与当代课程研究话语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译者前言.
    ① 格尔兹.纳日碧力戈等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① James A.Banks(2001),Cultural Diversity and Education Foundations,Curriculum and teaching (4 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p.314.
    ① 张人杰主编.中外教育比较史纲(现代卷)[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551.
    ②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4.
    ③ 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18.
    ④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
    ① 转引自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② 转引自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③ 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43.
    ④ 转引自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14
    ① 管建华.音乐人类学的视界——全球文化视野的音乐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13.
    ① 庄孔韶.人类学名著经典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
    ② 庄孔韶.人类学名著经典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6-68.
    ①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2.
    ②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22.
    ① 崔学荣.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J].中国音乐,2008(2).
    ② 崔学荣.兼容的音乐教育哲学观[J].中国音乐,2008(2).
    ① 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7.
    ② 资利萍、朱咏北.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哲学基础[J].中国音乐教育,2006(6):16.
    ① [美]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14.
    ② [美]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45.
    ③ [美]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45.
    ① 转引自郭小利.北美“审美”与“实践”两大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J].音乐研究,2008(5).
    ① Reimer,Bennet.A Philosiphy of Music Education:Advancing the vision,3rd ed,Upper Saddle River, NJ:Pearson Hall,2003, p.10.
    ② 参见[美]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62.
    ③ 参见[美]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380.
    ① 詹燕君"Praxis",音乐教育哲学的另一种阐述方式[J].人民音乐,2007(4):73.
    ② 詹燕君"Praxis",音乐教育哲学的另一种阐述方式[J].人民音乐,2007(4):72.
    ③ 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J].中国音乐,2004(4).
    ④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5.
    ① David J.Elliot音乐种种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M].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
    ② [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37.
    ① 奇凯岑特米哈伊著,夏镇平译.创造性:发明与发明的心理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① 参见[美]戴维.埃利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15.
    ② 参见[美]戴维.埃利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14.
    ① [美]戴维.埃利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51.
    ① 参见[美]戴维.埃利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51.
    ② 参见[美]戴维.埃利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88.
    ① 参见[美]戴维.埃利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65-266.
    ① [美]戴维.埃利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186.
    ① 保罗·哈克,刘沛(译).走向功能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2(11):33.
    ② 保罗·哈克,刘沛(译).走向功能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2(11):33.
    ① 保罗·哈克,刘沛(译).走向功能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2,(11):33.
    ② 李渝梅,李方元.解读“功能音乐教育’’—读书札记:关于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理念之一[J].中国音乐,2005(4).
    ③ 保罗·哈克,刘沛(译).走向功能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2(11):33.
    ④ 保罗·哈克,刘沛(译).走向功能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2,(11):33.
    ⑤ 保罗·哈克,刘沛(译).走向功能音乐教育[J]人民音乐,2002,(11):33.
    ① Levy,A.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Pergamon Press,1991y,p15.
    ② Levy,A.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Pergamon Press,1991y,p15.
    ① Levy,A.The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urriculum,Pergamon Press,1991y,p15.
    ② 吴也显主编.教学论新编[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270.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155.
    ④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⑤ 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01.
    ⑥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一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57.
    ⑦ 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0.
    ① 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310.
    ① 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网络(http://gaokao.eol.cn)》
    ① [英]爱德华·泰勒.连树声译.原始文化—神话、哲学、宗教、语言、艺术和习俗发展之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② 孙本文.社会的文化基础[M].世界书局,1932:245.
    ③ 格尔兹.纳日碧力戈译.文化的解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5.
    ④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924.
    ①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0.
    ① [美]克莱德·克鲁克洪.高佳等译.文化的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② 朱喆.中国文化讲义[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1-3.
    ③ 丁恒杰著.文化与人[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55-56.
    ④ 高清海等著.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406-407.
    ⑤ [德]卡希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88.
    ① 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62-364.
    ②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音乐文化-2007[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前言
    ① 洛秦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323.
    ② 洛秦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323.
    ③ 洛秦编.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323.
    ① 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② 吴晓娜、王健.钢琴音乐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1.
    ③ 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④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0:288.
    ① 黄忠敬.课程文化的涵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
    ② 黄忠敬.课程文化的涵义:一种分析框架[J].学术探索,2002(1).
    ③ 金志远.课程文化研究述评述[J].中小学管理,2004(7).
    ④ 瞿宝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① 陶亚兵.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
    ② 参见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
    ① 参见陶亚兵.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法国传教士费·路易斯(Pfister louis,1833-1891)曾在《1522—1773年在华耶稣会士传略及著述提要》的文献中对此事有详细记载。
    ① 中国早期的教会或教会学校有:1842年创办的香港马礼逊学堂、1850年创办的上海徐汇公学、1861年创办的上海清心女塾、1893年创办的上海中西女塾、1903年创办的上海圣玛利亚女校等,这些都是最早在中国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教会教育机构。
    ② 1904年,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共同制订的《奏定学堂章程》使新制教育体系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展开。
    ① 华明玲.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6.1912年1月19日,南京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发《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和(《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
    ② 转引自华明玲.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导论.[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6.这本《进行曲》曲集是我国第一本乐谱集,编者不详,内有五线谱风琴(钢琴)用小型乐曲63首。这本曲集选材较为广泛,除著名的法国国歌《马赛曲》外,还采用了当时欧美各国流行的艺术欣赏用的进行曲,也有选自著名歌剧、儿童乐曲等。
    ③ “北大音乐研究会”当时是音乐社团的形式,由四种学生课外活动演变而成,师资力量雄厚,聘请国外的专家教授为参加社团的音乐爱好者讲授音乐专业知识,包括唱歌、提琴、理论以及钢琴等科目。1922年秋“北大音乐研究会”正式改为“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成为学校音乐教育机构。
    ① 陈聆群、洛秦.肖友梅全集(第二卷.音乐作品卷)[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680.
    ①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10.
    ② 傅雷.与傅聪谈音乐[M].北京:三联书店,1984:18.
    ③ 初诰.钢琴师嘉社先生在华略历.新乐潮第1卷1期,1927:16.
    ① 王艺丹.建国初期十七年中国钢琴音乐的创作与发展[J].艺术研究,2004(12).
    ① 张敏.钢琴艺术简史[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236.
    ②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41.
    ① 尼古拉耶夫主编.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编译.钢琴初步教程[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6,序言.
    ①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21.
    ② 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36.
    ① 丁善德.儿童钢琴第一课.[M].音乐出版社,1957:前言.
    ① 北京艺术学院钢琴教研组编.少年儿童钢琴初步[M].音乐出版社出版,1961:前言.
    ① 中央音乐学院创作丛刊.少年儿童钢琴曲集.[M].北京:音乐出版社,1959:前言
    ② 钱仁康编曲.群众歌曲钢琴小曲集[M].上海:新音乐出版社,1954:序.
    ① 刘小龙.中国钢琴教育是我人生的寄托(周广仁)一文,参见《乐苑秋实——中国著名音乐家访谈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① 刘小龙.中国钢琴艺术发展60年(九)学琴热潮中的钢琴考级[J].钢琴艺术,2010(1).
    ② 刘小龙.中国钢琴艺术发展60年(九)学琴热潮中的钢琴考级[J].钢琴艺术,2010(1).
    ① 刘小龙.中国钢琴艺术发展60年(九)学琴热潮中的钢琴考级[J].钢琴艺术,2010(1).
    ① 刘小龙.中国钢琴艺术发展60年(七)[J].钢琴艺术,2009(10):24.
    ① 邵义强.最新钢琴讲座,全音乐谱出版社,1984年,第219-220页。
    ② 姚方正.约翰·汤普森简易钢琴教程教学辅导[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4.
    ③ 周海宏.我国儿童钢琴教材的新突破——介绍《幼儿钢琴启蒙教程》[J].钢琴艺术,1998(6).
    ① 周海宏.我国儿童钢琴教材的新突破——介绍《幼儿钢琴启蒙教程》[J].钢琴艺术,1998(6).
    ① 弗里兹·埃蒙茨编、周薇译.欧洲钢琴教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前言.
    ① 范妮·沃特曼、马里昂·海屋德.我和我的钢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① 李雯岚、董钢锐编著.幼儿钢琴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这部教材首次出版是1983年,首次出版时为单册,1996年修订再版时分为上下两册,至2006年已是第5次印刷,发行量已达97410册,可见这部教材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① 盛颐健、杨苏凝、张永清、周文英.儿童钢琴初步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4.这部教材共三册,从1984年出版第一册,至1988年陆续出版了第二册、第三册,这部钢琴教材2005年已是第五次印刷,发行量高达271100册。
    ② 盛颐健、杨苏凝、张永清、周文英.儿童钢琴初步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4:前言.
    ① 段晓军.中国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10..
    ② 谢耿.幼儿钢琴启蒙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序言.
    ③ 周海宏.我国儿童钢琴教材的新突破——介绍《幼儿钢琴启蒙教程》[J].钢琴艺术,1998(6).
    ① 华敏、赵晓生.钢琴入门[M].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
    ① 应诗真.中国儿童钢琴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② 但昭义、王雁.新编钢琴入门与进阶[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7:编者的话.
    ③ 曹理、廖裴言、缪力编.七彩音符幼儿钢琴入门[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4.
    ① 鲍慧荞.新思路钢琴系列教程——预备级[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2004.
    ① [德]卡希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288.
    ② [德]米夏埃尔.兰德曼.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214.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前言.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前言.
    ①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43.
    ①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49.
    ①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49.
    ①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72-73.
    ① 赵晓生.走进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2.
    ②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前言.
    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3.第四章由王耀华撰写.
    ① 王耀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J]中国音乐教育,2007(7).
    ① 唐钺、朱经农、高觉敷主编.教育大辞书[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
    ② 庄子·在宥第十一
    ①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118.
    ① 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32.
    ② 吴文漪.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77.
    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57.第四章王耀华撰写.
    ① 冯曾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31.
    ① 冯曾俊.教育人类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270.
    ① 鲁杰.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5.
    ② 鲁杰.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5.
    ① 朱谦之.文化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14.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83,84—85.
    ① 周荫昌.中国音乐教育——朝着素质教育方向走向新世纪[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6):5.
    ② 傅敏编.傅雷家书[M].天津: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附录.
    ① 阿宝.创造心理[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9.
    ② Webster(1991)The preschool child and creative thinking,American music teacher,40(6),16-19
    ① Gibson, C. (1989). Lenau. Leben-Werk-Wirkung. Heidelberg:Carl Winter.University and Auml; tsverlag.
    ② Kratus,J.(1989). A time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al processes used by children ages 7toll.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37,5-20
    ③ Eisner, E. W. (1972). Education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①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4.
    ① 哈罗德.艾伯利斯.音乐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204.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56.
    ① 任桂平.文化视野中的语文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6.
    ① 刘诗昆痛批中国钢琴教育现状[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5月11日.
    ② 刘诗昆痛批中国钢琴教育现状[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5月11日.
    ① http://china.nfdaily.cn/content/2011-04/11/content_22560395.htm
    ② 傅敏编.傅雷家书[M].天津: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附录.
    ① 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4.
    ② 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
    ① [美]贝雷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三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8.
    ② 雷默.超越表演: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新约定[J].音乐教学杂志,1995年夏季刊,英文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出版。转引自管建华主编.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4.
    ①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31.
    ② 朱贤杰.与傅聪谈音乐人生[J].钢琴艺术,2005(6):19.
    ① 《中国钢琴教育要与国际接轨》,http://www.sina.com.cn2008年10月6日.
    ① 唐艺.钢琴考级应突破“中西关系思维格局”[J].音乐研究,2002(4):25.
    ① 黄莹.基础钢琴教材民族化设想[J].人民音乐,2005(7).
    ① 雷默.汤琼,刘红柱.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集),1998(增刊).
    ① 雷默.汤琼,刘红柱.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集),1998(增刊).
    ② 雷默.汤琼,刘红柱.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集),1998(增刊).
    ③ 雷默.汤琼,刘红柱.21世纪音乐教育使命的扩展[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集),1998(增刊).
    ① 有关日本的钢琴考级制度可参考孙达成.日本的钢琴考级[J].钢琴艺术,2010(2).
    ① 参考卞钢.略谈不断演进中的钢琴教材及钢琴教学体制[J].人民音乐,2003(2)
    ① 转引自覃江梅.音乐教育者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五月组及其行动理念与研究发展[J].人民音乐,2011(12)
    ② 转引自覃江梅.音乐教育者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五月组及其行动理念与研究发展[J].人民音乐,2011(12)
    ③ 转引自覃江梅.音乐教育者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五月组及其行动理念与研究发展[J].人民音乐,2011(12)
    ①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① 张传燧.论教育过程中主体的作用及其转换[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
    ①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358.
    ① [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7-258.
    ② [美]约翰·杜威.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51.
    ③ Schiefele, U(1991) Internet, learning,and motiv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6,299-323.
    ① Krapp,A. Hidi,S., & Renninger,K,A,(1992),Interest,learning and development.InK.A, Renninger,S.Hidi,&A. Krapp(Eds.)The role of intese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pp3-25).Hillsdale,NJ:Erlbaum.
    ② Krapp,A.,Hidi,S., & Renninger,K,A,(1992),Interest,learning and development.InK.A, Renninger,S. Hidi, & A. Krapp(Eds.)The role of intese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pp3-25).Hillsdale, NJ:Erlbaum.
    ① 转引自王耀华、王安国、吴斌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6。
    ②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③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① [美]贝雷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推进愿景(第三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1:408.
    ① 转引自王耀华、王安国、吴斌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43..
    ② 雷默.超越表演: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新约定.音乐教学杂志,1995年夏季刊,英文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出版。转引自管建华主编.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6.
    ③ 雷默.超越表演: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新约定.音乐教学杂志.1995年夏季刊,英文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出版。转引自管建华主编.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5.
    ① 雷默.超越表演: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新约定.音乐教学杂志.1995年夏季刊,英文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出版。转引自管建华主编.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5.
    ② 雷默.超越表演: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新约定.音乐教学杂志.1995年夏季刊,英文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出版。转引自管建华主编.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5.
    ③ 雷默.超越表演: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新约定.音乐教学杂志.1995年夏季刊,英文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出版。转引自管建华主编.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5.
    ① 雷默.超越表演: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的新约定.音乐教学杂志.1995年夏季刊,英文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出版。转引自管建华主编.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6.
    ②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75.
    ③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75.
    ④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75.
    ⑤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75.
    ⑥ 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178.
    ① 邵义强.永富正一.钢琴初步指导的指引,1984年,全音乐谱出版社,第74页.
    ② 邵义强.永富正一.钢琴初步指导的指引,1984年,全音乐谱出版社,第73页.
    ① 参见哈罗德·艾伯利斯.音乐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7.1913年左右,美国辛辛那提和其他地区开始出现钢琴班级教学。这些钢琴班最初产生于中学。随着钢琴班级教学技术的发展,小学也开始设置钢琴集体课。
    ② Azzara, C.D.(1993).Audiation-based improvisation techniques and elementary instrumental students' music achievement.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41(4),328-342
    ① 哈罗德·艾伯利斯.音乐教育原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343.
    ② 哈罗德·艾伯利斯.音乐教育原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343.
    ① J.瓦格纳.叶公诚译.听觉训练先于视觉训练——山叶教学法[J]中国音乐,1987(1).
    ① 哈罗德·艾伯利斯.音乐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319.
    ② 哈罗德·艾伯利斯.音乐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319.
    ① 资利萍,朱咏北.音乐课程三维目标的哲学基础[J].中国音乐教育,2006(6):17.
    ① [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67.
    ② [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15.
    ① [美]戴维.埃利奥特,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115.
    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99.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① 杜威.儿童与课程[A].吕达等主编:杜威教育文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ll
    ② 夸美纽斯.图画中见到的世界[M].杨晓芬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致读者
    ③ 王安国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
    ④ 王安国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4.
    ① [苏]奥夫相尼科夫.简明美学词典[M].知识出版社,1981:15-16.
    ① 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280.
    ① 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107-108
    ② [苏]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175.
    ① 哈罗德·艾伯利斯.音乐教育原理[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224.
    ① 罗小平、黄虹编译.最新音乐心理学荟萃[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158.
    ① Boardman,E.,Andress,B.,Pauts,M.P.,& Willam,F.(1998).Music:Teacher's edition.New York:Holt,Rinehard and Winston.
    ① 整理自郑方靖,运用柯达伊教学法于国小新音乐课程乐理要素教学策略及活动实例理论研究篇,高雄後文出版社。第201页
    ① 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二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10.
    ② Campbell & Scoot-Kassner(1994).Music in childhood-preschool though the elemntary grades.NewYork:Shirmer Books
    ① Campbell & Scoot-Kassner(1994).Music in childhood-preschool though the elemntary grades.NewYork:Shirmer Books
    ① 整理自吴世玲.生活经验在儿童音乐概念上的理解应用.“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系硕士论文,2000年。
    ① Serafine,M.L.(1988).Music as cogni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in sound.New York:clumbia University Press.
    ① Serafine,M.L.(1988).Music as cognition:The development of thought in sound.New York:clumbia University Press.
    ①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72.
    ②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72.
    ③ 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72.
    ① 参见铃木镇一.《铃木钢琴教材》,前言部分。
    ① 杨燕迪.乐声悠扬[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209.
    ① 吴文漪.音乐教学新视角[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74.
    ② 刘沛.音乐教育的实践与理论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110.
    ① 赵晓生.走进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
    ① 刘沛.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A].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C].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特刊.
    ①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音乐课程标准解读(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82。
    ① 邵祖亮.中学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3:156.
    ② 转引自王耀华、王安国、吴斌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78.
    ① 2001年11月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是指文化多样性-人类的共同遗产,人权—文化多样性的保障等等人类生活的多样性。
    ① 张华、钟启泉译.威廉F派纳等.理解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② 王鉴.论教育与生活世界的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0.
    ① 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② 郭元祥.课程观的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01(6).
    ①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
    ② 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3.
    ③ [法]埃德加.莫兰.秦海鹰译.方法:思想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8.
    ① 刘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9.
    ① 刘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69.
    ① 刘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70.
    ② 刘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84.
    ① [德]席勒.徐恒醇译.美学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90.
    ② [奥]茨达齐尔.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72.
    ① 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17-25.第三章《音乐的本质与接受途径》.
    ① 铃木镇一.铃木钢琴教材.前言
    ① 铃木镇一.铃木钢琴教材.前言.
    ① 邵义强.钢琴初步指导的指引.全音乐谱出版社.1989:5.
    ① 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2.
    ① 赖达富.基于“歌唱为中心”的钢琴入门教学探索[J].乐器,2012(5).
    ① 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
    ② 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5.
    ① Kratus,J.(1991).Growing with improvisation. Music Education Journal,78(4),35-40
    ② Kratus,J.(1996). A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teaching music improvis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6,27-38.
    ③ Kratus,J.(1996). A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teaching music improvis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6,27-38.
    [1]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
    [3]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4]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6][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7][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M].(第--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8][美]贝内特·雷默.熊蕾译.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9][美]戴维.埃利奥特著.关注音乐实践——新音乐教育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2
    [10]何乾三.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11]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1]丁恒杰.文化与人[M].北京:时事出版社,1994.
    [2]刘守华.文化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3]陈建宪.文化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陈序经.文化学概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华文.文化学概论新编[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6]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7]姚文放主编.审美文化学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8
    [8]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9]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0]丁钢主编.文化的传递与嬗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11]石鸥.学校文化学引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5.
    [12]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3]刁培萼等主编.教育文化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
    [14][美]克莱德·克拉克洪等著,高佳等译.文化与个人[M].杭州:浙江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15][美]R.沃斯诺尔等.文化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6]斯皮罗著,徐俊等译.文化与人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7]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
    [18][英]爱德华尹·秦勒著,蔡江浓编译.原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9][美]威廉:A哈维兰.瞿铁鹏、张钮译.文化人类学[M],上海:上海社科出版社,2006.
    [20]张岱年.文化与价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1]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2]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23]洛秦.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
    [24]管建华.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心路历程[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5][美]艾伦·帕·梅里亚姆.音乐人类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6]庄孔韶.人类学名著经典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7]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音乐文化-2007[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
    [28]赵晓生.走进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1]张楚廷.教学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石鸥.教学别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石鸥.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4]石鸥.教育困惑中的理性追求[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张传燧.中国教学论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6]张传燧.行走于传统与现代之问[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张传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8]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9]周庆元.中学语文教学原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10]周庆元.语文教学设计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11]辛继湘.教学价值的生命视界[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2]辛继湘.体验教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13]布鲁纳.教育过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14]张华等.课程流派研究[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5]霍华德·加登纳.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9.
    [16]单丁.课程流派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18]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9]靳玉乐、黄清.课程研究方法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0]汪吸.现代与后现代·课程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3.
    [21]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2]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3]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4]胡定荣.课程改革的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5]丛立新.课程论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6]李定仁,徐继存编.课程论研究二十年(1979—1999)[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7]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8]钟启泉,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9]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
    [30]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1]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墓础教育课程文化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32]钱穆.文化与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3]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4][美]帕梅拉.博洛廷.约瑟夫等著,余强译.课程文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35]刘一军.儿童文化课程-理论、实践与案例[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1]朱咏北.21世纪高师音乐教育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咏北.步入音乐的圣殿,[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朱咏北.新编音乐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4]郭声健.艺术教育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5]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郭声健.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
    [7]姚思源.论音乐教育[M].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
    [8l周海宏.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9]赵宋光主编.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10]修海林著.中国古代音乐美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1]蔡仲德.音乐与文化的人本主义思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
    [12]谢熹幸.音乐的“语境,一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13]刘再生主编.刘再生音乐文集.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14]张前主编.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5]宋谨.国外后现代音乐[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16][美]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17]俞玉滋、张援编.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18]俞玉滋、张援编.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19]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194-1995)[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刘沛编著.美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1]谢嘉幸、杨燕宜、孙海编著.德国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2]缪袭言、缪力、林能杰编著.日本音乐教育概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3]魏煌、候锦虹编著.苏联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5]蔡觉民、杨立梅.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26]修海林.中国古代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27]汪毓和编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
    [29]王耀华,杜亚雄.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
    [30]王安国.走进课堂--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I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1]金亚文.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33]肖川、薛晖编著.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2
    [34]尹爱青《当代主要音乐教育体系及教学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35]蔡际洲.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6]戴定澄.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7]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8]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39]孙济南.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史纪年[M].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40]腾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41]王耀华等.音乐学概论[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2]岳川.艺术本体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43]谢嘉幸等.音乐教育与教学法[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4]曹理等,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5]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46]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7]廖乃雄.音乐教学法[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8]刘沛.音乐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49]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50][美]特里斯·M·沃尔克.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1][美]弗朗克·约克等.许洪帅译.二十一世纪的音乐教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52][美]罗伯特·克劳特曼等.刘沛等译.音乐教育原理[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53][德]君特·克莱南.金经言译.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54][德]玛克斯·德索.兰金仁译.美学与艺术理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5][英]赫伯特·里德.王柯平译.艺术的真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6][美]迈克尔.L.马克著,管建华译:.当代音乐教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57]于润洋.音乐美学史学论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58]吴文漪.思维·情感与音乐教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1]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6.
    [2]蔡松琦,蔡幸子.钢琴宝典[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系列之《中国钢琴作品的分析与演奏》[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吴国霭,高晓光,吴琼.钢琴艺术博览[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1999.
    [5]魏廷格.魏廷格音乐文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
    [6]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7]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
    [8]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9][苏]涅高兹著.论钢琴表演艺术[M].人民音乐出版社,1963.
    [10]樊禾心著.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11]代百生著.钢琴教学法[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2]张佳林著.钢琴演奏与伴奏技巧[M].中央音乐出版社,2004.
    [13][美]道勒斯.科培尔门著.周荷君译.铃木钢琴教学法[M].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14]邵义强译.世界的钢琴教育与钢琴教本[M].全音乐谱出版社有限公司,1984年
    [15]王昌奎.中国钢琴音乐文化[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
    [16]华明玲.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导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17]李雯岚.幼儿钢琴教学问答[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18]童道锦、孙明珠.少儿钢琴学习辅导[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
    [19]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大钢琴学习388问[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20]李民、周海宏.儿童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1]但昭义.少儿钢琴学习辅导[M].北京:华乐出版社,1999.
    [22]周海宏.家有琴童——音乐教育问题与对策[M].中央音乐出版社2012.
    [23]陈祖馨.钢琴教学新思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1.
    [24]吴晓娜、王健.钢琴音乐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
    [25]洛秦.钢琴的故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
    [1]冯效刚.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音乐文化[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7.
    [2]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3]冯长春.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4]马达.二十世纪中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
    [5]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6]许洪帅.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器乐教学发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7]殷波.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8]冯晓阳.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变迁与现实观照[D].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9]林能杰.二十世纪日本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0]钟恩富.生命化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1]尹爱青.音乐审美教育的人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604.
    [12]赵云.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3]杜永寿.中小学音乐教材论[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4]谷迎迎.文化视野下的中美音乐教育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5]陈音池.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8.
    [16]张洁.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之透析[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7]张亚利.本土音乐文化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传承的可行性[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8]夏元勇.音乐教育与社会音乐文化的互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9]资利萍.感性的呼唤一一音乐教育中的道德教化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0]金铮.中国钢琴教育民族化问题论略[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金顺爱.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民族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22]葛瑾.社会发展目标下初中音乐多元课程文化构建[D].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3]段晓军.中国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24]张瑾.中美儿童钢琴启蒙教材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朱咏北.台湾高师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2006,(05)
    [2]朱咏北.从教师资格制度看中小学音乐教师的专业化和社会化[J].中国音乐,2005,(04)
    [3]张楚廷.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J].高教探索.2001(1).
    [4]张楚廷.新世纪:教育与人IJ].高等教育研究,2001(4).
    [5]张楚廷.课程与课程论研究发展的十大趋势田.课程·教材·教法,2002(1).
    [6]张楚廷.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问题[J].高教探索.2001(4).
    [7]石鸥.在过程中体验—从新课程改革关注情感体验价值谈起[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8]石鸥.新世纪拒斥这样的教学论—主流教学论的困境及其走出[J].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学报,2002(1).
    [9]张传燧.教育的主体与主体性教育散论[J].教师教育研究,2004(3).
    [10]张传遂.魏晋“言意之辨”及其教育思想[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11]刘要悟.教育学的未来发展[J].教育评论,2000(2).
    [12]刘要悟.试析课程与教学论的关系[J].教育研究,1996(4).
    [13]刘要悟.论老师与课程评价[J].教育科学,2000(1).
    [14]容中逵、刘要悟.民族化、本土化还是国际化、全球化—论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照系问题[J].比较教育研究,2005(7).
    [15]周庆元.21世纪中国语文教育的全方位突破[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3).
    [16]周庆元、于源溟.诵读法的历时演化与现时解读闭.中国教育学刊,2004(10).
    [17]郭声健、苏涵琼.试论音乐课程与艺术课程的关系[J].课程·教材·教法,2005(6).
    [18]郭声健.美育期待:科学表述与具体实施教育理论与实践[J].2000(1).
    [19]郭声健.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和艺术课程改革的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2(6).
    [20]马达.解读音乐课程的价值一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有感[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2).
    [21]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4).
    [22]翁毅.多元文化中的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2000(4).
    [23]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2).
    [24]衡蓉蓉.以审美为核心与多元文化视野—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分野浅析r 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6(4).
    [25]方岳民.音乐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26]陈再峰.傅聪文化底蕴及其音乐教育思想探微[J].中国音乐学,2009(1).
    [27]吴素芹.高师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1).
    [28]王婷.走创新教育之路育民族音乐文化.中央音乐学院学报[J],2009(1).
    [29]徐蔓.以地域文化为载体推进高师音乐教育课程建设[J].艺术百家,2009(3).
    [30]王桂芹.从地域文化角度探究地方高校民族民间音乐创新教育,艺术探索,2009(3).
    [31]丁倩倩等.寻求传统音乐文化在现代大学中的教育价值实现[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1).
    [32]黄炜.谈音乐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传承[J].电影评介,2008(13).
    [33]李劲松.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全球视野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探索者管建华教授[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8(2).
    f34]管建华.当代社会文化思想转型与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8(2).
    [35]樊祖荫等.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音乐,2008(2).
    [36]雍敦全等.加强流行音乐学术交流促进大众文化发展繁荣—2007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流 行音乐教育论坛综述[J].人民音乐,2008(6).
    [37]乔晓鸥.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发展的二元体系理念的思考及应用[J].中国市场,2008(52).
    [38]张进.高校音乐素质教育课程中的文化价值体现[J].艺术百家,2008(2).
    [39]刘跃华.高等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艺术百家,2007(1).
    [40]田小书.审视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与民族民问音乐文化的传承[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3).
    [41]王文韬.学校教育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可持续发展[J].音乐探索,2007(1).
    [42]陈宇京.当前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反文化”现象思考及对策[J].人民音乐,2007(6).
    [43]朱玉江.音乐教育的跨文化研究:对话·融合·重构—管建华教授((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读后[J].人民音乐,2007(n).
    [44]满达等.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内涵[J].长春大学学报,2007(11).
    [45]马琼.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J].中国音乐,2007(4).
    [46]张晓慧.论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文化及其传承[J].教育与职业,2006(15).
    [47]方岳民.音乐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J].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6(2).
    [48]李潇靖等.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对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6(4).
    [49]马生福.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50]朱叶.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取向[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51]韩勋国.中国社会文化变革与音乐教育观念更新[J].黄钟一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2).
    [52]赵岩.论音乐教育的文化拓展[J].艺术百家,2005(3).
    [53]管建华.后哲学文化与音乐教育文化哲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3).
    [54]邹俊杰.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5).
    [55]李凌.对音乐文化教育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4(1).
    [56]王志军.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认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
    [57]冯光钮.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58]朱玉江.论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J].中国音乐教育,2003(12).
    [59]江晨.与教育大师谈音乐文化—美国著名钢琴教育家马丁·凯宁(MartinCanin)先生访谈记[J].钢琴艺术,2002(2).
    [60]黄建敏.试论音乐教育对于音乐文化创新的意义[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9).
    [61]匡惠.文化人类学的基本观点对欧洲现代音乐教育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J].中国音乐,2001(4).
    [62]王黎.从世界文化发展谈现代音乐教育[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3).
    [63]范晓峰等,音乐教育与社会文化比较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2001(1).
    [64]陈雅先.论音乐文化与音乐教育的关系—兼谈音乐传承之文化与音乐文化的传承[J].音乐研究,2000(3).
    [65]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
    [66]范晓峰.文化视角下的音乐教育观探析[J].人民音乐,1997(10).
    [67]林俊卿.音乐不是技术而是文化—兼谈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若干设想[J].人民音乐,1997(11).
    [68]郭福安,建设跨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音乐教育—学习十五大报告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J].中国音乐,1997(4).
    [69]文化母语:当代音乐教育的文化定位[J].中国音乐学,1997(1).
    [70]管建华.中华文化作为母语音乐教育的性质和意义[J].人民音乐,1996(1).
    [71]赵慧宁.保留、发展、相互影响—运用传统音乐文化发展音乐教育[J].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96(4).
    [72]冯光钮.国民音乐教育与中华文化母语[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及表演版), 1996(2).
    [73]熊小明.跨世纪的文化思考—论国民音乐教育的文化取向[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2).
    [74]冯光任.国民音乐教育与中华文化母语[J].乐府新声一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6(3).
    [75]修海林.文化环境与音乐教育问题[J].高校理论战线,1995(8).
    [76]谢嘉幸.关于当代中国音乐教育的文化思考[J].音乐研究,1994(2).
    [77]赵世民.关于专业音乐教育的文化教育[J].艺术探索,1994(1).
    [78]陈辉.小议社会文化环境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教育,1994(2).
    [79]杨明索.音乐教育即文化教育[J].黄河之声,1994(6).
    [80][美]嘶塔拉琪欧.音乐教育面临的新挑战—保存、传授传统遗产和民族文化[J].中国音乐,1993(1).
    [81]赵典崇.近百年来中外文化交流与我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82]王纯炎.东西方音乐文化板块两次碰撞的发散思考—兼论我国音乐教育在这种合力作用下的现状与发展.交响一西安音乐学院学报[J].1990(3).
    [83][日]柿木五郎.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作为文化教育的学术实践教学[J).中国音乐,1989(2).
    [84]顾冠华.克服传统文化与教育的负面因素[J].教育研究,1987(9).
    [85]孔雯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J].文教资料,2008(16).
    [86]艾悦.2008香港院长论坛共话中国钢琴教育—从专业院校看中国钢琴教学之现状与方向[J].小演奏家,2008(4).
    [87]牛春雨.全球化对中国钢琴艺术发展的影响[J].电影评介,2008(3).
    [88]冯效刚.文化衍生的主动选择—从20世纪上半叶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引发的思考[J].黄钟,2008(2).
    [89]张惠勇,吴晓丹.2003年全国音乐院校钢琴主科教学研讨会综述[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1).
    [90]方季年.全国音乐院校钢琴主科教学研讨会综述[J].人民音乐,1992(2).
    [91]王晓平.音乐传播与文化发展—第三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综述[J].音乐研究,2008(1).
    [92]马达,陈雅先.中国音乐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展望[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3(4).
    [931赵静斐.从多元文化谈高师钢琴课程配置[J].大众文艺(理论),2009(13).
    [94]王君.谈本土文化元素作品对钢琴教学的作用[J].北方音乐,2009(10).
    (95]侯蕾.民族钢琴作品在钢琴艺术中的文化意义[J].北方音乐,2009(1).
    [96]李萌.根植民族文化之沃土播撒钢琴艺术之芬芳—《魏廷格音乐文选》读后[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2).
    [97]李承远.中国钢琴音乐的“语义”、“语音”、“语境”—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语言[J].
    [98]梁鲲.中国钢琴作品在教学及舞台艺术实践中的本真演奏与文化认同[J].中国音乐,2012(3).
    [99]王昌奎.中国钢琴音乐的文化取向--阴柔之美[J].艺术教育,2009(8).
    [100]王昌奎.论“中和”文化在中国钢琴音乐中的传承[J].社科纵横,2009(7).
    [101]董红梅.钢琴学习中的文化冲突及解决方法[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8(2).
    [102]林林.浅论提高文化素质修养对钢琴演奏教学的重要性[J].艺术教育,2008(5).
    [103]杨建森.中国钢琴文化探源[J].中国音乐,2008(2).
    [104]于志勤.论高师钢琴专业学生音乐文化底蕴培养的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9).
    [105]田怡.浅谈钢琴教育的文化底蕴[J].黄河之声,2005(19).
    [106]金铮.论中国钢琴音乐文化的民族化进程[J].艺术教育,2007(2).
    [107]宣立华.中国钢琴作品的音乐文化[J].电影文学,2007(16).
    [108]涂金伟.浅论当代钢琴文化的社会功能[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7).
    [109]李彦娜.模仿整合创新—谈中国钢琴文化的缘起及表达[J].内蒙古艺术,2007(2).
    [110]李妍.在钢琴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11).
    [111]代百生.何谓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中国钢琴音乐[J].中国音乐学,2005(3)
    [112]王大庆.中国钢琴之境—一次钢琴与文化意境的碰撞[J].音乐生活,2005(11).
    [113]杜思春等.钢琴教学应重视学习钢琴音乐文化[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2).
    [114]刘顺.对中国“钢琴热”的文化思考[J].温州大学学报,2003(2).
    [115]张莉莉.文化交流对中国钢琴艺术的影响[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4).
    [116]杜思春等.走出技术的误区—略论钢琴音乐文化训练[J].黄钟一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1).
    [117]陈再峰.钢琴家博聪先生的文化底蕴[J].艺术教育,2003(1).
    [118]黄莹.加强钢琴教学中的民族音乐文化观念[J].艺术教育,2003(1).
    [119]魏玲.文化修养:钢琴艺术的灵魂[J].音乐探索,2000(4).
    [120]左平.中西文化差异与钢琴教学[J].乐府新声一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2).
    [121]黄登辉.钢琴学习中的文化冲突及其解决[J].人民音乐,1997(3).
    [122]王耀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其展望[J].音乐研究,1900(1).
    [123]李琳.音乐教育者如何确立自己的职业信仰?——内特·雷墨《音乐教育的哲学》评介[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5,(02)
    [124]王妍妍.音乐教育的哲学观——读雷默所著《音乐教育的哲学》[J].音乐天地,2009,(11)
    [125]赵慈琳.音乐教育哲学的批判性思考——《音乐问题——新的音乐教育哲学》基本观念解读[J].人民音乐,2009,(10)
    [126]覃江梅.从《音乐教育的哲学》三个版本述评雷默审美音乐教育哲学[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8,(02)
    [127]吕述明.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现状与未来[J].艺海,2009,(12)
    [128]沈雪.对音乐教育哲学的深度探求“2009中国广州·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音乐爱好者,2010,(01)
    [129]于杨.从音乐的本质和价值看音乐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的哲学》启示[J].大众 文艺(理论),2008,(10)
    [130]叶金玫.论西方音乐教育哲学价值观对中国音乐教育的影响[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05)
    [131]杨和平.20世纪中国音乐美学近代部分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8,(03)
    [132]杨和平.20世纪音乐美学在中国的传播与研究[J].中国音乐学,2006,(02)
    [133]田耀农.音乐教育应实施全面的美的教育——学校音乐教育改革方向的设想[J].中国音乐学,2002,(04)
    [134]冯长春.如何历史地评价青主的音乐贡献[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9,(01)
    [135]阿普杜林·爱德华·鲍里索维奇,孙晓婕.哲学与音乐教育学[J].中国音乐教育,2009,(03)
    [136]王耀华.音乐创造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观[J].中国音乐教育,2007,(07)
    [137]覃江梅.音乐教育哲学的审美范式与实践范式[J].中国音乐,2008,(01)
    [138]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2005,(04)
    [139]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教育改革中音乐课程和教材的国际比较研究[J].中国音乐,2003,(01)
    [139]蔡觉民.从音乐文化观阐释音乐课程——一个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问题[J].音乐创作,2010(5).
    [1]Pal Y. and Adler,S. A. (2001). Culteral foundations of education (third edition)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Inc.p.4.
    [2]David J. Elliott, 《Music Matters:A new Philosophy ofMusic Education》,1995.
    [3]Webster (1991)The preschool child-and creative thinking,American music teacher,40 (6),16-19
    [4]Gibson, C. (1989). Lenau. Leben -Werk- Wirkung. Heidelberg:Carl Winter.University and Auml; tsverlag
    [5]Eisner, E. W. (1972). Education artistic vision. 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6]Kratus, J. (1989). A time analysis of the compositional processes used by children ages 7toll.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37,5-20
    [7]Schiefele, U(1991) Internet, learning, and motivation.Educational psychologist,26,299-323
    [8]Krapp,A., Hidi,S., & Renninger, K, A, (1992), Interest,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InK. A, Renninger, S. Hidi,&A. Krapp(Eds.)The role of inteset in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pp3-25). Hillsdale, NJ:Erlbaum.
    [9]Azzara, C.D. (1993). Audiation-based improvisation techniques and elementary instrumental students'music achievement.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41(4),328-342
    [10]Kratus,J. (1991). Growing with improvisation. Music Education Journal,78 (4),35-40
    [11]Kratus,J.(1996). A development approach to teaching music improvis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sic Education,26,27-3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