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的发扬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康有为作为侧景式研究对象,以“一个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中国人”为坐标,展示他的心路历程,剖析他的思想特色。其富有创意的新学伪经、托古改制、大同学说的思想,在中国近代史上掀起激荡的维新思潮。
     康有为在上书变法和借今文经学冲击旧文化的同时,也在艺术美学领域掀起了新的审美,尤其对书法艺术的广泛深入的研究。
     康有为身为维新变法领导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很难设想,没有清代晚期康有为的介入,处于时代转折和世纪交替的中国书法艺术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状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康有为,清代碑学运动就会夭折或偃旗息鼓。作为个人,康有为也决没有超乎常人的神奇本领。康有为对于书法创作、书法理论发展的影响都是一个不容回避不可忽视的。
     康有为是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也是著述丰富的学者。据《万木草堂丛书目录》统计,经、史、子、集四部合计共137种。其中政治理论书占大多数(如影响甚大的《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大同书》等),文学艺术方面,除《广艺舟双楫》外,尚有《万木草堂所藏画日记》等。
     康有为满怀政治热情上书不成时,希望破灭而苦闷的康有为,把精力与兴趣转向经学和金石学的研究,由此而产生了对书法艺术发展影响极大的《广艺舟双楫》。《广艺舟双楫》虽然是康有为政治受挫、思想苦闷的产物,更是他集新旧国学及西学于一身的广博的知识素养和进化维新思想贯注于书法艺术的产物。
     康有为出生在一个“世以理学传家”的名门望族,自幼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在研究康有为及其书法理论的时候,我们更要注意到“西学东渐”这一历史潮流的冲击和近代新学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定背景,才能理解康有为变法革新思想使其书法理论所产生的力度,并对其意义作出正确的把握和充分的估计。
     康有为书法是特定时代产生的又一个书法高峰,是否既可将其置于学术史、文化史、思想史的背景下来进行研究,以凸显其民族价值,又从当时艺术界的环境和发展来考察它所显现出来的时代价值呢?从时代价值和民族价值的交融和错落处,也许可以发现另一种面目的康有为书法。现在这个时期,康有为书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综观这些成果,这些研究的纵深度还不足,例如对康有为书法作品本体的研究还停留在比较浅显的状态,康有为不仅仅在书法理论上有巨大的成就,而康有为的书法艺术也具备书法史上大师级的作品水平,所以对康有为书法艺术的深入探讨是很有价值的;而且,对康有为的书学研究已经有一定的成果,而对康有为书学的整体深入的研究者少。
     带着诸多问题,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心中一直围绕着几个待澄清的问题:
     一、多年来,学术界许多人认为康有为发动维新变法的主要思想理论源于今文经学,可本文认为是西方进化论思想的产物。
     二、康有为书学思想中的之重“抑帖卑唐”,可本文认为帖学观是康有为书学思想的重要部分。通过对康有为帖学观及其成因的探究分析,本文似乎对其“抑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他在倡导碑学书风,建构碑学理论的同时,对帖学的价值经历了多次再认识的过程,似乎明白他晚年以碑为主,碑帖兼容的艺术实践则更可贵。
     三、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开创了中国的现代文明。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无不经受了文化运动的洗礼。但唯独书法没有经历这番洗礼,无论是书法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语言内容),还论是古典书论和创作实践。这是至今尚未引起人们深入思考的奇特的文化现象。
     研究历史是为了以古为鉴,借古开今。对康有为的改良思想及其对书学的影响的研究,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康有为,更加明晰地认识书法的历史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其思想、书学道路、书法思想的探讨。为我们观照和把握时代文化精神提供很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认为,就当代书家来说,传统的学习不是过剩,而是不足。一方面亟待强调传统的回归,不仅是技法的学习,更包括书法史论和美学的研究开拓;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发展,书法也要有更新工艺面貌和发展。这两方面看似相反,而实际上却是统一的。没有传统的回归,超越前代是不可能的。回归传统的目的就是创新。
     本文用考证、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康有为的艺术人生、书法渊源、书学理论等方面放入整个时代的大文化背景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揭示出康有为内在的文化情怀、人格精神。最后对他的碑学运动的贡献及在整个书法史上的重要性作出了定位。
     作者希望通过此文能抛砖引玉,能给更多的康有为关注学者一基石,为对康有为更深的研究以启发。
This paper takes Kang Youwei as a side-view type studying object, as a coordinates of "an advanced Chinese learning from the West", demonstrates his experience and analysis the features of his thoughts. His creative thoughts such as Xinxue Weijing, asking ancient for restructuring and Datong doctrine, had set off a stirring reformers thought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Kang Youwei called for political reform on the memorial and impacted old culture by the New Text school,meanwhile, he promoted a new aesthetic on artistic aesthetics, in particular, an extensive research on the art of calligraphy.
     As the leading figures of the Reformation Movement, Kang left a brilliant page on China's modern history. It is hard to imagine what kind of state would be of Chinese calligraphy in the turning of the era and the century, without the intervention of Kang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Of course,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 Qing Dynasty Monument Studies Movement would be aborted or died down with out Kang. As an individual, he by no means had extraordinary magical abilities. His impact on the creation and theory of calligraphy could not be avoided and ignored.
     Kang Youwei is a famous politician, thinker and a scholar with a lot of works. According to "Wanmucaotang series catalogue", his works amount to137through jing, chi, zi and ji, of which political theory books take up the most--such as very influential "Kongzi Gaizhikao","Xinxue Weijingkao" and "Datongshu"--and on literature and art,in addition to "Guangyizhoushuangji",there is "Wanmucaotang paintings diary"etc.
     Full of political enthusiasm for a letter is unsuccessful, with dashed hopes and anguish, Kang changed his energy and interest towards the study of the Classics and epigraphy, that result on the influent great wide "Guangyizhoushuangji"."Guangyizhoushuangji" is the product of Kang's political frustrated and depressed thinking, while it is also the product of his broad range of knowledge literacy of old and new sinology and western and evolution of the reformation thoughts concentrated on calligraphy.
     Kang was born in a mayor of "pass on of Lixue" and laid a solid Guoxue basis since childhood. In the study of Kang and his calligraphy theory, it is essential to note the impact of the particular background of historical trend of the west and the modern new school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at time, only by this can we underst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Kang's innovative ideas to the theory of calligraphy, and correctly grasp and fully estimated its significance.
     Kang's calligraphy is a peak in a particular era, can it be studied from academic history, cultural history, intellectual history to highlight its national values, and from the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arts community to examine its era values? From the combine of era values and national values, another face of Kang's calligraphy maybe found. This period, great results of Kang's calligraphy has been achieved; they were not so ideal in depth. For example, the ontology of the study of Kang's calligraphy works still remain in a simple state, this area is valuable for Kang not only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 in calligraphy theoretically, but also has the level of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masterpieces. The depth of Kang's calligraphy theory has some fruits, while the overall depth research is less.
     With the above questions,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information, I always have a few problems to be clarified:
     1.over the years, many people in academia believe that Kang launched the Reformation Movement ideology and theory stems from the New Text school, but this article considers it to be the product of the Western theory of evolution.
     2.Kang's calligraphy theory is "heavy suppress Posts and base Tang", but this article believe that the post-school concep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Kang's theory. According to exploring analysis by Kang's post-school concept and its causes, this article has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n his "suppress posts". When he advocated the monument construction of the monument theory, he had experienced many times to know the value of post school. So the artistic practice of the monument, the rubbings compatible with the artistic practice in his later years is even more valuable.
     3.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pioneered China's modern civilization by democracy and science, whose baptism has impacted various area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calligraphy did not experience such words baptism, regardless of the content and from(including language content), but also the theory and creative practice of classical. It has not yet to cause people to think deeply about the strange cultural phenomenon.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of history is taking ancient as warning, opening today by the ancient. The study of reform thought of Kang and his calligraphy, makes us a more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Kang, more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calligraphy, and more important is to learn the roads and thought of calligraphy for a lot of useful inspiration for our contempl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spirit of the times.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for contemporary calligraphers, traditional learning is not surplus but insufficient. For the one hand, it is essential to emphasize the traditional regression, not only the learning of techniques, but also the opening up of history theory and aesthetics; For the other hand, by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ociety, calligraphy should have updated landscape and development. These two areas appears to be contrary, but it is actually uniform. Without traditional regression, it is impossible to exceed the previous generation. The purpose of returning to the tradition is innovation.
     With research, comparison, analysis method, this article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study into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whole era of Kang's artistic life, the origin of calligraphy and calligraphy theory, reveal his inherent cultural feelings and personality spirit, and assess his contribution of monument movement and position the importance in the history of calligraphy.
     The authors hope this article can initiate, provide a cornerstone for scholars concerned about Ka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study of Kang.
引文
①楼宇烈整理:《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9月第56页
    ②《康有为全集》第九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99页
    ①康有为《长兴学记》他的思想方法,均得益于朱九江
    ②楼宇烈整理:《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9月版,第7页
    ③楼宇烈整理:《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9月版,第7页
    ④楼宇烈整理:《康有为自编年谱》(外二种),中华书局1992年9月版,第9页
    ①《康有为全集》第一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180页
    ②《康有为全集》第一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32页
    ③《康有为全集》第一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68页
    ④《康有为全集》第一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81页
    ⑤《康有为全集》第四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2页
    ⑥《康有为全集》第四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17页
    ⑦《康有为全集》第四集,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P29页
    ①《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12-115页
    ②《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15页
    ③《康有为自编年谱》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四)神州国光社,1953年版,第118页
    ④同上,119页。
    ⑤同上,121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宝合集,文集上,学术》
    ②同上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P64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P199页,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夏晓忆点校
    ②同上,P119页
    ①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卷十一,《孔子改制托古考》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P242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清学史二种》,P64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9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②同上,第7页
    ③阮元《揅经宝集》自序
    ④阮元《南北书派论》见《揅经宝集》卷一
    ⑤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①《广艺舟双楫·尊碑》《清晚期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版第202页
    ①傅山《霜红龛集》卷四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②钱泳《履园丛话》十一《书学》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286版
    ③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二,上海书画出版社,第73页
    ④同上
    ①《论中国传统文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330页
    ②刘梦溪《王国维陈寅恪与中国现代学术》见《文津渲讲录之二》23页,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版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版第27页
    ①阮元《畴人传序》扬州阮氏琅嬛仙馆刻本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卷二体,变第四,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版,第73-74页
    ③《清史稿·阮元传》,上海外籍出版社,1983版
    ①赵孟坚《论书法》《历代书法论文选读篇》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版,第157页
    ②阮元《南北书派论》见《揅经宝三集》卷一
    ③阮元《颜鲁公争座位帖跋》见《揅经宝三集》卷一
    ①姜寿田《中国书法理论史》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第175页
    ②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7页
    ①《康南海自编年谱》《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晚清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222页
    ③同上,第225页
    ④同上,第332页
    ⑤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晚清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430页
    ⑥马洪林《康有为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450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晚清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第369页
    ②同上,第290页
    ③康有为《广艺舟双楫》《晚清书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95页
    ①陈鸿钧《康有为书法观中的政治投影》《岭南文史》2002年第1期
    ②张树天《论康有为的思想及文化意义》《内蒙古师大学报》2002年10月第5期
    ①刘恒《中国书法史·清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56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年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136页
    ②香港中文大学藏:康有为《行书七言联》
    ③同上,第27页
    ④同上,第29页
    ⑤同上,第118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平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36-37页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平校注,匕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55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平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58页
    ②同上,第100页
    ③同上,第83页
    ④同上,第54页
    ⑤同上,第85页
    ⑥同上,第36页
    ⑦同上,第60页
    ⑧同上,第114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平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149页
    ②同上,第115页
    ③同上,第37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平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第173页
    ②同上,第106页
    ③同上,第108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年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年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32页
    ①陈方既《中国书法美学思想史》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②《徐悲鸿文集》
    ①范曾《论画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12月版第113页
    ①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下)中华书局1981年第40页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年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③范曾《书道法自然》《范曾谈美》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年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26页
    ②同上,第53页
    ③同上,第118页
    ④同上,第27页
    ⑤朱大可:《论书斥包慎伯·康长寿》《东方东志》第二十七卷
    ①范曾《书道法自然》《范曾谈美》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页
    ②刘熙载《艺概·书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169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述学第二十三》《康有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498页
    ②王澄《康有为书法评论》《中国书法全集》荣宝斋出版社1983年第6页
    ③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年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④王澄《康有为书法评传》《中国书法全集·康、梁、罗、郑》荣宝斋出版社1993年第6页
    ①《康南海自编年谱》中华书局1992上版第16页
    ②《广艺舟双楫·自叙》《康有为全集》(一)第398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④《广艺舟双楫》《康有为全集》(一)第407页
    ⑤《周易·系辞下》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211页
    ②《广艺舟双楫》《康有为全集》(一)第462页
    ③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康有为政论集》(上册)第123页
    ①《广艺舟双楫》卷五(述学第23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76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797页
    ②同上,第812页
    ③同上,第835页
    ④同上,第845页
    ⑤同上,第864页
    ①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上海书画出版社第175页
    ①《二十世纪书法研究丛书·历史文脉篇》上海书画出版社2008年版
    ①范曾《范曾谈美》《书道法自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页
    ①范曾《范曾谈美》《书道法自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7页
    ②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上海书画出版社1981年版第150页
    ③同上,第41页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艺林名著丛刊本,1972
    金开诚、王岳川《中国书法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欧阳中石《书法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0
    叶燮《诗原》,中华书局,1984
    许慎《说文解字》,人民出版社,1986
    《书法丛刊》,文物出版社,1980年第2期
    侯镜昶《学书论集》,1989
    沙孟海《沙孟海论文集》,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
    陈方既《书法美学》,江苏出版社,2002
    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98
    杨守敬《学书迩言》,文物出版社,1985
    《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
    《中国书法全集·78·清代卷》,刘正成编,荣宝斋出版社,2003
    《中国书法史·清代卷》,刘恒,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
    崔尔平《广艺舟双辑注》,上海书画出版社
    《康有为先生法书》,香港明谦有限公司
    《康南海自撰年谱》,(刊《近代中国史料丛刊》11号),上海人民出版社
    《清代人物传稿》,辽宁人民出版社
    《康有为政论集》,中华书局,1981年2月
    《二十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田旭东著,中华书局,2003年8月
    《万本草堂口说》(外三种),康有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共和与君主康有为晚期政治思想研究》曾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近代中国与新世界,康有为变法与大同思想研究》萧公权著,汪荣祖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大同书》康有为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
    《孔子改制考》康有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新学伪经考》康有为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欧洲十一国游记》康有为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1月
    《康有为论》汪荣祖著中华书局2006年10月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的构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政治改革思想研究龚新清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月
    《康有为政论集》上、下卷汤志钧著 中华书局 1998年6月
    《康有为文化千言》马洪林、何康乐著 花城出版社2008年8月
    《近代经学与政治》汤志钧著 中华书局2000年8月
    《近代中国与近代文化》王继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晚清社会思潮研究》郭汉明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康有为》苏人著民族出版社2003年7月
    《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茅海建 三联书店2009年5月
    《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孔祥吉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3月
    《寻找传统政治的现代转型》康有为近代中国政治发展观研究白锐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
    《戊戌时期康有为议会思想研究 李春馥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2月
    《精读康有为》刘琅著鹭江出版社2007年8月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王尔敏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8月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夏晓虹点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
    《康有为评传》马洪林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
    《晚清新学史论》陈国庆著三秦出版社2003年11月
    《康有为评传》董士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3月
    《追忆康有为》夏晓虹编 三联书店2009年4月
    《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 陈来著三联书店2010年6月
    《康有为思想研究》萧公权著汪荣祖译 新星出版社2005年7月
    《清代学术概论·儒家哲学》饮冰室文萃梁启超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5月
    《康有为青岛遗墨》青岛市文物局编 青岛出版社2007年7月
    《康有为全集》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说写字·叶秀山论书法》 叶秀山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书法学》 陈振濂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2年12月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白谦慎著三联书店2006年4月
    《书法美学》 陈振濂著 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7月
    《书法与文化形态》马钦忠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1998年8月
    《书法身份》 王岳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中外书法名家讲演录》上、下王岳川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论吴门书派》 葛鸿桢著荣宝斋出版社2005年12月
    《中国书论》 季伏昆编著江苏美术出版社2000年12月
    《书法问题》沃兴华著荣宝斋出版社2009年12月
    《康有为与清代碑学运动》 戴小京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8月
    《中国书法家全集.阮元.包世臣卷》 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风来堂集·黄惊书学文选》 黄谆著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6月
    《书法与文化十讲》 葛承雍著文物出版社2007年6月
    《儒学与数到·清代碑学的发生与建构》周睿著荣宝斋出版社2008年12月
    《清代隶书要论》 王冬龄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国书法美学》上、下册金学智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10月
    《中国书法史》 沃兴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
    《书法的形态与阐释》邱振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神居何所·从书法到书法研究方法论》 邱振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陈方即论书法》卷一《中国书法精神》卷二《书学散论》卷三《书法综述》卷四《书法美学原理》田耕之主编,华文出版社2003年5月
    《中国书学技法译注》刘小晴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12月
    《书法文化精神》王岳川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文化精神篇·20世纪书法研究丛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历史文脉篇·20世纪书法研究丛书》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12月
    《傅山译传》魏宗禹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9月
    《中国书法批译史》姜寿田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中国现代书法史》朱仁夫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书法与中国文化》欧阳中石等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书法学概论》陈振濂著 天津古籍出版社 1999年1月
    《碑学先声·阮元、包世臣的生平及其艺术》 叶鹏飞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6月
    《书法史话》洪丕谟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
    《书法生态论》卢辅圣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
    《学书有法》 沈尹默著中华书局2006年8月
    《书法史鉴》丛文俊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国书法风格史》徐利明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11月
    《现代中国书法史》陈振濂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11月
    《中国书法思想史》姜澄清著河南美术出版社 1997年11月
    《书法美学思想是》陈方既雷志雄著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11月
    《汉字与书法文化》姚淦铭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中国书法理论体系》熊秉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
    《中国书法理论史》王镇远著黄山书社1996年11月
    《民国书法史论》郭舒权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年8月
    《书法讲座》黄源汤序波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
    《翰逸神飞》郑晓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
    《点中国书法》洪丕谟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1月
    《中国书法史》钟明善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6月
    《中国书法简史》汤大民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
    《中国书法思想史》何炳武著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5月
    《书法艺术论集》金开诚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
    《中国书法的意蕴》岳师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中国书法理论纲要》王世征主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
    《艺舟双楫》包世臣著李宗玮解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
    《广艺舟双楫》康有为著孙玉祥李宗玮解析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10月
    《沙孟海论书文集》沙孟海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年6月
    《书概评注》刘熙载原著金学智译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年7月
    《广艺舟双辑注》康有为原著崔尔平校注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1月
    《书学概论》陈康著上海书店1992年5月
    《书法艺术》中国书法杂志社编1987年7月
    《林散之笔谈书法》陆衡整理古吴轩出版社2004年5月
    《笔法与章法》 邱振中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2003年12月
    《中国书法文化大观》 金开诚王岳川主编1996年7月
    《书学论集》祝嘉著金陵书画社1982年7月
    《老罴当道》翁同龢的生平及其艺术胡传海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5年9月
    《当代中国书法论文选》理论卷中国书法家协会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10年6月
    《永字八法》周汝昌著周伦玲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