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知识产权默示许可是指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人)虽然没有以书面或者口头的方式明确做出许可的意思表示,但其行为或者特定情形下的沉默足以使相对人(被许可人)认为权利人(许可人)已经进行了许可,从而成立的知识产权许可形态。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发端于英国,在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都得到了发展。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在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和司法实践中也逐渐被接受,并开始发挥其功能。
     意思表示理论、信赖保护理论和利益平衡理论可以为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提供理论支撑并证明其正当性。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可以从权利人(许可人)的特定行为进行推断,或者从特定情形下权利人(许可人)的沉默加以推断;信赖保护理论以保护相对人(被许可人)的合理信赖为目的,在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判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相对人(被许可人)的合理信赖是知识产权默示许可成立的必备要素;利益平衡理论以平衡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人)和相对人(被许可人)的利益为宗旨。从制度属性上看,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属于特殊的授权许可制度、权利限制制度和侵权抗辩制度。
     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包括专利权默示许可制度、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和商标权默示许可制度,默示许可的认定是其中最为核心、最为复杂的问题。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认定可以从基于行为推断的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和基于沉默的知识产权默示许可两个方面入手。基于行为推断的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认定主要考察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人)的特定行为、被控侵权人的合理信赖等因素;基于沉默的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认定主要考察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人)的“明知”、被控侵权人的合理信赖、知识产权权利人(许可人)怠于行使权利的期间等因素。
     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制度自身的运作之中,在默示许可与权利穷竭的交错发展中、在将默示许可运用于解决平行进口问题的实践中,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功能得到了拓展。此外,从权利穷竭到平行进口,知识产权默示许可的功能也实现了从合同解释到政策选择的拓展。在默示许可与权利穷竭的关联之中,默示许可主要发挥了合同解释的功能。将默示许可应用于解决平行进口问题,可以通过默示许可对知识产权国际穷竭原则进行修正,使平行进口政策更为灵活,更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
     知识产权默示许可起源于知识产权许可合同,但该制度具备超越合同关系的特质,不再局限于“一对一”的授权许可模式,使其能够适应网络著作权海量授权的要求。虽然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可以超越合同关系而存在,但其仍然依赖着合同解释的立场和原则,在对网络著作权默示许可进行认定的时候仍然要考察权利人(许可人)的行为、相对人(被许可人)的合理信赖、诚实信用原则、行业惯例等因素。通过网络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与法定许可制度、合理使用制度的比较,可以发掘网络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不可替代的制度价值。法定许可制度对著作权人权利的限制较为严格,欠缺灵活性,扩大法定许可制度的适用范围可能与国际公约相冲突,在网络著作权领域的应用价值日益消减。相比之下,默示许可制度更适应网络环境下利益平衡的要求,并且可以减少对现有制度的冲击,其适用价值逐渐增长。在传统著作权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环境下遭遇了困境,在很多情况下难以担当侵权抗辩的使命。默示许可制度与合理使用制度相比更加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具备明显的制度优势,能够有效弥补合理使用制度的不足。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与合理使用制度可以形成分工协作的格局,更好地实现网络著作权领域的利益平衡。在迅速发展的互联网产业之中,默示许可制度已经作为特定行业的惯例被普遍接受。应当在网络共享空间领域和网络搜索引擎领域全面引入默示许可制度,在公益性数字图书馆领域引入默示许可制度。在设计网络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时,应充分保障著作权人的获酬权,并通过完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来保障默示许可制度的运行。
     我国在建构和完善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时,应当以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为出发点,并顺应知识产权国际化的趋势,符合科技、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重视产业和行业的自生秩序和惯例,充分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和做法,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默示许可制度。应该在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中规定默示意思表示条款和信赖保护条款。应当在《专利法》中对专利权默示许可进行一般性规定,明确规定专利权默示许可制度;应当在《著作权法》中对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做出一般性的规定,并对网络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进行具体规定;应当在《商标法》中对商标权默示许可制度做出一般性规定。
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fers 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that although there is no clear written or oral meaning made by the holder of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licensor), whose act or silence under specific circumstances issufficient for the opposite party (the licensee) to believe that a license has been madeby the holder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the licensor). 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system originated in the United Kingdom, has been developed both incommon law countries and civil law countries. Implied license system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has been accepted gradually by Chin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legislation andjudicial practice, and has been beginning to play it’s role.
     The meaning representation theory, the trust protection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to implied license system of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prove its legitimacy. The 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pecific behavior of rights holder (the licensor), or tobe inferred from the silence of rights holder (the licensor)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Trust protection theory is for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the reasonable reliance of theopposite party (the licensee),and plays an integral rol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implied license intellectual property,also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the establishment of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The theory of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is for thepurpose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between rights holder (the licensor) and the oppositeparty (the licensee). From the view of essence, the implied license system of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a special system of licensing, a system of limitation of rightsand a system of infringement defense.
     Implied license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luds patent implied licensesystem, copyright implied license system and trademark rights implied license system,the identification of implied license is most core and complex problem.Theidentification of implied license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behavior-based impliedlicen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silence-based 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property. The identification of behavior-based 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n be inferred mainly on the specific behavior of the holder of rights (the licensor),the accused infringer's reasonable reliance and other factors; The identification ofsilence-based 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n be inferred mainly on"knowingly" of the holder of rights (the licensor), the accused infringer's reasonablereliance, the period of delay in exercising rights of the holder of rights (the licensor)and other factors.
     The function of 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s not only reflected in theoperation of the system itself, the functionality has been expanded in the staggereddevelopment of implied license and exhaustion of rights, applying implied license tosolve the issue of parallel importation practice. In addition, from exhaustion of rightsto the parallel importation, the functionality has been expanded from contractinterpretation to the policy options.In the association of implied license and exhaustionof rights, implied license is mainly played a role of contract interpretation. Applyingthe implied licens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arallel imports can correct theinternational exhaustion principle, make the parallel import policy more flexible, makeit more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chieve our national interests better.
     Implied licens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iginated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licensing contract, but the syste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ceeding the contractualrelationship, no longer limited to one-to-one licensing model, to adapt to therequirements the network copyright massive authorized. Although implied license ofintellectual property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ceeding the contractual relationship,itis still dependent on the position and principles of contract interpretation, we shouldexamine the behavior of rights holder(the licensor), reasonable reliance of the oppositeparty(the licensee), the principle of good faith, industry practice and other factors inthe identification of network copyright implied license.By compare the the networkcopyright implied license system and the statutory licensing system, we can discoverthe irreplaceable institutional value of implied license system. Statutory licensingsystem adds more stringent restrictions on copyright owners, lacks of flexibility,expanding the statutory licensing system may conflict wi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in the field of network copyright. In contrast, the implied license system can adapt tothe requirement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in it, and can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existing system, its applicable value is increasing gradually.The copyright fair use system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ield of traditional copyright is encountering difficulties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difficult to play aninfringement defense mission in many cases.The implied license system has significant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compared to the fair use system in responsing to therequirements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can effectively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inadequacies of the fair use system. The implied license system and fair use system canform a pattern of division of labor,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in the field of networkcopyright better. Among the internet industry developing rapidly,the implied licensesystem has been used as industry-specific practice accepted generally. We shouldintroduce a comprehensive system of implied license in the field of network sharingspace and network search engine, implied license system should be introduced in thenonprofit field of digital libraries. We should fully protect copyright holder’s right toachieve equal pay,and protect the operation of the implied license system through theimprovement of the system of collective management of copyright in designingnetwork copyright implied license system.
     In constructing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mpliedlicense,we should take national interests and national security as the starting point andconform to the trend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line with the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mphasis onspontaneous order and practices of the industry and trade, fully draw on the theinternational matur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establish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implied license system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We should stipulateimplied intention terms and trust protection clause in China's future Civil CodeGeneral Provisions. We should make a general provision of patent implied licensesystem in "Patent Law",and make the system clearly.We should make a generalprovision in "Copyright Law" for copyright implied license system and specifynetwork copyright implied license system; We should make general provisions of thetrademark implied license system in the "Trademark Law".
引文
①参见王春燕:《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5页。
    ①参见李建华、王国柱:《论民事权益——民法保护对象的立法和司法双重确认》,《法学杂志》2011年第1期,第27页。
    ①See Naomi Gross,Trade Mark Exhaustion:The U.K.Perspective,European Intellectual PropertyReview,2001,23:224.
    ②(1871)6Ch App.239,245.转引自严桂珍:《我国专利平行进口制度之选择——默示许可》,《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4期,第84页。
    ③(1911)AC337,353.转引自王春燕:《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2页。
    ①Revlon Inc and Others v.Cripps&Lee Ltd and Others,Court of Appeals(Civil Division)(1979),[1980]FSR85.
    ③Zino Davidoff SA v.A&G Imports Ltd.[1999]3All ER711(Ch.D),[1999]2CMLR1056,30IIC567(1999)。
    ①参见赵西巨:《论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原则中的“同意”规则——以欧盟法和英美法为主导》,《山东大学法律评论》第2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8—149页。
    ②参见尹锋林:《欧盟专利产品平行进口规则研究》,《电子知识产权》2010年第7期,第27页。
    ③参见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④新加坡《商标法》第29条规定:“尽管有第27条之规定,如果注册商标所有人或经其明示或默示同意(不论这种同意是否附有条件)在新加坡国内或国外将商标产品投放市场,那对此产品上商标的使用不侵犯该注册商标。如果商标产品在投放市场后其状况已改变或已受损,并且对该产品上商标的使用对该注册商标的显著特征或声誉造成损害,则第一款不适用。”由此产生商标权的国际性权利穷竭原则。新加坡《专利法》第66(2)(g)条规定:“如果(g)专利所有人或经其许可之人本人或经其同意(不管是否附有条件)已生产专利产品或通过专利方法获得的任何产品或专利方法适用的任何产品,那进口、使用、处置或许诺处置该产品的行为不构成发明专利侵权。此条中的‘专利’包括与依本法所授专利之发明相同或实质相同的发明上在新加坡外的任何国家所授予的专利,‘专利产品’、‘专利方法’和‘许可’也应得以同样的解释。”《注册设计法》第30(7)条规定:“进口、销售、出租或许诺销售或出租任何已经经注册所有人本人或者其同意(不管是否附有条件)投入市场(不管是在新加坡内还是新加坡外)的适用其外观设计的任何物品的行为不构成侵犯该注册外观设计上的权利。”香港《商标条例》第20条是商标权的国际性权利穷竭条款,采用了“穷竭+例外”的立法模式。该条第(1)款规定:“尽管有第18条(注册商标的侵犯)的规定,如就某些已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推出市场的货品而使用某注册商标,而该等货品是由拥有人或经其同意(不论是明示或隐含的同意,亦不论是附有条件或不附条件的同意)而在该商标下推出市场的,则该项使用并不侵犯该注册商标。”该条第(2)款为穷竭的例外:“如货品在推出市场后其状况已有改变或已受损,且就该等货品而使用有关注册商标对该注册商标的显著特征或声誉造成损害,则这一条不适用。”赵西巨:《论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原则中的“同意”规则——以欧盟法和英美法为主导》,《山东大学法律评论》第2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150页。
    ①See84U.S.453,456(1873).
    ②De Forest Radio Tel.Co.v.United States,273U.S.236(U.S.1927)。
    ③“Any language used by the owner of the patent,or any conduct on his part exhibited to another from which thatother may properly infer that the owner consents to his use of the patent in making or using it,or selling it,uponwhich the the other acts,constitutes a license and a defense to an action for a tort.”De Forest RadioTel.Co.v.United States,273U.S.236,241(U.S.1927),at241.
    ④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184页。
    ①Keane Dealer Servs.v.Hart,968F.Supp.944(D.N.Y.1997),at947.转引自翟建雄:《合理使用还是侵犯版权?——Google图书馆计划的判例解析》,《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4期,第23页。
    ②Quinn v.City of Detroit,23F.Supp.2d741(D.Mich.1998),at753.转引自翟建雄:《合理使用还是侵犯版权?——Google图书馆计划的判例解析》,《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7年第4期,第23页。
    ③Google被公认为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也是互联网上5大最受欢迎的网站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无数的用户,Google允许以多种语言进行搜索。搜索引擎是根据一定的策略、运用特定的计算机程序从互联网上搜集信息,在对信息进行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将用户检索的相关信息展示给用户的系统。搜索结果会以网页标题和链接、网页快照等方式呈现。
    ④Google采取了“选择—退出”(opt-out)机制,给予网站以机会拒绝搜索。方法共有三种:第一,使用“Robot排除协议”,网站可以创建一个名为“robots.txt”的文件告知搜索引擎哪些部分是允许搜索的。该协议被广泛认可,自1994年起已经成为行业标准。第二,使用元标记(meta-tags),网站可以在每个页面上加入元标记告知搜索引擎可以如何使用此页。元标记针对的是单个页面,而“Robot排除协议”适用于整个网站。第三,可以直接向Google请求移除特定内容。参见吕炳斌:《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两起Goolge案的分析》,《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7期,第74页。
    ⑤See Blake A.Field v.Google,412F.Supp.2d1106,at1116(D.Nev.2006).
    ①参见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55页。
    ②在一些国家还存在一种被称为“许可侵权”的“间接许可”类型。虽然英美法系的法院都承认“许可”包括明示许可和默示许可,关于如何认定“侵权许可”乃至“默示侵权”,各国法院之间的分歧较大。在发生于澳大利亚的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v.Moorhouse一案中,版权人诉称新南威尔士大学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明知放置于图书馆的“自助复印机”有可能被用于版权侵权,却没有在复印机上张贴版权警告,是“默许”读者侵权。新南威尔士最高法院判决版权人胜诉,认为大学图书馆没有采取合理措施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构成了“许可侵权”。 Se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 alesv.Moorhouse,133C.L.R1,at13-14(1975).这意味着即使被控侵权人不作为,或者对他人是否会从事侵权行为漠不关心,也可能被解释为“默许”他人侵权。尽管英国和加拿大法院早期的判例将许可的范围定得很宽,但后来则趋向于对许可加以严格解释,认为只有在他人看来有“许可权”的人才可能进行“许可”,并构成“许可侵权”,除此之外的其他人即使协助甚至鼓励他人进行侵权行为,也不可能构成“许可侵权”。向他人提供既有侵权用途也有合法用途的工具的人如果不能对他人使用工具的行为加以控制,其提供工具的行为也不构成侵权。《版权法》上也并不存在一项阻止他人侵权的一般义务。“许可侵权”构成标准在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别说明了“间接责任”制度是与一国公共政策和国情密切相关的。参见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56页。
    ③参见任军民:《我国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的理论体系》,《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41页。
    ④See Brigitte CASTELL,op.cit.,n’62,p.53.转引自赵西巨:《我国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的理论体系》,《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41页。
    ①参见董美根:《论专利产品销售所附条件的法律效力》,《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54页。
    ②Krauss-Maffei AG.v.Aweco Gmbh,IIC Vol.11,No.3/1980,p.504.转引自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①See29IIC331(1998).
    ②参见王春燕:《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87页。
    ③See Norio Komuro,Japan’s BBS Judgment on Parallel Imports,International Trade Law&Regulation,1998,4:27-28.
    ④参见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123页。
    ①参见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专利法研究(2010)》,第493—494页。
    ①参见房鹏:《论建立我国专利诉讼的默示许可制度》,《山东审判》2010年第6期,第69页。
    ①如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上诉人河南省天工药业有限公司与被上诉人广西南宁琶江药业有限公司、一审被告南宁神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一案,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07)桂民三终字第46号民事判决书。
    ②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10页。
    ①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1)一中民终字第5969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2008)黑知终字第4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2006)锡知初字第23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陈文吟:《商标法论》,三民书局2012年9月版,第144页。
    ②第21条【许可与转让】“成员可确定商标的许可与转让条件;而‘确定条件’应理解为不得采用商标强制许可制度,同时,注册商标所有人有权连同或不连同商标所属的经营一道,转让其商标。”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①参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沪高民三(知)终字第4号民事判决书。
    ②参见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筑民三初字第55号民事判决书。
    ③See De Forest Radio Tel.Co.v.United States,273U.S.236(1927).转引自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09页。
    ④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09页。
    ⑤杨崇森:《专利法理论与应用(修订二版)》,三民书局2008年版,第438-439页。
    ①黄汇:《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衰落与兴起》,《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第37页。
    ②梅术文:《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法学》2009年第6期,第51页。
    ①[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6页。
    ②意思表示的通常过程为:(1)当事人有期望其行为发生某种法律上效果的意思,称为效果意思;(2)将此效果意思表达于外部的意思,称为表示意思;(3)进而将此表示意思表达于外部的行为,称为表示行为。参见施启扬:《民法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①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27页。
    ②参见邱永清:《专利许可合同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5页。
    ③参见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49-451页。
    ④参见史尚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56页。
    ①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255页。
    ②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著,郑冲译:《民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46页。
    ①[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2—253页。
    ②德国联邦最高法院在一项判决中指出:“如果专利权人售出的是一个没有获得专利保护的设备,而该设备只能用于实施专利权人的方法专利,也不会使该方法专利被权利用尽,可以认为购买者获得了实施该方法专利的默示许可,不过默示许可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问题。”See Krauss-Maffei AG.v.AwecoGmbh,IIC,Vol.11,No3,1980:504.转引自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11页。
    ①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04页。
    ②See McCoy v.Mitsuboshi Cutlery,Inc.,67F.3d917,922(Fed.Cir.1995)参见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11—113页。
    ①参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沪高民三(知)终字第4号民事判决书。
    ②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5页。
    ③参见施启扬:《民法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④德国学者迪特尔·施瓦布教授认为:“对某个特定行为的不作为,原则上只能由此而成为表示标志,即当事人之间首先曾将此约定为表示标志。”他还通过一个事例来说明当事人之间对“沉默”效力的约定:菜店老板H每个星期都向饭店老板G供应鲜菜。两人达成一致,G在每星期三晚上之前用电话通知他想要什么;否则H就按上星期所送的分量送菜。由于G没有打电话,于是H就在星期五,也就是6月15日,按上一周的分量送了货。G拒绝接受送来的菜,因为他已预告这个周末饭店关门休假。G的意思表示可以从这一点看出来:即他在星期三,也即6月13日的晚上之前不做某件特定的事,也就是不用电话通知另外的愿望。这一对某个特定表示行为的不作为(沉默),对于H来说就等于是表明购买与上周相同分量的菜的表示,因此而被视为购买要约,H承诺了该要约。由此,合同得以订立。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著,郑冲译:《民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页。
    ①参见韩世远:《合同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13页。
    ②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著,郑冲译:《民法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347—348页。
    ①参见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2007)桂民三终字第46号民事判决书。
    ①[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56页。
    ②参见施启扬:《民法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③参见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页。
    ④参见[日]山本敬三著、解亘译:《民法讲义Ⅰ·总则》,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①参见[德]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57—258页。
    ②[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57页。
    ③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62页。
    ⑤李浩培、吴传颐、孙鸣岗译:《法国民法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52页。
    ⑥费安玲、丁玫译:《意大利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67页。
    ①See G.H.Treitel,The Law of Contract.6th ed,London:Sweet&Maxwell Ltd,1983:158.转引自杨圣坤:《合同法上默示条款制度研究》,《法治论丛》2009年第6期,第52页。
    ②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3—185页。
    ③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8页。
    ④参见[德]M·雷炳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374页。
    ⑤参见邱永清:《专利许可合同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6页。
    ①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89—490页。
    ②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40页。
    ②See T.Whitley Chandler,Prosecution History Estoppels,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and the Scope ofPatents,Harvard Journal of Law&Technology,2000,13:465.
    ①参见陈融:《论信赖利益保护原则的兴起与流变——以英美合同法为视角》,《河北法学》2011年第1期,第107页。
    ②A promise which the promisor should reasonably expect to induce action or forbearance on the part of thepromisee or a third person and which does induce such action or forbearance is binding if injustice can beavoided only by enforcement of the promise. The remedy granted for breach may be limited as justice requires.
    ③马新彦教授认为,信赖法则是信赖原则指导下的一系列规则的聚合,与法律规则的关系为量的关系,因此,就其性质而言应属于法律规则,而非法律原则。参见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5、20页。
    ④李明德:《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174页。
    ①参见冯晓青、刘友华:《专利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66页。
    ②参见杨崇森:《专利法理论与应用》,三民书局2008年版,第492页。关于衡平法上禁反言原则在专利诉讼中的应用,杨崇森教授通过一例加以说明:某发明人针对处理病人诊断的机器获得了两项专利,该两项专利在让与一家公司后,该公司公开主张若干竞争人侵犯其专利。某一竞争人在知道业者做出此宣布后,直接向该专利权人询问,要求其证实并对该指控进行解释,专利权人回信时否认对该询问人作了任何侵权的主张,并且拒绝表示他是否认为竞争人的器械有侵权,但专利权人保证那些他认为会受到影响的人会被直接告知该情形。专利权人取得该竞争人的机械并加以测试,大约一年以后,在与其他诉讼有关的证言中,专利权人的专利律师表示,该公司并未主张,提出询问的竞争人所制造的任何器械侵害该专利。基于此等事实,该竞争人认为此陈述乃是明白地确认专利权人并未认为专利被他侵害,因此该竞争人继续制造并销售自己的器械。不久,专利权人起诉,控告该竞争人的四个顾客侵害专利权。该竞争人于是参加诉讼,并提出专利权人专利无效与衡平法上禁反言的抗辩。法院判决两项专利无效,且没有被侵害。法院又认为,无论如何,专利权人不能提起侵害之诉,因其自己先前的行为已经导致该竞争人合理的信赖,并据其先前的陈述采取行动。专利权人现今不一致的行为,会使该竞争人蒙受不可预测的经济损失,法院不能让此种不公平的情事发生。参见杨崇森:《专利法理论与应用》,三民书局2008年版,第492—493页。
    ③最高人民法院(2002)民三终字第1号民事判决书。
    ④See Rachel Clark Hughey,Implied Licenses By Legal Estoppel,Albany Law Journal of Science&Technology,2003,14:56.
    ①参见袁真富:《专利默示许可制度研究》,《专利法研究(2010年)》,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460页。
    ②参见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76页。
    ③A.C.Aukerman Co.v.R.L.Chaides Constr.Co.,960F.2d1020,1042-43(Fed.Cir.1992).See Gregory M.Luck,TheImplied License:an Evolving Defense to Patent Infringment,IPL Newsletter,1997,16:3-4.
    ④[美]E.博登海默著,邓正来译:《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83页。
    ①参见王妍:《英美法中的“禁止反言”原则》,《法制日报》2001年4月15日,第3版。
    ②参见马新彦:《信赖原则在现代私法体系中的地位》,《法学研究》2009年第3期,第107—109页。
    ①参见朱广新:《信赖责任研究——以契约之缔结为分析对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38页。
    ②参见孙鹏:《交易安全及其民商法保护论略》,《法律科学》1995年第5期,第20页。
    ①卢以品:《安全与效率的平衡——论合同法的价值目标》,《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第13页。
    ①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97页、第272-282页、第282—293页。
    ②参见朱广新:《信赖责任研究——以契约之缔结为分析对象》,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4-95页。
    ①See Charles M.R.Vethan,The Defenses of Estoppel and Implied License in Copyright Infringement Claims in theOnline World:A Case Study,South Texas Law Review,2007,49:437-439,441-443,449.
    ①参见龙卫球:《民法总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448-450页。
    ②参见[德]卡尔·拉伦茨著,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德国民法通论(下册)》,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491页。
    ①参见王国柱、李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研究》,《当代法学》2013年第1期,第10-11页。
    ②参见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①关于专利许可中专利权人私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马海生博士认为:在具体的专利许可中,只能看到具体的专利权人、被许可人,并没有直接出现专利权人针对社会公众的情况。但是,此时的社会公共利益是通过专利被许可人体现的,专利权人私益与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通过具体的许可关系中的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而实现。参见马海生:《专利许可的原则——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原则研究》,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7-19页。
    ②[加]劳拉·J·慕莱:《版权对话:加拿大政策表达应采取的模式与潜在困难》,《为了公共利益——加拿大版权法的未来》,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①See Jessica Litman,Copyright as Myth,U.Pitt.L.Rev.,1991,53:243-244.
    ②参见[德]M·雷炳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③参见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①参见骆电:《作品传播者论》,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201—202页。
    ①参见黄晖:《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②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232页。
    ①参见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09页。
    ②See e.g.Met-Coil Systems Corp.v.Korners Unlimited,Inc.et.al,803F.2d684(Fed.Cir.1986).Also see GregoryM.Luck,The Implied License:an Evolving Defense to Patent Infringment,IPL Newsletter,1997,16:4.
    ①杨崇森:《专利法理论与应用(修订二版)》,三民书局2008年版,第439页。
    ②参见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10—114页。
    ③[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5页。
    ④参见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14页。
    ⑤参见徐红菊:《专利许可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页。
    ①See e.g.Met-Coil Systems Corp.v.Korners Unlimited,Inc.et.al,803F.2d687(Fed.Cir.1986).Also see GregoryM.Luck,The Implied License:an Evolving Defense to Patent Infringment,IPL Newsletter,1997,16:4.
    ②223U.S.P.Q.2d982(Fed.Cir.1984)
    ③See Bandag,Inc.v.Al Bolster’s Tire Stores,223U.S.P.Q.2d982(Fed.Cir.1984). Also see Gregory M.Luck,TheImplied License:an Evolving Defense to Patent Infringment,IPL Newsletter,1997,16:28.
    ④参见张平:《技术标准中的专利权限制——兼评最高法院就实施标准中专利的行为是否构成侵权问题的函》,《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2期,第15页。
    ①See Rachel Clark Hughey,Implied License by Legal Estoppel,Albany Law Journal of Science&Technology,2003,53:56.
    ①《美国专利法》第286条【损害赔偿金的时间限制】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在因侵害而提出起诉或反诉以前,侵害发生已超过六年的,不能取得赔偿。在对美国政府提起因使用已取得专利权的发明而请求损害赔偿的情形,在提出诉讼以前的期间(最长可达六年),自有权处理损害赔偿请求的政府部门或机构收受该项请求书之日起至政府向请求人发出拒绝批准该项请求的通知书之日止的期间,不应计入前段规定的期间之内。”一般认为,第286条是损害赔偿的基于制定法的强制限制,而权利懈怠是对责任的基于普通法的自由裁量性限制。 See Standard Oil Co.v.Nippon Shokubai Kagaku Kogyo Co.,754F.2d345(Fed.Cir.1985)。参见[美]Martin J.Adelman,Randall R.Rader,Gordon P.Klancnik著,郑胜利、刘江彬主持翻译:《美国专利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②参见[美]Martin J.Adelman,Randall R.Rader,Gordon P.Klancnik著,郑胜利、刘江彬主持翻译:《美国专利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01页。
    ①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250页。
    ②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54页。
    ③[美]Martin J.Adelman,Randall R.Rader,Gordon P.Klancnik著,郑胜利、刘江彬主持翻译:《美国专利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页。
    ④参见[美]Martin J.Adelman,Randall R.Rader,Gordon P.Klancnik著,郑胜利、刘江彬主持翻译:《美国专利法》,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页。
    ①参见徐红菊:《专利许可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9-110页。
    ②参见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载《法学》2010年第12期,第116页;[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页。
    ①Gregory M.Luck,The Implied License:An Evolving Defense to Patent Infringment,IPL Newsletter,1997,16:30.
    ②黄汇:《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衰落与兴起》,《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第37页。
    ①梅术文:《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法学》2009年第6期,第51页。
    ②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①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5)一中民终字第12299号民事裁定书。
    ①参见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1)一中民终字第5969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8页。
    ①黄汇:《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衰落与兴起》,《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第37页。
    ②Orit Fischman Afori,Implied License:An Emerging New Standard in Copyright Law,Santa ClaraComputer&High Tech.L.J.,2009,25:281.
    ③(1)限制属于特殊情况;(2)不影响作品的正常使用;(3)不损害作者的合法利益。
    ①参见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页。
    ②参见吴汉东:《关于知识产权私权属性的再认识——兼评“知识产权公权化”理论》,《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第64页。
    ③参见黄汇:《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衰落与兴起》,《现代法学》2010年第4期,第37页。
    ②参见王迁:《论“制作录音制品法定许可”及在我国<著作权法>中的重构》,《东方法学》2011年第6期,第56页。
    ②陶鑫良:《网上作品传播的“法定许可”适用探讨》,《知识产权》2000年第4期,第12页。
    ①参见梁爽、卢姗:《律师精确解读争议中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46条、第69条》,《长春晚报》2012年4月7日,第9版。
    ②See U.S.C.§115:“Scope of exclusive rights in nondramatic musical works: Compulsory license for making anddistributing phonorecords”.
    ③参见王国柱、李建华:《著作权法定许可与默示许可的功能比较与立法选择》,《法学杂志》2012年第10期,第152-153页。
    ②国家版权局:《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二稿)修改和完善的简要说明》,2012年7月。
    ③参见张黎姣:《音乐人:著作权法草案一旦通过,我们就完了》,《中国青年报》2012年4月10日,第9版。
    ①参见蔡惠如:《著作权之未来展望——论合理使用之价值创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70-71页。
    ②阙光威:《论著作权法上之合理使用》,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58页。
    ③阙光威:《论著作权法上之合理使用》,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58页。
    ①参见杜颖:《社会进步与商标观念:商标法律制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2页。
    ①参见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2007)沪高民三(知)终字第4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3)粤高法民三终字第182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07)筑民三初字55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②王莲峰:《商标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8页。
    ①参见黄晖:《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64-172页。
    ①参见王莲峰:《商标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页。
    ①[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②李建华:《我国知识产权权利穷竭制度的立法设计——基于知识产权法典化的思考》,《法学论坛》2011年第2期,第113页。
    ③严桂珍:《我国专利平行进口制度之选择——默示许可》,《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4期,第84页。
    ①参见冯晓青:《知识产权的权利穷竭问题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4页。
    ②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页。
    ③See50RGZ229;51RGZ139;30IIC495(1999);See Christopher Heath(ed),Parallel Imports in Asia,Kluwer LawInternational,2004,p.13-15.转引自王春燕:《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32页。
    ④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⑤[德]M·雷炳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715页。
    ①参见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①参见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04-105页。
    ②郭威:《默示许可在版权法中的演进与趋势》,《东方法学》2012年第3期,第79-80页。
    ③参见蔡明诚:《论智慧财产权之用尽原则——试从德国法观察、兼论欧洲法之相关规范》,《政大法学评论》,1990年6月第41期,第243页。
    ①蔡明诚:《论智慧财产权之用尽原则——试从德国法观察、兼论欧洲法之相关规范》,《政大法学评论》,1990年6月第41期,第227页。
    ②[日]半田正夫著,魏启学译:《专利法50讲》,法律出版社1990年版,第176页。
    ③参见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26页。
    ④参见郑成思:《知识产权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54-255页。
    ①参见任军民:《我国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的理论体系》,《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42页。
    ①参见任军民:《我国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的理论体系》,《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41页。
    ②See Brigitte Casstell,op.cit.,n’62,p.53.转引自赵西巨:《我国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的理论体系》,《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41页。
    ③任军民:《我国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的理论体系》,《法学研究》2006年第6期,第40页。
    ①参见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65页。
    ②224U.S.1,8(1912).参见董美根:《论专利产品销售所附条件的法律效力》,《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54页。
    ③参见董美根:《论专利产品销售所附条件的法律效力》,《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54-55页。
    ④316U.S.241(1942).转引自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专利法研究(2010)》,第481页。
    ⑤Daniel M.Lechleiter,Dividing The (Statutory)Baby Under Anton/Barer:Using The Doctrine of ImpliedLicense To Cirvumvent§271(C)Protection For Components of A Patented Combination.John Marshall Review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Spring,2004:292.
    ①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我国台湾地区“商标法”第36条第二款规定:“附有注册商标之商品,由商标权人或经其同意之人于国内外市场上交易流通,商标权人不得就该商品主张商标权。但为防止商品流通于市场后,发生变质、受损,或有其他正当事由者,不在此限。”该规定既包括商标权穷竭的原则又列明了商标权穷竭的例外。
    ②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专利法研究(2010)》,第482页。
    ③参见董美根:《论专利产品销售所附条件的法律效力》,《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54页。德国虽然在默示许可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专利用尽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并非不采用默示许可理论,德国联邦最高法院1979年在一份判决书中指出:“如果专利权人售出的是一个没有获得专利保护的设备,而该设备只能用于实施专利权人的方法专利,也不会使该方法专利被权利用尽,可以认为购买者获得了实施该方法专利的默示许可,不过默示许可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问题。”See Krauss-Maffei AG.v.AwecoGmbh,IIC Vol.11,No.3/1980,pp504.转引自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93页。
    ②参见尹新天:《中国专利法详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
    ①参见[美]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4-185页。
    ②尹新天:《中国专利法详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72页。
    ①参见尹新天:《中国专利法详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70-173页。
    ①张今教授认为:“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化作品并不发生有形复制件(硬盘、光盘)的转移,而只在服务器上产生作品复制件并传送给用户,导致复制件在数量上的绝对增加。由于数字复制极为便利,获得作品的用户还可以将作品再行复制、多次复制和传播,所以,网络环境下作品传播不能适用发行权一次用尽原则。”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3期,第50页。王迁教授也认为:“网络传输只是一个数字信息流动的过程,并不涉及有形物的转移,与‘所有权’中的处分权能毫无关系。即使将‘发行权’的使用范围扩大到网络环境,将通过网络传输向公众提供作品的行为视为‘发行’,但由于这种‘发行’并不涉及有形财产在有形市场中的流转,‘发行权’与‘所有权’处分权能之间即使在表面上的冲突也无从谈起,用于澄清‘发行权’与所有权中‘处分权’的‘首次销售原则’当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07页。
    ②钟瑞栋:《论著作权法中的平衡精神——以版权穷竭制度为个案》,《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1期,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①参见钟瑞栋:《论著作权法中的平衡精神——以版权穷竭制度为个案》,《厦门大学法律评论》第1期,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106页。
    ①参见董美根:《论专利默示许可——以对专利产品合理期待使用为目标》,《专利法研究(2010)》,第491页。
    ①参见徐红菊:《专利许可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9页。
    ②参见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③See1981ECR2063,13IIC70(1982).
    ①See case No.19/84,17IIC357(1986).
    ②参见徐红菊:《专利许可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③范诚、吕剑英:《权利衡平理论在平行进口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河北法学》2006年第2期,第145页。
    ①参见李明德、闫文军、黄晖、郃中林:《欧盟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82页。
    ①参见王春燕:《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63页。
    ②参见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6页。
    ③参见王春燕:《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6页。
    ①参见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②See W.R.Cornish,Intellectual Property, London:Sweet&Maxwell,1996:39.
    ③See Margreth Barrett,A Fond Farewell to Parallel Imports of Patented Goods: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ule OfInternational Exhaustion,E. I.P.R.,2002,24:571.参见尹锋林:《美国专利产品平行进口规则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法学杂志》2011年第3期,第74页。
    ①参见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70页。
    ②参见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0页。
    ①参见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1999)穗中法知初字第82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郝明艳:《“AN’GE”牌服装案引发的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初探》,《国际商报》,2004年8月20日,第
    4版。
    ①参见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2009)第0072号民事判决书。
    ①参见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第2版),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①参见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②严桂珍:《论我国对商标平行进口的法律对策——兼评长沙MICHELIN牌轮胎平行进口案》,《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第124页。
    ①吕炳斌:《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两起Goolge案的分析》,《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7期,第75页。
    ①美国学者FischmanAfori甚至认为:应当将默示许可视为一种非合同概念,看作是一个和双方意图无关的原则,把该原则从合同规则中解放出来,把默示许可作为版权法领域一种新型的开放式标准。See OritFischman Afori,Implied License:An Emerging New Standard in Copyright Law,Santa Clara Computer&HighTech.L.J.,2009,25:290-295.
    ①参见高富平:《寻求数字时代的版权法生存法则》,《知识产权》2011年第2期,第15页。
    ②I.A.E.,Inc.v.Shaver,74F.3d768,770-771,774,776(7th Cir.1996)转引自小杰伊·德雷特勒著,王春燕等译:《知识产权许可》(上),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29页。
    ①参见马海群、王英、刘斐:《数字图书馆信息网络传播的法定许可制度研究》,《情报资料工作》,2010年第4期,第15页。
    ①熊琦:《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正当性解构与制度替代》,《知识产权》2011年第6期,第41页。
    ②王清:《著作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3—294页。
    ③参见张平:《数字图书馆版权纠纷及授权模式探讨》,《法律适用》2010年第1期,第42页。
    ④梅术文:《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法学》2009年第6期,第51页。
    ①参见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3期,第51页。
    ②梅术文:《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制度的不足与完善》,《法学》2009年第6期,第56页。
    ①Wendy J.Gordon,Fair-use as market failure:A structure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betamax case and itspredecessors,Columbia Law Review,1982,82:1614-1618.
    ②阙光威:《论著作权法上之合理使用》,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68-69页。
    ③Wendy J.Gordon,Fair-use as market failure:A structure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betamax case and itspredecessors,Columbia Law Review,1982,82:1655.
    ①参见蔡惠如:《著作权之未来展望——论合理使用之价值创新》,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版,第213页。
    ①Orit Fischman Afori,Implied License:An Emerging New Standard in Copyright Law,Santa ClaraComputer&High Tech.L.J.,2009,25:306.
    ③See Orit Fischman Afori,Implied License:An Emerging New Standard in Copyright Law,Santa ClaraComputer&High Tech.L.J.,2009,25:307.
    ④See Orit Fischman Afori,Implied License:An Emerging New Standard in Copyright Law,Santa ClaraComputer&High Tech.L.J.,2009,25:308.
    ①See Raghu Seshadri,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How the Implied License Doctrine Could Narrow theCopynorm-Copyright Gap,UCLA Journal of Law&Technology,2007,11:26.
    ②[美]劳伦斯·莱西格著,李旭、沈伟伟译:《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③See John S.Sieman,Using the Implied License to Inject Common Sense into Digital Copyright,North CarolinaLaw Review,2007,85:917.
    ①See John S.Sieman,Using the Implied License to Inject Common Sense into Digital Copyright,North CarolinaLaw Review,2007,85:889.
    ②Gordon Roy Parker v. Yahoo!,Inc.,U.S.Dist.LEXIS74512,at18(E.D.Pa.,2008).
    ①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4页。
    ②See John S.Sieman,Using the Implied License to Inject Common Sense into Digital Copyright,North CarolinaLaw Review,2007,85:926.
    ③See John S.Sieman,Using the Implied License to Inject Common Sense into Digital Copyright,North CarolinaLaw Review,2007,85:886.
    ①See John S.Sieman,Using the Implied License to Inject Common Sense into Digital Copyright,North CarolinaLaw Review,2007,85:891.
    ②参见吕炳斌:《反思著作权法——从Google数字图书馆说起》,《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5期,第6页。
    ①[美]劳伦斯·莱西格著,李旭、沈伟伟译:《代码2.0:网络空间中的法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2页。
    ②See Raghu Seshadri,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How the Implied License Doctrine Could Narrow theCopynorm-Copyright Gap,UCLA Journal of Law&Technology,2007,11:28.
    ③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3期,第51页。
    ①See John S.Sieman,Using the Implied License to Inject Common Sense into Digital Copyright,North CarolinaLaw Review,2007,85:921-923.
    ②参见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出版发行研究》2011年第3期,第51页。
    ①See Orit Fischman Afori,Implied License:An Emerging New Standard in Copyright Law,Santa ClaraComputer&High Tech.L.J.,2009,25:312.
    ②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
    ③参见吕炳斌:《网络时代的版权默示许可制度——两起Google案的分析》,《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7期,第76页。
    ①吴汉东:《从应变到求变——<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评价》,《法商研究》2012年第4期,第6页。
    ①参见吕炳斌:《反思著作权法——从Google数字图书馆说起》,《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5期,第6页。
    ①参见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2011)苏知民终字第0018号民事判决书。
    ①See John S.Sieman,Using the Implied License to Inject Common Sense into Digital Copyright,North CarolinaLaw Review,2007,85:927-929.
    ①阙光威:《论著作权法上之合理使用》,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67页。
    ①参见王宇红、殷昕:《博客著作权法律问题评析》,《信息管理与信息学》2009年第5期,第35页。
    ②参见刘悦:《试论博客著作权法律问题》,《中国出版》2009年第Z2期,第50页。
    ③参见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2007)海民初字第6419号民事判决书。
    ①李静:《从“google数字图书馆案”谈版权作品利益格局的变化与对策》,《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第198页。
    ②参见郑国辉:《数字图书馆中著作权“有限制”默示许可使用制度研究》,《图书馆建设》2008年第6期,第42页。
    ①See The Authors Guild, Inc.,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Publishers, Inc., et al., v. Google Inc., SettlementAgreement,Case No.05CV8136-JES(October28,2008.)
    ①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从初始阶段就显示了面向世界、面向国际保护水平的开阔胸襟,从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持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事业。中国在较短的时间里建立完备的、高水平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自加入WTO以来,知识产权保护进入了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完善阶段,并将知识产权的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积极履行国际条约规定的义务,而且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体现出充分的自主性和自发性的特点。参见王国柱、李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研究》,《当代法学》2013年第1期,第8页。
    ①参见吴汉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127页。
    ②参见彭志刚:《知识产权国际许可的法律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2-3页。
    ③参见刘亚军、张念念:《知识产权国际标准的解读与启示——以利益平衡为视角》,《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82页。
    ④参见薛虹:《十字路口的国际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9页。
    ①参见张志成:《知识产权制度与国家利益、国家安全的关系及对策》,《知识产权》2004年第6期,第12页。
    ②陶鑫良:《从国家利益的高度保护知识产权》,《华东科技》2006年第6期,第38页。
    ③参见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5页。
    ④参见程金华:《法治与中国崛起》,《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21日,第C-02版。
    ①参见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制度基础理论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页。
    ②参见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③薛虹:《十字路口的国际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9-10页。
    ①参见杨志今:《大力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中国文化报》2011年9月15日,第1版。
    ②参见胡梦云、骆电:《中国大陆数位图书馆版权授权模式研究》,《月旦财经法杂志》,第22期(2010年9月),第32页。
    ③参见薛虹:《十字路口的国际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9-10页。
    ①参见薛虹:《十字路口的国际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28页。
    ②参见Terry Flew,Greg Hearn and Susanna Leisten:《全球创造性经济中的另类知识产权体制》,陈丹、高蕊译,《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夏季卷(第27期),第148-149页。
    ③参见吕炳斌:《网络时代的著作权默示许可制度——两起Goolge案的分析》,《电子知识产权》2009年第7期,第76页。
    ①参见程艳:《谷歌数字图书馆的商业模式及法律问题分析》,《新世纪图书馆》2011年第5期,第61页。
    ②吕炳斌:《“网络习惯法”可能吗?——以链接和复制为考察对象》,《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第118页。
    ①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②参见李建华、王国柱:《我国民法典总则编私权客体制度的立法设计》,《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第128页。
    ①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总则编》,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83页。
    ②梁慧星主编:《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4页。
    ③徐国栋主编:《绿色民法典草案》,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④参见Larenz/Wolf, Allgemeiner Teil des bürgerlichen Rechts,9.Aufl., Verlag C.H.Beck, München,2004,S.528-529。转引自杨代雄:《容忍代理抑或默示授权——<民法通则>第66条第1款第3句解析》,《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4期,第124页。
    ⑤参见施启扬:《民法总则》,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227页。
    ①叶金强:《信赖合理性之判断:理性人标准的建构与适用》,《法商研究》2005年第3期,第96页。
    ②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马新彦教授设计了信赖原则和信赖法则的一般条款条文:A条【信赖原则】对当事人的合理信赖,法律应当予以保护。B条【信赖法则】依据法律的一般规定,法律行为不成立、无效或可撤销,或者解除权人可以行使解除权,但是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语言导致相对人的合理信赖,只有履行或继续履行合同方可弥补当事人的信赖损害,法律行为发生有效或继续有效的法律效力。因当事人的行为导致权利的外观状态与真实状态不一致,相对人对权利的外观状态赋予信赖的,适用前款规定。参见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52页。
    ③有学者建议,我国未来民法典应在总则部分规定权利外观保护的一般条款,具体表述为:“第三人合理信赖权利外观而与非真实权利人为法律行为时,其依据该法律行为所取得的权利应当受到保护,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参见刘保玉:《权利外观保护理论及其在我国民法典中的设计》,《法律科学》2012年第5期,第61页。
    ①参见蒋逊明、朱雪忠:《中国专利实施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科研管理》2009年第5期,第47页。
    ②参见刘远山、余秀宝:《专利实施许可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制度的完善为主视域》,《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30-32页。
    ①[德]M·雷炳德著,张恩民译:《著作权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66页。
    ②参见王国柱:《作品使用者权的价值回归与制度构建——对“著作权中心主义”的反思》,《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84页。
    ①参见吕炳斌:《反思著作权法——从Google数字图书馆说起》,《图书馆杂志》2007年第5期,第6页。
    [1]王利明.民法总则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王泽鉴.民法总则(增订版)[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3]李建华.民法总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4]龙卫球.民法总论[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5]徐国栋.民法总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6]施启扬.民法总则[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
    [7]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8]崔建远.合同法(第四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9]韩世远.合同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0]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1]朱广新.信赖责任研究——以契约之缔结为分析对象[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2]吴汉东.知识产权基本问题研究(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13]吴汉东.知识产权制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4]吴汉东.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15]郑成思.郑成思文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6]郑成思.知识产权——应用法学与基本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7]郑成思.知识产权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18]郑成思.WTO知识产权协议逐条讲解[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19]谢铭洋.智慧财产权法[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2.
    [20]吴嘉生.智慧财产法通论[M].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2009.
    [21]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2]李明德.知识产权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3]李明德,闫文军,黄晖,郃中林.欧盟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24]王迁.知识产权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5]王迁.网络环境中的著作权保护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26]薛虹.十字路口的国际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7]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28]冯晓青.知识产权法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9]金海军.知识产权私权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0]南振兴,温芽清.知识产权法经济学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1]王太平.知识产权法法律原则、理论基础与具体构造[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32]彭立静.伦理视野中的知识产权[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33]王先林.知识产权滥用及其法律规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34]冯晓青,刘友华.专利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5]尹新天.专利权的保护[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36]尹新天.中国专利法详解[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37]杨崇森.专利法理论与应用(修订二版)[M].台北:三民书局,2008.
    [38]崔国斌.专利法:原理与案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9]李明德,许超.著作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0]曾陈明汝.商标法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41]王莲峰.商标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2]杜颖:社会进步与商标观念:商标法律制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3]严桂珍.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4]王春燕.平行进口法律规制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5]邱永清.专利许可合同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6]马海生.专利许可的原则:公平、合理、无歧视许可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7]彭志刚.知识产权国际许可的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
    [48]徐红菊.专利许可法律问题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49]阙光威.论著作权法上之合理使用[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9.
    [50]蔡惠如.著作权之未来展望——论合理使用之价值创新[M].台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07.
    [51]易健雄.技术发展与版权扩张[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52]骆电.作品传播者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53]罗向京.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的发展与变异[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
    [54]宋海燕.中国版权新问题——网络侵权责任、Google数字图书馆案、比赛转播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55]赵元果.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1][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M].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2][德]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上、下)[M].王晓晔、邵建东、程建英、徐国建、谢怀栻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3][德]迪特尔施瓦布.民法导论[M].郑冲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日]山本敬三.民法讲义Ⅰ总则[M].解亘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美]E艾伦范斯沃思.美国合同法[M].葛云松,丁春艳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7][美]罗伯特P墨杰斯等.新技术时代的知识产权法[M].齐筠,张清,彭霞,尹雪梅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8][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M].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9][美]劳伦斯莱斯格.代码[M].李旭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0][美]威廉M兰德斯,理查德A波斯纳.知识产权法的经济结构[M].金海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1][美]苏姗K塞尔.私权、公法——知识产权的全球化[M].董刚,周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2][美]保罗戈斯汀.著作权之道:从古登堡到数字点播机[M].金海军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美]亚历山大I波尔托拉克,保罗J勒纳.知识产权法精要[M].于东智,谷立日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4][美]小杰伊德雷特勒.知识产权许可(上、下)[M].王春燕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5][德]M雷炳德.著作权法[M].张恩民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16][日]富田彻男.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M].廖正衡,金路,张明国,徐书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7][日]田村善之.日本现代知识产权法理论[M].李扬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18][加]迈克尔盖斯特.为了公共利益——加拿大版权法的未来[M].李静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9][澳]彼得达沃豪斯,约翰布雷斯韦特.信息封建主义[M].刘雪涛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20][匈]米哈依菲彻尔.版权法与因特网(上、下)[M].郭寿康,万勇,向靖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
    [1]刘春田.知识财产权解析[J].中国社会科学,2003(4):109-121.
    [2]吴汉东.财产的非物质化革命与革命的非物质财产法[J].中国社会科学,2003(4):122-133.
    [3]吴汉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法学研究,2005(3):127.
    [4]李建华.论知识产权法定原则——兼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创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83-89.
    [5]李建华,王国柱.论民事权益——民法保护对象的立法和司法双重确认[J].法学杂志,2011(1):27-30.
    [6]李建华,王国柱.我国民法典总则编私权客体制度的立法设计[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3):127-133.
    [7]袁真富.基于侵权抗辩之专利默示许可探究[J].法学,2010(12):108-109.
    [8]高富平.寻找数字时代的版权法生存法则[J].知识产权,2011(2):10-16.
    [9]梁志文.版权法上的“选择退出”制度及其合法性问题[J].法学,2010(6):84-94.
    [10]黄汇.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衰落与兴起[J].现代法学,2010(4):30-40.
    [11]梅术文.信息网络传播权默示许可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法学,2009(6):50-58.
    [12]严桂珍.我国专利平行进口制度之选择——默示许可[J].政治与法律,2009(4):83-90.
    [13]蔡立东.行政审批与权利转让合同的效力[J].中国法学,2013(1):60-70.
    [14]叶金强.合同解释:私法自治、信赖保护与衡平考量[J].中外法学,2004(1):96-103.
    [15]张今,陈倩婷.论著作权默示许可使用的立法实践[J].法学杂志,2012(2):71-76.
    [16]张今.期刊业数字化发展过程中的版权困境与治理[J].出版发行研究,2011(3):49-52.
    [17]董美根.论专利产品销售所附条件的法律效力[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09(3):53-60.
    [18]李永明,曹兴龙.中美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比较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29-36.
    [19]黄汇.版权法上公共领域的衰落与兴起[J].现代法学,2010(4):30-40.
    [20]郑国辉.数字图书馆中著作权“有限制”默示许可使用制度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8(6):40-43.
    [21]丛立先.转载摘编法定许可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法学,2010(1):22-29.
    [22]吕炳斌.网络时代的版权默示许可制度——两起Google案的分析[J].电子知识产权,2009(7):73-76.
    [23]刘志刚.博客作品适用版权授权方式的可行性分析[J].知识产权,2006(4):42-46.
    [24]任军民.我国专利权权利用尽原则的理论体系[J].法学研究,2006(6):39-52.
    [25]陶鑫良.网上作品传播的“法定许可”适用探讨[J].知识产权,2000(4):11-15.
    [26]熊琦.著作权法定许可的正当性解构与制度替代[J].知识产权,2011(6):38-43.
    [27]李静.从“google数字图书馆案”谈版权作品利益格局的变化与对策[J].广东社会科学,2010(5):195-200.
    [28]郭威.默示许可在版权法中的演进与趋势[J].东方法学,2012(3):78-86.
    [29]阮开欣.网页快照著作权问题探究——美国的司法实践及借鉴[J].电子知识产权,2010(6):85-91.
    [30]王国柱、李建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法学理论研究[J].当代法学,2013(1):3-13.
    [31]王国柱.作品使用者权的价值回归与制度构建——对“著作权中心主义”的反思[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0-85.
    [32]王国柱,李建华.著作权默示许可与法定许可的制度比较与立法选择[J].法学杂志,2012(10):150-154.
    [1]Margreth Barrett.Intellectual Property(Second Edition)[M].New York:AspenPublishers,2008.
    [2]Henry C.Mitchell,Jr.The Intellectual Commons:Toward an Ecology of IntellectualProperty[M].Oxford:Lexington Books,2005.
    [3]Kathy Bowrey.Law and Internet Cultures[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5.
    [4]Monroe E.Price,Stefaan G.Verhulst.Self-Regulation and the Internet[M]. TheNetherland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5.
    [5]Phaedon John Kozyris.Regulating InternetAbuses Invasion of Privacy[M]. TheNetherlands:Kluwer Law International,2007.
    [6]Lionel Bently,Jennifer Davis,Jane C.Ginsburg.Copyright and Piracy:AnInterdisciplinary Critique[M].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7]Alan L.Durham.Patent Law Essentials:A Concise Guide(Third Edition)[M].PraegerPublishers,2009.
    [8]Jessica Reyman.The Rhetotic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Copyright Law and theRegulation of Digital Culture[M].New York:Routledge,2010.
    [9]Janice M.Mueller.Patent Law(Third Edition)[M].New York: AspenPublishers,2009.
    [1]Gregory M.Luck.The Implied License:An Evolving Defense to PatentInfringment[J].IPL Newsletter,1997,16:3-30.
    [2]Orit Fischman Afori.Implied License:An Emerging New Standard in CopyrightLaw[J].Santa Clara Computer&High Tech.L.J.,2009,25:275-325.
    [3]John S.Sieman.Using the Implied License to Inject Common Sense into DigitalCopyright[J].North Carolina Law Review,2007,85:886-930.
    [4]Wendy J.Gordon.Fair-use as market failure:A structure and economic analysis ofthe betamax case and its predecessors[J].Columbia Law Review,1982,82:1600-1657.
    [5]Manali Shah.Fair Use and Google Book Search Project:The Case for CreatingDigital Libraries[J].Commlaw Conspectus,2007,15:569-613.
    [6]Glynn S.Lunney,JR.Fair Use Market Failure:Sony Revisited[M]. Boston UniversityLaw Review,2002,82:975-1030.
    [7]Raghu Seshadri.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How the Implied License DoctrineCould Narrow the Copynorm-Copyright Gap[J]. UCLA J.L.&Tech.,2007,11:1-36.
    [8]Nannette Diacovo.Going Once,Going Twice,Sold:The First Sale Doctrine Defensein Right of Publicity Actions[J].Entertainment&Sports LawReview,1995,12:57-93.
    [9]Herbert Hovenkamp.Post-Sale Restraints and Competitive Harm:The First SaleDoctrine in Perspective[J].NYU Annual Survey of AmericanLaw,2011,66:487-547.
    [10]Mark D.Janis.A Tale of The Apocryphal Axe:Repair, Reconstruction,and TheImplied License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J].Maryland Law Review,1999,58:423-527.
    [11]John W.Osborne.A Coherent View of Patent Exhaustion:A Standard Based onPatentable Distinctiveness[J]. Santa Clara Computer&HighTech.L.J.,2004,20:643-693.
    [12]Richard H.Stern.The Bundle of Rights Suited to New Technology[J].University ofPittsburgh Law Review,1986,47:1229-1267.
    [13]Edwin C.Hettinger.Justify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J].Philosophy and PublicAffairs,1989,18:31-52.
    [14]Wendy J.Gordon.A Property Right in Self-Expression:Equality and Individualismin the Nature La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J].1993,102:1533-1609.
    [15]Margaret Jane Radin.Property and Personhood[J].Standford LawReview,1982,34:957-1015.
    [16]Robert P.Merges.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citude:Intellectual PropertyLaw,1900-2000[J].California Law Review,2000,88:2187-2240.
    [17]Michael J.Swope.Recent Development in Patent Law:Implied License-AnEmerging Threat to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t Protection [J].Temple LawReview,1995,68:281-306.
    [18]Matthew J.Astle.Will Congress Kill The Podcasting Star?[J].Harvard Journal ofLaw&Technology,2005,19:161-210.
    [19]Charles M.R.Vethan.The Defenses of Estoppel and Implied License in CopyrightInfringment Claims in The Online World:A Case Study [J].South Texas LawReview,2007,49:433-449.
    [20]Denise R.Johnson.Reflections on The Bundle of Rights[J].Vermont LawReview,2007,32:247-2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