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从传播学角度来探讨唐代的文学创作与交流活动,结合考古学、史料学、历史学、版本学等学科,运用社会学方法、文化学方法来研究唐代文学,试图对唐代文学的繁荣及其传播活动、规律等作新的探索性研究。尽管传播学的兴起时间不长,但如果以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早在千余年前唐王朝的文学传播情况,就会发现在当时多彩的文学创作与交流活动之中,已经蕴藏着传播学的基本理论。
     唐代文学在开放的唐文化视野中,既体现出一种集体主义文化,又体现出一种高语境文化。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唐代的文学传播活动极为活跃、隆盛,可谓盛况空前。在传播类型方面有群体传播、人际传播,也有人内传播,以及非现代意义的大众传播,体现出完整的传播过程。唐代的文学传播主体以文人士子为主,上自帝王,下至百姓,无不积极投入诗歌的创作与传播之中。他们具有极强的传播观念,充分认识到意见领袖的作用。或为官八方,或平民布衣,无论何种身份,他们都以各自的方式、途径来传扬自己的才华。正是有了唐代文人积极地举荐人才,以及唐人的自我宣传,唐代的文学传播活动才显得有声有色。
     唐代的文学传播媒介丰富多彩,反映了唐人富于创造性的特点。除了口语传播以外,唐代的文学传播媒介主要有卷轴、碑石、墙壁、邸报、笺、名纸、拓印本、雕版印刷本、陶瓷器等物质载体,以及其他具有媒介性质且发挥传播功用的物质,如金简、露布、信鸽、紫燕、竹木筒、白鹤、木瓢、树叶、战袍、风筝、烽烟、羽檄等,凡是能传播信息的物质唐人都能充分运用,并且均取得了极好的传播效果。传播信息的渠道丰富多样,充分反映了唐人在科学技术极为不发达的情况下,传递信息的智慧和魄力。在如此丰富的传播媒介基础之上,唐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媒介文化。唐代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顶峰,属于中古时期。传播思想当时就已经存在,但是没有传播学意义上的媒介这一词语,更没有媒介文化的概念,加之科学技术的不发达,传媒形式受到很大的限制。因而唐代的媒介文化是
This dissertation approaches the literary creation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of Tang Dynasty 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 It combines archaeology, historical data study, history, edition study with other related subjects, and makes use of the sociological method as well as the cultural method to study the literature of Tang Dynasty, attempting to conduct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the prosperity, communication activities and regularities of the literature in Tang Dynasty. Although the study of communication sprung up in recent years, if we analyze the communication of literature in Tang Dynasty 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 study, we will find that the basic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had already stored in the colorful literary creations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at that time.
    In the open view of Tang Dynasty's culture, the literature not only embodied a collectivism culture, but also incarnated a high language environment. In such kind of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literary communication was so active and prosperous that it might well be regarded as an unprecedented grandeur. As to the rich types of literary communication, it involved group communicatio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trapersonal communication as well as non-modern significance mass communication, which reflected the integrated communicating course and developing regularities. The principle , part of the literary communication of Tang Dynasty, mainly were literates and scholars, from the emperor to the common people, all the people devoted to the cre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poesies enthusiastically. They possessed a strong sense of communication, and fully understood the effect of leaders. No matter what status they were, they all displayed their talents through their own method and were adept in showing their passions through poems. It was the active recommendation and self-publicity that made the literary communication of Tang Dynasty full of sound and
引文
[1] 明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版。
    [2]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中华书局,1979年版。
    [3] 《管子校注》,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中华书局,2004年版。
    [4] [清]孙诒讓撰,《墨子閒诂》,孙启治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版。
    [5] [清]康有为,《论语注》,楼宇烈整理,中华书局,1984年版。
    [6] 《吕氏春秋新校释》,[战国]吕不韦撰,陈奇猷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7] 屈万里,《屈万里全集》二,《尚书集释》,台湾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版。
    [8]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全三册,北京市中国书店,1984年据漱芳斋1851年版影印版。
    [9] [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10]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11]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中华书局,1994年版。
    [12] [唐]裴庭裕,《东观奏记》,中华书局,1994年版。
    [13] [唐]刘餗,《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
    [14] [唐]元结等,《唐人选唐诗》十种,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版。
    [15] [后晋]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6]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
    [17] [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版。
    [18]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中华书局,1961年版。
    [19]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版。
    [20]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
    [21]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版。
    [22] [元]辛文房原著、李立朴译注,《唐才子传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 [宋]欧阳询等,《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24]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中华书局,1965年版。
    [25] [唐]芮挺章,《国秀集》(三卷),民国18年上海涵芬楼借江南图书馆藏明刊本影印版。
    [26] [元]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
    [27] [清]劳格,越钺,《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中华书局,1992年版。
    [28] [清]董诰等,《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版。
    [29] 《文镜秘府论校注》,[日]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0] 周振甫,《文心雕龙今译》,中华书局,1986年版。
    [31] 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增订本),中华书局,1999年版。
    [32] [清]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全二册),中华书局,1965年版。
    [33]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34] [明]高棅,《唐诗品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35] [唐]《白居易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36]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7]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38] [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中华书局,1983年版。
    [39] [唐]封演等,《封氏闻见记外二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
    [40] [清]李渔,《闲情偶寄》,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41]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42] 岑仲勉,《隋唐史》,中华书局,1982年版。
    [43]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44] 陈伯海,《唐诗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45] 陈尚君,《唐代文学丛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47] 尚学锋等,《中国古典文学接受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48] 周勋初,《唐语林校证》,中华书局,1987年版。
    [49] [日]前野直彬,《中国文学史》,骆玉明,贺圣遂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0] 《文镜秘府论校注》,[日]弘法大师撰,王利器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51] 乔象锺,陈铁民,《唐代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52] 袁行霈,罗宗强,《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3] 霍松林,《唐音阁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4] 霍松林,傅绍良,《盛唐文学的文化透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5] 贾晋华,《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6] 龙榆生,《中国韵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57] [唐]张鷟,《朝野佥载》,中华书局,1979年版。
    [58] 陈伯海,《历代唐诗论评选》,河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59]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60] 罗宗强,《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2003年版。
    [61] 罗宗强,《古代文学理论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62] 傅璇琮,《唐诗论学丛稿》,京华出版社,1999年版。
    [63] 傅璇琮主编,《唐才子传校笺》,中华书局,1987年版。
    [64] [唐]崔令钦等,《教坊记·羯鼓录·乐府杂录·碧鸡漫志》,罗济平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5] [宋]赵彦卫等,《云麓漫钞外二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
    [66] [宋]程大昌等,《演繁露正续外三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
    [67]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上海中华书局,民国25年版。
    [68] [元]陶宗仪,《说郛》,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年版。
    [69] [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华书局,1959年版。
    [70] 张万起,刘尚慈,《世说新语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
    [71] 赵维平,《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东流日本的研究》,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72] 曾遂今,《音乐社会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73] 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版。
    [74] 吴相洲,《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5] [唐]封演等,《封氏闻见记外二种》,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
    [76] 施议对,《词与音乐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77] 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78]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79] 唐圭璋校点,《唐宋人选唐宋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80] [清]张宗橚编,杨宝霖补正,《词林纪事》、《词林纪事补正》合编本,1998年版。
    [81] 黄拔荆,《中国词史》上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2] 刘尊明,《唐宋词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83]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4]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 周勋初,《周勋初文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86]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版。
    [87] 《唐宋传奇集》,鲁迅校录,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88] 郭箴一,《中国小说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89] 程毅中,《唐代小说史话》,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版。
    [90] 程毅中,《古小说简目》,中华书局,1981年版。
    [91] 侯忠义,《中国文言小说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92] 侯忠义,《隋唐五代小说史》,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
    [93] 宁宗一,《中国小说学通论》,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94] 丁如明等校点,《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全二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95] 李修生,赵义山,《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96] 俞钢,《唐代文言小说与科举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7] 程国赋,《唐五代小说的文化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98] 韩云波,《唐代小说观念与小说兴起研究》,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
    [99] 朱光潜,《朱光潜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100] 王朝闻,《审美心态》,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101] 梁一儒等,《中国人审美心理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2] 吴功正,《唐代美学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3] 方亚光,《唐代对外开放初探》,黄山书社,1998年版。
    [104] 陶敏,李一飞,《隋唐五代文学史料学》,中华书局,2001年版。
    [105] 池步洲,《日本遣唐使简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
    [106] 高文汉,《中日古代文学比较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07] 严绍望,《汉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08] 严绍望,《中日古代文学关系史稿》,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109] 张步云,《唐代中日往来诗辑注》,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10] 周发祥,李岫主编,《中外文学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11] 郑彭年,《日本中国文化摄取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2] 汪向荣、夏应元,《中日关系史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
    [113] 马歌东,《日本汉诗溯源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4] [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15] [日]神田喜一郎,《日本填词史话》,程郁缀、高野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6] 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版。
    [117] 胡戟等,《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8] 程蔷、董乃斌,《唐帝国的精神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9] 李斌城,《唐代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0] 向达,《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1] 徐连达,《唐朝文化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2] 陈全方,《周原与周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3] 孙彦等,《中国历代陶瓷题记》,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124] 李知宴,《中国古代陶瓷》,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87页。
    [125] 长沙窑课题组,《长沙窑》,紫禁城出版社,1996年版。
    [126] 张广文,《玉器史话》,紫禁城出版社,1992年第二版。
    [127] 金其桢,《中国碑文化》,重庆出版社,2002年版。
    [128] 赵超,《古代墓志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129] 徐自强、吴梦麟,《古代石刻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版。
    [130] 潘吉星,《中国造纸史话》,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131] 黄镇伟,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坊刻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32] 焦树安,《中国藏书史话》,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3] 钱存训,《书于竹帛》,上海书店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
    [134] 刘国进,《中国上古图书源流》,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35] 奚椿年,《中国书源流》,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36] 洪荣华,《雕版印刷源流》,印刷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137] 张绍勋,《中国印刷史话》,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138] 曹之,《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9] 林剑鸣编译,《简牍概述》,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0] 马今洪,《简帛 发现与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141] 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象世界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4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3] 戴元光、金冠军,《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44] 戴元光,《传播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5] 李彬,《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新华出版社,2003年8月第二版。
    [146] 李彬,《唐代文明与新闻传播》,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147] 张咏华,《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8] 庄晓东,《文化传播:历史、理论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9] 孙顺华,《中华文化与传播》,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150] 林之达,《传播心理学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1] 张国良,《20世纪传播学经典读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2]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27年版。
    [153]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54] [加]哈罗德·伊尼斯,何道宽译,《帝国与传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5] [美]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有效传播》第七版,熊婷婷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6] [美]叶海亚·R.伽摩利珀编著,尹宏毅主译,《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7] [美]约翰·费斯克等编撰,李彬译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词典》(第二版),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1] 金贵,《古代传播词辨释》,河北大学学报,1996,2。
    [2] 马承五,《唐诗传播的文字形态与功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8,1。
    [3] 葛晓音,《论初盛唐文人的干谒方式》,唐研究,1995,1。
    [4] 徐俊,《唐五代长沙窑瓷器题诗校证——以敦煌吐鲁番写本诗歌参校》,唐研究,1998,4。
    [5] 董理,《关于武则天金简的几个问题》,华夏考古,2001,2。
    [6] 郗正民,《唐代日本留学生考》,西北大学学报,1981,4。
    [7] 张培瑜,《吐鲁番新出土的唐代写本历书》,考古与文物,1988,7。
    [8] 向景安,《略述我国古代的邮传通信》,文博,1990,6。[9] 王建新,《西北大学博物馆收藏唐代日本留学生墓志铭考释》,西北大学学报,2004,6。
    [10] 陈辽,《汉字文化圈内的域外汉文小说》,中华文化论坛,2005,3。
    [11] 王仲殊,《关于日本第七次遣唐使的始末》,考古与文物,2000,3。
    [12] [日]山口博,《<万叶集>名的由来与则天武后的<金轮万岁集>》,唐都学刊,1992,3。
    [13] 彭树智,《论中东民族与宗教交往问题》,西北大学学报,2004,6。
    [14] 王维坤,《日本平城京模仿隋唐长安城原型初探》,文博,1992,3。
    [15] 傅才武,《文人与诗妓——诗妓在诗词传播中的作用探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1。
    [16] 朱光迪,《唐传奇中爱情婚姻作品的结构因素及其组合模式》,衡阳师专学报,1996,4。
    [17] 陈平原,《江湖仗剑远行游——唐宋传奇中的侠》,文艺评论,1990,2。
    [18] 姚生民,《淳化县发现西周易卦符号文字陶罐》,文博,1990,3。
    [19] 王珍仁、孙慧珍,《旅顺博物馆藏古陶文介绍》,考古与文物,2000,1。
    [20] 庞怀靖,《周原甲骨文》,宝鸡文博,1993,2—3。
    [21] 唐玄之,《甲骨文中关于1843I大彗星的记载及其年代的确定》,考古与文物,2002,1。
    [22] 《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单氏家族青铜器群座谈纪要》,考古与文物,2003,3。
    [23] 马骥,《简论丝路沿线出土的汉代古纸》,文博,1991,1。
    [24] 崔际银,《诗与唐人小说》,天津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3。
    [25] 唐湘岳、龚卓,《湖南出土里耶简牍秦代尘封历史有望被揭开》,光明日报,2003,04,2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