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对山西省潞城市贾村民间迎神赛社及其戏剧活动进行的个案研究。
     1985年以来,以《礼节传簿》为代表的一系列明清民间赛社抄本的重要发现和晚近对以乐户为首的贱民群体的重新观照,使晋东南逐渐成为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注重心之一和研究交汇之地。对治戏剧史者来说,通过多学科方法的引入,前贤对晋东南戏剧活动的研究在赛社戏剧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基础上为解决戏剧史研究诸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成绩,但戏剧史研究中的田野考察或面或点、难以恰当兼顾的研究现状,使其对多学科方法的引入难以做到有机整合,尚留许多研究余地。本文基于晋东南赛社文化的相对一贯性和延续性,以一个村落为考察单位,试图展现一个适当的赛社文化空间中的祭祀格局及其戏剧活动的变化情形。全文分为四章,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村落历史与赛社祭祀格局的存在”。信仰的存在和延续是村落历史中赛社祭祀格局存在的主要内容,本文发现了碧霞宫信仰历史中从“九天圣母”到“天仙圣母”的变化事实,显示出碧霞元君奠定其祭赛中心神灵地位的历史变化状况;现存大量民俗活动也见证了曾经存在着的丰厚的赛社祭祀传统及其历史影响力。第二章为“传统赛社祭祀格局在当代的恢复:贾村赛社及其戏剧活动的兴起与发展(1996-2006)”。当代赛社活动自1996年开始恢复,1996年、1997年的办赛是在多方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并奠定了日后办赛基调;当代赛社活动的恢复和发展,伴随着多名制运用、文化权威确认的赛社文化整合方式;以碧霞宫为中心的民间演剧空间的恢复,标志着传统赛社祭祀格局在当代的恢复。第三章为“传统赛社祭祀格局在当代的新变:以2006年贾村8月会为考察中心”。通过对2006年8月召开的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研讨会的个案分析,从赛会形态、文化空间涵义、经济运行模式、乐户身份等方面,多层面显示了当代赛社祭祀格局出现的新的较为根本性的变化。第四章为“当代贾村赛社祭祀格局变化中的戏剧形态”。当代赛社恢复以来,《过五关》等祭祀戏剧在演出形态上发生了重要的改变,这些变化是传统赛社祭祀格局在当代发生的较为根本性的变化的结果,从这些变化中也可以看到赛社活动越来越深入地卷入当代文化生产语境的事实。
     赛社祭祀格局及其戏剧形态的变化,促使我们在当代文化生产条件下重新认识戏剧发展与其赖以生存的赛社文化肌体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一些思考。
In this text, it studies the case of the greeting deity SAI organization of JIA villagerin the city of Lu in SHANXI province and its dramatic work.
     Since the year of 1985 the important discover of a series of transcript about folk SAIorganization of MING AND QING dynasty which the representative is etiquette spreadbook and the anew keep an eye on the doggeries which music family is the chief part, thesoutheast of JIN gradually become the attention emphases and the researchinginterjection of drama、musicology、folklore、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etc. To thepeople studying the drama history, according to introducing the multidisciplinarymethod, the former worthy's research about the dramatic work in the southeast of JINsupply a consistent result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about drama history at the base ofgathering, tidy and analysis the drama documentary of SAI organization, but the fieldsurvey of the research about the drama history can not fitfully fulfill the research, whichmake it hard to organic colligating the introduced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 so there ismuch to research. In this text based on the relatively consistency and continuity of theculture of the SAI organization in the southeast JIN, a village being the object of survey,try to exhibit a proper sacrifice structure of SAI organization culture and its variance. Thefull text is broken into four chapters, concretion content as follow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presence of the village history and the sacrifice structure ofthe SAI organization. The presence and continue of religion is the primary coverage ofthe sacrifice structure of village history. This text found the variance of the devotionalhistory of BIXIAGONG from empyrean Madonna to celestial fairy Madonna, and itbrought out the status of historical variation about BIXIAYUANJUN, establishing itssacrifice center jinn position. The extant slather folk-custom activities also witness theexistence of rich SAI organized body's sacrifice tradition and its historical influence. The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restoration at the present age of traditional sacrifice structureof SAI organized body: The rising and development of JIA village's SAI organized bodyand its dramatic work. The present age SAI organized body's activity begins to recoveryat 1996. The SAI organized body's activities hold in 1996 and 1997 is the result ofcombined action of several parts, and it established the keynote for the future. The restoreand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age SAI organized body's activities is with the cultural integration mode of application of polynomials system and cultural authority confirming.The restorations of folk histrionic space spatial with the center of BIXIAGONGemblematize the contemporary restor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SAI organized body'ssacrifice structure. The third chapter is about "the contemporary change of traditionalsacrifice structure of SAI organized body: The survey center is the meeting at August inthe year of 2006 in the village JIA. Analyzing the international proseminar about SAIorganized body and music family convened in August of the year of 2006, through theSAI's figure, the meaning of cultural space, economic operation model and the musicfamily's status, Displayed the new and some essential variance presented at the presentage about the sacrifice structure of SAI organized body. The fourth chapter is about "thedrama figure in the variation of the SAI organized body organized body's sacrificestructure at the present age in village JIA". Since the restoration of the present SAIorganization, sacrifice drama such as passing the five toll-gate changed greatly atperformance figure, and this variation is the result of a relative essentiality variance ofthe traditional SAI organized body's sacrifice structure at the present age. We also canfind the fact that the SAI organized body's activities is increasingly and deeply entangledinto the cultural produce circumstance.
     The variation of SAI organized body's sacrifice structure and its drama figure madeus anew recognize the internal relation between drama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organism of SAI organized body which is the necessary of drama development, and thisalso supplied some thought about cultural spread and hold.
引文
1 李天生.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3:126-129.
    1 段友文.晋东南潞城迎神赛社习俗考述[J].民俗曲艺:第110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20.
    2 王福才.山西中南部神庙碑刻中的戏曲民俗资料辑录[J].民俗曲艺:第127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23-56.
    3 吴秀玲.论晋东南古赛演戏的仪式性因素[J].民俗曲艺.第128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275-300.
    4 山西师大黄竹三老师相告,我未能找到该文。
    5 寒声、栗守田、原双喜等人对《礼节传簿》的校注最早在《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第51-117页)发表,后来寒声等人又在寒声主编的《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一书中对校注作了修订(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第25-92页)。
    6 廖奔.《迎神赛社礼节传簿》笺释[M]//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371-421.
    7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先在《戏友》1990年增刊发表,后又经过修订在《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第1-130页)发表。
    8 杨孟衡等人校注的14种赛社抄本之一《赛上杂用神前本》在《中华戏曲》第十六辑发表(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第32-81页),后来杨孟衡校注的全部14种赛社抄本又于2000年由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以《上党古奏写卷十四种笺注》为名出版。
    9 寒声等人对《礼节传簿曲目文范》的校注先在《中华戏曲》第十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第1-62页)以《迎神赛社祭祀文范及供盏曲目》之名发表,后收入《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 社,1999)一书,并改名《礼节传簿曲目文范》.
    1 寒声等.《礼节传簿》研究:上、中、下[J].民俗曲艺:第60,61,62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89:4-60,38-81,94-114.
    2 李天生.《唐乐星图》散论[J].戏友,1990,增刊:49-75.
    3 寒声等.《迎神赛社祭祀文范及供盏曲目》的史料价值[J].中华戏曲:第十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63-71.
    4 廖奔.晋东南祭神仪式抄本的戏曲史料价值[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31-157.
    5 杨孟衡等.上党古赛祭仪考述[J].中华戏曲:第十六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82-100.
    6 李天生等.赛社祭礼与乐户伎艺[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11-246.
    7 杨孟衡.潞城南舍调家龟[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67-310.
    8 杨孟衡.古赛赞词考[J].中华戏曲:第二十八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263-316.
    9 李天生.山西赛社文化述论.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2003:288-298.
    10 这些文章大都收集在《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一书中。
    11 赵世瑜.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M]//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231-251.
    12 车文明.对宋元明清民间祭祀组织“社”与“会”的初步考察[C].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
    13 黄竹三.谈队戏[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47-266.
    14 麻国钧.“行”的仪礼→“停”的戏剧[J].戏剧,2000,3:49-66.
    1 胡忌.金元院本的流传[J].艺术研究:第九辑.杭州:浙江艺术研究所,1988:68—104.
    2 对竹竿子的研究较多,可参看康保成《竹竿子再探》(《文艺研究》,2001年第4期,第103-110页)、《竹竿子补说》(《民俗曲艺>第133期,第9-42页);麻国钧《“行”的仪礼→“停”的戏剧》附考《竹竿子·前行与治道>(《戏剧》,2000年第3期,第49-66页)等文。
    3 麻国钧.供盏仪式考略[C].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
    4 张之中.中国古代戏曲的南北交流——《礼节传簿》探索之二[J].中华戏曲:第八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32—146.
    5 班友书.谈谈我对“供盏队戏”部分曲目的浅见——读《礼节传簿》[J].中华戏曲:第十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88—190.
    6 王安祈.再论明代折子戏[M]//王安祈.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1—47.
    7 丘慧莹.再论《礼节传簿》中的南戏传奇[C].山西长治奏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
    8 吴秀玲.论晋东南古赛演戏的仪式性因素[J].民俗曲艺:第128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275-300.
    9 郝誉翔.从仪式到戏剧:一个以中国民间迎神赛社为例的初步研究[J].东华人文学报,1999,1:211-233.
    10 冯俊杰主编.太行神庙及赛社演剧研究:《民俗曲艺》丛书第八辑[M],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
    11 白秀芹.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2004.
    12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13 何加焉等.傩戏衍变的文化背景[J].中华戏曲:第十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56-165.
    14 张之中.山西傩戏概述[J].民俗曲艺:第70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1:109-128.
    15 周华斌.中原傩戏源流[J].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27.
    16 韩树伟.上党队戏与赛和傩[J].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11-325.
    17 杨孟衡.由“傩”入“赛”说[J].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2:180-192;杨孟衡.“傩”在“赛”中——上党古赛“监斋”剖析[J].戏友,1998,2:10-14.
    18 黄竹三.傩戏的界定和山西傩戏辨析[M]//戏曲文物研究散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225-244.
    19 王福才.河北傩戏《捉黄鬼》源于山西上党赛社考[J].山西师大学报,1995,3:47-49.
    20 李天生.傩赛流变及其戏[M]//申双鱼主编.上党民间文艺观.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131-155.
    21 容世诚.关公戏的驱邪意义[M]//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4.
    1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 乔健等.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 张振南.上党民间的“迎神赛社”再探[J].中华戏曲:第十八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103-123.
    4 李天生等.赛社祭礼与乐户伎艺[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11-246.
    5 王亮.晋东南明清迎神赛社祭仪及其音乐戏剧[J].黄钟,2003,3:46-49.
    6 闫钟.乐户:一个贱民群体的变迁[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3.
    7 李培林.《现代社会学文库》总序[M]//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
    8 李培林.村落进入和研究方法[J/OL].http://www.cass.net.cn/file/2004071515402.html.
    9 详见后文考证。
    1 对村中主要姓氏及户数的统计,得益于村会计曹成虎的帮助,统计时间:2006年11月30日。
    2 翟店镇人民政府网“贾村村情简介”[OL].http://www.lc.gov.cn/zaidian/zd/cqjj4.htm.
    1 (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六下“贝部”[M].北京:中华书局,1996:10.
    2 赵世瑜.明清华北的社与社火——关于地缘组织、仪式表演以及二者的关系[M]//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233-237.
    3 李天生.山西赛社文化述论.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2003:288.
    4 (宋)高承.事物纪原:丛书集成初编(1209-13)[M].北京:中华书局,1985:310.
    5 可参见《平定州志》卷八“艺文”(清乾隆三十四年刻本,第6-9页),或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第二册卷七(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第44页)。
    1 可参见《潞安府志》卷二十九“艺文”(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第15-16页),或见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第三册卷十六(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第27-28页)。
    2 可参见山西师大戏研所编《宋金元戏曲文物图论》,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3 泽州府志:卷四十八“艺文志·诗”[M].清雍正十三年刻本。
    1 李天生,田素兰.赛社祭礼与乐户伎乐[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17-224.
    2 杨孟衡.上党古赛写卷十四种笺注[M].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25-27.
    3 吴秀玲.论晋东南古赛演戏的仪式性因素[J].民俗曲艺:第128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80-281.
    1 何朝晖.古代县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
    2 具体讨论参见赵世瑜《叙说:作为方法论的区域社会史研究——兼及12世纪以来的华北社会史研究》,见其《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北京:三联书店,2006,第1—11页)。
    3 碑文参附录一《贾村庙宇碑文录》。除碑刻外,与庙宇历史相关的牌、匾、张贴等“准碑刻”也收入表中.
    4 有的碑文没有题目,方括号内为自拟题目。
    1 [美]彭慕兰.泰山女神信仰中的权力、性别与多元文化[M]//[美]韦思谛编,陈仲丹译.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115.
    2 罗香林在《碧霞元君》(《民俗》周刊,第69、70期合刊,第5页)中称:“顾颉刚先生谓碧霞为北方一般香客心目中的女皇,确是实在的话。”
    3 罗香林.碧霞元君[J].《民俗》周刊第69、70期合刊:11.
    4 见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九十“郊社考”(北京:中华书局,1986):“泰山玉女池在太平顶,池侧有石像……上与近臣临观……令钦若致祭,上为作记。”
    5 聂剑光著,岱林等点校.泰山道里记[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7:17.
    1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四十七“礼一”,卷四十九“礼三”,卷五十“礼四”.北京:中华书局,1974:1225、1283、1309.
    2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天仙庙”[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17.
    3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2006:192—193.
    4 田承军.清代东北地区的碧霞元君庙[J].泰安师专学报,2002,1:18.
    1 叶涛.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J/OL].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5831.
    1 冯俊杰.平顺圣母庙宋元明清戏曲碑刻考[J].中华戏曲:第二十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48.
    2 曹飞.晋城东四义清震观歌台碑刻考述[J].中华戏曲:第二十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03-120.
    1 采访时间:2006年11月30日。
    2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M]//四部丛刊:三编,子部.上海:上海书店,1985.
    1 李天生.读者来函——由“山西赛社专辑”引出的话[J].民俗曲艺:第110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85—186.
    2 李天生,杨力军.西社村王姓乐户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43.
    3 乔健,刘贯文,李天生.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31.
    4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5.
    1 本节民俗活动的叙说皆据本人调查所得。
    2 以2006年11月30日、12月1日考查村民王建忠、刘艳丽结婚仪式为基础。
    3 贾村民居大多为带院的平房或楼房。
    1 墨遗萍.蒲剧史魂[M].太原: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1981:16.
    1 市民协.长治市民间文艺工作大事记[M]//申双鱼.上党民间文艺观.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293.
    2 市民协.长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章程[M]//申双鱼.上党民间文艺观.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306.
    3 长治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愿处处欢声笑语,让人人豪情满怀——长治市民间文艺工作汇报[M]//申双鱼.上党民间文艺观.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313.
    1 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91—327.
    1 李强.书伯、希尔斯与卡理斯玛式权威[J/OL]. http://www.bdstar.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96.
    2 李强.韦伯、希尔斯与卡理斯玛式权威[J/OL]. http://www.bdstar.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96.
    3 李强.韦伯、希尔斯与卡理斯玛式权威[J/OL]. http://www.bdstar.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96.
    4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104.
    1 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J].社会学研究,2006,1:8.
    1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2:435.
    2 采访对象:张红林,采访时间:2006年11月29日,采访地点:张红林家。
    1 一点说明[J].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通讯,2006,9.
    2 一点说明[J].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通讯,2006,9.
    1 王馗.聚焦“华北民间第一社火”[N].中国文化报,2006-8-31.
    2 韩秀珍.在寺庙博物馆重构公共时间——东岳庙节日活动的启示[M]//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31.
    3 韩秀珍.在寺庙博物馆重构公共时间——东岳庙节日活动的启示[M]//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31—134.
    1 采访时间:2006年11月29日,采访地点:杜同海家。
    1 元宵节民间文艺获奖名单[M]//申双鱼.上党民间文艺观.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339-340.
    1 王学锋.当代语境中的戏曲改编——从近期上演的几部昆曲说起[J].戏剧文学,2007,2:26.
    2 《“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前赛社活动观摩及大会筹备纪要》,2006年5月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王馗提供。
    3 《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研讨会会谈纪要》,2006年5月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王馗提供。
    1 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M/OL].中国文化报文化传播网. http://www.ccdy.cn/pubnews/493845/20060614/493847.htm.
    1 闫钟.乐户;一个贱民群体的变迁[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3:65.
    2 闫钟.乐户:一个贱民群体的变迁[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3:65.
    1 闫钟.乐户:一个贱民群体的变迁[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3:66-81.
    2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
    3 闫钟.乐户:一个贱民群体的变迁[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3:112-118.
    4 关于在乐户社会地位变迁探讨中引入主体性概念的论述,可参看闫钟《乐户:一个贱民群体的变迁》,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3,第9-11页。
    5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08.
    6 杨孟衡.山西赛社乐户阴阳师厨户传记[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61.
    7 杨孟衡.山西赛社乐户阴阳师厨户传记[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62.
    1 刘永华.闽西四保地区所见五种祭文本[J].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3,33:15.
    2 刘永华.亦礼亦俗——晚清至民国闽西四保生的初步分析[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2(2):53-82.
    3 采访时间:2006年12月6日,采访地点:牛琦云家。
    1 《礼节传簿》的全称是《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对《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的简称有不同看法,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上党古赛史料新发现》(《戏友》,1986年第4期,第65—71页)简称“《礼节簿》”,寒声等《<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初探》(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第118-136页)简称“《礼节传簿》”,李天生《<唐乐星图>散论)(《戏友》,1990年增刊,第49-75页)简称“《周乐星图》”,各有道理,本人采用习惯用法。
    2 本人于2006年11月27在贾村作田野考查时,贾村杜同海提供了新近发现的6个赛社仪式抄本,这批资料将以“贾村赛社文化研究会”的名义公布。这6个奏社仪式抄本的名称、抄写时间、抄写者分别为:《奏书》(清咸丰十一年,德记)两种、《排神薄诸神位列》(清咸丰十一年,选择堂记)、《排神部》(清光绪八年,张南院)、《依景丰》(清宣统二年,选择堂)、《迎神赛社》(未注明年代,张南院礼伦堂),内容与1989年长子县东大关村发现的《唐乐星图》等14种赛社抄本大体类似,或为赛社活动中庙宇的排神用本,或为祭赛活动的仪式程序纪录,或为祭赛中的各种仪式文,有的还杂有阴阳先生的日常礼仪用文。这些抄本为潞城羌城村参加“八大社”祭赛活动的赛社用本,有《依景丰》抄本中“大唐太宗蝗皇圣帝香事八村致祭,周而复始,至于今岁,递及吾村”之语为证。根据《依景丰》中有“维大清道光”的用语,又可见抄本并非一次写就,为多次“累积”而成,其他几个抄本中也有类似情况,但大体反映了清代中后期赛社活动的样貌,可与《唐乐星图》等抄本一同参照研究,值得重视。贾村亦为“八大社”之一,因此,这6个抄本亦可作为贾村赛社活动的重要参照。
    3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上党古赛史料新发现[J].戏友,1986,4:66.
    4 寒声等.《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注释[J].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56.
    5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27.
    6 采访时间:2006年12月6日,采访地点:李天生家.
    1 廖奔.《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富调》剧目内容考[J].中华戏曲:第七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145,151.
    2 详见其《金元院本的流传》一文中的相关分析,见《艺术研究》第九辑(杭州:浙江艺术研究所,1988,第85—86页)。
    1 胡忌.金元院本的流传[J].艺术研究:第九辑.杭州;浙江艺术研究所,1988:98—99.
    2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336.
    3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336.
    1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336.
    2 分见:黄竹三《我国戏曲史料的重大发现——山西潞城明代<礼节传簿>考述》(《中华戏曲》第三辑,第137—143页)、廖奔《晋东南祭神仪式抄本的戏曲史料价值》(《中华戏曲》第十三辑,第151—153页)、张之中《中国古代戏曲的南北交流——<礼节传簿>探索之二》(《中华戏曲》第八辑,第132—146页)、班友书《谈谈我对“供盏队戏”部分曲目的浅见——读<礼节传簿>》(《中华戏曲》第十辑,第188—190页)、王安祈《再论明代折子戏》(《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第1—47页)、丘慧莹《再论<礼节传簿>中的南戏传奇》(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
    1 丘慧莹.再论<礼节传簿>中的南戏传奇[C].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
    2 告白文书本(戊)[M]//杨孟衡.上党古赛写卷十四种笺注.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152.
    3 李天生.《唐乐星图》散论[J].戏友,1990,增刊:73.
    4 廖奔.晋东南祭神仪式抄本的戏曲史料价值[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53.
    1 单色即独角儿。
    2 杨孟衡认为此处[端正好]与《陈抟高卧》第三折正同,是唱的《陈抟高卧》杂剧,见《赛场古赞(甲)》校注第291页注22(杨孟衡《上党古赛写卷十四种笺注》,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第291页)。
    3 筹帖,即办赛的村社和乐户签订的合同,主要是对办奏内容、要求及报酬等的约定。
    4 赛上杂用神前本(甲)[M]//杨孟衡.上党古赛写卷十四种笺注.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29.
    5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附录二[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0.
    6 廖奔.晋东南祭神仪式抄本的戏曲史料价值[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54—155.
    7 李天生.《唐乐星图》散论[J].戏友,1990,增刊:73.
    8 廖奔.晋东南祭神仪式抄本的戏曲史料价值[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53.
    1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上党古赛史料新发现[J].戏友,1986,4:67.
    2 李天生.《唐乐星图》散论[J].戏友,1990,增刊:71.
    3 对雍正解放贱民令的效果和影响,有几种看法,项阳《山西乐户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认为解放贱民令对底层乐户生活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指出了解放贱民令的滞后性:闫钟《雍正皇帝与乐户》也指出了解放贱民令的不彻底性(《山西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82-86页):王馗《雍正解放贱民令与中国戏曲发展》(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6)则对解放贱民令对戏曲艺术的发展作了肯定性的论述:“明清以来,中国戏曲演艺人员的演艺生活,随着国家对优伶政策的松动和变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直接促成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繁荣。但是,截至清代初年,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基本上从属于官绅为代表的官方社会,戏曲艺术对于普通民众的教化功能,与戏曲在官方社会的声色娱乐,形成了中国戏曲表演的两个方面。而这种局面到了雍正以后,显然得到了巨大的改变,民众对于戏曲娱乐特征的张扬成为清代中叶之后戏曲发展的主流。”
    4 李天生.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7.
    5 李天生.《唐乐星图》散论[J].戏友,1990,增刊:73.
    1 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458-463.
    2 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462.
    3 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462.
    4 剧本收录于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154-164.
    5 原双喜.过五关[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354-355.
    6 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458-463.
    7 杨孟衡.潞城南舍调家龟——上党古赛考察之一[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67-310.
    1 根据李元兴回忆中“早饭一罢就开《出五关》”、“《出五关》回来赶快开饭,下午演出《光武山》”的说法,可知此队戏要占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参见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第462—463页)一文。
    2 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462.
    1 杨孟衡.潞城南舍调家龟——上党古赛考察之一[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74.
    2 杨孟衡.潞城南舍调家龟——上党古赛考察之一[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74.
    3 杨孟衡.潞城南舍调家龟——上党古赛考察之一[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74.
    1 李天生,杨力军.西社村王姓乐户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42.
    2 李天生.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6-128.
    3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149-154.
    1 根据李元兴一文,调家龟第二日早上演出队戏《米粮川》,前晌开演“调十赛”,“调十奏”时间较长,演完就开始“上午戏”《斩华雄》,《斩华雄》之后紧接着演《三战吕布虎牢关》直到中午。参见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第461页)一文。
    2 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461.
    3 李天生将《土地堂》记为《谎张三大闹土地堂》,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8.
    4 李天生认为现存《土地堂》和明清抄本中的《大闹土地堂》是同一内容,见其《<唐乐星图>散论》(戏友,1990,增刊,第52页)。
    5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311-325.
    6 李天生,杨力军.西社村王姓乐户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42.
    1 李天生.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8.
    2 李天生.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8.
    3 原双喜.土地堂[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350.
    1 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461.
    1 李天生,杨力军.西社村王姓乐户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42.
    2 李天生.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7.
    3 收录于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471-477.
    4 可参见《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一书所收的《八仙》、《今日里祭神日期》、《寿星》、《炉内香焚宝鼎》、《寿星与筵主上寿进表文》、《祝寿赞语》等文,分见该书第471-477页、第477页、第479页、第481页、第514-515页、第516页。 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第481页)。
    1 此前行致词不知所本。共10句,分别为:“玉皇啊坐为天地,盘古啊君王之气。不要说外国他邦,只表咱中原大地。安四季得谢贤明,累岁得庆贺天地。今日是贾村大赛,排的是八仙队戏。众八仙一气排开,听前行细说仔细。”本人于2006年8月13日现场所记,可能有错误。
    2 2006年12月6日在李天生家采访时,李天生指出了这一点。
    1 李天生.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8.
    2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338.
    3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338-339.
    1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349-350.
    2 田兆元.上海地区残庙信仰个案及其意义[C/OL].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7827.
    3 田兆元.上海地区残庙信仰个案及其意义[C/OL].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7827.
    1 田兆元.上海地区残庙信仰个案及其意义[C/OL].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7827.
    [1] (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M].四部丛刊.三编.子部.上海:上海书店,1985.
    [4] (宋)高承.事物纪原[M].丛书集成初编(1209-13),北京:中华书局,1985.
    [5]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86.
    [6] (清)聂剑光著,岱林等点校.泰山道里记[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87.
    [7] (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8] (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61.
    [9] (清)胡聘之.山右石刻丛编[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1] 山西通志[M].明成化十一年刻本.
    [2] 山西通志[M].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3] 山西通志[M].清雍正十二年刻本.
    [4] 山西通志[M].清光绪十八年刻本.北京:中华书局,1991.
    [5] 平定州志[M].清乾隆三十四年刻本.
    [6] 潞安府志[M].清乾隆三十五年刻本.
    [7] 潞安府志[M].清顺治版、乾隆版.山西省长治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理.北京:中华书局,2002.
    [8] 长治县志[M].清康熙十二年刻本.
    [9] 长治县志[M].清乾隆二十八年刻本.
    [10] 长治县志[M].清光绪二十年刻本.
    [11] 长子县志[M].明正德八年刻本.
    [12] 长子县志[M].清嘉庆二十一年刻本.
    [13] 长子县志[M].清光绪八年刻本.
    [14] 屯留县志[M].清雍正八年刻本.
    [15] 屯留县志[M].清光绪十一年刻本.
    [16] 潞城县志[M].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
    [17] 潞城县志[M].清光绪十年刻本.
    [18] 潞城县志[M].民国二十五年刻本.
    [19] 平顺县志[M].清康熙三十二年刻本.
    [20] 平顺县志[M].清光绪十年刻本.
    [21] 壶关县志[M].清道光十四年刻本.
    [22] 壶关县志[M].清光绪七年刻本.
    [23] 襄垣县志[M].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
    [24] 襄垣县志[M].清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25] 襄垣县志[M].民国十七年刻本.
    [26] 黎城县志[M].清康熙二十一年刻本.
    [27] 黎城县志[M].清光绪九年刻本.
    [28] 泽州志[M].明万历三十九年刻本.
    [29] 泽州志[M].清康熙四十五年刻本.
    [30] 泽州府志[M].清雍正十三年刻本.
    [31] 凤台县志[M].清乾隆四十九年刻本.
    [32] 凤台县志[M].清光绪八年刻本.
    [33] 高平县志[M].清顺治五年刻本.
    [34] 高平县志[M].清乾隆三十九年刻本.
    [35] 高平县志[M].清光绪六年刻本.
    [36] 陵川县志[M].清光绪八年刻本.
    [37] 陵川县志[M].民国二十二年刻本.
    [38] 沁州志[M].清康熙十三年刻本.
    [39] 沁州志[M].清乾隆三十六年刻本.
    [40] 沁州志[M].清光绪六年刻本.
    [41] 沁水县志[M].清光绪七年刻本.
    [42] 武乡县志[M].清乾隆五十五年刻本.
    [43] 武乡县志[M].清光绪五年刻本.
    [44] 武乡县志[M].民国十八年刻本.
    [45] 沁源县志[M].清雍正八年刻本.
    [46] 沁源县志[M].清光绪六年刻本.
    [47] 沁源县志[M].民国二十二年刻本.
    [48]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
    [1] 墨遗萍.蒲剧史魂[M].太原: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1981.
    [2] 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编.山西剧种概说[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3]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
    [4] 陶立瑶.民俗学概论[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
    [5] 廖奔.宋元戏曲文物与民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6] 中国戏曲志·山西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7] 王安祈.明代戏曲五论.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
    [8] 冯宝志.三晋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
    [9]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第2版.
    [10] 中国戏曲志·河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
    [11] 高丙中.民俗文化和民俗生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2] 董晓萍,(美)欧达伟R. David Arkush.华北民间文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13] 陈守仁编.实地考查与戏曲研究[M].香港:香港粤剧研究计划,1997.
    [14] 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5] 黄竹三.戏曲文物研究散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
    [16]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7] 马戎,周星.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
    [18] 寒声主编.上党傩文化与祭祀戏剧[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19] 申双鱼主编.上党民间文艺观[M].香港: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9.
    [20] 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1] 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22] 杨孟衡校注.上党古赛写卷十四种笺注.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
    [23] 冯俊杰主编.太行神庙及赛社演剧研究[M].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
    [24] 董晓萍,(美)欧达伟R. David Arkush.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5] 王怀中,孙舒松,郭生竑编著.三晋石刻总目·长治市卷[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
    [26] 项阳.山西乐户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27] 车文明.二十世纪戏曲文物的发现与曲学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8] 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
    [29] 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0] 苑利.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信仰民俗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1] 冯俊杰.戏剧与考古[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
    [32] 冯俊杰主编.山西戏曲碑刻辑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2.
    [33] [日]田仲一成著,云贵彬,于允译,黄美华校译.中国戏剧史[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4] 乔健等.乐户:田野调查与历史追踪[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5] 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6]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7] 周华斌.中国戏剧史新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8] 容世诚.戏曲人类学初探[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9] 曲六乙,钱弗.中国傩文化通论[M].台北:学生书局,2003.
    [40] 董晓萍.田野民俗志[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1] 刘文峰.中国戏曲文化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
    [42] 康保成.中国古代戏剧形态与佛教[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4.
    [43] 卜键.从祭赛到戏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4] 木兵编著.民俗寻根:民俗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45] 程伏舜,葛来保编著.梨园寻芳:戏曲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46] 王福才编著.山西师范大学戏曲博物馆馆藏拓本目录[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47] 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6.
    [48] 杨太康,曹占梅.三晋戏曲文物考[M].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6.
    [49] 魅力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手册[M].2006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委员会编辑组编印,2006.
    [50] (美]韦思谛编,陈仲丹译.中国大众宗教[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51] 赵世瑜.小历史与大历史:区域社会史的理念,方法与实践[M].北京:三联书店,2006.
    [52] 何朝晖.明代县政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3] 周星主编.民俗学的历史,理论与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4] 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编.节日文化论文集[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 罗香林.碧霞元君[J].民俗:合订本第四册.上海:上海书店影印,1983:69-70,1-67.
    [2] 张振南,冀光明.对子戏与迎神赛社[J].晋东南行署文化局.戏剧资料:戏曲志资料专辑,1982,3:53-55.
    [3] 张振南.乐剧和赛[J].晋东南行署文化局.戏剧资料:戏曲志资料专辑,1984,1:1-17.
    [4] (英)龙彼得.中国戏剧源于宗教仪式考[J].中国文学论著译丛.台北:学生书局,1985: 523-547.
    [5]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上党古赛史料新发现[J].戏友,1986,4:65-80.
    [6] 张振南.长子戏曲研究概况[J].陈翼主编,政协山西省长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长子文史资料:第二辑,1986:127-153.
    [7] 原双喜,栗守田.上党乐户戏概说[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下册(1):464-480.
    [8] 原双喜,栗守田.访陵川县东陈犬沟“咽喉师”庙[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 下册(1):545-546.
    [9] 原双喜,栗守田.访老艺人崔路则[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 下册(1):546-547.
    [10] 栗守田,原双喜.阳城县迎神赛社及乐户演出活动[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 下册(1):551-555.
    [11] 原双喜.土地堂[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 下册(1):349-350.
    [12] 原双喜.过五关,斩华雄[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 下册(1):354-356.
    [13] 原双喜.队戏角色行当体制[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 下册(1):367-368.
    [14] 原双喜.上党戏演出习俗[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 下册(1):368-370.
    [15] 李元兴.追述南舍“调龟”[J].山西省上党戏剧院.戏剧资料,1987,15 下册(1):458-463.
    [16] 杨孟衡.古剧折光——论山西古赛戏的构成方式[J].戏友,1987,3:23-27.
    [17] 寒声,栗守田,原双喜,常之坦.《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注释[J].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51-117.
    [18] 寒声,栗守田,原双喜,常之坦.《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初探[J].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18-136.
    [19] 黄竹三.我国戏曲史料的重大发现——山西潞城明代《礼节传簿》考述[J].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37-152.
    [20] 张之中.队戏、院本与杂剧的兴起[J].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53-167.
    [21] 窦楷.试论“哑队戏”[J].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68-178.
    [22] 冯俊杰.赛社:戏剧史的巡礼.中华戏曲:第三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179-194.
    [23] 杨孟衡.宋金古剧在山西之流变——对上党地区发现院本考辨[J].戏曲研究:第二十六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45-61.
    [24] 廖奔.《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剧目内容考(未完)[J].中华戏曲:第七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145-167.
    [25] [荷]伊维德,胡忌译.院本是十五,十六世纪戏剧文学的次要形式[J].艺术研究:第九 辑.杭州:浙江艺术研究所,1988:46-67.
    [26] 何云山.古老的上党彩台[J].长治市政协文史处编.长治文史资料:第五辑.1988:107-109.
    [27] 胡忌.金元院本的流传[J].艺术研究:第九辑.杭州:浙江艺术研究所,1988:68-104.
    [28] 张振南.略述我县一处古沿——《迎神赛社》祀神礼节[J].长子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128-144.
    [29] 张振南.继潞城《礼节传簿》之后长子又采得一处研究戏曲瑰宝[J].长子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145-149.
    [30] 杨树田整理.长子鼓书、道情的沿革[J].长子文史资料:第四辑.1989:118-127.
    [31] 胡忌.“院本”之概念及其演出风貌[J].中华戏曲:第八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28.
    [32] 廖奔.《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剧目内容考(续)[J].中华戏曲:第八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12-131.
    [33] 张之中.中国古代戏曲的南北交流:《礼节传簿》探索之二[J].中华戏曲:第八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132-146.
    [34] 寒声等.《礼节传簿》研究:上,中,下[J].民俗曲艺:第60,61,62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89:4-60,38-81,94-114.
    [35] 杨孟衡.三晋古赛的深层开掘——代编者语[J].戏友,1990,增刊:1-2.
    [36]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J].戏友,1990,增刊:3-48.
    [37] 李天生.《唐乐星图》散论[J].戏友,1990,增刊:49-75.
    [38] 何加焉,王安庭.傩戏衍变的文化背景[J].中华戏曲:第十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56-165.
    [39] [日]矶部彰.关于《礼节传簿》中的《西游记》队舞戏[J].中华戏曲:第十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67-186.
    [40] 班友书.谈谈我对“供盏队戏”部分曲目的浅见:读《礼节传簿》[J].中华戏曲:第十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87-195.
    [41] 寒声,栗守田,原双喜.《迎神赛社祭祀文范及供盏曲目》注释.中华戏曲:第十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62.
    [42] 寒声,栗守田,原双喜.《迎神赛社祭祀文范及供盏曲目》的史料价值[J].中华戏曲.第十一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63-71.
    [43] 李文虎.《唐乐星图》二十七剧管见[J].戏友,1991,2:59-62.
    [44] 张振南.漫谈《迎神赛社》古老民间俗规揭示上党梆子渊源深层底蕴[J].陈翼主编,政协山西省长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长子文史资料:第五辑.1991:174-203.
    [45] 张振南.清板秧歌简史[J].陈翼主编,政协山西省长子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长 子文史资料:第五辑.1991:204-212.
    [46] 张之中.山西傩戏概述[J].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32-147.
    [47] 张正明.明代的乐户[J].明史研究,1991,1.
    [48] (美)姜士彬(David Johnson).明清俗文化的传播[J].明史研究,1991,1.
    [49] 周华斌.中原傩戏源流[J].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27.
    [50] 韩树伟.上党队戏与赛和傩[J].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311-325.
    [51] 杨孟衡.由“傩”入“赛”说[J].中华戏曲:第十二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2:180-192.
    [52] 常之坦.由“傩祭礼仪”到“傩戏”浅说[J].戏友,1993,3:14-17.
    [53] 景李虎.神庙文化与中国古代剧场[J].民俗曲艺:第81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175-208.
    [54] 张振南,暴海燕.上党民间的“迎神赛社”[J].民俗曲艺:第81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209-230.
    [55] 杨孟衡.“目连三段”论——兼谈古赛“目连”之历史地位[J].民俗曲艺:第86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3:21-49.
    [56] 李天生.《唐乐星图》校注.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130;
    [57] 李天生.贾村赛社采访记[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26-129.
    [58] 廖奔.晋东南祭神仪式抄本的戏曲史料价值[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131-157.
    [59] 张振南.乐剧与赛[J].中华戏曲:第十三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230-259.
    [60] (美)姜士彬(David Johnson).Temple Festivals in Southeastern Shansi:The Sai of Nan-she Village and Big West Gate[J].民俗曲艺:第91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4:641-734.
    [61] 寒声.从三晋傩戏看中原傩戏的流变[J].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1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31-51.
    [62] 李坤亨.“乐户”朱氏世家[J].文史月刊,1994,5:110-115.
    [63] 王福才.河北傩戏《捉黄鬼》源于山西上党赛社考[J].山西师大学报,1995,3:47-49.
    [64] 杨孟衡,张振南,暴海燕.《赛上杂用神前本》校注[J].中华戏曲:第十六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32-81.
    [65] 杨孟衡,张振南.上党古赛祭仪考述[J].中华戏曲:第十六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82-100.
    [66] 张振南,暴海燕.上党民间的“迎神赛社”再探[J].中华戏曲:第十六辑.太原:山西 古籍出版社,1996:103-123.
    [67] 乔淑萍.民间祭赛与戏曲的初级形式:队戏[J].山西师大学报,1996,3:49-51.
    [68] 项阳.山西“乐户”考述[J].音乐研究,1996,1:76-88.
    [69] 廖奔.神庙演剧考[J].民俗曲艺:第101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6:139-181.
    [70] 闫钟.中国的祭仪,音乐戏剧及其社会环境学术研讨会综述[J].民族艺术,1997,3:202.
    [71] 延保全,张明芳.道教与民间迎神赛社[J].中华戏曲:第二十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135-154.
    [72] 张振南,暴海燕.上党地区古庙赛日期[J].中华戏曲:第二十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7:156-157.
    [73] 王秋桂.《山西赛社专辑》前言[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2.
    [74] 冯俊杰.阳城县下交村汤王庙祭考论[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3-36.
    [75] 延保全.阳城县泽城村汤帝庙及赛社演剧题记考[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37-68.
    [76] 吕文丽.阳城县屯城村东岳庙及其迎神赛社考[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69-90.
    [77] 王福才.沁水县下格碑村圣王行宫元碑及赛戏考[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91-116.
    [78] 曹飞.沁水县三蚕祠及其二层献殿礼乐考[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17-134.
    [79] 白秀芹.沁水县郭壁村府君庙及其戏台考[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35-160.
    [80] 杨孟衡等.山西赛社乐户阴阳师厨户传记[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61-289.
    [81] 张振南,暴海燕.《苗村赛食赈》校注[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290-306.
    [82] 张振南,暴海燕.上党西南呈庙赛(附录:上党各地庙赛日期)[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353-357.
    [83] (美)姜士彬(David Johnson).晋东南的赛庙[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359-370.
    [84] 杨孟衡.山西古赛论著目录[J].民俗曲艺:第107/108期(山西赛社专辑).台北:财团 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371-375.
    [85] 段友文.晋东南潞城迎神赛社习俗考述[J].民俗曲艺:第110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20.
    [86] 车文明.山西晋城周村东岳庙考[J].民俗曲艺:第110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21-38.
    [87] 李天生.读者来信——由《山西赛社专辑》引出的话[J].民俗曲艺:第110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7:179-198.
    [88] 杨孟衡.“傩”在“赛”中——上党古赛“监斋”剖析[J].戏友,1998,2:10-14.
    [89] 李天生,田素兰.赛社祭仪与乐户伎艺[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11-246.
    [90] 黄竹三.谈队戏[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47-266.
    [91] 杨孟衡.潞城南舍调家龟[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267-310.
    [92] 闫钟,乔健.乐户的婚姻[J].民俗曲艺:第11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1998:311-324.
    [93] 冯俊杰.平顺圣母庙宋元明清戏曲碑刻考[J].中华戏曲:第二十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48.
    [94] 曹飞.晋城东四义清震观歌台碑刻考述[J].中华戏曲:第二十三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03-120.
    [95] 郝誉翔.从仪式到戏剧:一个以中国民间迎神赛社为例的初步研究[J].东华人文学报,1999,1:211-233.
    [96] 王廷信.清代的傩戏[J].戏剧,1999,4:68-75.
    [97] 曲六乙.祭礼·傩俗与民间戏剧[J].大舞台,1999,3:4-5.
    [98] 李玉莲.山西潞城明代《礼节传簿》的发现与研究[J].文献,2000,1:172-178.
    [99] 景蔚岗.山西民间吹打乐申论[J].中国音乐学,2000,2:28-35.
    [100] 王宁.咽喉神:一种颇具特色的地方性戏神[J].民俗研究,2000,3:81-85.
    [101] 麻国钧.“行”的仪礼→“停”的戏剧[J].戏剧,2000,3:49-66.
    [102] 郝丽霞.晋城市五聚堂纪德碑考论[J].民俗曲艺:第125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133-152.
    [103] 王福才.山西中南部神庙碑刻中的戏曲民俗资料辑录[J].民俗曲艺:第127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23-56.
    [104] 吴秀玲.论晋东南古赛演戏的仪式性因素[J].民俗曲艺:第128期.台北:财团法人施 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0:275-300.
    [105]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104.
    [106] 段友文.“贱民”外史——晋东南“乐户”生存状况调查[J].民间文化,2000,1:23-26.
    [107] 康保成.竹竿子再探[J].文艺研究,2001,4:103-110.
    [108] 康保成.竹竿子补说[J].民俗曲艺:第133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1:9-42.
    [109] 项阳.乐户与鼓吹乐[J].文艺研究,2001,5:84-96.
    [110] 项阳.轮值轮训制——中国传统音乐主脉传承之所在[J].中国音乐学,2001,2:11-20.
    [111] 田承军.清代东北地区的碧霞元君庙[J].泰安师专学报,2002,1:18-21.
    [112] 李天生.西社村王姓乐户考[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6:39-45.
    [113] 杨孟衡.民间社赛“乐星图”解——上党古赛乐艺建构考析[J].文艺研究,2002,6:83-93.
    [114] 赵英霞.乡土信仰与异域文化之纠葛——从迎神赛社看近代山西民教冲突[J].清史研究,2002,2:68-75.
    [115] 王宁.中国崇神民俗多面观[J].山西师大学报,2002,2:81-84.
    [116] 曹飞.山西上党戏神类型概说[J].山西师大学报,2002,3:24-28.
    [117] 黄竹三.上党祭祀活动的“供盏献艺”[J].戏曲研究:第五十九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18-32.
    [118] 王星荣.山西高平市良户村玉墟观及歌舞楼考述[J].戏曲研究:第六十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96-106.
    [119] 曹飞.山西上党乐户行业神略考[J].戏曲研究:第六十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107-116.
    [120] 乔健.底边社会——一个对中国社会研究的新概念[J].西北民族研究,2002,1:27-33.
    [121] 项阳.乐户与宗教音乐的关系[J].音乐艺术,2002,2:72-82.
    [122] 廖奔.社火与队戏[J].中华戏曲:第二十六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1-11.
    [123] 王福才.高平炎帝陵及其行宫演奇楼考[J].中华戏曲:第二十六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98-110.
    [124] 杨孟衡.古赛赞词考[J].中华戏曲:第二十八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263-316.
    [125] 闫钟.雍正皇帝与乐户[J].山西大学学报,2003,1:82-86.
    [126] 刘文峰.试论戏曲多样性的成因[J].艺术百家,2003,1:4-9.
    [127] 王亮.晋东南明清迎神赛社祭仪及其音乐戏剧[J].黄钟,2003,3:46-49.
    [128] 张正明.明代及清初乐户研究[J].寒声主编.黄河文化论坛:第十三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212-226.
    [129] 寒声.北方“吟诵体”戏剧是宋杂剧遗响中国代言体戏剧的第一梯队[J].寒声主编.黄河文化论坛:第九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207-232.
    [130] 刘永华.闽西四保地区所见五种祭文本[J].华南研究资料中心通讯,2003,33:15.
    [131] 刘永华.亦礼亦俗——晚清至民国闽西四保生的初步分析[J].历史人类学学刊,2004,2(2):53-82.
    [132] 张艳琴.长子说书及其戏剧化倾向[J].民俗曲艺:第151期.台北:财团法人施合郑民俗文化基金会,2006:31-96.
    [133] 高丙中.一座博物馆—庙宇建筑的民族志——论成为政治艺术的双名制[J].社会学研究.2006,1.
    [134] 一点说明[J].中国傩戏学研究会通讯,2006,9.
    [135] 王学锋.当代语境中的戏曲改编——从近期上演的几部昆曲说起[J].戏剧文学,2007,2:26.
    [1] 李天生.弘扬传统文化,挖掘文化遗产——我市积极研究整理赛社文化[N].长治日报,1997-4-6,周末版.
    [2] 山西乐户[N].山西日报,2003-10-21.
    [3] 王春平.古剧遗响——上党队戏[N].太原日报,2005-8-8.
    [4] 张文举.即将失传的民间社火文化[N].山西晚报,2006-6-6(38).
    [5] 史俊长.民情风俗演绎精魂神韵——我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民间社火[N].上党晚报,2006-6-11(9).
    [6] 崔燕.国际目光聚焦长治“原生态文化”——本报专访市文化新闻出版管理局局长陈秀英[N].上党晚报,2006-7-9(3).
    [7] “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即将开幕[N].长治日报,2006-7-28(1).
    [8] 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市开幕[N].长治日报,2006-8-12(1).
    [9] 长治赛社表演受到专家高度评价[N].长治日报,2006-8-13(1).
    [10] 杨亚娟.保护失落的民间文化——访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曲六乙.上党晚报,2006-8-13(1).
    [11] 民间社火迷倒中外学者:纷纷评价潞城赛社是“华北民间第一社火”[N].上党晚报,2006-8-15(1).
    [12] “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结束[N].长治日报,2006-8-17(1).
    [13] 潞城贾村赛社风远俗长[N].太原晚报,2006-8-17(C38).
    [14] 贾村赛社震惊中外宾客[N].太原晚报,2006-8-17(C39).
    [15] 严霞.长治赛社与乐户——穿越时空的原味民俗[N].生活晨报,2006-8-18.
    [16] 赵雪峰.钟鼓琴瑟余音缭绕,上党八音传承古今——上党八音会、上党乐户概述[N].山西日报,2005-8-19.
    [17] 王馗.聚焦“华北民间第一社火”[N].中国文化报,2006-8-31.
    [18] 杨亚娟.追寻历史的足音[N].上党晚报,2006-9-10.
    [19] 李晓芳.赛社见证非物质文化遗产[N].山西日报,2006-9-12(C3).
    [20] 周华斌.祭礼与戏剧——上党赛社的文化启示[N].中国文化报,2006-9-14.
    [1] 林立仁.明代嘉隆间戏曲三论[D].台湾辅仁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3.
    [2] 闫钟.乐户:一个贱民群体的变迁[D].北京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3.
    [3] 戎龚婷.乐户流变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4.
    [4] 白秀芹.迎神赛社与民间演剧[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4.
    [5] 吴凡.秩序空间中的仪式性乐班——阳高庙会中的阴阳与鼓匠[D].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博士论文文库藏,2006.
    [1] 赛书[M].清咸丰十一年抄本.贾村杜同海提供.
    [2] 排神簿,诸神位列[M].清咸丰十一年抄本.贾村杜同海提供.
    [3] 排神簿[M].清光绪八年抄本.贾村杜同海提供.
    [4] 依景丰[M].清宣统二年抄本.贾村杜同海提供.
    [5] 尧王山大赛底[M].清抄本.贾村杜同海提供.
    [6] 迎神赛社[M].抄本年代不详.贾村杜同海提供.
    [1] [上党地区戏曲资料搜集][CD].1985.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提供.
    [2] [1996碧霞宫四月会录像][CD].贾村杜同海藏.
    [3] [1997碧霞宫仿古大赛录像][CD].贾村杜同海藏.
    [4] [1999碧霞宫四月会录像][cD].贾村杜同海藏.
    [5] [2001碧霞宫二月会录像][CD].山西师大戏研所提供.
    [6] [潞城市文物旅游发展中心民间赛社文化研究会、潞城市文物旅游发展中心贾村文物保护 站、长治学院赛社文化贾村研究基地挂牌仪式][CD].2004-5-21.贾村杜同海藏.
    [7] [贾村皇杠銮驾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特别节目《一年又一年》表演][CD].2005-1-14.贾村杜同海藏.
    [8] [长治广电总台综艺星空录制贾村年俗][CD].2005-2-1.贾村杜同海藏.
    [9] [贾村銮驾皇杠参加潞城市元宵节][CD].2005-2-22.贾村杜同海藏.
    [10] [贾村赛社研究会成立一周年研讨会][CD].2005-5-11.贾村杜同海藏.
    [11] [队戏《八仙庆寿》《斩华雄》参加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魅力长治》节目演出][CD].2005-7-22.贾村杜同海藏.
    [12] [中国傩戏学研究会赴贾村考查][CD].2005-11-16.贾村杜同海藏.
    [13] [2006年碧霞宫四月会花祭制作过程][CD].贾村杜同海藏.
    [14] [2006年碧霞宫四月会预演准备工作][CD].贾村杜同海藏.
    [15] [曲六乙看贾村排练:贾村8月会赛前准备及各部准备方案][CD].2006—7—25.贾村杜同海藏.
    [16] [曲六乙与翟店镇镇长张路平商谈][CD].2006—7—25.贾村杜同海藏.
    [1] 《潞城市崇道乡南贾村碧霞富农历四月初四古庙会简介》[Z].贾村杜同海提供.
    [2] 《九七年四月会大赛情况》[Z].贾村杜同海提供.
    [3] [贾村村委会向长治文化局请求举办四月四赛会的信][Z].1997-3-27.贾村杜同海提供.
    [4] [李天生给贾村村委会的信][Z].1997-4-3.贾村杜同海提供.
    [5] [市文化局给贾村村委会的信][Z].1997-5-4.贾村杜同海提供.
    [6] 《九七年四月会大赛安全措施》[Z].贾村杜同海提供.
    [7] [曹培林给杜同海的书画][Z].贾村杜同海提供.
    [8] 《集资修庙倡议书》[Z].2001-4-25.贾村杜同海提供.
    [9] [1997年仿古大赛收支][Z].贾村杜同海提供.
    [10] [2006年四月四预演支出][Z].贾村杜同海提供.
    [11] 《张枝群老先生简介》[Z].贾村张枝群祠内摆放.
    [12] 《赛社文化研究会会员宗旨》[Z].贾村碧霞宫内张贴.
    [13] 《“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前赛社活动观摩及大会筹备纪要》[Z].2006-5-3.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提供.
    [14] 《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研讨会会谈纪要》[Z].2006-5-15.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提供.
    [15] 《长治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举办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关事宜的通知》[Z].2006-4-7.中国傩戏学研究会提供.
    [16] [曹培林给宋枝群的信][Z].贾村宋红日提供.
    [17] [壶关沙窟村牛姓乐户四代谱系][Z].壶关牛琦云提供.
    [1] 山西区域社会史研讨会论文集[C].山西太原,2003.
    [2] 朱万曙编.戏曲·民俗·徽文化论集[C].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
    [3] 乡民艺术与近现代华北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山东济南,2006.
    [4] 山西长治赛社与乐户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C].山西长治,2006.
    [1] 贾村村情简介[OL].翟店镇人民政府网:http://www.lc.gov.cn/zaidian/zd/cqjj4.htm.
    [2] 叶涛.论碧霞元君信仰的起源[OL].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5831.
    [3] 李培林.村落进入和研究方法[OL].http://www.cass.net.cn/file/2004071515402.html.
    [4] 李强.韦伯、希尔斯与卡理斯玛式权威[OL].http://www.bdstar.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696.
    [5] 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申报书编写指南[OL].中国文化报文化传播网.http://www.ccdy.cn/pubnews/493845/20060614/493847.htm.
    [6] 乌丙安.民俗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OL].http://discovery.cctv.com/special/C17729/20070216/103563.shtml.
    [7] 田兆元.上海地区残庙信仰个案及其意义[OL].民间文化青年论坛.http://www.pkucn.com/chenyc/thread.php?tid=782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