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氏乐谱》解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氏乐谱》是明末海商魏之琰将明代的一些乐曲传到日本后,由其四世孙魏皓对外传授并编辑出版的诗词乐谱,在日本有“魏氏乐”或“明乐”之称。在对此乐谱的研究方面,继日本学者林谦三的开先河之作《明乐八调研究》(1943年)之后,国内学者们也开始重视这一回归的乐谱,并对其历史传承、音乐属性、译谱、宫调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从而又引发了诸多悬而未决的疑点。
     本论文则围绕这些悬疑之处步步推理并结合实证,在适当地运用一些未被关注的史料背景的基础上,依据对乐谱本体信息的详解而解开谜团。解决了《魏氏乐谱》的音乐属性定位、所附日本和笙谱字的“比”与“工”之疑、曲前所标注调名与乐曲实际运用宫调不相符合之疑等问题。另还重新考证、更新了一些关于乐谱本身的细节信息,诸如其实际的乐曲数量、歌词所运用的音韵、外曲中准确的曲目来源等等。
     全文由引言、三章主体、结语和译谱四个部分组成。引言为对《魏氏乐谱》的大致介绍,包括它的版本演变与和乐谱相关联的古文本简介。主体第一章总结了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与争论的焦点,并根据明代学校教育的历史背景和乐谱本身所具有的内容判断其为明代学校礼乐教育的产物,又因其曲调均依附于歌词,器乐伴奏具有“倚歌而和”的特点,故其音乐随时代、地域变迁的影响有限,应仍属中国音乐而非“和化”的中国音乐。主体第二章则以谱面信息的翻译、解读为重,论述了其歌词内容、音韵、工尺谱字、器乐谱字与演奏符号等问题,并得出其谱式为固定调唱名体系的工尺谱,且基本旋律主要由d、e、~#f、~#g、a、b、~#c七个音高构成的结论。主体第三章承接上一章的结论,因其所能用的音高有限,故其所能使用的调高必然有一定程度的限制,结合每首乐曲的音阶分析和乐器瑟的谱式标记与工尺谱字音高的比对,最终证实所谓“明乐八调”非为宫调概念,实为瑟调调弦法。结语部分对解析的结果作了总结,并提出六卷本《魏氏乐谱》所具有的硬伤,以期盼能有新的史料为此谱的研究打开新的局面。最后,正文之后附有二百余首笔者译谱,囊括本曲部分歌词与现今通行版本之间的差异,以及外曲部分所引用的乐谱与原谱中的差异。
"Wei's Notation" is a kind of poetry score imparted,edited and published by Wei Hao,a posterity of businessman Wei Zhiyan who lived in telophase of Ming Dynasty and spread some works to Japan where it is nicknamed "Wei's Music" or mingyue(Music of Ming Dynasty).In terms of it's research,following japanese scholar Hayashi Kenzo's Research of Ming's Eight Tunes(1943), attention of chinese scholars is also paid to this area engendering various doubtful points. Through reasoning and demonstration and on basis of materials rarely touched,this essay buttons down such problems as:attribute of music in "Wei's Notation",issues of "比" and "工"(The notes of sho),pitch name was not accordance with the one that really used etc.In addition,textual research,updating of some details such as its actual amount,phonoiogics,precise sourse of other works are also made in this essay.
     This essay includes four parts:introduction,three chapters in main part,epilogue and translated notation.Introduction is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Wei's Notation".The first chapter in main part sums up the major research findings and debating focus and this notation is decided to be a result of Ming's ritual and rite music according to its background and content,besides,its accompanying part has the nature of "response" for its adhering-to-lyric melody;the second chapter emphasizes the interpretation of score,making a discussions about lyric,phonoiogics,gongchi notation and performing signs,through which I concluded that its melody consists mainly by d,e,~#f,~#g,a,b,~#c; and basing itself on the results of the last chapter,the third chapter confirms that the so-called "Ming's Eight Tunes" is not the gongdiao(pitches and modes) but the sediao(tuning of se).The epilogue points out the weak points of six-volume set of "Wei's Score" in the hope that new historical materials will reshape this research.Finally,this text is accompanied by more than two hundred interpreted scores made by writer including some texts;differences between versions circulated today,between original notation and cited parts in other works.
引文
[1]包括笔者所拥有的几种版本的《魏氏乐谱》取样。
    [2]林谦三、朴春丽等人均认为是240首,惟笔者判定六卷本的《魏氏乐谱》共239曲,此点将在第二章第一节详述。
    [3]写本、笔者不详,林谦三推测写于明治初期。其简介见林谦三著,张虔译《明乐八调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1957年6月第1版上海第1次印刷,第6页。国内暂无此本资料。
    [4]其简介见林谦三著,张虔译《明乐八调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1957年6月第1版上海第1次印刷,第6页。国内暂无此本资料。
    [1]魏氏乐所涉及资料参考林谦三著、王耀华译《明乐新考》,载于《音乐艺术》2006年第3期,第33-34页。
    [2]见钱仁康《〈魏氏乐谱〉考析》,载于《音乐艺术》1989年第4期,第39页。
    [1]《魏氏乐谱》谱前谱后所附文字中又说是名双侯,字之琰的,此处依《唐通事家系论考》,(日)宫田安,长崎文献社,昭和54年版(1979)。
    [2]见朴春丽《江户时代の明乐と“魏氏乐谱”》,收录于《乐は乐なり--中国音乐论集》.株式会社好文出版,2005年3月9日初版第1刷发行,第140页。
    [3]水上兰在《南海贸易世界》一文中,推论魏之琰最为可能的交易地址应在会安地区。此处位于流入南海的中部最大河流Tubon河[笔者按:湄公河]的三角洲前沿,作为贸易地的地理环境优越,且有日本人街和中国人街,还有泰国、马来西亚、缅甸以及西欧诸国的商人们在这里经商。见于《丝路》中日双语月刊,2006年第3.4月合刊,第42-43页。
    [4]朴春丽的文中说《译司统谱》和《由叙书》中都有魏之琰助朱舜水在安南借兵一说,但朱舜水的相关资料中却没有任何蛛丝马迹。但笔者根据朱舜水与其通信推断二人为亲家关系,借兵一说或许属实。其与朱舜水、隐元通信详见附录一。
    [5]长崎将妈祖奉祀在寺庙中,原因是日本历史上认为天主教是“邪教”,严禁邪教传入日本,而舶商中又有个别的天主教徒,中国舶商担心把妈祖庙单独创建会引起误会,为此采取与佛教同寺奉祀的措施。见肖一平《海神天后的东渡日本》,载于《妈祖研究资料汇编》,肖一平、林云森、杨德金合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45页。
    [6]园田一龟著,罗伯健译《安南国太子致明人魏九使书考》中说魏之瑷即魏毓祯本名,“毓祯”是字。见于《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1944年总第7期,第50页。
    [1]墓葬详细地址来自“长崎县网页”,http://www.pref.nagasaki.jp/bunkadb/bunkazai_details.php?id=352。
    [2]载于《音乐艺术》1989年第4期。
    [3]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第185-190页。
    [4]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
    [5]收录于蔡毅编译《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4月第1版北京第1次印刷,第152-156页。
    [6]载于《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1期。
    [7]载于《中国音乐》1988年第4期。
    [8]陈智超、韦祖辉、何龄修编,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5年3月印刷。第281-285页。
    [9]载于《海交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0]载于《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8期。
    11 收录在《乐は乐なり--中国音乐论集》,株式会社好文出版,2005年3月9日初版第1刷发行,第138-181页。
    12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585页。
    [1]收录于《第五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赵维平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80-966页。
    [2]收录于张前著《中日音乐交流史》明清篇第1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10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1-210页。
    [3]唐通事:在江户时代(1603-1868)主要从事对外贸易的翻译和事务工作,资格要求严格,魏之琰定居长崎后也被授予此资格。除福州帮外,还有漳泉帮和三江帮。可详参刘小珊原文。
    [4]载于《妈祖研究资料汇编》,肖一平、林云森、杨德金合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8月第1版,第148页。
    [5]原文将宽文9年注为1657年,经笔者查证,应为1669。
    [6]载于《丝路》中日双语月刊,2006年第3.4月合刊,第42-43页。
    [1](日)宫田安著,长崎文献社,昭和54年(1979)出版。
    [2]原件由钜鹿敏子所藏。
    [1]林太卿,字楚玉,福建福清人,《唐通事家系论考》第388页记载其于1633年获得捐修崇福寺的许可。因林与魏同为福清人,都有成为大海商的本钱,在日本也同为福州帮,且魏之琰在福建的发妻为林氏,故笔者推测林与魏或许有姻亲关系。
    [2]与正妻林申宗(其名见于园田一龟《安南国太子致明人魏九使书考》第56页)所生长子魏永昌留在福建。
    [3]《唐通事家系论考》、朴春丽的文章中都认为是魏之琰向安南太子借军费,并认为是其另一项抗清的举动。但在园田一龟著,罗伯健译《安南国太子致明人魏九使书考》中附有原书信.确为安南太子向魏氏借军费五千两,至于借没借则不可考。园田一龟此文收录于《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1944年总第7期,原信见第51页。
    [4]据载此桥可能在1721年洪水中崩落或受损,1803年取原材料重建;1911年改为钢筋桥。
    [1]此传刊于《魏氏乐器图》中,全文见附录二。
    [2]收录于王耀华等著《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第1次印刷,第585-586页。
    [3]见http://tois.nichibun.ac.jp/hsis/heian-jinbutsushi/Heian/index.html,此网络资源贵在均为原件照片,非录入版。
    [4]元·余载撰,中华书局据墨海金壶本影印,1985年北京版。图引自第13页。
    [1]坐忘斋出版,中华书局香港印刷,1958年10月初版。
    [2]见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第806-811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3]载于《黄钟》1987年第4期。
    [4]收录于张前著《中日音乐交流史》明清篇第1章,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10月北京第1版第1次印刷,第191-210页。
    [5]详见《乐府歌诗古乐谱百首》和《唐宋词古乐谱百首》中,刘崇德译谱,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其中共计翻译《魏氏乐谱》50首。
    [6]《中国古代歌曲七十首》,王迪、张淑珍、修良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1]宫:调高;调:调式。详见陈应时《一种体系两个系统--论中国传统理论中的“宫调”》,载于《中国音乐学》2002年第4期,第109-116页。
    [2]笔者认为外曲只有59首。另外曲的具体来源见本文第二章。
    [3]包括六卷本《魏氏乐谱》之外补遗的四曲。
    [4]前文已述,双角调实属夹钟均闰角,调高属于无射均“G”,此处仅代表林谦三的观点。
    [5]可参见第三章第一节28调表。
    [1]孙玄龄、刘东升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3月北京第1版。
    [1]原文载于《黄钟》1987年第4期.
    [2]王迪、张淑珍、修良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5月第1版,1985年5月北京第1次印刷。
    [1]见《〈魏氏乐谱〉考析》,载于《音乐艺术》1989年第4期。
    [2]文章收录在《中国民族音乐大系·古代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第123页。
    [3]器乐谱字的内容见第二章。
    [1]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第806-811页,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2]钱仁康《两种不同风格的〈小重山〉词谱》,载于《中国音乐》1988年第4期。
    [3]原文载于《黄钟》1987年第4期。
    [1]见《〈魏氏乐谱〉研究》,载于《中国音乐学》2001年第1期。
    [2]收录于《第五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赵维平主编,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80-966页。
    [3]笔者按:之琰出生前明朝已迁都北京。
    [1]详见第二章第一节中的歌词假名标注。
    [2]转引自尹小珂硕士论文《传统吟诵调的艺术价值与当前生存状况--有关部分现存吟诵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硕士论文,第6页。
    [3]海西宫奇即宫崎筠圃,见明和5年版《魏氏乐谱》。
    [1]见尹选波著《中国明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11页。
    [2]同上。
    [3]《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87页。
    [4]从元代起,就规定五十家为一社,每社设学校一所,称社学.后明清两代都沿袭了这种制度.不过都有所改易。可参见郭丽明硕士论文《教民化俗--明代社学教育》。
    [1]《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12月版,第89页。
    [2]见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168-169页。
    [3]明代中央级国子监共有南京国子监、中都国子监、北京国子监三处:祭酒即国子监主管官。参见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11页。
    [4]同上,第42-43页。
    [5]见向振湘《阳明心学与明代书院》,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第67页。
    [6]见郭丽明硕士论文《教民化俗--明代社学教育》,(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系,2004年,第91-92页。
    [7]转引自郭丽明硕士论文《教民化俗--明代社学教育》,第83-84页。
    [1]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注《律吕精义》,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053页。
    [2]载于《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3]见郭丽明硕士论文《教民化俗--明代社学教育》,(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系.2004年,第80页。
    [4]魏氏乐中共用11件乐器,详见第二章第三节。
    [5]因外曲部分均有明确的出处,其中一些原出处对所用乐器还有具体文字说明,如下文提到的《羵官礼乐疏》中,就主要用到了笛、箫两种乐器。
    [6]外曲多为仪礼中用乐,其内容及具体来源详见第二章。
    [1]详解见第二章第一节。
    [2]见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1月版,第25页。
    [3]见朱载堉《灵星小舞谱》,《乐律全书》卷四十一,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214册,第479-480页,。
    [1]福清县志,清乾隆饶安鼎、邵应龙修,福建省福清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1987年,第133-139页。
    [2]下图中横向书写的乐谱为《福清县志》中的“大成乐”.纵向书写的方格谱为凌云阁六卷本《魏氏乐谱》中卷五的祭孔释典乐,即“大成殿雅乐奏曲”。
    [1]每首乐曲的详细歌词见附录四。
    [2][宋]郭茂倩编撰,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3][清]彭定求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第1版。
    [4]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撰,中华书局,1999年12月第1版。
    [5]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中华书局,1999年1月新1版。
    [6]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中华书局,2004年1月第1版。
    [1]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注《律吕精义》,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919-922页。
    [1]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注《律吕精义》,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919-922页。
    [1]《律吕精义》外篇卷二,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883页-884页。
    [2]《律吕精义》外篇卷八,朱载堉撰,冯文慈点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7月第1版,第1092页。
    [1]同上,第1088-1093页。
    [2]《乡饮诗乐谱》卷五,见《乐律全书》,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214册,第320页.
    [1]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297册,第347页。
    [2]中华书局,1959年2月第1版,1980年11月第2次印刷,中册,第528页。
    [3]同上.第524页。
    [4]此处关于明代历学大致发展脉络的文字均参考《明史》中的“历志”和沈德符的《万历野获编》。
    [5]同注,第298册,第12页.
    [1]神道碑全文见田中华《〈神道碑〉与朱载墒生平考述》,载于《中国科技史料》2004年第4期。
    [2]四库全书所录入的《乐律全书》中删掉了此类文字、图案。
    [3]录于《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651册,第309页。
    [4]后文有述,《魏氏乐品弹秘调》与六卷本的《魏氏乐谱》关系紧密,应为同时代产物。而《魏氏乐器图》则对应的是明和5年版的《魏氏乐谱》,时间上更早,也更接近原始状态。
    [5]详见第三章第二节末或附录四译谱。
    [1]《全宋词》唐圭璋编纂,王仲闻参订,孔凡礼补辑,中华书局,1999年1月新1版,第1537页。
    [2]见《文渊阁四库全书》中《草堂诗余》卷四,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1986年版,第1498册,第596页。
    [3]其表中罗列有假名所对应的国际音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第206-210页。
    [4]尤以其表格中1642年的《韵略汇通》一列为主要参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2月第1版,第211-218页。
    [1]由于谱中的假名是竖写的,所以不会将这个“。”号与半浊音的符号相混,因此在上列横写的《江陵乐》歌词表格中.笔者未将此符号标明。
    [2]载于《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2006年第2辑,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语教学信息中心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第93页。
    [3]平声则包含1、2声(-,),仄声则包含3、4声(?)。
    [4]陆元兵《明代福建诗人诗歌用韵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4月,第59页。
    [1]坐忘斋出版,中华书局香港印刷,1958年10月初版。
    [1]器乐谱部分可详参后文。
    [2]钱稻孙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2月北京第1版,1999年8乐北京第3次印刷,第62-65页。
    [1]图引自三木稔著,王燕樵、龚林译《日本乐器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第66页。
    [2]《魏氏乐品弹秘调》中此瑟调的调高归属有误,其认为3、8弦为c,实为~#c,详见后文。
    唐:《全唐诗》,清彭定求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五代:《全唐五代词》,曾昭岷、曹济平、王兆鹏、刘尊明编撰,中华书局,1999年。
    宋:《全宋词》,唐圭璋编,中华书局,1999年。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聂世美、仓阳卿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宋·朱熹《仪礼经传通解》,《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元·余载:《韶舞九成乐补》,中华书局据墨海金本影印,1985年。
    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明·朱载埔:冯文慈点注《律吕精义》,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明·朱载堉:《乐律全书》,《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明·朱载堉:《乐律全书》,明万历年间郑世子藩刻本。
    明·李之藻:《羵宫礼乐疏》,《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1980年重印。
    明·朱舜水:《朱舜水集》,朱谦之整理,中华书局,1981年。
    明:《全明词》,饶宗颐初纂,张璋总纂,中华书局,2004年。
    明:《明史》,《四库全书》文渊阁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清·饶安鼎、邵应龙:《福清县志》,福建省福清县志编纂委员会整理,1987年。
    日·林谦三:《东亚乐器考》(钱稻孙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
    日·林谦三:《明乐八调研究》(张虔译),上海音乐出版社,1957年。
    饶宗颐、赵尊岳、姚志伊:《词乐丛刊》第一集,坐忘斋出版,中华书局香港印刷,1958年。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册),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任半塘:《唐声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王迪、张淑珍、修良:《中国古代歌曲七十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
    肖一平、林云森、杨德金:《妈祖研究资料汇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
    钱仁康:《中国民族音乐大系·古代音乐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
    孙玄龄、刘东升:《中国古代歌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
    尹选波:《中国明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94年。
    陈智超、韦祖辉、何龄修:《旅日高僧隐元中土往来书信集》,中华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5年。
    丁峰:《琉汉对音与明代官话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张前:《中日音乐交流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日)神田喜一郎:《日本填词史话》(程郁缀、高野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日)三木稔:《日本乐器法》(王燕樵、龚林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
    刘崇德:《乐府歌诗古乐谱百首》、《唐宋词古乐谱百首》,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振涛:《笙管音位的乐律学研究》,山东文艺出版社,2002年。
    蔡毅:《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
    赵维平:《第五届中日音乐比较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王耀华:《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汉语教学信息中心:《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园田一龟:《安南国太子致明人魏九使书考》(罗伯健译),《中国留日同学会季刊》,1944(7)。
    张珍怀:《漫话东瀛倚声学》,《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3)。
    黄翔鹏:《唐燕乐四宫问题的实践意义--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学习札记》,《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2)。
    施议对:《东瀛词坛传佳话--关于中国填词对日本填词的影响》,《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1)
    彭黎明:《日本的词学研究》,《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
    陈应时:《中国的古谱及其分类法》,《交响》,1985(4)。
    王耀华:《日本琉球“工工四”谱考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
    冯文慈:《朱载堉年谱》,《中国音乐》,1986(2)。
    戴念祖:《明代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朱载堉》,《自然辩证法通讯》,1986(6)。
    吉联抗:《〈朱载堉年谱〉中的一些小问题》,《人民音乐》,1986(12)。
    耿相新:《试论明代书院盛衰的原因》,《河南图书馆学刊》,1987(1)。
    冯文慈:《关于〈朱载堉年谱〉的补充说明--兼答吉联抗同志》,《人民音乐》,1987(3)。
    黄翔鹏:《明末--清乐歌曲八首》,《黄钟》,1987(4)。
    钱仁康:《两种不同风格的〈小重山〉词谱》,《中国音乐》,1988(4)。
    钱仁康:《〈魏氏乐谱〉考析》,《音乐艺术》,1989(4)。
    杨桂香:《明清乐--传承至日本长崎的中国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3(1)。
    李石根:《俗字谱与工尺谱》,《音乐研究》,1993(3)。
    田可文:《弄本〈民歌史料集〉,如何?》,《黄钟》,1994(4)。
    朱舟:《杜甫与音乐》,《杜甫研究学刊》,1995(2)。
    左继承:《中国十七簧笙与日本笙的比较--探中国音乐的和声演变》,《音乐研究》,1996(1)张
    振涛:《十七管“满簧全字”笙》,《中国音乐学》,1996(2)。
    张前:《〈魏氏乐谱〉与明代的中日音乐交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1)。
    高国藩:《论乐府民歌〈桃叶歌〉--兼谈宋词咏金陵桃叶渡》,《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
    黄翔鹏:《中国古代音乐歌舞伎乐时期的有关新材料、新问题》,《文艺研究》,1999(4)。
    华锋:《论古典诗词的吟咏》,《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李连生:《〈白石道人歌曲〉旁谱研究及词乐遗音初探》,河北大学硕士论文,2000。
    王德埙:《中国乐曲考古学大事记》,《海音乐学院学报》,2000(1)。
    徐元勇:《界说“明清俗曲”》,《交响》2000(3)。
    徐元勇:《〈魏氏乐谱〉研究》,《中国音乐学》,2001(1)。
    徐元勇:《中日古代乐谱比较述略》,《音乐探索》,2001(3)。
    徐元勇:《中、日〈九连环〉歌曲的流传与变异》,《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1(1)。
    王维:《海外华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造--以日本长崎为例》,《海交史研究》,2001(2)。
    郑锦扬:《日本“清乐”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2。
    徐元勇:《流存于日本的我国古代俗曲乐谱》,《黄钟》,2002(2)。
    徐元勇:《明清俗曲与日本“明清乐”的比较研究》,《音乐艺术》2002(2)。
    陈应时:《一种体系 两个系统--论中国传统理论中的“宫调”》,《中国音乐学》,2002(4)。
    林观潮:《黄檗东渡禅僧即非如一的爱国情怀》,《法音》,2002(6)。
    林观潮:《隐元禅师和南明抗清人士的关系》,《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习毅:《〈魏氏乐谱〉考析》,《文艺研究》2003(2)。
    王超慧:《中日音乐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黑龙江民族丛刊》2003(2)。
    郑锦扬:《日本“清乐”兴衰初析》(上),《乐府新声》,2003(2)。
    郑锦扬:《日本“清乐”兴衰初析》(下),《乐府新声》,2003(3)。
    郑锦扬:《日本“清乐”兴衰初析》,《音乐探索》,2003(4)。
    崔炼农:《关于〈江南弄〉和声的位置--黄翔鹏“曲调考证”文献补正一例》,《中国音乐学》,2003(3)。
    陈应时:《燕乐二十八调再论》,《音乐艺术》,2004(1)。
    赵维平:《中日音乐研究的新起点》,《音乐艺术》,2004(1)。
    马春莲:《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历时性观察》,《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
    吴伟明:《17世纪的在日华人与南洋贸易》,《海交史研究》,2004(1)。
    钟坤杰:《顺应性情鼓舞兴趣--王阳明的蒙学教育观》,《云南教育》,2004(1)。
    李颖:《明清唱乐记录的初步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刘雪颖:《明代唱乐的初步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张前:《中日音乐比较研究的学术成就--第五届中日音乐比较研究国际学术会议的主旨发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2)。
    郭丽明:《教民化俗--明代社学教育》,(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系硕士论文,2004。
    任文利:《乐教与养蒙之道--王阳明论音乐教育及其在蒙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4)
    田中华:《〈神道碑〉与朱载墒生平考述》,《中国科技史料》,2004(4)。
    刘小珊:《活跃在中日交通史上的使者--明清时代的唐通事研究》,《江西社会科学》,2004(8)。
    张震英:《曲径通幽的绝学境界--读刘崇德先生〈燕乐新说〉》,《艺术探索》,2004(S2)。
    陈应时:《日本平均律理论的由来》,《音乐研究》,2005(2)。
    刘立夫、黄凌:《试论王阳明心学教育思想》,《现代大学教育》,2005(6)。
    许贻惠:《明代乡饮酒礼的社会史考察》,《明史研究》第9辑,2005。
    林谦三:《明乐新考》(王耀华译),《音乐艺术》2006(3)。
    水上兰:《南海贸易世界》,《丝路中日双语月刊》,2006(3.4)。
    陆元兵:《明代福建诗人诗歌用韵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吴志武:《朱载堉的〈乡饮诗乐谱〉研究--为纪念朱载堉诞辰470周年而作》,《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7(1)。
    尹小珂:《传统吟诵调的艺术价值与当前生存状况--有关部分现存吟诵音乐的调查与研究》,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论文,2007。
    王军明、任淑红:《“歌诗”、“声诗”辨--与赵敏俐等先生榷谈》,《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
    谭清宣、王丽琼、霍敏:《试论明代地方学校的类型及功能》,《重庆社会科学》,2007(11)。
    符庆国:《被尘封的音乐大师、科学巨匠朱载堉》,《文史天地》,2007(4)。
    南炳文:《明末流亡日本二遗民朱舜水、戴笠生平考二则》,《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魏双幸:《魏氏乐器》(甲本),可能为1759年出版。
    不详:《平安人物志》,京都害林、博昌堂、芸香堂出版,明和五年版(1768)。
    魏皓:《魏氏乐谱》,芸香堂,明和五年版(1768)。
    筒井郁景周:《魏氏乐器图》,松涛亭发行,安永九年版(1780)。
    原雄(抄写):《魏氏乐谱》,清标亭,文化九年版(1812)。
    不详:《魏氏乐谱六卷》,凌云阁,明治十年版(1887)。
    不详:《魏氏乐品弹秘调》,不详,不详,疑与《魏氏乐谱六卷》同时代。
    林谦三:《明乐新考》(日文,寺内直子赠送)。
    宫田安:《唐通事家系论考》,长崎文献社,昭和54年版(1979)。
    寺内直子:《御座乐--御座乐复原研究会调查研究报告书》,冲绳县商工劳动部观光文化局,平成9年(1998)
    #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