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证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将合适的证券产品销售给合适的投资者,这是对证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最直接的概括。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资本市场创新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基本制度。
     纵观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适当性规则体系可知,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已经为成熟资本市场或较为发达的资本市场所普遍接受。这些国家和地区在投资者适当性的涵义和适用范围、适当性义务的主体、适当性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基本定性等方面已经形成了制度共识。当然,相关国家和地区在适当性制度的效力层次、法律规范的定性及违反适当性义务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差异。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由“规范发展”向“创新发展”的过渡阶段,近几年已经在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领域制定了专门的适当性规则体系,但该规则体系总体呈现“散、乱、软”的特征。适当性制度本身也存在适用范围不清、基本定位错误、理论基础薄弱、内容不完善等问题,不能适应我国证券市场改革创新发展的需要。
     重新认识和构建我国的适当性制度,一是明晰适当性制度的适用范围:它适用于投资者对证券公司产生了专业信赖且合同双方当事人地位存在实质的不对等性的领域。二是确立信赖保护理论作为我国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三是明确投资者适当性的定性:它是证券公司的一项义务,而不是权利;也是一项投资者利益保护制度,是对投资者进行分类保护,而不是合格投资者制度;还是一项证券监督管理制度,而不是对投资者的管理制度。从根本上说,投资者适当性是在证券销售、推荐领域平衡投资者和证券公司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笔者建议,提高适当性规则的立法层次,在此次《证券法》修订中以投资者权利保护为基本价值追求,建立统一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具体而言,应以统一账户体系为契机,从建立投资者分类制度、证券产品分级制度入手,明确证券公司的了解客户义务、了解产品或服务义务、信息披露义务与风险提示义务、适当推荐义务等适当性义务,同时明确投资者在证券交易中的权利,建立对证券公司履行适当性义务的监管制度。
Distributing appropriate financial products to the right investors is themost direct generalization of the investor suitability system, which is a basiclegal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world’s capital markets innovation anddevelopment.
     Making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suitability rules in the USA, EU, Japan,Singapore, Hong Kong,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we can findthat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has been generally accepted by developed capitalmarkets or some developing capital markets. These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vemade a systematical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and scope of suitability, thesubject of suitability obligation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e suitability system aswell as the nature of suitability. Also,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legislation levels of suitability rules, the nature of legal norms andresponsibilities of violation of suitability. The capital market of our country isexperiencing the transition from "regulation and development" to "innovationan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made some suitability rules in thefields of ChiNext, margin trading business, stock index futures and others, butour rule system shows the features of “decentralization, disorder, softness".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in our suitability system, for example, the scopeof application is not clear, the basic positioning is not right, the theoreticalfoundation is weak, and the contents are not perfect, which cannot meet theneeds of reform,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s to the acquaintance and construction of suitability system in China,firstly, we should clarify that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is applicable to the fields ofinvestors’ professional reliance on the securities companies and essentiallyinequality of legal status of both parties. Secondly, regard the theory of relianceprotection a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our investor suitability system. Thirdly, make clear the nature of suitability.Suitability is an obligation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but not a right. It is aninvestor protection system, protecting investors by investors classification, but not a qualified investors system. It is a kind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system, butnot an investors management system. In essence, investor suitability is aninvestor protection system to balance th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betweeninvestors and securities companies in the fields of distribution of securities. Theauthor suggests that, we should improve the legislative level of suitability rulesfirstly. In the process of the revision of the "Securities Law", which regardsprotection of investor’ rights as the basic value pursuit, we may establish anunified suitability rules system. Specifically, 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theestablishment of an unified account system, we may start from theestablishment of investors 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financial productsclassification system, and then clarify suitability obligations of securitiescompanies, such as know-your-customer rules, know-your-product or servicerules, obligations of information and risk disclosure, obligations of bestexecution,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we may clarify the rights of investors insecurities transactions, and establish a regulatory system to supervise securitiescompanies to carry out the obligations of suitability.
引文
黄红元、徐明,证券法苑(第七卷),2012年12月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卷首语,第1页。
    8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引》时的答记者问,参见:http://www.sac.net.cn/ljxh/xhgzdt/201212/t20121230_61164.html,2013年1月10日访问。
    9张付标、李玫,论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性质,法学,2013年第10期。
    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13相关内容详见本文第3.1部分。
    14譬如,Daniel M. Miler and Eugene F. Maloney, Brokers are fiduciaries—now what, Journal of SecuritiesOperations&Custody Volume3Number2,2010. Frederick Mark Gedicks, Suitability Claims and Purchase ofUnrecommended Securities: An Agency Theory of Broker-Dealer Liability,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2005.Hilary Huebsch Cohen,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Defining Stockbroker’s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The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2001.
    15譬如,FSA, Retail Distribution Review,2008. FSA, Treating Customers Fairly-towards Fair Outcomes forConsumers,2006. FSA, Guidelin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 Requirements underthe FSA Rules Implementing MiFID in the UK,2006.
    16武俊桥,证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初探,证券法苑(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31-159页。
    17See: Norman S. Poser, Liability of Broker-Dealer for Unsuitable Recommendations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1.1.1.
    21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号。
    22See: Louis Loss﹠Joel Seligman, Securities Regulation(3d ed.),1989.
    23See: Norman S. Poser, Liability of Broker-Dealer for Unsuitable Recommendations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1.1.1.
    26参见:张付标、刘鹏,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定位及其比较法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4年第5期。
    30刘俊海,现代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9页。
    31陈甦、陈洁,证券市场诚信机制的运行逻辑与制度构建,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1-19页。
    32董成惠,从信息不对称看消费者知情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49陈甦、陈洁,证券市场诚信机制的运行逻辑与制度构建,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1-19页。
    50尚福林(时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加快资本市场发展全面提升发展质量,上海证券报,2006年4月24日,A07版。
    51在较规范与深度的市场中,证券市场涨跌的周期与经济周期具有趋同性,证券市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政府一般不会轻易主动干预股价的波动。
    52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月版,修订本序言第4页。
    53陈乃进、屠光绍、桂敏杰,中国证券大全(1998),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8页(“投资者调查”一章)。
    54参见:赵晟植,韩国法中的“金融投资商品”定义小考,金融法苑(2010年第1期),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43-156页。
    55肖钢,证券法的法理与逻辑——肖钢主席在第四届“上证法治论坛”上的演讲,详见: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311/t20131128_238946.htm,2013年12月1日访问。
    5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使用“投资人”的概念。该规定第2条将投资人定义为“在证券市场上从事证券认购和交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57黄明、钱志飞、张冬峰,关于证券市场投资者与金融消费者概念的分析,中国证监会内部研究资料,2013年6月18日。
    58赵晟植,韩国法中的“金融投资商品”定义小考,金融法苑(2010年第1期),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43-156页。
    59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7页。
    60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7页。
    61王志强,论机构投资者的法律及经济特征,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2月。
    62廖凡,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范围:一个比较法的视角,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第4期。
    63参见:王宇,美欧英金融监管改革方案比较,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9月10日,网络地址: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045/153582/10031505.html,2014年2月25日访问。
    64Consumer: A person who buys goods or services for personal, family, or household use, with no intention ofresale; a natural person who uses products for personal rather than business purposes.)。 See:Bryan A. Garner,Black’s Law Dictionary, Eighth Edition, Thomson﹠West, P335.
    73刘俊海,现代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9页。
    Louis Loss&Joel Seligman,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Aspen Publishers5th ed.2004,§9-C-3.
    81Levis D. Lowenfels&Alan R. Bromberg, Suitability in Securities Transactions,54Business Law,1557(1999).
    82Norman S. Poser,Broker-Dealer’s Law and Regulaiton§3.03(2001).
    83Norman S. Poser,Broker-Dealer’s Law and Regulaiton§3.03(2001).
    84何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26日,A04版。
    85郭锋,大金融视野下的证券监管理念和证券法修改路径,中国证券报,2012年6月11日,网络地址:http://finance.ifeng.com/stock/fxdp/20120611/6587923.shtml。
    86赵晓辉、陶俊洁,海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15/content_12818019.htm,2012年10月5日访问。
    87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88参见:刘学华,我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构建浅析,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9期。
    91郭富青,论资本市场合格投资者:资格塑造与行为规制,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347-348页。
    95王华庆,金融创新:理性的思考,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第38页。
    96蔡宗琦、钱杰,金融创新需要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12年12月7日,网络地址:http://www.cs.com.cn/tzzbh/tbxy/201212/t20121207_3767661.html。
    97何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26日,A04版。
    105曾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解读、比较与评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14曾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解读、比较与评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23参见:张付标、李玫,论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性质,法学,2013年第10期。
    124甘培忠,证券公司在投资者保护中的行为规范,参加2012年3月1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报告会议上的讲话。
    125譬如,有观点认为投资者适当性就是合格投资者制度(参见:刘学华,我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构建浅析,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9月刊)。
    126武俊桥,证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初探,证券法苑,第三卷,第131-159页。
    127曾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解读、比较与评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136郭树清,积极地、审慎地探索和创造,2012年5月7日证券公司创新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详见: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207/t20120719_212941.htm。
    137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138武俊桥,证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初探,证券法苑(第3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131-159页。
    139Norman S. Poser, Liability of Broker-Dealer for Unsuitable Recommendations 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1.1.1.
    148http://rules.nyse.com/NYSETools/PlatformViewer.asp?searched=1&selectednode=chp%5F1%5F5%5F7%5F6&CiRestriction=know+your+customer+rule&manual=%2Fnyse%2Frules%2Fnyse%2Drules%2F,2014年2月25日访问。
    149See Andrew M. Pardieck, 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Suitability 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2007, p305-307.
    150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151中国证券业协会,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经验教训,中国证券报,2012年4月17日,网络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20417/000504.htm,2012年9月5日访问。
    169Andrew M. Pardieck, 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2007, p301-347.
    170Andrew M. Pardieck, 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2007, p312-313.
    171Barbara Black, How to Improve Retail Investor Protection After 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Consumer Protection Act, http://ssrn.com/abstract=1579719, last visit on August5,2013.
    177Duke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Conference on Securities Regulation, at97-99(R. Mundheim ed.1964).
    178王华庆,金融创新:理性的思考,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10月版,第38页。
    179Customer's Financial Ability. Rule2111prohibits a member or associated person from recommending atransaction or investment strategy involving a security or securities or the continuing purchase of a security orsecurities or use of an investment strategy involving a security or securities unless the member or associatedperson has a reasonable basis to believe that the customer has the financial ability to meet such a commitment.The phrase "investment strategy involving a security or securities" used in this Rule is to be interpreted broadlyand would include, among other things, an explicit recommendation to hold a security or securities.
    180该项义务适用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最早通过法院判例确认,1994年由SEC正式出规则确认。See:Barbara Black, How to Improve Retail Investor Protection After 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 andConsumer Protection Act, 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 http://ssrn.com/abstract=1579719.
    181唐波、王伟,证券交易合适性原则探讨,公司法律评论,2010年11月期。
    182Frederick Mark Gedicks, Suitability Claims and Purchase of Unrecommended Securities: An Agency Theoryof Broker-Dealer Liability,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2005,[Ariz. St. L.J.37:0574]。
    183Andrew M. Pardieck, 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2007, p301-347.
    184何基报,交易监管制度和技术国际比较及创新,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所研究报告(深圳综研字第0097号)。
    185Implicit in all member and associated person relationships with customers and others is the fundamentalresponsibility for fair dealing. Sales efforts must therefore be undertaken only on a basis that can be judged asbeing within the ethical standards of FINRA's rules,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requirement to deal fairlywith the public. The suitability rule is fundamental to fair dealing and is intended to promote ethical salespractices and high standards of professional conduct.
    186证券经纪自营商通过对掌握的投资者信息和产品信息进行分析,认为投资者所要购买的证券明显与其自身状况不想契合,譬如一位70岁的老人(没有专业投资经验)购买一种20年后才能实现投资收益、收回投资成本的证券。
    187Andrew M. Pardieck, 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2007, p301-347.
    188例如1990年,个人投资者San Jose. California要求认定券商Paine Webber Group,Inc.以及E.F. Hutton&Co.违反了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诉求得到了联邦法院支持,并且判决券商赔偿投资者1850万美元的损失额。案例详见:San Jose, Calif., Gets$18.5Million Award in Bond-Losses Suit, Wall St J C13(June22,1990)。转引自: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2月号。
    189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190Andrew M. Pardieck, 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 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2007, p301-347.
    191联合早报网2013年9月17日社论,华尔街危机教训惨烈又如何,2013年9月18日访问,http://www.zaobao.com//news/zbo/story20130917-254029。
    198武俊娇,证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初探,证券法苑(第三卷),2010年第2期。
    205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221中国证券业协会,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经验教训,中国证券报,2012年4月17日,网络地址:http://finance.qq.com/a/20120417/000504.htm,2012年9月5日访问。
    222赵晓钧,金融产品创新视野下的投资者适当性——兼论中国金融投资者保护,新金融,2011年12月期。
    223鲁东升、杜惟毅、张永开,股指期货创新中的投资者保护探讨,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11月号。
    254陈洁,证券公司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的民事责任,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256陈洁,证券公司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的民事责任,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269详见:张付标、李玫,论证券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性质,法学,2013年第10期。
    270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2期。
    271赵晓钧,构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应明确十问题,中国证券报,2012年8月20日,网络地址:http://finance.jrj.com.cn/2012/08/20010414185292.shtml。
    272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2期。
    273凯弗,买者自负≠卖者无责,http://www.cnstock.com/paper_new/html/2006-12/11/content_50722655.htm,2013年4月12日访问。27419世纪90年代,美国法官Francis在Henningsen v. Broomfield Motor,Inc. and Chrysler Corp.一案中认定经营者应当承担社会正义观念下的责任,从而排除了“买者自负”原则的适用。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亦曾明确表示,保护中小投资者须强化卖者有责。详见:肖钢谈中小投资者保护:强化卖者有责,证券日报,2014年1月7日,A1版。
    275See:Frederick Mark Gedicks, Suitability Claims and Purchase of Unrecommended Securities: An AgencyTheory of Broker-Dealer Liability,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2005.该文作者比较倾向于代理理论,但对其进行了适当的改造。
    277See: Arthur B. Laby, Fiduciary Obligation of Broker-Dealers and Investment Advisers, Electronic copyavailable at: http://ssrn.com/abstract=1899732.
    278Sam Scott Miller&Robert D. Popper, Discount Broker’s Obligation Under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5:11INSIIGHTS7,7(Nov.1991).
    279“公平和公正交易原则”(“just and equitable principals of trade”)规定于1934年《美国证券交易法》。
    280F. Harris Nichols, The Broker’s Duty to His Customer Under Evolving Federal Fiduciary and SuitabilityStandards,26BUFF. L. REV.444(1997).
    281See:RESTATEMENT (SECOND) OF TORTS299A(1965).转引自:Frederick Mark Gedicks, SuitabilityClaims and Purchase of Unrecommended Securities: An Agency Theory of Broker-Dealer Liability, ArizonaState Law Journal,2005.
    282Frederick Mark Gedicks, Suitability Claims and Purchase of Unrecommended Securities: An Agency Theoryof Broker-Dealer Liability,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2005,[Ariz. St. L.J.37:0562].
    284详见:张付标、李玫,论证券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性质,法学,2013年第10期。
    285甘培忠,证券公司在投资者保护中的行为规范,2012年3月1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报告会议上的讲话。
    287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页。
    288赵晓钧,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754页。
    291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另见:马新彦,信赖原则在现代私法体系中的地位,法学研究,2009年第5期。
    292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293参见: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277、284页。
    294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1页。
    295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当代法学,2004年9月。
    296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当代法学,2004年9月。
    297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引言部分。
    298刘俊海,现代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24页。
    299史尚宽,债法总论,荣泰印书馆,1978年版,第320页。
    300梁慧星,民法解释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8-79页。
    301叶林主持“证券市场诚信、自律和法治原则研究”课题,上证研究法制专辑(2005年第4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第8页。
    302卡尔·拉伦茨著,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60页。
    303G.M.D. Bean: Fiduciary Obligations and Joint Ventures, Clarendon press,1995, P28.
    304IOSCO《关于销售复杂金融产品的适当性要求》原则2也要求,中介机构开展业务除诚信外,还必须公正且专业。
    305许德风,论民法典的制定与弱者保护,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306我国《证券法》第4条规定,“证券发行、交易活动的当事人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应当遵守自愿、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证券业协会2012年12月30日发布《证券公司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指引》第4条提出,“证券公司销售金融产品或提供金融服务,应当诚实信用、勤勉尽责,妥善处理利益冲突,避免损害客户利益。”
    307赵晓钧,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中的投资者适当性,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6月号(总第227期)。
    308宋丽萍,适当性制度是根本保护投资者的举措,网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3/15/content_1237131.htm,2012年8月30日访问。
    309Jason D. Haines, The Markets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MiFID): Investor Protection Enhanced bySuitability Requirements,28(11) Comp Law344(2007).310MiFID前言部分(第3点)。
    311Bydlinski, Privatautonomie und objekive Grundlagen des verpflichtenden Rechtsgeschfts, Wien: Springer,1967, S.103.转引自:许德风,论民法典的制定与弱者保护,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312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94页。
    313宋晓燕,证券监管的目标和路径,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314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引言部分。
    315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引言部分。
    316武俊桥,证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初探,证券法苑(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
    131-159页。
    317郝红、朱冠群,英美法系董事义务的构成,山东审判,2004年第5期。
    319蔺捷,论欧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
    320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322Hilary Huebsch Cohen,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Defining Stockbroker’s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The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2001.
    323Mundheim,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of Broker-Dealers: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1965Duke L.J.476,美国司法判例中也肯认该观点。
    324Stephen B. Cohen, The suitability Rule and Economic Theory,80Yale L.J.,1622(1971).
    325蔺捷,论欧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
    326Niamh Moloney, EC Securities Regu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2nd ed.,615.
    327参见:刘博,华尔街投行创新产品的适当性监管,中国证券期货,2012年第12期。
    328Stephen B. Cohen, The suitability Rule and Economic Theory,80Yale L.J.,1606(1971).
    329SEC Exchange Act Release No.7984(Oct.25,1966).
    330参见:蔺捷,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45-47页。
    331Niamh Moloney, EC Securities Regu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2nd ed.,616.
    332何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26日,A04版。
    333参见:蔡宗琦,证券公司应履行投资者适当性义务和责任,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26日,网络地址:http://www.cs.com.cn/xwzx/11/201203/t20120326_3293638.html。
    334参见:刘英华,证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深证综内字第0090号),2012年4月10日。
    338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投资者维权21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版,第8页。
    341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342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1页。
    343王庆仁,中国转轨时期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经济解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4-5页。
    345李春风、李镇华,证券市场产品适当性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7期。
    346许德风,论民法典的制定与弱者保护,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347何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26日,A04版。
    348IOSCO,关于销售时点的信息披露原则,2011年2月发布。
    349参见:美国《1933年证券法》第2章(a)第(15)项。
    350参见:美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3章(a)第(54)项(A)。
    351参见:Section3(c)(1) of the Investment Company Act of1940.
    352蔺捷,论欧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
    353蔺捷,论欧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作者还认为,上述内容是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核心要义。
    354李仲翔、佟郁文,基金投资者的分类监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7月刊。
    355新加坡的“合格投资者”是一种投资者分类,与作为市场准入制度的“合格投资者”,不是同一种含义。
    356杨迈军,新加坡期货市场法律规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第82-87页。
    357相关标准和程序,参见:蔺捷,论欧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
    360事实上,我国目前也接近这种模式。譬如,我国银监会《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
    (2011年第1号令)第3条规定,本办法所称衍生产品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价值取决于一种或多种基础资产或指数,合约的基本种类包括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衍生产品还包括具有远期、期货、掉期(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多种特征的混合金融工具。
    361周亮,金融商品的法律形成原理与权利构造:统一立法的法理基础,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703页。
    362周亮,金融商品的法律形成原理与权利构造:统一立法的法理基础,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703页。
    363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当代法学,2004年9月。
    364孙笑侠等,论政府对公民强制的“爱”,林来梵主编《法律与人文》,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32-34页。
    365许德风,论民法典的制定与弱者保护,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367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2期。
    368有学者也提出建立中国投资者协会,由其捍卫公众投资者利益。参见:刘俊海,强化资本市场诚信建设的若干思考,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665页。
    369Robert H. Mundheim,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of Broker-Dealers: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1965DukeL.J.445.
    370详见:张付标、李玫,论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性质,法学,2013年第10期。
    372宋晓燕,证券监管的目标和路径,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373杨志华,证券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32页。
    374刘俊海,现代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10页。
    375Definition of systemic risk: the risk that (i) an economic shock such as market or institutional failure triggers
    (through a panic or otherwise) either (X) the failure of a chain of markets or institutions or (Y) a chain ofsignificant losses to financial institutions,(ii) resulting in increases in the cost of capital or decreases in itsavailability, often evidenced by substantial financial-market price volability. See Steven L. Schwarcz, SystemRisk,97Geo. L.j.193.
    376前已论述,证券法是社会本位的法,很多国家在法律中即规定了证券监管的内容。我国《证券法》亦明确证券行业实行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中国证监会在证券业中的监管地位,并规定了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的自律监管权。
    377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6月版,第30-31页。
    378所谓“机构监管”(institutional regulation, entity regulation),是指将金融机构类型作为划分监管权限的依据,即同一类型金融机构均由特定的监管者监督,这是历史上金融监管的主要方式。参见:Roberta S.Karmel, Functional Regulation,501Practising Law Institute/Corp.9,1985.
    379Robert C. Mert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4Financial Management23,1995.
    380杨东,论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法学家,2009年第2期。
    381赵晟植,韩国法中的“金融投资商品”定义小考,金融法苑(2010年第1期,总第80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43-156页。
    382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65页。转引自:宋晓燕,证券监管的目标和路径,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383IOSCO,关于销售时点的信息披露原则,第2.1条,2011年2月发布。
    384IOSCO,关于销售时点的信息披露原则,第2.1条,2011年2月发布。
    385宋晓燕,证券监管的目标和路径,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386参见: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客户适当性,2008年4月发布。
    387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页。
    388参见: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客户适当性,2008年4月发布。
    390何基报,交易监管制度和技术国际比较及创新,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所研究报告(深圳综研字第0097号)。
    391何基报,交易监管制度和技术国际比较及创新,深圳证券交易所研究所研究报告(深圳综研字第0097号)。
    392宋晓燕,证券监管的目标和路径,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393相关规定一直在运用、完善,直到2002年7月30日通过的《2002年公众公司会计改革和投资者保护法案》(即《萨班斯—奥克斯勒法案》)仍对证券反欺诈条款作出了细化。
    394参见:邱永红,证券市场诚信原则的法律框架,法律教育网,2013年12月25日浏览,网址: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1602/8100/87/2004/11/ma27172293410311400274250_142773.htm。
    395姜梦,浅析证券欺诈及民事责任,中国法院网,网络地址: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04/id/202789.shtml,2012年8月30日访问。
    396参见: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客户适当性,2008年4月发布。
    398Frederick Mark Gedicks, Suitability Claims and Purchase of Unrecommended Securities: An Agency Theoryof Broker-Dealer Liability, Arizona State Law Journal,2005,[Ariz. St. L.J.37:0574].
    399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9页。
    400我国2013年万福生科欺诈上市案件的处理中,平安证券主动补偿投资者,但并不剥夺投资者通过诉讼到法院去申请民事赔偿的权利,可视为此种纠纷解决方式的很好的示例。
    401参见: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http://www.sac.net.cn/hyfw/zqjftj/tjgz/,2013年3月15日访问。
    403See: Barbara Black, How to Improve Retail Investor Protection After the Dodd-Frank Wall Street Reform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 http://ssrn.com/abstract=1579719.
    404FINRA官方网站,2013年12月5日访问,网址:http://www.finra.org/ArbitrationAndMediation/FINRADisputeResolution/AdditionalResources/Statistics/。
    409史际春、冯辉,问责制研究——兼论问责制在中国经济法中的地位,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期。
    410何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26日,A04版。
    411IOSCO,关于销售时点的信息披露原则,2011年2月发布。
    412参见:国际清算银行、国际证监会组织、国际保险监管协会,金融产品和服务领域的客户适当性,2008年4月发布。
    413曾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解读、比较与评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414赖英照,证券交易法函条释义,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0页。
    415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上海证券市场个人投资者结构和行为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我国个人投资者总体上仍然不太成熟理性,风险意识不足,无论从投资基础知识还是心理上的准备都不充分。参见:划分市场“深水区”与“浅水区”投资者分类保护落到实处,证券日报(评论员文章),2009年6月9日头版。
    416宋丽萍,适当性制度是根本保护投资者的举措,网址: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3/15/content_1237131.htm,2013年6月1日访问。
    417肖钢,法制强则市场兴,中国证监会官网,2013年12月20日访问,网址: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312/t20131210_239701.htm。
    418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419该法第99条规定,“基金销售机构应当向投资人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并根据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销售不同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第138条规定,“基金销售机构未向投资人充分揭示投资风险并误导其购买与其风险承担能力不相当的基金产品,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其停止基金服务业务。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与警告,撤销基金从业资格,并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421蔺捷,论欧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
    422迈克尔·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3页。
    423肖钢,证券法的法理与逻辑——肖钢主席在第四届“上证法治论坛”上的演讲,详见:中国证监会网站,2013年12月1日访问,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311/t20131128_238946.htm。
    426李仲翔、佟郁文,基金投资者的分类监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
    427其逻辑可以理解为,“准确识别弱者,是任何弱者保护制度有效运作的前提……弱者的识别首先可以依据一些确定的标准进行。”参见:许德风,论民法典的制定与弱者保护,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428李仲翔、佟郁文,基金投资者的分类监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
    429周科竞,投资者分类保护难实行,北京商报网站,网址:http://money.163.com/08/1211/01/4SRI821F002524SD.html,2013年6月1日访问。
    430刘英华,证券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研究,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深证综内字第0090号),2012年4月10日。
    431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21页。
    432肖钢,证券法的法理与逻辑——肖钢主席在第四届“上证法治论坛”上的演讲,详见:中国证监会网站,2013年12月1日访问,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311/t20131128_238946.htm。
    439肖钢,证券法的法理与逻辑——肖钢主席在第四届“上证法治论坛”上的演讲,详见:中国证监会网站,2013年12月1日访问,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311/t20131128_238946.htm。
    440舒眉,上海:金融法庭试验,南方周末,2011年11月11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64674。
    441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3月版,第14页。4422014年2月7日至2月20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已就全面修订《证券账户管理规则》,统一账户体系,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新规则拟构建多层次证券账户架构,投资者账户由“一码通账户”及关联的子账户共同构成。
    444何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中国证券报,2012年3月26日,A04版。
    445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446肖钢,证券法的法理与逻辑——肖钢主席在第四届“上证法治论坛”上的演讲,详见:中国证监会网站,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311/t20131128_238946.htm,2013年12月1日访问。
    447肖钢,保护中小投资者就是保护资本市场,人民日报,2013年10月16日,第10版。
    448张付标、刘鹏,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定位及其比较法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4年第5期。
    [1]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典、米健、高鸿钧、贺卫方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伯纳德·施瓦茨,美国法律史,王军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4]陈乃进、屠光绍、桂敏杰,中国证券大全(1998),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陈瑞华,程序正义理论,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出版。
    [6]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法律出版社,2007年出版。
    [7]陈瑞华,论法学研究方法——法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冯果等,网上证券交易法律监管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弗兰克·B.克罗斯、罗伯特·A.普伦蒂斯,法律与公司金融,伍巧芳、高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第34-53页。
    [10]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年,第5页。
    [11]河本一郎、大武泰南,证券交易法概论(第四版),侯水平译,陈永忠审校,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2]何美欢,香港代理法(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3]洪涛,有价证券与投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4]黄红元、徐明,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15]黄红元、徐明,证券法苑(第八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5月版。
    [16]季卫东,法治秩序的建构,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金泽良雄,经济法概论,满达人译,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
    [18]卡尔·拉伦茨,德国民法通论,王晓晔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9]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20]赖源河、王志诚,现代信托法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赖英照,证券交易法函条释义,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
    [22]李东方,证券监管法律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3]林来梵,法律与人文,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24]刘俊海,现代证券法,法律出版社,2011年9月版。
    [25]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与经济学,张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6]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马新彦,现代私法上的信赖法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5月版。
    [29]蔺捷,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研究,法律出版社2012年12月版。
    [30]齐斌,证券市场信息披露法律监管,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1]深圳证券交易所投资者教育中心,投资者维权21讲,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1月版。
    [32]孙淑云,商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3]托马斯·李·哈森,证券法,张学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4]王庆仁,中国转轨时期证券市场投资者行为的经济解释,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7月版。
    [35]王华庆,金融创新:理性的思考,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10月第1版。
    [36]汪渊智,民法,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7]王泽鉴,民法总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8]王泽鉴,民法物权一通则·所有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9]王泽鉴,民法一通则·用益物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0]王泽鉴,法律思维与民法实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1]吴光明,证券交易法,台湾三民书局,1996年版。
    [42]吴思,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3]叶林主持“证券市场诚信、自律和法治原则研究”课题,上证研究法制专辑(2005年第4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44]杨志华,证券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45]杨迈军,新加坡期货市场法律规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年版。
    [46]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47]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48]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市场基础知识,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6月版。
    [49]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50]周小明,信托制度比较法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51]周正庆、李飞、桂敏杰,新证券法条文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6年1月版。
    [52]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修订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年第2版。
    [53]朱锦清,证券法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版。
    [1]陈洁,证券公司违反投资者适当性原则的民事责任,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2]陈甦、陈洁,证券市场诚信机制的运行逻辑与制度构建,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1-19页。
    [3]陈志武,美国证券法上的10b-5规则,法律适用,2007年第11期。
    [4]董成惠,从信息不对称看消费者知情权,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5]董华春,美国证券法“证券”定义之“投资合同”的法律辨析,证券市场导报,2003年第4期。
    [6]甘培忠,证券公司在投资者保护中的行为规范,参加2012年3月14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报告会议上的讲话(书面)。
    [7]郭富青,论资本市场合格投资者:资格塑造与行为规制,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347-348页。
    [8]韩德培,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契约自由与合同法,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9]何颖,论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原则,法学,2010年第2期。
    [10]何颖,金融交易的适合性原则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2期。
    [11]侯幼萍、程红星,境外金融产品投资中的客户适当性制度比较,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2期。
    [12]胡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民事责任探析,广西社会科学,2013年第02期。
    [13]江平,论民法传统与当代中国法律,江平文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14]校坚、任祎、申屹,境外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比较与案例分析,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9期。
    [15]李春风、李镇华,证券市场产品适当性管理现状与改进建议,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第7期。
    [16]李仲翔、佟郁文,基金投资者的分类监管,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7期。
    [17]刘俊海,强化资本市场诚信建设的若干思考,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665页。
    [18]刘廖凡,金融消费者的概念和范围:一个比较法的视角,环球法律评论,2012年04期。
    [19]刘南平,法学博士论文的“骨髓”和“皮囊”,中外法学,2000年第1期。
    [20]刘学华,我国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构建浅析,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第9期。
    [21]刘燕、楼建波,金融衍生交易的法律解释,法学研究,2012年第1期。
    [22]吕炳斌,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之构建,金融与经济,2010年第3期。
    [23]鲁东升、杜惟毅、张永开,股指期货创新中的投资者保护探讨,证券市场导报,2010年11月号。
    [24]马林声、罗劲,美国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对中国的启示,法制与社会,2010年第9期。
    [25]蔺捷,论欧盟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法学评论,2013年第1期。
    [26]宋晓燕,证券监管的目标和路径,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27]沈伟,复杂结构金融产品的规制及其改进路径——以香港雷曼兄弟迷你债券事件为切入点,中外法学,2011年第6期。
    [28]史际春、冯辉,问责制研究——兼论问责制在中国经济法中的地位,政治与法律,2009年第1期。
    [29]苏力,面向中国的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3期。
    [30]孙笑侠等,论政府对公民强制的“爱”,林来梵主编,法律与人文,法律出版社,2007年,第32-34页。
    [31]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2期。
    [32]王雄飞,欧盟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立法和启示,上海金融,2009年第11期。
    [33]王莹丽,欧盟金融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简介及其借鉴,上海金融,2012年第9期。
    [34]王志强,论机构投资者的法律及经济特征,证券市场导报,2002年第2期。
    [35]吴宏、徐振,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理探析,东方法学,2009年第5期。
    [36]武俊桥,证券市场投资者适当性原则初探,证券法苑(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131-159页。
    [37]吴文平,证券公司与证券投资者的法律关系,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月期。
    [38]吴志攀,《证券法》适用范围的反思与展望,法商研究,2003年第6期等。
    [39]许德风,论民法典的制定与弱者保护,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40]徐冬根,人文关怀与国际私法中弱者利益保护,当代法学,2004年9月期。
    [41]薛峰,论证券公司经纪人与投资者的法律关系,中国法学,1999年第5期。
    [42]杨东,论金融衍生品消费者保护的统合法规制——高盛“欺诈门”事件的启示,比较法研究,2011年第5期。
    [43]杨东,论金融法制的横向规制趋势,法学家,2009年第2期。
    [44]杨东,日本投资者保护立法理念的最新发展,物权法与证券投资者权益保护(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5]杨东、文诚公,资本市场诚信背景下的证券纠纷调解机制的现状与展望,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590页。
    [46]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以《1933年证券法》证券发行强制披露制度的形成为中心,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10年。
    [47]应飞虎,弱者保护的路径、问题与对策,河北法学,2011年第7期。
    [48]詹庭祯,有价证券交易适当性之探讨,现代公司法制之新课题,元照出版社,2005年版。
    [49]曾洋,投资者适当性制度:解读、比较与评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50]张付标,证券投资者纳入消费者法保护探讨,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10期。
    [51]张付标、李玫,论证券投资者适当性的法律性质,法学,2013年第10期。
    [52]赵晟植,韩国法中的“金融投资商品”定义小考,金融法苑(2010年第1期,总第80辑),中国金融出版社2010年8月版,第143~156页。
    [53]赵晓钧,欧盟《金融工具市场指令》中的投资者适当性,证券市场导报,2011年第6期。
    [54]赵晓钧,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完善——兼论《证券法》中投资者适当性规则的构建,证券市场导报,2012年第2期。
    [55]赵晓钧,金融机构的适当性义务,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750-765页。
    [56]赵晓钧,金融产品创新视野下的投资者适当性——兼论中国金融投资者保护,新金融,2011年第12期。
    [57]周亮,金融商品的法律形成原理与权利构造:统一立法的法理基础,证券法苑(第七卷),法律出版社,2012年11月版,第703页。
    [1]蔡宗琦、钱杰,金融创新需要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中国证券报,2012-12-07。
    [2]刘丽靓,五部法律将出台或“翻新”撑起资本市场蓝色天空,证券日报,2013年11月15日,A3版。
    [3]胡德芬,加强对销售金融产品监管,上海证券报,2009年11月4日,封四版。
    [4]谢罡,欧盟法中的指令,人民法院报,2005年7月1日,B04版。
    [5]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纠纷调解中心,共同推进证券纠纷调解工作,证券时报,2013年11月25日,A7版。
    [1]陈肇鸿,由比较法观点论金融机构之适当性义务,2012年5月14日,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 http://ssrn.com/abstract=1832126。
    [2]郭锋,大金融视野下的证券监管理念和证券法修改路径,2012年06月11日,http://finance.ifeng.com/stock/fxdp/20120611/6587923.shtml。
    [3]郭树清,积极地、审慎地探索和创造,中国证监会官网,2012年5月7日。详见: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207/t20120719_212941.htm。
    [4]何如,投资者适当性制度是一项投资者保护制度,中国证券报网站,2012-03-26。网络地址:http://www.cs.com.cn/xwzx/11/201203/t20120326_3293640.html。
    [5]姜梦,浅析证券欺诈及民事责任,源自中国法院网,2013年12月1日,网络地址:http://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06/04/id/202789.shtml。
    [6]联合早报网2013年9月17日社论,华尔街危机教训惨烈又如何,http://www.zaobao.com//news/zbo/story20130917-254029。
    [7]邱永红,证券市场诚信原则的法律框架,法律教育网,2004-11-30。网络链接:http://www.chinalawedu.com/news/21602/8100/87/2004/11/ma27172293410311400274250_142773.htm。
    [8]宋丽萍,适当性制度是根本保护投资者的举措,2012年3月15日,http://hzdaily.hangzhou.com.cn/dskb/html/2012-03/15/content_1237131.htm
    [9]舒眉,上海:金融法庭试验,南方周末网站,2011-11-11,http://www.infzm.com/content/64674。
    [10]投资者分类保护难实行,北京商报网站,2012年12月11日,http://money.163.com/08/1211/01/4SRI821F002524SD.html。
    [11]肖钢,法制强则市场兴,中国证监会官网,2013年12月11日,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312/t20131210_239701.htm
    [12]肖钢,证券法的法理与逻辑——肖钢主席在第四届“上证法治论坛”上的演讲,详见:中国证监会官网,2013年12月1日,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bgt/xwdd/201311/t20131128_238946.htm。
    [13]赵晓辉、陶俊洁,海外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2010年1月15日,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1/15/content_12818019.htm。
    [14]赵晓钧,构建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应明确十问题,中国证券报网站,2012年8月19日,http://stock.hexun.com/2012-08-19/144912946.html。
    [15]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教育与服务部,新加坡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2012年4月12日,http://www.cs.com.cn/xwzx/15/20120412_2/03/201204/t20120412_3313641.html。
    [16]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教育与服务部,日本资本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2012年4月12日,http://www.cs.com.cn/xwzx/15/20120412_2/03/201204/t20120412_3313661.html。
    [17]周伦君,委托理财类合同纠纷案件司法解释起草工作第二次研讨会会议综述,2004年11月13日,http://www.zwmscp.com/a/caipanbaogao/20100726/9222.html。
    [18]最高人民法院公告判决理由汇编,2004年第8期,第16页。网络地址:http://www.docin.com/p-475550291.html。
    [1]G.M.D. Bean, Fiduciary Obligations and Joint Ventures, Clarendon press,1995.
    [2]James D. Cox, Robert William Hillman, Donald C. Langevoort, Securities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Aspen Publishers,2006(5th ed.).
    [3]Louis Loss, Joel Seligman, Troy Paredes,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Aspen Publishers6th ed.,2011.10.
    [4] Louis Loss&Joel Seligman,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AspenPublishers5th ed.2004.
    [5] Niamh Moloney, EC Securities Regul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2nded.,615.
    [1]Andrew M. Pardieck, Kegs, Crude, and Commodities Law: On Why It Is Time toReexamine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Nevada Law Journal, Spring2007, p301-347.
    [2] Arthur B. Laby, Fiduciary Obligation of Broker-Dealers and Investment Advisers,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 http://ssrn.com/abstract=1899732.
    [3] Arthur B. Laby, Reforming the Regulation of Broker-Dealer and InvestmentAdviser,65Bus. Law.395(2010).
    [4] Arthur B. Laby, The Fiduciary Obligations as the Adoption of Ends,56Buff. L.Rev.99—129(2008).
    [5] Barbara Black, How to Improve Retail Investor Protection After the Dodd-FrankWall Street Reform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ct, 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http://ssrn.com/abstract=1579719,2/28/201110:44AM.
    [6] Barbara Black, The Irony of Securities Arbitration Today: Why Do BrokerageFirms Need Judicial Protection?,72U. Cin. L. Rev.415—450(2003).
    [7] Barbara Black, Transforming Rhrtoric into Reality: A Federal Remedy forNegligent Brokerage Advice,8Transactions: Tenn. J. Bus. L.101—114(2006).
    [8] Blair H. Wallace, A Proposal to Refine the Suitability Standard by QuantifyingRisk and Client Appropriate Risk Levels,1Brook. Corp. Fin.&Com. L.231, Fall,2006, p231-233.
    [9] Carol R. Goforth, Stockbrokers’ Duty to Their Customers,33St. Louis U.L.J.,407-432,1989.
    [10] Cheryl Goss Weiss, A Review of the Historic Foundations of Broker-DealerLiability for Breach of Fiduciary Duty,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1997, p65-89.
    [11] Daniel M. Miler and Eugene F. Maloney, Brokers are fiduciaries—now what,Journal of Securities Operations&Custody Volume3Number2,2010.
    [12] David R. Selmer, Customer “Suitability”, The 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 Vol.1, Supplement,527—530(1981).
    [13] Deborah A. DeMott, Beyond Metaphor: An Analysis of Fiduciary Obligation,Duke L.J.879-908(1988).
    [14] F. Harris Nichols, The Broker’s Duty to His Customer Under Evolving FederalFiduciary and Suitability Standards, Buffalo Law Review,1997, Volume26,p444-447.
    [15] Frederick Mark Gedicks, Suitability Claims and Purchase of UnrecommendedSecurities: An Agency Theory of Broker-Dealer Liability, Arizona State LawJournal,2005.
    [16] FSA, Retail Distribution Review,2008.
    [17] FSA, Treating Customers Fairly-towards Fair Outcomes for Consumers,2006.
    [18] FSA, Guidelin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uitability and AppropriatenessRequirements under the FSA Rules Implementing MiFID in the UK,2006.
    [19]Gregory A. Hicks, Defining the Scope of Broker and Dealer Duties—SomeProblems in Adjudicating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Securities and CommoditiesProfessionals,39DePaul L. Rev.709(1990).
    [20] Hilary Huebsch Cohen,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Defining Stockbroker’s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The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2001.
    [21] Jason D. Haines, The Market in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rective (MiFID):Investors Protection Enhanced by Suitability Requirement, Company Law,2007,p344-345.
    [22]John H. Walsh, A Simple Code of Ethics: A History of the Moral PurposeInspiring Federal Regulation of the Securities Industry,29Hofstra L. Rev.,2000-2001.
    [23] Kristina Fausti, The Fiduciary Challenge, Registered Rep, Aug.2009, at61-62.
    [24] Louis Loss&Joel Seligman, Fundamental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 AspenPublishers5th ed.2004,§9-C-3.
    [25] Levis D. Lowenfels, Alan R. Bromberg, Suitability in Securities Transactions,Business Law,1999, p1557.
    [26]Matthew P. Allen, A Lesson from History, Roosevelt to Obama--The Evolution ofBroker-Dealer Regulation: From self-Regulation, Arbitration, and Suitability toFederal Regulation, Litigation, and Fiduciary Duty, Entrepreneurial Business LawReview,2010, Volume5:1.
    [27]Melanie L. Fein, Brokers and Investment Advisers Standards of Conduct:Suitability VS. Fiduciary Duty, 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http://ssrn.com/abstract=1682089.
    [28]Mundheim,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of Broker-Dealers: The suitabilityDoctrine,1965Duke L.J.
    [29]Norman S. Poser, Liability of Broker-Dealer for Unsuitable Recommendationsto Institutional Investors,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1,p1493-1552.
    [30] Norman S. Poser, Broker-Dealer Law and Regulation, Aspen Law and BusinessPress,2001,§3.03
    [31] Paul Latimer, Providing Financial Services “Efficiently, Honestly and Fairly”,Electronic copy available at: http://ssrn.com/abstract=1326181.
    [32] Robert C. Mert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24Financial Management23,1995.
    [33] Robert H. Mundheim, Professional Responsibilities of Broker-Dealers: TheSuitability Doctrine,1965Duke L.J.445.
    [34] Roberta S. Karmel, Functional Regulation,501Practising Law Institute/Corp.9,1985.
    [35] Sam Scott Miller&Robert D. Popper, Discount Broker’s Obligation Under the“Suitability” Doctrine,5:11Insights7,7(Nov.1991).
    [36]Sara Hansard, A Bridge Too Far: With Lack of Consensus, the UniformFiduciary Standard May Be Left Out of Financial Reform,14Inv. News.7(2010).
    [37] Scott FitzGibbon, Fiduciary Relationships Are Not Contracts,82Marq. L. Rev.303—305(1999).
    [38] Stephen A. Ramirez, The Professional Obligations of Securities Broker UnderFederal Law: An Antidote for Bubbles?,70U. Cin. L. Rev.527-550(2002).
    [39] Stephen B. Cohen, The suitability Rule and Economic Theory,80YaleL.J.,1622(1971).
    [40] Taylor E. Drake, CFA, Suitability and the Investment Policy Statement, PIABABar Journal, Winter2006, p62-63.
    [41] Walter C. Greenough, The limits of the suitability doctrine in commodityfutures trading, Business Lawyer, May1,1992.
    [1] BIS, IOSCO, IAIS, Customer suitability in the retail sale of financial products andservices,2008.4.
    [2] IOSCO,Model for Effective Regulation,2000.5.
    [3] IOSCO, Principles on Point of Sale Disclosure,2011.2.
    [4] IOSCO, Suitability Requirements with respect to the Distribution of ComplexFinancial Products,2013.1.
    [5] IOSCO, The Objectives and Principles of Securities Regulation,2008.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