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税收正义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国家在一定意义上是税收国家,税收既保证了国家机器本身的运行,又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了必要的资金,这两点使税收成为现代国家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但即使如此,国家本身并不是税收存在的理由,相反,国家的正当性需要税收的证成,如果一个国家的税收不正义,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可能具备政治与道德上的正当性,同样,现代国家要获得政治与道德上的正当性,就必须建立正义的税收制度。
     在本质上,税收是个人权利、公共利益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博弈,而正义的税收应当是对三者关系的合理安排。我们认为税收正义必须如此安排:以个人权利为前提、以公共利益为目的,在保护并尊重个人权利的前提下,通过国家权力的合理行使实现公共利益。在税收关系中,税收是个人让渡部分权利的行为,这种让渡只有在以公共利益为目的时才是正义的,因此个人权利在税收关系中具有先在性价值,但个人同样有道德上的义务促进社会的整体正义,正义的税收既要保证每个人的平等与自由,又要促进社会的整体福利与矫正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分布,通过税收制度的设置调整个人纳税的额度,再通过税收的再分配功能实现社会正义。
     正义的税收要求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的协调平衡,不同的税种具备的价值取向与正义效果并不相同,个人所得税主要指向个人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它是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直接博弈,个人所得税主要体现出权利正义;社会保障税主要指向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它突出了税收在公民生存与社会福利之间的价值选择,社会保障税主要体现出社会正义;环境税则主要指现人在环境中的应然角色,它要求人类应当直面人与环境共存共生的自然事实,环境税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环境正义的诉求。而社会财富的垄断与贫富差距的扩大则需要更有效率的遗产税来进行抑制。
     遗产税蕴含着这样的正义理念:后代人对前代人财富的先天拥有并不具备道德上的应当性,那么在继承遗产的过程中缴税就是合理的,同时遗产税本身具有调整财富公平分配的正义价值,能抑制贫富差距的扩大,在这个维度上,遗产税具有关涉代内正义与代际正义的双维度价值,这正是中国开征遗产税的道德理由。自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需要开征遗产税来矫正财富的不公平分布,并且遗产税的开征是完善整个税收正义体系的必然要求。
The modern country was tax country in a certain sense, tax not only guarantee the operation of the state machine but also for the necessary funds of the social and public services, which make tax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country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but even so, national itself was not the reason of tax existence, on the contrary, the national legitimacy needed the tax to justify, if a national tax is unjust, the country would have none legitimacy in political and moral, similarly, the modern country want to gain the legitimacy,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justice system of tax.
     The public interest and state power, just tax is to arrange three aspects. We think that the tax justice would be arrange in this way:Take the individual right as the premise, take the public interest as the goal, the state power realizes the public interest under in that protects and respects the individual right, In tax relations,the tax is a behavior that individual transfer itself partial rights, the transfer is just when take public interest as goal, therefore the individual right has first value in tax relations, but individual has a moral obligation to promote whole justice of the society, the just tax needs to guarantee each person's equality and freedom, and to promote society's general welfare and rectify unfair distributes on public wealth,adjusting individual tax payment through establishing specified amount, then realizes the social justice by tax redistribution function.
     Just tax requests the balance between individual right and social justice, different taxes have different value orientation and just effect, the individual income tax mainly points to balance individual rights and obligation, which is the direct gambling between individual right and public intest, so personal income tax mainly manifests the right justice. The social security tax mainly aim to redistribute the wealth of society, it has stressed the value choice of tax between citizen survives and social welfare, which mainly embodies social justice.The environmental tax mainly refers to the person ought to be in environment, it requests humanity to face the natural fact that human being and nature are coexistence and paragenesis, the environmental tax is a demand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a certain extent. But we need a more efficient legacy tax to inhibit the monopoly of the society wealth and enlargement of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The inheritance tax contains such just idea:The future generations have no moral legitimacy on possessing the wealth from before generations, then it is reasonable to pay taxes in the process of inherits, in fact,the inheritance tax itself has the value to adjustment wealth fairly, it can suppress the expansion of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n this dimension, inheritance tax has double value about generation justice and 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 which is the precisely moral reason of China begins the inheritance tax.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he Chinese society's gap is expanding between rich and poor day by day, the social class differentiation is obvious day by day, we need the inheritance tax to rectify the unfair distributeing wealth, and levy inheritance tax is the inevitable request to perfect entire system of tax justice.
引文
①黄俊杰:《税捐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陈共主编:《财政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
    ③[英]西蒙·詹姆斯等:《税收经济学》,罗晓林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①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页。
    ②学者张守文认为:“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公共职能而凭借其政治权力,依法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活动或手段”。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学者李刚认为:“税收是人民依法向征税机关缴纳一定的财产以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从而使国家得以具备满足人民对公共服务需要的能力的一种活动。”李刚:《税法公平价值论》,中国法律网http://www.51aw.cn/default.shtml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53页。
    ①刘佐:《遗产税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②陈清秀:《税务诉讼之诉讼标的》,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567页。
    ①施正文:《论程序法治与税收正义》,《法学家》,2004年,第5期。
    ① Wallace E. Oates:Musgrave and Buchanan:function of Nation Reguation Volume 23, No.4.
    ②[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廖申白、何包钢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①[美]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邓子基、邓力平译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2003年版,第463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1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①[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9页。
    ②[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9页。
    ③[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53页。
    ①[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5页。
    ②[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5页
    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46卷](下),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第16-2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36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杜,1958年年版,第179页。
    ⑥《列宁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75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511页。
    ①《史记·夏本纪》
    ②[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383页。
    ①转引自杨元杰:《税收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年版,第4页。
    ②[日]金子宏著:《日本税法》,战宪斌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页。
    ③金鑫、刘志城、王绍飞:《中国税务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④侯梦蟾:《税收经济学导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3页
    ⑤严振生编著:《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⑥转引自A.E门罗:《早期经济思想——亚当·斯密以前的经济文献选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333页。
    ⑦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①[英]西蒙·詹姆斯、克里斯托弗·诺布斯:《税收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②[日]井手文雄:《日本现代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254页。
    ③参见陈共主编:《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王国清等:《财政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国家税务总局税务科研所:《西方税收理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④转引自黄俊杰:《宪法税概念与税条款》,台北传文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28页。
    ①[英]托马斯·曼:《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袁南宇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2-64页
    ②[英]托马斯·曼:《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袁南宇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62-64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44页。
    ④[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2页。
    ①[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21页。
    ②[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7页。
    ③[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9页。
    ①[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90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9页。
    ①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27页。
    ②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32页。
    ③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140页。
    ①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1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0页。
    ①转引自:A.John Simmons, "Justification and Legitimacy",in Ethics;Juty 1999,p.745
    ② Michael Walzer,Obligation:Essays on Disobedience,War and Citizenship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ⅹⅱ.
    ① Jurgen Haberas, "Legitimation Problems in the Modern State" Communication and Evolution of Society,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Beacon Press,1979),pp.183-184.
    ② A.John Simmons, "Justification and Legitimacy",in Ethics;Juty 1999,p.742.
    ①[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00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9页。
    ③[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8页。
    ①[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7页。
    ②邓正来:《社会学法理学中的“社会神”》载[美]庞德:《法制史解释》,邓正来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6-32页。
    ③《元照英美法词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④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台湾元照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140页。
    ①范进学:《定义“公共利益”的方法论及概念诠释》,《法学论坛》,2005年,第1期。
    ①严振声编:《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②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7页。
    ③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序言第2页。
    ⑤[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303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08页。
    ③转引自[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0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114页。
    ①转引自何怀宏:《一些对罗尔斯的批评——德沃金、麦金太尔》,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1276
    ②[美]穆瑞·罗斯巴德:《自由的伦理》,吕炳斌等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1页。
    ①[美]穆雷·罗斯巴德:《权利与市场》,刘云鹏、戴忠玉、李卫公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245页。
    ②黄俊杰:《税捐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施正文:《论程序法治与税收正义》,法学家,2004年,第5期。
    ④黄俊杰:《税捐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⑤ Klaus Tipke, Steuergerechtigkeit in Theorie und Praxis,1981, s.22f.
    ⑥陈清秀:《税务诉讼之诉讼标的》,1991年,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567页。
    ①黄俊杰:《纳税者权利保护》,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页。
    ②诸多学者均认为税收正义是限制国家权力的滥用,并达到维护个人权利的目的,以此认为前者为手段,后者是目的,实质上,税收这概念本身就内含了对个人权利的认可,如果没有个人,没有个人财产的先在性,税收就成了一种强夺,也就不成为税收了,因此,个人权利的维护不是税收正义的目的,恰是税收正义的前提,这在后文将进一步进行论述。
    ③[英]柏克:《法国革命论》,何兆武、许振洲、彭刚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92 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136页。
    ①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②转引自林火旺:《正义与公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13页。
    ①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348-349页。
    ②[美]穆雷·罗斯巴德:《权利与市场》,刘云鹏、戴忠玉、李卫公译,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140页。
    ①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96页。
    ②[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页。
    ③[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7页。
    ④[英]约翰·密尔:《论自由》,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0页。
    ⑤[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郭官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页。
    ①[奥]凯尔森:《法律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8-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66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253-254页。
    ① Jeremy Waldron.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iberalism,"The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Vol.37,1987,p.147.
    ②[英]史蒂文·卢克斯:《个人主义》,阎克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③戴涛:《公共利益悖论及其解构》,《法治论丛》,2005年第2期。
    ①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律哲学》,法律出版社,1983年版,第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7页。
    ③[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09页。
    ②[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4页。
    ③[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页。
    ②[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76页。
    ③[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9页。
    ①夏勇:《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40页。
    ①黄俊杰:《税捐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②转引自《欧美财政思想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第367-368页。
    ③黄俊杰:《纳税者权利保护》,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页。
    ① Simon James& Christopher Nobes,The Economics of Taxation,1992,p.67-p.93,其在p69谓早期之The benefit approach系着重政府支出面之需求,而忽略个人方面之因素,导致难以接近税收实质公平。
    ②陈共主编:《财政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44-245页。
    ③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④ Klaus Tipke,Steuergerechtigkeit in Theorie und Praxis,1981,s.22f.
    ⑤黄俊杰:《纳税者权利保护》,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5页。
    ①陈清秀:《税务诉讼之诉讼标的》,1991年,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第567页。
    ②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①金鑫等主编:《中国税务百科全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1年版,第143页。
    ①我们说个人权利的保护不是税法的直接目的,这是税法的本质决定的,税收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而向个人强制课予的金钱给付,它在本质上不是为了保护个人权利,恰恰是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权利的牺牲,而对个人权利,尤其是财产权利的保护是其它法律,特别的物权法的目的。
    ②转引自郑勇:《税收法定主义与中国的实践》,载刘剑文:《财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第117页。
    ③[日]北野宏久:《纳税者基本权论》,陈刚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51页。
    ④转引自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8页。
    ①黄俊杰:《税捐基本权初探》,2002年11月台湾大学“第二届行政法实务暨学术研讨会”论文。
    ①[英]鲍伯·杰索普:《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何子英译,《求是学刊》,2007年, 7月。
    ①转引自黄俊杰:《宪法税概念与税条款》,传文文化事来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16页。
    ①[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第15页。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第384页。
    ①A.P.瑟尔瓦尔:《增长与发展》,金碚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1-122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27页。
    ③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8页
    ④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马清槐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120-121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8页
    ①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39页。
    ①参见[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第4版),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0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7页。
    ③[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628-629页。
    ①[美]戈尔丁:《法律哲学》,齐海滨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40-241页.
    ②孙笑侠:《法的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①施正文:《略论税收程序性权利》,《税务与经济》,2003年,第1期。
    ①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1页。
    ②转引[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版,第264页。
    ③[美]麦金泰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56页。
    ①转引自[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第118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2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①[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10页.
    ②[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91页。
    ③[英]鲍桑葵:《关于国家的哲学理论》,汪淑钧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205页。
    ①参见[德]毛雷尔:《行政法学总论》,高家伟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40页
    ①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页。
    ①参见李俊增:《多元分歧与正当性》,《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4年第11期,第92页。
    ②[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39页。
    ③[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著:《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二、三卷),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0页。
    ①遗产税在西方国家被称为“罗宾汉税”,即只对极少数富人征收,有“劫富济贫”的作用。社会分层与财富的相对集中导致贫富差距,对此,西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手段,税收就是其中的一种调节方式。在美国,1%收入最高的人的赋税占联邦税收的14.7%,德国遗产税率高达50%,其它国家的遗产税率也相当高。
    ②刘佐:《遗产税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③刘悦:《中国财产继承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第207页。
    ④ Willian.G.Gale,Joel.B,Siemrod(2002):Rethinking the Etate and Gift Tax:Overview,NBER working paper 8250.
    ①叶淑杏:《财产税法规》,台北:华立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第159页。
    ②参见朱公言编:《遗产税原理及实务》,中国著作人出版合作社,转引自刘双:《遗产税公平与效率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9页。
    ①[日]金子宏:《日本税法》,战宪斌、郑林根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73-274页。
    ②转引自邓子基:《财政与宏观调控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第80页。
    ①转引自王博:《遗产税课税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关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思考》,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5页。
    ①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8页。
    ②http://www.haikuotiankong.net/licai/ycs/ycs.htm
    ①李永丰、韩霖:《遗产税,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税务》,1999年,第10期。
    ②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邓子基、邓力平译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463页。
    ③刘双、赵恒勤:《中国历史上的遗产税及其对现今税制设计的借鉴》,《经济论坛》,2006年,第18期。
    ④王乔、席卫群:《比较税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①杨斌:《治税的效率和公平》,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416页。
    ①魏堤如:《中国税收大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年版,第504页。
    ②毛程连:《西方财政思想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③马斯格雷夫:《财政理论与实践》(第五版),邓子基、邓力平译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2003年版,第463页。
    ①王贞韶:《我国应当建立遗产税制度》,《政治与法律》,1992年,第5期。
    ① David Joulfaian,The Federal Estate andGift Tax:Description,Profile of Taxpayers,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OTA Pater 80 December 1998.
    ②转引自禹奎:《中国遗产税研究:效应分析和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5页。
    ①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17页。
    ②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318-320页。
    ①西蒙·詹姆斯、克里斯托弗·诺布斯:《税收经济学》,罗晓林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会,2002年版,第78页。
    ①[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74页。
    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
    ①刘双、赵恒勤:《中国历史上的遗产税及其对现今税制设计的借鉴》,《经济论坛》,2006年,第18期。
    ①[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0页
    ①王彩波主编:《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学名著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5页。
    ②[英]约翰·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18页。
    ①赵惠敏、李国生:《国外遗产税免征额与人均GDP的关系及我国遗产税免征额的界定》,《税务研究》,2005年,第10期。
    ②转引自刘双:《遗产税公平与效率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7页。
    ①李永丰、韩霖:《遗产税,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税务》,1999年,第10期。
    ②夏闻:《经济学大师解析经济难题》,华文出版社,2003版,第189页。
    ①转引自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页。
    ①杨幼炯:《中国政治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25页。
    ①《孝经》
    ②《论语》
    ③《论语·为政》。
    ①田默迪:《东西方之间的法律哲学——吴经熊早期法律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9页。
    ②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页。
    ①王祖祥、张奎、孟勇:《中国基尼系数的估算研究》,《经济评论》,2009年,第3期。
    ②转引自禹奎:《中国遗产税研究:效应分析和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页。
    ①李实、魏众、丁赛:《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②数据来源于国务院扶贫办网站:http://www.cpad.gov.cn/data/2009/0314/article_340019.htm.
    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税务总局网站:http://www.chinatax.gov.cn/n8136506/index.html
    ①姚洋主编:《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与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会,2004年版,第1-3页。
    ①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年度报告:2008年1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六”。
    ②转引自禹奎:《中国遗产税研究:效应分析和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1页。
    ①http://www.china.com.cn/aboutchina/txt/2008 09/27/content 16544028.htm.
    ③http://news.sina.com.cn/c/2009_04_02/163517536412.shtml.
    ②引自《数字》,《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13期,总第523期,第26页。
    ①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36页。
    ②转引自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02页。
    ③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02页。
    ①周光辉:《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十大趋势》,《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1期,第29-42页。
    ②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①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9页。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9页。
    ③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9页。
    ④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90页。
    ①《论语·述而》。
    ①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88页。
    ②[美]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导论第6页。
    ①[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3页。
    ②[美]理查德·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第625页
    ③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7页。
    ④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①参见安体富、王海勇:《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财税理念的转变和政策的调整》,《税务研究》,2006年第2期。
    ①朱大旗:《关于开征遗产税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①刘佐主编:《遗产税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②郭明瑞,房绍坤:《继承法》,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68页。
    ③雷根强:《遗产税赠与税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相应税制建设》,《中国经济问题》,2002年,第2期。
    ④王乔、席卫群:《比较税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7页。
    ⑤杨斌:《治税的效率和公平》,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3页。
    ①倪红日、谭敦阳:《税制改革30年进程、经验与展望》,《税务研究》,2008年,第10期。
    ①[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5页。
    ①杨志勇:《中国30年税制改革的逻辑》(上),涉外税务,2008年,第10期。
    ①杨志勇:《中国30年税制改革的逻辑》(上),《涉外税务》,2008年,第8期。
    ②倪红日、谭敦阳:《税制改革30年进程、经验与展望》,《税务研究》,2008年,第10期。
    ③倪红日、谭敦阳:《税制改革30年进程、经验与展望》,《税务研究》,2008年,第10 期。
    ①刘佐:《艰苦的历程、辉煌的成就—改革开放年来中国税制改革的简要回顾》,《中国流通经济》,2008年,第9期。
    ①[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
    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①林赞、李大明、邱世峰:《宏观税负的国际比较:1994-2007年基于OECD的概念界定》,《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1期。
    ①刘剑文:《关于我国税收立宪的建议》,《法学杂志》,2004年,第1期。
    ②参见陈清秀:《税捐法定主义》,《当代公法理论》,台湾月旦出版公司,1993年版。转引自张守文:《财税法疏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③张守文:《财税法疏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页。
    ①王鸿貌:《税收法定原则之再研究》,《法学评论》,2004年,第3期。
    ②严振生编著:《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①张守文:《税法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页。
    ②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10页。
    ①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②参见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2-15页。
    ③[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6页。
    ④[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第330页。
    ⑤参见刘剑文主编:《财政税收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42页;
    ①参见刘剑文主编:《财政税收法》,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143-144页。
    ②参见重庆市地方税务局编:《政策与调研》,2004年,第6期
    ①李华:《论税收自由裁量权制度控制体系的完善》,《税务与经济》,2007年,第2期。
    ①转引自[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①伍云峰:《我国税收流失规模测算》,《当代财经》,2008年,第5期。
    ①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②张守文:《财税法疏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8页。
    ③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5页。
    ①转引自[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页。
    ②参见[日]北野弘久:《税法学原论》(第4版),陈刚、杨建广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2001年版,第73-80页。
    ①刘剑文:《关于我国税收立宪的建议》,《法学杂志》,2004年,第1期。
    ②刘剑文:《关于我国税收立宪的建议》,《法学杂志》,2004年,第1期。
    ③参见张守文:《财税法疏议》[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3页。
    ④参见[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①[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①李建华:《中国官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374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科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7页。
    ①万俊人主编:《现代公共管理伦理导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99-400页。
    ②林火旺:《正义与公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序言。
    ③[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9页。
    ①[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9页。
    ②[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
    ③曹刚、周蓉:《论守法的精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④[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86页。
    [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德]伊曼努尔·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A.麦金太尔:《德性之后》,龚群、戴扬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年版。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年版。
    [德]弗里德里希·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林荣远校,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罗斯科·庞德:《法律与道德》,陈林林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年版。
    [德]卡尔·施密特:《宪法的守护者》,李君韬、苏慧婕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英]H.L.A哈特:《法律的概念》(二版),许家馨、李冠宜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英]H.L.A哈特:《法律、自由与道德》,支振锋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美]理查德·A·波斯纳:《正义——司法的经济学》,苏力译,中国政治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蒋兆康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英]巴利:《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王国银:《德性伦理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陈根法:《德性论》,上海出版社,2004年版。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国荣:《伦理与存在——道德哲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张岱年:《中国伦理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慈继伟:《正义的两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李建华、曹刚:《法律伦理学》,中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刘同君:《守法伦理的理论逻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赵万一:《民法的伦理分析》,法律出版社,2003
    胡旭晟:《法的道德历程——法律史的伦理解释(论纲)》,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刘爱龙:《立法的伦理分析》,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卓泽渊:《法的价值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何建华:《分配正义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钱宁:《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与道德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亚里士多德著:《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意]马基雅维利:《君主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俞可平:《西方政治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季卫东:《宪政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虞祟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詹姆斯·M·布坎南:《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鲍德威·威迪逊:《公共部门经济学》,邓力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美]穆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董勤发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日]坂入长太郎:《欧美财政思想史》,张淳译,中国财经出版社,1987年版。
    许云霄编著:《公共选择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赵梦涵:《新中国财政税收史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高培勇:《西方税收——理论与政策》,中国财经出版社,1993年版。
    卫志民:《政府干预的理论与政策选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张晏:《分权体制下的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段国旭:《财政资源配置学论纲》,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毛程连:《西方财政思想史》,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日]北野宏久:《纳税者基本权论》,陈刚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日]金子宏:《日本税法原理》,刘多田等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年版。
    [日]金子宏:《日本税法》,战宪斌、郑林根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乔、席卫群:《比较税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杨斌:《治税的效率和公平》,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刘剑文、熊伟:《税法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严振生主编:《税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编:《西方税收理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许善达等:《中国税收法制论》,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年版。
    涂龙力、王鸿貌主编:《税收基本法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张守文:《财税法疏议》,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黄俊杰:《税捐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黄俊杰:《纳税者权利保护》,台湾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版。
    周全林:《税收公平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钱俊文:《国家征税权的合宪性控制》,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葛克昌:《税法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清秀:《税务诉讼之诉讼标的》,台湾三民书局,1992年版。
    叶淑杏:《财产税法规》,台北华立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版。
    刘佐:《遗产税制度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刘悦:《中国财产继承制度研究》,中国海关出版社,2003年版。
    禹奎:《中国遗产税研究:效应分析和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陈巧玲: 《试论道德是法运行的重要保障》,《伦理学》,1998(3)
    汪晓红:《法治与德治关系探微》,《岭南学刊》,2002(1)
    赵淑光、田树槐:《从“法律局限”论德法兼治的必要性》,《长春大学学报》,2002(2)
    刘云林:《论道德的法治价值》,《江苏社会科学》,2001(6)
    章家寿:《税收立法和执法的道德关注——关于“以德治国”的税收思考》,《涉外税务》,2002(8)
    朱发义:《道德对法治国家之建立的作用》,《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王新明:《法官道德对司法公正的双向协调效应》,《法学评论》,2003(1)
    许晔、陶林:《论法官的德性》,《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3(4)
    杨金颖:《论法治的道德支撑》,《道德与文明》,2003(5)
    刘云林: 《论公民守法道德的养成》,《伦理学》,2003(11)
    陈建明:《国内法律伦理研究综述》,《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曹刚:《论法官的角色伦理》,《伦理学研究》,2004(5)
    寇东亮:《法治之于德性的价值》,《伦理学》,2005(2)
    高晓雁、卫守宇:《道德建设是构建法制社会的重要基础》,《道德与文明》,2005(6)
    马韶青: 《构建法治社会的道德体系》,《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1)
    白立娟:《法治国家的道德之维》,《大连大学学报》,2006(5)
    冯国泉:《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必要性及其道德诉求》,道德与文明,2006(5)
    张振国、武建敏:《道德他律与民法实现》,《道德与文明》,2006(5)
    严存生:《道德性:法律的人性之维——兼论法与道德的关系》,《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1)
    蒋龙祥:《从德民生之维到德性之路——论德性在政治哲学发展中的历程》,《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杜乾举:《论警察执法道德的维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张振国、刘雪梅:《道德自律与民法实现》,《道德与文明》,2007(2)
    刘同君:《论和谐社会语境下公民的守法主体精神》,《河北法学》,2007(2)
    郭英华、李彩虹:《中国传统伦理与公民守法精神》,《云南社会科学》,2007(3)
    刘云林:《法律伦理的时代使命:为法治建设提供道德保障》,《道德与文明》,2007(4)
    李光辉、李怡轩:《“第六次全国应用伦理学研讨会”综述》,《道德与文明》,2007(4)
    刘爱龙:《论立法者的伦理素质》,《学术交流》,2007(4)
    古祖雪、李杰豪:《论国际法的道德保障》,《国际问题研究》,2007(5)
    刘云林:《公民情感的法律确认:立法伦理的应有视域》,《伦理学研究》,2007(7)
    党崇武:《论道德性司法》,《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石先钰:《论我国法官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1)
    刘同君:《和谐文化语境下法治文化的伦理路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崔永东:《论中西司法道德:》,《检察论坛》,2008(4)
    胡正昌:《司法权威的道德文化属性及其作用》,《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冯粤:《论积极守法》,《伦理学研究》,2008(5)
    吴新民、包利民:《柏拉图是否关心正义——从强者/弱者政治视角看司法正义》,《社会科学战线》,2008(7)
    王淑芹、曹义孙:《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正义观之辨析》,《哲学动态》,2008(10)
    王鸿貌:《税收公平原则新论》,《浙江学刊》,2005(1)
    施正文:《程序法治与税收正义》,《法学家》,2004(5)
    赵立新:《论现代税收正义的宪政基础》,《社会主义研究》,2005(2)
    侯作前:《区域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反思与重构——以税收正义和全球税制改革
    为视角》,《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侯作前:《从税收法定到税收公平:税法原则的演变》,《社会科学》,2008(9)
    宁晓青:《税收正义刍论》,《税务与经济》,2006(3)
    周全林:《论“三层次”税收公平观与中国税收公平机制重塑》,《当代财经》,2008(12)
    杨绍政:《税收公平与自由迁徙权——以美国为例进行的分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王相坤:《税收公平的法价值分析》,《河北学刊》,2007(3)
    陈培培:《刍议西方税收公平原则》,《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0)
    秦蕾:《税收公平内涵的解析与税收制度审视》,《税务研究》,2008(1)
    秦蕾:《西方税收公平思想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税务研究》,2005(12)
    王家林:《对税收公平问题的几点不同看法》,《中国财政》,2006(8)
    黄洪:《经济伦理视角下的税收公平》,《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6)
    倪红日、谭敦阳:《税制改革30年进程、经验与展望》,《税务研究》,2008(10)
    赵惠敏、李国生:《国外遗产税免征额与人均GDP的关系及我国遗产税免征额的界定》,《税务研究》,2005(10)
    朱大旗:《关于开征遗产税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5)
    雷根强:《遗产税赠与税的国际比较与我国相应税制建设》,《中国经济问题》,2002(2)
    李刚:《税法公平价值论》,武汉大学法学院,2000年。
    郭明高:《税法公平原则研究》,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余勇:《论税收公平原则与我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完善》,湘潭大学,2006年。
    施新华:《论税法的公平原则——兼论个人所得税法改革》,暨南大学,2006年。
    王博:《遗产税课税制度的经济学分析——关于我国开征遗产税的思考》,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刘双:《遗产税公平与效率分析》,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Ronald Pasquariello. Tax justice:social and moral aspects of American tax policy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Washington, D.C.]: Churches'Center for Theology and Public Policy,c1985.
    Jennifer Nadler.Hart,Fuller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aw and justice,Law and Philosphy(2007)27:1-34.
    Alberto Bondolfi(Translated by Jason-Nye).Ethics,Law and Legislation:The institutionalisation of moral reflection.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3:27-37, 2000.
    Michael.S.Moore.Patrolling the borders of consequentlalist justific ations:The scope of agentrelative restrictions, Law and Philosophy (2007) 27:35-96
    Scottd.Gelfand.The ethics of care and(capital?) punishment, LawandPhilosophy 23: 593-614,2004.
    Kristina Murphy. Procedural justice and tax complianc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Canberra, ACT,0200, February 2004
    Statement of Robert S. McIntyre. Citizens for Tax Justice 21st Before the California
    Commission on the 21 Century Economy Regarding Tax Fairness and Economic Growth April 9,2009
    Amy Gangl. Procedural Justice Theory and Evaluations of the Lawmaking Process. Political Behavior, Vol.25, No.2 (Jun.,2003), pp.119-149
    W. Chan Kim.Procedural Justice, Strategic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Knowledge Economy Procedural Justice, Renee Mauborgn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9, No.4, Special Issue:Editor's Choice (Apr.,1998), pp.323-338
    Otis B. Grant. Social Justice versus Social Equality:The Capitalistic Jurisprudence of Marcus Garvey. Journal of Black Studies, Vol.33, No.4 (Mar.,2003), pp.490-498
    Alexander Weis An Ethics of Care or an Ethics of Justice Warren French,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27, No.1/2, Business Challenging Business Ethics:New Instruments for Coping with Diversity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The 12th Annual EBEN Conference (Sep.,2000), pp.125-136
    Patrick Primeaux, Ranjan Karri, Cam Caldwell.Cultural Insights to Justice:A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through a Subjective Lens.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46, No.2 (Aug.,2003), pp.187-199
    Sheldene Simola.Ethics of Justice and Care in Corporate Crisis Management Ethics of Justice and Care in Corporate Crisis Management.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Vol. 46, No.4 (Sep.,2003), pp.351-361
    Lauren Benton. Not Just a Concept:Institutions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Ann Arbor:Feb 2009. Vol.68, Iss.1; p.117
    Natalya Varlamova. Legal Positivism and Human Rights.Social Sciences. Minneapolis: 2008. Vol.39, Iss.3; p.129
    Nomi Claire Lazar.Three Gestures Toward Justice.Political Theory. Thousand Oaks: Oct 2007. Vol.35, Iss.5; p.659
    Emma Schwartz.A Flawed Sense of Justice..U.S. News & World Report. Washington: Sep 24,2007. Vol.143, Iss.10; p.26
    E Peters. The justice of Venice:authorities and liberties in the urban economy, 1550-1700.Choice. Middletown:Jun 2007. Vol.44, Iss.10; p.1820 (1 page)
    Ernst-ulrich Petersmann.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Law and 'Constitutional Justice'.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Oxford:Sep 2008. Vol. 19, Iss.4; p.769 (30 pages)
    P D Travis. From civil rights to human rights:Martin Luther King, Jr., and the struggle for economic justice. Choice.Middletown:Nov 2007. Vol.45, Iss.3; p.530 (1 page)
    Gary Haugen. On a Justice Mission.Christianity Today. Carol Stream:Mar 2007. Vol. 51, Iss.3; p.40
    Jeff A. King.The Justiciability of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Modern Law Review. Oxford:Mar 2007. Vol.70, Iss.2; p.197
    Alyssa R Bernstein.4 Human Rights, Global Justice, and Disaggregated States:John Rawls, Onora O'Neill, and Anne-Marie Slaught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Sociology. Malden:Jan 2007. Vol.66, Iss.1; p.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