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学视域下的宪法平等规范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试图在法律的“关系本体论”立场的指引下重新审视宪法平等规范的性质。目的是要说明,宪法平等规范的生命在于应用,它的内涵在无数次的应用过程中得以确立,真正的宪法平等规范就体现在宪法平等条款中的平等理念与个案之间的对应关系中,是一种关系性存在。离开了应用与解释,就不存在宪法平等规范这回事。
     首先我们探究的是平等的理念,作为正义的核心与基础的平等,本身仅是一个形式意义的存在,它的具体内涵有待于他在的价值标准予以填充。这个填充过程并非简单地表现为逻辑演绎,而是体现为一种理性的论证过程。构成平等内涵的是一种经论证而来的“可接受性”,而非特定价值观念所带来的(自然科学意义上)“确定性”,平等的理念是一个实践理念。
     其次,在进行宪法哲学层面的平等理念的探究之后,转向实在法层面,在实在法层面探究平等的规范意义。在诠释理念之下,宪法平等规范不再是预先存在于宪法文本之后等待人们去“发现”的“正确答案”,它毋宁是一个需经宪法解释主体(诠释者)在宪法条款与生活事实之间“往返流转”、论证发展的规范群。这个规范群通过诠释者的主观参与和生活事实的不断变换保持其生命力,因而这个规范群的内涵不是封闭的,它通过衍生规范的形式延伸或改变已有的意义。就目前的宪政实践而言,不但“平等是一项公民基本权利”的内涵来自于“每个公民在法律上(面前)都是平等的”这一直接的宪法规范,而且这个衍生的平等权规范又衍生出了“平等是一个具有客观价值的宪法原则”这类次级衍生规范。另外,如果我们结合司法实践中各种“平等”的论证方式和适用特点,并从内容上加以类型化,会发现宪法框架下的平等规范还包括第三个面向——政策。
     最后,无论是平等权、平等原则还是政策,都不是平等规范内涵的中止之处,面对变化多端的个案,它们都不能预先给定有关“平等与否”的准确判断。只有经过宪法诉讼中法官的价值衡量和规范论证,才能作出有关个案的裁判。具体来说,从平等规范的结构上来看,可适用于具体案件的平等规范来自于“相同/相似情况相同对待”与“不同/不似情况不同对待”这两个子原则间的权衡和取舍。这两个目标相反的子原则在逻辑上包含了所有的可能性,因此平等规范本身是一个具有“铁律”性质的规则,即它在规范上不可能存在例外。因此无论是德国的概念式审查标准还是美国的类型化审查标准,都不过是平等规则内部的两个子原则间的较量和权衡的外部表现而已,只是,由于在具体的个案中与之相伴随的司法审查原则和立法民主原则间的分量有所不同,因而立法者的裁量空间和司法审查的正当性程度有所不同,从而呈现出宽严度不同的审查标准类型。
     诠释学的理念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探究宪法平等规范内涵的视角,与以往的宪法解释观相比,它更注重得出结论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那个具有语境化特点的“结论”。这些“过程”和“方法”才是至关重要的东西,它们是根本性的、不变的和可把握的,它们是决定“内容”和“结论”的事物。从这个角度说,中国的平等保护问题尚未从规范的意义上予以解决,这不仅是由于缺乏宪法诉讼和有效的宪法解释的机构,更重要的是缺乏由宪法解释者所做的对于平等判断的论证过程。因为“论证”是平等规范的适用不可缺少的环节,平等规范的意义借此才得以形成。对于宪法规范尚处于休眠状态的中国人权保护状况来说,这令人深思。
The thesis attempts to reconsider the nature of the constitutional equality norms in the viewpoint of“relation-ontology”in order to expound that the life of the constitutional equality norms is rooted in its application, during the countless times of which its connotation is well established. The real constitutional equality norms are closely reflec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equality notion and the individual cases, thus exist as a relation-being. Without applic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there are no constitutional equality norms.
     Firstly, we study the equality ideal. As the basis of the justice, the equality itself merely presents its form, while its concrete connotation is to be substantiated by the values of other beings. The course of substantiating does not simply show a sort of easy logic deduction, but a kind of rational demonstration cours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equality lies in its“acceptable nature”derived from demonstration, but not the“definitude”brought up by non-specific values (in the nature of natural science). The equality ideal is practical.
     Secondly, we proceed on the significance of equality norms in the statute after philosophically studying the equality ideal in constitution. Under the interpretation idea, the constitutional equality norms are no longer“correct answers”, which people try to search behind the constitutional text. Rather, it is a group of norms which the interpreters make great efforts to detect and prove between the constitutional precepts and the reality. This group remains its vitality through the participation of interpreters and changing of realities, thus it is open, which expands or transfers its possessed meaning through deriving its form. In light of the present constitutional practice, not only the connotation of“equality is a basic right of citizens”derives from the constitutional precept of“every person is equal before the law”, but also this derived equality norm produces a sub-norm,“equality is a constitutional principle of objective values”. In addition, if we consider the demonstration program and the characters of all kinds of equality norms in the judicial process, and classify them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we will find the equality norms contain the third respect----the policy.
     Lastly, whether the equality rights, equality principle, or the equality policy, none of them is a final judgment of equality in the face of the various individual cases. Only after the valuation and argument by the judge in the constitutional lawsuits, the judgment concerned with individual cases can be made. Concretely, in view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equality norm, the equality norm which could be applied to a specific case derives from the balance and the choice between the principle of“treating the same similarly”and the principle of“treating the difference differently”. The two principles of contrary purposes consist of all the possibilities in logic, so the equality norm of stringent nature is a rule without exception. Whether the conceptual investigation criterion of German or the typical investigation criterion of American is only the outer expression of the competition of the two principles. As the change of the weight of the legislative democracy principle and the judicial review principle, the establishing space of the legislator and the rationality of the judicial review are different, thu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eviewing criterion are embodied.
     The idea of interpretation gives us a new viewpoint of study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nstitutional equality norms. Comparing with the preceding textualism idea of constitution, it emphasizes the“process”and the“method”, but not the“conclusion”. The process and the method are of great importance. They are essential, non-changing, and assurable which determine the“content”and the“conclusion”. In this view, the equality protection in China has not been resolved in the sense of norm, which is not only due to the absence of the constitution lawsuit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body of constitution, but also due to the lack of the argument on equality judgment by the constitution interpreter. The“argument”is indispensable to the application of equality norms, through which the connotation of equality norms takes shape. As for the protection of the human right in the constitutional norms at rest in China, it is worth thinking deeply.
引文
①参见[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28页。
    ①[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32~176页。
    ②Lee, Desmond,‘Translator’s Introduction’in Plato The Republic, 2nd rev edn, tans, Desmond Lee, Harmondsworth: Penguin Classics 1974.转引自[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李清伟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③[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3页。
    ④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48页。
    ⑤参见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第50页。
    ⑥参见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54页。
    ⑦参见[德]H.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25~26页。
    ⑧Immanuel Kant, The Metaphysical Elements of Justice, transl. J.landd(Indianapolis,1965), p.34.转引自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302页。
    ①[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8页。
    ②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第17页。
    ③参见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第16~19页。
    ④[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
    
    ①[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②参见[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51页。
    ①周永坤:《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处理》,《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②参见[奥]凯尔森:《何为正义》,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③拉伦茨:《法学方法伦》,第52页。
    
    ①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92~97页。
    ②考夫曼:《法律哲学》,第229页。
    ③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87页
    ①参见[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台湾)商周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页。
    ②Rene Descartes, Philosophical Works, transl. E.S. Haldane and G.R.T. Ross (Cambridge,Eng. ,1931), p.3.转引自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59页。
    ③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第52页。
    ④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60页。
    ①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伦》,第56页。
    ①参见[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20~23页。
    ②参见考夫曼:《法律哲学》,第229页。
    ③参见[德]G·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32~133页。
    ④拉德布鲁赫将正义内容大体上分为个人主义的、超个人主义的、和超人格的。参见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第52~72页。
    ⑤参见考夫曼:《法律哲学》,第230页。
    ①将形式正义理解为对体系服从的观点,参见佩雷尔曼:《正义的观念和论证的问题》,J.皮特纳译,伦敦,劳特利奇与基根·保罗公司1963年版,第41页。转引自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第58页。
    ②参见约翰·罗尔斯:《正义论》,第59~60页。
    ③[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67页。
    ①这句话原本是用来描述“善”一词的特点,笔者以为它同样适用于“平等”一词的描述。参见[德]京特·埃尔沙依德:《自然法问题:一个系统的指南》,载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页。
    ②有关自然法内容的不可把握性,参见埃尔沙依德:《自然法问题:一个系统的指南》,载考夫曼、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第225页。
    ①罗尔斯:《正义论》,第59页。
    ②这是不少德国学者的见解,我国台湾学者陈新民也持此种见解,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79页。
    
    ①参见[德]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223~224页。
    ②考夫曼:《法律哲学》,第398页。
    ③参见丹尼斯·劳埃德:《法律的理念》,张茂柏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第65页以下。
    ①从历史的角度,自然法并非一直如同其近代以来所表现的那样,具有普适的、永恒的以及“高级法”的含义,对此可参见[意]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第1页以下。
    ②Holmes,‘Natural Law’in Harvard Law Review ,1918.转引自[意]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第96页。
    ③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德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341页以下。
    
    ①考夫曼:《法律哲学》,第372页。
    ②参见埃尔沙伊德:《自然法问题:一个系统的指南》。
    ①罗尔斯:《正义论》,第56页。
    ②考夫曼:《法律哲学》,第382页。
    ③考夫曼:《法律哲学》,第382页。
    ④[荷兰]Y.T.费德蕾斯:《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理论》,夏宏译,《浙江大学法律评论》第六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⑤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第90页。
    ①[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程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页。
    ②参见[美]尼尔·维德马:《程序公正的本源及其影响》,翁开心译,《浙江大学法律评论》第六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参见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第276页以下。
    ②参见[德]赫尔穆特·吕斯曼:《法律论证理论》,张青波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从》(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③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第147页。
    ④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第297页。
    ⑤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第368~370页;吕斯曼:《法律论证理论》。
    ①S是一个Z的一个INUS条件,如果:Mi是Z的充分条件(Mi→Z);Mi由S、T、U组成(Mi←→S&T&U);如果Mi不是Z的充要条件,Z还有其它的充分条件MJ,即MJ→Z且MJ←→D&E&F&G,并且同时有效的是Mi∨MJ←→Z,那么所有的并且仅仅Mi和MJ的组成部分是Z的INUS条件。参见吕斯曼:《法律论证理论》。
    ②参见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第273~276、242~252页。
    ③M. G.辛格:《伦理学上的一般化》,第31页。转引自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第242页。
    ④参见魏德士:《法理学》,第172页。
    ⑤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第65页以下。
    ①参见[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
    ①参见考夫曼:《法哲学的问题史》,载考夫曼、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
    ②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6.
    ①参见张鹏翔:《论基本权的规范结构》,《台大法学论丛》(台湾)第34卷第2期。
    ①参见[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人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6页。
    ②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translated by Julian Riv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st published 2002 .p25.
    ③参见黑尔:《道德语言》,第5页。
    
    ①这里的责任性短语(deontic expression)的说法来自于阿列克西,这一表述在内容上相当于“应然”的概念。
    ②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3.
    ③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4.
    
    ①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128.
    ②[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第20页。
    ③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第18页。
    ①周永坤:《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②参见周永坤:《法理学》,第211页。
    ③有关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划分,参见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6~297页;有关描述性不确定法律概念,参见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第134~136页。
    ④参见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第136页。
    ⑤参见许庆雄:《宪法入门》,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第59~62页。
    
    ①参见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②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97.
    ③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99.
    ④博登海默:《法理学》,第288页。
    ①自由主义并非绝对的排斥“平等”观念,这里涉及到法律平等与事实平等的关系问题,并非此处讨论的重点。
    ②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121.
    ③这里的“客观法内涵”有时也被人们称为“客观价值面向”或“客观原则”。
    ④参见张尹嘉:《基本权理论、基本权功能与基本权客观面向》,载《当代公法新论》(上),元照出版公司2002年版;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法学研究》2005年第3期。
    ①参见许庆雄:《宪法入门》,第59页以下;及[日]芦部信喜:《宪法》(3),有斐阁1998年版,第5页。转引自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页。
    ②参见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第110~111页。
    ③参见李建良:《基本权利理论体系之构成及其思考层次》,载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一),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9年版。
    ①承认法律规范可以分为规则与原则,但认为它们之间的区别仅是程度上的。这类观点曾经长时间的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我国学界目前的主流观点。这类观点中最为普遍的见解就是认为一般性(generality)是规则与原则区分的标准。依此,原则是具有较高一般性程度、较抽象的规范,与之相比规则比较具体,具有较低的一般性程度。(参见R.M. Hare, Freedom and Reason,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63, p30~50;哈特:《法律的概念》,324~328页。)相应地,在规范结构上,规则有较为确定的事实构成和法律后果,而原则是法律论证的权威性出发点,并没有设定任何具体的和确定的事实状态,也未指定任何具体的确定的法律效果,它只是一些体系内的主导性标准。(参见[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24页;参见Torstein Eckhoff, Guiding Standards in Legal Reasoning, 29 Current Legal Problems, 1976, p.207.
    ②参见考夫曼:《法哲学问题史》,载考夫曼、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
    ①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48.
    ②有关德沃金对规则的“全有或全无”特点的说明参见Dworkin, R.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 1978.
    ③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58
    ④初步印象特征意指某种起先具有可适用性,因其它理由可限制其适用可能性的特点。
    ①Klaus Stern , Das Staatsrech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 , BandⅢ/1 (Allgemeine Lehrer der Grunderchte 1. Halbband) 1988, S.28.转引自李震山:《人性尊严与人权保障》,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3页。
    ②Durig , in Maunz/Durig , GG Kommentar , 1990 , Art . 1 , Rdnr. 1 .转引自李震山:《人性尊严与人权保障》,第4页。
    ③许志雄:《宪法上之个人尊严原理》,(台湾)《东海大学法学研究》,第7期。
    ④邱基峻、邱铭堂:《论行政法上之平等原则》,载城仲模主编:《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二),(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
    ⑤Albert Bleckmann, StaatsrechtⅡ-Die Grundrechte, 3.Auf. 1989, S451.转引自李震山著:《人性尊严与人权保障》,第14页。
    ⑥参见郑永流:《人格、人格的权利化和人格权的制定法安置》,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①Dworkin, R.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p.272.
    ②Dworkin, R.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p.269.
    ③参见许庆雄:《宪法入门》,第59~60页。
    ④Apothecary Act Case , 7 BVerfGE 377;译自D. P. Kommers ,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Durham/London: Duck University Press (1989), p286-290.
    ①Nocturnal Employment Case , 85 BVerfGE 191;参见D. P. Kommers ,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2nd Ed) , Durham , South Carolina : Duck University Press (1997), p291-294.
    
    ①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47.
    ②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58~59.
    ③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58
    ④参见周永坤:《法理学》,第457~468页。
    ①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50.
    ②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54.
    ③Alexy, Zur Struktur der Rechtsprinzipien, S. 34 f.转引自王鹏翔:《论基本权的规范结构》,《台大法学论丛》第三十四卷第二期。
    ④需要注意的是,比例原则本身其实并不是一项“原则”,它实际上是一个规则,它的三个子原则是三个必须被满足或不被满足的规则。
    ⑤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66.
    ⑥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397.
    ⑦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401.
    ⑧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401
    ①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66.
    ②Bavarian Party Case , 6 BVerfGE 84 ;译自W . F . Murphy & J. Tanenhaus ,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Law : Cases and Commentaries ,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1977) , p579-580.
    ①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59页。
    ①[美]凯斯·R·桑斯坦著:《偏颇的宪法》,宋华琳、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7页。
    ②这是阿列克西经过逻辑的分析得出的结论,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80.
    ③Korematsu v . United States, 323 U.S. 214 (1944).参见[日]藤仓皓一郎、木下毅、高桥一修等编:《英美判例百选》段匡、杨永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18页。
    ①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146.
    ②Peter Iron , ed . , Justice Delayed : The Record of the Japanese– American Internment Cases (1989)转引自[美]保罗·布莱斯特等编:《宪法决策的过程》(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1页。
    ③Bradwell v . Illinois, 83 U. S. 130 (1873).参见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5-457页。
    ①何黎萍:《近代美国妇女职业活动考察透视》,《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①Sharon and Joseph Frontiero v. Elliot Richardson, 411 U. S. 677 (1973)参见布莱斯特等编:《宪法决策的过程》(下册),第968-970页。
    
    ①参见周莉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妇女就业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2期。
    ②参见周莉萍:《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美国妇女史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①参见[美]凯斯·R·桑斯坦著:《偏颇的宪法》,第320~323页。
    ②参见[美]凯斯·R·桑斯坦著:《偏颇的宪法》,第82~88页。
    ①参见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8~99页。周叶中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61页。俞子清主编:《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7~228页。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第111页。
    ②另外,也有相当多的学者将法律平等与事实平等当作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另一种表述形式,从而将二者等
    ①参见许志雄、蔡茂寅等:《现代宪法论》,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96页。
    ②[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第286页。
    ①Julius Stone, Human Law and Human Justice (Stanford , 1965), p326.
    ②参见许志雄、蔡茂寅等:《现代宪法论》,第97页。
    ③[日]芦部信喜:《宪法》(3),有斐阁1998年版,第5页。转引自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第107页。
    ④参见许志雄、蔡茂寅等:《现代宪法论》,第96页。
    ①Public Papers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Lyndon B. Johnson 1965 , book 2 (Washington , DC: Govern转引自[美]阿奇博尔德·考克斯:《法院与宪法》,田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页。
    ②从现有的使用方式上看,Affirmation action一词有两种宽窄不同的含义,一种指适用于曾经受到歧视的种族的优待措施;一种指对受到歧视的种族和妇女的优待措施。本文中使用的是第一种含义。
    ①参见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第320页。
    ②参见Allan Ides and Christopher N. May, Constitutional Law: Individual Rights , Aspen Publishers, Inc.2001, p223.
    ③以往的判例法已经确立的是针对歧视黑人的种族归类适用严格的审查标准,与此不同的是,由于“纠偏行动”下的种族分类虽然是以种族为基础,但是却是出于帮助和补偿黑人所受歧视的善意目的,受到损失和提起诉讼的的是白人,因此,是否对善意归类适用严格标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成为了一个存在争议的问题,这里,多数意见所针对的即是主张对于善意归类适用较为宽松的中等程度审查标准的观点。
    ④参见Allan Ides and Christopher N. May, Constitutional Law: Individual Rights, p224-225.
    ①《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六)》,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83~194页。
    ①山下健次:《概说宪法》,有斐阁1984年版,第54页。转引自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第111页。这里之所以没有采用中国学者的观点是由于,对于作为一项宪法原理的平等与作为个人权利的平等之间的差别和共性问题,中国学界很少论及,而同样持此种观点的日本学界则对此有所阐发。
    ①李建良:《基本权利理论体系之构成及其思考层次》,载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一)》。
     ①参见陈景辉:《原则、自由裁量与依法裁判》,《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①构成性概念是构成规则的必然结果,关于构成性规则参见John R. Searle,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版,第33~42页。
    
    ①Dworkin, R.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p.31.
    ②参见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第61页。
    ③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第13页。
    ①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63.
    ②关于“应该”、“禁止”这两个应然模态词的逻辑转换关系,参见张鹏翔:《论基本权的规范结构》,《台大法学论丛》(台湾)第34卷第2期。
    
    ①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62.
    ②李建良:《论立法裁量之宪法基础理论》,《台大法学论丛》第四十七期。
    ③参见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p274.
    
    ①参见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第153页以下。
    ②史庆璞:《美国宪法与政府权力》,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第239页。
    ③参见Tussman & tenBroek, The Equal Protection of the Laws, 37 CALIF. L. REV. 341 (1949).
    ①徐秀兰:《平等权审查标准之解析与建构——以社会立法为中心》,台湾大学法学院研究所2004年博士论文,台湾图书馆馆典藏电子全文,第30页。
    ②参见藤仓皓一郎、木下毅等编:《英美判例百选》,第64~68页。
    ①参见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编:《宪法的精神——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0年经典判例选读》,邓海平、史大晓等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90~293页。
    ②参见徐秀兰:《平等权审查标准之解析与建构》,第42页。
    ③参见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册)》,(台湾)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6月版,第505页。
    ④参见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第292页。
    ①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第390页。
    ②参见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第290~291页。
    ③《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六)》,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第10~16页。
    ④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第424~426页。
    ⑤参见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第368~372页。
    ⑥参见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册)》,第513页。
    ①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第331~334页。
    ②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第341页。
    ③参见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册)》,第515页。
    ④参见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第296~298页。
    ⑤《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六)》,第183~194页。
    
    ①Sunstein,“Naked Preference and Constitution”, Columbia Law Review, 84: 1690
    ②参见史庆璞:《美国宪法与政府权力》,第255页。
    
    ①参见徐秀兰:《平等权审查标准之解析与建构》,第66页。
    ②Sunstein,“Naked Preference and Constitution”, Columbia Law Review, 84: 1691.
    ③参见徐秀兰:《平等权审查标准之解析与建构》,第79~80页。
    ①美国法院认为“嫌疑归类”主要是指基于人种、民族、国籍所做的分类。另外,还有两个标准对认定“嫌疑归类”或“准嫌疑归类”具有参考价值:一是该分类是基于某些无法改变的本质而决定的;二是该分类受制于一段不平等对待的历史,或归属于一个欠缺政治实力之阶级,亟需特别保护。
    ②参见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第256页。
    ③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编:《宪法的精神》,第408~411页。④Gerald Gunther, Constitutional Law, 12 th Ed, Foundation Press, Westbury, 1991. p432.
    ⑤[美]约翰·哈特·伊利著:《民主与不信任——关于司法审查的理论》,朱中一、顾运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①Gerald Gunther, Constitutional Law,12 th Ed. p617.
    ②Gerald Gunther, Constitutional Law, p606.
    ③Craig v. Boren , 429 U.S. 190(1976).
    ④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编:《宪法的精神》,第411~414页。
    
    ①拉伦茨:《法学方法论》,第340页。
    ②参见布莱斯特等编:《宪法决策的过程》(下册),第1511~1525页。
    1.周永坤:《法理学》,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4.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许庆雄:《宪法入门》,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0年版
    6.颜厥安:《规范、论证与行动——法认识论论文集》,(台湾)元照出版公司2004年版
    7.颜厥安:《法与实践理性》,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朱应平:《论平等权的宪法保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林来梵:《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规范宪法学的一种前言》,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10.李建良:《宪法理论与实践》(一),台湾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
    11.李震山:《人性尊严与人权保障》,元照出版公司2001年版
    12.城仲模主编:《行政法之一般法律原则》(二),(台湾)三民书局1998年版
    13.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欧洲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4.邱小平:《法律的平等保护——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第一款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胡锦光、韩大元:《当代人权保障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6.周叶中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7.俞子清主编:《宪法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许志雄、蔡茂寅等:《现代宪法论》,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
    19.《德国联邦宪法法院裁判选辑(六)》,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版
    20.史庆璞:《美国宪法与政府权力》,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版
    21.北京大学法学院司法研究中心编:《宪法的精神——美国联邦最高法院200年经典判例选读》,邓海平、史大晓等译,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22.陈新民:《宪法基本权利之基本理论(上册)》,元照出版公司1999年6月版
    23.徐振东:《宪法解释的哲学》,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4.范进学:《宪法解释的理论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5.刘大生:《宪法学问题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6.韩大元主编:《宪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7.沈宗灵:《比较宪法——对八国宪法的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刘士国主编:《法解释的基本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 [德]考夫曼:《法律哲学》,刘幸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0. [德]伯恩?魏德士:《法理学》,丁小春、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32. [英]韦恩?莫里森:《法理学——从古希腊到后现代》,李桂林、李清伟等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3. [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4.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35. [德]H.科殷:《法哲学》,林荣远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36.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时殷弘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37.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8.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39. [德]卡尔?拉伦茨:《法学方法论》,陈爱娥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40.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1. [英]哈特:《法律的概念》,许家馨、李冠宜译,(台湾)商周出版社2000年版
    42. [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43. [德]G?拉德布鲁赫:《法哲学》,王朴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4. [德]考夫曼:《类推与事物本质——兼论类型理论》,吴从周译,学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版
    45. [德]阿图尔?考夫曼、温弗里德?哈斯默尔主编:《当代法哲学和法律理论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6. [德]阿列克西:《法律论证理论》,舒国滢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47. [英]丹尼斯?劳埃德:《法律的理念》,张茂柏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48. [意]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李日章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49.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德基本特征》(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50. [日]谷口安平:《程序的正义与诉讼》,王亚新、程荣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1. [德]卡尔?恩吉施:《法律思维导论》,郑永流译,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2. [英]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张庆熊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53. [奥]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李步楼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54. [英]杰弗里?马歇尔:《宪法理论》,刘刚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5. [英]理查德?麦尔文?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人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6. [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沈宗灵、董世忠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57. [美]凯斯?R?桑斯坦著:《偏颇的宪法》,宋华琳、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 [日]藤仓皓一郎、木下毅、高桥一修等编:《英美判例百选》段匡、杨永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 [美]保罗?布莱斯特等编:《宪法决策的过程》(下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60. [美]阿奇博尔德?考克斯:《法院与宪法》,田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1. [美]约翰?哈特?伊利著:《民主与不信任——关于司法审查的理论》,朱中一、顾运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2. Robert Alexy, A Theory of Constitutional Rights, translated by Julian River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irst published 2002.
    63. D. P. Kommers , Constitutional Jurisprudence of the Federal Republic of Germany (2nd Ed) , Durham , South Carolina : Duck University Press (1997).
    64. W . F . Murphy & J.Tanenhaus,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Law : Cases and Commentaries ,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77).
    65. Allan Ides and Christopher N. May, Constitutional Law: Individual Rights , Aspen Publishers, Inc.2001.
    66. John R. Searle,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版;
    67. Gerald Gunther, Constitutional Law, 12 th Ed, Foundation Press, Westbury, 1991.
    68. Dworkin, R. ,Taking Rights Seriously, Cambridge, Massachussetts, 1978.
    69. Kelsen, Hans, Pure Theory of Law (Tran. Max Knight,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70. Dworkin, Ronald, A Matter of Principl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71. Raz, Joseph, The Authority of Law: Essays on Law and Mora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79)
    72. Finnis, John,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0)
    73. MacCormick, Donald Neil, Legal Reasoning and Legal Theory, (Oxford, 1978)
    74. Coleman, Jules, Markets, Morals and The Law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75. Coleman, Jules, The Practice of Principle: In Defense of a Pragmatist Approach to Legal The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76. Waluchow, W. J., Inclusive Legal Positivism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4)
    77. Atria, Fernando, On Law and Legal Reasoning (Oxford-Poortland Oregon, 2001)
    78. Searle, John, Speech Acts: An Essay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9)
    79. Sesrle, John, Expression and Meaning: Studies in the Theory of Speech Acts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80. Austin, John,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1.周永坤:《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处理》,《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4期
    2.周永坤:《教育平等权问题及解决之道》,《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3.张鹏翔:《论基本权的规范结构》,《台大法学论丛》(台湾)第34卷第2期
    4.郑永流:《人格、人格的权利化和人格权的制定法安置》,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八),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何黎萍:《近代美国妇女职业活动考察透视》,《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6.周莉萍:《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妇女就业发展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2期
    7.周莉萍:《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美国妇女史研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8.陈景辉:《原则、自由裁量与依法裁判》,《法学研究》2006年第5期
    9.庄世同:《论法律原则的地位:为消极的法律原则理论而辨》,《辅仁法学》2000年总第十九期
    10.庄世同:《Ronald Dworkin与柔性法实证主义》,《月旦法学》2000年总第64期
    11.庄世同:《规则与司法裁判》,《台湾哲学研究》1999年第2期
    12.颜厥安:《规则、理性与法治》,《台大法学论丛》2002年总第33卷第2期
    13.陈显武:《论法学上规则与原则之区分——由非单调逻辑之观点出发》,《台大法学论丛》2003年总第34卷第1期
    14.颜厥安:《宪政主义的法治向度——由法实证主义检讨宪政法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15.陈景辉:《“法律的界限”——法实证主义命题群之展开》,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博士论文
    16.李建良:《论立法裁量之宪法基础理论》,《台大法学论丛》第四十七期
    17.林立:《论“法律原则”的可争议性及为“柔性的法价值秩序”辩护》,法律思想网
    18.许志雄:《宪法上之个人尊严原理》,(台湾)《东海大学法学研究》第7期
    19.徐秀兰:《平等权审查标准之解析与建构——以社会立法为中心》,台湾大学法学院研究所2004年博士论文,台湾图书馆馆典藏电子全文
    20.陈志全:《德国宪法释义学对于我国宪法解释之影响》,《宪政时代》(台湾)第30卷第1期;
    21.吴猛:《平等的真义》,《社会科学家》2003年1月总第99期
    22.李常青:《少数人的权利及其保护的平等性》,《现代法学》2001年第5期
    23.莫江平:《我国公民的平等权及其误区》,《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4.白广勇:《平等权的自然基础》,《聊城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5.熊小红:《平等与自由的政治学思考》,《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
    26.胡建:《中西启蒙平等观在价值源头上的同异》,《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
    27.乌云娜:《平等与平等观及其历史把握》,《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8.郑慧:《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29.魏小萍:《马克思主义与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话题》,《哲学研究》2003年第9期
    30.李树忠:《平等保护请求权研究》,《政法论坛》2004年第4期
    31.周仲秋:《现代平等观念和平等理论发展的几个特征》,《中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32.董春宇:《平等与不平等的再思考》,《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11期
    33.阎国志:《现代法律中的平等》,《法学论坛》2003年第5期
    34.林喆:《从商家的“选择权”看公民平等权的盪稀罚墩斡敕伞?002年第5期
    35.朱应平:《论我国公民平等工作权的宪法保护》,《法学》2002年第8期
    36.胡进祥:《中国企业平等问题研究》,《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4期
    37.陈瑞英:《对我国公民受教育权平等实现的审视》,《河北法学》2004年第1期
    38.叶文振:《男女平等:一个多维的理论建构》,《东南学术》2004年第4期
    39.汤擎:《单身女性生育权与代际平等》,《法学》2002年第12期
    40.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平之比较》,《文史哲》2004年第4期
    41.刘宏斌:《德沃金的政治平等论》,《求索》2003年第6期
    42.万利平:《论平等原则的程序化》,《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3期
    43. [美]尼尔?维德马:《程序公正的本源及其影响》,翁开心译,《浙江大学法律评论》第六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4. [德]赫尔穆特?吕斯曼:《法律论证理论》,张青波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从》(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5. [奥]凯尔森:《何为正义》,张书友译,载郑永流主编:《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 [英]哈特:《实证主义和法律与道德的分离》(上、下),翟晓波译,《环球法律评论》2001年第2期、第4期
    47. [荷兰]Y.T.费德蕾斯:《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性理论》,夏宏译,《浙江大学法律评论》第
    六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 [日]中山龙一:《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周永胜译,《外国法译评》2000年第3期
    49. Sunstein,“Naked Preference and Constitution”, Columbia Law Review, 84: 1690.
    50. Larry Alexander & Ken Kress,“Against Legal Principles”,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1. Michael S. Moore,“Legal Principles Revisited”,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2. Gary Lawson,“A Farewell To Principles”,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3. Jeremy Waldron,“The Need for Legal Principles”,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4. Stephen R. Perry,“Two Models of Legal Principles”,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5. Frederick Schauer,“Prescriptions in Three Dimensions”,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6. Brian Leiter,“Explanation and Legal Theory”,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7. Gerald J. Postema,“Integrity: Justice in Workclothes”,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8. Herbert Hovenkamp,“Law and Morals in Classical Legal Thought”, (1997) 82 Iowa Law Review
    59. Paul H. Robinson,“Rules of Conduct and Principles of Adjudication”, (1990) 57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60. David A. Strauss,“Principle and Its Perils”, (1997) 64 University of Chicago Law Review
    61. Deborah Rhode,“Access to Justice: Connecting Principles to Practice”, (2004) 17 Georgetown Journal of Legal Ethics
    62. Ronald Dworkin,“THIRTY YEARS ON The Practice of Principle”, (2002) 115 Harvard Law Review
    63. Andrei Marmor,“The Separation Thesis and the Limits of Interpretation”, (1999) 12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 Jurisprudence
    64. Laura Carrier,“Making Moral Theory Work For Law”, (1999) Columbia Law Review
    65. Philip Soper,“Legal Systems, Normative Systems, and The Paradoxes of Positivism”, (1995)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 Jurisprudence
    66. Cass R. Sunstein,“Problems with Rule”,(1995) 83 California Law Review
    67. James Allan,“Internal and Engaged or External and Detached?”, (1999)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 January
    68. Steven J. Burton,“Law as Practical Reason”, (1989) Southern California Law Review
    69. Andrew Halpin,“Law, Autonomy, and Reason”, (2000)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Jurisprudence January
    70. Anthony J. Sebok,“Is The Rule of Recognition A Rule?”, (1997) Notre Dame Law Review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