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研究以全球现代性为背景,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逐渐被解构、城乡两种语言文化风格的碰撞与交融、农民工子女生存物理空间的转换作为研究的基点,从语言视角、微观层面探讨城市公立学校中农民工子女由于生存物理空间转换的诱发了心理格局的重组,进而导致其自我同一性危机加剧的问题。
     在现代性背景下,以工具理性、逻辑和进步为特征的现代性建构起来的话语体系,构成了对变化、多样、差异、多元语言文化等的裁剪、打磨和隔离。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建构了以城市为主导的语言文化,它构成了对其它语言文化特别是对乡土语言文化的压制、打磨和吞噬。农民工子女由乡村进入到城市并且在城市间的流动,造成了他们自我成长过程程的同一性的断裂,由此导致了自我迷失、价值混乱以及意义缺失等问题。因而,本研究从语言这一视角探讨农民工子女的认同趋向,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语言是如何将他们建构成为飘泊的主体的?在语言共同体和家庭中农民工子女有着怎样的认同趋向?在学校的生活场域,农民工子女经历了怎样的再社会化过程?
     研究表明:第—,作为正在成长中的农民工子女,身体上的频繁流动带来的是心理上不断被解构、建构乃至重构,这种流动没有使农民工子女形成一个同一的、明晰的自我认同,因而加剧了农民工子女自我同一性危机。这种危机的突出表现就是不知道“我是谁?”、“我是哪里人?”、“我要成为怎样的人?”之类的自我归属问题。农民工子女的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成为飘泊在城市生活之外的孤独者。
     第二,从总体上来看,农民工子女更倾向于城市生活,对城市语言和文化有着较为强烈的认同。但是,城市语言文化像一堵无形的墙,将那些极力融入城市生活的农民工子女实施隐性的隔离,这种隐性隔离主要表现在主流语言‘文化以自我为中心,唯我独尊,排斥、打压、吞噬异己语言和文化。
     第三,通过对农民工子女在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等方面的探讨,发现农民工子女认同城市的主要途径就是要经历一个语言再社会化的过程,即不仅要经历言语社会化,更重要的是要经历语言社会化。这种再社会化对农民工子女来说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因为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用来驾驭外物的工具,更重要的是语言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体现,构成了人存在的世界,构成了人的生命,构成了主体本身。因而语言转换的过程不仅仅足从一种工具到另一种工具的驾驭,更表征了人生活方式的转变
     在论文的结语部分,研究者再次从语言本体论的角度论述了“语言是人存在之居所”这一命题,同时研究者以正处于成年期的农民工子女为例,确证部分农民工子女对城市的不认同。他们在城市生活中处于飘泊状态的根源之一在于,由于他们没有纳入到城市语言文化的体系中,始终以边缘人的目光审视和打量着城市,进而导致其对自我同一性进行苦苦的追寻。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modernity, urban-rural binary economy system is being deconstructed in Chinese modernization process, city-country language and cultural style being collided and fused, and the physical space of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reconstruc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psychological pattern induced by the transfer of their living places in a micro-level, and it further leads to the crisis of their self-identification worse.
     Constructed from modernity characterized by instrumental rationality, logic and progress, the discourse system cuts, polishes and isolates the variable multi-language culture. Chinese modernization has constructed a language dominated by city culture, which presses, polishes and even devours the other languages, with country language in particular. The migrant workers'children transfer from country to city, floating between cities, and this brings about the breakage of self-identification in their growing process, leading to the problems of self-lost, value confusion and the lake of mean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migrant children's self-identity tendencies from the aspect of language, with an attempt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how does language construct migrant children to an identity of flowing subject; what's the children's identity tendency in language community and their families; what sort of re-socialization process the children has experienced.
     The results indicate:first, for the growing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their body movement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brings about the de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and even reconstruction in mind. The floating prevents the children forming a consistent and clear self, which deepens the crisis of their self-identification. The crisis is most obviously revealed in children's confusion with such self-identity questions as "Who am I?", "Where I am from?", and "Who I will be?". This kind of living situation to a large extent makes the migrant children the loners beyond the city life.
     Second, In general, the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tend to accept city life, and have a relatively strong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ity language and culture. However, city language and culture is seemed to be an invisible wall isolating the migrant children who are trying their best to melt into the citv life. This invisible isolation is mainly showed in the self-centered mainstream language and culture, rejecting, suppressing and devouring alie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ird, through discussing migrant workers' children in phonic, vocabulary, grammar and discourse, we find they need to experience the language socialization in the course of identifying cities. They experience not only speech socialization but language socialization, namely, socialization of the city's language culture. This is hard work for them. Because language is not only a tool, but also the reflection of the life pattern. It constructs the world for human, life and the subject. The course of transferring of language is not the tool used, but the life pattern.
     The final part of the dissertation discusses the proposition of "language is the home of human being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guage ontology. Meanwhile the researcher takes the migrant children in adulthood as an example to confirm that some grown migrants are unidentitied with cities.One of the root causes for their flowing status in city life is that they haven't been accepted by the system of city language and culture.They keep observing and thinking about this city as marginal men.which results in their continuous pursuit for their self-identity.
引文
[英]齐尔格特·鲍曼著.高华,吕东,徐庆译.通过社会学去思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8页。
    同上,第10页。
    [法]弗朗索瓦·多斯(Francois Dosse)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M].北京:中火编译出版社,2005年,序言第6-7。
    C·莱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7页。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界出版集团,2007年,第6-7页。
    [美]埃里希·弗洛姆著,黄仁宇译.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2007年,第53页
    蔡水良著.语言、教育、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52页。
    张斌贤.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1):蔡霞.关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教育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04(12)。
    参见:赖永波.福州市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制度设计——政治学视角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金万成.论解决农民工子史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路径[J].《理论界》,2006(4);
    朱凤丽.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的社会学分析[J].《福州党校学报》.2006(5)
    参见,金万成.论解决农民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路径[J].《理论界》,2006(4);刘义程.解决农民工了女受教育难题需要制度创新——实现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的一点认识[J].《饶师范学院学报》,2004(5)。
    ②根据费孝通的判断,中国农村是匿乏经济.形成的态度是“知是”:而城市则是丰裕经济,形成的态度足“无餍求得”。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D].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6-117页。
    参见:谭舒,陶亚舒,郭虹.新城市贫困—关于现实和未来社会的忧虑——以成都地区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及其家庭的调查为例[J].《天府新论》.2008(2)。
    参见:谭舒,陶亚舒,郭虹.新城市贫困-关于现实和未来社会的忧虑——以成都地区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及其家庭的调查为例[J].《天府新论》.2008(2)。
    参见:徐学俊.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论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问题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D].2009年: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高水红.学校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问题研究——一个发展主义的研究框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赵翠兰.师生互动中“问题学生”的社会性建构探析[D].鲁东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
    注:西方哲学发展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这三个阶段。认识论哲学不仅以认识的本质、起源等问题为中心,而且试图在人的认识和意识活动的基础上重建本体论,即建立一种认识论的形而上学,因而又再现了古代本体论形而上学所遇到的同样的内在矛盾:认识的本质以及在认识论框架中的世界的本原究竟是经验,还是理念?是理性的观念,还是非理性的直觉或意志?哲学家们在说明认识和意识的本质以及人所认识到的世界时,已受到他们自己的表述角度和表述方式的制约,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语言的界限就是思维的界限”一样。哲学家们认识到,如果不首先搞清楚语言的本质、意义和理解等问题,认识论和本体论的问题都是无法解答。因此,西方各派哲学纷纷转向语言哲学。语言的形式与内容,意义和理解以及语言行为等问题成为当代哲学关注的中心。哲学家们甚至试图将语言本体化,以便在语言哲学的框架内恢复传统的本体论问题。因此,语言成为寻求理解人文精神现象的钥匙。人文科学是语言分化的产物,要揭开这些学科的秘密,就必须回到语言自身的生命中去,这实际上赋予语言以本体的地
    ②注:在本研究中,拉康提出的“本真界”与康德提出的“物自体”,是同一意义上的两个概念,指的都是被语言建构之外的自在存在的世界,即没有被语言命名的世界。
    [法](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页。
    陶秀璈,姚小平主编.语言研究中的哲学问题[M].北京:中国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30页。
    科耶夫著.黑格尔导读[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58页。
    拉康.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459页,
    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0页
    注:金山、火焰山、“flying house(飞马)”等是一些虚构的人或物,它们没有实体.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们是一种有意义的存在,他们都实实在在存在于我们的观念中,存在于我们的精神里;空存在物或零存在物:自然景观中的物,人用语言标签赋予某种意义,如.有人指着某山岩形状说:“看,·乌龟探头”:另一个人指着
    一处说:“猴子探海.”等,这种存在是人将自然景观(寄托体)与语言标签合作炮制的存在.是一个有意义的存在。而事实上“乌龟探头”、“猴子探海”等都属于一种零存在或空存在。见:钱冠连着.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北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6-48页
    [德]彼得·毕尔格著,陈良梅,夏清译.主体的退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页
    [美]詹姆逊著,饯佼汝译.语言的牢笼[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第2页
    法]列维-斯特劳斯著,李幼蒸译.野性的思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88页。
    同上,第281页。
    ① 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5页。
    Richard D.Ashmore,Lee Juesim and David Wilder(edited),Social Identity.Intergroup Confliet,and Confliet Reduc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p.5.
    Josep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etions Publishers,New Jeracy,2000,p.185.
    ①查尔斯 泰勒.现代性之隐忧[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第18-58页
    Joaep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Transaetions Publishers,New Jersey,2000,p.1.
    ②马斯洛等著,林方主编.人的潜能和价值[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400页
    陶国山.话语实践与认同建构[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20页。
    同上,第25页。
    R.G.Donn, Identity Crisis:A Social Critique of Postmodernity,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onesota Press,1998,P.28.
    Anna de Fina,Deborah Schiffrim and Michael Bamberg.Dicourse and Identity.Can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1.
    《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第377页。
    施文涛.论语言、言语和言语作品,[J].中国语文,1960(4)。
    赵一凡,张中毅,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2006.第227
    拉康著.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39-40页
    张一兵著.不叮能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199页。
    [奥]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第16-19页。
    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8页。
    [美]乔治·赫伯特·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23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万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39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万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58页。
    [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85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万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61页。
    查尔斯·泰勒著.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56页。
    埃里克森(Eric Erikson)将人的心理会发展为八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婴儿前期(0-2岁)是获得本体性安全,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的阶段。这是婴儿获得的第一项社会成就.即婴儿对养护者“不在场的现实”的信任,即使母亲不在眼前也不至于产生过分的焦虑和狂躁.因为它知道养护者离开只是暂时的,其归来是确定无疑的。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的八阶段为:婴儿前期(0-2岁)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婴儿后期(2~4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幼儿期(4~7岁)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童年期(7~12岁)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青少年期(12~18岁)形成角色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成年早期(18~25岁)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成年中期(25~50岁)j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成年后期(50岁以后)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感或厌恶感。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页。
    库恩著.必要的张力[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91页。
    两种范式属于不同的语义网络,即使使用同一个术语,其含义可能也迥然不同。这一现象类似于三种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利)虽然使用相同的词汇,但是含义却迥然不同。“这三种文化也使用发音相同、写法一致却对每一种文化都具有不同意义的术语,即使学者们也未必认识到这个事实。‘恐惧’(fear)、‘能力(capacity)觉醒(arousal)记忆(memory)和‘计算(count)等术语,都是这方面的例子。”“在 T.S.艾略特(Eliot)的诗行‘我将在一把尘土中向你展示恐惧’中的‘恐惧’的意义,不是社会科学家在写下‘现实主义对遗传力的恐惧比非现实主义对遗传力的恐惧要小’时所说的‘恐惧’,也小是生物科学家说到以下这句话时所理解的恐惧的意义:‘当老鼠们听到一种预感是电击的声调时,它们就停住不动,处于一种恐惧的状态中。’”因此,“即使诗人、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使用同样的词,各自也都指称一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所使用的许多词语,属于不同的语义网络,因而在意义上并不相等。”详见[美]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著,王加非、宋严萍译.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第4-14页。而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和建构主义思维范式虽然使用相同的词汇,如“人’“学生”、“农民工子女”等术语,其含义不同。如本质主义思维范式的“人”则是具有先天本质的存在.而建构主义则认为“人”是在社会活动过程中逐渐被建构生成的。
    岳伟.批判与重构——人的形象重塑及其教育意义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第92
    郑杭生,李成.关于库恩的“范式”——一种科学哲学与社会学交叉的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04(2),第122-123页。
    成晓光.语言哲学视域中的主体和主体间性的建构[J].外语学刊,2009(1),第10页。
    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人类基本生存状态的哲学与语用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5页。
    成晓光.语言哲学视域中的主体和主体间性的建构[J].外语学刊.2009(1),第11页。
    [美]彼得·伯格(Peter Berger)托马斯·卢克曼(Thomas Luckmann)著.汪涌译.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7页。
    参见:[美]爱德·W·萨义德著.东方学[M].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C赖特·米尔斯著,陈强,张永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5页。
    徐改.成功职业女性的生涯发展与性别建构——基于生活历史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5页。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6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6页。
    赫伯特·J.鲁宾(Herbert J.Rubin)艾琳、·S.鲁宾(lrene S.Rubin)著.卢晖临.连佳佳.李工译.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14页。
    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2页。
    鲁苓著.语言言语 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页。
    [美]彼得·伯格(Peter Berger)托马斯·卢克曼(Thomas Luckmann)著.江涌译.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同上,第19页。
    阿巴斯·塔莎克里(Abbas Tashakkori)查尔斯·特德莱(Charles Teddlie)著,唐海华译.混合方法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第11-12页。
    顺序研究(Creswell称之为两阶段研究):研究者首先进行研究课题的定性研究,然后再进行课题的定量研究,或者以相反的顺序进行研究.同上,第17页。
    平行/共时研究:研究者同时展开定性和定量研究。同上,第17页。
    研究者“在某—主导方法内展开研究,但同时总体上也包含了一小部分另一类方法的设计。”同上,第17页
    参见:阿巴斯·塔莎克里(Abbas Tashakkori)查尔斯·特德莱(Charles Teddlie)著,唐海华译.混合方法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第13页。研究者对此表做了一定的修正。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扩展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1)。
    [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M].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第27页。
    丹芬妮·M·基茨,王曙光,张胜康著.交流访谈及其互动[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第45页。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28-29页。
    翟学伟著.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51页
    [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红波译.社会语言学导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母语的解释是:“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语言,在一般情况下是本民族的标准语或某一方言。”另外.联合国教科委组织1951年把母语也称为“本族语”,认为母语或本族语足指“人在幼年时习得的语言,通常是思维和交际的自然工具。”。《现代汉语词典》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母语”的解释可以作一下理解:1.母语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的,或者说母语是属于个人的;2.母语是人的第一话言(First Language):3.母语可以是民族的标准语或民族语的某一方言。而也有研究者依据“语”与“言”的区分,即“语”指的是语种的意思,指的是民族共有的语言,是在民族这一层面上对语言的表述:而“言”指的是方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语种的地域变体,足在民族之下的亚文化社团的层面对语言的表述。“语”与“言”的关系,是民族的语与民族内部的地域方言间的关系。依照“语”’与“言”的区分,相应地可以进一步将统而言之的“母语”再区分为“母语”和“母言”。当问一个人的母语是什么时,问题的指向是民族共同语:当说一个人的母言是某某方言时,问题的直接折向是民族共同语的地方变体,但也隐含着某人的母语是民族的共同语。例如,一个从小习得湘方言的儿童,他的母言是湘方言,但是的他母语仍然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详见:李宇明.论母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3(1).
    即环境的变动需要不断进行心理重组和建构.但由于心理重组往往落后于外在环境的变动。因此.心理永远处于“流动”的过程中。
    齐格蒙特·鲍曼著.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04页
    钱冠连著.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36页
    傅洛伊德的无意识是被压抑的原欲,小是人类欲望之无言的、小可停歇的和不可安抚的东西,它与人的自觉意识层面相对,构成了人心理结构的两面。而拉康接受了列维 斯劳斯和毛斯的思想,认为无意识与符号(定意义上的语言符号)的象征功能相联,无意识不是个体内在特性,而是“外在于主体的,它常常反映了‘我与他者’的外部关系和‘无意识活动的规律’
    马元龙著.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M].北京:尔方出版社.20()6年,第11页。
    张一兵著.不可能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第219页。
    同上,第248—252页。
    [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8页。
    雅斯贝尔斯.雅斯贝尔斯文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页
    于宏.有一股令人惬意的东北风——谈《乡村爱情》的语言特点[J].电影文学.2008(20)。
    潘华琴.语言·文学·自然——“语言是存在之家”的生态文艺学解读[J].《学术交流》.2005(9),第142页。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萍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我国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于鑫.后现代背景下的语言符号研究——读福柯的<词与物>有感[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34页。
    杨大春著.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241页。
    这正如费孝通对乡土社会的一种认识,即在熟人社会的人际交往中.因为大家都是熟悉的了,因而不是直接说名字,而是说“我”,是通过声音或者脚步声就能判断对方是谁。
    郭景萍著.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第73-74页。
    于鑫.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语言符号研究——读福柯的<词与物>,有感[M].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报,2004(2),第34-35页。
    [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洪波译.社会语言引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1页
    陆学艺教授将改革以来的社会分化表述为阶级、阶层的分化,认为当前中国社会已经分化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际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其根据有三个标准,即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从语言的角度,将社会分为三大阶层:农民阶层、农民工阶层和城市公民阶层。(祥见本研究的第三章)
    有学者认为,判断我们面对的足一种语言、一种语言的两种方言还足两种独立的语言,足以“互懂度”为标准的。“我们会发现说广东话的人和说普通话的人会告诉你他们说的是同一种语言。然而如果一个人只懂广东话而另一个人只懂普通话,他们就不能够互相交谈:事实上他们说的是不同的语言,其中差别肯定大于德语和荷语甚至葡萄牙语和意大利语之间的差别。小过如果说话人识字的话,他们就能够多通过共同的书写体系交流.他们肯定会坚持认为自己说的是汉语的不同方言而不是不同的语言…为对中国人来说,共同的书写体系和政治、社会、文化统一的深厚传统构成了他们对语言的定义的址础。“详见:[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红波译.社会语言学导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45页。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第154页。
    [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洪波译.社会语言学引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79页。
    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22页。
    混合语人:本研究中意指那些长期处于不断流动过程中的儿童,由于语言环境的不断改变,他们无法形成稳定的某种语言形式。他们流动到哪一个城市,学会了地的地域方言.但是当他们达到另一个城市以后,由于原先的语言没有稳定下来,另一种语言又参与进来,以致出现多种语言相混淆的现象。其中,他们所说的的普通话,也是带有非常明显的各地方特色的普通话.他们没有形成自己相对固定的语言。因此,在这一层面上.本研究将这样的农民工子女称之为“混合语人”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44页
    熊易寒博士对农民工子女的研究,可以看做是一项涉及到农民工子女内心世界的研究.但是他主要从农民工子女作为“农民工子女”这样一种身份的层面进行的探讨。而本研究力图从语视角,运用语言分析.分析农民工子女的心理世界。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45页。
    王腊宝.流亡、思乡与当代侈民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5(1)。研究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许多研究者对农民工子女的研究中,特定的用词反应了其背后有一个不证自明的理论假设,“融入”、“适应”等语词隐喻了现代化进程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根植于农民工子女身上的语言文化、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在遭遇到城市文化时,原先的观念和行为应当削减、磨平乃至消除.让他们纳入到城市的语言思维系统中。如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方辉东.在城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适应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2010年3月16日研究者对王老师的访谈笔录。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高水红.学校教育与农民工了女的身份认同[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
    根据自我偏离论,人有三种自我图式。现实自我(actual self)反映了我们当下是什么样;理想自我(idealself)是一个参照点,反映了自已真正想成为什么样(这一理想我是由个体盼望和希望自己拥有的品质、性格和才华构成的)。相反,应然自我(ought self)代表着个体基于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而认为自己应该具有的品质和性格。详见[英]理查德德·克里斯普Richafd Crisp)瑞安农·特纳(Rhiannon Turner)著,赵德雷,高明华译.社会心理学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2010年3月26日研究者在A实验小学的操场与贾成红的谈话。
    [英]理查德德·克里斯普(Richafd Crisp),瑞安农·特纳(Rhiannon Turner著,赵德雷,高明华译.社会心理学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万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第122页。
    费孝通.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79页。
    马元龙.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88-89页
    纳迪克·安德森,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页。
    埃里克森认为在人的心理社会发展的八个阶段中。第一阶段即婴儿前期(0-2岁)生活在一个稳定的环境中,则能够获得本体性安全,获得信任感,克服怀疑感。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24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万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第35页。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40页。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万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41页。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论,三至十二岁的儿童若没有成功度过第二和第三阶段的转化.容易产生这种感业。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第135页
    同上,第140页。
    齐格蒙特·鲍曼丝著.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78页。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66页。
    叶君著.乡土·农村·家园·荒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57页.
    赵静蓉著.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8贝。
    赵静蓉著.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5页。
    同上.第3页。
    2010年3月19日研究者对陈晓岚的访谈。
    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60页。
    王腊宝.流亡、思乡与当代移民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5(1)
    Ania Walwicz:Poland,in Writing,Melbourne:Rigmarole Books,1982:32.
    马云龙著.雅克·拉康 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许多研研究者也认为农民工子女要进入城市,首先要冲破的是作为“社会屏蔽制度”的户籍身份制度的障碍,因为这种屏蔽制度将农民工子女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详见:徐旭初.钱文荣主编.生存故事50为农民工访谈实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页。不可置否.户籍制度作为一种显性的、外在的身份制度,对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造成了极大地障碍。但是.当农民工子女进入到城市以后,让他们遭遇到的另一个隐性障碍之一则是语言,在人际交往方面造成的障碍,则成为他们能否真正融入城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洪波译.社会语言学引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81页。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6页。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赵霞,王磊.北京市进程务工农民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6)。
    熊易寒.当代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M]. 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96页.
    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2)
    [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车谨山译.后现代状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第18页。
    [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49页。
    如果没有南京户口,孩子上学需要交很大一笔借读费:同时,考大学的时候也回到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
    2010年11月28日研究者对周艳楠父亲访谈笔录。
    唐礼勇,《中国人言语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一个语言学和社会学结合的尝试》,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第50页。
    冯·戴伊克著,施旭,冯冰编译.话语·心理·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第205页
    周利敏,谢小平.符码实践中的权力逻辑:教育小平等的新解释膜型[J].《当代教育科学》,2008(9)。
    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0页
    钱冠连.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9-176页
    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证实农民工是靠精神联结形成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与靠地域关系结成的言语社区相区别。详见: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139页
    [美]沃尔特·翁(Walter J Ong)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90页。
    [法](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M].上海人民出版社,第5页
    [德]思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第147页。
    同上,第34页。
    [美]沃尔特·翁(Walter J Ong)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语词的技术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68页。
    详见:梅洛·庞蒂(Merleau-Ponty)的《知觉现象学》对此的相关研究
    [美]沃尔特·翁(Walter J Ong)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 语词的技术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57页。
    同上,第100页,第101页
    雅克·德里达 卢德平译.书本的终结与文字的开始[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701/05/24133_588227.shtml
    索绪尔,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01页。
    雅克·德里达 卢德平译.书本的终结与文字的开始[EB/OL].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701/05/24133_588227.shtml
    罗下石.外来民工子女言语社区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第93页。
    2010年4月28日研究者对李兰斗家的访谈。
    2010年1月28日研究者对王海的访谈。
    [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红波译.社会语言学导论(第五版)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高水红.学校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
    陈映芳著.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98页。
    跃速.我们到底算谁?[J].《读书》.1995年(6)。
    陈映芳著.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5页。
    陈映芳著.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23页。
    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第100-101
    [美]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91页
    翟学伟著.中国社会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82页。
    同上,第132页。
    翟学伟著.中国社会的日常权威:关系与义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93页。
    五服:中国封建社会是由父系家族组成的社会.以父宗为重。其亲属范围包括自高组以下的男系后裔及其配偶,即自高祖至玄孙的九个世代,通常称为本宗九族。在此范围内的家属,包括直系亲属和旁系家属,为有服亲属,死为服丧。亲者报重,疏者服轻,依次递
    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3页
    何兆吉、曲支编著.百家姓辈分字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第1页。
    翟学伟著.中国社会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社会学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00页。
    翟学伟著.面子·人情·关系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6页。
    2010年6月 23日研究者对周艳楠父亲电话访谈笔录。
    翟学伟著.面子·人情·关系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39页。
    费孝通著.乡十中国[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第25页
    2010年6月14日研究者对周艳楠父亲的电话访谈
    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第243页。
    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第239页。
    董绍亮著.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9697页。
    庞铮.柏谓语的变迁[J].科学之友.2010年(1)。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李霄翔,李鲁,杨豫译.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同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5页。
    周有光.普通话与现代化[M].《语文建设》,1998(10),第9页。
    [英]布莱恩·特纳编.李康译.社会理论指南[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珠525页。
    胡明扬.北京话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年,第23页。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8页。
    胡明扬.北京话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年,第36-37页。
    李宇明著.中国语言规划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93-94页。
    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294-295页
    刘援朝.汉语方言简介[J].《汉语学习》.1985(1),
    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秘书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总结[M].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14页。
    同上,第14页。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李霄翔,李鲁,杨豫译.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25页。
    据《圣经》第11章记载, 上帝为了磨灭人类狂妄大建造通天塔的梦想,变更了人类的语言.教不同人不同的语言:让他们在地球的小同地方生活。通天塔被称为“巴别塔”(Babel).在希伯来语中.“巴别”意为“混乱即让人们彼此不能相互交流,以防止人类力量的强大。关于“巴别塔”的语言故事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多样语。的原生性,同时也预示了语言的统一意味着人脱离自然上升为万物主宰违反了上帝的意志
    蔡永良著.语言、教育、同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61页。
    也有人将中国的方言划分为八大方言或九大方言,由于方言的划分主要根据语音的变化进行归类的,所以中国的方言种类可以无限的划分下去,这本身折射出方言划分存的矛盾性。因为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里面是汉语语支,汉语语史里面是汉语,汉语下面还可以有很多的下位分支,就是它的方言,方言下面的下位分类就是次方言、十话,一种具体的话。正象王鲁湘先生所言,汉语就像一棵树一样开出很多小杈,最小杈上的那个话基本上别人就听不懂了。
    [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著,章璐,梵非,蒋哲杰等译.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6页。
    罗纳德·沃德华著,雷红波译.社会语言学导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页。
    萨皮尔—沃尔夫假设足“语言相对论”的最初形式,由美国人类文化语学家弗朗兹·布尔斯.爱德华·
    皮尔、本杰明·沃尔布等人发展起来。
    蔡水良著.语言 教育 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362页。
    王彭振,谢少波编.文化研究访谈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04。
    但昭彬著.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语分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2010年3月17日研究者对陈小龙的访谈笔录。
    郑金洲.教育口号辨析[J].《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12)。
    但昭彬著.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9页。
    [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8页
    这些资科来源于择校学生的自荐材料。文中的着重号为研究者所加。
    孙文宪.语言批评的演变[M].长江学术,2008(3),第78页
    [美]乔治·H·米德著.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60页
    同上,第63页。
    同上,第51—53页
    教育社会学沙龙上受周宗伟老师的启发,在此表示感谢。
    B·瑞文,J·儒本著,刘水和编译.社群心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33页。
    [美]流心著,常姝译.自我的他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3页
    A实验小学五一班徐光2009年9月 24日写的日记¨
    [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著.章璐,梵忆.蒋哲杰等译.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12页。
    2010年4月21日 研究者对A实验小学五一班李兰的访淡.
    [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著.章璐,梵忆.蒋哲杰等译.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12页。
    耿占春著.叙事与抒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54页。
    同上,第56页。
    文中括号里的文字是研究者所补加。
    萧净宇著.超越语言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89页。
    耿占春著.叙事与抒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0页。
    拉康受雅各布布森转换词(不得不、不能不等)的影响,对语句中的主语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这些转换词在
    “在语句中的出现,不如说它暖味地肯定了一点点内容。……常常为句子带来某种迟疑,或者对他所希望发生的事情其实不无忧惧。又或者对他所畏惧的事情其实心怀向往。在悲喜交加的情感中、在爱恨交织的期盼里、在欲说还休的沉默中,我们常常发现这样的主体。”详见:马元龙著.雅克·拉康语言中的精神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93页。如汉语中的不得不、不能不、不由不、小是不、必须等习语,如“我不得小为他的自得意而吃惊:我不能不感到遗憾:我不是不想来”等等。这些的出现表面了说话者似乎-并 不完全同意自己正在说的东西。话语在意识自我和另一个隐性自我我之间.明显相互抵触的现象。
    马元龙著.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94
    耿占春著.叙事与抒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60
    同上,第60页。
    [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霄翔,李鲁,杨豫译.语言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页
    同上,第125页。
    [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红波译.社会语言学导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11页。
    [法]弗朗索瓦.多斯著,季广茂译.从结枸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18-146页。
    闫旭蕾.试析语言:学校教育的“编织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4),第6页
    [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洪波译.社会语言学导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英]奥斯特勒著,张璐等译.语言帝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0页。
    吴念阳著.隐喻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桑新民、陈建翔.教育哲学对话[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2页。
    权威(authority)是一种建立在立法、意识形态、领导权、动员倾向性、虐幻共识等方案上的影响力,它驾驭人们的信念,从而使人心悦诚服。参见亚当库伯、杰西卡,库伯主编,马加乐等译.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第50-51页.
    Merphy,Louis K.S.Handbooks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Z].S.F.C:Jossey bess Publishers,1999.
    [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这里的作者具有隐喻的性质。从显性上来看,作者是课程文本中的写作者、叙述者等等,而从隐性上来看,作者则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化身。
    《语文》,五年级下册,南京:凤凰出版社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99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0页。
    同上,第171页。
    同上,第57页。
    同上,第162页。
    [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风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1页。
    可读文本和写文本足法国当代结构构主义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在《S\Z》中,针对文学文本阐释而提出出的术语,原文为lisible(?)(?)seriptable。可读文本只是作品(products)而不是创作(prodnctious)址静态的.其意义足封笔的。它是一种关于现实的公认的看法和一种价值观的确定格式永远地存在下去,它维护世界已经存在的模式.使读者成为先事可做的多余物,读者只剩下一点点的自由,要么接受文本.要么拒绝文木.读者只能以“屈从的”态度面对文本:而可写文本是一种敞开文本(open texts)可创作的文本,赋予读者一种角色和功能,让他去发挥,去做贡献,要求读者自觉地阅读它,去添加意义,参与并意识到写作和阅读的相互关系,予读者以共同著作的乐趣。王如罗兰·巴特所说,“可写文本是我们自己的写作.是在世界的无限运动……被某种减损多样性的单一系统(意识形态、类概念、批评)贯通、交叉、阻断或塑造之期,是意义框架的开放,是语言的无限。
    《语文》四年级下册,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语文》四年级下册,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37页。
    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年.第145页。
    殷杰..论“语用学转向”及其意义[J].新华文摘,2003(11)
    陈月茹.教科书是权威吗?[J]《教育研究》,2009(7)。
    申小龙著.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3页
    [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6年,第61页。
    [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185页
    杨广忠.思维:语言之媒介EB/OL].http://www.chinahrd.net/bookcharter/info/166767
    [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5年,第122-1288页。
    朱文骏著.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1页。
    沈阳编著.语言学常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90页。
    语篇(text)词来自拉丁语textus意为知物(tissue)而拉丁语动词texere意为“编织(texture)拉丁语中的名词texture相当于英语中的fabric(织物),也表示了由语句组合形成的语篇。
    D.Bolinger,Doland N.Sears.Aspects of Language.HBJ.1968,p.245.
    蔡春驰. 王丹.语言与思维、文化及教学的关联——一从萨丕尔—沃尔人假说谈起[J]. 温州医学院国语学院.2009(12).
    董绍克著.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第9页。
    ①汤美娟.教育不平等的语言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第33-34页。
    朱文骏著.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71页.
    海然热著,张祖建译.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第220页。
    同上,第207页。
    同上,第197页。
    海然热著,张祖建译.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第204页。
    同上,第209页。
    同上,第213页。
    申小龙著.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73-274页。
    注:根据心理学家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详见:彭聃龄主编,《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01-502页。
    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76页。
    这种现象构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对话的双方中如若有一方听不懂就装作没有听见.或者说话者由于冒出非标准语因为羞耻等而悄然掩饰,为话则停止)。
    匡芳涛,安礼艳.语言、交际、社会化:社会化语言习理论述评[J].《外语教育》.2008(1),第58页。
    陶国山.话语实践与认同建构[M].南京大学博士伦文,2008年.第25页。
    高兆明著.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355页。
    毛勒堂.什么是正义?[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科学版),2006(3)
    [美]路易莎·马飞,黄觉译.濒危语言 濒危知识[M].北京:国际社会科学杂志.2003(3)。
    [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洪波译.社会语言学导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查尔斯·泰勒著.自我之源:现代认同的形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第48-49页。
    [法]沙尔·巴依著:裴文译.语言与生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页。
    [法]沙尔·巴依著,裴文译.语言与生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1页。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版出版社.1988年,第78页。
    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81页。
    [1][美]艾尔·巴比著,邱泽奇译.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2]阿巴斯·塔莎克里(Abbas Tsahakkori),查尔斯·特德莱(Charles Teddlie)著,唐海华,张小劲译.混合方法论: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的结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
    [3]埃文·塞得曼著,王海涛主译.质性研究中的访谈:教育与社会科学研究者指南(第三版)[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
    [4]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主编,风笑天等译.定性研究:经验资料收集与分析的方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年。
    [5]陈向明著.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6][美]杰罗姆·凯根(Jerome Kagan)著,王加非、宋严萍译.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
    [7][美]彼得·伯格(Peter Berger),托马斯·卢克曼(Thomas Luckmann)著,汪涌译.现实的社会构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8]拉康著.拉康选集[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9]马元龙著.雅克·拉康语言维度中的精神分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10]张一兵著.不可能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11]黄作著.不思之说——拉康主体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高宣扬著.当代法国哲学导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德]格尔达·帕柏尔(Gerde Pagel)著,李朝晖译.拉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15][法]吉尔·德勒兹著,姜宇辉译.普鲁斯特与符号[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
    [16]雅斯贝尔斯著.雅斯贝尔斯文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7][英布莱恩·特纳编,李康译.社会理论指南[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
    [18][爱尔兰]菲利普·佩迪特著.于明译.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法]弗朗索瓦·多斯(Francois Dosse)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 20世纪思想主潮(上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20][美]埃里希·弗洛姆著,黄仁宇译.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年
    [21][美]埃里希·弗洛姆著.被遗忘的语言‘[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22][法]莫里斯·梅洛—庞帝著.可见的与不可见的[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23][法]乔治·索雷尔著.进步的幻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4][英]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著.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2005年
    [25][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临床医学的诞生[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26][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疯癫与文明[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2007年。
    [27][法]米歇尔·福柯著,刘北成译.规训与惩罚[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联书店,2007年。
    [28]刘北成编著.福柯思想肖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29]刘永谋著.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从知识考古学到“人之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30]斯大林.马克思主义语言与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
    [31]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
    [32][法](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论语言的起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3][法]皮埃尔·布迪厄著.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3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35][法]布迪厄,[美]华康德著,李蒙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
    [36]邱天助著.布迪厄文化再制理论[M].台北:桂冠图书,2002年。
    [37][法]沙尔·巴依著,裴文译.语言与生命[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于晓等译.语言与神话[M].北京:生活·i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
    [39]伦纳德·布龙菲尔德著,熊兵译.布龙菲尔德语言学文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
    [40][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洪汉鼎译.真理与方法:哲学诠释学的基本 特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
    [41]汪民安著.谁是罗兰·巴特[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42][美]沃尔特·翁(Walter J Ong)著,何道宽译.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语词的技术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3]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44]萨皮尔著.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45][加]英格丽德·约翰斯顿著,郭洋生,邓海等译.重构语文世界——后殖民教学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46][英]彼得·伯克(Peter Burke)著,李霄翔,李鲁,杨豫译.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47][奥]弗洛伊德著,林尘等译.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
    [48]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49][美]乔治·赫伯特·米德著,赵月瑟译.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年。
    [50][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著,孙名之译.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51][美]流心著,常姝译.自我的他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52][美]卡伦·霍尔奈著,王轶梅译.我们的内心冲突[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53][美]C·w·莫里斯著,定扬译.开放的自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54]B·瑞文,J·儒本著,刘永和编译.社群心理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
    [55]纳迪克·安德森著,吴叡人译.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进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56]费迪南·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57][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李康等译.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58][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方文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59]Basil Bernstein著,王瑞贤译.教育、象征控制与认同[M].台北:学富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
    [60][美]曼纽尔·卡斯特著,曹荣湘译.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年。
    [6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
    [62]齐格蒙特·鲍曼著.流动的现代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63][法]涂尔干著,渠东,汲喆译.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64]罗兰·巴特著,屠友祥译.S/Z[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5][俄]B.B科列所夫著,杨明天译.语言与心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
    [66]高宣扬著.当代法国思想五十年(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67]霍布斯著,黎思复,黎延弼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年。
    [68][英]理查德德·克里斯普(Richafd Crisp),瑞安农·特纳(Rhiannon Turner)著,赵德雷,高明华译.社会心理学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69][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陆宏成,陈黎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70]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张玉国译.文化多样性与人类的全面发展——世界文化与发展委员会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
    [71]C赖特·米尔斯,陈强译.社会学的想象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72][法]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著,车谨山译.后现代状况[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73]高宣扬著.当代社会理论(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74]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
    [75][英]阿兰·德波顿著,陈广兴译.身份的焦虑[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76][德]彼得·毕尔格著,陈良梅译.主体的退隐[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77][美]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78]杨大春著.文本的世界——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79][比]M.布洛克曼著,李幼蒸译.结构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80]杨大春著.语言身体他者当代法国哲学的三大主题[M].北京:生活·读书·新 知三联书店,2007年。
    [81]鲁苓著.语言言语交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82][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著,章璐、梵非等译.语言帝国——世界语言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83]王彭振,谢少波编.文化研究访谈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84]萧净宇著.超越语言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85][法]弗朗索瓦·多斯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
    [86]王治河主编.后现代主义辞典[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87]赵一凡,张中毅,李德恩主编.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
    [88][英]丹尼·卡瓦拉罗著,张卫东、张生、赵顺宏译.文化理论关键词[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
    [89][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著,鲍雯妍,张亚辉译.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第二版)[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年。
    [90][美]Ivan Illich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M].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
    [91]亚当库伯、杰西卡,库伯主编,马加乐等译.社会科学百科全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92][美]小威廉姆E·多尔诺尔·高夫主编,张文军等译.课程愿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93][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94][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95][法]保罗·利科著,莫伟民译.解释的冲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96][法]科耶夫著,姜志辉译.黑格尔导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
    [97]诺贝特·埃利亚斯著,王佩莉译.文明的进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98]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
    [99][日]莲实重彦著,贺晓星译.反「日语」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0]马和民著.从“仁”到“人”: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1]费孝通著.乡土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2]章太炎著.国学概论[M].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03]刘长林著.中国系统思维——文化基因探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04]林语堂著.中国人[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
    [105][美]切斯特·何尔康比著.中国人的德性: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镜像[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06]伊斯雷尔·谢弗勒著,石中英,涂元玲译.人类的潜能:一项教育哲学的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7][加]罗纳德·沃德华著,雷洪波译.社会语言学引论(第五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8][美]孙隆基著.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9]约翰·罗尔斯著,何怀宏,何包钢,廖中白译.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10]金生鈜著.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
    [111]高兆明著.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导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
    [112]叶君著.乡土·农村·家园·荒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113]钱冠连著.语言:人类最后的家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14]钱冠连著.语言全息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15]蔡永良著.语言、教育、同化——美国印第安语言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6]徐大明、陶红印、谢天蔚著.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117]朱文骏著.人类语言学论题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年。
    [118]海然热著,张祖建译.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119]申小龙著.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0]申小龙著.社区文化与语言变异:社会语言学纵横谈[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21]沈阳编著.语言学常识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22]翟学伟著.中国社会的日常权威:关系与权力的历史社会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123]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24]董绍克著.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主出版社,2002年
    [125]何兆吉、曲雯编著.百家姓辈分字行[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6]翟学伟著.面子·人情·关系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7]翟学伟著.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28]孙立平.社会学家茶座[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129]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130]林耀华著.义序的宗族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
    [131]胡明扬著.北京话初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2]邢福义著.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3]陈章太主编.语言规划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134]但昭彬著.话语与权力——中国近现代教育宗旨的话语分析[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
    [135]董绍亮著.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136]尹学芸著.慢慢消失的乡村词语[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
    [137]郭景萍著.情感社会学:理论·历史·现实[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
    [138]张松著.为谁保护城市[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139]陈嘉明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40]吴念阳著.隐喻的心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
    [141]赵静蓉著.怀旧——永恒的文化乡愁[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142]冯建军著.教育公正:政治哲学的视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
    []43]桑新民、陈建翔著.教育哲学对话[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4]马维娜.局外生存——相遇在学校场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5]王有升.理念的力量:基于教育社会学的思考[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6]周宗伟.高尚与卑贱的距离——学校文化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法学出版社,2006年。
    [147]程天君.“接班人”的诞生[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8]闫旭蕾.教育中的“灵”与“肉”[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49]耿占春著.叙事与抒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150]徐旭初,钱文荣主编.生存故事——50为农民工访谈实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1]杜越主编.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基础教育——政策与革新[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2]Jurgen Habermas.The Philosophical Discourse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7.
    [153]Merphy, Louis K.S.Handbooks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S.F.C: Jossey-bess Publishers,1999.
    [154]Gillian Brown, George Yule.Discourse Analysis,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155]Noam Chomsky.Knowledge of Language:Its Natyre, Origin, and Use,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2.
    [156]Richard D. Ashmore. Lee Juesim and David Wilder(edited).Social Identity. Intergroup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57]Joseph E.Davis(edited).Identity and Social Change, Transactions Publishers, New Jeracy,2000.
    [158]R.G.Donn. Identity Crisis:A Social Critique of Postmoderni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onesota Press,1998.
    [159]徐改.成功职业女性的生涯发展与性别建构——基于生活历史法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60]陶国山.话语实践与认同建构[D].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61]潘庆玉.语言哲学视阈中的语文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62]熊易寒.当代中国的身份认同与政治社会化:一项基于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163]夏历.在京农民工语言状况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164]徐丽敏.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融入研究[D].南开大学博士论文,2009年
    [165]岳伟.批判与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5年。
    [166]唐礼勇.中国人言语行为的社会学分析——一个语言学和社会学结合的尝试[D].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67]汤美娟.教育不平等的语言逻辑[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
    [168]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扩展个案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7(1)。
    [169]吴康宁.在假设的世界中生存——关于人的一个假设[J].《高等教育研究》,2009(5)。
    [170]吴康宁.“社会理论”的兴起对教育社会学意味着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0(4)。
    [171]蔡春驰,王丹.语言与思维、文化及教学的关联——从萨丕尔—沃尔夫假 说谈起[J].温州医学院外国语学院,2009(12).
    [172]李宇明.论母语[J].世界汉语教学,2003(1).
    [173]刘援朝.汉语方言简介[J].《汉语学习》,1985(1)。
    [174]庞铮.称谓语的变迁[J].《科学之友》,2010(1)。
    [175]周有光.普通话与现代化[J].《语文建设》,1998(10)。
    [176]肖建飞.语言权利产生的背景及其权力化[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1)。
    [177]郑金洲.教育口号辨析[J].《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12)。
    [178]孙文宪.语言批评的演变[J].《长江学术》,2008(3)。
    [179]闫旭蕾.试析语言:学校教育的“编织物”[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4)。
    [180]高一虹.从结构观到建构观:语言与认同研究综观[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1)。
    [181]殷杰.论“语用学转向”及其意义[J].《新华文摘》,2003(11)。
    [182]陈月茹.教科书是权威吗?[J].《教育研究》,2009(7)。
    [183]罗玉石.外来民工子女言语社区探索[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9(1)。
    [184]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3)。
    [185]高水红.学校教育与农民工子女的身份认同[J].《当代教育科学》,2008(22)。
    [186]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J].《社会学研究》,2006(2)。
    [187]潘华琴.语言·文学·自然——“语言是存在之家”的生态文艺学解读[J].《学术交流》,2005(9)。
    [188]于鑫.后现代背景下的语言符号研究——读福柯的<词与物>有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J].2004(3)。
    [189]徐大明,王玲.城市语言调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190]谭舒,陶亚舒,郭虹.新城市贫国——关于现实和未来社会的忧虑——以成都地区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及其家庭的调查为例[J].《天府新论》,2008(2)。
    [191]赖永波.福州市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制度设计——政治学视角分析[J].《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1)。
    [192]宝玉柱.人口迁移与移民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3)。
    [193]熊光清.中国流动人口中政治排斥问题产生的原因探析[J].《社会科学研究》,2008(2)。
    [19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赵霞、王磊.北京市城务工农民子女城市生活适应性调查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7(6)。
    [195]肖春飞,苑坚.农民工子女犯罪率上升,难以融入城市致心理偏差[J].《瞭望新闻周刊》,2006-10-19.
    [196]石岩.春晚“心里话”——“集体”是谁?[N].《南方周末》,2007年3月15日。
    [197]王思海.北京七成流动儿童就读公立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4-02-18。
    [198]上海P区叫停民工子弟学校,数百人强行封校[N].《新安晚报》,2007-01-08
    [199]曹林.独立编班:“隔离且平等”的公平幻觉[N].《南方周末》,2006-06-08
    [200]南京师范人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教育社会学沙龙文集(六)[Z].内部资料,2008年。
    [201]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心.教育社会学沙龙文集(七)[Z].内部资料,2009年。
    [202]成伯清,贺晓星,张玉林.三人行[Z].内部资料,2009年。
    [203]雅克·德里达,卢德平译.书本的终结与文字的开始[EB/OL]. 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701/05/24133_588227.shtml.
    [204]杨广忠.思维:语言之媒介[EB/OL]. http://www.chinahrd.net/bookcharter/info/166767。
    [205]孙红艳.农民工子女身份认同与权益保护[EB/OL]. http://www.cycs.org/InsInfo.asp?InslD=17&ID=7536;
    [206]吴霓,丁杰,邓友超,张晓红,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专题研究组.中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女义务教育问题调研报告[EB/OL]. http://219.234.174.136/snxx/juece/snxx_20040905153019_40.html.
    [207]夏燕.农民工第二代问题透视:底层化意识加剧[EB/OL]. http://news.sina.com.cin/c/2008-01-04/105814667190.shtml.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