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藩屏翰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份关于卫所的历史民族志。基于对山西省西北部宁武县城的田野调查,本文尝试以这一边疆卫所的城市形态和生命历程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历史人类学的研究视角重新考量这一晋蒙边疆地带的文化图景及其历史进程,以期在一个大的文明体系中重新发现“城市”的价值。
     长期以来,以卫所为中心的人类学研究还有待展开。当前的卫所研究主要集中于历史学界,他们分别关注卫所的某一特定领域,形成了制度史、经济史、历史地理学、社会史等不同研究路径,但却普遍缺乏种基于卫所之“整体性社会事实”的研究视野和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卫所研究出现了从“制度”到“城市”的理论转向,受此影响,本文即以卫所之城市形态作为这一研究的切入点。而在城市研究领域,以施坚雅为代表的经济地理学研究路径占据了主导地位,但就中国城市而言,“城”和“市”往往具有不同的指涉,衙门和市场构成了中国城市的双重结构,卫所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同时,作为长城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北部边疆卫所深受蒙汉边疆局势周期性变化的影响,使之呈现出特殊的城市发展历程。由此,基于卫所的人类学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
     其一,以宁武城的城市形态为中心,本文分别从地理构成、神话传说、城市选址、空间营造、观念世界等不同角度展开具体论述,以期呈现卫所这一特殊的城市形态及其与宇宙观之间的复杂关系。宁武地区作为农耕与游牧的交错地带,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介于夷夏之间的混合文化形态,由此深刻地影响了当地的神话结构,这也为后来宁武城的空间营造奠定了各种结构性因素。而作为边疆卫所的宁武城,其在城池选址、空间布局等方面必须遵循古代城市的基本营造法式。就城市选址而言,从肇城传说出发,宁武城采取了“常山蛇势”的选址图式,既满足了卫所军事防御的需要,也充分考虑了城池营建的风水原则,使这一城市选址成为“藏风纳气”的“风水宝地”,并经由宗教造景的方式逐渐完善了这一风水图景。在选址的基础上,宁武城先后完成了肇建和扩建过程,并最终形成了这一城市以凤凰为象征的城市格局:以万华泉为中心,城隍庙、关帝庙、文庙构成了这一城市的三大仪式中心,并分别代表这一城市的三套象征体系,既与古代中国的宇宙图式相适应,也由此呈现了这一城市基于帝国权力和自然象征的双重结构体系。此外,经由城郊坛庙、朝圣等仪式体系,宁武城也呈现出其“城—郊—野”的等级性观念世界,以对应于边疆卫所之“所—堡—屯”的等级性城市体系。
     其二,以宁武城的历史进程为中心,本文将之分为卫所时代、从卫所到府县、从天下到国族三个阶段进行论述,分别对应明朝、清朝、民国三个历史阶段,全面呈现了这一边疆卫所的生命历程及其与不同文明体系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卫所时代,宁武城深受晋蒙边疆局势的影响,逐渐成为了蒙汉民族关系的壁垒与中介,并逐步完成了从所城到镇城的历史性变迁,达到了其卫所时代的军事顶点,以山西总兵为中心,军户、募兵、民壮构成了这一城市的主体居民,日常所需主要仰仗朝廷的财政体系,形成了“实土卫所”的特殊城市形态。后来,崇祯末年的宁武关大战结束了这一城市的军事时代,至雍正三年(1725年),宁武城被改为宁武府城,其基本职能也由军事堡垒转为行政中心,各级官员积极推行各种文明教化的措施,努力使之完成从卫所到州县的历史性变迁,而这一时期的蒙汉民族关系,其重心也开始从边疆战事转向边疆贸易,宁武城也随之迎来了其的商业高峰,其城市形态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后来,至辛亥革命前后,诸种现代性文化形态如新式教育、公司制度、铁路等逐渐进入宁武城,以现代化为中心,这一城市开始了其从天下到国族的历史性变迁。但是,抗日战争的爆发,中断这一城市的发展进程,也严重破坏了其的传统城市形态,最终造就了今天宁武城的城市面相。
     总而言之,本文尝试通过宁武城的城市形态及其生命史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基于拉铁摩尔的亚洲内陆边疆研究视野,全面呈现作为“整体性社会事实”的卫所形态:就城市形态而言,宁武城的空间营造虽遵循了古代城市的宇宙观模式,但也出现了不同于州县城池的特殊之处;就生命历程而言,基于不同时期的边疆局势,宁武城形成了从军镇到城市的发展历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长城沿线城市的发展模式。由此,作为“关系结合体”的边疆城市呈现出一个丰富而完整的世界,这对于经由“城市”来研究大的文明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This paper is a historical text of enthnography on Weisuo (garrison town). Based on the fieldwork in Ningwu county in Sh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took the frontier Weisuo as a cut-in point and placed it in the cultural scenery of the frontier areas between Shanxi Province and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fter that, it was in order to rediscover the value of "city" in a big system of civilizations.
     As we know, there were few anthropological studies focused on Weisuo in a long time. Historians led the current Weisuo studies. They usually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some particular areas of Weisuo, and formed some different research approaches such as history of system, history of economic, historical geography, social history. But all of them were lack of the research paths on Weisuo as total social facts. And then, they extended the research field from the system to the city. In response to that, this paper started with the city morphology of Weisuo. In current time, the research view of economic geography such as G.William Skinner led the field of urban studies. Beside the market, yamen was another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ities'dual-structure. As a part of the Great Well defense system, Weisuo was a typical city which set the military authority in a most important position. Thus, this anthropology studies concerned with Weisuo wa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In the first par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town morphology such as geographic structure, myths and legends, city site, spatial arrangement, ideal world. As a combination of farming with animal husbandry, Ningwu areas were full of mixed culture between Mongolian and Chinese affected the local myths structure, and something became the structural factors of Ningwu Town. As a frontier Weisuo, Ningwu Town should follow the architecture rules of cities of imperial China. This rules included two parts: site selection and spatial arrangement. From the folklore of the Ningwu town's establishment, "Changshan snake potential "was used as its site selection pattern. It was followed the Feng-shui principle, and then chose the fortunate site as the city site. Moreover, local people used the religionary landscaping to improve the feng-shui scenery. After that, Ningwu Town was to be established in 1467, and it was extended and formed a city pattern called "phoenix". The inner part of the town made the Wanhua spring as the coordinate centre. Besides it, the town god's temple, the Guandi temple and the Confucian temple became the town's three ceremony centres, and they represented the town's three symbolic systems. Furthermore, temples in the suburbs and the pilgrimages presented a hierarchical ideal world which included the town, the suburb and the countryside.
     In the second part, 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Ningwu Town. It contained "the times of Weisuo", "from Weisuo to the state" and "from Tianxia to the nation", corresponded to M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times of Weisuo, Ningwu Town was conditioned by frontier situation, and then this garrison town was upgraded a fortress town in 1540. As a barrier and an intermediary place between Mongolian and the Han people, this town was quartered by the Company Commander of Shanxi and his officers, and it reached the summit for its military times. After that, Ningwu Town was changed to Ningwu State in 1725. During the process of its transformation, government officials took the civilized enlightenment as a priority to make the town reach a civilized state. In the meanwhile, the frontier trade became the mainstream between Mongolian and the Han people, and Ningwu Town approached its commercial climax. Around the 1911 Revolution, many modern things such as new school education, railway, the system of company appeared in this frontier town. After the anti-Japanese war broke out in 1937, Japanese army occupied this town and destroyed the city morphology. That looked Ningwu county today.
     In a word, this paper tried to make a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study on Ningwu Town's morphology, cosmology and life histo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way of "Inner Asian Frontiers" by Owen Lattimore, this paper showed the town morphology of Weisuo as a total social fact. After all, the frontier town as a combination of many relations gave us a really rich and complete world. This way which researched a big system of civilizations by city may be a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引文
参见张瑛整理.宁武关.见:张瑛,宁武民歌.政协宁武县文史资料编辑部、宁武县文化馆编印,2009年.第50-51页.
    ②关于明代长城沿线九边重镇的具体所指,历来说法不一。明代兵部尚书霍冀主持编写的《九边图说》一书中,“九边”分为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九镇,这政书是当时呈给皇帝御览的官方文书,由此,以宁武城为中心的山西镇(或称三关镇)确为“九边”之一,参见[明]兵部.九边图说(隆庆三年本).见:郑振铎编,玄览堂丛书.第19册.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影印,1941年.后来,这一说法被《明史》的编纂者所沿用,《明史·兵志》载:“元人北归,屡谋兴复。永乐迁都北平,三面近塞,正统以后,敌患日多。故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治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为九边。”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5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清康熙年间钞本).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33页.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编者注:文中(含脚注和参考文献)所谓台湾的“中央研究院”均应加引号。
    在当地方言中,“堡子”中的这个“堡”字一般读成bu。
    参见[明]霍冀.山西镇图说.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443页.
    参见[美]施坚雅.中文版序.见:[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0页.
    ②参见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页.
    ③参见[清1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6页.
    ④参见邓庆平.明清卫所制度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四期:第14-20页.
    参见吴晗.明初卫所制度之崩溃.中央日报·史学,1936年,第三期.见: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 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54-664页.
    参见吴晗.明代的军兵.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9年,第二期.见: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1-260页.
    参见解毓才.明代卫所制度兴衰考.说文月刊,1940年,第二期.见:包遵彭编,明史论丛,第4册.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
    参见王毓铨.明代的军户.历史研究,1959年,第八期.见:王毓铨:莱芜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42-361页.
    参见李龙潜.明代军户制度浅论.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一期.
    参见于志嘉.卫所、军户与军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见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
    参见孙淑贞.明代的屯田制度研究.食货,1935年,第二期.第26-42页.
    参见许宏杰.明代土地整理之考察.食货,1936年,第十期.第28-50页.
    参见[日]清水泰次.明代军屯之崩溃,方纪生译.食货,1936年,第十期.第31-45页.
    参见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参见谭其骧.释明代都司收所制度.禹贡,1935年,第十期.见:谭其骧.长水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2页.
    ②参见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新角度下的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
    ③参见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三期.
    ④参见顾诚.论明代的卫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五期.
    参见张维华.明代辽东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第七期.
    参见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第二期.
    参见[日]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第三期.
    ⑧参见杨昕、袁闾琨、傅朗云.明代奴尔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
    ⑨参见杨昕.明代辽东都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参见于志嘉.卫所、军户与军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参见陈国强.崇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参见陈国强、蔡永哲.崇武人类学调查.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
    参见乔健、陈国强、周立方.惠东人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参见陈国强、叶文程、汪峰.闽台惠东人.厦门:厦大学出版社,1994年.
    参见张萍.明代陕北蒙汉边界区军事城镇的商业化.民族研究,2003年,第六期.见: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190-205页.
    参见张萍.从军城到治城:北边民族交错带城镇发展的一个轨迹.民族研究,2006年,第六期.见: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第173-189页.
    参见王铭铭.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课题.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一期.第136页。
    ②参见[美]林慰(阿瑟·沃尔德龙).长城从历史到神话,石云龙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3页.
    ③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泽.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参见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②参见[德]威特弗格尔(魏特夫).地理学批判,沈因明译.上海:辛垦书店,1935年.第253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2页.
    ④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160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158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160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162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夫妇.中国简明史,陈芳芝、林幼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第20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230页.
    参见[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三编史部本),第23册.上海:涵芬楼景印昆山图书馆藏稿本,1936年.第4页.
    ③参见[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4页.
    ④参见王国维.胡服考.见: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28页.
    参见[宋]欧阳态.舆地广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5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第234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323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328页.
    参见王铭铭.“中间圈”——民族的人类学研究与文明史.见:王铭铭.中间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4-74页.
    参见[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57页.
    参见[美]施坚雅.中华帝国的城市发展.见:[美]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城市研究,王旭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6页.
    ②参见[美]施坚雅.中国历史的结构.见: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城市研究.第15-16页.
    ③参见[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第8页.
    ④参见[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第8页.
    ⑤参见费孝通.中国士绅,赵旭东、秦志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77-78页.
    参见[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第8页.
    魏特夫与冯家昇合作完成《辽代社会史》,他负责总论部分并统筹全书,在这本书中,他借用人类学的“涵化”(acculturation)概念来解释辽(契丹)的中国化过程,称之为“征服王朝”(dynasties of conquest),强调其政治社会的二重性特征,同时,他还梳理了此后金、元、清等外来政权的制度特色,对草原文明与农业文明的周期性历史提出了新的认识,他的这一观点深受拉铁摩尔、冀朝鼎等的影响。参见Karl A. Wittfogel and Feng Chia-Sheng,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Liao(907-1125), Philadelphia: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49.
    ②参见王铭铭.经验史与心态史.见:王铭铭.经验与心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01-215页.
    参见[清]魏元枢.宁武府志序.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乾隆十五年刊本).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112页.
    参见[清]魏元枢.关城镇.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乾隆五十八年本).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四库未收书辑刊九辑2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③参见[清]魏元枢.宁武府志序.第112页.
    ④参见[清]魏元枢.宁武府志序.第113页.
    参见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见:谭其骧.长水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15-32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10页.
    ③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10页.
    ④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2页.
    参见[美]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第11页.
    参见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宁武县文物考察报告.2003年.第5页.
    参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95页.
    参见[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三编史部本),第23册.上海:涵芬楼景印昆山图书馆藏稿本,1936年.第3页.
    参见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第317页.
    又“灅水”条有“(桑干水)其水潜通,承太原汾阳县北燕京山之天池也。”参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陈桥驿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03页.
    参见[清]康基田.晋乘蒐略(清嘉庆十六年刻本).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编纂委员会.四库未收书辑刊六辑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第215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7页.
    参见[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919页.
    参见[清]康基田.晋乘蒐略.第215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3页.
    参见[清]雅德.山西志辑要.卷六宁武府.乾隆四十五年刊本.但是,根据顾炎武的考证,这个“小平城”其实并非位于宁武:“平城有三,皆在冀北:一口平城,古城也,汉高围白登之所至者,为今大同;一口新平城,拓跋猗庐新城,其子六修志所居者,在今马邑县地;一曰小平城,亦古城也,秦蒙鷔之所获者,今神池稍南宁武关地也,小平城见吞于秦,而两汉无闻……”参见[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23册.第1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8页.
    据山西省考古所的考证,这段东魏长城主要面对南北两方的敌人:南边为西魏,东西魏两者分立后战争不断;北面主要应对山胡、茹茹、柔然等族的骚扰。“在宁武县境,现存遗址起自榆庄乡的榆树坪村,顺管涔山东坡下行至苗庄村北的硫磺沟与苗庄城址北墙相连,跨越恢河后,沿凤凰山西坡而上,经东坝沟、东庄乡三张庄后村,并于三张庄村东5公里处进入原平市。境内大体呈东西向分布,全长约18公里。”参见山西省考古所.山西省宁武县文物调查报告.2003年.第11页.
    据王杰瑜的考证,“这段长城起自岢岚西境,经岢岚、五寨南境,纵穿宁武,至神池黄花岭,然后北折,至大同附近与夏口—恒州段长城相接。”参见王杰瑜.山西省北齐长城调查研究.中国文物报.2003年10月18日.
    参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第395页.
    即“伏戎城,在(静乐)县北八十里。隋楼烦郡所理也。”参见[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第396-39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8页.
    参见宁可、阎守诚.唐末五代的山西.见:河东两京历史考古队编.晋秦豫访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页.
    这一说法有争议,地方学者将西晋时期设立的神武、广宁两郡作为宁武名称的最早来源,但宁武军确实“宁武”二字的最早组合,“宁武军”虽是作为一支军队的称谓最早出现于《新唐书·地理志》,位于妫州妫川郡(处今天的河北蔚县、天津蓟县之间),即后晋李克用父子于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所进攻的“宁武军”(处燕、云两州之间),后汉因之设立宁武军,北宋于武州城设立宁武军,武州位于今天宁武北部的朔州市内,地理位置靠近今天的宁武城,南宋仍保留这一军队番号,其驻扎地点发生多次变化,其最初驻扎的武州城地理位置接近今天的宁武城,宁武城一带也被称为“宁武军口”,元代设立宁武屯、明代设立宁武关都是因“古宁武军口”而名,“宁武军”这一称谓与现在的宁武城密切相关,因此,笔者将北宋设立“宁武军”作为“宁武”名称出现的具体时间。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9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9页.
    参见[宋]乐史.太平寰于记,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055页.
    参见[美]芮沃寿.中国城市的宇宙论.见:[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37页.
    ②参见[战国]佚名.考工记,闻人军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7页.
    ③参见[美]牟复礼.元末明初时期南京的变迁.见:[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123页.
    ④参见[战国]佚名.考工记.第127页.
    参见宁武关的传说.见:郭新民、贾真主编.宁武传说.第16-1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08页.
    参见[德]阿尔弗雷德·中茨.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梅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451页.
    参见[明]傅德新.宁武粮厅提名碑.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1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28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4-185页.
    ③参见[德]阿尔弗雷德·中茨.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第468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4页.
    ②参见[明]王士性.王太初先生杂志.见:[明]王十性.五岳游草广‘志绎,周振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330页.
    ③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4页.
    ④参见[清]李文焕.又修吕祖阁碑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7页.
    ⑤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8-39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29页.
    参见[明]阎鸣泰.重修五岳庙碑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76-77页.
    参见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1页.
    参见费孝通.中国士绅,赵旭东等泽.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第77-78页.
    参见[明]徐绶.新置宁武关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编纂.宁武府志.第316页.
    ③参见[清]顾炎武.日知录校注.第1867页.
    参见[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376页.
    参见[清]穆尔赛等.山西志辑要.卷十四边防.清康熙二十一年刊本.
    ⑥参见[明]严从简.殊域周知录.第511页.
    参见[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二十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1959页.
    参见[明]柯潜等.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3966-3967页.
    参见[明]柯潜等.明英宗实录.卷一百九十二.第3992页.
    ③参见[明]傅翰等.明宪宗实录.卷二十四.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472页.
    ④参见[明]严从简.殊域周知录.第601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4-5页.
    参见[明]徐绶.新置宁武关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16-317页.
    参见[明]徐绶.新置宁武关记.第317页.
    关于宁武的肇城时间,在明清两代政书方志中记载不一,存在争议,主要有“景泰元年说”、“成化年间说”两种,其中,“成化年间说”分为“成化元年说”、“成化二年说”、“成化三年说”三种。明宣大山西总督杨时宁坚持“景泰元年”说,其编著《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万历癸卯本)因详细记载了宣府、大同、山西三镇军堡的具体修建时间,对后来的九边政书影响甚大。据万历《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宁武)本城旧筑小土堡于今城之西,是为宁文堡。景泰元年,筑宁武土城。成化间,展修之。”在这里,杨时宁所谓“景泰元年,筑宁武土城”处“今城之西”,这一宁武小土堡应是宁文堡,但是,这一记载认为“先有宁文堡,后有宁武关城”的说法是不正确的。据嘉靖《三关志》所录王崇文《记夹江张来仪宪副君兵备三关驻节于中》一文中的记载:“正德甲戍,右都御史文登丛公奉敕来总制边务。至宁武,周览河山险固,城隍修废,驻西廓之山,俯视城内,顾张君口:‘贼若据此,乘高下射,则城不可守矣,其图之。’君乃请于巡抚都宪卢龙王公,随山筑城,因涧为池,名之口‘宁文堡’,以酬施教之志。”根据这一记载,宁文堡是根据右都御使文登丛的建议而修,兵备副使张凤羾指挥了宁武堡的修建工作,修建时间为正德甲戍(正德九年,1514年),实际上晚于宁武子城的修建。后来,康不杨编纂的《三关图说》(万历刊本)则延续了杨时宁的错误说法。此外,嘉靖《三关志》载“成化元年筑子城,周围四里,敕守备官以太原等卫所班军轮戍。”这一时间为成化元年,应是李侃奏请设立宁武关的时间,并非宁武筑城真止开始的时间。而清代知府周景柱在乾隆《宁武府志》中驳斥了万历《三关图说》中“正统己巳筑城”的说法,但他转引《崞县志》认为宁武关城修建于成化二年,这应是朝廷批准宁武设关的时间。因此,综合以上记载,结合徐绶在《新置宁武关记》中的记载,可以确定,成化三年为宁武关城正式肇建的确切时间,而成化元年当为李侃奏请于宁武置关的时间,成化二年应是朝廷批准宁武设关的时间。
    参见[明]徐绶.新置宁武关记.第317页.
    参见[明]傅翰等.明宪宗实录.卷四十八.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900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06页.
    ③参见胡英泽.明代边地守战与生活用水.见: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第149页.
    参见[明]傅德新.宁武粮厅提名碑.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1页.
    ⑤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03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7-8页.
    ⑦参见[明]梁林.改建旗纛庙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0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4-5页.
    ②参见[明]毛纪等.明孝宗实录.卷六十七.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1283页.
    参见[明]何乔新.王享记.见:[明]何乔新.名山藏.卷之一百八.明崇祯十三年刻本.
    参见[明]项忠.边关缺军防守事.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四十六.第356页.
    参见[明]傅翰等.明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一.第2761页.
    参见[明]毛纪等.明孝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三.第2296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5-6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96页.
    参见吴晗.明代的军兵.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9年,第二期.见: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1页.
    ③参见[明]毛纪等.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六十七.第3030页.
    参见[明]毛纪等.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十五.第2088页.
    参见[明]王崇文.记夹江张来仪宪副君兵备三关驻节于中.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6-7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93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5页.
    参见谭其骧.释明代都司卫所制度.禹贡,1935年,第十期.见:谭其骧.长水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50-158页.
    参见[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明万历癸卯刊本).台北:正中书局影印,1981年.第446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4页.
    ②参见[清]觉罗麟.山西通志.卷八城池.清雍正十二年本.
    ③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驻扎宁武城的宁武兵备道佥事刘淐、中路管粮太原府同知吴鋐一起重新修筑了宁武城四周及长城沿线的敌台烽堠,经雁平道官员的查勘,修工通共实用过银八千五百五两二钱五分三厘,参见[明]兵部.为修山西雁平等三道要工以固疆圉事行稿.崇祯十四年十月初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④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1页.
    参见[明]苏佑.宁武关.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10页.
    ⑤参见[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第447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61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5页.
    参见[清]方戊昌、方渊如.忻州志.光绪六年刊本.
    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参见[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6页.
    参见会飞的凤凰城.见:郭宝厚主编.宁武之美·逸事.第64-65页.
    参见[明]谢肇淛.五杂组,印晓峰点校.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304页.
    参见张瑛.宁武琐记.未刊稿.2010年.
    参见[法]让一皮埃尔·韦尔南.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第166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9页.
    参见[英]斯蒂芬.福伊希特旺(王斯福).学宫与城隍.见:[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701页.
    ③参见[英]王斯福.帝国的隐喻,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页.
    ④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参见[明]徐学聚.国朝汇典(明天启四年参刻本).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辑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第855-856页.
    参见[明]徐学聚.国朝汇典.第856页.
    参见王树森整理.庙门儿开.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第15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7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75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75页.
    ②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参见[明]胡松.城隍庙碑.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7-8页.
    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②参见[明]卢承业原编、[清]马振文等增修.偏关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78页.
    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编纂.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参见[清]王克昌、殷梦高.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第672-677页.
    ②参见[清]方戊昌、方渊如.忻州志.光绪六年刊本.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66页.
    参见[清]杨笃等.山西通志.见:续修四库全书编辑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64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8页.
    ②参见[英]王斯福.城隍与学宫.见: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第726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96页.
    参见[明]徐学泰.国朝典汇.第853页.
    参见[明]胡松.旗纛庙碑.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8页.
    参见[明]梁林.宁武关改建旗纛庙碑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74-75页.
    ②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7页.
    ③参见[明]徐学泰.国朝典汇.第3页.
    参见[明]王崇文.记夹江张来仪宪副君兵备三关驻节于中.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7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7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8页.
    参见[明]刘泾.宁武关修学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67-68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2页.
    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参见[清]杨笃等.山西通志.第148页.
    参见[明]何祖武.宁庠置立学田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69-70页.
    参见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第129页.
    参见[法]让一皮埃尔·韦尔南.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杜小真泽.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56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1页.
    参见[明]廖希颜.兵食考输挽.见:廖希颜.三关志.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参见王铭铭.“朝圣”——历史中的文化翻译.见: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0页.
    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76页.
    参见[清]赵冠卿、龙朝言.续修崞县志.清光绪八年刻本.
    ④参见[清]吴鸿恩.重修宁武府城鼓楼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62-163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28页.
    参见[清]御制.嘉庆重修一统志(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第145页.
    参见[清]秦雄褒.芦芽山碑.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32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07页.
    ④参见宁武县政协、文物馆整理.宁武县古楹联资料集.未刊稿.2010年.
    参见重修芦芽山碑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2页.
    参见[清]秦雄褒.芦芽山神庙碑.见:侯文正主编.管涔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30页.
    ③参见王铭铭.“朝圣”——历史中的文化翻译.见: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90页.
    ④参见王铭铭.“朝圣”——历史中的文化翻译.第208页.
    参见赖建诚.边镇粮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9页.
    参见[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6页.
    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于默颖点校.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2页.
    ④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162页.
    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第282页.
    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第269-270页.
    参见[明]严从简.殊域周知录.第505页.
    参见[明]傅翰等.明宪宗实录.卷一百八十二、卷二百十九、卷二百五十六.第3370-4290页.
    ④参见[明]毛纪等.明孝宗实录.卷一百八十.第3324页.
    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第271页.
    参见[明]王士性.广志绎,吕景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64页.
    ②参见[明]郑晓.今言,郑致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05页.
    参见[明]韩邦奇.大同纪事.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63页.
    参见[明]尹耕.大同平叛记.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89-290页.
    参见[明]王十性.广志绎.第64页.
    参见[明]康不杨.三关图说.万历年间刊本.
    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第270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9页.
    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第270页.
    参见[明]郑晓.皇明北虏考.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31-232页.
    参见[明]方逢时.边关机宜疏.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03页.
    ④参见[明]方逢时.边关机宜疏.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03页.
    参见[明]郑晓.书六关图后.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二百十八.第2281页.
    参见[明]韩文.为预审军国大计以安内攘外事.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八十五.第749-750页.
    参见[明]严从简.殊域周知录.第680页.
    ②参见[明]陈经邦等.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二.第5056页.
    参见[明]陈经邦等.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五十四.第6377页.
    参见[明]何乔新.王享记.见:何乔新.名山藏.卷之一百八.明崇祯十三年刻本.
    参见[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第15页.
    参见[明]吴学俨、朱绍本等.地图综要(崇祯十六年刻本).转引自李裕民.晋志钩沉.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0年.第183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1页.
    ③参见[明]李攀龙.新设宁武兵备道提名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19页.
    ④参见[明]万恭.题为急陈山西善后事宜疏.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五十二.第3785页.
    ⑤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9页.
    ⑥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0-181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9页.
    参见[明]陈经邦等.明世宗实录.卷三百二十.第5947页.
    参见[明]翁万达.进宣大山西偏保等处边关图说.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二百二十五.第2368页.
    参见[明]康丕杨.三关图说.万历年间刊本.
    参见[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第447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参见[明]魏光绪.阳方口新修敌楼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3-324页.
    参见[明]李濂.宁武关.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40页.
    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236页.
    参见[明]兵部.九边图说(明隆庆三年刻本).见:郑振铎编.玄览堂丛书.第18-19册.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影印,1941年.
    参见[明]孙继鲁.序三关志.见:[明]廖希颜.三关志.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参见[明]兵部.九边图说.明隆庆二年刻本.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2-33页.
    参见[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第447页.
    参见[明]傅德新.宁武粮厅提名碑.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1-322页.
    参见谢忠志.明代兵备道制度.台北:明史研究小组印行,2002年.第158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千户所志.第26页.
    参见[明]许论.九边图论.明天启元年刊本.
    参见[明]杨博.奉旨会议勾补军士责成抚臣管理疏.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二百七十七.第2927页.
    参见[明]许缙等.明武宗实录.卷九.第278页.
    参见[明]朱国祯.涌幡小品,王根林点校.见:古籍社.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3370页.
    参见[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第447页.
    参见[明]朱国祯.涌幡小品.第3372页.
    参见[明]许缙等.明武宗实录.卷一百.第2078页.
    参见[明]陈经邦等.明世宗实录.卷九十九.第2267页.
    参见[明]张天复.皇舆考.卷十一九边.明嘉靖三十六年本.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武备考.嘉靖二十四年本.
    参见[明]王崇古.免远调山西无益援兵责实战守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三百十六.第3344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武备考.嘉靖二十四年本.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2页.
    ③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65页.
    参见[明]张学颜等.万历会计录.见:续修四库全书编辑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412-415页.
    参见张瑛.宁武琐忆.未刊稿.2010年.
    参见[清]宋起凤.稗说.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编.明史资料丛刊(第2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1页.
    ④参见张瑛.宁武琐记.未刊稿.2010年.
    参见[清]王希极.族谱序.乾隆九年.见:(上寨)王昙族谱.宁武县东寨镇三马营村王海成保管.
    参见[清]王寿山.族谱序.咸丰八年.见:(下寨)王氏家谱.宁武县东寨镇三马营村王海成保管.
    参见[明]曾铣.宁武关.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宁武地理总考.第6页.
    参见[明]张学颜等.万历会计录.第418页.
    参见[明]明世宗.户部分司宁武敕.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11-312页.
    参见[明]傅德新.宁武粮厅提名碑.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72页.
    参见[明]张学颜等.万历会计录.第397-398页.
    ②参见[明]张学颜等.万历会计录.第398-401页.
    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第219页.
    ④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第219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兵食考.嘉靖二十四年本.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1页.
    ③参见[明]庞尚鹏.清理山西三关屯田疏.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五十九.第3870页.
    参见[明]张学颜等.万历会计录.第402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兵食考.嘉靖二十四年本.
    参见全汉昇.明代北边米粮价格的变动.见:全汉昇.中国经济史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1991年.第679页.
    ④参见[明]张学颜等.万历会计录.第407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兵食考.嘉靖二十四年本.
    参见[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张正明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79页.
    参见[明]杨俊民.边饷渐增供亿难继酌长策以图治安疏.载[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三百八十九.第4205-4206页.
    参见[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阿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470页.
    ④参见[明]张学颜等.万历会计录.第404-407页.
    参见[清]顾炎武.日知录校注.第603页.
    参见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6页.
    参见[明]胡松.陈愚忠效末议以保万世治安事.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二四六.第2578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兵食考.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④参见[明]魏焕.皇明九边考.第222页.
    参见[明]庞尚鹏.清理山西三关屯田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五十九.第3870页.
    ①参见[明]王十性.广志绎.第62页.
    ②参见[明]陈经邦等.明世宗实录.卷二百五十九.第5153页.
    ③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编纂.宁武府志.第215页.
    ④参见[明]谢肇淛.五杂组,印晓峰点校.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第74页.
    ⑤参见[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第83页.
    参见[明]严从简.殊域周知录.第615页.
    参见[明]郑晓.今言.第145页.
    参见[明]袁世振.户部题行十议疏.见:[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卷四百七十四.第5208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武备考.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61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编纂.宁武府志.第203页.
    ③参见张瑛.宁武琐记.未刊稿.2010年.
    ④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武备考.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武备考.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
    参见[唐]柳宗元.晋问.见:[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15页.
    ③参见[清]顾炎武.肇域志,谭其骧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889页.
    参见[明]张翰.松窗梦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82页.
    参见[明]廖希颜.三关志·马政考.嘉靖二十四年刊本.
    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第2233页.
    ②参见[明]涂宗俊.请嗣封爵以顺夷情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四十九.第4944页.
    ③参见[明]谢肇淛.五杂组.第75页.
    ④参见[明]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十六.第4505页.
    ⑤参见[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第132-133页.
    ⑥参见[明]张学颜.万历会计录.第412-415页.
    参见[明]谢肇淛.五杂组.第79页.
    参见[明]刘泾.宁武关修学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67-68页.
    参见[明]张翰.松窗梦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48页.
    参见[明]高拱.挞虏纪事.见:[明]高拱.边略五种(纪录汇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
    1938年.
    参见[明]冯时可.俺答前传.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119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35页.
    参见[明]韩邦奇.钦遵敕论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一百六十.第1516页.
    参见[明]徐学聚.国朝汇典.第596页.
    ③参见[明]王士性.广志绎.第66页.
    ④参见[明]尹耕.塞语.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19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30页.
    参见[明]张翰.松窗梦语.第48页.
    参见[明]李乐.见闻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99页.
    ④参见[明]谢肇淛.五杂组.第79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第229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第227页.
    ②参见[明]徐学聚.国朝汇典.第635页.
    ③参见[明]陈经邦等.明世宗实录.卷二十八.第756页.
    ④参见[明]郑晓.皇明北虏考.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第211-213页.
    ⑤参见[明]郑晓.今言.第187-188页.
    参见[明]毛宪.陈言边患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一百九十.1962年.第1957页.
    ②参见[明]霍冀.仰遵明诏恭进九边图说以便圣览事.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三百二十三.第3440页.
    参见[明]徐学聚.国朝汇典.第425-427页.
    参见[明]刘绍恤.云中降虏传.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100-101页.
    参见[清]顾炎武.皇明修文备史.见: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杂史类.第8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第504页.
    参见[明]王世性.广志绎.第63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01页.
    参见[明]佚名.赵全谳牍.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第109-113页.
    参见[明]徐学聚.国朝汇典.第387页.
    ②参见[明]佚名.赵全谳牍.第110页.
    ③参见[明]佚名.赵全谳牍.第111页.
    ④参见[明]佚名.赵全谳牍.第113-114页.
    参见[清]顾炎武.日知录校注.第603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泽语.第231页.
    参见[明]佚名.赵全谳牍.第112页.
    参见[明]佚名.赵全谳牍.第112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泽语.第235页.
    参见[明]严从简.殊域周知录.第719-720页.
    参见[明]马文升.为经略近京边以豫防虏患事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六十四.第545-546页.
    ③参见[明]郑晓.今言.第188页.
    参见[清]顾炎武.皇明修文备史.第504页.
    参见[明]王士性.广志绎.第65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第231页.
    ④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第231页.
    参见[明]峨岷山人.译语.第228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99页.
    参见[明]萧大亨.北虏风俗(明万历年间刊本).北平:文殿阁书庄印行.1936年,第1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96页.
    参见[明]陈时明.严武备以壮国威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二百二十九.第2397页.
    ③参见[明]冯琦.兵变策.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四十二.第4850页.
    参见[明]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十六.第4505页.
    参见靳生禾、谢鸿喜.李自成宁武关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晋阳学刊,2007年,第四期.第31-35页.
    参见[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1374页.
    参见[清]潘巨.总镇高公鼎建宁武帅府厅堂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70-71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26页.
    ②参见[清]刘良臣.副镇题名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71页.
    ③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96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59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26-27页.
    参见[清]穆尔赛等.山西通志.卷十四兵防.清康熙二十一年刊本.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26-27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57页.
    参见宁武设府缘起.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20-121页.
    参见[清]鄂尔泰等.清世宗实录.卷三十二.台北:华文书局影印.1969年.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20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21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75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08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02页.
    参见[清]郎翰.新建宁武府治碑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7-328页.
    参见[清]魏元枢.望宁武城.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乾隆五十八年本).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编辑委员会.四库未收书辑刊九辑2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第58页。
    参见[清]薛宁廷.汾州太守魏公传.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4页.
    参见[清]魏元枢.臞庵居十自撰墓表.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156-157页.
    参见[清]魏元枢.修建万寿亭恭纪.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101-102页.
    参见[清]魏元枢.一武官衙署宜通饬粘补也.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103页.
    参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202-206页.
    参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204页.
    参见[清]魏元枢.新建宁武府庙学碑.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105-107页.
    参见[清]魏元枢.设立鹤鸣书院详定始末.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119-120页.
    参见汪嗣承等.朔州志.清雍正十三年本.
    参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59-60页.
    参见[清]王克昌、殷梦高.保德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第721-722页.
    参见[清]魏元枢.西巡盛典恭纪.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72-73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宁武东关久安门望华楼记.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105页.
    ③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参见[清]魏元枢.元旦庆云现于宁武.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193-194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76页.
    ②参见Karl A. Wittfogel and Feng Chia-Sheng,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Liao(907-1125), Philadelphia: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49.
    ③参见[美]维克多·特纳.伊达尔哥:作为社会戏剧的历史.见[美]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刘珩、石毅泽.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第110页.
    参见[清]刘玉瓒.总镇周公墓表.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79页.
    参见[清]吴鸿恩.山西宁武府忠义孝弟祠观法录.第389页。
    参见[清]戴廷栻.周将军传略.见:[清]戴廷拭.半可集备览.云文斋石印,1928年.第30-31页.
    ②参见[明]高宇泰.雪交亭正气录.见张寿镛.四明丛书第二集二十二种.1934年.第一百七十一卷.
    参见[清]刘玉瓒.总镇周公墓表.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79-80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59页.
    参见[清]刘玉瓒.明周遇吉书.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80页.
    参见[清]刘玉瓒.周忠武乩迹.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80页.
    参见[清]王元.新建忠武宫保周公祠墓志.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80-81页.
    参见[清]王元.新建忠武宫保周公祠墓志.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81页.
    参见[清]张大典.忠武周公祠置田碑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81-82页.
    参见[清]郎瀚.周忠武实记.见:[清]文梁编.周忠武实记(同治年间抄本).见:国家图书馆古籍部.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卷26.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第431-432页.
    参见中国历史研究社编.甲申传信录.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第27页.
    参见[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6899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26页.
    参见[清]吴鸿恩.山西宁武府忠义孝弟祠观法录.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398-399页.
    参见[清]刘仕伟.忠武周公保刘夫人墓表.见[清]文梁编.周忠武实记.第432-433页.
    ③参见[清]文梁编.周忠武实记.第442页.
    参见[清]曹振镛等.清高宗实录.卷二百四十九.台北:华文书局影印.1965年.
    参见[清]钱之青.忠武周公崇祀记.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32-333页.
    参见[清]常文遴编.周忠武实记.第434-441页.
    参见[清]曾佩巩.重修周忠武公赞.见:[清]文梁编.周忠武实记.第433页.
    参见[清]吴鸿恩.山西宁武府忠义孝弟祠观法录.第399页.
    ④参见张瑛.宁武琐忆.未刊稿.2010年.
    参见[清]刘玉瓒.总镇周公墓表.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79-80页.
    参见[清]文梁编.周忠武实记.第432页.
    参见[清]裘行简.明太保周忠武公墓长山记.见:[清]文梁编.周忠武实记.第437页.
    ②参见[清]常文遴.周忠武公灵异记.见:[清]常文遴.续宁武府志(咸丰七年刊本).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宁武旧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第355页.
    参见郭鸿宾.著名名戏剧学家赵国蔺轶事.见:宁武县老干部局.雄关风云——宁武老干部回忆录(第 二集).2009年.第218页.
    参见赵国蔺.《宁武关》与《铁冠图》.见:忻州市剧协.忻州剧坛,2007年,第十期.第18-19页.
    参见[清]张大典.忠武周公祠置田碑记.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82页.
    参见[清]吴伟业.绥寇纪略,李学颖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260页.
    参见[清]彭孙贻.平寇志,陈协琴、刘益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202-203页.
    参见[清]抱刚生.甲申朝事小纪,任道斌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第81页.
    参见中华图书馆.戏考.第二十集.1912年.第27-28页.
    参见[明]卢承业原编、[清]马振文等增修.偏关志.第76-7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1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9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1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1页.
    参见[清]纳兰常安.行国风土记.转引自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07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2页.
    ③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1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15页.
    参见[清]海宁.晋政辑要.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16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16页.
    参见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82页.
    参见曾仰丰.中国盐政史.第83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16页.
    参见[清]海宁.晋政辑要.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参见[清]海宁.晋政辑要.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参见[清]方戊昌.重修直隶忻州志书序.见:[清]方戊昌、方渊如.忻州志.光绪六年刊本.
    参见[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7页.
    参见[明]黄汴.一统路程图记,杨正泰点校.见: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37页.
    参见[清]吴大猷.保德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本.
    ②参见[清]吴大猷.保德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本.
    ③参见张瑛整理.脚夫歌.见:张瑛.宁武民歌.第4-5页.
    ④参见秦绍森.山西旅蒙商.见:阳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晋商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21页.
    ⑤参见[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第453页.
    ⑥参见黑虎神庙石碑.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31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2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82页.
    参见刘世纯、任秀.包头的旅蒙商.见: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文史委.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9辑.第 158页.
    参见[清]吴鸿恩.山西宁武府忠义孝弟观法录.第411页.
    ②参见[清]陈坦.宣化乡土志(康熙五十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第39页.
    ③参见杨溥.察哈尔口北六县调查记.北京:京城印书局,1933年.第33-34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07页.
    参见[清]常文遴.续宁武府志.第357页.
    参见[清]吴鸿恩.山西宁武府忠义孝弟观法录.第410页.
    参见[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535-536页.
    ②参见唐润生.宁武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战略.宁武县人民政府编印.2003年.第27页.
    ③参见[唐]柳宗元.晋问.见[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420页.
    ④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97页.
    参见[明]徐学聚.国朝汇典.第378页.
    参见[明]胡松.答翟中丞边事对.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二百四十七.第2593页.
    ③参见[明]马文升.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六十三.第518页.
    ④参见[明]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见:[明]陈于龙.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十六.第4504页.
    参见[清]黄日昌.重修静乐县志.康熙三十九年刻本.
    参见[明]马文升.为禁伐边山林木以资保障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六十三.第518页.
    ②参见[明]许缙等.明武宗实录.卷一百二十一.第2438页.
    参见[明]吕坤.摘陈边计民艰疏.见:[明]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四百十六.第4504页.
    参见[清]黄日吕.重修静乐县志.康熙三十九年刻本.
    参见[明]张惟显等.明神宗实录.卷二十九.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第705页.
    参见[明]张惟显等.明神宗实录.卷五百三十四.第10103页.
    ③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05页.
    ④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59页.
    参见民山碑.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59-261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7页.
    ②这一碑记由笔者和张海生老师在圣寿寺遗址一同抄录,解放后这一庙宇被改建为宁化小学,这块碑记也被当做小学的台阶,被抹去文字较多,残损严重,但仍保留了这八大寺的名称和文字,参见[明]杨可综.内外殿基碑.成化年间立.
    ③参见重修清居禅寺碑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26页.
    参见奉令谕马头山清居禅寺送幡输经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25页.
    ②参见清居禅寺除害重修碑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39页.
    参见[清]吴清懋.重修清居禅寺禁伐山林木植碑.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48页.
    参见[清]胡希贤.重修清居禅寺好善乐施禁山碑记序.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65页.
    ②参见[清]贾之纲.进齐公碑志.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33页.
    ③参见[清]王者香.廪膳生盘石翁碑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35页.
    参见[清]宪天马.治理粟店欺行霸市碑.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59页.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96页.
    参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60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87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198页.
    ③参见[清]杨卓然.重修永济桥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75页.
    参见[清]杨卓然.重修永济桥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75页.
    参见[清]常文遴.重修永济桥碑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29页.
    参见[清]魏元枢.与宁武太守周砥峰书.见:[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第146页.
    参见[清]周祖培等.清宣宗实录.卷三十二.台北:华文书局影印,1965年.
    参见[清]吴鸿恩.重修宁武府城鼓楼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62页.
    ②参见[清]吴鸿恩.山西宁武府忠义孝弟祠观法录.第419-420页.
    参见樊象离整理.同盟会在山西的活动.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1961年.第2-3页.
    参见南桂馨.辛亥革命时期新军以外的各种力量.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1962年.第11-12页.
    参见赵承绶.忻代宁公团的形成和结局.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山西文史资料(第四辑).1962年.第113-114页.
    参见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7页.
    参见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第82页.
    参见周绍兴.陆军上校少将衔周君墓志铭.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75页.
    ②参见陶孟和.一个军队士兵的调查.社会科学杂志,1936年,第六期.转引自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第81-82页.
    ③参见张瑛整理.太平年调.见:张瑛:宁武民歌.第23页.
    参见山西都督阎示碑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77页.
    参见王树森整理.放缠脚.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59页.
    参见王树森整理.转山头.见:王树森.干树森作品大系.第47页.
    参见郭廷兰.修建同蒲铁路见闻录.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山西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1982年.第142页.
    参见周宋康.山西.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第237-238页.
    ③参见王树森整理.游铁道.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56页.
    参见赵霭龄编.山西宁武赵氏家族成员谱.未刊本.2000年.
    参见南桂馨.北京文史研究馆馆员登记表.转引自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1231页.
    参见樊象离整理.同盟会在山西的活动.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山西文史资料(第一辑),1961年.第6页.
    参见樊象离整理.同盟会在山西的活动.第7-8页.
    参见清居禅寺诉讼碑.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81页.
    参见内务部.内务部佛字428号案卷.转引自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191页.
    ③参见禁山碑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79页.
    参见[日]山冈师团编.山西大观,山西省史志研究院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907页.
    参见王树森.宁武商帮.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219页.
    参见张瑛.宁武琐记.未刊稿.2010年.
    参见王树森.宁武商帮.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221页.
    参见张瑛.宁武琐记.未刊稿.2010年.
    参见王树森整理.卖扁食.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30页.
    参见张瑛整理.走口外.见:张瑛.宁武民歌.第50页.
    参见王树森整理.打马茹茹.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20页.
    参见王树森整理.遭年馑.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20页.
    参见王树森整理.金圪崩崩草帽.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58页.
    参见[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本.
    参见张瑛整理.赶脚歌.见:张瑛.宁武民歌.第46页.
    参见[日]山冈师团.山西大观.第903页.
    参见李延墀、杨实.察哈尔经济调查录.上海:新中国建设学会,1933年.第7-9页.
    参见杨溥.察哈尔口北六县调查记.北京:京城印书局,1933年.第33-34页.
    参见[清]佚名.呼伦贝尔志书稿.清光绪年间抄本.国家图书馆藏.
    ②参见[清]宋晓廉.呼伦贝尔边务调察报告书.宣统四年本.
    参见杨溥.察哈尔口北六县调查记.北京:京城印书局,1933年.第33-34页.
    ④参见崔树藩.爷爷走口外.见:宁武县老干部局.雄关风云——宁武老干部回忆录(第二集),2009年.第176-177页。
    参见张斌武.走口外——清末民初宁武人走海拉尔纪实.未刊稿.2010年.
    参见崔树藩.爷爷走口外.第175-176页.
    参见张斌武.走口外——清末民初宁武人走海拉尔纪实.未刊稿.2010年.
    参见张斌武.走口外——清末民初宁武人走海拉尔纪实.未刊稿.2010年.
    参见张斌武.走口外——清末民初宁武人走海拉尔纪实.未刊稿.2010年.
    ②参见郭鸿宾.漫谈宁武戏剧概况.见:宁武县老干部局.雄关风云——宁武老干部回忆录(第一集),2008年.第285-287页.
    ③参见张瑛.宁武琐记.未刊稿.2010年.
    参见张瑛整理.五更盼丈夫.见:张瑛.宁武民歌.第44页.
    参见张瑛整理.无情水隔在河两岸.见:张瑛.宁武民歌.第71页.
    参见王树森整理.死好分离活难离.见:王树森.干树森作品大系.第55页.
    参见三人夸古迹.见郭宝厚主编.宁武之美·逸事.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第66页.
    参见[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第38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78页.
    参见宁武县政协、文物馆整理.宁武县古楹联资料集.未刊稿.2010年.
    ②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278页.
    参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10页.
    参见[清]周其新.夏日游延庆寺喜芍药盛开.见:[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第346-347页.
    参见[清]徹慧.重修延庆寺乐善不倦碑记.见: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第149页.
    参见王树森整理.宁武县城陷落.见: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第61页.
    ②参见宁武县政府公安局联合办公小组.调查日军战争罪行总结.1954年6月8日.宁武县档案馆藏.
    参见宁武县法院.杨道一案卷.转引自马桂林.宁武大事宝典.香港:天马图书公司,2007年.第47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305页.
    参见[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第305页.
    [1][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杨民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2][清]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任道斌点校.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3][明]兵部.九边图说(隆庆三年本).见:郑振铎编,玄览堂丛书.第19册.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影印,1941年.
    [4][明]兵部.为修山西雁平等三道要工以固疆圉事行稿.崇祯十四年十月初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冯惠民、沈锡麟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清]常文遴.续宁武府志(咸丰七年刊本).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宁武旧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7]陈国强.崇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8]陈国强、蔡永哲.崇武人类学调查.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年.
    [9]陈国强、叶文程、汪峰.闽台惠东人.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年.
    [10][清]陈坦.宣化乡土志(康熙五十年抄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11][明]陈子龙编.明经世文编.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2]陈志让.军绅政权:近代中国的军阀时期.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3]崔树藩.爷爷走口外.见:宁武县老干部局编.雄关风云——宁武老干部回忆录(第二集).2009年.
    [14][清]戴廷拭.半可集备览.云文斋石印,1928年.
    [15]邓庆平.明清卫所制度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四期.
    [16][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7][明]峨岷山人.译语.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樊象离整理.同盟会在山西的活动.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山西文史资料(第-辑),1961年.
    [19][唐]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20][清]方戊昌、方渊如.忻州志.光绪六年刊本.
    [21]费孝通、吴晗.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8年.
    [22]费孝通.费孝通在2003:世纪学人遗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3]费孝通.中国士绅,赵旭东、秦志杰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
    [24]冯俊杰.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25][明]冯时可.俺答前传.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26][明]傅翰等.明宪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27][明]高拱.边略五种(纪录汇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影印本,1938年.
    [28][明]高宇泰.雪交亭正气录.见张寿镛.四明丛书第二集二十二种.1934年.
    [29][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赵丙祥、张宏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0]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三期.
    [31]顾诚.论明代的卫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五期.
    [32][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四部丛刊三编史部本).上海:涵芬楼景印昆山图书馆藏稿本,1936年.
    [33][清]顾炎武.皇明修文备史.见: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史部杂史类.第8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8年.
    [34][清]顾炎武.肇域志,谭其骧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35][清]顾炎武.日知录校注,陈垣校注.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7年.
    [36][清]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37]郭宝厚主编.宁武之美.北京:北京出版社,2009年.
    [38]郭鸿宾.漫谈宁武戏剧概况.见:宁武县老干部局.雄关风云——宁武老干部回忆录(第一集).2008年
    [39]郭鸿宾.著名戏剧学家赵国蔺轶事.见:宁武县老干部局.雄关风云——宁武老干部回忆录(第二集).2009年.
    [40]郭廷兰.修建同蒲铁路见闻录.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编.山西文史资料(第二十四辑),1982年.
    [41]郭新民、贾真主编.宁武风物.香港:世界旅游出版社,1999年
    [42]郭新民、贾真主编.宁武传说.香港:世界旅游出版社,1999年
    [43][清]海宁编纂.晋政辑要.清乾隆五十四年刻本.
    [44][明]韩邦奇.大同纪事.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45][美]何炳棣.黄土与中国农业的起源.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69年.
    [46][明]何乔新.名山藏.明崇祯十三年刻本.
    [47][宋]洪迈.容斋随笔,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834-835页.
    [48]侯文正主编.管涔山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49][明]胡广等.明太祖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50]胡英泽.明代边地守战与生活用水.见: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51][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阿风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52][清]黄图昌.重修静乐县志.清康熙三十九年刻本.
    [53]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朱诗鳌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54][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55][日]矶野富士子.蒋介石的美国顾问——欧文·拉铁摩尔回忆录,吴心伯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
    [56]靳生禾、谢鸿喜.李自成宁武关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晋阳学刊,2007年,第四期.
    [57][清]金福增、张兆魁、金钟彦.河曲县志.同治十一年刻本.
    [58][清]觉罗麟.山西通志.清雍正十二年本.
    [59][清]康基田.晋乘蒐略(清嘉庆十六年刻本).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编辑委员会.四库未收书辑刊,六辑8册.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60][明]康丕杨.三关图说.万历年间刊本.
    [61][明]柯潜等.明英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62][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唐晓峰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
    [63][美]拉铁摩尔夫妇.中国简明史,陈芳芝、林幼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
    [64][美]赖德懋.中国的边疆,赵敏求译.重庆:正中书局,1941年.
    [65]赖建诚.边镇粮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6]雷海宗.中国的兵.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67][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陈桥驿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68][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9]李晋华.明代辽东卫所归附及都司建制沿革.禹贡,1934年,第二期.
    [70][明]李乐.见闻杂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71]李龙潜.明代军户制度浅论.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一期.
    [72][清]李燧.晋游日记,黄鉴晖校注.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
    [73][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华东师大古籍所、上海师大古籍所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74][唐]李延寿.北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75]李延墀、杨实.察哈尔经济调查录.上海:新中国建设学会.1933年
    [76]李裕民.晋志钩沉.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0年.
    [77]李祖德、徐启能.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77][明]廖希颜.三关志(明嘉靖二十四年刻本).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78][美]林慰(阿瑟·沃尔德龙).长城从历史到神话,石云龙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
    [79][明]刘绍恤.云中降虏传.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
    [80][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81]刘世纯、任秀.包头的旅蒙商.见:内蒙古自治区政协文史委.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9辑.
    [82][明]卢承业原编、[清]马振文等增修.偏关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马蓉等点校.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83][明]毛纪等.明孝宗实录.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
    [84][法]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85][清]穆尔赛等.山西志辑要.清康熙二十一年刊本.
    [86][清]纳兰常安.行国风土记.见:谢国桢.明代社会经济史料选编(中册).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
    [87]南桂馨.辛亥革命时期新军以外的各种力量.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山西文史资料(第三辑),1962年.
    [88]宁可、阎守诚.唐末五代的山西.见:河东两京历史考古队编.晋秦豫访古.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89]宁武县政协、文物馆整理.宁武县古楹联资料集.未刊稿.2010年.
    [90][日]鸟居龙藏.努尔干都司考.燕京学报,1947年,第三期.
    [91][宋]欧阳态.舆地广记,李勇先、王小红校注.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
    [92]彭勇.明代班军制度研究——以京操班军为中心.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93]彭勇.明代北边防御体制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
    [94][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95]乔健、陈国强、周立方.惠东人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年.
    [96][日]清水泰次.明代军屯之崩溃,方纪生译.食货,1936年,第十期.
    [97]全汉异.明代北边米粮价格的变动.见:全汉昇.中国经济史研究.台北:稻乡出版社,1991年.
    [98]任宁虎、郭宝厚主编.三晋石刻大全·忻州市宁武县卷.太原:三晋出版社,2010年.
    [99][日]山冈师团编.山西大观,山西省史志研究院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
    [100]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宁武县文物考察报告.2003年.
    [101]山西省政协主编.晋商史料全览·忻州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2][德]阿尔弗雷德·申茨.幻方——中国古代的城市,梅青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103][美]施坚雅.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的城市研究,王旭等译.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104][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05][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106][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
    [107][日]寺田隆信.山西商人研究,张正明等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
    [108][明]宋濂等.元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09][清]宋晓廉.呼伦贝尔边务调察报告书.宣统四年本.
    [110]孙淑贞.明代的屯田制度研究.食货,1935年,第二期.
    [111]陶玉坤.辽宋天池之争.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年,第一期.
    [112]谭其骧.释明代都司卫所制度.禹贡,1935年,第十期.见:谭其骧.长水集(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3]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见:谭其骧.长水集(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4]唐润生主编.宁武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战略.宁武县人民政府编印.2003年.
    [115]唐晓峰.从混沌到秩序——中国上古地理思想史述论.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116][美]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年.
    [117][法]涂尔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8][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119]王国维.胡服考.见:王国维.观堂集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0][清]王镐.山西宁武守御所志(清康熙年间钞本).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121][清]王克昌、殷梦高.保德州志(康熙四十九年本).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22]王杰瑜.山西省北齐长城调查研究.中国文物报.2003年10月18日.
    [12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124]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部族.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5]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
    [126]王铭铭.逝去的繁荣:一座老城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127]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28]王铭铭.经验与心态.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129]王铭铭.中间圈.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
    [130]王铭铭.民族地区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课题.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一期.
    [131][明]王士性.广志绎,吕景琳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32][明]王士性.五岳游草广志绎,周振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133]王树森.王树森作品大系.香港:天马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
    [134][清]王寿山.族谱序.咸丰八年.见:(下寨)王氏家谱.宁武县东寨镇三马营村王 海成保管.
    [135][英]王斯福.帝国的隐喻,赵旭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
    [136][清]王希极.族谱序.乾隆九年.见:(上寨)王昙族谱.宁武县东寨镇三马营村王海成保管.
    [137]王毓铨.明代的军户.历史研究,1959年,第八期.见:王毓铨:莱芜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138]王毓铨.明代的军屯.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139][法]让一皮埃尔·韦尔南.古希腊的神话与宗教,杜小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
    [140][明]魏焕.皇明九边考.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六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2页.
    [141][德]威特弗格尔(魏特夫).地理学批判,沈因明译.上海:辛垦书店,1935年.
    [142][德]魏特夫格(魏特夫).中国经济史的基础和阶段,冀筱泉(冀朝鼎)译.食货.1937年,第三期.
    [143][美]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144][清]魏元枢、周景柱.宁武府志(乾隆十五年刊本).见:宁武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宁武旧志集成.成都:巴蜀书社,2010年.
    [145][清]魏元枢.与我周旋集(乾隆五十八年本).见:四库未收书辑刊编辑委员会.四库未收书辑刊九辑23册.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
    [146][清]文梁编.周忠武实记(同治年间抄本).见:国家图书馆古籍部.中华历史人物别传集.卷26.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
    [147][清]吴大猷.保德乡土志.清光绪三十三年本.
    [148]吴晗.明初卫所制度之崩溃.中央日报·史学,1936年,第三期.见: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149]吴晗.明代的军兵.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1939年,第二期.见:北京市历史学会主编,吴晗史学论著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150][清]吴伟业.绥寇纪略,李学颖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51][明]萧大亨.北虏风俗(明万历年间刊本).北平:文殿阁书庄印行.1936年.
    [152]萧凤霞、刘志伟.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二期.
    [153]解毓才.明代卫所制度兴衰考.说文月刊,1940年,第二期.见:包遵彭编,明史论丛,第4册.台北:学生书局,1968年.
    [154][明]谢肇淛.五杂组,印晓峰点校.上海:上海书店,2001年.
    [155]谢忠志.明代兵备道制度.台北:明史研究小组印行,2002年.
    [156]许宏杰.明代土地整理之考察.食货,1936年,第十期.
    [157][明]徐学聚.国朝汇典(明天启四年参刻本).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辑委员会.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65册.济南:齐鲁书社,1996年.
    [158][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2003年.
    [159][清]雅德.山西志辑要.乾隆四十五年刊本.
    [160]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161][清]杨笃等.山西通志(光绪十八年本).见:续修四库全书编辑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类,第64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62]杨溥.察哈尔口北六县调查记.北京:京城印书局,1933年.
    [163]阳泉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晋商史料与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164][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明万历癸卯刊本).台北:正中书局影印,1981年.
    [165]杨听、袁闾琨、傅朗云.明代奴尔干都司及其卫所研究.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年.
    [166]杨昕.明代辽东都司.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
    [167]杨正泰.明代驿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68][战国]佚名.考工记,闻人军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169][明]佚名.赵全谳牍.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二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170]佚名.山海经,方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180][清]佚名.呼伦贝尔志书稿.清光绪年间抄本.国家图书馆藏.
    [190][罗马尼亚]伊利亚德.神秘主义、巫术与文化风尚,宋立道、鲁奇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年.
    [191][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192][明]尹耕.乡约塞语(畿辅丛书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93][明]尹耕.大同平叛记.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4][明]御制.大明一统志(天顺五年刊本).台北:国风出版社,1977年.
    [195]于志嘉.卫所、军户与军役.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196][美]林达·约翰逊.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成一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7][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文楚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98]曾仰丰.中国盐政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
    [199]张斌武.走口外——清末民初宁武人走海拉尔纪实.未刊稿.2010年.
    [200]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
    [201][明]张翰.松窗梦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
    [202]张金奎.明代卫所军户研究.北京:线装书局,2007年.
    [203]张萍.明代陕北蒙汉边界区军事城镇的商业化.民族研究,2003年,第六期.见: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204]张萍.从军城到治城:北边民族交错带城镇发展的一个轨迹.民族研究,2006年,第六期.见:安介生、邱仲麟主编.边界、边地与边民——明清时期北方边塞地区部族分布与地理生态基础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
    [205][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206]张维华.明代辽东建制考略.禹贡,1934年,第七期.
    [207][明]张学颜等.万历会计录.见:续修四库全书编辑委员会:续修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第8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208]张亚辉.水德配天——一个晋中水利社会的历史与道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209]张瑛整理.宁武民歌.政协宁武县文史资料编辑部、宁武县文化馆编印,2009年.
    [210]张瑛.宁武琐记.未刊稿.2010年.
    [211]赵霭龄编.山西宁武赵氏家族成员谱(未刊本).2000年.
    [212]赵丙祥.卫城门外的船队.见:赵丙祥.心有旁骛——历史人类学五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年.
    [213]赵承绶.忻代宁公团的形成和结局.见:山西省政协文史委.山西文史资料(第四辑).1962年
    [214]赵尔巽等.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
    [215]赵国蔺.《宁武关》与《铁冠图》.见:忻州市剧协.忻州剧坛,2007年,第十期.
    [216]郑钦仁、李明仁.征服王朝论文集.台北:稻乡出版社,1999年.
    [217][明]郑晓.皇明北虏考.见:薄音湖、王雄.明代蒙古汉籍史料汇编(第一辑).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6年.
    [218][明]郑晓.今言,郑致忠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219]中国历史研究社编.甲申传信录.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
    [220]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室编.明史资料丛刊.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
    [221]中华图书馆.戏考.第二十集.1912年.
    [222]周宋康.山西.上海:中华书局.1939年.
    [223]周振鹤.体国经野之道——新角度下的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史.香港:中华书局,1990年.
    [224][明]朱国祯.涌幡小品,王根林点校.见:明代笔记小说大观编辑委员会.明代笔记小说大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25]Cosmo, Nicola Di. And Wyatt,Don J. Political Frontiers, Ethnic Boundaries,and Human Geographies in Chinese History.London:Routledge Curzon,2003.
    [226]Cosmo,Nicola Di.Ancient China and Its Enemies:The Rise of Nomadic Power in East Asian Hist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227]Crossley,PK. Siu,Helen F.and Sutton,Donald S.Empire at the Margins:Culture,Ethnicity,Frontier in Early Mordern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6.
    [228]Lattimore, Owen.Studies in Frontier History:Collected Papers 1928-1958,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
    [229]Barfield,Thomas J.The Perilous Frontier:Nomadic and China 221 B. C to AD 1757.Wiley:Blackwell,1992.
    [230]Barfield,Thomas J.The Nomadic Alternative.New York:Prentice Hall,1993.
    [231]Wittfogel,Karl A. and Feng Chia-Sheng, History of Chinese Society:Liao(907-1125), Philadelphia: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194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