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考察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党是政治民主的产物,又是政治民主的工具,进步的政党天然是同民主相联系的。所谓政党民主,不是“政党”与“民主”的简单相加,而是民主的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在政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是政党在形成、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自身所达到的民主程度和进步状态,也指政党创造和吸纳人类政治文明成果的本领与技能。政党民主从结构上讲,主要包括政党的党内民主、执政民主(对执政党而言)、国内党际民主(对存在多党的国家而言)、对外党际民主等项内容。政党民主建设,说的就是政党的党内民主建设、执政民主建设、国内党际民主建设、对外党际民主建设之有机联系和有机统一,其成果主要体现在政党民主意识的增强、政党民主制度的成长和政党民主行为的养成这三位一体上。总的来说,政党民主建设是一个由多方面、多层次、多内容构成的政治系统、政治发展态势与政治发展能力。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政党进步的取向,是政党政治之民主秩序的存续和民主成果的积累。政党民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各组成部分不是机械割裂的,而是一个具有互动性的整体。当然,政党民主建设的突破口在不同政党那里有不同的选择,不可能千篇一律。
     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先进阶级的民主政党”,与政党民主建设更是须臾不可或离。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的理论渊源来自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并指导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活动中,在帮助民族国家建立社会主义政党的过程中,在同形形色色的政敌和工人运动内部的错误思潮作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了他们的政党民主建设思想。这一思想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实施民主建党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共产党在人类政党民主建设史上,第一次试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进行政党民主建设,但却以失败为告终,成为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苏共在取得政权后很快便消灭或取消了其他政党,实行共产党一党制,党内民主在列宁逝世后又长期得不到发展,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现象严重,在对外党际交往中奉行大国主义和大党主义。这些做法严重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苏共又没有适时加以解决,日积月累,终变痼疾,成为导致苏共土崩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训十分深刻。
     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的政党民主建设曾经长期受到苏共运作模式的影响,至今这一模式的积弊尚存,改革任务异常艰巨。这些国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地位,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因而它们的政党民主建设突破口应该选择在党内。只有党内民主首先得到发展,党内不合理的权力结构得到改变,党才能真正处理好与国家政权的关系,实现民主执政;处理好与民主党派的关系,发展国内党际民主;处理好与国外政党和政党国际组织的关系,推进对外党际民主。西欧共产党在政党民主建设方面的很多主张同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不尽相同,它们的探索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其发展态势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中国共产党是当今世界上党员人数最多而且处在执政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共政党民主建设能否搞好,不但对党自身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而且对人类进步事业的走向,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探求中共政党民主建设的来龙去脉,离不开对它赖以进行的社会生态环境的分析和把握。从国内因素来讲,中共政党民主建设与生产方式的状况、国家的民主和法治进程、政治文化氛围、社会主义的理念、党对自身历史方位的判断、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国际因素讲,中共政党民主建设与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全球化的兴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起伏、国际人权公约带来的新课题、世界性政党模式和世界性政党制度的转型等,也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因素构成了中共政党民主建设的动力、压力和阻力。中共政党民主建设就是在各种正负力量的交错作用中,为自己开辟前进道路的。如何用足动力、变压力为动力、化解阻力,是中共政党民主建设必须认真应对的重大问题。
     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强调“民主必须是各方面的”,认为“党务”也“需要民主”,他所说的“党务民主”,同“政党民主”在内涵上并无实质性的差别。可见,从主观上讲,中共是重视并且希望搞好政党民主建设的。但主观上想做好的事情不等于客观上就能做好。建国后,中共在政党制度方面虽然作出了不同于苏共的选择,实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但在党委集权和党政不分上与苏共大致相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反右斗争后,一直将民主党派视为“资产阶级政党”,对民主党派的工作实行以阶级斗争和改造为纲,多党合作名存实亡;党的对外工作也存在意识形态挂帅、搞“输出革命”、争夺国际共运领导权和世界革命中心的问题,并且由于党际关系处理的不当而影响到新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关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政党民主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出了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创新尤其是制度建设的新路子。中共作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大判断,采取一系列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措施;意识到“党政需要分开,这个问题要提上议事日程”,其认识虽有反复,但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已发生了较大转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成为党的既定方针;肯定“多党合作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和优点”,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明显提高;强调“党与党之间要建立新型的关系”,按照党际关系四项原则开展对外党际交往,形成了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深层次的政党外交格局。但是,当前的中共政党民主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由于党内民主发展的滞后而导致的党组织国家化、行政化,以及多党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主要取决于党委一把手开明与否的状况,实际上降低了党的领导地位,削弱了党的领导作用,影响了党的执政合法性。邓小平曾告诫说,如果党被称为“最高当局”,这是“最严酷的讽刺”,对此,党应引以为戒,积极寻求对策,努力把政党民主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第一,在党内民主建设方面。日本自民党所实行的那种一党多派制,是多党轮替制在党内生活中的一种体现,并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和党情。发展党内民主,首先应明确党内民主属于政治范畴,从本质上讲,它是全体党员在党内当家作主,在有关本党的一切问题上有最终决策的权利,以及能够保证这种最终决策权利的允许机制;民主集中制则属于组织范畴,因而党内民主高于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的实质是民主制。建议在恢复党代会常任制的基础上,在党内设立常设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分别行使党内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使之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实现党内权力的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此外,还应健全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党代会的开法,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并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加强党内民主乃至整个中共政党民主建设。
     第二,在执政民主建设方面。应当破除对邓小平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摈弃党政分开思路的误解,致力于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党政分开是指党的组织与国家机关在职能上分开,各司其职,而不是要国家机关脱离党的政治领导,也不是要排斥党员在国家机关中任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共兼具领导核心和执政力量双重角色,党的领导和执政在主体上、地位的获得上、依赖的手段上,都有所不同,不应简单地将二者相提并论。进一步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推动党政分开,首先应改革“党”、“政”两套政权体系并存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理顺党与人大和“一府两院”的关系,使它们能够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党政领导成员可以交叉任职,但要避免权力过分集中于某个人身上所造成的党政不分现象。最后,还要推进“党管干部”的科学化,改变事实上由党组织任命各级各类干部的做法。
     第三,在国内党际民主建设方面。应当看到不存在“普世主义”的政党制度,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搞好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是以民主党派的存在、发展为前提和条件的,为此,中共应支持民主党派扩大社会基础,在组织上进一步发展壮大,并享有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地位平等。通过调整人大代表的结构、加强政协工作和加大对民主党派的实职安排,拓宽民主党派的参政通道。应鼓励民主党派唱“对台戏”,真正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使民主党派的意见、建议和批评成为改进党和国家工作的有力帮手。之于政党法制与政党民主的密切关系,建议从中国国情出发并吸收国外政党立法的有益经验,依据宪法,制定一部中国特色的《政党法》,将共产党依法执政和民主党派依法参政纳入法制轨道,使中国各政党的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维护中国现有的政党政治格局。
     第四,在对外党际民主建设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党的对外工作在国家总体外交和中共政党民主建设中的地位作用,坚持党际关系只能从属于并服务于国家关系,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在对外党际交往中,既要承认意识形态差异的客观存在,又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不搞意识形态的争论,做到“朋友还要交,但心中有数”。要坚持“不当头”、“不扛旗”的原则立场,聚精会神地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并通过中国的发展对人类特别是对第三世界作出更大的贡献。要坚持各国党独立自主、互不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同时又伸张正义,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要针对不同类型政党的活动方式和经济实力采取不同对策,增强对外党际交往的实效。从坚持和完善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角度考虑,还要发挥民主党派在中共对外党际民主建设中的襄助作用,鼓励和支持民主党派开展对外党际交往,开创出更有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政党外交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事业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事业。当今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特别是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应具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视野,善于从苏共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把政党民主建设摆上更重要的议事日程。只要遵循如下原则:一、坚持与发展“老祖宗”学说相统一的原则;二、长期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原则;三、目的与手段相统一的原则;四、内生性与借鉴他人有益成果相统一的原则;五、“破”与“立”相统一的原则;六、党的各级组织互动的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民主建设就一定能充满生机活力。
A political party is a product as well as a tool of political democracy. A progressive party is naturally paired with democracy. The so-called party democracy does not simply refer to the string of the words“party”and“democracy”, but refers to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of the value,principles and spirit of democracy to the party political life; the democratic degree and progressive status a party has reached during its formation,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and the capability that a party has to create and absorb the results of human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s far as the structure is concerned, the party democracy mainly includes the intra-party democracy,the party’s governing democracy (to the governing party), the natio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to a country with multiparty), the exter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etc.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means the organic contact and organic unification of the building of the intra-party democracy, of the party’s governing democracy, of the natio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and of the exter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Its results are mainly embodied by the trinity of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arty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 the growth of party democratic system and the cultivation of party democratic behaviors. To sum up,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is a multi-side, multi-level and multi-content political system, political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ability. It isn’t a fixed target, but the orientation for party progress, an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democratic order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democratic results of party politics.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is a systematic engineering, with its consisting parts not being split into pieces mechanically but an interactive whole. Of course, the breakthrough of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has different choices among different parties, which cannot be stereotyped.
     As a democratic party of advanced class, the Marxist Party can never be separated from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The theory of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Marxist Party is originated from Marx and Engels who gradually established and developed their thought of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through the creation and instruction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Communist League, First International, and Second International, in the process of helping the national states establish the socialist parties, and through their struggles against the political rivals of all shades and the wrong ideas inside the workers’movement. This thought indicates a direction for the Marxist Party’s democratic party building and lays a solid foundation. It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Marxist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history of mankind’s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the CPSU for the first time tried to carry on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with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but ended with failure,without any achievement. After wresting political power, the CPSU exterminated or canceled other political parties quickly, practicing one-party system ru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Its intra-party democracy, after the death of Lenin, didn’t get any developmen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 phenomenon of erasing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nd substitution of the party for the government was quite serious. It carried out great-powerism and great-partyism during the external inter-party communication, which deviated seriously from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the socialism and the nature and the purpos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The CPSU didn't solve these problems in time, so after a long period of accumulation, it eventually beca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s which caused the crumble of the CPSU. The lesson is very profound.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real socialist states has long subjected to the influence of the operation pattern of the CPSU, up to now the long-standing abuse of this pattern still exists, making reformation formidable work. These states insist on the Marxist Party’s leader status in nation and society and refuse rotation in office by several parties. As a result, the breakthrough of their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should be chosen inside the party. Only when intra-party democracy gets development first and the irrational power structure inside the party gets a change, can the party deal with its relationship with state power successfully to realize democratic governance; with democratic parties successfully to develop natio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with foreign parties and part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push forward exter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A lot of assertions that the Western Europe Communist Parties have made in respect to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are not completely identical with those of the real socialist states, their explorations are both positive and worrisome,and their development situation deserves our further observation and study.
     The CPC is a Marxist party in power with the most party members in the world nowadays. Whether the Party can do well in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has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ly to the future destiny of the party itself and socialism caus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o the trend of mankind’s progress business. Investigating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the CPC’s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should not get away from the analysis and grasp of the soci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which it is carried on. Domestically speaking,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CPC has close relations with the situation of the mode of production, with the process of the state’s democracy and ruling by law, with the atmosphere of the political cultural feature, with the socialist idea, with the Party’s judgment of its historical beari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class and stratum, etc. Internationally speaking,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CPC has close contact with the conversion of the themes of the times and the rising of globalization, with the fluctu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with the new subject brought by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party pattern and party system in the world, etc. These factors constitute the motive, pressure and resistance of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CPC. And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CPC goes forward within the interactio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trength. How to use the motive effectively, change the pressure into motive and dissolve resistance is the important problem that must be resolved during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CPC.
     In the period of the democratic revolution, Mao Zedong emphasized that“Democracy must be in all aspects”, holding the view that“party affairs”should also be democratic. In fact,“the democracy of Party affairs”had no substantive difference from“the party democracy”on the connotation. This showed that, subjectively speaking, the CPC paid attention to and hoped to do well in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But a good wish doesn’t mean a good deed in reality. After the foundation of the PRC, the CPC made different choice from the CPSU in regard to political party system, practicing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and political consultatio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but it was almost the same as or even worse than the CPSU in respect to the centralization of authority of the party committee and erasing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he CPC treated the democratic parties as the bourgeois parties after the“Anti-righting Struggle”and worked on them with class struggle and transformation as the key link, making multiparty cooperation exist only in name. The CPC also regarded ideology as the key when handling the external work, practiced the“output revolution”, fought for the leadership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st movement and the centre in world revolution, and the inappropriate handle of inter-party relations exerted negative effect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some countries.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Party Congress,the CPC’s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has taken a new way without political movement but depending on reform and innovation under the new history condition. The CPC made a significant judgment that“Inner-Party democracy is the life of the Party”, adopting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intra-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It came to realize that“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should be separated and this issue should be put on the agenda”, although there was a reversal in the understanding, great changes had taken place in the party’s style of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and scientific, democratic and law-based governance had become the party’s established policy. It affirmed that“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is a characteristic and advantage of China,s policital system”, resulting in a greater role of the democratic parties in the state’s political life. It emphasized that“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parties should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four principles of inter-party relations, forming an all-round, multi-channel, wide-area, deep-seated party diplomatic pattern. But there still exist many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CPC. The national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due to the backward development of the intra-party, together with the situation that multiparty cooperation depended to a great degree on whether the chief leader of the party committee was enlightened or not, actually reduced the CPC’s leader status, weakened its leadership function and affected its legitimacy to govern. Deng Xiao-ping once warned that it was a great irony if the party was regarded as the highest authorities, so the CPC should take this warning, looking for measures actively and working hard to enhance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to a new level.
     Firstly, in the respect of the intra-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The one-party system with various factions, as practiced by the Liberal Democratic Party in Japan, is an embodiment of multiparty alternation system in the intra-party life, but it doesn’t fit China’s and the CPC’s actual conditions. Developing intra-party democracy should first make clear that it belongs to category of politics and it is, in nature, the rights that all the party members are master in the party and own the ultimate decision-making rights, the democratic centralism then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organization, as a result, intra-party democracy is superior to the democratic centralism which is democratic system in na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based on recovering a system of party conference with a fixed term, inside the party a Permanent Commission, an Executive Committee and a Disciplinary Committee to exercise the right to make decision, the right of execution and the supervisory authority respectively be set up, making them restrict as well as coordinate with each other so as to carry out a reasonable separation and scientific distribution of rights inside the party. In addition, the CPC should perfect the election system in the party, improve the way of holding the party congress, increase transparency in party affairs an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democratic discussions within the Party, and make good use of network technology to strengthen the inner-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as well as the whol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Secondly, in the respect of the governing democracy building. We should abandon the misunderstanding that Deng Xiaoping had discarded the viewpoint of separation of government from the party in his last several years of life, and devoted to settling the problem of erasing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nd substitution of the party for the government. The separation of government from the party refers to the separation of function between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and the organs of state, letting them perform their own official duties, rather than that the organs of state get rid of the party’s political leadership or the party member is rejected to hold a post in the organs of state. In state’s political life, the CPC plays a dual role of leading center and governance power, and the two are different in the main body, the acquisition of the position and the dependent means, so they should not simply be mentioned in the same breath. Further improving the Party's style of leadership and governance, spuring on the separation of government from the party, should first refor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wo governmental power systems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and on that basis, make clear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s Congress, the government, courts and procuratorate, so as to make them carry on their own work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constitution and laws. The leading members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could hold a post cross with each other, but it should be avoided that the over-centralization of the power on a single person to lead to the phenomenon of erasing distinctions between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In the end, we should give impetus to making“the Party is in charge of cadre management”scientific so as to change the actual practice that cadres at all levels and of all kinds are pointed by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Thirdly, in the respect of the natio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There is no ecumenical political party system and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fidence of keeping to the path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unde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emocratic parties are the presupposition and requirement to be well engaged in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of China, thus the CPC should support the democratic parties to expand their social base and to further develop and expand their organizations, and share the freedom of politics, the independence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equality of juridical status stipulated by the constitution and laws within the entitlements and onuses. The CPC should widen the passageways for the democratic partie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libe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tate affairs by means of adopting the composition of People’s Congress Representatives, accentuating the People's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working, and extending the appointment of the democratic party members with actual power. The CPC should encourage the democratic parties to sing different tunes so as to make full use of democratic oversight and make the democratic parties’ideas, suggestions and critics benefit in reforming the CPC and the state’s affairs. It is suggested, due to the close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y legal institution and the party democracy, that we lay down“political party law”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constitution and based on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and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overseas Party Legislation, so as to put the CPC’s law-based governance and the democratic parties’law-based participation in the deliber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of state affairs into the track of legality, to make the activities of all political parties in China legal and lawful, and to maintain the current party politics pattern in China.
     Fourthly, in the respect of exter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The CPC should have a full recognition of the status and role of the party’s external work in the state’s overall diplomacy and the CPC democracy building, the inter-party relationship should only be subjected to and serve state relations, and put China’s interests as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when discussing and dealing with problems. In the external inter-party association, the CPC should admit the objective existence of ideological dissimilarities among parties, and should not fuss about the social system and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and debate about ideology, so as to realize“make friends but keep a clear mind”. The CPC should persist in the principle and standpoint of“not a leader”,“not a standard-bearer”, and concentrate on China’own affairs in order to make greater contribution to human being, especially to the third world through China’s development. The CPC should persist in taking different measures according to the activity form and economic power of parties of different kinds to strengthen the actual effect of external inter-party association. The CPC should persist in the principle of parties in different states’independence and non-interference in each other’s internal affairs, at the same time uphold justice and push democracy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rom the point of adhering to and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multiparty cooperation in China, the CPC should also bring into play the democratic parties’assistant role in its external inter-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encourage and support the democratic party to develop the external inter-party associations, and create a new party diplomacy situation with features of the times and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arxist Party’s cause is one that inherits the past and ushers in the future. The Marxist parties in all states, especially those in the real socialist states, should have the vision that gears to the needs of modernization, the world and the future. They should draw lessons from the failures of the CPSU and put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n the agenda. The party democracy building of the Marxist Party can certainly be filled with life and vitality as long as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are observed: 1) the principle of unifying the ins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octrines left by Marxist classic writers; 2) the principle of unifying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stage development; 3) the principle of unifying the ends and the means; 4) the principle of unifying endogenous character and draw on the beneficial results from others; 5) the principle of unifying abolishing the old and building up the new; 6) the principle of mutual influence among the organizations at different levels.
引文
① [意]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21 页。
    
    ② Richard S.Katz, A Theory of parties and Electoral systems.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p.1.
    ③《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35 页。
    
    ④《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4 页。
    ⑤《列宁全集》第 11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01 页。
    ⑥《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0 页。
    ⑦《新唐书?魏徵传》
    
    ⑧ [德] 威廉?李卜克内西:《不要任何妥协!》,姜其煌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4 年版,第 7 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79 页。
    ⑩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 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3 页。
    
    12《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82 页。
    13《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01 页。
    14 [美]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林震等译,第 216 页。
    15 高放,华翊:《从苏共兴亡看政党现代化问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 年第 5 期。
    16 [美] 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56 页。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0 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664 页。
    
    1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8 页。
    20 [俄]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4 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287 页。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81 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2 页。
    24《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07 页。
    25《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5 页。
    26《列宁文稿》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第 407 页。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76 页。
    28《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06 页。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333 页。
    30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93 页。
    31《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89 页。
    32 政党的名称未必都带“党”字,也有的称“同盟”、“联盟”、“阵线”、“运动”、“组织”、“社”、“会”等;反之,称“党”的未必都是政党,如“黑手党”、“啤酒党”等。
    33《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1 页。
    11《列宁全集》第 24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38 页。
    12《列宁全集》第 12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7 页。
    13《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335 页。
    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6 页。
    37《列宁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57 页。
    38《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26 页。
    39 徐锋:《现代政党治理刍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 年第 1 期。
    40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4 页。
    41《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1 页。
    42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72—73 页。
    43 [英] 戴维·米勒,维农·波格丹诺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62 页。
    44 [美]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论》,刘李胜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03 页。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38 页。
    46《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504 页。
    47《林肯选集》,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第 240 页。
    48《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01 页。
    49 [美] 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210 页。
    50 [美]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52—53 页,第 68 页。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438 页。
    52 [美]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43 页。
    53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殷叙彝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06 页。
    54 [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2004 年版,第 60 页。
    55 [英]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6 页。
    56 [美]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绛枫译,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373 页。
    57 [英]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侯健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第 342 页。
    58 [法] 孟得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 1961 年版,第 154 页。
    59《礼记·曲礼》
    60 [英] 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8年版,第 790 页。
    61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14页。
    62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第 199 页。
    63 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881 页。
    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77—678 页。
    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411 页。
    66 直至 19 世纪中叶,中国近代一些改良派人士在介绍西方民主思想时,将英文 democracy 译为“民主”,才赋予这个词与西方观念中相近似的涵义。
    67 [古希腊]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 1960 年版,第 130 页。
    6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71 页。
    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113 页。
    70《礼记·坊记》
    71《说文解字》
    72《论语·卫灵公》
    73《尚书·洪范》
    74《汉书·高武王传》
    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4 页。
    76 吴江,牛旭光:《民主与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2 页。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247 页。
    78 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ies in The Modern State.London: Methuen, 1964.p.xxx.
    79 [美]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范德一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228 页。
    80 [美] 罗威尔:《英国政府·政党制度之部》,秋水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59 年版,第 8 页。
    8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2 页,第 281 页。
    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39 页。
    83 德国于 1863 年建立全德工人联合会(拉萨尔派),1869 年建立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爱森纳赫派),1875年在两派合并的基础上成立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1890 年改名德国社会民主党。以往的历史教科书沿袭苏联和东德的传统说法,把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成立时间说成是 1869 年,但该党一直自称成立于 1863 年。本文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当尊重该党的意见。
    84 当时,那些已经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的国家的党,一般称社会党(其全称是“社会主义党”,中文省略“主义”二字);那些尚未完成民主革命的国家,工人阶级因面临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双重任务,故一般取名社会民主党。
    85《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17 页。
    86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中,提出并讨论了“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这两个范畴。马克思说的“政治解放”,是指资产阶级政治革命,用政治民主代替政治专制,也就是列宁说的“从专制制度到资产阶级民主”;马克思说的“人类解放”,是指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用真正的人民民主代替有局限性的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包括列宁说的“从资产阶级民主到无产阶级民主”和“从无产阶级民主到没有任何民主”。
    87《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8 页。
    88《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61 页。
    89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7—48 页。这里的“民众”包括群众(社会各阶级、阶层)、社会团体、利益集团、媒介等;“政党”包括执政党、参政党、在野党等。
    90 Russell Dalton and Matin P. Wattenberg, Parties without partisans:Political 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91 [美]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6 页。
    92 [美]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论》,刘李胜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03 页。
    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82 页。
    94 [美]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7 页。
    95 [日] 冈泽福宪:《政党》,耿小曼译,经济日报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 页。
    96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朱曾汶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3 年版,第 106 页。
    97 萧超然,晓韦主编:《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6 页。
    98《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616 页。
    99 John A.R.Marriott, The Mechanism of the Modern State.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1927.p.429.
    100 [美] 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 1986 年版,第 327 页。
    101 [美]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8 页。
    102 参见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59—60 页。
    103 迪韦尔热指出:“人们往往把功能视为组织的目标,只要不把客观目标和参加组织的主观动机混同起来,这种说法便是可以接受的。”([法]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党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等译,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80 页)
    104《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7 页。
    105 高放,华翊:《从苏共兴亡看政党现代化问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 年第 5 期。
    106 [英] 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博铨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8 年版,第 173 页。
    107 [美] 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56 页。
    108 这句话是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议长的杰西·昂鲁说的(参见[美] 哈罗德·F·戈斯内尔等:《美国政党和选举》,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44 页)。
    109 又叫政党分赃,指政党领袖将官职作为酬劳分配给为自己出过力的本党成员和个人亲信。
    110 [美] 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政府与政治》上册,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 1987 年版,第 75 页。
    111《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00 页。
    112 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77 页。
    1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0 页。
    114 高放,华翊:《从苏共兴亡看政党现代化问题》,《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2 年第 5 期。
    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923 页。
    116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12 页。
    117 关于基本政治制度和具体政治制度的区分,参见施九清:《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年版,第 6 页。
    11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0 页。
    119 [美]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3 页。
    120 [美]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9 页。
    121 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ies in The Modern State.London: Methuen, 1964.
    122 [意] 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王明进译,商务印书馆 2006 年版,第 165—333 页。
    124 [美]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晓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11 页。
    125 朱昔群:《政党政治市场与政党制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 年第 5 期。
    127 [德] 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350 页,第 351 页。
    128 [美]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56 页。
    129 [美]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84 页。
    130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54 页。
    131 王长江,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65 页。
    132 [美] 埃尔默·普利科斯:《首脑外交》,周启朋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4 页。
    133《列宁全集》第 26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34 页。
    134 秋桐(即章士钊):《政本》,《甲寅杂志》第 1 卷第 1 号(1914 年 5 月 10 日)。
    135 文中“有容”、“有衡”、“有序”的提法,参考了虞崇胜:《政治文明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64 页,第 178 页,第 197 页。
    
    136《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99 页。
    137 参见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第 2—11 页。
    13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97 页。
    139《华盛顿选集》,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第 319 页。
    140 参见[美] 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陆震纶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61页。
    141 M.Ostrogoski, Democrac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ed.& Abridged by S.M.Lipset,Tr.F.Clarke. Chicago:Quadrangle Books,1964.
    142 [美] 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民主的嘲讽》,孙占平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80页。2003 年 10 月,在第二届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上,德国学者彼得·罗斯尔概括了政党“没落综合症”的十个表现:1.党派多样化而政治纲领几乎无从区别,党派在财政上依赖于国家而不是社会,因而越来越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悬浮肿瘤”;2.由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的社会阶层变动,导致党内传统力量比重越来越小;3.成员和党内积极分子的数量下降;4.成员、领导人趋于老化;5.政治职业化,不再需要业余参与者;6.年轻一代愿意参加一些新型组织而不愿意参加政党这类大型组织并受其约束;7.固定选民比例减少而自由变动选民增多;8.参加选举的人数下降;9.党派政治丑闻;10.党派权力的过度膨胀,形成垄断。但他同时认为,政党“没落综合症”的每一个指标都可以有所缓和,得到限制(周敬青:《第二届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综述》,《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 年第 1 期)。
    143 [美] 弗雷德·I·格林斯坦,尼尔逊·W·波斯比:《非政府的政治学》,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 1984 年版,第 362 页。
    144 E·E·Schattschnieder, Party Government. New York: Holt, Rinehart & Winston,1942.p.1.
    145 Richard S.Katz, A Theory of parties and Electoral systems.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0.p.1.
    146 [美]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55 页。
    147 [德] 托玛斯·迈尔,郭业洲,陈林:《关于媒体社会中政党政治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0年第 4 期。
    148 葛兰西说:“如果在现代写一部新的《君主论》,那么它的主要人物不会是英雄的个人,而是某一个政党。”([意]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葆煦译,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21 页)
    149《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92 页。
    15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4 页。
    151 荣敬本,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 页。
    
    152 [美] 理查德·尼克松:《1999 年:不战而胜》,王观声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96 页。
    153 王长江,谢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政治与法律》2001 年第 3 期。
    154《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7 页。
    155《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06 页。
    15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0—51 页。
    15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664 页。
    158《列宁全集》第 11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01 页。
    
    159 转引自孙凌齐:《马克思主义在俄罗斯的命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 年第 1 期。
    1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650 页。
    1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09 页。
    1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24 页。
    163 [苏] 米·伊·米哈伊洛夫:《共产主义者同盟》,汤润千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6 年版,第 33页。
    16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00 页。
    16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83—584 页。这里的“组织章程”,是指全德工人代表大会 1868 年通过的拉萨尔派的工会章程草案,它将集中制确立为自己的组织原则。早期的无产阶级政党与工人政治派别、工会组织往往有着密切的关系,有时前者就是由后者转化来的,如德国社会民主党就是由拉萨尔派和爱森纳赫派合并而成的。
    1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574—575 页。
    16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575 页。
    16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74 页。
    1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24 页。
    170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 2 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年版,第 46—47 页。
    171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 3 辑,人民出版社 1981年版,第 254—256 页。
    1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572 页。
    17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82 页。
    17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3 页。
    17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72—73 页。
    1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89 页。
    1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20 页。
    17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92 页。
    17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89 页。
    180 马克思:《致库格曼书信集》,天蓝译,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70 页。
    18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65 页。
    18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51 页。
    1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53 页。
    18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6 页。
    18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90 页。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40 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19 页。
    18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323—324 页。
    1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436 页。
    18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99 页。
    1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435 页。
    19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94 页。
    19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517 页。
    19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06 页。
    19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88 页。
    19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08 页。
     19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5 页,第 293 页,第 285 页。
    19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85 页。
    1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46 页,第 307 页,第 307 页。
    19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5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716 页。
    19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8 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580—581 页。
    20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07 页。
    20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16 页。
    20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22 页。
    20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11—412 页。
    205 张世鹏:《马克思恩格斯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科学社会主义》2006 年第 6 期。
    206 第一国际(国际工人协会,1864—1876 年)和第二国际(1889 年成立,1914 年破产)都具有政党性政治组织的性质,是“世界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联盟”(《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20 页)。本文将第二国际的探索延续到恩格斯逝世后、但该组织仍基本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一段时间内(1895—1910 年)。
    20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06—607 页。
    20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10 页。
    20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 卷,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394 页。
    2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3 卷,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176 页。
    211 [法] 雅克?德罗兹:《民主社会主义(1864—1960 年)》,时波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42页。第二国际在 1900 年才设立常设机构——社会党国际局,但它只是各国党进行联络和交流情报的办事机构。
    2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479 页。
    2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84 页。
    214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资料室编:《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 6 辑,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54页。
    2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10 页。
    2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7 卷,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682—683 页。
    2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479—480 页。
    218《列宁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742 页。
    2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5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261 页。
    2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22 页。
    2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5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261 页。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157 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85 页,第 187 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5 卷,人民出版社 1971 年版,第 353 页。
    222《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译:《共产主义者同盟文件和资料》I,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年版,第 4 页。
    2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84 页。
    2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73 页。
    2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9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13 页。
    2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06 页。
    
    2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26 页。
    2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8 页。
    229 高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02—403 页,第 522 页。
    230《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44 页。
    233《列宁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67 页。
    234《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16—418 页。从中可以看出,列宁是针对当时俄国国情、党情的特殊性,从策略的角度提出问题的,他不但没有从原则上否定“党组织的‘广泛民主原则’”,反而对其充满了期待。
    235《列宁全集》第 8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36 页
    236 管怀伦:《“民主集中制”并非列宁首创考》,《江苏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237 转引自卢先福,赵云献主编:《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93 页。
    238 [俄]《普列汉诺夫机会主义文选(一九〇三—一九〇八年)》上,虚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4年版,第 69 页,第 71 页。
    239《卢森堡文选》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501—518 页。卢森堡指出:“社会民主党的集中制无非是工人阶级中有觉悟的和正在进行斗争的先锋队(与它的各个集团和各个成员相对而言)的意志的强制性综合,这也可以说是无产阶级领导层的‘自我集中制’,是无产阶级在自己的党组织内部的大多数人的统治”(同上,第 504 页)。可见,卢森堡主张的“集中制”和列宁强调的“集中制”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
    240《列宁全集》第 9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45 页。
    241 [苏] 彼·尼·波斯别洛夫主编:《苏联共产党历史》第 1 卷,彭卓吾等译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649—650 页。
    242《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68 页。
    243《列宁全集》第 12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77 页,第 82 页。
    24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民主集中制”的提法出自列宁,但由英国学者米歇尔·沃勒所著、纽约圣·马丁公司 1981 年出版的《民主集中制——一个历史的评价》却认为,民主集中制是在 1905 年特殊的形势下,“几乎同时出现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两派的正式文件中,它既不是布尔什维克,也不是孟什维克的专利品,两派同等重视”(转引自黄文扬主编《国外民主理论要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455—456 页)。对此,管怀伦认为,“几乎同时”不等于同时,既是这样,在讨论民主集中制的首创权归谁所有时,提出时间的先后就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管怀伦推测,很可能是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会议上,与会的那名孟什维克代表向会议转达孟什维克的主张,并最终得到包括列宁在内的其他布尔什维克代表的一致接受(见管怀伦:《“民主集中制”并非列宁首创考》,《江苏社会科学》2004 年第 6 期)。
    245《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 1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119 页。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会议本来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四大,后因工人罢工、交通堵塞等原因致使很多代表无法到会,因而只能将代表大会开成代表会议,由于孟什维克只有一名代表出席,所以它通常又被视为布尔什维克代表会议。
    246《列宁全集》第 12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14 页。
    247《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1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165 页。
    248《列宁全集》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91—192 页。
    249《列宁全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49 页。
    250《列宁全集》第 16 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93 页。
    251《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84 页。
    252 参见管怀伦:《论两个“版本”的民主集中制》,《江苏社会科学》2006 年第 2 期。
    253 1905 年 11 月,孟什维克在讨论党员资格时接受了列宁关于党员必须“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观点,而此前孟什维克因“崇尚涣散状态和无政府状态”(《列宁全集》第 8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54 页)而拒绝之并与布尔什维克针锋相对。
    254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编:《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求实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21 页。
    255 管怀伦:《论两个“版本”的民主集中制》,《江苏社会科学》2006 年第 2 期。
    256《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7 页。
    257《苏共历史问题》1965 年第 2 期,第 34 页。
    258《列宁全集》第 9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8 页。
    259“军事反对派”:维护游击主义残余,否认吸收旧的军事专家的必要性,反对在军队中建立铁的纪律;“组织反对派”否认党在苏维埃中的领导作用,主张依联邦制原则建党和将人民委员会、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合并起来(参见《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945 页);“民主集中派”:否认党在苏维埃和工会中的领导作用,反对在工业中实行一长制和厂长个人负责制,要求在党内有组织派别和集团的自由;“工人反对派”:主张由党和苏维埃管政治,工会管经济;“缓冲派”:表面上是为了缓和列宁和托洛茨基在工会的作用和任务上的分歧,实质上支持直至附和后者(参见《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54 页,第 849 页,第 846 页)。
    260《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20 页。
    261《列宁全集》第 38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03 页。
    262《列宁全集》第 40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41—242 页。
    263《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69 页,第 471—472 页。
    264 曹思源:《政治改革关键在于党自身的改革》,《中国国情国力》2001 年第 5 期。
    265《列宁全集》第 41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6 页。
    266 [波] 伊萨克·多伊彻:《武装的先知》,王国龙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67 页。
    267《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69 页。
    
    268《列宁全集》第 41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1 页。
    269《列宁全集》第 14 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21 页。
    270《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71 页,第 484 页,第 854 页。
    271《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77 页。
    
    272 参见尹彦:《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7—45 页。
    273《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求实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 页,第 7 页。
    274《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2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39 页,第 43—44 页,第 70—71 页。
    275《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82—783 页。
    276 社会革命党:1902 年成立,主要代表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1917 年二月革命后该党的克伦斯基掌握苏维埃的领导权,参加临时政府,成为反革命政治派别,1917 年 12 月其左派从中分离出来并组成独立的政党,称左派社会革命党。解放同盟:1904 年成立,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立宪民主党:1905 年成立(解放同盟遂与之合并),正式名称是人民自由党,俄国主要的自由君主派资产阶级政党,二月革命后在临时政府中占领导地位,实行反人民、反革命的政策。十月党:1905 年成立,代表俄国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利益,维护专制制度,主张帝国主义对外政策(参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49 页)。
    277 全俄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孟什维克有 248 名,社会革命党有 285 名,布尔什维克有 105名;在大会选出的常设机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上述三党的委员分别为 123 名、119 名和 58 名(聂运林:《前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47 页)。
    278《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7 页,第 282 页,第 230—231 页。
    279 [日] 藤井一行:《社会主义与自由》,大洪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73 页。
    280 全俄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开幕前共有代表 649 名,其中布尔什维克 390 名,社会革命党 193 名(右派退出后,左派还有 179 名),孟什维克约 80 名,另外还有其他一些成分的代表(参见郑异凡:《左派社会革命党人对十月革命的贡献》,《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 年第 1 期);在大会选出的由 101 人组成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布尔什维克占 62 名,其余四个政党——左派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国际派、乌克兰社会党、社会革命党最高纲领派各占 62 名、29 名、6 名、1 名(参见聂运林:《前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49 页)。
    281《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59 页,第 356 页。
    282《列宁全集》第 33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05 页。
    283《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55 页。
    284《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358 页,第 359 页。
    285《列宁全集》第 33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64 页。例如,1917 年 11 月的全俄农民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共有正式代表 790 人,其中右派社会革命党 303 人,左派社会革命党 350 人,布尔什维克只有 91 人,由于左派社会革命党支持布尔什维克,这次大会才战胜右派社会革命党人的激烈反抗,接受了布尔什维克党对于立宪会议的立场,并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告农民书》;又如,布尔什维克当时在地方、在农村的力量比较小,据 48 个省的 310 个县的调查,到 1918 年 3 月,布尔什维克在 126 个县苏维埃(占 40%)中没有稳定的多数,而到 1918 年夏,布尔什维克仅在苏俄欧洲地区的 30 个省里就建立起了大约 400 个农村支部(http://www.lnsgdb.com.cn/llzg/shzy3.asp)。 286 俄国民众在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斗争中,一再提出召开由全民普选产生的立宪会议的要求,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曾将其列入 1903 年纲领。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表面赞同、实则阻挠立宪会议的召开。十月革命后,布尔什维克采取让小资产阶级群众通过自身经验来消除立宪幻想的方针。1917 年 11—12 月进行了立宪会议选举,结果,社会革命党获得多数席位(但并未反映当时真正的政治力量对比),反革命势力趁机提出“全部政权归立宪会议!”的口号来反对苏维埃政权。1918 年 1 月 5 日,立宪会议召开,社会革命党中派在会上占优势,反革命多数派拒绝讨论、承认苏维埃政权法令。布尔什维克党团当即退出会议,随后左派社会革命党也退出会议,6 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法令,解散了立宪会议(参见《列宁选集》第 3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46 页)。布尔什维克的这一做法虽然是特定情况下的行动,不是在一般意义上否定民主选举,但它对后来苏联的政治体制还是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在当时,它遭到国内外的很多谴责。
    287《列宁全集》第 26 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49 页。
    288 参见《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896 页。
    
    289《列宁全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86 页。
    290《列宁全集》第 37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25—126 页。
    291《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32 页,第 419 页。
    292 参见周尚文:《列宁执政理念评析》,《社会科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
    293 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弱的启示》,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8 页。
    294《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2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173 页。
    295《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8 页,第 562 页。
    296《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2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64 年版,第 173 页,第 238 页。
    297 蒲国良:《俄国苏维埃民主体制嬗变探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5 年第 1 期。
    298 周尚文:《列宁执政理念评析》,《社会科学研究》2004 年第 4 期。
    299《苏维埃政权法令》第 5 卷,莫斯科 1957 年版,第 5 页。
    300《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23 页。
    301《列宁全集》第 41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1 页。
    302《列宁全集》第 43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11 页。
    303《列宁全集》第 35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552 页。
    304《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1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64 版,第 571 页。
    305《列宁全集》第 43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4 页。
    306《列宁全集》第 21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 页。
    307《列宁全集》第 26 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97 页。
    308《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8 页。
    309 第二国际破产于 1914 年,一战后,其右派于 1919 年组织“伯尔尼国际”,中派于 1920 年组织“维也纳国际”,这两个国际在 1923 年合并,组成“社会主义工人国际”(至 1940 年停止活动)。
    
    310《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50—255 页。
    311《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00 页。
    312《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00 页,第 728—729 页。
    313《列宁文稿》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128—129 页。
    314《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译:《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年版,第 708 页。
    315 [苏] 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编:《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64 年版,第 129—130 页。
    316 [苏] 费·丘耶夫:《和莫洛托夫的 104 次谈话》,王南枝等译,新华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94 页。
    317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14 页,第 269 页。
    318《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06 页。
    319 [美]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潘嘉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 年版,第51 页。
    320《列宁全集》第 31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05 页。
    321《列宁全集》第 36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55 页。
    322《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95 页。
    323《列宁全集》第 41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35 页。
    324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年版,第 437—438 页。
    325 [英] 伦纳德·夏皮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徐葵等译,东方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58 页。
    326《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67 页。
    327《列宁全集》第 43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37 页。
    328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4 页,第 169 页。
    329《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132 页。
    330《斯大林全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57 年版,第 199 页。
    331 斯大林时期共召开过 7 次党代会:十三大(1924 年)、十四大(1925 年)、十五大(1927 年,党章规定党代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十六大(1930 年)、十七大(1934 年,党章规定党代会每三年召开一次)、十八大(1939 年)、十九大(1952 年)。同时,斯大林也破坏了党代表会议制度。
    332 十七大将中央监察委员会易名为联共(布)中央党监察委员会,它虽然由党代表大会选出,但却“委派一名联共(布)中央委员会书记为党监察委员会的领导者”(《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4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57年版,第 393 页),因而在地位上已由原先与中央委员会平行降为隶属于书记处领导,职权则仅限于检查党的决议的执行情况。十八大又规定“党监察委员会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选举产生,并在联共(布)中央委员会领导下进行工作”(同上第 5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54 页),这样它就变成中央委员会的下属机构了,党内独立的监察系统不复存在。
    333 刘克明,金辉:《苏联政治经济七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62 页。
    334《斯大林文集》1934—1952,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51 页。
    335 [苏] 罗伊?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史正苏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48 页。据统计,十七大选出的 71 名中央委员和 68 名中央候补委员中,被枪决者占到 51 人、47 人,而这些人绝大多数是十月革命前就入党的,因而,斯大林对党的大清洗的结果,实际上相当于“创建一个新党”(参见:[苏] 阿?阿夫托尔哈诺夫:《权力学》上册,张开等译,新华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98—499 页)。
    
    336 转引自徐焰:《苏联的 1941 年和 1991 年》,《百年潮》2001 年第 5 期。
    337 [苏] 阿·阿夫托尔哈诺夫:《权力学》上册,张开等译,新华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99 页。
    338《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616—617 页。
    339 转引自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68 页。
    340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编:《论布哈林和布哈林思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88 页。
    341《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08 页。
    342 转引自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69 页。
    343《斯大林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18 页。
    344 [苏] 罗伊·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史正苏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156—157 页。
    345《论布哈林和布哈林思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66 页。
    
    346《斯大林全集》第 10 卷,人民出版社 1954 年版,第 47 页。.
    347 [奥] 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国际史》第 2 卷,杨寿国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624 页。
    348 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82 页。
    349《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4 页。
    350 参见《论布哈林和布哈林思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66 页。
    351 高放:《纵览世界风云》,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47 页,第 687 页,第 735 页。
    352 [苏] 阿·阿夫托尔汉诺夫:《苏共野史》上卷,晨曦等译,湖北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 页。阿夫托尔汉诺夫认为党治制源于列宁的主张,即“无论政府、人民还是国家都要依靠党、以党的名义和为了党而生存”(同上,第 12 页)。
    353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72 页。
    354 [苏] 罗伊·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史正苏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65—66 页,第 123页。
    355 [俄] 瓦·搏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李永全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92 页。
    356 [俄] 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徐葵等译,新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12页。
    357 Djilas, The New Class-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Frederick A.Praeger,Inc.,1957.p.37-41.
    358 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于 1935 年应高尔基的邀请访苏。罗兰在与苏联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接触中,认为苏共因获得“最高权力集团的权利”而不知不觉地在形成“特殊的共产主义特权阶层”,“宫廷中的达官显贵(即使应该得到这种恩赐)过着特权阶级的生活,但人民却仍然不得不为了谋取面包和空气(我想说的是住房)而进行艰苦的斗争”。他对“组成国家精华的精英人物”的蜕化变质忧心忡忡,认为他们“不应该为自己攫取荣誉、福利和金钱的特权”,不应该“变成特权阶级”([法]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夏伯铭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15—117 页)。本文认为,斯大林时期虽有若干特权现象,但还不具备产生“特权阶层”的成熟条件,因为那时处于革命与战争环境,国内物质条件还不富裕,十月革命的理想对全党全民依然深具感召力,而斯大林对各级干部的不断清洗也使得干部队伍无法稳定。
    359 转引自季正矩:《通往廉洁之路:中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94 页。
    360 转引自赵宏:《苏联官僚特权阶层与苏联剧变》,《科学社会主义》2006 年第 4 期。
    361 [捷克] 奥塔·希克:《共产主义政权体系》,蔡慧梅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58 页。
    362 转引自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66 页。
    363 转引自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1 页。
    364 [苏] 罗伊·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史正苏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72 页,第 73 页,第 88 页,第 59 页。
    365 叶·瓦尔加:《走向社会主义的俄国道路及其结果》,《编译参考》第 3 辑。
    366 [苏] 麦德维杰夫等:《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论文选译》,外文出版局《编译参考》编辑部 1980 年版,第36 页。
    367 叶书宗:《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 31 卷,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第 504 页。我国一些学者认为,当年苏联的“持不同政见者”实际上是一些具有创新思想、满怀正义感和社会责任心、敢于直面权势讲真话的人,他们对苏共的批判主要是思想和道义上的,真正力图颠覆社会制度的仅仅是少数人(郭永胜:《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运动的性质探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年第 5 期)。
    368 赫鲁晓夫下台后,苏共党内一些要求为斯大林平反和恢复名誉的人积极活动,希望重新回到斯大林时期的“秩序”,他们被称为“新斯大林主义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勃列日涅夫的默认和支持。苏联解体后,关于如何评价斯大林和斯大林模式,成为国内外学术界一个观点大相径庭的问题。以麦德维杰夫为例,他曾彻底否定斯大林,但 2003 年在与中国学者的一次谈话中,却从苏联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卫国战争胜利、人民的全面福利、知识分子政策、文化振兴等六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斯大林的功绩(李慎明等:《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科学社会主义》2007 年第 1 期)。本文认为,斯大林作为一个历史人物是有功有过的,但斯大林模式,由于它的高度封闭性和集权性,具有严重缺陷,很多做法是同社会主义的价值和本质背道而驰的,绝不应该过分美化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
    369《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第 352 页,第 399 页。
    370 [苏] 罗伊·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史正苏译,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116 页。
    371《莫斯科宣言——莫斯科声明》,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10 页,第 86 页。
    372《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辛华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8 年版,第28 页。
    373《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360—361 页。
    37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95 页。
    375 [俄]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编:《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十年后的评说》,李京洲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8 页。
    376 [苏]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苏群译,新华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1 页,第 157 页。
    377 尧凌珊编:《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文件和评论》,新华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32 页,第 99 页。
    378 [俄] 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王攀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1 页。
    379 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编译:《苏联问题资料》,东方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483 页,第489 页。
    380 转引自李慎明等:《居安思危——苏共亡党的历史教训》下,《科学社会主义》2007 年第 1 期。
    381 转引自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弱的启示》,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40 页,第 242 页。
    382 [英] 雷切尔·沃克:《震撼世界的六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怎样葬送了苏联》,张金鉴译,改革出版社1999 年版,第 210 页。
    383 转引自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弱的启示》,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52 页。
    384 [俄] 叶戈尔·库兹米奇·利加乔夫:《戈尔巴乔夫之谜》,王廷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第193 页。
    385 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弱的启示》,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48 页。
    386 转引自樊百华:《水至浑则无鱼》,《杂文报》1999 年 4 月 6 日。
    387 高放:《纵览世界风云》,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83 页,第 691 页。
    388 转引自黄宗良等主编:《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50 页。
    389 http://tieba.baidu.com/f?kz=21896389
    390 1991 年越共七大规定,第一次当选中央委员的年龄必须在 60 岁以下,第二次则必须在 65 岁以下,70岁以上的中央领导人都要退位。
    391 古小松主编:《2007 年越南国情报告》,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5—56 页。
    392 Dieu le Dang Cong San Viet Nam. Ha Noi : nha xuat ban chinh tri quoc gia Viet Nam xuat ban nam ,2006. p.3—4.
    393 转引自欧阳斌:《越共政改 20 年》,《决策与信息》2006 年第 7 期。
    394 毛相麟:《古巴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3 页。
    
    395 转引自毛相麟:《古巴社会主义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3 页。
    396《人民日报》2008 年 2 月 27 日。
    397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69 页。
    
    398 [意] 贝尔纳多·瓦利:《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张慧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4 页。
    399《欧洲共产主义资料选译》第 2 辑,上海社科院情报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等 1986 年版,第 19 页。
    400 [西] 圣地亚哥·卡里略:《“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钟琦译,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第 139 页。
    401 [西] 圣地亚哥·卡里略:《“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钟琦译,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第 144 页。
    402 [法] 罗贝尔·于:《21 世纪的共产党组织应当是什么样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 年第 3 期。“支部”一词在法文中有“单人小室”、“细胞”等含义,罗贝尔·于认为这个词表现出“封闭性”。
    403 1991 年,意共改旗易帜,其中一部分人宣布成立意大利重建共产党。
    404 [西] 圣地亚哥·卡里略:《“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钟琦译,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第 144 页。
    405 [德] 沃尔夫冈·莱昂哈德:《欧洲共产主义:对东西方的挑战》,张连根等译,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6 页。
    406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研组编:《欧洲共产主义资料选编》下,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第 106 页。
    407 [西] 圣地亚哥·卡里略:《“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钟琦译,商务印书馆 1978 年版,第 150—151 页。
    408 乔·乌尔班主编:《欧洲共产主义——它在意大利等国的渊源及其前途》,石益仁译,新华出版社 1980年版,第 151 页。
    409 转引自姜辉,于海青:《从温和到激进:意大利重建共产党的开放与革新》,《国外理论动态》2002 年第 10 期。
    410 [德] 沃尔夫冈·莱昂哈德:《欧洲共产主义:对东西方的挑战》,张连根等译,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4 页,第 221 页。
    411 [意] 贝尔纳多·瓦利:《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张慧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249 页。
    412 [意] 贝尔纳多·瓦利:《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张慧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71 页。
    413 [意] 贝尔纳多·瓦利:《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张慧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94 页。
    414 [意] 贝尔纳多·瓦利:《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张慧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10 页。
    415 [德] 沃尔夫冈·莱昂哈德:《欧洲共产主义:对东西方的挑战》,张连根等译,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449 页。
    
    416 转引自柴尚金:《国外共产党现状及前景》,《当代世界》2005 年第 4 期。
    417 Mark Lazar, Fin-de-si le Communism in West Europe.Dissent,vol.47,[Winter 2000].p.62.
    418 Donald Sassoon[ed], Looking Left:European Soci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London: I.B.Taruis Publishers,1997. p.2.
    419 姜辉:《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变革》,学习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77 页。
    420 高放,黄达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 页。
    421《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769 页。
    422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73 页。
    423 [德] 爱德华·伯恩斯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殷叙彝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 年版,第 195 页,第 239 页。
    424《亨利·德·曼的文献研究,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 1979 年英文版,第88 页。
    425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学组编:《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第 149 页。
    426 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页。
    427《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第 166 页。
    428 徐崇温:《怎样认识西方社会民主党》,《内部文稿》2002 年第 10 期。
    429 [德] 托马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殷叙彝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70 页。
    430 [德] 社会民主党执行委员会基本价值委员会:《社会主义——关于处理一个概念的困难》,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34 页。
    431 [德] 霍·海曼:《东方共产主义崩溃后的西方民主社会主义》,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61 页。
    432 主要是增加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扩大个人对国家的自由;强调应先有机遇公正、经济发展,才会有分配公正、结果公正;突出社会强者对互助的责任,扩大个人在互助中的能动性。
    433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殷叙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57—165 页。
    434 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60 页。
    435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殷叙彝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50 页。
    436 [德] 社会民主党执行委员会基本价值委员会:《社会主义——关于处理一个概念的困难》,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34 页。
    437 [英]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76 页。。
    438 [德] 勃兰特等:《社会民主与未来》,丁东红等译,重庆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15 页,第 113 页。
    439《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4 页。
    440 [德] 社会民主党执行委员会基本价值委员会:《社会主义——关于处理一个概念的困难》,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编:《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30 页。
    11《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第 10 页
    441 周尚文:《国际共运史事件人物录》,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22 页。“苏黎士三人团”指赫希伯格、希拉姆、伯恩斯坦。
    442《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第 165 页。
    443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殷叙彝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74 页。
    444《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 页。
    445 转引自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23 页。
    446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殷叙彝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66 页。
    447《德国社会民主党章程》,王学东译,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 年第 4 期。
    448 [英] 托尼·布莱尔:《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曹振寰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年版,第35 页。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第三条道路”就是要试图超越老社会民主主义(倡导国家干预、社会福利)和新自由主义(推崇市场、个人主义)的思路,从各个方面找到寻求解决资本主义面临问题的全面方案([英]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7 页)。
    
    449《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3 页。
    450《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4 页。
    451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殷叙彝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15 页。
    452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殷叙彝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92 页。
    453 [德] 勃兰特等:《社会民主与未来》,丁冬红等译,重庆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43 页。
    
    454 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38 页。
    455 J. Cohen, A.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1992.p.vii.
    456 刘鹏,朱昔群:《当代社会民主党的执政方式》,《学习时报》2006 年 1 月 5 日。
    457《社会党国际新闻公报》1985 年第 12 期。
    458《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505 页。
    4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1 页。
    460 吴江:《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沟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 页。
    
    461 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82 页。
    46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36 页。
    463《未来杂志》(奥)1990 年第 7 期。
    464 为方便论述,这里的“共产党”特指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
    
    465《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35 页。
    466《列宁全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520 页。
    46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 页。
    
    468《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0 页。
    469《毛泽东文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50 页。
    470《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80 页。
    471 冰心:《繁星 春水》
    4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41 页。
    47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 页。
    474 这部分文字的重要观点,参考了李道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科学社会主义》2008 年第 2 期。特此致谢!
    4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57 页。
    47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2 页。
    477《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35 页。
    478 张志明:《从民主新路到依法治国》,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32 页。
    47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7 页。
    480《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72 页。
    481《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36 页。
    482《毛泽东文集》第 8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4 页。
    
    48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96 页。
    484《汉书·董仲舒传》
    485 [美] 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徐式谷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年版。
    486 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2 页。
    487 一般说来,通向现代化的多样化道路可大致概括成两大类不同起源,从而形成两种不同类型的现代化过程:一类是内源的现代化,这是由社会自身力量产生的内部创新,经历漫长过程的社会变革的道路,又称内源性变迁,其外来的影响居于次要地位;一类是外源或外诱的现代化,这是在国际环境影响下,社会受外部冲击而引起内部的思想和政治变革并进而推动经济变革的道路,又称外诱变迁,其内部创新居于次要地位(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3 页)。
    488 任建树等编:《陈独秀著作选》第 1 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443 页。
    489《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42 页,第 631 页。
    490《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0 页。
    491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3 页。
    492《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47 页。
    493 黄炎培:《八十年来》,文史资料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49 页。
    494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考察》,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9 页。
    49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 页。
    496《列宁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81 页。
    497《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08—209 页。
    498 梅白:《毛泽东的几次湖北之行》,《春秋》1988 年第 1 期。
    499《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468 页。
    500《列宁全集》第 27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407 页。
    50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9 页。
    50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76 页。
    503 1987 年 6 月,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主席团委员科罗舍茨是说,“一般讲政治体制改革都讲民主化,但民主化的含义不十分清楚”(《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40页),接着他阐述了对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些看法。从中可见,邓小平并不否定政治体制改革的民主化指向,只是强调这种民主应当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制度”。
    504《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68 页,第 322 页。
    50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7 页。
    50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83 页。
    507《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96 页,第 300 页,第 172 页,第 333 页,第 297页,第 308 页,第 333 页。
    50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 页。
    509《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6 页。
    510 余焕椿:《李维汉痛定思痛疾呼反封建》,《炎黄春秋》2003 年第 3 期。
    51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4 页。
    51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6 页。
    51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16 页,第 164 页。
    514 王贵秀:《“优选之路”:政治体制改革必须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董郁玉等编:《政治中国》,今日中国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02 页。
    515 英文中有关“法”的词条,很多都是字母 l 打头的,故取其谐音。
    516《韩非子?显学》
    517《论语?为政第二》
    518《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2 页。
    5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71 页。
    520《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286 页。
    521《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91 页,第 493 页。
    522《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55 页。
    523《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18 页。董必武说他讲的“恶法”,“是指我们初创,一时还不完备的法”;“恶法胜于无法”,“意思是我们的法虽然一时还不可能尽善尽美,但总比无法要好”(同上)。
    524《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54 页。
    525《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2 页。
    526 转引自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1年版,第 102 页。
    527《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6 页。
    528《列宁全集》第 28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40 页。
    529《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00 页。
    530 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83 页。
    531 金国坤:《依法行政的现实基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5 页。
    532《当代百科知识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74 页。
    533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9 页。
    534 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90 页。
    535 [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 1993 年版,第 354 页。
    536 参见柳伍氏:《当代中国政治民主化的文化障碍》,《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年第 4 期。
    537《诗经·小雅·北山》
    538《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07 页。
    539《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63 页,第 706—709 页。
    540《毛泽东文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70 页。
    541 据统计,建国前夕党员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的占 3.34%,其中大学专科以上的仅占 0.3%,小学程度的占 27. 65%,文盲的占 69%;1956 年党员的文化程度,初中以上的占 17%,其中大学专科以上的占 1.05%,小学程度的占 54.6%,文盲的占 28.4%;1978 年,初中以上的占 41.57%,其中大学专科以上的占 2.89%,小学程度的占 46.96%,文盲的占 11.9%;2000 年党员的文化程度,文盲下降到 2.55%,小学程度的下降到19.85%,大专以上的升至 21.1%(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共产党党员队伍社会成分的历史考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2 年第 1 期)。2002 年 6 月,高中以上学历的占 52.5%,其中大专以上的占 23.2%(《人民日报》2002 年 9 月 2 日);2006 年底,大专以上的比例又升至 30.7%(《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 年 7 月 20 日)。
    542《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90 页。
    543《毛泽东文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345 页。
    544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5 页。
    545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第 35 页。
    546 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67 页。
    547 [美]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27 页。
    548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69 页。
    549《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84—786 页。
    550《列宁全集》第 43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63 页。
    551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2 年版,第 360 页。
    552 有学者指出,2005 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有一个缺陷,就是没有提及民主教育。他认为,中国没有民主的文化传统,中国的民主教育一直是缺失的,从小学到大学,从入少先队到入党,都没有系统有效的民主教育,并把民主精神贯穿在生活工作之中。民主与飞船上天一样,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想有民主就有民主,而是要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国民民主教育没有跟上去,民主就只有混乱,只有麻烦,甚至会带来灾难(吴祚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的缺憾》,《马克思主义文摘》2006 年第 2 期)。阿尔蒙德,小 G··宾厄姆·
    553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徐湘林等译,华夏出版社 1989 年版,第545—546 页。
    554 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23 页。
    555《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11 页,第 63 页。
    556《列宁全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66 页。
    557 [美]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4 年版,第 58 页。
    558《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2 页。
    5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4 页。
    5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649 页。
    56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30 页。
    562 闫健编:《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7 页。
    563 李道中:《社会主义是人类理想的一种历史实现形式》,《科学社会主义》2005 年第 1 期。
    564《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13 页。
    565《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3 页。
    56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1 页。
    56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25 页。
    56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648 页。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本质属性则是事物的本质在一定关系中的表现,它既反映事物的根本性质,又反映基本特征,旨在从这两个方面区别于其他事物。本质与本质属性有联系也有所不同:从联系上看,本质属性是本质的表现;但从本质上和本质属性上进行概括,又是两个不同的角度,前者重在揭示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后者重在阐述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应该是什么样的社会状态。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如果能够在把握它的质的规定性的同时,又习得它的基本特征,那就会更加全面、丰满、清晰、深刻(冷溶:《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 年第 11 期)。
    569 传统的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但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可与资本主义、共产主义并列的独立的社会形态。董崇山认为,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处处以劳动为核心的,故命名为“劳动社会主义”(董崇山:《劳动社会主义论纲》,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高放指出,社会主义是以社会化劳动为基础、由劳动人民掌权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则是以愉快劳动为基础、由自由人社区自治的社会形态(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第 153 页)。本文赞同将社会主义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的观点。
    570《列宁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65 页。
    571 从 1976 年到 1985 年,前南斯拉夫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察夫塔特召开了 10 次国际性的社会主义圆桌会议,这一观点就是一些专家在第 10 次圆桌会议上提出的(参见林建华:《21 世纪的世界社会主义:模式创新、百态纷呈》,《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 年第 1 期)。
    
    57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25 页。
    57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 页。
    57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93 页。
    57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56 页。
    576 中国的改革是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旧体制和旧观念的变革。邓小平之所以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11 页),主要是从改革所引起的社会变革的广度和深度、改革所涉及的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改革所突破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等方面来说的,在这里必须注意“第二次革命”的内涵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社会革命的根本不同。
    577《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1 页。
    578《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20 页。
    579《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14 页。
    580《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 页。
    581《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85 页。
    582《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85 页。
    583 贾小明:《“执政党”概念源流考——兼论毛泽东的“革命党”思维》,《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 年第 5 期。
    584 这里的“革命党”,不包含对党的性质的评价,而是针对共产党将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惯性、思维定势套用到和平建设年代来说的。
    585《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76 页。
    58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25 页。
    58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80 页,第 314 页。
    58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8 页。
    58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48 页。
    590 [法]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杨祖功等译,华夏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19页。
    591 [美]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55 页。
    592 [法] 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佟心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2 页。
    59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40 页。
    594 [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65 页。
    595 [美]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9 年版,第 297 页。
    596 [德]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 1997 年版,第 241 页。
    597 转引自俞敏声主编:《中国法制化的历史进程》,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43 页。
    598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86 页。
    599 [美] 亨廷顿:《第三波——20 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59 页。
    600 1999 年 4 月 22 日,江泽民在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中指出:“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反对在国际事务中搞实力政策,但我们自己必须有实力。”(《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3 页)
    601 这部分文字所列举的四个要素,参考了林尚立:《执政党执政的合法性结构》,《学习时报》2001 年 1月 1 日。
    602 “社会”一词具有多重含义,如与“自然”相对的“社会”,是包括国家在内的,而与“国家”相对的“社会”,则是不包括“国家”在内的。本文主要是从与“国家”(也包括“政党”)相对的角度使用“社会”的,当然在个别地方也从与“自然”相对的角度使用“社会”。至于“社会”的其他含义,在此不一一列述。
    603 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276 页。
    60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 页。
    605 考察社会结构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陆学艺在《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中是从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组织结构、阶级阶层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来分析问题的。本文所讲的社会结构专指其中的阶级阶层结构。
    6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306 页。
    607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0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18 页,第 620 页。但“两个先锋队”的思想在党章中没有得到体现,建国后很长时期内的党章也没有这样的提法。
    608《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162 页。
    609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 2 页)
    610《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62 页。
    6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38 页。
    612《武汉晚报》2004 年 1 月 20 日。
    613《天津日报》2008 年 3 月 9 日。
    614 [美] 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84 页。
    615 [美]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张华青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2 页。
    616《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84 页。
    617 [美]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55 页。
    618 根据中组部在十七大前夕的统计,截至 2007 年 6 月,全国申请入党的人数达到 1960.8 万人,比 2002年增加 448 万人,其中,入党积极分子 987.8 万人,比 2002 年增加 221.1 万人;2002 年至 2007 年 6 月,全国共发展党员 1316.7 万名,平均每年发展党员 239.4 万名(《人民日报》2007 年 10 月 8 日)。
    6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534 页。
    62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557 页。
    62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2 页。
    622 中共中央党校党章研究课题组:《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37—332 页。
    62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98 页,第 584 页,第 1273 页。
    624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调研组:《成都市私营企业主入党意愿的调查和分析》,《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 4 期。
    625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私营经济年鉴 (2004 年—2006 年 6 月)》,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5 页。
    626 西方学者所讲的“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既指居于最富有的收入者与最贫穷的收入者之间的中等收入者,又指传统劳资两大阶级之外的社会阶级。西方学者把知识分子纳入中产阶级之中,这同中方关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判断是不一样的。中国一些官员和学者在描述“中等收入者”时,亦使用“中产阶层”、“中间阶层”、“社会中间层”乃至“中产阶级”等表述。本文不主张滥用“中产阶级”的概念,同时认为中等收入者与中产阶层虽有很大的重叠性,但差别仍是存在的。中等收入者的主要划分标准是收入水平(具有动态性),因此它不具有阶级或阶层的意义,而中产阶层需要较为综合地考虑居民的收入水平、教育程度、资产规模、职业种类、价值观念、社会地位等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产阶层除了传统的旧中产阶层(小资本家、小业主等)外,主要就是指以白领为主体的新中产阶层,而中等收入者还包括蓝领阶层中的一部分较高收入人员。这样看来,中等收入者的涵盖面实际上要大于中产阶层,中产阶层必定属于中等收入者,但中等收入者不一定属于中产阶层。
    627 参见《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70 页。
    628《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42 页。在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问题上,有学者建议,除了要求他们符合党章的有关规定外,还应该有其他附加条件,最起码要“约法三章”:一是在交纳党费的比例上,不能按通常规定,而是要把赢利的一半以上(55%)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或者捐献社会公益事业,不愿意的可以不入党;二是要保证每年为国家培训一定数量的下岗工人;三是要依法保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54 页)。
    62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16 页。
    630《党内民主和民主政治》,《南方周末》2002 年 11 月 7 日。
    631《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7 页,第 96 页,第 233 页,第 57 页。
    632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权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张世鹏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15 页。
    63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6 页。
    634 [美] 罗伯特·D·普特南:《外交与内政——双层对策之逻辑》,周启朋等编译:《国外外交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244 页。
    635 [英]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郭国良等译,商务印书馆 2001 年版,第 1 页。
    636《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4 页,第 78 页。
    637《江泽民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99 页。
    638 F·Fukayama,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vol.16( summer),1989.p.3—19.
    639 转引自王彩玲:《新阶段民主党派工作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3 年第 5期。
    
    640《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71 页。
    641 杨尚昆:《杨尚昆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79 页。
    642《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235 页。
    643《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9 页。
    64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21 页,第 346 页。
    645 [美]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王逸舟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2年版,第 236—237 页。
    646 [美] 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等译,知识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 页。
    647《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1 页。
    648 世界各国就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公民权益来说,是比较有“共同语言”、比较容易“接轨”的,而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情况则存在很大差异,所以 A 公约较之 B 公约在不同国家要容易达成协议些。
    649 龚育之:《党史札记》,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65—367 页。
    650 转引自周旺生:《立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03 页。
    651 国务院法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89 年 1 月—12 月)》,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0 年版,第151 页。
    652 法律出版社编:《法律小全书》,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 部分第 97 页。
    65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9 页。
    654 尤俊意:《国际人权公约与统一战线工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 年第 2 期。
    655 施雪华:《政党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3 年版,第 11 页。
    656《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94 页。
    660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 年版,第 390 页。
    661 [美] 亨廷顿:《第三波——20 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140页,第 369 页,第 291 页。
    662 [美]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刘哓等译,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9 页。
    663 Daniel C. Esty, et al., State Failure Task Force Report: Phase II Findings.Mclean, VA: Science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July, 1998.
    664 [美] 亨廷顿:《第三波——20 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 1998 年版,第 380页,第 379 页。
    665 [美] 霍华德?威亚尔达主编:《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榕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74页。
    ① 在俄国作家伊·亚·冈察洛夫的笔下,奥勃洛摩夫是一个怠惰成性、害怕变动、终日耽于幻想、对生活抱消极态度的地主。列宁常用“奥勃洛摩夫精神”来形容那种因循守旧、懒散懈怠的精神状态(参见《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02—203 页)。
    66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76 页。
    66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1157 页。
    669《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82 页。
    670 曹思源:《政治改革的关键是党自身的改革》,《中国国情国力》2001 年第 5 期。
    67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32 页。
    67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第 149 页。
    673《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358 页。七大党章改“民主集中制”为“民主的集中制”,八大以来的党章则都恢复“民主集中制”的提法。
    674《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456 页。
    675《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06 页。建党前夕,蔡和森在致毛泽东的信中主张“党的组织为极集权的组织,党的纪律为铁的纪律,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极有组织的份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毛泽东表示“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70 页,第 73 页)。1927 年大革命失败后,蔡和森发现了党内集权制的弊病,指出“伏在里面的危机是很大的”,“过去的家长制,现在已经不适用了,非打倒不可”(《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第106 页,第 71 页)。
    676《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29 页。
    677《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84 页。
    678《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96 页。
    679 六届六中全会(1938 年)和六届七中全会(1945 年)的间隔时间长达 7 年。
    68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58 页。
    681 参见李东朗:《毛泽东“最后决定权”问题评析》,《中共党史研究》2007 年第 2 期;谢昌余:《“最后决定权”的终止日期问题还有待史料证实》,《北京日报》2007 年 7 月 30 日。
    682《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392 页。
    683《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8—329 页。
    684 参见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01 页。
    685《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41—142 页。
    686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69 页。
    687《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41 页。
    68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43 页。一大至六大召开的时间分别在 1921 年、1922 年、1923 年、1925 年、1927 年、1928 年。
    
    689《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87 页。
    690《毛泽东文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137 页。
    691《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54 页。
    692《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33 页。
    693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59 页。
    694 例如,1953 年 5 月 19 日,毛泽东批评刘少奇、杨尚昆“破坏纪律擅自以中央名义发出文件”,理由就是这些文件尚未经过他看;要求“嗣后,凡用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电报,均须经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请注意”(《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80 页)。
    695《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9 页。
    696《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340 页。
    697《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63 页,第 192 页。
    698 参见《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436 页。1952 年 2 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纪律检查工作的指示》,规定“各级党委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与各级人民监察委员会可酌情实行合署办公,分工合作,互相辅助,加强联系,做好工作”(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文献选编》第 8 卷,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50 页)。1959 年,国家的行政监察机关被取消,其职能被党的监察机关所取代。实际上,这是一种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做法。
    699《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文献选编》第 8 卷,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6 页。
    
    700《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3—214 页。
    701《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70 页。
    702《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14 页。
    703 转引自曹桂乾:《腐败与东欧共产党的衰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 年第 2 期。
    704《毛泽东文集》第 1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92 页。
    705《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86 页。
    70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2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01 页。
    707 参见《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3 页。
    708《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3 页。
    70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818 页。
    710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03 页。
    711《毛泽东文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30 页。
    712《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35 页。
    713 从 1948 年 11 月起,毛泽东在审阅一些重要文件时,都把“毛泽东思想”一词删去或改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
    714 [匈] 赫格居斯?安德拉斯:《赫格居斯回忆录——一个思想阴影下的生活》,陈之骝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75 页。
    715 转引自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71 页。
    716《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08 页。
    717《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访华文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1 年版,第 15 页。
    
    718 转引自李锐:《庐山会议实录》,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71 页,第 352 页。
    719《毛泽东文集》第 8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96 页。
    720 董崇山:《政体论》,中国展望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04 页。
    721《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298 页。
    72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5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8 页。
    72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9 页。
    724 十二大党章规定,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代表大会,每三年举行一次,从十四大党章开始,改为每五年举行一次(《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第 249 页,第 276 页)。
    725 它们是:浙江省绍兴市、椒江市、永嘉县、瑞安市,黑龙江省林甸县、肇东市,山西省大同市矿区、洪洞县、晋中市榆次区、和顺县,河北省辛集市,湖南省衡山县。在十六大前坚持试点的仅剩 5 个:浙江省绍兴市、瑞安市、椒江区,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和顺县。
    72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94 页。
    727《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0 页。
    72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17 页。
    729《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50 页,第 276 页。中共中央全会从 1978年 12 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算起,到 2007 年 2 月的十七届二中全会,在 29 年间共举行了 44 次,平均每年1.5 次。
    730 根据 1994 年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重大问题”是指“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之类的问题(《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963 页)。
    731《列宁全集》第 29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98 页。
    
    73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51 页。
    73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2 页。
    734《陈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73 页。
    735《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9 页。
    736《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2 页。
    73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35 页。
    
    73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2 页。
    739《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4 页,第 332 页。
    740《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18 页。
    74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50 页。
    742《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1 页。
    743《条例》规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 20%,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不少于 10%,两委常委则应按照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一至二人进行差额选举(《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630—632 页)。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十六大为 10%,十七大为 15%;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和中央纪委委员候选人的差额比例,十六届为 5.1%、5.7%和 5.8%,十七届为 8.3%、9.6%和 8.7%(参见《人民日报》2002 年9月 9 日、2002年 11 月 15 日、2007 年 8 月 5 日、2007 年 10 月 22 日)。
    744 党代表直选是指在选区范围内,全体党员一人一票,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根据得票的多少直接选举党代表;委员推选是指党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纪委委员候选人由过去的组织提名改为党代表推选、组织考察产生,选举时则坚持不定“调子”、不划“框框”,实行无记名投票、当场唱票记票、当场公布选举结果。
    745 郭正林:《村民直选后的村委会与党支部:现状与调适》,李凡主编:《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东方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18 页。
    74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3 页,第 418 页。
    74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844 页。
    748《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49 页。
    749《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31—332 页。
    750《陈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293 页。
    751《决定》要求:省部级正职一般不超过 65 岁,副职一般不超过 60 岁,司局长一级的干部一般不超过60 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1161 页)。
    75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 页,第 311 页,第 316 页。
    
    753《胡乔木文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98—199 页。
    754 高放:《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重庆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89—190 页。
    755 詹德旺:《党代会闭会期间如何发挥党代表作用》,《理论动态》2007 年 8 月 20 日。
    756 李永忠:《“党代会常任制”是党内民主新突破》,《半月谈》》(内部版)2003 年第 20 期。
    757 佟德志:《海外褒贬不一的“中国式民主”》,《人民论坛》 2007 年第 8 期。
    758 从 2005 年的两次调查看:长沙市有 97.92%的被调查党员认为应该保障党员权利,但认为其实现程度“好”和“比较好”的占 29.26%,“差”和“很差”的占 17.17%,由于党员权利的实现程度有限,所以在长沙市委党校学习的科处级干部中认为党内民主发展状况“好”和“比较好”的占 25.05%,“差”和“很差”的占 74.74%(毛政相:《充分发挥纪检机关保障党员权利的根本职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 年第 10 期)。广东省有 63%的被调查党员表示即使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也不会采取申诉等手段进行维护,有的甚至主动放弃自己的权利(景喜:《党员维权,一个增强党执政能力的话题》,《党风》2005 年第 3期)。
    759《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6 页。
    760《列宁全集》第 10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214—215 页。
    767《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 年 9 月 26 日。
    768 总部设在柏林的“透明国际”是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士于 1993 年发起的 NGO,它的目标是引起人们对腐败这一世界性问题的关注。2002 年以来,中国在世界的清廉指数排名分别是:2002 年,第59 位(选取的样本国家和地区为 102 个);2003 年,第 65 位(133 个);2004 年,第 71 位(146 个);2005年,第 78 位(159 个);2006 年,第 71 位(163 个)、2007 年,第 72 位(180 个)(http:// transparency.org.cn)。
    769《中国妇女报》2002 年 11 月 12 日。
    770《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8 页。
     771 董德刚:《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认识的三次飞跃》,《理论动态》2007 年 9 月 20 日。
    77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42 页。
    773《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16—418 页。
    77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94 页。
    775 王勇兵:《从党政分开到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的转变》,王长江主编:《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分析》,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263 页。
    776 王长江,谢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演展逻辑》,《政治与法律》2001 年第 3 期。
    777 胡伟:《党内民主与政治发展:开发中国民主化的体制内资源》,《复旦学报》1999 年第 1 期。
    778 [美] 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 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 50 页。
    779 萧功秦:《从政治发展角度看“党内民主”》,《浙江学刊》2004 年第 2 期。
    780 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45 页。
    781 周敬青:《第二届中德政党理论与实践学术讨论会综述》,《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 年第 1 期。
    78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21 页。
    
    78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09 页,第 301 页。
    784《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05 页。
    785 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12—214 页。
    786《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445 页。
    787 高放:《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重庆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78—180 页。
    788 胡伟:《发展党内民主:思路与权衡》,《学习时报》2002 年 3 月 25 日。本文认为,党代会常任制适用于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则应普遍地实行党员大会制度,由党员直接选举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789 本文认为,党代会常任制适用于党的中央和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则应普遍地实行党员大会制度,由党员直接选举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
    790 “党内权力”是就党组织自身而言的,这种权力同样是一种“政治主体对一定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第 498 页);一旦涉及到党与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讲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权”,那种语境下的“权”不是“权力”,而是政党的“权利”,后面的行文对此将作进一步分析。
    79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5 页,第 59 页,第 57 页。
    79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9 页。
    79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2 页。
    794 目前,一些实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的地方,从实践中感觉到,只实行党代表常任制而不建立常设机构,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由于没有组织载体,就会因分散在不同地方和单位而无法开展活动。针对这种情况,它们建立了诸如“党代表联络办公室”之类的机构,通常挂靠在党委组织部,由一名副部长兼任主任,并配备专职副主任和办公室人员,对外挂牌办公,主要职能包括“调查研究“、“建言献策”、为党委的决策“当好参谋”等。但这种“党联办”显然不同于由党代会选举的常设机构,而不过是党委所增加的一个辅助性办事机构。
    795 五大以前,党的全国的和地方的代表大会,分别选举产生中央的和地方的执行委员会;五大以后去掉“执行”二字,改称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委员会。但就其性质和地位来说,它们仍应是党代会决议的执行机关。
    79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7 页。
    797《列宁全集》第 43 卷,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54 页。
    798《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63 页。
    799《列宁全集》第 8 卷,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197 页。
    800 持类似的主张的探讨文章,可参见:李忠杰:《关于改革党委“议行合一”领导体制的思考》(《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 年第 1 期);王贵秀:《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十议》(《理论学刊》2004 年第 1 期);颜杰锋:《共产主义运动中党内分权的理论和历史及其启示》(《科学社会主义》2006 年第 4 期),等。
    801《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34 页。
    80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20 页。
    803 目前,党内选举中对候选人建议人选的介绍,往往只有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籍贯、文化程度、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现任职务和工作简历等简单信息。在选举人对候选人的德、能、勤、绩以及主要缺点都不了解的情况下,要求他们对候选人作出全面的评价和正确的选择,事实上是很困难的。
    804 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的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805《列宁全集》第 33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108 页。
    809 八大前夕,毛泽东提出今后的中央委员会中应该有许多工程师、科学家、专家,成为一个“科学中央委员会”,而不能仅仅是一个“政治中央委员会”(《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02页)。
    810 参见石仲泉:《中共八大史》,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3 页。
    811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96 页。
    812 毛政相:《实现党代会的监督职能是提高党内监督质量的关键》,《理论探讨》2007 年第 1 期。本文还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党代会的会期应当适当延长,以防因时间太短、太仓促而导致它的职权被虚化,甚至变成搞形式、走过场。在中共党史上,七大开了 50 天,一个原因就是党代表畅所欲言,会期不得不延长。虽然并非各级党代会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开成那么一个长会,但从发展党内民主的要求看,应确保党代表在小组及大会发言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交流互启,更好地议事决策。
    813《列宁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17 页。
    815《列宁全集》第 34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66 页。
    8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7 页。
    817《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4—145 页。
    818 任克礼:《腐败和不说实话是国家两大威胁》,《瞭望东方周刊》2004 年第 12 期。
    819《陈云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197 页。
    820《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604 页。
    821 龚育之:《党史札记二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 页。
    
    82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社会科学报告(199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89 页。
    823 转引自王瑜:《互联网对西方政党政治的影响》,《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 年第 8 期。
    824 转引自徐德成:《对党建网站建设的几点思考》,《探索》2001 年第 6 期。
    825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80 页。
    826 2007 年 12 月,陕西省绥德职业中学校长为落实助学金追县长签字被拘,此事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绥德县委宣传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引号中的话的意思。练洪洋在《一些官员为何怀念没有网络的时候》(《齐鲁晚报》2008 年 1 月 31 日)中说,这位部长“居然如此看待网络、看待民意,不但觉悟低,而且偏离了执政为民的要求”。
    827《江泽民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300 页。
    828《人民日报》2007 年 1 月 24 日。
    829 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援引毛泽东的原话,称“一九二七年十一月第一个苏维埃在湖南边界的茶陵成立了,第一个苏维埃政府选举出来了”([美]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79 年版,第 142 页)。
    830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六大以来》上,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4 页,第 25 页。
    831《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73 页。
    832《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742 页。
    833《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9 页,第 12 页。
    834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 13 册,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27 页,第 431 页。“领导一切”在《决定》中指领导政权(包括参议会及政府)、军队和民众团体。
    835《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264 页,第 1341 页。
    836《毛泽东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90 页。
    837 高放:《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35 页。
    838 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 年第 6 期。
    839 陈至立主编:《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52 页。
    840《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75 页。
    841《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307—308 页。
    842《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75 页。
    843《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36 页。
    844 “文革”时期,九大党章取消了党组,十大党章规定在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可设立党的委员会或党组。“文革”结束后,十一大党章恢复了在国家机关和人民团体中设立党组的规定(《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5 页,第 234 页)。
    845 1949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是“国家军事的最高统辖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05 页)。1954 年 9 月,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决定设立国防委员会,并在宪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节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担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同上,第 69 页),但国防委员会(1954—1975 年)仅仅是一个咨询和统一战线性质的机构,而不是全国武装力量的领导机关。同年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成立党的军事委员会的决议》,指出“必须同过去一样,在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之下成立一个党的军事委员会,担负对整个军事工作的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1927—1982)》,军事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44 页)。这样,我国的军事领导机构就从国家体制中脱离出来,归属于党的组织系统。“文革”时期的1975 年宪法和 1978 年宪法则明确规定由中共中央主席统率全国武装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第 87 页,第 91 页)。
    
    846《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4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7 页。
    84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1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51 页。
    848《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95—96 页。
    849 王振耀:《党政关系研究论纲》,聂高民等编:《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123 页。
    850《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年版,第 459 页。
    85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7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68—269 页。
    852 1954 年宪法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70 页)
    853《毛泽东文集》第 8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05 页。
    85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466 页。
    855《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25 页。
    856《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7页。
    857 陈红太:《从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看中国政治体制变革的阶段特征》,《浙江学刊》2003 年第 6 期。
    
    858《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42 页。
    859《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7 页。
    860《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98 页,第 270—271 页。
    861《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3 页。
    86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65 页。
    86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1 页。
    864《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41 页。
    865《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91页,第 102 页,第 257 页,第 384 页。首批地方人大常委会在 1979 年下半年建立,1980 年省级人大常委会全部建立,市级(包括设区的市、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也基本上建立起来。到 1981 年底,全国 2756 个县级单位都建立了人大常委会(迟福林,田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394 页) 。
    866《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329 页,第 339—340 页。
    867 建国后,地方各级党委的主要负责人称为第一书记,此外,还设置了“第二书记”、“第三书记”等职务。这一建制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主要在 1984-1986 年)被废止。
    868《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824 页。
    86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1 页。
    870 我国的“中央军事委员会”,既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也指“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这二者事实上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而不是合署办公。
    87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161— 1169 页。
    872《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63—164 页,第 177 页,第 177 页,第 179 页,第177—178 页。
    87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6—38 页。十三大报告的提法,显然与当时人们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水平有关,即是说尚未意识到党内民主建设之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地将其纳入政治体制改革之中。十六大以来,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突破口)转到了党内民主建设方面,但党政分开所表明的方向仍然是政治体制改革所要遵循的。
    874《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61 页,第 257 页。
    87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8 页。
    87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1 页。
    877 转引自吴复民:《走依法治国之路》,《半月谈》2000 年第 6 期。
    878 王春荣:《政治局委员听的课》,新华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 页,第 83—105 页。1996 年 2 月 9 日,《人民日报》在报道这次讲座的情况以及发表的社论中,均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提法。
    
    87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30—31 页。
    88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07 页。
    881《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918 页。
    88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6—27 页。
    883《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76 页,第 281 页,第 283 页。
    884 王贵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民主建设》,《理论动态》2007 年 11 月 30 日。
    885《江泽民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496 页。
    886 谢志强,潘嘉:《领导干部对 2006 年中国社会形势的十点看法和建议》,《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 年第 1 期。
    88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年 1991 版,第 582 页,第 808 页,第 943 页。
    888《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58 页。
    889《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31 页。
    890 许耀桐,刘昌雄:《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71 页。
    891《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9 页。
    892 刘扫尘:《加强和改进国家政权机关党组建设》,《湖南社会科学》1996 年第 1 期。
    893 参见马昌博:《党外部长如何应对体制课题》,《南方周末》2007 年 7 月 12 日。
    894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宪法及其相关法》,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153—154 页。
    
    89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64 页。
    896《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60 页。
    897《人民日报》2000 年 7 月 1 日。
    89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1 页。
    899 法律出版社编:《法律小全书》,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 部分第 57 页。
    900 郭宇宽:《走向依法治官》,《领导文萃》2005 年第 5 期。
    901 盛若蔚:《公务员法诞生记》,《人民日报》2005 年 5 月 16 日。
    902《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854 页。
    903 盛若蔚:《公务员法有六大新意》,《人民日报》2006 年 1 月 5 日。
    904 法国和日本的公务员包括从中央到地方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各级立法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国立学校及医院、国有企业、事业等部门的所有正式工作人员,这种划分属于“大范围”;美国和德国的公务员主要指行政机关中的所有工作人员,不包括立法机关和审判机关的文职人员,这种划分属于“中范围”。具体地说,在美国包括总统、特种委员会成员、部长、副部长、部长助理以及独立机构的长官等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官员以及行政部门的所有工作人员,也包括在行政部门工作的工勤人员,在德国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国家文化、艺术、教育科研机构、公共事业部门和企业工作的人员,如行政机关官员、工勤人员、大中小学教师、医护人员、火车司机等;英国和英联邦国家的公务员,只包括公开考试,择优录用,在行政机关长期任职的文职人员,不包括由选举和政治任命产生的总理、大臣、政务次官等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不包括司法人员和军职人员,这种划分属于“小范围”( 参见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 2003 年版,第 7—8 页)。越南则采取了类似中国的做法(参见[日] 白石昌也:《越南:政治、经济制度研究》,毕世鸿译,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26—128 页)。
    905《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03 页。
    906 陈斯喜,刘松山:《宪法确立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经过》,《法学》2001 年第 1 期。
    907 高放:《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重庆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55 页。
    908 这一部分文字的重要观点,参考了王贵秀:《党委书记与人大常委会主任“普遍兼职”现象探析》,《人大研究》2005 年第 3 期。特此致谢!
    909 参见黄亚生:《解析“中国崩溃论”的神话》,《战略与管理》1998 年第 5 期。
    913《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78 页。
    914 蔡永飞:《湖北省:乡镇党政“一肩挑”预示政治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时报》2005 年 10 月 10 日。
    915 项继权:《从“咸安政改”到“湖北改制”:一种新型乡镇治理模式的探索》,《中国农村经济》2005 年第 11 期。
    916 欧阳中求:《党政合一的改革经不起推敲》,《中国改革》2005 年第 8 期。
    917 相关的案例,可参见 1998 年 11 月 11 日《广州日报》、2000 年 11 月 15 日和 2001 年 3 月 21 日《人民日报》、2000 年 12 月 7 日《南方周末》、2001 年 11 月 8 日《法制日报》等。
    918 吴敏:《邓小平的政治体制改革蓝图及其实践》,《炎黄春秋》2007 年第 7 期。
    919《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23 页。
    920《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党建读物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278 页,第 279 页。
    921 法律出版社编:《法律小全书》,法律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 部分第 243 页。
    922《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1 页。
    923 王贵秀:《全面把握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 年第 4 期。
    924 高放:《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重庆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60 页。
    925 江华:《江华司法文集》,人民法院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38 页。
    926 例如,实行“夏时制”(1986 年)这样纯粹的行政事务,也是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文的,而“夏时制”最后以“具体操作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不了了之。
    
    927《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365 页。
    928 [美] 乔纳森·昂哥:《中国政治的本质:从毛泽东到江泽民》,美国夏普出版公司 2002 年版,第 193 页。
    929《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0—11 页。
    
    930《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96 页。
    931《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60 页。
    932《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65 页。
    933 龚育之:《党史札记二集》,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96 页。
    934《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44 页。
    935 参见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330 页。
    936 王贵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民主建设》,《理论动态》2007 年 11 月 30 日。
    93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11 页。
    938《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1358 页。
    939 这部分文字的重要观点,参考了聂高民:《党政分开的基本问题》,聂高民等编:《党政分开理论探讨》,春秋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49—51 页。
    940《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73 页。
    94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第 319 页。
    945《毛泽东文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435 页。
    946《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226—227 页。
    947 [匈] 加什帕尔·山多尔:《匈牙利工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孙青等译,工人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87 页。前面说过,党的政治领导重在抓大事、大计、大略、大局,但什么算“大”,需要放在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下来衡量,不可一概而论。
    948 郭道晖:《党的权威、权利与国家权力》,《法学研究》1994 年第 1 期
    949 童之伟:《执政党模范守法是实现法治之关键》,《法学》2000 年第 7 期。
    950 西方不同政体的国家对何为“执政党”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总的看,西方执政党的共性有:一是执政党地位的合法性基础是普选,由于各政党轮流执政,因而它们与政府的联系是暂时的;二是执政党的权力是有限的,其职责主要是在中央层面组织政府,影响议会,并且不得干预司法工作,至于地方政府究竟由哪个党派执政,则取决于各地具体的选举结果。在社会领域,仅仅作为一个普通的政治团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从事有限的活动,不享有领导的地位与责任;三是执政党对政府的领导是间接的,政党组织不能在政府中活动,当选的政府首脑和内阁成员也不以政党身份施政,而以政务官身份推行政党的政策主张。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是处于长期执政地位,二是这种执政是掌握立法、行政、司法、军队等全部国家权力,并且是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整体权力,三是不但对国家政权、而且还对社会(包括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经济组织、社会中介组织等)进行政治领导。
    951 参见张恒山:《党的领导和党的执政辩析》,《中国社会科学》2004 年第 1 期。显然,这里所讲的“党的代表们”,指的是进入国家机关的那部分人,而不是指党的代表大会的代表。
    952《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18 页。
    95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7 卷,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565 页。
    95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1 页。
    955 当然,这并不是要党组织去执法,而是说,如果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法治氛围作依托,党组织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956《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00 页。
    957 亚里士多德既肯定法律的重要性,又认为“法律恰正是全没有感情的;人类的本性(灵魂)便谁都难免有感情”([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 1965 年版,第 163 页)。
    958 [韩] 咸台灵:《中国政党政府与市场》,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03 页。
     962 叶庆丰等著:《政治文明建设论》,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35 页。
    963 参见许耀桐,刘昌雄:《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94 页。
    96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19 页。
    965 这是世界各国议会联盟对议会的比喻。参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各国议会制度概况》,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75 页。
    971《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 第 499—500 页。
    974《万里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604 页。
    975 王贵秀:《理顺党政关系 实现依法执政——对建设宪政、完善人大制度的政治哲学思考》,《人大研究》2005 年第 4 期。
    978《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89 页。
    979《万里文选》,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82 页。
    981 [古罗马] 西塞罗:《论共和国 论法律》,王焕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55 页。
    982 [英] 弗?培根:《培根论说文集》,水天同译,商务印书馆 1983 年版,第 193 页。
    98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76 页。
    984《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52 页。
    987《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版, 第 381 页。
    988《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版, 第 95 页。
    989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849 页。
    
    991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29 页。
    992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610— 611 页。
    994 丁世峄:《民国一年来之政党》,《时事新报》1913 年 1 月 3 日。
    995《孙中山全集》第 3 卷,中华书局 1984 年版,第 5 页。
    996《孙中山全集》第 9 卷,中华书局 1986 年版,第 320 页。
    998 胡汉民:《党外无政 政外无党》,《大公报》1928 年 9 月 21 日。
    999 转引自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69 页。
    1000《毛泽东文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87 页。国民党非常忌讳在本党之外谈及他党,例如,抗战时期,当它迫于时局而不得不组织容纳各党派的参政会时,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都只能以“经济团体”或“文化团体”的名义参加,不允许出现“政治团体”或“党派”的字样。
    1001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628 页。
    1003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76—377 页。
    1004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编:《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第 288 页。
    1005《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333 页。
    1006《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09 页。党外人士包括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周恩来在新政协筹备会上说无党派民主人士“是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发展形成的。他们在形式上没有结成党派,但实质上是有党派性的”,是“没有党派组织的有党派性的民主人士”(《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25 页,第 127 页)。在当前,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
    1008《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437 页。
    
    1010 胡安:《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党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政党》,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问题研究》,春秋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8 页。
    1011 周天度编:《救国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418 页。
    1012《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第 304 页。
    1013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4 页。
    1014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历次全国统战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5—6 页。
    1015《历次全国统战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 页。
    1016《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55 页,第 172 页。
    1017 龚育之:《党史札记》,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75 页。
    1018 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482 页。
    1019《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4 页。
    1020《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350 页。
    1021《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4 页。
    102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6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43 页。
    
    1023《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171 页,第 153 页,第 155 页,第 172 页。
    1024 曹虹冰等:《建国以来多党合作的几种形式》,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编:《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问 题研究》,春秋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09—122 页。协商座谈会同政协会议有所不同,它是不定期召开的, 是中共和国家遇有重大事情时才进行座谈,与会者可以根据需要增减,没有身份的严格限制。
    1025《毛泽东文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84 页。
    1026《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61—262 页。
    1027 转引自郝铁川:《执政能力参政能力都要强》,《解放日报》2004 年 8 月 9 日。
    1028《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351 页,
    1029《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15 页
    
    1030《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版,第 235 页。
    1031《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350 页。
    1032《邓小平文选》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25 页,第 271 页,第 273 页。
    1033《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版,第 355 页。
    1034 罗湘民主编:《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简史》,华文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2 页。
    1035《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03 页。
    1036《历次全国统战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92 页。
    
    1037《历次全国统战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86 页,第 288 页。
    1038《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版,第 375 页。
    1039《毛泽东文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80 页。
    1040《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46 页。
    1041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882 页。
    1042《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35 页。
    1043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统一战线》上,当代中国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06 页。
    
    1044《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10 页。
    1045《新华日报》1944 年 9 月 17 日。在国民党发动内战之前,“联合政府”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而且是以国民党为主的;内战爆发后,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联合政府”就变成以共产党为主,而且排斥了“反动分子”的参加。
    1046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2—34 页。
    1047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18 页。
    
    1048 参见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820—822 页。
    1049《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版,第 35 页。
    1050 朱地:《一九五七年的中国》,华文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47 页。
    1051 参见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11—612 页。
    
    1052《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版,第 233—234 页。
    1053《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版,第 428 页。
    1054《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版,第 461 页。
    1055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619 页。
    1056《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 1977 版,第 424—425 页,第 435 页。
    1057 民革中央宣传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历史道路》,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7 年版,第 37 页。
    
    1058《历次全国统战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395 页。
    1059《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514—515 页。
    1060《历次全国统战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71 页。
    1061 朱建华,宋春:《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政党史》,吉林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21 页。
    
    106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86 页。
    106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097 页。
    1064《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092 页。
    1065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498—509 页。
    1066《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22 页。
    
    106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74 页。
    1068《人民日报》2007 年 11 月 15 日。
    1069《人民日报》1980 年 9 月 13 日。
    
    1070《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286 页。
    107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年 1991 版,第 823 页。
    1072《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75 页。
    107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4 页。
    1074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105 页,第 87 页。
    
    1075《人民日报》2002 年 12 月 29 日。
    1076《人民日报》2005 年 2 月 5 日。
    1077《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67 页,第 205 页
    1078《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44—45 页。
    1079《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9 页。
    1080《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21 页。
    1081 罗广武:《民主党派基本知识》,学苑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99 页。
    
    1082《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44 页。
    1083《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09 页。
    1084《江泽民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144 页。
    1085《人民政协报》2007 年 12 月 18 日。
    108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73 页。
    1087 周淑真:《“世界政党发展与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教学与研究》2004 年第 8期。
    1088《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549 页。
    
    1090《历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概况和文献》,档案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457 页。
    1091《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1096 页。
    109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809 页;《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679 页。
    1093《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71 页。
    
    109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80 页,第 677 页。
    1096《瞭望新闻周刊》2007 年 5 月 30 日。
    1097《南方周末》2007 年 5 月 31 日。
    1098《新京报》2007 年 10 月 11 日。
    1099《毛泽东文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11 页。
    1100 参见《毛泽东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59—361 页;《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23—125 页。
    1101《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5 页。
    1102 转引自吴江,牛旭光:《民主与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3 页。
    1103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81 页。
    1104《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 1985 年版,第 304 页。
    1105 贾平凹,郑宪主编:《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中国文史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45—146 页。
    1106 王继宣:《巩固和发展我国和谐政党关系的思考》,《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 年第 5 期。
    1107《人民政协报》1993 年 8 月 5 日。
    
    1108 转引自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866 页。
    1109 周淑真:《怎样看待政党关系和谐》,《学习时报》2007 年 9 月 25 日。
    1110 王海明:《民主党派参政通道》,《宣传半月刊》2003 年第 4 期。
    1111《中国统一战线》2002 年第 4 期。
    1112 转引自《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多党合作制度调研成果汇编(2004 年)》。
    
    1113《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91 页。
    1114《民主与法制》2002 年第 5 期。
     1115《列宁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407 页。
    
    1116 杨爱珍:《对当前民主党派成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研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 年第 6 期。
    1117《列宁全集》第 55 卷,人民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113 页。
    1118《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 年 9 月 20 日。
    
    1119《中华英才》2006 年第 13 期。
    1120《学习时报》2007 年 3 月 12 日。
    1121《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568 页。
    1122 麦克斯.J.斯基斯摩,马歇尔.卡特.特里普:《美国政府简介》,张帆等译,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4 页。
    1123 转引自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商务印书馆 1999 年版,第 4 页。
    1124《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20 页。
    1125《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10 页。
    1126《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 年 9 月 20 日
    1127 转引自周淑真:《论政治文明建设中的政党制度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 年第 2 期。
    1128 这部分文字的观点,参考了王长江:《辨析关于民主问题的几个疑虑》,《北京日报》2007 年 5 月 21日。特此致谢!
     1129 [美] 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 36 页。
    
    1130《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9 页。
    1131《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67 页。
    1132《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79—180 页。
    1133 王继宣:《从参政党角度看我国政党制度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 年第 4 期。
    1134 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47—248 页。
    
    1135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577 页。
    1136 [苏] П.Н.费多谢耶夫等编写:《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石健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第 213 页。
    1137 [美]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华夏出版社 2001 年版,林震等译,第 230 页。
    1138 邵春霞:《改革进程中中国党际关系模式的优化》,《政治与法律》2000 年第 5 期。
    1140 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93 页。
    1141 范晓军:《中国多党合作政治制度中的国际因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 年第 8 期。
    
    1142 http://www.chinahexie.org/ReadNews.asp?NewsID=3765
    1143 参见孙晓华主编:《中国民主党派史》之农工党部分,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
    1145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年版,第 98 页。
    1146《毛泽东文集》第 7 卷,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35 页。
    1147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815 页。
    1148《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9 页。
    1149《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20 页。有学者据此将一院制与两院制视为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区别之一,但这是不正确的。事实上,当今世界上有 80 多个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一院制,而前苏联、前南斯拉夫等却实行两院制,因而,一院制与两院制就其形式来说,不是“姓社”、“姓资”的判断依据,两院制也未必非得与多党竞选、三权分立相配套不可。高放教授主张将政 协列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一部分,大体上相当于西方的上议院或参议院,使政协与人大形成两院制。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仍按地域原则和界别原则,分别由选举、投票和协商、推举产生;人大代表实行任期制,政协委员在保持更新的前提下,还可作为荣誉职务长期授予对国家和人民有过重大历史功勋的人物。政协的重要提案经表决通过后必须贯彻执行,不能只供政府参考,重大的法律草案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选应由人大和政协联合讨论,表决通过。他认为这样政治协商的结果才有实效,政协才具有政治权威性(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24 页,第 665 页,第 778 页)。
    1151 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 2004 年版,第 335—336 页。
    115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7页。
    1153 林尚立指出,中国的协商政治既包括政治协商,也包括社会协商,这二者本身虽然都包含着协商政治的基本精神与原则,但前者运作的单位主体是党派与界别组织,所以不能直接运用于日常性和社会性民主政治生活(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陈剩勇,何包钢主编:《协商民主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2页)。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的构想,相关内容参见《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4页。
    1154《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41页。
    1155 相关的探讨文章,可以参见宿正伯:《人民政协架构与两岸统一模式》(http://www.sociology.cass.cn/shxw/qt/t20061130_10143.htm)。
    1156《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368页。
    1157 参见《人民日报》2006年3月1日。
    1158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页。
    1159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750页。有学者则认为,建国初期的政府是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联合组成的,可以称之为“联合政府”,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就不应再这么提了。他们反对“联合政府”不仅可以在阶级联合的意义上提,而且可以在党派联合的意义上提,强调“我们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历史和政治习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参见吴江,牛旭光:《民主与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34页)。
    1160 王海明:《民主党派参政通道》,《宣传半月刊》2003年第4期。
    
    1161 转引自王磊:《民主党派与公众知识分子》,《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11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99页。
    1163 参见《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08页。
    1164 这一提法,受启于曾宪初:《在非权力监督与有效监督之间寻求平衡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165《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0页。
    
    1166 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宪法及其相关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第3—5页,第213页。
    1167 罗广武:《新时期统一战线问题研究》,华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140页。
    1168 吴江,牛旭光:《民主与政党》,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281页。
    1169 袁廷华:《关于加强多党合作的制度建设的几点思考》,《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170 牛旭光:《世界各国政党立法概况及对我国政党立法问题的思考》,《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4年第4期。
    
    1171 华毅:《世界各国政党立法的概况和我国政党立法的若干问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1994年第3 期;杨峥嵘:《中国“入世”与统战工作民主法制问题》,《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1172《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2页。
    1173 港澳台地区由于情况特殊,适用大陆的《政党法》并无必要在那里实施。实际上,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是非常有限的,主要都是关系国家主权的法律。
    1174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68页。
    117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7页。
    1176 王韶兴:《政党法治:一种新型的政党文明形态》,《文史哲》2005年第1期。
    1178 何力平:《政党法律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5页。
     1180 何力平:《政党法律制度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8页。
    1182 罗玉中等:《人权与法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34页。
    1183 参见尤俊意:《国际人权公约与统一战线工作》,《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2期。
    118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9页。
    
    1188 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99页。
    1189《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八大后的历次党代会,中共都不再邀请外国政党代表团出席,这已经形成了惯例。
    1190 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页。
    119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42页。
    1192《毛泽东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51—252页。
    1193 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411页。
    1194《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370页。
    
    1195 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23页。
    1196《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第190页。
    1197 杨先材主编:《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688页。
    119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第291页。
    
    1200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12—413页。
    1201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44页。
    1202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页。
    1203《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358页。
    1204《人民日报》1967年8月15日。
    1205《人民日报》1967年11月6日。
    1206 高放:《纵览世界风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4页。
    
    1207《王稼祥选集》,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55页。
    1208 毛泽东:《同新西兰共产党总书记威尔科克斯的谈话》(1964年2月9日)。
    
    1209《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5页。
    12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7页。
    1211 胡耀邦:《中国独立自主对外政策的实质》,《人民日报》1984年5月19日。
    121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9页。
    
    1213 包括欧洲议会中的人民党、社会党、自由党、左翼联盟、绿党、“民族欧洲”等6个党团。
    1214 严鑫文:《时代特征日益凸显的政党外交》,《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215 王家瑞:《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开创中国特色政党外交新局面》,《求是》2007年第23期。
    1216 转引自周余云:《论政党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7期。
    1218 严鑫文:《时代特征日益凸显的政党外交》,《教学与研究》2003年第2期。
    1219 易水:《关于建立新型党际关系》,《当代世界》1998年第11期。
    
    1220 汤光鸿:《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求是》2003年第17期。
    122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
    1222 [德] 冯海因:《为什么说中国改变世界》,《德国之声》2007年1月27日。
    
    1223 [印度] 萨曼德拉·莱·罗伊:《外交与对外政策》,周启明等编译:《国外外交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
    1224 毛泽东:《在会见泰国总理克立时的讲话》(1975年7月1日)。
    1225《人民日报》1978年11月9日。
    122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
    1227《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4页。
    
    1228 [美] 尼克松·理查德:《尼克松1973年对外政策报告》,新华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11页。
    1229 [印度] 萨曼德拉·莱·罗伊:《外交概论》,周启明等编译:《国外外交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8页。
    1230 [英]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译,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1231 万军:《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的终结之旅·》,《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2期。
    1232 中联部资料编辑小组编:《社会党国际和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第45页。
    1233《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78页。
    
    1234《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30页,第353页,第202页,第260页,第320页。
    123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123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8页,第363页。
    1237《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3页。
    1238《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21页
    123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124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
    1241 [美] 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余文烈等译,重庆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1242《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1243 高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35页。
    
    1244 转引自周余云:《论政党外交》,《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7期。
    1245《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5页,第348页。
    1246《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4页。
    124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8—319页。
    1248《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页。
    1250《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05页。
    
    125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1252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页。
    125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9页。
    
    1254《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9页。
    1255《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1256 张立波:《书写马克思的三种方式》,《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3页。
    125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8页。
    125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1页。
    125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页。
    126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33页。
    1261《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41页。
    1262 龚育之:《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当代化问题答记者问》上,《学习时报》2005年4月4日。
    
    126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8页。
    126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47页。
    126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126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89—290页。
    1267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1268 邵景均:《对长期不管用的方法要问一个“为什么”》,《理论动态》2008年2月20日。
    126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127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704页。
    127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273页。
    12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2页。
    1273 [德]《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279页。
    
    1274 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6页。
    1275《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7页。
     1276 参见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56—157页。
    
    1277 王蒙:《我的处世哲学》,《东方》1994年第6期。
    1278《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20页。
    1279《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6页。
    12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页。
    1281 [法] 米歇尔·马索:《法国共产党的现状与未来》,《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
    
    1282 [美] 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中译本序。
    1283 转引自俞海芸:《越南共产党的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当代世界》2005年第9期。
    1284《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年版,第554页。
     1285 这一段文字的表述方式,参考了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830—831页)。特此致谢!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1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1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2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9] 马克思.致库格曼书信集[M].天蓝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0] 列宁选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1] 列宁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2] 列宁全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3] 列宁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34] 列宁全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5] 列宁全集(第 9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6] 列宁全集(第 1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7] 列宁全集(第 1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8] 列宁全集(第 1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9] 列宁全集(第 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40] 列宁全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1] 列宁全集(第 1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2] 列宁全集(第 2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3] 列宁全集(第 2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4] 列宁全集(第 2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5] 列宁全集(第 2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6] 列宁全集(第 2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47] 列宁全集(第 3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8] 列宁全集(第 3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9] 列宁全集(第 3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0] 列宁全集(第 3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1] 列宁全集(第 3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2] 列宁全集(第 3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3] 列宁全集(第 3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4] 列宁全集(第 3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5] 列宁全集(第 4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6] 列宁全集(第 4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57] 列宁全集(第 4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8] 列宁全集(第 5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59] 列宁文稿(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60] 列宁文稿(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61] 斯大林选集(上、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2] 斯大林文集(1934—195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3] 斯大林全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64] 斯大林全集(第 10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
    [1]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资料室.马列著作编译资料(第 6 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 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国际共运史研究资料(第3 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社会主义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史料选编(第 2 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
    [4] 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论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5] 中央编译局世界社会主义研究所.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6] [奥] 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国际史(第 2 卷)[M].杨寿国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7]《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辑委员会.共产主义者同盟文件和资料(I)[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8] [苏] 米·伊·米哈伊洛夫.共产主义者同盟[M].汤润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6.
    [9] [苏] 伊·布拉斯拉夫斯基.第一国际第二国际历史资料·第二国际[M].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
    [10]《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文献》编辑委员会.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11] [俄] 普列汉诺夫机会主义文选(一九〇三—一九〇八年,上)[M].虚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
    [12] [苏] 彼·尼···波斯别洛夫.苏联共产党历史(第 1 卷)[M].彭卓吾等译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3] 叶书宗.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 31 卷)[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4]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1 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5]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2 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16]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4 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17] 苏联共产党决议汇编(第 5 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8]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19]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三次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辛华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8.
    [20] 莫斯科宣言——莫斯科声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1] 尧凌珊.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文件和评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22]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室.苏联共产党章程汇编[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2.
    [23] 中国社会科学院苏联东欧研究所编译组.苏联问题资料[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0.
    [24] [苏] 麦德维杰夫等.苏联持不同政见者论文选译[M].北京:外文出版局《编译参考》编辑部,1980.
    [25] [苏] 罗伊·麦德维杰夫.论社会主义民主[M].史正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26] [苏] 阿·阿夫托尔汉诺夫.苏共野史(上卷)[M].晨曦等译.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
    [27] [苏] 阿·阿夫托尔哈诺夫.权力学(上册)[M].张开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28] [苏] 费·丘耶夫.和莫洛托夫的 104 次谈话[M].王南枝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
    [29] [苏] 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M].苏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
    [30] [俄] 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M].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1] [俄] 戈尔巴乔夫.基金会奔向自由——戈尔巴乔夫改革二十年后的评说[M].李京洲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2] [俄] 尼·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M].王攀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3] [俄] 瓦·搏尔金.戈尔巴乔夫沉浮录[M].李永全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34] [俄] 叶戈尔·库兹米奇··利加乔夫.戈尔巴乔夫之谜[M].王廷玉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
    [35] [英] 伦纳德·夏皮罗.一个英国学者笔下的苏共党史[M].徐葵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36] [英] 雷切尔·沃克.震撼世界的六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怎样葬送了苏联[M].张金鉴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9.
    [37] [法] 罗曼·罗兰.莫斯科日记[M].夏伯铭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8] [波] 伊萨克·多伊彻.武装的先知[M].王国龙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9] 卢森堡文选(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40] [意] 安东尼奥·葛兰西.狱中札记[M].葆煦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1] 欧洲共产主义资料选译(第 2 辑)[M].上海:上海社科院情报研究所国际政治研究室等,1986.
    [42] 中共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研组.欧洲共产主义资料选编(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
    [43] [德] 沃尔夫冈·莱昂哈德.欧洲共产主义:对东西方的挑战[M].张连根等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44] [意] 贝尔纳多·瓦利.欧洲共产主义的由来[M].张慧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45] [西] 圣地亚哥·卡里略.“欧洲共产主义”与国家[M].钟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46] 乔·乌尔班.欧洲共产主义——它在意大利等国的渊源及其前途[M].石益仁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47] 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国外社会主义问题教学组.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
    [48] 社会党国际文件集编辑组.社会党国际文件集(1951—1987)[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49] 中联部资料编辑中心.社会党国际和社会党重要文件选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50] [法] 雅克·德罗兹.民主社会主义(1864—1960 年)[M].时波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51] [苏] П.Н.费多谢耶夫等.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M].石健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52] [德] 威廉·李卜克内西.不要任何妥协![M].姜其煌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4.
    [53] [德] 爱德华·伯恩斯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M].殷叙彝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5.
    [54]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导论[M].殷叙彝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55] [德] 托玛斯·迈尔.社会民主主义的转型[M].殷叙彝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6] [德] 勃兰特等.社会民主与未来[M].丁冬红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57] 亨利·德·曼的文献研究,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英文版)[M].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9.
    [58] [英] 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M].郑戈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290
    [59] [英] 托尼·布莱尔.新英国:我对一个年轻国家的展望[M].曹振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
    [60] [美] 约翰·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M].余文烈等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7.
    [61] [日] 白石昌也.越南:政治、经济制度研究[M].毕世鸿译.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62] [捷克] 奥塔·希克.共产主义政权体系[M].蔡慧梅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
    [63] [匈] 加什帕尔·山多尔.匈牙利工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M].孙青等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2.
    [64] [匈] 赫格居斯·安德拉.斯赫格居斯回忆录——一个思想阴影下的生活[M].陈之骝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
    [65] 古小松.2007 年越南国情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66] 毛相麟.古巴社会主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67] Djilas, The New Class-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Frederick A.Praeger,Inc.,1957.
    [68] Dieu le Dang Cong San Viet Nam. Ha Noi: nha xuat ban chinh tri quoc gia Viet Nam xuat ban nam, 2006.
    [1] 毛泽东选集(第 1—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选集(第 5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3] 毛泽东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毛泽东文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 毛泽东文集(第 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6] 毛泽东文集(第 7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毛泽东文集(第 8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6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7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 12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1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毛泽东早期文稿[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0.
    [1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1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等.毛泽东外交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
    [15] 周恩来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6] 周恩来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7] 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等.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8] 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9] 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0] 朱德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21] 董必武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22] 彭真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3] 万里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4] 王稼祥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5] 杨尚昆.杨尚昆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6] 李维汉.回忆与研究下[M].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6.
    [27] 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28] 蔡和森的十二篇文章[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29] 蔡和森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30] 陈云文选(第 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1] 邓小平文选(第 1—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2]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3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上、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35] 江泽民文选(第 1—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37]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8] 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39] 李瑞环.辩证法随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4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5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5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5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5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5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5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7]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8] 中共中央党校党章研究课题组.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59] 陈至立.中国共产党建设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60] 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来(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61]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0 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2]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1 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3]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3 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4]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 14 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
    [6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4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5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6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 11 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6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光辉历程——从一大到十五大[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8.
    [69] 杨先材.共和国重大事件纪实(上卷)[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70] 任建树等.陈独秀著作选(第 1 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71] 孙中山全集(第 3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72] 孙中山全集(第 8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3] 孙中山全集(第 9 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4]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历次全国统战会议概况和文献[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8.
    [75] 罗湘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简史 [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0.
    [76] 当代中国丛书编委会.当代中国的统一战线(上)[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77]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室.中国民主党派史文献选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科研办公室,1985.
    [78] 孙晓华.中国民主党派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9.
    [79] 民革中央宣传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历史道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
    [80] 周天度.救国会[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 高放 黄达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 高放.政治学与政治体制改革[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3] 高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别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4] 高放.纵览世界风云[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2.
    [5] 高放.政治体制改革的心声[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6] 高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新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7] 龚育之.党史札记 [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
    [8] 龚育之.党史札记二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
    [9] 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0] 王长江 姜跃等.现代政党执政方式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1] 王长江.苏共:一个大党衰弱的启示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12] 王长江.世界政党比较概论 [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13]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4] 王长江.党内民主制度创新:一个基层党委班子“公推直选”的案例分析[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15] 卢先福 赵云献.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史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16] 王邦佐.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7] 周淑真.政党和政党制度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8] 萧超然 晓韦.当代中国政党制度论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9] 郭定平.政党与政府[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0] 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 [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21] 施雪华.政党政治[M].香港: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
    [22] 荣敬本 高新军.政党比较研究资料[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23] 郇庆治.欧洲绿党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24] 金安平.从批判的武器到武器的批判[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5] 吴江 牛旭光.民主与政党[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6] 黄文扬.国外民主理论要览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27] 张志明.从民主新路到依法治国[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0.
    [28] 闫健.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9] 刘军宁.民主与民主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0] 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1] 陈家刚.协商民主[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2] 陈剩勇 何包钢.协商民主的发展[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3] 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
    [34] 聂高民等.党政分开理论探讨[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7.
    [35] 许耀桐 刘昌雄.政治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发展[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6] 叶庆丰等.政治文明建设论[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3.
    [37] 虞崇胜.政治文明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8] 聂运麟.政治现代化与政治稳定[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39] 施九清.当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 [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40] 董郁玉等.政治中国[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41] 李泽厚.世纪新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42] 迟福林 田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史[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43] 董崇山.政体论[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
    [44] 董崇山.劳动社会主义论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45] 王贵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路[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
    [46] 姜海如.中外公务员制度比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7] 蔡定剑.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48] 季正矩.通往廉洁之路:中外反腐败的经验与教训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49] 王南湜.从领域合一到领域分离[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8.
    [50] 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1] 江华.江华司法文集 [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89.
    [52] 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上册)[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53] 罗玉中等.人权与法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4] 俞敏声.中国法制化的历史进程[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55] 何力平.政党法律制度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56] 金国坤.依法行政的现实基础[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57] 刘瀚.依法行政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
    [58] 王春荣.政治局委员听的课[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9] 周旺生.立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60] 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61] 吴江.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沟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2] 余文烈.当代国外社会主义流派[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0.
    [63] 张光明.社会主义由西方到东方的演进——从马克思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考察 [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64] 黄宗良等.冷战后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5] 姜辉.欧洲发达国家共产党的变革[M].北京:学习出版社,2004.
    [66] 尹彦.列宁时期的党内民主[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67]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论布哈林和布哈林思想 [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
    [68] 聂运林.前苏联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研究 [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
    [69] 刘克明.金辉苏联政治经济七十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70] 黄苇町.苏共亡党十年祭[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
    [71] 孙耀文.共产党情报局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2] 周尚文.国际共运史事件人物录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73] 胡乔木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4] 胡乔木谈中共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5] 石仲泉.中共八大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6]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77] 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
    [78] 逄先知 金冲及.毛泽东传(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79] 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80] 许全兴.毛泽东晚年的理论与实践 [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81] 杨奎松.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82] 黄炎培.八十年来[M].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83] 朱建华 宋春.中国社会主义时期政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
    [84] 中共中央统战部研究室.社会主义国家多党合作问题研究[C].北京:春秋出版社,1988.
    [85] 罗广武.新时期统一战线问题研究[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8.
    [86] 罗广武.民主党派基本知识 [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
    [87] 朱地.一九五七年的中国[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
    [88] 贾平凹 郑宪.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
    [89] 费孝通.师承?补课?治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90] 刘泽华.中国的王权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91] 曾小华.文化·制度与社会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92]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93] 陆学艺.社会结构的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94] 周启朋等.国外外交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0.
    [95] 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访华文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1.
    [96] 孙士海.印度的发展及其对外战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2] [古希腊]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
    [3] [古罗马] 西塞罗.论共和国 论法律[M].王焕生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4] [美] 乔治·华盛顿.华盛顿选集[M].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5] [美] 亚伯拉罕·林肯.林肯选集[M].朱曾汶译,商务印书馆,1983.
    [6] [美] 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 1973 年对外政策报告[M].新华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
    [7] [美] 理查德·尼克松.1999 年:不战而胜[M].王观声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
    [8] [美] 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M].潘嘉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9] [美] 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王冠华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10] [美] 塞缪尔·亨廷顿 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1] [美] 亨廷顿.第三波——20 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刘军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12]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小 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3]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小 G·宾厄姆·鲍威尔.当代比较政治学——世界展望[M].朱曾汶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14] [美] 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 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 [M].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5] [美]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一致与冲突[M].张华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6] [美] 西摩·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7] [美] 詹姆斯·麦格雷戈·伯恩斯.领袖论[M].刘李胜等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18] [美] 詹姆斯·M·伯恩斯等.民治政府[M].陆震纶等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19] [美] 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0] [美] 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的重大问题[M].刘哓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1] [美] 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绛枫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2] [美] 乔·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23] [美] 卡尔·科恩.论民主[M].聂崇信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4] [美] 罗伯特·达尔.论民主[M].李柏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5] [美] 霍华德·威亚尔达.民主与民主化比较研究[M].榕远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2004.
    [26] [美] 托马斯·戴伊,哈蒙·齐格勒.民主的嘲讽[M].孙占平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
    [27] [美] 罗伯特 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等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8] [美] 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M].信春鹰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
    [29] [美]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M].王逸舟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2.
    [30] [美] 弗雷德·I·格林斯坦 尼尔逊·W·波斯比.非政府的政治学[M].台北:台湾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4.
    [31] [美]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2] [美]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变迁[M].陈郁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33] [美] 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34] [美] 查尔斯·A·比尔德.美国政府与政治(上册)[M].朱曾汶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35] [美] 哈罗德·F·戈斯内尔等.美国政党和选举[M].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
    [36] [美] 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M].曹大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7] [美] 埃尔默·普利科斯.首脑外交[M].周启朋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38] [美] 麦克斯.J.斯基斯摩 马歇尔.卡特.特里普.美国政府简介[M].张帆等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9] [美] 科佩尔·S·平森.德国近现代史(上册)[M].范德一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0] [美] 罗威尔.英国政府·政党制度之部[M].秋水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
    [41] [美] 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M].董乐山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
    [42] [美]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 [M].刘尊棋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43] [美] 乔纳森·昂哥.中国政治的本质:从毛泽东到江泽民[M].纽约:美国夏普出版公司,2002.
    [44] [美] 卡尔·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M].徐式谷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45] [美] 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 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M].陈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6] [英] 约翰·密尔.论自由[M].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7] [英] J.S.密尔.代议制政府[M].汪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8] [英] 弗·培根.培根论说文集[M].水天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49] [英] 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M].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50] [英] 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M].郭国良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1] [英] 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2] [英] 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M].博铨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3] [英] 约翰·B.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M].高铦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
    [54] [法] 孟得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55] [法] 托克维尔.论美国民主(上卷)[M].董果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6] [法] 莫里斯·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政治学要素[M].杨祖功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7] [法] 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M].佟心平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8] [德] 爱因斯坦文集(第 1 卷)[M].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59] [德] K·茨威格特 H·克茨.比较法总论[M].潘汉典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60] [德] 尤尔根·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M].刘北成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61] [德]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2] [德] 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M].任军锋等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63] [意] G·萨托利.政党与政党体制[M].王明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4] [日] 冈泽福宪.政党[M].耿小曼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1.
    [65] [日] 藤井一行.社会主义与自由[M].大洪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
    [66] [韩] 咸台灵.中国政党政府与市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6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社会科学报告(199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8] 里斯本小组.竞争的权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M].张世鹏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9] John A.R.Marriott, The Mechanism of the Modern State.Oxford: The Clarendon Press, 1927.
    [70] E·E·Schattschnieder, Party Government. New York:Holt,,Rinehart & Winston, 1942.
    [71] Victor Purcell,The influence of racial minorities,in Philip W.Thayer,ed.,Nationalism and Progress in Free Asia.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56.
    [72] 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ies in The Modern State.London:Methuen, 1964.
    [73] M.Ostrogoski, Democracy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Political Parties,ed.& Abridged by S.M.Lipset, Tr.F.Clarke. Chicago:Quadrangle Books, 1964.
    [74] Richard S. Katz, A Theory of parties and Electoral systems.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0.
    [75] J. Cohen and A. Arato,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1992.
    [76] Donald Sassoon[ed], Looking Left:European Soci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London:I.B.Taruis Publishers,1997.
    [77] Russell Dalton and Matin P. Wattenberg, Parties without partisans:Political Change in Advanced Industrial Democracie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 [英] 戴维·米勒 维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C].邓正来等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2] [英] 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C].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组织翻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4]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5] 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6] 当代百科知识大词典[C].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7]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文献资料汇编(1949—1990)[C].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8]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四十年[C].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1.
    [9]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各国议会制度概况[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10] 国务院法制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1989 年 1 月—12 月)[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0.
    [11] 法律出版社.法律小全书[C].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12] 中国法制出版社.宪法及其相关法[C].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
    [13]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中国私营经济年鉴 (2004 年—2006 年 6 月)[C].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14]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大事记(1927—1982)[C].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
    [15]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法规室等.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工作现行条规汇编(1993—2000)[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16]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文献选编(第 6卷)[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17]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党风廉政建设文献选编(第 8卷)[C].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
    [18] 熊复.世界政党辞典[C].北京:红旗出版社,1986.
    [19]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辞典[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北京市:《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政协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中国经济时报》;《法制日报》;《学习时报》;《北京日报》;《新京报》|《求是》;《半月谈》;《宣传半月刊》;《中国社会科学》; 《国外理论动态》;《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文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中共党史研究》;《国外中共党史研究动态》;《炎黄春秋》;《当代世界》;《中国国情国力》;《理论动态》;《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统一战线》;《人民论坛》;《中华英才》;《瞭望东方周刊》;《瞭望新闻周刊》;《中国改革》;《中国农村经济》;《内部文稿》;《民主与法制》;《编译参考》;《百年潮》;《世界经济与政治》;《高校理论战线》;《法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理论前沿》;《战略与管理》;《领导文萃》;《东方》
    天津市:《天津日报》|《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上海市:《解放日报》《|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社会科学》;《政治与法律》;《复旦学报》;《法学》;《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上海党史与党建》
    重庆市:《探索》
    河北省:《杂文报》|《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山东省:《齐鲁晚报》|《文史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理论学刊》;《山东社会科学》;《学术前沿》; 《春秋》
    黑龙江省:《理论探讨》。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甘肃省:《人大研究》
    湖北省:《武汉晚报》|《社会主义研究》;《决策与信息》;《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湖南省:《湖南社会科学》
    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浙江省:《浙江学刊》;《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江苏省:《江苏社会科学》;《江海学刊》
    江西省:《党史文苑》
    广东省:《广州日报》;《南方周末》|《党风》;《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解放前:《时事新报》;《大公报》;《新华日报》|《甲寅杂志》
    国外:《苏共历史问题》;《未来杂志》(奥);《德国之声》
    Mark Lazar, Fin-de-si le Communism in West Europe.Dissent,vol.47,[Winter 2000].
    Daniel C. Esty, et al., State Failure Task Force Report: Phase II Findings.Mclean, VA: Science Application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July, 1998.
    F·Fukayama, The End of History· The National Interest,vol.16(summer),1989.
    1.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2.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
    4.中国政协新闻网:http://cppcc.people.com.cn/GB/index.html
    5.中央党校:http://www.ccps.gov.cn/
    6.中央统战部:http://www.zytzb.org.cn/zytzbwz/index.htm
    7.中央对外联络部:http://www.idcpc.org.cn/index_zhongwen.htm
    8.《二十一世纪》网络版(香港):http://www.cuhk.edu.hk/ics/21c
    9.社会党国际:http://www.socialistinternational.org/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