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控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族、宗法色彩浓厚的社会。宗族的源头可以追溯至原始社会后期的氏族时期,是随着以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的出现而形成的。自夏以后,宗族组织就成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中国社会呈现出家国同构,政权和族权紧密联系的特点。宗族宗法制度的源远流长,使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或多或少的都蒙上了宗法的色彩,特别是在传统社会的基层乡村组织上,宗族的影响更为深广,宗族色彩更加浓厚,对基层的控制更有力。在明清时期,宗族经历了先秦宗族制、两汉至隋唐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官僚宗族制等阶段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即绅衿宗族制时期。在这一时期,宗族表现出了平民化的趋势。宗族组织更加完善、宗族分布更加广泛、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宗族具有组织、教育、协调等多种功能。宗族保障是宗族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写作上,绪论部分对该选题的学术史做了回顾,对宗族、家族、宗族保障的范围做了厘定,这为本文的写作奠定了基础。
     第一部分,主要对中国传统社会宗族的发展演变做了必要的梳理,这是因为,宗族的功能和作用在各个时期的表现是不一致的,明清时期的宗族表现出来的平民化的特征,对宗族保障的实施以及宗族在基层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时代背景。
     第二部分,分析了宗族保障得以实施的自然地理、经济、制度、传统文化因素条件及宗族保障的内容,主要包括养老、教育、贫困族人的救济、灾害救济、宗族公益事业等方面。宗族保障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中国传统社会的需要;同时,家法族规的普遍设立,也使这一保障模式有了能够顺利实施和延续的制度保障;并且在实施过程以义田、义庄等作为经济上的支持,使宗族保障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而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
     第三部分,认为宗族保障作为宗族内部笼络控制族人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必然对基层社会秩序产生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基层社会群体的控制和笼络上。宗族保障对族众,一方面,宗族统治阶层通过宗族保障的实施,维持贫困者的基本生活,增强其对宗族的依赖,对稳定基层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宗族统治阶层也以宗族保障为诱饵,利用族众进行宗族之间或宗族内部的械斗,成为地方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当然,宗族保障并没有消除宗族内部的贫富差距和两极分化,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差距和分化起到了缓和的作用。在宗族保障中,绅士阶层是一个极其活跃的阶层,也是宗族保障的组织者和建设者,并且作为联系宗族族众与基层政府的桥梁,在维系传统基层社会稳定上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四部分,进一步分析宗族保障对基层社会的影响,即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组织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基层组织主要有保甲、里甲等基层社会政权。虽然宗族是非官方的组织,但是它在控制基层社会的作用却有时超过了正式的官方组织,发挥了官方组织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赋税劳役的缴纳和征发是传统政权得以维系的经济基础,宗族以宗族保障为手段,以家法族规作为约束,在完粮纳赋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分析了宗族保障对地方治安以及对地方教育、文化的影响。认为宗族保障给地方治安带来了双重影响。宗族教育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仕宦家族和科举家族,对地方教育、传统文化的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总之,探讨明清宗族保障与基层社会控制的关系,可以拓展宗族和中国传统社会组织的研究领域,了解明清时期宗族保障的特点和基层社会的宗族活动,增进我们对明清时期宗族的认识,也为今日的现代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of China is characterized by patriarchal clan system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primitive period. The clan system is so deep-rooted that almost every aspect of the Chinese society was affecte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organization forms in particular. This system witnessed its own development from the premature clan before Qin dynasty, the politically aristocratic families from West and East Han dynasties to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feudal clans based on bureaucratic system in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o a new period in Ming and Qing—Gentry clan system. During this period, the clan system began to accommodate common people, the organization was improved and its influence to common people became all the more noticeable.
     The clan system can organize and educate the people, and also coordinate different parties of the societ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is system is to guarantee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thesis is devoted to a review of researches about this subject. It also defines what a clan, feudal family and its function are and thus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is paper.
     In the first part, a careful research was done about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clan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because the functions of the clan system are different in various historical periods. This system began to approach common people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nd the security policies taken in these periods delivered an unprecedented influence to the grass-roots. This is the background of this paper.
     The second part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the geographic, economic, institutional, mental and ethical preconditions for fulfilling the security function of the clan system with regard to caring the old, educating the young, treating the ill and helping the poor. This security function is, to some extent,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ety in rural areas. Besides family rules are enacted widely then, which serve as a kind of institutional guarante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function. Some fields and country estates were set aside for helping those in needs. With these economic foundations, the security function of the clan system wasn’t reduced to a castle in the air.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how the security function of the clan system influences the grass-root social orders. It is an efficient way of controlling and winning the common people. On one hand, by ensuring the basic needs of the poor, it forged a reli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people and clan, and thus helps stabilize the society. On the other, some use this security function as bait and take advantage of common people to fight in or between different clans. These are the destabilizing factors in society. Undoubtedly, the security function neither eliminated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nor reversed the trend of polarization. It only helped alleviate the conflicts to some extent. The Gentry class was active as the organizer and builder of this security system. As a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mmon people and government, they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In the fourth part, a further research was done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ecurity system to the primary level of society, t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lan security system and basic social organizations. In the past, these basic organizations include the pao-chia system, li-chia system and local authorities. Clan is a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but it sometimes overrides the official organizations in controlling the primary level of society. Tax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government; a clan, with the security system as guarantee, family rules as regu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the payment of tax and thus safeguarding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government. Meanwhile, this part also gives an analysis of its influence to the local security, education and culture and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it has double effects for local security, does great contribution to culture and brought into being many families that were government officials or men of letters for generations.
     In brief, a study of the clan system and basic social control institution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can give us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clan system, characters of its security system in particular,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also provides useful reference for modern social security building.
引文
1.周祖谟:《尔雅校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4年。
    2.陈澔:《礼记集说》,上?偶霭嫔纾?987年。
    3.[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吴金华标点:《三国志》,中华书局,2007年。
    4.[宋]范晔撰、[唐]李贤等注:《后汉书》,中华书局,1979年。
    5.[宋]范仲淹著,《范氏义庄规矩》,清照堂丛书(国家图书馆藏)。
    6.[宋]朱熹:《家礼》,《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7.[宋]罗大经:《鹤林玉露》,中华书局,1983年。
    8.[宋]张载:《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
    9.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10.《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十通”影印本。
    11.[清]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12.[清]吕坤:《实政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
    13.[清]赵翼著,栾保群、吕宗力校点:《陔余丛考》,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
    14.[清]陈立:《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年。
    15.[清]钱大昕:《潜研堂文集》,商务印书馆,1936年。
    16.[清]章学诚:叶瑛校点,《文史通义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
    17.[清]冯桂芬:《校邠庐抗议》,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18.[清]冯桂芬:《显志堂稿》,文海出版社,1981年。
    19.[清]包世臣:《齐民四术》,中华书局,2001年。
    20.[清]赵翼:《詹曝杂记》,中华书局,2005年。
    21.[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22.[清]归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23.[清]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岳麓书社,2004。
    24.[清]钱泳:《履园丛话》中华书局,1979年。
    25.[清]李光庭:《乡言解颐》,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26.[清]丁守存:《编年自记》,《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27.光绪《日照县志》,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1.[清]方元会纂修:《莆阳刺桐金紫方氏族谱》,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
    2.《清代碑传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3.《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华书局1997年版。
    4.《吴氏族谱》,1933年9月刻本。
    5.光绪《宜兴卢氏宗谱》卷一《宗祠诫约》。
    6.汪尚和等,《休宁西门汪氏族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7.道光《刘氏族谱》,《家训》,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8.宣统《京江盛氏重修宗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9.民国《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族谱—第三部元字集》,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10.《西山陈氏家谱?义门家法》,转引自《江州义门陈氏宗谱》。
    11.《上虞雁埠章氏宗谱》卷十四《家训二十四则》,1925年。
    12.《西山陈氏家谱?义门家法》,转引自《江州义门陈氏宗谱》。
    13.光绪《安阳马氏祠堂条规?祠堂小学塾规》。
    14.《浦江郑氏义门规范》,成都文伦书局,宣统二年本。
    15.光绪《苏州吴县湖头钱氏宗谱》。
    16.乾隆:《萧山长巷沈氏续修宗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17.同治《洪洞刘氏宗谱》。
    18.光绪《映雪堂孙氏续修族谱》,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附录。
    19.光绪《江阴六氏宗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20.道光广东香山《黄氏家乘》,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21.《吴越钱氏宗谱》卷首,1921年本。
    22.同治《李氏重修族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23.光绪《高田龚氏族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24.乾隆《豫章黄城魏氏宗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25.《九江岳氏宗谱》,民国九年(1920年)刻本,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附录。
    26.道光安徽望江《刘氏族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27.民国湖南长沙《谢氏续修族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28.湖南湘阴《庞氏族谱》,光绪八年武陵堂木活字本。
    29.湖南长沙《谷塘余氏三修族谱》,1942年培元堂木活字本。
    30.湖南宁乡《余氏四修族谱》,1925年新安堂木活字本。
    31.光绪浙江《山阴安昌徐氏宗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32.道光《南海廖维则棠家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33.崇祯《赵氏宗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34.乾隆《任丘边氏族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35.光绪《何舄环堂重修族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36.光绪《邢氏宗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37.咸丰《姚江梅川沈氏宗谱》,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
    38.广东《宝安南头黄氏族谱》,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
    39.丁梦熊、丁兴周,江苏吴县《丁氏宗谱》,清乾隆57年(1792)双桂堂木活字版印本。原藏东洋文库。
    40黃尚义等,江苏无锡《梁溪黄氏宗谱》,清乾隆59年(1794)庆傅堂刊本。原藏美国国会图书馆。
    41.邹全宗等,安徽怀宁《皖怀邹氏宗谱》,清嘉庆元年(1796)敦厚堂木活字版印本。原藏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42.徐植诚等,江苏武进《徐氏宗谱》,清光绪3年(1877)赐书堂木活字版印本。原藏东洋文库。
    43.张其昆等,浙江上虞《清河张氏支谱》,清光绪3年(1877)怡谷堂刊本。原藏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44.谢兰生等,江苏武进《毗陵谢氏宗谱》,清光绪3年(1877)宝树堂木活字版印本。原藏日本国会图书馆。
    45.于肇麟等,浙江《萧山于氏宗谱》,清光绪4年(1878)佑启堂木活字版印本。原藏日本国会图书馆。
    46.朱邦英等,江苏《武进颜塘桥朱氏宗谱》,清光绪4年(1878)遗直堂木活字版印本。原藏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47.何彤翰、何荣泉,湖南平江《庐江何氏家乘》,清光绪4年(1878)庐江堂木活字版印本。原藏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
    48.[清]丁在麟等修:《丁氏族谱》,苞素堂刻本(1908)。
    49.(民国)丁文玞等:《日照丁氏家乘》,上海1926年铅印本。
    1.吕思勉:《中国宗法制度小史》,中山书局,1929年。
    2.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4.陶希圣:《婚姻与家族》,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
    5.高达观:《中国家族社会之演变》,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影印本。
    6.瞿同祖:《中国法津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
    7.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商务印书馆,1947年。
    8.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9.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2008年。
    10.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1.李文治,江太新:《中国的宗法宗族制与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2.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室编:《中国古代地主阶级研究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13.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编:《中国大同思想资料》,中华书局,1959年。
    14.中国第一代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学院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
    15.侯松茂:《国父社会思想之研究》,正中书局,1981年。
    16.胡朴安编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年。
    17.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三联书店,1998年。
    18.张仲礼:《中国绅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
    19.苏耀昌:《华丝地区: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
    20.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1.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
    22.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23.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4.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25.冯尔康:《清人社会生活》,沈阳出版社,2002年。
    26.冯尔康等著:《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
    27.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
    28.傅衣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中华书局,2007年。
    29.王善军:《宋代宗族与宗族制度研究》,河北教育出版,2000年。
    30.丁钢主编:《近世中国经济生活与宗族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31.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32.庄孔韶:《银翅》,三联书店,2000年。
    33.钱杭:《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
    34.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
    35.侯文若:《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
    36.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37.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38.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9.周鸿度等编:《范仲淹史料新编》,沈阳出版社,1989年。
    40.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8年。
    41.徐建华:《中国的家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
    42.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
    43.杨际平、郭锋、张和平:《五—十世纪敦煌的家庭与家庭关系》,岳麓书社,1997年。
    44.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45.叶植主编:《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
    46.毛佩琦:《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7.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48.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年。
    49.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50.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51.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6年。
    52.陈在正等:《清代台湾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年。
    53.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
    54.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
    55.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中华书局,1992年。
    56.朱亚非主编:《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
    57.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东史志资料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58.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文海出版社,1987年。
    59.顾廷龙主编:《清代硃卷集成》,成文出版社,1992年。
    60.杨知勇:《家族主义与中国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61.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62.[美]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63.[美]陈其男《汉人宗族制度的研究——弗里曼宗族理论的批判》,国立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刊第四十七期油印本,1991年。
    64.[美]许烺光著、薛刚译:《宗族?种姓?俱乐部》,华夏出版社,1990年。
    65.[日]中根千枝著、聂长林等译:《亚洲诸社会的人类学比较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
    66.[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67.[法]安德烈?比尔基埃:《家庭史》,三联书店,1998年。
    68.[日]鹤见尚弘:《中国明清社会经济研究》,学苑出版社,1989年。
    1.林耀华:《从人类学的观点考察中国宗族乡村》,《社会学界》第九卷,1935年。
    2.冯尔康:《简述清代宗族的自治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1期。
    3.冯尔康:《清代宗族的兴学助学及其历史意义》,《清史研究》,2009年第2期。
    4.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5.常建华:《近十年晚清民国以来宗族研究综述》,《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
    6.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7.张翔凤:《近代苏州碑刻中的乡绅自治与宗族保障》,《史林》,2003年第4期。
    8.曹立前等:《试论明清宗族保障的经济支持与制度性约束机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9.洪璞:《试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社会救助功能》,《安徽史学》,1998年第4期。
    10.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内部救济》,《中国农史》,2007年第1期。
    11.许华安:《清代江西宗族族产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12.谢仲礼:《族谱与宗族边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13.郑振满:《清至民国闽北六件“分关”的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3期。
    14.傅衣凌:《论明清社会与封建土地占有形式》,《厦门大学学报》,1978年第2、3合期。
    15.秦晖:《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二十一世纪》,1998年8月。
    16.欧阳宗书:《中国古代宗族教育管窥》,《江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1期。
    17.吴霓:《明清南方地区家族教育考察》,《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3期。
    18.熊贤军:《宗法制文化与中国古代教育》,《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9.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0.乌廷玉:《唐代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大的历史地位》,《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1期。
    21.游彪:《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2.赵华富:《黟县南屏叶氏调查报告》,《'95安徽大学学术活动月论文选粹》,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
    23.巴根:《明清绅士研究综述》,《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
    24.郝秉键:《明清绅士的构成》,《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
    25.[韩]吴金成:《明代の国家权力と绅士の存在形态》,《东アジア世界史探究》,1986年。
    26.郑金洪:《义门陈氏家法的古代教育》,载《闽台谱牒民俗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27.朱炳祥:《宗族的民族性特征及其在村民自治中的表达—对捞车土家族村和摩哈苴彝族村的观察》,《民族研究》,2005年第6期。
    28.丁友文、邱国良:《浅析宗族对农民生育观的影响》,《农业考古》,2005年第5期。
    29.刘军、王询:《中国南北方汉族居住区宗族聚居的地域差异》,见《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30.关传友:《徽州宗谱家法资料中的植树护林行为》,《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1.关传友:《论清代族规家法保护生态的意识》,《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32.关传友:《论族规家法对生态的保护》,《农业考古》,2008年第1期。
    33.张立高:《试论明清宗族恤孤》,《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4.姚延玲:《明清时期民间的社会救济和慈善事业》,《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35.吕红平、孙平:《论家族文化对当代生育观念的影响》,《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36.申小红:《宋代宗族风水观念与现代环境保护刍议》,《绥化师专学报》,2004年第4期。
    37.徐道稳:《清代社会救济制度初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6月。
    38.王邦虎、梁德阔:《我国阶级社会中宗族与国家间的结构关系》,《求索》,2005年第3期。
    39.梁娟娟:《明清临朐冯氏家族研究》,指导教师朱亚非教授,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毕业论文。
    40.逄伟:《清代黄城丁氏家族儒商门第研究》,指导教师朱亚非教授,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41.刘少华:《科宦家族与道德权威:日照丁氏家族研究》,指导教师朱亚非教授,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42.宋祥勇:《明末至民初山东科宦家族的发展与转型—以临沂大店庄氏为例》,指导教师朱亚非教授,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毕业论文。
    4日本汉学界和欧美及台湾人类学界对中国宗族组织的研究成果参见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9—17页。
    5对这些日韩学者的评述可以参见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前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0页。
    
    6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第142页。
    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年份分别为2000年版、2008年版、2000年版。
    8《尔雅·释亲》。
    9班固:《白虎通义》。
    10钱杭:《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页。
    11冯尔康等著:《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页。此后,冯尔康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代序》(中华书局,1997年,第2-3页)中又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在其著作《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4页)中,对宗族解释为“是家族的社会组织名称,具有封建宗法性质”,可见冯先生没有将宗族和家族严格区分开来,可参见。
    12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第7页。
    1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46页。
    14《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27页。
    15《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第39页。
    16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年,第16—18页。
    17孙本文:《现代中国社会问题》第一册,商务印书馆,1947年,第71页。
    18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4页。
    19例如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等。
    20谢继昌:《中国家族研究的检讨》,《中研院民族学研究所专刊》乙种之十,1982年,第255—280页。转引自钱杭:《中国宗族史研究入门》,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8页。
    21侯文若:《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第11页。
    22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6页。
    23许华安:《清代江西宗族族产初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第40页。
    24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第3页。
    25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第8—40页。
    26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7关于西周宗法制度的研究,可参见李文治《西周宗法制释义——论西周典型宗法制从属于封建领主制》,见《谱牒学研究》第1辑,中国谱牒学研究会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87页;钱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28《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第11页。
    29《左传·桓公二年》。
    30《礼记·祭法》。
    31有关周代平民宗族的论述,可以参见冯尔康:《中国古代的宗族与祠堂》,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年,第13页。
    32李文治,江太新:《中国的宗法宗族制与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7页。
    33陶希圣:《婚姻与家族》,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2页。
    34徐扬杰也认为:“一个世家大族式家族组织,往往又是一个由充任族长的大地主控制,率领的地主武装集团。在聚居地它是一个武装的家族坞壁,担负着抵抗外来袭击,保卫本族地主生命财产及全体族众安全的责任。”见徐扬杰:《中国家族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33—239页。
    35张承宗、魏向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宗族》,《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36张研认为士族制度不能称为宗族制度,只能算是家族制度。见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87页注1。但笔者认为士族在世系、族谱、族内互助上,基本符合了本文的定义,也是一种宗族制度。
    37《三国志·魏书》卷18《许褚传》。
    38《三国志·吴书》卷6《宗室·孙静传》。
    39郑樵:《通志》卷25《氏族略》之一《氏族序》。
    40钱大昕:《周氏族谱序》,《潜研堂文集》卷26。
    41归有光:《龙游翁氏宗谱序》,《震川先生集》卷2。
    42关于说唐代庶族地主地位,涉及到了唐代地主阶级成分问题,在此补充一下。唐代地主阶级成分划分,大多数用“庶族”、“士族”加以区别,但是有学者对此有不同的认识,可以参考乌廷玉:《唐代士族地主和庶族地主大的历史地位》,载《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1期;张国刚、叶振华:《关于唐代地主阶级的几个问题》,载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研究室编:《中国古代地主阶级研究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161—182页。
    43陶毅、明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东方出版社,1994年,第127页。
    44《后汉书》卷61《郭伋传》。
    45《后汉书》卷37《桓荣传》注引《华峤书》。
    46《三国志》卷16《任峻传》。
    47《北齐书》卷18《司马子如传》。
    48《北齐书》卷34《杨愔传》。
    49《晋书》卷34《羊祜传》。
    50《晋书》卷62《祖逖传》。
    51《梁书》卷25《徐勉传》。
    52《周书》卷27《蔡祜传》。
    53赵翼:《陔余丛考》之“累世同居”条。
    54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816页。
    55张载:《经学理窟·宗法》,《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第259页。
    56游彪:《宋代的宗族祠堂、祭祀及其它》,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第327页。
    57《经学理窟·宗法》,《张载集》,第258页。
    58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五《陆氏义门》,中华书局,1983年,第89页。
    59朱熹:《家礼》卷1《祠堂》。四库全书第142册。
    60参见:《范文正公义庄规矩》,载周鸿度等编:《范仲淹史料新编》,沈阳出版社,1989年。范仲淹:《范文正公集》(上海:《四部丛刊初编》,1989年)附《褒贤集》卷2,钱公辅《义田记》,第3页。钱公辅曰:“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于其里中买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族之人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瞻”。
    61《文献集》卷7下《汤氏义田记》,转引自王卫平、黄鸿山著:《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保障与慈善事业》,群言出版社,2005年,第148页。
    62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第97页。
    63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1页。
    64朱熹:《家礼》,四库全书第142册,第530—590页。
    65《明太祖实录》卷82,洪武六年五月癸卯。
    66朱熹:《家礼》,《正衡》卷1《通礼注》。
    67李文治:《明代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及其基层政权作用》,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第61页。
    69方元会纂修:《莆阳刺桐金紫方氏族谱》,《宗图小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第78页。
    70谢仲礼:《族谱与宗族边界》,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版,第40页。
    71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8年,第33—35页。
    72光绪《宜兴卢氏宗谱》卷一《宗祠诫约》。
    73族谱的研究,几本专门的研究值得关注。如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8年;徐建华:《中国的家谱》,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年;陈支平:《福建族谱》,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等。
    74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74页。
    75《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1120《武昌》,第32页。
    76《钱氏家乘·耆厚春江翁钱处士传》,《春江公传》,见《明代族田表》,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0页。
    77《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卷104,《孝悌部》。见《明代族田表》,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3页。
    78方苞《甲辰示道希兄弟》,《皇朝经世文编》卷60。
    79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33—341页。
    80《明史》卷181《徐溥传》。
    81程敏政:《篁墩文集》四库全书本,卷20《宜兴徐氏义塾记》,第15页。
    
    82参见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62页。
    83《席氏世谱载记》卷12《义庄规条》。
    
    84常建华:《明代宗族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85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395页。
    91《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卷2,《安徽》,第16页。
    92《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编卷4,《福建》,第27页。
    93李光地:《小宗家祭礼略》,《皇朝经世文编》卷58。
    94张海珊:《聚民论》,《皇朝经世文编》卷58。
    95陈宏谋:《寄杨容园景素书》,《皇朝经世文编》卷58。
    96秦蕙田:《五礼通考》,转引自陶希圣:《婚姻与家族》,商务印书馆,1931年,第60页。
    97可参见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14页。
    98分见两表。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90—110页;第234—276页。作者历时20余年对明清族田的资料作了详实的记录,对族田的统计详实准确,被许多研究宗族经济史者引用。
    99冯尔康:《清人社会生活》,沈阳出版社,2001年,第107页。
    100嘉靖《休宁西门汪氏族谱·遗墨》,[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东京,东洋文库,第602页。
    101康熙《顾氏族谱》卷2,《家范》,[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15页。
    102道光《刘氏族谱》卷2,《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31页。
    103宣统《京江盛氏重修宗谱》卷1《家范》,[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58页。
    104民国《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族谱—第三部元字集》,《家教》,[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62页。
    105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
    106《礼记·礼运篇·大同篇》。
    107《墨子·兼爱下》。
    108《孟子·滕文公上》。
    109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组编:《中国大同思想资料》,中华书局,1959年,第18页。
    110《中国大同思想资料》,第34页。
    111侯松茂:《国父社会思想之研究》,正中书局,1981年,第28页。
    112《长沟朱氏宗谱》卷二《族范·祠规》,光绪三十三年本。
    113《寿州龙氏宗谱》卷一《家规》,光绪十六年本。
    114《西山陈氏家谱·义门家法》,转引自《江州义门陈氏宗谱》。
    115《孟子·离娄上》。
    116《上虞雁埠章氏宗谱》卷十四《家训二十四则》,1925。
    117《西山陈氏家谱·义门家法》,转引自《江州义门陈氏宗谱》。
    118《宜兴卢氏宗谱》卷一《宗祠诫约》光绪十八年本。
    119《安阳马氏祠堂条规·祠堂小学塾规》,光绪十六年本。
    120《西山陈氏家谱·义门家法》,转引自《江州义门陈氏宗谱》。
    121《浦江郑氏义门规范》,成都文伦书局,宣统二年本。
    122《长沟朱氏宗谱》卷二族范、祠规,光绪三十三年本。
    123《苏州吴县湖头钱氏宗谱》,《卷首谱例一十八条》光绪七年本。
    124乾隆:《萧山长巷沈氏续修宗谱》卷三十四,《宗约》,[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01页。
    125同治《洪洞刘氏宗谱》卷七,《合族公约》。
    126同治《饶州府志》卷23,《人物·善士》。
    127同治《瑞州府志》卷15,《人物·懿行》。
    128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沈阳出版社,2001年,第113页。
    129欧阳宗书:《中国古代宗族教育管窥》,《江西大学学报(社科版)》,1992年第1期,第55页。
    130《武陵郭氏续修族谱》卷首上,《公定规约》,1947。
    131《安阳马氏祠堂条规·祠堂小学塾规》,光绪十六年本。
    132苏州《珍氏宗讲》卷十二,民国十一年刊本。
    133光绪《江阴刘氏宗谱》卷二《宗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46页。
    134道光广东香山《黄氏家乘》卷一《族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1960,第711页。
    135民国《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族谱—第三部元字集》,《家教》,[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62页。
    136《吴江施氏义庄汇录·施氏义庄聪族规条》,民国五年刊本。见洪璞《试述明清以来宗族的社会救助功能》,载《安徽史学》,1998年第4期。
    137见袁长极:《清代山东水旱自然灾害》,山东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山东史志资料》第二辑,山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
    138《宜兴霞溪陆氏家谱》卷10,《崇德堂条例》卷20,《传》。
    139《两世入乡贤祠记事?丁允元》,丁文玞等《日照丁氏家乘》,上海1926年铅印本。
    140丁景:《皇清敕授文林郎江南淮安府雎宁县知县康熙癸卯科举人乡饮大宾先兄朗倩丁五公行述》,丁文玞等《日照丁氏家乘·行述》,上海1926年铅印本。
    141光绪《日照县志》卷8,人物,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142丁壇玉:《例授征仕郎候选直隶州州判恩贡生先考静轩府君言行纪》,丁文玞等《日照丁氏家乘·行述》,上海1926年铅印本。
    143光绪《日照县志》卷8,人物,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144丁守存:《编年自记》,《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第58册,第596页。
    
    145以上事例见丁在麟等修:《丁氏族谱》,卷8《详记》,苞素堂刻本。
    146转引自常建华:《宗族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29页。
    147王世贞:《疏塘黄氏义田记》。
    148《吴越钱氏宗谱》卷首,1921年本。
    149同治《李氏重修族谱》卷一《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23页。
    150光绪《高田龚氏族谱》卷首《戒例》,[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39页。
    151乾隆《豫章黄城魏氏宗谱》卷十一《宗式》,[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03页。
    152赵华富:《黟县南屏叶氏调查报告》,《'95安徽大学学术活动月论文选粹》,安徽大学出版社,1996年,113页。
    153对于宗族保护环境,傅衣凌曾见到张氏宗祠祠谕,其中有“仍在禁河竿钓摸鱼者,定行程官处置,绝不轻恕”之语,也可见宗族在保护环境、水源上的严厉。参见傅衣凌:《明清封建土地所有制论纲》,中华书局,2007年,第89页脚注2。
    154《永兴张氏族谱》卷二《合族禁条》,1929年。
    155《盘谷高氏贵六公房谱·盘谷新七公家训》,1935年。
    156光绪《日照县志》卷1,疆域,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
    157郑振满:《清至民国闽北六件“分关”的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4年第3期。
    158秦晖:《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二十一世纪》,1998年8月。
    159转引自:秦晖:《公社之谜——农业集体化的再认识》,《二十一世纪》,1998年8月。
    160光绪《古吴陈氏世谱》,卷4《附立丛墓规条十则》,见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族谱附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333页。
    161王处辉:《中国社会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转引自徐道稳:《清代社会救济制度初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6月。
    162钱杭、承载:《十七世纪江南社会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6页。
    163 [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32页。
    164张光铨:《光祠记》,《皇朝经世文编》卷66。
    165章懋:《枫山集》(四库全书本)卷4,《路西陈氏复义庄记》,页41。
    166 [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516页,
    167《朱子家礼》,同治四年本,卷一,《居家杂议》,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族谱附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240页。
    168湖南《湘阴狄氏家谱》,卷五《家规》,1938年。
    169《九江岳氏宗谱》,卷三《家规》,民国九年(1920年)刻本,见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附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382页。
    170道光安徽望江《刘氏族谱》,卷2《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30页。
    171民国湖南长沙《谢氏续修族谱》,卷1《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70页。
    172湖南湘阴《庞氏族谱》,卷1《家训》,光绪八年武陵堂木活字本。
    173《“永垂不朽”碑》,见叶植主编《襄樊市文物史迹普查实录》,今日中国出版社,1995年,第794页。
    174湖南湘乡《萧氏续谱》卷首,《甘溪祠族规碑》,光绪十九年经木堂木活字本。
    175宣统《京江盛氏重修宗谱》,卷1《家范》,[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58页。
    176光绪善化《周氏三续族谱》,卷2《族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51页。
    177湖北黄陂《周氏宗谱》,卷1《叙》、《经祖祠自治章程》,1923年刻本。
    178湖南长沙《谷塘余氏三修族谱》,卷1《家规》,1942年培元堂木活字本。
    179湖南宁乡《余氏四修族谱》,卷首《凡例》,1925年新安堂木活字本。
    180光绪浙江《山阴安昌徐氏宗谱》,卷2《家教》,[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39页。
    181毛佩琦:《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290页。
    182牧野巽博士藏《缪氏宗谱》,缪元蚊撰《兰陵家训》。
    183光绪江西南昌《深洞李氏大宗谱》,卷1《家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91页。
    184牧野巽博士藏《缪氏宗谱》,缪元蚊撰《兰陵家训》。
    185同治《李氏重修族谱》,卷1《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21页。
    186道光《萧山渔临华氏宗谱》,卷1《遗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896页。
    187光绪《华氏宗谱》,卷首《明德堂续训》,
    188道光《浙江潮州府归安县琏市镇嵇氏宗谱》,第一本《条规》。
    189同治《李氏宗谱》,卷2《宗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09页。
    190嘉庆《黄氏宗谱》,卷1《宗式》,[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06页。
    191民国《交河李氏八修族谱》,卷1《计开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73页。
    192光绪《常熟丁氏家谱》,不分卷《义田条规》,见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族谱附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37页。
    193光绪《宁乡熊氏续修族谱》,卷8《祠规》,见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族谱附录,第328页。
    194《紫江朱氏家乘》,卷4《旧谱家规》,1938年本。
    195光绪《屠氏毗陵支谱》,卷1《恤孤家塾规条》。
    196嘉靖《淳安县志》卷1,《风俗》。
    197宣统《白沙陈氏支谱》,卷首上《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56页。
    198《慈东方家堰方氏宗谱》,卷首《家规》,见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族谱附录,第330页。
    199民国《绍兴山阴州山吴氏族谱》,元字集《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242页。
    200光绪《映雪堂孙氏续修族谱》,卷首下《家法补略》,见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族谱附录,第364。
    201《汀龙黄氏族谱》,卷9《规约》,1947年本。
    202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对社会问题的控制》,载《中国农史》,2007年第4期。
    203道光《南海廖维则棠家谱》,卷1《家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13页。
    204崇祯《赵氏宗谱》,第四本《赵氏宗约》,[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94页。
    205乾隆《任丘边氏族谱》,卷19《经堂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12页。
    206范仲淹著,李元春评:《范氏义庄规矩》,清照堂丛书(国家图书馆藏)。
    207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25页。
    208中国第一代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学院研究所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第110页。
    209许华安:《清代江西宗族族产初探》,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1期。
    210《清代地租剥削形态》,第410页。
    211《临海屈氏世谱》,《义庄条规》,转引自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9页。
    212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记》三联书店,1998年,第15–17页。
    213参见冯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第168页。
    214对于“绅士”一词连在一起使用,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绅”、“衿”、“士”、“缙”本意所指不同。限于文章主旨,不再详述,可参见张仲礼:《中国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巴根《明清绅士研究综述》,载《清史研究》1996年第3期;郝秉键:《明清绅士的构成》,载《历史研究》1996年第5期。此外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对“绅士”一词也进行了论述,可加以参考。
    215 [韩]吴金成:《明代の国家权力と绅士の存在形态》,《东アジア世界史探究》,1986年。
    216王先明:《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1页。
    217 [美]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218冯桂芬:《复宗法议》,《显志堂稿》卷10。
    219 [法]安德烈·比尔基埃:《家庭史》(第二卷),《现代化的冲击》,三联书店,1998年,第306页。
    220苏耀昌:《华丝地区:地方历史的变迁与世界体系理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57页。
    221道光江州《陈氏家法》。
    222高寿仙:《晚明的地方精英与乡村控制》,见万明主编:《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284页。
    223嘉靖方端远:《莆阳金紫方氏大宗祠祭规》,刻本。
    
    224《康熙戊寅修谱纪事·万载辛氏顺房谱》。
    225转引自张研:《.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67页。
    
    226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0页。
    227 [美]莫里斯·弗里德曼著,刘晓春译《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4页。
    228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76页。
    
    230《明太祖实录》,卷135,洪武十四年正月。
    231《续文献通考》,卷16《职役》2。
    232这里所说的保甲,不是明中叶以后推行的保甲制,而是推行于边疆或边远山区,侧重于军事目的的保甲制,具有半军事性质,平时也负有里甲职能,如征收赋税,管理户籍等。参见毛佩琦:《中国社会通史·明代卷》,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401页。
    233宋代在中国乡里制度发生了重大转折,从此之后,乡里制度由乡官制转变为职役制。参见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25页。
    234徐茂明:《江南士绅与江南社会(1368–1911年)》,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108页。
    235明代的保甲制度概况,可参见陈宝良:《明代的保甲与火甲》,载《明史研究》第3辑,黄山书社,1993年。
    236吴光等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28–531页。
    237吕坤:《实政录》,卷5《乡甲约》。
    238《清朝文献通考》,卷21《职役一》;《皇朝政典类纂》,卷35《户政六》,《职役》。
    239关于里甲、保甲的转变可参见孙海泉:《论清代从里甲到保甲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240包世臣:《齐民四术》,卷4上,《礼一上》,《说保甲事宜》,中华书局,2001年,第128页。
    241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52页。
    247《临海屈氏世谱》不分卷,《义庄规条》。
    248光绪《江夏陈氏义庄规条》,《续增规条》。
    249光绪湖南《宁乡陶氏家谱》,卷首之一《祖训四篇》,[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42页。
    250光绪《华氏宗谱》,卷首《明德堂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49页。
    251宣统《白沙陈氏支谱》,卷首上《家训》,[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56页。
    252同治《新市李氏宗谱》,卷2《宗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07页。
    253同治《皖桐香山戴氏宗谱》,卷首《计开规条》,[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10页。
    254道光《刘氏族谱》,卷2《计开规条》,[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15页。
    255《临邑县志》,转自《中华全国风俗志》,第13页。
    256《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7《陕西》,第14页。
    257《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2《山东》,第1页。
    258顾炎武:《日知录》,卷6《乡里》。
    259贺长龄等编:《清经世文编》,卷58《礼政五》。转引自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第63页。
    260《昆陵陈氏宗谱》,卷1《家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62页。
    261光绪《何舄环堂重修族谱》,卷1《宗政》,[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49页。
    262光绪《邢氏宗谱》,卷1《族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38页。
    263丁在麟等修:《丁氏族谱》,卷7《详记》,第33页,苞素堂刻本。
    264同治《黄县志》,卷8《人物·义行》,第463页,[清]尹继美、王棠(修):《中国地方志集成——山东府县志辑(49)》,凤凰出版社、上海书庄、中国书社联合出版。
    265笔者认为,在民间发生的宗族械斗与中国传统社会上具有的“血亲复仇”有很大的关系。瞿同祖也认为:“复仇的观念和习惯,在古代社会及原始社会中极为普遍。被伤害人可以去寻找他的仇人与以同样的伤害,社会上承认他报仇的权利”,并进一步说,“个人的伤害无异于全族的伤害,个人的仇人即等于全族的仇人,所以扩大成为一种联合的责任,以联合的力量去寻求报复”(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年,第65–66页)。所以,个人之间的仇恨也会引起族人之间的械斗,冤冤相报,没有终了。徐扬杰认为家族械斗的社会根源之一是家族制度,也是这样的道理(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第295页)。
    266陈在正等:《清代台湾史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96页。
    267《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4《福建二》,第27页。
    268《中华全国风俗志》,上篇卷4《福建二》,第35页。
    269王日根:《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岳麓书社,2003年,第52页。
    270艾米利·埃亨(Emily Ahern)归纳为三种类型:一是单一宗族占统治地位的村庄,即单姓村,二是多宗族村落,第三也是多宗族村落,但是有强弱之分。参见Emily Ahern, 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Calif),1973.
    271赵翼《詹曝杂记》,卷4《闽俗好勇》。
    272 [德]马克斯·韦伯著,王容芬译:《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143页。
    273参见张研、毛立平:《19世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35页。
    274朱亚非主编:《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页。
    275同治广东《宝安南头黄氏族谱》,卷上《族规》,见费成康:《中国的家法族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163页。
    276乾隆《萧山长巷沈氏续修宗谱》,卷34《宗约》,[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01页。
    277咸丰《姚江梅川沈氏宗谱》,卷6《宗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19页。
    278《郃阳马氏宗谱》,《绛帐书舍记》,民国二十五年增订本。见冯尔康:《清代宗族的兴学助学及其历史意义》,载《清史研究》,2009年第2期。
    279《项城张氏族谱》,天津文岚簃印书局仿宋排印本,民国廿五年。
    280顾廷龙主编:《清代硃卷集成》,成文出版社,1992年,第49册,第4—30页。
    281李光庭:《乡言解颐》卷三,《士》。
    282丁景:《皇清敕授文林郎江南淮安府雎宁县知县康熙癸卯科举人乡饮大宾先兄朗倩丁五公行述》,丁文玞等《日照丁氏家乘·行述》,上海1926年铅印本。
    283俞樾:《心斋丁公家传》,《春在堂杂文》六,编二,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四十二辑》, (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版,第1951页。
    284乾隆《任丘边氏族谱》,卷19《训词》,[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625页。
    285同治《桐城刘氏宗谱》,卷1《家规》,[日]多贺秋五郎《宗谱の研究·资料篇》,第726页。
    286陈支平:《近500年来福建的家族社会与文化》,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192页。
    287徐扬杰:《宋明家族制度史论》,中华书局,1995年,第300页。
    288 [日]片山刚:《清末珠江三角洲地区图甲表与宗族组织的改组》,见陈桦:《清代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上册,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7页。
    289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78页。
    290王邦虎、梁德阔:《我国阶级社会中宗族与国家间的结构关系》,《求索》,2005年第3期。
    291杨知勇:《家族主义与中国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09页。
    292庄瑶:《式古编》卷二,《持家》。
    293光绪《宿松县志》卷四《地理志》,转引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29页。
    294桐城《祝氏家谱》卷一,《家规》。
    295雍止帝:《上谕内阁》,雍止元年五月二十一日谕,拱北楼书局藏版印本,转引自玛尔康《18世纪以来中国家族的现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296钱泳:《履园丛话》卷二十《灵岩山馆》,中华书局,1979年,下册第527页。
    297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上册第174页。
    298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第3295页。
    
    299《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十通”影印本,第5031页。
    300傅衣凌:《论明清社会与封建土地占有形式》,《厦门大学学报》1978年,第2、3合期。
    301肖唐镖:《从正式治理者到非正式治理者—宗族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变迁》,《东岳论丛》,2008年9月。
    302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