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镇反”刑事政策的实施研究(1950-1953)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建国初期中共中央确立的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政策为主线的一系列刑事政策,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大规模政治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简称“镇反”运动)中得以最为全面的贯彻实施。本文基于全国主要地区的档案史料,考察了在这场“镇反”运动中各项刑事政策推行的基本状况,从宏观上较为完整地反映出中共中央在“镇反”运动中不断作出刑事政策调整的规律。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各项刑事政策在基层农村“镇反”运动中的具体实施情况,本文选取了“西康地区”的农村为分析重点,借助该地区丰富的档案史料,对农村各县乡基层执行组织实施“镇反”运动状况的考察与分析,从微观上分析了西康农村地区在实施“镇反”政策中存在的问题和特点。
     全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五章。在绪论部分,首先对刑事政策的概念的内涵作了阐释。因为目前我国刑法学界对刑事政策概念界定不一,人们对刑事政策的认识和理解往往也比较模糊,尽管本文是从法史的视角研究刑事政策问题,但是,作者认为,仍有必要对“刑事政策”这个基础性概念的一般内涵以及在建国初期这段历史时期所具有的特殊内涵进行一定阐释。其次,该部分介绍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目前我国对刑事政策问题研究的状况,并作了简要评述。最后,本文对所采用的西康地区档案史料情况作了专门说明。
     第一章“镇反”刑事政策的确立
     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建国初期“镇反”刑事政策的确立状况。首先分析了“镇反”刑事政策确立的社会背景和立法背景,指出中共中央针对全国解放初期严峻而复杂的反革命犯罪形势,发布了各项“镇反”指示、决议、命令,并颁布了《惩治反革命条例》,而这些法律规范的出台正是为了贯彻实施“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其次,指出了建国初期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为主的各项刑事政策的实施均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理论指导的,它不仅总结了建国前革命根据地的“肃反”经验,同时借鉴了苏联的“镇反”刑事政策立法及其经验,在这些认识的基础上,本章对建国初期确立“镇反”刑事政策的理论及实践进行了论述;最后,对建国初期所确立的主要“镇反”刑事政策的产生及发展情况作了一定分析。
     第二章“镇反”指示及刑事政策的初步实施
     本章在对各项“镇反”指示及刑事政策初步实施状况的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集中分析了“镇反”运动发起时的前后两个阶段的刑事政策和指示的实施情况。首先,基于全国主要地区“镇反”执行报告资料,客观描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到“镇反”运动发起前,全国范围对《共同纲领》第七条所确立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刑事政策、建国前革命根据地提出的“少杀、慎杀”死刑政策以及中共中央1950年3月18日发出的《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的实施情况;通过对实施状况的分析,归纳了在政策指示实施过程中的“宽大无边”偏向的特征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所采取的“纠偏”措施。例如,中央人民政务院及最高人民法院1950年7月23日联合发出的《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并对该指示的实施效果展开分析;1950年lO月10日,中共中央及毛泽东发布了关于严厉镇压反革命活动的“双十”指示,并发起了全国性大规模“镇反”运动。接着,本章论述了在“镇反”运动中全国各地所采取的各项具体的“镇反”措施及其执行情况。最后,立足于西康地区的档案史料,选取了宝兴、芦山、雅安几个县展开了对该地区基层组织实施上述“镇反”指示及刑事政策情况的分析,并总结出各县实施的特点。例如,雅安各乡在“双十”指示发出后并没有立即开展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而是结合当时农村中正在进行的土地改革运动逐步进行“镇反”的。在“镇反”组织机构方面,雅安各乡均建立了自己的农民自卫武装组织如农协,有的乡在该组织内部还设有团支部。
     第三章“镇反”高潮中《惩治反革命条例》及“死缓”政策的实施
     1951年2月,《惩治反革命条例》颁布,中共中央提出,根据《惩治反革命条例》的规定,以“镇压与宽大相结合”为基本政策指导,实行“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方针,并结合“稳、准、狠”策略开展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本章在客观描述全国范围实施上述“镇反”政策指示及《惩治反革命条例》情况的基础上,以西康地区雅安县作为典型范例,详细考察和分析了该县人民法院实施《惩治反革命条例》及相关刑事政策的具体状况,并总结出西康地区各县在实施中的一些特点。例如,根据中共中央对西康地区的少数民族政策,康定县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主要依据“少捕、少杀”的“从宽”政策对反革命罪犯进行具体处理。最后,本章对“镇反”运动高潮时期(1951年2月到5月)中共中央提出的“死缓”政策及适用状况进行系统研究,并根据各地适用政策报告,分析出该项政策在全国和西康地区的初步适用中存在的一般问题及其纠正情况。
     第四章“镇反”刑事政策的全面实施
     全国“镇反”运动高潮退去,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清理反革命罪犯积案》的指示。根据该指示精神,全国各级公安、司法机关按照“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基本刑事政策和“杀、缓、关、管、放”具体刑事政策对反革命积案进行了“区别对待”的清理,同时也展开了对“镇反”刑事政策的全面实施。为了彻底肃清一切反革命罪犯,早日完成“镇反”运动,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要求继续实施“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的政策方针,并要求各级司法机关根据“思想改造与组织整顿相结合”的政策方针开展对反革命案件进行“清案查错”。本章在对上述内容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以西康地区的汉源、雅安、盐边县的具体实施情况为主要分析对象,总结出各县在“镇反”刑事政策全面实施过程中的地方特点。例如,雅安县因为受到尚未完成的土地改革运动的牵制,其“镇反”的步伐滞后于全国其他地区,直至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清理反革命积案的指示之后,雅安县公安及司法机关才结合积案清理工作开始发动群众大张旗鼓地镇压反革命。
     第五章“镇反”刑事政策实施状况的评价与反思
     本章作为全文的最后一章,对建国初期“镇反”刑事政策的总体实施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反思。在本章评价部分,首先对建国初期确立的“镇反”刑事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总体评价;然后,重点对“镇压与宽大相结合”和“死缓”政策的适用效果进行了一定的评价,尤其对“死缓”政策在适用中出现的预期目标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偏差问题进行了评析;最后,简单评述了“劳改”、“管制”具体政策在实施中的效果和作用。在本章的反思部分,主要涉及对建国初期“镇反”刑事政策实施的主体和方式进行反思,即分析了“人民法庭”作为实施主体的种种弊端,并以雅安县人民法庭的“错杀”情形为个案进行说明;此外,对“镇反”刑事政策推行的方式即坚持“群众路线”的“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的群众运动的方式进行了一定检讨;最后,重点论述了“镇反”刑事政策中的“少杀、慎杀”和“死缓”政策对当代死刑立法及适用制度的影响和启示,以凸显建国初期刑事政策实施研究的当代价值。
     结语部分,对建国初期“镇反”刑事政策的实施特点进行了概括,揭示了中共中央对“镇反”刑事政策的调整规律,以及西康地区实施的一般特征,然后并从理论上对建国初期刑事政策与刑法定位问题作了假设。
A series of criminal policies taking the poli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suppression and spaciousness" as the main line establish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new China can be implemented most comprehensively in the first large-scale political activity after new China was established---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for short).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rical file and particulars about the main areas all over the country,the author in this thesis probes into the whole condi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criminal policies established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in the nationwid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which macroscopically reflects the dynamic rule of making an adjustment for the criminal policy unceasingly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of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At the same time,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ncrete 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each criminal policy in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in the basic unit of countryside,the author has selected the "Xikang area" for the model of newly-liberated rural areas after new China was established,with the aid of rich historical file and data in this area, launches to thoroughly analyze the condition of implementation about the basic executive units in various counties or towns,which microscopically reflects many ques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policies and directives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in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besides of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In the introduction,firstly the author has given an explanation on the connotation of criminal policy.Because there exists various defination about the concept of the criminal policy in the present criminal academic circle,although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author researches into the criminal policy in the historical angle of view,but it is necessary to have an introduction for this foundational concept of the "criminal policy" as well as the special connotation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new China.Next,the author introduces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dissertation as well as the present researching condition in our country. Finally,the author has given a special explanation for the historical file and data concerning Xikang area which used in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ⅠEstablishment of the Criminal Policies in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Firstly,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social and legislative background for establishing the criminal policies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namely,under the situation of stern and complex counter-revolutionary crime in the early days of liberation,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has issued the instruction,resolution,order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and promulgated "the Rule of Punish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which precisely has implemented the related criminal policies.While these criminal policies has instructed theoretically by Marxism-Leninism and the Thought of Mao Zedong,absorbed from the experience on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which establish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s well as the socialist legislative model of these criminal policies in Soviet Union.Accordingly,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laborates on those mentioned above.Finally,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and evolution regarding several of the criminal policies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which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ChapterⅡPreliminary Implementation on the Instruction and the Criminal Policies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In this chapter,the author starts to analyze and research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ose criminal policies and the instruction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Firstly, according to the executive report from the main areas in the country,the author describes the situation of nationwide implementation for those criminal policies and instruction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sent out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on March 18,1950,simultaneously elaborates the preliminary implementation for the criminal poli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suppression and spaciousness" set in the Common Program and the policy of "killing little,killing cautiouly" about the death penalty.Accordingly,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deviation of "spacious boundlessly"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ng and its corrective policy which adopted by 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for example,An Instruction About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sent out jointly by the Administrative Council in the Central People's State and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on July 23,1950.On October 10,1950,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and Mao Zedong have issued the "Double Ten" instruction,and initiated a nationwide co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therefore,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then elabo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for the criminal policy and instruction in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Finally,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file and data in Xikang area,the autho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criminal policy and instruction in such counties as Baoxing,Lushan,Ya'an,and summarized their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For example,some townships in Ya'an county has not immediately developed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after the instruction of "Double Ten" sent out;Additionally,these townships established their own self-defensive armed services like peasant association,some townships were also equipped with the youth corps in the interior of those services.
     ChapterⅢImplementation for the Rule of Punishing Counter-revolutionary and Policy of "the Postponed Death Sentence" at the High Tide of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In February,1951,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proposed,according to the stipulation on the Rule of Punishing Counter-revolutionary and the basic poli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suppression and spaciousness" as well as the strategy to "suppress steadily, accurately,ruthlessly" to develop the large-scal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Accordingly,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sets Ya'an County of Xikang area as an example, probes into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implemented by its people's court in detail and summarizes some characteristics in Xikang area.For example,in Kangding county the court carried on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cases under the policy of "little catching,little killing" set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to the ethnic groups in Xikang area.Finally,in this chapter 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implementation about the policy of "the postponed death sentence" at the high tide of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from February to May, 1951) sent out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report from main regions in the country,analyzes the general question existed in the process of carrying out this policy in the nation and Xikang area.
     ChapterⅣComprehens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riminal Policies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
     After the high tide of 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was retreating,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had issued the instruction About Cleaning up Long-pending Case of Counter-revolutionary Criminal,according to which,and under the basic criminal policy of "the combination of suppression and spaciousness",the public securities and judicial organs in all levels of the country had been cleaning up the long-pending counter- revolutionary cases and carried on "the differential treatment" to the counter-revolutionaries,simultaneously also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ly all of the criminal policies.In order to eliminate all counter-revolutionary criminals thoroughly,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 give directions to continue implementing the policy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on a grand scale",and requests all levels of judicial organ to summarize their implementation for "cleaning up case and looking up wrong" under the policy of "the ideological remolding and reorganizing the organ",hi this chapter,the author mainly analyzes the implementation on several counties of Hanyuan,Ya'an,Yanbian in Xikang area and summarizes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ose counties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the criminal policies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For example,in Ya'an county,it has left behind other areas in the country in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because of the campaign on the land reform which not yet completed, until the instruction about cleaning up the counter-revolutionary long-pending case was sent out by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PC,the public security and judicial organ in Ya'an county only took actio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on a grand scale.
     ChapterⅤAppraisal and Reconsideration on Implementation for the Criminal Policies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In last chapter,firstly,the author make a general appraisal for the effect to implement the criminal policies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then,especially assesses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such two piece of criminal policies as "the combination of suppression and spaciousness" and "the postponed death sentence"; finally,comments on the effect and function of implementing the concrete criminal policies such as "reform-through-labor" and "the control",hi the part of resonsideration,the author mainly takes such two aspects as the subject and the way of implementing the criminal policy into reconsideration,that is,analyzes all sorts of malpractices from "the people's court" which set as a subject of implementation,and also takes the people's court in Ya'an county as a case, and recosideres the way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on a grand scale" by the way of "mass line" in carrying out those criminal policies.Finally,the author elaborates the influence and the enlightenment of such criminal policies as "to kill little,to kill cautiously" and "the postponed death sentence" for the contemporary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death penalty.
     In the part of conclusion,the author generalizes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whole country and Xikang area of implementing the criminal policies of suppressing counter-revolutionaries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and elaborates brief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iminal policy and criminal law.
引文
1 谢瑞智:《刑事政策原论》,台北:台北文笙书局,1978年版,第4页。
    2 【法】米海依尔·戴尔玛斯·马蒂:《刑事政策的主要体系》,卢建平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3 谢瑞智:《刑事政策原论》,台北:台北文笙书局,1978年版,第4页。
    4 【英】Andrew Rutherford,Transforming Criminal Policy,Published 1996 by Waterside Press,P11.
    5 【俄】C.C.博斯霍洛夫:《刑事政策的基础》,刘向文译,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页。
    7 高铭暄、王作富主编:《新中国刑法的理论与实践》,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7页。
    8 杨春洗主编:《刑事政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7页。
    9 马克昌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10 林纪东:《刑事政策学》,台北:台湾编译馆1969年版,第3页。
    11 王牧:《犯罪学》,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79-380页。
    13 1949年2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特别规定:“在人民的新的法律还没有系统地发布以前,应该以共产党的政策以及人民政府与人民解放军所发布的各种纲领、法律、条例、决议作依据。目前在人民的法律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办事原则应该是:有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之规定;无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新民主主义政策。”参见《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5-87页。
    14 建国初期的政策被赋予了法律效力,除了作为国家公共政策具备政治功能,还代替刑法行使着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功能。因此,可以称为是特殊的刑法。
    15 陈兴良主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16 “刑法的刑事政策化”是自19世纪后期以来各国刑法发展的历史潮流,基本观点是,在刑法中引入更多的刑事政策思想,使刑法更多地追求对犯罪惩罚的有效性;在实践层面,意味着不仅刑法的制定受刑事政策的指导,而且刑法的运用在强调罪刑法定的同时,也受刑事政策的导向和调节。但是,绝不意味着刑事政策对刑法的超越或者替代。“刑法永远是刑事政策不可逾越的樊篱。”参见梁根林:《刑事政策:立场与范畴》,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17 参见储槐植:“建立刑事一体化思想”,《中外法学》,1989年,第1期。
    18 《西康省刑事政策执行情况》,西康资料网http://www.xkszlw.com。
    19 参见林蕴晖等:《1949-1989年的中国》,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7页。
    20 关于新解放区和老解放区,依据1949年10月建国前和建国后所占领的地区划分。
    21 《华北局关于纵火、爆炸、盗窃、暗杀、破坏事件的通报》,194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厅编印:《中共中央华北局重要文件汇编》(第一卷),1954年。
    22 贺龙、邓小平致中央电(1950年3月15日),转见白希:《大镇压》,北京:金城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184页。
    23 彭真:《关于镇压反革命和惩治反革命条例问题的报告》,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3页。
    24 参见靳德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25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2、1290页。
    26 “坚决镇压反革命巩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0页。
    27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页。
    28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1、1436页。
    29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1页。
    30 《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期,1951年7月25日。
    31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0页。
    32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1页。
    33 “加强经济保卫工作”,《人民日报》社论,1950年7月9日。
    34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页。
    35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12页。
    36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71、1436页。
    37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6页。
    38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3月18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3页。
    39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21-24页。
    40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人民日报》,1950年7月24日。
    41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5页。
    42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10月10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5页。
    43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10月10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5页。
    44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10月10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5页。
    45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10月10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6页。
    46 东北人民政府司法部高部长:《为答复对反革命犯减刑、假释及复权等问题》,四川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32。
    47 参见《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177-178页。
    48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2页。
    49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8页。
    50 彭真:《关于镇压反革命和惩治反革命条例问题的报告》,1951年2月20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5页。
    51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5页。
    52 所谓“六法全书”,是指国民党政府在其执行期间颁布的宪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法规的汇编,收录国民党政府的最基本的法律,它们是调整国民党统治区法律秩序的规范性文件。
    53 见《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5-87页。
    54 见《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85-87页。
    5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9页。
    56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6页。
    57 见1963年、1965年《人民日报》(合订本)。
    58 《列宁全集》(第二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88页。
    59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页。
    60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12-1413页。
    61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62 见《肃反令文汇集》。
    63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页。
    64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7页。
    65 刘远:《刑事政策哲学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66 见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现行法令汇集》(上册),1945年版。
    67 刘远:《刑事政策哲学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
    68 韩延龙等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4-55页。
    69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8页。
    70 参见苏联司法部全苏联法律科学研究所编:《苏维埃刑法分则》,中国人民大学刑法教研室译,北京:法律出版社,1956年版,第60-61页。
    71 参见李猛:“如何认定反革命罪”,《政法研究》,1957年,第3期。
    72 王立民:《中国法律与社会》,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72页。
    73 参见萧常纶:“对管制问题的初步探讨”,《政法研究》,1957年,第2期。
    74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67页。
    75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38页。
    76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5页。
    77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04页。
    78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93页。
    79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9页。
    80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07页。
    81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82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83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84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85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4页。
    86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282页。
    87 参见黄伟明:《死缓制度的当代价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6页。
    88 张希坡、韩延龙:《中国革命法制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19-347页。
    89 《毛泽东文选》(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90 《毛泽东文选》(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91 《毛泽东文选》(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2页。
    92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4页。
    93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4页。
    94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271页。
    95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6页。
    96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页。
    97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三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148页。
    98 张希坡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430页。
    99 见《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52)。
    100 薛梅卿、叶峰:《中国法制史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83页。
    101 薛梅卿、叶峰:《中国法制史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483页。
    102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9页。
    103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83页。
    104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8页。
    105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8页。
    106 “中央公安部关于全国公安会议向中央的报告”,《建设》,第九十三期,1950年11月15日。
    107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9页。
    108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2-1434页。
    109 《对于32个地区司法机关关于镇压反革命总结报告的批复并通报》,1951年2月28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10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65页。
    111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5页。
    112 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对于32个地区司法机关关于镇压反革命总结报告的批复并通报》,1951年2月28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5页。
    113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9页。
    114 “一年来公安工作已获成效”,载《人民日报》,1951年10月1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1950年全年工作报告”,《天津日报》,1951年2月1日。
    115 “严惩反革命分子”,《人民日报短评》,1950年7月24日。
    116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9页。
    117 《中共北京市委关于敌特党团分子处理情况向中央及华北局的请示报告》,1950年3月20日,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50年,第136-137页;《山东地区今后半年内继续贯彻镇压反革命的实施意见》,山东省档案馆藏A001/01/0069/004。
    118 华东公安部部长李士英:《关于华东地区土匪特务活动的情况和镇压反革命问题的报告》,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1页。
    119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38页。
    120 罗瑞卿:“一年来人民公安工作的成就和今后任务”,《人民日报》,1951年1月1日。
    121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7页。
    122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47页。
    123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1页。
    124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1页。
    125 “坚决取缔一贯道”,《人民日报》社论,1950年12月20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30页。
    126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处理反革命案件执行情形专题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27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处理反革命案件执行情形专题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28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处理反革命案件执行情形专题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29 宝兴县公安局:《关于对反革命犯政策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8。
    130 宝兴县公安局:《关于对反革命犯政策执行情况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8。
    131 芦山县人民法庭:《关于判处死徒刑执行情形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8。
    132 批示全文如下:“据川西行署来电请示:关于刑事案件之判处复核权限在中央未统一规定前可否暂行规定:(一)2年以下(包括2年)徒刑,由县判决后即可执行:(二)2年以上5年以下徒刑,须经专署复核后执行;(三)5年以上徒刑、死刑须经行署(省)复核后执行。现已呈奉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暨最高法院准予暂行。特此通知,希转所属切实遵行为要。此致!西康省人民政府,1950年5月19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8。
    133 雅安县人民法庭:《对镇压反革命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134 雅安县人民法庭:《对镇压反革命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135 雅安县人民法庭:《对镇压反革命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136 雅安县人民法庭:《对镇压反革命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137 雅安县人民法庭:《对镇压反革命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138 雅安县人民法庭:《对镇压反革命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139 雅安县人民法庭:《对镇压反革命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140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7页。
    141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20页。
    142 毛泽东:《转发北京市委关于大张旗鼓经过群众进行镇反的报告的批语》,1951年4月2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第219页。
    143 毛泽东:《关于镇反工作中两个突出经验的通报》,1951年4月10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第233页。
    144 “太原市深入发动群众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的情况和经验”,《建设》,第一零八期,1951年4月23日,第3-4页。
    145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54页。
    146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6页。
    147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64页。
    148 华东局:《关于镇压反革命问题的报告》,195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就华东局关于镇压反革命问题的报告的批复》,1951年1月8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729页。
    149 《中央转发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六个文件给西南局的复电》,1950年11月24日,《刘少奇建国以来文稿》(第二册),第553页。
    150 毛泽东:《关于镇压反革命分子的策略问题的电报》,1950年12月19日;毛泽东:《中宣部转发西南局宣传部关于清匪反霸报道问题的意见的批语》,1950年12月19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第729页。
    151 毛泽东:《中央转发中南局关于镇压反革命的第二次指示的批语》,1950年12月30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第751-752页。
    152 毛泽东:《关于镇压反革命分子的策略问题的电报》,1950年12月19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2页。
    153 毛泽东:《关于对反革命分子必须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的电报》,1951年1月17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第36-37页。
    154 毛泽东:《中央转发河南省委镇反工作报告的批语和给中南局的电报》,1951年1月21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第46页。
    155 中央公安部:“关于镇压反革命宣传报道中应注意问题的指示”,1950年11月,载《建设》,第九十五期,1950年12月6日,第1-2页。
    156 “坚决镇压反革命的首恶分子”,《东北日报》,1951年5月13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786页。
    157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9页。
    158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1页。
    159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1页。
    160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5页。
    161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3页。
    162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10页。
    163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64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65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66 《反革命匪特江澄清材料》,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167 《西康省人民法院命令》,1951年3月21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48。
    168 康定县人民政府:《惩治反革命条例执行情况》,1951年5月6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48。
    169 《西南区第一届司法会议的综合报告》,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D类资料,《西南政报》,第九期,1951年6月,目录号:642,卷号:9。
    170 《毛泽东文选》(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171 毛泽东:《对贯彻执行“死缓”政策的批语》,1951年6月15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7页。
    172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3页。
    173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9页。
    174 罗瑞卿:“在北京市市、区各界人民代表扩大联系会议上关于处理反革命罪犯问题的报告”,载《人民日报》,1951-05-22。
    175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5页。
    176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1页。
    177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2页。
    178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79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80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81 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及司法部:《一般刑事案犯应否适用死刑缓期执行办法的问题》,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85。
    182 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311。
    183 西安市人民法院:“举行宣判大会情况”,《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期,1951年7月25日。
    184 “河北省清理积案工作报告”,《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期,1951年7月25日。
    185 川东人民法院涪陵分院:《第四次训法会议总结》,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川东行署十改委员会》,目录号:46,卷号:14。
    186 川东人民法院涪陵分院:《第四次司法会议总结》,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川东行署土改委员会》,目录号:46,卷号:14。
    187 川东人民法院涪陵分院:《第四次司法会议总结》,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川东行署土改委员会》,目录号:46,卷号:14。
    188 《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通报》,1951年9月26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89 《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通报》,1951年9月26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90 《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通报》,1951年9月26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91 《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通报》,1951年9月26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92 《中央人民政府司法部通报》,1951年9月26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93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94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95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镇压反革命政策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
    196 《汉源县清理积案委员会7、8、9月工作总结报告(摘抄)》,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7。
    197 《西康省人民法院通知》,1951年8月6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198 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199 《汉源县清理积案委员会7、8、9月工作总结报告(摘抄)》,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7。
    200 《汉源县清理积案委员会7、8、9月工作总结报告(摘抄)》,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7。
    201 雅安县公安局:《执行工作报告》,1951年6月3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202 雅安县公安局:《执行工作报告》,1951年6月3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203 雅安县公安局:《执行工作报告》,1951年6月3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204 雅安县公安局:《执行工作报告》,1951年6月3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205 《雅安县1年来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206 短评《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严防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报复活动》,《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期,1951年7月25日。
    207 短评《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严防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报复活动》,《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期,1951年7月25日。
    208 短评《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严防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报复活动》,《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期,1951年7月25日。
    209 短评《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严防反革命分子的阴谋报复活动》,《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期,1951年7月25日。
    210 批示如下:“1、该县人民法庭将叛乱的反革命匪首,采取依照法律手续及时的坚决镇压,并将执行情况及有关材料迅速上报备查,无疑呈正确的,应该继续发扬。2、所呈苏绍章等4犯简单材料看来,我们完全同意将该4犯判处极刑。3、我们感到材料太简单,缺乏政策法令的依据,如罪名均未写明犯罪事实,缺少时间地点及具体数字,固而不能说明对人民之危害性,教育人民受效较小。4、今后整理处决人犯材料时应深入群众调查研究,重证据不重口供的办案方针必须坚决贯彻到实际中去。希转该县人民法庭知照。院长 赵敬斋,副院长 邱文山,1951年3月8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211 《叛乱匪首材料》;《会理县枪决人犯材料》,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212 《盐边县土改以来所发生的放火放毒综合报告》,1952年5月,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47。
    213 《盐边县土改以来所发生的放火放毒综合报告》,1952年5月,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47。
    214 同上。
    215 中央人民政府政法分党组:《关于司法改革第三号报告》,1952年11月,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D类《西南工作》,目录号:618,卷号:134。
    216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改革建设工作的几个问题》,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四川省司法厅,目录号:10,卷号:6。
    217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司法改革建设工作的几个问题》,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四川省司法厅,目录号:10,卷号:6。
    218 《西康省反旧法观点与旧司法作风总结》,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90,卷号:10。
    219 《西康省司法改革会议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0,卷号:5。
    220 《德昌县司法改革运动综合材料》,1952年12月2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四川省司法厅,目录号:234,卷号:9。
    221 《德昌县司法改革运动综合材料》,1952年12月2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四川省司法厅,目录号:234,卷号:9。
    222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1953年上半年综合报告》,1953年9月25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录号:7号,卷号:60。
    223 西康省人民法院:《1953年上半年综合报告》,1953年9月25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录号:7号,卷号:60。
    224 西康省人民法院:《1953年上半年综合报告》,1953年9月25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录号:7号,卷号:60。
    225 西康省人民法院:《1953年上半年综合报告》,1953年9月25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录号:7,卷号:60。
    226 西康省人民法院:《1953年上半年综合报告》,1953年9月25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录号:7,卷号:60。
    227 西康省人民法院:《1953年上半年综合报告》,1953年9月25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录号:7,卷号:60。
    228 西康省人民法院及西康省人民政府公安厅:《进行死缓犯考核工作联合指示》,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85。
    229 康树华:《犯罪学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230 南宁市公安局史志办公室编:《南宁市公安志》,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3页。
    231 公安部副部长徐子荣:《关于镇反以来几项主要数字的统计报告》,1954年1月14日。
    232 罗瑞卿:“伟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2页。
    233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234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0页。
    235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页。
    236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237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238 转见仲瑞敏,许元:“毛泽东连续三次批示山东镇反报告”,《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39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44页。
    240 罗瑞卿:《在北京市市、区各界人民代表扩大联系会议上关于处理反革命罪犯问题的报告》,《人民日报》,1951年5月22日。
    241 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录号:10,卷号:7。
    242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4页。
    243 《毛泽东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6页。
    244 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144页。
    245 《人民法庭组织通则》,1950年7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法令汇编》(1949-1950),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71-72页。
    246 张培田:《法的历程——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演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5页。
    247 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中南区人民法庭工作会议总结”,《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六期,1951年11月13日
    248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7页。
    249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7页。
    250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7页。
    251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7页。
    252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雅安县人民法庭错杀人的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06.
    253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雅安县人民法庭错杀人的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06。
    254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雅安县人民法庭错杀人的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06。该报告于1951年7月4日由西南军政委员会司法部作出批示:“本年6月4日‘关于雅安县人民法庭错杀人的报告'收悉。我们同意你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希望结合着这次检查,彻底纠正各地人民法庭工作中存在的工作粗糙草率,以至于某些紊乱的现象,以便人民法庭工作能有秩序地顺利进行。”
    255 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雅安县人民法庭错杀人的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06。
    256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07页。
    257 “太原市深入发动群众大张旗鼓镇压反革命的情况和经验”,《建设》,第一零八期,1951年4月23日,第3-4页。
    258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8页。
    259 “关于政法工作的情况和目前任务”,《中央政法公报》,第二十八期,1951年5月25日。
    260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261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2页。
    262 毛泽东:《转发北京市委关于大张旗鼓经过群众进行镇反的报告的批语》(1951年4月2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二册,第219页。
    263 《中央公安部关于镇压反革命宣传报道中应注意问题的指示》(1950年11月),《建设》,第九十五期,1950年12月6日,第1-2页。
    264 最高人民法院中南分院:《中南区人民法庭工作会议总结》,《中央政法公报》第三十六期,1951年11月13日。
    265 《西北公安部关于镇反摸底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意见》,(1952年9月),“中央批示:(一)中央同意西北公安部关于镇反摸底工作中几个问题的意见,请按此执行。(二)中央希望各个地区的公安部门,也象西北一样对于残留的反革命分子切实分析清楚加以审查统计,以便今冬明春准确地完成第二期镇反任务。”重庆档案馆馆藏,全宗号:D类《重庆工作》,目录号:719,卷号:87。
    266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10月10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6页。
    267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0页。
    268 高铭暄、赵秉志:《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6页。
    269 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一卷:死刑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58页。
    270 陈兴良主编:《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页。
    271[日]团藤重光著,林辰彦译:《死刑废止论》,台北: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272[韩]金仁善:《关于韩国执行死刑的现状与死刑制度的改善方向的再思考》,赵秉志主编:《中韩刑法基本问题研讨——“首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学术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8页。
    273 【英】罗吉尔·胡德著,刘仁文、周振杰译:《死刑的全球考察》,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274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85页。
    275 中共中央:《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1950年10月10日,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086页。
    276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4页。
    277 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一卷:死刑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4页。
    278 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一卷:死刑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4页。
    279 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一卷:死刑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85页。
    280 张培田:《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4页。
    281 高铭暄、赵秉志:《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上),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6页。
    282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7-408页。
    283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学(新编)》),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07-408页。
    284 张正新:《中国死缓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8-129页。
    285 黄伟明:《死缓制度的当代价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79页。
    286 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一卷:死刑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2页。
    287 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一卷:死刑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24页。
    [1]中央司法部、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分院:《关于刑事政策的规定、办法、指示、批复》,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32。
    [2]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控告杀人案高级人民法院批复》,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43。
    [3]最高法院、西南司法部、西康高等法院:《关于法律刑事政策的规定、指示、通报、检查、执行政策的通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85。
    [4]西南军政委员会、司法部:《关于没收反革命财产处理办法规定批复》,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0。
    [5]西康省府、西昌分院、雅安、越西、天全、宁南县法院、公安局:《关于镇反工作的指示、总结》,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24。
    [6]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财政部、司法部、西康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解决监所容纳人犯困难的几项办法监所修建囚犯供给等指示、通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30。
    [7]西康省人民政府:《关于提解劳改队犯人的手续、处理战犯、汉奸、官僚资本家、企业、司改的命令、指示、通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75。
    [8]西南分院:《关于判处死刑案件复核问题的指示;西康高级人民法院函转各级法院》,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87。
    [9]西康省公安厅、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处理反革命案件的几项暂行规定》,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307。
    [10]中央司法部、公安部、西康高级人民法院、公安厅:《关于监所职责的指示、提押、逮捕、劳动、劳役改造之解释的规定》,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309。
    [11]中央司法部、公安部、西南分院、西康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死缓、无期、假释、加减刑、改判的指示,老、病、残犯、少年犯上诉复核制度的规定》,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311。
    [12]藏族自治区、普格、盐源人民法院:《关于少数民族纠纷的工作报告;西南司法部、西康高级人民法院批复》,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05。
    [13]西南司法部、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专题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08。
    [14]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机要室镇反工作报告(机字第9号)》,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
    [15]西南司法部:《关于接收旧档案的规定》,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0。
    [16]最高法院、西南司法部、西南分院:《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指示;西康高级人民法院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8。
    [17]荣经、越西、雅安、宝兴、县府:《处理反革命死刑情况;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通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42。
    [18]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诉讼程序处理刑事案件职权》,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44。
    [19]最高法院、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有关司法工作结合生产、调解工作的通报、接管刑事案件情况》,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63。
    [20]西南司法部:《关于镇反条例、管制、召开反革命分子亲属会议、镇反政策的通报指示,本院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89。
    [21]西昌、汉源、雅安县法院:《处理杀人案错杀人犯的专报,西南司法部,本院指示批复》,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06。
    [22]西昌、雅安、德昌等12个县法院、法庭(司法科):《报送镇反工作总结、执行情况,反革命具体材料,西南司法部通报本院批复》,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5。
    [23]西康公安厅、检察署、汉源、宁南等4个县法院、法庭:《镇反工作总结》,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6。
    [24]中央、西南司法部:《清理积案工作的通报、量刑情况》,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17。
    [25]藏族自治区法院:《请示有关处理烟毒纠纷》;西康高级人民法院:《关于盐边县反革命放火、放毒的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47。
    [26]藏族自治区、雅安区、泸定县法院:《有关没收具体反革命财产案件材料》,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48。
    [27]西南司法部、西康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检查镇反工作的通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84。
    [28]西南司法部、公安部、西康高级人民法院:《关于通缉在逃犯、反革命犯死刑批准权限、劳役与徒刑之区别等问题解答规定》,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85。
    [29]中央法制委员会、司法部、西南分院、西康各级人民法院:《有关判处徒刑、反革命、地主的婚姻问题、批复、通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301。
    [30]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机要室镇反中人员自杀报告备案》,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587。
    [31]西康省检察院:《年度镇反计划及清案工作通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9,卷号:1。
    [32]中央、西南检察院;《关于镇反工作的指示》,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9,卷号:3。
    [33]西康省检察院:《关于计划、镇反、保卫粮食的指示、工作制度、计划》,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9,卷号:6。
    [34]西康省检察院:《关于检察、批捕、镇反、整顿检察通讯员的总结、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9,卷号:24。
    [35]最高、西南、西康检察院:《关于干部调配、业务费、监所、禁止乱扣、捕押、来信来访、镇反、贯彻婚姻法工作情况的报告、指示、规定》,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9,卷号:45。
    [36]西康省检察署:《关于侦查、审判监督计划、办法、批捕权限、参加镇反的指示》,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9,卷号:50。
    [37]西康省部分检察院:《关于“镇反”工作的简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9,卷号:78。
    [38]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综合1950年1-12月犯人劳动状况、犯人已决月报表,离婚案件月报表,刑、民案件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34。
    [39]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雅安、康定等22个县法院司法科:《初审刑事案件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46。
    [40]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藏族、康定、西昌司法组:《1950年刑民上诉案件月报表(2审)》,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47。
    [41]西康高级人民法院、雅安等8个县法院、司法科:《有关反革命死刑罪犯调查表,杀人,离婚处理案件》,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66。
    [42]西康各级法院、司法科:《新收已决犯人月报表及执行死刑报告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68。
    [43]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综合各级法院51年1-12月份初审刑、民事案件收结统计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96。
    [44]西康高级人民法院、雅安、荣经等6个县、庭:《1951年监所犯人动态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23。
    [45]西康省各级法院:《1951年1-12月份初审刑事案件收结统计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25。
    [46]西康高等法院、西昌、米易等27个法院:《关于案件发展情况简报、收结情况分析说明(52-54年)》,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503。
    [47]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彝族自治区法院、西昌司法科:《1951年1-4季度刑民上诉(第2审)案件收结统计季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28。
    [48]西康省各级法院:《1951年1-12月份监所犯人动态统计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55。
    [49]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上诉案件收结统计表》;越西、西昌县法庭:《1951年案件收结情况,已决犯人月报表,死刑执行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57。
    [50]雅安、汉源、芦山、宝兴、德昌县法院、庭:《1951年人犯统计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58。
    [51]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综合各级法院、庭1952年1-12月反革命案件收结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93。
    [52]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综合1952年1-12月份上诉刑、民事案件收结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94。
    [53]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综合1952年1-12月份初审刑、民事案件收结月报表,普通刑事案件判决被告处理情形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95。
    [54]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1952年1-12月份反革命案件收结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40。
    [55]西康省各级法庭:《1952年1-12月份反革命案件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41。
    [56]西康省高级法院:《1952年1-6月份初审刑、民事案件收结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43。
    [57]西康省各级法院:《1952年7-12月份初审刑、民事案件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44。
    [58]西康省各级法院:《1952年1-6月份普通刑事案件判决被告处理情形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45。
    [59]西康省各级法院:《1952年7-12月普通刑事案件判决被告处理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246。
    [60]西康省高级人民法院教育所、藏族、康定、雅安、越西县法院:《关于犯人劳动状况月报表》,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65。
    [61]雅安、卢山、汉源等6法院:《1951年1-12月份初审刑事案件收结统计月报》,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127。
    [62]西康省宝兴县人民法院:《宝兴县人民法院报告》(1953年3月),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川南人民法院,目录号:3,卷号:72。
    [63]西康省汉源县人民法院:《召开改判大会的报告》,四川省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建康,目录号:11,卷号:581。
    [6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共同纲领》,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D类《中央政法公报》,目录号:719,卷号:2。
    [65]最高人民法院西南分院:《法律问题研究》,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D类《西南法院》,目录号:649,卷号:1。
    [66]但懋辛:《西南区第一届司法会议的综合报告》,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D类《西南政报》,目录号:642,卷号:9。
    [67]中共川东区党委办公厅:《成都县人民法庭工作的点滴经验》,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川东资料》,目录号:668,卷号:36。
    [68]史良:《关于彻底改造和整顿各级人民法院的报告》,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D类《西南政报》,目录号:699,卷号:24。
    [69]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关于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政治法律委员会的指示》,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全宗号:D类《西南政报》,目录号:642,卷号:9。
    [70]张培田主编:《新中国法制研究史料通鉴》(第二卷),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1]公安部公安史资料征集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建国初期镇压反革命运动史略”,《公安史资料》,总第十一辑,1989年1月。
    [72]中央档案馆《党的文献》编辑部编:《共和国重大决策和事件述实》,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3]中央档案馆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74]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
    [75]中共中央办公厅编:《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献》,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76]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77]韩延龙等编:《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78]高铭暄、赵秉志:《新中国刑法立法文献资料总览》(上),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毛泽东选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毛泽东文集》(第1-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毛泽东文选》,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6]《董必武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7]董必武:《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张晋藩主编:《20世纪中国法制的回顾与前瞻》,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9]张希坡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十卷》,(新民主主义政权),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10]李龙主编:《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蓝全普:《七十年法律要览》,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12]曾维东等主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审判史》,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14]韩延龙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通史》,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5]赵震江主编:《中国法制四十年》(1949-198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16]张模超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纲》,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周振想等主编:《新中国法制建设四十年要览》(1949-1988),北京:群众出版社,1990年版。
    [18]薛梅卿等编:《中国法制史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9]张希坡、韩延龙:《中国革命法制史》(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20]信春鹰:《中国的法律制度及其改革》,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21]张培田:《法的历程——中国司法审判制度的演进》,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2]公丕祥主编:《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23]蔡定剑:《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4]俞荣根:《艰难的开拓——毛泽东的法思想与法实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5]孙琬钟等主编:《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年版。
    [26]张友渔主编:《中国法学四十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27]李贵连:《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8]郭成伟:《新中国法制建设五十年》,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9]王地久:《谁主沉浮——毛泽东的民主与法制观》,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0]陈春龙:《民主政治与法治人权》,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31]王定国等编:《谢觉哉论民主与法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32]中国法学会编:《毛泽东思想关于民主和法制的理论》,甘肃: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3]黄稻主编:《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4]张慎恒:《毛泽东早期哲学思想探源》,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35]肖义舜主编:《共和国法制建设五十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36]吕世伦主编:《列宁法律思想史》,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37]林蕴晖等:《1949-1989年的中国》,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8]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
    [39]高铭暄:《新中国刑法科学简史》,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0]储槐植:《刑事一体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1]卢建平:《刑事政策与刑法》,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2]杨春洗主编:《刑事政策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43]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4]马克昌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45]谢望原,卢建平等:《中国刑事政策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6]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版。
    [47]刘远:《刑事政策哲学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8]汪明亮:《刑事政策研究新视角》,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49]张亚平:《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方略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50]李卫红:《刑事政策学的重构及展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1]侯宏林所著的《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2]黄伟明:《死缓制度的当代价值》,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53]刘仁文:《刑事政策初步》,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4]梁根林:《刑事政策:立场与范畴》,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55]张正新:《中国死缓制度的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赵秉志主编:《中韩刑法基本问题研讨——“首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学术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7]张培田、张华:《近现代中国审判检察制度的演变》,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8]杨天石:《抗战与战后中国》,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9]《镇压反革命》,中国民主同盟总部宣传委员会,1951年。
    [60]《新中国镇反运动》,北京:群众出版社,1992年版。
    [61]《发动群众镇压反革命》,北京:群众书店,1951年版。
    [62]《拥护人民政府镇压反革命》,北京:人民出版社,1951年版。
    [63]《镇压反革命》(第1、2辑),1951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委员会编印。
    [64]《坚决镇压反革命活动》,北京:人民出版社编辑部,1951年版。
    [65]【美】罗斯·特里尔著,胡为雄、郑玉臣译:《毛泽东传》(最新版全译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6]【美】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6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68]【日】团藤重光著,林辰彦译:《死刑废止论》,台北: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
    [69]【英】罗吉尔·胡德著,刘仁文、周振杰译:《死刑的全球考察》,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美】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著,沈苏儒等译:《爱泼斯坦回忆录:见证中国》,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5年版。
    [1]陈鹏生、王立民:“新中国法制史:21世纪一个亟待开拓的中法史研究领域”,《法学》,2001第2期。
    [2]张智辉:“回首新中国刑法学研究50年”,《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3]信春鹰:“法律移植的理论与实践”,《新华文摘》,2007年第19期。
    [4]杨奎松:“新中国镇反运动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1期。
    [5]杨奎松,“新中国巩固城市政权的最初尝试——以上海镇反运动为中心的历史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6]梁根林:“20世纪的中国刑法学(中)——反思与展望”,法学文献库。
    [7]樊风林:“论董必武的刑法思想”,《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3期。
    [8]刘东根:“两极化——我国刑事政策的选择”,《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第6期。
    [9]储槐植:“刑事政策的概念、结构和功能”,《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储槐植:“刑事政策:犯罪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和司法实践的基本指导思想”,《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9年第5期。
    [11]卢建平:“刑事政策学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刑事法专论》,上卷,中国方正出版社,1998年版。
    [12]陈潭:“政策动员、政策认同与信任政治——以中国人事档案制度的推行为考察对象”,《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3]仲瑞敏、许元:“毛泽东连续三次批示山东镇反报告”,《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4]江礼华:“毛泽东的死刑观”,载自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1卷:死刑问题研究(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5]张恒山、赵永红:“从死刑利弊看毛泽东的死刑观”,载自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1卷:死刑问题研究(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6]董必武:“关于肃清一切反革命分子问题”,《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1986年版。
    [17]赵秉志、时延安:“慎用死刑的程序保障——对我国现行死刑复核制度的检讨及完善建言”,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1卷:死刑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8]卢建平:“死缓制度的刑事政策意义及其扩张”,陈兴良、胡云腾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2004年度)》第1卷:死刑问题研究(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9]周仲海,“山东省‘镇压反革命'运动研究”(1950-1951),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硕士学位论文。
    [20]【韩】金仁善:“关于韩国执行死刑的现状与死刑制度的改善方向的再思考”,赵秉志主编:《中韩刑法基本问题研讨——“首届中韩刑法学术研讨会”学术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Julia(Julia C.Strauss,Paternalist Terror):The Campaign to Suppress Counter-revolutionaries and Regime Consolid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50-1953,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Vol.44,no.1,2002.
    [1]《中央政法公报》
    [2]《人民日报》
    [3]《西南政报》
    [4]《新华月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