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战争:苏联高层决策研究(1979-1989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阿富汗作为苏联南部邻国,与苏联有着长达2400余公里边境线,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的南部边疆的安全和中亚五国的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美苏全球争夺的冷战期间,阿富汗作为战略资源和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的中东边缘地区,成为苏联大规模渗透的对象。
     1978年4月27日,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突然发动政变,达乌德被推翻,这一被阿富汗人民民主党自称为“四月革命”的事件,不仅把阿富汗带入了国内政局的大动荡时期,而且开启了苏阿关系的新局面。莫斯科视阿富汗为自己的准卫星国,开始全方位、大规模地援助阿富汗。阿富汗革命被苏维埃化,国内改革没有考虑到阿富汗自身的文化价值及传统,不仅不被人民所理解,而且逐渐丧失了人民的支持。1979年9月,阿明在与塔拉基的权力斗争中胜出,对内展开了新一轮清洗,旗帜派、塔拉基派、伊斯兰派、保皇派均遭受打击,国内政局动荡不安。对外则采取了疏远苏联、接近美国的政策,而这是莫斯科所不能容忍的,在各种原因的促动下,苏共高层做出了出兵阿富汗推翻阿明政权,扶植卡尔迈勒傀儡政府的决策。
     苏联出兵阿富汗后,世界舆论为之哗然。国际社会对莫斯科黩武主义的担心,没想到如此迅速地变为现实。苏联出兵后,非但没有实现巩固阿富汗亲苏政权的政治目的,反倒因自己“入侵者”的角色,激起阿富汗伊斯兰抵抗力量的扩大与联合,加上美国、巴基斯坦、伊朗和沙特等国的介入,战争不断升级,而各方又缺乏政治解决的诚意,导致战争陷入长期化,打碎了莫斯科2-3个星期结束战事的妄想。
     1985年是阿富汗战争的转折点。这一年,由于戈尔巴乔夫的上台,以及苏联国内进行改革的需要,莫斯科调整了对外政策。在阿富汗问题上,谋求体面撤军。为此,苏联一方面加大了对阿富汗抵抗力量的军事打击力度,另一方面积极与阿富汗问题相关各方接触,3年内连续进行了七轮日内瓦间接会谈,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做出有限度妥协。苏联态度的转变,促动了喀布尔政策的变化。纳吉布拉取代卡尔迈勒上台后,推出“民族和解”政策,摆出与反对派和解分权的姿态,并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于阿富汗主要抵抗力量的反对,效果不佳。
     1988年,苏联国内局势急剧恶化,莫斯科急于摆脱在阿富汗的困境,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步伐明显加快。相关各方频繁接触,协调立场,终于达成日内瓦协议。1989年,在日内瓦协议规定的期限内,驻阿苏军全部撤出。1989年12月24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苏军进驻阿富汗的政治评价,认为“该决定理应受到道义上和政治上的谴责”。苏军撤出后,阿富汗由于日内瓦协议的不完整性、模糊性陷入内战,美苏为了各自的地缘政治利益,继续援助各派。直到1992年1月1日,美苏才按照达成的协议同时停止了对圣战者和纳吉布拉政权的军事援助。4月,纳吉布拉交出政权,但抵抗力量各派基于民族和教派分歧基础上的争权夺利的斗争并未停止。国家和平、民族和解、难民返回等旧有问题还没解决,毒品、恐怖主义等新问题随之而来。可以说,在阿富汗的长期战乱中,大国干涉是促使阿富汗国内问题国际化、长期化、复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种干涉又演变为“回力棒”,不仅给予解体前的苏联最后一击,而且使“9·11”后的美国长期陷入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中。
As the southern neighboring country of the Soviet Union, Afghanistan shares more than 2,400km border with the Soviet Union. Its special geographical location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the Soviet Union's southern border security and the stability of five countries in Central Asia. Especially during the Cold War, as a vital edge in the Middle East region with strategic resources and strategic location, Afghanistan was the object of massive penetration of the Soviet Union.
     The coup in April 27,1978, not only took Afghanistan into a period of internal political upheaval, but also opened a new situation in relations between the Soviet Union and Afghanistan. Moscow regarded Afghanistan as its quasi-satellite and began the comprehensive and large-scale assistance. The revolution in Afghanistan was of Soviet, it didn't take into account Afghanistan's own culture values and traditions, and lost the support of the people gradually. Amin got the power in the struggle with Taraki, and launched a new round of cleansing. The Taraki School, Islamic School and royalists were hit, and domestic political situation was instable. Amin took the foreign policy of alienating the Soviet Union and closing to U.S, which was intolerable to Moscow. Driven by a variety of reasons, the Soviet high-level political decision was made-invading Afghanistan, overthrowing Amin and supporting Caramel Puppet government.
     After the Soviet Union sent its army to Afghanistan, the world public opinion was in uproar.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eared of the militarism in Moscow, and it became the reality so quickly and unexpectedly. The Soviet army in Afghanistan didn't consolidate the pro-Soviet regime, but provoked the expansion and joint of Afghan Islamic resistance forces. With the involve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Pakistan, Iran, Saudi Arabi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war escalated. The lack of sincerity of resolving the problems by political means, leaded the war protracted, broking the Soviet Union's delusion of ending the war in two or three weeks.
     1985 was the turning point of Afghanistan war. In this year, Gorbachev came to power, and the Soviet need to reform, Moscow adjusted its foreign policy. In Afghanistan, it seek to retreat decently. On the one hand, it increased the military crackdown to the resistance in Afghanistan. On the other hand, it contacted actively with relevant parties in Afghanistan and had seven rounds indirect talks in Geneva in 3years, making limited compromise for resolving Afghanistan problem politically. The change of Soviet attitude leaded to the policy change in Kabul. Najibullah introduced the policy of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and took some measures. Because of the opposition of the main resistance forces, the effect was poor.
     In 1988, the Soviet domestic situation deteriorated sharply. Moscow was eager to get rid of the difficulties in Afghanistan, so it mended the pace of solving the Afghanistan problem. The relevant parties contacted frequently and coordinated position, the Geneva Accord was signed finally. In 1989, the Soviet troops in Afghanistan withdraw according to the Geneva Accord. The Soviet People's Congress made a political assessment on the Soviet troops'presence in Afghanistan In December 24,1989, that "the decision should be condemned morally and politically". After the Soviet withdrawal, Afghanistan got into a civil war because of the incompleteness of the Geneva Accord.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d continued to assist two rivalries for their own geopolitical interests. Until January 1, 1992, the Soviet Union and the United Stated stopped their military aid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Najibullah handed over the power in April, but the resistance parties' struggle, which based on the ethnic and sectarian divisions, didn't stop. The new problems of drugs and terrorism followed when the problems of national peace, national reconciliation and the return of refugees have not been solved. We can say that the powers'intervention was an important reason for the internal issue in Afghanistan became international, long-term and completed. At the same time, this intervention not only gave the Soviet Union a final blow before disintegrating, but also made the United States fall into a long-term anti-terrorism war after "9·11".
引文
①《奥巴马公布阿富汗战争新战略》,《参考消息》,2009年12月3日,第1版。
    ②《美国要想打赢阿富汗战争更难》,《参考消息》,2009年11月30日,第5版;《美军在阿富汗正重蹈苏联覆辙》,《参考消息》,2009年12月2日,第5版;《阿富汗将成为另一个越南》,《参考消息》,2009年12月14日,第3版等。
    ①陈兼、余伟民:《“冷战史新研究”: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余伟民:《国际斗争与本土革命:冷战逻辑的解读——从〈冷战与革命)看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创新》,《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张曙光:《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2期;汪婧:《冷战史研究的互联网资料利用问题》,《史学月刊》,2008年第2期等。
    ②沈志华:《冷战时期苏联与东欧的关系》前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③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第1页。
    ② Anthony Arnold, Afghanistan, the Soviet Invasion in Perspective,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Kalif,1981.由于笔者所修语种的限制,本文关于英文著作的评述主要参阅了华东师范大学李琼博士的学位论文:《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同样,文末参考文献中所列英文著作笔者也没有参阅,之所以附上,希望能为继续研究这个主题的人在文献检索方面提供方便,特此说明。
    ③ Henry S.Bradsher, Afghanistan and the Soviet Uni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Durham,1985.
    ④ Thomas Taylor Hammond, Red Flag Over Afghanistan:the Communist Coup, the Soviet Invasion, and the Consequence, Westview Press, Bolder Colo,1984.
    ⑤ Mark Urban, War in Afghanistan, New York, St. Martin's,1988.
    ⑥ Raymond L. Garthoff, Detente and Confrontation:American-Soviet Rela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5.
    ③(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乌兰汗、田大畏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
    ②(俄)弗·亚·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苏联克格勃主席弗·亚·克留奇科夫狱中自述,1941-1994》,何希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⑤ Anthony Arnold, The Fateful Pebble:Afghanistan's Role in the Fall of the Soviet Empire, Novato, Calif: Presidio,1993.
    ⑥ Mark Galeotti, Afghanistan:The Soviet Union's Last War, London:Frank Cass,1995.
    ⑦ Riaz Mohammad Khan, Untying the Afghan Knot:Negotiating Soviet Withdrawal,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⑧ Sarah Elizabeth Mendelson, Changing Course:Ideas, Politics, and the Soviet Withdrawal from Afghanist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⑨ Douglas A. Borer, Superpowers Defeated:Vietnam and Afghanistan Compared, F. Cass, London,1999.
    ⑤ Maley William, The Afghanistan Wars, Palgrave Macmillan, New York,2002.
    ⑥ Russian General Staff,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Lester W. Grau and Michael A. Gress, The Soviet-Afghan War: How a Superpower Fought and Lost, 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2002.
    ⑦ Steve Coll, Ghost Wars: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CIA, Afghanistan, and Bin Laden, from the Soviet Invasion to September 10,2001, New York:Pengium Press,2004.
    ⑧ Jeffery J. Roberts, The Origins of Conflict in Afghanistan, Praeger,2003.
    ① Odd Arne Westad, The Road to Kabul:Soviet Policy on Afghanistan,1978-1979, International History Review 16,1, February 1994.
    ②#12
    ③Artemy Kalinovsky, Decision-Making and the Soviet War in Afghanistan: From Intervention to Withdrawal,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Vol. 11, №. 4, Fall 2009, pp. 46-73.
    ④#12
    ⑤沈志华:《俄国档案文献保管解密和利用》,《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第142页。
    ③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32、33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④参见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和华东师范大学冷战中心的电子资源。
    ⑤ New Evidence on the Soviet intervention in Afghanista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Issue 8/9,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 Winter 1996-1997; New Evidence on the Soviet War in Afghanista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Issue 14/15,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 Winter 2003-Spring 2004.
    ⑤《美年底前将公开4亿页冷战密档》,《参考消息》2009年12月22日,第3版。
    ① Christian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 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该档案集未正式出版,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存有复印本。
    ②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③彭树智:《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④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⑤毛锐:《1978-1979年阿富汗执政党内的派系斗争与苏联入侵阿富汗》,《历史教学》,1997年第12期。
    ⑥金重远:《出兵阿富汗——错误决定做出的前前后后》,《浙江师大学报》,2000年第4期。
    ⑦叶书宗:《苏联出兵阿富汗30年祭》,《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2期。
    ⑧于卫青:《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及决策因素探析》,《山西师大学报》,2009年第6期。
    ⑨张丽:《阿富汗和苏联的两国关系(1953-1979)》,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历史系,2004年。孙军:《苏军出兵阿富汗与中南亚地缘政治新思考》,硕士学位论文,新疆师范大学历史系,2009年。
    ⑩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8年。
    ①(苏)阿·阿夫托尔哈诺夫:《勃列日涅夫的力量和弱点》,杨春华,张道庆译,新华出版社,1981年,第129页。
    ②《斯大林全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4年,第47-48页。
    ③(匈牙利)贝拉·库恩:《共产国际文件汇编》,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第59页。
    ④关于赫鲁晓夫时期美苏缓和及对抗的最新研究成果请参见樊百玉:《走向戴维营之路——艾森豪威尔政府 时期美苏对抗中的对话》,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10年。
    ①(美)沃尔特·拉克尔:《争夺中东——1958-1968年苏联和中东的关系》,上海市“五·七”干校六连翻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92页。
    ②(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刘晓明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第14页。
    ①时殷弘:《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理论分析与实际评估》,《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②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1919年12月28日,《列宁全集》,第3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6页。
    ①(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第329页。
    ②(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第594页。
    ①马克思:《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80页。
    ②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13页。
    ①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36页。
    ②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147页。
    ③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37-38页。
    ④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163页。
    ⑤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164页。
    ⑥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183页。
    ⑦(美)沃尔特·拉克尔:《争夺中东-1958-1968年苏联和中东的关系》,上海市“五·七”干校六连翻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6页。
    ①张盛发:《20世纪上半叶“世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3期,第3页。
    ②#12
    ③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68页。
    ④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69页。
    ③列宁同阿富汗特使穆罕默德·瓦利·汗的谈话,1919年10月14日,中共中央马列著作编译局编译:《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8-219页。
    ⑤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69页。
    ①转引自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70页。
    ②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70页。
    ③泰宁:《苏俄外交史》,上海:上海乐群书店,1930年,第413页。
    ①《国际条约集》(1924-193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第253页。
    ②泰宁:《苏俄外交史》,第415页。
    ③泰宁:《苏俄外交史》,第416页。
    ④泰宁:《苏俄外交史》,第416页。
    ⑤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71页。
    ⑥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72页。
    ①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72页。
    ②(苏)A.A.阿赫塔姆江等:《苏联对外政策编年史:1917-1978》,北京:商务印书馆,谢清译,1983年,第69页。
    ③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24-225页。
    ④从19世纪起,控制土耳其两海峡以及南下波斯湾取得一个重要的不冻港,就是沙俄对外政策的既定方针。即使二战后,土耳其和伊朗仍然在斯大林的对外政策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为苏联一旦在这两个国家取得政治和经济权益,不仅能够确保苏联南部的安全,而且还能为苏联提供南下地中海和印度洋发展的基 地。然而,在雅尔塔体系中,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列入苏联的势力范围。美英两国则把土耳其和伊朗作为遏制苏联向中东扩张的一个重要环节。1946年8月,苏联政府向土耳其政府递交了一份关于修改蒙特勒公约的照会,提出苏、土共管黑海海峡的要求,遭土耳其政府到拒绝,再加上之前苏联政府向土耳其提出的领土和建立军事基地要求,及其鼓动土耳其境内的亚美尼亚人、库尔德人等少数民族反对土耳其政府的行为,促使了土耳其不顾苏联邻邦的关系,转而投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于1948年参加马歇尔计划,1952年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获得了大量的援助。其结果是,在苏联边境出现了一个敌视苏联、其领土是布满了外国军事设施和基地的邻邦土耳其,对苏联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伊朗亦是如此,原本按照1942年苏、英、伊三国同盟条约规定,占领伊朗的盟国军队应该在停战后6个月内撤离伊朗。苏联非但没有撤军,反而以撤军为条件,向伊朗政府提出阿塞拜疆自治和长期租借伊朗北部石油开采权等要求。苏联在伊朗的举动引起了西方大国的强烈反应,美英两国怂恿伊朗把苏联拒绝撤军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从而使伊、苏争端成为联合国成立后接受的第一桩诉讼案,这也使得苏联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之后,苏、伊两国经过紧张的谈判,终于就苏联撤军问题达成协议:苏联在1946年5月6日前完成撤军:阿塞拜疆问题是伊朗内政;成立开采和经营伊朗北部石油的伊苏合营公司,但须经过伊朗议会批准生效。苏联以为撤军后苏联可以凭借苏伊石油公司对伊朗事务施加影响,但是1947年,伊朗议会几乎全票否决了该协议,这就使得苏联失去了直接干涉伊朗事务的工具,它在伊朗的影响也随之骤然下降,而美国则与伊朗建立了越来越亲密的关系。
    ①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32页。
    ②1893年11月2日,由英国人莫尔蒂默尔·杜兰德主持的边界委员会迫使阿富汗接受了所谓的“杜兰线”,沿北起帕米尔高原萨雷阔勒岭、经赫尔曼德河以南沙漠地区至伊朗高原科希马利克高地,将普什图山地人居住的阿富汗东南地区划归英属印度。
    ③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31页。
    ①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32页。
    ②《真理报》1946年8月14日,转引自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①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第169页。
    ②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第170页。
    ①《真理报》1951年11月23日,转引自(苏)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下卷,韩正文、沈芜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53页。
    ②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108页。
    ①黄民兴:《达乌德第一次执政时期阿富汗与苏美的关系:1953-1963年》,《西亚非洲》,1985年第4期,第35页。
    ②1955年3月,巴基斯坦进行行政区域改革,把全国分为东巴、西巴两省,普什图尼斯坦合并于西巴省。阿富汗政府表示反对,声明巴基斯坦政府这一决定违反了普什图人自决的愿望。“阿富汗政府过去没有承认,今后也不承认普什图尼斯坦是巴基斯坦领土的一部分。”3月30日,阿富汗游行示威群众闯入巴基斯坦使馆、扯下巴基斯坦国旗;4月1日,巴基斯坦群众袭击阿富汗驻白沙瓦领事馆,将阿富汗国旗焚毁,巴基斯坦向阿富汗发出最后通牒,宣布封锁边境。阿富汗政府下令实行全国总动员令。双方发生了小规模的边境冲突。11月,阿富汗国王查希尔召开由王室、部落领袖、宗教上层和议员参加的国民大会,最后大会做出加强国防力量、反对一切外来侵略的战斗决议。从此,阿、巴进入全面对抗。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175页。
    ③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176页。
    ④对外贸易部国际贸易研究所:《苏联对外贸易基本统计》,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55页。
    ⑤黄民兴:《达乌德第一次执政时期阿富汗与苏美的关系:1953-1963年》,《西亚非洲》,1985年第4期,第36页。
    ⑥1956年3月,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米高扬访阿。10月,达乌德首相第一次访问苏联,双方宣布在“和平共处”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关系。1957年7、8月间,查希尔国王访苏,苏阿签订在阿富汗北部进行石油勘探和航空测绘的协定。1958年10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阿。1959年5月,达乌德二次访苏。
    ①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35页。
    ②黄民兴:《达乌德第一次执政时期阿富汗与苏美的关系:1953-1963年》,《西亚非洲》,1985年第4期,第36页。
    ①行动协调委员会关于阿富汗国内安全局势的报告,1955年11月16日,Gale Databases: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Farmington Hills, Mich.:Gale,2010,CK3100109916。
    ②赫尔曼德河谷水利工程,是1946年3月阿富汗政府与美国摩里逊-努得逊公司合资兴建的阿富汗第一大水利工程,由于设计失当,施工拖拉,缺乏资金和技术人员,到60年代初已消耗阿、美1.5亿美元资金,被阿富汗人形象地称为“填不满的老鼠洞”,极大地影响了美国在阿富汗的形象。参见沃特金丝:《阿富汗:过渡中的国家》,第151页。转引自彭树智:《阿富汗史》,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第279页。
    ③米尔斯关于美阿关系、苏阿关系致白宫的备忘录,1957年1月5日,Gale Databases: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Farmington Hills, Mich.:Gale,2010, CK3100159086。
    ④关于给予经济援助,加强阿富汗内部安全的备忘录,1957年1月18日,Gale Databases: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Farmington Hills, Mich.:Gale,2010, CK3100093100。
    ①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36页。
    ①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37页。
    ①《真理报》1963年10月17日。转引自(苏)阿赫塔姆江等:《苏联对外政策编年史:1917-1978》,第171页。
    ①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09页。
    ②参见对外贸易部国际贸易研究所:《苏联对外贸易基本统计》,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55、157、165页;1973年和1975年统计数据参见Hafizullah Emadi, State, Revolution, and Superpowers in Afghanistan, Preasher Publishers,1990. p.75; 1977年统计数字参见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23页。综观各类研究著作关于苏联对阿援助的具体数额是有差异的,但有一点可以确定,阿富汗在苏联对外援助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③R.S.纽厄尔:《阿富汗政治》,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2年,第147页。转引自彭树智:《阿富汗史》,第295页。
    ④(美)罗伯特·唐纳森编:《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得失》,任泉、刘芝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211页。
    ⑤杜普雷:《阿富汗》,第642页。转引自彭树智:《阿富汗史》,第294页。
    ①R.S.紐厄尔:《阿富汗政治》,康奈尔大学出版社,1972年,第144页。转引自彭树智:《阿富汗史》,第294页。
    ②彭树智:《阿富汗史》,第294页。对外贸易部国际贸易研究所:《苏联对外贸易基本统计》,第155、157页。
    ③#12
    ④米尔斯关于美阿关系、苏阿关系致白宫的备忘录,1957年1月5日,Gale Databases: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Farmington Hills, Mich.:Gale,2010, CK3100159086.
    ⑤#12
    ⑥#12
    ⑦阿赫拉莫维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富汗史纲》,莫斯科1966年英文版,第33页。转引自彭树智:《阿 富汗史》,第266页。① Anthony Arnold, Afghanistan's two-party communism:Parcham and Khalq, Stanford, Calif.: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1983, p.10.
    ③彭树智:《阿富汗史》,第270-271页。
    ④由于资料缺乏,学者们对这一时期阿富汗伊斯兰政治运动状况的很多问题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如组织名称、领导人、成员人数等。
    ④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党纲,《人民报》创刊号,1966年4月11日,彭树智:《阿富汗史》,第405-413页。
    ②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3.
    ④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1.
    ①马晋强在其著作《阿富汗今昔》中提到了导致人民派与旗帜派分裂的另外两个原因:第一个促使人民派更激进的事件是两派参加国会选举。在1965年8-9月国会选举中,塔拉基和阿明失败,而包括卡尔迈勒在内的旗帜派4人入选。第二个使人民派与旗帜派分歧扩大的事件是《旗帜》报的出版。王国政府在查封《人民》一年半后,在1967年末或1968年初却批准了卡尔迈勒和另一左派组织“绍莱-埃-贾韦德”(“永恒之火”,或称“火焰”党)出版其刊物的申请。《旗帜》1968年3月14日正式公开出版,1969年上半年继续发行。这就成了人民派攻击旗帜派与王国政府勾结的口实。参见马晋强:《阿富汗今昔》,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87-88页。
    ②塔拉基的怀疑是建立在一个事实上,即卡尔迈勒是1952年被捕的一批政治犯中第一个被当局释放的。1952年,还是喀布尔大学学生的卡尔迈勒,因参加反政府游行被捕,直到1956年获释。
    ③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4.1952年,塔拉基曾出任阿驻美使馆新闻专员,后因在美国发表抨击国内时局的言论,于当年11月被勒令回国,随即被革去官职。1955年后,他先后在联合国驻阿机构和美国使馆工作。参见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09页。
    ①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4.
    ②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
    ③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5页。
    ④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
    ①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p.2,3,5.
    ③(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刘宪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8页。
    ④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31页。
    ⑤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33页。
    ①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32页。
    ③马行汉:《外交官谈阿富汗》,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31页。
    ④苏共中央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和“人民派”领导人关于达乌德访苏结果的信,1974年6月21日,Christian F.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 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 Vol.2, p.27.该档案集未正式出版,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存有复印本。
    ⑤苏共中央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和“人民派”领导人的信,1974年1月8日,TsKhSD, f.89, op.46, d.103,11.31, Christian F.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 Vol.2, pp.25-26。
    ⑥苏联情报中心给喀布尔情报站关于塔拉基与卡尔迈勒工作问题的意见,1974年10月25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
    ⑦马晋强:《阿富汗今昔》,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90页。
    ①(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2页。
    ②新宪法授予总统立法和行政职权。总统是政府首脑、武装力量总司令,还控制司法权,有权任命法官。国家的实权已牢牢地拿捏在达乌德手中。宪法把他的个人独裁统治合法化。马行汉:《外交官谈阿富汗》,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132页。
    ③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6.
    ④(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2页。
    ①#12
    ②《塔斯社报道:阿富汗总统到达莫斯科》,《参考消息》1977年4月14日,第1版。
    ③克格勃发往喀布尔的密码电报,1974年6月2日, Christian F.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 Vol.2, pp.31-32。
    ④#12
    ①科林斯:《苏联对阿富汗的入侵》,第36页,转引自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22页。
    ②不过,由于自身的经济问题,伊朗允诺的20亿美元援助并未兑现,而拟议中的铁路也仅仅完成了勘测工作。
    ③马行汉:《外交官谈阿富汗》,第132-133页。
    ④马行汉:《外交官谈阿富汗》,第133页。
    ⑤《哈克结束对阿富汗的访问回到巴基斯坦》,《参考消息》1977年10月15日,第3版。
    ⑥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71页。
    ①福特与阿富汗外交官穆罕默德·阿齐兹·纳伊姆的会谈摘要,1976年7月1日, Gale Databases: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Farmington Hills, Mich.:Gale,2010, CK3100511080.
    ②苏共中央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和“人民派”领导人关于达乌德访苏结果的信,1974年6月21日,Christian F.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 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 Vol.2, p.27.
    ②(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8页。加特霍夫也认为美国在促使达乌德镇压左派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写道“美国倡议,伊朗国王引诱阿富汗总统穆罕默德·达乌德在1975-1978年间脱离苏联的紧密联盟,改善同巴基斯坦的关系,镇压阿富汗左派。”参见(美)雷蒙德·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伍牛、王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第288页。
    ④彭树智在《阿富汗史》中关于阿明为何未被立即送往监狱提到三种解释。其一,阿明未参加抬尸游行,因而未引起政府注意,后者也不了解该党的政变计划。其二,当时监狱已人满为患。其三,军方反间谍机构中的一位人民民主党官员设法拖延了把阿明送监的行动。参见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41页。
    ②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82页。
    ③1978年4月27日是阿历2月7日,故政变当局称之为“二月革命”。
    ④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42页。
    ①关于四月事件中遇难的人数,克留奇科夫认为“政变进展神速,全过程只有两天,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参见(俄)弗·亚·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何希泉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第.171页。李琼认为在这次政变中“达乌德家族的30人被打死,另有1000多人在战斗中丧生”。参见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8年,第27页。而当时阿富汗总领事萨尔布兰德在单独与《战斗报》记者谈话时说,西方报界关于喀布尔最近的战斗伤亡人数的报道是“夸大的”。死亡人数并不是所传的几千人,而是几十人。喀布尔没有发生屠杀,达乌德家族在政变中也没有被行刑队打死。只有前总统、他的弟弟纳伊姆、三军首脑和其他一些高级官员因拒绝向革命委员会投降被打死。参见《卡迪尔说阿富汗军队完全控制着局势》,《参考消息》,1978年5月5日,第3版。
    ③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7.
    ④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42页。
    ④彭树智:《阿富汗史》,第342页。
    ①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6.
    ②《英报评论苏联可能对喀布尔叛军提供援助》,《参考消息》1978年5月3日第1版。
    ③(俄)利亚霍夫斯基著:《阿富汗战争的悲剧》,2004年,第15页。
    ④苏共中央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旗帜派”和“人民派”领导人的信,1974年1月8日,TsKhSD, f.89, op.46, d.103,11.31,Christian F.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 Vol.2, pp.25-26。或参见克格勃发往喀布尔的密码电报,1974年6月2日,Ostermann,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Vol.2,pp.31-32。还可参见4月29日晚塔拉基与普扎诺夫、克格勃驻喀布尔站领导奥萨奇的谈话。塔拉基说,“如果没有苏联同志完全支持达乌德政权的错误建议,三年前党就能夺得政权”。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7。
    ①(苏)阿·阿夫托尔哈诺夫著:《勃列日涅夫的力量和弱点》,杨春华,张道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年,第150-167页。
    ②普扎诺夫致苏共中央的信,1978年5月31日,TsKhSD,f.5,op.75,d.1179,11.2-17,New Evidence on the Soviet intervention in Afghanistan,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33-134.
    ④普扎诺夫致苏共中央的信,1978年5月31日,TsKhSD,f.5,op.75,d.1179,11.2-17,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33-134.
    ①(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59页。
    ②普扎诺夫致苏共中央的信,1978年5月31日,TsKhSD,f.5,op.75,d.1179,11.2-17,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33-134.
    ⑤(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60页。
    ②普扎诺夫与塔拉基会谈记录,1978年6月18日,TsKhSD,f.5,op.75,d.1181,11.22-27,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34。
    ③普扎诺夫与塔拉基的会谈记录,1978年6月18日,TsKhSD, f.5, op.75, d.1181,11.22-27,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34。
    ①普扎诺夫与朝鲜大使金利权会谈记录,1978年7月3日,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5页。
    ③《英国(每日电讯报〉自喀布尔报道俄国人在阿富汗军队和国家机构担任要职》,《参考消息》1978年8月11日,第3版。
    ⑤卡尔迈勒与图切克谈话记录,1978年9月12日,Central State Archive, Archive of the CC CPCz, file Husak, unsorted materials, box Afghanistan. Provided by Oldrich Tuma, 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232。
    ①苏共中央给昂纳克的信,1978年10月13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35。
    ②苏共中央给昂纳克的信,1978年10月13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35-136。
    ③捷克斯洛伐克驻喀布尔大使致捷外交部的电报,1978年10月4日, Central State Archive, Archive of the CC CPCz, file Husak, unsorted materials, box Afghanistan. Provided by Oldrich Tuma and translated by Francis Raska, 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233。
    ①苏共中央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信,1978年11月9日,Ostermann,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 Vol.2, pp.48-49。
    ②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处关于巴布拉克问题致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的信,1978年11月15日,Ostermann,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 Vol.2, p.48。
    ③塔拉基在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全会上的讲话,1978年11月27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8页。
    ①关于阿富汗人民民主党中央委员会全会的通报,1978年11月2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74-75页。
    ②人民派对旗帜派的清洗使大量优秀人才流失,据巴基斯坦官员估计,自1978年6月人民派掀起对旗帜派的镇压以来的7个月中,至少有1万人越过阿巴边界出逃。据喀布尔的外交官估计这场针对旗帜派的“肃清左翼”运动,大约逮捕了4000人。参见《美联社报道一些西方外交官认为:阿富汗政权非常脆弱全靠苏联顾问来维持》,《参考消息》,1978年12月4日,第3版。
    ③《法新社自喀布尔报道:阿富汗新政府的三十点政纲内容》,《参考消息》1978年5月13日,第3版。
    ①该法令规定,过去将自己的土地转租给地主或者因为欠债将这些土地交给了封建主的农民,可以收回自己的份地,只偿还他们所欠地主和封建主债务的20%。旨在把农民吸引到革命的一边来,消除他们对封建主和地主的依赖。参见苏联外交部副部长科尔尼延科与阿富汗民主共和国驻苏联大使帕克京的会谈记录,1978年7月2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4页。
    ②一等地为一年两熟的水浇地;次等地包括旱地均按比例折成一等地计算。
    ③马晋强:《阿富汗今昔》,第94页。
    ④(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2004年,第40页。
    ⑤乌利扬诺夫斯基关于阿富汗继续进行土地改革的报告,1981年10月2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23页。
    ①《路透社报道:阿富汗严重缺粮和严重经济困难》,《参考消息》1979年5月30日,第3版。
    ②(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41页。
    ③苏驻阿使馆新闻处提交的阿富汗领导人言论《汇编》,1978年10月,《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9-30页。
    ④塔拉基在会见新闻和文化部代表时的讲话,《友谊报》1978年5月4日。转引自《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9页。
    ⑤5月6日塔拉基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发言,《友谊报》1978年5月7日。转引自《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9页。
    ⑥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85页。
    ⑦金宜久、吴云贵著:《伊斯兰与国际热点》,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第357页。
    ⑧《日(东京新闻〉记者自喀布尔报道:(恰似苏联加盟共和国,为叛乱动摇的阿富汗)》,《参考消息》,1979年7月9日,第3版。
    ①(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52页。
    ②勃列日涅夫:《遵循列宁主义方针(讲演、祝词、论文、回忆集)》第7卷,莫斯科1979年,第548页。
    ③《真理报》1978年12月6、8日。
    ④《真理报》1978年12月6日。
    ⑤《真理报》1978年12月6日。
    ⑥(苏)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下卷,第681页。
    ⑦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37号记录摘要,1979年1月7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77页。
    ①塔拉基1978年5月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谈话,《友谊报》1978年5月7日。转引自《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1页。
    ②塔拉基在1978年5月6日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友谊报》1978年5月7日。转引自《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5页。
    ③阿明在哈瓦那不结盟协调局会议上的讲话,《喀布尔时报》1978年5月21日。转引自《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5页。
    ④关于塔拉基访问苏联,Diplomatic Archive, Sofia, Opis 35, File 335. Obtained by Jordan by Baev and ranslated by Kalina Bratanova and Baev, 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233-235。
    ⑤《英(每日电讯报〉评论:(巴基斯坦和波斯担心“新的古巴”)》,《参考消息》1978年5月4日,第1版。
    ⑥《法新社自德黑兰报道:中央条约组织将根据阿富汗政变研究战略》,《参考消息》1978年5月11日,第3版。
    ②(美)赛勒斯·万斯:《困难的抉择》,郭靖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7年,第240页。
    ③苏联阿富汗处处长舒米洛夫同美国驻苏大使馆一秘汤姆逊的谈话纪要,1978年8月16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3卷,第358页。
    ④时任中国驻阿富汗大使刘长宝认为,达布斯被劫持后阿当局确实派了大批警察包围了喀布尔饭店,阿明本人和一些苏联军事顾问也来到饭店对面的一栋楼里指挥。阿方警察曾用话筒向绑匪喊话,要他们将人质交出来,但当确认绑匪属于希克马蒂亚尔的伊斯兰反政府武装派别时,阿明便决定不再与他们谈判,而是很快根据苏联顾问的意见,由警察开枪强行进入饭店。房间内四名绑匪均被当场击毙,达布斯也身中数弹身亡。究竟是绑匪开枪将达布斯打死的,还是警察在突击时将达布斯打死的,说法不一。但美国方面认定,是苏联人故意指示阿警察开枪中断谈判,且在突击中将达布斯打死。驻阿外交使团外交官大多认为,阿当局草率处理危机的方法,不能不让人想到是苏联人干的,有苏联人在,塔拉基和阿明根本不会理睬美国方面的意见。美国政府后来确实指责阿当局未能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人质安全,但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强烈,阿方对美的指责也毫不理会。此后,美没有再派大使到阿,而且开始陆续将使馆一些人员撤走。美国人对亲苏的塔拉基政权以及苏联已束手无策。可以说,苏美自50、60年代开始的在阿富汗的争夺,到70年代末,以达布斯之死为标志,已宣告美国处于下风。参见马行汉等著:《外交官谈阿富汗》,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第82-83页。而阿方和苏方都表示达布斯之死与其无关。1979年2月2日,时任外交部长的阿明在答西方记者问的时候,关于达布斯遇害一事的立场非常明确,“我们出于人道主义和同美利坚合众国友好的精神采取了一切手段来拯救达布斯先生的生命”,有人“企图把苏联搅进去,这不能不使我们感到难过”。关于大使之死将对美阿关系将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阿明答道,“美国是世界上的强国,因此我相信谁也不可能对该国领导人观点的变化产生影响。……我们从两国友好的立场出发所采取的措施旨在解救美国大使达布斯。我们为解救达布斯先生采取了一切友好的步骤,并参加了他的送葬仪式。在我们的信函中以及在送葬仪式期间我们均表达了对美国的友好感情。”参见《友谊报》1979年2月20日,转引自:阿明答西方记者问,1979年2月20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79-86页。苏联驻阿大使普扎诺夫在与美国驻阿临时代办阿姆斯通兹的会谈中,再次否认了苏联与这一事件的关系,他说“在喀布尔宾馆住有为数不少的苏联人,因此在宾馆内派大使馆的安全助理巴赫图林同志,他仅仅负责保障苏联人的安全,与抢救达布斯大使没有任何关系。在塔伦办公室的苏联参赞在研究和实施抢救美国大使期间没在场。阿富汗方面的代表人物中谁也没向我们的参赞提出过抢救大使的请求。”参见普扎诺夫与美国驻阿临时代办阿姆斯通兹和参赞弗莱津的会谈记录,1979年2月2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7-88页。
    ⑤(美)赛勒斯·万斯:《困难的抉择》,第240页。
    ①继伊朗和巴基斯坦1979年3月12日宣布退出中央条约组织后,3月15日土耳其也宣布退出。4月30日,美国、英国、巴基斯坦和土耳其四国代表开会,决定该组织于1979年9月28日不复存在。关于各国退出原因,伊朗外交部的公报说,“中央条约组织作为一个军事条约组织,不仅未能保护伊朗和它的伙伴的利益,而且还可能损害这个地区的利益”。而巴基斯坦决定退出中央条约组织的官方理由是“美国的政策,英国的态度以及两国给予不结盟国家优惠而不给盟国的做法”。此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首先,退出该组织,为巴基斯坦成为不结盟运动的正式成员扫除障碍。其次,该组织在在1965年和1971年印巴冲突中,没有给予巴基斯坦军事援助。当时美英等国的立场是,中央条约组织和东南亚条约组织的宗旨只是制止共产党侵略,而不是要制止其他形式的侵略。1972车11月巴基斯坦正式宣布退出东南亚组织。再次,自1965年印巴战争以来,美国一直停止向巴基斯坦提供军事援助,后华盛顿虽同意巴基斯坦用现金有限地购买一些武器,但由于巴基斯坦缺少外汇并没有购买多少武器。参见《伊朗、巴基斯坦宣布退出中央条约组织》,《参考消息》1979年3月14,第3版。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关于阿富汗局势的讨论记录,1979年3月17日, TsKhSD,f.89, per.25 dok.l, 11.1,12-25,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36-140.
    ②柯西金与塔拉基的完整电话交谈记录,1979年3月17日,Boris Gromov, "Ogranichennyy Kontingent ("Limited Contingent")", Progress, Moscow,1994,pp.34-40, 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236-238。
    ①柯西金和塔拉基的电话会谈,1979年3月17日,Moscow Russian Television Network in Russian, "Special File" program,14 July 1992, as translated in FBIS-SOV-92-138 (17 July 1992), pp.30-31,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45-146。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关于阿富汗局势的讨论记录,1979年3月18日,TsKhSD, f.89, per.25 dok.1, 11.1,12-25,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40-142。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关于阿富汗局势的讨论记录,1979年3月19日,TsKhSD, f.89, per.25 dok.1, 11.1,12-25,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42-145。
    ③柯西金等人同塔拉基会谈记录,1979年3月20日,TsKhSD, f.89, per.14, dok.26,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46-150。
    ④勃列日涅夫与塔拉基的会谈记录,1979年3月20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113-118页。
    ⑤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阿富汗形势的讨论记录摘录,1979年3月2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130-132页。
    ⑥苏联就阿富汗局势致匈牙利领导人的信,1979年3月28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207-208。
    ⑦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49号记录摘要,1979年4月1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133页。
    ①阿富汗局势及苏联的政策(附件),1979年4月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133-139页。
    ②《英报报道(俄国人被阿富汗狂热分子屠杀)》,《参考消息》1979年4月17日,第3版。
    ③《路透社报道说:阿富汗政府进行第三次清洗》,《参考消息》1979年4月23日,第3版。
    ④夏义善编:《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第694-695页。
    ①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博士学位论文,第34页。
    ②(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71页。
    ③《美报专稿(人们认为俄国人在阿富汗伤亡严重)》,《参考消息》1979年4月15日,第3版。
    ①戈列洛夫报告与阿明会谈情况,1979年4月14日,B. V. Gromov, Ogranichennyi kontingent, Moscow: Progress/Kultura,1994, p.78,转引自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1。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50号记录摘要,1979年4月2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143-144页。
    ③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52号记录摘要,1979年5月2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174-175页。
    ④苏共中央国际部关于发表世界和平理事会声明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79年6月1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195-196页。苏共中央国际部关于发表亚非人民团结组织声明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79年6月20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197-198页。
    ⑤普扎诺夫同美国驻阿大使馆参赞弗莱津的会谈记录,1979年7月5日,摘自阿·普扎诺夫1979年7月11日日记,《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02-204页。
    ①参见Steve Coll, Ghost Wars: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CIA, Afghanistan, and Bin Laden, from the Soviet Invasion to September 10,2001, New York:Pengium press,2004, pp.43-51。转引自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博士学位论文,第59-61页。
    ①葛罗米柯、安德罗波夫、乌斯季诺夫和波诺马廖夫关于阿富汗局势的报告,1979年6月28日,Christian F.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 Vol.2, pp.75-77。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摘要,1979年6月29日,Christian F.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 Vol.2, p.75。
    ③(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75页。
    ④穆斯林特遣营:由苏军总参谋部侦查总局筹建,其成员基本上是从中亚军区和土库曼斯坦军区的侦察兵、摩托化步兵和坦克部队中间精心挑选出来的。编制为5个连和两个别动小组,人员掌握东方语言,稍稍超过500人。其营地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州奇尔奇克市附近的一座军人城内。参见(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73页。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76页。
    ②(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62页。
    ③波诺马廖夫的报告,1979年7月19-20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3。
    ④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14.
    ⑤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15.
    ④(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92页。
    ①阿明与普扎诺夫的谈话记录,1979年7月21日, TsKhSD, f.5, op.76, d.1045,11.94-97,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3.
    ②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15.
    ③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16.
    ④(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78页。
    ⑤(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78页。
    ①阿明与苏联驻阿富汗总军事顾问戈列洛夫的谈话记录,1979年8月11日,As cited in Znamya, no.4,1991, from the Archives of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USSR Armed Forces,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53-154.
    ②[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78页。
    ③帕夫洛夫斯基的报告,1979年8月25日,As cited in Znamya, no.4,1991, from the Archives of the General Staff of the USSR Armed Forces,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4。
    ④夏义善编:《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第697页。
    ①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0.
    ②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1.
    ①1978年7月,克格勃第一总局局长克留奇科夫曾率领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代表团访问喀布尔。在访问期间,克留奇科夫会见了阿明三次,认为“他显得很冷酷,常常说一些过激的话,他似乎不能容忍别人的反对,想让人觉得他才是国家的主人。而且他还曾无意中说道,应该用武力来解决目前阿富汗的问题”,“阿明认定:敌人必须要消灭,政权对于反对它的人必须要坚决有力、毫不留情。”分析完与阿明谈话的材料后,代表团一致认为,“阿明这个人已直接威胁到阿富汗革命命运。遗憾的是,在莫斯科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这些评价。”参见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第176-177页。
    ②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21.
    ③1979年9月3-9日,第六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召开,会议选举卡斯特罗为不结盟国家运动主席。不结盟运动成员数量亦由1961年的25个,增加到1979年的95个。
    ①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22.
    ②(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82页。
    ③普扎诺夫、伊万诺夫和戈列洛夫致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报告,1979年9月13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2.
    ④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23.
    ⑤苏方驻喀布尔代表致安德罗波夫的电报,1979年9月13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3。
    ⑥阿明与苏联驻阿富汗克格勃代表伊万诺夫和苏克格勃代办处领导巴格达诺夫的谈话记录,1979年9月14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p.24-25。
    ①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3.
    ②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23.
    ③苏共中央政治局关于阿富汗的决定(摘录),1979年9月13日,APRF, from notes taken by A. Dobrynin and provided to Norwegian Nobel Institute,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4。
    ④阿明与苏联驻阿富汗克格勃代表伊万诺夫和苏克格勃代办处领导巴格达诺夫的谈话记录,1979年9月14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5。
    ⑤苏方驻喀布尔代表致安德罗波夫的电报,1979年9月13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3。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83页。
    ②普扎诺夫、帕夫洛夫斯基、伊万诺夫和戈列洛夫致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其他政治局委员的紧急电报,1979年9月13日,Vasiliy Mitrokhin,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p.23-24。
    ③伊万诺夫、巴格达诺夫与阿明的谈话记录,1979年9月14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5。
    ①苏联驻喀布尔情报员发往莫斯科的电报,1979年9月14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26。
    ②伊万诺夫、巴格达诺夫与阿明的谈话记录,1979年9月14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25。
    ①普扎诺夫日记,1979年9月19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p.28-29。
    ②(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84页。
    ③(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84页。
    ④普扎诺夫日记,1979年9月19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29。
    ⑤关于9月14日事件,是否是莫斯科与塔拉基合力谋害阿明,至今仍然是一个谜。瓦连尼科夫大将认为“9 月14日事件完全是由阿明自己暗中操纵的一次制造事端的行动,目的是为铲除塔拉基寻找借口。”利亚霍夫斯基在自己的著作中也曾对此有过描述,认为塔拉基的贴身保卫兼副官塔伦向阿明透漏了9月10日勃列日涅夫与塔拉基达成的密谋。看来,是塔拉基不够谨慎,在从苏联飞回阿富汗途中向塔伦吐露了自己的不安。还有一个事实或许能证明塔伦与阿明的勾结:阿明指示给予死去的塔伦以极高的荣誉。此外,还决定贾拉拉巴德市易名为塔伦-沙赫。不过,这些现在都无法查清,对射的参与者与目击者第二天便被逮捕,并消失得无影无踪。参见(俄)奥列格·格里涅夫斯基:《苏联外交秘闻》,第237页;(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82-84页。
    ①苏方代表与阿明的谈话记录,1979年9月14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30。
    ②苏联驻喀布尔代表与阿明的会谈记录,1979年9月15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32。
    ②(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87页。
    ①普扎诺夫、帕夫洛夫斯基、伊万诺夫、戈列洛夫与阿明的会谈记录,1979年9月17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32。
    ④苏共中央给昂纳克的信,1979年9月16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5。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1979年9月20日,APRF, from notes taken by A.Dobrynin and provided to Nobel institute,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6.
    ②#12
    ①勃列日涅夫与昂纳克在东柏林首脑会议上关于伊朗和阿富汗局势的谈话记录(摘录),1979年10月4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56-157.一说是“10月8日”沙赫·瓦利会见社会主义国家大使。参见(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90页。
    ②《路透社报道:阿明和苏联之间出现分歧》,《参考消息》1979年10月31日,第3版。
    ③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48.
    ④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p.46-47.
    ⑤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48.
    ①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46.
    ②克格勃代表致克留奇科夫的关于普扎诺夫、帕夫洛夫斯基、戈列洛夫和巴格达诺夫与阿明的会谈记录,1979年10月9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pp.34-35。还可参见普扎诺夫日记,1979年10月17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p.38-39。
    ①克格勃代表致克留奇科夫的关于普扎诺夫、帕夫洛夫斯基、戈列洛夫和巴格达诺夫与阿明的会谈记录,1979年10月9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 2002.7, p.35。
    ②克格勃代表致克留奇科夫的关于普扎诺夫、帕夫洛夫斯基、戈列洛夫和巴格达诺夫与阿明的会谈记录,1979年10月9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 2002.7, p.36。
    ③克格勃代表致克留奇科夫的关于普扎诺夫、帕夫洛夫斯基、戈列洛夫和巴格达诺夫与阿明的会谈记录,1979年10月9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 2002.7, p.36。
    ④普扎诺夫日记,1979年10月17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39。
    ①《喀布尔电台宣布阿富汗前总统塔拉基死去》,《参考消息》1979年10月11日,第3版。
    ②关于塔拉基死亡日期,塔拉基的遗孀说是10月8日,参见(俄)奥列格·格里涅夫斯基:《苏联外交秘
    ③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生性纯朴的塔拉基没有听从勃列日涅夫的劝告——对阿明采取防范措施,甚至也没有采取措施隔离阿明或解除他的职务。这抑或是塔拉基深信自己的社会威望,阿明也许会回心转意;抑或是因为他已经无能为力。于是诡计多端的阿明便利用了这一点。事实上一切要比这复杂得多。对此,前文已有所述。参见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第178页;(俄)奥列格·格里涅夫斯基:《苏联外交秘闻》,第230页。
    ④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第183页。
    ⑤恰佐夫:《健康与政权:克里姆林宫御医回忆》,莫斯科:新闻出版社,1992年。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111-112页。
    ⑥阿明与克格勃代表的会谈,1979年10月15日, Vasiliy Mitrokhin,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39。
    ①克格勃关于伊朗形势对阿富汗的影响致苏共中央国际部的消息,1979年10月10日,TsKhSD,f.5,op.76, d.1355,11.17-20,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7。
    ①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97页。
    ②古里亚博佐伊、瓦坦扎尔和萨尔瓦里致苏共中央的信,1979年10月18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49。
    ③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48。
    ④普扎诺夫同沙赫·瓦利会谈记录,1979年10月27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50页。“1979年10月27日,普扎诺夫曾以收回援助为要挟,试图迫使阿明停止清洗。阿明则正式要求苏联召回普扎诺夫回国。苏联新任大使塔别耶夫在11月下旬到达喀布尔,并于12月6日会见了阿明。会见中,阿明表示愿意去莫斯科讨论人民民主党与苏联长期合作问题,但塔别耶夫拒绝了这一提议。10日,塔别耶夫离开喀布尔。”参见毛锐:《1978-1979年阿富汗执政党内的派系斗争与苏联入侵阿富汗》,《历史教学》,1997年第12期,第16-17页。
    ①葛罗米柯等人关于阿富汗局势致苏共中央的报告,1979年10月29日,Christian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1979-1989, Washington, D.C., 29-30 April,2002, Vol.2, pp.97-102。关于这份档案的时间不同资料源记载有异,《阿富汗战争的悲剧》和《冷战国际史公报》均标注为1979年11月29日,参见(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刘宪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3-97页。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pp.157-158。但是,以上两资料源所刊载的档案都是节选。奥斯特曼主编的会议资料文集则刊载了该档案全文。根据档案内容,笔者采用了10月29日这个时间。
    ②萨夫龙丘克与哈·阿明会谈记录摘要,1979年10月29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53页。
    ③(俄)奥列格·格里涅夫斯基:《苏联外交秘闻》,第250页。
    ④卡尔迈勒致勃列日涅夫的信,1979年10月30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X240,2002.7, p.49。
    ⑤普扎诺夫同阿明的谈话记录,1979年11月3日,TsKhSD, f.5, op.76, d.1045,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8。
    ⑥《英报报道:〈阿富汗主席拒绝莫斯科邀请)》,《参考消息》1979年11月8日,第3版。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90页。
    ③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p.49-50.
    ④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0。塔日-别克宫,阿明的官邸,因在喀布尔达鲁拉曼区,又被称为“达鲁拉曼宫”。据利亚霍夫斯基考察,1979年10月2日,阿明通过克格勃代表,转达了派遣一个营苏军到喀布尔的要求,以保卫阿明拟于10月15日后乔迁过去的新总统府。他的要求得到了莫斯科的满足,12月莫斯科派出了“穆斯林营”。后在苏军突击阿明官邸,消灭阿明的行动中,这支队伍很到地起到了“特洛伊木马”的作用。(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93页。
    ①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1.
    ②安德罗波夫给勃列日涅夫个人备忘录,“阿明政变后阿富汗的局势”,1979年12月1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p.159-160。
    ③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摘录,1979年12月6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59。据闻一考察,这支分队是安德罗波夫为预防恐怖主义行动而组建的,这支分队被称为“特别任务小分队‘A’又被称为“阿尔法特别分队”,该分队组建后,第一次被投入使用就是对阿富汗的入侵。参见闻一:《回眸苏联》,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17页。关于阿尔法特别任务小分队的情况还可参见闻一:《走出北高加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2页。据笔者考察,这个特遣营应为1979年5月苏军总参谋部侦查总局筹建的“穆斯林营”。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104页。克留奇科夫提到,苏共高层领导人没有人拒绝给予阿富汗直接军事帮助的建议,只是对实施方案存在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应该派一支人数不多的部队驻扎在阿富汗,直到局势完全正常化以后。另一种意见认为,给予阿富汗进步力量一次性的帮助,向喀布尔空投一支伞兵部队,在那停留两天时间,不宜再长。国防部和安全委员会的专家们都赞成第二种方案,他们中有奥加尔科夫、阿赫罗梅耶夫、瓦连尼科夫和克留奇科夫本人。但有人认为,第二种方案所冒风险过大,主张只有派一支人数不多的部队长期驻扎在阿富汗,才能保证行动成功。参见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第184页。
    ②(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104-105页。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105页。
    ②姚文斌:《苏联军事战略》,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1年,第182页。在北约做出决定之前,苏联曾多次建议就减少中程核武器问题进行谈判,并要求北约“在谈判结束之前不要通过在西欧制造和部署上述武器的任何决定”。11月21-24日,葛罗米柯访问联邦德国,同根舍外长主要就在西欧部署美国新式中程核武器问题进行了会谈。据路透社报道,会谈中,双方各执己见。葛罗米柯指责北约在西欧部署新式中程核武器的计划;根舍指责苏联部署SS-20导弹破坏了均势。根舍同意东西方就中程核武器问题进行谈判;葛罗米柯则坚持在谈判之前北约不得做出部署新导弹的决定。会谈结束后,葛罗米柯在记者招待会上说,双方在欧洲部署美国中程导弹问题上“没有找到共同语言”。12月5日,苏联开始从民主德国撤出部分坦克和军队。12月6日,塔斯社宣布第一批1500人的苏联军队连同武器和战斗技术装备已于12月5日开始从民主德国撤回苏联。西方记者应邀观看了这次撤军情况。美联社评论说,苏联开始撤军正好选择在北约成员国外交和国防部长即将举行会议的时候,这次会议将对西欧部署572枚中程导弹问题做出决定。北约秘书长伦斯12月5日发表谈话,欢迎苏联这一行动,但同时强调苏联撤出的军队只不过是它当前占有巨大优势的力量的“一小部分”。苏联部署SS-20导弹的冒失举动恶化了西线的防务状况,虽然之后做出挽救武器升级姿态,但为时已晚。参见夏义善:《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第685-687、706、708、710-711、719页。
    ①(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肖敏、王为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第501页。关于安德罗波夫出兵阿富汗立场转变,其老部下、老朋友阿尔巴托夫有过描述:“安德罗波夫在1956年匈牙利事件后得了某种偏执综合症,也许这和他相信犹豫不决和拖延将导致更严重的流血有关。”参见闻一:《回眸苏联》,第217页。
    ③其中1人,因档案原件字迹模糊不清,无法辨认。参见乌斯季诺夫等人关于阿富汗问题向勃列日涅夫的汇报,1979年12月26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75页。
    ④苏共中央关于阿富汗局势的决议,1978年12月1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73页。
    ①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3。
    ②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 p.54。
    ③苏联驻阿富汗大使塔别耶夫致苏共中央政治局的报告,1979年12月24日,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4。
    ④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4.
    ⑤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4.
    ⑥契尔年科关于讨论执行苏共中央决议的记录,1979年12月26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76页。
    ①苏联驻喀布尔代表致苏共中央的报告,1979年12月26日,Vasiliy Mitrokhin,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pp.54-55。
    ②#12
    ③Vasiliy Mitrokhin,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p.55.
    ④Vasiliy Mitrokhin,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p.56.
    ⑤Vasiliy Mitrokhin,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CWIHP Working Paper,№40,2002.7,p.56.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处理阿富汗问题的第177号记录摘要,1979年12月27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77-278页。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处理阿富汗问题的第177号记录摘要,1979年12月27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86-287页。
    ③New Evidence on the Soviet War in Afghanista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Issue 14/15,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208-209.
    ③(苏)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下卷,第681-684页。
    ①克留奇科夫认为苏军出兵是应阿明的请求作出的,总的来说是符合事实的,只是苏军要完成的任务与阿明的意图大相径庭。另一方面,以卡尔迈勒为首的反对派也要求苏联出兵。阿富汗国内两派政治力量都要求苏军参与,但在解决危机时,他们要求苏军所发挥的作用却是截然相反的。参见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第186页。
    ②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p.58.
    ①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第293页。
    ③《苏军继续残酷镇压和屠杀喀布尔居民,数百名阿富汗政治犯被转移到苏联监狱》,《人民日报》1980年2月29日,第6版。《阿富汗前政权三名部长被处决》,《人民日报》1980年6月16日,第6版。
    ③《卡尔迈勒政权内讧激烈,人民派和旗帜派互相残杀七十多官员丧命》,《人民日报》1980年6月20日,第6版。
    ④《萨尔瓦里的新差事》,《人民日报》1980年8月26日,第7版。
    ⑤谢德罗夫关于阿富汗形势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书,1981年11月1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44页。
    ⑥《卡尔迈勒政权内讧加剧分崩离析,在清洗人民派以后,掌权的旗帜派又分裂》,《人民日报》1980年8月13日,第6版。
    ⑦塔别耶夫关于阿《祖国民族阵线章程》给苏共中央国际部的报告,1981年1月1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511页。
    ⑧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70页。
    ①乌利扬诺夫斯基关于阿富汗继续进行土地改革的报告,1981年10月2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19页。
    ①乌利扬诺夫斯基关于阿富汗继续进行土地改革的报告,1981年10月2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29页。
    ②《阿富汗民主共和国继续民主土地改革实际措施纲要》,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农业和土地改革出版社,1981年9月5日。转引自:苏联驻阿使馆提交的关于阿富汗继续实行土地和水利改革的资料,1982年5月3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710-711页。
    ③谢德罗夫关于阿富汗形势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书,1981年11月1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45页。
    ④苏联驻阿使馆提交的关于阿富汗继续实行土地和水利改革的资料,1982年5月3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718页。
    ①《喀布尔当局在公路两旁毁树拆房》,《人民日报》1981年12月26日,第6版。
    ②《苏联占领军加紧袭击和轰炸喀布尔郊区等地》,《人民日报》1983年3月6日,第6版。
    ③《一批阿富汗政府军士兵向游击队投诚》,《人民日报》1980年10月8日,第6版。
    ④《阿富汗当局强迫青少年当炮灰》,《人民日报》1980年6月7日,第6版。
    ⑤《抗议卡尔迈勒政权强迫学生服兵役,喀布尔大学师生罢教罢课》,《人民日报》1980年10月28日,第6版。
    ⑥《抓壮丁》,《人民日报》1981年9月2日,第7版。
    ①《庆祝苏阿“友好合作日”,喀布尔街头大抓壮丁》,《人民日报》1982年1月22日,第6版。
    ②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71页。
    ③《苏入侵给阿富汗农业带来恶果,去年粮食产量不到苏联入侵前的三分之一》,《人民日报》1983年7月15日,第6版。
    ④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71页。
    ⑤《人民日报》1981年1月9日、4月8日、6月13日、9月15日、1983年6月1日。
    ⑥《卡尔迈勒政权失尽人心,政府军大量逃亡,当局强迫青年当兵,朝圣者拒绝回国,三分之二医生外逃》 《人民日报》1980年11月2日,第4版。
    ① United Nations High Commissioner for Refugees Report. Searching for Solutions:25 Years of UNHCR-Pakistan Cooperation on Afghan Refugees,June 2005. p.10。转引自时宏远:《浅议巴基斯坦境内的阿富汗难民问题》,《世界民族》,2010年第2期,第49页。
    ②《西德报纸报道:在阿富汗反抗在发展》,《参考消息》1979年2月18日,第3版。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52页。
    ⑤同盟-7首领档案,参见(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36-237页。
    ①杜幼康:《阿富汗抵抗运动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国际展望》,1988年第15期,第7页。
    ②同盟-7首领档案,参见(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37-239页。
    ④同盟-7首领档案,参见(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38页。
    ⑤八党联盟:成立于1987年9月16日。关于八党联盟中八个党派的名称,不同的资料源有不同的记载。《人民日报》载文认为这八个党派分别是:胜利组织、伊斯兰圣战卫士、伊斯兰运动、伊斯兰党、真主党、伊斯兰革命联合阵线、伊斯兰呼声和伊斯兰力量。八党联盟的领导人都是阿訇。参见《阿富汗各派政治力量简介》,《人民日报》1989年2月14日,第6版。1990年6月16日,在伊朗八党联盟的基础上,9个阿 富汗圣战组织合并为“伊斯兰统一党”。《阿富汗游击队邀请前政府要员共商国是,在伊朗的阿富汗9党合并为伊斯兰统一党》,《人民日报》,第4版。
    ①马行汉:《外交官谈阿富汗》,第48页。
    ②关国为:《阿富汗抵抗力量的发展和问题》,《西亚非洲》,1982年第5期,第16页。
    ③《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宣告成立》,《参考消息》1980年1月29日,第1版。
    ④《苏联入侵激发了阿富汗强烈的民族主义精神,阿富汗人民同游击队正汇成强大抵抗运,伊斯兰会议组织宣布承认并支持解放阿富汗伊斯兰联盟》,《人民日报》1980年2月6日,第7版。
    ⑤《联合起来共同抗击苏联侵略,阿富汗五个穆斯林武装组织联合成立革委会》,《人民日报》1980年3月6日,第7版。
    ①关国为:《阿富汗抵抗力量的发展和问题》,《西亚非洲》,1982年第5期,第17页。
    ②《阿富汗七个抵抗组织建立联合阵线,旅印阿富汗人在苏使馆前抗议苏联侵略》,《人民日报》1982年3月17日,第6版。
    ③《七个阿富汗自由战士组织结成抗苏联盟》,《人民日报》1982年5月4日,第6版。
    ②《阿富汗七个自由战士组织完全联合,萨亚夫主席指出这次大联合是加强抗苏斗争的历史性步骤》,《人民日报》1983年5月27日,第6版。
    ③(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实力与原则——1977-1981年国家安全顾问回忆录》,邱应觉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第482页。
    ①夏义善编:《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第712页。
    ②《赖斯顿说美对苏又派军去阿富汗感到关切》,《参考消息》1979年12月14日,第1版。
    ③《英<每日电讯报>报道:<又有一批俄军到阿富汗>》,《参考消息》1979年12月12日,第1版。
    ④(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1997年,第501页。
    ⑤《霍丁·卡特指责苏派到阿富汗的军队已达1万人》,《参考消息》1979年12月28日,第1版。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161-163页。
    ②(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第499页。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处理阿富汗问题的第177号记录摘要,1979年12月27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277-278页。
    ③《可恶又可悲》,《人民日报》1980年1月2日,第6版。
    ①机密文件保存中心,编‘目14,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170-173页。
    ②《卡特强调不能让苏联入侵阿富汗而不受惩罚,宣布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对付苏联侵略》,《人民日报》1980 年1月6日,第4版。
    ①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第311页。
    ②李谋戢:《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发展趋势》,《西亚非洲》,1988年第2期,第32页。
    ①葛罗米柯同阿富汗外交部长杜斯特的会谈记录摘要,1980年1月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303-307页。
    ③彭树智:《阿富汗史》,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第422页。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关于阿富汗局势的讨论记录,1980年1月17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317-319页。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81号记录摘要,1980年1月25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326页。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第181号记录摘要,1980年1月25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336页。
    ②谢德罗夫关于阿富汗形势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书,1981年11月1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49页。
    ③谢德罗夫关于阿富汗形势给苏共中央的报告书,1981年11月1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 650页。
    ①《苏联军队如何勒索阿富汗人》,《参考消息》1983年1月28日,第4版。
    ①苏共中央组织和党务工作部对阿富汗党今后工作的意见,1980年1月16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310-315页。
    ①苏共中央有关部关于帮助阿富汗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情况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81年2月26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517-521页。
    ②苏联新闻社关于阿富汗新闻宣传工作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80年12月30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507-509页。
    ③苏联驻美使馆提供的美国加强对阿富汗宣传的情报,1980年11月3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94页。
    ①苏共中央驻阿顾问组关于开展宣传鼓动工作给苏共中央国际部的请示报告,1982年1月1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58-671页。
    ②苏联教育部关于阿富汗留苏学生情况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82年4月29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699页。
    ③《苏强行将阿富汗人迁往苏接受教育》,《参考消息》1985年8月8日,第4版。
    ①苏联驻阿使馆关于苏联与阿富汗经济技术合作状况的报告,1980年9月15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60页。
    ②苏联驻阿使馆关于苏阿贸易情况的报告,1980年9月15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63-465页。
    ③苏联驻阿使馆关于苏联与阿富汗经济技术合作状况的报告,1980年9月15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62页。
    ①苏联外经委关于阿富汗经济形势和苏阿经济技术合作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82年6月7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720-724页。
    ①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63-264页。
    ②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73-274页。
    ③《真理报》1980年5月15日,转引自(苏)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1945-1980》下卷,第633页。
    ④《巴基斯坦在苏军撤出前不同阿富汗对话,伊斯兰会议组织秘书长说阿富汗无权参加外长会议》,《人民日报》1980年5月16日,第6版。
    ⑤苏共中央宣传部关于敌对宣传的基本方针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80年8月5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45页。
    ①苏联驻阿使馆关于阿富汗1980年对外政策方针的报告,1980年7月2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441-442页。
    ②《欧洲共同体外长会议提出建议,保证阿富汗中立化,迫使苏联撤军》,《人民日报》1980年2月21日,第6版。
    ③《阿富汗中立化:九国的建议使莫斯科为难》,《参考消息》1980年2月24日,第2版。
    ④《勃列日涅夫令人费解的讲话》,《参考消息》1980年2月27日,第2版。
    ①《卡特再次要求建立阿富汗中立政府》,《参考消息》1980年2月28日,第1版。
    ②根据一些消息,在1980年2月末,在莫斯科讨论了撤军问题。认为推翻了阿明,确立了卡尔迈勒新政权,军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当时纠正阿富汗错误、离开阿富汗还不晚,不会使国家尊严下降。但是,反对撤军的乌斯季诺夫和安德罗波夫(葛罗米柯可能是弃权)认为,撤军就意味着对美国侵略政策的让步,会给苏联威信带来损失,会使阿富汗国内局势进一步恶化,还会加剧苏联南疆的宗教极端主义。建议晚些撤军,待政治局势稳定后再说。参见(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195页。
    ⑤科尔尼延科同弗罗曼-麦里斯的谈话纪要,1980年7月11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3卷,第394页。
    ⑥(美)赛勒斯·方斯:《困难的抉择》,第245页。
    ①《阿富汗抵抗组织抨击卡尔迈勒声明,阿游击队在坎大哈地区出击获新战果》,《人民日报》1981年8月31日,第6版。
    ②科尔尼延科与弗罗曼-缪里斯就阿富汗问题的谈话纪要,1981年9月1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卷,第411页。
    ②《阿富汗圣战者联盟揭露苏联新政治阴谋,伊朗不参加日内瓦会谈因外国军队没有撤出》,《人民日报》1982年6月21日,第6版。
    ②《联合国发起的阿富汗问题会谈结束》,《人民日报》1982年6月27日,第6版。
    ③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摘录),1983年3月10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765页。
    ④(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08页。
    ⑤(美)彼得·施魏策尔著:《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殷雄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175页。
    ①《巴外长说,巴将继续寻求阿富汗问题的政治解决》,《人民日报》1983年4月29日,第6版。
    ②《巴基斯坦同喀布尔政权间接谈判没有结果》,《人民日报》1983年4月25日,第6版。
    ④《喀布尔政权拒绝确定苏军撤出时间,阿富汗问题第三轮间接谈判陷入僵局》,《人民日报》1983年6月26日,第6版。
    ⑤《舒尔茨结束访巴表示支持阿富汗人民斗争》,《人民日报》1983年7月5日,第6版。
    ⑥(俄)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第615页。
    ⑦(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12页。
    ①汤水富:《且看苏军何时撤出阿富汗》,《瞭望》,1987年第12期,第7页。
    ②《巴基斯坦和喀布尔政权间接谈判无进展》,《人民日报》1984年9月2日,第6版。
    ①(俄)安德烈·格拉乔夫:《戈尔巴乔夫之谜》,述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第148-149页。
    ①(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第647页。
    ②沈志华、于沛等:《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第870-871页。
    ③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677-678页。
    ④(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第650页。
    ①戈尔巴乔夫的声明,塔斯社莫斯科1986年1月15日俄文电,《参考资料》1986年1月16日。
    ②戈尔巴乔夫在苏联电视台发表的讲话,塔斯社莫斯科1986年3月29日俄文电,《参考资料》1986年3月30日。
    ③雅科夫列夫:《新思维的构成部分》,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88年第6期,《参考资料》1989年2月27日。
    ④60年代人:指其世界观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即“赫鲁晓夫解冻时期”的一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他们主张尊重人权、个人自由和公开性。
    ⑤(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第651页。
    ①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第170页。
    ②依·库利科夫:《国防政策的国际方面》,苏联《武装力量共产党人》半月刊1989年第7期,《参考资料》1989年7月15日。
    ③雅科夫列夫:《新思维的构成部分》,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88年第6期,《参考资料》1989年2月27日。
    ④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第722-724页。
    ⑤(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第651页。
    ①戈尔巴乔夫与卡尔迈勒的会谈记录,1985年3月14日,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272/index.htm,访问时间:2010年9月25日。
    ②(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76页。
    ③《西方传卡尔迈勒可能被苏撤换》,《参考消息》1985年5月23日,第4版。
    ①(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第426-427页。
    ②(俄)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六年》,徐葵、张达楠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38页。
    ①(俄)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六年》,第61-63页。
    ②(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75-276页。
    ③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1986年3月20日,TsKhSD, f.89, per.36, d.18, CWIHP Bulletin, Issues 8/9 Winter 1996/1997, p.178。
    ④ 17th Plenum of the PDPA CC. Documents. Kabul:Government printing press, March 1986, p.17.
    ①围绕人民民主党高层领导更迭的谣言,1986年4月,(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81-283页。
    ②《阿富汗傀儡政权发生重要人事变动,纳吉布拉取代卡尔迈勒出任总书记》,《人民日报》1986年5月6日,第6版。
    ④《阿富汗旗帜派和人民派发生枪战》,《参考消息》1986年5月18日,第4版。
    ⑤《卡尔迈勒七名支持者被处决》,《参考消息》1986年6月2日,第1版。
    ⑥《国际要闻简报》,《人民日报》1986年12月25日,第6版。
    ⑦ Kabul New Times. November 22,1986, May 9,1987.
    ②(俄)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六年》,第37页。
    ③ Steve Coll, Ghost Wars: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CIA, Afghanistan, and Bin Laden, from the Soviet Invasion to September 10,2001, New York:Pengium press,2004, p.127.
    ①《消除分歧,共同作战,阿富汗七个抵抗组织宣布联合》,《人民日报》1985年5月18日,第6版。
    ②Wash Post.1985.Sept.4.
    ③Wash Post.1985.Sept.4.
    ⑤瓦连尼科夫大将档案,1985年6月6日,(俄)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71-2
    ①《巴基斯坦阿富汗举行第六轮间接谈判》,《人民日报》1985年12月18日,第6版。
    ②辛华:《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92页。
    ③《阿富汗问题第七轮间接谈判结束,巴阿未就苏撤军问题达成协议》,《人民日报》1986年5月25日,第6版。
    ④苏共中央政治会议记录,1986年6月26日,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272/index.htm,访问时间:2010年9月25日。
    ⑤《戈尔巴乔夫谈苏联对亚太地区政策,谈到有关从阿富汗和蒙古撤军等问题》,《人民日报》1986年7月29日,第1版。
    ①《美记者从阿富汗报道苏撤军真相》,《参考消息》1986年10月31日,第4版。
    ②《阿富汗抵抗力量联合作战,挫败敌军第七个春季攻势》,《人民日报》1986年5月14日,第6版。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阿富汗局势的会议记录,1986年11月13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12-818页。
    ③ 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144-146.
    ④ 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144-146.
    ①《巴阿继续进行间接谈判,主要讨论苏从阿撤军时间表问题》,《人民日报》1987年3月6日,第6版。
    ③CWIHP Bulletin,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pp.148-149.
    ④CWIHP Bulletin,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pp.149-161.
    ⑤苏《真理报》刊登许多父母来信抱怨报纸不为在阿富汗战死的儿子登讣告,《参考消息》1987年8月12日,第4版。其实,1981年7月30日的政治局会议就讨论过这一问题,当时吉洪诺夫同志就永久纪念阿富汗阵亡军人的问题中央委员会递交了一个报告,建议给每个死难者家属拨款1000卢布用于建立墓碑。苏斯洛夫声明:“如果我们现在就开始永久性地纪念阵亡者,把有关内容写在墓碑上,他们的坟墓安置在若干公墓内,从政治角度看,这是不妥的。”安德罗波夫说:“当然,应该敬重地安葬阵亡者,但永久性纪念的事为时尚早。”基里连科表示:“设置墓碑现在不适宜。”吉洪诺夫说:“总是要安葬的,至于要不要树碑立传,那时另一个问题。”苏斯洛夫说:“如何回答那些有孩子死在阿富汗的家长,这个问题必须考虑。这个问题不能想怎么办就怎么办。必须言简意赅,更具标准。”从《真理报》所刊登的士兵父母的来信看,直到1987年这一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参见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馆藏30,编目82,卷宗148,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28页。
    ①《仅仅出于宣传目的》,《人民日报》1987年9月15日,第6版。
    ②苏共中央工作简报摘录,1986年11月1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卷宗3,目录120,(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87-288页。
    ③《纳吉布拉帮助苏联爬出泥沼》,《参考消息》1986年11月2日,第4版。
    ④苏共中央政治局讨论阿富汗局势的会议记录,1986年11月13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17页。
    ①苏共中央工作简报摘录,1986年11月1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卷宗3,目录120。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87页。
    ②苏共中央办公厅和国际部关于向阿提供物质援助的请示报告,1986年12月23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19-820页。
    ①克格勃、国防部和对外经济关系署关于阿富汗经济状况的报告,1987年,Ostermann,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 Vol.2, Washington, D.C., April,2002, pp.373-375。
    ② 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161-166.
    ①N.Y Times.1986.June 18.
    ②N.Y Times.1986.June 18.
    ③苏共中央工作简报摘录,1986年11月13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档案,卷宗3,目录120,(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87页。
    ④马晋强:《阿富汗今昔》,第115-123页。
    ①《阿富汗当局宣布单方面停火,游击队指出停火建议是陷阱》,《人民日报》1987年1月3日,第6版。
    ②《阿富汗游击队摧毁敌军一营地,喀布尔政权宣布苏撤军新条件》,《人民日报》1987年1月5日,第6版。
    ③《苏联声称完全支持喀布尔当局,美国再次呼吁苏从阿富汗撤军》,《人民日报》1987年1月9日,第6版。
    ⑤(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91页。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91-292页。
    ①《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发表宣言,要求苏联立即无条件全部撤军》,《人民日报》1987年1月19日,第6版。
    ②《美苏分别同巴官员讨论阿富汗问题》,《人民日报》1987年1月20日,第6版。
    ③(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294页。
    ②乌里玛:泛指所有得到承认的权威的穆斯林教法学家和神学家。
    ①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刘宪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409-410页。
    ②《里根和戈尔巴乔夫谈美苏首脑会晤,首脑会晤取得成功但分歧依然存在,双方认为应就削减战略武器做出严肃突破》,《人民日报》1987年12月12日,第6版。
    ①雷日科夫关于苏联在阿富汗的开支给戈尔巴乔夫的报告,1988年1月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21-822页。
    ②《巴总统同美副国务卿讨论阿富汗问题》,《人民日报》1988年1月6日,第6版。
    ①瓦连尼科夫大将致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的报告,1988年1月,摘自瓦连尼科夫大将档案,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01页。
    ②瓦连尼科夫大将致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的报告,1988年1月,摘自瓦连尼科夫大将档案,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02页。
    ①《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发表声明,重申不与喀布尔政权组成联合政府》,《人民日报》1988年1月19日,第6版。
    ②戈尔巴乔夫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声明,1988年2月8日,刘温国、郭辉:《强弩之末——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秘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367-372页。
    ③《美谨慎欢迎苏提出从阿富汗撤军时间表,《人民日报》1988年2月10日,第6版。
    ④来自喀布尔的情报,阿富汗的军事政治形势,1988年2月,摘自瓦连尼科夫大将档案。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07-308页。
    ①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8年,第134-135页。
    ②刘温国、郭辉:《强弩之末——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秘闻》,第366页。
    ③《科多维斯与巴领导人讨论阿富汗问题,科多维斯离开伊斯兰堡前往喀布尔》,《人民日报》1988年1月25日,第6版。
    ④《哈克总统就阿富汗问题发表讲话,苏撤军后应成立阿独立不结盟政府,科多维斯会见喀布尔政权领导人纳吉布拉》,《人民日报》1988年1月26日,第6版。
    ⑤《巴基斯坦总统哈克说,不同喀布尔政府签署和平协议》,《人民日报》1988年1月27日,第6版。
    ⑥《阿富汗抵抗组织联盟举行最高级会议,讨论成立临时政府问题,巴支持建立有广泛基础的阿富汗临时政府》,《人民日报》1988年1月29日,第6版。
    ①《阿游击队提出会见科多维斯两条件,一是承认游击队是阿问题真正一方,二是任何决定均需游击队同意》,《人民日报》1988年1月29日,第6版。
    ②《科多维斯和阿游击队领导人间接会谈,7党联盟的全部领导人参加了会谈》,《人民日报》1988年1月31日,第6版。
    ③《阿圣战者伊斯兰联盟最高级会议决定,在苏撤军前成立阿富汗政府》,《人民日报》1988年2月2日,第6版。
    ④《科多维斯首晤阿抵抗力量领导人,哈利斯强调抵抗力量有权参加阿富汗问题谈判,科多维斯认为所有阿组织均应参加政治解决进程》,《人民日报》1988年2月8日,第6版。
    ⑤《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表声明,阿富汗抵抗组织必须参加和平进程,科多维斯认为组建阿富汗临时政府是其主要任务》,《人民日报》1988年2月9日,第6版。
    ①《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举行会议,宣布关于成立临时政府的建议,会议公报说临时政府将取代喀布尔政权》,《人民日报》1988年2月25日,第6版。
    ②《齐亚·哈克总统谈阿富汗问题,巴基斯坦原则问题不妥协,美国副国务卿欢迎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苏联反对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建议》,《人民日报》1988年2月27日,第6版。
    ③《巴欢迎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美副国务卿不愿评论,喀布尔政权拒绝接受,哈克总统会见美国副国务卿讨论阿富汗问题》,《人民日报》1988年2月26日,第6版。
    ④《巴欢迎成立阿富汗临时政府,美副国务卿不愿评论,喀布尔政权拒绝接受,哈克总统会见美国副国务卿讨论阿富汗问题》,《人民日报》1988年2月26日,第6版。
    ⑤《阿七党联盟提名沙赫为临时政府领导人》,《人民日报》1988年2月28日,第6版。
    ⑥《阿富汗抵抗力量继续筹组内阁,大批阿政府军官兵弃暗投明》,《人民日报》1988年3月1日,第6版。
    ①《苏美外长分别举行记者招待会,双方初步商定五六月间苏美首脑会晤》,《人民日报》1988年2月24日,第6版。
    ②戈尔巴乔夫与美国国务卿舒尔茨的谈话记录,1988年2月22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170-173。
    ③ Hearing on U.N-Sponsored Proximity Talks on Afghanistan, United States. Congress. Senate, February 18,1988,
    DNSA。转引自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博士学位
    论文,第136页。
    ④ Rosanne Klass, Afghanistan, the Great Game Revisited, New York:Freedom House; Lanham, MD:Distributed by National Book Network,1990, pp.371-372.,转引自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博士学位论文,第136页。
    ⑤《美参院要求里根政府,在苏联从阿全部撤军之前,美不削减对抵抗力量军援》,《人民日报》1988年3月4日,第6版。
    ⑥《霍斯特再度发生激战,美表示继续支持阿富汗抵抗力量》,《人民日报》3月10日,第6版。
    ①美国援助阿富汗反革命势力的证据,1988年3月,苏联克格勃、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情报总局,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12页。
    ②《喀布尔接受巴基斯坦两项要求,九个月内苏军撤完,头三个月撤出一半》,《人民日报》1988年3月5日,第6版。
    ③《巴基斯坦外交国务部长在间接谈判前夕强调,苏撤军与成立临时政府同时进行,喀布尔代表团长称成立临时政府建议“不现实”》,《人民日报》1988年3月3日,第6版。
    ④《巴基斯坦内阁开会,讨论巴对阿间接会谈最后立场,居内久希望阿富汗成立三方联合政府》,《人民日报》1988年3月15日,第6版。
    ⑤《苏推迟从阿撤军日期》,《人民日报》1988年3月17日,第6版。
    ⑥《为和平解决阿富汗冲突,新一轮巴阿间接会谈开始,阿抵抗组织领导人反对把傀儡政权强加于人》,《人 民日报》1988年3月4日,第6版。
    ①《为和平解决阿富汗冲突,新一轮巴阿间接会谈开始,阿抵抗组织领导人反对把傀儡政权强加于人》,《人民日报》1988年3月4日,第6版。
    ②《巴总理同十九个反对党领导人会晤,共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人民日报》1988年3月7日,第6版。
    ①《巴将在日内瓦协议上签字,条件是保证阿富汗难民返回家园》,《人民日报》1988年3月16日,第1版。
    ②《美苏外长会谈结束,主要问题分歧依旧》,《人民日报》1988年3月25日,第6版。
    ①美苏阿富汗问题工作组会议记录,1988年3月22日,Gale Databases: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Farmington Hills, Mich.:Gale,2010, CK3100530353。
    ②《巴基斯坦外交国务部长努拉尼说,美苏应对等停止对阿富汗双方军援》,《人民日报》1988年3月26日,第6版。
    ③《苏外长说阿巴谈判不能成功,苏联可能单方面撤军》,《人民日报》1988年4月2日,第6版。
    ①《参加巴阿间接谈判的巴代表团团长努拉尼说,美不参加国际保证巴就不签署协议,巴方保证阿难民可自由决定自己的去向》,《人民日报》1988年4月6日,第6版。
    ②戈尔巴乔夫与纳吉布拉的会谈记录,1988年4月7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174-181。
    ①苏阿联合声明,1988年4月7日,刘温国、郭辉:《强弩之末——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秘闻》,第379-380页。
    ②李琼:《苏联、阿富汗、美国:1979-1989年三国四方在阿富汗地区的一场博弈》,博士学位论文,第139页。
    ①《阿七党联盟不受日内瓦协议约束,哈克呼吁阿抵抗力量客观地估价协议》,《人民日报》1988年4月11日,第6版。
    ②《巴阿美苏分别签署五项文件》,《人民日报》1988年4月15日,第6版。日内瓦协议的5个文件全文可参见刘温国、郭辉:《强弩之末——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秘闻》,第381-392页。
    ①《阿富汗七党联盟主席说,苏联必须同阿圣战者谈判撤军问题,苏加强对喀布尔政权的军援为撤军做准备》,《人民日报》1988年3月29日,第6版。
    ②《苏联宣布撤军后的阿富汗局势》,《人民日报》1988年5月15日,第6版。
    ③《一句话新闻》,《人民日报》1988年4月27日,第6版。
    ④《阿富汗七党联盟主席说继续战斗,前国王认为新制度应由人民自己决定》,《人民日报》1988年4月29日,第6版。
    ⑤《阿富汗七党联盟主席说继续战斗,前国王认为新制度应由人民自己决定》,《人民日报》1988年4月29日,第6版。
    ⑥《一句话新闻》,《人民日报》1988年5月7日,第6版。
    ⑦苏共中央致全体苏联共产党员关于苏军撤出阿富汗问题的信,1988年5月10日,http://www.gwu.edu/~nsarchiv/NSAEBB/NSAEBB272/index.htm,访问时间:2010年9月25日。
    ①Nation(Lahor.).1988.May 11.
    ②《阿富汗七党联盟主席说,游击队不为撤退苏军提供安全保证》,《人民日报》1988年5月16日,第6版。
    ③《巴基斯坦舆论和阿富汗抵抗力量领导人说,苏撤军是阿人民和世界人民的胜利》,《人民日报》1988年5月17日,第6版。
    ④《苏联侵阿部队司令格罗莫夫宣布,苏军15日开始撤离阿富汗》,《人民日报》1988年5月16日,第1版。
    ⑤《撤军伊始为何又起波澜》,《人民日报》1988年6月16日,第6版。
    ⑥刘温国、郭辉:《强弩之末——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秘闻》,第401-402页。
    ①《阿富汗抵抗力量组成临时政府,抵抗力量继续向喀布尔军发动进攻》,《人民日报》1988年6月21日,第6版。
    ①戈尔巴乔夫与纳吉布拉的会谈记录,1988年6月13日,CWIHP Bulletin,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pp.181-186。
    ②《苏联就阿富汗问题发表声明说,苏正完成日内瓦协议规定的义务》,《人民日报》1988年8月17日,第6版。
    ③(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46-347页。
    ④摘自博洛维金档案,转引自(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47-348页。
    ①《联合国调查报告指出,战争使阿富汗成为最穷国之一》,《人民日报》1988年9月27日,第6版。
    ②《喀布尔政权领导人发表声明,希望同抵抗力量谈判》,《人民日报》1988年10月6日,第6版。
    ③《安理会调查阿问题日内瓦协议执行情况,阿富汗游击队准备尽快选举议会,美关注30架米格27战斗机运进阿富汗》,《人民日报》1988年11月2日,第6版。
    ④《联大通过阿富汗和巴勒斯坦问题决议,要求苏遵守日内瓦协定,谴责以色列镇压暴行》,《人民日报》1988年11月5日,第6版。
    ①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别斯梅尔特内赫关于苏联暂停撤军的声明,1988年11月4日,刘温国、郭辉:《强弩之末——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秘闻》,第406407页。
    ①《阿富汗:有突破也有波折》,《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7日,第7版。
    ②《美国表示支持阿抵抗运动七党联盟》,《人民日报》1988年11月11日,第6版。
    ③《阿富汗有关各方进行谈判》,《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7日,第6版。
    ④《苏官员同阿抵抗力量会谈,讨论苏战俘和苏阿关系等问题》,《人民日报》1988年12月5日,第6版。
    ⑤刘温国、郭辉:《强弩之末——前苏联入侵阿富汗秘闻》,第410页。
    ①《阿游击队不久将同苏继续会谈》,《参考消息》1988年12月8日,第4版。
    ②《苏官员同阿抵抗力量会谈结束》,《人民日报》1988年12月6日,第6版。
    ③《戈尔巴乔夫在联大的演说(摘要)》,《人民日报》1988年12月10日,第6版。
    ④《阿七党联盟将与苏联继续会谈,拒绝戈尔巴乔夫对阿问题建议》,《人民日报》1988年12月12日,第6版。
    ①《巴欢迎苏和阿抵抗力量直接会谈》,《人民日报》1988年12月14日,第6版。
    ②《阿富汗有关各方进行谈判》,《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7日,第6版。
    ③《苏外交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回顾苏联今年外交重大事件》,《人民日报》1988年12月30日,第6版。
    ④《喀布尔政权欢迎前国王回国,抵抗力量要求自主成立政府》,《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8日,第6版。
    ⑤《喀布尔政权欢迎前国王回国,抵抗力量要求自主成立政府》,《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8日,第6版。
    ⑥《哈梅内伊总统会见沃龙佐夫,伊朗欢迎一切导致阿富汗停战的行动》,《人民日报》1989年1月5日,第6版。
    ①《“分享权力”和“移交权力”之争,苏联和阿抵抗力量第二轮直接谈判》,《人民日报》1989年1月9日,第6版。
    ②《苏第一副外长沃龙佐夫抵伊斯兰堡,同巴外长就苏巴关系和阿富汗问题会谈》,《人民日报》1989年1月5日,第6版。
    ①(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45页、351页。
    ②《苏联外长结束对喀布尔访问,向抵抗力量建议举行新一轮谈判,阿前国王呼吁联合国发挥作用打破僵局》,《人民日报》1989年1月17日,第6版。
    ③《阿抵抗力量同意与苏继续谈判,抵抗力量决定向喀布尔运送食品和燃料》,《人民日报》1989年1月25日,第6版。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苏军撤出阿富汗安排的会议记录,1989年1月2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27-832页。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关于苏军撤出阿富汗安排的会议记录,1989年1月2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23-824页。
    ③(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391页。
    ①《苏巴两国外长发表联合公报,努力促使阿富汗问题政治解决》,《人民日报》1989年2月7日,第3版。
    ②《苏联宣布侵阿苏军死亡一万五,纳吉布拉政权加强喀布尔防务》,《人民日报》1989年2月9日,第6版。
    ③《饥饿、寒冷和战乱威胁喀布尔,外交使团撤离,数万难民逃亡,阿抵抗力量推迟召开协商会议》,《人民日报》1989年1月24日,第6版。
    ④《阿富汗七党联盟八党联盟签订团结协议,目的:促成抵抗力量召开协商性议会,苏联军队全部撤出后接管政权》,《人民日报》1989年2月7日,第3版。
    ①《八党联盟和七党联盟在席位分配上出现分歧,阿富汗协商委员会会议无限期推迟》,《人民日报》1989年2月12日,第6版。
    ②《阿八党联盟将另立协商委员会,美将继续向阿游击队提供军援》,《人民日报》1989年2月13日,第6版。
    ①《喀布尔政变前后》,《人民日报》1990年3月11日,第4版。
    ②《阿富汗三名将军被判死刑》,《人民日报》1990年3月21日,第4版。
    ③附件内容参见:苏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向阿提供军事援助补充措施的会议记录,1989年3月1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43页。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向阿提供军事援助补充措施的会议记录,1989年3月1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41-843页。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第158号会议记录,1989年5月13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44页。
    ③苏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向阿富汗提供补充援助的会议记,1989年5月19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49页。
    ①苏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向阿富汗提供特种物资的会议记录,1989年7月22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69页。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向阿富汗提供补充军援的会议记录,1989年8月5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72页。
    ③纳吉布拉致戈尔巴乔夫的信,1989年11月5日,(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403-405页。
    ④苏联政府就向阿富汗提供军事援助给苏联驻阿大使的指示,不晚于1990年1月,《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卷,第424页。
    ①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第696-699页。
    ②戈尔巴乔夫与纳吉布拉的会谈记录,1990年8月23日,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p.186-192。
    ③《联合国秘书长发表声明,提出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建议》,《人民日报》1991年5月24日,第6版。
    ①1990年6月末,在喀布尔举行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纳吉布拉把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正式更名为祖国党。
    ①苏共中央国际部关于阿富汗问题专家讨论情况给苏共中央的报告,1991年7月9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74-876页。
    ②《苏联副外长访问巴基斯坦,磋商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人民日报》1991年8月15日,第6版。
    ③《阿富汗问题三方会议结束,阿各派愿同苏谈判寻求政治解决》,《人民日报》1991年8月31日,第6版。
    ④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
    ⑤《阿富汗问题政治解决的新动向》,《人民日报》1991年9月23日,第6版。
    ①《阿富汗问题迈出艰难一步》,《人民日报》1991年11月22日,第6版。
    ②《纳吉布拉宣布,原通过谈判结束阿富汗内战》,《人民日报》1992年1月3日,第6版。
    ③《阿富汗局势的变化》,《人民日报》1992年4月29日,第6版。
    ④穆贾迪迪和马苏德认为,对纳吉布拉政府的军政人员,除纳吉布拉外,其余一律实行大赦,此举遭许多游击队司令的批评。希克马蒂亚尔竭力主张对纳吉布拉政权的主要官员和将领加以审判。但穆贾迪迪认为目前统辖喀布尔民兵部队的杜斯塔姆将军在推翻纳吉布拉中立了功,提升他理所应当。驻喀布尔的民兵有1万多人,装备精良、战斗力强。他们本属前纳吉布拉政权军队中的53师,纳吉布拉政权倒台后,被马苏德领导的游击队所收用,并协助马苏德的游击队将希克马蒂亚尔逐出喀布尔市区。希克马蒂亚尔一直想除去这个眼中钉,坚持要求民兵撤出喀布尔。后来马苏德有所让步,签订的和平协议中规定民兵要撤出喀布尔,但穆贾迪迪仍不同意。参见《阿富汗和平进程受挫》,《人民日报》1992年6月2日,第6版。
    ①塔利班:1994年8月在阿内战不休、派系割据的背景下诞生的,代表普什图族的利益,属伊斯兰教逊尼派,信奉原教旨主义,致力于建立“世界上最纯粹的伊斯兰国家”。由于塔利班当初提出铲除军阀、建立和平稳定的伊斯兰政府的主张,很快赢得阿富汗人,特别是普什图族人(占国内总人口40%)的拥护。塔利班成立时只有800多人,之后迅速壮大,在战场上取得节节胜利。1996年9月27日,塔利班武装攻占首都喀布尔,并成立了临时政府接管政权。
    ②苏联最高苏维埃关于特赦前驻阿富汗苏军全部犯罪军人的决定,,1989年11月2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卷,第422页。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的老兵米哈依尔中校讲:“在阿富汗,罂粟花满山遍野,士兵们不想去采。当地的年轻人可以悠闲地用麻醉剂来换取一盒饼干或一支青毒素。但是,官兵们换这些麻醉剂不是给自己用。不少高级军官一心一意地在从事转运毒品的工作。海洛因和印度大麻粉量少时,就缝在肩章下,大批量时就装在一个锌制棺材里。那些带着武器、汽油和伏特加上战场的士兵,回国时就变成了百万富翁。”俄罗斯总军事检察院的资料表明,那些把毒品从阿富汗运回国的前苏军士兵,没有一人追究了刑事责任。参见蜀蒙编译:《战争让士兵成为吸毒鬼》,《当代世界》,1997年第8期,第34页。
    ④苏联人民代表大会对苏军进驻阿富汗政治评价的决议,1989年12月24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卷,第423页。
    ②(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第507页。
    ④《苏联公布侵阿苏军伤亡人数》,《人民日报》1988年5月27日,第6版。
    ⑧苏群:《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资料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22页。
    ①参见雷日科夫关于苏联在阿富汗的开支给戈尔巴乔夫的报告,1988年1月8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821-822页。苏联国家统计局:《苏联国民经济70年》,莫斯科,1987年,第629页。转引自左凤荣:《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第254页。
    ②左凤荣:《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第272页。
    ③(俄)伊戈尔·科尔奇洛夫:《首席翻译眼中的首脑外交》,杨达洲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第30页。
    ④(俄)罗伊·麦德维杰夫:《俄罗斯往何处去——俄罗斯能搞资本主义吗?》,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第21页。
    ⑤National Security Decision Directive 75, Los Angeles Times,March 16,1983,p.1。转引自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472-473页。
    ①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第19-21页。
    ②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第472页。
    ①参见(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186-187页或CWIHP Bulletin, Issues 14/15 Winter 2003-Spring 2004, p.243。利亚霍夫斯基认为,这些论证都是明确而清晰的,而且该文件向苏联领导人提交的也十分及时,如果当时苏联迅速撤军还为时不晚。但是,这些分析却被苏共高层所忽略,他们更看重有利于军事介入的论据。也许正如谢瓦尔德纳泽所认为的那样,在今天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出兵理由,在当时却很符合逻辑。参见苏群:《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资料汇编》,第221页。
    ②苏联解体后,伊斯兰极端主义势力进入原苏联中亚共和国,当地许多力量打着伊斯兰旗号,把它作为夺取政权的斗争武器,并得到外来伊斯兰激进主义势力的支持。参见“伊斯兰极端主义从阿富汗渗透到中亚和俄罗斯”(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第443页。
    ③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98页。
    ④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第299页。
    ②陈云会见苏联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阿尔希波夫时的谈话(摘要):中苏两国完全应该友好相处,1984年12月24日,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40-341页。
    ③罗伯特·罗斯:《风云变幻的中美关系:1969-1989》,北京:中央编译局,1998年,第200页。
    ④ Statement by Secretary of Commerce Malcolm Baldrige, "U.S. Policy on Exports of Advanced Technology to China", i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Current Policy,1983, Washington D.C., GPO,1983, p.1005。转引自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第479页。
    ⑤ M. Mastanduno, Economic Containment:COCOMand Politics of East-West Trade, pp.279-281。转引自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第480页。
    ⑥“阿富汗人”:特指参加阿富汗战争的苏联老兵。
    ①闻一:《走出北高加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15-122页。
    ④邢媛媛:《苏联入侵阿富汗30周年祭》,《南风窗》,2010年第1期,第87页。
    ①《真理报》1989年2月7日。
    ②摘自他人的讲话,(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乌兰汗、田大畏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第8-9页。
    ③一位普通兵——掷弹筒手的话,(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第17-21页。
    ④一位炮兵大尉的话,(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第85-89页。
    ⑤一位通信兵的话,(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第59-61页。
    ⑥一位女护士的话,(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第24-29页。
    ⑦一位通信兵的话,(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第59-61页。
    ⑧肖宪:《阿富汗的难民问题》,《西亚非洲》,2002年第2期,第11页。
    ①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同西方国家的关系恶化,而伊朗所信奉的伊斯兰教什叶派,也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阿拉伯国家所不喜,为此,伊朗得到国际的援助很少。
    ② Akbar S. Ahmed, "Afghan Refugees, Aid and Anthropologists",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5 (February1980),p.6。转引自朱永彪、闫培记:《阿富汗难民:历史、现状及影响》,《世界历史》,2009年第4期,第91页。
    ③陶颖、张金山:《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毒品政治》,《南亚研究季刊》,2000年第1期,第66页。
    ④据阿富汗抵抗力量人士说,苏联军队在阿富汗共埋下了300万至500万颗地雷。参见《侵阿苏军埋下地雷数百万颗》,《人民日报》1988年7月5日,第6版。
    ⑤《战争遗留亿枚地雷殃及平民》,《人民日报》1995年1月29日,第6版。
    ①《排雷——国际社会的新难题》,《人民日报》1995年7月19日,第7版。
    ②关于恐怖主义扩散问题主要参见了涂龙德:《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势力的全球化》,《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第4期。
    ③分析人士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当时同意接纳一批阿富汗圣战者,为他们提供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这批人往往是自己国家政权的反叛者,也是西方国家利用人权、民主等旗号向这些国家施压的工具。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对伊斯兰极端分子危害性的认识还不够,这也是造成这些圣战者能够从西方国家轻易获得政治避难资格的原因之一。
    ①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第一册,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②苏共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关于阿富汗局势的讨论记录,1979年3月17-19日,《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2卷,第90-112页。会议记录英文版和俄文版请参见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New Russian Archival Documents on the Soviet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Washington, D.C., pp.21-30(英文)或pp.31-56(俄文)。该档案集未正式出版,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存有复印本。
    ①关于这三次政治局会议的详细会议记录,笔者均没有看到,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是俄国学者的著作及当事人的回忆录。这里可能存在着三种情况,一是有会议记录,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笔者没看到。二是,根本没做会议记录。三是有会议记录,后被销毁了。如果能看到会议记录原文,无疑在判断莫斯科出兵问题上,会给出更令人信服的解释。
    Christian Ostermann, Mircea Munteanu (eds.), Toward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of the War in Afghanistan,1979-1989, Washington, D.C., April,2002。(该档案集未正式出版,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存有复印本。)
    DDRS, Declassified Documents Reference System, Copyright by Thomson Gale
    DNSA, Digital National Security Archive
    New Evidence on the Soviet intervention in Afghanista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Issue 8/9,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 Winter 1996-1997.
    New Evidence on the Soviet War in Afghanista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 Issue 14/15,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Washington D.C., Winter 2003-Spring 2004.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Divis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 "New Russian Archival Documents on the Soviet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Washington, D.C.,(该档案集未正式出版,华东师大冷战国际史研究中心存有复印本。)
    Vasiliy Mitrokhin, The KGB in Afghanistan (Russian Edition),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CWIHP) Working Paper, №40,2002.7.
    (匈牙利)贝拉·库恩:《共产国际文件汇编》,中国人民大学编译室译,北京:三联书店,1965年。
    《勃列日涅夫言论》(1-18),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国际条约集》(1924-1933),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六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北京:三联书店,1982年。
    陈云:《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对外贸易部国际贸易研究所:《苏联对外贸易基本统计》,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沈志华主编:《苏联历史档案选编》第30、32、33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苏群:《安德罗波夫言论选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年。
    苏群:《契尔年科言论选集》,北京:三联书店,1985年。
    苏群:《苏联共产党第二十八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资料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辛华:《苏联共产党第二十七次代表大会主要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俄)A.利亚霍夫斯基:《阿富汗战争的悲剧》,刘宪平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俄)安德烈·格拉乔夫:《戈尔巴乔夫之谜》,述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
    (俄)鲁·格·皮霍亚:《苏联政权史(1945-1991)》,徐锦栋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
    (俄)罗伊·麦德维杰夫:《俄罗斯往何处去——俄罗斯能搞资本主义吗?》,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
    (美)彼得·施魏策尔:《里根政府是怎样搞垮苏联的》,殷雄译,北京:新 华出版社,2001年。
    (美)雷蒙德·加特霍夫:《冷战史:遏制与共存备忘录》,伍牛、王薇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
    (美)罗伯特·唐纳森:《苏联在第三世界的得失》,任泉、刘芝田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美)沃尔特·拉克尔:《争夺中东——1958-1968年苏联和中东的关系》,上海市“五·七”干校六连翻译组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年。
    (美)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时殷弘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美)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阎学通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
    (苏)A.A.阿赫塔姆江等:《苏联对外政策编年史:1917-1978》,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
    (苏)阿·阿夫托尔哈诺夫:《勃列日涅夫的力量和弱点》,杨春华,张道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1年。
    (苏)安·安·葛罗米柯:《苏联对外政策史》,韩正文、沈芜清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陈之骅、吴恩远、马龙闪:《苏联兴亡史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陈之骅:《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苏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崔丕:《美国的冷战战略与巴黎统筹委员会、中国委员会》,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金宜久、吴云贵:《伊斯兰与国际热点》,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
    刘竞、张士智、朱莉:《苏联中东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马晋强:《阿富汗今昔》,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彭树智、黄杨文:《中东国家通史·阿富汗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彭树智:《阿富汗史》,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年。
    沈志华、于沛等:《苏联共产党九十三年》,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
    沈志华:《毛泽东、斯大林与朝鲜战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泰宁:《苏俄外交史》,上海:上海乐群书店,1930年。
    夏义善:《苏联外交六十五年纪事:勃列日涅夫时期(1964-198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年。
    邢广程:《苏联高层决策70年》,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年。
    姚文斌:《苏联军事战略》,北京:军事译文出版社,1991年。
    张士智、赵慧杰:《美国中东关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苏联兴亡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左凤荣:《致命的错误:苏联对外战略的演变与影响》,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A.Z. Hilali, US-Pakistan relationship:Soviet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Burlington, VT:Ashgate,2005.
    Alex Alexiev, Inside the Soviet Army in Afghanistan, Santa Monica, CA:Rand,1988.
    Alfred L. Monks, The Soviet intervention in Afghanistan, Washington: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1981.
    Amin Saikal, Regime change in Afghanistan:foreign interven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legitimacy, Boulder:Westview Press,1991.
    Amin Saikal, The Soviet withdrawal from Afghanista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Anthony Arnold, Afghanistan, the Soviet invasion in perspective, Stanford, Calif.:Hoover Institution Press,1985.
    Anthony Arnold, Afghanistan, the Soviet Invasion in Perspective, 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Kalif,1981.
    Anthony Arnold, Afghanistan's two-party communism:Parcham and Khalq, Stanford, Calif.:Hoover Institution Press, Stanford University,1983.
    Anthony Arnold, The fateful pebble:Afghanistan's role in the fall of the Soviet Empire, Novato, Calif.:Presidio,1993.
    Anthony Hyman, Afghanistan under Soviet domination,1964-91, Houndmills, Basingstoke, Hampshire: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1992.
    Antonio Giustozzi, War,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Afghanistan,1978-1992, 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2000.
    Arthur Bonner, Among the Afghans,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87.
    Arundhati Roy, The Soviet intervention in Afghanistan:causes, consequences, and India's response, New Delhi:Associated Pub. House,1987.
    Barnett R. Rubin, The fragmentation of Afghanistan:state formation and collaps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2002.
    Barnett R. Rubin, The fragmentation of Afghanistan:state formation and collapse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New Haven, CT:Yale University Press,1995.
    Bhabani Sen Gupta, The Afghan syndrome:how to live with Soviet power, New Delhi:Vikas,1982.
    Bo Huldt, The tragedy of Afghanistan: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mpact of the Soviet invasion, London; New York:Croom Helm,1988.
    David B. Edwards, Before Taliban:genealogies of the Afghan jihad,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02.
    David W. Lesch,1979:the year that shaped the modern Middle East,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2001.
    Doris May Lessing, The wind blows away our words:and other 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 Afghan resistance, New York:Vintage Books,1987.
    Douglas A. Borer, Superpowers defeated:Vietnam and Afghanistan compared, London; Portland, Ore.:F. Cass,1999.
    Edgar O'Ballance, Afghan wars,1839-1992:what Britain gave up and the Soviet Union lost, London:Barssey's,1993.
    G.S. Bhargava, South Asian security after Afghanistan, Lexington, Mass.:Lexington Books,1983.
    Gilles Dorronsoro, Revolution unending:Afghanistan,1979 to the present, London:C. Hurst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entre d'etudes et de recherches internationales, Paris,2005.
    Grant M. Farr, Afghan resistance:the politics of survival, Boulder:Westview Press,1987.
    Henry S. Bradsher, Afghanistan and the Soviet Union, Durham, 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83.
    Henry S. Bradsher, Afghanistan and the Soviet Union,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85.
    Jan Goodwin,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New York:E.P. Dutton,1987.
    Jeffery J. Roberts, The Origins of Conflict in Afghanistan, Praeger,2003.
    Jeri Laber, "A nation is dying":Afghanistan under the Soviets,1979-87, Evanston, 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1988.
    Joseph J. Collins, The Soviet invasion of Afghanistan:a study in the use of force in Soviet foreign policy, Lexington, Mass.:Lexington Books,1986.
    Kathy Gannon,I is for infidel:from holy war to holy terror:18 years inside Afghanistan, New York:Public Affairs,2005.
    Kurt Lohbeck, Holy war, unholy victory:eyewitness to the CIA's secret war in Afghanistan, Washington, D.C.:Regnery Gateway,1993.
    Lansford Tom, A Bitter Harvest:US Foreign Policy and Afghanistan, Ashgate, 2003.
    Lester W. Grau, The Bear went over the mountain:Soviet combat tactics in Afghanistan, London; Portland, OR:Frank Cass,1998.
    M. Nazif Shahrani, Revolutions & rebellions in Afghanistan: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1984.
    Mark Galeotti, Afghanistan:the Soviet Union's last war, London:Frank Cass,1995.
    Martin McCauley, Russia, America and the Cold War,1949-1991, New York:Longman,2004.
    Marvin G..Weinbaum, Pakistan and Afghanistan:resistance and reconstruction, Boulder:Westview Press; Lahore:Pak Book Corp.,1994.
    Mike Bowker, Russia, America and the Islamic world, Aldershot, England; Burlington, VT:Ashgate,2007.
    Milan Hauner, Afghanistan and the Soviet Union:collision and transformation,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1989.
    Milan Hauner, The Soviet war in Afghanistan:patterns of Russian imperialism, Lanham, 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Philadelphia, Pa.:Foreign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1991.
    Mohammad Khalid Ma'aroof, Afghanistan in World Politics:a Study of Afghan-U.S. Relations, Gian Publishing House, New Delhi,1987.
    Nancy Peabody Newell, The struggle for Afghanistan, 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1.
    Nick Mills, Karzai:the failing American intervention and the struggle for Afghanistan, Hoboken, N.J.:John Wiley,2007.
    Nigel Ryan, A hitch or two in Afghanistan:a journey behind Russian lines, London:Weidenfeld and Nicolson,1983.
    O.L.Sarin, The Afghan syndrome:the Soviet Union's Vietnam, Novato, CA:Presidio,1993.
    Olivier Roy, Islam and resistance in Afghanista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
    Phillip Bonosky, Washington's secret war against Afghanistan, New York:International Publishers,1985.
    Raja Anwar, The tragedy of Afghanistan:a first-hand account, London; New York:Verso,1988.
    Ralph H. Magnus, Afghan alternatives:issues, options, and policies, New Brunswick, N.J., U.S.A.:Transaction Books, c1985.
    Raymond L. Garthoff, Detente and Confrontation:American-Soviet Relations from Nixon to Reagan, Washington 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85.
    Riaz M. Khan, Untying the Afghan knot:negotiating Soviet withdrawal,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91.
    Rosanne Klass, Afghanistan, the great game revisited, New York:Freedom House; Lanham, MD:Distributed by National Book Network,1990.
    Russian General Staff,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Lester W. Grau and Michael A. Gress, The Soviet-Afghan War:How a Superpower Fought and Lost, Lawrence: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2002.
    S. Enders Wimbush, Soviet Central Asian soldiers in Afghanistan, Santa Monica, CA:Rand,1981.
    Sadhan Mukherjee, Afghanistan from tragedy to triumph, New Delhi:Sterling,1984.
    Sarah Elizabeth Mendelson, Changing course:ideas, politics, and the Soviet withdrawal from Afghanistan, 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
    Shams-ud-din, Afghanistan and Central Asia in the new great game, New Delhi:Lancer's Books,2003.
    Steve Coll, Ghost wars: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CIA, Afghanistan, and bin Laden, from the Soviet invasion to September 10,2001, New York:Penguin Press,2004.
    The undeclared war:imperialism vs Afghanistan:based on reports, Moscow:Progress Publishers,1980.
    Theodore L. Eliot, The Red Army on Pakistan's border:policy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Pergamon-Brassey's,1986.
    Thomas Taylor Hammond, Red flag over Afghanistan:the Communist coup, the Soviet invasion, and the consequences,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1984.
    Tom Rogers, The Soviet withdrawal from Afghanistan:analysis and chronology, Westport, Conn.:Greenwood Press,1992.
    V.K. Bhasin, Soviet intervention in Afghanistan:its background and implications, New Delhi:S. Chand,1984.
    Wilhelm Dietl, Bridgehead Afghanistan, New Delhi:Lancer International,1986.
    陈兼、余伟民:《“冷战史新研究”: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历史研究》,2003年第3期。
    关国为:《阿富汗抵抗力量的发展和问题》,《西亚非洲》,1982年第5期。
    黄民兴:《达乌德第一次执政时期阿富汗与苏美的关系:1953-1963年》,《西 亚非洲》,1985年第4期。
    金重远:《出兵阿富汗——错误决定作出的前前后后》,《浙江师范大学学报报》,2000年第4期。
    李谋戢:《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发展趋势》,《西亚非洲》,1988年第2期。
    李琼:《1919-1979年苏联和美国对阿富汗的政策》,《历史教学问题》,2007年第2期。
    毛锐:《1978-1979年阿富汗执政党内的派系斗争与苏联入侵阿富汗》,《历史教学》,1997年第12期。
    时宏远:《浅议巴基斯坦境内的阿富汗难民问题》,《世界民族》,2010年第2期。
    时殷弘:《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理论分析与实际评估》,《南京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汤水富:《且看苏军何时撤出阿富汗》,《瞭望》,1987年第12期。
    涂龙德:《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极端势力的全球化》,《阿拉伯世界研究》,2007年第4期。
    肖宪:《阿富汗的难民问题》,《西亚非洲》,2002年第2期。
    邢媛媛:《苏联入侵阿富汗30周年祭》,《南风窗》,2010年第1期。
    叶书宗:《苏联出兵阿富汗30年祭》,《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12期。
    于卫青:《苏联出兵阿富汗的原因及决策因素探析》,《山西师大学报》,2009年第6期。
    余伟民:《国际斗争与本土革命:冷战逻辑的解读——从〈冷战与革命)看冷战史研究范式的创新》,《世界历史》,2005年第6期。
    张盛发:《20世纪上半叶“世界革命”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东欧中亚研究》,1998年第3期。
    张曙光:《冷战国际史与国际关系理论的链接》,《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年第2期。
    朱永彪、闫培记:《阿富汗难民:历史、现状及影响》,《世界历史》,2009年第4期。
    (白俄罗斯)斯·阿列克西耶维奇:《锌皮娃娃兵》,乌兰汗、田大畏译,北京:昆仑出版社,1999年。
    (俄)阿·切尔尼亚耶夫:《在戈尔巴乔夫身边六年》,徐葵、张达楠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年。
    (俄)阿纳托利·多勃雷宁:《多勃雷宁回忆录:信赖》,肖敏、王为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7年。
    (俄)弗·亚·克留奇科夫:《个人档案(1941-1994)——苏联克格勃主席弗·亚·克留奇科夫狱中自述》,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年。
    (俄)戈尔巴乔夫:《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考》,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
    (俄)戈尔巴乔夫:《真相与自白》,王尊贤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徐葵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年。
    (俄)伊戈尔·科尔奇洛夫:《首席翻译眼中的首脑外交》,杨达洲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美)赛勒斯·万斯:《困难的抉择》,郭靖安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1987年。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竞赛方案——进行美苏竞争的地缘战略纲领》,刘晓明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8年。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实力与原则——1977-1981年国家安全顾 问回忆录》,邱应觉等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
    (苏)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苏群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
    马行汉:《外交官谈阿富汗》,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参考消息》1977-1996年
    《人民日报》1979-1996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