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小说原型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从理论上说,原型的能指与所指在西方经历了三次大的转变,即在古代神学、宗教学和柏拉图哲学中原型所指单一而能指混乱不清;在荣格的精神分析学中原型的能指得到了统一,其所指被三级延展;弗莱将原型引入文学的研究领域使其能指和所指完全文学化。20世纪80年代西方原型理论正式被译介入中国,迄今为止,它在中国学界经历了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宏观译介的认识期、暂时萧条的内化期和批评创新的发展期,使西方理论进一步中国化,为中国文学的原型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就具体的中国文学原型而言,动物报恩母题经历了从表达宗教思想到反映和批判现实的发展变化,在新时期小说中它侧重于呼唤人道主义,在新世纪小说中又侧重于反衬自然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危机,使这一原型的文学表达具有了鲜明的批判功能。土地既是传统农民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游子们的精神望乡,更是广大农民孜孜以求的对象,由此农民又产生了掠夺土地、安土重迁等另一种土地意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都市文明的发展农民对土地的看法又发生了改变,他们不再把土地看作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把生活的目光纷纷转向了现代都市,使农民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由密切走向疏离。尽管月亮意象的象征内涵古今没有太大的变化,但它的表达背景都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时这些艺术表达也不再是一种孤立的预设而是一种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的现实描写。再生母题则在历经了从唯心向唯物的转变之后侧重于对现实生活和精神再生的描写,也使其带上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表达色彩。
     另外,本文还通过对具体原型的古今比较和现代表达的概括性研究,试图将比较的结果上升为一种文学经验,力求概括出这些原型间的表达共性,使个案映射出原型在发展和表达上的一些共同规律,为文学原型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In theory,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of the archetype have occurred three big changes in the west, namely the signified of the archetype is single and its signifier is very confused in the ancient theology and religion and Plato's philosophy. The signifier is unified; the signified is extended for three times in the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Jung. Frye cited the archetype into the study field of the literature, and let the signifier and the signified take on the clear literature color. In the 1980s, the archetype theory is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into China, it through three main development phases:the cognitive period of macro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the internalization period of temporary wane, the development period of criticism and innovation. It makes the western theory further Sinicize and provides the forceful theory for the study of the archetype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terms of the specific archetype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motif that the animal reward the kindness have go through the change from expressing the religions thought to criticizing the actuality, it paid particular emphasis on calling humanism in the novels of New Period and expressing the ecological crisis in the natural world and the spirit of human being in new century literature, those let the literature expression has clear critical function. The land is not only the material basis on which the conventional peasant relies for survival, but also the spirit home and the object seeking assiduously, this so cause other land consciousness of peasants, such as robbing land, hating to leave a place where one has lived long. After the 1980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civilization the attitude of the peasant had changed, they are regard the land as the only origin of the means of subsistence no longer, on the contrary, they are regard the modern urban as the ideal place on where one lives, this cause the relation between peasant and land has detached from the previous close. The symbolic connotation of the moon image despite hasn't happened the big change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but its expresses has all got the striking feature of modern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the expresses aren't a isolated following point no long, but a description to the real world mixed and crossed each other. The regeneration motif 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to the realistic life and the spirit regeneration after changed from idealism to materialism, and brought the rich realistic color.
     In addition, the paper also strive to rise the compared outcome to a literature experience and summarize their expression commonality of the archetype after the generality study to the specific archetype by the compar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and the analysis to the modern express. This make the individual case reflect some general rules in development and expression of archetype and open a new path for the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archetype.
引文
[1]屈正平:《论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页。
    [2]程金城:《原型的批判与重释》,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3]程金城:《原型的批判与重释·修订本前言》,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4]2009年3月,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对已刊登的1980年到2008年间发表的全部论文以“原型理论”和“原型批评”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查出1224篇文献,先删掉重复发表和重复检索的,再结合论文内容进行筛选,最后确定143篇论文作为期刊研究对象,相关书籍主要限于笔者所能查阅到的已出版论著。
    [1]伍蠡甫:《现代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39页。
    [2]张隆溪:《诸神的复活——神话与原型批评》,《读书》,1983年第6期。
    [1]周永明:《原型论》,《文艺研究》,1987年第5期。
    [1]傅礼军:《原型批评理论与中国文学研究》,《文艺研究》,1988年第1期。
    [2]陈少明:《对规范的疑虑》,《现代与传统》(第6辑),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1995年版,第38页。
    [1]曹顺庆先后发表《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战略与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东方丛刊》,1995年第3辑)、《文化病态与文论失语症》,(《文艺争鸣》1996年第2期)、《重建中国文论话语的基本路径及其方法》(《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第2期)、《重建中国文论话语》(《中外文化与文论(1)》,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等论文提出并论述了这个问题。
    [1]王宁:《弗莱:当代文化批评的先驱者》,《外国文学》,2001年第3期。
    [2]叶舒宪:《弗莱的文学人类学思想》,《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3]王进芳:《对诺思洛普·弗莱原型的误读与反思》,《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张冰:《原型重释——对当下原型定义的一点补充》,《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2]白春超:《溯源与整合》,《中州学刊》,2003年第3期。
    [3]夏秀:《原型制约与文学创新》,《东岳论丛》,2007年第5期。
    [1]程金城:《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页。
    [2]杨义:《中国叙事学》,《杨义文存》(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7页。
    [1]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6-157页。
    [1][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947页。
    [1]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6页。
    [2]荣格: 《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荣格文集》,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40页。
    [1]荣格:《本能与无意识》,《荣格文集》,第8页。
    [1]柏拉图: 《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8页。
    [2]荣格: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荣格文集》,第83-84页。
    [3]荣格: 《心理学与文学·译者前言》,冯川、苏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7页。
    [1]荣格:转引自《心理学与文学·译者前言》,第5页。
    [2]荣格: 《心理类型学》,转引自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71页。
    [3]冯川: 《心理学与文学·译者前言》,第5页。
    [1]弗莱: 《批评的解剖》,转引自程金城《原型的批判与重释》,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2]弗莱: 《作为原型的象征》,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51-152页。
    [3]同上,第155页。
    [1]荣格: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 《荣格文集》,第15页。
    [2]同上,第33-34页。
    [1]荣格: 《集体无意识的原型》, 《荣格文集》,冯川、苏克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0页。
    [2]荣格: 《心理类型学》,转引自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第58页。
    [3]荣格: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荣格文集》,第83页。
    [1]荣格: 《集体无意识的概念》, 《荣格文集》,第84页。
    [2]伊利亚德: 《在埃拉诺斯聚餐会中》,转引自埃里克·丁·夏普《比较宗教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页。
    [1]荣格:转引自《心理学与文学》“译者前言”,第4页。
    [2]同上,第9页。
    [3]荣格: 《心理类型学》,程金城著的《原型批判与重释》,第71-72页。
    [1]郑海等译: 《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2]弗雷泽语,转引自程金城:《原型批判与重释》,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第196页。
    [1]陈建宪: 《试论神话的定义与形态》, 《黄淮学刊》(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2]杨望等: 《神话及神话学的几个理论与方法问题》, 《民间文化论坛》,1995年第1期。
    [3]王同亿主编: 《英汉辞海》,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8年版,第3402页。
    [4]乌尔希图·韦斯坦因: 《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38页。
    [5][美]汤普森: 《民间文学母题索引·前言》,转引自陈建宪《论比较神话的“母题”概念》,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汤普森: 《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郑海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499页。
    [2]乐黛云主编: 《中西比较文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189页。
    [3]李达三: 《比较文学研究的方法论》,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2年版,第391页。
    [1][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 《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二),丁国勇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第339页。
    [2]薛艺兵:《神圣的娱乐——中国民间祭祀仪式及其音乐的人类学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32页。
    [1]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94页。
    [1]贾宏伟:《杨志军 〈藏獒〉悠悠的高原挽歌》,《甲壳虫》,2008年第3期。
    [2]方克强:《文学人类学批评》,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页。
    [1]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51页。
    [2]干宝:《搜神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2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卷9),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页。
    [1]史书记载干宝曾于晋元帝时以著作郎领修国史,也是一位史学家,对自己作品的史传性质很在意,直主张实录精神。
    [2]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16页。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16页。
    [2]吕逸新:《论〈聊斋志异〉假象寄兴的审美世界》,《明清小说研究》,2005年第3期。
    [1]贾平凹:《怀念狼》,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年版,第121-122页。
    [2][法]阿尔贝特·史怀泽:《敬畏生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45页。
    [1]转引自朱光潜主编的《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550页。
    [1]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1]廖增湖:《贾平凹访谈录——关于(怀念狼)》,《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4期。
    [1]郭雪波:《大漠狼孩》,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年版,第380页。
    [1]转引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页。
    [2]艾青:《诗论》,见《中国现代作家选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91页。
    [3]贾宏伟:《杨志军 〈藏獒〉悠悠的高原挽歌》,《甲壳虫》,2008年第3期。
    [4]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289页。
    [1]荣格:《试论心理学与诗的关系》,见《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1]王德保:《神话的由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2][美]戴维·利明等:《神话学》,李培茱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63-164页。
    [1]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03页。
    [1]陈继会:《中国乡土小说史》,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34页。
    [1]郜元宝:《“意识形态”与“大地”的二元转化——略说张炜的(古船〉和(九月寓言)》,《社会科学》,1994年第7期。
    [2]张炜:《九月寓言》,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杨剑龙:《放逐与回归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2]郑伯奇:《国民文学论》,《创造周报》第34号。
    [1]李景江:《鲁迅与民俗》,《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3期。
    [1]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脸》,《万象》1944年第4卷5期。
    [2]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后记》,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404页。
    [1]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张彦哲等:《(年月日)审美意蕴的多元阐释》,《名作欣赏》,2007年第5期。
    [1]沈从文:《长河》,《沈从文小说选》(下),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46页。
    [2]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第171页。
    [1]郑有贵:《土地改革是一场伟大的历史性变革——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50周年》,《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5期。
    [1]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刘少奇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33页。
    [2]乌廷玉:《旧中国地主富农占有多少土地》,《史学集刊》,1998年第1期。
    [1]赵舒:《当代中国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几种现实特征》,《国土资源》,2004年第10期。
    [2]姚晓雷:《阎连科论》,《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3年文学批评》,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1]刘志荣:《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歌——关于贾平凹的(秦腔)》,《文学评论》,2006年第2期。
    [2]丁帆:《论近期小说中乡土与都市的精神蜕变》,《文学评论》2003年第3期。
    [1]丁帆:《中国小说文学生存的特殊背景与价值的失范》,《文艺研究》,2005年第8期。
    [1]高艳红: 《月亮别称与神话传说》,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第6期。
    [2]童庆炳: 《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204页。
    [3]傅道彬: 《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页。
    [1]叶舒宪: 《中国神话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5页。
    [2]吉星: 《中国民俗传说故事》,转引自李忠华的《嫦娥奔月神话本末论》, 《思想战线》,1997年第3期。
    [1]转引自高艳红: 《月亮别称与神话传说》,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关长龙: 《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1]孟凡香: 《美丽而忧伤——唐宋诗词中月亮意象的象征意义》, 《淮海文汇》,2007年第3期。
    [2]朱恒: 《中国古典诗词新月意象探微》,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3]夏敏: 《古代诗词中月亮的多元意象》,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陈凤珍: 《唐诗中“月亮”意象的多重意蕴》,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5]傅道彬: 《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5-36页。
    [1]傅道彬: 《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45页。
    [2]刘洁: 《唐诗审美十论》,北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516页。
    [3]朱光潜: 《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17页。
    [1]荣格:《试论心理学与诗的关系》,见《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1]波伏娃: 《第二性》,陶铁柱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143页。
    [2][美]M·艾瑟·哈婷: 《月亮神话——女性的神话》,蒙子等人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8页。
    [3]同上,第23页。
    [1]沈从文: 《美与爱》, 《沈从文文集》(第5集),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178页。
    [1]转引自叶舒宪的《中国神话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8页。
    [1]鲁迅: 《呐喊·自序》, 《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9页。
    [1]贺绍俊:《素洁月光下袒露的赤子之心——读查舜的长篇小说(月亮是夜晚的一点明白〉》,《朔方》,2008年第3期。
    [2] 《古兰经》,转引自《中国回族史》(上),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91页。
    [3]刘智:《天方典礼》,转引自《中国回族史》(上),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992页。
    [1]郎伟:《青春诗情与岁月烟云——读查舜长篇小说(月亮是夜晚的一点明白)》,《小说评论》,2009年第4期。
    [1]汪耀进: 《意象批评》,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39页。
    [1][英]弗雷泽:《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绪言》,李新萍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1][英]弗雷泽:《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李新萍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4页。
    [1][英]弗雷泽:《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李新萍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第199页。
    [2]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416页。
    [1]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07-108页。
    [1]侯发迅:《论汉唐“再生”小说的类型与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1]鲁迅:《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第9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6页。
    [1]安国梁:《论〈聊斋志异〉精神再生型故事》,《中国文学研究》,1993年第4期。
    [1]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1页。
    [2]池田幸子:《最后一天的鲁迅》,《鲁迅回忆录》(散篇)(下),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弗雷泽:《金枝》,徐育新等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1]林志浩:《鲁迅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
    [1]吴成年:《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
    [1]李泽厚:《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43页。
    [2]杨光祖:《论田小娥》,《小说评论》,2008年第4期。
    [3]陈忠实:《我相信文学依然神圣》,《延安文学》,2006年第5期。
    [1]张贤亮:《绿化树》,《张贤亮爱情三部曲》,北京:华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柳博赞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1页。
    [2]张德明:《(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与成人仪式》,《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1]李红涛:《秩序与再生——小说(铸剑)文化原型分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181页。
    [1]陈忠实:《白鹿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页。
    [1]弗洛伊德:《释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7页。
    [1]弗洛伊德:《释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57页。
    [1]弗雷泽:《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绪言》,李新萍等译,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年版。
    [2]汤一介:《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第137页。
    [1]贾平凹:《秦腔》,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奥]弗洛伊德: 《论创造力与无意识》,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
    [奥]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奥]弗洛伊德: 《释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瑞士]C.荣格: 《荣格文集》,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
    [瑞士]C.荣格: 《文学与心理学》,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瑞士]C.荣格: 《现代灵魂的自我拯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加]诺斯洛普·弗莱: 《批评的解剖》,陈慧等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美]L·弗雷,罗恩:《从弗洛伊德到荣格——无意识心理学比较研究》,陈恢钦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版。
    [美]G.霍尔等: 《荣格心理学入门》,上海:三联书店,1987年版。
    [德]埃利希·诺伊曼: 《大母神——原型分析》,北京: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英]爱德华·泰勒: 《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英]J.G.弗雷泽: 《金枝》,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法]泰纳:《艺术哲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意大利]维科:《新科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德]舍勒: 《死·永生·上帝》(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 《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二),丁国勇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叶舒宪: 《神话—原型批评》,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叶舒宪: 《阉割与狂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叶舒宪: 《文学人类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叶舒宪: 《原型与跨文化阐释》,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傅道彬: 《晚唐钟声——中国文学的原型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傅道彬: 《中国文学的文化批评》,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程金城: 《原型批判与重释》,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程金城: 《中国文学原型论》,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
    王青: 《西域文化影响下的中古小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吴光正: 《中国古代小说的原型与母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刘明武: 《呐喊之后的文化沉思》,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刘明华等: 《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文学阐释》,北京:中国华书局,2008年版。
    卢军: 《救赎与超越——中国现当代作家直面苦难精神解读》,济南:齐鲁书社,2007年版。
    林河: 《中国巫傩史》,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版。
    冯天策: 《信仰:人类的精神家园》,济南:济南出版社,2000年版。
    林剑: 《人的自由的哲学思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赵京华: 《寻找精神家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郑家建: 《中国文学现代性的起源语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魏天祥: 《九十年代文艺新变化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杨义:《中国叙事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洪志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顾祖钊:《华夏原始文化与三元文学观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版。
    雷达:《民族与灵魂的重铸》,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版。
    严家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地域文化丛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樊星:《当代文学与多维文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萧克主:《中华文化通志·地域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崔志远:《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
    王德威: 《想像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陈继会: 《二十世纪中国小说文化精神》,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谭桂林等:《当代中国文学与宗教文化》,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季红真: 《文明与愚昧的冲突》,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洪子诚: 《作家的姿态与自我意识》,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赵学勇: 《文化与人的同构》,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赵学勇等: 《新文学与中国乡土中国》,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赵学勇: 《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赵园: 《论小说十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
    赵园: 《地之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园: 《北京:城与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芮逸夫: 《中国民族及其文化论稿》,台北:艺文出版社,1972年版。
    汤一介: 《佛教与中国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版。
    王光东: 《“主题原型”与新时期小说创作》, 《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王青:《论中古志怪作品在民间故事类型学中的价值——以(搜神记)为中心》,《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王建明: 《“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 《哲学研究》,1995年第1期.
    王立等: 《婚姻报恩与(聊斋志异)恩报主题》,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赵振祥: 《论干宝〈搜神记〉的社会新闻性质》,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魏晓虹等:《中国古代文学中死而复生故事的主题学分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何海巍: 《当代文学的欲望叙事与道德价值的困惑》, 《前沿》,2006年第5期。
    王为群: 《文化转向与生态批评的知识形态》, 《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王为群: 《西部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价值观的重建》,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张选朝: 《生存哲学的价值审视——当代人类生存危机的哲学反思》,《天府新论》,2008年第1期。
    王光东: 《新世纪以来值得重视的两种文学想象力》, 《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2期。
    张曙光: 《重视生存问题建构生存哲学》, 《哲学动态》,1999年第10期。
    陈佳冀:《追本溯源:“动物叙事”的寻根之旅——新世纪动物小说的一个考察维度》,《小说评论》,2009年第1期。
    赵维江:《从唐人小说看传统文化中的土地崇拜情结》,《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年第3期。
    赵丹: 《端木蕻良土地情结的心理透视》,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王欢: 《土地、政策与农民心态》,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杨存田:《土地情结——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原点》,《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廖开顺: 《“月亮”与侗族文化》, 《民间文化》,2001年第1期。
    毛建勇: 《论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与月亮意象》, 《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秋之卷。
    宁洁等: 《论中国文化中的月神精神》,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杜会科学版),2006年第6卷第3期。
    刘锋杰: 《月光下的忧郁与癫狂——张爱玲作品中的月亮意象分析》, 《中国文学研究》,2006年第1期。
    王莹:《月亮意象:从古典到现代的流变》,《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张生虎: 《月亮意象原始及嬗变》, 《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卢长春: 《张爱玲小说中的月亮意象》, 《齐鲁学刊》,2000年第1期。
    关长龙: 《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高艳红: 《月亮别称与神话传说》,《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夏秀: 《原型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状况综述》, 《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张隆溪: 《诸神的复活神话与原型批评》, 《读书》,1983年第6期。
    侯运华: 《原型与叙事模式》, 《中州学刊》,2001年第3期。
    白春超: 《原型批评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6期。
    程金城: 《意象与原型——中国抒情文学原型论之一》, 《社科纵横》,1996年第1期。
    程爱民: 《原型批评的整体性文化批评倾向》, 《外国文学》,2000年第5期。
    曹海峰:《荣格原型理论的“原型”——论柏拉图哲学和宗教传统对荣格原型思想的影响》,《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张廷芳: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论索绪尔语言符号观》, 《文教资料》,2008年10月号下旬刊。
    韩宝育: 《论语言符号中能指与所指的结合》, 《唐都学刊》,2004年第1期。
    张一兵: 《索绪尔与语言学结构主义》, 《哲学研究》,2004年第10期。
    徐迪南: 《“动物报恩型”童话原型解码》,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
    金钢:《从历史祛魅到神性附魅——论东北作家笔下的“跳神”》,《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曾利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神秘想象与叙述》,《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叶舒宪: 《穷而后幻:(聊斋〉神话解读》, 《人文杂志》,1993年第4期。
    汪树东: 《看护大地:生态意识与郭雪波小说》, 《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
    侯发迅:《论汉唐“再生”小说的类型与特征》,《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杨丽娟: 《世界原始创世神话的创造类型与文化底蕴》,《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张福三:《原始人类对生命意识的反思——死亡、复活再生神话研究》,《思想战线》,1989年第6期。
    吴成年: 《论(白鹿原)中三位女性的悲剧命运》, 《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