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转型与职业教育改革研究(1953-198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1953年至1989年是台湾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时期。从1953年第一期四年经建计划的开局,到1989年十年经建计划的完成,台湾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8.93%,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此间,台湾经济发展经历了三次的转型。60年代中期,以农业为主向轻工业为主的第一次转型;70年代后,以轻工业为主向以资本和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为主的第二次转型;80年代以后,发展高科技产业,进入了以科技目标制约产业目标的第三次转型。在三次转型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1953年至1960年为第一次进口替代阶段,是经济的稳定发展时期;1961年至1972年为出口扩张阶段,是经济腾飞时期:1973年至1981年为第二次进口替代阶段,是经济的繁荣时期;1981年至1989年为“自由化、国际化和制度化”阶段,是发展策略性工业时期。
     职业教育在台湾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然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根深蒂固,使得在认识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重要性问题上走过了较长的曲折路程。随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逐步得到昭示。在此过程中,当局适时制定职教发展政策,开展人力发展规划,调整、改革职教发展措施,提高办学层次,优化办学结构,逐步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体制,顺应了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规律。与此同时,当局加强了工职教育、职业培训和残障人员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改革、办学水平的提升均取得良好成效,为促进台湾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奠定了人力资源基础,为台湾迈入发达地区的行列创造了不可或缺的条件。
From 1953 to 1989,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was in the period of great significance.From 1953 when the 1st four-year economic construction plan was implemented to 1989 when the plan was completed,the average annual economic growth rate was up to 8.93%in Taiwan,and created a miracle in the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world.During this period,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 went through three transformations.In the mid-1960s,the first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agriculture to the light industry was achieved.In the late 1970s, they completed the second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light industry to the capital-based and technology-intensive heavy chemical industry.After the 1980s,Taiwan developed high-tech industries and went through the third transformation to make use of technology objective to restrict industry objective.In this process,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ent through four stages. The period from 1953 to 1960 was the first stage of import substitution,which was the period of economic stable development.The period from 1961 to 1972 was the stage of export expansion,which was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akeoff.The period from 1973 to 1981 was the second stage of import substitution,which was the period of economic prosperity.The period from 1981 to 1989 was the stage of liber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which was the period of vigorously developing strategic industries.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and active role in Taiwan's economic development.However,the deep-rooted traditional values make the people to have gone through a tortuous journey in realizing the import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Along with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the importanc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gradually being taken seriously.The authorities have made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policies in time,made human development plans,adjusted and reformed vocation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measures,raised the level of running schools, optimized school structure,and been improving the school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gradually.At the same time,The authorities have strenghtened industrial vocational education, vocational training and handicapped people's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and the upgrading in the school system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which has laid a foundation to promot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in Taiwan, and created indispensable conditions for Taiwan to march toward the developed areas.
引文
[1]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28页.
    [2]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年鉴.1991年:第64页-67页.
    [1]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4页.
    [1]马早明.亚洲“四小龙”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95页.
    [2]郑旦华、于超美.今日台湾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页.
    [1]王宗烘、余松锵.台湾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序言.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
    [1]参见沈超.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页.
    [1]黄安余.论台湾经济转型及其对劳工的影响.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2期.
    [2]池田哲夫、胡欣.台湾经济结构重组及其发展前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55页.
    [1]参见王春源.台湾农业产业结构变动之回顾、省思与展望.台湾经济.1995年第10期.台中高级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印行,2001年:第50页-52页.
    [1]参见黄富顺.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补习教育.(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81年第6期.
    [1]罗大涵.“我国”技职教育政策的形成与检讨.(台湾)台湾教育.1986年第424期
    [1]程蕰良.八所接受美援工职实施单位行业训练成果之检讨.载职业教育与建教合作研讨会专辑.台北: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人力发展小组,1968年:第92页.
    [1]简明忠.“我国”技职教育学制变革与探讨.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13页.
    [1]王作荣.我们如何创造了经济奇迹.台北:台湾时报出版社,1984年:第8页.
    [1]李仁、李松林.台湾四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71页.
    [1]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北京:九洲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2]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北京:九洲出版社,2004年:第72页.
    [3]郭相枝主编.转型期的台湾经济与社会.北京:时事出版社,1991年:第4页.
    [1]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640页.
    [1]郭为藩.“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台北:广文书局出版社,1981年:第270页.
    [2]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5页.
    [3]周谈辉.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台北:教育资料馆,1985年:第335页.
    [1]罗祥喜.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38页-第240页.
    [1]简明忠.“我国”技职教育学制变革之探讨.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260页.
    [1]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90页.
    [2]池田哲夫、胡欣.台湾经济结构重组及其发展前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34页.
    [3]李国鼎.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修订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9页,第170页.
    [4]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88页.
    [5]黄智辉.台湾经验的省思.台北:书泉出版社,1990年:第33页.
    [6]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北京:九洲出版社,2004年:第87页.
    [1]黄智辉.台湾经验的省思.台北:书泉出版社,1990年:第33页.
    [2]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北京:九洲出版社,2004年:第91页.
    [1]汪知亭.台湾教育史料新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99页.
    [2]汪知亭.台湾教育史料新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299页.
    [1]郑旦华、于超美.台湾教育四十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46页.
    [2]罗祥喜.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38页-第240页
    [1]台湾省“教育厅”.台湾教育发展史料录整—职业教育篇.1987年.
    [1]李非.台湾经济发展通论.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106页.
    [1]李仁、李松林.台湾四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04页.
    [1]李泽彧、武毅英.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42页.
    [2]李国鼎.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修订本).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69页-170页.
    [3]刘建兴、黄文真.台湾经济介评.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第106页.
    [1]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五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第643页.
    [1]许瀛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之回顾.职业技术教育研究.1987年合订本.
    [2]台湾省“教育厅”.台湾教育发展史料录整—职业教育篇.1987年.
    [1]刘建兴、黄文真.台湾经济评介.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
    [2]刘建兴、黄文真.台湾经济评介.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第112页.
    [1]池田哲夫、胡欣.台湾经济结构重组及其发展前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第40页.
    [1]巫铬昌、戴剑锋、谢秀珍、杨丽秀.台湾50年.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21期.
    [2]王本尊、李洁容、徐位发.台湾教育概观.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0页,第183页.
    [1]台湾“教育部”.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近程阶段实施成效检讨报告.(台湾)工职教育.1986年第8期.
    [2]参见罗祥喜.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39页.
    [1]叶登超.浅谈“我国”高职之演进与现况问题分析.(台湾)内湖高工学报.2002年第13期.
    [1]王本尊、李洁容、徐位发.台湾教育概观.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80页.
    [1]施溪泉.高职毕业生人力资源运用之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台湾)工职教育.1991年第9卷4期.
    [1]马早明.台湾高等职教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职教论坛.2002年第7期.
    [2]李泽彧、武毅英.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03页.
    [1]罗祥喜.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239页,第244页.
    [1]李国鼎.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87页.
    [1]王宗烘、余松锵.台湾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7页.
    [1]杨晓波.台湾社会教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8页.
    [1]李雄挥、程大学、司琦.重修台湾府志·文教志.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第498页.
    [1]工职教育编辑部.“我国”职业教育与训练配合现况.(台湾)工职教育.1984年第7期.
    [2]“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57年:第897页.
    [1]“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1128页.
    [2]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
    [1]张天开.劳工教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第141页.
    [1]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57年:第896页.
    [2]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1119页.
    [3]张天开.劳工教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第143页-144页.
    [1](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年鉴.1991年:第106页,第166页.
    [1]张天开.劳工教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第145页.
    [2](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年鉴.1991年:第170页.
    [1]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1121页.
    [1]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1121页.
    [2]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1121页.
    [1]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1122页.
    [2]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1]于宗先主编.台湾的人力资源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2年:第13页
    [1]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社会指标统计.1991年:第96页-第97页.
    [1]朱岑楼主编.“我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与.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年:第433页.
    [2]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年鉴.1991年:第64页-第66页.
    [1]转引自赖德胜著.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2]转引自赖德胜著.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95页.
    [3]马早明.亚洲“四小龙”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页.
    [1]王学凤.《台湾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导刊》.1999年第12期.
    [1]于宗先.台湾工业发展的回顾、检讨与展望.(台湾)台湾经济.1995年第10期.
    [2]刘建兴、黄文真.台湾经济介评.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第212页.
    [3]台湾“经济部”工业局.“民国”80年“中华民国”工业简介.1991年:第15页.
    [4]刘建兴、黄文真.台湾经济介评.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第212页.
    [1]台湾“经济部”工业局.“民国”80年“中华民国”工业简介.1991年:第15页.
    [2]蔡宗义.台湾经济的成长、发展与结构变动.(台湾)台湾银行季刊.第33卷第1期.
    [3]台湾“经济部”工业局.“民国”80年“中华民国”工业简介.1991年:第15页.
    [4]刘建兴、黄文真.台湾经济介评.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第212页.
    [1]李国鼎.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71页.
    ①李国鼎. 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7年:第176页-179页.
    [1]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印行,2001年:第3页.
    [1]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印行,2001年:第44页.
    [2]台湾“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人力发展小组.职业教育与“建教合作”研讨会专辑.1968年:第17页.
    [1]简明忠.“我国”技职教育学制变革之探讨.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第380页.
    [1]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印行,2001年:第46页-第47页.
    [1]詹火生.职业训练与就业服务.台北:空中大学,2003年:第95页.
    [1]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627页.
    [1]方俊育.技术或政治—台湾战后工业职业教育发展史(1945年-1986年).(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62页.
    [2]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627页.
    [3]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628页.
    [4]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第628页.
    [5]彭台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与贡献.(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381期.
    [6]彭台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与贡献.(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381期.
    [1]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印行,2001年:第52页.
    [1]方俊育.技术或政治—台湾战后工业职业教育发展史(1945年-1986年).(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59页.
    [2]方俊育.技术或政治—台湾战后工业职业教育发展史(1945年-1986年).(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59页.
    [1]方俊育.技术或政治—台湾战后工业职业教育发展史(1945年-1986年).(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第66页.
    [2]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印行,2001年:第136页.
    [1]陈升坤.“我国”职教单位行业训练课程之涵义与内容.(台湾)工职教育,1984年第4卷第4期.
    [1]饶达钦.当前“我国”工职课程改革建议.(台湾)教育资料文摘.1984年第8期.
    [2]陈升坤.“我国”职教单位行业训练课程之涵义与内容.(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4年第4卷第4期.
    [1]陈升坤.“我国”单位行业训练课程之涵义与内容.(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4年第4卷第4期.
    [1]周谈辉.“我国”工职教育的改进与规划研究.(台湾)中美技术.1982年第72卷第1期.
    [1]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发行,2001年:第259页.
    [1]台中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发行,2001年:第259页.
    [1]林宏炽.工职教育改进计划之实施及其对工职教育之影响.(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6年5卷4期.
    [2]林宏炽.工职教育改进计划之实施及其对工职教育之影响.(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6年5卷4期.
    [3]林宏炽.工职教育改进计划之实施及其对工职教育之影响.(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6年5卷4期.
    [1]李仁、李松林.台湾四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1页.
    [1]李仁、李松林.台湾四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1页.
    [2]李仁、李松林.台湾四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14页.
    [3]彭台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与贡献.(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10期.
    [4]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人力规划小组.人力规划研究报告第一辑.1981年:第27页-第32页.
    [5]彭台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与贡献.(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10期.
    [6]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统计指标(1990年).第45页.
    [7]彭台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与贡献.(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10期.
    [1]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社会指标统计.1991年:第96页-第97页.
    [2]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统计.1990年:第45页.
    [1]彭台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与贡献.(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10期.
    [1]彭台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与贡献.(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10期.
    [1]王必达.发展经济学.超星网上图书馆,1994年:第141页.
    [1]参见柴洪全.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与人的现代化.工会论坛.2006年第12卷第5期.
    [1]参见王必达.发展经济学.超星网上图书馆,1994年:第143页.
    [2]王必达:发展经济学.超星网上图书馆,1994年:第143页.
    [3]黄仁德、赵振英:人力资本对台湾经济成长贡献的评估.(台湾)劳资关系论丛.1997年第6期.
    [1]杨朝祥.技术职业教育理论与发展.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382页.
    [1]詹火生.职业训练与就业服务.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4页.
    [1]李新功.欧盟职业培训政策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52页.
    [2]李新功.欧盟职业培训政策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52页.
    [3]周谈辉.加强企业内训练,以提高生产力.(台湾)就业与训练.1985年第3卷第2期.
    [1]李新功.欧盟职业培训政策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219页.
    [2]谭启平.加强企业内训练,以提高生产力.(台湾)就业与训练.第1985年第3卷第2期.
    [1]王春源.台湾经济发展经验的回顾、检讨与展望.(台湾)台湾经济.1993年第10期.
    [1]詹火生.职业训练与就业服务.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5页.
    [1]张清溪.台湾职业训练的回顾与前瞻.台北:财团法人中华经济研究所,1985年:第15页.
    [2]于宗先主编:台湾的人力资源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2年:第972页.
    [3]谭仰光.“我国”职业训练制度模式之探讨与展望.(台湾)劳工研究季刊.第85期.
    [1]詹火生.职业训练与就业服务.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2]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社会指标统计.1992年:第124页.
    [1]詹火生.职业训练与就业服务.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68页.
    [1]台湾省“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五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第643页-668页.
    [1]汤熙勇.从民生主义建设人才的培育论“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训练.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第181页.
    [2]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社会指标统计.1992年:第124页.
    [1]朱增郁.我国的职业训练.(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4年4卷4期.
    [1]台湾“内政部”职业训练局.第二期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4卷6期.
    [2]台湾“内政部”职业训练局.第二期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4卷6期.
    [3]台湾“内政部”职业训练局.第二期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4卷6期.
    [1]参见台湾“内政部”职业训练局.第二期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4卷6期.
    [2]陈聪胜.第二期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的特色—与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之比较.(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第4卷第6期.
    [1]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社会指标统计.1992年:第124页.
    [2]王文博.职业训练与生产力.(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4卷3期.
    [1]罗大涵.“我国”技职教育推展“建教合作”的回顾与检讨.(台湾)技术学刊.1990年第5卷第4期.
    [1]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第936页.
    [2]罗文基.教育、训练与人力发展.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6年:第217页.
    [3]罗大涵.“我国”技职教育推展“建教合作”的回顾与检讨.(台湾)技术学刊.1990年第5卷第4期.
    [1]肖锡奇.“我国”工业教育“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讨.(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94年第19辑.
    [2]肖锡奇.“我国”工业教育“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讨.(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94年第19辑.
    [1]舒尔茨.报酬递增的源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页.
    [1]罗大涵.“我国”轮调式“建教合作”的实施与发展.(台湾)师友.1985年第4期.
    [1]罗大涵.“我国”技职教育推展“建教合作”的回顾与检讨.(台湾)技术学刊.1990年第5卷第4期.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第211页.
    [1]李加枫.高职阶梯式“建教合作”之实验与检讨.(台湾)师友.1983年第4期.
    [1]肖锡奇.“我国”工业教育“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讨.(台湾)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94年第19辑.
    [2]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57年第375页.
    [1]李卫红.台湾轮调式“建教合作”解析.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28期.
    [1]康自立.“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讨.(台湾)师大学报.1979年第30期.
    [1]康自立.“建教合作”教育原理.台北:全友书局,1985年:第25页.
    [1]王宗烘、余松锵.台湾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34页.
    [1]田振荣、王昭明.“建教合作”教育思潮之探讨.(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4年第4卷第5期.
    [1]彭修业.“建教合作”在经济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6期.
    [2]肖锡奇.“我国”工业教育“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讨.(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94年第19辑.
    [1]杨朝祥.技术职业教育理论与发展.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第130页.
    [1]唐玮.当前“建教合作”问题解决之道.(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4年4卷5期.
    [1]杨朝祥.“建教合作”与职业教育.(台湾)师友.1983年第4期.
    [1]白石.残障人力运用问题之探讨.(台湾)劳工之友.1990年第476期.
    [1]林镇坤.特殊教育政策.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2年:第90页.
    [2]台湾“教育部”.“中华民国”教育统计.1990年:第40页.
    [3]林宝贵.残障者的人力发展.(台湾)特殊教育季刊.1990年第37期.
    [4]林镇坤.特殊教育政策.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第86页.
    [5]林宝贵.残障者的人力发展.(台湾)特殊教育季刊.1990年第37期.
    [1]王慧敏.台湾地区弱智教育的发展特点.(福建)教育评论.2003年第5期.
    [2]王振德.近三十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81年第6期.
    [3]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年鉴.1991年:第156页.
    [4]林镇坤.特殊教育政策.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2年:第209.
    [1]王振德.近三十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81年第6期.
    [1](台北)教育资料文摘编委会.加强发展特殊教育之研究.教育资料文摘.1987年第110期.
    [1](台北)教育资料文摘编委会.加强发展特殊教育之研究.教育资料文摘.1987年第110期.
    [2]郭为藩.“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台北:广文书局出版.1981年:第588页.
    [1]林宏炽.残障者的生涯职业训练与就业辅导.(台湾)特殊教育季刊.1996年第61期.
    [1]林宏炽.残障者的生涯职业训练与就业辅导.(台湾)特殊教育季刊.1996年第61期.
    [2]石真英.“我国”残障者就业问题之研究.(台湾)劳动研究季刊.1994年第114期.
    [3]蔡崇建.残障者职业训练、就业辅导及就业需求调查.(台湾)特殊教育研究学刊.1990年第6期.
    [1]石真英.我国残障者就业问题之研究.(台湾)劳动研究季刊.1994年第114期.
    [1]吴武典.特教起飞.在此一法.(台湾)教育资料文摘.1985年第84期.
    [2]张俊雄.(台湾)民众日报.1984年9月28日.
    [3]于永、郑旦华.台湾教育现况.(北京)华艺出版,1989年:第383页.
    [4](台湾)“国大”宪政研讨委员会.加强发展特殊教育之研究.(台湾)教育资料文摘.第1987年110期.
    [5](台湾)新生报.九成五残童自生自灭.1987年1月10日.
    [1]吴武典.评“特殊教育法实施细则”.(台湾)教育资料文摘.1987年第110期.
    [2]石真英.“我国”残障者就业问题之研究.(台湾)劳动研究季刊.1994年第114期.
    [1]石真英.“我国”残障者就业问题之研究.(台湾)劳动研究季刊.1994年第114期.
    [2]石真英.“我国”残障者就业问题之研究.(台湾)劳动研究季刊.1994年第114期.
    [1]康自立.职业教育之经济学基础.(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5年第5卷第3期.
    [2]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人力规划处.人力规划研究.1988年6月.
    [1]牛征.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2002年:第6页.
    [1]王本尊 李洁容 徐位发.台湾教育概观.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190页.
    [1]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1页.
    1、台湾“教育部”年鉴编篡委员会.《第三次“中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57年版.
    2、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四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74年版.
    3、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五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正中书局,1985年版.
    4、台湾“教育部”教育年鉴编篡委员会.《第六次“中华民国”教育年鉴》.台北:文芳印刷事务有限公司,1996年版.
    5、台湾“教育部”.1990年《“中华民国”教育统计指标》.
    6、台湾“行政院”主计处.1992年《“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社会指标统计》.
    7、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统计年鉴》.1991年版.
    8、台湾省“教育厅”.《台湾教育发展史料录整—职业教育篇.1987年》.
    9、台湾“经济部”工业局.《“民国”80年“中华民国”工业简介》.1991年.
    10、台湾省立沙鹿高工.《1974年沙鹿“建教合作”实验班实施计划》.1974年.未出版.
    11、台湾“行政院”主计处.《“中华民国”台湾地区社会指标统计.1992年》.
    12、台湾“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人力规划处.《人力规划研究》.1988年.
    13、台湾“内政部”职业训练局.《第二期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4卷6期.
    14、台湾技术及职业教育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辑执行小组.《技术及职业教育百科全书之工业与工程类技职教育》.台北:北佳新文化传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
    15、李雄挥、程大学、司琦.《重修台湾府志·文教志》.台北:台湾省文献委员会,1993年.
    16、丁庭宇、马康庄主编.《台湾社会变迁的经验——一个新兴的工业社会》.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6年版.
    17、马早明著.《亚洲“四小龙”职业技术教育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18、于宗先主编.《台湾的人力资源发展》.台北:“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2年版.
    19、王义智、江文雄主编.《海峡两岸职业技术教育》.香港:现代知识出版社,2004年版.
    20、王必达著:《发展经济学》.超星网上图书馆,1994年版.
    21、王本尊、李洁容、徐位发著.《台湾教育概观》.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2、王作荣著.《我们如何创造了经济奇迹》.台北:台湾时报出版社,1984年版.
    23、王宗烘、余松锵编著.《台湾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序言》.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24、王培根主编.《高等教育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
    25、牛征著.《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天津:天津教育出版,2002年版.
    26、石伟平著.《比较职业技术教育》.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年版.
    27、叶品樵主编.《台湾教育面面观》.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28、李仁、李松林主编.《台湾四十年》.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9、李达编著.《台湾教育问题第一集》.香港:广角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版.
    30、李达编著.《台湾教育问题第二集》.香港:广角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版.
    31、李达编著.《台湾教育问题第三集》.香港:广角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版.
    32、李非著.《台湾经济发展通论》.北京:九洲出版社,2004年版.
    33、李宝元著.《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4、李国鼎著.《台湾经济发展背后的政策演变(修订本)》.南京:东南大学出社,1997年版.
    35、李国鼎著.《台湾的人力资源与人口问题》.南京:东南大学出版,1994年版.
    36、李国鼎著.《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南京:东南大学出版,1993年版.
    37、李泽彧、武毅英著.《战后台湾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8、李海绩、郑新蓉主编.《台湾教育概览》.北京:九洲出版社,2003年版.
    39、李新功著.《欧盟职业培训政策与实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
    40、池田哲夫、胡欣编著.《台湾经济结构重组及其发展前景》.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
    41、朱岑楼主编.《“我国”社会的变迁与发展》.台北:东大图书有限公司,1981年版.
    42、刘建兴、黄文真编著.《台湾经济介评》.北京:中信出版社,1993年版.
    43、庄明水、谢作栩、黄鸿鸿、许明著.《台湾教育简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44、西奥多·W·舒尔茨著.《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45、沈超著.《就业·收入·和谐——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46、亚当·斯密著.杨敬年译.《国富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7、张天开著.《劳工教育》.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版..
    48、张清溪著.《台湾职业训练的回顾与前瞻》.台北:财团法人中华经济研究所,1985年版.
    49、汤熙勇著.《从民生主义建设人才的培育论“我国”职业教育与职业训练》.台北正中书局,1981年版.
    50、严正主编.《台湾产业结构升级研究》.北京:九州出版,2003年版.
    51、汪知亭著.《台湾教育史料新编》.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52、杨晓波编著.《台湾社会教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53、杨朝祥著.《技术职业教育理论与发展》.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版.
    54、罗文基著.《教育、训练与人力发展》.高雄:复文图书出版社,1986年版.
    55、罗祥喜著.《台湾教育与经济发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56、芋家琦主编.台湾三十年(1949-1979)》.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7、吴清基著.《技职教育的转型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作法》.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8年版.
    58、利奥纳德·康特著.贾玉心、孟方等译.《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59、郑旦华、于超美编著.《今日台湾教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60、郑旦华、于超美编著.《台湾教育四十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61、郑旦华、于永编.《台湾教育现况》.北京:华艺出版社,1989年版.
    62、郑竹园著.《台湾经验与中国重建》.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年版.
    63、凯恩斯著.《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4、易纲、许小年主编.《台湾经验与大陆经济改革》.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65、周谈辉著.《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台北:国立教育资料馆,1985年版.
    66、林长华著.《台湾省经济关系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67、林玉体著.《台湾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报,1988年版.
    68、林镇坤著.《特殊教育政策》.台北: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2年版.
    69、郭为藩主编.《“中华民国”开国七十年之教育》.台北:广文书局出版社,1981年版.
    70、郭相枝主编.《转型期的台湾经济与社会》.北京:时事出版社,1991年版.
    71、段承璞主编.《战后台湾经济》.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72、高志敏主编.《国外及台湾省高中后教育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2年版.
    73、徐南号著.《现代化与技职教育演变》.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公司,1988年版.
    74、康自立著.《“建教合作”教育原理》.台北:全友书局,1985年版.
    75、黄智辉著.《台湾经验的省思》.台北:书泉出版社,1990年版.
    76、黄政杰、李隆盛主编.《技职教育概论》.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1996年版.
    77、黄政杰著.《技职教育的发展与前瞻》.台北:台湾师大书苑有限公司,2000年版.
    78、黄新宪著.《闽台教育的交融与发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79、黄新宪主编.《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台湾教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80、詹火生等编著.《职业训练与就业服务》.台北:空中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1、蔡文辉著.《社会变迁》.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版.
    82、鲍振元著.《台湾科技经济发展概论》.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83、赖德胜著.《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4、廖年淼著.《“我国”高职教育发展之比较分析论文集》.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12月版.
    85、风云论坛编辑委员会.《台湾模式与大陆现代化》.台北:风云论坛社,未刊年份.
    86、“中华民国”比较教育学会、中国教育学会主编.《社会变迁中的教育机会均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87、台湾“教育部”技术及职业教育司主编.《技职教育的回顾与前瞻年》.1999年版.
    88、台湾研究基金会编辑部.《台湾的教育改革》.台北:前卫出版社,1994年版.
    89、台中高级职业学校.《台湾工业职业教育五十年》.台北:台湾书店印行,2001年版.
    90、《“建教合作”研讨会专辑》.台北:“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人力发展小组,1968年版.
    91、马早明.《台湾高等职教发展历程及现状特征》.《职教论坛》.2002年第7期.
    92、于宗先.《台湾工业发展的回顾、检讨与展望》.(台湾)《台湾经济》.1995年第10期.
    93、王文博.《职业训练与生产力》.(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4卷3期.
    94、王学凤.《台湾的经济发展与职业技术教育》.《教育导刊》.1999年第12期.
    95、王丽娅.《台湾职业教育综述》.《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30期.
    96、王春源.《台湾农业产业结构变动之回顾、省思与展望》.(台湾)《台湾经济》.1995年第10期.
    97、王振德.《近三十年来“我国”的特殊教育》.(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81年第6期.
    98、王慧敏.《台湾地区弱智教育的发展特点》.《教育评论》.2003年第5期.
    99、戈麦斯·凯斯雷诺斯·L.《教育经济学:比较研究》.《高教与经济》.1992年第1期.
    100、白石.《残障人力运用问题之探讨》.(台湾)《劳工之友》.1990年第476期.
    101、田振荣、王昭明.《“建教合作”教育思潮之探讨》.(台湾)《工职教育》.1984年第4卷第5期.
    102、叶登超.《浅谈“我国”高职之演进与现况问题分析》.(台湾)《内湖高工学报》.2002年第13期.
    103、李卫红.《台湾轮调式“建教合作”解析》.《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28期.
    104、李卫红.《职业技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台湾为个案》.《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31期.
    105、李加枫.《高职阶梯式“建教合作”之实验与检讨》.(台湾)《师友》.1983年第4期.
    106、朱国清、杨翔翔.《台湾经济与台湾高等教育》.《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107、朱增郁.《“我国”的职业训练》.(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4年4卷4期.
    108、孙震.《经济发展与人力规划》.(台湾)《光复大陆》.1978年第441期.
    109、孙震.《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人功能》.(台湾)《教改通讯》.1995年第9期.
    110、承上.《台湾职业技术教育的政策发展》.《台湾研究集刊》.1990年第2期第3期(合).
    111、承上.《台湾“建教合作”探微》.《职业技术教育》.1994年第2期.
    112、许明、黄鸿鸿.《转型期台湾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与实践》.《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113、许瀛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之回顾》.《职业技术教育研究》.1987年合订本.
    114、陈升坤.《“我国”职教单位行业训练课程之涵义与内容》.(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4年4卷4期.
    115、陈聪胜.《第二期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的特色—与加强推动职业训练工作方案之比较》.(台湾)《就业与训练》.1986年4卷6期.
    116、张志增.《论职业教育与劳动的互动关系》.《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7卷2期.
    117、吴武典.《特教起飞,在此一法》.(台湾)《教育资料文摘》.1985年第84期.
    118、巫铬昌、戴剑锋、谢秀珍、杨丽秀.《台湾50年》.《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21期.
    119、肖锡奇.《“我国”工业教育“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讨》.(台湾)《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94年第19辑
    120、杨朝祥.《“建教合作”与职业教育》.(台湾)《师友》.1983年第4期.
    121、杨晓波.《不同经济发展时期台湾教育改革与发展》.《教育与经济》,1995年第1期.
    122、罗大涵.《“我国”技职教育推展建教合作的回顾与检讨》.(台湾)《技术学刊》.1990年第5卷第4期.
    123、罗大涵.《“我国”技职教育政策的形成与检讨》.(台湾)《台湾教育》.1986年第424期
    124、罗大涵.《“我国”轮调式“建教合作”的实施与发展》.(台湾)《师友》.1985年第4期.
    125、林宏炽.《工职教育改进计划之实施及其对工职教育之影响》.(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6年5卷4期.
    126、林宏炽.《残障者的生涯职业训练与就业辅导》.(台湾)《特殊教育季刊》.1996年第61期.
    127、林宝贵.《残障者的人力发展》.(台湾)《特殊教育季刊》.1990年第37期.
    128、林清江.《“我国”“建教合作”的改革途径》.(台湾)《新时代》.1972年第12卷第3期.
    129、周谈辉.《“我国”工职教育的改进与规划研究》.(台湾)《中美技术》.1982年第72卷第1期.
    130、周谈辉.《加强企业内训练,以提高生产力》.(台湾)《就业与训练》.1985年第3卷第2期.
    131、饶达钦.《当前“我国”工职课程改革建议》.(台湾)《教育资料文摘》.1984年第8期.
    132、洪荣昭、张吉成.《台湾产业变迁与职业训练发展》.(台湾)《劳工行政》.1996年第97期.
    133、施溪泉.《高职毕业生人力资源运用之经济效益分析研究》.(台湾)《工职教育》.1991年第9卷4期.
    134、柴洪全.《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与人的现代化》.《工会论坛》.2006年第12卷5期.
    135、唐玮.《当前“建教合作”问题解决之道》.(台湾)《工业职业教育》.1984年4卷5期.
    136、黄仁德、赵振英.《人力资本对台湾经济成长贡献的评估》.(台湾)《劳资关系论丛》.1997年第6期.
    137、黄安余.《论台湾经济转型及其对劳工的影响》.《台湾研究集刊》.1999年第2期.
    138、黄富顺.《近三十年来“我国”的补习教育》.(台湾)《教育资料集刊》.1981年第6期.
    139、康自立.《职业教育之经济学基础》.(台湾)《中美技术》.1985年第3卷第3期.
    140、康自立.《“建教合作”教育之探讨》.(台湾)《师大学报》.1979年第30期.
    141、曾建权.《试析台湾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台湾研究·经济》,1998年第4期.
    142、彭台临.《台湾地区工业职业教育发展与贡献》.(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10期.
    143、彭修业.《“建教合作”在经济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台湾)《劳工之友》.1982年第6期.
    144、程蕰良.《八所接受美援工职实施单位行业训练成果之检讨》.载《职业教育与“建教合作”研讨会专辑》.台湾“行政院”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人力发展小组,1968年.
    145、蔡宗义.《台湾经济的成长、发展与结构变动》.(台湾)《台湾银行季刊》.第33卷第1期.
    146、蔡崇建.《残障者职业训练、就业辅导及就业需求调查》.(台湾)《特殊教育研究学刊》.1990年第6期.
    147、谭仰光.《“我国”职业训练制度模式之探讨与展望》.(台湾)《劳工研究季刊》.第85期.
    148、谭启平.《加强企业内训练,以提高生产力》.(台湾)《就业与训练》.第1985年3卷第2期.
    149、工职教育编辑部.《“我国”职业教育与训练配合现况》.(台湾)《工职教育》.1984年第7期.
    150、台湾“教育部”.《延长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国民”教育近程阶段实施成效检讨报告》.(台湾)《工职教育》.1986年第8期.
    151、(台湾)《“国大”宪政研讨委员会.加强发展特殊教育之研究》.(台湾)《教育资料文摘》.第1987年110期.
    152、(台北)教育资料文摘编委会.《加强发展特殊教育之研究》.《教育资料文摘》.1987年第110期.
    153、职业教育专论.《台湾中等职业教育的沿革与经济发展》.(台湾)《中等职业教育》,2006年57卷2期.
    154、陈昭雄.《从建教训合一谈职业教育与职业训练之配合》.(台湾)《中国时报》.1984年9月28日.
    155、张俊雄.《特殊教育的实施与缺失》.(台湾)《民众日报》.1984年9月28日.
    156、张清溪.《从经济学的观点看“我国”职业教育》.(台湾)《中国日报》.1984年9月28日.
    157、周辉谈.《台湾职业教育的现况与展望》.(台湾)《中国时报》.1984年9月28日.
    158、社论.《经济建设与职业教育》.(台湾)《民众日报》.1971年9月4日
    159、社论.《延长国教与强化职教》.(台湾)《中华日报》.1985年6月3日.
    160、社论.《职业训练与工业升级的关联性》.(台湾)《青年战士报》1983年11月24日.
    161、方俊育.《技术或政治—台湾战后工业职业教育发展史(1945年-1986年)》.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162、李声吼.《工职教育改进计划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之评估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1987年.
    163、王国隆.《“我国”高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策略之研究》.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64、张宝蓉.《台湾高等学校专业设置与调整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视角》.厦门大学高教所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
    165、林大森.《台湾技职教育转型的社会学分析》.台湾东吴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年.
    166、林腾胶.《台湾地区高等技术及职业教育政策发展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1997年.
    167、晏金发.《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发展关系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4年.
    168、彭仁桂.《“我国”公共职业训练机构训练成效影响因素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系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
    169、简明忠.《“我国”技职教育学制变革与探讨》.台湾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