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辞与殷礼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商代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它上承虞夏,下启两周。此时所形成的礼仪制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周礼通过对其因袭损益而终至煌煌,从而开启了璀璨的礼乐文明,一举奠定了“礼仪之邦”的坚实基础。
     本文通过对殷墟甲骨文字以及相关卜辞材料的具体分析、归纳与研究,结合礼学文献资料、金文与考古材料,运用“二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对卜辞中的所含的殷礼进行了一定程度地探索与挖掘。主要内容包括商代军事征战时的军礼、商王的巡狩之礼、商人的王后婚姻礼仪和埋葬制度、商王与诸侯臣属之间的朝聘之礼、商代祭祀帝神和四方之神的礼仪等。
     一、商代的军礼。经过对甲骨卜辞中与战争有关的卜辞记录的梳理与研究,较为系统地挖掘了商代的军事礼仪制度,即告庙与谋伐、选将和命将、迁庙主与立军社、立中与乞师、振旅与蒐狩、献捷和献俘。研究表明,商代军礼内容丰富,仪程较为完善,祖先崇拜贯穿战事始终。后世的军礼于商代大部分肇始并有明显的继承关系。
     二、商代的巡守礼。甲骨文字“省”“(?)”等字即是商王巡狩的记录。当时巡狩的对象主要为军事重地、四方边邑侯国以及军事征伐、农牧业生产等事。具体的礼仪有占卜、告祭神祖、迁主随行、祭祀河岳、祭祖报功等。同时具有自己的特点,如巡狩时间上随机而频繁、巡狩的军事征伐意义仍然占据重要地位,但行政内容已含在其中,并出现了经商王指令、由亲信大臣代王出巡的特使制度等。
     三、商代的品立王后礼。从甲骨文中的王后小(?)去世及其丧事一事研究入手,发现商王品立新的王后存在内选制和外品制,商王法定配偶即使拥有同一名号,其中也存在着高低等级的不同,而与强大的外族方国相互联姻,则体现了加强政治联盟方面的需要。这也是当时政治生活的一大特色和王室婚姻制度的一种重要构成形式。商代王室的婚姻与政治紧密相连,并有一定的礼制约束。
     四、商代的朝聘礼。商代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当时必然存在的诸侯、臣属与商王之间的朝觐与聘问的礼仪制度。即诸侯、臣属以“来”“至”等形式的朝觐礼、以“供”、“见”、“入”等形式的朝贡礼以及具体的商王迎入之礼、将币和助祭、赐命飨燕等礼仪。在聘问上,则有商王遣使、命使、立使等礼仪以及诸侯遣使聘王等礼。卜辞反映出,当时朝聘的显然是以商王为中心,但以上聘下的“大聘”非常多见。
     五、商代祭帝礼与祭方礼。从甲骨文中所反映的上帝的权能看,帝确实是商人心目中的最高神,而非众神之一。殷人是祭上帝的,卜辞中的“方帝”就是商人祭祀帝神的记录,而非祭祀方神。就“方”字的本义看,“方帝”实即周代的“郊”天之礼。商人已有清晰的“四方”及“四方神”观念,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祭祀,目的是求年、禳凶、祈福等。商代的方神不是土地神,应属天神系列。商代的四方既有实体意义,也具有宇宙观内涵。
     研究证明:商代并不是无“礼”可循,而是存在内容较为丰富且粗具形制的礼仪制度;殷人十分迷信神鬼,祭祀成为许多礼的表现形式或实际内容;礼与当时国家的组织结构、政治制度等密不可分;殷礼对周礼有很大影响,周礼因于殷礼的记载是可信之论,周礼确实是在对殷礼继承和改造后完善形成的;后世所谓的“五礼”的内容,从殷墟甲骨卜辞看,大多可以找到其史影。
Shang Dynas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erio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hinese culture. It inherits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Xia Dynasty and opens up the way for Western and Eastern Zhou Dynasties. The Rules of Rites formed during this period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the later ages. The Rites Rules of Zhou Dynasty inherit the legacy of Shang Dynasty and finally bring it to a summit, opening up the glorious civilization of the "System of Rites and Music" (Li Yue Civilization), and laying the foundation of "State of Ceremony" (State of Li Yi).
     Based on practical analysis, induction and study of oracle inscriptions on animal bones and shells in the Ruins of Yin, together with information about ancient Rules of Rites and Bronze Inscriptions, as well as archeological materials, this thesis applies the methods of "Double Evidence Act" to explore the Rules of Rites reflected in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of Yin Dynasty. The major content of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includes War Rites of Shang Dynasty, Rites of the King's Tours and Inspections, Rites of Marriage between the King and Queen, Burial Rites, Rites for the Barons'Tributes, Sacrifice Rites for Di and Gods of Four Directions. (Fang Shen)
     1. War Rites of Shang Dynasty:after sorting out and researching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engraved on the bones and shells of Shang Dynasty, this thesis systematically studies the military rites system of Shang Dynasty, such as presentation at the ancestral temples(Gao Miao), choices of generals(Xuan Jiang), nomination of army leaders(Ming Jiang), movement of the Spiritual Tablets of the King's ancestors(Miao Zhu), establishment of sacrifice place in the army(JunShe), Lizhong and requirement for reinforcement, encouragement of the army, SouShou, and sacrifices of captives. The researches show that the War Rites of Shang Dynasty are rich in content, systematic in rules, with ancestral worshipping throughout the military affairs and close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with War Rites of later generations.
     2. Tour and Inspection Rites:"Sheng" and "Xing" in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of Shang Dynasty are the records of the King's tours and inspections around his country. The aims of the King's tours are to inspect military strongholds, lands of frontier barons, as well as wars and farming activities. The practical rites include oracle divination, presentation to the ancestors, movement of the ancestors'Spiritual Tablets with the King, sacrifice for the rivers, sacrifice and report to the King's ancestors. However, these rites have their own features:tours and inspections are not scheduled and very frequent, with administrative connotations; and there appeared the rules for the ministers to go on inspection on behalf of the King.
     3. Rites of Marriage between the King and the Queen:beginning from the funeral rites of the Queen recorded in oracle inscriptions,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inner-choice and outer-choice systems to establish a new Queen. Even if all the spouses of the King enjoyed the same title, they still have different levels of statuses. Intermarriage with the foreign races reflects the need to strengthen political alliance with other countries. This is also another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political life in Shang Dynasty, and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royal marriage system. Marriage of the royal family in Shang Dynast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politics and restricted by certain rules of rites.
     4. the Rites for Barons' Tributes: the constitution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Shang Dynasty decide that there is necessity to establish Rules of Rites for the barons to meet the King. The subjects and barons should meet the King in the manners of "Lai", "Zhi", as well as pay tributes to the King in manners like "Gong", "Jian" and "Ru", while the King should practice welcome rites, and rites of Jiangbi, Zhuji, Cimingxiangyan.
     Among these rites of tributes, there are the rites of King's dispatching of missions, nomination of missions, and establishment of missions, as well as the rites for barons to dispatch missions to the King. The oracle inscriptions reflect that the Rites of Tributes are centered to the King, but the King's tributes to his barons are also frequent.
     5. Sacrifices for Di and Fang: judging from oracle inscriptions about the powers of God, Di is the most superior God for the people of Shang Dynasty. The people of Shang Dynasty offer sacrifice to God, as is reflected in oracle inscriptions about sacrifices for "Fang Di". Sacrifices for Di are not the same with sacrifices for Gods of Four Directions(Fang Shen).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Fang", "Fang Di "is just like sacrifices for heaven (Jiao Tian) in Zhou Dynasty. People of Shang Dynasty have formed clear concepts of "Four Directions" and "Gods of Four Directions"(Fang Shen). They offer sacrifices to these gods in order to get good harvest, repel bad fortunes, and wish for good luck. Fang Shen in Shang Dynasty is not earthly god of a local area, but a heavenly god. The concept of "Si Fang " does not only have the meaning of "Four Directions", but also about the sky and whole universe.
     Finally, the thesis comes to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are Rules of Rites ("Li") in Shang Dynasty. The content is rich and has formed a preliminary system. As the people in Shang Dynasty are very superstitious, sacrifices become the form of expression and practical content of Rules of Rites. Rules of Rites hav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system. Rules of Rites in Shang Dynasty have great influences upon Zhou Dynasty and the belief that Rules of Rites of Zhou Dynasty inherit a lot from Shang Dynasty is reliable. The Rules of Rites in Zhou Dynasty (Zhou Li) ar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inheritance and reform of Rules of Rites in Shang Dynasty. The so-called "Wu Li" (Five Rules of Rit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Shang Dynasty.
引文
①《左传·僖公十一年》。
    ②《国语·鲁语上》。
    ③《礼记·礼运》。
    ④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2005年,第3—7页。
    ⑤详参曹建敦、郭江珍:《近代以来礼制起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平项山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①王国维:《释礼》,《观堂集林》卷六,中华书局,1959年,第290—291页。
    ②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82—83页.
    ③裘锡圭:《甲骨文中的几种乐器名称》,《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200页.
    ④刘师培:《古政原始论第十礼俗原始论》,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黄侃刘师培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马健鹰:《“礼之初始诸饮食”质疑——兼论礼制的起源问题》, 《江汉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②许顺湛:《论古代礼制的产生、形成与历史作用》,《许顺湛考古论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15—143页。
    ③何柄棣:《原礼》,《二十一世纪》1992年第2期。
    ④吴汝祚:《良渚文化礼制的形成及其影响》,《杭州师院学报》2001年第3期。郭大顺:《红山文化的“唯玉为葬”与辽河文明起源特征再认识》,《文物》1997年第8期。高炜:《龙山时代的礼制》,《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第235—244页;《晋西南与中国古代丈明的形成》,《汾河湾与晋文化》,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6年。
    ①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37页.
    ②邹衡、徐自强,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整理研究>整理后记》,《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第205—206页。
    ③陈剩勇:《“夏礼”初探》,《孔孟月刊》三十三卷第4期。
    ①皮锡瑞:《经学通论·三礼》,中华书局,1954年,第57页。
    ②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前言》,中华书局,1986年。
    ③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32—259页。
    ④《论语·八佾》。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中华书局,1959年。
    ②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十,第451—480页。
    ①《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1册,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页。
    ②许倬云:《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4—57页。
    ③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二、三集),初集由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以专刊形式于1944年印行。二集和三集由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以专刊形式于1945年印行。
    ④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年。
    ⑤(日)岛邦男:《殷虚卜辞研究》,日本弘前大学文理学部中国学研究会印行,1958年。
    ⑥(美)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
    ①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②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③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
    ①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①李学勤:《从两条<花东>卜辞看殷礼》,《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②李学勤:《甲骨学的七个课题》,《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后收入作者的《中国古代文明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23—132页。
    ③王宇信:《甲骨学通论·李学勤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
    ①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422页。
    ②姚彦渠:《春秋会要》卷三,中华书局,1955年,第115—122页。
    ①叶玉森:《说契》,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第367页.
    ②于省吾:《墙盘铭文十二解》,《古文字研究》第五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9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第567—568页.
    ②林小安:《殷武丁臣属征伐与行祭考》,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50页
    ③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8页。
    ④孙海渡:《甲骨文编》,中华书局,1965年,第100页。
    ⑤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年,第182页。
    ⑥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北京辅仁大学,1934年,第47页。
    ⑦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117页。
    ①罗琨:《试析“登妇好三千”》,吴荣增主编:《尽心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35—44页.
    ①胡厚宣:《说贵田》,《历史研究》1957年第7期。
    ②裘锡圭:《释“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中华书局,1980年,第162—163页。
    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第103—107页。
    ②詹鄞鑫:《释辛及与辛有关的几个字》,《中国语文》1983年第5期。
    ③晁福林:《从甲骨卜辞说到中国古代的“祲”“晕”观念》,《殷都学刊》2006年第2期。后收入郭旭东主编:《殷商文明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70—180页。
    ①于省吾:《殷契骈枝续编》1941年石印本。
    ②王宇信:《周原庙祭甲骨“(?)周方伯”辨析》,《文物》1988年第6期。
    ③(日)岛邦男:《殷虚卜辞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85页。
    ①严一萍:《释揖》,《中国文字》新十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85年,第111—113页。
    ②裘锡圭:《释殷墟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两个词——“门塾”与“自”》,《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190—195页。
    ③刘桓:《卜辞拜礼试析》,《殷契新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①(日)岛邦男:《禘祀》,《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年,第396—412页.
    ①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台北艺文印书馆,1980年影印本,第10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06页。
    ①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华书局,1985年,第2123页.
    ②罗琨:《殷墟卜辞中的高祖与商人的传说时代》,胡厚宣主编:《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第274—301页。
    ①唐兰:《怀铅随录》,《考古社刊》,1933年第6期。
    ②张永山:《商代军礼试探》,第468—478页。
    ①钟柏生:《卜辞中所见的殷代军礼之二——殷代的战争礼》,第115页。
    ①彭裕商:《卜辞中的土、河、岳》,《古文字研究论文集》,《四川大学学报丛刊》第十集,1982年。
    ①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东方学会石印增订本,1927年。
    ②唐兰:《殷虚文字记》,中华书局,1981年,第54页。
    ③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年,第352页。
    ④(日)白川静:《释史》,《甲骨金文学论集》,日本京都朋友书店,1973年。
    ①吴其昌:《殷虚书契解诂》,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第八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937—2938页
    ②胡厚宣:《甲骨续存·序》,群联出版社,1955年。
    ③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第352页。
    ④萧良琼:《卜辞中的“立中”与商代的圭表测影》,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科技史文集》第10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第27—44页。
    ①(清)姚彦渠:《春秋会要》卷三,第115—122页。姚在书中将军礼列为“校阅”、“蒐狩”“出师”、“乞师”、“致师”、“献捷”、“献俘”七项。
    ①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一册,中华书局,1996年,第44—63页。
    ②裘锡圭:《说“以”》,《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106—110页。
    ①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44页。
    ②杨升南:《殷契卜辞“田”字说》,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成都:巴蜀书社,1990年,第61页。
    ①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考释》,《艺术丛编》第三集,1917年石印本,第69页上。
    ①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第58—59页。
    ②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304页。
    ①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第386页。
    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25页。
    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47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60页。
    ②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年,第512片。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300、362、362、390、407页。
    ②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第386页。
    ③宋镇豪:《甲骨文中所见商代的墨刑及有关方面的考察》,中国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献研究》第五集,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57页。
    ①(法)雷汉章(Jean A. LEFEUVRE):《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录》,台北光启出版社,1997年,第77页GSNB S121。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第60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图版13—14.
    ②这方面的材料如《方鼎》铭、《虢季子白盘》铭和《赀方鼎》铭等。
    ③钟柏生:《卜辞中所见的殷代军礼之一——殷代的大蒐礼》,《中国文字》新十六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92年,第75—78页。
    ①罗振玉:《殷文存》,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刊行,1917年影印本,上·二六.
    ①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齐鲁书社,2003年,第2页。
    ①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东方学会石印本,1927年。
    ②郭沫若虽释此字为“相”,但他又据《孟鼎》与《宗周钟》铭,认为相与省两字乃同义语。详参《郭沫若全集·青铜卷》中的《大豐簋韵读》,科学出版社,2003年。
    ③王襄:《簠室殷契类纂·存疑第十》,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线装本,1988年,第49页。
    ④叶玉森:《殷虚书契前编集释》一卷,上海大东书局石印本,1933年,第126页背。
    ①商承祚:《殷契佚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影印本,1933年.
    ②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下》,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③王襄:《古文流变肥说》,第53—54页。
    ①郭沫若:《卜辞通纂考释》,科学出版社,1978年,第110页
    ②叶玉森:《殷虚书契前编集释》。
    ③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第72页。
    ④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下》。
    ①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五十,1970年。
    ①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
    ②姚孝遂:《甲骨刻辞狩猎考》,《古文字研究》第六辑,第34—66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306页。
    ①杨升南:《卜辞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146页。
    ①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
    ②饶宗颐:《殷商贞卜人物通考》,第108页。
    ③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84页。
    ④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第335页。
    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
    ①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古典新义下》.
    ①郭旭东:《甲骨文“稻”字与商代的稻作》,《中国农史》1996年第2期。
    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134页。
    ①杨升南:《商代的水上交通工具》,《殷都学刊》2006年第4期。
    ②齐文心:《殷代的奴隶监狱和奴隶暴动——兼甲骨文“(?)”、“戎”二字用法分析》,《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1期。
    ③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536页。
    ①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上)》,《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
    ②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1944年.
    ①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绪论》,第3页。
    ①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文史》第六辑,中华书局,1979年。
    ①胡厚宣:《殷代婚姻家族宗法生育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1944年,第1—35页。
    ②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206—270页。
    ①孙诒让:《契文举例》下,上海蟫隐庐石印本,1927年,第10页下.
    ②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六卷,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本,1971年,第6页。
    ③丁山:《释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本二分。
    ④董作宾:《殷虚文字乙编-序》,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年,第17页。
    ⑤胡厚宣:《释(?)》,《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第四册,第6页.
    ⑥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中国考古报告集之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印本,1961年,第428页.
    ⑦姚孝遂认为甲骨文的“(?)”等字,“都毫无疑问应当是死字,其本义乃指死亡而言。……如果释(?)为死亡之死,不仅卜辞已有死亡之死的本字,而且‘(?)’一辞也难以解释”。详参《吉林大学所藏甲骨选释》,《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63年第4期,第82—83页。
    ⑧张政娘:《释甲骨文“俄”、“隶”、“蕴”三字》,《中国语文》1963年第4期。
    ⑨张政娘:《释“因蕴”》,《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4页。
    ①《甲骨文合集》自1978年由中华书局开始出版,至1982年13册全部出齐,共收录甲骨41956号。按编纂者的分期,1—22536号甲骨均为第一期。
    ①李学勤:《论殷代的亲族制度》,《文史哲》1957年第11期.
    ①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东方学会石印本,1927年,第53页下。
    ②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年,第866页。
    ③张亚初:《对妇好之好与称谓之司的剖析》,《考古》1985年第12期。
    ④金祥恒:《释后》,《中国文字》(台北)第三卷,引自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第三册,中华书局,1996年,第2198—2202页。
    ⑤朱凤瀚:《论卜辞与商周金文中的“后”》,《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中华书局,1992年,第428页。
    ①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231页。
    ①朱凤瀚:《论卜辞与商周金文中的“后”》,第427页。
    ②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490页。
    ③尹盛平:《“帝司”与“司母”小考》,《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第433页。
    ④张桂光:《“司母戊”方鼎及其它》,《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⑤孙诒让:《契文举例》上,第10页上。
    ⑥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二卷,第19页。
    ⑦叶玉森:《殷虚书契前编集释》五卷,第38页背。
    ⑧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下,第11页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93年,第2710。又见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2005年,4·11·2。
    ②杨升南:《商代经济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56页.
    ③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上》,第634页。
    ④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
    ⑤严一萍:《释“小(?)”》,《甲骨古文字研究》第一辑,台北艺文印书馆,1976年,第151页.
    ①朱凤瀚:《论卜辞与商周金文中的“后”》,第426页。
    ②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第882页。
    ③笔者据甲骨卜辞得出这一结论后,近日得知刘桓先生也有这样的认识。见刘桓的《甲骨集史》,中华书局,2008年,第81页.
    ①朱凤瀚:《论卜辞与商周金文中的“后”》,第426页。
    ②此数字来自徐义华的《甲骨刻辞诸妇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论文,1999年。又,宋镇豪先生原来的统计数字为164位,后又以徐的统计为基础,加上殷金文所记诸妇在内,合计总数为204位,详见《夏商社会生活史》,第226页。
    ③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233页。
    ①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234页
    ②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第433页。
    ①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第238页。
    ①李亚农:《殷代社会生活》,《李亚农史论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年,第422页。
    ①林法:《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国联盟》,《林沄学术文集》,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69—84页.
    ②杨升南:《卜辞中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胡厚宣主编:《甲骨学与殷商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28页。
    ①胡厚宣:《释“余一人”》,《历史研究》1957年第1期。
    ②杨升南:《卜辞中所见诸侯对商王室的臣属关系》,第169页。
    ③宋镇豪:《论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一集,社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第25页。
    ④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34页。
    ①林小安:《殷武丁臣属征伐与行祭考》,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25页。
    ②张秉权:《殷虚文字丙编考释》,第31页。
    ③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年,第297页。
    ④饶宗颐:《殷商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年,第647页。
    ①董作宾:《五等爵在殷商》,《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六本二分。
    ②(日)岛邦男:《殷虚卜辞研究》,日本鼎文书局,1975年。
    ①丁山:《论某来》,《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第13页。
    ①朱芳圃:《甲骨学文字编·补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294页.
    ②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68页.
    ①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专刊,1944年。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298页
    ②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65页。
    ③丁山:《商周史料考证》,中华书局,1988年,第94页。
    ④《大清一统志·山东济宁·直隶州》。
    ①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第295页。
    ②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年,第446页。
    ①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117—118页。
    ②详见《中国文字》第二卷,第五册,第543—567页。
    ①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1944年。
    ①孙诒让:《周礼正义》卷三十四.
    ②刘雨:《西周金文中的“周礼”》,《燕京学报》新三期,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③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朝事》,《清经解》卷七○九,上海书店本,第817页。
    ④孙希旦:《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327页。
    ①王贵民:《甲骨文所记商朝贡纳及所显示的有关制度》,王宇信、宋镇豪、孟宪武主编:《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416页。
    ②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第182页。
    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第72页。
    ①曾毅公、萧良琼:《甲骨缀存》第6页18片释文;《卜辞文例与卜辞的整理和研究》,《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第33-34页。
    ①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6年,第604—611页;蔡哲茂:《释殷卜辞的“见”字》,《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华书局,2002年,第95—99页。
    ②杨树达:《卜辞求义》,《杨树达文集》之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③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年,1484页。
    ④张亚初:《古文字分类考释论稿》,《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辑,中华书局,第334页。
    ①李学勤:《从两条<花东>卜辞看殷礼》,《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②详见于省吾:《殷契骈枝·释氏》,第59页。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挈》上册.《中国文字》第二卷第七册,第881—893页。王贵民:《殷墟甲骨文考释两则》,《考古与文物》1989年第2期。裘锡圭《说“以”》,《古文字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
    ①详见《甲骨文通检前言——贞人问题与坑位》,《中国语文研究》第9期,65—78页;《甲骨文中所见人、地同名考》.
    ①商承祚:《殷墟佚存考释》,南京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影印本,1933年,第71页。
    ②王贵民:《论贡、赋、税的早期历程——先秦时期贡、赋、税源流考》,《中国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1期。
    ③韩江苏:《释甲骨文中的“(?)”》,《殷都学刊》2006年第2期。
    ④陈炜湛:《甲骨文异字同形例》,《古文字研究》第六辑,中华书局,1981年,第229页。
    ①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中华书局,1988年,第11页。
    ②李学勤:《试论孤竹》,《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2期。
    ③张秉权:《殷虚文字丙编考释》,第158—159页。
    ①胡厚宣:《殷代封建制度考》.
    ②曹定云:《论殷墟侯家庄1001号墓墓主》,《考古与文物》1986年第2期.
    ①刘桓:《卜辞拜礼试析》,《殷契新释》,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51页。
    ②严一萍:《释揖》,《中国文字》新十期,台北艺文印书馆,1985年,第111—113页。
    ③裘锡圭:《释殷墟卜辞中与建筑有关的两个词——“门塾”与“自”》,《古文字论集》,第190—195页。
    ④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11·18·7。
    ①连劭名:《商代礼制论丛》,《华学》第二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②李学勤:《沣西发现的乙卯尊及其意义》,《文物》1986年第7期。
    ③王慎行、王汉珍:《乙卯尊铭文通释译论》,《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中华书局,1986年,第210页。
    ①齐思和:《周代赐命礼考》,《中国史探研》,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99—129页。
    ①方稚松:《释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中的瓒、贯及相关诸字》,《中原文物》2007年1期。
    ②何琳仪:《听簋小占》,《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中华书局,2004年,第179页。
    ①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495页
    ①孙希旦:《礼记集解》“聘义”题解,中华书局,1995年。
    ②详见《春秋谷梁传注疏》,《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第2371页。
    ①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232页姚按.
    ①胡厚宣:《殷代的史为武官说》,《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殷都学刊》增刊,1985年,第183—197页.
    ①《帝王世纪》,《后汉书·周举传》注引。
    ①沈建华:《卜辞所见商代的封疆与纳贡》,《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
    ①对“史”字的考释详见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第2961页。
    ②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1913年影印本,第19页下。
    ①马叙伦:《马叙伦学术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年,第200页。
    ②各家观点见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第2961页。
    ③陈梦家:《史字新释》,《考古》社刊,1936年第5期。
    ④徐中舒:《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序》,《中国语文研究》1981年第2期。
    ⑤胡厚宣:《殷代的史为武官说》,第184页。
    ⑥黎虎:《殷代外交制度初探》,《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
    ①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上)》,《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
    ①沈之瑜:《试论卜辞中的使者》,《中原文物》1990年第3期.
    ①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1年,第33页.
    ②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第404页。
    ①裘锡圭:《甲骨文所见的商代农业》,《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198—244页。
    ②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第25—27页。
    ①郑春生:《朝聘礼制管窥》,《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
    ②容庚:《金文编》卷八,中华书局,1985年,第569页。
    ①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科学出版社,1959年,第81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62—573页。
    ②郭沫若:《先秦天道观之发展》,《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19页。
    ③胡厚宣:《殷代之天神崇拜》,《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④王晖:《论商代上帝的主神地位及其有关问题》,《商丘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⑤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77—182页。
    ⑥朱风瀚:《商周时期的天神崇拜》,《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4期。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117—118页.
    ②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中华书局,1979年,第11页.
    ①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227页.
    ①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和王帝(上)》,《历史研究》1959年第9期。
    ①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7-38页。
    ②胡厚宣:《殷卜辞中的上帝和下帝(下)》,《历史研究》1959年第10期。
    ③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第38页。
    ④见《合集》10166、24979、30388。
    ①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人文)1956年第1期。
    ②(日)岛邦男:《禘祀》,《古文字研究》(第一辑),中华书局,1979年,第396—412页。
    ③高明:《从甲骨文中所见王与帝的实质看商代社会》,《高明论著选集》,科学出版社,2001年。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472页。
    ①王辉:《殷人火祭说》,李雪山、郭旭东、郭胜强主编:《甲骨学110年:回顾与展望—王宇信教授师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72页。
    ②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562页。
    ③商承祚:《殷虚佚存考释》,南京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影印本,1933年,第9页下。
    ④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185—188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578页.
    ②常玉芝:《“帝五臣”、“帝五丰臣”、“帝五丰”的所指》,《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76—377页。
    ①范毓周:《殷墟卜辞中的“(?)”与“(?)帝”》,《南昌文物》1994年第2期。
    ①王国维:《殷卜辞所见殷先公先王考》,《观堂集林》第二册,中华书局,1959年,第414页。
    ②王蕴智:《试论殷墟时期上帝观念的发展》,四川联合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巴蜀书社,1998年,第81—82页.
    ③唐兰:《古文字导论》增订本(下编),齐鲁书社,1981年,第166页。
    ①范毓周:《殷墟卜辞中的“(?)”与“(?)帝”》
    ②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579页.
    ③(日)岛邦男:《殷虚卜辞研究》,日本鼎文书局,1975年,第199页.
    ①叶玉森:《殷虚书契前编集释》卷一,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第43页。
    ②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147—148页。
    ③徐中舒:《耒耜考》,《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
    ④详见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147页。
    ⑤徐中舒:《耒耜考》。
    ⑥详见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第3159页。
    ⑦高鸿缙:《金文诂林》卷八,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11页。
    ⑧林义光:《文源》,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依写本石印,线装本三册。
    ⑨Allan, Sarach, The Shape of the Turtle:Myth, 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 p75-77.
    ⑩范毓周:《殷墟卜辞中的“(?)”与“(?)帝”》。
    ①Keightley, David N., "The Shang:China's First Historical Dynasty", in The Cambri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ed,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Shaughnessy, Cambrige:Cambrige Press,1999, p269.
    ②(日)岛邦男:《殷虚卜辞研究》,第384—385页。
    ③姚孝遂,萧丁:《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卷三,中华书局,1989年,第1203-1204页。
    ④钟柏生:《殷商卜辞地理论丛》,台北艺文印书馆,1989年,第169页。
    ①胡厚宣:《释殷代求年于四方和四方风的祭祀》,《复旦学报》(人文版)1956年第1期。
    ①裘锡圭:《释南方名》,《古文字论集》,中华书局,1992年,第50—51页.
    ②曹锦炎:《释甲骨文北方风名》,《中华文史论丛》第二辑,中华书局,1982年.
    ③杨树达:《甲骨文中之四方风名与神名》,杨树达文集之五《积微居甲文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79页.
    ①详见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中华书局,1999年,第2156页。
    ②郭沫若:《卜辞通纂》第39片考释,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46页。
    ①冯时:《殷卜辞四方风研究》,《考古学报》1994年第2期.
    ②常玉芝:《由商代的“帝”看所谓“黄帝”》,《文史哲》2008年第6期.董莲池:《殷周禘祭探真》,《人文杂志》1994年第5期.
    ①连劭名:《卜辞所见商代的自然崇拜和巫术》,《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第3期。
    ②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88年,第574页。
    ③(日)赤冢忠:《中国古代的宗教与文化——殷王朝的祭祀》,东京角川书店,1977年,转引自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641页。
    ④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第641页。
    ⑤常玉芝:《“帝五臣”、“帝五丰臣”、“帝五丰”的所指》,王宇信、宋镇豪、徐义华主编:《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76页。
    ①郭沫若:《卜辞通纂》,第351页.
    ②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年,第142—143页.
    ①引自李孝定的《甲骨文字集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年,第891页。
    ①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第585页。
    ②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163页。
    ③常玉芝:《“帝五臣”、“帝五丰臣”、“帝五丰”的所指》,王宇信、宋镇豪、徐义华主编:《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378页.
    ①(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杨民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07页。
    ① Allan,Sarach,The Shape of the Turtle:Myth,Art,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 p75-77.
    ①王爱和:《四方与中心:晚商王族的宇宙论》,金蕾译,《中国哲学史》2001年第4期。
    《合集》——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辑:《甲骨文合集》,中华书局,1979-1982.
    《屯南》——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中华书局,1980.
    《英藏》——李学勤,齐文心,艾兰:《英国所藏甲骨集》,中华书局,1985.
    《花东》——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云南出版社,2004.
    《补编》——彭邦炯,谢济,马季凡:《甲骨文合集补编》,语文出版社,1999.
    《甲编》——董作宾:《殷虚文字甲编》,商务印书馆,1948.
    《乙编》——董作宾:《殷虚文字乙编》(上、中、下辑),商务印书馆,1948—1953.
    《丙编》——张秉权:《殷虚文字丙编》(上、中、下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57-1972.
    《前编》——罗振玉:《殷虚书契前编》,《国学丛刊》石印本,1911.
    《菁华》——罗振玉:《殷虚书契菁华》,影印本,1914.
    《后编》——罗振玉:《殷虚书契后编》,影印本,1916.
    《粹编》——郭沫若:《殷契粹编》,日本东京文求堂书店石印本,1937.
    《宁沪》——胡厚宣:《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上海来薰阁书店,1951.
    《南北》——胡厚宣:《战后所见甲骨录》,上海来薰阁书店,1951.
    《续存》——胡厚宣:《甲骨续存》,群联出版社,1955.
    《京津》——胡厚宣:《战后新获甲骨集》,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
    《京都》——贝塚茂树,伊藤道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59.
    《怀特》——许进雄:《怀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79.
    《东洋》——日本东洋文库古代史研究委员会:《东洋文库所藏甲骨文字》,影印本,1979.
    《东京》——松丸道雄:《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3.
    《簋》——王襄:《簠室殷契征文》,天津博物院石印本,1925.
    《戬》——姬佛陀:《戬寿堂所藏殷虚文字》,上海仓圣明智大学石印本,1917.
    《金》——方法敛,白瑞华:《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美国纽约,1939.
    《库》——方法敛:《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佚》——商承祚:《殷契佚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丛刊甲种,1933.
    《珠》——金祖同:《殷契遗珠》,上海中法文化出版委员会影印本,1939.
    《通》——郭沫若:《卜辞通纂》,日本东京文求堂书店石印本,1933.
    《天》——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北京辅仁大学,1939.
    《明》——许进雄:《明义士收藏甲骨》,加拿大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1979.
    《法》——雷焕章:《法国所藏甲骨录》,利氏学社,1985.
    《苏》——胡厚宣:《苏德美所见甲骨集》,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
    《三代》——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影印本,1937.
    《集成》——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中华书局,1984—1994.[1]孙诒让.周礼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2]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3]胡培翚.仪礼正义[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4]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M].上海:上海书店本.[5]姚际恒.仪礼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6]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5.[7]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8]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9]杨伯峻.春秋左传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1.[10](清)姚彦渠.春秋会要[M].北京:中华书局,1955.[11]皮锡瑞.经学通论[M].北京:中华书局,1995.[12]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3](唐)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唐)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15](汉)郑玄.礼记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8.[16]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7](汉)毛亨传.毛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8.
    [18]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19]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孙诒让.契文举例[M].上海蟫隐庐石印本,1927.
    [2]罗振玉.殷虚书契考释[M].东方学会石印增订本,1927.
    [3]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M].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本,1980.
    [4]王襄.簠室殷契类纂[M].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线装本,1988.
    [5]叶玉森.殷虚书契前编集释[M].上海:大东书局石印本,1933.
    [6]商承祚.殷契佚存[M].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影印本,1933.
    [7]商承祚.殷虚文字类编[M].台北:艺文印书馆影印本,1971.
    [8]屈万里.殷虚文字甲编考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1961.
    [9]唐兰.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M].北京:北京辅仁大学出版,1934.
    [10]杨树达.积微居甲文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1]杨树达.卜辞求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2]唐兰.殷虚文字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3]唐兰.古文字导论(增订本)[M].济南:齐鲁书社,1981.
    [14]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5]于省吾主编.甲骨文字诂林[C].北京:中华书局,1996.
    [16]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70.
    [17]李圃主编.古文字诂林[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18]孙海波.甲骨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9]朱芳圃.甲骨学文字编[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
    [20]姚孝遂,肖丁.殷墟甲骨刻辞类纂[C].北京:中华书局,1989.
    [21]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2]刘桓.殷契新释[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89.
    [23]高鸿缙.金文诂林[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4.
    [24]罗振玉.殷文存[M].上海:仓圣明智大学刊行,影印本,1917.
    [25]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6]容庚.金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8]郭沫若.郭沫若全集·历史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29]郭沫若.郭沫若全集·青铜卷[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0]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
    [31]郭沫若.卜辞通纂[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8.
    [32]王国维.观堂集林[C].北京:中华书局,1959.
    [33]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34]马叙伦.马叙伦学术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
    [35]李亚农.李亚农史论集[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8
    [36]闻一多.闻一多全集[C].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37]裘锡圭.古文字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2.
    [38]高明.高明论著选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39]林沄.林法学术文集[C].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40](日)白川静.甲骨金文学论集[C].日本:京都朋友书店,1973.
    [41]吴荣增主编.尽心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42]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3]胡厚宣主编.甲骨文与殷商史(第二辑)[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4]胡厚宣主编.全国商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殷都学刊增刊,1985.
    [45]中国文物研究所.出土文献研究(第五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46]古文字研究(第一辑)[C].北京:中华书局,1979.
    [47]古文字研究(第四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0.
    [48]古文字研究(第五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1.
    [49]古文字研究(第六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1.
    [50]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5.
    [51]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辑)[C].北京:中华书局,1986.
    [52]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辑)[C].北京:中华书局,1992.
    [53]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2.
    [54]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辑)[C].北京:中华书局,2004.
    [55]四川大学历史系.徐中舒先生九十寿辰纪念文集[C].成都:巴蜀书社,1990.
    [56]中国先秦史学会,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夏文化研究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6.
    [57]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科技史文集(第10辑)[C].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3.
    [58]王宇信,宋镇豪,孟宪武主编.2004年安阳殷商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9]王宇信,宋镇豪,徐义华主编.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60]郭旭东主编.殷商文明论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61]李雪山,郭旭东,郭胜强主编.甲骨学110年:回顾与展望——王宇信教授师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2]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
    [63](日)岛邦男.殷虚卜辞研究[M].日本:鼎文书局,1975.
    [64]严一萍.甲骨学[M].台北:艺文印书馆,1978.
    [65]吉德炜.商代史料——中国青铜时代的甲骨文[M].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78.
    [66]王宇信.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67]吴浩坤,潘悠.中国甲骨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8]陈炜湛.甲骨文简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9]张秉权.甲骨文与甲骨学[M].台湾国立编译馆,1988.
    [70]王宇信.甲骨学通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71]王宇信,杨升南主编.甲骨学一百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72]王国维.古史新证[M].清华研究院讲义本,1925.
    [73]丁山.商周史料考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4]李学勤.殷代地理简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75]饶宗颐.殷代贞卜人物通考[M].香港大学出版社,1959.
    [76]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77]彭邦炯.商史探微[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
    [78]王玉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79]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80]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81]杨升南.商代经济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82]晁福林.先秦社会形态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83]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84]王晖.古文字与商周史新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3.
    [85]郑杰祥.商代地理概论[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86]钟柏生.殷商卜辞地理论丛[M].台北:艺文印书馆,1989.
    [87]何平立.巡狩与封禅——封建政治的文化轨迹[M].济南:齐鲁书社,2003.
    [88]刘桓.甲骨集史[C].北京:中华书局,2008.
    [89](美)艾兰.早期中国历史、思想与文化[M].杨民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90]严一萍.殷商史记[M].台北:艺文印书馆,1989.
    [91]王贵民.商周制度考信[M].台北:明文书局,1989.
    [92]朱凤瀚.商周家庭形态研究[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93]王宇信,杨升南.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先秦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94]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董作宾卷[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95]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
    [96](日)赤冢忠.中国古代的宗教与文化——殷王朝的祭祀[M].东京:角川书店,1977.
    [97]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M].北京:中华书局,1988.
    [98]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9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00]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01]王锷.《礼记》成书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
    [102]陈戍国.中国礼制史(先秦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103]胡厚宣,胡振宇.殷商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04]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5]王力等.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
    [106]《文史知识》编辑部.古代礼制风俗漫谈[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07]张光直.商文明[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108]沈之瑜.甲骨文讲疏[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109]赵诚.甲骨文与商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110]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111]沈建华.饶宗颐新出土文献论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12]胡厚宣等.甲骨探史录[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
    [113](加)明义士.甲骨研究[M].济南:齐鲁出版社,1996.
    [114]齐思和.中国史探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115]王辉.商周金文[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16]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学与人类学的透视[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
    [117]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6.
    [118]沈长云.上古史探研[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19](美)夏含夷.夏含夷古史异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120]李学勤,郭声坤.中国古史寻证[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121]李学勤.中国古代文明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122]郑慧生.甲骨卜辞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123]邹昌林.中国礼文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4]李无未.周代朝聘制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25]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26]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27]张亚初,刘雨.西周金文官制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4.
    [128]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